新产业发展状况范文

时间:2023-05-17 11:3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产业发展状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产业发展状况

篇1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现状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近年来,通过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专题招商和项目建设,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展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成为带动全县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助推器”。2013年6月末,全县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企业共有26家,其中新材料5家、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6家、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业5家,专用设备制造业3家,智能制造业3家,先进制造业4家。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5.3亿元,增长54.4 %,主营业务收入102亿元,增长59%,分别高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26.9和33.9个百分点,对全县工业的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51%和57%。重点企业规模日益壮大。其中星星家电、龙翔生物、惠利隆塑业上半年分别实现产值29亿元、10亿元和9亿元,成为规模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效益稳定发展,总量占比不断提高

随着全县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新兴产业在工业经济中份额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好于其他行业。2013年上半年,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实现利税总额15.3亿元,同比增长52%;累计实现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5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31.6%、31.2%、30%、29.8%,成为睢宁工业经济的发展主要力量之一。

(三)战略新兴产业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不断提升,技术进步明显加快

近年来,随着全县新兴产业企业创新意识增强,企业技术进步明显加快。

一是企业创新投入稳步增长。随着新兴产业企业对研发创新的重视程度增加,投入的研发经费以及研发人员的数量、质量都稳步增长,远超传统制造业企业。如星星家电公司2012年科技投入技术研发经费近1亿元,占年销售收入2%以上。

二是新产品开发能力不断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以结构调整和提高效益为目标,大力开发新产品。2012年,全县新兴产业实现新产品产值3亿元,同比增长42%。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直接促进了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推动了企业规模的扩大。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虽然全县新兴产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有待进一步发展壮大:

(一)产业集聚度不高,发展环境尚需优化,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由于新兴产业门类较多,行业较为分散,与其配套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和上下游产业未完全进入,尚未形成配套齐全、功能完备的产业链。影响睢宁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尽快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重点和产业集聚区域,搞好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二)新产品产值低,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依然薄弱

高层次技术、管理人员的缺乏,研发经费的不足,使得新兴产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上,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仍较薄弱,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尚待完善,许多产业只是低水平、简单的重复。从新产品产值上可以看出新特产业总体上研发能力不足。2013年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新兴产业新产品产值3亿元,仅占新兴产业产值的3%。此外,专利授权量的拥有数偏少,特别是发明专利的拥有数偏少,也说明我县新兴产业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依然薄弱。

三、加快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培育发展产业示范基地

一是编制具有本地特色区域性发展规划,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差别化、特色化协同发展。制定实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物联网和云计算、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业等专项规划,明确实施内容和实施细则。二是依托现有优势产业集聚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向具有技术创新优势的企业和产业集聚,建设一批体制机制健全、市场活力大、产业链完善、辐射带动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极。

(二)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

一是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在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着力支持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及创新能力建设等。

二是强化金融支持。扶持发展创业投资企业,发挥政府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资金的引导作用,扩大资金规模,推动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带动社会资金投向处于创业早中期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企业。

篇2

1、新西兰养羊业生产状况

1.1绵羊生产状况

绵羊存栏量从1961年4 846万头持续增加,1982年达历史最高值7 030万头后开始下降,从2000—2006年开始一直保持4 000万头左右,2008年为3 408.8万头,比1961年减少29.7%。绵羊的屠宰量自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呈波动性上升趋势,80年代后期呈下降趋势[2]。1961年为2 726万头,至1985年达最高值5 070万头后开始下降。2008年屠宰量为3 360万头,比1961年增长了23.3%。绵羊的胴体重自60年代缓慢下降,1961年平均为16.7 kg/只,而1985年达最低值14.3 kg/只。此后开始缓慢上升,2008年胴体重为17.7 kg/只,比1961年增长了6.0%。绵羊肉产量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呈上升趋势,80年代后期开始下降,从90年代开始趋于平稳。1961年产量为45.7万t,至1985年达到高峰72.8万t,比1961年增长了60%。此后开始下降,2008年产量为59.8万t。绵羊皮产量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呈波动性上升趋势,80年代后期逐渐下降,从90年代后趋于平稳状态。1961年产量为7.6万t,至1986年达到高峰14.9万t后开始下降。2008年产量为14万t,比1961年增加了84%。

1.2山羊生产状况

山羊存栏量从1961年2.8万头持续增加,1976年山羊存栏数升高为7万头,至1988年达历史最高峰130万头后开始下降,2002—2005年保持稳定在15.4万头左右,2007—2008年略有下降。山羊的屠宰量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末期一直保持在稳定水平,从1989年开始急剧上升,达22.1万头,90年代末开始下降。2001—2008年屠宰量保持稳定,2008年为10.7万头,比1961年增长了2.24倍。山羊胴体重1961年平均为12.1 kg/只,此后持续上升,至1979年达最高值18 kg/只后持续下降,从90年代开始呈稳定状态。2008年胴体重平均为10.7 kg/只,比1961年减少了11.6%。山羊肉产量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一直保持较低水平,从80年代后期迅速增长,从90年代中期开始趋于平稳。1961年产量为400 t,1991年达到历史高峰3 160 t,比1961年增长了6.9倍。此后开始下降并趋于平稳,2008年产量为1 153 t。山羊皮产量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一直保持较低水平,从80年代后期迅速增长,从90年代开始保持稳定状态。1961年产量为66 t,至1991年达到高峰516 t,比1961年增长了6.8倍。2008年产量为214 t。

2、新西兰养羊业布局

2008年新西兰北岛地区绵羊总计为1 698.8万头,南岛地区绵羊总计为1 710.0万头,分别占全国绵羊总数的49.8%与50.2%。绵羊数量最多的地区为南岛坎特伯里地区(606.3万头),占全国绵羊总数的17.8%。其次为北岛马纳瓦图—旺加努伊地区(591.7万头)与南岛奥塔哥(534.3万头),分别占全国绵羊总数的17.4%与15.7%。这三大区域的绵羊总数占全国绵羊总数的50.9%。2008年新西兰北岛地区山羊总计为6.36万头,南岛地区山羊总计为3.21万头,分别占全国山羊总数的66.5%与33.5%。山羊数量最多的地区为北岛怀卡托(3.07万头),占全国山羊总数的32.1%。其次为南岛奥塔哥(1.45万头)与坎特伯里(1.17万头),分别占全国山羊总数的15.2%与12.2%。这三大区域山羊总数占全国山羊总数的59.5%。

3、新西兰养羊业贸易状况

篇3

关键词: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实现路径;生物群落;消费群体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5-0001-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5.0378

Frosch和Gallopoulos首次提出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指出产业可以仿照生态系统形成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再由分解者进行物质再循环的过程,企业之间建立共生关系。随着循环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生态系统越来越多被管理者和学者所运用。胡孝权提出产业生态化是用来观察企业与企业及企业与环境间互动关系,并探索其发展轨迹的一种方法,科技创新是企业实现生态化发展的关键。张攀分析了产业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特征,从系统、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对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成熟提供了有价值的对策。李锐等提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多个技术创新过程的聚合与叠加,是科技创新集群网络化发展的过程。产业生态系统运行合理能够提高经济体的全面运行效率,有效整合产业内部资源,促进产业繁荣发展。

虽然我国创新产业发展的时间较短,但发展势头猛,数量增加很快。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我国已形成以科研院所、高校为核心的创新产业链条。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经济的发展,加之我国政府对创新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我国创新产业的发展已经具有了生态化系统的雏形并在不断壮大。本文以生物群落的互利共生发展为研究视角点,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实现路径。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国内学者对创新产业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企业和集群层面,较少涉及网络化的生态视角,而创新产业生态系统对创新产业繁荣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探讨创新产业生态化成长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主体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是一个仿生概念。自然界中的自然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两部分组成。类似的,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也是由企业构成企业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组成,其中,创新企业生物群落相当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由生产者、消费者和管理者组成。非生物环境是指为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赖以生存的环境,包括技术支持、政策环境和系统运行机制等。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是在一定地域内由诸多创新企业基于一定的契约关系依赖系统环境的支撑组合在一起的有机整体。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中各个企业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们之间成网状结构,彼此之间会有能量、物质、资金、信息的互换。成员在产业生态系统中会有自己的生态龛位,实现自身创新与合作共赢。

1.1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生物群落

1.1.1 生产者――创新企业。生产者是指提供创新产品生产和从事创新行业服务为主的企业个体,是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为创新产业的创新性生产提供技术支撑,而创新企业依靠高技术支撑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创新产品。比如,动漫公司和动漫基地是动漫行业的生产者,其技术支持可以通过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合作获得,它们共同组成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生产者,共同为创新产品生产提供服务。

1.1.2 消费者――享受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的消费群体。消费者是指市场中购买创新产品和享受创新行业服务的群体。

1.1.3 分解者――创新产业生态系统运行方案的制定者。分解者是倡导创新企业通过联盟、集群或者网络化的形式集合在一起的创新组织,为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形成和运行提供方案和对策,凭借经济实力在系统中占有较多的话语权,比如联盟的盟主。针对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冲突进行调和,平衡各方利益,帮助各个主体在系统中找到合适的位置。

1.2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的非生物环境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非生物环境是指创新企业所处的微观层面的外部创新环境,包括创新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创新产业发展的科研环境、资金保障和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需求量等多方面的内容。

1.2.1 科研环境。高新技术产业等科研主体提供科研环境。在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中,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服务于创新技术研发工作,也包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行业协会等。高新技术产业为创新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主要任务是对关乎生态系统的重大科技项目进行研究,保持技术的先进性优势,是创新产业发展的引领者和支撑者。

1.2.2 资金保障。创新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寻找合适的第三方机构来合理地评估创新产业项目的价值,为其融资提供相应的担保,这是创新产业融资的关键环节之一。创新产业融资机构为生态系统提供资金运行保障创新产业的融资机构主要包括银行、证券公司等。

1.2.3 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为生态系统提供政策支撑,为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发展提供公共管理服务,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和创新行业协会等组织。这些组织部门为创新产业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政策,通过金融、产业政策的引导,加强对创新发展方向、总量、结构和质量的宏观调控,做好引导、扶持和服务工作。

2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主体间关系

在自然界中,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存在水融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依存和相互影响成为产业生态系统主体间存在的真实状态。与自然界生态系统类似,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创新产业的发展是由生态系统内多个主体协同推动的。不同的主体间保持相互稳定的联系,各主体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互利共生、有效耦合的网络组织形式,如图1所示:

图1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主体间关系

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是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发展的源动力,其消费需求的性质也决定着创新产业发展的脉动。在创新产品的科研和设计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凭借其技术密集的优势带动创新产品创新,为产品设计提供思路和理念,为创新产品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在产品生产阶段,高新技术产业改变传统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方式,促使创新产品能够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创新产品的销售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帮助以更少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便捷的方式送达消费者,如通过网络利用电子商务等方式进行;在使用或消费阶段,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使用承载不同技术的创新产品。作为创新产业政策的制定者,政府部门是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形成的强有力的推动力,也是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发展过程中有效的分解者。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能整合具有产业关联效应的企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在全球内部协同创新,实现创新产业生态系统中资源的Reuse、Recycle和Reduce,最终形成不断增值的创新产业链条。

融资机构为创新产业生态系统提供资金保障和金融支持,表现在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优惠的产业政策倾向引导融资机构把注意力集中在创新产业上,而创新产业也需要通过创新产品开发项目,创新资产证券化等吸引金融资本的投入。通过融资方式的多样化、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加大对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投资,为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有效形成及运作提供资金保障,促进创新产业的繁荣发展。

3 我国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发展特征

我国创新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力发展的,在发展中已经具有了互利共生、协同发展的雏形,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同生共进的创新产业生态圈。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特征

阶段 特征

形成 科技创新水平低;网络节点联系不紧密;系统环境不完善

发展 科技创新水平逐步提升;要素流动加快;合作加强;网络节点相对紧密;生态化系统快速发展

成熟 科技创新能力高;交流机制完善;网络节点联系紧密;节点功能衔接;创新产业繁荣发展

衰退或

升级 技术退出:系统衰退;寻找新的出路

新技术代替旧技术:生态系统升级形成-发展-成熟循环往复

3.1 初级阶段

在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构建的初期,政府必须充分利用产业政策制定者的优势发挥其强有力的推动力的作用。创新企业个体在特定空间集聚之后,形成了若干个创新产业种群,这些种群在空间、时间和流动要素等方面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此时,创新产业的生态化系统初步形成。生态系统初始形成后,内部的各个主体之间的联系不多、网络内各节点的连接不紧密,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完善。这一阶段,系统内部主要对资源要素进行整合,增强系统内部各个群落间的要素流动,加强合作,使各个群落利用系统内部的资源,推动创新产业生态系统发展。

3.2 发展阶段

创新产业的快速发展阶段主要是依靠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带动起来的。创新产业和其他产业存在着互利共生的关系,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对创新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发挥巨大作用,为其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内部存在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群落,当市场出现创新产品需求后,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科技创新群落中高技术企业对产品雏形和设计思路进行研究,加速系统内部科技创新资源的流动,从而带动各种要素的流动,随着各种要素的流动性加强,系统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各网络节点的联系更加紧密,推动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快速发展。

3.3 成熟阶段

当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之后,系统内部创新企业和各个主体的融合程度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更多的科技创新资源,融资机构也主动创新金融支持。在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内部,通过广泛的创新企业与创新企业间合作、联盟和联盟的合作等形式各个主体间进行密切合作,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强化系统内部的合作交流意识,提升系统的辐射和集聚效应,进而创新产品生产和销售,实现互利共生和协同发展的目标,形成稳定有序的系统。

3.4 衰退或升级阶段

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都遵循着从产生到灭亡和演化更替的过程,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也具有类似的特征,当创新产业发展的某一项核心技术被新的技术所替代时,生态化系统想要发展必须研发新的技术,否则,该系统则走向灭亡。对旧的技术进行改良或者是在旧技术的基础上研发新的技术是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获得活力的唯一途径和方式。

4 我国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实现路径选择

4.1 通过联盟的方式逐步形成创新产业生态化种群

创新产业繁荣发展的关键是掌握核心技术,而联盟是创新产业迅速获取核心技术的有效途径。通过联盟,创新产业内外部的企业可以实现核心技术资源的优势互补,可以迅速获取科技创新所需要的资源,为创新产业快速把握市场机遇创造条件,因此,我们提倡以契约形式组建联盟,利用联盟的优势互补特征提升创新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4.2 通过种群间的集群方式逐步组建创新产业生态群落

创新产业生态化种群形成以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创新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但是,随着市场对创新产品需求的不断提升,要求创新产业生态化种群形成具有更加紧密联系的组织,以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因此,通过种群间的集群方式组建创新产业生态化群落加强产业内外部的资源流动和交流。比如,创新产品挖掘节点上形成创新产业科技创新种群,为了挖掘创新产品的创新理念通过联盟方式组合在一起;创新产品生产节点上形成创新产业生产种群和创新产品的监测种群,大规模的创新产品生产企业通过联盟方式组合在一起;创新产品宣传媒体建设的节点上形成创新产品营销种群,创新产业生态产业链中的上下游种群通过集群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创新产业生态群落,很大程度上缩短了企业间交流的时间,增强了企业间的交流密度,而群落的规模效应使各成员企业减少了网络维护成本,更容易获取由集群带来的网络共享资源。这样,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内部各个群落进行紧密联系,实现网络化环境下各个节点的密切联系和功能链接。

4.3 通过网络化的方式形成创新产业生态系统

创新产业生态群落间通过网络化的关系形成一个开放、规律的系统,网络关系包括系统内部企业、种群和群落以及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交流的程度不同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同。通过网络化的形式,创新产业生态系统形成一定的规模,网络规模的大小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网络内部各主体获取网络资源特别是科技创新资源的自由程度。在系统内部通过广泛的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联盟、联盟和集群等的密切合作,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强化系统内部的科技创新意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创新产品生产和销售,实现互利共生和协同发展的目标,形成稳定有序的系统。

参考文献

[1] FROSCH R A,GALLOPOULOS N.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J].Scientific American,1989,261(3).

[2] 胡孝权.产业生态与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策略研究

[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1,(1).

[3] 张攀,耿涌.产业生态系统多样性发展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6).

[4] 李锐,鞠晓峰,刘茂长.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技术创新系统演化机理及模型分析[J].运筹与管理,2010,19(1).

[5] 曹如中,高长春,曹桂红.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1).

篇4

关键词:河南省;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互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4-0076-04

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经济中长期经济学的应用促进了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伴随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以及后期创新系统方法的运用,产业结构调整等理论也相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注重各个产业之间关联度以及产业各阶段的发展状况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创新技术和服务业的完善引入产业动态分析中,并以此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河南省经济发展同样也走进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时期,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当前中原区经济发展的迫切任务。

库兹涅茨曾指出经济增长不仅仅是一个总量发展的过程,而是部门变化与总量变化互相依托的,只有将它们同时纳入总量结构框架中才能够恰到好处的平衡。事实上,在现代经济发展理论中,经济增长的表现只能作为内部结构转变的一个剖断面,尤其是对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而言,随着各项收入增长带来的贸易、需求、生产要素等结构方面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最直接的则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尤其是三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河南省经济发展环境及其产业结构特点分析

河南省是我国内陆地区心腹地带,是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我国重点经济发展区域的开发基地。河南省位于我国纵横陆路交通系统交汇处,是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地,同时,也是继我国发展“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发展区后的又一个新起之秀。该区域作为我国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最为密集地区,经济发展在全国经济发展区域中趋向定位于重点交通和物流集散中心、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基地、原材料生产加工基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创新基地。

河南省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农业生产大省、经济大省,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升级在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全球化和信息化影响下,新型的服务产业和科技产业对于提升和拉动河南省经济发展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省内城市经济群看,郑州、洛阳、开封等城市在经济区域发展中对边缘经济区域的交通、商业物流、金融服务等行业具有持续带动作用。对外经济区域中,对加强和促进毗邻经济地区发展能够起到互动发展、优势互补的作用,同时,对于带动中部地区经济的崛起和拉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省经济发展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准显著提升,与改革开放前相比,产业结构调整日趋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河南省地处我国中原地带,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业结构特点。农业仍旧在第一产业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工业是拉动第二产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重工业中原材料工业和采掘工业的比重较大,具有技术含量的加工工业则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发展呈上升趋势,但与周边的东部省份和沿海地区相比,河南省第三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从内部的产业结构来看,河南省自主创新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较慢,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则趋向饱和状态。所以,发展河南省内陆新兴经济大省,对于国家实施中部城市崛起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现阶段经济发展环境下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是河南省建设经济大省最为重要的任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该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是取得经济竞争优势的先决条件。从河南省历年的统计年鉴来看,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仍面临很多现实问题。

(一)产业之间比例不协调

第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三产业平均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对未来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第三产业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更是较大。因此,河南省产业结构中农业是经济收入的主体部分,而对经济增长有巨大推动作用的第二、三产业则相对落后,与周边的河北、山东、江苏等省份相比则差距更大。

(二)资源条件制约了产业结构升级

从河南省产业内部结构看,产业多以资源开发型为主,尤其是煤炭、冶金、建材等原材料的加工产业比重较大,而能够拉动经济增长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环保产业仍处于待开发状态,特别是对具有高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产业的发展仍处于摸索阶段。自“十二五”以来,矿物制造业、金属冶炼业、化学加工业、电力供应业等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3.1%,但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其人均占有资源量偏低,这对河南省GDP的整体提高将起到极大的制约作用。

(三)产业结构引导经济增长消耗能源大

河南省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一直是等同或略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但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出来的则是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自“十二五”期间,河南省GDP每增加万元,消耗能源就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倍,用水量高于全国4倍,而对于废弃物和废水的利用率却不足45%,同期低于发达国家资源利用率2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这种产业结构引导下GDP增长取而代之的是资源高消耗,这就意味着河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多以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所消耗资源指标过高而取代。

篇5

目前国内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研究上,比如洪涓、刘甦等通过与伦敦文化创意产业对比,认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社会文化环境、人才培养、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各类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以及法制环境等方面需要提高。宋泓明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提出从产业前景、园区政策以及政府推动三个方面提出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量研究目前还比较少,文嫮,胡兵等以2009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人才、技术、宽容、政策、基础设施这五个因素对省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发现中国省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作用主要是通过邻近省域间的溢出效应来体现,技术因素在推动当前中国省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的作用。韩顺法,陶卓民等设计了一套能够反映我国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分析31个省区市的文化创意指数空间分布状况,回归后发现区域文化创意指数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产业本身发展模式和产业融合方面的研究,另外有少数研究试图探索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于经济结构转型视角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尚无相关研究。而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文化创新产业作为一个新的增长点,是否对经济机构转型过程带来影响,经济结构转型是否又会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来探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之间的相互影响。

2实证研究

本文中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代表经济结构转型效果,用TS表示;用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代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用CI表示。2004年以后的数据来源于历年《北京市统计年鉴》,2003年以前的数据不可以直接获得。根据《北京市统计年鉴》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指标,选取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事业以及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来代替。虽然两者在指标统计上有所出入,但并不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质内容。本研究数据取样区间为1992~2013年。相关计算和分析均在运行Eviews6.0的基础上完成。

2.1单位根检验由于进行协整检验前,要求时间序列必须是平稳的,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时间序列都存在“趋势性变化”,这可能导致伪回归,因此有必要对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ADF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又由于对原始数据取对数,可以有效消除样本的异方差性,因此单位根检验的序列为取对数后的序列。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检验结果表明,在10%的置信区间下LNCI和LNTS均存在单位根,均为不平稳序列。对数据进行一阶差分后再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1%的置信区间下,DLNCI数据平稳,在5%的置信区间下,DLNTS数据平稳。因此判断,在5%的置信区间下CI、TS均为一阶单整序列,满足进行协整检验的条件。

2.2协整检验协整检验的经济学意义在于:两个变量,虽然具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规律,但如果它们是协整的,或者是D阶协整的,则它们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第二步检验的单整性。如果为稳定序列,那么Yt,Xt为(1,1)阶协整,本文中我们用ADF检验方法检验残差项的单整性。如果平稳,则说明协整关系存在,从而确定经济结构转型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反之,别说明协整关系不成立,变量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对残差项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检验结果如图所示,在1%的置信区间下残差项为平稳序列,表明经济结构转型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存在,但这种关系是否是一种因果关系,需进一步做格兰杰因果检验。

2.3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确定经济结构转型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间是否存在短期均衡关系,滞后2期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3所示。检验结果表明,经济结构转型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在5%的置信区间下,文化创意发展是产业经济结构转型的格兰杰原因。

3政策建议

通过实证考察1992~2013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长期均衡关系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我们得出结论:经济结构转型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从短期来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经济结构转型的格兰杰原因,经济结构转型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北京市另一个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能够有效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作为文化之都,北京市应该发挥文化中心的优势,积极贯彻实施《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规划(2014-2020年)》,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建议:

(1)加快文化与科技、金融、影视艺术、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北京市拥有全国最高的高校密度,拥有雄厚的科技基础,发达的金融市场,大量的影视公司以及影视从业人员,便捷的现代服务业,这些保证了文化产业与之融合的基础条件。通过产业融合,产业渗透能够积极发挥其他产业的优势,比如科技产业的研发优势能够对于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提供人才及技术支持,大量影视公司、影视从业人员的存在能够促进广播、电影电视产业的发展。大量金融公司的存在能够保证文化产业融资渠道,方便文化产业避开较长的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快速发展,高度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可以使文化产业拥有良好的运营基础。

(2)积极贯彻实施已出台的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文件,制定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政策来扶持不同区县的文化产业发展。目前北京市不同区县已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差异化集聚。针对不同的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制定相对应的政策来鼓励各地充分发挥已有优势,形成当地的强势产业,快速推动其具备造血功能。

篇6

关键词:技术创新;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银行中介

一、提出背景

国外一些国家在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方面开始的实践比较早,这些国家不仅在政策方面给予极大的支持,而且在金融支持体系方面也在不断创新与强化。由于各国历史条件以及发展状况的不同,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技术创新金融结构支持体系。而且,在特定的时期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这些特征正是促使本国经济技术、金融结构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金融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以美国为例

美国在20世纪工业化发展末期阶段着重向高技术产业发展,正是在信息高技术产业的推动下,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焕发出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新技术产业。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性,因此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本。此时,美国的金融资本结构难以满足发展的需求,由此催生出了“金融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风险投资融资模式。此外,美国政府在推进技术创新发展的进程中也展现出关键性的作用。二战后美国政府通过建立宽松的法律法规环境、扩宽风险资本的渠道、多种优惠税收政策、日趋完善的金融资本市场等来适应技术创新发展的要求,从而加快促进美国企业技术创新产业的进步。(详见表1)

三、“银行中介”主导型金融体系——以日本为例

日本在二战结束后,国内的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为此日本政府要大力提升经济实力。在发展过程中,日本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企业资金的内部积累严重匮乏,同时证券市场不发达,企业只能依赖于向银行申请融资。因此,日本就形成了独特的以“银行中介”为主导的金融支持体系。该方式通过间接融资把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有机的组织起来。同时,为了解决间接融资与企业技术创新的不匹配关系,日本除了建立商业银行体系、发展民间的金融融资机构解决企业“资金难”问题以外,还在政策、法律、信用担保、资本市场等方面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提供必要支持。(详见表2)

四、结语

虽然各个国家的金融发展模式不同,但是每一个国家都能够根据本国技术创新的要求来不断完善金融结构的支持功能,在充分展示自身金融支持体系长处的同时,又能通过有关的政策措施来弥补自身存在的一些劣势,为技术创新提供系统性的支持。因此,对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要注意如下几点:首先,要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来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给予支持和保障。其次,要充分重视政府政策性金融对于企业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影响。再次,要建立企业信用方面的担保制度来有效地降低企业资本融资的风险。最后,要不断拓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来为企业的资本融资进行服务。

参考文献:

[1]林德发.我国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现状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21).

[2]王朝晖,孙伍琴.不同金融体系下技术创新的跨国比较[J].工业技术经济,2009,28(4).

[3]程贵.技术创新与金融结构关系的研究进展[J].财金研究,2011年第7期.

[4]童爱香,孙艳艳.美国与日本创新驱动模式比较[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1

篇7

关键词:科技金融 高新技术产业

科技在中国从低端简单生产化到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科技研发实力雄厚,科研水平较高,但应用于实践范围较小,产业技术含量不高,金融业的科技核心运用比例更少。随着我国国家创新型体系构建和发展,探索科技力量和金融资源相结合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打造发展自主科技创新的投融资金融宏观环境,对促进推动企业利用科技自主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安徽省作为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安徽省科技和金融机制开端运作良好,但自身也存在问题,科技金融产业亟待深入发展。

1 科技金融的含义

科技金融是将科技力量融入金融产业的新兴模式。在金融业高速发展的今天,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金融创新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金融工具创新,还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制度等的创新。金融深化指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市场可以运用的资金和技术潜力不断地主动或被动挖掘,涉及的金融规模不断增加,同时向专业化和复杂化推进的过程。科技金融就是在金融创新和金融深化相结合,同时伴随中国市场经济长足发展和中国金融市场逐渐发展壮大的产物。专业化和复杂化不是科技和金融结合的结果,但却是必经之路。当科技金融机制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复杂化会被规范化所覆盖。

2 我国科技金融机制的形成

科技和金融机制的结合有三个步骤:

第一,科技发展,投入产业;第二,产业更新变革,实现科技价值资本化;第三,逐渐完善科技金融机制,实现效率倍增。

在科技经济的形成过程中,资金是众多生产要素中的重要因素,在科技开发、科技成果推介、科技产业化中起到了过渡桥梁作用。科技投入主要包括财力投入、人力投入、物力投入、信息投入、管理投入等,产业创新离不开新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产业金融化主要侧重于科技资金投入的解决方案的制定。在融资投资的过程中,还要注重风险制约。1999年8月,《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出台,指出要培育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适当时候在证券交易所专门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块,到2009年10月我国创业板正式上市。我国酝酿了10年的二板市场终于开启了大幕,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落实于产业发展,实现科技从社会理论领域到生产领域、经济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3 安徽省科技金融机制发展现状

安徽省作为中国中部地区,金融和科技环境发展良好。

3.1 科技发展状况 2004年,合肥市被评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2010年1月,安徽省成为第一批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确定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为主线,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发展皖江城市带。2010年7月,科技部火炬中心确定安徽省为中国创新驿站试点省(市、区)首批试点省份,同时批准安徽省科技研究开发中心为中国创新驿站安徽省区域站。

我省处于发展创新型区域的新时机。我省科技投入情况近两年较平稳,省级创新企业数增长迅速,见表1和表2。

从2001年到2011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不断增长,到2011年末,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8330.3亿元,见图1。

3.2 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状况 2008年,安徽省科技厅与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签订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合作协议》,旨在解决对高新金融企业资金短缺问题;2011年,经过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批准,合芜蚌自主创新实验区被列入首批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区,进一步完善我省科技金融环境。2009年,《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实施办法(试行)》颁布,截止2011年末,我省引导基金共引导设计创投基金18只,达60亿元,完成对90个企业投资项目,投资额达29亿元。实验区开展的专利权质押贷款试点提供贷款5860万元左右。合肥高新区被设为国家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城市,设立科技保险资助资金。参保企业22家,保险金额29亿元。安徽省的科技金融机制对战略性高新产业的创立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导、支撑作用。

4 安徽省科技金融机制存在的问题

安徽省虽然科技金融机制初具规模,但是还有发展速度慢等问题。制约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科技与金融领域分隔严重。按照我国市场经济自行发展的状况看,科技领域涉及金融产业较少,金融产业与科技领域基本没有交叉点。目前二者仅仅在国家宏观政策和地方政策支持下调和融合。二是没有科学系统的合理评价企业价值的标准。科技是企业中最具价值的是无形资产,如何评价无形资产的价值称为难题。将科技产业化后,企业不但成长性高,而且收益性更好,投入产出效率比大大提高。但目前我国金融系统市场化改革成果刚刚展现,还存在对企业评估重有形资产轻无形资产价值,重企业以往业绩轻未来发展。这种评估体制让极具成长性的中小高新科技企业无法得到金融资本的及时支持,从而延误科技产业化的良好时机,使得金融资本配置到传统企业,效率降低,不利于我省高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波动性、金融风险性和企业的收益要求还有矛盾冲突。科技在不断更新发展,但企业技术创新运用的同时也充满风险。如何让金融资本按企业资源价值(包括技术价值)配置到位,同时分享新科技运用成果,规避技术创新的不确定风险,就需要建立相适应的收益-风险权衡机制。但目前金融资本因为制度问题不能监督和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而科技活动的发展需要最基础的资金支持,这样的矛盾使得一些极具发展前景的企业构想落空。

5 问题的解决与发展方向

5.1 设立科技金融结合的管理、决策及执行机构 在国家政策的大环境支持下,首先需要完善科技金融的管理和决策机构。需要建立相关部门专门处理科技水平的价值评估,加强与相关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协作关系,共同推动科技产业化进程。同时设立资金使用的监管部门,避免资金投入的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2 需要建立相匹配的收益-风险机制 由于高新技术的不确定性和金融投资的风险性,导致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回报要求较高,需要建立与风险相适应的收益-风险机制。评估科技产业化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对金融资本投入严格控制。

5.3 多方面实现科技金融化的途径 积极发展科技银行、科技保险、科技担保在科技产业化的融资和风险转移任务。我省目前存在的科技银行经营的业务还未突破传统的银行框架,如何发挥科技银行的真正资源分配还需要市场的考验。

科技金融机制对促进科技与产业结合是实现科研、产业、金融一体化的道路。这不但促进了科研与生产的结合,提高生产效率,而且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市场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入研究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体制和运行机制势在必行。

注释:

①来源于2012年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

参考文献:

[1]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M].中国人事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

篇8

[摘要] 世界各国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后,呈现出东、中、西的梯次结构。不同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同,其进一步发展的路径也是不同的。本文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与欠发达地区(主要是中部地区)的现有基础,认为欠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应选择政府主导的区域合作模式。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高新技术产业 路径

一、高新技术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

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除了传统“三要素”(土地、物质资本和劳动)外,还存在其他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将“现代经济发展之谜”的谜底归结为技术进步,并通过建立经济增长方程,将技术进步作为外生变量引入方程,强有力地证明了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新增长理论则进一步将技术进步内生化,引发了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多角度思维,更加突出了技术进步的地位。如今,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人们都认识到技术进步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关键,世界各国都制定和实施了各项科技政策促进技术进步,进而推动本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作为技术进步的关键环节之一,其创新步伐的加快及产业化,已经成为各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新的增长点,成为各国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占领的“制高点”。

高新技术,包括“高技术”和“新技术”,指运用当代最新科学知识和尖端技术而形成的技术集合。高新技术产业则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知识与资本高度密集,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在某一特定区域上集聚和成长,从而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扩大整个产业规模,能产生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形成竞争优势有效机制的新技术群体。主要包括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

20世纪80年代后,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发展速度最快,最具生命力的产业,是推动各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1.作为一个产业群,高新技术产业可提高分工水平,产生多层面的供给与需求,从而增强集群的效果。产业集群化又有助于形成产业链,企业就可以通过供应商获得生产所需的中间投入,而不必自行生产,企业专业化得到加强。因而,各高新技术产业园可以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这不但可减少该产业的交易成本,还降低投资风险,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2.高新技术研究成果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业三方的有效合作,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但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政府也应做出相应的职能调整,才能有力推进产业的发展。因此,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加快各地区政府职能的转变,推动政府职能的完善。

3.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的主要来源,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中小企业的崛起,不但带动了经济的繁荣,还为风险资本市场奠定了厚实的基础。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良性互动又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纵深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并发挥连锁效应,渗透到其他传统产业领域,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

我国经济20多年来飞速发展,但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物质和资本)高投入推动的,技术进步的贡献相对较小,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而且各地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差异也很大,欠发达地区(以中部六省为例)的技术贡献度更低(见表),经济还停留在粗放式增长的阶段。因此,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资料来源:《中部崛起与人力资源开发》(周绍森等著,北京出版社,2005)

如前所述,基于对技术进步已经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的认识,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开发、技术创新方面增加了巨额投资,而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对经济发展有多方面促进作用,其发展更是居于关键地位,成为各国必争之地。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着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从全国总体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总量偏小、技术创新能力也不强,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明显落后。而具体深入到各省的实际,我国31省市高新技术产业的聚类结果显示:各省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程度与其所在地域密切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省市均属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等的省多属于中部欠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的省市多属于西部不发达地区(郭韬、朱建新,2006)。也就是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对应,呈现出从东到西的梯次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体制转型中保持高速增长,但也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极不均衡。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的双核经济,以京津地区为核心的第三核正在逐步生成。与此对应,高新技术产业已初步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三个主要的产业带,它们的高新技术产业总量之和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以上,而且占比还在不断提高。欠发达地区(主要是中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多呈现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点状分布,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大,面临的问题也很多;不发达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则还相对比较落后,处于奠定基础的阶段,点状结构在逐步形成。

三、欠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路径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新的增长点,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某个地区,想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都是必然的选择。我国已经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长远战略,各地区也都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差异很大。因此,在全国总战略的指导下,结合当地实际,探求适合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路径是十分重要的。否则,不顾实际,盲目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很可能对地区经济造成极大的危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呈现东、中、西梯次结构,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目前,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三个高新技术产业带,更多的是探讨如何加入国际分工,参与世界竞争的问题;西部不发达地区则是如何奠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的问题。而对于欠发达地区(中部),高新技术产业总体态势上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总量却很小,产业结构也非常单一,特色经济、比较优势和协作效益都不明显。各省形成了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高新产业区,但只是以点状分布,并没有形成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区域集群,根本无法与其他三个产业带竞争。因此,选择一条加快欠发达(中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路径,转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显得十分迫切。

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知识、技术、资金、信息密集的产业,高投入(一般是非高新技术产业的10~12倍)、高风险、高智力(需要大量高级技术人才)的特点,使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能促进人才辈出、释放人才能量的软、硬环境,这必须具备多方面的条件:(1)健全且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2)完善的中小企业担保机制;(3)良好的企业氛围;(4)良好的人才环境和人才政策策略;(5)大量R&D(研究与发展)经费的投入。分析欠发达(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有客观基础,与上述的条件明显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目前,以市场为主导的模式并非欠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佳路径,而以政府为主导的区域合作模式才是现阶段的现实选择。

政府主导的区域合作模式强调的是政府参与同市场机制相结合,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初级发展阶段,政府比较容易通过研究别人所走过的道路获得完全信息,具有集中调配科技资源的优势。此时,政府行为应以引导协调为主,引导民间资本的投入,加速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同时,政府应适当干预,形成政府与市场互补的机制,加强整个欠发达(中部)地区的区域合作,将各省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点串接起来,形成整个中部区域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力图使中部地区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核。当然,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到成熟阶段后,政府职能就该做出相应的转变,将调节的主导权归还给市场机制。

参考文献:

[1]周绍森等著:中部崛起与人力资源开发[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2]郭韬朱建新:国31个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聚类分析[J].商业研究,2006,13(总第345期)

篇9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竞争性;合法性

一、 前言

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在中国已经迅速普及。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我国网站总数为335万个,年增长4.6%,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微观主体是互联网企业,众多互联网企业不但深刻改变了中国经济生态和居民生活,其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于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演化,特别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性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由于互联网产业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不适合被用于解释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规律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

本文通过组织生态学视角,运用组织生态学中较为成熟的理论――密度依赖理论、生态位理论等,来研究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演化过程。通过研究互联网企业数量的变化来探究组织之间竞争性、产业合法性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重大变革对于互联网产业的影响,这有助于我们发现和理解互联网产业的演化规律。由于互联网企业数量的变化并没有权威数据可查,互联网网站又是主流互联网企业的主要经营平台,因此本文选用互联网网站数量作为企业数量的替代变量。

二、 相关理论

组织生态学是基于生态学的隐喻的方法,借鉴生物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来研究组织个体的发展和组织之间、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主要应用了组织生态学中比较成熟的密度依赖理论和生态位理论。

1. 密度依赖理论。对于产业组织来说,组织密度指的是一个产业内部企业的拥挤程度,组织生态学认为它主要由企业的数量所决定。组织密度会影响到一个产业组织的竞争性和合法性。竞争性弱代表企业数量较少,因此企业容易生存发展,死亡率较低,新企业进入也容易;竞争性强,则企业之间为了争夺生存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就会采取各种竞争行为,导致实力弱的企业容易死亡,新企业进入该产业也会比较困难,从而使得总体企业数量增长缓慢甚至下降。合法性是指一个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被潜在消费者和社会大众接受的程度。由于社会中信息的传播、社会大众改变固有认识和习惯都是个渐进的过程,消费者认识和认可新产品、新服务需要时间。因此,在产业形成、发展的初期,产业组织的合法性比较低。此时新产业尚未获广泛认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比较困难,导致新进入企业较少。随着组织密度的增加,更多的企业从事新兴产业产品和服务的推广与销售,组织的合法性得以强化,市场也逐渐扩大。

密度依赖理论认为产业内企业数量的变化是竞争性和合法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在产业建立初期,企业数量很少,组织密度很低,此时企业之间的竞争性弱,但同时合法性也弱。此时,合法性起到主要作用,企业生存比较困难,死亡率高。随着新进入企业的增加,产业的组织密度提高,合法性也随之提高。合法性的提高改善了企业的生存环境,企业的死亡率降低,利润率提高,吸引更多新企业进入,使得组织密度进一步提高,新兴产业由此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随着组织密度的不断提高,一方面组织合法性的提高潜力逐渐发掘殆尽,另一方面企业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因此,竞争性逐渐取代合法性成为组织密度的主要影响机制。这导致现存企业死亡率提高,整体利润率下降,新企业进入困难,产业内的企业数量增加速度放慢,甚至开始下降。因此,企业的数量变化和组织密度的增加的对应关系曲线呈现倒U形。具体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从表1可以看出,在产业的前期成长阶段,前两个阶段合法性起到主要作用,后三阶段竞争性起主要作用。在第一阶段,组织密度很低,企业生存艰难。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是竞争性适度而合法性较高的阶段。此时,企业之间的实力差距比较小,企业的死亡率比较低。这也是产业发展、企业扩张的黄金阶段。随着组织密度的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性加剧,死亡率提高,产业发展进入第四个阶段。这是企业优胜劣汰的阶段,存活下来的企业往往实力强劲,规模比较大。这些企业构成了第五个阶段的产业主体,此时产业进入成熟期,企业数量趋于稳定。

2. 竞争性与企业生态位。组织生态理论借用生态学中的生态位概念来描述产业演化过程。该理论认为产业中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即其特定的资源获取渠道。企业生存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在不同的生态位分布密度是不同的,资源较为集中的生态位被称为中间生态位或主导生态位,资源较为贫乏的生态位被称为边缘生态位。产业发展早期,企业间的竞争性较弱,竞争性对于生态位的影响不明显。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成长,企业之间竞争性加剧,实力比较弱小的企业难以和实力强大的企业在相同的生态位上竞争。因此,实力强大的企业为占据理想的生态位,以获取更多的资源,生态位向着中心移动,从而让出部分边缘生态位。而相对弱小的企业为了避免和强大企业的直接竞争,生态位会向着边缘移动。新进入企业由于自身资源和实力有限,也会选择进入边缘生态位。

由于每个企业占据的生态位宽度是有限的,一个产业内能够容纳的企业数量往往取决于其生态位的总体宽度。而产业的生态位总体宽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创新和技术进步而变动。新兴产业的一项突破性技术创新,可以导致自身的生态位显著拓展,传统产业的生态位收缩。而生态位的拓展会给企业的生存和新企业的进入提供更多生态空间,从而在短期内降低产业内企业间的竞争性,容纳更多企业生存发展。

三、 实证研究

1. 样本选取和模型设立。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自1998年起定期半年一期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本文以该报告为数据来源,研究1998年~2014年互联网在我国的演化过程。由于数据可得性的制约,本文以网站数量作为企业数量的替代变量,来衡量互联网产业的组织密度。组织生态学认为,影响产业发展演化过程的因素可能包括组织密度、产业年龄、生存环境等。此外,本节也将考察互联网产业是否存在传染效应,即上一期企业的增加量对于当期企业增加量是否具有同向影响作用。

本文首先根据组织生态学理论建立模型1,考察互联网产业是否符合密度依赖理论。然后通过加入网民数量分离出合法性对于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更清楚的观察竞争性的影响状况。两个时间序列模型如下:

其中,?驻Nt为网站数量增加值,表示组织的成长,Nt表示网站数量,代表组织密度,Mt表示网民数量。以上三变量分别以百万个、百万人为数量单位。T表示产业年龄,取《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998年年中数据为第一期数据,此时T取值为1。其中,T、Nt是影响组织种群发展的内部因素,而Mt代表t期的网民数量的,是互联网发展中的需求因素。

模型1是使用组织生态学研究组织密度对于企业数量的影响的传统方法,把网站数量作为唯一的因变量,来考察互联网产业演化是否符合密度依赖理论。模型2是通过加入网民数量,衡量合法性的提高对于互联网企业数量变化的影响。因为网民数量代表社会对于互联网产业的认可程度,是最好的衡量合法性指标。同时在模型中加入时间项T,来考察产业年龄的变化对于企业数量变化的影响。这样,模型2的实证结果就可以清晰的反映出合法性、竞争性、产业年龄分别在两个阶段如何影响互联网产业的演化。

2. 实证结果分析。产业演化过程是个动态发展过程,而产业发展的转折过程在现实中总会有所体现,特别是革命性的技术冲击。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技术革命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重大变革,移动互联网的异军突起,也带动了互联网产业格局的快速变化。2009年苹果手机和安卓系统进入中国市场所引发的智能手机普及,可以说是移动互联网革命的标志性事件。因此,本文以2009年年中为分段点,拟合其发展过程。

从拟合值R2的变动可以看出,总样本回归中,模型的整体回归拟合度较差;分段研究后,模型对组织成长过程的拟合度得到显著提高,可以较好地拟合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过程。谨慎起见,以邹检验进行验证,以检验分段数据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通过检验。

从模型一得出实证结果如表2所示,并没有发现明显的的传染效应。在2009年之前,上一期互联网网站的数量对于当期企业增量的具有正向的影响,而在2009年之后,转为负面的影响。这说明,在2009年之前,合法性在企业数量的变化中起到主要作用,而在2009年之后竞争性起到主要作用。因而互联网产业符合组织生态学中密度依赖理论的一般规律。

表2是根据模型2得到的实证结果,仍然具有总体样本拟合度较低,而分样板拟合度提高的特点,进一步证实分段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在加入了网民数量的滞后项Mt-1后,合法性对于网站数量变化的影响就被分离出来,此时上一期的网站数量对当期网站数量增加量的影响主要体现了竞争性的变化。表2中,组织密度对于组织成长具有负向影响,反映了竞争性对于企业数量增加量的抑制作用。与此同时,从分样本来看,2009年之后比2009年之前的影响系数绝对值明显降低,说明2009年之后企业之间的竞争性下降了。这反映出了移动互联网革命对于互联网产业演化进程的巨大影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互联网产业的生态位持续拓宽,企业可选的生态位选择增多,相同、相近生态位上的企业的数量减少,竞争性下降。从而,组织密度对于组织成长的负面影响降低了。

Nt-1为组织成长的滞后项,其系数衡量的是组织之间的传染效应。在加入了更多因变量之后,虽然2009年之前其影响仍然不显著,但是2009年之后却变得显著,这反映出了近几年互联网产业的演进变得更加有序。

T所代表的产业年龄,对组织数量变动产生的作用在2009年前后出现了反转,仍然是由于移动互联网革命冲击了传统互联网产业,新兴起的移动互联网为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网民数量在2009年之前对于网站增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在互联网发展前期,合法性的增加是互联网企业数量的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这符合密度依赖理论。然而,在2009年之后,网民数量对于企业数量的增量变化却起到了明显的负向作用。这不是仅仅用密度依赖理论所能解释的。最可能的原因是,2009年之后,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孕育出了一些实力强大的主导企业,同时网民的增加量放缓,而且新增加的网民的上网习惯更趋向于最便捷的主流网站,而主流网站通常由主导企业运作。因此,新增加的客户进一步增加了主导企业的实力,主导企业规模增大之后会占据更多的生态位,使得产业内中小企业和新生企业的生存变得更加艰难。这导致被大企业抢占生态位的中小企业死亡率上升,网站的增量下降。

四、 结论

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演化规律是符合组织生态学传统的密度依赖理论的,即随着组织密度的增加,企业数量的增加速度在两个阶段内先提高再下降。但是由于是新兴产业,企业的数量虽然增速下降了,但是绝对数量仍然在增加,说明互联网产业总体上处于快速发展期,还未进入成熟期。在实证中进一步加入了网民数量、产业年龄、增加量滞后项等变量之后,发现始于2009年的移动互联网革命对于互联网产业的演化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产业生态位的拓宽,企业间的竞争性在2009年后出现了下降。合法性的提高使得网民数量增长在2009年之前对于企业数量的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然而,在2009年之后网民数量增加却对于互联网企业数量的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值得做专门的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 Amburgey T.L.,Rao H., Organizational Ecology:Past,Present,and Future Directions,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39):1265-1286.

[2] Bruderl,J.,Schussler,anizational mortality:The liabilities of newness and adolescence.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3):530-547.

[3] Hannan,M.T.,Freeman,anizational mortality.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4] Hannan,M.T.,Carroll,G.R.,Dobrev,S.D.Han,J.,Torres,J.C.“Organizational mortality in European and American automobile industries:Coupled clocks”.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8,14(3):303-313.

[5] 彭璧玉,李熙.生态学视角的产业组织成长理论研究[J].经济评论,2009,(1):147-153.

[6] 郭鸿雁.移动互联网演进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勃兴:2008-2011年[J].全球化与中国,2013,(5):106- 112.

[7] 李一明.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组成及典型案例分析[J].电信科学,2011,(7).

[8] 郎为民,杨德鹏.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研究[J].通信管理与技术,2011,(6).

[9] 曹飞.3G时代的新媒体传播[J].现代视听,2009,(9).

篇10

【关键词】经济增长 就业弹性

一、经济增长就业弹性差异比较

(一)浙江省就业增长率明显快于陕西省

2000—2005年陕西省就业增长率除了在2002年时达到4.93%外,在其余年份里一直较低,其中有3年的就业增长率为负,6年平均就业增长率仅为0.96%;而同期浙江省的就业率在整体上有所提高,虽然在2000年时其就业率较低,为1.47%,但是在随后的几年里出现了明显增长,2003年和2004年的就业增长率分别达到了4.48%和4.39%,6年的平均就业增长率为3.14%,高出陕西省2.18个百分点。

(二)浙江省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联性高于陕西省

浙江省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呈现较强的关联性,经济增长速度快的年份,就业增长率相应较高,如200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较低,为12.52%,就业增长率仅为1.47%,2003年的增长速度较快21.26%,就业增长率也相应达到4.48%。而同期陕西省经济增长对就业增加的促进作用却没有显现出来,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不仅没有引起就业增长速度的相应调整,反而造成就业的负增长。如经济增速最慢的2002年,同期的就业增速却是6年间最快的,达到4.93%。

(三)两省就业弹性系数变化存在明显差异

6年间浙江省的就业弹性系数呈现逐年增强的趋势,弹性系数从2000年的0.1171增加到2005年的0.2335,这一趋势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浙江省GDP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创造的就业数量在逐步增加。但是陕西省的就业弹性系数变化却呈现正负交替的趋势,弹性系数为负说明,陕西省的经济增长不仅没有带来就业的相应增加,反而使得就业出现负增长,2004年陕西省经济增速高达22.72%,同期的就业弹性系数却为负0.0139。

二、原因分析

(一)两省的产业结构存在差异

陕西省经济结构呈现重工业特征,近年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能源行业与装备制造业两大行业。煤炭行业与石油天然气行业容易受到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进而对就业造成影响。近年来国家对煤炭行业的规范整顿,关停大量违规小煤窑是造成煤炭行业从业人员减少的主要原因。而石油生产企业进行的主辅分离改革,将大量非主业经营剥离出去,是其从业人员大幅减少的重要原因。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生产经营则受到市场竞争和市场容量的限制,决定了其从业人员不能出现大幅度增长。

浙江省的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轻工纺织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纺织业,服装、鞋、帽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对浙江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一方面企业数量不断激增,另一方面企业生产经营规模逐步扩大,有力地带动就业的增长。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作为国家大力扶持的高新产业,正在以超常的速度发展,相应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该行业的高速发展也必然带来就业人数的快速增长。

(二)两省企业发展状况不同

1.浙江省企业数量远高于陕西省

以工业企业为例,浙江省企业数量要远高于陕西省,2000—2005年,浙江省企业数量分别是陕西省企业数量的5.71倍、7.63倍、8.9倍、10.24倍、12.52倍和13.44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数量增加会相应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带来就业增长。因此,两省企业数量与增长变化不同使得两省的就业弹性存在差异。

2.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好于陕西省

经济发展实践证明,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中小企业虽然规模较小,但是数量众多,广泛分布于轻工业与第三产业,大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能够产生旺盛的需求。因此,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越来越成为影响地区就业的重要因素。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十分迅速,以轻工纺织、机电产品、小商品批发为特色的中小企业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经营良好,围绕核心产业各自形成了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日益增强,同时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而陕西省中小企业受当地产业结构和地域限制,发展比较缓慢,以乡镇企业为主,不仅数量很少,而且经营不善,多数企业的存续时间较短。当地还有部分煤炭行业的小煤窑,这部分企业安全事故频发,乱采滥挖现象严重,受到国家政策的严格控制,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当地中小企业创造就业的作用十分有限。

三、结论与建议

陕西省与浙江省的实例表明,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由于经济结构合理,企业充满活力以及投资旺盛等因素,使其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相对较强,在经济发展速度相似的情况下,经济发达地区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由于就业弹性较弱,即使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增加就业的效果也并不理想。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要缓解地方就业压力,除了继续加快当地经济发展速度外,还应重视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

(一)优化地方就业结构

继续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在农业中加快诸如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这类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强农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二)把主导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效结合

一方面要大力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化为地方支柱产业;另一方面要增强非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逐步提高劳动力在生产要素投入中的比重。

(三)通过低息贷款、减税等方法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