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3-05-17 11:31: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发展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发展规划

篇1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发展 规划

电子商务区域发展规划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和目标实现。一般应首先对区域经济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国家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区域经济的辐射区域以及区域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运用现状分析、实证分析和需求分析的方法,确定区域电子商务规划的目标。然后将区域电子商务规划目标的定性描述与区域电子商务量的定量预测相结合。一般来讲对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的研究基本上都采用这个方法,但具体操作各有所异。下面将本人在《河北省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中一些具体研究方法战略做阐述,以求抛砖引玉。

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分析是制定区域电子商务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对区域电子商务的产业环境进行定性分析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区域电子商务 发燕尾服的内部环境,即区域电子商务的体系环境,它包括交通运输环境、商业环境、仓储环境、电子商务企业环境等;另一方面是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外部环境,即区域电子商务的市场环境,它包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竞争环境、政策环境、人才环境等。以SWOT分析为工具,对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定性分析。能过调查区域的产业分布和未来的投资项目,定量分析社会对电子商务服务的需求量。这种需求量一而再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在实物量方面,可以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对电子商务中的交易量进行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弹性分析和定量预测;二是在价值量方面,可以从社会电子商务成本占GDP的比重和电子商务在第三产业增长中的贡献率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为政府对区域电子商务产业的科学定位提供决策依据。

电子商务信息平台是要解决各种电子商务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系统集成以及各类信息通道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区域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包括4层体系结构:电子商务公共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信息交换系统、电子商务电子交易系统和电子商务信息标准化系统。其中,电子商务公共信息系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对其他三个系统提供信息支持。区域电子商务信息平台涉及企业间电子商务、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牵涉到多个电子商务枢纽、环节、企业、政府部门。在电子商务过程中信息的流动是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进行的,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必须实现大跨度的信息实时传输、远程数据访问、数据分布处理等功能。在电子商务信息平台规划中,必须处理好新信息平台和原有各种信息系统间的交互,统一标准和规范,对已有的功能单一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应充分考虑电子商务信息平台与其他相关行业的接口,保证平台的成长性和增容性,例如将政府办公的部分系统融入电子商务信息平台,为客户直接提供网上电子政务服务,减少传统业务流程中政府审核过程造成的信息延迟和滞后的影响;尽量使用模块化设计,使平台各分割部分有相对独立性和较强的移植能力,使不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要求选择、搭配、扩充各模块并深度开发。

现代电子商务业的发展涉及计划、经贸、财政、规划、工商、税务、城建、交通、铁道、航空、海关、公安和城管等十几个部门。由于经济体制原因,电子商务业的管理处于多元的管理状态,行政管理体制把横向的经济联系纵向切断。随着区域电子商务一体化的发展,电子商务管理一体化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篇2

关键词: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需求量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051-05

引言

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许多城市都面临着城市发展与土地制约的问题。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及城市迅速扩张,现有的城市用地尤其是建设用地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和经济发展需求。在此情况下,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以确保有限的建设用地最大程度满足发展的需求,保障城乡人居环境的安全,促进合理地选择城乡用地就显得尤为必要。

编制好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是加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必要基础,应遵循适宜性与限制性相结合、多宜性与主宜性相结合、综合分析与主导因子分析相结合、应用性等原则。1991年9月在泰国举办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国际研讨会”上,许多学者从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探讨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和方法。

在我国,综合性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这与FAO的《土地评价纲要》的引入是分不开的。随后也开展了单项性农地评价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陈桂华等于1997年参照工程建筑对用地的要求,拟定影响城市土地质量分级的主要因子(地质、地貌、水文等因素)及其分级标准,对建设用地质量进行评价研究。陈燕飞等综合考虑南宁市的城市发展目标、城市用地现状以及当前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选取了水域、土地利用现状、坡度、地质、地貌、保护区等因素,基于GIS技术,对南宁市建设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等等。

目前,有关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及周边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以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及周边区域为评价区,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为依据,遵循适宜性与限制性相结合、多宜性与主宜性相结合、综合分析与主导因子分析相结合、应用性等原则,应用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基于公里网格,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选择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两大因子为评价指标,对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及周边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

一、评价区概况

(一)自然环境特征

大连花园口经济区位于辽东半岛南端、黄海北岸(图1)。

图1 大连花园口区位置图

花园口经济区山地丘陵多,平原低地少,整个地形为北高南低,北宽南窄,地势由中央轴部向东南和西北两侧的黄、渤海倾斜,面向黄海一侧长而缓。绝大部分为山地及久经剥蚀而成的低缓丘陵,平原低地仅零星分布在河流入海处。评价区位于北半球的暖温带地区,具有海洋性特点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5℃,年降水量550—950mm,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500—2800h;地带性土壤为棕壤。评价区内有碧流河、老龙头河、圣水河等9条河流穿境入海。

评价区距大窑湾核心港区90 km,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110km,庄河市中心城区西36km,大连主城区115km,融入了大连“一小时经济圈”。201国道、丹大高速公路、国家铁路东边道均穿境而过。在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中,是距离日本最近的园区,海上航线仅为560 n mile;西距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80km、大连大窑湾港90km、周水子国际机场110km,东距庄河港30km;丹大高速公路、201国道、铁路东边道沿边穿过;国道鹤大线贯穿工业区北部,丹大高速公路在园区设有专用出入口,与丹大高速公路的直线距离700m,距城庄铁路294m。

(二)社会经济概况

大连花园口经济区总面积为268km2,总人口6.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3万人。下辖1个镇、16个行政村。境内海岸线长38.4km,滩涂面积4 000hm2,浅海面积8 000hm2。区内现有中学2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小学16所,有地区中心卫生院和乡镇卫生院各1座。2006年1月被辽宁省纳入“五点一线”重点发展区域,享受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管理权限和辽宁省、大连给予的特殊优惠政策。

大连花园口经济区面向日韩,北靠大东北,近临京津冀。作为辽宁省“五点一线”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点,花园口经济区地处我国黄海北岸中部,与朝鲜、韩国和日本隔海相望,兼受东北亚经济圈、日韩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三重辐射,是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其它地区不可比拟的发展优势。正是具备如此区位优势,大连花园口经济区成为唯一被列入辽宁省“五点一线”沿海开放战略的县级工业园区。

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建设用地是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用地等。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

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为依据,应用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基于公里网格,选择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现状两大因子为评价指标,遵循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便于识别区域内部差异性,可操作性强的原则,把自然环境作为区域建设的主要依托,把区域健康、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标,同时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还要充分体现区域发展和建设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的基本思想。在指标选取原则的指导下,结合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及周边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考虑大连花园口经济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区域发展目标,参考已有研究实例,同时结合专家意见,确定本次评价的指标为:地形地貌(坡度、海拔高度)、用地现状(现有土地利用类型,如耕地、林地、草地、湿地、建设用地等)两类指标,采用主观赋权法,确定地形地貌指数、用地现状指数两类因子的权重分别为0.65和0.35。

各评价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及其权重如下:

(1)建设用地适宜性指数:反映被评价区域作为建设用地的适合性大小数值范围0—100。

建设用地适宜性指数通过加权指数和法[19] 求得,分级见表1。

计算公式为:建设用地适宜性指数=0.65×地形地貌指数+0.35×用地现状指数。

(2)地形地貌指数:指通过地形坡度和海拔高度来反映被评价区域作为建设用地的适宜性的程度。

地形地貌指数分权重见表2。

计算公式为:地形地貌指数=0.8×Ag×(分权重×不同坡度区域的面积)/区域面积+0.2×Ah×不同海拔高度区域的面积)/区域面积

式中Ag为地形坡度的归一化系数,Ah为海拔高度的归一化系数。

归一化系数=100/Amax。

Amax指某指数归一化处理前的最大值(下同)。

地形坡度会影响到各项建筑物的用地布局和工程难易程度,是影响区域建设用地布局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如地形坡度过大,势必要进行大量开掘,增加工程成本;地形坡度过缓(如低于0.3°),则不利于排水,已造成洪涝和积水;而15°是缓坡地和陡坡地的分界线,凡地形坡度大于15°的地段进行任何建设都有较大的工程量,还可能造成地表土层不稳定,诱发地质灾害,因此地形坡度对区域建设影响的上限取15°。

海拔高度直接影响热量变化,间接影响水热条件再分配。随着海拔的升高,人类利用难度也在增加。按照海拔高度越低越有利于资源利用和人类生存的原则,较低的海拔高度具有较高的建设适宜性。评价区平均高程的分布区间是-0.01—125.05m,平均坡度值的分布区间是0°—10.16°。

(3)用地现状指数:指评价区现有的耕地、草地、林地、城乡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多种用地类型(除水域、交通用地外)转换为建设用地的难易程度。用地现状指数分权重见表3。

计算公式为:用地现状指数=Alu×(0.06×耕地用地面积+0.15×林地面积+0.05×草地面积+0.4×建筑用地面积+0.3×未利用地面积0.02×湿地面积)/区域面积

式中Alu为用地现状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三、结果与分析

(一)用地现状指数计算及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从单一因子用地现状方面分析,花园口经济区及周边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5 292.6、3 080.62、33 496.19、28 714.42、4 755.71hm2,分别占评价区总面积的7.03%、4.09%、44.46%、38.11%、6.31%,见表4。最适宜建设用地分布在评价区的南部沿海地区,东南部沿海有分散分布,不适宜建设用地分布在评价区的南部地区。已经被作为耕地使用的区域转化为建设用地的可能性极小;作为生产生活用水的水源地也很难转变成为建设用地;沿海地区陆地面积本身就很小,更何况要转化为建设用地,通俗意义上说,就是不可能。评价区80%以上的土地,基本或勉强适宜作建设用地,或多或少受有一定因素限制,但影响不大。而基本适宜和勉强适宜作为建设用地地区相间均匀分布。

(二)地形地貌指数计算及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从单一因子地形地貌方面分析,花园口经济区及周边最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47 513.77、21 875.46、1 552.28、4 398.03 hm2,分别占评价区总面积的63.06%、29.04%、2.06%、5.84%。需要注意的是,评价区较适宜建设用地的土地面积没有。从图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评价区不适宜建设用地的土地极少,分布在评价区的北部边缘,主要是由于评价单元高度差或者坡度差大,导致单元起伏度大,从建设用地对地形地貌因子(主要是高程和坡度)要求考虑,这类地区不适宜作建设用地。

(三)建设用地适宜性指数计算及分级

根据建设用地适宜性指数的分值将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及周边建设用地分为5个等级: 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表6)。评价结果表明,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建设用地分别为35 145.60、13 651.97、19 001.93、7 540.04hm2,分别占评价区总面积的46.65%、18.12%、25.22%、10.01%。综上,绝对意义上讲,本评价区不适宜作为建设用地的土地是不存在的,至少60%的土地达到较适宜标准,90%的土地基本适宜作为建设用地,只有10%的土地受限制因素较多,勉强适宜作为建设用地。

五、结论

评价区范围内最适宜建设区域土地面积35 145.60hm2,占评价区面积46.65%,所占比重最大。但是,即使是适宜建设用地,其在作为建设用地上,从某个单一因子考虑,也可能存在一些自身的限制。这反映出了随着城市用地的扩展,由于受到多方面的限制,自然条件较好、限制条件少的建设用地空间所剩不多。较适宜建设区域土地面积13 651.97hm2,占评价区面积18.12%,尽管存在着某些限制因素,通过合理的整治措施可以进行建设。基本适宜建设区域土地面积19 001.93hm2,占评价区面积25.22%,在较适宜建设的用地周边有环状分布。勉强适宜建设用地土地面积7 540.04hm2,占评价区面积10.01%。该区域在利用上有较大限制,勉强适宜,容易引起人居环境的不稳定。从单一因子上看,存在不适宜建设用地,比如说从用地现状上看,存在建设用地适宜性指数小于20%的不适宜建设用地。从多因子角度分析,把用地现状和地形地貌因子等考虑进来,严格意义上讲,完全不适宜建设用地区域不存在的。也即是说,区域中不存在不适宜建设用地,即在现今的技术和经济条件通过对相应的限制因素进行改造都可以进行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是相对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不单单取决于地形地貌和用地现状因子,是一定条件下的适宜性。因此,应定期开展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使评价紧跟技术的进步。同时,应该认识到,任何绝对不适宜的城市建设用地是不存在的,在一个城市发展中不宜进行建设的地区,相同土地条件下,在另一个区域发展时会因资金、土地供给等多方面因素的改变而成为基本适宜区;同样,某一时期不适宜城市建设的区域,由于技术的发展和其他条件的改善,又会变得相对适宜。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区域开发和扩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紧密结合经济技术条件的发展开展这项工作,促进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协调。

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对影响建设用地适宜性的所有因素进行综合的评价,所涉及的因素比较广泛,而且有的要素因子之间有具有相关性影响。所以,今后在进行评价中要收集尽量多的影响因素,并对要素因子影响程度进行定量的相关性分析,使选择出的要素因子更具有代表性,科学地反映出建设用地适宜性特征。由此,我们可以依据建设用地的适宜性合理做出区域规划发展。随着国家城乡统筹改革的深入,未来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区域发展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区域发展水平的提高势必需求更多的建设用地,对建设用地需求量的合理预测,可以更好地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杨钢桥.我国城市土地供需状况、原因及对策[J].城市问题,1998,16(6):35-37.

[2] 陈健飞.国内外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动态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研究论文集[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19-24.

[3] 陈桂华,徐樵利.城市建设用地质量评价研究[J].自然资源,1997,(5):22-30.

[4] 以土地类型为基础进行土地资源评价的研究——以北京市丰台区为例[J].自然资源,1987,(1)

[5] 单春明.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9).

[6] 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城市规划局城市规划手册编写组.城市规划资料集[G].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7] ACIAR/IBSRAM.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valuation for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in the Developing World.Vo1.2 Technical Papers.Chiang Rai,Tailand,1991.

[8] University of Lethbridge.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for 21st Century.Vol.2 Plenary Papers,Lethbridge,Canada,1993.

[9] FAO.FESLM: An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Evaluating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World Soil Resources Report,73.1993.

[10] 李茂.国际土地资源评价的某些动向[J].国土资源情报,2002,(10):4-7

[11] 迟君辉.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规划浅析[J].改革与开放,2009,(3).

[12] 陈百明,张凤荣.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3):197-203.

[13] 欧阳志云,王如松,符贵南.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及其在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1996,16(1):113-120.

[14] 张瑞平.基于区域整体观的小城镇空间发展规划研究[J].山西建筑,2009,(16).

[15] 汪成刚,宗跃光.基于GIS的大连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

[16] 程吉宏,王晶日.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土地使用生态适宜性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2002,112(28):52-54.

[17] 刘贵利.城市生态规划编制内容浅析[J].规划师,2001,17(6):18-22.

[18] 徐永辉,陈文瑞.土地适宜性评价关键问题探讨[J].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7(1).

[19] 傅伯杰.土地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0] 陈耀.我国区域规划特点、问题及区域发展新格局[J].创新,2010,(3).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land demand forecast in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LV Xing-dong

(City and environment college,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篇3

【关键字】区域;交通运输规划

1引言

区域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任务是:在全国统一交通运输网指导下,根据地区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以及区内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经济布局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各种运输方式只见的合理分工与协作,有秩序地构建地域综合运输网。

2发展问题研究

2.1缺少理论指导

交通运输的规划和发展,首先必须搞清楚交通运输是做什么用的、是为谁服务的,才能根据其定位和服务功能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与建设。然而,目前的许多交通运输规划制定更多地是从交通运输系统自身发展与完善以及部门的角度进行规划,虽然也提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满足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但规划中潜含的贯彻的理念不明确,即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城市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生存环境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以及作用,在我国的具体国情条件下,到底应该贯彻什么样的发展理念不明确;在制定交通发展规划与目标时,没有真正将交通运输的发展战略融入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目标下。由于战略定位不清,理念不明,缺少整个交通运输体系明确的发展方向,也就很难有明确的导向性目标,致使目前的交通规划基本上是一种追随需求型的规划,主要是从交通运输自身的功能作用和运输的特性进行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规划,对交通运输形成的资源利用、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可能满足人们追求出行的物质享受程度、以及整个系统的运输效率、成本、环境等没有度量尺度,即科学发展观在交通运输的总体发展中具体应如何体现,才能使交通运输的发展符合和支持国家及地区发展战略,需要有比较明确的方向性内容或标准。

2.2出发点的错误

交通流的增长,除了与基本需求有关,还与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模式有着极大的关系,如果缺乏相应的引导和控制,按交通流需求进行交通供给,则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将永远无法满足需求,因为追求物质享受和个性机动化是人们的天性,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很难通过个体自主选择来实现。在没有将各种运输方式的外部成本基本内部化的情况下,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私人小汽车的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小汽车的使用形成耦合,交通需求结构将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偏向,形成增加交通基础设施供给――交通拥堵暂时克服――产生更多的交通需求――造成新的更大的拥堵的黑洞循环。然而,目前由于缺少综合运输发展战略的指导和约束,许多交通规划,对交通作用的理解和对交通功能的确定上存在偏差,主要是从满通工具的交通流出发,适应交通流的需要,而不是从如何更合理、更有效、更经济地提供运输产品出发,将目的与手段颠倒,而且各种运输方式的规划也主要是从自系统本身发展如何满足需求和提高内部运行效率出发。这也是造成缺少宏观调控依据、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2.3预测方法的问题

运输需求预测是一项非常复杂和高端的工作,需要对交通运输的全面现状、运输量的生成机理、需求结构与政策的关系、流向与网络布局的关系、未来经济社会以及城市的发展趋势、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及政策等方面的情况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和把握,在对众多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而才能对相关的参数和影响因素进行较准确的判断,而不是仅仅懂得数学方法、没有对交通问题深入理解就可以进行预测,但在现实中许多情况却恰恰相反。

目前在交通运输需求预测中,一是现有统计数据的如何采用和准确程度问题,公路运输量的统计数据是采用抽样调查按一定的计算方法得出的,与按照实际交通量推算出来的数据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而且反映的是发送量的数据;二是目前采用的大多数预测模型和“四阶段法”基本上都是根据以往交通运输量与GDP、人口、人均GDP的关系,并基于原有的发展趋势进行因果关系外推或延伸预测,西方国家成熟于20世纪六十年代的“四阶段法”传统交通规划预测模型主要是为当时的高速公路建设服务,从现在看来,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一是未能将各种运输方式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和预测,未能反映价格因素对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需求量变化的影响,模型方法对交通政策的反映僵化和缺乏敏感性;二是对经济结构的变化、人们的出行行为、土地使用与交通的动态相互作用等未能反映在模型预测中,八十年代后,西方国家对交通预测模型进行了较大改进和新的开发,如伦敦交通战略模型研究(1996)和美国的32个大都市区规划(MPO)的多数研究都考虑了土地开发使用与交通之间的关系;

2.4交通服务为依据的规划问题

现行的交通规划基本上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自上而下进行单纯的交通规划,与区域经济规划、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相关性不强,规划中重视行政体制内反映政治、经济隶属关系的上下二层节点的联系,而轻视同一层次节点间的联系,而且各个层次路网规划中缺乏协调、反馈机制。尽管在全国和各省的规划中,也考虑到了城市之间的联系,但考虑的主要是两点之间的联系,而非区域内在的经济、城镇体系以及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交通联系。

现行的交通网络主要是按行政等级进行划分,铁路分国家铁路、地方铁路、城市地铁,公路分国家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实质上是按线路联系的点的重要性进行划分,从行政层次上看,结构和职能非常清楚,但从一个区域或城市对交通基础设施的使用上看,交通基础设施不是按承担不同的交通服务功能进行规划,造成功能不清、各种交通混合在一起,交通效率未能有效发挥。一是对于在国家铁路、地方铁路之外的区域城际铁路和在规划的国省道之外的区域性公路,缺乏明确定位,规划和投资建设的主体不明确;二是在一条繁忙的线路上多种形式的出行交通混合在一起,即多个交通功能“复用”同一条线路,对运行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既对跨区域长途交通快速行驶的要求造成影响,也对区域内交通便捷接入或汇入的要求造成影响,在总体交通需求较小时,这些影响还可被接受,但随着交通需求的增大,对各种功能交通要求的满足度将会不断下降,整体运行效率将会不断降低。

3结论

随着区域经济和区域一体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或规律,有必要在目前规划的基础上增加区域交通规划和区域交通干线这一层次,以打破行政区划和部门界限,协调区域内主要交通基础的规划布局,形成支撑区域整体发展能力提高和资源共享的交通网络,并使其成为区域内各主体希望实现的目标。对于未来交通需求量大的通道,应按不同的交通服务功能分别布局建设线路,不同交通服务功能的线路在设计速度、出入口间距、沿线汇入车流等方面采用不同的设计指标和服务水平,为使用者提供不同交通服务功能的使用选择,以满足不同的交通出行要求,提高网络服务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Islamabad.Software tools for forgery detection[J].Business line.2001.(5). 29~32

[2]仁科社,《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J].人民交通.2005.(8).137~144

篇4

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时期,在省、市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区教育工作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走在全市前列,构建和谐”工作主题,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实施“三名工程”,精心打造教育品牌,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各项指标任务,初步构建了与中心城区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实现了教育跨越式发展。2008、2009、2010年教育工作连续三年荣获全市十三区县综合考评一等奖。2009年被省、市教育、纠风、监察、物价、财政、审计、文体等七部门授予“省教育收费示范区”和“市教育收费示范区”。校园安全工作持续走在省、市前列,实现了“七个率先”,2010年5月在我区召开了市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防范工作现场会。

学前教育全区注册登记幼儿园67所,在园儿童18247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学前教育体系建设初具规模,创建省级示范园9所,市一级幼儿园11所。

义务教育全区小学50所,在校学生43743人,普通初中20所,在校学生22891人。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均保持在99.99%以上,初中升学率达到了95%。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校生达到18214人。完成了枣园小学、中堡子小学、二府庄小学、回民中学等4所薄弱学校治理工作,全面消除了薄弱学校,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生源质量等方面的差距不断缩小。2007年通过国家“两基”复查验收,2010年10月以优秀等次被省政府授予“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区”。

普通高中教育全区普通高中学校14所,在校学生12812人,创建标准化高中8所,比2006年增加5所,占辖区高中总量的57.1%。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及实践能力,持续推进高中教育内涵式发展,形成了开放型、高质量的普通高中教育集群。

职业教育全区中等职业学校5所,职业教育培训机构27所,其中省级、市级重点职业学校3所,占全区职业高中总数的60%,职业学校在校学生6708人,毕业生安置就业率达到98%,拥有工民建、汽车维修、电子电器、制冷空调、会计电算化、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8个精品示范专业。形成了以职业学校及社会职业培训机构为依托,以辖区企业用人单位为载体的职业教育就业培训体系,充分发挥了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作用。

特殊教育通过和枣园启智班实施随班就读为残疾学生提供了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三类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就学能力的残疾儿童和少年都能接受义务教育。

民族教育区是全省最大的回族聚居区,现有民族教育校园9所。“十一五”期间,启动实施了“2142民族教育发展计划”和“民族教育集中改造项目”,计划投入8035万元对市第三保育院、洒金桥小学等民族地区校园实施集中改造和重建,“十一五”末已累计投入1830万元完成了回民中学、实验职专、新建幼儿园等项目,有效提升了民族教育发展水平。历史文化街区小学、初中入学率达到100%,中学巩固率达到99%以上,306名民族学生考上大学。

民办教育全区民办教育异军突起,目前已经建成了外语学校、益新中学、明珠职校、中华世纪城小学、蔚蓝花城幼儿园等48所民办学校和幼儿园,初步形成了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经济、科技和教育有机结合的科学发展格局。我区被教育部授予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称号。

教师队伍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5729人,其中专任教师4538人。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100%100%、97.47%,小学专科以上学历教师93.03%,初中本科学历以上教师89.94%,高中教学研究生学历达到11.43%。建立了“名教师”培养机制。积极开展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及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新一德”培训;与陕师大等高校合作,在中小学教师中开设研究生课程研修,每年举办教师赛教活动,为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培训教师19000人次,评选出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266名,涌现出全国和省、市级各类先进人物43人,带动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教育教学改革“十一五”期间,全区教育系统扎实开展了“教育发展提升年”、“教育科研年”等活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改进考试评价制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坚持以质量为本,抓制度建设、抓常规管理、抓机制创新、抓评价体系改革,增强各校园抓质量的责任感,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狠抓中小学双常规管理,积极推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健全完善了学生成长记录袋,加强了高中模块考试的调研,在全系统推广实施“导学稿”教学模式和网络教研,确保了素质教育有效落实,相继开展了“文明校园”创建、“小手拉大手”、“三讲两实践”等主题活动100余项,与军队、革命旧址、高校联建了16个德育基地,创建省、市级艺术教育示范学校9所,2所学校被授予“省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

教育投入与建设累计投入2.63亿元,完成灾后重建、校舍安全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校舍建设维护、取暖设施、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等133个项目,新建、改扩建校舍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全面落实了“两免一补”和教育资助政策,并于2008年秋季起免除了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学杂费。2010年秋季开学,中、省拨付我区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212.9万元,资助学生3086人;2008年以来,全区财政投入和争取上级资金累计1858万元,用于解决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问题,其中,国家助学金资助中职学生17967人次、贫困高中生1415人次,资助金额1460万元;374名贫困学生享受国家助学贷款,贷款金额224万元;财政补贴农村贫困中职学生960人,补贴金额154万元;社会资助贫困学生100人,资助金额20万元,做到了应免尽免,应补尽补。妥善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2008年以来,为42495人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解决了入学问题。2009年秋季起,在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家庭困难学生中全面实施了“蛋奶工程”,10450名学生享受到了一天一包奶和一个鸡蛋的惠民政策。

校园安全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累计投入1003万元进行校园安全建设,实现了“七个率先”,即,在全国率先为学校办理校园责任险,累计投入280万元,为区属学校办理了校园责任险;在全国率先开展“警务进校园”活动,配置了180余名民警进驻各校园,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在全国率先实施校园视频监控工程建设,投入220万元,全区校园监控率达到100%;在全省教育系统率先成立校园安全管理专门机构,2006年成立了校园安全管理办公室,2009年将其列入区教育局正式编制,进一步加强了校园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力量;在全市率先成立校园周边安全防范专职群防队,配置108名安全防范专职群防队员入驻校园;在全市率先为校园配置防割手套、强光手电等警用安全防范器械,有效提高了校园应对突况的能力;在全市率先为校园设立“交通安全辅导站”,指导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维护了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全区共有48所区级平安校园,6所市级平安校园,3所省级平安校园。2008年荣获省教育系统稳定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教育日益增长的优质化、多样化需求,经费投入依然不足,学前教育有待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优质,高中阶段教育结构不尽合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教育资源还需进一步整合,教育管理体制有待不断完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待继续深入,教育质量和现代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作为全省最大的民族聚集区和市中心城区,在民族教育发展和教育引领上水平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二、“十二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强化教育服务理念、学生全面发展理念、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内涵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打造教育品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建教育强区,为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内涵发展原则。深入实施“三名工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切实提高各级各类学生及群众的综合素质。继续深化教育改革与调整,提高教育发展综合水平,确保持续走在全市前列,不断提高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坚持人才强教原则。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行适合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人事制度,积极实施“区管校用”中小学管理模式,强化岗位管理,逐步将“学校人”向“职业人”转变,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大力提高教师与管理者的专业化水平,重视骨干教师与校长的培养,吸引优秀教师和管理者到我区从事教育工作,优化师资结构,整体提高师资水平,加大“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力度。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和专业机构专家、人才的优势,促进教育的科研、教学、教育的创新发展,提高区域教育的持续科学发展能力。

坚持优质均衡原则。加强教育布局调整,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名学校”,不断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严格实行控辍保学制度,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保障全部学龄儿童、少年受教育机会。

坚持科学创新原则。充分发挥创新对教育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确保和谐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运行模式等改革创新,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十二五”期间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切实把促进教育公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优质发展作为核心工作,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加强教育布局调整、青少年德育、教师队伍人事改革,推进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民族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校外教育加快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教育强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加强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认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进一步整合区域德育资源,完善中小学纵向衔接、学校家庭社会横向沟通的学校德育体系,促进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的紧密结合。抓好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科学规划不同学段学生德育的具体内容,紧扣时代主题,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培育民族精神,举办法制、国防、诚信、社会公德、环境保护等专题教育活动,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科研,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培养德育骨干力量,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规范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进一步完善中小学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把减负作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控制作业量,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严禁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切实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3.提高学生身体健康和艺术修养水平。完善学校体育、艺术与卫生教育工作机制,优化整合学校体育、艺术与健康教育资源。加强学校教学管理与指导,切实保证中小学开齐开足体育、艺术和健康教育课。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深入广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到2015年,全区各学校95%的学生达到合格标准,全区新创建贯彻《国家体育工作条例》示范校5所。实施并完善学生营养餐工程,增强学生体质。推进中小学卫生工作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标准化卫生室和标准化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建设。丰富学校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推进传统艺术、高雅艺术进校园,增强学生艺术素养,全区新创建艺术教育示范校5所。积极实施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确保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和自主发展一项艺术特长。加强高中学生军训基地管理,深入推进中小学国防教育工作。

(二)继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4.调整优化布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依据“大、大教育”理念,按照适度超前、相对集中、就近入学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调整区中小学、幼儿园空间布局和规模。结合“2142民族教育发展计划”、大兴新区建设、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趋势,坚持分步实施原则,以大力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高标准、高水平均衡发展。“十二五”期间在全区新建、改建、扩建30所幼儿园,在大兴新区、历史文化街区、汉城路西侧地区、枣园地区撤销合并6所小学,在汉城路西侧地区和大兴新区建设3所高标准小学,1所初中和1所优质高中。到2015年底,学前教育二级幼儿园达到21所,一级幼儿园达到18所,省级示范园达到12所;义务教育阶段省、市级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达到8所;省级标准化高中达到11所,省级示范高中达到2所,各级各类特色校达到50所以上,形成富有特色品牌,在全市具有影响的“名学校”集群。到201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保持100%,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0.5%以下,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8%,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达到15000人左右。

(三)全面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学校岗位管理制度,加强编制管理,推行“区管校用”中小学教师管理模式,强化岗位管理工作,实行全员岗位聘任,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深化教师交流及支教工作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幼儿园专任教师92%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小学专任教师96%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学历比例达到52%;初中专任教师90%达到本科以上学历,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全部达到大学本科学历,其中研究生学历比例达到14%以上;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全部达到大学本科学历,“双师型”教师达到50%。加强师德建设,广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正确价值取向教育,树立爱岗敬业的师德典范,强化师德在教师考核、晋级、职称评定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师德建设评估工作。深化选拔任用机制改革,建立中小学校长公开招聘遴选机制,推行中小学校长公开招聘制度,实行小学校长任期制,建立科学有效的校长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中小学校长准入制度,积极探索校长专业成长标准。“十二五”期间培养中学“名校长”6名、小学“名校长”10名。

6.加强“名教师”培养。搭建“名教师”发展平台,到2015年在全区培养区级学科带头人100名,骨干教师400名,教学能手700名。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管理,实施骨干教师交流支教制度,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共享。“十二五”期间,培养省、市级学科带头人30名、骨干教师120名及教学能手250名。

(四)加快职业、成人、民办和校外教育发展

7.进一步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水平,推行职业教育市场化、集团化运作模式。把发展职业教育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维护稳定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办学,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拓展形式多样的培养模式,进一步扩大公办职业教育资源,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加强精品专业建设,做大做强特色专业,全力做好招生工作,开展多层次、多区域联合办学,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与职业学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参与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到2015年底,建成重点示范专业10个,职业技术实验实习培训基地5个,实现年招生2600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8000人。

8.采取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充分利用职业、成人、校外教育资源优势,为广大市民提供学历教育、转岗培训、技能培训、在职培训,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网络,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主创业的能力。深入推进“人人技能工程”,逐步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培训网络,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求学愿望,每年培训各类技术人才500人次,形成人民群众随时随地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需求的终身教育体系。同时,把职业教育与民族教育结合起来,开设民族职业教育特色班,促进旅游、商贸产业发展。

9.规范和指导民办教育发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省民办教育促进条例》,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依法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宏观调控民办教育布局结构。统筹规范民办学校师资、教育教学管理。发挥民办教育行业社团组织作用,促进民办教育依法自主办学,促进民办特色学校高水平发展。

10.持续增强校外教育工作力度,促进社会和谐。积极开展以社区教育为主的成人教育,扩大“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成果;继续加强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动,优化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加强校内外艺术交流与学习,拓宽素质教育实施渠道;进一步提升“小天鹅”校外教育品牌的影响力,推进校外教育就业及再就业培训实施。加强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与融合。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成人教育、民族教育、职业教育及校外教育网络,促进国民教育、职业培训和其他继续教育的衔接。

(五)全面提高教育管理与科研水平

11.加强绩效考核和质量评估工作。完善与课程改革工作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检查和评估,建立与中心城区相适应的教育质量管理考核体系,注重全员、全面、全过程管理,完善学校绩效评价标准,不断完善教育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实施全员绩效考核。

12.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突出教育科研的管理、科研、服务、培训、应用五大职能,充分发挥区教师进修学校等教师培训机构在教育科研工作中信息中心、培训中心、教研中心作用,引领学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改善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鼓励教科研人员和教职工以问题为切入点,组织实施课题研究,形成引领区域、学校发展的科研核心项目,积极推广“导学稿”、“高效课堂”等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持续开展校本教研、联片教研和教科研成果评比,鼓励学校结合传统特色开发校本课程;完善网络教研运行机制,中小学全面推行网络教研,组织课改成果展评,开展教育教学专家诊断活动。

13.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优化教育网和网络教研平台,丰富学科主题网站教学资源,形成共建共享、具有区域特色的网络资源平台,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六)提升民族教育水平

14.进一步加快民族教育发展步伐。整体规划民族教育工作,以实施“三名工程”为依托,统筹历史文化街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工作,全面实施“2142民族教育发展计划”,建成布局结构合理、优质高效、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具有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民族教育体系;建立并完善符合实际,科学有效的民族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政府全力支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局面。到2015年底,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比例达到95%,接受职业教育的比例达到60%,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人数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四、组织实施

15.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认真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统筹规划和安排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化区级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提高对教育资源的统筹管理力度,完善定期研究教育工作的制度。加强教育督导和监督问责,提高教育督导工作水平。

16.完善和规范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机制。依法增加教育投入,满足教育发展需求。在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依法确保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并将不少于20%的新增财力用于教育的基础上,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比例,确保教育适度超前发展。运用市场机制进行融资和盘活国有资产,拓宽投入渠道,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通过政府部门或非赢利组织向教育资助和捐赠,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支持民办教育,促进教育投入主体多元化。健全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的监管和评审制度。按照有关预算法规编制、执行教育财务预决算。加强财务审计和对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督。

17.设立专款,优先保障职业教育、民族教育发展。在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达到33%,并保证逐年增长的基础上,区政府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每年投入职业教育专款不低于100万元,用于重点项目配套、实训基地建设和示范专业建设,每年下达“双师型”教师项目专项经费80万元。2011至2013年期间,每年投入民族学校校舍建设资金600万元,并安排民族教育专项经费200万元,用于改善民族校园基本设施和进行教师培训、教学研究以及对民族学校优秀人才的表彰奖励。

18.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多种所有制共存的办学体制,积极支持社会资本面向全市与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举办高质量、高水平、特色鲜明的民办教育机构,鼓励部分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利用品牌优势,与社会资本合作,进行联合办学。

19.进一步推动教育交流创新。加强区域内外和国际化合作与交流,促进教育对外开放,与国际教育机构建立联系,开展国际间学生、教师以及教育管理队伍的交流与互访,吸引境外优秀人才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推动扩大教育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国际间教育交流与合作,引导教育吸收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增进各国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加大校长、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境外培训力度。

篇5

关键词:万州、生态涵养规划、多规协同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2013年9月13日至14日,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渝东北地区被划为生态涵养发展区,这个以三峡库区为主的区域,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除了要实现生态涵养的要求,更有要实现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库区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各区县都迅速提出了各自的生态涵养发展的思路与规划,但是总体仍然是发展战略性规划,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与环保要求居多。而区县相对较小的地理空间,需要更具体的空间落地规划和实施指导,不能够简单照搬重庆直辖市全域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方式来落实规划意图,而要探索以实施导向的区县生态涵养规划编制思路,引导规划有效实施。本文结合万州区生态涵养发展规划编制的探索来进行分析。

1、渝东北生态涵养区的背景与要求

1.1背景

重庆首次将全域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大功能区”,并根据各自定位,在产业布局、人口分布、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了调整。五个功能区域在更大的空间格局和区域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以更好地推动重庆大都市区的发展和建设;划分生态涵养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发展区,是为了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明确各区域功能定位、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目的是强化五大区域联动,更好地突出整体性、互补性和联动性,实现全市一盘棋发展,引导形成主体功能明确、板块之间联动、资源配置优化、整体效能提升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在五个功能区域划分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包含11个区县,以万州为核心,包括1个大城市(万州),10个中小城市,196个小城镇,面积约3.39万平方公里。截止2011年底,该区域户籍人口为1096万人,常住人口为833万人,城镇人口为325万人,城镇化率为39.02%,城镇人口占全市比重20.24%。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为1723.56亿元,占全市域比重17.03%。该区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引导人口相对聚集和超载人口梯度转移,着力涵养保护好三峡库区的青山绿水,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1.2要求

在五大功能区的划分中,也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区提出了以下重点要求:

一是把万州作为重点开发区加快建设,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承接周边地区人口转移,建成三峡库区经济中心,带动形成万(州)开(县)云(阳)特色产业板块。

二是增强梁平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等国家农产品主产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县城及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开发,构建农产品特色经济板块。

三是增强城口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构建特色旅游经济带。

四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培育壮大有资源依托、环保水平高、吸纳就业多的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特色资源加工、机械加工、轻纺食品、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商贸物流等。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落后产业。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人文旅游,加快建成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2 万州生态涵养发展规划编制的探索

2.1万州生态涵养发展的基础

万州是重庆第二大城市,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目前该流域内蕴藏着全国1/3的水资源和3/5的水能资源,拥有全国1/2的内河通航里程,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实施能源战略的主要基地、珍稀水生生物的天然宝库、连接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和改善我国北方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支撑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万州区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境内山丘起伏,最高点海拔1760米,最低点海拔120米,中山、低山、丘陵面积占90%以上,少平坝和台地,且零星散布。境内河流、溪涧切割深,落差大,呈枝状分布,均属长江水系。境内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共13条,溪沟93条,总水域面积为108.66平方公里。在不计基本农田的因素下,万州全区适宜建设用地约为 71.1平方公里,较适宜建设用地约为 475.1 平方公里。万州适合进行城市建设用地的承载力约为190万人左右。通过GIS分析,得出铁峰山、方斗山、七曜山以及长江沿线是低安全格局区域,是保障生态安全的最基本保障,是城市发展建设中不可逾越的生态底线,需要重点保护和严格限制。

2.2万州生态涵养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空间布局

规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生态涵养发展的总体格局,功能区划清晰,发展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对主要森林、水源、景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较好,形成重点生态涵养保护区域的新发展态势。形成以中心城区及各镇乡的合理城镇体系结构,新农村聚居点为主的乡村居住空间体系,人口分布更加科学,城乡低碳绿色建设和宜居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体系。社会事业更加发展,文化内涵更加浓郁,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全区生态涵养发展形成“一核、两轴、多点”的重点开发空间格局,形成四带五片保育与涵养的生态保护空间格局,总体形成开发与保护有机结合,城乡空间一体的生态涵养发展的新空间结构。

一核 ―― 中心城区

两轴 ――长江和318国道两条重点发展轴线

多点 ―― 41个镇乡小城镇和若干乡村聚居区、特色产业项目、旅游、能源基地,围绕各中心,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的点状网络结构

生态保护空间格局:

四带――长江及沿线、铁峰山脉、方斗山脉、七曜山脉等四片重点生态保障区

五片――甘宁龙沙武陵片、分水李河片、白羊太安片、龙驹罗田白土片、余家后山片等五片主要集中生态保育发展片区

图1开发空间格局规划图

2.3万州生态涵养发展功能区类型与空间布局

在全区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基础上,按照不同国土空间所承担发展与涵养方面的不同特点与职责,宜建则建,宜养则养,将全区国土空间划定为城市建设区、城镇建设区、乡村聚居区、农业保养区、生态保障区五类功能区域,对各类分区进行诠释、定义,在不同功能区综合落实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和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的主要要求,实现“五规合一”协同。

城市建设区以城市综合发展为主,促进产业和社会事业充分发展,引导区域人口集聚,是最主要的城市生产生活空间。

城镇建设区以城镇特色发展为主,优化空间布局,缓解生境压力,促进人口集聚,适度发展第二产业和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是主要的城镇生活空间。

乡村聚居区以农村人口聚居为主,新建与改造相结合,节约资源能源,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可适当发展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是主要的农村生活空间。

农业保养区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引导人口有序转移,主要发展特色农业、观光休闲等产业,是主要的农业性生产空间

生态保障区以生态涵养为主,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适当发展旅游度假等第三产业,是主要的生态空间。

2.4镇乡生态涵养涵养发展的引导与管控

对全区53个镇乡街道的国土空间结合其具体情况科学划定功能区域,分别明确各区引导建设内容与禁止建设内容,既要充分发挥各镇乡资源优势,又要落实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部分镇乡街道拥有前述5类功能区,部分也只拥有其中的几种。各镇乡街道规划以发展规划图、生态涵养管控(负面清单)图及发展管控说明(表)进行表达,如下图案例。

图2龙沙镇生态涵养规划图

2.5规划的实施与运用

本规划探索实施的路径。规划提出经政协协商,党委政府审议,人大审批后实施,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或突破。对禁止性要求等要重点监督。原则上3年修编一次,修编前对实施情况应进行评估。具体建设时还应按照土地利用、城乡规划建设、环境保护等规划的要求,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程序进行。

要求各镇乡街道要加强规划的实施,在招商引资、项目选址等活动时要对照本规划,作为宏观指导要求。在城市规划、小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进行动态调整时,要以本规划作为中观指导依据。项目审批时,要以本规划作为具体的审批规划依据。

同时也要加强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制度设计与实施。探索完善生态涵养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3 实施导向的区县生态涵养发展规划方法与思路

万州生态涵养发展规划的编制,在以下实施导向的重点编制思路与方法探索,为直辖市区县主体功能区规划向实施层面探索提供了有益的支撑。

3.1多规协同的规划

生态涵养发展是区县域发展思路的调整,空间布局的优化。而传统的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各自引导着发展和项目实施。为了生态涵养发展规划意图的落实,就必须要协同各大规划的重点要求,协调各大规划在空间落地等方面的一些矛盾,在新的生态涵养发展思路下形成新战略、新布局,同时又探索把生态涵养规划的要求,反转到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规划等传统法定规划的更新落实,实现动态的有机融合状态。

3.2生态规划要点把控

生态涵养发展规划中“生态”是重点。而各规划中涉及到的生态要素众多,规划综合时既要考虑实现产业转型、城乡空间布局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内容,更要重点关注关键生态要素的管控,主要有水源地及相关区域,集中林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等,石漠化、地灾点等生态修复区域。规划既要加强保护,也要通过人为的建设,形成更优的生态空间结构和发展应用模式。

3.3镇乡生态规划的管控

镇乡是规划实施的重要单元。当区县城成为发展的重点区域,项目的建设、生产运行有较严格的控制。而镇乡成为生态涵养的重要空间,一是镇乡小城镇发展中容易忽视环境类基础设施建设,也是环境污染小企业的重点集聚地,人居环境较差。二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注重对生态意义重要的资源保护,部分农业、畜禽养殖等造成面源污染。本次规划强化将各区域层面规划意图、法规要求结合镇乡实际情况,细化到每个镇乡街道空间,重点强调了生态管控的要素与要求,并以镇乡领导、管理者容易懂,便于使用的图表方式来表达,明白每块国土空间适合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运用于发展战略布局、招商引资等工作情况,大大增强实用性。

3.4 GIS的空间规划叠加与分析

在规划技术方法上,加强了GIS的空间规划叠加与分析技术的应用。首先是GIS技术对全域生态本底进行分析,重点对山脉、水系、森林和需要控制的景源、地灾点进行分析,结合地形坡度等进行分析,综合评判生态安全格局,成为规划研究的基础。再者对各大规划(如城规、国土、交通、环保等)的要求分解并转化为空间发展布局或管控要素线,进行综合叠加来推导方案,并与生态基础分析叠加评估,增强了规划的科学性。

3.5非法定规划的实施应用探索

作为非法定规划,其应用方式与保障路径必须在规划初期就应该设计好,才能够保障有较强的实施性。关键点一是要通过党委政府审议、人大审批等方式,获得有类似准法定规划的权威性,二是要设计好评估、检查、监督机制,有一定奖惩的规则,以保障有足够的实施自觉性。

篇6

关键词:景观;区域景观;规划原则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194-01

自十九世纪末以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相对恶化和城市发展的病象环生,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为中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成为今天区域规划的重点。因此,作为区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景观规划也日益为一些西方国家政府和人们所重视,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前主席西蒙兹在其《景观设计学》一书中就对区域景观作了专门论述[1]。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和相关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积极探索,以达到最终形成在中国行之有效的区域景观规划理论体系并加以广泛推行的目的,因此本文将针对区域景观的相关概念和区域景观规划基础性理论试作初步探索。

一、区域景观概念的界定

在分析区域景观规划理论之前,应该弄清“景观”、“区域景观”等相关概念的内涵,这是研究区域景观和实施区域性景观规划的基础。

(一)景观及景观规划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张,人们对景观概念的理解从在景观园林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地理学和生态学的思想,构成了现代景观的概念。例如德国景观生态学家Buchwald认为:景观是地表某一空间的综合特征,是一个由陆圈和生物圈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包括人的视觉所触及的景观像、景观的功能结构和景观像的历史发展。这些理论都极大地突破了景观即风景的狭窄内涵,使景观上升到作为生态系统的能流、物质循环的载体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的信息源而存在的高度。

(二)区域及区域景观

区域是指具有特定共性、同质性、内聚力的地区。因此,区域景观规划应侧重对具有特定资源或特定景观内聚力的地区进行统一规划,以便从全局着手,统筹、合理安排区域的发展,克服行政或地方利益的条块分割所造成的景观破碎和总体效益受损,继而实现保护环境资源和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体现公平原则,并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二、区域景观规划的原则

(一)整体性与连续性原则

区域景观规划必须注重整体效益,尤其是在多种景观特征的区域和总体景观区域规划中,不能强调某一元素的单一效益或局部地区的利益,条块分割、切断区域内景观的有机联系,只能使得区域景观破碎化,区域整体环境和竞争力下降。只有重视区域景观的整体性与连续性,才能协调好继承、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共同发展。

(二)自然优先原则

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能源和物质循环的载体,其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应该由人来调节,而树立人与自然应是和谐的“伙伴关系”的观念,则是协调人和自然关系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以自然资源为主的区域景观,必须科学分析其自然规律,建立自然保护核和缓冲区,即对危机资源、残留斑块尽量完整保护,并将人为活动排斥在核心区周围的缓冲区以外,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的自然破坏。

(三)本土精神原则

特定区域景观都有其自然和文化的过程,在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景观规划中,地方文化、历史风貌应得到充分体现,这是解决城市风格迷失,地方文化丧失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具有特定自然景观组分的区域景观规划中,突出自然特质和乡土特色,像江苏同里、周庄古镇、河北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的保护性建设就是成功范例。

(四)动态、渐进原则

区域是一个大而统一、但界定宽松的地理范围。在后工业时代的今天,人类社会变化发展日新月异,任何一项规划都不可能是一张从一而终的蓝图,因为区域景观的主体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同时随着国际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交融和发展,人们对区域规划的理论理解也会不断朝科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区域景观规划必然是一个渐进、动态的过程。

三、结语

区域规划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与具体的发展战略相比较,正确的区域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形成科学的区域景观观念,提高对区域景观发展的管理水平,才能使规划得以正确实施。此外,规划者多元化也是体现规划科学化、公平化的标志,其中中央、地方政府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在区域总体控制、利益协调方面可以起到关键作用,将规划意图和具体措施积极向住区居民宣传,通过更多的民主形式,实现共同利益。我们期待,在新的区域规划概念和理论被倡导和推行的同时,中国的区域景观规划理论会将得到更深入的研究,更广泛的推行,更普遍的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篇7

关键词:城市规划;区域经济;产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为了适应市场化经济形势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就要注重城市规划和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因此,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析,目的就是为了做好城市建设工作,实现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

1.城市规划对区域经济产业的影响

1.1城市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市场

要想带动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就要注重该地区内城市规划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市场化经济时期,要对经济的发展进行针对性的规划,采取区域合作,产业结构优化的模式。与此同时,还要与城市规划结合在一起,充分的利用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水平,实现战略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城市规划范围的扩大,会为社会发展带来充足的物质保障,提供相应的基础服务设施,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对该区域内经济产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一般城市规划都要依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对城市发展起到了指引、引导及经济基础的作用。首先,区域经济影响城市规划的总体方。其次,它影响城市规划的实施。

1.2城市规划增加了客户群体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呈现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很多地区,城市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乡镇经济的发展,同时乡镇的发展也会反作用于城市的发展,使城市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因此,对该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强购买力,促进消费,为该区域内的一些服务性产业提供更大的客户群体,使区域经济水平得到普遍性的提高。城市规划工程的建设,会促进该区域内各企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各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带动区域内客户消费群体数量和消费额度的增长,也为农业创新和农民增收提供了信息和渠道支持。

1.3城市规划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商机

城市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的表现就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相应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备,一些交通、通讯越发便捷,会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与此同时,由于城市各方面功能的加强,会吸引大量的投资者,来开发本地市场,这样就会带动相关的产业也随之发展,所以说城市规划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商机。除此之外,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信息量也会逐渐增加,尤其是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量的快速更新和积累就意味着市场动态的有效掌控,有利于决策的制定。

2.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居民居住环境改变,城乡户籍变更困难较大

在现实生活中,城市居民的户籍和乡镇居民的户籍所受到国家给予的待遇是有差异的,面对就业、升学、养老、医疗等方面存在的不同之处,为政府相关部门带来了一定的工作难度。根据地域(地理位置)和家庭成员关系(血缘继承关系),我国将户籍属性划分为农业户口(农村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城镇户口)。随着城市规划工作的进行,农业户口都要更改为城镇户口,这就需要政府在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福利和服务等方面来加大投入,才能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在乡镇与城市相融合的过程中,户籍变更过程中所引发的问题较为常见,这一过程,工作量较大,且情况复杂,容易出现问题,除此以外,户籍变更后的居民在某些方面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为当地政府带来一定的压力。比如说养老问题、医疗卫生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等等,很多问题无法及时解决,需要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来逐渐完善。

2.2城市规划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与耕地减少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相关的生活垃圾和生产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了生态、环保、绿色、健康、集约的发展要求,所以要求城市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要以此为导向,但在实际过程中,环境问题较为明显。与此同时,为了城市建设,耕地占用量的不断增加,严重地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格局,且影响了农民的利益,与此同时,还对农民的生活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比如说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电磁场辐射污染等。除此之外,城市环境的污染,会降低生物多样性,影响生态平衡。生物界多种多样的物种是大自然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基础,而我国则是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加之管理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淡薄,乱砍树木、乱占耕地、随意改造河塘等现象时有发生,破坏了生物的固有栖息地,致使城镇周围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进而制约了城镇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篇8

【关键词】建筑项目;规划与管理;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逐步发生转变,同时受此影响,建筑项目规划管理体系以工程体系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步,建筑项目的规划管理方面,无论是理论亦或是技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走向创新化模式。因此,要想紧跟时代步伐就必须对建筑项目规划与管理的发展新趋势进行深入的了解,以便为后期的实践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建筑项目管理的特点及现状

截止到目前,我国依旧大力提倡项目规划与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因此,在短短的数十载,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规划与管理发展势头强劲,进步明显,但是,由于发展历史短暂,科学的规划管理意识薄弱,因此我国的建筑项目管理规划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第一、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与规划相关的法规制度存在缺陷。尽管我国相继颁布了一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之类的法律法规条文,但是当前的建筑项目规划管理的强劲发展势头导致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的滞后。

第二、建筑项目规划管理决策者责任意识淡薄。建筑项目施工规划管理对于实践的应用比较重视,但是对于一些工程的成功案例的总结却加以漠视,未能对建筑项目规划与管理实施系统性的总结,造成不同工程之间的建筑项目规划与管理存在较大的出入,规划管理人员只能在实践中自己慢慢摸索,逐步运用。

第三、建筑项目规划与管理价格战横行。一些建筑单位为了能够在投标中占据主动,不惜任何代价,盲目压缩价格,因此投资商对于施工企业的评估难度越来越大,导致建筑项目规划与管理的发展呈现一定的盲目性,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第四、建筑项目规划管理理念的不合理利用。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规划管理者对于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缺乏正确的认知,对于建筑项目管理中的方法生搬硬套,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盲目使用,大大降低了施工的可行性,同时导致一些投资者的盲目投资,这样不仅仅导致工程产生了巨大的成本代价,同时对于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也带来了挑战。

2、建筑项目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当前建筑项目规划与管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基于满足建筑项目规划管理者对于建筑项目的规划管理的需求,建筑项目规划管理学科必须转变发展思路,步入一道正轨的发展道路,实现自身应有的价值。

2.1 科学性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模式快捷化,科学化的建筑理论体系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建筑项目规划管理学科,其自身的特性决定其必须走向全球化发展模式。我国是一个建筑大国,因此建筑项目规划管理必须同国际接轨,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规划理念,在其应用过程中做好相关的理论总结,同时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创新,最终形成一个在国际上通用的建筑项目规划管理的科学性的知识体系。

2.2 信息化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科技时代的到来,当今社会网络化,技术的优化发展,大大便利了建筑项目的规划与管理,很多规划管理部门都有自己的局域网络系统,系统内部的节点的联系以及部门之间的管理效率大大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项目和施工阶段,不可避免的与大数据、云储存发生关联。而规划、施工、管理依托这些高科技的信息科学理性地的分析,所产生效应会显著提高。

2.3 提高建筑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项目规划人员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第一、经验较为丰富但缺乏理论学习的人员。这一类人长年累月在施工现场工作,具有丰富的经验,企业根据其自身的能力对其实施提拔,成为管理阶层,这类人员在现场的控制管理几乎全凭自己的经验实施。第二、虽然经过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学习,但是缺乏实战经验人员。这一群体均源于高等院校的专业人员,虽然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但是实践经验极少,因此对于建筑项目的施工进度、成本以及优化管理均难以进行很好地把握,因此,一些施工人员会对高等教育存在误解或者质疑,导致建筑项目内部沟通出现问题。

所以,建筑项目必须提高建筑项目规划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培训,提升不同管理层次人员的管理能力。其次,对于建筑项目规划管理人员必须因材施教,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培训工作,如果缺乏相关的系统理论知识,则应做好理论体系的培训,如果是缺乏实战经验,那么必须加强现场的实习培训。最后,不断充盈管理者的专业知识,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时也加快了知识的更新速度。一些高等院校毕业生在学校学习的先进的科学方法往往无法到实践中去应用。尤其是建筑项目行业,尤为突出。因此,建筑项目规划管理人员必须以老带新逐步完善,使有系统化的理论知识的年轻技术骨干,不断增强实践经验,有经验的老技术人员,通过互帮互学把经验完善成系统理论。

2.4 建筑项目之间合作的发展趋势

建筑项目管理的飞速发导致建筑施工企业水平的参差不齐,同时建筑项目管理阶层对于项目规划管理的掌握程度更是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促进建筑施工企业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促进建筑项目管理学科知识在施工中的应用,“工程项目总控”的理论体系逐步开始在不同层次的企业中开始运用。我国对于工程项目总控理论的引进最早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末。企业之间公平地执行相关规定,工程项目总控实施指挥。当前阶段我国的工程项目总控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些发展水平不同的施工企业基于共同利益,自发的组建工程项目的总控,彼此协调合作,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其二、国家地方部门基于当地建筑企业的发展优化考虑,实施同一层次或者不同层次建筑企业的总控建设,增强竞争力,吸引外资,

不管是什么形式的项目总控,都是基于建筑企业彼此之间的合作,促进企业间的管理人员的通力合作,做好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设计以及竣工考核的管理研究。于是不同企业为了对建筑项目规划管理的落实应用,外包现象孕育而生。外包指的就是建筑企业基于工期、成本以及工程质量等因素的考虑,委托别的企业实施项目规划管理,实施彼此间的利益分红。这种发展模式有效的促进了不同建筑企业彼此之间的建筑项目管理的交流学习,提高了管理效率,保障了工程质量,促进了建筑项目管理的优化发展,不断提高建筑项目的管理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邱宁、于鹏跃. 我国建筑企业在建筑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科技信息.2011(03).

[2]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年度发展研究报告[J]. 管理论坛. 2012( 1) .

[3] 蒋卫平,喻可泽,杨正勇. 浅议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发展[J].项目管理技术. 2008( 11) .

[4] 王永斌. 建筑施工中的协调与组织管理探析[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 01) .

篇9

邓新华

据媒体报道,国家发改委已明确表态下半年将“抓紧推进京津冀等重点区域规划的编制”。

《中国经营报》记者称京津冀规划将于10 月左右出台。

京津冀经济圈已经忽悠很久了,至今也不见有什么亮点。媒所看到的,就是津、冀官员努力“跑部”,没看到津、冀推出什么大改革。

所谓京津冀经济圈,津、冀官员盯着的就是北京的行政机关、产业经济的转移。的确,对不思改革的官员来说,北京有太多的诱人的利益。

许多大企业的总部在北京,如果能抢到,是平添一笔巨大的税源。而行政单位的搬迁,也能带来大笔消费。

但是,大企业、行政单位是凭发改委的规划就会搬到河北、天津去的吗?假如河北、天津本来就有吸引力,那么,没有发改委的命令,它们也会落户河北、天津。但问题是,河北、天津的吸引力不够,发改委规划也是白规划。大发改委指望依靠规划来发展区域经济,这比做梦还不真实。发改委又不是没有规划过。什么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汽车业规划之类,发改委推出得不少,但结果如何?发改委所力推的新能源产业,最终不还是落个一地鸡毛?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军,在接受搜狐财经《第一访谈》专访时说过汽车业的例子:“我们的汽车产业,中央政府一开始的产业政策说,我布几个点,全国就这几个地方搞汽车,其他地方不要搞汽车了,我们搞自主研发和品牌。实际上由于地方政府的竞争,我们发现,中国汽车发展的道路完全不是按照产业政策来的。我们走了开放的政策,地方政府的竞争是我要开放,你去搞本土的研发,我开放引进国际品牌,我们竞争。”

中国汽车业的成功,不是发改委规划的结果,而是地方政府敢于突破发改委的规划的结果。

发改委的产业政策失败,区域经济政策也不会成功。如果靠发改委就能发展区域经济,还要市场做什么?

企业总部云集北京,是因为北京知识资源多、权力多,这些不是河北、天津能比拟的。实际上,在北京附近并不是什么发展优势,而是发展劣势。因为,离部委近,受到部委条条框框的限制就多。比如天津,喊了多少年建金融中心,最终还是毫无起色。金融中心要靠金融自由。在央行、银监会的眼皮底下,什么开放的动作都不敢有,怎么可能搞得起金融中心?

上海自贸区喊了一年多,至今前景不明。张军教授说:“在金融领域,很多希望出现的一些政策法规、管制条例的一些调整,那都要经过相当复杂的程序,和北京有关的部委取得共识,甚至于还需要更高领导层来推进、推动、影响,这个时间上面也不是地方政府可控的。这么小一件事情你就会发现改革的难度。”

篇10

摘要: “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是将我国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与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关键性规划。本文基于“十二五”规划的视角,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通过深入调查,对上海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的重要区域――浦东新区的旅游业发展进行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1)浦东新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研究;(2)浦东新区旅游业发展评估及问题研究;(3)浦东新区旅游业“十二五”及至2020年的发展构想。本研究对其他类似区域制定旅游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浦东新区旅游业;现状研究;发展评估及问题研究;发展构想

1 浦东新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研究

旅游业是浦东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2010年5月至10月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场馆的70%在浦东新区,因此,浦东新区旅游业又是受上海世博会辐射影响最大的产业之一。自1990年以来,经过20年的发展,浦东新区旅游业已经初具规模,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产业基础。本文从浦东新区旅游业发展状况与其在上海的地位这两个维度对浦东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展开研究。

1.1 浦东新区旅游业的设施与企业及占全市的比重

本文从国家旅游局提出的四类旅游核心企业中的三类――旅游景区(点)、旅游饭店与旅行社,以及旅游节事活动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浦东新区拥有包括东方明珠在内的主要景区(点)14家,其中国家5A级景点2家,国家4A级景点3家。在2008年以营业额大小排序的上海20大旅游景区(点)中,浦东新区占了9个(见表1)。

陆家嘴一花木地区都市景观资源代表性强、景点分布相对集中,全区14家主要景点有9家集中在该区域。2008年,该区域接待游客近180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65亿元,占全区旅游收入总量的90%以上,是浦东新区最为成熟的标志性旅游板块。新区拥有各类宾(旅)馆868家,客房48634间,其中高星级标准宾馆53家,客房16695间,分别约占上海市总量的33%左右。2006年全球排名前10位的酒店管理集团中有8家在浦东设立了18个旗下品牌酒店,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陆家嘴一花木地区。到2008年底,在浦东新区注册的旅行社有80家左右。同年,全市有国际旅行社54家,国内旅行社810家,总计864家,浦东新区注册旅行社约占上海市旅行社总数的10%。

多年来,浦东新区在旅游节庆活动开发及品牌培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先后成功推出“上海国际音乐烟花节”、“上海桃花节”、“欧美风情缤纷秀”、“德国啤酒节”、“万人单骑游浦东”、“金茂国际高楼跳伞”、“国际城市汽车拉力赛”、“环球嘉年华”和“国际小丑节”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活动和产品,特别是上海国际音乐烟花节得到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高度认可,已经成为沪上最具影响力的旅游品牌之一。

1.2 浦东旅游业发展的经济贡献及在全市的地位

本文用旅游接待收入、旅游增加值与旅游接待人次3个指标对浦东旅游业发展的经济贡献及在全市的地位进行研究。2008年,浦东新区旅游业直接收入达72亿元人民币,接待旅游者1960万人次,基本与2007年持平。按照世界旅行与旅游理事会(WTTC)公布的乘数效应测算,2008年浦东新区旅游业总收入约在250亿元人民币左右,旅游业增加值约占GDP总量的3.1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的5.8%。据统计,2001年以来,浦东新区旅游业直接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9%,旅游接待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5%。旅游业已经成为浦东新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支柱之一。

据《2008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浦东新区全年实现地区增加值3150.99亿元,旅游业增加值为99.87亿元,占上海旅游业增加值958.5亿元的10.42%。浦东新区接待游客1960万人次,占上海接待旅游总人次的16.82%。2浦东新区旅游业发展评估及问题研究

从旅游产业地位、旅游接待能力、旅游产品板块与旅游节事活动考察,浦东新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成果是:(1)初步确立了旅游产业地位;(2)形成了较好的接待设施与能力;(3)都市观光旅游板块相对成熟;(4)培育出了具有影响力的浦东节事旅游活动品牌。但从旅游消费额、旅游产品类型、旅游资源利用方式、旅游投资与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等方面来分析,浦东新区旅游业的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

2.1 旅游消费额低与旅游产品供给单一

浦东新区旅游业发展问题从消费层面看,主要表现为游客人均逗留时间较短和人均消费额偏低;从供给层面看,主要表现为旅游产品供给单一,主要为观光旅游产品和商务会展旅游活动,导致旅游产业链短,旅游收入不高,尤其缺乏休闲娱乐度假类产品。典型表现是:大量参展者在参加完新国际博览中心展览活动后,立即离开浦东,到浦西参加旅游休闲活动。

2.2 旅游资源整合利用程度不高

部分有特色及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如水域岸线资源及金融、现代工业、高科技等产业旅游资源等未得到有效开发和整合,部分景点未串点成线;参加会展商务活动的游客资源与在浦东机场中转的3000名左右游客资源也未得到很好开发。

2.3 旅游投资不足及结构不合理

上述旅游消费偏低与旅游产品供给单一的原因,主要是旅游产业投资不足与投资结构不合理。近年来,浦东新区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较少,目前新区旅游行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旅游饭店业,政府缺乏吸引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的有效机制和政策指引。

2.4 抗经济危机风险的能力不强

由于浦东新区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以商务与会展旅游为主,因此,抗经济危机风险的能力不强。统计数据显示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入境商务与会展游客下降,2009年9月,浦东各景点、旅行社和宾馆共实现营业收入6.19亿元,同比下降13%;接待游客164.41万人次,同比增长11%;2009年1-9月累计营业收入42.95亿元,累计同比下降19%;累计接待游客1567.9万人次,同比增长10%。出现上述游客接待量增加而营业收入下降的原因见下文分析。

2.4.1宾馆营业收入与客房出租率持续下降

2009年9月,浦东宾馆接待游客15.17万人次,同比下降6%;其中接待境外住宿6.74万人次,同比下降13%。1-9月累计接待游客114.2万人次,同比下降16%;其中1~9月接待境外住宿人次数50.81万人次,同比下降23%。2009年9月份,宾馆实现营业收入3.38亿元,同比下降16%。1~9月累计营业收入24.56亿元,同比下降24%。2009年9月份客房出租率55.47%,1~9月平均客房出租率49.51%,同比分别降低2%和13%。宾馆行业各项指标继续明显下降,尤其是接待境外住宿人数下降幅度较大,直接影响了宾馆的营业收入。同时,当月客房出 租率较上年同期略有降低,前三季度客房出租率下降明显。

2.4.2旅行社接待人次增长、营业收入却下降

2009年9月,浦东旅行社共接待游客13.45万人次,同比增长65%,实现营业收入2.12亿元,同比下降14%。2009年1~9月浦东旅行社共接待游客101.67万人次,累计同比增长23%;1~9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41亿元,累计同比下降18%。2009年9月,虽然旅行社接待人次增长明显,同比增长65%,但未带来营业收入增长,原因在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流感病毒蔓延及国内突发事件影响,旅游支出少的短途旅游人次增加,而旅游支出多的中远程旅游和出入境游人次减少。

2.4.3景点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增长及启示

2009年9月,浦东景点共接待游客135.79万人次,同比增长10%,实现营业收入6902.83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2009年1~9月,浦东景点共接待游客1352.02万人次,累计同比增长12%;实现营业收入5.98亿元,累计增长7%。浦东新区景点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不降反升的主要原因是: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局部事件――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的影响,虽然造成了中远程游客减少,但同时带来短途游客的增加,本地景点因此受益。同时,上海市及浦东新区及时采取各种促销手段刺激旅游景区的发展。上述现象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国内游客对浦东新区景点感兴趣,浦东新区景点具有高质量与大规模发展的市场潜力。

综上所述,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局部突发事件的影响,使浦东新区的旅游呈现接待人次上升和旅游收入下降并存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人均消费额较低的短途旅游人次增长较大;人均消费额较高的国内中长途旅游与出、入境旅游人次下降。此外,游客消费额较低也说明浦东新区缺乏综合性休闲娱乐度假型旅游产品。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浦东新区景区(点)接待收入和营业收入均呈现增长态势,说明浦东新区投资旅游景区(点)的发展潜力是较大的。

3 浦东新区旅游业“十二五”及至2020年发展的构想

上海旅游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上海旅游的发展目标是要建设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主要参照城市是香港、伦敦、纽约、巴黎和东京等。浦东新区是上海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浦东新区背靠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在南汇区划入浦东新区后,浦东新区的区域面积达到1210平方公里,已经超过香港1070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常住人口412万,是香港700万人的59%,均占上海市的五分之一左右。浦东新区是上海18个区县中的发达地区,其平均发展指标应该高于上海的平均水平,因此,浦东新区旅游业的发展近期可以香港为参照,远期可以伦敦为参照。香港将金融、贸易与物流、商业服务和旅游并列为四大支柱产业,并相互促进发展。2007年香港旅游外汇收入高达138亿美元,名列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rO)统计世界旅游目的地的第15位。参照香港经验,浦东新区旅游业在拉动内需、实现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在“十二五”及至2020年期间将有巨大发展潜力。

英国大伦敦区域面积为1572平方公里,其中心城区为31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大伦敦为752.24万人,其中心城区为297.29万人。2008年上海市GDP为13698.15亿元,人均GDP72536元。2008年上海市人均GDP只相当于大伦敦2006年的40%左右,相当于香港2007年的80%左右。2007年上海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次数为520.10万,伦敦为1534.50万,香港为806.13万,上海入境过夜人次只相当于伦敦的33%,香港的66%。2007年上海旅游外汇收入折算成人民币为346亿元,伦敦为1207.86亿元,香港为966亿元,上海的旅游外汇收入只相当于伦敦的28.65%,香港的35.81%。2007年上海国内游客人均旅游花费为1578.00元,香港为4723.38元,伦敦为3181.66元,上海国内游客的人均花费只相当于香港的33.40%,伦敦的49.60%。2007年上海旅游总收入为1957.32亿元,伦敦为2433.9亿元,上海旅游总收入相当于伦敦的80.42%②。与伦敦相比,上海以及作为上海核心功能区的浦东新区旅游业发展潜力将更大,特别在国际旅游业方面。

本文依据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旅游产业定位、旅游产业空间布局、旅游产品体系、旅游产业政策与推广机制,从以下四方面提出浦东新区旅游业的发展构想。

3.1 提升浦东新区旅游产业定位:成为支柱产业。同时,浦东新区要成为世界级

综合性的商务会展及都市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中转地和延伸地

目前,浦东新区旅游产业定位存在的问题是:将旅游产业定位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主要采用依托现有资源的发展战略及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缺乏像建设支柱产业那样“大投入一大产出”的产业化建设与推广机制,同时,作为单一的商务、会展与观光旅游目的地,出现了游客停留时间短、旅游消费低和抗经济危机风险能力弱的现象。

本文建议,应该提升浦东新区旅游产业的定位,使其成为支柱产业,同时,浦东新区要成为亚太地区世界级、综合性的商务会展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中转地和延伸地,采用“大投入一大产出”的产业化建设与推广机制。

参照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和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经验,上海在建设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与航运四个中心的同时,应建设第五个中心,即国际与国内旅游消费中心。包括国际与国内旅游展览交易中心和总部经济。事实上,国际大都市都是兼具上述功能的世界一流旅游城市,并将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如伦敦、纽约、巴黎、维也纳、东京和香港。浦东新区作为上海经济发展的核心功能区,以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城区建设为目标,拥有交通枢纽和经济、文化等综合条件与集聚辐射力,应该在这方面走在整个上海的前面。

3.2 优化浦东新区旅游产业布局:实施“两沿-一环-七大板块(组团)-五中心”的空间布局战略

依托长江和黄浦江旅游资源,充分利用世博园区和待建的迪斯尼乐园带来的旅游效应,实施“两沿一一环一七大板块一五中心”的空间布局战略。“两沿”指沿江、沿海,即沿黄浦江与东海岸线布局发展;“一环”是指环迪斯尼乐园的布局发展。

七大板块(组团)是:(1)陆家嘴一花木综合性商务、会展、观光旅游板块:北起罗山路,南到龙阳路,东起罗山路、龙阳路相交的立交桥,西到杨浦大桥与南浦大桥之间的黄浦江滨江沿岸;(2)三林世博会展创意文化娱乐板块:北起龙阳路,南到A20公路,东起杨高南路,西到南浦大桥与徐浦大桥之间的黄浦江滨江沿岸;(3)三甲港海滨休闲度假板块:北起龙东大道与宾阳公路,南到A1公路,东起东海滨海沿岸,西到远东大道;(4)滨海生态休闲度假板块:北起大至河,南到临港大道,东起东海滨海沿岸,西到两港大道;(5)滴水湖生态一影视娱乐休闲度假板块: 北起临港大道,南到A2公路,东起东海滨海沿岸,西到两港大道;(6)三岔港游艇休闲度假板块:北起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南到五洲大道和A30公路,东起上海长江隧道与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之间的长江滨江沿岸,西到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与五洲大道之间的黄浦江滨江沿岸;(7)新场古镇民俗文化旅游板块:北起沪南公路,南至大至河,东起A2公路,西到新奉公路。

“五中心”是指建设五大旅游集散中心,将浦东新区旅游景区(点)整合串联起来,联合推广,分享客源,包括:(1)面向大众的世博旅游集散中心;(2)面向国际游客的浦东机场航空港旅游集散中心;(3)面向会展商务游客的新博一花木旅游集散中心;(4)面向城市观光游客的小陆家嘴旅游集散中心;(5)面向休闲度假游客的滴水湖旅游集散中心。这些旅游集散中心未来还可与迪斯尼乐园的旅游接待中心对接,互送客源。

3.3 完善与提升浦东新区旅游产品体系:整合发展、融合发展与建设发展三种方式并举

浦东旅游资源可分为已直接作为旅游吸引物的现实旅游资源和可开发为旅游吸引物的潜在旅游资源两大类共十大系列。

现实旅游资源共有七大系列,包括:(1)现代都市景观系列(东方明珠、磁悬浮、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以及陆家嘴高层建筑楼宇景观群、临港新城、东海大桥);(2)都市休闲娱乐系列(世纪公园、滨江大道、世纪大道、中心绿地、上海野生动物园、滨江森林公园);(3)现代会展旅游系列(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等);(4)科普型旅游系列(上海科技馆、海洋水族馆、东方地质科普馆等);(5)现代游憩商业系列(正大广场、新上海商业城、福克斯品牌购物街);(6)都市节庆活动系列(上海桃花节、上海国际音乐烟花节、欧美风情缤纷秀、德国啤酒节);(7)历史人文景观系列(、黄炎培故居、内史第、新场古镇等)。

潜在旅游资源共有三大系列。包括:(1)水域岸线资源(黄浦江、长江沿线、川杨河、张家浜、滴水湖、大至河);(2)现代产业旅游资源(金融、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技、洋山深水港);(3)经验和形象性资源(开发开放的成功经验所形成的无形吸引力资源)。

可根据浦东新区市场特征和资源禀赋情况,采用整合发展、融合发展与建设发展三种方式并举,重点开发“两沿一一环一七大板块”范围的系列旅游产品。

(1)都市观光产品系列。它要作为浦东旅游基础性的精品开发。规划期间要推进陆家嘴一花木地区的精深化开发,包括对主要市政基础设施、标志性景观点、城区风貌旅游功能的二次开发和主要景观点周边区域的配套开发。同时注重整合资源,提高景观点的文化附加值以及都市观光区域的文化氛围,提高产品能级,引导游客消费。“十二五”期间应着力开发利用世博会展中心、世博村、临港新城(滴水湖、东海大桥、洋山深水港等)。

(2)游憩购物产品系列。它要作为浦东旅游特色性的精品和深度旅游开发的切入点。充分发挥零售商业、旅游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旅促商、以商带旅,提供适应消费时尚的特色旅游产品。继续打造三大游憩购物区(RBD):以正大广场、新鸿基、东方明珠、滨江大道和环球金融中心为基础的小陆家嘴游憩购物区;以新上海商业城、世纪大都会商业旅游综合体项目和96广场、1885中心等为核心的新上海游憩购物区;以世博会展中心、世博村、国家展馆、地下综合休闲商业购物区、世博文化中心、世博滨江公园餐饮购物中心等为基础的世博游憩购物区。

(3)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系列。它要作为浦东特色性的旅游精品开发,提高浦东休闲旅游产品的层次和集聚程度,填补浦东度假旅游产品的空白。除积极推进迪斯尼乐园项目外,要着力打造4大度假区域:华夏三甲港滨海旅游度假区;上海滨江森林公园配套度假区;孙桥-黄楼-六灶-六团主题度假区;滨海森林公园度假区。重点建设10大休闲旅游街/广场:滨江大道休闲街,张家浜创意街,大拇指、思想者广场,碧云红枫路休闲街,张江传奇地铁广场,崂山东路步行街,高桥荷兰风情街,三甲港美食街,东陆路休闲街,豪布斯卡购物街。规划开发三岔港、三甲港、川杨河、张家滨沿岸休闲度假产品。

(4)现代产业旅游产品系列。它作为浦东专题性旅游精品开发,以生产现场观摩、示范性生产、模拟演示、产业相关博览馆参观和产业相关培训与产业相关旅游纪念品开发销售为主。“十二五”期间重点完善产业旅游线路,做大市场规模。“十二五”期间继续组织与推广以陆家嘴上海银行博物馆、张江中医药博物馆、极地馆、上海科技馆、上海地质科普馆等为基础的博物馆游;以张江动漫基地、超算中心、IC基地等为基础的科技游;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钻石、黄金交易中心等要素市场为基础的金融游;以金桥通用汽车、夏普、可口可乐、外高桥造船基地等为基础的现代工业游,以及以孙桥、凌空和六团、南汇桃园、南汇书院景观农业为基础的现代农业游等5大专项旅游线路。

(5)旅游节庆产品系列。它包括“上海国际音乐烟花节”、“上海桃花节”、“欧美风情缤纷秀”和“德国啤酒节”等。

(6)旅游夜娱乐生活产品系列。浦东新区旅游夜娱乐生活经济群落开发的主要措施有:第一,将现有的文化、娱乐与逛街购物的夜活动经济点扩大为群落或街区,依据游客需要,可将东方艺术中心、上海科技馆、上海海洋水族馆、正大广场、上海商业城等夜活动经济点联合开发成夜经济群落。第二,在外滩段浦江两岸,每晚8点至8点15分推出“幻彩耀浦江”的烟火活动,或举行激光、音乐、烟火汇演。第三,规划引入在每天晚上演出的大型娱乐文化节目。

(7)民俗文化体验旅游系列产品。浦东新区从北到南的主要民俗文化体验旅游产品有:高桥古镇游;三林的三民博物馆游;川沙古城游;新场古镇游。

(8)水上旅游产品系列。从游船起步,目前开发制约因素相对较少的游艇业,中远期考虑推进邮轮业发展。同期,适时考虑张家浜景观水系开发以及川杨河水上旅游项目。“十二五”期间继续开发建设小陆家嘴游船游艇码头、三岔港游艇港、三甲港游艇基地、滴水湖游艇码头以及上海船厂、南浦大桥和白莲泾等2~3处游船与游艇综合码头。同时改善海通码头的邮轮停靠条件和码头形象。

此外,作为浦东新区旅游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推进旅游与会展的联动,重点打造浦东商务会展旅游功能。它包括开发4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商务产品和以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和世博会为基础的会展旅游产品:会议展览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国际会议展览为主导,以国内会议展览为主体,以国内外大中型公司会议为重点,瞄准已落户浦东的世界500强企业中的100多家跨国公司以及国内前500家企业这一会议市场,同时依托上海及浦东产业优势,从优势行业人手,拓展金融保险、证券、期货、房地产、人才、产权和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黄金钻石、新闻出版、现代农业等会议展览优势项目;以坚持会展的高层次、高水准和国际性、专业化为目标,招徕规模大、影响面广的国际、国内各类协会会议;扶持定期举办的国际性品牌展会。

3.4 加强产业政策与目的地营销的支持力度:创建国家旅游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及完善目的地品牌营销推广机制

(1)争取成为国家旅游业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体制、机制与政策创新提供保障。浦东新区要积极争取成为国家旅游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发展措施,如入境会展旅游的免签证制度或专项免签证制度,建设大型旅游功能区的土地政策和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试点等。

(2)制定旅游大项目落地支持政策,完善旅游投资机制。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都有一批国际级品牌与规模巨大的旅游景区(点)或主题公园作为支撑,如巴黎卢浮宫、塞纳河和埃菲尔铁塔,纽约百老汇和自由女神像,奥兰多迪斯尼乐园、环球影城公园和海洋世界冒险公园等。在上海建设世界级品牌与巨大规模的景区(点)或主题公园,已成为推进上海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作为上海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区,浦东新区要制定促进建设著名品牌的大规模旅游景区(点)或主题公园建设的支持政策,包括公共服务、税收、财政等。

修学旅游、医疗保健旅游、会展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是促进浦东新区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旅游新业态,需要中央和上海地方财政增加基础性和导向性投入。如在国民经济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计划中,以及城市建设费的使用上,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此类旅游新业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的投资,以促进浦东新区旅游产业结构尽快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