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融资方案范文

时间:2023-05-17 11:31: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项目融资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项目融资方案

篇1

项目融资的追索

一、无追索权的项目融资

无追索权(No-recourse)的项目融资

无追索的项目融资也称为纯粹的项目融资,在这种融资方式下,贷款的还本付息完全依靠项目的经营效益。同时,贷款银行为保障自身的利益必须从该项目拥有的资产取得物权担保。如果该项目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建成或经营失败,其资产或收益不足以清偿全部的贷款时,贷款银行无权向该项目的主办人追索。

无追索权项目融资在操作规则上具有以下特点:

1、项目贷款人对项目发起人的其他项目资产没有任何要求权,只能依靠该项目的现金流量偿还。

2、项目发起人利用该项目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能力是项目融资的信用基础。

3、当项目风险的分配不被项目贷款人所接受时,由第三方当事人提供信用担保将是十分必要的。

4、该项目融资一般建立在可预见的政治与法律环境和稳定的市场环境基础之上。

二、有限追索权项目的融资

有限追索权(Limited-recourse)项目的融资

除了以贷款项目的经营收益作为还款来源和取得物权担保外,贷款银行还要求有项目实体以外的第三方提供担保。贷款行有权向第三方担保人追索。但担保人承担债务的责任,以他们各自提供的担保金额为限,所以称为有限追索权的项目融资。

项目融资的有限追索性方面

1、时间的有限性

即一般在项目的建设开发阶段,贷款人有权对项目发起人进行完全追索,而通过“商业完工”标准测试后,项目进入正常运营阶段时,贷款可能就变成无追索性的了。

2、金额的有限性

如果项目在经营阶段不能产生足额的现金流量,其差额部分可以向项目发起人进行追索。

3、对象的有限性

贷款人一般只能追索到项目实体。

项目融资的分散性

因融资主体的排他性、追索权的有限性,决定着作为项目签约各方对各种风险因素和收益的充分论证。确定各方参与者所能承受的最大风险及合作的可能性,利用一切优势条件,设计出最有利的融资方案

4. 项目信用的多样性

将多样化的信用支持分配到项目未来的各个风险点,从而规避和化解不确定项目风险。如要求项目“产品”的购买者签订长期购买合同(协议),原材料供应商以合理的价格供货等,以确保强有力的信用支持。

5.项目融资程序的复杂性

项目融资数额大、时限长、涉及面广,涵盖融资方案的总体设计及运作的各个环节,需要的法律性文件也多,其融资程序比传统融资复杂。且前期费用占融资总额的比例与项目规模成反比,其融资利息也高于公司贷款。

项目融资虽比传统融资方式复杂,但可以达到传统融资方式实现不了的目标。

一是有限追索的条款保证了项目投资者在项目失败时,不至于危机投资方其他的财产;

二是在国家和政府建设项目中,对于“看好”的大型建设项目,政府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来处理债务可能对政府预算的负面影响;

三是对于跨国公司进行海外合资投资项目,特别是对没有经营控制权的企业或投资于风险较大的国家或地区,可以有效地将公司其他业务与项目风险实施分离,从而限制项目风险或国家风险。

可见,项目融资作为新的融资方式,对于大型建设项目,特别是基础设施和能源、交通运输等资金密集型的项目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运作空间。

看了“项目融资的追索”的人还看了:

1.什么是项目融资 项目融资的特点

2.项目融资有什么特点

3.项目融资有哪些程序

篇2

1融资项目的组织和结构

融资项目的组织和结构是比较复杂的,有不同的利益方参与者参与,因而组成了不同的投资结构,也形成了不同的资金结构,又根据融资项目的融资结构不同,组成了不同的融资类型,虽然融资类型不同,融资的组织、参与者、融资结构有所不同,但大致的参与者和程序是大同小异。为项目所融资的参与者。一个融资项目要成功,必须有多方参加,首先要有项目的发起人,也就是准备组织做这项目的发起方,可以是政府部门,也可以是项目公司,当然也可以是借款人;另外还有给项目提供资金的机构,如贷款人,它可以是贷款银行或国际金融机构,也可以是自然投资人;有些项目还离不开东道国政府,需要它为项目偿还债务进行担保,其它还有承包商,咨询公司,供应商,购买方,为借款人担保受托方,对工程或第三者进行保险的保险公司等。融资结构。融资结构是整个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是整个融资项目的核心,因而融资结构也称广义上的资本结构,它是指项目发起人在筹集资金时,由不同渠道取得的资金之间的有机构成及其比重关系,一般参与各方的关系用融资结构图表示。根据融资对象不同,融资类型可以分为:项目融资、直接融资、融资租赁等;根据融资方式不同,有买方信贷、卖方信贷、境外并购融资、内保外贷等。目前在国际工程中用得比较普遍的是出口买方信贷和境外项目融资。项目资金结构。资金结构与融资项目的投资比例、参股多少相对应,特别对于大型的项目融资,投资结构比较复杂,所以相应的资金结构也较复杂,这方面主要由融资财团牵头,所以不详细描述。项目信用保证结构。是融资项目中所采用的一切担保形式的组合,是以各种担保关系为主体构筑的。一方面是项目本身的经济强度,另一方面是直接和间接的各种担保。如项目所在国的担保,银行担保,项目本身资产抵押担保等等。

2融资项目的管理

融资项目的适用范围。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总之是哪些竞争性不强的行业,但项目本身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融资项目的程序。首先是工程项目选择,目前国际工程特别是非洲国家很缺钱,都需要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而且目前融资项目大都还是以项目所在国政府来主导,所以当承包商获得某个工程项目信息时,一定要了解项目背景、大小、性质、投资额度,因为项目发起者在需要建设这个项目时,已经做了投资决策分析,包括请咨询公司做初步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他在决定项目投资结构也考虑了许多因素,现金流量、债务责任、税务结构、将要选择的融资结构和资金来源等。其次是融资决策,也就是选择何种融资方式,方式不同,选用的融资结构不同,风险和费用也不同,要考虑贷款资金数量、时间、融资费用,如果采用项目融资,因融资结构复杂,投资者就需要选择和任命融资顾问,开始研究和设计项目的融资结构,对项目有关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确定项目的债务承受能力和风险,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融资方案。承包商了解融资方式了,与贷款银行沟通确定合适的融资方案,向银行提供项目本身合法文件,如政府批准文件,可研和环评报告及政府批复,是否有东道主国家财政担保或者是当地国银行的担保,承包商与投资者签订的商务合同,供银行进行评估风险,此时,银行会提出贷款要有中国出口信用保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保)担保(一般出口买方信贷),因而承包商也要提交相关资料给中信保评估。然后是待银行和中信保评估可行后,与投资者进行融资条件的谈判,包括贷款周期、贷款费用、合同金额的贷款比例等,接着由双方律师起草贷款协议,签署协议后,由中国信保出具承保函,最后承包商或投资者交给保险费用,承保函生效,投资者支付工程预付款,贷款协议生效可以按协议开始放款,承包商对项目开始实施。融资方式选择。根据项目所需融资的金额规模大小、贷款偿还期长短以及项目风险大小和承包商所能承受的风险大小,承包商选择相应的融资方式,目前我国国际工程承包的融资方式较为单一,从政策优惠不同分:有优惠贷款和商业贷款;前者贷款利率比较底,贷款期限比较长,但运作的程序较复杂,周期比较长;后者贷款利率执行市场化,最终由双方谈判确定,但总的来说比较高,贷款期限没有前者长,但运作程序简单,比较快。从项目性质对象不同分:有买方信贷、卖方信贷、租赁融资、福费廷、项目融资等,租赁融资主要是承包商租赁一些较大型的施工设备,故融资规模不大,但承包商承担的风险较大,承包商能通过福费廷融资的规模也不是很大,相比租赁融资卖方信贷承包商承担的风险较小,买方和卖方信贷的规模根据实际情况可大可小,但买方信贷的风险最小,项目融资适用于大规模融资,同时它的风险也最大。目前我国承包商从风险角度、融资灵活度出发大都采用买方信贷的融资方式。融资项目成功的条件。认真进行项目选择和风险分析,项目融资法律结构严谨不误,确定项目资金来源,项目管理结构的合适性,充分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

3融资项目风险管理

承包商对于融资项目的风险,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管理和控制,一是外部环境风险,即融资项目所在国的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和经济风险;二是选择融资方式本身的风险。在选择项目时,首先要考虑项目所在国的政局是否稳定;法律是否健全,是否对外国承包商有种种限制的法律规定,包括税法、劳工法,环保法等,有没有以前签订合同又不执行的案例;同时了解项目所在国近几年的经济情况如何,是否平稳,通胀率如何,国家的整个经济财政实力强弱,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外汇是否管制等等,同时考虑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偿还能力,又要考虑施工环境,能否在合同期内按时完工,包括在项目完工维修运行期间的各种风险。在选择融资方式时,要了解各种融资方式本身的特点和风险,以及承包商自身的财务能力,才能选择何种符合自己的融资方式。出口买方信贷、福费廷对承包商的财务能力要求不是太高,买方信贷是由业主或业主方银行向承包商银行贷款,而业主则以现汇方式向承包商支付工程进度款,业主不能按期付款的风险将主要由银行间承担,通过银行的担保及保险公司出口信用保险来转移这些风险,因此承包商的融资风险极小;福费廷融资方式承包商所承担的风险与买方信贷相似,但由于福费廷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无追索权,即承包商将票据拒付的风险完全转嫁给了承接福费廷业务的银行,不过福费廷融资方式需要先由承包商向业主垫资,完成量待业主确权后,再由银行买断票据,因而事实上这种融资方式的风险要比出口买方信贷略大。出口卖方信贷、租赁融资的承贷人为承包商,如业主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则由承包商偿还,承包商则通过投保出口信用险、业主方银行的担保或其它手段来转移风险,因此这种融资方式中承包商承担了很大的融资风险,也要求承包商有较强的财务能力。项目融资形式风险最大,因而也要求承包商有极强的财务能力,因为它具有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的特点,当业主(项目公司)不能偿还承包商以垫资方式向项目公司提供的资金时,项目发起人不对承包商的垫资有无限追偿之责任,追索权仅限于项目公司的资产以及项目公司得到的任何合同权利,履约保证金,保险金和担保。因此,承包商要明确知道,承包商融资的目的是为了拿到项目,并通过项目实施获得承包利润,但融资风险与承包利润率并不完全成正比,承包商应根据自身承担风险或抗风险能力和项目风险的大小来选择融资方式,不可盲目推行,否则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4融资项目的实例

篇3

关键词:地铁 PPP模式 融资 问题 对策

一、以Z市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为例投融资概况及融资方式评估

(一)Z市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投融资概况

1.1号线一期工程融资方案

根据国家发改委批复,1号线一期工程总投资155.56亿元,由于其预备费用、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部分调减,评审减少9.97亿元,确定总投资145.59亿元。

1号线一期工程融资方案:预计总投资145.59亿元,其中由Z市政府投入资本金61.15亿元,占比42.002%,债务资金84.44亿元,占比57.998%。

按照Z市政府资金拨入计划,政府逐年按当年建设投资的42.002%的比例对1号线一期项目拨入资本金,2009年到2013年5年间共计安排资本金61.15亿元。各年度资本金投入如表1所示。

2.投资情况

Z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起于西流湖站,终点为市体育中心站,全长26.2公里,于2009年6月开工建设,已于2013年底前建成试运营。本项目计划总投资145.59亿元,实际总投资150.84亿元,已于2013年底通车试运营。

(二)1号线一期工程项目融资方式的整体评估

Z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资金全部由Z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投入,该公司资金来源为两块,具体融资方式如下:一是Z市政府投入资本金,占项目投资的42.002%;二是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已完工的1号线一期工程和在建的2号线一期工程均采用此方式。

1.政府投入资本金方式及评估

根据Z市“十一五”规划,2008年-2015年Z市政府投资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2项,总投资约303.5亿元,其中轨道交通资本金总投资112.9亿元。按照Z市政府对Z市轨道交通项目资金拨入计划,政府逐年按当年建设投资的42.002%的比例对Z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拨入资本金,分年度向近期建设项目提供财政项目专项资金。Z市财政资金每年可用于轨道建设的资金如表2所示。

由表2分析可知:Z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资本金每年约占Z市全市财政收入的一半甚至更多,是Z市政府的较大财政负担。

2.银行融资方式及评估

除了Z市政府投入的资本金外,Z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其余建设资金均采用信用担保的方式通过银行融资,即贷款均采用的担保方式为建设期信用,运营期用政府投入的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作抵押以及建成后收费权作质押,以轨道交通(建设)还贷专项基金作保证。Z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目前在银行融资的情况如表3所示。

由表3分析可知:各家银行对Z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授信276亿元,公司现已通过银行融资金额超过109亿元人民币。

Z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竣工后,2号线一期工程在紧张的建设中。当前1号线和2号线一期工程总投资概算如表4所示。

Z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自有资本金主要依靠Z市财政拨付,其余资金通过银行融资,现已通车的1号线一期工程和在建的2号线一期工程都是通过以上方式进行融资建设,如果全部规划的剩余未建设线路也用此融资方式,完成Z市轨道交通超过1000亿元的规划建设,政府除了每年安排Z市财政收入的3%投入Z轨道交通外,尚有几百亿资金缺口需要采用信用担保方式通过银行进行融资。但是由于Z市轨道交通项目融资金额巨大、融资期限长、项目本身盈利能力不强,导致Z市轨道交通公司一直处于负债经营状态,实际运营中票务收入难以平衡运营成本,不足以支持银行贷款的还款来源,难以达到授信审批条件,不能满足贷款要求,后续融资压力非常大。

二、Z市地铁运用PPP模式融资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Z市地铁运用PPP模式融资在实践应用中的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一直以来是推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该项目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的特性使得项目建设资金仅靠政府部门的投资和借贷难以满足其日益发展的需求。因此,引入灵活多样的市场化项目融资模式势在必行。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是城市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但是由于投资规模大、盈利能力差、沉没成本大的特点,私人部门不愿承担也无力承担其建设和运营,项目完全由政府融资。单一的政府融资给地方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一旦项目自偿能力过弱,不仅政府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而且增加项目后续融资压力,从而导致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资金缺口。近年来,随着PPP融资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它已经成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资金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对PPP模式的推广有助于解决项目资金短缺的问题,并对为社会大众提供满意的轨道交通服务从而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指导意义。

(二)Z市地铁PPP融资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PPP融资模式结构复杂、参与者众多,项目潜在的风险巨大,因此只有对PPP模式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才能保证该模式能够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成功运用,针对Z市轨道交通项目融资压力大的现状,笔者深入研究了PPP运作模式及成功运用的关键环节,现将PPP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第一,缺乏专门的适用于PPP模式的法律法规。我国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大部分内容是针对项目BOT制定的,尚没有成文的关于PPP应用的法律法规,而且现阶段大多为部委规章或者地方性管理条例。PPP这种开放式的融资模式不利于国家统一管理,而且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与国际上PPP项目融资的一些惯例和做法也不能很好的对接。

第二,私营资本不能够真正参与到项目。目前我国私营资本投资公共项目建设不存在明显的市场准入壁垒,但在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竞争时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很难真正进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即使在实施过程中,私营资本不是在项目前期的就参与进来,而是在项目确定后才参与进来,不利于私营企业一开始就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第三,融资障碍。目前我国PPP项目的财务结构主要还是传统的银行贷款,贷款期限一般都在10-12年左右,可被银行接受并作为贷款抵押物的形式及种类也相对较少,相比国际项目融资,在融资量和融资期限上都相对较低。此外,我国现有贷款合同条款的设计倾向于由项目承担利率变动的风险,企业不可能获得固定利息贷款,有国外资本参与的项目还面临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而产生的汇率风险。

第四,缺乏完善的定价和调价机制。对于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公众期望获得质优价廉的服务,私人投资者期望利润最大化。一些在初期投入资本较低而后运营成本较高的公共事业项目,面临着定价不能由于成本的增加而提高的风险,还有一些项目面临由于政府的定价过低而又不提供价格补贴的困境。

第五,缺少专业化的机构和人才。PPP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的专业人才还比较缺乏,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而PPP项目必须有一支专业化的队伍才能运作,专业涉及设计、融资、建设和经营多个方面。政府也需要专门负责PPP项目事务的机构和专业化的中介机构。

三、Z市地铁运用PPP模式融资在实践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笔者就目前PPP模式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梳理现行相关法规政策,完善包括市场准入、政府采购、预算管理、风险分担、流程管理、绩效评价和争议解决等在内的PPP项目操作规则。加快PPP项目评价标准及适用范围等规范的出台,降低地方政府运用PPP项目时的政策风险和投资风险。

第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制定私营资本参与公共项目建设和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在金融、石油、铁路等重点领域推出一批合作投资项目,保护私营资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指导、服务职能。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进行改革和管理制度创新,为民间资本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第三,提高民间资本主体的融资能力。PPP项目投资巨大且建设周期和投资回收期比较长,企业可充分利用不可追索或有限追索贷款等融资工具,以长期购买合同、运营和维护合同、履约保证书或其他由投资人或政府提供的信用补充资料作为抵押物获得贷款,设立专门面向民间投资主体的担保机构。进一步发展债券市场,特别是长期债券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投资者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筹集资金。

第四,建立合理的公共产品定价机制。在以社会效益为主、兼顾公众基本需求的原则下,不断完善公共产品的定价标准、方法、程序等制度。提高社会参与度,建立起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参加的价格协调机制,寻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政府利益的最佳结合点。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各个方面成本信息公开,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控制成本的能力。

第五,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担应坚持由最能控制风险发生的一方来承担的原则,属于经营活动自身产生的,由投资者承担,而超出投资者控制范围的风险,如法律风险、利率风险等,则应由公共部门独立承担,或由公私双方通过平等协商共同分担。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有效措施

引言

一般情况下,工程造价控制方法有全过程造价控制、全要素造价控制、全方位造价控制。全过程造价控制是指在建设工程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各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包括前期决策阶段的项目策划、投资估算、项目经济评价、项目融资方案分析;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方案比选、概预算编制;招投标阶段的标段划分、承发包模式及合同形式的选择、标底编制;施工阶段的工程计量与结算、工程变更控制、索赔管理;竣工验收阶段的竣工结算与决算。全要素造价控制,是指控制建设工程造价不仅仅是控制建设工程本身的成本,还应同时考虑工期、质量成本、安全与环境成本的控制,从而实现工程造价、工期、质量、安全、环境的集成管理。而全方位造价控制是指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业主方、设计方、承包方及有关咨询机构等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全要素控制和全方位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中。

1  导致建筑工程造价过高的因素

从实际工程实施情况看,造成建筑工程造价过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果能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投资方与建设方双盈,是造价控制最理想的效果。导致工程造价过高的因素有:

1.1 筹资费用过高造成工程造价增加  投资方自有资金不足,大部分建设资金来源于金融机构的贷款。建设期贷款利息作为投资费用的组成部分,增加了工程造价,特别是近几年贷款利率的不断上调,更加重了投资方的建设成本。

1.2 地质勘察不充分造成工程造价增加  设计前地质勘察不充分,实际地基承载力与设计的结构物不符,或者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溶洞或地下文物,造成公路改线或结构物基础类型改变,都将抬高工程造价。地质勘察不到位,还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给投资方带来损失。

1.3 设计原因造成工程造价增加  一是设计过程中考虑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造成设计概算超过投资估算;二是由于设计失误,当时并没发现,而在施工过程中部分结构物已建成时发现结构物受力不足,致使已建部分报废,质量事故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加。

1.4 招投标阶段造成工程造价增加  当采用最底标中标的方法确定中标单位时,部分投标单位违规操作,多家投标单位联合进行围标,恶意抬高中标价。 

1.5 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的增加  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增加的原因很多,如:异常恶劣天气造成已建工程及工程材料、设备的毁损;工程变更带来造价的增加;材料的猛烈上涨造成工程造价的大幅增加等。

    2  提高工程造价控制效率的策略

鉴于工程造价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性,投资方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对造价严格控制。为确保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投资方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2.1 投资估算阶段  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建设方案认真优选,编好、定好投资估算。投资估算的编制应做到工程内容和费用构成齐全,计算合理,不重复计算,不提高或者降低估算标准,不漏项、不少算。在编制投资估算时,应将所采用的估算系数和估算指标价格、费用水平调整到项目建设所在地及投资估算编制年的实际水平。对影响造价变动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注意分析市场的变动因素,充分估计物价上涨因素和市场供求情况对造价的影响。投资估算精度应能满足控制初步设计概算要求,并尽量减少投资估算误差。

篇5

【关键词】城市公用建设投融资改革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vil sectors is restricted by the great capital gap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These restrictive factors make investing and financing market reform the basic outlet to increase on investment. So concret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establish the operating system to get over the barriers of civil sectors reform. And more non – governmental capital should be allowed to enter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seperating the duty of government from entrepreneurs , guidance from management。

【Keywords】civil sectors ; investment and finance ; reform

中图分类号 :F320.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我国城市公共设施的投融资现状和特征

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包括城市供水,供热,供气,公共交通,排水,污水处理,道路,桥梁,市容环境卫生,垃圾和城市绿化等在内的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经营和维护。城市公用行业投融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投资主体对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投融资的运作过程和行为方式。对市政公共设施投资是满足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和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市政公共设施建设的改革也在不断的加深。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 投资总额有一定上升, 但投资与经济增长比例不匹配。

近年来, 国家对市政公共建设的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八五”期间总投资2600 亿元, 是“七五”期间投资的5.2 倍;而“九五”期间总投资约7000亿, 是“八五”期间的2.7 倍。但由于公共建设原有投资的基数过小, 尽管绝对水平有较大幅度地增长,从相对数看, 这一领域的投资额就显得与我国经济增长不相匹配。以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和维护投资占GDP的比例看, 20世纪80年代末为0.14% , “八五”期间为0.18% , “九五”期间为11.7% , 2001 年达到21.6%。

2 投资主体单一, 政府唱主角,非公有资本涉足较少。

我国城市市政公共建设投融资模式主要为中国家财政和负债融资占有绝对的比例, 为80%以上。由于市政公共设施经营的特点是行政性垄断, 行业内部激励机制不足, 导致来源于企业积累和经营资源的资金占有的比例小。其中非公有资本和外资的比例相当小。因此, 我国市政公共建设的投资依然是政府唱主角, 没有充分利用我国渐为成熟的市场经济机制发挥非公有资本在这一领域的应有作用, 这也是制约我国市政公共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原因。

3 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十分有限。

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能力低下无疑对市政公用行业直接融资能力大打折扣。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资金“瓶颈”特别是资金需求相当大的行业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市政公共建设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十分脆弱。目前我国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中仅有城市供水, 燃气,公交和地铁等城市市政公用企业7家。而我国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利用债券融资总共占该领域投资的比重仅为0.34 %。

二,公共建设民间投资的主要模式

1 BOT模式

BOT即“建造-运营-移交”,所谓BOT项目融资,是政府与投资企业签订协议,授予项目公司特许经营权,由项目公司筹集资金,完成项目建设,这种方式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基础设施的经营权有期限地抵押以获得项目融资,或者说是基础设施国有项目民营化。在这种模式下,首先由项目发起人通过投标从委托人手中获取对某个项目的特许权,随后组成项目公司并负责进行项目的融资,组织项目的建设,管理项目的运营,在特许期办通过对项目的开发运营以及当地政府给予的其他优惠来回收资金以还贷,并取得合理的利润。特许期结束后,应将项目无偿地移交给政府,在BOT模式下,投资者一般要求政府保证其最低收益北,一旦在特许期内无法达到该标准,政府应给予特别补偿,近几年来,BOT成功的例子举不胜举,例如咸阳渭河三桥、京承高速公路二期、遂渝高速高路和南京过江隧道等一批BOT项目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2 TOT模式

TOT即 “转让-经营-转让”,它先有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在一定时期内有偿转让于非政府投资主经营,政府回收的资金课用于新的项目建设,并最终拥有项目的所有权。TOT模式在建设环节、政府风险、前期成本、产品定价和融资时间方面均比BOT模式更符合效益(效率)原则,更能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满足理性主体最大需求。

3 BLT模式

BLT即为“建设-租赁-转让”,以一定期限内项目的出租收入作为建设者的投资回报,到期后租赁权由项目产权人收回。

4 ABS模式

ABS即“资产支持证券”,它是以项目所属的资产为支撑的证券化融资方式,即以项目所拥有的资产为基础,以项目资产可以带来的预期收益为保证,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来募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目前,ABS资产证券化是国际资本市场上流行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已在许多国家的大型项目中采用。1998年4月13日,我国第一个以获得国际融资为目的的ABS证券化融资方案率先在重庆市推行。

5 PPP模式

PPP模式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的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PPP适用的范围较广,包括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信息技术,环境保护和政府融资等。由于公共基础设施具有明显的公益性,社会效益要高于经济效益,同时其初期建设投资巨大,单靠运营过程中的收入难以弥补。因此,PPP模式的使用对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发展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以及有效缓解建设资金的不足等方面将会产生积极作用。

6 合资模式

合资模式即为政府和民间资本合资共同建设项目,典型的例子是2001年法国昭和水务公司与奉贤自来水公司第三水厂合作成立了上海首家中外合资的昭和自来水公司。

7 直接并购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有效措施

引言

一般情况下,工程造价控制方法有全过程造价控制、全要素造价控制、全方位造价控制。全过程造价控制是指在建设工程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各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包括前期决策阶段的项目策划、投资估算、项目经济评价、项目融资方案分析;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方案比选、概预算编制;招投标阶段的标段划分、承发包模式及合同形式的选择、标底编制;施工阶段的工程计量与结算、工程变更控制、索赔管理;竣工验收阶段的竣工结算与决算。全要素造价控制,是指控制建设工程造价不仅仅是控制建设工程本身的成本,还应同时考虑工期、质量成本、安全与环境成本的控制,从而实现工程造价、工期、质量、安全、环境的集成管理。而全方位造价控制是指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业主方、设计方、承包方及有关咨询机构等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全要素控制和全方位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中。

1 导致建筑工程造价过高的因素

从实际工程实施情况看,造成建筑工程造价过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果能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投资方与建设方双盈,是造价控制最理想的效果。导致工程造价过高的因素有:

1.1 筹资费用过高造成工程造价增加 投资方自有资金不足,大部分建设资金来源于金融机构的贷款。建设期贷款利息作为投资费用的组成部分,增加了工程造价,特别是近几年贷款利率的不断上调,更加重了投资方的建设成本。

1.2 地质勘察不充分造成工程造价增加 设计前地质勘察不充分,实际地基承载力与设计的结构物不符,或者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溶洞或地下文物,造成公路改线或结构物基础类型改变,都将抬高工程造价。地质勘察不到位,还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给投资方带来损失。

1.3 设计原因造成工程造价增加 一是设计过程中考虑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造成设计概算超过投资估算;二是由于设计失误,当时并没发现,而在施工过程中部分结构物已建成时发现结构物受力不足,致使已建部分报废,质量事故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加。

1.4 招投标阶段造成工程造价增加 当采用最底标中标的方法确定中标单位时,部分投标单位违规操作,多家投标单位联合进行围标,恶意抬高中标价。

1.5 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的增加 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增加的原因很多,如:异常恶劣天气造成已建工程及工程材料、设备的毁损;工程变更带来造价的增加;材料的猛烈上涨造成工程造价的大幅增加等。

2 提高工程造价控制效率的策略

鉴于工程造价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性,投资方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对造价严格控制。为确保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投资方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2.1 投资估算阶段 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建设方案认真优选,编好、定好投资估算。投资估算的编制应做到工程内容和费用构成齐全,计算合理,不重复计算,不提高或者降低估算标准,不漏项、不少算。在编制投资估算时,应将所采用的估算系数和估算指标价格、费用水平调整到项目建设所在地及投资估算编制年的实际水平。对影响造价变动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注意分析市场的变动因素,充分估计物价上涨因素和市场供求情况对造价的影响。投资估算精度应能满足控制初步设计概算要求,并尽量减少投资估算误差。 转贴于

2.2 设计阶段 通过对建设全过程各阶段对投资影响分析可以看出,初步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约为20%,技术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约为40%,施工图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约为25%。由此可见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在设计阶段,应合理选定工程的建设标准、设计标准,贯彻国家的建设方针。积极、合理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优化设计方案,编好、定好概算,使设计概算控制在投资估算范围内,并将初步设计概算作为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施工图预算不超初步设计概算。

2.3 招投标阶段 工程建设招标包括了对设计单位招标、监理(咨询)单位招标、施工单位招标及材料、设备供方商的招标,无论是哪一种招标都应将中标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承建单位的中标合同价不得超过初步设计概算。

2.4 施工阶段 严格合同管理,做好工程索赔价款结算工作。对工程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建设工程的各分部分项工程都应有详细的成本计划,以成本计划为依据检查工程造价的执行情况。对实际成本与计划目标出现偏差的工程项目,应按照一定标准筛选出成本差异,然后进行重要成本差异分析,找出造成此项差异的原因,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投资方除了从以上方面合理控制造价外,还应该强化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项目法人对工程造价管理的主体地位,在项目法人组织内建立与造价紧密结合的经济责任制。项目法人应用好、管好建设资金,保证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减少资金利息支出和损失。

3 结语

工程造价的管理应是以市场为中心的动态控制,对造价计划执行中所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分析研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将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梁思德. 论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6,21(15):10-11.

薛惠芹.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J].山西建筑,2004,10.

篇7

一、导致建筑工程造价过高的因素

从实际工程实施情况看,造成建筑工程造价过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果能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投资方与建设方双盈,是造价控制最理想的效果。导致工程造价过高的因素有:

(1)筹资费用过高造成工程造价增加投资方自有资金不足,大部分建设资金来源于金融机构的贷款。建设期贷款利息作为投资费用的组成部分,增加了工程造价,特别是近几年贷款利率的不断上调,更加重了投资方的建设成本。

(2)地质勘察不充分造成工程造价增加设计前地质勘察不充分,实际地基承载力与设计的结构物不符,或者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溶洞或地下文物,造成公路改线或结构物基础类型改变,都将抬高工程造价。地质勘察不到位,还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给投资方带来损失。

(3) 设计原因造成工程造价增加一是设计过程中考虑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造成设计概算超过投资估算;二是由于设计失误,当时并没发现,而在施工过程中部分结构物已建成时发现结构物受力不足,致使已建部分报废,质量事故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加。

(4) 招投标阶段造成工程造价增加当采用最底标中标的方法确定中标单位时,部分投标单位违规操作,多家投标单位联合进行围标,恶意抬高中标价。

(5) 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的增加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增加的原因很多,如:异常恶劣天气造成已建工程及工程材料、设备的毁损;工程变更带来造价的增加;材料的猛烈上涨造成工程造价的大幅增加等。

二、 提高工程造价控制效率的策略

鉴于工程造价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重要性,投资方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对造价严格控制。为确保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投资方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投资估算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建设方案认真优选,编好、定好投资估算。投资估算的编制应做到工程内容和费用构成齐全,计算合理,不重复计算,不提高或者降低估算标准,不漏项、不少算。在编制投资估算时,应将所采用的估算系数和估算指标价格、费用水平调整到项目建设所在地及投资估算编制年的实际水平。对影响造价变动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注意分析市场的变动因素,充分估计物价上涨因素和市场供求情况对造价的影响。投资估算精度应能满足控制初步设计概算要求,并尽量减少投资估算误差。

(2)设计阶段通过对建设全过程各阶段对投资影响分析可以看出,初步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约为20%,技术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约为40%,施工图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约为25%。由此可见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在设计阶段,应合理选定工程的建设标准、设计标准,贯彻国家的建设方针。积极、合理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优化设计方案,编好、定好概算,使设计概算控制在投资估算范围内,并将初步设计概算作为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施工图预算不超初步设计概算,尽可能减少设计变更。

(3)招投标阶段工程建设招标包括了对设计单位招标、监理(咨询)单位招标、施工单位招标及材料、设备供方商的招标,无论是哪一种招标都应将中标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承建单位的中标合同价不得超过设计概算。

(4)施工阶段严格合同管理,做好工程索赔价款结算工作。对工程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建设工程的各分部分项工程都应有详细的成本计划,以成本计划为依据检查工程造价的执行情况。对实际成本与计划目标出现偏差的工程项目,应按照一定标准筛选出成本差异,然后进行重要成本差异分析,找出造成此项差异的原因,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投资方除了从以上方面合理控制造价外,还应该强化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项目法人对工程造价管理的主体地位,在项目法人组织内建立与造价紧密结合的经济责任制。项目法人应用好、管好建设资金,保证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减少资金利息支出和损失。 造价工程师对项目实施过程全面跟踪,对经济技术变更及时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并进行预测和分析,严格控制过程变更 。造价工程师定期进行洽商变更索赔的处理工作,对费用超支部分进行分析,提出控制工程造价突破预算的方案和措施

三、工程造价的管理应是以市场为中心的动态控制,对造价计划执行中所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分析研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将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思德. 论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6,21 (15):10-11.

薛惠芹.建设单位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J].山西建筑,2004,10.

篇8

一、引言

城市交通既具有社会公益性,又有市场经济特性,建设运营可以由政府直接提供,也可以采取市场化投融资模式提供。目前国内外城市交通建设投融资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投融资模式和市场化竞争型投融资模式两类。 政府主导投融资模式,即政府负责全部建设投资与运营补贴,指定机构负责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的具体执行。政府主导投融资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在短时期内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加快城市交通项目的建设进程。 而政府主导投融资模式的缺点是政府财政压力较大,由于政府财力有限,导致融资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城市交通建设运营所需大量资金,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不利于提高投资效率。 市场化投融资模式是由企业在市场化规则下,采用商业贷款、发行股票、债券、产业投资基金等商业化融资手段,负责城市交通项目的融资、建设、开发、运营。市场化投融资模式的优点是可以通过吸引广泛的社会资金,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有利于城市交通运营企业完成市场化改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二、建设项目概况

十一五期间,上海市的市政建设方兴未艾,而上海城市投资建设开发总公司(以下称城投总公司)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资主力,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上海长江隧桥工程作为国家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投资规模达到了126.16亿元。建设资金来源分为两部分,一是上海长江隧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资本金50 亿,按公司章程约定由上海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与上海公路建设总公司分别按60%、40% 的比例出资;另一部分是以该项目专营权合同中市政局授于的A14(长江隧桥高速公路)的收费经营权作质押,向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为牵头行的银团融资76.16 亿。国有投资主体决定了项目公司在资金筹集、资金使用、资金监管、会计核算(对公路隧桥等建设工程的计价)等多方面管理上的规范性。本文对上海长江隧桥工程财务管理体系建设进行探讨。

三、建设资金筹措思路

如何以尽可能低的融资成本筹措到足够数量的资金,保证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是重大市政工程建设中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首要问题。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在市政建设的资金来源方面呈现多样化,即既有财政渠道投入,又有建设、移交、营运(BOT)模式下的以法人投资和市场融资相结合的资金筹措方式。经过实践证明,在市场化机制的条件下,运用BOT 方式的项目公司在控制融资成本(进而控制工程造价)时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在长江隧桥项目的资金筹措方案中,项目公司坚持以市场化原则来制定融资方案,坚持以市场化原则来选择融资机构,进而争取到有利的融资条件,为达到较大幅度节约资金成本目的(与批准概算比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而为控制总的工程造价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实践过程中,经过充分体现市场原则的艰苦谈判,以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为首的银团,同意为上海长江隧桥项目提供先商业票据贴现、再项目周转贷款、后项目贷款的结构化融资方案,这一优化结构融资解决方案对长江隧桥项目在建设期中抵御利率上涨风险、控制融资成本(进而控制工程造价)起到了积极作用。之后,公司又成功的引入中国太平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资金参加工程建设,使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呈多元化,期限上长短结合,结构稳定。

在建设资金筹集过程中,股东单位的大力支持是高质量完成市政建设项目融资工作的重要因素,这种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股东资本金的及时足额到位。这即推迟了债权性资金的发生时间,从而推迟借款利息的发生,又能满足项目建设资金的提款条件,形成现实的提款权,还能使项目公司的融资环境更趋良好(各类财务指标趋向良好),为建设项目在进行融资谈判时争取到较有利的地位。同时能使项目公司在建设初期有较充裕的时间来熟悉当时的资金市场,从容确定融资目标,优化融资方案。二是股东单位融资资源的支撑。充分依靠股东单位已经形成的融资资源。在融资谈判中争取尽可能优惠的融资条件,为以后控制资金成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建设资金使用管理

公路(遂桥)等市政工程建设具有工程投资大(数十亿至百多亿)、建设周期较长(数年),参加建设单位多、协调范围广等特点,如何在较长的建设周期中既要保证建设资金的安全,又要提高建设资金的利用效率,从而保证工程建设的正常推进,是财务管理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在实践工作中项目公司管理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力是处理这一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

首先,要建立适合不同项目特点的规章制度及流程。在构建制度体系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项目在建设规模、参与单位、建设周期等要素,兼顾程序与效率,在财务审批权限、全面预算制度、验工计价流程、工程款支付流程、合同审批制度等方面,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并辅以健全的内部机构设置,形成严密的内部控制机制,使资金的流动有章可依,有矩可循,安全高效。2006 年公司结合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了《上海长江隧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关于落实“三重一大”制度的实施办法》《上海长江隧桥工程招投标管理实施细则》《上海长江隧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合同管理暂行规定》《上海长江隧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合同经济审批流程》《工程建设资金监管办法》《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上海长江隧桥工程科研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为项目建设的内部管理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其次,要持之以恒的使各类管理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充分体现管理制度在项目公司运行中的刚性作用,古语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有了良好的制度,还必须坚持不懈的予以执行并及时总结完善,这样才能使规章制度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达到管理所预期的目的。自公司成立来,长江隧桥公司大力推进各类制度建设、会计基础工作达标A级、资金每周报告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在内部控制机制执行上,具体细化设置了六项财务管理重点工作业务流程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即:管理费用报销业务流程、网上银行管理业务流程、会计核算业务流程、工程款支付流程、融资业务流程、工程资金监管业务流程。

正是在制度建设和执行的监督上所作的努力,使得整个项目的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得到了保障,极大提升了长江隧桥公司的管理水,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

五、建设资金监督程序

为保证重大工程按计划目标推进,项目公司不但要筹措足够数量的低成本建设资金,而且要建立完备的内控制度来规范建设资金的用途和流向,还需要对资金在进入总承包单位后的流向有所掌握和控制,这也成为近年来大型市政工程在建设资金管理中的方向。

上海长江隧桥工程在工程建设初期,就以超前的意识在建设资金监管使用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经过数年来的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建设资金监管办法。其主要内容是由施工企业每月按时提交建设资金使用计划,监管银行根据施工合同和月度资金使用计划,对施工企业的资金流向进行监管并按照长江隧桥公司的要求每月编写资金监管报告,长江隧桥公司财务部门根据银行提交的监管报告,了解掌握建设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并作为进行资金筹集、预算调整等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事实证明,对建设资金进行监督管理,对于保证重大市政工程建设的按计划推进、协调平衡建设过程中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企业管理层面上看是使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从社会层面上看是为建设诚信社会(按合同约定承但权利义务)与和谐社会(及时支付各材料供应款和农民工薪酬)作出了贡献。2007 年长江隧桥财务部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整理制定了“工程建设资金监管办法”,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补充完善。

六、建设项目会计核算

在公路(隧桥)等市政项目建设中全过程的、准确的、及时的对工程造价进行会计核算,既是财务管理(如安排建设资金、制定年度预算、控制投资等)的需要,也是为今后准确计量经营成果(通过折旧计入财务成果)和可能转发生的资产运作(政府回购、资产所有权转移等)提供第一手详尽基础数据。通过长江隧桥几年来核算工作的实践,在开始建立核算体系时必须充分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熟悉已经批准的项目概算内容。全面熟悉概算内容对设置会计科目及后续核算有很大帮助,一般会计科目的设置在大类上应与批准概算的内容尽可能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签定的具体经济合同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这样做在核算初期的工作量会比较大(财务人员熟悉概算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要根据合同签定情况设置明细科目需要花费相当的人力物力),但在建设过程中的会计核算会清晰明了,这样不但满足了生产建设的需要,还能为外部的检查提供完整详实的会计资料。

在会计核算方面,长江隧桥工程的做法值得提倡,特别是明细科目的设置,基本保持与经济合同内容一致,使日常核算清晰,数据调用准确及时,对合同执行情况反映全面,使会计信息在管理工作中得到了有效利用。此外,对项目概算内容的熟悉还有助于财务人员在整个建设工程中协助有关部门对总投资进行控制。

二是要对待摊投资确定科学合理的的分配标准。目前,很多公路(隧桥)建设项目由于多种原因在审批立项时分为若干子项目,概算也是分别批准,有些项目公司还承但了两个以上市政项目的建设任务。如上海长江隧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还将是崇启大桥投资者和沿江通道工程的的潜在建设者,为在项目竣工时尽可能准确的计量各项目(各类资产)的工程造价,就需要对共同发生的费用进行合理的分摊。而对共同费用分摊首先要确定分摊标准,在实际工作中按照已经完成的建筑安装工作量来分配共同费用是比较合理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分别立项的工程项目开竣工日期相差很大)和某些费用(如承但二个以上工程项目且开竣工时间不一致的融资成本分配,不但要考虑利息资本化的终止时间而且还需要在不同项目间分摊融资成本)的分配更需要从长计议,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

需要指出的是,建设工程会计核算对参与工作财务人员的业务素养提出了较特殊的要求,即不但要通晓普遍意义上的会计核算技术,还需要对市政工程建设过程的特点和规则(如验工计价,概算口径,融资环境等)有所了解,并在工作中加强学习,才能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完成相应的工作。

七、工程竣工决算及审计

上海长江隧桥工程于2004 年12 月28 日正式开工,2009 年10 月31 日,工程通车并投入试运营,比交通部批复工期提前了9 个月。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本公司全力推进工程决算工作,并于2011年2 月完成该项工作,上海市审计局受国家审计署委托于2011 年2 月至5 月对本公司提交的项目竣工决算报告进行了全面审计,并于同年5 月31 日提交了审计报告及审计决定书。公司根据上述审计文件组织了整改,并于2011 年8 月份根据整改情况提交了整改报告,至此上海崇明越江通道工程(长江隧桥工程)审计工作圆满完成。2010 年竣工决算审计工程建设投资为115.71 亿元,与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126.16 亿元相比节约了投资10.45 亿元;与增加轨道交通调整概算132.00 亿元相比节约了投资16.29 亿元。2011 年12 月, 项目通过了交通运输部组织的工程峻工验收。在结算阶段的投资控制,通过预结算掌握工程各类合同的总费用;召开结算工作动员会议严肃纪律;成立结算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定期研究相关问题。另外,内部监督与外部审核相结合,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上海市审计局进行跟踪审计,实行外部监督;对包干合同的合同价聘请专业机构事前审核。加强内部监督控制,特别是对所有工程款及费用的支付,工程部、计划合同部、财务部和办公室之间的内部签审使资金支付处于严谨监督之中。

篇9

关键词:全过程 造价控制 管理

工程造价控制方法主要有全过程造价控制、全要素造价控制、全方位造价控制三种。

全过程造价控制是指在建设工程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各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包括前期决策阶段的项目策划、投资估算、项目经济评价、项目融资方案分析;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方案比选、概预算编制;招投标阶段的标段划分、承发包模式及合同形式的选择、标底编制;施工阶段的工程计量与结算、工程变更控制、索赔管理;而全方位造价控制是指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业主方、设计方、承包方及有关咨询机构等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全要素控制和全方位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中。

一、导致工程造价“失控”的主要因素

1.筹资费用过高造成工程造价增加

投资方自有资金不足,大部分建设资金来源于金融机构的贷款。建设期贷款利息作为投资费用的组成部分,增加了工程造价,特别是近几年贷款利率的不断上调,更加重了投资方的建设成本。

2地质勘察不充分造成工程造价增加

设计前地质勘察不充分,实际地基承载力与设计的结构物不符,或者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溶洞或地下文物,造成公路改线或结构物基础类型改变,都将抬高工程造价。地质勘察不到位,还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给投资方带来损失。

3设计原因造成工程造价增加

设计过程中考虑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造成设计概算超过投资估算;由于设计失误,当时并没发现,而在施工过程中部分结构物已建成时发现结构物受力不足,致使已建部分报废,质量事故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加。

4招投标阶段造成工程造价增加

当采用最底标中标的方法确定中标单位时,部分投标单位违规操作,多家投标单位联合进行围标,恶意抬高中标价。

5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的增加

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增加的原因很多,如:异常恶劣天气造成已建工程及工程材料、设备的毁损;工程变更带来造价的增加;材料的猛烈上涨造成工程造价的大幅增加等。

二、做好全过程造价控制模式和管理

全过程造价控制模式,是将整个项目的投资、工期、质量、消耗各项控制指标分别逐层分解到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各项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对各项工作的工期、质量、资源消耗这些指标的控制,从而实现对此项工作投资的控制,最终实现对整个工程造价的成功控制。

在投资估算阶段,要对建设方案认真优选,编好、定好投资估算。投资估算的编制应做到工程内容和费用构成齐全,计算合理,不重复计算,不提高或者降低估算标准,不漏项、不少算。对影响造价变动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注意分析市场的变动因素,充分估计物价上涨因素和市场供求情况对造价的影响。投资估算精度应能满足控制初步设计概算要求,并尽量减少投资估算误差。

在设计阶段,应合理选定工程的建设标准、设计标准,贯彻国家的建设方针。积极、合理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优化设计方案,编好、定好概算,使设计概算控制在投资估算范围内,并将初步设计概算作为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施工图预算不超初步设计概算。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机电工程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其设计进行修改或完善,而大部分的设计变更会设计费用,造价工程师应分清设计变更的原因与责任,才能控制工程造价。建筑师指示所涉及及确认工程指示、工地指示、工程量清单中指定单价最终品牌额选用及暂定数量的实际使用范围均需由建筑师指示来调整实施,以及工期延长的评估均通过建筑师指示来完成。

伴随着建筑师竣工证书的签发。工料测量师应根据竣工证书、竣工图及建筑师指示,整理出一套适合于最终结账所用的图纸,但并不是每一项建筑师指示均构成设计变更,工料测量师随即与各承包人开始通常为期一年的最终结账工作。

工料测量师在收到承包人所申报的变更帐后,应根据合同和建筑师指示查找相关的合同条款及变更依据,并及时向承包人阐释是否属设计变更则可计算增减造价,并与承包人展开造价核对工作,最后将双方认可的结果报予业主及建筑师审阅。常见的有工期延误、政府部门突发的影响施工的指令及由各种原因引致承包人返工的增加帐等等。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

引言

全过程造价控制是指在建设工程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各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包括前期决策阶段的项目策划、投资估算、项目经济评价、项目融资方案分析;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方案比选、概预算编制;招投标阶段的标段划分、承发包模式及合同形式的选择、标底编制;施工阶段的工程计量与结算、工程变更控制、索赔管理;竣工验收阶段的竣工结算与决算。全要素造价控制,是指控制建设工程造价不仅仅是控制建设工程本身的成本,还应同时考虑工期、质量成本、安全与环境成本的控制,从而实现工程造价、工期、质量、安全、环境的集成管理。而全方位造价控制是指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业主方、设计方、承包方及有关咨询机构等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全要素控制和全方位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中。下面仅根据本人的工作经验及想法,谈谈在建筑工程全过程对各阶段造价的控制。

1 建筑工程决策阶段

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建设方案认真优选,编好、定好投资估算。投资估算的编制应做到工程内容和费用构成齐全,计算合理,不重复计算,不提高或者降低估算标准,不漏项、不少算。在编制投资估算时,应将所采用的估算系数和估算指标价格、费用水平调整到项目建设所在地及投资估算编制年的实际水平。对影响造价变动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注意分析市场的变动因素,充分估计物价上涨因素和市场供求情况对造价的影响。投资估算精度应能满足控制初步设计概算要求,并尽量减少投资估算误差。

2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是控制造价的关键阶段,但长期以来却普遍存在忽视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建安工程结算等,致使工程造价居高不下,造成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的三超现象。因此设计阶段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在设计阶段可以利用价值工程理论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对不合理的设计提出意见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投资规模节约投资的作用。为了避免施工阶段不必要的修改,减少设计变更造成的工程造价的增加,应把设计做细、做深,因为设计的每一笔每一线都是需要投资来实现的。设计概算应从以下四个阶段逐步完善:

2.1 方案阶段:应根据方案图纸和说明书,做出含有各专业的详尽的建筑安装工程估算书。

2.2 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初步设计图纸(含有作业图纸)和说明书及概算定额(扩大预算定额或综合预算定额)编制初步设计总概算;概算一经批准,即为控制拟建项目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误差在±20%之间)。

2.3 技术设计阶段(扩大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技术设计的图纸和说明书及概算定额(扩大预算定额或综合预算定额)编制初步设计修正总概算(误差在±10%之间)。

2.4 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根据施工图纸和说明书及预算定额编制施工图预算,用以核实施工图阶段造价是否超过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误差在±5%之间)。

最后,要加强设计院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设计院是建设领域中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根据国际行业权威的数据分析,在建设项目总投资额中,设计费用约占工程造价的3%―5%,但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环节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却超70%―80%。设计院提出的设计方案经过充分的经济分析和成本核算,必然会对建设工程的造价起到总控作用。从建设周期的三个环节分析:

2.4.1 项目建设前期。设计院可运用专业技术特长和编制设计方案的特殊身份,在选择建设地址,投资方案优化,设备选型等方面,向投资方推荐技术可行,功能满足需求,建设造价低和建设周期短的设计方案,并通过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直观反映出来。

2.4.2 项目建设中期。设计院可根据总体设计方案,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设工期方案,工序实施程序,施工场地划分建议,各工种交叉配合等专业性意见,以缩短工期,避免浪费,节省投资。

2.4.3 项目建设后期。设计院可依据项目概算,审查项目建设全过程,从技术构造与概算标准两个方面确认工程决算是否合理。

3 工程项目招标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招标承包制的推行使发包方式从计划分配为主逐步过渡到投标竞争为主,由于强制推行了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制度,基本上扭转了建设市场的混乱状况,工程承发包领域的腐败行为也大为减少。但也应该看到,由于对招标投标的理论缺乏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招标程度、评标方式、评标方法不够科学和规范,招标投标工作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要发挥招标投标的重大作用,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要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招投标程序、招投标实施、招标监督等环节做细致的工作,以便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及节省投资提供了保证。

4 工程实施阶段造价控制

在工程实施(施工)阶段,主要按照承包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以合同价为基础拨付工程款,对工程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建设工程的各分部分项工程都应有详细的成本计划,以成本计划为依据检查工程造价的执行情况。对实际成本与计划目标出现偏差的工程项目,应按照一定标准筛选出成本差异,然后进行重要成本差异分析,找出造成此项差异的原因,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投资方除了从以上方面合理控制造价外,还应该强化项目法人责任制,落实项目法人对工程造价管理的主体地位,在项目法人组织内建立与造价紧密结合的经济责任制。项目法人应用好、管好建设资金,保证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减少资金利息支出和损失。

5 竣工结算的造价控制

工程竣工后要进行竣工结算。工程结算书一般是由施工单位编制的,此时建设单位一定要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造价工程师进行审查。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一定要杜绝高估、冒算、乱编乱审,从而保证准确、合理、真实地反映工程造价。实践证明经审查的工程结算较编制的工程造价其降低率在10% ,也有的高达20%。所以竣工以后的结算控制对造价控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结算时不能只是对图纸和工程变更的计算审核,要深入现场,细致认真的核对,确保工程结算的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应采取二审终审制,第一审为内审,第二审为外审,严格控制每个环节,层层把关,使工程造价经济合理,符合现行的计价规范。

6 结束语

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就是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价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合理确定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项目结算及工程竣工决算,使工程造价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它的实际水平。通过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决策、设计、施工、竣工结算等阶段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一定会使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工作取得令人信服的效果,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