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策略方案范文
时间:2023-05-16 14:58: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价值投资策略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电网投资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电网投资策略的科学性、合理性是电力企业管理策略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全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电网的投资规模也不断加大,投资管理逐步得到了完善,同时也逐步暴露出电网管理者在评价投资策略时依然存在科学依据不够,其更多的是站在单位财务的角度对电网企业投资策略进行评估。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水平的改进与消费能源结构调整需求的提高,如何在多不确定性与高风险下客观科学地评估电网投资方案,是一道不可避免的难题[1]。
事实上,电网投资策略评价是一个典型的多维度、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综合评价是指通过一定的数学函数(综合评价函数)将多个评价指标值合成为一个整体性的综合评价值。本文将电网投资策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经济指标、技术指标、社会指标以及环境指标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综合考虑投资策略的各方面的优劣情况。
1.电网投资策略综合评价指标的构建
本文设计的电网投资策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重点考虑了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及环保效益对投资方案制定与决策的正反面影响,旨在最大程度挖掘规划方案应对不确定性因素的综合能力,将电网投资策略综合评价指标分为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如图1所示。
图1 电网投资策略综合评价指标
1.1经济指标
电网投资规划项目作为电力系统投资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性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围绕待建项目从成本、收益、风险等各个侧面开展经济性分析,能够充分发掘规划方案的经济可行性,从而有效实现对规划项目的风险控制。经济性指标包括全寿命周期成本(CLCC)、EVA分析以及综合投资效益分析三个方面。
1.1.1全寿命周期成本。全寿命周期成本主要包括:系统一次投资成本CIC、系统运行成本COC、故障引起的缺供电损失成本CFC、设备报废成本CDC。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公式如公式1所示。
公式1
系统一次投资成本CIC指的是在输电规划项目建设、改造和调试期间内、正式投运前付出的一次性成本,包括系统运行期间更换设备的投入成本。系统运行成本COC主要包括能耗费、人工费、环境费用、维护保养费等。故障引起的缺供电损失成本CFC指系统中设备、元件发生随机停运造成电力中断供应所引起的赔偿成本。设备报废成本CDC指设备的寿命周期结束后,为处理该设备所支付的费用。
1.1.2 EVA分析。EVA(Economic Value Added) 是经济增加值模型的简称,其基本理念是:资本获得的收益至少要能补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也就是说,股东必须赚取至少等于资本市场上类似风险投资回报的收益率,即:
经济附加值(EVA)=息前税后利润-资金总成本 公式2
上述各公式所用指标或名词的含义与我国现行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的规定相一致,这有利于EVA的正确计算及推广应用。
1.1.3 综合投资效益
图2 电网投资规划项目综合经济效益WBS-分析点
电网投资规划的综合经济效益分析可分为经济效益分析和财务分析。电网投资规划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为输变电能力增加带来增供电量的产出效益,可从增供负荷与电量分析、效益分摊分析两方面入手进行系统地分析。对于电网投资规划的财务分析,主要依据财务报表,对电网投资规划项目的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用以判断电网投资规划项目的盈利能力。本文拟运用WBS原理,对电网投资规划的综合经济效益分析点进行识别。WBS-分析点中的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指的是作业分解树,作业树中的独立单位就是作业包(Work Package)。分析点指的是结合项目工作分界点识别分析点,进而确定分析指标。电网投资规划项目控制层次多、控制点数量大,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多层次大系统,采用WBS-分析点法可以建立合理完整的指标分析层次。电网投资规划综合投资效益WBS-分析点如图2所示。
1.2技术指标
电网的可靠性是指系统稳定运行时,在输变电元件容量、母线电压和系统频率等的允许范围内,考虑电网中元件的计划停运以及合理的非计划停运条件下,向用户提供全部所需的电力和电量的能力。另外,电源出力的波动性与不确定性在电压、频率方面的影响尤甚。在考虑可靠性指标设置时,应当兼顾供电可靠性与供电质量,从时间、频率、质量多方面考核电网供电可靠性。为此,定义了持续供电指标、电能质量指标、输电充裕度指标、适应性4个二级指标,以及10个相应的三级指标。可靠性指标设置的各项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可参见权威的定义,这里不再赘述。
1.3社会指标
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使得电网投资规划的方案所需考虑的风险大大增多。其发电控制技术尚未成熟,其发电成本又相对较高而导致市场竞争不占优势,这些因素迫使规划人员考虑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最典型的就是停电风险、市场风险及政策风险。多种不确定性汇集使得电网的可靠性水平难以维持,为此与以往相比,停电风险大大提升。另外,由于市场变化及政策变动导致的电源发电规模萎缩,从而造成的项目利用率过低,规划项目的经济性大幅下降。本文将运营风险ROR定义为停电风险指数RF、市场风险指数RM及政策风险指数RP的综合,即:
公式3
公式3中:为自定义算式。
停电风险指数描述的是由于输电系统的运行故障问题引起的停电事故的可能性。可以通过对输电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估而得到。
市场风险指数描述的是电网投资规划方案对未来市场上电能供需变化引起效用降低的可能性。输电系统作为电能传输的媒介,发电紧缺及电力需求萎缩都将使得输电系统利用率下降,拉低输电系统运营效益。由于市场风险指数难以量化计算,故采用1~9标度法进行评估,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市场风险指数等级划分
政策风险指数描述的是电网投资规划方案对未来政策变动引起效用减低的可能性,对政策风险指数的评估同样采取标度法,详见表2。
表2 政策风险指数等级划分
1.4环保指标
根据项目环境情况将环保性属性指标分为噪声、电磁环境以及无线电干扰指标,其权重分别占到40%、30%和30%。具体评价方法如下:
噪声: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中1类标准,得5分;否则0分;
电磁环境:满足《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96)得5分;否则0分;
无线电干扰:满足《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96)得5分;否则0分。
应用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可以建立电网投资策略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同时对典型投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价结果反馈修正相应的投资策略。
2.电网投资策略综合评价体系应用步骤
构成综合评价问题有五个要素,分别为被评价对象、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者。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如下:明确评价目的;确定被评价对象;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评价指标的原始值、评价指标的若干预处理等);确定与各项评价指标相对应的权重系数;选择或构造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各系统的综合评价值,并给出综合评价结果。
2.1被评价对象
被评价对象就是综合评价问题中所研究的对象,或称为系统。
2.2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是反映被评价对象的运行状况的基本要素。通常的问题都是有多项指标构成,每一项指标都是从不同的侧面刻画系统所具有某种特征大小的一个度量。
2.3权重系数
每一综合评价的问题都有相应的评价目的,针对某种评价目的,各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是不同的,评价指标之间的这种相对重要性的大小可以用权重系数来刻画。如果用 来表示评价指标 的权重系数,则应有 ,且 。 公式4
2.4综合评价模型
对于多指标(或多因素)的综合评价问题,就是要通过建立合适的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将多个评价指标综合成为一个整体的综合评价指标,作为综合评价的依据,从而得到相应的评价结果。
2.5评价者
评价者是直接参与评价的人,可以是某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团体。对于评价目的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模型的建立和权重系数的确定都与评价者有关。
2.6评价目的
对某一事物开展综合评价,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综合评价,评价事物的哪一方面,评价的精确度要求如何,等等。
2.7评价结果
输出评价结果并解释其含义,依据评价结果进行决策。应该注意的是,应正确认识综合评价方法,公正看待评价结果。综合评价结果只具有相对意义,即只能用于性质相同的对象之间的比较和排序[2]。
按上述步骤,电网投资策略综合评价主要分为以下几步:首先按照经济指标、技术指标、社会指标以及环境指标分为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对已满足基本技术经济要求的规划备选方案集进行各个指标的评估计算;然后根据决策偏好对这些指标进行加权综合后得到备选方案的优劣排序,从而得到最优方案。
权重是综合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体系,合理地分配权重是量化评估的关键。因此,权重的构成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估的科学性。目前国内外关于评价指标权系数的确定方法有数十种之多,根据计算权系数时原始数据来源以及计算过程的不同,这些方法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为主观赋权法,一类为客观赋权法,一类为主客观综合集成赋权法。
主观赋权评估法采取定性的方法,由专家根据经验进行主观判断而得到权数,然后再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如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Delphi法)、模糊分析法、二项系数法、环比评分法、最小平方法、 序关系分析法(G1法)等方法。其中层次分析法(AHP法)是实际应用中使用得最多的方法,它将复杂问题层次化,将定性问题定量化。
客观赋权评估法则根据历史数据研究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或指标与评估结果的关系来进行综合评估。主要有最大熵技术法、主成分分析法、多目标规划法、拉开档次法、均方差法、变异系数法等方法。其中最大熵技术法用得较多,这种赋权法所使用的数据是决策矩阵,所确定的属性权重反映了属性值的离散程度。
理想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是综合主客观影响因素的综合集成赋权法,总体来说,经过对已有的综合集成赋权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综合主客观影响因素的综合集成赋权法已有多种形式,但根据不同的原理,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使各评价对象综合评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第二,在各可选权重之间寻找一致或妥协,即极小化可能的权重跟各个基本权重之间的各自偏差。第三,使各评价对象综合评价值尽可能拉开档次,也即使各决策方案的综合评价值尽可能分散作为指导思想。
目前对于多指标的综合决策理论繁多,这些方法在进行多指标的权重计算时各有优缺点,在进行电网投资策略综合评价时,决策者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对经济指标、技术指标、社会指标、环保指标进行合理科学的综合评价。
3.结语
电网投资策略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使得在不确定性水平大幅增高的情况下对电网投资的全面综合评估成为一种可能,使得在电网投资策略的制定与管理方面获得必备的理论及数据支持。本文研究的电网投资策略综合评价体系,立足于区域电力系统的多不确定性、高风险等特点,能够充分量化表征备选投资方案在经济性、技术性、社会性、环保性等多方面性能的优劣程度,从而有效指导电网投资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估与决策。
电网投资策略综合评价体系是为了适应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完善电网企业投资项目的管理程序,提高电网项目的管理水平而产生的,该体系可以减轻相关业务人员面对数量庞大、过程复杂的电网投资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评价工作,为电网投资项目的决策者、管理者、建设者和运营人员应用合理的方法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通过电网投资策略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使工程项目的决策者、管理者、建设者和运营者提高决策、管理、建设和运营水平;进一步完善电网企业的项目决策程序,提高投资项目的决策管理水平[3]。
参考文献:
[1] 曾斌峰,谢传胜,杨晓东.电网建设项目投资效果考核[J].中国电力教育,管理论丛与教育研究专刊,2007: 260-261.
篇2
关键词:行为金融;现代金融;防御型投资策略;进攻型投资策略
行为金融学是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因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在美国和欧洲,行为金融学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在实践中也已经得到了应用。个人投资者在应用行为金融学的知识来避免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机构投资者也正在以行为金融学的精髓来发展以行为为中心的交易策略。
一、行为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迄今为止,行为金融学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理论。目前绝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集中于确认那些会对资本市场产生系统性影响的投资者决策心理特点以及行为特征。
第一,投资者的心理特点。处理信息的启发法。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金融市场决策者面临的情况日益复杂。决策者将不得不更多的使用启发法。启发法是使用经验或常识来回答问题或进行判断,它意味着对信息进行快速的、有选择性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直觉。由于决策的速度很快以及不完整性,使用启发式方法可能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从而造成认知错误和判断错误。启发式方法一般包括:一是典型性。这种启发性方法是一个谚语的起源:“如果它看起来像只鸭子并且呷呷的叫声像只鸭子,它可能是只鸭子。”在形成预期时,人们通过评估未来不确定事件的概率与其最近所观察到事件的相似程度。典型性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过度,也就是投资者在形成预期时给予新信息太多的权重。二是显著性。对于发生不频繁的事件,如果人们最近观察到这种事件,那么人们倾向于过分估计这种事件在未来发生的概率。例如,如果最近一架飞机坠毁的消息频繁地被媒体传播,人们将过高估计飞机未来发生坠毁的概率。显著性可能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过度。三是自负。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非常自负。例如,当人们说这件事有90%可能性将发生或这声明是真实时,那么这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于70%。自负可能使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迟钝。四是锚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当人们进行数量化估计时,他们的估计判断可能被该项目先前的价值所严重影响。例如,二手车的销售商通常是在开始谈判时出高价,然后再降价,这销售商尽力将消费者滞留在高价格上。锚定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迟钝。
第二,后悔。人类犯错误后的倾向是后悔,而不是从更远的背景中去看这种错误,并会严厉自责。后悔理论有助于解释投资者延迟卖出价值已减少的股票,加速卖出价值已增加的股票。Shefrin和Statman指出,后悔理论表明投资者避免卖出价值已减少的股票是不想使已犯的错误成为现实,从而避免后悔,投资者卖出价值已增加的股票是为了避免价格随后可能降低而造成后悔。
第三,认知不协调。认知不协调是人们被告知有证据表明其信念或假设是错误时,人们所体验的心理和智力上的冲突。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们存在采取行动减轻未被充分理性思索的认知不协调的倾向:人们可以回避新信息或开发出扭曲的论据以保持自己的信念或假设正确。如新车买主有选择地避免阅读他们其他车型的广告,而去看他们所选择车型的广告。
第四,回避损失。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而对“趋利”与“避害”的选择在经济活动中是首先考虑如何避免损失,其次才是获取收益。研究表明,人们在从事金融交易中赋予“避害”因素的考虑权重是“趋利”因素的两倍。
第五,羊群效应。人们的相互影响对人的偏好改变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追求时尚与盲从心理便是其中最突出的特点。这对经济决策的形成与改变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在金融投资领域,人们往往是显著的、非理性的从众心理特征与行为。
(二)决策行为的一般特征
1994年,Shefrin和Statman开始研究可能对金融市场行为产生系统影响的决策行为特征。,一些决策行为特征已经得到行为金融学家们的公认,并作为对决策者的基本假设:
第一,决策者的偏好是多样的、可变的,他们的偏好经常在决策过程中才形成;
第二,决策者是应变性的,他们根据决策的性质和决策环境的不同选择决策程序或技术;
第三,决策者追求满意方案而不一定是最优方案。尽管这些决策特征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对市场的影响尚不十分明确,但实证研究表明,投资者决策行为特征与市场中投资特性是相关的,如股票价格的过度波动性和价格中的泡沫;投资者中存在追随领导者和从众行为;过早的售出盈利投资和过晚售出失败投资;资产价格对新的市场信息反应过度或不足等。
二、行为金融学在证券市场的实际应用
在证券市场投资中具体运用行为金融学可分为防御型策略和进攻型策略。防御型策略是指利用行为金融学对人的投资心理以及决策特征的分析来控制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也就是在投资中避免犯错;进攻型投资策略则在了解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和决策失误对市场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以从中获利。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更现实的是采取防御型投资策略。个人投资者在资金实力、分析手段与信息获得与把握上都处于劣势,因而经常靠打听小道消息等作为决策依据,行为经常是非理性的。此外个人投资者对自己的资金负责,缺乏来自第三方的监督控制体系,导致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容易犯心理偏差和认识错误,因而有必要采用防御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来指导投资。进攻型投资策略一般为机构投资者采用,因为在错综复杂的金融市场中,要对证券的定价进行判断非常困难,个人投资者很难在实际中判断出当前的市场定价是正确的还是发生了偏差,只有掌握着大量信息和良好分析技术的专业投资者才有可能进行判断。此外,各种定价错误或偏差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个人投资者精力有限、交易成本高,无法利用这些偏差和错误来获利。
防御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是应用一系列行为金融的知识对自身的投资行为进行内省式的审察和研判,具体可包括:首先要核对信息的来源,核实信息的可信度、实效性等,要密切关注最近有无更新的消息或数字披露,要避免只关注支持自己看法的信息。第二,判断自身是否过分自信,特别在最近投资行为取得了一系列成功时就更应关注这点。第三,要善于比较正面和负面观点,查明对市场持最乐观以及最悲观态度的分别是什么人以及为什么会持有这样的观点。第四,要避免锚定效应导致不理性的期望值。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可以采用进攻型投资策略。各类投资机构由投资经理们具体负责运作的,投资经理们和个人投资者一样,在投资决策中也会犯各种心理偏差和认识错误,因而也需要采用防御型投资策略来加以避免。但投资经理们有着良好的金融投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他们能更好的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控制。在各类机构中一般都有着良好的管理监督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投资经理们避免犯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因而,机构投资者更重要的是利用进攻型投资策略来获得盈利。目前可采用的进攻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主要有:
第一,反向投资策略。就反向投资策略,是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这种策略的提出最初是基于DeBondt和Thaler(1985,1987)对股市过度反应的实证研究。行为金融理论认为,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往往过分注重上市公司的近期表现,根据公司的近期表现对其未来进行预测,从而导致对近期业绩情况做出持续过度反应,形成对绩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和对绩优公司股价的过分高估,最终为反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
第二,动量交易策略。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交易量满足过滤准则就买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行为金融意义上的动量交易策略的提出,源于对股市中股票价格中间收益延续性的研究。Jegadeesh与Titman(1993)在对资产股票组合的中间收益进行研究时发现,以3到12个月为间隔所构造的股票组合的中间收益呈现出延续性,即中间价格具有向某一方向连续变动的动量效应。Rouvenhorst(1998)在其他十二个国家发现了类似的中间价格动量效应,表明这种效应并非来自于数据采样偏差。
第三,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指投资者在购买证券时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地进行,以备证券价格下跌时摊低成本,从而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带来的较大风险。时间分散化策略是指根据投资股票的风险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的信念,建议投资者在年轻时股票投资比例可较大,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减少。
参考文献:
[1]Kaheman,D.andA.Tversky(1979).“ProspectTheory:AnAnalysisofDecisionMakingUnderrisk”,Econometrica
[2]Baberis.N.A.shleiferandR.Vishny(1997).“AModelofInvestorSentiment”,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
篇3
关键词:企业;财务投资;财务投资策略
一、企业财务投资策略的概述
一个企业的财务策略包括筹资策略、投资策略和分配策略三个主要部分,这三个部分由筹资开始,经过投资到分配行成一个有机完整的整体。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财务筹资是研究资金的流入及其资金流入结构的问题,是企业经营的源头;而财务投资和财务分配则是研究资金的流出,财务投资在流出资金的同时相应的获得了资产或者收入补偿,财务分配是在投资者投入资金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做出的资金流出。对于一个注重长远发展,以建立持续的企业竞争优势为目标,并能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的任何一个企业来说,财务投资策略毫无疑问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财务投资是将企业蛋糕做大的根本,要实现企业财务的总目标,财务投资策略的选择是根本所在。
二、企业财务投资的策略选择
既然企业财务投资策略对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有着极大的支持作用,企业就必须从整体上对财务投资策略进行宏观把握,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些零散的财务决策方法之中,而缺乏对企业整体的认识,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观。在具体选择企业财务投资策略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寻找投资机会的策略
1、关注国家和地方各项政策的调整
政策的调整能够使国内的和国际的经济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企业要善于从国家和地方各项政策及其变化中分析有利因素,发现投资机会。重点分析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政策和方针,关注各项政策方针的出台或调整,否则可能会造成被动,尤其是在改革快速推进的时期。税收政策的改变、投资政策的改变、经济结构的调整等等,都将直接影响到经营环境。比如,企业可以从这些政策中领会国家和地方在今后几年内优先、重点发展何种行业,何种产品,有哪些优惠政策措施。弄清国家和地区将控制、限制何种行业,何种产品,有哪些限制手段。又比如,较易取得银行贷款的行业或产品,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或投资效益好的;而较难取得银行贷款的行业或产品,则是国家限制发展的,或投资效益差的。另外,由于税收对一个企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在进行投资选择式,应该格外关注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税收政策及优惠政策,比如可以利用税法中对投资有关减税优惠的规定,选择不同的投资方案,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
总而言之,企业应结合自身的条件和优势,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方针中寻找契机,一方面大胆地作出政策允许的、既有利于社会又有利于本企业的投资决策,减少风险、增加收益;另一方面,可以从国家和地区的优惠政策中获得多方面收益。如果不研究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主观片面地决定是否投资以及如何投资,十有八九是要失败的。
2、研究市场状况及其变化
对于市场状况的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研究产品的市场容量。产品市场容量越大,企业投资的机会也越多,企业投资成功的把握就越大;反之,则不利于企业进行投资。第二,研究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情况。包括其数量、经营规模、市场占有率、销售渠道、网点设置、价格策略等。第三,研究消费需求变化。比如,现在人们对住房改善及家庭汽车需求旺盛,这不仅拉动房地产和汽车工业的加速发展,同时还带动了建筑、钢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第四,研究产品的市场价格。市场价格的高低是直接决定企业投资收益的重要因素,研究内容不仅包括该产品最近几个年度的价格,还应该国内外市场的价格,从而整体把握所投资生产的产品的价格走势,以此决定投资的力度和时间。第五,研究原材料市场及交通运输条件等。这些对于企业的投资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投资的成败。
总而言之,企业在作出投资决策时既要立足于眼前,又要对将来有所预测,既要立足于国内市场,又要放眼于国际市场,重视差异性,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对市场状况及其变化作出综合分析,形成准确的市场定位,从而使自身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做到扬长避短。
(二)选择投资地区的策略
选择投资地区时应遵循的总原则是:第一,选择企业的产品或项目有比较优势、进去后有市场的地区,这需要结合上文所提的市场状况分析来做出决策。第二,应该充分利用各国或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选择低税负的国家地区或者避税地进行投资。又如国家对于高新技术行业有一定的税收优惠,这个在进行投资项目的选择上也是考虑的因素。第三,考虑各生产要素的可获得性以及成本,例如该项投资需要投入较多的劳动力,就应该选择在劳动密集型的地区。又如某地虽然各种生产要素价格都比较低廉,但是交通运输却很不方便,这个时候企业就需要慎重对待了。第四,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可以选择在企业密集区或产业集群区,这样可以有效实现基础设施共享、加强相互信息技术人员交流等,从而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增强竞争力。第五,考虑各地的文化差异。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差异,会对项目竞争力产生不同的影响,虽然同一国家内部文化的差异性小于不同国家间文化的差异性,但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仍旧会对项目的竞争力产生影响,特别是我国的国土面积较大,各地的文化差异较大,对项目竞争力的影响也较为显著。
(三)选择投资方式的策略
1、直接投资方式的选取
直接投资方式是指企业将资金直接投入生产,流通领域,并参与其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投资活动,它有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形式。科学地进行直接投资,要注意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首先,进行直接投资时,投资企业是坚持原来的行业产品、经营模式等,还是进行新的开拓,这需要结合行业发展态势、企业自身的优劣势、被投资地区的具体情况等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其次,进行直接投资时,投资者可以选择的投资方式主要有合资方式、独资方式和并购方式等。这个时候,投资企业就需要根据自身财力和投资领域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投资方式。总而言之,企业需要将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应该尽量选择那些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或者是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行业项目,同时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察和分析。
2、间接投资方式的选取
间接投资是指企业用资金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而不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一种投资活动。 第一步,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通过一系列财务指标的比较,例如投资收益率、净收益、现金流量等,来分析和选择是从事间接投资还是直接投资。第二步,如果比较分析结果证明还是进行间接投资划算之后,那么就需要对间接投资的工具进行选择,选择标准包括有家证券发行单位的资信等级、经营状况以及发展前景、财务状况及其变动趋势等,要注意投资证券期限、收益率的合理搭配,要注意风险的分散,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总而言之,企业做间接投资决策的时候,应该选择那些收益高、风险小、期限短、变现性好的证券为投资对象,同时还必须由投资者根据自身的条件制订相应的目标,权衡利弊做出恰当的决策。
(四)增强风险承受能力的策略
1.提高投资决策能力
投资风险往往在投资决策阶段就已经形成,因此企业的投资决策必须要慎重,要格外注重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控制尤其重要,这关系到企业的投资能否成功,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必须保证决策程序的严密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要在有关部门凭借科学的预测手段,掌握投资过程中的大量信息,进行全面系统的技术经济论证的情况下,对投资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包括对企业内部的资金风险、计划风险、经营风险及企业外部的政治经济环境风险等的预测。只有对各种风险进行全面而周密的分析,才能找出避免风险的相应措施,从而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2、建立投资退出机制
公司通过投资、再投资壮大规模后,往往面临着如何退出已有投资的问题。不少公司正是由于没能在投资的进入与退出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因而在市场竞争中陷入被动。建立投资退出机制,具有实现投资资金的良性循环、优化资源配置、改善财务状况、培育核心业务等优点。当出现投资项目与公司发展目标、产业导向或核心业务不相符,公司难以取得投资项目的管理控制权和发展主导权,公司根据目标负债及自身现金流量需要对投资总量进行控制等情况时,企业就应该选择主动退出。投资退出其实也是一种资产经营活动,因此需要借助资本经营手段来完成。一般说来,公司退出投资的主要手段包括通过转、售、并、停、关等,在企业的实际操作中,如果项目整体退出有难度,可分阶段、分项目进行,又如直接转让、出售有难度,可通过以股换股、以资换股、资产置换、托管、股转债等方式间接退出,或将部分资产通过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融资性租赁、抵押后间接退出等。这些资产退出手段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企业应当注意综合运用这些手段,实施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投资退出策略和方案。
3、实施企业内部审计
在企业内部实施投资决策审计是规范投资决策行为,完善和强化投资决策自控系统,预防投资决策失误,保障企业自身利益的重要措施。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确立投资决策审计评价标准。应以国家财经法规和对投资管理的规定及行业标准、企业内部制度作为评价标准,同时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做到效益优先。其次,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由于其特殊性,往往受到企业内部高层的影响而使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维持其应有的独立性是相当必要的。最后,注重审计人员的素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具有丰富的知识,而不能只局限在财务这一块,应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
4、建立风险准备金
如计提跌价损失准备金或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以备不时之需,可以达到防范风险、补偿损失等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风险准备金只能覆盖预期损失,而不能覆盖非预期损失和极端损失。这个时候企业可以引入外部保障机制,例如向保险公司进行投保,转嫁风险损失。
三、结语
企业投资策略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前景和公司发展的健康程度,足见投资策略的制定在公司及其决策中的重要地位。而实践证明根本不存在唯一正确的财务投资策略,一项有效的财务策略应当是以财务投资总体目标为核心,以企业财务资源为基础,与变化的外部财务环境相适应的、相协调的,不能孤立静止地看待投资策略,而应该从全局把握。
参考文献:
[1] 吉全贵:现代财务策略与策略[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
[2] 张延波:企业集团财务策略与财务政策[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3] 张光科:论中小企业的投资策略[J]. 经济师,2009,(3).
篇4
所谓的行为金融学指的是在金融学中融入心理学的行为科学理论,通过个体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内在的心理动因,对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和解释。对金融市场中市场主体出现的反常和偏差行为进行分析,并且探寻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市场主体表现出的决策行为特征和经营理念的不同,从而对市场运行的状况和市场主体的实际决策行为进行正确的描述,并建立相应的描述性模型。对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而言,行为金融学为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首先,行为金融学打破了传统金融理论关于人的行为的假设。在传统的金融理论中,认为人是基于相机抉择、效用最大化、回避风险、理性预期的基础上来做出决策的。然而通过心理学的分析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在投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其他因素,人们总是对自己的判断过分自信,通过自己的主观判断来预测投资决策的结果,从而主导自己的投资行为。行为心理学特别指出这是一种系统性的偏离理性决策的行为,不能够通过统计平均而进行消除。其次,行为金融学打破了传统金融理论关于有效的市场竞争的假设。在传统金融理论中,非理性投资者总是为理性的投资者创造套利机会,通过市场竞争,只有理性投资者能够幸存。然而事实上市场上常常出现大量的反常现象,通过市场竞争幸存下来的并非全是理性投资者。行为金融学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最大启发就是:不应该将人的行为视为一种假设而予以排斥,而是应该在理论分析中进行行为分析,不仅研究从理论层面上应该发生什么,还应该研究实际情况中发生了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对决策者的投资决策进行正确的指导。
二、标准金融投资分析与行为金融的对比
证券市场效率和投资者心理到问题上,标准金融认为投资者是理性的,由投资者的理性而推导出市场和价格的理性。但是行为金融学没有将投资者视为理性人,投资者存在认知偏差和情绪,难以做到效用最大化和理性预期,这种非理性的行为也会造成资产价格的偏离和市场的非有效性。两者的差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表现:1.在进行信息处理时,标准金融学认为投资者能够对统计工具进行恰当和正确的使用,行为金融学却认为交易者在进行数据处理时依赖于启发式处理模式,也就是过分相信过去的经验法则,从而影响了其理性的判断。投资者所形成的预期带有各种偏差,因此其经验法则也并不完善。2.最终的决策会受到决策问题形势的影响,标准金融认为投资者的决策不会因为形式的不同而受到干扰,金融将投资者视为理性人,认为投资者能够对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洞察,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掌握,从而进行理性的判断和决策。然而行为金融学却认为决策问题的构造会影响交易者对收益和风险的理解,这是由于投资者必须依赖于问题的形式来进行决策。也就是说标准金融学认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是绝对独立的,而形容金融学却认为实际上投资者的决策是相对依赖的。3.标准金融学认定市场的有效性,也就是即使市场上存在少量的非理性人,也不会对市场的有效性造成影响证券的价格与价值,不会发生过大的偏离。行为金融学则认为市场价格会受到相对依赖和启发式偏差的影响,从而脱离基本价值,造成市场失去其有效性。
三、行为金融学对我国证券投资的影响
1.行为金融学的“过度自信”对证券投资的启示。回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在决策的过程中往往过于自信,对自己的决策力和判断力过于高估,从而不能很好的判断客观情况的变化,容易造成决策的失误。过分的自信对投资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处理信息时如果过于自信,就会对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过分相信,也就是形成噪声交易,对于真正能够反映实际情况的信息却视而不见。例如投资者过分相信收集到的错误信息,忽视了公司的会计报表。第二,由于过度自信,投资者在对信息进行处理时往往会自动过滤不利于自己自信心的信息,过分夸大能够增强自己自信心的信息。2.因为金融学的“回避损失”对证券投资的启示。在经济活动中,人们遵循趋利避害的原则,也就是先回避风险、避免损失,再想办法取得收益。然而在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中却发现,在进行投资时人们的内心并不能正确的权衡利害,也就是先产生回避损失的意识。在进行证券投资时人们往往考虑当产生风险时,哪只股票到损失比较小,然后再考虑收益问题。3.行为金融学的“从众与时尚心里”对证券投资的启示。行为金融学认为人普遍具有盲从心理,其典型的表现就是追求时尚。人群之间的相互影响会极大地改变人的偏好,这种心理在金融投资领域同样有所体现。投资者会表现出一些从众心理和行为,也就是所谓的股市中的“羊群行为”。由于一些投资策略,单个投资者会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从而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与其他人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与此相反,单个投资者如果发现其他投资者并不采取自己相同的投资策略时,可能就会对自己的投资策略产生动摇。这种情况会导致证券投资市场上的投资策略的趋同,在熊市或牛市中这种现象表现得更为明显。4.行为金融学的“推卸责任与减少后悔”对证券投资的启示。人们在进行投资决策的过程中,更愿意选择能够减少后悔的方案。如果出现投资失误,投资者难免会产生后悔心理,为了避免产生后悔心理,投资者往往倾向于选择能够减少后悔心情的方案,这种投资心理也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具体决策。5.行为金融学的“锚定现象”对证券投资的启示。心理学上的“锚定现象”指的是数量评估的过程中,问题表述方式经常会影响到评估值。特别是一些金融产品本身就具有模糊的内在价值,这种“锚定现象”就会对人们产生更大的影响。人们并不知道每个股票指数到底代表着多少,只是受到“锚定心理”的影响。特别是如果缺少一个准确的信息,人们更倾向于以类似的产品和以往的价格作为参照物来对当前的价格进行确定。我国的股票市场与政策的联系非常紧密,在证券投资中,每个投资者都会对政策产生不同的反应。因为信息不完全,普通的个人投资者对政策往往做出过度的反应。机构投资者则可以提高预见性,进行反向投资。在证券市场中羊群行为非常普遍,造成了市场预测的系统偏差。
篇5
根据2009年8月韬睿惠悦咨询公司研究报告,金融危机后美国DB型计划投资策略有了调整。针对85家有代表性的公司中高层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的调查发现,2008年6月,41%的公司已经对其DB型资产配置进行了调整。到2010年,这些公司会基于2008年的资产配置,减少他们的目标股票配置达10%,这是一次对长期持有水平的较大调整。2008年与2010年DB型计划投资政策的调整表现为,减少股票配置达10%,债券与其他类别的资产比例逐年有所增加,如图1所示。同时,这份研究报告也反映了DC型计划投资策略的调整。2008年6月,在接受调查的对象中,51%的公司已经对计划进行了基金增减,基金增减的类型和规模如表1所示。在这些已经对养老金计划进行基金增减的公司中,约有64%的公司同时进行了基金增添和删减的调整;约有22%的公司增添了新的基金;约有2%的公司删减了现有的基金,约有13%的公司保持原来的基金类型与规模。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2008年6月,DB型计划有51%坚持固有的战略性资产配置。在已经调整和计划进行调整资产配置政策的公司中,调整的趋向是减少股票的配置比例,增加债券和其他资产的配置比例。而DC型计划则有62%坚持战略资产配置(注:包括已经进行投资政策调整但仍未改变资产配置的公司),在已经对计划进行增减的公司中,明显的变动是删减国内股票基金和增加国际股票基金和生命周期基金。
二、尝试化解企业年金投资风险
2008年金融危机使DB型计划的战略资产配置面临严峻挑战,大部分计划举办者减少了股票配置,提高了投资组合中固定收入型的配置和久期来化解风险。值得注意的一个动向是,资产规模大于10亿美元的大型计划举办者有77%增加了负债驱动投资,资产规模在1亿至10亿美元之间的中型计划举办者继续保持和增加负债驱动投资的各占38%和37%。[1]负债驱动投资不是一种投资产品,而是一种投资策略。其核心在于通过更能准确反映负债状况的收益率基准来衡量负债,根据负债价值来安排养老金投资,从而降低跟踪误差所导致的风险。负债驱动投资策略利用资产负债管理技术,使养老金资产与负债密切联系、较好地匹配,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养老金投资目标的实现。2009年以后,DB型计划的投资在降低风险、注重安全性的前提下,尝试实施动态投资政策。所谓动态投资政策是指随着养老金计划资金积累状况的改善,将追求回报型的投资(如公共股权、另类投资)转向债务匹配型投资(如美国国债、掉期交易、期货),从而减少养老金计划的风险。2011年怡安翰威特公司(AonHewitt)的调查显示,接受访问的DB型计划举办者中有15%在2009年一定程度上实施了动态投资政策。2010年,21%的计划实施了某种形式的动态投资政策,29%的计划预计在未来实施动态投资政策。2010和2011年均有38%的计划举办者减持国内股权。2010和2011年均有20%的计划举办者选择增持全球股票,13%的计划举办者选择减持。2010年,21%的计划举办者增持替代资产的投资,10%的计划举办者减持。而2011年相应的比例分别为19%和8%。尽管当前的信贷息差缩小,长期公司债券仍是债务匹配型的资产选择。32%的计划举办者表示将增持长期债券,24%的计划举办者预期增加公司债券的配置,13%的计划举办者预期增多政府债券的持有。[2]与此同时,举办DC型计划的企业也积极采取措施减少需承担的风险,主要是增减计划的投资选择并采取更严格的方式管理信托投资风险。关于DC型计划的投资选择,《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404(C)款规定,举办DC型计划的企业要为员工提供至少三个“核心”投资工具以供选择。2003-2005年,401(k)计划每年提供投资选择的平均数量都是14种,所以后来将这类投资选择称为“广泛的投资选择”,这是相对“默认投资选择”而言的。《2006年养老金保护法》第624条规定,雇主可以引导DC型退休计划的资产投资“合格的默认投资选择”(qualifieddefaultinvestmentalternative,QDIA)。合格的默认投资选择有四类,其中包括生命周期基金和生活方式基金。2007年10月,美国劳工部就《2006年养老金保护法》关于DC型计划中合规性默认投资选择进行了解释,其中规定计划参与者和受益人投资于所规定的合规性默认投资选择,这些投资者必须被提供例如投资内容说明书等相关资料,还应被告知能从何处获得其他适用的信息,例如共同基金的附加信息说明。金融危机爆发后,DC型计划举办者调整了投资选择的数量,2009年投资选择的平均数为15个,比危机前有所增加。由此可见,DC型计划调整广泛投资选择时,多数是增加选择,少数是减少选择。同时,更多的DC型计划主办者向参与者提供默认投资选择。在韬睿惠悦所调查的公司中,93%的公司提供了默认投资选择,而生命周期型基金成为了首选的基金类型,如表2所示。生命周期型基金是DC型计划主办者20世纪80年代以后,针对多数计划参与者并不具备做出复杂投资决定的技能,而引入的一种终生投资方案。按照该方案,参与者选择与自己预期退休时间相符的基金,不必做出持续性财务决策,而包括选择资产类别、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平衡投资组合等工作则由基金经理人承担。默认投资选择的基金类别受法律限制,相对比较集中,这对计划举办者减少风险有利,也对投资默认选择的计划参与者有利,使他们避免在广泛投资选择面前无所适从。以DC型计划最主要的一类401(k)计划为例,2009年与2005年相比,默认投资选择的基金类别相同,资产配置的比例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图2所示。稳定价值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所占份额急剧减少,平衡基金的配置比例基本保持不变,而生命周期型基金、生活方式基金以及专户理财成为了自动加入型计划首选的基金类型。2009年,57%的自动加入型计划选择了生命周期基金。DC型计划举办者为了减少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除了增减投资选择之外,还采取更严格的方式管理信托投资的风险。截至2009年底,25%的拥有DC型计划的公司实现投资咨询服务合约重审的规范化,35%的公司重新协商投资费用或(和)管理费用;43%的公司向计划参与者进行附加的信息披露。
三、优化企业年金投资方向
依据金融危机后企业年金计划调整的投资政策,DB型计划优化投资方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减少股票配置比例,以利于控制和管理风险;二是增加债券配置比例,以利于获得较稳定的投资收益;三是增加其他类资产配置比例,以利于获得最大化的投资收益。其他类资产主要是另类投资工具,另类投资是相对于传统投资而言的。20世纪70年代之前。美国企业年金计划主要投资于股票、债券、共同基金、现金及其等价物。美国企业年金投资实证分析的结果认为,战略性资产配置的最优资产组合主要由股票、债券和现金三类资产构成。20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金融产品的持续创新,金融衍生工具越来越多地涌入投资领域,以金融衍生工具为主体的其他类资产在美国企业年金战略性资产配置中占有一定比重,这类投资工具包括不动产、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期权、期货等。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如2007年,DB型计划的资产持有情况如表3所示,另类投资的配置比例还比较有限。另类投资投资工具与未分配的保险合同(包括担保型投资合同和可变年金)一并构成其他投资这一类别,其占比仅为5%。金融危机过后,公开披露投资另类型资产如对冲基金、私募股权等的DB计划举办者的数量逐年增加,计划资产进行另类投资的比例也逐年上升。2010年9月,美国先锋集团(VanguardGroup)对DB型计划的举办者进行了首次系列调查。调查对象主要针对资产规模在1亿至10亿美元之间的中型计划(在被调查的155支计划中,中型计划数量达到99支),调查结果显示,DB型养老金计划另类投资在资产配置中所占比例达到了18%,如图3所示。2012年2月,国际性财经管理报纸———《养老金与投资》对美国200家最大型养老金计划的年度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9月底至2011年9月底,DB型计划所有另类投资的资产类别大都取得了两位数的回报率。2011年较2010年的投资增长幅度与规模详见表4。DC型计划的资产配置以传统型资产为主,只有少量的另类资产。如前所述,大多数DC型计划在金融危机中和危机后坚持战略性资产配置,战略性资产配置主要参考较长时间周期内的历史数据,对所选择的各种资产的预期收益及其波动性、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等指标进行量化,运用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相关模型,辅助计算机软件,计算资产组合的有效边界。战略性资产配置的时间跨度较长,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都买入并持有,然后再根据市场情形适时调整、定期重新平衡资产组合。下面试以401(K)计划为例,对金融危机发生前后DC型计划如何坚持战略性资产配置,并根据市场情形适时调整以优化资产配置进行说明。2007年之前,401(K)计划资产长期大量投资股市。截至2007年,如表5所示,401(K)计划的平均资产配置中,权益基金与公司股票所占比例约占60%。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如表6所示,401(K)计划的资产配置中,股权与公司股票所占比例分别降至39%和8%。2011年,随着股市行情的上涨,401(K)计划的资产配置中,股权与公司股票所占比例重新涨至47%和10%。而另类投资产品在2008年的占比为6%,2011年仅为2%。根据富达投资的数据,401(K)计划的账户余额在2011年创下了自1998年以来的最高纪录。[5]在广义的DC型养老金计划中,共同基金投资占据相当的地位,如图4所示,2007年,共同基金的投资额超过其他类型资产的投资额,2008年DC型养老基金持有的共同基金资产减少。2009年以后,共同基金的投资规模开始逐步上升。自2007年以来,如表7所示,DC型计划持有的共同基金资产配置呈现以下变化:2008年,国内股票基金、国外股票基金的资产份额比2007年减少。2009年,则依据市场行情或增或减,进行了微调。混合基金、债券基金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也仍然保持增长,并且在2009年后持续增长。货币市场基金2008年的占比较2007年翻了一番,2009年趋于减少。共同基金可以是“默认投资选择”中的一种选择,也可以是“广泛的投资选择”中的一种选择。共同基金按操作方法划分为主动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两类,前者对应积极投资策略,后者对应消极投资策略。在金融市场中,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基金等资产,其价格的确定不是按照客观价值规律,而是按照投资者对其未来价格的预测。“股票的理性价格等于未来收益的现值,它取决于未来收益和折现率(利率),它们都与经济基本面有密切的联系,需要根据过去和当前的数据来预测。”[6]而当完全市场能提供较充分的数据与信息时,投资者据以分析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和利率的走向,可能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有效市场理论的提出及消极投资策略的产生应当基于此。但是,还有其他因素决定并影响着金融市场上资产的价格。当某种金融资产在市场上供给小于需求,其价格就会上升,反之其价格下降,这就是供求规律发挥的作用。市场价格的变化必然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决定卖出或是买入资产。投资者的决策各不相同,又相互影响。有的盲目跟风、有的凭冲动或直觉、有的听信传言,种种情况下的个人经济活动会造成金融市场中的混沌现象。即使是完全市场,也不可能瞬间及时地反映关于资产价格的全部信息,资产的价格就有可能被定高或定低。在这种背景之下,有眼光的投资者依据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市场上流传的信息等综合分析,识别资产的错误定价,做出积极的投资决定。共同基金将消极投资策略与积极投资策略结合起来运用,在金融危机后灵活调整投资方向,以争取更好的投资回报。从以上图表显示的数据及分析不难看出,DC型计划投资共同基金,等于有了双重的专业化管理。在金融危机后,首先是计划主办者对计划总资产投资共同基金的份额调整,其次是共同基金投资管理人对资产配置比例的适时调整。经过了这两个层次的调整,有利于突破市场低迷时恐慌情绪的包围,在市场回暖时捕捉时机,优化投资方向、提高收益率。由于美国企业年金投资者的积极作为,即使在2008年市场行情极其低迷的情况下,某些DB型计划还是取得了少量的回报。[7]如表8所示,2009年以后,DB与DC型计划的投资整体都获得了两位数的收益率。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资产配置荒 成因 投资策略
一、资产配置荒的成因分析
2015年年初,在改革预期升温的基础上,中国股市出现了自2007年来的第二次疯牛行情,各路资金纷纷涌入股市,助推A股价格一路飙升,A股赚钱效应的光环使得市场闲余资金找到了方向标。为避免股价过度上涨,抑制过度投机,2015年6月,证监会开始严查场外配资,股价出现了断崖式暴跌,从最高的5178点一路跌至2850点的最低点,给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大量的资金撤离股市,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在股市风险大,债券绝对收益率低下,PPP项目不规范、房地产行业收入比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以谋求收益最大化的“出逃”资金找不到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案,由此进入资产配置荒时代。造成资产配置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金融资产供给的快速收缩
金融资产与投资需求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金融资产供给的扩张往往伴随着融资需求的增加,投资需求增加会使得家庭乃至生产企业去银行融资以获得充裕的投资资金,这一方面会刺激房地产业的兴起,另一方面会加快资金流速,增加对金融资产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波及到了房地产业以及银行业,居民投资意愿的下降直接降低了银行表内业务的收入。经济增速放缓同样对债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地方性债务问题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基于债务风险可控的目标,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这当中主要包括:将地方债务逐步纳入预算管理,开正门、堵偏门,规范融资平台等措施。这项措施使得标准化债券融资明显反弹,非标向标准化融资开始分流,债券供给增多,降低了债券的价格。2015年开始,我国实行地方债置换也进一步削弱了地方债券的收益率。在房产投资意愿下降,银行表内业务低迷及正规发债渠道放开的情况下,金融资产的供给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甚至是消亡,因此出现了金融资产供给不足,成为资产配置荒的原因之一。
(二)金融衍生资产收缩引发再配置
金融衍生资产收缩引发的资产再配置主要体现在股市衍生资产的收缩。股市大跌之前,由于股市投资需求的急剧膨胀,各种股票衍生产品也相继推出。例如:2014年12月,证监会就《股票期权交易试点管理办法》及相关指引征求意见,同日,上证所《股票期权试点交易规则》。2015年股票期权正式开始试点,标志着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更进一步。相关金融衍生品的推出,不仅丰富了传统的股指期货、融券卖空、转融通等做空手段,同时也大大改变了A股习惯性做多的思维,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效应。在金融衍生产品丰富的背景下,投资者可以选择自己所倾向的金融产品,灵活的选择做多或者做空,这大大刺激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据统计,2015年3月16日-3月20日当周,A股新增开户数为113.85万户,刷新2007年6月1日当周以来的新高。然而在股市出现大跌之后,曾具有高收益的股票衍生产品变得不再受青睐,金融衍生资产呈现缩小态势,巨大的风险也让资金纷纷撤离股市,场外观望态度浓厚。在这种情况下,资产回报预期仍高与高收益资产收缩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因此,股票衍生资产收缩引发资产的再配置,也是导致资产配置荒的重要因素。
(三)美加息预期增强
美国在经历2007年来的金融危机之后经济持续复苏,失业率下降,居民收入增加。基于美国经济状况好转,美联储加息预期变得越来越强烈。如果加息预期最终实现,那么人民币兑美元将贬值,这样可能会推动资本退出中国市场,其直接结果会拖慢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加大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下,加大A股市场的波动。面对美联储加息预期强烈,中国采取了两方面措施:一方面抛售在美的外汇储备以维持人民币稳定,另一方面,央行降息降准,以维持国内货币充足的流动性。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股票市场的波动,却使得银行存款以及相关理财产品的收益下降。银行业务机会成本增加使得投资者不再愿意将资金存入银行。在股市波动大,债券绝对收益低下,银行存款机会成本加大,房产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具有投资意愿的资金便找不到合理、适当的投资方式。
(四)实业投资下滑
企业投资可以分为实业投资和金融投资,金融投资是指企业将一定的盈余资金投入到金融市场,以获得股息和债息为目的的一种投资行为;而实业投资指的是企业直接将资金投入到自己的企业或者合作的企业当中。金融投资是实业投资的产物且以实物投资为基础,实业投资的运营状况将时刻影响着金融投资的发展情况。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融资困难、产能过剩等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企业融资困难主要表现在融资渠道狭窄和融资成本高两个方面。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在产能过剩以及融资困难的背景下,我国企业的实业投资开始出现下滑。实业投资的下滑直接牵扯到金融投资领域,企业不再有更多的闲余资金进行金融投资,从而导致金融资产的收缩。
二、资产配置荒下的投资策略
根据资产管理人的特征以及投资者的性质,资产配置策略可以分为买入并持有策略、恒定混合策略、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对于国内经济不景气,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地方债务风险增加,股市债市收益低下,资产配置荒的情况,可从资产管理人的风险偏好以及投资性质来制定资产配置荒下的投资策略。具体如下:
(一)买入并持有策略
买入并持有策略是指在确定恰当的资产配置比例,构造了某个投资组合后保持这种组合在一定年限不变的投资策略。买入并持有策略是消极型长期再平衡方式,它适用于有长期计划并满足于战略性资产配置的投资者。在股市出现急跌之后,股市的系统性风险被大大的释放,很多的股票价格在连续下跌中已经展露出了投资机会,不少股票甚至跌破净值,已经具有长期投资的价值。因此在股市的继续下跌中,我们应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看到更多的是机会。当前,在美联储加息预期的阴影下,股市一度下跌至2850点。中国证券市场缺乏的是股民对中国股市的信心。我们要做的是等待市场悲观情绪的好转,在国家各项利好政策的刺激下,股市重启牛市,金融衍生资产再度扩张。对于继续下跌的股市,我们可以挑选基本面好以及跌破净值的股票逢低建仓,做中长期价值投资,等待股市渐渐好转。
(二)恒定混合策略
恒定混合策略是在假定资产的收益情况和投资者偏好没有大的改变的条件下,保持投资组合中各类资产的固定比例的一种投资方式。它适用于风险承受能力较稳定的投资者。如果股票市场价格处于震荡、波动状态之中,恒定混合策略就可能优于买入并持有策略。股票市场的大跌使得投资者对股票的风险偏好发生了改变,投资者更加愿意将资金投入无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在以“资金为王”的市场中,将资金投向银行理财以及债市的恒定混合策略似乎为一种更加保险的投资策略。
(三)投资组合保险策略
投资组合保险策略是在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无风险资产从而保证资产组合的最低价值的前提下,将其余资金投资于风险资产并随着市场的变动调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的比例,同时不放弃资产升值潜力的一种动态调整策略。当投资组合价值因风险资产收益率的提高而上升时,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也随之提高;反之则下降。
在资产配置荒的背景下,我们不应当只将投资目标放在一种标的上,而应该运用投资组合策略来分散投资,从而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在美联储加息的预期浓厚、A股波动大以及央行一度降低银行存款利率的背景下,我们不应当看到的只是人民币贬值对引起的汇率变化以及银行存款的机会成本加大,应当用反向思维去看待美元汇率的上涨――将目标转向汇市。如:2014年12月1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1195元,而2015年9月18日的数据显示1人民币对人民币汇率为6.3067,增长了约3.06%,且美元今年以来一直呈现逐渐上涨的趋势。因此,在当前美联储加息预期下,我们可以将资金进行分散化投资,将一部分资金投入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的同时,将适额资金转向汇市以及债市。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封闭式基金 ETF
一、两种基金的基本概念
我们知道,根据基金的受益凭证是否可赎回, 投资基金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发行总额不固定, 投资者可以随时以基金单位份额的资产净值(不考虑手续费) 为价格在规定的营业场所申购或者赎回基金单位的一种基金。而封闭式基金是指事先确定发行总额, 在封闭期内单位总数不变, 基金上市后投资者可以通过证券市场竞价买卖基金单位的一种基金。由此可见, 与开放式基金不同, 封闭式基金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 基金的市场价格可能高于资产净值产生溢价(Premium),也可能低于资产净值产生折价(Discount)。
而ETF在我国指的是“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在国际上通常被称为“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ETF是一种在交易所上市交易、份额可变的一种开放式基金,交易手续与股票完全相同。
二、ETF的套利原理与封闭式基金的关系
ETF的套利分为折价套利和溢价套利两种形式,具体的流程和解释如下:
(1)ETF折价套利是指当ETF市场价格低于基金净值时通过赎回操作实现套利。其具体流程如下:
当ETF二级市场价格小于其净值时,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买进ETF,然后在一级市场赎回一篮子股票,再于二级市场中卖出股票组合以赚取其中的差价。
例如,投资者现在有现金1000000元,ETF二级市场价格为1元,基金单位净值为1.1元,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买入基金1000000份,再将买入的基金份额赎回,卖出赎回的一篮子股票,此时投资者可得1000000*1.1=1100000元,即获利为1100000-1000000=100000元。
(2)ETF溢价套利是指当ETF市场价格高于基金净值时通过申购操作实现套利。其具体流程如下:
当ETF二级市场价格大于基金单位净值时,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买进一篮子股票,然后在一级市场申购ETF,再于二级市场中卖出申购得到的ETF以赚取其中的差价。例如,投资者现有资金2000000元,ETF二级市场价格为1.1元,单位基金净值为1元,不考虑套利成本,按照基金净值1元先买入一篮子股票,再在场外申购基金份额2000000份,最后于二级市场中卖出申购得到的ETF,得到现金为2000000*1.1=2200000元,获利为2200000-2000000=
200000元。
至于为什么封闭式基金不能用这种方法套利,我们在了解了两种基金的基本运作机制之后就不难回答:因为封闭式基金不能申购和赎回,只能在二级市场上买卖,而ETF套利要兼有这两个条件,所以封闭式基金不能像ETF一样套利。
三、基于两种基金的特点对更优投资策略的思考
对于上述现象的存在让我们不禁思考更多的投资策略,列以下几点:
(一)封闭式基金转为开放式
实施“封转开”,意味着投资者可以以净值价格赎回基金份额,潜在投资收益率=[(净值-市价)/市价]×100%风险提示,基金到期处置方案存在不确定性。总体来说基金到期处置方法有三种可能,一是封转开,二是清盘,三是延期。到期延期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但如果持有人本着市场原则决策,将反对延期。基金管理公司肯定不愿意看到第二种结局的出现,这意味着客户的损失、规模的下降和平台的收缩。 清盘的可能性,根据《基金法》的规定,也存在,即使实施封转开,如果转型后合计规模小于2亿份,也面临清盘遭遇,清盘费用约为5%。相对来说,“封转开”的可能性更大。一方面为基金管理公司留下了继续运作的平台,另一方面也给持有人自主选择的权力,既可选择按净值赎回,也可以继续持有,此外,也可避免到期清盘带来的市场压力和净值损失,因此,这应该是更容易被多方接受的方式。即便如此,基金到期处置方案在水落石出前仍存在不确定性。套利的依据及基本假设,封闭式基金整体折价率偏高,凸显投资价值。
(二)运用股指期货进行封闭式基金套利
封闭式基金套利的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步是挑选存在套利机会的封闭式基金。由于封闭式基金的套利本质上是赚取基金在一、二级市场的价差,因此折价率是第一考虑要素。其次,检验基金净值是否与沪深300指数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若两者相关性低,无法卖空基金净值,再高的折价率也只能“望基兴叹”。最后,基金的阿尔法收益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第二步,在二级市场以市场价格买入一定份额的基金,同时卖空同等资金的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对冲基金净值下跌风险,建立套利组合。建立套利组合初的资金管理至关重要,必须量力而行,期货头寸至少预留20%的保证金以应付可能出现的亏损。第三步,对套利组进行合管理,根据实时变化情况调整基金的数量以及期货合约的头寸。若套利的期间较长,期货头寸往往需要进行展期处理。展期时对冲头寸β的调整、时机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套利组合最终的整体收益。最后,基金到期清算,折价率归零,期货头寸平仓,套利结束。
参考文献:
[1]陈红.ETFs-海外创新经验与中国制度建设[J].广东金融学院学,2005.
[2]陈家伟,田映华.基于ETF溢折价现象的投资风险分析[J].市场论坛,2004.
篇8
[关键词]价值投资;价值明星企业;价值运作;投资组合;选股策略
投资者投资股市,就是为了使资本价值增值,取得投资回报。但在股市投资实践中,由于主客观原因,在股市投资者中,一般的情况是赔钱的多,赚钱的少。怎样才能在震荡起伏、风险莫测的股市中,做一个成功的投资者,成为股市赢家,实践证明,采取价值投资策略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价值投资就是以合适的价格买入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并长期持有,等待股价随着公司的业绩的提高而上涨,从而获得较高投资收益的一种投资策略。价值投资相对来说是一种长期投资,具有优化配置资源,低风险、高回报的特征。
一、价值投资的基本策略
任何一项投资活动都要讲求策略,价值投资更是如此,投资策略正确与否,关系到价值投资的成败。正确的价值投资策略能使股市投资者减少盲目性,增加预见性;减少投机性,增加科学性;减少短期投资,增加长期投资,等等。价值投资策略的内容主要包括树立正确的股市投资理念;提高股市投资技巧;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和投资时机;进行合理的投资组合,等等。
(一)需要对质地优良的投资标的能耐心长期持有
任何价值投资都不可能顺风顺水。在股市行情上下波动和投资者心理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价值投资有时会因收益不如题材股而受到投资者质疑。但放
在相对较长的时间段内,就可以发现立足于企业基本面的价值投资,经过长期坚持,会给投资者带来相对稳定和较高的投资回报,投资风险也能够被控制在相对合理的范围之内。
有关数据显示,2007年年初以来已有160多只基金实现收益上的翻番,但却有相当一部分基金投资者没有拿到翻番的收益,原因是没有坚持长期投资的原则。特别是当收益低于预期,且市场走势低迷时,投资者便本着落袋为安的原则,匆忙办理了赎回,可是以后净值依然继续增长。2007年虽然经历了“5·30”行情,一些优质基金在5月29日至10月10日期间,实现的收益仍然超过80%,一些低风险低收益的品种或者表现欠佳的基金在此段时间实现的收益也有40%左右。可见,因为没有坚持长期投资,使一部分投资者失去了获利的机会。有学者认为,只要中国经济不发生大的、严重的衰退,投资者就可以坚持长期持有基金。
(二)要选准价值投资的最佳投资时机
不能把价值投资简单地等同于长期投资,长期投资也不是持股傻等。价值投资既要买好,也要卖好(股票)。再好的股票,一直握着不撒手,它也不会自行保值增值。价值投资的基本原则是立足于经济发展和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追随股市主流趋势,抓住获利的有利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绝不能有丝毫的迟疑。
对于发展前景看好,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都不错的投资对象,投资的最佳时机是其成长期的加速阶段。因为在一家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开始提高的初期,股市中大多数投资者由于思维惯性的作用,往往无法对这家公司的业绩做出充分的评估。因此,在这个时期进行投资,最有可能取得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率。所以,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不是过多的关注股市变化不定的行情以及多少只涨停板股票,而应该是在这个不确定的股市中寻找确定性最大的投资机遇。
股市的情况是复杂多变的,各方面对股市诸多问题的认识往往分歧很大,甚至还会经常出现各种偏见和小道消息。因此,作为一个价值投资者就是不能人云亦云,不要盲从,更不能听信小道消息,而是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科学的判断,从而寻找出最佳的投资时机。
(三)坚持“五好”投资理念
在股市整体出现估值过高的情况下,价值投资挖掘新的投资机会越来越难。但仍可以坚持“五好”投资理念,继续挖掘价值被估值的个股和行业进行资金配置。
所谓“五好”投资理念是:一是好的行业。行业增长能力要好,商业模式也要好;二是好的管理层。好的管理层才有望管出好的企业,并持续创造企业价值;三是好的产品。好产品科技含量高,技术上具有独创性,其它厂家很难复制;四是好的机制。完善的机制能更加保证股东财富的增长;五是好的竞争力。该企业在竞争中越来越领先。
具体到当前来说,投资者应重点投资人民币升值主题、品牌消费与服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自主创新和装备工业企业,同时,注重估值洼地的资金配置,坚持长期投资。
(四)进行合理的投资组合
选择具有成长为价值明星潜质的股票,进行合理的投资组合,可以降低投资风险,保证投资者取得预期的投资收益。可以成长为价值明星的四种类型的股票是:绩优高成长的股票、阶段性价值低估的股票、企业基本面突变的股票和溢价创造的股票。
选择以上四类股票进行投资组合时,假设我们投资于五只选好的股票,一般情况下,可能有三只实际表现与当初投资者的预期相差不多,另外一只稍差人意,有一只大大超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预期。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或者从平均水平来看,投资者还是能够获得预期投资收益的。
二、价值投资对象的选择
投资对象又可称为投资标的。从一般意义上说,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都可以成为股市投资的对象。但是,上市公司的成长水平是很不平衡的,其公司业绩也是参差不齐的,所以并不是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都可以成为价值投资的对象。只有那些成长速度快、公司业绩优良的价值明星企业才能成为价值投资的对象。这样,投资收益才能随着公司业绩的提高而增长,达到价值投资的目的。那么,价值明星企业具有哪些特征?怎样寻找价值明星企业?这是本题目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价值明星企业(公司)的一般特征
1.价值明星企业(或公司)具有强大的抗经济周期的能力以及优秀的风险管理能力,不会因为企业遇到一些暂时的困难,而瞬间破产倒闭。这类上市公司具备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能够进行适度的规模化经营和多元化经营,适时地进行再投资,使公司始终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这类上市公司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管理者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长远的战略眼光,致使公司有着一个美好的发展前景,其产品销售额和净利润会持续稳定的增长,因此,会得到投资者的一致认可。
3.这类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具有日益扩大的市场空间,公司拥有核心竞争能力以及可复制的商业模式。这种核心竞争能力能够有效阻挡潜在进入者通
过模仿发展,防止老客户流失,争夺新客户;能够有效地通过商业模式的复制,实现地域上的规模化扩张,以及产品销售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4.价值明星企业必须有一个优秀的领军人物。再好的事业也必须有优秀的人才去做,去成就。那些具有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能够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优秀企业家,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价值明星企业的关键因素。
(二)价值明星企业的选择
1.常规的方法。选择价值明星企业(或股票)最常规的方法是根据价值明星企业所应具备的要素,在现有沪深两市所有上市公司中按图索骥,找到符合标准的上市公司。然后再实地跟踪调研这些公司,考量公司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深入挖掘公司持续增长的潜力,最后把它们纳入我们可操作的范围。
2.技术分析法。我们还可以采用技术分析的方法,对纳入我们视野的公司进一步考察。对上市公司的年报、中报、季报披露的各种信息,投资者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并加以具体的分析研究。
一是要关注上市公司的现金流。所谓现金流,指的是公司经营所产生的现金收入。现金流越大,说明企业经营状况越好。考察这一指标,需要关注两个关键点:第一,每股现金流。这是一个相对值指标,它是公司总股本与现金流之比。在总股本一定的前提下,每股产生的现金流越多,说明公司的经营状况越好。第二,现金回报率。它是每股现金流与每股股价之间的比率。一般来说,每股20元价格的股票带来每股2元的现金流,即保持在10%这样的现金回报率的公司是正常;而当这个比率是20%时,就非常好了;而如果你发现了现金回报率高达50%的股票,那么这绝对是一家好公司。
二是要关注上市公司的增长率。在考察这一指标时,一般需要与每股收益、市盈率等指标放在一起进行考察。增长指标最主要的是要关注上市公司的主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两大指标。一般来说,任何一家公司如果它的股票定价合理,那么,该公司的市盈率应该等于公司的增长率。
三是要关注上市公司中的机构动向。投资者应重点关注的是上市公司股东的进出情况、股东人数的增减、户均持股量的变化等。一般来说,上市公司股东中机构数量越多、股东人数越少、户均持股量越大,则表明公司越被机构投资者看好,其后市的潜力也就越大。
另外,在牛市中,上市公司的大比例送股及转增股本,往往会受到投资者青睐。因此,投资者也需关注上市公司公报中有关送股、转增股本扩张方案,推出大比例送股及转赠股本的上市公司,很可能受到市场的炒作。
三、价值投资与价值运作
按照价值投资方法,很多投资者都能够找到让自己长期、持续、稳健获利的价值明星股票。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不少投资者都曾经买入过同一只有投资价值的股票,或者是持有完全相同的投资组合,但是,往往面对同样的投资机遇,不同的投资者从中获得的收益却有天壤之别,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的收益往往高于个人投资者。那些获得更高收益的投资者,除了耐力好,持股时间更长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因素导致了他们的高收益呢?这里面的关键因素就是价值运作。
(一)价值运作的内涵及意义
价值投资与价值运作是两个相互关联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价值投资是符合股票市场优化配置资源规律的一种投资理念;而价值运作则是基于价值投资理念的一种主动出来的策略,是一个积极参与股市投资、把价值投资理念变为现实的过程。价值投资就比如我们买了一棵好树苗,并把它栽到肥沃的土壤里;而价值运作就比如给这棵小树天天浇水、修枝打杈、消灭病虫害等。好树苗加上好的管理,小树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实践证明,股票市场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场所。但是投资者如果能够顺势而为,精心策划,正确地进行价值运作,就完全可以找到一个低风险高回报的路径,从而获得较高收益甚至是超额收益。
(二)价值运作的基本过程
首先,对上市公司持续跟踪,并对重点关注的对象,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获得关于上市公司的第一手信息。同时结合行业发展情况和财务指标,进行全面充分的分析,形成对该上市公司的一个概括的评价。
其次,尽可能广泛地与市场中的主流研究机构进行沟通,听听他们对这家公司的看法。如果研究员们对上市公司的看法普遍较好,那么投资机会就有了存在的前提。
然后,如果各方面对公司的看法出现了分歧,还要与业内主流投资者和研究机构再次沟通,尽量说服他们改变对这家上市公司的预期和估值,促使市场主流预期趋势发生转变,这时该家上市公司成为价值投资的选择对象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下来了。
价值运作,实际上是一个专业化的价值投资过程,它对投资者有着很高的要求,需要投资者具有专业的投资知识和丰富的业内资源,因此往往是被一些机构投资者所采用,个人投资者很难做到这一点。
四、价值投资的选股策略
当前,沪深两市有一千多只股票上市交易。在震荡起伏的股市中每只股票的行情、走势都是不一样的。在某一个时段,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的股票价格上涨,有的股票价格下跌,而且上涨或下跌的幅度也是很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选准选好股票对每个投资者来说就成为一个头等重要的问题了。根据价值投资选股策略的要求,从总体上看是要以合适的价格买入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但是在具体品种的选择上,则要根据每只股票的股性、具体表现以及长远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选择,以实现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目标。
(一)选择强势产业和行业龙头股
强势产业和行业的龙头上市公司,作为本产业或本行业的最具代表性和成长性的企业,其投资价值远远超过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因此,抓住行业龙头也就抓住了行业未来的大牛股。
龙头股的走势往往具有“先于大盘企稳,先于大盘启动,先于大盘走强”的特性。在一轮行情中,龙头股涨得快跌得少,常能领先于大市获利,其安全系数和可操作性高于行业内其他股票。因此,价值投资如果能适时抓住龙头股,一般都能获得较好的收益。要想正确选择强势产业和行业的龙头股,股民首先应该了解整个国家的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明确哪些行业是当前经济周期中的强势产业,哪些是夕阳产业,哪些是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的上市公司,还应关注世界上各产业发展的趋势,关心国内外经济动态,培养对未来的前景观念。对于前景看好的具有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产业需具备长远的眼光。已经持有股票的股民,应经常审视各类产业股票的表现状态,适时将弱势产业的股票转换为强势产业的股票。
(二)选择成长股
成长股是指上市公司处于高速成长期并有良好业绩表现,每股收益能保持较高增长率的股票。
成长股股价与公司业绩紧密相关,公司的成长性越好,股价上涨的可能性越大。高成长性的公司,其主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呈现高速扩张的态势。因此,这类股票最适合价值投资者的长线投资策略。选择成长股应该注意的是:该类公司所处行业应成为成长型行业,而公司又是该行业中成长性优异的企业;该类公司产品开发能力、市场占有率和产品需求及销售增长率高于同行业中其他企业;该类公司能控制所需原材料来源和价格,不会因价格上涨而削弱其竞争力,能始终保持获利趋势;该类公司能将利润的较大比例用于再投资而不是给股东分配红利,以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三)选择热门股
所谓热门股是指在特定时间内走红,经常处于涨幅榜前列、被众多投资者关注的股票。它们或是成长股,或是实质股,或者是有潜力的小型股。从成交量上判断,热门股每天成交的金额,在当天各股票的总成交金额排名中,一般在前30位以内。
几乎所有的热门股,都具有较好的股性,市场认同度高,代表了市场的热点和焦点,也是通常所说的“主流股”。热门股一般都有较大的涨跌幅幅度,会为较多投资者买进卖出,通常成交量会比较大,因此,热门股不失为价值投资一种好的选择。
热门股具有不断交替的特性,因此,没有一只热门股可以永远走红,某只热门股主宰股市一段时间后必然会退化,并被其他热门股取而代之。所以,投资者在搜索和捕捉热门股时,一定要分析清楚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要预测好哪一类股票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内会走红,并能够维持多长时间;二是热门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股份上涨的空间有多大。
如何预测即将走红的股票呢?可以参照以下几个因素:利空消息出现时股价并不下跌,利好消息公布时股价会大涨;股价不断攀升,成交量也随之增加;多只股票价格轮流上涨,形成向上比价的情势。
(四)选择蓝筹股
篇9
以“温州模式”为基本特征的温州区域工业化发展是过去20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典范。“温州模式”具有高度的自发性和平民化特征,有人说,温州经济是“老百姓”经济、“草根”经济、“乡土”经济和“民本”经济。事实上,“民办”“民营”“民有”“民享”已成为温州区域工业化发展的本质特点。
“温州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利用民本、民营和市场来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温州经济的市场主体主要是民营中小企业,其自发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构成了温州区域工业化的主要内容。然而,由于一些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以及温州民营中小企业家族化的管理等特点,民营中小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往往缺乏现财理念,并存在着企业资金短缺严重和企业资金投向失误较多的理财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直接制约着民营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温州民营中小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首先要树立现财的战略理念,并把筹资渠道策略与投资方向策略落实到具体的理财实践中。
二、树立现代的理财理念
(一)战略地位的理念
一般来说,企业理财在大部分温州的民营中小企业中一直处于从属、配合、服务的地位。但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确立企业理财的战略地位。以价值形式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资金运动,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为以下基本问题:企业是否需要投资、投资方向是什么、如何筹集所需资金并进行资金来源规划、投资收益如何在各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等。对这些问题的思索与回答,正是企业理财所涵盖的范畴。由此可见,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财务活动是中心;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企业理财是核心。企业理财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要引起重视,使其成为企业整体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面向市场的理念
每个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都面临着不同的市场环境,企业的大部分财务活动都必须面向市场。就整体而言,民营中小企业是一个资金短缺的经济单位,它必须从外界获得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当企业有暂时不用的闲余资金时,也须通过市场进行短期投资获利,企业的财务业绩也直接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并由市场来评价。可以说,企业理财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与市场打交道的能力,因此,树立市场观念,增强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是企业理财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货币时间价值的理念
企业理财的核心是资金管理,资金具有时间价值。所谓资金的时间价值,就是在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的条件下,资金在周转使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带来的价值增值,即今天的一元钱比明天的一元钱更值钱。
货币时间价值理念在资本预算、资本结构、租赁、资产组合及筹资战略中,都有着广泛应用,因为在对任一投资项目或筹资方案等进行经济评价和比较时,都存在着投资或筹资费用与其所产生的收益发生的时刻不同的问题。树立货币时间价值的理念,用动态的眼光看待资金,把发生在不同时期的现金流量折算成相同时候的资金,使财务方案发生在不同时期的费用和收益具有可比性,进而为财务决策提供更加合理的依据。
(四)风险与收益均衡量的理念
企业经营活动中所有的财务决策,实际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都需要估计预期的结果及其相应的风险。从财务角度看,风险就是无法达到预期报酬的可能性。
风险与收益共存,这是常识。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低风险伴随着低收益,因而在财务经济中对风险的考虑,不在于一味地追求降低风险,而在于树立风险与收益的均衡理念,在风险与收益间作出恰当的选择。如选取报酬率一定时的风险最低方案,或选择风险一定时的报酬率最高方案,或运用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式等专门方法,对备选的各种投资机会的预期成本、收益和风险进行估算,并对其间的风险与收益进行权衡,最终选择效用最大的方案。
(五)创新的理念
知识经济的到来,必将扩展企业资本范围,知识资本或人力资本将成为决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民营中小企业理财应树立创新观念,实现理财分析方法、理财决策方法、理财评价体系的创新,同时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出谋划策,最终形成企业持久的旺盛的生命力。
三、筹资渠道策略
在正确的现财理念基础上,可进行有效的筹资策略和投资策略。就温州的民营中小企业整体来说,资金普遍短缺,各个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采用可行的、符合自己企业特点的多渠道融资和筹资策略。
(一)银行及金融机构贷款筹资
这是温州民营中小企业筹资的主要渠道。据温州人民银行2004民企贷款状况调查显示,截至2004年12月底,中小企业贷款余额731.31亿元,实际用于中小企业和个体户的自然人经营贷款114.82亿元,合计占全市银行业机构贷款总量的54.38%。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更加重视、民间银行的介入和中小企业信用控保体系的建立,有更多的中小企业将会从银行贷款渠道获得有力的资金支持。
另据有关人士透露,国家银监会正在做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试点。而试点改革很可能就在温州进行,初步打算在温州设立非银行的民间融资机构,这将对改善今后温州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有很大作用。
(二)民间资本筹资
根据有关统计,目前温州市有中小企业约30万家,占全市企业数的99%以上。众多的中小企业只有54.38%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贷款,但占比例不到1%的大企业,贷款额却也占到了一半左右,中小企业从银行和金融机构融资还是相当困难。但温州是一个民间资本雄厚的地方,所以,利用丰富的民间资本也是目前较好的筹资渠道。
(三)企业内部筹资
企业可从内部职工筹资,采取“带资人企”或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等途径筹集发展资金。温州民营中小企业在外部筹资困难的情况下,眼睛向内寻找资金,不失为一条重要的补充渠道。这也是温州民营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四)进出口信贷筹资
温州民营中小企业许多都有进出口业务,并且有些产品(如打火机和纽扣)占了全球的70%和60%,这些企业可以通过进出口信贷这条渠道进行筹资,根据具体情况,可进行买方信贷或者卖方信贷这两种途径。
(五)补偿贸易筹资
补偿贸易筹资渠道可以有效解决企业的一部分固定资金问题。民营中小企业应积极寻找补偿贸易的合作伙伴,由对方企业提供制造设备,本企业以所加工的产品或双方议定的其他产品偿还对方的机器设备价款。这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企业产品的市场问题。
四、投资方向策略
(一)“长钱”与“短钱”投资
“长钱”是指企业投在固定资产上的资金;“短钱”是指在企业投在流动资产的资金。企业要正常运行,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应
保持适当的比例。然而,企业的总投入在一定时期是个常数,增加固定资产势必减少流动资产,当流动资产的数量不足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企业的固定资产就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造成固定资产闲置,严重时将会使企业停产甚至倒闭。
温州很多民营中小企业热衷于固定资产投资,将自己的积累几乎全部投到新建固定资产上,而流动资金来源几乎完全依赖银行贷款或社会筹资,甚至项目建设中的固定资金来源也依赖银行贷款。这样会导致银行贷款不足,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对企业运营构成极大威胁。因此,企业应正确认识“长钱”与“短钱”的辩证关系,有效地分配“长钱”与“短钱”之间的比例,忌将“短钱”挪作“长钱”使用;同时,对“长钱”的投入要谨慎,“长钱”具有固定性、变现能力不佳的特点,企业一旦在“长钱”的投向上失误,会对企业造成致命打击。
(二)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投资
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是企业总资产的两种构成形态,本应有机地协调统一。然而,温州许多民营中小企业普遍重视有形资产投入而忽视无形资产投入,热衷于在硬件建设与运营上下本钱,如此投向后果相当严重。知识经济社会正向我们走来,国外一些企业中无形资产占总资产60%以上,重视无形资产的投入与积累,并把它作为生产的第一要素,已是必然趋势。温州民营中小企业应有战略眼光,要对无形资产的投入予以高度重视。企业应重视品牌投资,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应注重人力资本开发上的投入,没有无形资产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如对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本的投入,其回报率低,往往只有10%至20%,而对人力资本投入,其回报率可以达到50%乃至100%以上。国内外卓越的企业无不重视人力资本开发,大量投资于员工的教育培训,努力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潜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可以断言,只偏重有形资产投资而缺乏无形资产投资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对于人才严重缺乏的温州民营中小企业,尤其要注意这点。
(三)现场与市场投资
现场是企业生产制造环节,市场是企业产品的销售环节,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尤其是企业普遍处于买方市场的前提下,企业更应高度重视市场的开发投入。可以说,市场是企业的生命之源。但是,温州许多民营中小企业并非都如此认识,不少企业的经营观念仍然停留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对现场与市场的投入表现出一头热、一头冷,对现场比较重视,有限的资金几乎都用在生产上;而对市场开发缺乏应有的投入,没有建立自己特有的销售渠道和稳定的营销网络。结果是,生产上去了,但市场打不开,企业货不畅其流,资金不畅其流,企业开工之日可能就是衰退之时。因此,温州民营中小企业在投资决策上必须处理好市场与现场之间的投向关系,先建市场后建现场,要加大对市场开发环节的投入。
(四)专业化与多元化投资
专业化是指企业按照小而专、小而特的思路,紧紧围绕自己的拳头产品,系列化发展;多元化是指企业在多个领域中投资,其动机一是唯利是图,最大限度提取经营利润,二是分散经营风险,“东方不亮西方亮”。专业化与多元化并非是彼此矛盾的经营模式,关键要看企业自身的实力如何。
在温州许多民营中小企业中,存在着两种情况。
一是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头脑发热,专业化还未做精,企业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就谋求全面出击,实施多元化经营模式。本想获得全面丰收或“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结果事与愿违,企业经营全线崩溃。二是一些企业已经具备了多元化的实力,可以适度进行多元化投资,但企业没有围绕优势资源或核心能力来开展多元化经营,而是盲目扩张,结果在非核心能力领域投资失败,反过来又牵制了原有优势产业的经营。
为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发生,温州民营中小企业应立足专业化,培育核心能力,在专业化经营做精基础上,将企业做大、做强,要围绕自己的核心能力,开展多元化经营。
篇10
当成熟市场遭遇经济危机,发达经济体开始寻求用“国有化”解决金融业面对的问题……中国投资者开始困惑:投资全球是否为明智之举?兼之前期推出的ODII产品实在难以差强人意,更使得我们对走向海外信心不足。可是另一方面,股神巴菲特说他“已经开始购买美国市场上的股票了”,还有纽约、伦敦,首尔那些原本价格惊人的物业现在的价格竟然低过国内。更别提冰岛、印度、澳大利亚这样“受灾”严重的国家了。
危机能否成为中国人投资全球的契机?机会和风险在《危机下的全球投资之道》中已经阐明,但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下面这篇文章就是教您如何成为―个“有准备的人”。
由于世界经济局势动荡不安,国内推出的QDII产品业绩普遍令投资者失望。许多基民只等解套后逃离市场,没有投资QDII的基民大多也都谈虎色变,对投资全球敬而远之a笔者认为,通过实例来参考一下美国的基金业是如何对基民进行投资全球的教育,可以成为国内基金业朋友们的参考,亦可以为目前有投资需求的个人提供一定借鉴。
美国的基金业开始大规模的推动全球投资大概有十几年的时间。纵观这十几年,美国基金业对基民们的教育一般集中在五个方面:
1……通过实际数据解释投资国际与只投资于国内市场相比所提供的优势和必要性;
2……投资海外市场的独特风险;
3……向基民们提供现实可用的全球资产投资配置建议;
4……解释如何进行全球范围内的股票投资;
5……解释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债券的投资。
投资全球究竟好也不好?
在向基民们解释投资全球的优越性方面,美国基金业一般强调三点:投资全球能够进一步提高投资回报的潜在可能性;能够提供更广泛的分散风险的机会;进一步减少投资回报的波动性。比如,使用下面的图表来显示完全只投资于美国国内股市和在投资组合中包括一部分全球投资所获得的回报及风险性进行历史性的对比(见图1)。
80%投资于美国20%投资于海外的投资组合代表了一般美国投资者投资于海外的资产配置的典型的比率。可以看到,出现在时间线左侧的数据显示了两种不同组合的标准差,标准差是用来衡量投资回报中的风险波动性或波动程度。标准差越高,波动程度就越大。比如,标普500指数的组合在截至2007年底为止的5年持有期内的标准差是8.54。这就意味着在这5年时间里,该组合的投资回报曾超过5年平均回收率12.83%的8.54,也低于该平均值的8.54。这一标准差同全球组合的8.66的标准差相比要稍微低一些。
在强调投资全球的优越性的同时,美国的基金业也注意指出投资海外的独特风险性。虽然投资全球能够分散风险、在长时间内减少整个组合的投资风险,但是投资于本国股市和全球股市有本质性的区别,会直接影响投资的短期波动性和风险性:外国政治和经济体制的不稳定能够对投资、特别是新兴市场的投资产生负面的影响;不断波动的外汇兑换率能够提高或减少以美元为基准的投资的价值;在新兴市场,想获得准确透明的关于某家公司的财务数据可能很困难。美国基金业还会指出,分散投资并不能保证投资的回报,也不能保证在市场下跌时资产的保值。
投资海外可作为原本投资的延伸
在对投资者进行投资全球的优势和独特风险教育的同时,美国基金业还注意为基民们提供切实可用的投资全球资产配置的具体方案和实用的引导。
通常,业内促使基民们将投资于海外的组合作为自己国内组合的一个延伸:同投资于国内基金市场的组合一样,应该包括股票型、债券型和两种相混合的基金组合,并应根据自己的财务目标不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行调整。同样的,一个基民对全球组合的投资也应该反映出他所预定的投资年限和投资目标。
图二示范了美国基金业根据不同的投资目标建议的适当的全球投资资产配置实例。
该图表试图通过帮助基民根据投资目标来较为容易的制定海外投资组合。表格的左边的方格显示了一个投资者的投资目标,确定了这一投资目标之后,相应的确定自己的投资年限。在其投资年限和目标确定之后,该表格就显示出了适当的投资组合的配置。
优势一 以实例和数据显示投资全球的优越性 美国基金业对基民们在投资全球优越性方面的教育和宣传不是仅限于讲空泛的大道理或艰深难懂的理论,而是通过实际的例子和数据进行有说服力的教育和引导。如:二战以后的多年来,美国的经济在全世界一直占统治地位。但近几年,日本经济的复苏,中国和印度作为全球经济强国的崛起,在东欧和拉美市场经济改革的成功以及欧洲工业化国家经济稳步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增长并同时开阔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的机会。
数据说明。投资海外所能够提供的更广阔的是投资机会。在当今世界中。世界上股票投资机会的58%,以市值来计算,是在美国的股票市场以外。在美国以外的海外投资市场中,投资者会发现:10个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公司有9个是在美国以外的国家;10家最大的金属和矿业公司中的9个是在海外;10家多业务、多渠道的通讯公司中的8家是在美国以外的地区和国家;全球最大的10家电子设备和产品中的7家生产商是在美国以外的海外市场。因此,如果投资者将自己全部的投资组合仅限于在美国市场。那就将会完全错过投资于增长迅速和最具发明潜力的一些企业之中。
尽管美国的股市长期以来有着卓越的投资收益,但是在某一个特定的年限中,美国的股市很少会在全球范围内独领。即便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牛市中,美国的股市也被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的股市表现所超出。因此,投资于海外的股市可以为一个投资者提供得益于海外牛市的良机。图三显示了在一个滚动的持续期限内,海外股市和美国股市相互表现和超出的数据。
优势二 提供全球资产配置的实用建议和引导
为了帮助基民制定一个长期的投资策略,美国基金业注意引导基民们根据其接受组合每天价值波动的程度来制定策略。这一策略必须使投资者能够感到适应其长期的投资目标,并且不会过早放弃。制定这一投资策略应从确定其全球股票投资的配置开始。美国基金业在这一方面注意向投资者强调制定该策略取决于其投资目标、投资时限、和对风险波动性的容忍程度。
在帮助基民确定了其整个投资组合中对全球股票进行的资产配置比例之后,美国基金业会帮助他根据其风险承受程度和投资的时间表进一步确定适当的具体投资混合组合。这样做的一个范例是为基民根据风险/回报的比率提供3个具体全球股票投资的组合。这3个具体的投资混合组合一般包括以下3种:1)核心组合;2)核心组合加新兴市场股票基金;3)核心组合+新兴市场+地区\专业主题性股票基金的混合组合。就核心组合而言,基民在选择时,应该考虑主要投资于成熟股市中大型公司的有充分分散投资的外国股票或全球股票基金。一般来说,美国基金业将全球投资基金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国际”或“外国”股票基金,这类基金只投资于美国
以外的外国公司;第二类即“全球”股票基金,这类基金既投资于外国公司也投资于美国境内的跨国公司并一般来讲比只投资于外国公司的股票基金的波动性要小。
必须向基民们指出如果选定投资于“全球”股票基金,其对外国公司股票进行投资的资产配置就很可能少于它已经制定外国投资资产配置的比例,因为“全球”股票基金中的一部分也会投资于美国国内的市场。选择一个核心国际股票基金可以成为投资者配置于国际股票投资的部分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样做的好处是将主要投资于有很好业绩历史的,成熟的,较为稳健的外国公司,为长期资本增长的潜力提供一个较为中和的风险度的投资风格。而这样做的风险则表现在投资于美国以外的海外市场要比投资于美国国内市场更具风险性,主要是由于汇率波动的风险,政治地理的风险和潜在的新兴市场各种不稳定因素的风险。
如果一个投资者所制定的资产配置中投资于全球股票市场的部分更大,他就应该考虑在投资于核心国际组合的同时也将一部分资产配置于一个专门投资于新兴市场的组合,作为一个相辅的配置,以进一步扩大其投资的分散程度。专投于新兴市场的股票基金一般会投资于拉丁美洲、非洲、东欧和亚洲的新兴市场。这些地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经济和政治改革,因此会为投资者长期的资本升值提供很好的潜力。采取这一种投资于核心组合+新兴市场投资的混合投资组合的益处是:投资于新兴市场股票基金的部分会由于这些地区的国家快速的经济发展投资提供更高的回报潜力。一般来讲,新兴市场国家的股票市场同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有很低的关联性,这样就会为投资者的全球股票投资提供更高的分散性。而采取这种投资混合策略的风险则是投资于新兴市场的部分会有更大的波动性,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会很不规律,因此股票市场的波动和下跌会更为剧烈。
如果一个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更强的话,在选择了投资于大盘核心组和新兴市场的混合组合之后,他还可以选择再将一部分资产配置于一个国际小盘股基金或专投于某一个特定地区,如欧洲,或某一个国家,如日本这样的主题性基金。这类专投于某一地区或国家的股票基金一般来讲都会将80%或更多的资产投资位于这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的公司,目的也是长期的资本升值。将这类特有的地区或国家的主题基金加入自己的资产配置的好处是会进一步增加其投资组合的潜在回报率。而风险则也显而易见:投资分散度会减少而风险性和波动性则会相应的提高。另外,虽然小盘股会进一步提供分散性,但投资于小盘股的内在风险性也会更大。一个投资者如果对某一地区或板块更为看好的话,应该采取这种投资策略。
优势三 投资于国际债券的益处
数字同样显示,全球资本市场中,美国以外的外国债券市场占全球固定收益投资机会75%以上,而20年前只占38%。
外国债券市场增长的主要原因很简单,即新兴市场和非政府机构(如企业)在过去的20年中随着其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开始发行债券。由于各国之间利率的波动不同,投资于国际债券是平衡美国债券市场中下跌风险的一个有效方法。下一个图表中表现了1988年和2007年两个年份之间世界债券市场中美国债券市场及外国债券市场的不同比例。
投资于外国债券可以进一步提高投资回报率的潜力。在过去的15年中,美国的债券市场的投资回报率只有两次占全球之首。因此,将外国债券包括在一个投资者的固定收益投资组合之中将进一步增加他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于投资回报率和业绩表现更出色的地区的债券市场。此外,投资于外国债券还会帮助一个投资者在货币投资方面更为投资多元化并使其抵消本币有可能出现的长期贬值的可能性。
同股票市场的走向一样,外国的债券市场一般在长期的投资时限内,不会同美国的债券市场同步而行。这就进一步证明了将一部分资产配置于海外债券投资以进一步减少整个投资组合风险程度的合理性。下边这张图表显示了美国和主要外国债券市场在从1992年到2007年这15年间的关联性。
根据图五,日本的政府债券会为一个投资者提供最大的投资多元化的可能性,因为在这一时期中,日本的政府债券同美国政府债券的关联度最低。同其他国际投资一样,外国的债券也会受汇率波动影响,一个投资于国际债券的基金价值很可能比只投资于美国债券的基金的价格波动性要大。因此,美国基金业也会帮助投资者制定较为合理的国际债券投资策略。
图对一个投资于美国债券90%和投资于国际债券10%的虚构组合的投资回报率同完全投资于美国债券市场的投资组合的回报率在1992年到2007年这15年的投资时期内进行比较。所选择的是大通摩根的非美国政府债券指数,它代表了12个非美国政府债券的市场;另外选择的是雷曼的美国综合债券市场指数,以代表美国的债券市场。
美国基金业一般会采取同股票投资组合的构建相同的方式和方法。首先帮助投资者确定其在国际债券市场下跌的情况下对风险的承受力和相应的资产配置比例,还会进一步指导具体的投资选择。
提供给投资者的三个“标准”策略
在指导投资过程中,一个范例是为投资者提供3个基本的投资策略。
第一个策略是所谓核心债券投资组合:即投资于一个较为广泛的,多元化的外国债券基金。这一核心投资组合应该投资于一个成熟市场的主要的投资级别的债券的外国债券基金(投资级别债券一般是指那些能够如期按约支付以使银行能够投资其中的债券。投资于主要是购买高质量的国际政府和企业债券的债券基金能够为一个投资者长期的资本升值提供较为稳妥的投资风格。而其风险是投资于海外的债券往往比投资于美国国内的债券更具风险性。主要是在货币,地理政治和新兴市场所特有的风险。
对能承受更大投资风险的投资者来说,还可以再将一部分资产投资于质量稍差的新兴市场政府债券。这一做法的主要益处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券由于这些国家的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扩建其基础设施的建设及这些地区中的公司由于经济的增长而迅速拓展其业务会为投资者提供更高回报率的潜力。
但同时,投资于这类债券的风险也由于这些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的不稳定性和更可能发生的货币贬值而带有其特殊的风险性。特别是债券的价格会由于这些国家所特有的违约和信用上的质量的下滑而更容易受到影响。因此,投资于新兴市场债券的投资者就更需要有耐心和更长远的投资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