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文学知识范文
时间:2023-05-16 14:58: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文学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其实占老师在文章中提到的问题是很多高校日本文学课程面临的共性的问题。对此有很多老师提出对授课方法进行改革及探索。日本文学课程不管是基础型还是拓展型都需要学生有一定扎实的日语语言功底,所以各高校日本文学课基本都安排在高年级的课程中。基于学生对日本文学失去兴趣的现状,本文以培养日语专业学生的日本文学兴趣为目的,探索在低年级的基础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学知识的教学模式及方法。
一、日本文学的重要性
日本文学作品的阅读对于日语学习者尤其对大专院校的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的重要性有几点。首先日本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对日语学习者日语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检验。各个阶段教科书中学过的词汇及语法在文学作品中或按部就班被应用或被赋予新的意义活用。初读文学作品只要读懂大致即可,不必死磕每个词的意思,所以有时课堂上理解不了的用法在文章的故事情节的带动下会豁然开朗。其次培养阅读习惯可提高阅读能力。不仅仅是日语即使是我们本国的语言经常阅读的人和很少阅读的人写文章的水平是完全不同的。多读日本文学作品不仅提高写作的水平同时可提高阅读及理解能力,为通过日语水平测试打下牢固的基础。再有就是日本文学作品是日语学习者了解日本文化了解日本人思想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于泳老师在《高校日语专业中的日本文学教学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一文中阐述道:文学作品其实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总和,它能够直接反映出来的就是一个民族的思想。“书中自有颜如玉”,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不仅仅表达他自己的思想意识,同时自觉不自觉的把日本自然历史政治等等相关的信息都融入到作品中。所以一部小说就是一个了解日本社会的小型的窗口。不同的作品反映不同的主题,作者看社会的视角不同折射出的社会问题也是不一样的。而张冬梅老师在《跨文化研究: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新视角》一文中指出:在对西方文学的解读中开启学生的心智,使之学会走出自己,了解前人的情感,理解他人的心灵,也学会走进自我,认识自己,从容地去面对今天纷繁复杂的生活。我觉得不仅仅是西方文学,日本文学也是同理的。总而言之,杨绛说过“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多读日本文学作品对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但是正如李春雨老师在《谈日本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中所说的那样,“学生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学对语言学习和语言沟通等方面存在的重要影响”,提高学生对日本文学阅读的主动性也就非常重要了。
二、基础日语教学中日本文学知识导入的可能性
首先介绍一下高校专业日语基础日语教学的情况。现在初高中学习日语的生源越来越少,几乎每个高校的日语专业学生都是零起点,即初高中一直学习英语受欧美文化的熏陶比较大。这样文化背景的转换使得学生对日语产生好奇心,急迫想了解日本文化的欲望增强。同时也由于这个原因,大学一二年级的课程基本都是基础日语教学课程。主要有精读课和视听说课。也就是说日语专业的学生几乎有一半的时间在接受基础日语知识的教育。对于大四就开始半学习半实习找工作的他们来说一二年级是相对稳定的集中学习日语的时间。虽然各高校在积极不断地尝试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但是基础教学的特点要求内容上仍然以词语说明语法解释课文的理解等为重点。教学时间长,学生心理安稳,学生对日本文化兴趣浓厚,教学内容简单固定,这些低年级的基础日语学习的特点都为日本文学知识的灌输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基础日语教学中日本文学知识导入方法的探讨
1、精读课中的导入方法
关于精读课教学中的日本文学知识导入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一年级的上学期,另一个就是一年级的下学期和整个二年级的一学年。刚刚在前文提到日语专业的学生基本上是初高中学习英语的考生,所以一年级的上学期是他们刚刚接触日语的时期,这阶段的日语学习主要是发音练习。刚刚掌握了假名的书写及辨认就进入课文,蜂拥而至的大量词汇和文法让学生云里雾里。这时期再大量导入文学知识只能让学生顿失学习日语的信心和兴趣。这个阶段老师可以利用发音时词汇列举的机会把日本作家作品的名字作为词例使用,发音的同时再讲一些相关的文学知识或作家轶事,这样会让枯燥的发音阶段变得活泼生动,文学的概念也渐渐深入人心。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求知欲望相当强烈,适当的推荐已译成中文的有意思的日本文学作品也是可行的。最关键的应该是一年级下学期及二年级整个学年,这个时期是集中讲解基础语法及词汇用法的时期。
2、视听说课中的导入方法
篇2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努力。学好语文确实需要提高基础知识水平。问题在于怎样努力,怎样提高。做好什么事都有个方法问题。比如学好语文基础知识,要努力的就不单是学好课文上的字词,更不单是背好书上的段意,等等,关键的是要平时多读书,多练笔,多思考,“基础知识”嘛,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的。当你积累的知识到了一定广度和深度的时候,语文基础知识水平自然提高了。
但是,这里想说的是,现在面临的不仅是学习方法问题,更主要的是学习心理策略问题。你给自己贴了一个消极的标签。它会产生消极的自我心理暗示,真的让你如此下去。心理暗示很厉害,一个人经常暗示自己是怎样的人,就越来越是怎样的人。心理学上这叫“标签效应”。 所以,建议你给自己换个好标签。不妨这样想:只要讲究方法、持之以恒,我的语文水平会提高的。如此形成一个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你逐渐就会成为一个语文水平较高的人。多一份自信心,你也就会有更大的发展的机会。
此外,要注意用脑科学。连续开夜车,白天就会注意力分散,得不偿失;课间不去休息活动,下节课也容易走神儿。所以,该睡要睡好,该玩要玩好,也会让你注意力集中呢!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策略
一、语文基础知识的内涵
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语文教育的关键。语文教学不可能全面传授所有语文知识,语文教学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语文的平台,通过对语文的词语、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为其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我国的语文学科有过“大语文”“词章”“中国文”“国文”“国语”“语文”等名称,语文学科名称的转变体现了语文学科教学重点的变化,从古代的以文言文教学为主到以白话文教育为主的变革。但不论学习的内容如何,语文基础知识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不论是诗词、文言文、白话文,对字、词、语法的了解是学习这些知识的前提。
语文知识大致包括基础知识、文学常识、文言文、阅读、写作等内容,而基础知识大致包括语言、语法、文字、词汇、修辞、句子、标点、逻辑等内容。在语文知识的框架中,阅读和写作都包含对文字、修辞、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合理、灵活运用,而文言文、文学常识的学习以文章为框架,文章的学习也需要基础知识。因此,语文知识是一个层层递进、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的体系。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对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对学生以后的文学常识的积累、文学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二、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存在的理由
(一)忽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生双方都以考试为目的进行教与学,只注重诗词的背诵、写作的训练,对字音、字义、字形等基础知识关注不够。初中生不能掌握3500个常用汉字、提笔忘字、对字的运用方式不能灵活掌握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对“的”“地”“得”的使用不能正确掌握,把“再接再厉”写为“再接再励”,忽视对句法、修辞、逻辑等语法知识的教学,学生不能掌握复句的概念,对修辞的作用认识模糊,有的甚至不能在阅读、写作中正确理解、使用标点符号。教师这样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的语文知识根基便不牢固,其以后的语文学习将十分被动,语文素养的提升也将相当困难。
(二)将基础知识教学与语文能力训练相分离
教师以程式化的方式讲解语文知识,以练习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能将语文基础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文章、写作等知识的讲解为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文讲解所涉及的语文基础知识去分析文章,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通过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巩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实现两者的同步提升。
三、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策略
(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初中阶段是学生性格形成的时期,是学生对学习产生情感的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文学常识比赛、成语竞赛、常用字书写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推动其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通过这样动态、活泼的教学方式,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对知识的记忆更深刻,教学效果会更好。
(二)坚持知识与训练统一的原则
教师可以对语法、修辞、标点、逻辑等知识点进行讲解,使学生对其概念、不同的语法、修辞、标点的作用有所了解,然后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基础,以训练为手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训练,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与语言应用实际相结合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课文中渗透着语文基础知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便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掌握。教师讲解课文,不能只注重分析文章,而应结合语文基础知识讲解课文,使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明白语法和逻辑的作用等。同时,应结合学生的语言运用实际来讲解基础知识。例如,在讲解课文时,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注重对学生欠缺的基础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同时,根据学生在练习中、写作中常出现的错别字、病句等,在教学中对所涉及的字词、修辞、语法等进行补充,加深学生的印象,提升其使用能力。
(四)把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起来进行教学
语言、语法、文字、词汇、修辞、句子、标点、逻辑等基础知识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例如,对句子的学习,需要掌握文字、词汇、标点、修辞等,句子的运用也涉及逻辑、修辞,它们彼此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语文知识的能力。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将各类基础知识综合起来进行教学,使语文课堂成为知识丰富的课堂,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
(五)合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篇4
关键字:现代语言基础知识;中学语文教学;对策研究
1我国语言基础知识发展状况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语言学界开展一场关于语言和言语问题的讨论,通过讨论,大部分语言学家认为要区分语言和言语,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人们在交际中不仅要遵循语言规律,也要遵循言语规律,但是在1984年提出的“语文教学语法提要”中,全部都是以语法知识为中心的静态语言基础知识体系,而忽视了言语活动及其规律的重要性,导致语文教学质量低下,难以培养学生们的动态言语能力,到了90年代,人们认识到了静态语言知识体系的缺点,其弊端日益显露,于是语法界又提出“淡化语法”的观点,人们逐渐淡化,排斥语言基础知识,使得语文教学与语言基础知识相隔越来越远,在语文教学的反复折腾中,语言学家终于认识到语言基础知识对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语文课不能没有语言基础知识,否则语文课的科学性就无从谈起,更别说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
2 中学语文教学离不开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的原因
2.1 言语与语言基础知识的关系。言语是一个人的听说读写活动,根据人不同和环境不同,言语表现出多样性,创造性等特点,而语言是社会成员共有的交际工具,是约定俗成的东西,具有社会性,规范性等特点,但是,纵使言语千变万化,都只是对语言系统中字,词,句的自由组合,必须要遵守语言的规范,虽然言语和语言是共同发展的,但是语言就像是如来佛祖的手,无论言语怎样变化,始终不能逃脱手掌,从这点看,语言包含言语,言语只是是语言的一个分支,语言基础知识作为语言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言语不可分离的。
2.2 交际能力与语言基础知识关系。交际能力指的是一个人运用已掌握的语言资源来表达言语意义和理解真实含义的能力,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话语能力,语言能力以及社会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不仅要教学生传统的语言基础知识,还要教现代语言基础知识,以现代语言基础知识作为指导,开展言语活动,科学的进行言语技能训练,逐渐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若缺少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教学,学生就只能漫无目的的进行言语活动,盲目感悟语言知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所以说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2.3 言语认知和语言基础知识关系。言语认知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受话者试图领会发话者的意图的能力,在真实的言语交际过程中,现代语言基础知识对提高学生言语认知水平,实现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言语认知能力非常重要,所以必须加强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一般语文学的好的同学,他们的语言基础知识都比较扎实,而语文学习后进生,他们的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因此,使学生掌握语言基础知识不仅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目标,也是培养学生言语能力的重要手段,落实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3 运用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来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3.1 改进传统语文教学方式,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强调以言语习,通过对言语作品的朗读,背诵,逐渐自我领会,从而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但是这种方式依赖于学生个人的摸索,领悟,往往效率不高,而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不仅吸取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有益经验,同时将有意识的语言基础知识学习和内隐式的体验,领悟相互融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种教学方式要求将显性的语言基础知识与隐形的无意识的语感知识相结合,将基础语言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得学生在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上改进言语习得,以学的促进习得,两者彼此为用,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
3.2 提高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现代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求是,教会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发音标准,书写规范,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等,切实提高学生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进行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教学时,要注意处理好学生个性化的言语活动与社会语言的矛盾,老师要鼓励,尊重学生独特的言语活动,也要及时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社会语言规范,修正学生错误的言语活动,提高学生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4 总结
现代语言基础知识是整个中学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运用现代化的语言基础知识进行教学,改进传统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促进言语教育的有效实施, 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如此,语文教育的春天才会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参考文献:
[1] 雷良启.论语文教育乃是言语交往教育[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2] 雷良启,余应源.吸收当代语言学的适用理论,构建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言语知识体系[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3] 余应源.语文教育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
[4] 桑志军.语文教育与语言学的发展[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7).
篇5
01
一年级
一、把下列汉字按笔画数由少到多排列。
二、从下列句子中找出一组反义词。
1.
妈妈说外面太热,让我们在屋里玩。(
)——(
)
2.
图书馆不能大声喧哗,我们要小声讨论问题。(
)——(
)
3.
敬礼时,左手下垂,右手举过头顶。(
)——(
)
三、阅读理解。
爱 祖 国
我们爱祖国。
小白鹅说:“祖国有清清的小河。”
小山羊说:“祖国有长满青草的山坡。”
小燕子说:“祖国有温暖的泥窝。”
小蜜蜂说:“祖国有甜甜的花朵。”
小朋友说:“祖国地大物博,我们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1.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小河 ( )的花朵
( )的泥窝 ( )的祖国
2.儿歌中有个词语是说祖国土地广大、物产丰富,这个词语是 。
3.仿写句子。
说:“祖国有 。”
说:“祖国有 。”
4.祖国地大物博,有许多名胜古迹,你知道哪些名胜古迹呢?快来写一写吧。
一年级答案:
一、五、虫
手
四
虫
里
是
二、外
里
2.大
小
3.左
右
三、1.示例:清清 甜甜 温暖 伟大
2.地大物博
3.示例:小蚯蚓 黑黑的土地 花蝴蝶 艳丽的花丛
4.示例:北京故宫、长城;杭州西湖;安徽黄山等。
02
二年级
一、我会连。
二、给下列汉字加两个部首,变成新字再组词。
三、我会自己读懂课文,回答问题。
下雨了,天阴了,云低了,太阳躲起来了。
燕子掠过树梢,鱼儿跳出水面,蚂蚁交头接耳,说着悄悄话:“要下雨啦,要下雨啦!快搬家!快搬家!”
不一会儿,滴答,滴滴嗒嗒……小雨点落下来了!它落在地面上,像敲小鼓;它掉在池塘里,逗得池水笑起朵朵花。抬头看天,小雨点连成一条条银线,被风一吹歪歪斜斜,像喝醉了酒,又像在跳舞。不一会儿,哗啦,哗啦哗啦……小雨点汇聚在一起,变成小溪,在地上流淌。它冲干净了石阶,洗干净了操场,那一条条的柏油马路,变得溜光发亮。
我们不怕雨,光着头,光着脚丫,追着雨花跑,有的手提凉鞋,有的披雨衣,有的挥动小棍,像一群小鸭……在雨中,我们上学去。
1.画出短文中的表示声音的词。
2.短文有_____节,第______节写我们在雨中上学去。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下雨前,天_____了,云_____了,太阳________了,燕子_____________,鱼儿_____________,蚂蚁______________,说着悄悄话:“要下雨啦,要下雨啦!快搬家!快搬家!”
(2)小雨点落下来了!它落在地面上,像___________;它掉在池塘里,逗得_____________________。抬头看天,小雨点连成一条条____________,被风一吹歪歪斜斜,像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____。
二年级答案:
一、害羞的——女孩
鲜艳的——花朵
高远的——风筝
脱掉——棉袄
打开——包裹
挑选——树种
弹奏——乐曲
二、例:穿
穿戴
芽
发芽
难
难道
推
推举
站
站立
战
战斗
三、1.滴答,滴滴嗒嗒 哗啦,哗啦哗啦
2.4
4
3.
(1)阴
低
躲起来
掠过树梢 跳出水面 交头接耳
(2)敲小鼓 池水笑起朵朵花 银线 喝醉了酒 在跳舞
03
三年级
一、把对应的城市和它的别称连起来。
济南
鸢都
潍坊
冰城
重庆
羊城
广州
泉城
哈尔滨
山城
二、课外阅读。
天山美景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抛到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在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色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雪峰的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闪耀着银光。在那白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森林,密密层层的塔松像无数撑开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细碎而橘黄的日影。小山坡上,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鲜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的鲜花。
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
1.短文描写了天山的哪些美景?
2.找出文中同诗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情景相似的一句话,抄写下来。
3.写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改写为陈述句。
三年级答案:
一、二、
1.雪峰、森林、鲜花
2.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细碎而橘黄的日影。、
3.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
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没有一个春天的花园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
04
四年级
一、看拼音,写词语。
guàn
lì
zhù
sù
kùn
fá
yóu
piào
( ) ( ) ( ) ( )
xìn
fēng
jī
lěi
lā
chě
mò
wěi
( ) (
)
(
)
(
)
二、选词填空。
改善 改进
改良
改变
1.这款软件的操作方法有待进一步的( )。
2.袁隆平(
)了杂交水稻,产量比之前提高了两倍。
3.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有了大大的(
)。
4.你应该(
)你的做事方式,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喜欢你。
三、阅读。
《说勤奋》节选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1.童第周是如何学习的?
2.“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这句话中“终于”“名列前茅”说明了什么?
3.联系课文,请说说你对“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理解。
四年级答案:
一、惯例 住宿
困乏
邮票
信封
积累
拉扯
末尾
二、改进
改良
改善
改变
三、1.每天天刚亮,他就看是在校园读书;
睡觉前,他会习惯地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
2.只要勤奋,即使基础不如别人,也照样可以成才。
3.勤奋不懈可以弥补天生的笨拙,一分辛苦换来一分才干。基础不如别人的童第周通过勤奋取得骄人的成绩。
05
五年级
一、同音字,我会写。
(xié) ( )迫 (
)同
(chá) (
)找
观(
)
(jù) (
)离
抗(
)
(huī)
(
)复
烟(
)
二、写出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反义词或近义词。
1.他买了好多五颜六色的画纸供小朋友们使用。近义词(
)
2.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科学家。 反义词(
)
3.这种鲜有的植物很有观赏价值。近义词(
)
4.让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反义词(
)
三、课内阅读
《装满昆虫的衣袋》节选
有一次,法布尔正在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忽然,一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从他眼前掠过。“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法布尔高兴极了。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这一天,他还捡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夕阳西下,法布尔赶着鸭子,满载而归,心里甜滋滋的。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掠过:
满载而归:
2.文中从哪两个方面写出了甲虫的可爱?
3.从法布尔装甲虫时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什么?
五年级答案:
一、胁
协
查
察
距
拒
恢
灰
二、五彩缤纷
名不副实
欣赏
弯曲
三、1.快速地擦过、扫过。
装满了东西回来。形容取得很大的收获。
2.大小、颜色
3.从“放进”“包上”“装进”三个连续的动作可以体会到法布尔对小甲虫的珍爱。
06
六年级
一、给下列画线汉字注音。
萌芽( )找茬(
)
迂回(
)
深邃(
)
公爵(
)
别墅(
)
二、口语交际。
电视节目可以让我们通过视觉了解到更多丰富的知识,相信你一定被一些有趣的电视剧或动画片所吸引过吧!请你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电视剧或动画片,说一说节目的内容,以及你喜欢的原因。
三、课外阅读。
两棵松树
一棵高大的松树屹立在山巅,翠绿的枝叶泼下一地浓阴。还没有走进它,就见到地面上攀爬着无数条根须,一半裸露在地表,一半埋入底下,像是一堆乱麻,踩上去磕磕碰碰,有些根须像树藤一样缠在石头上,横生虬结,五麻六道,显然,这些是从那棵松树的根部延伸出来的。走进它时,又见到它那粗壮的树根是从地表隆起,如钢浇铁铸,像老鹰的利爪紧紧地攀附着沙石,在山顶的小块平底中,这是唯一的松树,铁爪稳稳当当地站立着,树干挺拔,苍劲,一块块粗糙的树皮如古铜色的鳞甲,向四周伸展的枝叶如张扬的手臂,如一位伟岸的“将军”。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学语文
我们翻过山巅,穿过“一线天”的狭窄山道,拾几笔而上,突然,从右边的石台上窜出一只松鼠,眨眼间就钻入了左边的一棵松树中——我的视线被这只可爱的松鼠吸引,也被牵到了那棵松树上。蓦然一瞥,我不由得脱口惊叹:“这是一棵怎样的松树呀!”它横生在峭壁上,被一块巨大的石头压着树身,深深的凹痕上有灰白的树渍,那是巨石压出的伤痕。树干在这里被压弯了,但是却并没有被压倒,而是扭转身子,绕过一处石角向上生长,茂盛而翠绿的枝叶顽强地伸展在空中,摇摇欲坠的巨石重达千钧,却被一棵轻巧柔弱的松树承载着!
是惊讶,是感动,还是震撼,真是无以言表。
我觉得人活一生,成败得失都要淡然处之。成功不足喜,失败也不足悲,正如那棵承载巨大压力的松树,于逆境中奋力成长,以不屈不挠的求生意志挑战巨石。
刚才那位“将军”不再显得高大,因为——只要这块被压制的松树突然松动,撤开树身,那块巨石就会危如累卵,滚落而下,站在山的那位“将军”也会随之入万丈深渊......
1.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无以言表:
危如累卵:
2.作者看到第一棵松树时,是怎样评价的?
3作者在看到第二棵松树时,为什么说“成功不足喜,失败也不足悲”?
4.你喜欢文中的哪一棵树,请你来说一说理由。
六年级答案:
一、méng
chá
yū
suì
jué
shù
二、略。
三、1.难以用言语来描述,文中形容作者看到第二棵树时的复杂心情;
比喻形势非常危险,如同堆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塌下来打碎的可能。
2. 如一位伟岸的“将军”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认知学习;实施方案
虽然诸多教师在理念上已经对初中语文教学产生了全新的认知。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上,要涉及许多全新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以及师生相处方式等,在短时间内,教师很难适应这种全新的改变,导致初中语文学习的认知得不到提升。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学习认知以及实施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初中语文学习的相关认知
1.1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主要原则
首先就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由浅入深的展开语文教学工作,重点要进行对学生的知识积累,盲目的开展教学计划,对提升教学质量并没有好处,然后就是需要考虑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学习和思考的形式,将不同的教学环节串联到一起。另外,在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时候,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正确态度也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学生了解到,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考虑,更是为塑造更完美的个人品质。因此,学习需要讲求方法,在保证知识学习广度时,还要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深度,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最正确的。
1.2开展语文学习的相关要求
语文学科在科学性以及实践性方面有比较明显的特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上,教师也可以从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着手,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让学生挖掘自身在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学习动力,更加灵活地展开语文学习。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是学生都要重视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解放天性,在学习中融入情感,语文学习内容也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尽可能实现知识内容的生动行。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遵守规范原则,建立自身更加优秀的学习品质。除此之外,教师还需注重对学生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实现学生全方位的进步。
2初中语文学习认知的误区
2.1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不高
对语文学习进行认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要进行的教学环节,这需要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语文的学科特点相比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特殊性,许多问题都是比较开放的,这就导致教师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认知进行监督的时候不够到位。另外,现阶段学生都有非常鲜明的个性特征,许多问题都是由着自身的性格,做事随心所欲,对课堂的参与程度非常低,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偏离正确的学习方向,造成学习质量的大幅度下滑。
2.2对课前准备不够重视
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在课堂教学方面倾斜了相当多的教学资源,因此,许多教学工作前期的准备工作往往不够充足。新课改背景下,提倡教师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习惯,往往比知识讲述的过程更加重要,因此,在各项教学任务开展之前,教师就需要在其中融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相关成分。但是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下的时候,往往会忽视课前的准备工作,在课前没有为锻炼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做出准备,这样在课堂教师上就只能依靠自身的教学经验,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一定不足之处,不能很好的实现这方面的教学目标。
3针对初中语文学习认知的实施方案
3.1系统化教学管理、加强教师自身能力
在初中语文学习认知方面,学校方面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力度,在不同的教学角度上实现系统化教学管理,相关教学任务、教学探究、教学内容等教师也需要有很强的驾驭能力,因此,教师要及时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方便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学校也要定期开展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扭转教师僵化的学习理念,使教师掌握全新的教学技能,这样教师在相关的教学活动中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权威的教育作用。
3.2灵活化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学习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在转变自身教学观念的前提下,针对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化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从初中语文学习认知的角度上来讲,学生的个性意识发展要比教师讲述的作用大许多,因此,教师要立足与教学模式,充分实现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主动性和学习热情都会得到发展。教师则需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在各个教学细节上为学生实现引导作用,从而使教学模式能够真正塑造学生的学习能力。
3.3学生要注重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因此,学生在实现自身个性发展的时候,就要有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认知能力,能够结合自身现阶段的学习状况,使用对自身发展有利的学习方法。系统的学习方法、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以及记忆学习方法,都是值得学生去考虑使用的方法,学生要了解每一种学习方法的优劣势,这样才能够针对不同情况,选取最有效的方法,促进自身的发展。
4结语
总之,强化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的认知,是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必须要进行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和帮助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避免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走弯路。学生自身也要重视认知语文学习对自身的意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在后续的语文学习中做得更加优秀。
参考文献:
[1]刁仕文.初中语文学习的认知及其实施方案[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06.104.
[2]毛红艳.发展初中生语文学习元认知能力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
[3]陈鸿宾.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语文学习创新———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精神培养问题[J].快乐阅读(下旬刊),2012.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基础知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130-01
高中生的语文教育,相较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更加侧重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在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注重宽度与厚度的双重要求。所以,对他们的基础知识的教学往往会更有难度。语文教师在此类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帮助学生们发现自己的弱势或者常犯的错误以外,还要注意从基础知识本身出发,追求溯源,让学生了解到字词的演变意义,继而从根本上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并且避免由于意义或者写法相似而导致的理解偏差。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要考虑到个别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忽视,认为其不值一提的现象,继而在真正的解答过程中又出现低分的结果。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中生们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
1.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基础知识的态度
个别高中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往往认为可以凭借语感等方法对此类问题进行解答,却忽视了高中语文的难度和出题人的出题目的。所以,语文教师在教授基础知识之前,要帮助学生们摆正学习基础知识的态度,从心理上加强对此类教学的重视,继而才能使他们在今后基础知识的学习中主动学习,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作用。
1.1 针对此类的学生,语文教师应该了解他们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就他们的语文学习水平,帮助他们分析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态度。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与义务教育的语文学习也是有着极大的区别的,学生们往往需要更多独立自主和探索发问的精神,才能学习到更多的课堂和课外知识。所以,端正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态度对高中生来说是极度必要的,而且也是必需的。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他们晓之以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不当的学习态度。
1.2 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们意识到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之后,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相关题型的练习和训练,让学生们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各个题型的特点和题目中常见的缺陷和漏洞。进而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能够提高解答基础知识题型的效率和正确率。
2.对基础知识进行划分教学
在学生们端正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语文教师可以依据基础知识题型的不同,进行分类教学。结合每题的不同特点和常见的考题陷阱,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最有效的解题方法。
2.1 针对选择正确的单词读音以及正确写法的单词组合类题型,语文教师在每次的教学解析中,要重视对每个选项的详细解释。例如,在解析选择单词读音的题型时,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保持细心的态度,一般情况下,此类选项多会出现现实中的错误读音,教师要帮助学生们认清各类单词的正确读音,让学生们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最好是通过及时地翻阅字典,在字义与字形的解释中全面了解单词的音形义。另一方面,在解答正确写法的单词组合时,语文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们分析单词的基本意义以及延伸意义,而对于出现的错误单词,语文教师要做出具体分析,从字形上分析这个字的产生、发展与演变,从而让学生们在字体上深入了解和记忆,进而逐步掌握解答此类题型的方法。
2.2 针对指出选项中的病句和选择合适的搭配词组类题型,语文教师在教学解析中,要根据此类题型的特点,对高中生们的基础知识的教学,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一般情况下,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课文教学内容中可以有意识地涉及到相关的语法搭配的知识点,让学生们细心体会不同的搭配词组对句子意义的表达的作用。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开设针对常见病句的专题基础知识的讲演,让学生们在老师的经验总结中体会到病句的特点。所以,高中生们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可以以最少的时间获取对此类基础知识的解疑,另一方面还可以在课堂上进一步提出疑惑,在与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中加深对相关词组搭配和病句的理解,进而提高解答此类问题的效率。
3.总结和教授基础知识题型的解答技巧
上文提到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各类基础知识题型的重要性和解题方法,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还需要总结和教授这些基础知识题型的解答技巧。学生们只有在掌握各类基础知识的理论之后,再加以解题技巧的完善,才能进一步提高学习基础知识的能力。
3.1 针对基础知识的出题特点,语文教师要结合选择题的特点,通过排除法、代入法等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回答的正确率。学生们往往也会倾向于应用此种方法,来提高解题的速度。例如在解答词组搭配的题型时,学生们可以运用代入法将各类选项的词组进行带入,进而通过进一步比较得出最佳的选项。
3.2 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们对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错题总结,将他们划分别类,归纳出相关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方法。事实上,语文教师的总结与方法的讲授对高中生来说,一方面是学习和解答基础知识的快捷方法,另一方面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总结和经验的交流,学生与学生通过互相交流与资源共享创造出和谐的语文学习环境,进而又能进一步刺激学生们对语文知识的自主学习和探索总结。
篇8
2、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3、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4、车到山前--------必有路
5、打破砂锅--------问到底
6、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7、虎落平阳--------被犬欺
8、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9、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0、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11、大海捞针--------没处寻
12、竹篮打水--------一场空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船到桥头--------自会直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6、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7、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8、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9、芝麻开花--------节节高
20、新官上任--------三把火
21、瞎子点灯--------白费蜡
22、兔子尾巴--------长不了
23、偷鸡不成--------蚀把米
24、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5、老虎屁股--------摸不得
26、老虎拉车--------谁敢
27、老鼠过街--------人人喊 打
2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2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30、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32、壶中无酒--------难留客
33、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篇9
关键词:文化知识 基础英语课 基础英语教学
1 基础英语教学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重要性
2003年国家教育部批准实施了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大纲明确指出,基础阶段(一、二年级)基础英语(即综合英语)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笔者认为这其中的基础知识不仅仅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篇章结构、语言功能/意念等,还应包括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化了解。广大一线教师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文化因素的渗透。基础英语的后修课程高级英语教师反映,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知之甚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语言的学习。根据几年的基础英语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文化知识的渗透应从基础阶段即基础英语教学开始。
基础英语课在一、二年级中所占比重相当大。在笔者所在的学校,一、二年级基础英语课每周6学时,周学时占基础阶段英语课46%。这个数字足以说明基础英语教学在整个基础阶段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对学生基础英语学习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的学习意识非常强烈,迫切希望了解他们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等文化。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文化因素渗透的越多,学生对所学课文的了解就越深刻。
2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中心概念提出来,并且将它的含义系统地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后来,美国一些社会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修正了泰勒的定义,补充为“实物”的文化现象,把泰勒的定义修正为:“文化是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林纪诚,2002)
关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中外学者纷纷对其进行阐释。Claire Kramsch (1993:1) 在关于语言和文化的研究中指出:“文化在语言学习中不是可有可无的第五种技能,排在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教学之后。文化从学习者开始学习外国语的第一天起就始终渗透其整个学习过程中,一不注意,它就会使他们心神不宁,使他们在交际技能方面的缺陷暴露无遗,向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能力提出挑战。”
外语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文化在外语教学中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语言也是一种文化,是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讲的文化知识既包括讲英语国家的同一时代的文化,也包括不同时代的文化。
3 如何将文化因素导入基础英语的教学中
全国许多高校的基础英语教材采用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李观仪教授编写的《新编英语教程》。《新编英语教程》是一套综合性训练的英语教材,是供外语学院和其他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基础阶段使用的教材,该教材侧重于听、说、读、写四项语言能力的培养,并附有一定的翻译练习,再加上配套的练习册,突出了基础训练的比例。教材的编排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揉综合性与灵活性于一体,既便于学生的学习训练、又便于教师的教学指导(郭文海,2003,9)。笔者根据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经验,以《新编英语教程》第三、四册为例来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意识地将文化因素导入基础英语教学中。
3.1 政治历史参照
政治文化因各国而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背景。我们以《新编英语教程》(以下称教程)第三册的第五单元The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Chunnel为例来说明政治文化对我们理解文章的重要性。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描写英吉利海峡在开通前英法两国人民对其的态度;第二部分简要地介绍了当时工程的进展。如果学生对两国关系的背景不了解的话,很难理解英法两国居民对英吉利海底隧道开凿的抵触情绪。对相当简单的一句话如果没有历史背景,学生很难理解。一位退休公务员说,“I’d rather England become the 51st state of the U. S. A, than get tied up to there.”为什么讲话人宁愿让英格兰成为美国第五十一个州,而不愿与法国连接起来。一个法国农民说,“I went to English once. Never again. All they eat is ketchup.”我去过英国一次,再也不去了。他们吃的都是番茄酱。如果我们对英法两国的历史关系作一概要的了解,就不难发现为什么两国人民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英国与法国之间的矛盾冲突由来已久。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了英国成为威廉一世,之后,法国文化与礼仪在英国贵族中占统治地位。1154年,亨利二世夺回英国王位。1337年,英国的爱德华三世夺取了法国王位,导致了百年战争的爆发,百年战争时断时续,一直打到1453年。两国的战争在14、15世纪继续进行。1689-1815年英法之间为争夺在北美大陆的控制权不断产生矛盾,英法两国的矛盾一直持续到1818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惨败,这也是英法长期争斗的结束。了解政治文化对这篇文章的学习至关重要,倘若没有涉及这部分内容,整篇文章无法下手。
3.2 文学作品欣赏
《教程》部分所选材料来自英美著名作家的作品。如第四册的第九单元The Pearl 选自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同名小说。节选的文章是渔民基诺在去镇上卖珍珠之前的场景。如果学生对这部小说了解甚少的话,学起来会有些难度。斯坦贝克的语言非常优美,并且擅长使用修辞等手段来达到感染读者的效果。在讲这篇文章之前,教师不必从本文入手开始讲解,不妨可以从这部小说开始讲起:首先分析小说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写作基调、主题以及它所反映的人们对梦想的追求。当学生对这部小说有了总体的了解之后,我们再进行课文的学习。此时会发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相当快,几乎和教师同步进行。在针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提问时,学生们很容易回答上来。最明显的是,学完课文作Role-play时,学生们都将老师在课堂上分析小说的一些情节纳入他们自己的对话中,而这些情节是课本里所没有的。这种方法将使教师知道学生真正掌握了这篇文章的主题,以及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3.3 人文宗教求证
宗教在英美国家文化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据统计,85%的美国人是基督教徒。因此,许多作家把宗教话题纳入他们的写作视野,以及借助宗教来表达主题思想。《教程》第四册第三单元的Salvation,选自兰斯顿·休斯的自传体小说。在这篇自传体的文章中,作者力图让我们了解孩子怎样对待宗教以及为什么孩子有时会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上撒谎。整篇文章语言点并不多,但充满宗教色彩的词汇让学生们难以了解。倘若老师在上课时面面俱到地讲解课文语言点,而忽略了宗教本身,学完之后学生们会觉得这篇文章索然无味。笔者在讲解这篇文章时,首先从作者入手开始讨论。兰斯顿·休斯是美国现代优秀黑人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哈莱姆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休斯以极大的同情描写美国黑人的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抨击白人统治者的种族歧视政策,启发黑人群众的觉悟和自豪感。有了这个背景知识,我们对本文的主题有了大体的认识。文章的主人公并不认为上帝最终会拯救他,能够拯救他的只能是他自己。文中出现的sin, pray, lamb, sermon, soul , hell等词都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但学生对这些词并不是真正了解的,了解基督教的历史和现状等会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认识,能够正确掌握这些词汇使用的语境。
3.4 地理知识的认识
《教程》第三册第三单元的Three Sundays in a week说明地理知识的了解对学习文章的重要性。这篇文章选自美国19世纪著名诗人、短篇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爱德加·爱伦·坡的短篇小说。他的小说情节巧妙别致,推理严密,文笔考究。但节选的文章是利用了一个地理常识编撰了一个饶有兴趣的故事。在讲本篇课文之前,笔者借助地图和学生一起分析时区和日界线。对几个专业术语像格林威治平均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讲解之后,学生懂得了这样一个基本常识,即:每当穿越日界线时,向西则日期向前进一天(即失去一天),向东则日期向后退一天(即多出一天)。换句话说,如果向东旅行,假如到达日界线时是星期一,那么穿过日界线后,就又是星期天了。本文的鲁格杰恩大叔提出,除非一个星期有三个星期天,否则不同意罗伯特与凯特结婚。为了挫败鲁格杰恩大叔的反对,罗伯特与凯特请了两个刚刚环游世界归来的水手朋友,一个自西向东旅行,多出了一天,一个自动向西旅行,失去了一天,在他们的帮助下,想出了一个妙计,骗了鲁格杰恩大叔相信三个星期天确实集中到了一个星期里。讲解完这个问题,当我们再去阅读这篇文章时,学生们轻松掌握了这几个年轻人利用了妙计,让鲁格杰恩大叔上了圈套。
本文只是分析了几种可以利用文化知识的渗透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但这不仅仅是把这些知识介绍给学生就完成了,还需要我们教师对后期学生如何利用所学过的文化知识促进他们的学习以及学习效果怎样都需要做一定研究。我们可以通过平行班的不同教学情况得出一个结论,或者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其文化渗透前后,以及学生自己的感受等等来考查一下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Claire Kramsch. Culture and Language.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公共基础课, 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所需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课程, 是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也为将来运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
一、教学现状
如今各高职院校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地如下几个问题:
(一)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很多城市从小学开始就已开设计算机课程,这部分学生本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这样,来自城市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就普遍高于来自农村或者山区的学生。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给计算机教师教学的实施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教学模式更新不彻底,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往往都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则始终是一种被动学习的姿态,这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特别是像计算机基础这样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技术课程,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不起来,则教学目标将无法实现。
由于高职学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导致学生的学习心态相差很大。在理论课课堂上往往能坚持整堂课都全神贯注听讲的学生不多,学生上课时戴耳机、打瞌睡、玩手机、偷偷聊天等情况时有发生。这说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急需提高,学习态度急需端正。
(三)计算机教学软、硬件设施落后
由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是属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班级多、学生人数多,尽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和在教师机上安装软件进行广播教学的方法,但有的机房由于没有配备扩音设备,后排的学生仍然是听不清楚,教学效果往往不好。有的机房的电脑本身配置陈旧,维护不到位,故障重重,严重影响教学。
二、教学改革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熟练运用各种常用软件,并使用计算机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取得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证书。要达到这一目标,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一)在学生中施行分层次教学
针对我校新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的现实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可采取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学生刚人学时,首先进行计算机水平分层考试,根据考试结果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A班、B班),各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课时,以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学习的需要。
(二)加强高素质的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面对不断更新的《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 对所有的教师,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应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为了使计算机基础教学能够与应用实际相结合,必须尽可能组织和鼓励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高创新能力,进而为教学实践带来丰富具体的案例。为了使从事基础课教学的教师真正适应教学要求,必须提高师资队伍的层次。主讲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考虑到计算机技术变化很快,承担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一般负担较重,学校应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关注教师的业务提高,保证一定的进修时间,并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经验交流会和学术研讨会。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才能使《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提高, 才有可能将改革推向新的高度。
(三)加强软硬件资源建设,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
对于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上机操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经过大量上机操作是难于真正掌握计算机基础技能。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室或微房进行上机操作教学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教室或机房,完全可实现教师讲解和学生实际操作同步进行,教师通过操作计算机,直接向学生展示操作效果,学生即可模仿教师进行操作,这相当于教师在“手把手”地指导每个学生。
当今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日新月异,网络的普及应用为网上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辅助教学是发展趋势,教师可以将邮件地址及部分课件、上机实验内容和素材以及工具软件等信息上传到服务器上,学生通过校园网下载。学生的作业可直接上传到网上,为学生提供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同时教师通过网络收取作业,增加了师生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渠道。在课外,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上的各种资源继续学习,并可进行网上答疑、作业下载、问题讨论等。总之,师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相互沟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紧紧围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立足点,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作为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与时俱进,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推向新的。
【参考文献】
[1]李曼青,朱东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J].福建电脑,2008.(5).
[2]刘倩.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建议[J].软件导刊,2008.(4).
[3]张铁军.计算机教学中情景的设计及运用[J].信息与电脑,2010,(5).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础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