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文学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5-16 14:57: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记文学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记文学的特点

篇1

关键词:《列那狐传奇》;中世纪;城市文学

《列那狐传奇》最早也是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出现在民间的,在11世纪末期与12世纪初期时,法国民间已经有了一些零散的故事片段。在大约1175年,著名的中世纪诗人比埃尔・德・圣克卢对这些民间故事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创作了《列那狐传奇》的前两段。之后,又经过诸多作家和诗人的整理,花费了近200年的时间。方使《列那狐传奇》真正地诞生于世上。通过《列那狐传奇》的诞生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其诞生几乎贯穿了西方整个中世纪。因此,其对西方中世纪社会发展的反映是较为客观、全面的,深入地分析《列那狐传奇》,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客观地把握西方中世纪城市文学的特点

1 较强的社会现实性

从10世纪开始,西方各国因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城市,也随之形成了诸多从事工商业的市民阶层。但从事工作内容的不同,决定了市民阶层的思想与贵族思想与农民思想存在很大的差异。截止到12世纪中期,西方各国市民阶层的力量已经成长到不容统治阶层忽视的地步,对封建领主制度和天主教会的权威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如为了打破天主教会对知识的垄断,他们开始尝试自己创办学校等。但是,伴随反抗而来的是,天主教会与统治阶级对市民阶层的镇压,市民阶层与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斗争日趋激烈,从而诞生了反映市民阶层思想情感与诉求的城市文学,这也是城市文学被称为市民文学的根本原因。城市文学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以揭示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嘴脸为主要内容。而《列那狐传奇》作为伴随市民阶层兴起与发展的一部长篇叙事诗,其内容也不可避免呈现出西方中世纪城市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的特点。

《列那狐传奇》是一部动物故事集。列那狐象征着新兴的市民阶级,故事中出现的狼、狮子、老虎等猛兽则象征着封建势力。通观全文,我们可以发现列那狐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如老虎、狮子等猛兽的,但是,它却充分利用了自身的聪明机智,在诸多凶恶的猛兽中左右逢源,不仅自身无事,更敢于杀害大臣,捉弄狮王,嘲笑教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世纪的市民阶层在武力上虽然远远不如封建势力,但是却能利用自己的智慧与封建势力进行周旋,从中达到自己的目标。例如,在故事中,列那狐最终被象征着贵族势力的狼叶森格伦举报,狮王决定判处列那狐死刑,而列那狐通过花言巧语获得了狮王的认可,不仅逃脱了罪行,更惩罚了对手,这也象征着市民阶层在与封建势力斗争中,市民阶层最终将取得胜利。值得注意的,与传统寓言故事不同的是,整篇故事并没有一味地抨击封建势力,赞美新兴市民阶层的美好,而是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观察并反映了西方中世纪的社会现实。例如,故事中象征着新兴市民阶层的列那狐反抗象征着封建势力的猛兽固然大快人心,但是故事中列那狐经常欺侮鸡、兔、蜗牛等弱小动物,通过欺骗的方式,如躺下装死等,吃了很多小动物,也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劣根性,即商人特有的品性――剥削下层劳动人民。可以说,《列那狐传奇》是一个寓言故事,但又不仅仅限于寓言故事,它更像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充分反映了中世纪那个充满黑暗、掠夺、弱肉强食的封建社会世界。

2 灵活应用象征、隐喻等手法

从西方中世纪的发展历程来看,市民阶层在与封建势力斗争时几乎始终处于下风,这也就决定了其受封建势力的打压相当严重。因此,西方中世纪城市文学的一个特点就是采用隐喻、象征等手法来表达市民阶层的诉求,这是当时教会对知识文化掌控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所以,《列那狐传奇》也不可避免以兽喻人,将各种动物人格化、个性化。其中,狮子象征专横昏庸的国王,骆驼象征教皇,狗熊和狼则是残暴贪婪的封建贵族,狐狸列那象征市民,其他小动物则象征下层人民,用动物世界来影射人类社会。具体而言,《列那狐传奇》中象征、隐喻等手法应用的目的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封建势力贪婪、愚蠢的讽刺

《列那狐传奇》的故事主线是列那与狼叶森格伦的斗阵。叶森格伦贪吃、霸道,比列那更强大、凶狠,但是在与列那的斗争中却始终无法占据上风。例如,列那引诱叶森格伦说,“剃发入戒可以吃到美味的烤鱼,然后用开水将叶森格伦烫得焦头烂额”;列那欺骗叶森格伦说,“用尾巴可以钓鱼,结果叶森格伦的尾巴被冻在河面上等”。这些骗局都是一些十分简单的骗局,而叶森格伦却偏偏相信了。《列那狐传奇》通过一些简单的故事,讽刺了封建势力的贪婪与愚蠢。如果狼叶森格伦不是过于贪婪,也不会相信列那狐那些简单的骗局,更不会自作自受,在与列那狐的斗争中一次次失败。

2.2 对司法制度和封建教会的抨击

对中世纪西方司法制度与封建教会的抨击也是《列那狐传奇》的一个主要目的。在故事中,作为国王的狮子不仅不为下层百姓做主,反而偏听偏信,导致法庭审判一次次地被拖延,象征着教会的骆驼不仅没有向它所宣扬的那样一心向善,反而逼迫大量的人无家可归。对此,列那狐是不屑一顾的,正如故事中所言,“由于我被革出教门,我的灵魂永远不会被打入地狱了”。因此,列那狐既不参加法庭听审,也不愿进修道院,列那狐的种种行为其实都是当时人们的直接反映。随着市民阶层逐渐打破教会对知识的垄断,市民阶层的思想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反映在《列那狐传奇》中,就是对当时封建统治者所自认为公平的司法制度和代表着神权的教会的抨击。

2.3 对上层市民弱肉强食行为的谴责

虽然说,城市文学又被称为市民文学,但事实上,二者仍有一定的区别。以《列那狐传奇》为例,称之为城市文学更为恰当,原因就在于《列那狐传奇》并不是盲目地站在市民阶层的角度上,这就使它与普通的市民文学存在很大的差别。在故事中,一方面,列那狐象征着在于封建势力斗争中始终处于下风,只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左右逢源的市民阶层;另一方面,又象征着对下层劳动人民剥削的商人基层。例如,列那狐对那些象征着下层劳动人民的弱小动物各种残酷行为,如假装躺倒,趁小鸟布鲁不备将它吃掉;真诚地表示不再吃鸡,趁鸡群放松时逮住了一只母鸡等。由此可见,《列那狐传奇》不仅仅是抨击了封建统治势力,更批判了商人剥削阶级,这也是学术界从城市文学而不是市民文学的角度对《列那狐传奇》进行研究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 .民间故事的隐喻和现代性――以《列那狐的故事》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2] 李慧.生命不是简单的对错题――《列那狐的故事》导读[J].阅读,2013.

[3] 刘建军.历史文化发展新坐标上的中世纪精神范本――《列那狐的故事》思想与艺术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5.

篇2

1913年,泰戈尔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这使他在一夜之间声名远播,东西方大批以他为传主的传记文学作品也由此应运而生,“广泛的国际影响引起了全球性的研究者的兴趣。全世界关于泰戈尔的论著,仅传记就达二百多种”。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有关泰戈尔传记文学作品仅英文著作就至少有35种,中文著作和翻译作品20种(不包括同一著作的不同版本)。此外,在英国和印度以英语和孟加拉语双语同步出版的泰戈尔传记至少有两种,而在印度及孟加拉国国内,以泰戈尔的母语孟加拉语创作和出版的泰戈尔传记作品更是十分丰富。

作为一种文学作品类型,传记文学作品自然也是批评家们的研究对象之一。尽管整体上对传记艺术的研究在东西方起步都较晚,但在1915年国外已出现了关于泰戈尔传记文学研究的英语学术论文和专著。而在中文领域内,虽然在不同时期均有不同的泰戈尔传记文学作品问世,但是泰戈尔传记文学的研究领域却一直乏人问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反思与研究有利于促进更好地领会真知。因此,本文试图对中文泰戈尔传记文学作品作一次初步的梳理和考察。

一、中文泰戈尔传记文学作品概述

从1923年至今,不包括不同时期的不同版本,中文泰戈尔传记文学作品共有20部。现将具体作品(不同版本仅取第一版)的种类、名称、著译者、出版者和出版年代罗列如下:

1. 专著 《太戈尔传》, 郑振铎著, 《小说月报》1923年9-10月号

2. 译著 《我的童年》,泰戈尔著,止默译,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

3. 专著 《泰戈尔传》,连士升著,香港文学研究社,1961

4. 专著 《泰戈尔传略》,何乃英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5. 译著 《泰戈尔传》,〔印〕 K.克里巴拉尼著,倪培耕译,漓江出版社,1984

6. 译著 《泰戈尔评传》,〔印〕S.C.圣笈多著,董红钧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7. 译著 《泰戈尔评传》,V.S. 纳拉万著,刘文哲、何文安译,重庆出版社,1985

8. 译著 《家庭中的泰戈尔》,黛维・梅特丽娜著,季羡林译,漓江出版社,1985

9. 专著 《印度近现代伟大作家泰戈尔》,张光编著,商务印书馆,1987

10.译著 《回忆录》,泰戈尔著,谢冰心、金克木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11.专著 《泰戈尔》,宫静著,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2

12.编著 《泰戈尔》,郎芳编著,深圳海天出版社,1997

13.编著 《泰戈尔》,郎芳、汉人编著,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14.专著 《泰戈尔》,吴文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15.专著 《寂园飞鸟:泰戈尔》,侯传文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

16.专著 《圣地灵音:泰戈尔其人其作》,北城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17.编著 《泰戈尔: 东方诗圣》,刘会新编著,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3

18.专著 《世界十大文豪:泰戈尔》,童一秋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19.编著 《泰戈尔,你属于谁》,人文素养读本编委会,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

20.编著 《泰戈尔画传》,董友忱编著,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由此可见,在80余年的时间里,在数量上,中文泰戈尔传记文学作品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再到大量涌现的变化过程;在创作上,也逐渐从初期的以译介国外作品为主过渡到以独立编著和写作为主。综合以上两条规律,我们可将泰戈尔传记文学作品的发展分为如下三个阶段: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共有作品3部;学习阶段,20世纪80年代,共有作品7部;繁荣阶段,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共有作品10部。这三个阶段前后相承,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勾勒出中文泰戈尔传记文学作品发展的脉络,同时每个阶段又各具特点。

在起步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以前,共有3部中文传记作品问世。其中一部为译著,其它均为专著,这暗示中文泰戈尔传记文学作品的作者们对泰戈尔的生平和创作具有高度的审美自觉。这一阶段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对泰戈尔的生平和创作进行了初步介绍,使中文读者得以初识泰翁。好的艺术作品是属于全世界读者的共同财富,而早期出现的这些传记作品则为中文读者理解泰戈尔作品提供了最初的平台。作为最早的中文泰戈尔传记文学作品,郑振铎所著《太戈尔传》撰写于泰戈尔第一次来华前夕。彼时由于中国国内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泰戈尔本人以及泰戈尔的来华被不同的阐释者赋予了不同的含义。郑振铎的这部传记客观上为国人在甚嚣尘上的纷争里对泰戈尔进行最基本的认识提供了一种可能。然而,由于创作年代的限制以及资料的缺乏,这部著作没有能够成为有关泰戈尔一生的完整传记。中文领域内第一部完整论述泰戈尔一生的传记文学作品是连士升所著的《泰戈尔传》。这部作品以近三百页的篇幅,叙述了泰戈尔的生平,评述范围涉及泰戈尔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诗歌、戏剧、小说、绘画、音乐和书简。作为第一部完整的中文版泰戈尔传记文学作品,应该说这部《泰戈尔传》无论在资料掌握方面,还是在有机整合、且述且议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准。可惜的是,这部20世纪60年代在香港出版的著作并未能在大陆广为流传,不但广大读者无缘读到此书,其后的中文泰戈尔传记作者们在创作时也少了一个与单纯的翻译作品创作风格完全不同的可资借鉴的版本。这不能不说是中文泰戈尔传记创作在起步阶段的一个遗憾。

第二阶段是学习阶段,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翻译作品占主要地位,有几部质量很高的英文泰戈尔传记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这里首先必须提到克里希纳・克里巴拉尼所著的《泰戈尔传》。作者是泰戈尔的孙女婿,曾在圣地尼克坦与泰戈尔共同生活,同时他还是印度著名的文艺评论家。他所著的《泰戈尔传》1962年由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和纽约格罗夫出版社在两地同时出版,1980年由印度国际大学出版第二版,其节选本在1961年至1971年间在印度国内共出版4次,计有2个版本。这是一部高质量的泰戈尔传记文学作品。它将泰戈尔的生活与作品丝丝入扣地结合在一起,生动地再现了一个作为艺术家、哲学家、爱国者的真实复杂的泰戈尔。这样一本传记作品不但值得翻译而且值得一再研读。《回忆录》实际上由《回忆录》和《我的童年》两部作品组成,它们分别是泰戈尔在50岁和79岁时用孟加拉文写的自传,后均被译成英文出版。尽管《我的童年》早在1945年已有中译本,《回忆录》的中文译本却是第一次出现。它们共同展现了泰戈尔自己记忆中的生活,为更直接地了解泰戈尔提供了可能。何乃英著《泰戈尔传略》篇幅不大,简洁明了。值得一提的是,它是大陆出现的第一部完整记录泰戈尔一生的中文泰戈尔传记文学作品,因而对大陆的中文泰戈尔传记作品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奠基作用。这一时期中文泰戈尔传记作品的翻译与出版,无疑是与自1981年以泰戈尔诞辰120周年为契机掀起的又一轮泰戈尔研究热潮相适应的。它们促进了中文领域泰戈尔译介和研究的发展,也为此后中文领域内大量涌现泰戈尔传记文学作品埋下了伏笔。

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为繁荣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中文专著不但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翻译作品,而且专著类型多样化,既有普及性作品,也有具有研究深度的作品,既有文字作品,也出现了画传等其他种类传记。尽管这段期间也有译著问世,但或为以往作品的修订再版,如克里希纳・克里巴拉尼所著的《泰戈尔传》经过修订以《恒河边的诗哲》为名由漓江出版社再版;或为同一作品的重译,如泰戈尔的《回忆录》,经吴华重译为《我的回忆》,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此外,没有新的外文传记作品被译介到中文领域。与这种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一时期创作的中文专著争奇斗艳。首先在数量上,从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1990年至今15年内出现的中文专著共有9部,数量为前两个时期中文专著作品之和的两倍还要多;其次在内容上,与前两个时期的中文专著相比,这一时期的作品绝大部分在资料上更为丰富,大陆地区的作品突破了上一时期罗列史料的局限,在对传记作品真实性与文学性结合的处理上日趋娴熟;再次从作品类型上看,有郎芳、汉人编著,主要以青少年读者为对象的《泰戈尔》,也有着重从泰戈尔哲学研究角度出发,凝聚了作者学术研究思想的宫静的《泰戈尔》;最后从种类上看,2005年1月出版的《泰戈尔画传》(董友忱编著)作为中文泰戈尔传记文学作品中的第一部画传,丰富了中文泰戈尔传记文学作品的种类。《泰戈尔画传》展现了有关泰戈尔生平事迹的大量图片,其中有不少是第一次与中文读者见面,直观地部分再现了泰戈尔的生活。可以说,一方面,这一阶段的中文传记作者们,继承和发扬了第一阶段传记作者们对于泰戈尔生平和创作的高度审美自觉;另一方面,经过第二阶段的积累,也随着越来越多的泰戈尔作品被翻译成中文,中文泰戈尔传记作者们掌握了更多资料,对泰戈尔的认识和研究都有了新的进展。当然,不能忽视的是,在这种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中文泰戈尔传记文学作品的整体性

在论及作者与传主的关系时,美国文学批评家艾伦・谢尔斯顿指出:“传记作家总是要去写他对之怀有本能的同情的主人公,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其主人公,同样也展现他自己。”曾两度获普利策传记文学奖的美国当代史学家内文斯也说过:“一本好的传记好比一个珠联璧合的婚姻――作者和主题必须有一种和谐的联系。”作者与作品的整体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部传记是否成功。泰戈尔所以闻名于世,很大程度得益于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泰戈尔值得去写,却并不仅仅因为他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作者心中也必然有不同的泰戈尔。因此,同一个传主,同样的史实,却有不同版本的传记出现。但并非所有的传记都是成功的作品,“一种将来仍会广为流传的谬见是任何人都能写作传记”。

我们可以把中文泰戈尔传记作品大致分为翻译作品和著作两类,尽管翻译作品不存在中文译者的写作动机,但翻译动机却是存在的。迄今为止,共有6部外文泰戈尔传记文学作品被翻译为中文,它们的译者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译者自身对泰戈尔认同型,如冰心、季羡林、金克木,另一种是译者侧重学术译介,如倪培耕、董红钧、刘文哲。前一种类型的译者往往与印度文化和泰戈尔有着一种情感上的依恋关系,他们或钟情于泰戈尔的作品,或钟情于印度文化。学界公认冰心的创作受到了泰戈尔的巨大而直接的影响;季羡林与金克木两位先生是国内印度文化和文学研究领域公认的泰斗,他们对印度文化和文学都怀着深厚的感情。季羡林先生自己曾说过,他和泰戈尔的关系“六十年没有间断过”,翻译《家庭中的泰戈尔》一书,他的心情是“怀旧与念新并举,回顾与瞻望齐行”。 这使得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泰戈尔自己创作的作品来进行翻译,他们对泰戈尔作品、印度文学和文化的理解,都融入了他们的译作之中。而他们自身的文学、文化素养也使得他们能以中文最大限度地传达泰戈尔作品的神韵,因此在所有泰戈尔中文传记作品中,他们的译作最成功地体现了传记作品所应具有的文学性。后一种类型的译者对泰戈尔传记作品的翻译更多的是出于实际和研究的需要,而没有那么强烈的情感认同因素。如两种《泰戈尔评传》的翻译,一种是1984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S.C.圣笈多所著,另一种是1985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V.S. 纳拉万所著。这两部译著主要是与当时新一轮的泰戈尔研究热潮相适应,而译者自身与印度文学、文化并没有太深的渊源。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的一个问题是, 一些非专业从事印度文学、文化研究的工作者,在处理原作中涉及到印度文化的许多重要问题时会出现偏差,有时候这种偏差还比较大。这也是造成这些译本中某些要点难以被中文读者理解的重要原因之一。相比之下,漓江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泰戈尔传》(克里希纳・克里巴拉尼著,倪培耕译),由于译者曾多年从事印度文学、文化方面的译介和研究工作,译本中对有关印度文化、文学的处理就合理得多。

对泰戈尔传记作品中的中文专著作者的态度,则可以分为介绍为主型和叙述与论断结合型。介绍为主型作者撰写的泰戈尔传记文学作品侧重于对泰戈尔生平事迹的介绍,主要目的在于普及和推广对于泰戈尔的认识,作者主观对泰戈尔的认识体现得不明显;叙述与论断结合型作者则结合泰戈尔的生平、作品进行论述,对泰戈尔形成一定的判断。作者对泰戈尔的认识蕴含和体现在作品中,整部作品较好地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篇3

[关键词]忆语体文学;结构形式;艺术表现

一、忆语体文学的内涵

一切与人类心灵有关的艺术形式,在某种程度上都可称之为诗性艺术。就忆语作品而言,正是作者将忆语文本当作自己心灵的映现,以一颗诗心去体悟生活,方才营造出一个诗性的文本世界。明清以来,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发展和变革,促使知识阶层走上重视主观自我的道路,他们开始追求性灵的表达。晚明个性主义思潮的中心人物李赘提出“童心说”,认为文学应从“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出发,以张扬自我、体现童心者为至文。随后的公安派、竟陵派乃至清中叶以袁枚为首的“性灵派”作家,都同样把“性灵”当作文学本质。他们不再局限于诗歌模糊泛化的情感表现方式,积极寻求在其他文体中为自己写心,包括忆语在内的一些文学样式开始成为文人心灵的展现地,与诗歌担负着同样的抒情功用。中国数千年诗性文化加上特定时代背景的催发,促成了忆语体文学这朵诗性之花的盛开。中国古典诗歌咏情,求真情流露,《诗大序》中指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向来是文人情志的抒发载体,歌吟着文人内心最为隐密的情感。构形求以情运文,诗歌亦受到格律限制,但从内部结构组织看,往往采用意象的联缀式或情感的抒发式,随诗人心性自由挥发。中国诗词虽有豪放婉约之分,但置于世界诗歌之林中,即使是最慷慨高歌的豪放之作,与西方的抒情诗比较,也显得那么含蓄富有意蕴,这与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精神是相通的。

二、忆语体文学结构方式

1.外部形式不遵传统传记章法规范。

忆语体文学是传记文学发展的一个分支,但以传统传记文学的结构规范来衡量它,可谓无章无法。传统传记文学构架整体严密,起首介绍人物姓氏、籍贯、身世,然后铺叙人物生平事迹直至一生完结,结尾仿史传作法以一段评价总结全篇。忆语体文学则由一系列片断随意连缀而成,形成开放灵活的散化结构,可以说只要能表达作者情思的形式,都可任意取用。我们很难对忆语体文学的结构进行归纳,只能统称之为“不拘一格”。

2.内部情节缺乏时间顺序或因果逻辑性。

考察传统叙事文学的结构方式,尤其在传记文学里,时间有更重要的意义,人物生平能否连贯始终,在于时间能否有条不紊地贯穿起诸多事件。总的说来,时间是更能把握的东西。不论事件发生在身外还是体内,我们都能确定次序,分辨先后。时间与事件,是一条分不断的链。到了忆语文本中,忆语作者是以感觉和经验去把握世界,强调联想发散式的思维方式,不重严谨、缜密的逻辑结构,其感知到的是感性琐碎的日常生活图景,文本也相应缺乏清晰完整的叙事框架。而且所选题材限于家庭婚恋生活,轻盈短小的片断描写,足以勾勒点滴生活情态,不必构建完整宏大的社会生活图景。因此忆语文本内部各个片断,不一定都以时间顺序或因果逻辑安排秩序,组织行文,这就缺少发展性与逻辑性。

3.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这种不拘一格的行文方式是与自由抒写情性的特征相伴相生,原有的一切作文教条便不能对文人形成束缚,文人们不专意地去考虑选材、结构、语言等等形式的问题,而只是一味地自由任性地去写,去创作。这样一来,文人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修养和对艺术美的直觉把握,便在无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左右着文人对艺术形式的选择和创造,左右着文人对艺术美的把握和追求,并把这些选择和创造、把握和追求,一点一滴地自然而然地渗透在提炼主题、结篇布局、取舍材料、遣词用语等具体的创作之中,从而使闲书的行文灵动而流畅,语言自然而质朴,结构散放而灵活,达到了一种无拘无束、不拘格套的艺术境界。“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本是晚明公安派的创作观念。其代表人物袁氏三兄弟在个性主义思潮中心人物李贽“童心说”的影响下,提出了一系列体现晚明文学新价值观的理论主张。如“性灵”一说:“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魂。”忆语体文学显然是这一性灵思潮的产物。

三、忆语体文学写意性的艺术表现方式

1.节制的情感表达。

(1)直抒胸臆。作为一种抒彩浓烈的文学样式,忆语作品中有大量直抒胸臆的语句,出现在全文总括处或每则片断末的抒情感发中。它们多与叙事配合,自然顺接,点到为止,来得节制、自然、质朴。(2)诗歌承担的抒情功能。诗歌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可以在较短的篇幅内传达尽量多的情感内涵,创造出耐人寻味的诗意,这是散文笔致较难达到的效果。忆语用诗,重在精练,这与其片断单则的体制有关。忆语以“则”为单位串起行文,每则片断内部描述一段生活场景,容量较小,无法承担额外诗句的铺排,大量诗句的引用可能破坏它短小精悍的特色,因此忆语诗句总是取其精华,用在最能体现诗性价值的地方。

2.描写的意境化。

意境化是忆语体文学诗性特征重要表现方式。意境是以有形表现无形,以有限表现无限,以实境表现虚境,使有形描写与无形描写相结合,使有限的具体形象与想象中的无限丰富的形象相统一,使再现真实实景与它所暗示象征的虚境融为一体,从而为艺术接受者提供一个可以生生不息的想象世界。包括:(1)诗性语言的运用。描写的意境化,首先来自诗性语言的运用。忆语文章选词用调相当讲究,其语言采用典雅精粹又流畅浅显的文言文字,富有画面感和音乐性,深情蕴于其中,往往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2)意象的选用。“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独特的概念,通常指创作主体通过艺术思维所创作的包融主体思绪意蕴的艺术形象。”在片断描写中勾绘一些简单而别有深意的形象或物象,这就将作者隐含的思想情感指出来,既传达了作者别样的心思意绪,也造就了描写的意境化。

3.叙述的空白意蕴。

诗化的意境不仅体现在有形之景中,有时“不言”更能传情达意,达到含而不露、意在言外的效果。苏轼《送参寥师》:“欲令诗语妙,无令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华琳《南宗秘诀》:“凡文之妙者,皆从题之无字处作来,凭空跳起,方是海市蜃楼,玲珑剔透。”莫不点出空白之境的意蕴。忆语作者深谙这一点,当他们在讲述事件时,有时会有意省略一些情节发展的重要内容,这里的空白就扩展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使文本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内涵。

4.和谐美的女性形象。

诗要展开审美想象,必须进行高度概括,这种概括性使不同人的情感差异进入一种共同的情境,因而在诗中最高境界是内心与外界、内心与内心高度统一的“意境”。忆语体文学作为一种诗化的文本,同样强调高度统一的“意境”,表现在其中的女主人公身上,便是对和谐美的追求。因为任何一个形象胚胎都产生于生活特征与情感特征的化合。在诗中更突出的是对生活的普遍概括性和情感的统一性。普遍性和统一性使诗的形式有一种求同的功能,不管在生活中有多么大的差异,一旦进入抒情诗,这些差异就被概括、缩短了,乃至消灭了。忆语女性是一群诗化的人物,她们的性格往往恒定不变,一出场就带着美德与诗性气质进入读者视野,并在以后漫长的时日里,通过日常生活琐事的展现,不断巩固给读者留下美好的印象。如忆语作品写到身为贤妻的女子们,总是不厌其烦地提到她们如何为病患的家人忧心难寝,并耐心地照顾他们,或如何辛苦地操持家务、料理家事。类似这样的细节场景一再复现,但每一次展示。都只是人物善良天性的平面铺展。

篇4

一、增加了“探究”能力的考核

在语文考核目标与要求中,2015年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即6个层级;而往年的大纲版考纲中没有提到“探究”能力的考核。探究指的是“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是对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探究性学习的考核。探究性学习的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其考查不可能是无限开放的,其特点是对题目的回答具有选择性,有较强的个性,并且个性是符合情理的,而不是天马行空、任意为之的。

以往“探究”能力在课标卷中的考核主要是放在选考内容中进行。比如,文学类作品的阅读要求:(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实用类作品的阅读要求:(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2014年全国高考课标2卷第12题第4小题:“作为一名爱国的科学家,邓叔群有哪些突出的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对于这一类型的题目,考点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F,属于“探究”能力的考核范围。这在2014年全国高考大纲卷文学作品阅读部分已经有所体现,如“‘雨’给作者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听雨’让他明白了什么道理?请根据全文进行分析”。该题就是要求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是一个较为突出的变化,教师和考生应该予以重视。在回答这一类型的题目时,考生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观点明确,不可模棱两可;二是从文中找出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据;三是进行简单的分析,以理服人;四是鼓励有个性、有创新的表达。

二、试卷结构的改变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卷为阅读题,第二卷为表达题。阅读题由必考题和选考题组成;表达题由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组成。这样的试卷结构使语文学科的性质更加明确,而教材的体例也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几大部分。

往年的语文高考大纲卷的卷面结构以主观题、客观题作为第一卷和第二卷的区分标准。第一卷包括字音、成语、语法、句子衔接等基础知识和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等客观题;第二卷由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文学作品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及作文组成,在知识系统上存在交叉,容易出现重复。比如,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大纲卷第18题:“下面是某杂志编辑部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的部分内容,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更改,要求修改后语言得体,语意连贯。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的能力”。该题的题目要求主要是用词不当,涉及语意连贯、语言得体几个方面,但是在第一卷的基础知识考题中已经涉及修改病句和语意连贯的问题,因此,该题的设置显得有些重复。

在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课标2卷语言文字运用考题中,识记型的考题较少出现,更多的是从运用的角度设题,如成语的恰当运用、病句辨析、语句衔接、语言得体、图文转换等,角度不同,涉及面较广,尤其是在题目中设置情境,从生活中提出问题。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大纲卷在这些方面也是改变最多的,体现了积极向新课程过渡的特点,删除了连续六年不变的仿写语句这一题型,没有出现往年的大热题――句式变换,只保留了短文改错的传统题型,这说明考题的题型更加灵活多变,积极向理性思维靠拢,力求表达更为准确。比如,第18题通过招聘经理的情境侧重考查考生对概念进行分类的能力:给出一组材料,观点并不连贯,前后似乎也没有关联,让考生辨识、判断、推理和归纳。再如,第19题要求考生指出文中五处用词不当之处并予以修改,题干要求修改后“语言得体,逻辑严密”,比2013年考题要求的“语言得体,语意连贯”的指向性更明确,要求更高。

考生在2015年高考语文备考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注生活,紧跟时代。考生要从生活中寻找语用材料,关注生活、关注社会,通过语文知识了解社会生活,通过社会生活巩固语文知识,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要有将信息与文字进行相互转化的能力。第二,注重整体阅读,强化思维训练。教师要培养学生准确把握文意的能力,注意多种题型解题的规律与技巧,重视考生概括能力和准确表达逻辑语意关系能力的培养,强化思维训练。第三,重视图文转换题。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关键在于学会看构成、理关系,解读图表的构成,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确定它们所要表达的意向及含义,懂得借助对应的图像(印迹)、结果(表值)的变化来推断其意向,揣摩图表的意义,揭示图表的实质,给图表下结论,并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古代诗文阅读新题型

备考时我们要重视近年全国语文高考古代诗文阅读中出现的新题型。

首先,断句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考点。历年语文高考古代诗文阅读第二道选择题基本上是筛选文本信息,但是在《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题型示例中出现了“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这样的题目,而这种题目只是在2014年全国大纲卷、北京卷、广东卷中有出现,这是变化较大的一个题型。“习其句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功,这种变化回归了文言文阅读的原始能力,体现了文言文本色阅读的特点。题型示例中还有这样的题目:“下面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内容解说”实际上是考查考生对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理解,也是一个新的变化。

其次,在名篇名句默写题型示例中,增加了根据语境默写句子的题型,将理解与记忆结合起来进行考查。这在2014年高考语文大纲卷和课标卷中曾同时出现过,也是一种新的考查方式。因此,我们在坚持文言文传统的复习方法的同时,要加强断句训练,将实词、虚词及句式的复习与断句训练结合起来,还要注意朝代、官职、地名、人名、风俗习惯、作家作品等文化常识的积累。考纲在附录部分还列举了“文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其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有50篇,高中课程标准中建议的诵读篇目有14篇,一共64篇,这个要求与往年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考生也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四、重视阅读题的选考内容

语文试卷阅读题第一题为现代文阅读,“考一般论述类文章,选取1则阅读材料。设三题左右选择题”。考查的能力在考纲中主要指“理解”“分析综合”两个层级。试题选材往往是反映某一个领域最新动向的文章,涉及的内容对考生来说是比较新的,或者是比较陌生的,可以称之为“新知识”。“新知识”包含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动态和成果,是人们在学习深入到一定阶段后必然要接触到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能力的测验是为了检验人的潜在的学习能力,如2009年关于甲骨文的知识,2011年关于中国古典诗歌“意境”“意象”的知识,2012年关于“扬子津”变迁的历史知识等,均属于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而关于“沙尘暴”“人体干细胞”“心理学上情绪控制”等知识的介绍,都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新成果,2013年选文介绍了全球气候变暖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考题考查的是考生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自然科学类文章应当具备的理解能力、筛选处理信息能力、综合推断能力。

在课标卷中,阅读题的选考内容是我区考生在高考中首次遇到的,它涉及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考生要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第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考生要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等文章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信息、整合信息,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考生比较熟悉的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虽然在考纲中对文学作品的要求包含了小说、散文、诗歌、戏曲等,但是近年来大纲卷文学作品的选材大多数是散文,如2011年《针挑土》是写人叙事散文,2012年《听朗诵》是议论性散文,而2014年的《听雨》和2013年的《林肯中心的鼓声》均为抒情散文。

在题材方面,2007年至2009年的选文都是表现我国大西北的地域风貌与奋斗奉献精神的题材;2010年、2011年选文改为贴近普通百姓生活的题材;2012年的《听朗诵》是关于文化与道义传承的题材,具有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2013年的《林肯中心的鼓声》文学性较强,语言内涵丰富,作者的内心感受强烈。对考生来说,阅读一位出生于民国初期,经历了战乱和动乱,晚年久居海外,既是画家又是作家的人创作的文学作品,体会其复杂的情感,有一定的难度。2014年的《听雨》是作者通过“雨”描述自己在不同的时代留下难忘的记忆,表达自己深刻的内心,以及从雨声中看到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在考试时,考生要有一定的文化积累,还要熟悉各种文学题材作品的特点。

篇5

    一. 上古期:先秦秦汉时期

    在先秦秦汉时期,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文学形态是混沌的,模糊不清的。很明显的,文史哲不分,在这时候,文学文献很大一部分应该来源于史。像约写成于战国时的《左传》,它虽是一部以记事为主的史书,但它却是作为先秦文学研究的重要文献。这就在于它不仅仅是在记事,写史,它还站在儒家思想的角度对之进行评价,这就超越了史学意义。更为可“贵”的是其文中还用了大量的篇幅记录了《诗经》流传过程中“赋诗言志”,而且还记录了当时人们对于《诗经》的艺术形式以及其他文化艺术形式的看法。这对于后人对《诗经》的研究,包括了思想和艺术形式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和《左传》相类似的还有两汉时期的《公羊传》、《谷梁传》等,它们同时作为对《春秋》的注释,对于文学研究也有一定的价值。

    到了两汉时期,在史书方面最重要的文献是《史记》和《汉书》及《后汉书》。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它对于文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开创了传记文学。它的七十列传。还有重要的是在这七十列传中,有些直接就有文学史料研究价值。像《孔子世家》、《老子韩非列传》、《屈原贾生列传》等直接为后来文学史研究提供了更真实的资料。

    《汉书》中对于文学文献的价值在于它继承与发展了《史记》中的传记文学。像着名的《司马相如传》、《司马迁传》、《贾谊传》等。另外,它还有自己不同于《史记》的独特贡献。其中的《艺文志》应该是第一部真正讨论中国古代早期文学发展的着作,所以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后汉书》更是继承了《汉书》关于文学发展论的传统。对后来的史书都更多的关注文学有很重要的意义。

    另外,除了史书作为文献研究的对象外,经类的更早的像《周易》、《诗经》、《论语》等。《周易》更多的是在论及卦象方面,所以它应该更属于美学范畴。但美学一直被视为是作为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出发点或原则。因此,《周易》被视为最早的对于文学创作思想和原则的重要文献之一。《诗经》中涉及到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论语》应该说是先秦时期文献研究最重要的文献资料。在《论语》中,涉及了很多关于诗歌创作与鉴赏的原则与理论。并强调了文学的社会功能。文学对于道德、伦理观念的宣传,以及对于思想的传播。而且,也对《诗经》分别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分析和评论。另外,在先秦时期还有诸子百家的着作像《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等也很很重要的意义。

    到了两汉时期,对先秦典籍的研究更为专注更为集中。例如对《诗》、《书》、《礼》、《春秋》、《易》五经的研究,成为了两汉时期重要的文献。其中有《毛诗》、《周礼》、《礼记》。等。

    《毛诗》重要的是对《诗经》训诂方面的研究。把视角从思想和内容上转向了文本研究上。“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可以说《毛诗诂训传》是第一次系统地,有意识地对诗歌文本的研究”(《中国文学批评文献学》)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古期(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创作的自觉化和个性开始凸显。但是并没有很凸显的成就。然而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却异常的繁盛。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景象。像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尤其是刘勰的《文心雕龙》这些专门研究的集子出现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推向了历史的最顶峰。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一部很有体系,很专业化的研究论籍。它针对以往的文学研究提出了批评。其中一点是“贵远贱今,向声背实”,针对这一点,他提出了“审己以度人”的批评原则。这在文学理论上,尤其在文学鉴赏(诗歌鉴赏)方面有重要意义。

    陆机的《文赋》是文学研究史上第一次把视角转向了文学创作的内部规律。他强调在于“用心”。要心有所触,心有所思,心有所感,心有所意。因此孙立说它是“迄今为止古代文学批评文献中对文学创作研究最为深入的一部文献。”(《中国文学批评文献学》)

    无论是从魏晋南北朝还是从整个文学批评史来看,《文心雕龙》都是一部最重要的着作之一。《文心雕龙》共分为五部分。这五部分的体例组成一个非常严整的体系,其中涉及了文学本体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文体论、文学史论、文学鉴赏论等。《文心雕龙》“体大而虑周”的体系,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因此后来的学者几乎奉《文心雕龙》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界的圣经。以致后人对它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比如清代散文家孙梅在《四六丛话》中说:

    赋家之心,包括天地;文人之笔,涵茹古今。高下在心,渊微莫识。尔其徵家法,正体裁,等才情,标风会,内篇以叙其体,外篇以究其用,统二千年之汗牛充栋,归五十首之掐肾擢肝,捶字选和,屡参解悟;宗经正纬,备着源流,此《文心》所以探作家之旨,而上下其议论也。

    三.中古期(二):隋唐至明中叶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兴盛景象并没能够延续到唐朝以后,这种到了唐朝随着社会的安定也逐渐安定下来。虽说这种繁盛的景象已经被文学创作夺取,但这种稳定也保证了文学批评的全面性。经历了一千多年的研究之后,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界也都趋于成熟状态。形式和角度也不再单一化。而且文学批评范围也随着文体的扩大而拓宽。这一时期文学批评文献所涉及的文体,除了以前一直都很繁盛的诗歌散文之外,还包括新增的“词”,另外还有以前很少涉及到的小说和戏曲。这些此前批评家较少或从未涉足的领域的拓展丰富了中国文学批评文献的形式,扩大了文学批评的领域。同时这种稳定成熟的状态与领域的拓展也为后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而且研究成果的形式也有多样。诗话是宋代文学批评的奇葩,撰述甚多,影响巨大。例如《六一诗话》(欧阳修撰)。欧阳修主要在诗话里谈到了诗作为艺术。把文学纳入了艺术,也是很有代表性的。最重要的是他开创了用诗话体作为文学批评的方式。

    也出现了大量的研究专着如宋代的《古文关键》(南宋吕祖谦编撰)。主要是“论作文法”、“看文字法”,此书对后世文章学尤其是宋元时期的文章学影响深远。

    《崇古文诀》三十五卷,南宋楼昉撰。它主要更注重于文学成分的艺术分析,这和《六一诗话》颇有相似之处。此书可以和《古文关键》并肩而站。

    四.近古时期:明中叶至时期

    明代文学批评一项不是太景象。状况不容乐观。但也有其自己的成就。主要是在对戏曲、小说的批评方面,还有对传统的诗文评论方面,明代都超越了前者。

    明代研究的形式还是师从宋代的传统。尤其师承宋代的诗话形式。

    《菊坡丛话》二十六卷,单宇撰。绝大部分乃收辑历代论诗之语而成。

    《归田诗话》三卷,瞿佑撰。主要以记事为主,像《菊坡丛话》一样,很少涉有自己的评论。

    到了清代时,比起明代,文学批评有利进一步的发展。发展也有自己的独有的特色。他们开始倾心于学术研究,因而,当时的文学批评更具学术研究的色彩。他们都很注重学术素养,这对现在的研究者都产生很大的影响。正因为更倾向于学术研究,因此清人的诗文评着作更具理论特点,而且更注重其系统性。各种诗说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学说范畴,象“神韵说”、“性灵说”、“格调说”、“肌理说”等。较明代的研究,清代还有一个显着特征是诗话的明显增多。针对此现象,郭绍虞先生就曾说:“诗话之作,至清而登峰造极,清人诗话约有三四百种,不特数量远较前代繁富,而评述之精亦超越前人。”

篇6

梳理探究近两年的四川省高考语用题,可以发现如下特点:

1.试题稳中有变,题型较为丰富多样。

两年四道语言运用题,涉及①(2013)以“如何与陌生人交往”的主题对某老师进行访谈而设计三个访谈问题;②(2013)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进行续写(材料为名著导读中人物);③(2014)给《汉字字形演变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④(2014)紧扣观点,运用排比手法续写(材料为名著导读中作品)等题型,可以说是稳中有变,题型较为丰富,能多角度多侧面地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选材双管齐下。

四道语用题的选材,包括两个途径:①是“点击”现实生活,如2013年的以“如何与陌生人交往”的主题对某老师进行访谈而设计三个访谈问题,这道题直接面对生活,富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彰显了一个“新”字。②是“挖掘”课本资源。这两年的语用题,对课本资源的开发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发“梳理探究”的资源,比如2014年的第19题,给《汉字字形演变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该小题资源就是来源于必修一的“梳理探究”部分的“优美的汉字”;二是开发“名著导读”的资源,2013年的第20题“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涉及名著《红楼梦》和《大卫・科波菲尔》。2014年的第20题“请紧扣下面画线的句的观点,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事的话”,与名著《论语》《三国演义》有关;③是开发“选修教材”资源,2013年涉及到的“贝多芬”出自《中外传记作品选读》,2014年涉及到的《论语》也与《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这几道语言运用题,充分利用了课本资源,也结合了名著导读,精妙的选“点”,符合我们四川省的高考大纲,体现了一个“美”字。

3.知、能同步考查。

2013-2014这两年的语用题的能力层级均为E级,都体现了知能同步,尤其重视能力的考查特点。知识考查的,如要求熟悉“梳理探究”、“名著导读”、“选修教材”等等的文本内容,积累相关知识,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考查的能力,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①想象合理,符合情境;②语言简明,概括准确;③表达生动,语言有文采;④内容充实,释放正能量;⑤接受限制,不超过规定字数。可以说,解答四川省近两年的高考语用题,不仅可以嗅见知识的芳香,而且还能接受能力的历练。

二、近两年四川省高考语用题的备考启示

1.善于体验,多做生活的有心人。

语用题的最大特点就是时代性、生活化,而高考语用题的选材又涉及生活的各个层面,比如家庭生活的聚会交流,校园生活中写启事、做主持,社会生活中的乘车、购物等。考生置身于这些生活的视域,要睁大发现的眼睛,擦亮聪敏的耳朵,留心捕捉生活化的语文,待取用时全不费工夫。象2013年的“如何与陌生人交往”的主题访谈,它与近年来中学生和与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有较强的逻辑关系。

2.关注时代,关注文化现象。

四川卷2013第20题是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

解答这道题,需要考生关注时代,关注文化现象。近年来,人们对一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思和价值,日本近年来对历史问题的认识等均成为这道题命题的初衷。从所给出的作家曹雪芹、贝多芬及大卫・科波菲尔这些作家及音乐家的范畴来看,它至少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符合考试大纲对文学类知识的强化,同时也应该看到,对文学类作品的阅读和写作也可通过这种题型来考察。(2)符合新课标对学生文学修养的考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对近年来平板和手机出现后,中学生普遍以电子媒介为基础而忽略传统阅读方式、淡化文学阅读及中学生普遍文学修养下滑的一种适时反拨和强调。(3)从考察的范围来看,不但中外作家都有,而且还将范围拓展到相关的音乐领域,同时还要深知所给人物范围的名人轶事。考察之细,范围之广,可见一斑。(4)既要有对生活本质化的理解,即对“苦难”的理解,同时也要有面对苦难的精神状态,即在苦难中看待希望,看待人生。还有第19题,问题为“如何与陌生人交往”有一个中心词,两个关键词。中心词“交往”一为“如何”,一为“陌生人”。交往极为一种相互的人际关系,本身包含着一种平等和低进位的人生状态,它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及“天何言哉,四时兴也,万物生也”的朴素哲学思想,同时也包含了道家“无为”的元初概念。

2014年第19题,今年探究能力的考查范围有扩大,方式有创新。根据《汉字字形演变表》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立意在走进汉字历史,了解民族文化,也映射当前的文字繁简之争,其结论指向不言而喻。

2014年第20题是“紧扣下面画线句的观点,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

“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精神。

从画线句中不难抓住“和”这一中心,要求结合《论语》或《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即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名著阅读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又考查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继承了2013年首次新课改高考四川卷语文试题的基本思路,体现了课改与考改方向,也体现了语文的追求:宽度、厚度与力度。《论语》《三国演义》对学生来说应该不陌生,也是要求阅读的篇目,下面以《论语》为例,说说《论语》,《论语》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这部儒家经典蕴含了仁爱和谐的尚和精神,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我们怎么做人;还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行事准则;也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无所争”的谆谆告诫;也有“和无寡,安无倾”的社会理想;还有“以德报怨。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的处世准则……《三国演义》中着重体现的是战争与和平的矛盾。

篇7

[关键词] 教材阅读写作

长期以来,语文学科的教学,特别是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阅读和写作一直是有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可喜的是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训练已占有了重要地位。相应在初中语文学科评价体系中,阅读与写作的能力考查也占有了极大比例。那么,该如何用好教材指导学生阅读写作呢?为此,笔者在这方面浅谈几点粗略的看法。

一、教师应树立大的语文教学观

也就是说,不能把语文学习看作是语文课本的学习。语文课本不应该是知识的本身,而是知识的载体。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如何用新理念、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和驾驭教材,让教材焕发出新的活力,是作为教学课程“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的教师应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焕发新的活力呢?如果把语文课看作是语文书,这不适应学生的创新。因此,作为教者,应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正如学烹调技术,学者首先应学会有关烹调理论知识,只有掌握了理论知识,才能付诸实践。因为实践需要靠理论来指导。但如果只学理论,而不去实践的话,再精湛的理论也会成为空洞说教。因此,要成为真正的烹饪师,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亲自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印证理论的正确性。同样的道理,学生如果只读课本知识,而不在实践中运用的话,那学到的知识也只是空洞的理论而已。因此,作为教者,必须认真在认真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由教材生发出去,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写作,从而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如:教材中的不少综合性活动,对促进阅读也是不可忽略的。如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是“环保小课题研究”,只要该活动精心安排,顺利开展,撰写研究报告对强化说明文的体裁特征,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类似的还有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为本地人物立传”,对学生阅读传记文学富有意义。

二、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能,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技能指的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析和提取文章或文段的关键信息,并用准确简练的文字将其表达出来,并在阅读检测中挖掘并用题目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去解决相关问题的技能。

要学生掌握阅读技能,首先要立足教材。教材中的课文分“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教读课文多是名篇佳作。因此,教者必须利用这些“例子”来传授知识。在教学中,本着帮助学生提高技能的目的去点拨学生掌握文中有关的课文,做到每一个知识点都过关,特别是阅读和写作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举一反三,严格训练。如此二者兼顾,才能发挥“教读课文”的最大效用。如:以《季节》为题,我布置学生写作,我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收获了很多灵感,如“人生的四季”,“自然的规律和人生规律”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让学生举一反三,联想课内外相关篇目,很快学生对《石缝间的生命》蕴涵的“敬重生命的情感和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更浩瀚的海洋》包含的“对理想境界追求不止的精神”、《永久的悔》“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等主题,有了更新更深刻的理解。对“自读课文”,我也作了灵活的处理,指导学生自学。目前,由于近年升中试题涉及课文的内容较少,课外阅读偏多。以致有的教师认为课本知识不学也罢。其实不然。作为教者,可以精选一些典范篇目用以检测学生对文章知识的掌握情况,以训练他们的阅读技能。此外,还要加强课外阅读,培养和提高阅读迁移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内掌握了阅读技能后,自然就会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这样,教者就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进而延伸到写作。在阅读中,教者要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并给予适当的阅读辅导。只有经过足量的课外阅读,学生所学的阅读技能才能不断提高。

三、指导学生运用规范化的语言

语言是文化载体同时也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这是大家公认的。也可以说,语文课就是“语言的运用课”。语文课传授知识,分析语言是要总结善于运用语言之人的经验,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它为什么是这样”。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它要求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说话、写文章时必须会运用规范化的语言在此基础上再达到熟练操作。在阅读方面,学生逐渐进入“扫读”阶段;表达方面,则表现为不断提高言语表述的清晰程度和流畅程度,这大体相当于“简明”和“连贯”。此外,还须注意到言辞所在的环境,以求得更佳效果。这方面的要求,就是“得体”。

四、以写作来促进阅读,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掌握了阅读技能,还需要会运用。这不仅包括做大量阅读训练题,而且包括大量的写作训练,这一点可以具体体现在每个单元的写作训练中。例如缩写、仿写、写读后感等。这就要求学生在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同时整理自己的学习思路。所以阅读之后让学生写作,用写作来促进学生阅读,这是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法。如: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要求仿写诗歌,我布置给学生的作文训练内容是仿写《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让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切身体会到:现代诗歌抒情性强,形象鲜明,想象丰富,语言优美等特点,然后又从泰戈尔的《纸船》迁移到冰心的诗歌《纸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去领悟冰心的满腔真挚的思念母亲的情感,整个过程操作性强,学生也易于接受。

此外,我认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还需更新观念,调整语文教学的方向。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全面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也更完善了,小学教育作为我国九年义务制教学的起始阶段,小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随着我国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大,我国原有知识的传递和教育也变得日益重要,而小学语文教学,这是我国固有知识文化传递和教育的启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为我们的下一代传递我国固有的文化知识,成了当今小学语文教育界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笔者根据个人实际经验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做了如下分析。

一、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小学的语文教学主要有三方面的特征:(1)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思想还没有成熟,思考和思维能力还不够健全,导致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够,对于课堂学习的掌握有待提高。(2)小学生的个性还是比较贪玩的,导致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不是很高,对于没有兴趣的语文学习,课堂学习效率自然不高。(3)小学生比较活泼,虽然在课堂上会使整个课堂学习的氛围变得十分活跃,但教师会很难再把学生的注意力抓回到课堂学习上,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学习效率低。为此,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了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效率的必要途径,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了每个小学语文教师思考的重点。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途径

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把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彻底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具体来说就是从语文教学课前、语文教学课上和语文教学课后三个方面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从语文教学课前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要想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备课工作,充分阅读和理解课堂上所要教的课文,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必须自己充分阅读上课所要教的文章,加深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贯通,必要时可以对课文进行一定的取舍,加强对课文重点的讲解,而对一些课文中的旁枝末节一带而过。为课堂上给学生讲解打好基础,只有自己先理解了要讲的内容,才能在课堂上为学生解答疑难,提高学生的上课效率,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所教班的实际情况,在理解了文本的基础上设置特殊的教学环节,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举例来说,在进行小学四年级《九色鹿》的备课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国产优秀动画片《九色鹿》来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在观看影片的同时,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直观理解,提高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切实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2.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要想在课堂上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才能真正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传统教学模式,把教师设立成了课堂的主人公,而学生只能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导致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差,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低。所以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做好一个良好的领路人,充分发挥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做课堂的主人公,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教师具体该如何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

(1)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教师不应该单方面地讲解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带动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课文。举例来说,在给学生上《找春天》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春天在哪里,哪些迹象表明春天来了,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阅读,去体会学习语文、阅读语文的快乐,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要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锻炼他们的合作意识。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也可以进行分组学习,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总结出问题的答案,毕竟在课堂上教师只是带领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学生不能一遇到问题就问教师,要使他们出现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合作解决,同时这种小组学习也可以延伸到阅读小组,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在语文教学课堂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对于小学生,比起在校时间来说,主要的时间还是在家里度过的,单单依靠在学校的教育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是比较有限的,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性和特点,制订符合他们特征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起步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广大小学教师必须时刻更新自己的观念,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郝建民.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03).

篇9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探究式教学法;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99-01

探究式教学法主要就是指,教师结合初中历史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相应的探究任务,要求学生利用手里的一切资源,包括,教材、课外学习材料以及各种移动终端开展历史的学习,并且积极的完成教师布置的探究任务,在探究的过程中,尽量独自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确保学生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历史这门学科的教学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采取有效的策略积极的开展探究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初中历史探究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创设相应的情境,以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学生只有具有探究兴趣,才能充分的参与到探究学习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利用与本堂课教学知识有关的三个问题进行引导,而这三个问题要难度适中,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教师提出问题之后,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究,学生可以利用教材以及其他的学习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是非常高的,其主要的原因在于问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问题难度不高,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探究学习中,以实现最佳的探究效果[1]。

2.阅读教材充分的挖掘探究资源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探究服务。因此,教师应该充分的阅读材料,结合本堂课具体的历史教学内容,充分的挖掘探究资源,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探究任务,从而供学生探究之用[2]。在实际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由于很多学生的历史基础不扎实,同时历史学习水平较低,进而在历史探究的过程中,任务难度过大,学生无法高质量的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历史学习的自信心,也影响到探究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科学的把握探究任务的难度,确保设计的探究任务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才能够实现最佳的探究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历史学习上不断的进步。

3.对学生的探究学习方法进行指导,确保学生探究学习的质量

教师对学生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非常重要,而这也是确保学生探究学习质量的关键。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对学生的探究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例如,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关键词、表格、比较等方式进行相应知识的记忆,并且利用相应的历史知识解决实际的历史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3]。此外,学生还应该在探究的过程中自己总结探究方法,结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探究方法,这样才能够将探究学习的效能发挥到最大,实现最佳的探究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水平的快速提高。

4.运用多种方法优化探究环境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还应该运用多种方法优化探究环境,为学生营造优质的探究氛围,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探究学习的效果。例如,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学,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20世纪70年代的具体外交成就,再思考取得突出外交成就的原因以及我国在处理对外关系时一贯坚持的原则[4]。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的思考,且思维是较为活跃的,通过有效的实施,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此外,在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应激励学生为主,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进而学生才能够努力的克服在探究学习中的困难,确保学生探究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长远发展[5]。

5.结论

综上所述,从本文的研究中发现,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教学方法, 将其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全面的提高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效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不断提高,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学生不再依赖教师,而是主动想方设法的解决,有助于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夯实学生的历史基础,促进学生历史学习上不断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罗亚岚.信息化条件下的初中历史策略探析[J]. 文学教育(中). 2012(05).

[2]魏文娟.浅谈初中历史的教学方法与技巧[J]. 文史月刊. 2012(08).

[3]顾三花.初中历史复习应避免"多、快、好、省"[J]. 文史月刊. 2012(08).

篇10

【关键词】高中 语文 课堂 提问

一、根据学生实际设置问题

我们学校是普通高中,学生素质处于中等层面。设置的问题要难度适中,跳一跳,摘得到。问题简单学生无须思考。有的只用“是”、“不是”或“对”、“不对”;有的是纯识记题,学生没有回答问题的激情,学生回答纯是附和。问题太难,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没有回答问题的兴趣。有人把设置问题难易喻为“篮球架的高度”,篮球架太低谁都能把篮球投进去,那比赛就没有多大意义;篮球架太高,谁都投不进,那就无人去投了。这个比喻非常形象。

二、设置问题视野要开阔,站的角度要高远

要总览文章,居高临下,不要钻牛角尖,抓了芝麻,丢西瓜。例如《雨霖铃》可设置问题。作者写离别前、离别时、想像离别后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分别表达什么情感?学生通过整体感知就可知道。离别前运用寓情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表达了留念不舍又不得不分离之情。离别时运用神态描写的手法,表达了相爱之深相离之苦之情。想像别后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想像别后孤寂之情。这一问题弄清楚了整首词情感基调,使用表现手法,词的主要内容大致都清楚了。《苏武传》可设置问题。文章如何从环境及细节描写入手,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的?在他周围,有操生杀予夺之的单于和阴险狡诈、卖国求荣的卫隶屠刀,有贪生怕死副使张胜的屈降,有曾为同事、朋友的李陵的声泪俱下的劝降。(社会环境)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自然环境)。把人物推到风口浪尖上,让人物一展风采。描写周围人反应(卫隶惊、常惠哭、单于壮其节,)这一细节,衬托出苏武铁骨铮铮及高尚情操。描写苏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毛尽落,)这一细节,表现苏武为捍卫民族气节宁死不屈、忠贞不渝。这样就把住了文章重点,体现了传记文学的特点。

三、设置问题不要繁琐,不要牵强

1.在课文关键处设问。例如教学《声声慢》这一课就要抓住“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戚戚惨惨戚戚。”设问。这七组叠字分别写出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依据作者生活经历就可作答。作者晚年不但经历了国破家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而且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真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政治上的诬陷。这“寻寻觅觅”叙写恍恍惚惚,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她遗失的可能是流亡前的太平生活,可能是与丈夫赵明诚间的幸福生活与爱情,可能是钟爱一生的书画金石。总之,都是她十分喜爱的东西,如今不复存在,她东张西望,想要寻找。“冷冷清清”写她逃亡在外孤寂的环境。“戚戚惨惨戚戚”写她内在心理状态。这七组叠字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历经丧乱、家破、夫亡之身世,飘零、孤苦、不幸的遭遇,细致表达出来。这一问题学生搞清楚了,就可以了解这首词主旨所在,作者思想情感所在,语言特点所在。

2.在文章联系处设问。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的作用?江水滔滔,使人感到历史流逝,使人对往昔英雄人物无限怀念。这就是即景起兴。“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写了怎样的赤壁之景?有什么作用?描写了赤壁的雄伟壮丽,把奇险的景象写得意境壮阔。为下阕追怀赤壁之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背景。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过渡,由上片状景过渡到下片述人。这三句都是为下文具体写周瑜作渲染铺垫过渡作用。抓住这三句就能感受作者思想(仰慕英雄,壮志难酬),就能感受词的意境(雄浑壮阔),就能感受词的风格(气势语言豪放)。

3.在探索总结处设问。例如《我的空中楼阁》教学,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的景物:小屋与山――小屋与树(近看)――小屋与树(远看)――小屋的领土与领空――小屋的围墙――小屋的空气与光线――小屋的交通――小屋的白天和夜晚――小屋的室内装饰。再找出与之对应蕴含情感的句子:“小屋使山富有生气和情调”“有活力,有精神,使小屋含蓄而有风度”“像鸟和蝶一样,轻灵而自由”“无限的领空显出小屋的开放性”“无形的围墙显出的开放性”“呼吸的是香。富有科学的时间性和浪漫的文学性”“幸福的阶梯是‘我’空中走廊”

“生活的第一件艺术品,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使小屋主人有回归自然之乐”。然后再设置问题问作者托的物是什么?言的志是什么?小屋、树、山、花,它们的活力、轻灵、自由、开放,无不是作者自身精神外化了的景物特征。对小屋的围墙描写,无不表达作者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追求与渴望。对小屋的交通描写,无不表明作者对超然物外的自由和独立生活的向往。学生通过前面的探索就能总结出本文主要表现手法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