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范文

时间:2023-05-16 14:57: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

篇1

摘 要:随着小学教学的不断改革,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面向全体小学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具有个体会具有的差异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根据每位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本文将着重探讨分层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理论基础以及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运用的问题。

关键词:分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 理论基础 运用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概念

分层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针对每个班内学生的不同类型以及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分类,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学生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问题设置以及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从而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进行学习。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全体学生均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培养自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分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差生能够尽可能多的掌握书本中规定的最基本的知识,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尽量能够独立完成课堂上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习中等的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教科书中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的学习技巧,能够独立进行思考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优秀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能够独立思考,还必须要进一步的拓宽自己的视野,学会发散思维,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够创造性的独立完成除课堂以内的学习任务。

(二)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分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是一种按照最优化的教育理论进行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分层教学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条件进行不同层次的分类,努力创设“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良好学习氛围。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理论、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分层教学模式

(一)学生分层

随着小学教学的不断改革,小学语文教师清楚的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再实行传统的“一刀切”“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了。而是应该充分注重学生的个体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做到多思考、多练习,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想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投入到课堂中来,必须要将学生进行分层,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学习。首先,可以根据学生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然后科学的进行分层。主要应该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等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

(二)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活动的进行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不同的学生学习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实施分层教学,必须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师应该认真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认真研究小学语文教科书,并且针对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着重分析教学书中的重难点知识,并且制定出与不同层次学生相匹配的教学目标。可分为:基础目标,发展目标,提高目标。

(三)教学内容分层

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有写字、拼音、朗读、写话等。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必须要分层,只有这样低年级小学生才能正确掌握语文学习内容,培养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高年级小学语文主要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高层次的目标,在教学中要具体具体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内容的分层。

(四)课堂提问分层

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鼓励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能够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课堂充满生机。但是如果教师的问题不符合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将会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十分不利。为了避免出现课堂氛围沉闷的情况,教师必须要有意识的从三个层次进行课堂提问,努力让每位学生均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五)评价分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分层评价是分层教学模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保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进行不同层次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和鼓励作用。首先,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尽量发现其闪光点,让他们在不断的肯定中逐渐进步,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其次,对成绩中等的学生,教师应该采取激励性的评价。既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又帮助他们指明努力的方向,促进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后,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应该采取竞争性的评价。教师在对这类学生进行评价时,必须要坚持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促使他们更加谨慎、认真、谦虚,最终不断超越自己,创造更好的成绩。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分层,有利于学生增加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更好的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三、总结

实施分层教学,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异,同时教师还要在备课上下工夫,充分了解班上学生的个性差异,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保证所有学生均能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学到尽可能多的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无限潜能,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与完善,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李淑彬,高中数学个性化教学策略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59.

[2]林秀平,提高分层教学实效促进全体学生发展[J],新课程研究,2008,(6), 10-11.

篇2

一、让课堂开放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求彻底改变旧的教学形式,建立一种开放性、综合性、创造性的教学形式,它在空间形态上,综合运用网络交互教学、集体教学、个别教学和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在时间流程上,根据实际的教学基础以及教学环境的需要设计教学环节与结构。而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与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二、让知识开放

如:在上六年级下册《统计》这个内容之前,让学生调查自己家每月的收入支出情况,上星期我市降水情况,学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情况,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在课前进行了汇报并说明选择某种统计图的原因。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学习新知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三、让目标开放

教学目标就是预期的教学成果,一般可分为实质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实质性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发展性目标包括发展学生的体力和心理素质及能力两个方面。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应该体现实质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统一,其中实质性目标是基础,发展性目标是核心。运用网络教学手段,可以使这两种目标更为和谐地统一,也进一步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开放。以《统计》一课为例,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掌握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与作用,能正确描述统计图中的数据。2.使学生能正确地制作统计图,充分利用统计图的特征准确、合理、规范地反映出有关数据。

过程与方法:1.经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针对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问题,能提出质疑和修改建议,提高制作统计图的技能。2.在运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断进步。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质疑的习惯。

四、让练习开放

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手段。开放性的课堂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创新。

1.条件的开放性。如:我班有男生30人,__________,女生有多少人?请增加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道分数应用题。通过这样的练习,既使学生掌握了分数应用题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问题的开放性。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必须搜集其他必要的信息才能着手解题。如:根据算编一道应用题。从编的题可以反映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我们的教学也是一种反馈。

3.思路的开放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解法不唯一的习题,让从不同思路入手,去探索多种解法。如教学“鸡兔同笼”时,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思考解决,得出结果时,假设法,列表法,列方程解答等方法非常常见,但也有学生用了抬腿法,用同时抬起两只腿时,鸡已经没有腿了,剩下的都是兔子的,而且剩下的每只兔子只有两条腿,只要除以2就是兔子的只数了。这是多么新颖的想法呀!

五、让作业开放

数学作业不只是做练习,做题 ,还可以进行社会调查, 通过调查了解数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如,学习统计图表后,可让学生收集某段时间交通车上的客流量,制成“客流量统计表”,或收集几家商店的商品价格,制成“商品价格对比表”,或收集乡镇企业近年来产值和利润情况,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让学生能根据自己制成的统计图表,提出一些实际问题。有的小组还自办数学小报,小报的内容是谈学数学的体会,平时的错例,数学趣题,也可以转载其他数学报上的文章。有的同学用写“数学日记”的形式,用语言表达自己数学学习中的新思想、新发现,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觉,增加学习自信心。

六、让评价开放

篇3

翻转课堂也可以称之为颠倒课堂,即指的是教师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通过创设有效的课堂学习内容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们展开深入的思考,进而主动地、自觉地在课堂中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让学生们由“被动学习”的学习状态向“主动学习”转换,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进而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为学生们今后的信息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翻转课堂在使用的过程中还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教师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境,合理应用翻转课堂,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翻转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

翻转课堂的使用首先一定要确保课堂教学是符合教学需求的,这样教师所创设的课堂学习情境才是合理的。其次,教师在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时候,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教师在课堂中充当“引导者”的身份,将学习的主动学习权还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以最好的状态参与信息课堂学习,进而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考虑到小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十分分散,所以在翻转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除了为学生们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外,同时也要积极地对学生们的学习进行监督,对于一些学习上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和实践操作,进而不断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生们的操作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制作表格”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在向学生们展示了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之后,让学生们自行对表格进行操作,待学生们大多可以掌握这一学习内容以后,再通过分组的方式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工,进而制作出一个班级通讯录的表格,W生们掌握如何使用表格之后,便会根据教师的教学作业进行研究和探讨,由于班级通讯录的表格制作工作量较大,所以学生们会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分工,最后通过共同的努力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发散学生们的逻辑思维,使学生们在课堂中能够变得主动起来,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思考,这对学生们的学习发展来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学生们能够从小便养成乐于思考的学习习惯,以此不断推动小学生们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

二、创新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翻转课堂教学是与传统教学完全相反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以此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们能够积极地、轻松地参与信息技术课堂学习。在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充分进行备课,从学生们的角度出发,不断创新出适合学生们的学习情境,对教材内容进行仔细的筛选和课件制作,保证学生们看了之后,既能掌握学习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让他们在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学习知识,进而提高信息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装饰我的幻灯片”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们快速地展示一些装饰完成的幻灯片,通过好看的幻灯片来激发学生们的操作兴趣,接着教师便可以利用现场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们跟着教师的教学进度一步一步地学习装饰功能的使用方法,最后待学生们都掌握了操作方法之后,教师便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一个素材,让学生们进行装饰,最后选取最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奖励,这样小学生们便会被教师营造的竞争学习氛围吸引,进而开动自己的小脑袋进行装饰,以此将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学习气氛推到最高。

三、强化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的电脑操作技术并不是靠教师全方位灌输就能掌握的,信息技术课程也只是向学生们传授一些常用的电脑操作技术,而更多的还是靠学生们自行摸索。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先给学生们普及一些基础的电脑操作知识,并给他们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来巩固和强化他们的实际操作成果,并从中检验他们的实际学习能力,最后教师再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给他们布置拓展作业,以此不断地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结语

篇4

学生创新意识来源于努力探究和自主发展基础之上,这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主线。但是小学生的自主自控能力差,导致课堂效率不高,那么作为教师该怎样将这种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运用到课堂中,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1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感知度差,注意力难以集中

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的编写要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特点,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将现实的例子或生动的故事引入课本。但是课堂教学与教材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分离,加上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没有结合学生情况选取适合的教学素材,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兴趣不高,在课堂中容易出现走神的情况,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1.2 学生与教师课堂双向沟通较少,课堂效率低下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负责授课,学生只负责听讲。这种单一的“一对多”的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弊端,如一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而一些基础不扎实的学生,遇到难点时容易产生逃避心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越少,对学生的学习程度越难掌握。

2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促进自主探究信心的树立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交往、互动和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营造一种学生的内在需要、融洽、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信心,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作铺垫。老师既要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经过相对独立的学习过程,尽可能使他们自己主动获取知识。根据学生实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诱发者,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重在启发引导,点拨与激励,促进和完成从教到学的转化,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例如:在学习《倍的认识》时,“小丽今年6岁,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6倍。问爸爸今年多少岁?去年爸爸的年龄是小丽的多少倍?”围绕这个中心点,老师必须提供宽裕的空间,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教学中要改变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宽裕空间。为此,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的环节。这样,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互相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相互竞争的精神。

3 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景,促进自主探究的欲望

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探究的状态,创设良好的切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的积极性也有着巨大的作用。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学应因地制宜,紧密联系农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时候,在教学之初,就用多媒体创设有关学生在学校的作息时间的情景,里面蕴涵这该节课学生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数学问题。这一方面体现了数学来源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主旨,另一方面也为下面的探索研究准备好了研究的素材。

4 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促进自主探究的形成

由于数学课程内容是现实的,并且过程成为了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就要求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课堂中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促进自主探究的形成。因此,需要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想法不断的探究。例如:在教?W“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为了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需要探究新的算法,每一种计算方法的探索,都是由学生借助于操作小棒,并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索所得到。真正体现了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自主体验、探索的过程。

5 构建合作学习的平台,促进自主探究的氛围

在课堂上,要放手让学生合作交流,积极营造自主探究的氛围,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争论、倾听与反思,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得到提高。在教学中要调动起每次合作的契机,特别是小组讨论、交流,是发展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全体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完善的习惯。例如:在学习《测量》时,老师先给定数学书、课桌等物体,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度,然后小组间进行交流,再全班汇报学习结果。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在合作中体验到在集体中探求知识、积极参与的乐趣,还能加强学习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友谊,互帮互助共同提高,达到了共识、共享、共进的学习效果。

6 密切联系生活,注重实践活动

篇5

【摘 要】文章通过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课堂的高效教学效果实现途径的研究,实现在实践教学中,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高效课堂;创造性;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3-0083-01

教学实践活动的参与主体是教师与学生,教学效果的检验是通过二者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来进行检验。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实践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教育工作所致力追求的教学目标。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着结构式变革的契机,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效的课堂教学成为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必然途径。本文正是基于该背景,通过对教学实践活动主体在教学课堂中教与学模式的转变与实践,最终实现高效课堂教育模式下的高效教学成果。

一、教师以传道授业本位角色定位,转变教学理念

化学科目属于理工科的主要科目之一,其知识的逻辑性与形象性结合得相较于文科专业来说更为紧密。因此,在当前化学课程学习中,知识点的量大且相对来说需要一定的逻辑推断能力,教师往往在注重繁重的教学任务与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能力。换言之,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很可能因为化学课程的难度导致初次学习中理解深度不够,而无法达到教师教学任务预定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难度与情绪,转变在课堂中师道尊严的威严师长角色,通过营造较为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在遇到学习内容的理解障碍时,能主动思考,并主动向教师提出,以便实现教学相长过程中的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效果。

二、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

如上所述,化学科目的学习相较于文科学习,具有逻辑性与形象性知识紧密结合的特征。课堂知识的量大,且逻辑性较强,学生如果需要在短期内消化所学知识并有所反馈与领悟,就需要通过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方式,充分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对于化学科目的学习来说是必要条件,是化学课程学习的基础条件。自主学习,不仅仅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更是学生学习品质的主要特征,学生学习品质的养成,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完整人格的开始,更是充分发掘学生独立学习潜能的开始。

教师在传道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自主性学习品质的养成,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不要急于求成,对所有学生给予均等的受教条件,注重长期的教学效果而非仅仅通过记忆得到的短期速成式教学结果。教师应善于通过培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从而发展思维,真正通过高效的课堂教学,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下的长期教学成效。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化学科目具有的逻辑性,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从理解问题的角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同均可以理解为创新,鼓励学生从思维到知识的创新,这几乎是教育成果的最高层次,也是教师从传道到授业的教育层次的进一步推进。积极、主动地学习,往往会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通过产生疑问—解决疑问的思维路径去拓深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知识。好奇之心作为天性,产生疑问则成为好奇之心的必然结果,创新思维则在疑问中通过学生的主动思考产生,通过有效指导下的思考训练就能够对知识体系进行掌握,这本就是教育存在的意义。教师注重化学知识体系的传授,也要注重在传道授业过程中学生反馈出思考模式,有效地指导学生思维模式的科学化与创造性,得到的将不仅仅是一个好的化学成绩这个简单直接到过于幼稚的教学成果,还将对学生今后的各科学习产生良好的可持续思维培养。

课堂之上,教师通过化学知识的体系化,培养学习的乐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进行创新性思考,让学生在“高峰体验中”不断产生内在的学习原动力,促进学生不断探索,主动发展。让学生从生活、生产的实际中去归纳,既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四、教师需要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切实提高教学成果

专业教师会对所教授课程进行长期的教学实践,教师往往会对教学内容烂熟于心,化学课程的内容随着教材内容的更新,重点略有不同,教师备课往往更加注重科学教学方式的设计,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高效的教学成效。现代多媒体技术早已走入课堂,即配合文字内容,以更为直观的图像、声音加强知识的可接受性,实现有效化学知识讲授模式下的深层次掌握与吸收。教师不断地探索与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予教于学,采用丰富的手段和多样化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于课堂学习,并敢于积极发问,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并最终实现高效的教学成果。一般来说,在化学课堂教学内容呈现的基础上,阶段式问题的提出用来激发学生的探索式思考,通过课堂讨论实现多共性问题的提出,另外,结合化学学科内容的实验性,通过实验演示方式更容易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

以有效课堂教学内容为载体,合理地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及构建合作式学习等课堂教学,将使高效的课堂教学成果在以教学相长、师生双赢为目标下予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李庆涛.高效课堂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2]段栋苗.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探索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王赛中.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4]梁青.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3.

[5]俞柳杰,杭月明,盛春荣等.构建高效教学模式 促进课堂转型发展——小学初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11,(4):72-74.

[6]张明.高效课堂实施障碍与改进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53-55.

[7]张家姿.化学高效课堂—七步教学法实施总结[D].河南大学,2012.

[8]王延芳.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2):117-120.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8-0104-0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语文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以阅读为主的教育模式逐渐形成。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技法上。“读”作为语文教育的首要方法,能够开启小学生探知语文学习的大门,对学生知识量的积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育专家崔峦曾经针对语文阅读教育指出,语文教学除了要加强阅读教学。还要进一步增进学生对阅读、写作等方面的理解和融合。在这样的教学要求下,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应运而生。翻转课堂肯定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当前的教育发展模式,将翻转课堂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从而促进小学生在语文教育中的全面发展。

一、翻转课堂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价值

顾名思义,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法。它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教学关系,使课堂变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场所,让学生将课堂教育延伸开来,课下渗透、课上交流,使课堂变成师生答疑解惑的价值平台,进一步增进阅读的发展成效。

阅读是语文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在翻转课堂中,阅读教育承载着现阶段小学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是培养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阅读教学的教育理念也在发生变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阅读教育方案。当前,传统的教育课堂模式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在课堂上难以做到以人为主。通过对语文课堂的翻转,将学习任务通过相应的教育模式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并借助多媒体促进学生消化知识。在翻转课堂中,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措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翻转课堂的发展基础上,合作学习模式、微课程交流等形式能够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语文教师也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二、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常见问题

1.课堂主体容易混淆

在阅读教学中以生为主,能够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发展水平。但是,在当前的翻转课堂中。很多教师难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习模式,在学习资料的整理和归纳上存在传输性、枯燥性等问题,难以创设和谐的教育学习环境,没有打破传统的教育方法,在阅读教育模式上容易出现主次混淆的问题。

2.硬件设施相对不足

在翻转课堂教育模式中,教师需要将新知识、新方法以视频或音频等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汲取知识。在视频的录制过程中,因录制设备落后、硬件设施不足、形式内容单一,导致教师难以保证视频质量。在视频的呈现上,重点不鲜明,忽略了学生的真实需求。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通常采用手机或DV录像,拍摄手法不专业,忽略视频重点,所以在整体内容上显得枯燥乏味。

3.翻转n堂效果欠佳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翻转课堂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但在当前小学教育中,翻转课堂遭遇教学措施松散的发展瓶颈。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往往对教师设定的教学任务持敷衍、应付的态度。而教师在翻转任务的设计上,考虑得也不够仔细、不够周密。学生在接受能力和阅读重点上尚未达成良性的教学循环,难以使翻转课堂达到生动、丰富的效果。

三、增强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翻转课堂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技术性教育手段。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加阅读活力,教师要从若干方面对小学阅读教学进行强化,具体分析如下:

1.整合教学资源

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校领导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争取专项教育资金,配备专业的视频、音频录制设备,建造积极、科学、全面的网络平台。通过争取课题资金、筹备硬软件资产等形式,借助学校的硬件、软件,建立公共网络教育平台,对课堂中的阅读指导把握关键的教育和核心。有计划、有规律地开展各项教学设计,发挥翻转课堂教育的作用。同时,组织教师进行学习研讨,缔造先进的教育阅读理念,使教师能够真正了解和接受教学成果。以学校、家庭、社会为单位,将不同的群体结合在一起,推动阅读教育的开展。

2.用好碎片时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基础性较强的课程。阅读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门综合性的教育手段,阅读教育和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较强的联系。在阅读教育资源的融合下,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了翻转课堂教育理念的融合。

首先,教师要整合教学资源,将碎片化的阅读时间利用起来,进一步理清教育之间的知识点和联系点,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同时,要具备较高的教育科研能力,针对阅读学科的发展,仔细归纳阅读课文中的知识点。在语文教学题材上,要求学生读准生字、理解生词,然后进行整理。以《乌鸦喝水》为例,教师要结合相应的教育资源,针对文章中的每一段进行讲解,然后找出其中的语气词,让学生体会这些词语所表达的具体含义。

其次,为了让学生体会到阅读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由动画、音乐所营造的良好教育环境中培养学习能力。

3.运用多种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单单要针对学生进行讲解,还要融入模仿、创作等方法,便于学生理解、学习。在阅读内容上,要给学生讲解重点语句和重点段落,引导学生反复读、反复记。教师可以先阅读文章,然后让学生模仿,再由教师逐字、逐句分析文章重点,进行片段阅读练习、单项练习,等等。也可以把握每个人物的语言、心理,坚持阅读的系统化,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还可以设置科学、流畅的教学任务。通过任务的设置,改变阅读的思路。紧扣阅读核心。让学生进行相应的阅读和写作练习。

4.丰富互动方式

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家长误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责任,其实学生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和家长携起手来,共同交流、沟通和发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篇7

【关键词】翻转式课堂 高等数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25-02

高等数学,是一门理论性与逻辑性强的科目,虽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对工程等专业却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但是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和高职学生在入学前时数学成绩大多不太理想,给高等数学的教学也带来了难度。教师单一的教,学生枯燥的听,导致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逐渐减弱,学生上课也越来越不集中听讲,课堂氛围越来越呆板,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差。随着“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从国外引进以来,引起了中国大中小学各科教师的注意,高等数学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探索,引入“翻转式”课堂模式,觉得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观。

一、“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翻转式”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下通过视频的学习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则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1.教学视频需要短小精辟

大多数的教学视频都只有几分钟至十几分钟,每个视频是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集中讲解,对于多数高职学生学习持久力相对较差的特征,短的教学视频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注意力比较集中。而视频的暂停、回放等功能让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能够做到自我控制,对知识点的掌握进度做到游刃有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2.教学信息清晰明确

教室的各种物品等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要求录制视频唯一能看到的是书写所涉及的数学符号,每个知识点的讲解过程是屏幕的主要内容,视频使整个教学信息明确化、清晰化。

3.重新构建学习流程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行为完成了知识的传递,取代了教师现场讲授过程;第二,原来学生课下作业完成的过程现在需要课上完成,这种完成的过程并不是仅仅有学生单一独立完成,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或者师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或者交流完成对知识的“吸收内化”。改变了以往课上授新知、课下写作业的流程。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基于“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我院部分高等数学教师在引入这种教学模式后,认为在高等数学课堂中,“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高等数学课程设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效结合,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由于数学科目逻辑性思维强的特殊性,再加上我校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限,我们并没有对数学课堂全面实施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并没有一刀切,而是根据科目特点和我院学生特点采用了翻转式课堂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较容易理解的章节或者知识点我们在课堂上一次性完成教学,因为对于较容易掌握的章节学生通过课堂的教师直接面授,完全可以理解和掌握,但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也要改变往日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要多注意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在讲解新知识点时,要结合“最近发展区”的特点逐步引导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例如讲解线性方程组的解时,可以通过对高中数学知识中的消元法进行复习,由简单的数学例题让学生亲自逐步体验消元法在解线性方程组中的作用,从而解线性方程组的实质,并由学生讨论得出解一般线性方程组的方法。

而对于某些复杂的概念、公式、图形,则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翻转教学中,学生完全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通过课下看视频掌握知识,遇到复杂问题时,完全可以通过对视频暂停、反复看的方式,慢慢吸收新知。在此基础上还有未能理解的问题时,可以把它带入到课堂中来,教师可以对每个学生的问题进行汇总由学生分组讨论,最后以小组的形式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这种分组、小组讨论、小组解决问题的模式,有效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例如在学习定积分 的几何意义即被积函数 及 四线围成的面积,但是对于这个问题通过视频展现,把整个围成面积的过程展现出来,让学生反复看视频,更容易使学生理解,课上分组讨论并解决相关习题。能够保证学生真正理解并计算定积分。在此基础上更容易接受二重积分的计算及其几何意义。

2.高等数学课堂小组课堂展示讨论结果是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力验证,但同时更体现了对学生的公平评价。

课堂讨论后,各小组拿出各自的问题解决方案是学生自学的核心,但翻转课堂中,为避免有的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老师也要随即参与进来,避免有的学生滥竽充数,抛出相关问题随机点学生回答问题,小组根据各个成员的表现给出评价,教师综合各小组表现给出评价。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知识领悟力差的同学,通过视频的反复,为课下自我吸收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同时也节省了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的时间。这种教学模式,让老师与学生有了更充分的时间接触,更清晰的认识他们,公正的评价他们,同时他们也更容易了解自己,认识自我。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高等数学教学的局限性

由于高职类院校的学生有的学习习惯没有在高中时养成,以至于进入大学后学习习惯也有问题,他们习惯于被动学习,必须有老师督导才能进行学习,对于没有足够的主观能动性的情况下,课下并没有通过视频做好吸收内化,课上参与讨论往往是形式化,人云亦云,无自己的见解,所以教学效果并不好;另外数学毕竟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理论推理、空间想象力于一体的科目,特别是一年内学习从一元函数到无穷级数多章节,如果课下自主学习不及时主动地跟上,也会造成不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院结合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方向,翻转课堂的实施有一定的必要性,并在实践的基础上,设计出了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新模式,并反思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利与弊。但是整个理念是持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现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指导者"的转型, 如果适时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胡晓晓 白宝钢. 翻转课堂教学实践[J]. 中国校外教育,2014(3)

篇8

关键词:情境教学;英语口语教学;情境创设

一、情境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指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或创设尽可能真实生动的生活场景,使学生沉浸在丰富的、自然或半自然的英语环境之中。学生在接触并被输入大量的语言材料的过程中,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对社会的认知和内心的情感,并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或经验积极地构建新知识和整合新旧知识,同时在表达过程中跟他人或其他学生构建一种认知或情感上的联络,以巩固掌握的话语模式。

二、情境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很多语言学家(如J.R. Firth和A.K. Halliday)同时强调了语言结构与语境、语言使用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联系,语言的意义离不开语境,也离不开真实情境(Richards & Rodgers, 2001)。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学习是在特定环境下通过与他人会话交往的协作学习进行信息建构,是社会互动的结果(丰玉芳,2006)。因此,英语口语教学应该结合教学内容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创设有利于他们进行意义建构的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思维,促使他们进行具有交际意义的口语学习。

应用语言学家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强调了可理解的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的重要性,他把能够提供可理解的输入作为衡量优秀教师的标准。而信息输入的最佳方式就是让学生沉浸在真实的英语情境中,充分地体验和感受英语语言。情境教学能够把抽象的语言知识和具体的语境结合起来,使学生将已输入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口头交际能力。

三、情境教学模式在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笔者在高校英语口语教学实践中,将情境教学法引入到课堂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剑桥国际英语口语教程Unit 12 The Right Stuff 为课例,具体分析情境教学模式在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应用。

1.利用图片呈现熟悉的生活场景导入新话题。以free talk的形式,询问学生周末去了哪里,有没有和家人朋友去购物中心。用图片展示我们城市的两大购物中心,伴以语言描绘引出问题―― What makes a successful shopping center? 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成功的购物中心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进而引入本堂课的主题。

2.创设问题情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过程中,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在本课例中,假设大家正在购物中心参观,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并讨论成功的购物中心、电影院、咖啡厅、时尚餐厅分别需要具备哪些因素,引导学生如何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不定式或不定式短语来表达。

3.利用多媒体烘托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对提供的教学形象能迅速感知,提高教学效率。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课堂中采用多媒体构筑情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动静结合的特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吸引注意力,激发学习积极性。在本课例中,教师设计匹配练习,让学生将目的与建议相匹配,输出完整的句子,将表述目的的英文表达方式添加闪烁、加粗、放大等效果,形成鲜明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印象深刻。

4.创设语言输入环境。在口语课堂中必不可少的是加强对学生口语活用词汇的训练,引导学生输入与话题相关的主题词汇,如一名成功的模特、销售人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选择贴合学生当前英语水平的常用词语,让学生通过潜移默化的体验提高兴趣,增加词汇储备。

5.角色扮演体会情境,合作情境加强交流。在口语输出阶段结合角色扮演和情境会话。学生分别扮演求职应聘的面试官和应试者。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使学生迅速融入角色,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使之很自然地增加内心体验,既练习本堂课的句型和扩展词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熟悉了解应聘面试流程。等他们在生活中碰到相关场景时,就可以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表达。

以上创设情境的方法可以将教学内容和学习者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了教师的指导性,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激发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使之愉快地进行体验式学习,从而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丰玉芳.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6):33-36.

[2]田辉.浅析建构主义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09(11):176.

篇9

关键词:高效课堂;自主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自主开放型课堂学案的编排;自主开放型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7-0226-01

“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如何构建高效化学课堂?高效的化学课堂要求在化学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基础,以提升学生的化学素质为目的,通过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而达成课堂的高质量、高效益。简单地说:“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下面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及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一、高中化学高效课堂“自主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自主开放型”课堂在操作上主要包含了五个模块:自学、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巩固拓展、课后反思。课堂划分为三个模块:合作探究、展示点评、随堂检测。课堂三模块大致按照时间划分为:17(分钟)+20(分钟)+8(分钟)。以导学案、固学案为载体,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合作单位进行自主开放型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全方位、多渠道为学生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进入乐学境界,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如何体现开放?近些年来,化学开放题及其教学已经成为化学教学改革及研究的一个热点,许多学者对其涵义、类型及教育的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一些理论问题上已经达成了共识。普遍认为,化学开放题与那种具有唯一正确答案、甚至唯一正确解法的“传统问题”相比,由于自身的开放性质,不再是条件充分、结论唯一,决定了学生不可能按照既定的模式机械地去从事解题活动,而必须主动地、积极地去进行探索,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形成,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一个切人口。

二、高中化学高效课堂“自主开放型课堂”学案的编排

“自主开放型课堂”学案的编排分为预习案、课堂探究案、随堂检测案、课后巩固案、教后反思案五个模块。预习案的编排突出教材的基础知识,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完成;课堂探究案则突出学生的自主创新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效果;随堂检测案属于成果展示;课后巩固案通过精选练习查缺补漏,巩固成果;教后反思案突出归纳总结、加深印象。学案的编排中采用“一次备课”、“二次备课”、“集体备课”制,要求老师备课时结合教材特色,做到备学生、备自己、备教材、备教法、备语言。高质量的“一次备课”是“二次备课”、“集体备课”编写“学案”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高效的“一次备课”,后面的所有环节都是假的、空的、低效甚至无效的。通过汇聚集体智慧采用“集体备课”,提高“导学案”的质量,弥补可能存在的不足。当然再好的“教学案”也要适合自己班级的学情,也要根据任课老师个性化的理解才能科学有效地实施到教学中去。

三、高中化学高效课堂“自主开放型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

1.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入

《新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化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我们把小组合作学习引进了课堂。每间教室分为9个小组。每个小组依据好、较好、一般三个层次组合,每组6到8人,设立小组长一名。面对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有它的优势。

2.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能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实现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整与散、虚与实之间的相互转换,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生动形象地再现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在中学化学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与中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架起桥梁。为此,新课程非常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化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的重大影响。强调化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机对化学学习内容和方法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化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人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化学活动中去。

3.实现“自主开放型课堂”应把握好哪几个关键

篇10

“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对高效课堂的建立至关重要,转变教育观念,把“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放在教学首位。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为依据,我们坚信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学生会学的老师才叫好老师。为实现高效课堂我准备从构建和谐的课堂着手,多做到倾听。

首先倾听青少年,享受教育。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教育过程和教学过程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教育效果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来体现,我们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之一也是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来实现的。倾听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其一,在课前环节――备课。我们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充分认识,我们的教案设计不可能形成一种普通模式,必须根据我们实际所要教授的学生来进行课堂设计,也许我们教50个学生与教30个学生同样的一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也会存在很大的区别,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必须充分的倾听了解我们的学生,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感受受教育者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其二,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也要学会倾听,倾听学生对我所讲每一个知识点的反应,他们的一举一动告诉我他们的学习现状,只有一堂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一堂好课,我们的课堂可以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因为我们的学生是变化发展中的人,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实现和谐高效的切入口。有时候尽管我们地理教师的教学设计很新颖,但由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未改变,往往还处于一种配合的角色,还处在一个机械模仿和被动接受的状态,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和尊重学生不同的经验,见解和想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作为年轻教师有时容易在潜意识里更多的关注教案,关注唯一的“标准答案”,总希望学生沿着我们所期望的预设的方案前进,从而忽视了对课堂上突况处理,如对学生的独特想法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就会伤害学生表达的欲望,使他们完全的服从,完全的相信书本,相信老师,这样也就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没有思想、没有个性、没有创新的人,这与我们的素质教育思想是相悖的。其三,在课后――与学生交流中倾听学生,要求我们倾听学生的情感,关心班上每位同学的心理健康,尤其是性格内向或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就会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后进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其次,倾听同伴,互助合作。我们还没有实现小班化的教学,由于受学生人数,所教班级数和课时数的制约,我们不能够完全接触了解每位学生,无法照顾我们所有学生水平间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来实现高效课堂,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促进来充分面对每位学生,高效课堂的实现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参加学习的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因而依赖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参与程度,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其中并享受参与的快乐。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引导、肯定学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我们一句鼓励的话、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都有可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鼓励他们参与的热情。而此时教师的任务就是根据最近发展区原理设计合适的活动、合适的问题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学习不是放任自流,不是一群人聚在一块儿聊天说话就是一堂好课,我觉得这样的课对我们地理老师的个人专业素养的要求就更高,要有的放失,同时分组时要注意各组的均衡性,组与组之间既具有竞争能力,又能形成互补性,更多的是适当的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法对我们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分组讨论交流结束前,教师要留下时间,给每个合作小组进行总结和评价的机会,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地进行订正和归纳。各小组可选出代表发言,组内成员可以补充。对提出意见不同的同学或小组要进行鼓励,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对未能及时展示成果的小组可课后进行交流汇报,以保证他们的热情;对合作表现优秀的小组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予以奖励。

再次,倾听自我,反思成长。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内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所以波斯纳提出了教师的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因而教师的教学反思在今天高效课堂的创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反思是老师置身于整体的教育情景中,对教育、教学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深究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反馈等。积极撰写反思型教学案例,不断地记载和积累教学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和资料,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深入进行,有利于不断提升从事地理教学者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如果没有教学反思我们很有可能会成为教书匠,我们的教学将会成为简单的重复,延续自己的昨天而没有进步。教师的教学反思可以从多方面着手:反思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中的亮点、课堂中突然闪动的灵感以及遇到特殊情况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