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范文

时间:2023-05-16 14:57: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

篇1

[关键词]主体性;实践主体性;时间;历史

对于马克思如何实现主体性哲学革命,学术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有学者把马克思的主体性问题当成一个实践的生成论问题[1](P17-22),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主体性概念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两个维度[2](P34-40),还有学者认为主体性与实践性是哲学的两大基石[3](P23-26)。究竟马克思哲学是在哪一层面实现了对传统哲学主体性思想的变革?这一变革的深层机制是什么?厘清这些问题,对于全面认识哲学并进一步更好地发展哲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前主体性思想的基本形态和困境

最早使用主体概念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他那里,主体是作为逻辑判断(s是p)中的主词subject,在形而上学的意义上则是实体,即属性和状态的承担者。在古希腊哲学语境中,主体蕴意的是一个贯穿在事物和变化之中的对事物起着支撑作用的不变“在者”,即万事万物的终极原因和本体。在哲学发展的初始阶段,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低,不能以纯粹理性推理的方式来把握无限的统一性,只能借助于一个经验的具体事物来弥补最后的推理论断,这种图像表象式的思维正是古希腊早期始基哲学都从具体事物来说明统一性的原因。因而,在古希腊哲学中,“主体”并不就是人,它“只意味着构成存在者的基础的东西,这东西在偶然的附带的东西的一切变化中坚持到底,并把事物实际上作为事物来构成”[4](P44)。

随着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概念开始和人统一起来,人作为主体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理性成为人的代名词,人的主体性被归于理性,哲学发生了近代意义上的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主体性便以认知主体性的方式表现出来。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命题,把“我思”作为认识的主体。通过时间内在化和空间外在化,自我意识成为主体和全部哲学的根基。贝克莱对物质实体加以批判,具体论证了心灵实体和上帝实体存在的理由。经验论和唯理论关于自我意识主体的同一性困境使康德认识到,自我主体不可能通过经验或有限的个体理性来保证。由此,康德由经验意识转向先验意识,通过先验统觉来说明自我意识的同一性和其对经验的普遍性与必然性的规范。先验统觉取消了经验性的时间,把时间变为自我的一种构造世界的形式,处在时间变化之外的自我就处在任何事物之中,从而保证了自我的同一性。黑格尔坚持知识论的立场,把康德哲学中的绝对意识推向极端,创立了以绝对精神为基础的实体和主体相统一的哲学。总体说来,西方近代哲学体现的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以理性和科学知识为基础,体现着理性精神、契约精神、人本精神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的文化模式”[5](P122)。

西方主体性理论从产生之日起就内蕴着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第一个表现就是认识外在对象的可能性与主体的绝对被给予性之间的矛盾。对人的主体性问题的思考必将把人引向对主体的自在自主自足的肯定,引向对主体的绝对被给予性的强调。这就提出了作为绝对内在性和绝对被给予性的主体何以能够切中外在事物这一棘手的问题。第二个表现就是(时空中的)经验自我与(超时空的)先验自我的难以消除的二元对峙。第三个表现就是对“他我”(the-other-self)如何确认。西方主体性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使得这种理论难免具有唯我论的色彩,从而迟早要遭遇到承认“他我”这样一个难题。这些困境表明,人的主体性是不能从知识论的自我意识或理性去说明的,必须转向人的现实生存和历史发展来解释。

二、马克思实践主体性思想哲学变革的实质

哲学究竟在何种存在论的基础上谈论主体性?在形而上学之外来理解“主体性”,这在怎样的意义上是可能的?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隐含着马克思对待以往哲学理论的一个方法,即从一种哲学理论对待实践的方式或对实践的把握方式透视这种理论的本质,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如何处理理论自身与实践的关系乃是所有哲学必须面对的根本问题。既然哲学是一种理论活动,那么将各种哲学区分开来的关键性内容就应该在于它们活动的方式或者它们采取的理论姿态,根本上这又取决于它如何处理自身与生活实践的关系。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的共同特点,就是不从实践去理解主体,从而也就不知道从实践去理解世界、社会等属人存在。马克思哲学以实践为思维视角和切入点,把主体理解为受实践规定、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人。由此,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创造性等特征,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理解的、天生具备的主体性,而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主体性,是体现了主客观统一、主客体统一、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统一的主体性。

在哲学看来,主体的存在不是抽象同一理解的那种主体的存在,而是现实的主体的存在。这种现实的主体的存在,只能是主体在现实的人的自由自觉活动中的存在。离开现实的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抽象主体的存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此,必须从主体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亦即从实践来理解主体的存在。无论是作为个体的人,还是作为群体的人类,都是受实践规定、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主体。主体的存在,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也是受实践规定、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存在。主体的生成和发展的存在规律,就是现实主体自由自觉活动的实践规律。主体的存在规律是实践的,应从实践去理解主体的存在,应从实践生成和发展主体的双重生命存在去理解主体的双重生命统一的活动。主体维持自己的自然生命存在,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均异于动物自然生命的维存。

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革命是通过重新解释和构建主体性的两个必要前提——时间和历史来实现的。只有通过对感性活动中的时间与历史的合理阐释,去认识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我们才有可能辟清对马克思实践主体性思想哲学革命的种种误解。马克思拒绝一切超乎现实生活世界之上的东西,实质上就是拒绝一切理论哲学的绝对视角,那么历史性、时间性和有限性,就必定被视为与人以及他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之本质性相关的东西。概而言之,形而上学之所以遗忘时间性、遮蔽历史性或有限性,就在于形而上学从柏拉图开始一直到黑格尔,一头扎进理性中难以自拔。理性所要做的乃是永恒性和无限性,时间被当作一个随便怎么样的在场者,被体会为“现在”与“当今”。时间结构被压缩为扁平的“现在”一维。过去与未来,一个成了过去的现在,一个成了未来的现在,时间丧失了阐释这个现成的存在的可能性。马克思的实践生存论在这个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正在于此:通过对人的时间性的存在方式即历史性的揭示,马克思完成了对全部形而上学的超越。

三、马克思实践主体性思想中的时间命题旨意

如果说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的全部要害在于遮蔽时间的话,那么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则表现为使被遮蔽的时间重见天日,这源于他对以时间为可能条件的人的主体性的揭示与呈现。马克思的实践生存论通过把时间纳入作为全部存在呈现自身的境域,从而在历史的视阈中展开自己的主体性理论变革的。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德谟克利特从原子的概念中排除了时间,伊壁鸠鲁则把时间看作“现象的绝对形式”,所以“人的感性就是形体化了的时间,就是感性世界自身之存在着的反映”,“由于那自身反映的感性知觉是时间本身,这就不能超出时间的界限”。[6](P53)马克思由此把时间、感性和事物(世界、现象界)紧紧联系起来了:“事物的时间性和事物对感官的显现是被设定为本身同一的东西”[6](P53),“所以人的感性就是一个媒介,通过这个媒介,就如通过一个焦点,自然的种种过程得到反映,并且点燃了现象界之光”[6](P54)。在《资本论》中,时间范畴已有不同,马克思把商品的价值归结为其中所包含的劳动时间,但已不是感性的时间,而是“社会一般(平均)劳动时间”。时间与感性相脱离、相异化,变得非人化了。这种非人化不能归咎于马克思,而只能归咎于马克思所研究的对象,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机制。把时间还原到原初的、感性的时间,这是资本主义的异化向马克思提出的一个理论任务,也是现代许多哲学家努力探讨的一个困难的问题。在马克思看来,即使在异化中,时间本身也决不能完全脱离感性,它只不过是体现为一种敌视人的、否定性的“不幸意识”和“痛苦”。所以,《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并不是马克思个人道德义愤的宣言,而是这种“不幸意识”即异化了的感性意识的自然流露和表达,是时间本身在异化中的。正是这一点,就注定了时间必然要向自己的感性回复。这样理解的时间,实际上就是作为主体“自由自觉的活动”或“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的实践,“感性的”、“实践的”和“历史的”三个概念在马克思那里是可以“互换的”[7](P3),都可以看作是完整意义上的(或海德格尔所谓“源始的”)时间的“形体化”。马克思通过具体的经济学—哲学研究,说明了时间在主体的历史进展中被“拉平”的必然性,并找到了重新返回到感性此在的时间的道路:必须把感性的时间从强制性的、社会一般的抽象时间中解放出来。

马克思的主体理论十分注重时间“质”的人本蕴涵。作为历史的时间是由人的生产性活动所奠基的属人的社会性时间,即人及其世界的“人文化成”的展开与实现过程。因而历史真正的缘起既不是在物理时间上可以无穷地追溯下去的万物“始因”,也不是所谓逻辑上在先的抽象的观念,而是人的现实的自我创造活动。这种活动既面向未来又立足当下,既自成目的又自为手段。所以,当有人认为人的命运存在于外在的因果决定论之中,甚至把人自身作为一个“造物”而追问“造物主”的时候,马克思说,你应该不是仅仅注意一个方面即无限的过程,你还应该紧紧盯住这个无限过程中的那个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循环运动,由于这个运动,人通过生儿育女使自身重复出现,因而人始终是主体。[8](P310)人作为自己历史运动的主体不是承担者,而在于他能够“依靠自己而存在”,历史由此体现为人的自我依赖、自我创造的主体性活动及其产物。

四、马克思实践主体性思想中的历史命题旨意

人的历史究竟意味着什么?历史又何以可能?在马克思之前,所谓历史总是某种抽象物的历史,历史是从神设置的开端或理性本身的开端开始的。这种历史就不可能是现实的历史,而是神意实现的过程或理性实现自身的过程。近代哲学对人类存在基本矛盾的解决方案之所以失败,就在于未达到对于人类生活世界或人类存在所包含的有限性与理想性之矛盾的具体认识,即未达到对真实历史的认识。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只是以抽象的形式对这一矛盾加以认识,并把对它的解决表达为思维与存在的对立在历史中走向消解的过程。

与以往的思想家将历史归结为“社会行动以外效果说”、“理性的狡计说”、“类本质异化论”不同,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把人类历史看作受自然必然性与历史必然性所共同界限和制约的人类主体活动过程。当马克思说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时,当他说“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且必须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9](P81)时,他所揭示的正是主体活动历史的根据,即历史的本质规定及其何以可能的问题。在这里,马克思有一个理想的原初关系的设定,即把生产活动当作是适合于所有存在的一般基础。在马克思看来,历史性生存是一个动态的功能关系体。社会历史生存的基本内容由四种活动建构起来:生产、再生产、人本身的生产、关系生产(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由特定的历史所建构)。人与动物的区别,不在于人对自然物的现成采用,而是创造性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这是历史存在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不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也不是费尔巴哈的“我感性故我在”,而是“我们生产故历史在”。这种历史性存在同时包含着一种内在时间,这种时间不是抽象的持续性,而是人类主体具体的当下的生产力变革构成的历史时间。对于这一点,本雅明有过一个表述。他说,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是一种结构的主体,其发生地点不是同质的、空虚的时间,而是由当下的存在所填充的时间”[10](P210)。这种时间恰恰是由打破抽象的连续性而获得的。所以,马克思这里的历史存在与时间处于同一个本体逻辑平面上。

马克思称历史科学为我们仅仅知道的一门唯一的科学,这里的历史显然比我们所说的作为学科性质中的历史具有更广泛的内涵。这个历史必须要能够涵盖人类生活实践的整个范围。在马克思看来,历史的过程乃是人类主体现实活动的过程,是主体劳动的过程。“历史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而告终的,而是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人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9](P92)无论是探讨自然史还是人类史,都必须自觉地意识到一个统一的历史和整体的实践,也就是说,历史与实践都应该是具有同等外延的概念。通过历史,马克思超越了主客体分立的模式,从而发现现实的生活实践中的主体与社会实践的不可分离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黄文正.论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的确立[J].贵州社会科学,2006,(9).

[2]俞吾金.马克思主体性概念的两个维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3]吴育林.简论“实践主体”及其品质[J].哲学研究,2009,(6).

[4]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5]衣俊卿.文化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邓晓芒.马克思的人学现象学思想[J].江海学刊,1996.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篇2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篇3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观;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实践观的确立及其基本观点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看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正是因为马克思通过批判性地吸收以往实践观的合理思想,立足于当时人类实践的现实基础,最终创立了自己的实践观。

在马克思的实践观中,确立了自己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因素的动态的发展系统。其中实践的主体是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实践的客体是制约性因素。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马克思所指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以实践为中介的能动的关系,实践范畴解释了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本质,阐明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辩证转化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指出:“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其含义指实践是人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即它是以人为主体的,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把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并创造客体,以表现和确证自己是对象性的现实的人,表现和确证自己的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而更重要的是,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

马克思认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一当人们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也就说明实践是人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最基本方式,是人的生命和生产活动的直接存在形式,生产物质活动是人的多种实践活动中最为根本和基础性的实践形式,是人类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正是通过感性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人的感性生命存在才成为可能,在这种意义上,实践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和广泛的普遍性。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认为,实践并不是什么神秘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的、现实的对象性活动。马克思坚持了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无非是人类劳动即实践的结果,正是在人类实践的作用下,现实世界得以发展,人类自身得以完善。旧哲学由于不懂得实践的历史作用,不懂得实践是改变客观世界的直接力量,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实践力量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往往把改变世界的能力当作人意识活动的结果,对世界的认识也仅停留在解释世界的层面上。马克思从根本上实现了哲学领域关于实践观的变革,他的实践观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并以实践为基础,科学的解释了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又通过实践,不断否定现存世界,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进步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技术手段的作用下对自然界的改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从自然界获取的物质财富超过了过去任何一个时代,一个在人实践作用下的人化世界随之形成,人成为了自然界的主人并按照人的意志去改变世界。借助实践,人类能够按照人类自己的意愿来创造世界,但与此同时,人类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异化的世界,使人成了受支配的对象;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科学实践对世界的改造既肯定了人自身的能力同时也否定了人本身,既肯定了人对自然、社会的实践效果,使全球统一于技术实践之下,同时又否定了由此所产生的世界性危机。因此,人类不得不将目光再次转向马克思的实践观,从历史的、唯物的、发展的角度去化解当代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难题。从这个角度出发,不难发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社会原因,他们互相交错、同时发生,无明确界限限制。从人与自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来看,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无限扩大造成自然系统的失衡。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实践形式的多样化,逐渐的人类对自然系统的破坏日益严重。借助于现代工具过多的干预自然、控制自然成了当代人对自然的主要关系。当人类的实践与自然力相平衡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稳定的、和谐的,一旦人类的实践能力越过了自然力的承受范围,那么自然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反作用”于人类。尽管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掌握了一定的自然规律,但实际上人在强大的自然规律面前依然是被动的,当人类实践违反自然规律时,自然界就会以原有的方式纠正人类的错误,抵抗人类的力量。从人与人自身发展所面临的难题来看,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人类自身没有处理好与自身的关系,造成了内部关系的失衡。也就是说,人类自身发展所面临诸多难题的解决,只有用实践观去看待这些问题,特别是用马克思实践观去看待这些问题,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继而为人类矛盾的化解提供哲学的思维方式;只有通过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自身,不断提高可持续生产力,继而获得化解矛盾的方式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7.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2007.

篇4

[论文摘要]当今世界,科技已成为推动经济的第一要素,不少人开始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质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马克思关于科学劳动的理论,并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科学劳动的性质和范畴的认识,对于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正确评价科技工作者的劳动贡献和促进我国科技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原子能的运用、海洋技术、生物科技和空间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个人计算机的运用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标志着人类已经进人了一个新的信息经济时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进步已取代资本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60%—80%。为此,有人开始怀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已经过时,应该用所谓的“科技价值论”或“信息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马克思关于脑力劳动和科学劳动的论述

学术界有人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归为体力劳动价值论,认为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只有体力劳动创造价值,脑力劳动并不创造价值,这是毫无根据的。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恰恰在于它把各种不同的劳动,因而也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或者说,把以脑力劳动为主或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各种劳动分离开来,分配给不同的人。但是,这一点并不妨碍物质产品是所有这些人共同劳动的产品。这表明,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又包括脑力劳动。

马克思也非常重视科技和管理等因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他在关于“总体劳动”的论述指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劳动者的一个器官,完成它所属的某一职能就够了。马克思又指出:“在总体劳动过程中,有的人用手工作,有的人用脑工作,有的人当经理、工程师、工艺师等等,有的人当监工,有的人当直接的体力劳动者或做十分简单的粗工,于是劳动能力的越来越多职能被列在生产劳动的直接概念下。”由此可见,马克思从未认为只有体力劳动才创造价值,而是也强调脑力劳动和科技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马克思高度重视科技劳动在价值形成尤其是决定价值量大小中的作用。他指出:“如果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也不变,但是,生产商所需要的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每一变动而变动。劳动生产力的变动是由多种因素决定。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马克思不仅肯定科学技术在价值形成和对价值量大小的决定作用,还特别重视它在创造社会财富中的决定性作用。他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的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的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

二、科学技术是否创造价值

自马克思提出劳动价值论后的近两百年间,人类已经经历了两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带来了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人类正在迎接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如果说前两次科技革命把人类从体力劳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的话,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即将到来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则是把人类从脑力劳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极大的增强了人类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20世纪初,社会经济的增长只有5%到2.0%是靠科学技术获得的,而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已高达60%以上。据统计,美国国民收人的50%,工业产值的58%,都是靠信息技术取得的,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科学技术是否创造价值?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在价值形成和财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他同时指出,科学技术只是潜在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是作为非实体要素发挥作用,只有与生产过程中人和物的因素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科学技术通过以下三条途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物化为先进的劳动资料,使劳动资料中的动力系统、机具系统、运输系统和信息系统更为先进。(2)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提高了劳动对象的质量和利用率。(3)通过学习和培训的途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高素质的人和高效能的物相结合,形成新的生产力。由此可见,新科技通过作用于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进人劳动过程,这就是说,科学技术本身不会创造价值。

马克思分析了科学技术物化对象的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人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力的这种提高并不是靠在另一地方增加劳动消耗换来的,这一点却不是同样一目了然的,但同不变资本的任何其他组成部分一样,机器不创造价值,但它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它所生产工艺的产品成本上。先进技术的物质载体—机器只是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它本身不创造价值,只是把价值转移到它生产的产品上,成为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科学技术和作为科学技术物化形式的机器设备本身不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只是科学技术发明者和创造者的科学劳动,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三、科学劳动的概念及其范畴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是同科学劳动分不开的,科学劳动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价值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直接劳动在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变成为一个从属性的因素。

按照马克思对科学劳动的论述,所谓科学劳动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直接用于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创造性劳动。这是一个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发现、发明、创造的过程,这种科学劳动的成果一般表现为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表现为潜在的生产力。二是把科学技术用于生产过程的创造性劳动。这既是运用过程,也是继续学习和研究的实践过程,是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总之,科学技术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来源于人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它不只是少数人或一、两代人劳动的结晶,而是人类世代相传长期劳动的结晶,它不仅表现为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和分析,更表现为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探索与研究。 在当今知识经济和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科技劳动对科技工作者创新能力的要求更为突出。据统计,近20年来。全世界每年出版的书籍约有60万种。平均每分钟就有1 157种书籍出版;每年发表的自然科学论文约有500万篇,平均每天就有13 699篇论文出现,每年登记的发明创造专利在30万件以上,平均每天就有833件专利问世,这就要求科技工作者必须尽可能多读书,多掌握信息,才能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凭借其创造力做出具有创新性的科学成果。

由此可见,科学劳动不是一般的脑力劳动,是一种要求高的创新性劳动,是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脑力劳动,是高级或超高级的脑力劳动。

随着科学实践的发展,为了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应把创造价值的科技劳动的范围加以扩展。过去,仅把企业范围内的科技劳动视为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现在看来,这个范围太狭窄了。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一个关键,就是要看到我们当今的现实和马克思设想的存在较大差异,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结合马克思关于总体劳动的论述,扩展生产劳动的范畴。理论界比较赞同的观点是:凡是一切与生产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因此,我们应正视现实,扩展科技劳动的范畴,不仅企业的科技劳动,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全社会范围的科技劳动,凡是进人市场交换的,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这对于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规范收人分配都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教育也应列人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之列。高等教育不仅创造和形成价值,而且造就高素质的现代劳动力,为创造更多的价值奠定基础和开辟道路。

四、正确评价科技工作者的劳动贡献和收入分配

(一)科技劳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1.创造价值

科技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而且是较高级,较复杂的脑力劳动,比一般工人的劳动可以创造较多的价值,科技劳动之所以是创造高价值的复杂劳动,其原因在于这种劳动力的再生产和使用上的两个特点,一是学习费用高,劳动力再生产投人大;二是劳动强度大,这不仅仅是因为竞争的经济对科技开发的需求在时间上紧迫,而且是因为科技劳动是一种高创新性劳动,要求较高的劳动强度。因此也要求较高的劳动补偿。

2.创造社会财富

科学技术一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就会带来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巨大增长。科学技术的运用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迅速增长,表现为较多的社会财富。

3.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

率先使用先进技术的企业将使其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仍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出售,从而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

(二)正确评价科技工作者的贡献,理顺分配关系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这几年来在某些高科技领域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科技整体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较为有限。我们必须正视这一事实,采取引进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科技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正确评价科技工作者的贡献,理顺分配关系,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1.首先要肯定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高级脑力劳动,理应获得较多的报酬。

篇5

(一)古希腊哲学中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实体主体论

从哲学上说,主体和客体是对人与世界本质关系的普遍概括。一般都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在这种观念下人似乎天然就是主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将主体、主体性与人联系起来则是近代哲学的事。在西方的古代哲学中,人与主体是相分离的,无所谓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

在古希腊哲学中,第一个使用“主体”这一范畴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主体并不是一个专属于人的哲学范畴,而是一种同属性相对应的东西。亚里士多德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来理解主体的,他认为主体是一个贯穿在事物和变化之中的对事物起着支撑作用的不变的“存在者”,是万事万物的终极原因和本体。所以,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本体、实体、主体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甚至可以互相替代。因此,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不仅人是一个“主体”,一只小狗、一块石头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也可以成为一个“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古希腊并无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概念,也没有突出人的创造性的主体性思想。

古希腊哲学大体上只是处于人类思想发展的幼年时期,这时的哲学思维还未将人类的主体与客体、对象与自我加以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处于原始的统一状态之中。古希腊哲学家们对“人是什么”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哲学探讨,也只是局限于从本体论的角度对世界本原作不懈的追问。当处在追求终极根源本体论思维方式之中时,主体作为一个表达中心的概念,必然不涉及人,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是造成主体与人相分离的理论原因。

(二)近代西方哲学中以认识论为基础的认知主体论

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人在对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上也发生了变化,人逐渐成为了世界的主体,主体概念开始同人统一起来,人也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但是近代哲学将人的主体性归于理性,认为只有理性才能使人成为主体,人只有作为理性的人才能认识自然的规律,发展科学,获得自身的幸福。于是近代哲学就发生了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将对主体性的理解囿于认识论范畴。

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命题开创了认知主体哲学的先河,开创了对主体、主体性的研究。在这一命题中,“我思”是思想的第一原则,它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因为在笛卡儿看来,一切都是可以怀疑的,唯独“我思”是不能怀疑的,它是其他一切确实可靠的知识来源,具有不容置疑的可靠性。在笛卡儿这里,“我”即“思”,“思”即“我”,思维的主体和主体的思维被当作是一回事,这样,先验的逻辑理性就成为人类主体性的化身,形成了绝对的权威。尽管笛卡儿突出了主体的自由、能动的特点,但是他是以认识的形式来表达人的主体性特征,因此,这种主体性是经验的,而这种自我意识的主体哲学也必然导致主客二分。

面对这种困境,康德认识到自我主体不可能通过经验或有限的个体理性来保证,于是康德用无限的先验意识取代了笛卡儿的有限的自我意识,用共同性的普遍理性取代了个体理性,大大地弘扬了人的主体性。康德把人的本质即理性归于主体的先验构造,通过先验统觉来说明自我意识,完成了自我意识向先验意识的转化,使认知主体哲学得到真正的确立。

人的主体性原则到后来的黑格尔那里则被推到了极端,黑格尔通过“实体即主体”这一命题,把主体性提升到本体论的层面,从而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本体化为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1]。这样“绝对理念”就成为了创造宇宙万物的主体,而自我作为一种执行认识功能的先验的理性精神也就获得了绝对性和至上性。尽管黑格尔通过在本体论上把世界精神化,解决了主客二元分裂的矛盾,但是他把主体完全绝对化了,这也就意味着理性主义面临着危机。

(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中以人的生存为基础的生命主体论

近代哲学家们将“人的理性”变为“理性的人”,将人唯一化、单向度化为抽象的观念人,这引起了以叔本华为首的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家们的猛烈攻击。他们以体验的非理性主义的新维度去重新诠释人的主体性,重新恢复人的现实存在,使哲学回归于人的生存的价值领域。叔本华首先提出“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2]。在叔本华看来,生存比认知更根本,生存才是人的本真存在,而理性认知只不过是生存的手段。他提出了“生存意志”这一概念,用以说明人的存在、活动、认知的内在目的和原因,使哲学对主体和人的研究从认知层面转向了生存的价值、目的层面,开创了现代人本主义生命主体性研究的先河。

尼采批判理性对生命的压抑,弘扬主体的创造性和生命力,赋予主体以激情、冲动、永不停息的扩张的生命品格。尼采用“上帝已死”的呐喊和“重估一切价值”的主张,展开了对理性哲学的批判。在尼采看来,生命的本质不是生存,而是生命力的发挥,即权力意志。权力意志指的是人的充盈的生命力,是原始本能的释放,是充满激情的永不停息的创造,是人的自主、自觉的自我实现。现代主体哲学理解的主体都是过程和历史发展,而并非固定不变的实体,从这个角度说,尼采哲学奠定了现代主体哲学的根基。人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哲学家赋予了人的主体性不同的内涵。无论是古代哲学中对主体性的超验的理解、近代哲学将人的主体性抽象的发展,还是现代哲学仍以意识为基础从生命的活动来理解人的主体性,都将主体性理论陷入了理论困境。马克思正是在扬弃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对主体性理论进行了生成性的变革,科学地阐明了主体性的内涵。

二、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对西方主体性理论的扬弃与变革

主体性原则作为西方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哲学理论上的杰出贡献在于高扬了人能动的本质,认识到人具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最大的缺陷在于对主体范畴作了抽象的规定和理解。使得主体性原则、人的能动性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被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西方传统主体性理论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基础的生成性对主体性理论进行了变革。

首先,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对主体进行了科学的规定。主体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回答主体是什么。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主体与人统一起来,但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对主体作出了先验的、抽象的理解,对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和理解也仅仅局限在认识论领域。马克思批判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把人归结或等同于“自我意识”的神秘主义观点,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主体人的理论。马克思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物。”[3]同时马克思认为,人首先无疑“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但又不仅仅是如此,更重要的是人还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意味着人是实际活动和实践创造着的现实主体。正是在对象性的活动和关系中,才能现实地确立人与周围世界的统一性,才能现实地确立人对感性世界的主体地位,才能揭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有意识的存在物、类——社会存在物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的有机统一。所以,人的主体性正是在从事对象性的实践活动的历史过程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马克思所理解的作为主体的人不是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客观存在的、能动的人。这样,作为主体的人是有生命的、自然的、具有物质的本质力量的存在物。

其次,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体性学说的基石,也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现实依据。马克思认为主体性作为人的特性,其根源、实质应到人的本质中去寻找。劳动、实践是人的类特征、类本质,因此劳动、实践造就了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并非“天赋之物”,它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以劳动实践概念为核心的唯物史观表明,随着劳动实践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形成并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而使人的主体性得以辩证发展。主体性的存在是以主体的存在作为前提的,如果离开了主客体关系也就无所谓人的主体性,而实践是主客体关系形成的前提,因此,实践就成了主体性存在的依据。实践不仅是主客体分化的标志,也是其统一的基础。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4]人与自然界原本是浑然一体的,正是由于以生产劳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实践活动才使人从与周围环境的原本统一中分化出来,提升成为现实的、自为的主体;与此相对应,自然物也就成了现实的客体。因此,有了实践,才有主体,主体性才有了依托和载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践是主体性生成的现实根据是十分贴切的。

最后,马克思将“历史”维度引入主体性思想之中,强调了主体性的社会性和历史性。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性时说:“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5]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历史性存在,人的实践活动虽然表面上看来是逗留于“现在”,但它必定要源于“过去”并着眼于“未来”。换言之,“现在”、“过去”、“未来”同时并存而把实践活动迎面带给人,由此彰显人生存的历史性维度,因此必须把人的主体性置于历史的发展中来加以考察。主体性的生成以历史为载体,得以世代延续,不断创新,不断地“成为其所是”。同时在历史条件的制约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全面影响,主体性的生成也获得了历史的相对确定性和保障,从而在能动与受动、继承与创造、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中实现和发展。

三、结语

就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来看,由于他把实践作为考察人的主体性的前提和基础,使自己的主体性思想具有下述特征:他的主体是感性的个人主体,关心的是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强调的是主体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他既把人看作自然、社会的主体,又把人看作自己的主体;既注重人类的主体性,又注重个体的主体性;既强调主客二分意义上的主体性,又注重主体实际意义上的主体性。马克思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高扬了主体的能动性,从对象性的实践活动出发去把握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感性世界和现实的人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建立了一种以主体人的实践为内在灵魂和本质特征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不仅实现了主体性理论的根本性变革,而且在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实现了一场思维方式的变革。因此,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思想实际上开启和引导了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方向。

摘要:人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的主体性的澄明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中,哲学家赋予它不同的内涵。马克思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来理解主体和人的主体性,科学地揭示和说明了人的主体性,实现了主体性理论的根本变革。

关键词:主体;主体性;实践

参考文献:

[1]张志伟,欧阳谦.西方哲学智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87.

[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

篇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化活动。本文试图将实践观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从而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形式,增加教学的实效性,对于作为实现主体的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实践观;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策

一、关于实践观的内容

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化活动。

(一)实践的内涵

1、实践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即在实践中人把自我主体的愿望、意志、要求,对象化在现实的客观物质上。

2、实践是人类感性物质活动,它表明实践不单纯是主观的,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具有直接现实性。

(二)实践的特点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动创造性和社会历史性。

(三)实践的地位和作用

⑴实践提供了人类的存在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类一切活动必须依赖的物质基础。

⑵正是在实践中形成了人类的意识,使人成为有意识的生命体。

⑶正是在实践中,形成了人类社会,从而把人与动物相区别,使人成其为人,从而把人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

二、应用实践观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对策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课程教学理念

实践观注重突出实践主体的主体性地位,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就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学内容上讲,的确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内容纷繁复杂、较为抽象难懂,因而在过去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多数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多情况下出现了“一言堂”的课堂局面,教师成为了该课堂的绝对主角,将学生处于被动听讲的情境,缺乏师生间的良心互动和激发实践主体进行实践活动的条件和氛围,不利于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的有效实现。那么,教师必须首先改变以单纯理论灌输为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确立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平等交流、共同学习的研究型教学理念,同时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反思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中,科学实践发挥了及其主要的作用,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果收益,必须适时加强教学实践相关的课堂教学理念,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1、 布置教学任务,课堂互动研讨

“教师针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某一现实问题设计题目,根据题目解答的实际需要把学生分组,学生课前搜集材料,积极思考,并形成书面材料或做成课件,由小组负责人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学生发言、讨论”[1],教师给予点评和总结。

2、 经典案例教学,引起师生共鸣

“经典案例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创新手段。”[2]教师根据讲述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按照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方针路线,灵活多变的选取相关教学经典案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达到引起师生共鸣的教学效果。

3、 观看影像资料,分享观后感悟

随着科学实践的不断发展,教学设备和教学媒介也在日益更新。教师组织学生适时观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吸引学生的、教育性与艺术欣赏性充分结合的影像资料,并在观影后与学生共同分享观后感悟,也是教学实践的创新和完善。重要的是教师不忘在观影后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总结,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增加教育的实效性。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实践活动

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之外,身处校园中还有许多形式可以让学生在校园里参与实践活动。校园实践活动本着经济、便利的原则,充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校园资源和师资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实践活动。例如,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开展诸如主体辩论赛、主体演讲和宣讲等活动。借助大学生社团等团体的帮助,以宣传画、音乐、情景剧、小品、相声等艺术方式,阐明与思想政治理论相关的主题或反映某一社会现实问题,表达出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和见解。并将“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利用学校邀请专家、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做报告会、讲座等,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进校园”、“郭明义精神进校园”等活动,使学生开阔眼界和思维。

(三)积极落实社会实践

1、 学校方面

在走出课堂教学的教学形式中,除了在校园里开展实践活动外,让学生走出课堂,贴近社会,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更是促进实践主体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例如实地参观访问活动,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学校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文化科技馆、监狱等、探访文明社区和先进企业、革命前辈等,参观后,结合所学内容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形成探究性报告或心得体会。

2、家庭方面

家长的家庭教育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扮演主导作用,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所学知识的丰富,家长的家庭教育角色应该从“主导作用”转变为“引导作用”。为了使孩子尽快成熟起来,家长必须不遗余力的增加孩子的社会实践机会,通过采用合理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创建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开辟多种渠道增加孩子的社会实践机会。

3、社会方面

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环境对人的性格和行为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党的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要从三个层面上展开全方位的建设,从国家层面上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上讲,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上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三个层面相互关联、紧密合作从而为大学生,特别是广大90后大学生创造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此外,政府还需为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安全的场所和充分实践的机会,形成国家、社会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风尚。

4、个人方面

为了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进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实效,作为教育主体学生应该增强实践意识,将自身所学的理论和方法恰当地运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检验、完善、应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并在实践活动后积极认真的反思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吸取教训、完善理论学习并不断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傅正华.在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进行实践教学的初步设想.[J]中国地质教育,2007,⑶:105.

[2]胡昂.案例教学法在《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合.[J].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 .3

篇7

关键词:实践;大学生党建;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51-02

切实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必须创新大学生党建的教育形式,探索基于实践观的大学生党建平台建设,以实践论和实践育人的科学理论作为指导,围绕大学生党建的平台建设开展研究,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内化、升华,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强化大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大学生党建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一、以实践观指导大学生党建是提高大学生党建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如今新生的90后群体已成为大学生主体,他们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他们成长在对外开放的年代,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效果,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日益增强。大学生党员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信仰迷茫、信念模糊、责任感缺乏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创新大学生党建的教育形式,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党员心中扎根发芽,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建的时代感和实效性意义重大。

当前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理论学习与灌输体系已经日趋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预备党员培训,党的知识竞赛等等使得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已经深入人心,如何在实践中体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与崇高,在实践中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待于实践育人体系的不断完善。在党建工作中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应该以实践观为指导,以实践的高度来理解人类与客观世界的时代联系,即由以往单一的理论教育转变为以实践到理论的教育培养模式,让大学生党员从实践中获取相应的理论知识并予以升华,由以往被动接受到现今主动探索,在增强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其对于党的认识与了解,消除对于以往被动接受理论灌输的逆反心理,提高培养效果,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建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二、实践观与实践育人的内涵解析

“实践”一词源于古希腊。其基本含义是指“行”“行动”及其后果。“实践”在西方的思想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希腊先贤柏拉图在其著作《政治学》中将“科学”划分为“行为的”和“理解的”,其弟子亚里士多德分析考察了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实践”成为西方的一个自明性的基本范畴。中国古代思想家有关实践的概念,基本上都包含在“行”之中。中国古代孔子的“知行分离”、“学”在“行”中说;孟子的“知先行后、知行分离”论;荀子的“行高于知,知明而行”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观运用于中国古代的教育领域当推明朝中叶王阳明。“知行合一”在王阳明德育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今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亦非一日矣。”[1]需要明确的是,王阳明所说的知与行分别是“真切笃实”的“知”和“明觉精察”的“行”,区别于简单意义上的认知和行动,王阳明多次提到,“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真知才能真行,真行才能真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可分割,合一并进。

在西方哲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人的本质及异化、生产、物质劳动等视角阐述了实践概念,在后来创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地赋予实践概念以新的意蕴,标志着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首先,实践创造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和意义世界。由于人类社会是实践的产物,所以人就是实践中的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一句话,就是实践的产物。所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人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基于社会的实践本质,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是可以通过而且也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来改变的。其次,实践提供了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4]马克思将实践引入认识论,将实践内化为认识过程的环节,并用认识指导实践。他还指出,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明确而深刻地提出了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问题,特别是将实践与人的本质联系起来。总之,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又有客观物质性;是认识的源泉,又是将认识转化为客观现实的活动;它能够提升人的认识,还能够检验认识。马克思正是由于彻底透视了实践的这些本质特性和作用,才最终确立起科学的真理标准,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育人也遵循了人的品德心理结构形成规律,在知情意行的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行”即道德行为阶段是品德形成的目标和结果。杜威认为“关于道德的观念”和“道德的观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有关道德的知识和信息,与行为无关;而后者是指指导行为,具有方向作用的观念,是能驾驭行为者的一种价值信念体系。因此不付诸道德实践的观念是毫无意义的。而实践育人的理念在观念和行为当中搭建桥梁,在实践的过程中,升华观念,强化行为。实践正是将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联系并结合起来的起始点和落脚点。作为学校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践之于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要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

三、大学生党建实践平台建设思考

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大学生群体的深刻变化,高校的发展变革都为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一个更加开放,更富挑战的局面。我们应以实践观和实践育人理念为指导,在大学生党建实践平台建设上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

首先,在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各级教育环节渗透全过程实践指导。在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普及宣讲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例如在学生党校培训中可采用时事政治大家谈,学习讨论小组答辩等形式提高入党申请人的主动思考与参与,同时注重入党动机的端正,通过大量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宗旨意识。将入党积极份子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制度进行规范,完善管理体系,使志愿者活动真正深入入党积极分子的心里,从活动的参与中真正体会服务的价值。在高年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中,着眼于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平台建设,大学生党员通过深入的服务和奉献,了解社会,了解国情、锻炼毅力、磨练品格,增强建设国家服务社会的忧患意识,进而不断强化其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还可以通过给学生党员上党课,使成熟优秀的学生党员一方面外树形象,一方面内强素质。

其次,构建以学生社团,学生寝室,校外基地为基础的全方位实践平台。注重学生社团作用的发挥,通过调动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运用朋辈辅导的方式,强化理论学习环节实践平台的建设。活跃学生政治类社团的氛围,提高此类社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发挥在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寝室为阵地,实现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延伸,例如可以建立大学生党员之家,通过公寓内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实现党员宗旨;可以通过大学生党员寝室标识,接受全体同学的监督约束。党员校外基地建设以社区,社会弱势群体福利机构,专业对口企事业单位为依托,实现学生党建工作的立体网络覆盖,通过走基层,走进最需要帮助的人,走进专业服务对象使学生党员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最后,探索有效的网络平台建设路径,实现大学生党建网络的有效覆盖。利用网络在大学生中的广泛渗透性,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其中,切合时代主题,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利用网络在大学生中的高接受度,弘扬主旋律。微博,微信作为新兴的即时通讯交互传播平台,因其便捷性、实时性、交互性的特点广受学生青睐,运用微博,微信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是信息时代大势所趋,是拓展学生党建工作新思路的需要,微博微信可以为党建工作提供更及时的理论信息,更轻松的交流空间,更开放的组织形式,更便捷的服务途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现实意义。

总之,我们要以实践观和实践育人理念为指导,在大学生党建实践平台建设上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内化、升华,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提升大学生党建的时代感和实效性。加强实践认知,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大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把学生党建工作落到实处,把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完成高校的根本任务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阳明.传习录上 王阳明全集[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6.

篇8

创新品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强烈的批判精神,敢于怀疑已有的科学结论,这种批判精神和大胆的怀疑精神是创新品德培养的不可或缺的内涵之一。因此,没有大胆的批判精神,就不能突破旧有的思想的束缚,创新也就无法前进一步。不敢怀疑前人的思想学说,思想就无法进步,社会也就很难进步。因此,只有不信邪,不惟上,惟实,才能实现思想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

2.勇于创新的勇气和创新的韧劲。创新需要勇气,尤其是思想创新更需要勇气,因为一种新思想、新学说的诞生意味着对已有的、过时的思想的突破和批判,这必然会招致许多保守势力的打击和迫害及阻挠,没有思想创新的勇气是不会成为伟大的思想家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各个国家的著名思想家在某国召开一个思想研讨会,有几十个国家派人出席参加了研讨,中国也派人参加了,在大会上,人们纷纷举出近半个多世纪中,各个国家出现的思想家的数量,各个国家争相发言列举自己的国家中所出现的思想家有多少个,日、美、英、法、德等国纷纷举出若干个思想家,但是,当问到中国出现了几个思想家时,我们的与会者却默然不语,最后只好搪塞说,我们国家也有一个思想家,但是在中已经死掉了。与会代表说这只能算半个。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3.韧劲与执着。爱迪生发明钨丝灯进行了一千多次试验。没有任性与执着的精神能够完成发明创造吗?诺贝尔为了试制新型的火药,冒着生命危险进行试验,爆炸了很多次差点危及生命,但是他最后终于利用甘油发明了新型的火药。德国的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时,多次试飞失败,但是他们没有气馁,最后终于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4.深厚宽广的文化底蕴。发明创造尤其是现代的发明创造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没有前人所留下来的宝贵的科学遗产作为我们发明创造的前提和积淀,我们的创造将寸步难行。曾经有人问过牛顿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那么聪明?牛顿回答说: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这句话是牛顿谦虚的表现,但也表现出了一个事实:我们如果有所创新,必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再向前迈出一小步。如果离开了前人的基础则必然一小步也迈不成。

5.为科学发明而不知疲倦的忘我拼命精神和痴迷的专心。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为了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八年的时间卧在一个小格子房中,演算所花的纸张有八麻袋之多。

6.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和甘于长期沉潜的精神。马克思几十年间甘居斗室,过着相当贫困的日子,终于写出了举世震惊的《资本论》。爱因斯坦经常为了科研工作而忘我地工作,有一次他把几千美元的支票当做书签来用,后来书签也找不到了。

7.特立独行的理性精神。马克思座右铭是:“走自己的路,让人们去说吧!”台湾学者,著名国学大师兼斗士李敖先生以事实为依据骂人,逞口舌之快,特立独行,虽两次入狱,但仍不改自己快人快语、机智幽默的本性。

8.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独特角度。能够发现常人所不易发现的东西,敢于想常人所不敢想的东西,对新生事物具有与生俱来的那种敏锐的感知觉能力,超乎常人的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和灵感,独一无二的思维方式,以及对新生事物的敏感的感应能力。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表就是由于他的超乎常人的执着和痴迷,结果晚上睡觉时梦到了所有的元素原子模型,醒来赶紧记下,经过科学验证,证明他梦中所见完全与事实统一,从而为现代化学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实践的科学基础。毕昇在研究发明活字印刷术过程中,经过反复试验终于试制成功了活字印刷术,为人类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

9.仁爱之心,乐观豁达的人生胸怀,以及为民造福的精神。寿光市三元竹村书记王乐义三顾茅庐,终于感动了辽宁省的大棚种菜专家,实现了在全村推广现代农业的温室蔬菜大棚技术的目标,造福了全村,造福了全民,使全村成为首个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

二、创新品德的养成

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才是达成创新品德形成的前提。试验实践和社会实践是创新与检验的最有效途径。善于发问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重要的创新途径。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的主要途径有以下三种。

1.带领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增加社会实践的经验积累,从社会实践中寻找创新的需求与灵感。因为创新的动力和价值就在于社会的需求,这种需求会变为创新的原动力,创新的成果的实现则是创新成功的表现,它会直接变成继续创新的更大的动力。譬如比尔·盖茨从大学时期就从事家庭电脑的设计与创新工作,他从这种商业活动中发现了家庭电脑市场是未来世界最有前途的最广阔的市场,因此,他从这种社会实践中找到了自己的发力点,从而建立起了自己的电脑公司,到如今发展成为最大的电脑软硬件公司。

2.为学生提供参与到创新的科学实验和科学创新实践中的机会。许多创新或者来自于科学实验,或者来自于社会生产实践。譬如许多植物新品种的创新,就是在实验室中通过嫁接和品种的改良实现的。又如市场上的柿子,个头大而且口味甜美,这就是通过嫁接实现的。黄瓜也是如此。大棚里的黄瓜都是嫁接而成的,产量高而且品种好,口感好。再如袁隆平就是在科学实践中通过对水稻品种的长期筛选和杂交实现了水稻的高产稳产,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尊重。而新物种的产生也是通过科学实践育种来实现的。骡子是古代社会通过驴马杂交产生的一个物种,它有马巨大的身躯和力量,也有驴子的耐性与韧劲,是过去农业社会时期非常受欢迎的一种劳力。再如狮虎杂交产生了一种叫狮虎兽的一种动物;新疆的细毛羊,就是引进了澳大利亚的绵羊品种才产生的一种新品种,所产羊毛白而细,产毛率高,深受牧民的欢迎;引进荷兰猪的品种改善了我国本地猪膘肥肉少的毛病,产生了皮薄肉多、鲜美、产量高的瘦肉型猪,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使养猪户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3.引领学生深入社会生产一线,从生产工作中获得创新的灵感。譬如汽车制造,最有前途的汽车不是燃油车也不是燃气车,而是太阳能电池车和水动力氢气汽车,因为石油和天然气总有用尽的时候,当油、煤、气用尽之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地球上的太阳能和风能及海水资源,因此,谁能发明最清洁的能源汽车,谁就站到了汽车科学研究的前沿。学生如果参与汽车的设计与生产,首先就要从这种最有前途的汽车生产设计入手进行试验设计。如果成功,市场前景就将是最广阔的。

篇9

[关键词]生活 物理学

谈到物理学,有些同学觉得很难;谈到物理探究,有同学觉得深不可测;谈到物理学家,有同学更是感到他们都不是凡人。诚然,成为物理学家的人的确屈指可数,但只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从生活走向物理,你就会发现:其实,物理就在身边。正如马克思说的:“科学就是实验的科学,科学就在于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物理不但是我们的一门学科,更重要的,它还是一门科学。物理学存在于物理学家的身边。勤于观察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做礼拜时,悬挂在教堂半空中的铜吊灯的摆动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后来反复观察,反复研究,发明了摆的等时性;勇于实践的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为认清“天神发怒”的本质,在一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日子,冒着生命危险,利用司空见惯的风筝将“上帝之火”请下凡,由此发明了避雷针;敢于创新的英国科学家亨利?阿察尔去邮局办事。当时身旁有位外地人拿出一大版新邮票,准备裁下一枚贴在信封上,苦于没有小刀。找阿察尔借,阿察尔也没有。这位外地人灵机一动,取下西服领带上的别针,在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一圈小孔,然后,很利落地撕下邮票。外地人走了,却给阿察尔留下了一串深深的思考,并由此发明了邮票打孔机,有齿纹的邮票也随之诞生了;古希腊阿基米德发现阿基米德原理;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研究身边的琐事并有大成就的物理学家的事例不胜枚举。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自然哲学,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直至现代物理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都是物理学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有形体现。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身边的事物是取之不尽的,对与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的物理学科来说,更是时时会用到的,用身边的事例去解释和总结物理规律,学生听起来熟悉,接受起来也就容易了。只要时时留意,经常总结,就会不断发现有利于物理教学的事物,丰富我们的课堂,活跃教学气氛,简化概念和规律。新课标告诉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今天,人类所有的令人惊叹不已的科学技术成就,如克隆羊、因特网、核电站、航空技术等,无不是建立在早年的科学家们对身边琐事进行观察并研究的基础上的。在学习中,同学们要树立科学意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经历观察、思考、实践、创新等活动,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久你就会拥有科学家的头脑,为自己今后惊叹不已的发展,为今后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篇10

关键词: 实践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引言

“实践是人们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活动”[1]。实践的观点是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观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的活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同时实践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实践性的活动,是以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为价值目标的实践性活动。因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决不能只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进行单纯的理论灌输,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截然分开,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认识与实践分离。有鉴于此,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在实践观的指导下进行。

二、关于实践观

实践观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近代科学技术进步、机器大工业生产蓬勃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浪潮日益高涨的条件下,在批地吸收以往人类哲学思想的合理成分,特别是在批判地吸收和改造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实践观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理论创造的伟大成果。马克思在1845年所写的“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通过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提出了彻底的、辩证的实践观――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2]实践观指出,实践就是由实践主体凭借实践工具作用于实践客体而形成的活动,是人们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物质世界的社会历史活动。这种活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客观性,人们的实践活动和主观认识活动不同,实践活动具有明显的客观实在性,但这并不表示主观与客观的分离,实践观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置身于实践的基础之上,坚持主客观的统一性。二是能动性,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的标志。实践观强调人的主体性,倡导人的主体性,要求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三是社会历史性,人们的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而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历史性的活动,且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实践内容、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列宁、等伟大的者都对科学实践观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实践观增添了新的理论内容,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践观”。[3]

三、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脱离实践观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作为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活动”。[4]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活动,而且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对现实的人,也是客观存在对人的主观世界与行为的认识和改造。“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人的思想观念与行为的发展与改造的实践活动,一定现实人的主观世界,也是在一定客观条件下形成并对客观条件产生反作用的存在,改变人的主观世界也是一种对象性活动,并且这种改变最终是为了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5]但是就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未完全在的实践观的指导下发展,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脱节

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脱节的现象,这得追溯到中国的应试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形式下,教育的方式主要是理论的灌输,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只注重课堂的教育。在此种思想的影响下,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仅仅停留在理论的灌输上。如:“两课”的教育,党课的教育。在课后,也缺乏与课堂相符合的实践教育。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总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说教式地对受教育者做思想工作或者是灌输思想理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受教育者并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和运用,甚至会对教育者所灌输的理论产生怀疑。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动性缺乏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其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的教育的层面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包括不同层面下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但是不可否认他们共同存在缺乏主动性的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缺乏主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很被动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当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存在着一些思想或者心理问题的时候,被动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主动性,而不是在受教育者出现问题之前就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同时,也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愿主动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不愿主动进行创新,恪守着古板的教育方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同时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吸引力。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缺乏主动进取的精神,缺乏尝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心。

2.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缺乏主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缺乏主动性,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者所传授的思想,不愿主动将教育者所传授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转化为自身内在的思想观念,即不愿主动进行“内化”。在实现“内化”的条件下,也不愿意将内化的思想观念等外化为自身的行为。同时在日常的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不愿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缺乏自我的约束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缺乏时代性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缺乏时代性,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所采取的方式、形式、手段等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缺乏主动创新性,与时代脱节,与实践脱节。随着网络、微博、手机等的普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滞后性的缺点,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时代的要求,同时受网络等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的价值观、人生观、政治观等受到很大影响,为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迫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时俱进。

四、实践观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注意“务虚”和“务实”的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即精神性的东西,是“虚”的方面。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可以直接表现为行为和效果,是物质性的东西,是“实”的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解决人的思想问题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实际孤立地进行。“务实”是实践性原则的首要与根本的观点,它的内蕴是指必须通过一定的操作手段、依托力量、客观效果,而使主观见之于客观、思想转化为实际。的“务实”又是以的“务虚”为基础和前提的,“务虚”即通过正确认识世界而形成科学的行为导向。[6]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把“务虚”与“务实”相结合,把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起来,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创新的机制,创造性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培养受教育者务实的作风、实践的精神、探索精神而使受教育者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二)充分调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积极性

实践观要求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方面就是要充分调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充分调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积极性也要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同角度出发。要调动教育者的积极性:首先,在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前,促进自身修养及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的提高,不断充实自己,成为专业素养高自身素质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精英人士;其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主动探索好的思想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最后,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后,要主动反思自身的不足,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要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首先,鼓励受教育者主动学习思想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修养;其次,让受教育充分认识到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努力进行“内化”和“外化”,努力提高其自我约束力和自身的觉悟水平;最后,鼓励受教育者积极反思自身的行为,改进自己的行为。

(三)与时俱进改进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要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传统的思想政治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迫切需要创新。随着网络思想、微博、手机等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的普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创新。尤其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滞后性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如:在学校中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设立等方面,都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出更好的教育方法,但是在互联网的使用的同时要注意“网上”与“网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方法。建设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站,重视BBS中的舆论引导,高扬网络新闻宣传的主旋律。开展网上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实行网上舆论引导,设立网上主题论坛,组织在线交流等都是切实可行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一定要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与实践相结合,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叶敦平.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38.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99:1.

[3]常莎.论实践观的创新性[J].河北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2.

[4]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