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保健养生方法范文
时间:2023-05-16 14:5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年人保健养生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要心理平衡好
人是有“七情”的高级动物。所谓“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情感一旦过度,就会给人带来危害。所以,养生之道的关键,就是把人的心理平衡好。这是我养生的第一大要素。这就要求人们经常保持一种精神愉悦、思想开朗、情绪稳定、胸怀宽容的心理状态。究竟怎样才能保持这样一种心态呢?我认为,应该把好以下“五道关”:
第一、要把好“心胸开阔”这道关。就是说老年人处世,更要有肚量和涵养。我以前心胸比较狭窄,遇事好钻牛角尖,经过生活的磨练才逐渐好转。
俗语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面对这纷扰的世界,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天天都是一帆风顺,有时也会遇到风浪,困难和挫折就会影响人的情绪。怎样才能使人的情绪不受到大的波动呢?我常采取“冷处理”的办法,即:当你遇到让你发火的事情时,首先你要用最大的毅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然后,要有理智、有对策地进行妥善处理。这里有一句古人的教诲值得借鉴,即:“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留去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意思是说,要把人磨练成具有博大的胸怀,能容纳世上的一切烦恼和痛苦。让我们共勉吧!
第二、要把好“知足常乐”这道关。老年人如果总有不满足的心理阴影,就不可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怎样才能做到“知足常乐”呢?我的体会是,应该做到“三个正确认识”:①要正确认识时代。我们今天讲的“知足常乐”,具有非常丰富的时代内涵。我们的祖国正在一日千里地奔向全面小康,我们老年人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党和国家为老年人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法律,保障了我们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享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为我们老年人提供了丰盛的精神食粮。我们能够享受这样丰富多彩的幸福晚年,还有什么不知足常乐呢!②要正确认识攀比。老年人有攀比的情绪,也是一种心理障碍。老年人在生活上,应该做到比低不比高。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心中的烦恼。③要正确认识憾事。经常怀有遗憾的心理,对老年人保健不利。应该把自己过去的遗憾和悔恨统统忘掉。只有这样,才能让你重新塑造一个无怨无悔的快乐人生。
第三、要把好“老当益壮”这道关。意思是说虽然年纪老了,而志气还应更加豪壮。但是老年人由于年迈体衰,也容易产生自卑情绪。怎样才能排除自卑心理的干扰呢?我的体会是,应该做到“三不”:①“精神不老”。人的年龄虽然老化了,但人的精神不能老化。②“豪气不衰”。好多老年人,不向衰老低头,体衰志不移,身病志不屈。③“兴致不减”。在新时代的感召下,好多老年人焕发了青春活力,在他们的身上看不见老气横秋的影子。
第四,要把好“老有所乐”这道关。老年人更应该生活得快乐一些。今天使我们精神快乐的途径很多,我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寻找快乐的:书报消遣、收听广播、荧屏博览、欣赏歌舞、学书赏画、养鱼养花等。这对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大有好处。
第五、要把好“家庭和睦”这道关。由于过去没有把好这道关,给自己带来好多烦恼。往往因为家庭一些琐事,和老伴的意见不一致,就把家中本来很“晴朗的天空”,给蒙上了一层阴影。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自己修养太差,处理一些事情时,缺乏民主意识。我的改进措施是:耐心听取老伴的意见,虚心改正自己的缺点;遇事多商量,不搞“一言堂”;多献爱心,少献“激情”。
以上,就是我讲的把好心理平衡的“五道关”。
二要体育锻炼好
开展老年健身运动,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是我养生之道的第二大要素。我正式把体育锻炼纳入自己养生健身的轨道,还是从1988年后开始的。由于那时自己体弱多病,才迫使自己逐渐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适合老年人体育锻炼的方式很多,我是由多样化的锻炼方式,逐渐发展到今天“五四三”锻炼模式的。即:每天上午用2小时,首先围绕附近公园环行道,散步5圈;然后找个踏脚的栏杆(或矮墙),压腿400下;最后打3遍太极拳。
三要饮食调节好
所谓饮食调节好,就是要合理调配膳食,保持均衡的饮食习惯,做到科学饮食。这是我养生之道的第三大要素。
究竟喝些什么、吃些什么,对人保健最好呢?根据科学研究证明:最有营养的饮料,不仅有果汁、咖啡和牛奶,还有白开水、豆浆、酸奶、骨头汤和绿茶等。最有营养的食品,不仅有大米、白面、大鱼、大肉,还有玉米、小米、牛肉、羊肉、河鱼、海鲜、豆制品、蘑菇、木耳、蔬菜、水果、大枣和葡萄干等。
按照中国传统的用膳经验是:每日三餐,少荤多素,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干稀搭配。如果能做到这些,就是比较科学的用膳了。这个用膳的标准并不算高,一般的老人之家都能做到。所以我们不要去羡慕那些整天吃大鱼大肉生活的人。据专家说,谁吃的大肉越多,对谁的危害就越大。为什么大街上有那么多“将军肚”和“胖墩”?这是因为高脂肪食品吃的太多,硬是把人给喂胖了。
四要嗜欲克制好
篇2
大家知道,疾病往往是致病因素对身体潜移默化侵袭的结果,而肾虚则是身体长期消耗的结果,并非一时出现的。
补肾是中医学重要的养生保健方法。但很多人对肾的认识非常模糊,再加上市场上一些补肾类保健品的夸大宣传,很多人把补肾与壮阳混为一谈。其实,保健品的功能并不是很多人所认为的“有病治病,无病防身”,对于老年人,肠胃功能相对比年轻时差,如果盲目地乱补,只会无谓地增加肠胃的负担,对身体构成危害。
市场上补肾产品繁多,最为常见的中成药是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来源于医圣张仲景的名方“金匮肾气方”,已有近千年的中医临床验证,作为补药,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药性平和,补中有泄,长期服用也不会上火,因而成为很多中老年人保健的首选药。现代临床验证,六味地黄丸固本养生,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对老年性疾病有独特的治疗作用。中老年患者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后,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延缓衰老,益寿延年。六味地黄丸对老年人常见症有独特的辅助治疗作用。
糖尿病:糖尿病与中医内科学中的“消渴”相对应,中医认为消渴以“阴虚”为根本原因。六味地黄丸补肾阴,从根本上缓解消渴状态。
更年期综合征:年龄超过40岁,身体机能下降,约75%的女性都会出现以下症状:情绪失调、烦躁易怒、爱发无名火、精神紧张、焦虑等,同时伴有心慌气短、头晕头痛、失眠健忘、潮热盗汗、食欲减退、黄褐斑等相关症状。更年期综合征与中医的“绝经前后诸症”相对应,肝气郁结是更年期的表象,而肾阴虚为其根本原因,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从根本上改善症状。
老年性痴呆的预防:据最新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对健忘症具有预防效果,适用于正常老化、早期老年性痴呆。
篇3
1.端正性观念、树立延缓性衰老的良好心态。错误的性观念,是的拦路虎,只有具备正确的性观念,老年人才能有正确的性态度,老年人才能走出性的误区。为了延缓老年人性的衰老,必须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使老年人重获性乐趣与提高性能力,从而过个健康与幸福的晚年。
2.保持适度性生活是延缓性衰老的好方法。夫妻间的性生活,涉及一系列生理、心理的微妙变化,每次性生活需要调动一系列肌肉、骨骼、内分泌、大脑、情绪等生理心理的活动。一次和谐的性生活,是夫妻间一次全身机体协调运动的锻炼。
性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老年人保持适度性生活,是正常性生理与性心理的合理要求,延缓性衰老应该是健康老年人性生理与性心理美好的愿望与追求的目标。
老年人的性生活方式能达到肉体上的交接水平最好,如不能达到,可接受治疗;若仍不能达到,性生活方式应改为以情为止,以为主,如采用拥抱、接吻、抚摸等,是艺术与性保健的组成部分,这种亲昵行为,也可使男女双方得到性的满足。至于老年人的性生活频率可按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疾病、年龄、季节等因素予以科学抉择,一般以性生活第二天无不适为准则。
3.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延缓性衰老的重要途径。1992年“维多利亚宣言”向全球人类提出“四大基石”是人体健康的四大基本要素,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与心理平衡。其实人类要达到健康长寿,老年人要延缓性衰老,也必须遵循这四项原则,才能达到健康长寿与老年性健康。
4.认真看待人生第二春――更年期。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是体内缺乏雄激素所致,病人常为60岁左右的老年人,得此病后可致减退和困难,性能力下降;有的则伴有忧郁情绪为突出表现,发病期间给予适量的男性激素,确实能使上述症状得以改善,但长期大量服用雄性激素以求永葆青春,有时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相反却有可能诱发前列腺增生症或潜在的前列腺癌。过量外源雄激素不但不能增强,反而通过丘脑――垂体――性腺轴,使萎缩最终使性能力丧失。过多的外源性雄激素,干扰正常内分泌,可引起肝内胆汁的郁积,发生黄疸,肝功能异常或药源性肝炎或导致男子女性化。
5.开辟科研创新,积极探讨延缓性衰老的“基因疗法”防止基因损伤。要长寿要延缓性衰老需掌握好主要关键。世界卫生组织1992年宣布,每个人的健康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环境及气候。在诸多因素中,哪个因素是主要的?结论是健康长寿主要取决于自己,生命幸福在自己手中。
篇4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保健,打针吃药、运动饮食、瑜伽按摩等不胜枚举,在诸多的保健手段中却忽略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保健灸。中国养生学的诸多成就中,保健灸是最有特色的保健方法之一。这是古代任何其他国家所未见到的一种保健方法。保健灸法,古称“逆灸”,就是无病而灸,以增强抗病能力和抗衰老的能力,从而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1 保健灸的历史渊源
我国灸法的起源,可上溯至远古人类知道用火的时候。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就记有“大风汗出,灸穗诘(穴)”的预防保健灸法。据《扁鹊心书》记载:“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不得长生,益可得百年寿。”至唐代,艾灸防病之法更加盛行。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就记载有“宦游吴蜀,体上常带三、两处灸疮,则瘴疠瘟疟,不能着人。”的经验。他本人百岁高寿时,还能翻山越岭,身体保持健康。
2 保健灸的功效
① 温通经络,行气活血② 回阳复脉,温中散寒③ 调和营卫,升阳益气④ 培补元阳,预防疾病⑤补脾祛湿,疗痹止痛⑥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现代常用于灸术的原材料是艾。这也是经过相当漫长时间的摸索才找到的一种理想材料。艾是菊科植物,为多年生灌木状草本。中医认为,艾苦、辛、温,具有温经散寒功能。艾叶有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优点:①便于搓捏成大小不同的艾炷,易于燃烧;②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穿透皮肤,直达深部。现代医学研究:艾叶含挥发油,油中含桉叶素、β-石竹烯、松油烯醇菌等。艾叶油在体外对白色葡萄球菌、甲链球菌、奈瑟氏菌、肺炎球菌及多数革兰阴性杆菌有抑制作用。
3 保健灸的操作方法
临床施灸首先应选择正确,要求患者的平正舒适。这不仅有利于准确定位,而且还有利于艾炷的安放和施灸的顺利完成。施灸的壮数因人因病因穴而异,少则一壮,多则数百壮,一般3、5、7壮而已。也可用艾条,去中药店购买灸用艾条,每天分2次(早在起床后,晚在临睡前)灸。艾条的火头离穴位2~3厘米,调节距离使穴位皮肤保持温热而不烫。每穴灸5分钟左右(或稍长),灸位附近皮肤潮红不起泡为度。每灸6~7天停1天。
4 保健灸的临床应用
保健灸法的常用穴位及方法:
4.1 足三里灸: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具有补脾益肾、调和气血的功效。多灸此穴,以预防中风,为中、老年人保健要穴。能延年益寿,有人称它为“长寿穴”。用于预防中风,在平时可单灸足三里,有中风先兆时可配合绝骨穴。古人多采用化脓灸,有“若要安,三里莫要干”的谚语。灸此穴有预防老花眼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艾灸足三里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白细胞、红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免疫力。
4.2 神阙穴:神阙又名脐中,属任脉,为保健要穴,灸此穴,具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益气延年之功效。其方法有隔姜灸、隔盐灸,每次3~5壮,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每次以感到局部温热舒适,稍有红晕为度。
4.3 气海穴:气海又名丹田,属任脉经,在下腹部正中,脐下1.5寸寸处,为保健要穴。常灸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的作用。常用温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孕妇禁用。
4.4 关元穴:关元也称丹田,在下腹部正中,脐下3寸处,属任脉经,为保健要穴,具有温肾固经、补气回阳、通纳冲任之功效。常用温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孕妇禁用。
4.5 身柱穴: 在第三胸椎棘突。有清心宁神,降逆止呕之效。儿童做身柱穴保健灸,能促进发育,增强食欲,不易感冒。无论儿童或成人,常灸身柱穴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多采用温和灸法,用烟卷大小的艾条,每次5~10min,隔日1次,每月不超过10次。
4.6 风门灸:风门为足太阳膀胱经穴,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半。有宣肺解表,祛风通络之功效,主治一切风证,多用于预防感冒,采用隔姜灸法,在感冒流行期间,每日灸1次,每次5~10min,连灸10天。
4.7 涌泉:此穴属肾经,在足底前1/3处。中医认为可以补肾益精,舒肝调气。现代对针灸以后人体所产生的影响作了研究,发现它具有激发身体抵抗力、提高抗病免疫能力、促进消化、循环以至内分泌机能等作用,与中医所说的调节阴阳,使身体处在“阴平阳秘”的说法是相吻合的。
临床上保健灸法,除上述穴外,还有大椎穴、膏肓穴、命门穴、肾俞穴、曲池穴、阳陵泉穴、三阴交及“伏天穴”等。
篇5
牛皮癣就是银屑病,目前多数专家认为是自身免疫紊乱造成的皮肤表皮细胞代谢过旺,是一种无法完全根治但可以控制的皮肤病。
牛皮癣病人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防止感冒、咽炎、扁桃体炎的发生,平时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坚持锻炼身体,适当增加营养,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九一旦感冒发烧、咽痛要及时治疗。
饮食禁忌牛皮癣患者应戒烟酒,忌食鱼虾海味、辛辣等食物。保持自身营养均衡,不必过度忌口,多食富含维生素类的食品,如新鲜水果、蔬菜等。
起居卫生患者的居室要干爽、通风。经常洗浴可以去掉鳞屑,使皮肤保持相对清洁,并有止痒作用。但清洗患处时,动作要轻柔,不要强行剥离皮屑,以免造成局部感染,影响治疗,使病程延长。洗澡的水温以不超过体温为宜,切忌用刺激性、碱性的沐浴用品。
精神愉快 牛皮癣病人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很重要。首先要正确认识牛皮癣;其次,不要相信“黑诊所”宣传的“包治好”、“不复发”等虚假广告。另外,焦虑、紧张、不愉快的生活事件等,均可能导致牛皮癣的病情复发或加重。
摘自《健康报》郝飞
老年性低血压:睡觉时床头应抬高
为老年性低血压患者支几招:
1 少食多餐,别吃得过饱。餐后不要马上活动,可适当休息几分钟后再站起行走或干其他事情。
2 热水浴时坐在浴垫或椅子上,洗完后要适当休息一会再站立活动。
3 呈站立状态时要每隔几分钟活动一下身体。另外,弯腰后不可突然站起,应扶墙或借助其他物体慢慢起立。
4 睡眠时床头应抬高25-30厘米。起床时尽量减慢变换的速度,以防因脑供血不足而晕倒。
5 服药前要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凡可引起头晕、头昏及低血压的药物应慎用。
摘自《健康时报》肖瑶
清喉 蒸点蜜萝卜吃
高温容易让人上火,比如出现痰多、喉咙干燥等。用蜂蜜和萝卜一起蒸着吃,有很好的清喉作用。
蜂蜜蒸萝卜制作起来非常简单,买一根白萝卜,洗干净后(不用削皮)切成小段,然后挖空萝卜中心,放到碗里,将蜂蜜倒入萝卜中空位置,隔水蒸熟就可以当零食吃了。
蜂蜜蒸白萝卜有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可以缓解初夏季节出现的肺火症状,并且能够帮助清除喉咙的干痒等。
此外,对于夏天口干舌燥的朋友,可以用白萝卜和银耳一起炖鸭汤,银耳可以补肺气,鸭汤性凉,三者结合在一起,有很好的润喉生津作用。
摘自《健康时报》李珊
减轻老视三法
老年人眼睛视物不清称为老视,为了减轻老视症状可以试试下面的保健方法。
1 冷水洗脸 清晨起床后用冷水洗脸、洗眼。先将双眼用浸透冷水的毛巾捂一会儿,然后再用双手轻搓脸部及眼肌20次。
2 热水敷眼 每天晚上临睡前用温热水(40℃)浸透毛巾,敷在额头和双眼部位。敷后用双手轻搓脸部及眼肌20次。
3 经常眨眼 平时一有空就利用一睁一闭地眨眼,来振奋、维护眼肌。同时用双手轻揉眼睑,增进眼球的滋润。注意闭眼时,要竭力挺胸,两眼紧闭一会儿再放松。
摘自《医药养生保健报》肖毅
人到老年应“四会”
一、会珍惜 进入老年期,人的精力和体力都处于一个衰退过程,与中年相比,大不如前,倘若保健意识淡薄,身心得不到很好的调养,必将使健康受损。身体健康状况也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反过来,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所以,老年朋友应劳逸结合,定期体检、乐观开朗,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二、会安排 老年人退休后,生活规律被打乱,此时应学会自我安排。每天都应坐下来想一想,如何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把每天的生活日程排一排,在日常生活中强化自我保健意识,巧妙应付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三、会打扮 步入老年,都会产生肤色、体形和心态诸方面变化,老年人应更新观念,学会打扮自己,展现出自己的健康心态和独特气质来。
四、会寻找 老年人切忌灰心丧气、意志消沉,过早地出现衰老感、无用感,要保持一颗好奇心,培养一些业余爱好,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学会寻找和发现自己的价值。
摘自《晚晴报》于丽萍
紫皮洋葱营养更高
洋葱别名葱头,圆葱、胡葱、玉葱,营养价值极高,是一种集营养、医疗和保健于一身的特色蔬菜。洋葱与大蒜相似,都含有蒜素及硫化硒,能够抑制致癌物质的合成,促进吞噬细胞破坏癌细胞,因此有抗癌的作用。
根据皮色,洋葱可分为白皮、黄皮和紫皮三种。白皮洋葱肉质柔嫩,水分和甜度皆高,长时间烹煮后有黄金般的色泽及丰富甜味,比较适合鲜食、烘烤或炖煮,产量较低;紫皮洋葱肉质微红,辛辣味强,适合炒烧或生菜沙拉,耐贮藏性差;黄皮洋葱肉质微黄,柔嫩细致,味甜,辣味居中,适合生吃或者蘸酱,耐贮藏,常作脱水蔬菜。
就营养价值来说,紫皮洋葱的营养更好一些。主要是紫皮洋葱的辣味较大,意味着其含有更多的蒜素。此外,紫皮洋葱的紫皮部分含有更多的栎皮素,这也是对人体非常有用的保健成分。因此,紫皮洋葱食疗效果比白皮洋葱要好很多。洋葱红酒是非常神奇的养生配方。洗净的洋葱去皮切丁,如果选择的是紫皮洋葱,紫皮部分不用去掉,泡酒的功效更好。
摘自《生命时报》何洪巨
腰酸背痛按委中穴
俗话说“腰背疼痛最难当,起步艰难步失常”,腰背疼痛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中医治疗腰腿疼痛有一种方法叫“腰背委中求”,如果您突然遇到这样的麻烦,不妨试一试。
所谓“腰背委中求”,是指凡腰背症状,尤其是腰背疼痛都可以选择按压委中穴来治疗。
委中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是四总穴之一。它位于窝处,即腿屈曲时窝横纹的中点。治疗时患者最好趴在床上,可自己操作或由家人帮忙。用双手拇指端按压两侧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一般可连续按压20次左右,同时与腿部的屈伸相配合。按压时,如果能搽上一点刮痧油或药酒更好。这样不仅可以治腰痛,还能有效解除腿部酸麻疼痛,对一些下肢疾病也有保健作用。因此,平时我们也可以经常按摩委中穴,按摩时力量可以稍微大一点,虽然按压时有疼痛的感觉,但对身体十分有益。
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腰背痛期间,按压的穴位最好不见水,尽量不要吃发物。
摘自《生命时报》喻朝晖
老人床边锻炼的最好方法
老人床边锻炼――抱枕疗法 用棉布缝制一个长约100厘米、直径约35厘米的布口袋,用棉絮或海绵填充好,做成一个椭圆形的长枕。睡眠时应侧卧,双臂抱枕,长枕下段可垫在大腿下面。这样可使老年人睡眠好,还可以使肩关节拉开,减轻上肢关节的“晨僵”现象,预防和治疗关节炎。
老人床边锻炼――织布疗法:坐在床上,两腿伸直并拢,脚尖朝前,双臂伸直,双手掌心朝脚尖方向做推的动作。同时,上身前俯,呼气,双手应尽量向脚尖方向推,推到不能再向前时,保持姿势3秒钟,收回手掌,并吸气。连续往返30次,每天早晚各做1遍。这套健身法有按摩内脏,调理肠胃功能的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篇6
【关键词】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R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9-0271-02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教育部2000年确定为首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5年率先通过辽宁省高职高专示范专业验收,是辽宁省名牌专业。该专业教学团队是辽宁省优秀专业教学团队。该专业以培养老年人服务紧缺人才为宗旨,借鉴国外先进的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人才为培养理念,实训设施和教材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人口老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和老年人最多的国家。一般按年龄可分为衰老前期(40-50岁)与衰老后期(65岁以上)。生理老化为老年人所共有,根据2008年2月国家老龄委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49亿,占我国人口的11%,占世界人口的20%,据统计云南省60岁以上老年人有530万,占全省人口的11.5%,在昆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80多万,他们中有16%是单个居住的老人,有42%是老俩口独居生活,人口老龄化实际上已成为社会发展问题,为他们的晚年生活提供丰富多彩的社会服务,已是大家的共同希望,云南省人民政府2006年12月25日专门下发了《云南省老年人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为加快云南省的老龄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规定,必须要有相应的老年人服务和管理人才,社会老年人服务专业人才需求量估计到246000人左右,现根据2009年5月21日报道,云南昆明市的养老护理人员几乎都是来自农村,他们学历低,缺乏专业知识,养老服务近视保姆式的服务。
1 专业前景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催生了一大批社会福利机构,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社会上的养老服务需求也明显提高。因此,必须靠社会,大力发展老年人服务事业,根据民政部最近统计,全国有3250万老年人需要长期护理,显然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方面的人才已成为我国紧缺人才,目前,全国只有几所高职高专院校开办这个专业,远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掌握老年人生活护理,老年人心理护理,老年人康复保健与疾病照护的高级老年护理人才,老年健康咨询指导人才老年产业管理等人才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培养合格的老年人服务专门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2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特色
2.1 创新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教、学、做 ”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对老年服务与管理紧缺人才的需要,以养老机构的工作任务为切入点,以老年生活护理,老年康复保健与医疗照护,老年心理护理及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等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融教、学、做于一体,突出职业活动导向的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拓展能力。
2.2 构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根据老年人的特点,以养老机构岗位对应的工作任务为切入点,以岗位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企业共同开发基于老年服务与管理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设置,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案都严格要求,制定了详细的教学管理制度,出题规定做到教考分离,具有完备授课计划,采用举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注意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建立护理实训室、老年人心理咨询实训室,老年人保健治疗,推拿按摩实训室,养老机构模拟实训室,老年人康复理疗实训室等。
3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3.1 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老年服务与管理工作以老年人为对象,从业者尤其需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本专业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与培养放在首位,并将老年服务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始终,建立职业道德体系,使学生能理解性地认识将要从事的行业的特点以及发展前景。热爱所从事的工作和服务对象,并愿意为养老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建设使学生具备“尊老敬老,无私奉献,自尊自强、爱岗敬业;严谨细致,技术求精: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规范。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让学生通过分学期的实训,顶岗实习,完成实习日志的填报,提高对职业岗位的认识;通过课堂 表现等行为教师打分表,记录学生为老年人服务等活动的次数以及感受。为老年人的服务活动要求每个学期每位学生不少于5次;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包括毛邓三,法律道德与思想品德,医学伦理学,以及老年人的生活护理,老年人的心理护理等职业技能课程,提高对专业岗位的认识和服务水平。
3.2 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的具体项目:
①职业认识与职业规划通过参观养老机构,聘请养老护理,有丰富经验的模范人物,实训基地护理与管理人员以及相关行业专家到我校为学生做讲座,到兄弟院校做专业经验交流,使学生认识职业特点,职业要求,职业的发展以及职业的社会意义,做出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②了解和认识养老机构和老年群体特点,学生通过见习,实习,更深入了解养老机构的组织特点,经营与管理模式以及发展趋势,并根据社会目前养老机构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设计理想的养老管理模式。学生从入学开始就与校外见习、实习基地的老年人“结对子”与老年人进行交流,并对老年人进行跟踪服务,以了解老年群体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特殊需要。
③规范服务行为通过顶岗实习,职业技能培训以及职业礼仪训练等方式,掌握养老机构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掌握沟通技巧和服务礼仪,规范服务行为,提高职业素质和岗位服务水平。
④社会公益活动与自我教育通过到养老机构和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生活照料等服务,参与昆明市慈善总工会,民政部门红十字协会的相关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
3.3 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重视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和岗位资格技能的培养。掌握一定人文社科、心理学、病理学、社会学知识,具有老年生活策划,活动组织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培训获得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高级保健按摩师,针灸师、康复理疗师等社会工作者等职业资格证,毕业条件为,即毕业证加资格证,双证齐全方能毕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具有知识结构较全、职业素养较高、职业能力较强等优势。
4 专业培养要求
①掌握中西医基本常识;
②掌握护理基础及基本操作;
③掌握老年人工作的有关政策法规;
④掌握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和操作技能;
⑤具有老年人健康,生活料理服务的能力;
⑥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和宣传,协调沟通、公关以及一定的心理救助能力;
⑦熟悉心理方法,饮食疗法的基本原理;
⑧取得职业技能证。
5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
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特点,应开设以下课程:
5.1 主干学科:中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
5.2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中医基础,生理学,病理学,社会学概论,饮食营养与卫生,老年政策,康复医学概论,老年维护与管理,诊断学,针灸学,推拿学等;
5.3 必修课体系结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课,专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毕业实习等。
6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服务方式及就业方向
6.1 服务方式:
①小型家庭养老院,老人不出门,三五人一个养老单位。
②日托养老院。白天托管,白天送老年人来疗养院,晚上接回家。
③居家养老院,以家庭为主。老年人不出家门,护理人员定期上门服务。
④全天候托管,也就是24小时托管,长期托管。
⑤异地互动养老,甲地老人到乙地去养老。冬天老人到南方,气温较好,夏天到气温凉爽的地方养老。
6.2 就业方向: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主要在下列地方就业:老年人福利协会,老干部管理处,老干部干休所,敬老院。疗养院,老年公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养老院及病人家庭等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各社会福利院,敬老院不断建立,对老年人服务人才既懂社会工作知识技巧,又懂老年人身心康复护理技能的高职专门人才。据估计全国约有4.2万个福利院,如果每个福利院送一个专业人才,近期就需4万2千人才到福利院工作。
各种民办公助,个人自费兴办的老年公寓,老人村,托老所,老人乐园。需要的专门人才就更多了。
本专业完全可以采用“ 校企联办”方式,不仅让学生毕业实习顶岗上班,还能为青年教师进行挂职锻炼,增强工作实践经验,以便更好的教学。据调查,需要社会长期照护的人数占80%,在家接受服务的达36.3%,选择上门钟点服务的达78.8%,选择老年养老院护理的占54%,选择白天托人全天型服务占98%。
总之,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一个崭新的专业,人才培养也将接受用人单位和社会认可的考验,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在考验中继续优化。要想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做大作强,不仅需要满足社会需要的教学模式,更需要社会大环境,政府扶持,提高专业人才待遇等政策相配套,人才培养和留用才会长久,平台才会更高更广阔。
作为咱们云南,养老专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有着得天独后的地理,气候等地域优势,已逐渐成为国内外老人的养老、休闲、养生、度假、避暑、避寒的首选地,因此我们要加快培养专业的养老服务和护理专业人才。
篇7
1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状态
1.1遗产心理
老年人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之后,总想将自己积累的知识和技能、精神和物质财富等得到保留与传承。老年人往往会因为其子孙后代的成长与自己的期望相符而感到欣慰;为晚辈能聆听他的成功经验而感到快乐;因为自己留下的财富能为社会做贡献而感到满足;还会以为自己的组织或器官能在他人身上得到成功移植,自己的生命能在他人身上延续而感到有所作为。
1.2“年长者”心理
“年长者”心理是指老年人倾向以教育者姿态与年轻人共享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历,与遗产心理有一定的关系。老年人有教育青年一代的光荣职责,是社会的宝贵财富,老年人的健在时子孙幸福的象征与团结的纽带。当老年人某一方面的知识被认为是有意义、有价值、能被年轻人或社会所接受和利用时,可以增加他们的自尊心,而当环境不允许或年轻人不理解、不接受时,老年人的这种心理被误解为教训他人、??嗦、唠叨等。
1.3恋旧心理
老年人恋旧心理的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些老年人对自己用过的物品、老书籍、老照片和老信件等物品有一种特别的依恋移情。另一方面是对物品位置摆放的的要求,老年人希望按照他们的熟悉和喜欢的方式摆放物品,会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亲近感,在使用时得心应手。
1.4时间感
在步入老年之初或在这前后的某个时期,老年人会因为觉察到自己的生命有限或非常短暂而对时间的流逝感到害怕的恐惧,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这种恐惧会逐渐消失。老年人会有“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等想法。
2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反应
2.1焦虑
老年人患病后常出现紧张不安和忧虑心境,多伴发心理和躯体症状,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胸闷、头痛、两手发冷、易激惹等。
2.2否认
是不承认自己疾病的诊断或病情的严重性,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缺乏思维准备,总希望有与事实不一致的情形出现。表现:(1)否认疾病的存在。(2)否认疾病的严重性。
2.3猜疑
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是一种缺乏依据的猜测,如对疾病诊断、治疗方案、治疗措施、药物疗效等存在疑问。
2.4愤怒
是一种对人或事不满的心理反应,表现为语言行为富于攻击性、过于激动带有偏执狂,甚至无端谩骂等不适当行为。
2.5抑郁
是老年患者最为常见的情绪表现。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失眠、食物不振、批发或者缺乏活力、缺乏兴趣、自责甚至出现绝望、自杀念头等。
2.6自我概念低下
自我概念是指调控个人心理和行为的自我意识,包括对自我的评价、自信、自尊、自控等。
2.7孤独
老年患者过分依赖表现为不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自我生活的照顾活日常事务,而患者角色强化、被动顺从、遇事畏缩不前、犹豫不决等他人出主意或做决定,甚至别人承担或代劳日常生活照顾。
2.8过分依赖
老年患者过分依赖表现为不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自我生活的照顾活日常事务,而患者角色强化、被动顺从、遇事畏缩不前、犹豫不决等他人出主意或做决定,甚至别人承担或代劳日常生活照顾。
2.9退化
主要是行为的退化,表现为与其年龄和社会不称的行为表现。如孩子似的行为。
2.10遵医嘱依从性不良
主要是指患者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与医嘱一致的行为,如按时、按量、按要求服药、定期检查等。
二、老年人的几种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1自卑心理
当老年人的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又不能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时,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老年人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通常为老化引起的生活能力下降;疾病引起的部分或全部生活自理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的丧失;离退休后,角色转换障碍以及家庭矛盾。
1.2失落心理
例如退休与经济状况改变会造成失落的心理,一般来说,退休造成的结果包括经济收入降低、社会主要关系中断、生活作息方式的改变等。有明确任务和较多人际交往的环境,退到比较狭小的家庭圈子,这种过渡,常常给老年人带来许多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如抑郁、自杀等,轻者常表现为“退休综合征”,一般需半年至一年才能逐步适应。退休后带来的收入水平下降、贫困、生活保障上的不安以及在社会和家庭中经济地位的改变,也是老年人面临的重大问题。
1.3孤独心理
老年期由于身体各器官逐渐衰老,心理状态也随之变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孤独和寂寞常在失去重要的生活依靠时产生,特别在失去配偶时表现的更加明显,孤独和寂寞的程度受个人性格及过去家庭生活是否和谐幸福等因素的影响。由于老年期生理和病理的变化,使老年人感到空虚和寂寞,烦躁无聊,产生孤独感。
1.4焦虑恐惧心理
大部分老年人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慢性疾病,由于长期疾病的困扰,普遍对治疗的长期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或存在较为悲观的心理反应,特别是一些身患绝症的老年人,老年人知道自己患癌后,往往由恐惧,到悲哀,到绝望,再加上部分老年人担心给子女带来经济上的负担,特别是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老年人,有的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1.5记忆力受损、健忘
老年人由于衰老,引起智力水平逐渐下降,近期记忆力减退,常出现健忘。但由于老年人远期记忆衰退不明显,故经常唠叨自己年轻时的事情,留恋过去,对新鲜事物不感兴趣,难以接受。
2.心理护理
2.1评估细致观察了解老年人的性格、爱好,病情变化和家庭环境情况,收集心理信息,掌握其心理活动,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个体化心理护理。收集资料的方法,一是通过直接和患者交谈,二是通过和患者亲人交谈,也可通过心理问卷调查形式,从中收集其心理变化信息。
2.2理诊断分析患者的心理,提出心理护理诊断。针对老年人来说,心理诊断不是一次完成的,而需要不断完善。
2.3对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措施的实施可采用心理咨询及启发开导法。具体措施如下:
2.3.1家庭的和睦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基础:老年人常会感到孤独,希望得到家人的关心、爱护和照顾,因此子女应该经常与老人沟通,遇事与老人商量,使老人得到应有的尊重,丧偶的老人独自生活,会感到寂寞,因此子女应理解老年人求偶需求,支持老年人的求偶行为,满足老年人的愿望。
2.3.2尊重、理解、关爱老人从温暖的家庭到陌生的医院,对周围一切环境不适应,再加上疾病的折磨和对疾病认识不足而产生焦虑、恐惧情绪,作为和患者密切接触的护士,首先要尊重、关心他们。讲话礼貌,态度和蔼,耐心听取他们的主诉,对老人的健忘和罗嗦给予谅解,对老人的要求尽量满足。
2.3.3对自尊心强和虚荣心强的老年患者,应以鼓励和赞扬的口气,在充分尊重的基础上,让患者乐于接收你的治疗和护理,适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2.3.4加信任度,改善医护患关系对于好猜疑的老年患者,我们必须满足患者了解自身疾病以及有关知识的需要,一味的隐瞒,只能事与愿违,要尽早取得他们的信任,减少猜疑和误会。在交谈中,要讲究方式、程度、对疾病认识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掌握语言、形体和情感传递的技巧。遇问三思、仔细斟酌,该解释的一定解释清楚,需要保密的既不能直言相告,又要给予其一个可以接受的答复。尽量让他们心情放松,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三、老年痴呆的心理护理
1、老年痴呆病人的心理护理如何进行?
首先,要注意尊重病人,对老年痴呆病人发生的一些精神症状和性格变化,如猜疑、自私、幻觉、妄想,家人应理解是由疾病所致。要理解,宽容,给予爱心。
鼓励病人,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有针对性地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然后有计划,有目的的与病人个别交谈,解决其思想上的问题注意掌握一定的谈话技巧,使其消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以促进疾病的稳定与缓解。病情观察与特别护理。
对于意识障碍且处于兴奋状态者,要认真观察其有无发烧、尿潴留等异常,及时予以解除。对病人的某些反应,要给予一定的重视,不要都看成是胡言乱语而不予以理睬。对于有冲动、伤人、自伤、逃跑等病态行为,要提高警惕,注意防范,专人照管,尤其对有自杀或逃跑企图的病人要严加防备,进行精神安慰,不要责备,以免增加对立情绪。家中剪刀、绳子、火柴、灭鼠药等要收藏好,以免发生意外。对有严重特殊行为或病情不稳的病人,尽量避免其外出活动,必要时可住院治疗。
2.1为什么经常醉酒的人容易“痴呆”?
有一种痴呆就叫酒精性痴呆,过量酒精会直接杀伤脑细胞
“酒精能让人产生“短暂记忆缺失”,所以醉酒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大量饮酒时,清醒后会有某一段时间记忆缺损。专家表示,过量的酒精会破坏脑组织中的血脑屏障和神经元细胞膜,直接杀伤脑细胞。因为酒精的神经性毒性作用,会影响维生素B1的吸收,影响到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转”,而维生素B1恰恰是脑细胞运动至关重要的元素。“长期酗酒的人,酒精会影响大脑中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出现‘科萨科夫脑病’,主要症状为记忆力下降、躁狂、走路不稳、震颤等。”徐格林告诉记者。伴随着脑细胞死亡速度的加快,脑萎缩也会变严重,脑神经细胞活性均减低,大脑功能随之衰退。而这样的症状便是定义中的“酒精性痴呆”。例如:南京脑科医院精神科谢世平主任医师告诉记者,慢性酒精中毒对大脑损害较重的表现形式就是酒精中毒性痴呆,出现进行性智力减退。首先是人格改变、记忆障碍,逐渐发展成痴呆。部分病人有大脑皮质功能受损的表现,如失语、失认等。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预后极差,一般不可逆,多数因躯体并发症而死亡。
2.2为什么滴酒不沾也容易“痴呆”?
酒精的活血功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中风发生率。
为什么滴酒不沾的随访结果,反而不如每天“小酌两杯”?徐格林解释说,酒精中含有一种成分名叫黄酮甙,能够保护血管内皮和神经元,而酒精的活血功能又能促进血液循环,不太容易形成血栓,降低中风的发生率,而中风也是痴呆症的诱发因素之一。
国外一项研究也表明,适度饮酒可减少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病率。这项刊登在英国《精神病杂志》上的新发现,是伦敦精神病研究所科学家们对400位年龄介于65岁至74岁老人,进行长达12年之久的跟踪研究后得出的。那些年轻时爱喝三两杯酒的人,年老时患痴呆症的几率较低;反之,在60岁前滴酒不沾的人,年老时患痴呆症的几率则较高。
四、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及心理问题和诱因
1、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和诱因
1.1失落感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失落感,从而表现出两种情绪:有的沉默寡语,情绪低落;有的急躁易怒,对周围的事物看不惯,为一点小事而发脾气。
1.2孤独感老年人由于丧偶、独居、离退休、人及交往减少,社会及家庭地位改变,生活空间增多或身体心理及其它原因导致的行动交往不方便,老年人感到空虚寂寞,心理上往往产生隔绝感或孤独感,进而感到烦躁无聊。
1.3恐惧感老年人由于担心患病,自理能力下降以及给心理加重负担等问题的发生,心理上会产生忧虑感或恐惧感,从而表现出冷漠或急躁的情绪。
1.4抑郁抑郁多由于老年人受到慢性疾病的困扰及死的威胁,从而产生恐惧抑郁心理,有的老年人则因生活单调或失去配偶,家庭不和,内心空虚而产生了焦虑及抑郁,有的老年人由于退休后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交往减少,缺乏归属感,造成心情抑郁,遇事灰心,悲观失望。
1.5经济状况目前我国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一般都低于在职人员,加上医疗服务费用的逐渐上升,老年人的经济来源缺乏独立可靠的保障。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主要靠自己的劳动和儿女供给,直接影响了老年人的营养、生活条件和医疗卫生服务的享受,从而影响身心的健康。
2、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2.1定期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介绍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及康复,帮助老年人正确认知疾病,增强自我保健和照顾的能力,指导老年人树立坚强的信念和正确的生死观。
2.2帮助老年人调整情绪护士要多给老年人特殊的照顾,热情得关怀,减少其精神刺激,帮助老年人积极面对疾病和生活中的问题,树立正确的对待疾病的态度和信心,向老年人讲述和示范各种情绪调节法,如自我教育法,活动转移法,沟通调节法,环境调节法和适当发泄法等。
2.3保持家庭关系和谐老年人身边关心、亲近的人越多,生活就越充实,因此要维持家庭关系和谐。社区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多与老年人的家庭进行联系,教育家属密切配合,多关心体贴老人,特别是一些丧偶及患有身体疾病的老年人,安慰开导家属,使老年人保持心胸开阔乐观向上的态度,减轻其的孤独、恐惧的心理。
2.4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培养适当的兴趣和爱好鼓励老年人参加适当的活动,如唱歌、跳舞、听音乐、打太极拳、练气功,健身活动等。保持机体代谢平衡,促进身心健康,延缓衰老,丰富离退休后的生活,并鼓励老年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社会贡献余热。
2.5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指导老年人保持乐观的态度,充满好奇心,培养生活情趣,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老年人要学会挖掘自身的快乐豁达,更要会想用自身宝贵的资源,只要每个人都能乐观、豁达,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生活质量和人生价值将具有更大的提高。
2.6强化老年人治理素质鼓励老年人勤于学习,科学用脑,善于用科学的知识养生保健,既锻炼了智力,又学会了自我保健和照顾的技能,有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进入老年学习的东西也很多,如:老年自我保健,老年社会学,老年心理学,家政学等等,同时还可以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社会变更,更新观念,紧跟时代步伐,既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也锻炼了智力
3、老年人心理健康要戒五个过度
一戒“过度关爱”,有些家长对孩子可谓爱到极致,他们的爱呈现一种令人费解的分化状态:在生活上对孩子关心得无微不至、事必躬亲,在精神上却对孩子过于专制、强加于人。不将自己年轻时未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堆积起的这份“厚爱”,不但给孩子造成过重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同时也给自己平添了许多不必要的压力和烦恼,有损自身的心理健康。
二戒“高兴过度”,高兴本来是好事,但要防止“乐极生悲”,特别是当生活中有突如其来的好事降临时,例如:“久别亲人团聚”、“摸彩中了大奖”等等。高兴过度会引起大脑中枢兴奋性增强,使交感神经过度亢奋,这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尤其不利。
三戒“过度焦躁”,有些人脾气很急,做事情总想一步到位、一举成功,有些急功近利的心理趋向。当自己的愿望和目标一下子不能如期实现时,他们便会产生焦躁情绪。其实,这种情绪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适得其反并有损身心健康。
四戒“猜疑过度”,有些人疑心病较重,乃至形成惯性思维,导致心理变态。一个人如果心胸过于狭窄,对同事、朋友乃至家人无端猜疑,不但会影响工作、影响人际关系、影响家庭和睦,还会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
五戒“忧虑过度”,即使生活中确实发生了令人烦恼、焦虑的事情,我们也应振作精神、积极面对,而不该整天闷闷不乐地就此消沉下去。
俗谚: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树老盘根错节,纠纠缠缠;人老??哩??嗦,喋喋不休。
树老盘根错节是经年累月吸取日月精华,经历风霜雨露的洗礼,才有根深柢固的架势。老树根多,虽然模样沧桑,却老成稳重,禁得起雨打日晒,禁得起狂风摧残。
人老话多是人生历练的结果,经验的结晶,虽不是字字珠玑,却是难得的体验,也充满智慧。老人多话往往是出自对周遭的关心,对人际的关怀,是对下代的放心不下。这种絮絮叨叨,实在是人间的至爱。
科研发现,孤独老人长寿愿望达成很困难。最近我国心理学家进行的研究是对1600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了长达6年的追踪调查,发现经常感到孤独的老人,寿命减少6年。
孤独并不仅仅是“没有伴儿”,主要是对社会生活没有参与意识、没有交流沟通的平台,就像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一样,完全与世隔绝,但很多子女并不知晓这点,以为老人衣食无忧就能够生活美满。很多老人吃喝不愁,但孤独却让他们没心情为自己烹饪美食,要么凑合、要么大吃,不均衡的饮食习惯,以及不愿意外出活动,增加了心脑血管的风险。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研究发现,步入老年后心血管功能开始退化,孤独能加速这过程,可增加患心脏病风险。
如果不愿意和外界交流,也会增加罹患老年痴呆的风险,心理医学中心研究人员的发现称,孤独的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是正常人的两倍。尽管老年痴呆病因未明,但此病是退行性脑部病变。脑子是越用越灵,用进废退,孤独的老人不愿动脑,不愿动手,就会人为造成认知和记忆功能退化。
丧偶易导致寡居效应,许多年迈老人在失去伴侣后也相继去世,伤心过度也会让身体各个器官遭到重创。一般来说,丧偶一年内是道坎,伤痛最为明显。因此在此阶段,子女家人要帮助老人,故人的东西可以先收藏起来,不要让老人独处,外出散心、去子女处居住都是办法。如老人的悲痛心情无法释怀,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案例资料:一位退休女教师,最近就怕回家,一到家里就发愁,感到空虚、寂寞、难熬,情绪越来越坏,甚至感觉活着没意思。昨天,其子女和老伴陪她来到市德安医院,精神科专家徐主任道出的原因让其家人大吃一惊:原来,子女出于孝心为老人购买的大房子,竟是引起老人抑郁情绪的主要原因。
无独有偶,在奥韵家园一座160多平米新房居住了半年多的老太太,最近也感到孤独、空虚、心情抑郁,活着没劲,常悄悄地抹眼泪。她自己都想不通,过去生活艰苦,忙忙碌碌,却能顽强地活下来,现在生活这么优越、舒服,却反而不想活了呢?她对徐主任说:“子女都很忙,难得回家,这么大的房子,就住两个人,冷冷清清的,实在受不了。”
篇8
1、健身当因人而异,方法可多样。马老认为,老人保健的原则是“动静结合,脑体并用”。但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采取不同的锻炼方式,不必拘泥一方一法。他以自己为例说:“我早晚共走1600步,坚持搓脸、磕牙、梳头发;每天用手摸脚面,用脚踢屁股,扭腰转身,拍打前胸后背。”
2、吃喝拉撒睡,睡眠最重要。俗话说,“人生在世,离不开吃喝拉撒睡”。马老认为,这五个字应该倒过来用,即睡撒拉喝吃。睡是第一位的。因为“人一两天不吃不喝可以,但一天不睡觉,就像得了一场大病,所以应该保证合理的睡眠”。马老自言他很重视两点“睡要舒服,早睡早起,中午来个回头觉;吃要节制,好饭歹饭都要七成饱,不要见到好吃的就不顾命地吃,不爱吃的一口不吃。”几十年来,他一直固守“觉不少睡,水不少喝,饭不多吃”的良好习惯。
3、多学习,人慢老。马老说:“什么都得学,学习可以开阔眼界,宽广心胸。一天到晚嘟嘟囔囔,什么都不顺眼不顺心,老生气,为什么?就因为你不学习,或老拿留小辫子时的眼光看问题,还谈什么保健,那是保病。”
马老每天保持看书写字画画的习惯,有时还写诗填词。他说:“我没有一天不动笔,有时写些新段子,有时也用毛笔写写字、画个画,那是瞎写瞎画。因为基础太差,恐怕再有十年也练不出好字好画啦。不过,手脑并用对身体还是大有好处的。”
4、不慕名利,热衷公益事业。马老一生不重名利,经常参加各类公益演出活动。在马老的不断呼吁和积极参与下,如今,真诚为老年人服务的“马三立公寓”和“马三立老人园”已先后建成。这是马老为广大老年人做的一件大好事,也算是完成了他多年的心愿。
多做好事和善事,可使自己存在的价值得到社会的公认而朋友遍天下,从而取得精神和心理的满足,这正是古人所说“仁者寿”的道理。马老得以健康长寿恐怕也与此不无关系。
心理健康是长寿之秘
人的心理活动和人体的生理功能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良好的情绪可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正所谓快乐是长寿之源。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也就是说,心情愉快即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心理健康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预防疾病及衰老。
热爱生活
老年人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养鱼种花、旅游垂钓等来丰富生活。对各种事物都应倾注热情,以开心、爱心、宽心、耐心对待生活,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
随遇而安,知足常乐
以积极的心态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做到宽容大度,开朗洒脱,不计较小事,知足常乐。
“童心、猴行、蚁性、龟柔”
童心使人生活无忧、超脱,心情舒畅;猴行使人筋骨强健,机能旺盛;蚁性使人团结互助,精神愉快;龟柔使人与世无争,身心健康。老年人若真能做到这八个字,便可健康、快乐、长寿。
与人交谈,广交朋友
与人交谈会对大脑产生良性刺激,促使大脑功能增强;经常将个体融入社会,心中会有一种愉悦感。经常与朋友保持联系,发展友谊,有助于身心健康。
凡事尽量自立
遇事如果太依赖别人,就容易产生失望情绪。老年人如若养成依靠自己解决困难的习惯,可避免失望带来的痛苦。但应注意量力而行,不必太逞强。
正确处理“代沟”关系
现代社会发展加快,老年人过去的生活时代与现在的年轻人生活环境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两代人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生活行为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即所谓“代沟”。这就需要两代、甚至三代四代人之间,彼此经常地交流思想和看法,加强沟通,寻求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因此,处理好两代关系对老年人生活的满意幸福极为重要。
人老 心别跟着老了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日前公布了健康老年人十大标准。这十大标准为:
1、躯干无明显畸形,无明显驼背等不良体形,骨关节活动基本正常;
2、神经系统无偏瘫、老年性痴呆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检查基本正常;
3、心脏基本正常,无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陈旧性心肌梗死等)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4、无慢性肺部疾病,无明显肺功能不全;
5、无肝肾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恶性肿瘤及影响生理功能严重器质性疾病;
6、有一定视听功能;
7、无精神障碍,性格健全,情绪稳定;
8、能恰当对待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
9、能适应环境,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学习、记忆能力。
卫生部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高芳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去大家认为只要有好的身体就算健康。但现在制订的健康老人十条标准,不仅要求身体各器官基本正常,也加入了对心理健康的要求,例如第7、8、9、10条。健康应该是由心理与身体的健康共同组合而成的,并且,心理健康在健康的天平上至少占有50%的分量。有一句话很富有哲理,即“七分精神三分病”,它强调了精神与心理在健康方面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除了因自然增龄给老年人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外,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一些心理因素,往往与老年这个特殊的人生年龄阶段中,家庭、社会发生的事情密切相关。归纳起来主要有:1、因为进入高龄阶段,对自己日后生活存在担心,怕老年日子难过而产生危机感。2、离退休后,生活起居有了新的变化,一些人不适应这种新变化而产生失落感。3、出现空巢家庭给老人带来的寂寞感、孤独感。4、老年人体弱多病,许多人因力不从心而产生老朽感。5、由于离退休前后一些老同志社会角色转变较大,容易在心理上产生不平衡感。6、有的老年人不善于人际交往,不善于与家人亲属或邻里交流沟通而产生孤独凄凉感。7、有的老年人因疾病缠身难以治愈而产生恐惧感、悲观厌世感等。常见的老年人心理卫生问题有离退休综合症、抑郁、脑衰弱综合症、空巢综合征、焦虑、偏执、多疑、躁狂等。其中较为普遍的是离退休综合症、空巢综合征与焦虑、抑郁躁狂。
既然心理状态对于健康的影响如此重要,那老年人怎样才能保持完好的健康心理呢?高所长介绍了以下几条自我保健措施:
首先,转变观念,适应改革。老年人面对心理障碍,一定要转变观念。老年人要解放自己,多融入社会;社会对老年人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体贴。双方共同努力,把老年人的事情办好,使老年人的心理卫生问题得以减少。高所长举了一个事例:她的一位同事年近八旬,但却奉养着年逾百岁的老母亲。不久前,她生病住了院,无法再照顾老母亲,于是告诉母亲准备将她送进敬老院。按说,这种事在老辈人的眼里,会被认为是不孝,但是她的老母亲却很开通地答应了,并在敬老院里开开心心地住到现在,身体也硬朗如常。由此可见,老人思想开朗,心胸豁达,因而能够如此长寿也不足为怪了。
篇9
慢性肾脏病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若不积极控制即会进行性发展为终末期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由于目前尚无可根治的药物,因此对其药物治疗的同时,自我养生就显得非常重要。
顺应四时
老年慢性肾病患者,气血亏虚,生理机能衰退,抗病能力低下,更应天人相应,因时制宜。我国先贤早已注意到顺应四时、调摄起居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重要性。养生就在于认识、掌握和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并与之统一而防病治病。
春季万物复苏,也是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繁殖和传播的季节,老年慢性肾病患者本身抵抗力差,免疫功能低下,很容易被感染,且迁延不愈,使病情加重或反复,故初春之际嘱病人保持居室空气流通,调节衣着,注意“春捂秋冻”,早睡早起,外出散步,放松形体,顺应天地生发之气以养“生”。
炎热的夏季,汗孔大开,可使体内毒素得以排泄,从而缓解病情,故老年慢性肾脏病人应利用好该季节进行治疗和保健。首先,夏季要早起以顺应阳气充盛,晚睡以顺应自然阴气之不足,中午适当休息;适当的运动,以出汗使毒素随汗而出,减轻肾脏负担,缓解病情。老年慢性肾炎病人体质虚弱,应注意夏日进补(如药补、食补)。
秋季是―个由盛夏余炎未消逐渐向秋风萧瑟转变的季节,秋风强劲,万物干燥,人体常有燥热征象。老年患者在秋季常感凄凉灰心,情绪不稳,故病情更易波动,所以秋季,老年慢性肾病病人要适应秋阳干燥,多晴少雨的气候环境,嘱病人早起早卧,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如气功),调气养精,保持情志安宁,注意增加衣被。故秋季应效法天地收敛清肃之气,使神志宁静以养“收”。
冬季万物闭藏,以养精蓄锐,人体也应如此,老年慢性肾病病人要防寒保暖,多晒太阳,以补体阳;早睡以养人体阳气,晚起以养人体阴气。在室内进行动静结合的锻炼如气功、太极拳等。“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早起,必待日光……”,所以冬季应避寒就温,使阳气潜藏于内以养“藏”。
调养情志
人有七情六欲,情志不畅者常有,更何况慢性肾病常久治不愈,预后欠佳,老年病人常有焦虑、内疚、沮丧等表现;依赖、孤独、猜疑等心理常影响病情。而情绪应激在慢性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和转变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虚无所定,故气乱矣”。若不能保持平衡、宁静、中和,便可导致神志失常、理智失控、心理崩溃,使人气机阻塞,气血逆乱,随之抵抗力下降,疾病丛生或复发加重。故老年慢性肾病患者更应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知足常乐”。通过调节情志、精神、心理和怡情养性,去调节身体的功能。对于有消极悲观情绪者,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工作,使病人解除思想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切不可放弃治疗,使其心理处于积极乐观、合作的态度。病人的家庭应给予体贴照顾、关怀和温暖,并营造一个宽松、祥和、充满爱心的环境。对于老年慢性肾炎病人要多听韵律较缓、速度较慢、音调较低、优美典雅的古典音乐和一些传统乐曲,营造安闲、平静的氛围,使患者畅志舒怀,情绪安定。
饮食有节
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素问・脏气法时篇》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由于老年人脾胃虚弱,饮食减少,须从多方面摄取营养,以补其不足,来增强抗病康复的能力。老年慢性肾病病人的饮食应以清淡、品种丰富、适量蛋白、富含维生素、低脂肪为原则,忌辛辣肥甘及滋养太过,同时要根据病人体质、证侯性质有针对性的指导合理饮食。防止过量饮食使肠胃损伤,气血失调,过量饮水而增加肾脏负担;饮食过少,气血生化乏源,正气虚弱,影响病人的康复。另外戒烟限酒,适量饮茶。
篇10
说说老年人的瘦与胖
正常体重范围内尽可能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告诉大家: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集中了全球21位在营养和癌症领域非常有造诣的专家,花了5年时间,把全球在这方面研究发表的文献整体研究了一遍,最后提出了防癌与保持健康的几点建议:一是与体重有关系——正常体重范围内尽可能瘦;二是每天至少从事30分钟身体活动;三是避免含糖饮料、限制摄入高能量密度食物(尤其是高糖或低纤维、高脂肪的加工食品);四是多吃各种蔬菜、水果、全麦和豆类;五是限制红肉摄入、避免加工的肉制品;六是限制盐腌食品或盐加工的食品。
怎样计算老年人的标准体重
老年人标准体重的简单计算公式为,男子:身高(厘米)-105=体重(公斤);女子:身高(厘米)-100=体重(公斤)。
超过或低于标准体重5公斤以内属正常范围,超过或低于标准体重5公斤以上,应引起注意,超过10公斤以上,就属于肥胖,为病态;低于标准体重10公斤以上就属于消瘦,二者都不应忽视。
如一位身高为175厘米的老年男性,他的标准体重为:175-105=70公斤,如果他的实际体重在65~75公斤范围内,属于正常;如果他的实际体重超过80公斤就属于肥胖了,如果他的实际体重低于60公斤就属于消瘦了。
老年人过度消瘦的原因
糖尿病:典型的糖尿病有“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表现,但中老年人以2型糖尿病为多,有的仅有消瘦症状,或者早期无症状而在体检中被发现。
恶性肿瘤:老年人是肿瘤高发人群,当出现体重下降伴有咯血、黑便、大便性状改变、吞咽困难、不明原因的贫血、全身骨关节疼痛之一时尤其应当警惕。
老年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主要表现为消瘦、心悸、乏力、头晕、昏厥、神经质或神志淡漠、腹泻、厌食,可伴有心房颤动、震颤和肌病,70%的患者无甲状腺肿大,容易误诊误治。
结核病及慢性感染性疾病:近年来肺结核发病率有抬头趋势,当出现午后低热、咳嗽、咳痰、咯血、消瘦、盗汗、胸痛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两周,抗炎治疗效果不好时,应当及时就诊检查,明确诊断,以免耽误病情。另外,还要注意潜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消化不良及营养不良:老年人患有胃炎、消化性溃疡、胆石症、慢性胰腺炎、炎症性肠病等疾病时,会导致消化吸收障碍,引起消瘦;也有少数老年人过度关注健康,以保健品及药品代替正常饮食,造成营养不良性消瘦。
体重突降可能是痴呆先兆
美国医学家最近发表研究报告说,老年人如果出人意料地出现体重下降的状况,很可能是老年痴呆症的先兆,而老年痴呆症的症状可能要等数年之后才会显现出来。
美国芝加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对820名平均年龄为75岁的老人进行了长达10年的跟踪调查之后,得出了这个结论。在开始调查前,这些老人中没有一人患有老年痴呆症,他们都身体健康。而在调查结束后,共有151名老人被确诊为老年痴呆症,占所有老人总数的18.4%。
专家提醒说,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因此,这一发现有助于提前预警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老年人更应防中心性肥胖
与青年人相比,老年人肥胖最大的特点是中心性肥胖。中心性肥胖是指肥胖时体内脂肪过多堆积在腹部的一种状态,又称腹部肥胖。腰围是常用的衡量中心性肥胖的指标。中国肥胖工作组认为: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即为中心性肥胖。
由于中心性肥胖者的脂肪主要堆积在腹部,被形象地比喻为“苹果型肥胖”,男性比女性更多见,“苹果型肥胖”又被称为“啤酒肚”或“将军肚”。
中心性肥胖常常标志着一个人拥有更多的内脏脂肪,而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研究均证实,内脏脂肪沉积是诸多疾病的危险根源,如糖尿病、冠心病、心肌梗死、脑中风等。正如人们所说:“裤带越长,寿命越短。”
如何应对中心性肥胖
对于老年人而言,机体的退行性改变是引发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而当存在肥胖时,危险就更大了。因此,对待体重,要像对待血压、血糖、血脂一样重视,要通过控制各种有害因素来预防肥胖的发生。
中老年人肥胖后,应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遵循个体化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减重治疗。实践证明,有效地减轻体重和缩小腰围有益于预防与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改善血糖、血压和血脂。
饮食疗法:饮食结构要合理,注意清淡少盐,多吃蔬菜和粗粮,少油腻,少吃或不吃零食和甜点,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限制饮酒。宜采用蒸、煮、凉拌等烹调方法,忌用油煎、油炸的方法。
运动疗法:中老年肥胖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有无伴随疾病等来决定运动量,一般以轻中度有氧运动为宜。每天活动30~40分钟以上,运动时最大的安全心率=170-年龄。
老年人运动减肥讲究多
时间、强度、频率都不能少
1.运动项目:可选择长距离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爬山等,并辅以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健身操等,长期坚持并配合健康合理的饮食就能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
2.运动时间:每次运动的时间应控制在30~40分钟。
3.运动频率: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运动后疲劳感消除的时间较长,因此运动频率应视具体情况调整,一般以每周3~4次为宜。
4.运动强度:一般40岁心率控制在140次/分钟,50岁130次/分钟,60岁以上120次/分钟以内,以运动后疲劳感能很快消除为宜。
老年人运动减肥讲究多
1.要注意合理饮食,多吃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戒烟,少饮酒或不饮酒。
2.运动时要量力而行,以免造成踝关节扭伤等运动损伤,或诱发心绞痛等疾病。
运动时要缓慢而有节奏,避免做憋气或过分用力的动作。尤其是动脉硬化的老人,更应该避免引起血压骤然升高的动作,如,手倒立、猛然低头、弯腰等。
3.经常了解自己的脉搏、血压及身体健康状况,做好自我监督。运动之后如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轻度疲劳、食欲及睡眠较好、脉搏稳定、血压正常,说明运动量适宜,可继续运动。
运动后如果出现头痛、胸闷、心前区不适、食欲缺乏、睡眠不佳及有明显的疲劳感,说明运动量过大,应及时调整或休息一段时间。
老人减肥也是为膝盖“减负”
有研究指出,减肥有助于减缓膝关节炎的进一步发展。
一项针对超重及肥胖人群的新研究显示,体重每减轻1磅(0.45千克),那么每迈出一步,膝关节所承受的负担就会减少4磅(1.8千克)。
研究者指出,体重每减少1磅,那么每走1英里(1.6公里),膝盖所承受的负担就会减少4800磅(2160千克)。如果体重减轻10磅(4.5千克),那么每走1英里,膝盖所承受的负担就会减少48000磅(21600千克)。
肥胖老人的生活综合调理
1.坚持锻炼 运动能帮助消耗体内的脂肪和糖类,从而起到减肥的作用,如,散步、打太极拳、跳舞等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控制热量摄入 根据自己的肥胖程度适当降低主食摄入量,并少吃糖果、甜食、肥肉和含油脂多的干果等。
3.限制食盐的摄入量 食盐能潴留水分,使体重增加。
4.增加蛋白质的摄入 适当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黄豆及豆制品。每日每千克体重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应少于1克。
5.少食多餐 由于老年人体内肝糖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各种代谢反应减慢,所以老年人不耐饥饿,易进食过量。为此,老年人可安排一日4~5餐。这种少食多餐的方法可防止肥胖。
6.多吃蔬菜和水果 多吃蔬菜和水果不仅会产生饱腹感,而且还能供给充足的无机盐和维生素。
会吃 造就健康“老来瘦”
健康饮食做到“10个点”
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洪昭光教授指出,要想“老来瘦”更长寿,饮食需要做到以下10点,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数量少一点:老年人每日唾液的分泌量是年轻人的1/3,胃液的分泌量也下降为年轻时的1/5,因而稍一吃多,就会肚子胀、不消化。所以,老年人每一餐的进食量应比年轻时减少10%左右,同时要保证少食多餐。
质量好一点:蛋白质对维持老年人机体正常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有重要作用。一般的老年人,每公斤体重需要1克蛋白质,应以鱼类、禽类、蛋类、牛奶、大豆等优质蛋白质来源为主。
蔬菜多一点:多吃蔬菜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很有好处,老年人每天都应吃不少于250克的蔬菜。
菜要淡一点:老年人的味觉功能有所减退,常常是食而无味,总喜欢吃口味重的食物来增强食欲,这样无意中就增加了盐的摄入量。盐吃多了会加重肾的负担,可能降低口腔黏膜的屏障作用,增加感冒病毒在上呼吸道生存和扩散的概率。因此,老年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左右,同时要少吃酱肉和其他咸食。
品种杂一点:要荤素兼顾,粗细搭配,品种越杂越好。每天主副食品(不包括调味料)不应少于10样。
饭菜香一点:这里说的“香”,不是指多用盐、味精等调味料,而是适当往菜里多加些葱、姜等调料。人的五官是相通的,可以用嗅觉来弥补味觉上的缺失。闻着香喷喷的饭菜,老年人一定能胃口大开。
饭要稀一点:把饭做成粥,不但软硬适口、容易消化,而且多具有健脾养胃、生津润燥的效果,对益寿延年有益。但老年人不能因此而顿顿喝粥,毕竟粥以水为主,“干货”极少。在胃容量相同的情况下,同体积的粥在营养上和馒头、米饭相差很多,长此以往,可能会营养不良。
吃得慢一点:细嚼慢咽易产生饱胀感,可防止吃得过多,使食物消化得更好。
早餐好一点:早餐应占全天总热量的30%~40%,质量及营养价值要高一些、精一些,不宜吃油腻、煎炸、干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
晚餐早一点:“胃不和,夜不安”,晚餐吃得太晚,不仅影响睡眠,囤积热量,而且容易引起尿路结石。人体排钙高峰期是在进餐后的4~5小时,晚餐吃得过晚或经常吃夜宵,排钙高峰到来时老年人可能已经睡觉了。老年人晚餐的最佳时间应在下午六七点,而且应不吃或少吃夜宵。
各国长寿老人怎么吃
巴基斯坦:吃粗粮更健康
巴基斯坦罕萨地区的老人,八九十岁仍可在地里劳作,很多老人都能健康地活过一百岁。罕萨人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喜欢吃粗制面粉、水果、青菜、薯类、芝麻等;喜欢适量饮用一种由葡萄、桑葚和杏制成的酒。
美国:爱喝营养汤
美国老人很重视喝汤。美国出台的《老人膳食宝塔》强调,水分摄入对于70岁以上老人非常重要,汤在老年人的膳食中应占据重要位置。吃同样的食物,年轻人能吸收95%,老年人则只有大约50%能被身体吸收。汤类食物经过烹饪加工后,不仅口感、营养可以兼顾,更适合老人的咀嚼能力与胃肠功能。
厄瓜多尔:少吃肉多吃素
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是公认的西半球最长寿之地,约5000人中就有20多位百岁以上的老人。比尔卡班巴人以素食为主,喜欢吃豆类、玉米、香蕉、甘薯;大米、芒果等,很少吃动物性食物和高热量食物。
希腊:烹饪用橄榄油
西米人是真正的老希腊人。他们年岁已高,但是对于西米人来说依然年轻,70岁和80多岁的老人依然身体健康,充满活力。西米人只吃高营养中度热量的食物,吃大量来自本地的水果和蔬菜,从鱼肉中获得大量必需脂肪酸,烹调中有规律地食用橄榄油,吃全谷食品,摄入植物蛋白质,喝适量的葡萄酒。
意大利:最青睐西红柿
位于意大利南部的凯姆波蒂迈勒村是世界上有名的“青春常驻村”。该村的人很少生病,几乎没有看过医生。这些年逾古稀的意大利人吃同样的五谷杂粮,却保持着旺盛的青春活力,其奥秘是这些意大利人常年青睐的食物是水果和蔬菜,其中最钟爱的是西红柿。在意大利语中,西红柿是“黄金苹果”之意。
晚餐别太晚 18点最适宜
研究表明,老年人晚餐少吃睡得香。正确的晚餐应该吃八分饱,以自我感觉不饿为度。晚餐的时间最好安排在18点左右,尽量不要超过21点。21点之后最好不要再吃任何固体食物。并且,晚餐后4个小时内不要就寝,这样可使晚上吃的食物充分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