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一体化范文
时间:2023-05-16 14:54: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代文学一体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辑三篇文章,一是对于“文学经典化”的学术理念、研究路径的阐释,一是对于写作中心学术活动的学术论评,一是2012年11月喻家山文学论坛“故事与经典”学术讨论会纪要。(本专辑主持人 李俊国)
重提“当代文学(主要指新时期以来三十多年的当代中国文学)经典化”研究,我们自知,仍然冒着一定的学术风险。因为,十年前国内有少数学者刚刚提出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学经典化”话题,当即遭到来自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文艺学、乃至当代文学学科本身的质疑;而后,又有德国学者顾彬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垃圾说”的学术观点而且影响颇盛;还有,传统的文学阅读,已经被当下阅读的功利性和全媒体自媒体阅读的性所遗弃;也就是说,当我们的文学处在极度的“边缘化”的时代,我们仍然坚持“当代文学经典化”,似乎文不对题,或者,逆势而为。
即便如此,我们觉得当代文学经典化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应该而且必须得以正视和重新申论。
当代文学经典化,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学术问题,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当代文学经典化的文学史事实依据何在?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还是“经典”?如何判断?标准是什么?
二、当代文学研究,为什么应该以“经典化”研究作为必要的研究思路和学理参照系?
三、如何从事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换一种表达,如何寻找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的路径和方式?
四、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何在?
一
新时期以来三十多年的当代中国,是一个能够形成并可能产生文学经典的文学时代。
从社会文化层面考量,新时期三十多年,当代中国社会处于急剧而且全方位的社会文化的变革与转型时期。近代以来,大凡在社会急剧转型期,往往会在诸如中国与世界、政治与经济、民族与民生、文化与文学的多层面,纠集聚合了太多的复杂的多义的,合理的不合理的内容和要素。有如百年前的“五四”时期,更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如恩格斯论断: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因为从中外文学经典的生成时代而言,文学经典往往生成于繁杂而且多元的社会文化转型期。因为转型期社会具有非常态的社会文化性质。非常态,蕴含着方生方死,混沌不清,模糊不定,是非莫辩,已知与未知,新生和老旧等一切的复杂状态――这类状态恰恰正是文学得以生存、赖以发展的社会文化土壤和地带。因为,借用米兰・昆德拉的表述,文学的本体意义在于“发现”:对于人与人性的发现;对于人的“存在”――人与现实,人与历史的网状“存在”的发现;以至于文学的话语形式,表达方式的“发现”。所以,当代中国的转型期社会,更能够为文学创作提供异常丰富的社会文化土壤,为作家提供更为丰富的时代感觉,历史视野,生命经验和话语形式。
从文学发展状态考察,新时期文学三十多年,是中国文学逐渐回归文学本体性的时期――文学本体性回归,应该是文学经典的原创性、超越性等属性得以形成并得以保证的基本前提。可是长期以来,因为中国文化的事功性传统,也因为中国社会历史的有关社会、民族、阶级、民生、经济等方面的“问题”杂多而且沉重,我们的文学不得不被附加了相当的内容和功能。 从“文章,经国之大业”,诗歌“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到近代启蒙者“欲新一国之民,必欲先新其小说”;再到“文学为政治服务”,“文学为人民服务”;以及新时期初期的文学再度成为社会启蒙的轰动性载体;文学一直游离了它的本体,而成为社会公共空间的“中心载体”和事功性工具。
80年代中前期的三种文学现象值得深究和铭记。一是刘再复的“文学主体论”。文学主体论从理论上澄清并确立了作为人的精神活动方式与载体的文学,它的“主体性”(精神主题,价值主体)功能,地位与作用。刘再复在理论上的登高立论,从此召唤着长期被放逐于文学之外的主体性的回归。文学主体性的确立与回归,对于一直游离于文学本体之上的当代中国文学来说,有着为文学“招魂”的意义。二是韩少功等人的“文学寻根”。寻根文学的初衷与逻辑,虽然沿袭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紧贴现实问题的传统理路:从民族远古文化之根寻找现实之病原,但是,它却客观上使中国当代文学挣脱了现实“问题”的羁绊与绑缚,放飞于亘古蛮荒诡谲奇异的文化资源视域,超验在“现实”范畴板块以外的更为丰腴开阔的文化的想象的空间。三是马原、洪峰、孙甘露、残雪等一批先锋作家们的“文学先锋实验”。先锋实验者们吸吮者“异域”文化精神的乳汁,生命哲学的存在性感知和现代派文学的实验性技法,是他们乐在其中的文学先锋实验。即便实验短命,先锋已死,但他们立足在人与文学的本体性操演,其文学意义不能低估而且影响超远。如今活跃的莫言、韩少功、贾平凹、阎连科、苏童、毕飞宇、余华、方方等人文学创作的底子里,依然涌动者先锋的精血,便是明证。
文学主体性的回归与确立;文学与现实的硬性关系的松动,以及题材空间视野空间想象空间的洞开;现代性的人性意识,文本意识的操演与实验;80年代的三种文学事件,为当代中国文学的文学本体性回归确立了实在的基础。当代中国文学,不再是此前的哲学、政治、经济、历史学、文化学、新闻学、社会学等“他者”的附属物;文学,就是文学本身,它已经区别于“科学的”“宗教的”认识反映世界的方式,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地把握世界的方式”。
回归文学自身,回归文学本体,才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学可能形成并产生文学经典的时代,也是我们重提“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的前提逻辑,是经典化研究得以成立的文学史事实支撑。因为,文学经典应该具备的自由意识,原创特征,超越品质,丰富内涵,恒久影响等经典型特征,必须以回归文学本体为生成前提。而80年代已降的当代中国文学,已经形成并具备了这样的文学经典的生成前提。文学史事实也在证明,这个时期的中国文学,虽然存在着为数很多的,单薄、粗糙、庸俗等近乎顾彬先生所说的“垃圾”的文学;但也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像莫言、贾平凹、韩少功、张炜、王安忆、迟子建、阎连科、苏童、毕飞宇、余华等一批优秀作家。在他们各具探索、各有风采的文学创作中,显示着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时代,正在或已经到来。
“垃圾”与“经典”共生并存,或许,就是当代中国的文学事实。
二
正是基于上述文学判断,我们确立了“当代文学经典化”的研究宗旨。
2011年10月,湖北省作家协会与华中科技大学决定联手成立“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当作研究中心”。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任中心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文学教授李俊国、文艺学教授蒋济永、湖北省作协副主席高晓晖任副主任。中心由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10余位教师组成。 经过反复论证,中国当作中心确立了“当代文学经典化”的活动目标与学术宗旨。
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分为文学活动和学术研究这两大系列,体现在文学活动方面,是以“文学春讲”、“文学秋讲”为题的立体性的文学活动计划。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为,每年春秋两季各聘请一位著名文学家和一位重量级的文学评论家为驻校作家,进驻华科,为期半月。为本科生、研究生授课,讲授最前沿性的文学专题;与中文系研究生、中心老师座谈,聚焦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的症结性课题;在华中科技大学的“人文素质基地”、武汉大学的“珞珈讲堂”、华中师范大学的“桂子山讲堂”、武汉市图书馆的“市民大讲堂”和我们读书会作文学专题讲演。让著名作家和文学经典“进驻华科,影响高校,汇入武汉”,是中心的文学经典化活动的目标话语和形式概括。
当代文学经典化,体现在研究中心的学术层面,是以“喻家山文学论坛”和《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丛书》为标志的一系列学术工作。
如何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是一种富于挑战性的学术工作。
首先,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区别于“时评式”、“随感式”的文学批评。即时性阅读感兴文字、把玩式的文学印象、碎片式的文学体悟,这类赏析性文字当然也是文学批评的一种方式,但它太轻太飘,不是文学经典化的研究方式。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需要大视野、长视距、多学理、厚知识。
其次,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区别于纯“技术性”、“标签式”的文学批评。90年代以来,文学研究的生命性消解、思想价值性退隐、人文理性夭折。代之而起的是技术主义盛行。理论术语、文本分析技术,当然能为文学批评进入文本提供必要的方便,但是,难以进入文学经典化的堂奥。因为任何现成的理论、方法,都难以穿透“当代中国”及其“当代中国文学”,何况术语的简单标签、技法的照搬套用,更难以阐释当代中国文学经典。
再次,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区别于任何西方的、“他者”的理论套用式的文学批评。这绝不是对“他者”的理论排斥,实在是因为“当代中国”及其“当代中国文学”的生成机制、语义成分和显现方式太复杂太纠结。其实,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实质上是文学研究对于“中国话语”的寻找、探索与建构;本质上是对“当代中国”的文学体认,对“中国当代文学”生成土壤、成长机制、作家创作与文本内涵等诸多问题的深度体认、重新抉发和再度阐释。
三
有鉴于此,我们的学术工作重点,放在“喻家山文学论坛”和《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丛书》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工作上。
喻家山文学论坛,是文学春讲、文学秋讲的重头戏。为了唱好这台重头戏,我们花大力气做好喻家山文学论坛的主题策划工作。每期一个主题,要求主题明确而且独到,既能够涵盖中心邀请嘉宾的创作实际,又能体现当代文学创作和研究的问题症结。这是论坛主题策划的第一层要求。在更深层次,我们是把论坛主题的策划和提炼,作为“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的具体的路径寻找、方法探索、和实施体现。
2012年的文学春讲,当作中心邀请山东省作协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炜,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进驻华科。根据张炜长期创作体现的特质,我们为当期的喻家山文学论坛提炼策划了“百年中国历史经验与当代文学原创”的论坛主题。因为,张炜创作的题材是在近代中国到当代中国近百年的时限之内,我们需要探讨的是,作家近百年的历史经验如何不要成为百年历史的“记录”、“回忆”,而要化为一种文学的“原创”?――这既是张炜创作的特色,也是张炜面临的“问题”。广而论之,“经验与原创”也是中国当代作家普遍感遇到的、也必须解决的创作问题,也是“当代文学何以成为经典”的创作理论问题之一。为此,我们邀请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江汉大学等高校文学研究专家,湖北省社科院、湖北省文联、湖北省作协、武汉市文联的文学作家、文学研究者,和《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小说评论》等文学研究刊物的专家,齐聚喻家山,纵论“经验与原创”这一学术问题。集社会学术界、创作界的一流专家和文学研究家,共同探讨涉及当代文学创作症结的,涉及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的具体路径的学术问题,并结集出版40万字的“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丛书”之一的《经验与原创――2012文学春讲・张炜 张新颖卷》。
2012年的文学秋讲,邀请的嘉宾是著名作家韩少功和作家兼评论家格非。一位是文坛常青树、全能怪杰,一位是先锋文学实验高手。为此,第二期喻家山文学论坛主题,我们精心策划为“革命or游戏”。从这两位著名作家的创作实际考量,他们的确是“革命or游戏”的创作开创者和实践人;从中国百年文学历史发展而言,“革命与游戏”问题,可以视为继80年代李泽厚提出的“启蒙与救亡”命题之后的又一“中国文学问题”;而且,或许就是在这个悖论式的创作问题区间,形成并产生某种当代中国文学经典。因为,如此问题,西方全无,中国独有。
2013年的文学春讲,邀请嘉宾为著名作家苏童和文学评论家谢有顺。与此前的张炜、韩少功、格非比较,苏童创作那云雨朦胧的题材人物,那潮湿颓废气息,体现的写作路数内蕴气质更为别致。为此,我们把苏童创作的“病江南”,提炼为当代中国文学的“边缘与颓废”的论坛主题。缘此路径 ,我们发现,当代中国大凡引领文学创作的,皆处于“边缘性”(题材与人性的边缘性)与“颓废型”的文学――或许,这又是中国当代文学经典生成的又一路径或形态。
2013年的文学秋讲,邀请的嘉宾是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及多项国际文学奖项获得者毕飞宇和著名文学评论家吴义勤。毕飞宇的创作,看似与先锋为伍,实际上表面不温不火但却内含理性的张力和唯美的诗性。更重要的是,毕飞宇默默地探索着如何把“故事”变为“审美”的文学问题。很显然,如何“从故事型叙为审美性叙事”,既是毕飞宇的创作特质,也是当代中国文学普遍忽视的“问题”。为此,“故事与经典”,成为这次文学论坛的主题。我们坚持认为,在技术化、资讯化、物质化时代,故事虽然是文学叙事的重要构成要素,但它不是文学本身。故事必须被审美性穿透(或者“揉碎”),才是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必要前提。要不然,文学又等同于资讯,类似于新闻,或者历史文献和现实镜像的克隆品。而且,中国文学必须回到“文学审美”的本体层面,才是当代文学得以产生“经典”的美学前提。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当作中心成立两年来,已经举办4季“喻家山文学论坛”,出版《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丛书》4卷。它们依次为:《经验与原创――2012文学春讲・张炜张新颖卷》,《革命or游戏――2012文学秋讲・韩少功格非卷》,《边缘与颓废――2013文学春讲・苏童谢有顺卷》,《故事与经典――2013文学秋讲・毕飞宇吴义勤卷》。
四
不必讳言,从以往的中外文学经典的生成时间来看,所谓文学经典,大多不是被当代所指认,往往形成于“后世”。“时间”,往往成为衡量文学作品是否能够成为“经典”的检验系数。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经典是“时间”长度与过程的凝聚和沉淀,是“后世时间”的文学历史文本,此话当然不谬。
当然也有例外。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却因了当世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莫夫的富于当代性与前瞻性的文学批评,确立了普希金、果戈理、托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的文学经典地位与意义。这也证明,文学经典的研究和确立,不能全靠“后世时间”,也不能完全依赖后人的研究。为什么?还是因为我们在前述里强调的:在某一民族某一时段的社会文化急剧转型期,因其社会文化的繁杂混沌、多义纷呈,当代文学研究者恰恰最适合于文学经典的当下性阐释与前瞻性研究。因此,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不仅不能缺少,相反更应依靠当代读者尤其当代文学研究者的主体参与。从文学研究使命而言,这也是当代中国文学研究者不可推卸和回避的研究姿态与学术使命。强调这一要义的另一理由还在于,当今世界,因为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地化”,时间的高速性与时间同一性和平面性,成为人及其文学的当下生存的真实境况。在时间的高速性、平面感与同一性的当代世界,极容易“损耗”甚至“变异”文学的语义真实性和丰富性。那么,人与文学抵御这种境况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对于当下文学经典的自我确认。所以,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不仅可能而且必须。
不得不承认,当代中国文学经典化研究,有着相当的学术难度。我们需要面临和克服的难度之一,是对于文学经典研究的“中国话语”的发现与运用。正如《后殖民写作》所揭示的,虽然后发展国家和地区,难免被发达国家的理论话语“殖民”的宿命;也即,虽然我们承认并继续使用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话语,但我们不能只是西方话语的简单挪移套用。西方理论及话语的同质性,不能解释“当代中国文学”的具像性与复杂性。因此,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研究,本质上是文学研究的“中国话语”的发现、寻找与建构。难度之二是,对于“当代中国”与“当代中国文学”,与“当代中国文学经典”的超时距独到性的分析与抉发,判断与阐释。显然,这是一项多学科交汇性的学术工作。一般用以拿来衡量文学经典的说法,诸如审美原创性、精神超越性、内涵的多义性、影响的恒久性等等,只能作为参照,不能用作标准。
正因如此,对于“当代中国”、“文学经典”的深度分析,特别是对于文学经典研究的“中国话语”的发现、提炼、解读、阐释,成为我们从事当代文学经典化的实际的具体的路径。像“经验与原创”(实际上,更接近于张炜一类创作的,应为“游荡与抵抗”)、“革命or游戏”;像“边缘与颓废”、“故事与审美”;当然,还有像王朔、刘震云一路的“日常与荒诞”等等,都是用以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特殊话语和有效路径。我们相信,对于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话语”和“实际路径”的发现与寻找,或许是比较切实的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研究理路。因为,这一类文学研究的“中国话语”,既是文学创作的“问题”的揭示,也是文学审美和文化情态的概括,当然更是“当代的”、“中国的”、“文学经典”的多种形态和多种品性的形象指认和有效阐释。相信,假以时日,华中科技大学的中国当作中心的当代中国文学经典化研究,会出现一系列的坚实的学术成果。当然,中心一直是一个开放性的学术平台,我们一直期望国内外学术专家的共同参与,协同研究。
篇2
1.1文学作品的译入和译出数量和比例严重失衡
自从改革开放后,我国就开始重视外国文学的译介。从数量上看,有一大批外国优秀的文学作品被译介成中文,而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译出也呈现出显着的增长态势。特别是近年来,更是加快了增长的数量。但相比于德、法、美、日本等被译介的国文学作品的数量,则不均衡现象非常显着[4]。
1.2主要外国语种的翻译分布不平衡
纵观语种分布状况,中国当代文学的分布是最为广泛的,翻译的语言达到了25种,但在各个语种之间,却存在着显着的不均衡分布。排前三位的译介语种为日文、法文学和英文。占首位的是中国文学在日本的译介,数量少儿又少的是英文翻译,主要是因为在文化交流方面,中国和日本之间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而中国当代作品在法国译介数量庞大的原因,是由于两个国家的文化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同时法国政府对于文化的多样性大力倡导,一方面鼓励法兰西作品的外译,另一方面也鼓励在法国出版和翻译其它国家的文学作品。而中国当代作品在英国,有着数量较少的译介,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去反思[5]。
1.3当代文学作品的传播和译介渠道不畅
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大幅度增加了文学作品的译介数量。但纵观图书译介的发行量和产生的影响,有这样一个事实不得不引发我们的反思。在中国文学作品的推广和译介工程中,国外主流出版机构参与度不高。基本上都是由学术出版社出版中国作品,这样中国文学始终没有走出专业化和学术化。和其他语言翻译及英语原版作品相比,出版商仅仅花费了很少的精力来监控和编辑文体质量。除了主流机构有较低的参与度外,在国外市场上,中国文学作品也不具备较为通畅的流通渠道。虽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出版和翻译,国外小的出版机构,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但因为不具备足够的资金,因此很难实施系统的、大的出版计划,很少去开拓发行计划,必须由我国资助才能完成出版和译介。若长此以往下去,势必会形成恶性的循环。以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在我国对外的译介中,市场因素是必须要考虑的[6]。
1.4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译介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若要在国际文坛上,使中国作品产生一种日久弥新的深刻的影响力,首先就要将优秀的作品展示给世人。正如俄罗斯翻译家罗季奥诺夫所说,只有两个因素发挥作用,才会使中国作品在西方发挥一种深刻的影响力。即为中国文学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性。中国文学在世界上很难发挥影响力的因素还有两个:一是在对中国文学作品的接受中,国外的主流社会往往将文学的非价值因素看得很重要,这样就导致了在西方文学中,中国的文学作品无法产生文学意义上的影响,甚至在国外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还遭受了损害;二是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翻译的质量。目前对中国文学的译介中,很随意的进行转译,这样就难以保证和忠实传达原着的意蕴和精神;三是欧美一些国家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受商业利益的驱使,主要是满足读者的口味,不尊重原着,对原着进行严重的删改和删节,使原着的完整性受到一定的影响[7]。
2.解决中国文学译介翻译障碍的措施
中国文学译介如何才能实现和国外文学的交流,中国文学如何才能更好的走向世界呢?应以发展的眼光,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正视,并有针对性的采取积极的解决措施,为此,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2.1普遍关注文学翻译和交流的现实问题
中国的翻译研究界、翻译界和文学界,应对翻译活动在现实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引起广泛关注,并重视与文学翻译和交流的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翻译活动处于文化多样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语境中,应采取何有效措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2.2高度重视海外汉语的教育和发展
为了能更好的将文学中的中国展示给世界,就需要对海外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引起高度重视。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高度结合文学和文化的传播工作[8]。
2.3加强研究中国文学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
推广工作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研究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文化的传播途径往往是伴随着国家体制的不同而不同,我们必须逐步渗透和融入对方的世界中,熟悉、掌握国外出版发行的惯性体制和操作流程。
2.4建立中国作家和出版社、经纪人和译者的合作关系
为了能更深入的进行交流,需要采取切实措施,建立各方稳定的关系,加强研究与合作,掌握图书的推广方式、翻译策略和图书选题的交流。特别是在当前阶段,对向国外读者介绍什么样的中国作品,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2.5组织作品研讨会,深化对作品的批评和认识
文学的评论和研究,将直接影响到文学作品的传播和译介。因此应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在国外着名大学的汉学系,开展中国作家的作品研讨会,让评论家和作家面对面的进行交流,对对作品的批评和认识进行深化。尤其是要持积极的态度,高度重视国外汉学家的观点和批评意见。
2.6加强文学翻译与经济、社会和政治间的联系
文学作品的译介并非是一项孤立的运动,需要加强文学和文化的交流,通过开展各类活动,使读者能和作家更多的接触,让中国文学更深入的走入外国民众的生活中。
2.7发挥外国翻译家的作用
我国的作家和图书出版部门,不仅需要重视和关注译者的翻译水平,同时还要对翻译动机和译者的文化立场高度重视,和各个国家的翻译家,建立和取得密切的联系。对他们在各个层面遭遇的翻译困境引起高度的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提供支援。定期组织翻译家的交流活动,对翻译经验进行借鉴[9]。
篇3
关键词:雷雨;读;练;演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176-02
戏剧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戏剧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与诗歌、小说、散文其他文学样式相比,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教学价值,积极探究有效的戏剧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戏剧教学的质量,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雷雨》是剧作家先生的代表作,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戏剧作品,是现代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现代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学价值。在1934年时,巴金先生曾感动地一口气读完了《雷雨》,他说:“不错,我落了泪,但是流泪之后我却感到一阵舒畅,同时我还觉得有一种渴望,一种力量在我身内产生了。”他将《雷雨》剧本全文发表在了《文学季刊》第1卷第3期上。从此之后,年轻的一夜成名,《雷雨》也成为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戏剧作品,成为现代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成为现代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它以其丰富的文学价值在中国话剧史上,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其他经典作品一样,《雷雨》是说不尽的,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欣赏与解读。
在以往的《雷雨》戏剧教学中,通常有几种教学模式:一是把戏剧按照小说的教学模式来解读,往往按照分析生平、分析创作背景、分析舞台布景、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分析戏剧冲突等教学内容来讲授,而且形式单一,主要是传统的文本解读,从头至尾,面面俱到,这样的讲授偏离了戏剧的本质,忽视了戏剧的表演性和舞台艺术性,忽视了戏剧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的教学规律;这样的教授也是将教师对作品的理解强加于学生,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教师的鉴赏和分析,忽视了学生自身对作品、对人物的理解和鉴赏,抹杀了戏剧的趣味性。二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往往在课堂上采用播放视频资料的方式,一般会采用图像清晰、演员为学生所熟知的视频资料,比如选取由潘虹主演的明星版《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相遇并相认的片段,让学生对情节、人物有最直观的了解和欣赏,引发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往往在课堂上难以把握视频资料的播放时间和尺度,播放时间太短,学生意犹未尽,难以有个全面的认知和欣赏;播放时间太长或者过于频繁,戏剧课就变成了一门纯粹的艺术观赏课,而且学生也容易产生观赏疲劳。三是在课堂上加入学生片段表演,如《雷雨》中周朴园和鲁大海见面谈判的片段,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进来,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戏剧内容,对人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于两个阶级的矛盾和冲突有了最直观的感受。但只停留于片段的阅读与表演,缺乏对戏剧作品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由此在戏剧《雷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即读、练、演一体化戏剧教学模式。以学生阅读作品《雷雨》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排演,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作品,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戏剧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更深入了解作品。
一、读《雷雨》
《雷雨》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戏剧的经典之作,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构思、戏剧冲突、语言对白上无不向读者呈现了一个成功戏剧的特征。由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雷雨》进行通篇阅读。再者《雷雨》作为一部经典的戏剧作品,它的不朽之处就在于它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文本意义阐释空间,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周朴园。因此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引导学生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富有创意地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建构文本意义。通过阅读学生首先对作品的情节有所了解,对人物性格有大体的认知,对戏剧冲突有初步的把握。其次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还能在熟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获得不同的阅读感受,建构出丰富多彩的文本意义,提高自身的审美鉴赏力和艺术修养。再者让学生在自我阅读的基础之上,有个体的阅读体验与感受,而不是通过老师的讲解,一翻开《雷雨》就将就将周朴园定格为一个阴险残忍、无情无义、利益至上的无良资本家。自我阅读让学生置身于一种陌生化的戏剧语境中,然后在多次的阅读体验和理性分析之后,上升为一种相对熟悉并为大众所熟知的人物性格和主题意义,上升为普遍经验和共通情感。
通篇阅读需要学生有足够自觉的阅读习惯,当然教师也会采用抽查阅读情况、小组内互查、小组汇报、撰写阅读心得或者读书笔记等方式保证学生更好地对作品进行阅读。
二、练《雷雨》
我们都知道,戏剧作为表演性最强的文学样式之一,最引人注目的是戏剧语言,在《雷雨》中人物之间的对白、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潜台词,都精彩无比,耐人寻味。剧中人物对白的动作性、人性化等特征,更使《雷雨》为读者和观众所喜爱,值得耐心品味和欣赏。由此选取戏剧的经典台词,在课堂上随机点名让学生分角色模练。比如《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相遇并相认的那场中,人物对白是非常精彩的。在这场中鲁侍萍几次表达“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这样的意思,通过模练体会她此时的心情。通过周朴园“你――你贵姓?”、“(抬起头来)你姓什么?”、“(忽然立起)你是谁?”、“(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哦,侍萍!(低声)是你?”等语言的变化,揣摩每一句台词的语气,体会他在认出侍萍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这样一方面让学生能更好地体验剧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另一方面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自觉地走进戏剧的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加强学生在角色模练、赏析方面的指导,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和互评,可以适时引入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引发学生对戏剧作品的深入思考,比如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不是真的?他是不是真的对鲁侍萍有感情?等,在对作品熟知的基础上讨论这些问题,既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建构更多的文本意义。
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一幕,对《雷雨》进行排练,各组分配好角色,谁是导演,谁是编剧,谁是演员等等。然后各组进行分角色练习或者自行编排,在此过程学生能在进一步熟悉、揣摩台词时加深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又能体现学生对戏剧内容的理解程度,也促使学生更好地品味作品,也能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三、演《雷雨》
戏剧不仅以文本的形式供读者阅读和欣赏,而且最终将以舞台表演艺术的形式向观众展示其特有的魅力。因此戏剧教学应该体现戏剧的舞台艺术特点。由此在平时排练的基础上,四组分别在班级表演,然后各组互评,选出每组最佳表演等,在表演中,能让学生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品味《雷雨》的独特魅力,充分感受人物的复杂情感及人生遭遇,从而感触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在互评中,也检验了学生对戏剧语言与人物理解的深刻程度。
在学期末时,组织学生采用汇报演出或专场展演的方式进行,优秀的表演作品和场景可以成为大学生艺术活动的节目之一,从这点看这样的教学模式,完全可以与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活动开展结合起来。
在读、练、演的教学模式中,激发了学生对《雷雨》乃至戏剧文学的热情。无论是个性化的阅读,还是演练实践,学生都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探究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戏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将这种积极性付诸行动,学生会自觉地阅读更多的经典作品,这样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从而逐渐地、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自己的人文修养。锻炼了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了学生艺术鉴赏力和审美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演能力,提高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丰富了戏剧的教学模式,摆脱了教师在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在台下听得昏昏欲睡的困境,真正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自我发展主体。
读、练、演一体化戏剧教学模式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去感悟,在练的过程中去思考,在演的情境中去深化。不仅充分体现戏剧的教学特点,而且加深学生对《雷雨》的深入理解,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巴金.巴金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2]张晶.《雷雨》的文学解读与教学研究[J].中国知网,2014,(5).
篇4
[关键词]大学教育;文学教学;审美教育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使得我国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文化体系,给我国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艺术条件支持。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性来源于创作者的审美意识,当读者在品味文学作品时,也是在感悟创作者的艺术审美。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学在对文学教学的过程中比较忽略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使得大学文学教学忽视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影响我国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
一、当代大学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现状
我国历史悠久,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使得我国传统文学作品呈现出多样化以及多层次化的优势特点,继承和弘扬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着大量的专业性知识人才,给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力量。大学文学教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对大学生开展文学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我国大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文学素养。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学在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采用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填鸭式”“灌输式”等,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被动地接受文学教学,压迫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大学生对文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从本质上影响着文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使得大学生的审美意识没有得到显著激发,影响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同时有些大学教师有着错误的教学理念,将自己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内容强加给学生,用理论知识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艺术思维,在影响学生兴趣的同时,制约着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
二、当代大学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审美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大学文学教育中对大学生开展审美教育,可以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感染大学生的情感世界,丰富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得大学生在实际学习的环节,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轻松愉快地学习需要掌握的知识,并能够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以及对事物的识别能力。大学文学教学对学生鉴赏能力的要求较高,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得大学生在文学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从而形成美的道德素质。同时在大学文学教学环节,实施审美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发展,帮助大学生形成抽象思维,提高大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观察能力,优化大学生的智力,使得大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三、当代大学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展开
(一)挖掘文学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大学教学相比较其他教学体系,更具有成熟性和理智性,这就使得大学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寻找合适的平衡点,均衡愉快与严肃之间的关系,大学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枯燥的文学素材进行深加工,吸引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大学生对文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大学生能够深入认识到我国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比如大学教师要从固化的理论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改变传统文学教学集中对写作手法、环境分析以及背景分析的理论教学,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艺术以及情感刻画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引导大学生进行文学作品艺术鉴赏学习,让大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能够从发现美的环节里,体会到作者的思想理念,最后能够感知到该文学作品的整体艺术美。这种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得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集中提升,并且在学生对多种文学作品进行分析鉴赏的时刻,也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美感,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品位。(二)形象分析塑造心灵美。在实际的大学文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适时地对文学作品中包含的具体信息进行分析,从而逐步地将文学作品中隐含的形象美展现出来,激发大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美感产生一种向往之情,使得大学生注重自身心灵美的塑造。比如教师在讲述某文学作品时,可以先将文学作品中涵盖的文学素养进行提炼,从而引导大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深入研究,帮助大学生走入文学作品中人物角色的内心,最后教师设计作品模拟情境,让大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与人物对话,帮助大学生深入感知作品的情感艺术。(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教育兴趣。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显著的提高,在兴趣的刺激下,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趣味性较强烈的文学作品,使得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显著地激发出来,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索阅读的兴趣,使得教师可以更好地展示作品中的艺术美,引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形成较为强烈的阅读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结语
在大学文学教学中,对大学生加强审美教育,可以显著地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文学素养,使得大学生塑造心灵美,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静 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倩.浅谈当代大学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亚太教育,2016(15):79.
篇5
一次会议的利益主体主要有主办者、承办者和与会者(许多时候还有演讲人),其主要内容是与会者之间进行思想或信息的交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精美会议邀请函,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美会议邀请函1同志:
兹定于__年×月×日×时,在__×召开__×会,敬请您届时光临。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为__×。
二、会议的费用__×。
三、接到通知后,请即向大会筹备组寄回代表登记表。
四、报到时间:__年×月×日。
五、报到地点:__×。
六、代表登记表请寄到__×。
__×筹备组(公章)
__年×月×日
精美会议邀请函2北京鑫航伟业科贸有限公司诚邀贵公司项目负责人及多媒体系统集成高级工程师参加本司举办的《如何打造现代化智能会议室》培训会议.请贵公司相关人员填写以下表格,回执给我们,感谢合作:
登记编号: ______填表日期: ________
公司名称
姓名
性别
职务
办 公 电 话
传真
手 机 / 电子邮件
1
2
请你认真阅读以下内容:
会议主题
现代化智能会议室设备集成
会议地点
温特莱写字中心
二层多功能会议厅
会议时间
__年10月28日上午 9:30-11:30
主讲工程师
王兴煜
午餐时间
__年10月28日中午12:00-13:00
午餐地点
温特莱中心西餐厅
培训内容
市场分析:①建筑大厦智能化趋势;②会议室建设需求分析
会议系统的基本构成
大型系统集成公司的合作方式
乘车路线
地铁一号线大望路站下车——东北出口——红绿灯往北500米
公交车1路,4路,57路,11路,31路,402路,405路等八王坟站下车往北500米.
注:1,本次会议不收取任何费用.
2,请嘉宾认真填写本表,填写内容需真实,准确.
3,本次会议每单位仅限一人参加,特殊情况提前申请,与邹荻小姐取得联系.
4,请以传真或email方式传送回执.
5,如您还有不清楚的地方,请致电我们,我们将以最快的速度给您答复.
6,北京鑫航伟业科贸有限公司感谢您的支持.
电话:010-63720520/83670030
传真:010-63783955
e-mail:
联系人: 史蕾 李兰 邹荻
北京鑫航伟业科贸有限公司
第 页 共 1 页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科技城航丰路9号颐安鑫鼎大厦409室
tel:(010)63725020 fax:(010)63783955
精美会议邀请函3尊敬的______先生/女士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夏普数码复合机和东莞市新先颖办公设备有限公司的支持和关注。作为全球数字办公的领导者,夏普始终将信息共享、互动沟通和人性设计相结合,为您带给更专业的办公智能一体化解决方案。
为了让更多企业体验“夏普数码复合机”带来的卓越效能,夏普总公司与东莞夏普总――东莞市新先颖办公设备有限公司将携手举办“20__年夏普新产品会”产品巡展活动。届时我们将把夏普最新款的中高端机型和空气净化器展此刻您的眼前,您将感受到夏普的最新销售策略和震撼体验,同时还展示以20__年最新产品为核心的推销策略。
请相信,无论何时何地,夏普都将是您最得力的办公合作伙伴。敬请于以下时光诚邀您的莅临!我们诚心期盼与您见面、交流的机会。
会议时光:20__年12月13日星期六下午2:30--6:00
地点:世博唐宫海鲜舫
地址:东莞市东城大道283号世博广场H区二楼
组织单位:东莞市新先颖办公设备有限公司协办单位:夏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
展示产品:夏普中高速数码复合机和夏普空气净化器
联系电话:0769-22490547陈小姐
会议议程:
14:00---14:30 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
14:30---14:35 20__年新产品机型介绍
14:35---15:35 新产品推销策略
15:35---16:00 茶歇
16:00---16:20 直销销售心得
16:20---17:00 现场促销及抽奖
17:00---17:40 答谢晚宴
17:40---20:00
敬请您仔细填写以下资料,于12月12日下午6点前回传到QQ__,联系电话:__、__陈小姐
公司: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QQ或邮箱: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
人数:____________
精美会议邀请函4_____________女士/先生:
1799年6月6日,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诞生在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正是这个有着黑人血统的诗人为俄罗斯开启了文化的黄金时代,他为自己所建立的“非人工的纪念碑”至今依然耸立在俄罗斯人民的心中,也影响到了远在东方的中国。在长达百余年的中俄文字之交过程中,普希金创作中的自由精神、公民意识、动人的爱情故事、奇妙的艺术手法,深深影响了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的近现代文学。诗人的作品几乎全都译成了中文,浸润了几代中国人的思想和灵魂。近年来,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领域对普希金的研究日趋深入,与世界斯拉夫学界的普希金学遥相呼应,成果蔚为壮观。然而,伟大诗人的作品依然存在巨大的阐释空间,新的学术研究方法为学者提供了更为多样性的阐释和理解。人们对普希金的创作从哲学、语言学、文化学等多个视角开展了颇具规模的跨学科研究,并不断有令人惊喜的发现。
20__年,恰逢普希金诞辰220周年,为加强国内外学者对普希金研究的深化和交流,促进普希金学与前沿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推进我国普希金研究专家与国外同行的了解和联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俄罗斯文学研究会、黑龙江省俄语语言文学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将于20__年6月14-16日在黑龙江大学联合举办“纪念普希金诞辰2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素仰您在俄罗斯文学及俄语语言文化方面高深的学术造诣,诚邀您拨冗出席此次研讨会以抒高见。
一、会议时间
20__年6月14-16日
二、会议地点
黑龙江大学
三、主要议题
1.普希金与俄罗斯文学经典在当代
2.普希金学的跨学科研究
3.普希金与中国现当代文学
4.中国的普希金及俄罗斯文学经典的翻译与研究
5.俄罗斯文学教学与研究
6.俄罗斯文学与文化前沿问题
7.当代中俄文字之交
四、会议工作语言
汉语、俄语
五、会议回执及论文摘要
论文中俄文双语摘要(300—500字)电子版与会议回执请于20__年5月15日之前发至会务组邮箱:
六、会议日程:
20__年6月14日全天报到,会期为6月15日-16日。
七、会务费
国内外代表:RMB 800元/人(在校研究生400元/人),参会代表的往返旅费及住宿费自理。
八、其他
会议具体日程以及其他相关事宜的安排另行通知。相关信息将在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和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网站上。
九、会务联系方式
精美会议邀请函5尊敬的领导:
为号召全体同学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投身到学习当中,同时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活跃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大学生的艺术设计水平和动手创新能力,我院团委承办了第三届狮山大学园区文化艺术节系列之“风筝大赛”。
此次比赛不但可以展现个人的风采,也在放飞风筝的同时,让学生放飞理想,放飞未来!如此精彩的风筝大赛,将在20__年11月10日早上9点在南海东软学院体育场隆重举行,现特邀您的光临与指导!
篇6
关键词:青春叙事;青年文化;文学表达
中图分类号:120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080611032
在近代兴起的文艺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越来越把文学作为一个窗口,从文学中观望、推测过去的文化。文坛从来都不是寂寞的。每一时代的文化潮流和精神风尚都会在文学的舞台上得以最生动形象的阐释。以“70后”和“80后”为主体创作的“青春叙事”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青年文化表达的特殊景观。他们的“青春叙事”作为青年文化在文学上的一次冲动,成为我们研究新时期青年文化的典型模板。研究和反思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青春写作,对研究和反思市场经济社会中青年文化具有重要影响。
一、文化及青年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其生活空间――包括民族的历史和生命空间史中的生活秩序及生命意义。在广义上,文化是社会的秩序,自我说明以及它与其他社会、文化的关系的有机体。文化形态是纷繁复杂的,既有主流、又有支流,我们习惯上将支流文化称为亚文化。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相对而言的,是指由特定社会群体发明、信奉和推行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国的各种亚文化,尤其是青年文化日益从主流文化中分裂出来。当今社会产生了“文化反哺”现象,主流文化往往相对滞后于青年文化,青年文化日益成为人们不得不正视的文化现象。“青年亚文化”作为以青年期这一年龄段为界而划分出的亚文化,其本源依据在于这一人生发展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在当代世界一体化以及全球意识冲击影响下的中国青年亚文化,其文化意识总是本能地延伸到时代的最前沿,敏锐地感受着时代生活的新浪潮,青年亚文化的表现方式与青春性密切联系。青年文化是发展变化的,不同时代的青年文化的表现形式更是有其独特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年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除了流行歌曲和摇滚乐外,更进一步发展到诸如街舞、奇幻小说、Hip-Top、Cosplay、电玩、文化衫、人体彩绘、网络博客、青春写作等表现形式。
二、作为青年文化读本的青春写作
中国的文学史与“青春主题”有着不解之缘,但中国长期以来在之外,就只有成人创作的儿童文学,中学生读者等一大批青少年群体被长久忽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70年代”作家以先锋新锐的姿态登上文坛再到“80后”作家的再火一把,“青春叙事”便作为一种特殊文化语境下催生的青年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呈现出区别于以往任何时代青年文学的姿态和特点,并受青年读者群强烈的阅读期待、媒体的极为追捧以及主流文化的冷落疏离的矛盾局面。最近,北京开卷图书市场研究所做了一个各个门类图书在市场所占份额的调查,以“80后”为主体的青春文学图书,约占据整个文学图书市场的10%,这意味着“80后”与现当代作家在目前图书市场的占有率是平分秋色,不相上下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论是“70后”写作,还是占据图书市场10%、备受媒体青睐的“80后”写作,其主体其实也是新时期的一种青年亚文化。他们横刀跃马驰骋于市场和文坛之间,全面挑战文坛权威的经典叙事,把“个人”由社会关怀推进到个体自我的关怀,弥补了文学史上长期阙如的青少年文学,“他们把新的价值写在新的表上”,给中国教育、文学、社会带来了一场声势咄咄的变革。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青春叙事”的创作者和阅读者是同一年龄段的青少年。 2004年2月2日, 中国的少女作家春树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并将春树和韩寒等人作为八十年代出生的中国新一代的代表,同时给他们安上了“另类”的标签来形容他们的崛起。这个事件显示了近年来出现在中国的“青春叙事”崛起产生的文化意义已经浮上了台面。这种青春的文学表达疏离于主流文坛之外,但却与全球化时代的大众文化和市场需求一拍即合,文学市场的格局被这群在文学表达上似乎难登大雅之堂的少年明星们改变了。青少年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事给同龄人读,形成了自给自足的供销圈,而这批上个世纪80 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正是时下当代社会的青少年,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为正反映了当代青年文化的特点。
“青春叙事”作为一种文化读本,是青少年文化的独特性产物,其本质上是一种面向青年少年观众的消费文化。Jib Fowles分析说,通俗文化的核心吸引力在于,它为观众提供了对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的满足。斯图特・霍尔等人的研究表明,青年亚文化根本特征在于满足了青少年感情和主观意识需要。青春叙事作为一种向青少年提供消费的文化产品,势必创造一种有别于成人世界的“生活方式”,使青少年获得心理的满足,这种叙事具有非常明确的网络时代青少年的特征。它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内容上的私人化。90年代以后,青年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抗性逐渐弱化,文化的表达转变为以个人或群体的情感宣泄为主导,他们要把某种冲动、情绪、爱好、想法、能力、观念即时地表达出来。出生于70年代和80年代的少年们一方面缺乏历史的体验和生活的阅历,另一方面又要凸显与成人世界断裂的决心,于是他们在个体的经验范围内选择了个人私生活的琐碎事物来表达自己青春的萌动以及对长辈的不满。“大量对于成年人来说几乎是没有趣味和意思的抒情的片断和来自青少年文化自身的文化符号和素材的自由调用展示了一个个人的世界。大量涉及性和私生活的想象的片断凸现了青少年亚文化对于成人世界的极度矛盾的既反抗又渴望的矛盾的态度,也凸现了新的都市文化对于青少年的冲击。”这种在成年人或是传统的文学看来似乎无病生吟的纯粹的个人经验个人生命体验的书写,对于青少年读者感同深受。
情节上的片断化。随着网络化、各种依托网络、电脑、手机的青年文化极度蓬爆发展,青春叙事也是其中之一。由于受到网络书写的影响,它的情节和故事往往都是片断性的,仅仅是一些生活片断或感情起伏的模糊迷离的线索的即兴书写。断断续续的故事,极短的段落和极短化的句子都将一种来自网络写作的片断性展现出来,感觉、印象、情绪、记忆的流动是表达自身的基础。
运作上的市场化。当今文坛对“80后”和写作贬过于褒,他们游离于文坛之外,始终被中国文坛主流所漠视和冷落,很少得到评论界比较严肃的专家的肯定和赞扬。但“80后”写作的市场远比60年代出生的作者以及70年代出生的作者的作品的接受市面要大得多。
姿态上是亚文学化。“青春叙事”作为一种亚文学出现,一方面以大有吓成人世界一跳的反叛的姿态和不同于成人世界的声音高度吸引被消费的趣味所支配的青少年,另一方面,他们中的很多的人崭露头角于新概念写作,被家长或长辈视为一种相当积极的事情而受到了许多支持和认可。
“写作品的人只不过是某种代言人,在文化系统之内,在某一时刻用文学的方式将社会里发生的种种事件表现出来。因此文学的表现等于是一种媒介或工具?文学价值的判断永远是一个观念性的问题, 并不是绝对客观或不偏不倚的。” “青春叙事”切合了青少年特有的生活状况和思维特征,见证和显现了当代青少年的亚文化,实现了青少年偶像化、愉悦性、虚拟性、宣泄性的满足,大大满足了青少年文化消费的需要。
一种支持青年文化的价值观念已然形成确是不争的事实。而当一种文化取得了来自社会结构内部价值系统的支持后,它就会迅猛地发展起来,甚至成为一种时尚进而成为一种惯例,这正是目前中国文学唯“青年”是趋,惟“新”是求的深刻的社会动因。文学界应该对此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揭示青年创作的必然性。这将对批评和创作都具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高云.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亚文化的影响[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青少年导刊,2007,(5)期.
[2]章浩.多重压力下的暂时摆脱与满足―青春剧再解读[J].当代青年研究,2004,(1).
篇7
【关键词】辽宁省;文化产业 ;儿童剧;现状;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2-0013-02
随着制造业等传统产业的发展速度减缓,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成为一大亮点。在文化产业背景下,文化产品除了本身的精神价值外,更被赋予了经济价值,将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融合,成为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思索的问题。儿童剧,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速。根据辽宁省文化厅官网演出数据考察,儿童剧演出在2011年-2014年间占到了全省演出信息的三分之一以上。表面看来,儿童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深入到具体的情况之中会发现儿童剧存在着创新力不足、缺少童真童趣、脱离现实儿童生活、偏离现代儿童审美、产业链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辽宁省是儿童剧发展具有代表性的省份,是儿童文学发展的重要基地,在文化产业化背景下,对辽宁省儿童剧的深度开发模式进行研究,对儿童的教育发展有实际意义。
一、辽宁省儿童剧的发展现状
(一)辽宁省儿童剧剧团现状。辽宁省儿童剧创作剧团有辽宁省儿童艺术剧院、大连话剧团、鞍山艺术剧院、大连七色画儿童艺术剧院等。最有代表性的为辽宁省儿童艺术剧院,是继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之后建立的我国第三个专业儿童艺术剧院,贡献了《小铁脑壳遇队记》、《雪女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小》、《报童》、《人参娃娃》等经典剧目,有多部作品在全国获奖。辽宁省儿童剧院2014年上半年巡演剧目有《皇帝的新装》、《白雪公主》、《安徒生》、《丑小鸭》、《西游后记》等,以改编经典童话故事居多,其中《西游后记》为原创作品。大连话剧团上演了梦幻儿童剧《小王子》等作品。大连七色画儿童艺术剧院推出的剧目有《兔子和枪》、《猫和老鼠》、大型卡通动漫音乐剧《白雪公主》等。鞍山艺术剧院与北京儿艺成立了儿童剧联盟,将北京儿艺的经典剧目引入鞍山市场,复排了儿艺的红色经典剧目《红孩子》、大型恐龙童话剧《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以及亲子互动系列剧《身体的秘密》等。从文化产业发展角度来看,辽宁省的儿童剧创作团队水平居于全国前列,但创作团队缺少整体风格,不利于打造带有整体辽宁风格的儿童剧团,距产业化发展尚有距离。
(二)辽宁省儿童剧演出市场现状。辽宁省内一二线城市形成了以固定剧场为核心,向常态化演出发展的良性趋势。以沈阳为例,老北市剧场和辽宁大剧院小剧场作为常态化演出剧场,每个周末都有《新小红帽》、《小蝌蚪找妈妈》、《小兔乖乖》、《白雪公主》等剧的循环演出,中华剧场、鑫荷剧场、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鞍山文化艺术大厦小剧场等也定期上演经典儿童剧目。从票房来看,儿童剧演出的票价定位多元化,既有高价位门票,亦出售大量平价票,儿童剧由高消费向大众消费过渡,使儿童剧被更多家长、儿童认可。大量国内外儿童剧目进入辽宁演出市场,丰富了儿童剧的演出形式,以辽宁大剧院为例,2014年上演了深圳小橙堡艺术剧团的《铠甲勇士》、《熊出没》、韩国亲子音乐剧《猫》、《YooHoo带你环游世界》、上海樟树艺术剧院、东莞儿童艺术剧团的《小鬼当家》等剧目,儿童剧样式丰富,外省演出团体不断涌入辽宁市场,辽宁儿童剧很有市场消费潜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辽宁省多数城市在儿童剧方面仍处于空白阶段,专业儿童剧团数量稀少,全省不到10所专业演出单位,在辽宁省的县市地区,儿童剧演出极少。
二、文化产业背景下辽宁省儿童剧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儿童剧创作人员紧缺。儿童剧创作比成人戏剧难度大,儿童剧创作者需要深入儿童生活,用儿童的视角看待世界,和儿童建立平等的关系。辽宁省的儿童剧创作团队创作人员数量少,缺少新生力量,辽宁儿童艺术剧院副院长佟春光曾说:“剧本创作是现阶段儿童剧面临的最大问题,现在好的儿童剧编剧非常少,大部分好的编剧都改行写电视剧了。”儿童剧回收成本慢,市场回报不如成人剧目高,很多剧作家不愿意将精力放到儿童剧的创作上面。虽然有一些新兴剧团,如新创办的民办剧团在以儿童为本位努力创作作品,但剧团成立时间较短,作品的成熟性需要时间的检验,投入到儿童剧创作仍需要漫长的过程。儿童剧创作困难,一方面是由于电子媒体对传统的艺术形式的冲击,一方面则是儿童创作自身发展的瓶颈,进行儿童剧创作需要扎实的戏剧知识,了解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等相关知识,还要跟上儿童的审美需求。在消费社会的环境下,当代儿童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能够了解他们所需的、创作儿童喜欢的剧作的人员稀少。儿童剧创作还要考虑市场效益,市场化运作节奏快,剧团短时间内要实现经济效益,很难打造出精品儿童剧。
(二)儿童剧题材匮乏,缺少童真童趣。儿童剧创作者在进行儿童剧创作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对儿童的美育教育,跟上当代儿童的思想,了解当代儿童的心理特点;当前儿童剧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说教气息浓,儿童天真童趣不足的问题。儿童剧缺少好的题材,现实题材少、优秀原创少、幻想力不足。2014年全国原创剧目在上演全部剧目中只占到了11.6%,辽宁省内上演的儿童剧以改编童话剧居多,如《白雪公主》、《小红帽》、《三只小猪》等剧目被各个剧团多次采用。经典童话能吸引更多的观众,采用经典剧目是很多儿童剧团的保守发展策略。但名著改编如果永远都是青蛙王子、灰姑娘、白雪公主,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形式趋同,是难以吸引儿童的注意的,“低龄化”、“童话化”成为当前儿童剧创作一个值得关注的倾向。现代原创剧本涉及版权问题,改编成本高,很多儿童剧团不愿意涉猎现代畅销的童书题材,如何拓宽儿童剧的选材是当前儿童剧发展中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儿童剧演出团体有限。辽宁省儿童剧演出团体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专业的儿童演出剧团。第二类是省外的演出团体。省内儿童剧团多分布于省内一二线城市,这些剧团演出任务重,到辽宁城镇、乡村演出的机会极少。省外剧团的演出地点多选择在大连、沈阳等市场号召力强的城市。如何壮大儿童演出团体力量,普及儿童剧演出是当前儿童剧发展的一大问题。
(四)儿童剧衍生产品缺少整合。据统计,截至2011年末,我国12岁以下的儿童约有1.95亿人,所带来的教育、影视、动漫、演出、图书、日用品、医疗等产业规模约为1万亿元,而儿童剧演出的票房收入约为2.7亿元,市场规模相对有限。产业链发展是儿童剧产生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儿童剧在发展过程中,需增加和儿童文学、儿童电影、儿童动漫等的结合。国内发展延伸产品较成功的如《熊出没》系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等,结合了儿童剧、大电影、玩具开发、主题公园等。辽宁省的儿童剧发展缺少总体统筹,儿童剧只是作为单独的戏剧推广,需要寻求共同发展的空间。
三、文化产业背景下辽宁省儿童剧深入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剧本创作,体现作品的原创性。儿童剧创作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剧本的质量,在辽宁省儿童剧的发展中,可结合辽宁省的儿童文学资源,多选取原创性作品进行改编,进一步促进辽宁省的对外宣传。辽宁省是儿童文学高产省份,既有被称为辽宁作家群的儿童文学作家,又有春风文艺出版社、新少年杂志等多家儿童文学作品出版机构,儿童文学作品在全国多次获奖,儿童剧团与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结合,有利于儿童文学的推广,拓宽儿童剧的题材。
应结合当前时代热点,推出有辽宁特色的儿童剧,打造辽宁省的文化宣传名片。辽宁省有锡伯族、满族、朝鲜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以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等为题材进行儿童剧创作会让当前城市儿童感受到更多的民族色彩。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要拓宽思路,鼓励不同类型的创作者进行儿童剧创作,可利用当前多媒体及互联网等多种交流工具,举行儿童剧本创作大赛及研讨,让更多社会人士参与到儿童剧创作中。现代社会很多父母会采取记录的方式记录儿童的成长过程,可借用网络征集成长故事,互联网中的博客、社区、微信朋友圈等均可作为儿童剧创作的写作平台。
(二)让儿童剧回归儿童本位,鼓励多种儿童剧形式。让儿童写儿童,让儿童自己参演,真正展现儿童剧的意义。儿童剧对儿童有教育意义,让儿童表演儿童剧可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心理素质。辽宁省有多家儿童表演培训机构,如各区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中小学等均有儿童剧表演的相关活动,这些机构的儿童剧演出规模较小,更多是让儿童通过表演得到锻炼,缺少经典剧目及品牌效应,未来的儿童剧发展需要将这些机构进行整合,形成儿童表演的规模化,建设儿童剧表演基地,打造有各个机构自身特色的演出团队,推出儿童演出的经典儿童剧,辽宁省需制定大的儿童剧发展规划,只有在整合资源后寻求整体发展,才能迅速提升儿童剧的质量。
(三)加大儿童剧投入,打造精品剧目。儿童剧的发展,除了要紧随市场机制,还需要把握戏剧自身的创作和生产规律,按艺术创作和生产规律去操作和运行,不要一味地迎合市场而改变儿童剧的本来面目。儿童剧的发展需要长期的深耕细磨,并要体现自身特色。譬如在儿童亲子音乐剧制作过程中,核心是其中的音乐创作,欢快的节奏、和情节相匹配的音乐十分重要。童话剧制作要求故事美好,要反映儿童本真,要给孩子幻想和超脱现实生活的美好。如果是现实题材的儿童剧,需要和当前儿童的生活结合,世界一体化、电子化等元素都可以体现。儿童剧形式多样,音乐光影剧、人偶童话剧、游戏互动剧、魔幻音乐剧等国外流行的儿童剧形式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方式。
(四)提升舞美艺术,丰富传播形式。儿童剧舞台美术需要深入开发。辽宁省可以依托鲁迅美术学院等艺术类院校,进行校企联合,让艺术院校的学生有实习的空间,又提升了儿童剧的舞台呈现力。儿童剧演出形式可以借助电影、电视、动漫等多种艺术元素,实现多元化推广。在北京,中央戏剧学院和多所小学建立了戏剧表演基地,将戏剧引入课堂,辽宁省在戏剧推广的过程中,可借鉴北京的成功经验,依靠我省多所艺术机构和艺术院校,普及儿童剧知识,缩小各个城市间的儿童剧差距。
儿童剧经典剧目的打造,需要剧作家、导演、演员、舞台美术、营销团队等多方面的配合,只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良性循环,才会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结语
好的儿童剧是照亮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明灯,引导儿童认识到人生的真善美。辽宁省儿童剧的发展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以及省内儿童剧同仁的协同合作,在共同发展文化产业背景下,提高儿童剧创作质量,规范儿童剧演出市场,拉近城乡儿童剧发展的差距,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会看到辽宁省的儿童剧在全国及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管宁.文化创意产业及其台湾经验[J].艺术百家,2011(5).
[2]成萌.要么蹲下,要么上树[J].新世纪剧坛,2013(8).
[3]张露.从《天线宝宝》看我国未来儿童剧的成功[J].新闻世界,2013(8).
[4]陈晴.浅析当代中国儿童剧发展及其策略[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5]朱丹.儿童剧原创乏力探析[J].湖南教育,2013(8).
[6]陈迎宪.播种春天,放飞理想[J].艺术评论,2013(8).
[7]周予援.儿童剧莫要完全市场化[J].音乐生活,2006(6).
[8]刘艳卉.论中国儿童剧演出团体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中国儿童文化,2008(2).
篇8
[关键词] 灾难主题;全球化语境;人类自省;民族化
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充满曲折的演化轨迹,其中,与源于大自然的巨大灾难的正面遭遇是其演化历程中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这些灾难加深了人类前行的苦难,变更了文明的路向,但同时也参与了人类缔造新文明的进程,它使人类在一次次经历磨难和阵痛后,由自省而走向重生。
2003年12月,伊朗克尔曼省东南部发生66级地震,遇难人数超过5万;2004年12月,印度尼西亚北部发生89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遇难人数超过30万;2008年5月,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遇难人数超过8万;2010年1月,海地发生70级地震,遇难人数超过20万,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发生90级地震,遇难人数超过2万……一串串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伤痛的记忆,更是面对灾难的震撼。身处于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人们发现,灾难就在身边,每一个“地球村”的成员都将面对全球化灾难的严峻局面。在灾难面前,艺术家们一方面通过展示灾难,表达一贯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也将艺术触角伸向对灾难母题的理性之思:面对灾难,人类该如何反省和应对。由长春电影集团投资、以汶川地震之后人们的灾后心理重建为题材的影片《大太阳》就传递了这样的哲理之思。影片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严谨的创作态度和细腻内敛的表现方式,全方位展示了灾区人民灾后真实、痛苦、矛盾与挣扎的心灵重生之路,以民族化也是国际化的视角展现了人类在灾难面前生生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一、全球化语境是人类应对灾难的宏大语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世界已经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并进而形成全球化的整体文化前景。关于“全球化”的具体意义,有学者指出:“是指在地球上各种不同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通过各种形式、各种范围、各种程度、各种途径的交往、碰撞(甚至免不了厮杀),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融通,从而在某方面或某些部分达到统一,实现一体化,某些方面或某些部分难以一体化(或者说不可能一体化),但可以在保持个性化、多样化、多元化的情况下,互相理解、彼此尊重,达到某种价值共识和价值共享,促成全球性的人类文化繁荣。”[1]在全球化的宏大语境中,地域性的灾难也会成为波及全球的人类灾难,考察人类近三、四百年的文明史进程,是和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严重失衡同步进行的。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生态灾难变得普遍和永恒。一切艺术在本质上,都具有全球性意义,它的终极目标是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而生态灾难往往预示着人类灾难的终极意义――“死亡”,预示着人类生存意义的终结。面对灾难,人类当何去何从?事实上,灾难可能会毁灭一部分世界,但不能彻底毁灭人类。人类面对灾难具有自省和成长的力量,站在灾难废墟上,人们由最初的屈服转向对灾难本性的理性认识,并开始了坚定有力的超越灾难的自我觉醒的历程,从物质重建到精神重建、从社会重建到家庭重建、从行为重建到道德重建、从自我重建到心灵重建,无不闪烁着人类在灾难面前生生不息的人性光辉。
二、宏大语境下《大太阳》“超越灾难”的哲理之思
灾难在一瞬间改变了一切,包括人类对“生”与“死”的态度。
灾难来临之前,这世界是一个看似平稳运行的时空,承载着欢乐与悲伤、爱意与仇恨、阴谋与功利,它繁华、世故,也浮躁、纠结。灾难降临了,旧有的社会格局被打破,一切的秩序都需要重新组合,泥土的归泥土,空气的归空气,处在这泥土和空气之间的生者将如何对待逝者,如何应对余生?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一对结婚20年的夫妻选择在结婚周年纪念日这一天走进民政局结束婚姻。下午14点28分,当工作人员举起红红的公章将要盖在这对夫妻的离婚证上时,大地震来了……一瞬间,女主人公银杏失去了包括独生子石头在内的18位亲人,背叛过婚姻的丈夫也曾在震后一度抛弃了她。这是一个在灾难中心灵备受创伤、内心极度悲苦、几乎承载了汶川全部灰暗记忆的母亲,她绝望、挣扎,一度用酗酒来逃避伤痛,她的行为近乎疯癫,她的精神状态几近崩溃。但她活下来了,面对废墟,在日继一日的对逝去亲人的祭奠中,银杏渐渐学会了“坚强”。她在丈夫石大川和来到灾区做心理辅导的林医生的共同帮助下,逐渐摆脱了心理的重负,再次怀孕、生子,成为震后高龄产妇的一员,孕育了汶川的新生命。这是影片从生命哲学的角度面对“生”与“死”,超越灾难给出的答案:逝者让生者重生,因为生命的责任在于传续生命,彰显人性,并以此来极其郑重地尊重逝者,抚慰生者。这是人类在其文明历程中面对重重灾难,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咀嚼与灾难如影相随的残酷后获得的可贵的理性之思,人类因此在文化心态上实现了对灾难的超越。也惟其如此,人类才能够在无数次灾难后,持续地以高昂、热切的自信前行。
影片导演杨亚洲说,片中的人物“是一个个具体的生命个体。是他们让世界人民在体验同一种感情:绝境中重生,才明白人为什么一定要活着,也才能更珍惜地活下去!”从这个角度说,影片带着国际化视角,将传统灾难片的展示灾难转为对灾难的反思。尽管采用的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式叙事手法(包括大团圆结局),但作品的主题具有普世性。正如片中引用的唐朝布袋和尚的《插秧诗》所言:“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透露着影片主题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穿透力和哲理性,进一步加深了作品“超越灾难”的哲理之思的艺术表达效果。
三、《大太阳》的民族化视角: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主席在看过《大太阳》后,曾感动得流泪,认为“打动他的不仅仅是电影中那些真实、震撼的画面,还有电影中的爱,那种人与人之间的真情,那种人性的温暖。”事实上,能赢得这份来自异国的感动,得益于影片拍摄的民族化视角。
(一)主旋律影片的民族文化内蕴
《大太阳》取材于重大历史事件,在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推出,正面表现大灾面前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灾区进行重建的过程,是一部诠释抗震救灾精神的主旋律影片。但剥开主旋律影片政治意识形态的外壳,人们会发现影片最打动人的是人性的光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在当今全球化的宏大语境中,选取对民族文化的不断挖掘,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争取话语权的有效手段。“美国好莱坞电影依赖其政治、经济的强势力量及其跨文化策略,赢得了令全世界都望尘莫及、望洋兴叹的海外市场。而中国本土电影,唯有深深地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从而体现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意识和人文情怀,才会获得与好莱坞相抗衡的力量。”[2]这是中国电影,尤其是主旋律电影实现市场化突围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关于灾难的记忆可以追述至远古的民族记忆,这种“集体无意识”积淀下来,在灾难再次来临时,就会被从无意识的深渊里挖掘出来并赋予以意识的价值。这时,个人的命运会被纳入到民族的命运中,个人的思想表达也会从个体、偶然提升到群体、必然,并进而上升到同时代人的共同心声。
影片并没有过多还原地震场景,而是选取了一对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中年夫妻如何走出伤痛、孕育新生命的心灵重建角度,展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获得重生的历程。影片中重点刻画的几个人物如银杏、石大川、樱桃、山娃子、“水婆婆”都是在灾难中饱受心灵创伤的普通民众。在地震发生前,他们过着虽不平静,但看似平静的生活。石大川的婚姻因为第三者“樱桃”的介入而面临解体,银杏虽然不情愿,但也麻木地、平静地接受了离婚的结果。地震发生后,这种看似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每个人都遭受了痛彻心扉的经历。大灾难面前,他们哭过、喊过、捶胸顿足过,但于事无补,他们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母亲之于儿子,妻子之于丈夫,未婚妻之于未婚夫,孩子之于家长等)。渐渐地,个人恩怨被重新定义,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同情、宽容和惺惺相惜(银杏与石大川的复合、银杏对樱桃的谅解、樱桃与二的结合、水婆婆追回自己的孙印…)。人们开始用另一个角度看待人和事,打开封闭已久的心灵,在自责、自省和自我忏悔中,他们重获新生。这就是一个高天后土、自强不息的民族情怀的展现,是经历磨难洗礼的人性的升华。影片从地震后受伤的心灵入手,层层递进,撕开黑暗和阴影,用阳光照亮生命的光彩,使人性在阳光下得到一次冲洗和晾晒的过程。
(二)近乎原生态的展现
影片虽然聚集了影后倪萍、影帝刘佩琦、青年演员蒋勤勤等专业演员,但地震小英雄林浩和至今仍生活在灾区景点“房中石”的“水婆婆”的扮演者高国蓉以及片中悼念孩子的父母的本色出演更成为影片最大的亮色。小林浩在现实中的英雄事迹几乎家喻户晓,他乐观的个性感染了每一位观众,人们在这个灾区孩子的身上看到了面对灾难时,四川人可贵的豁达和乐观,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影片在汶川灾区实景拍摄,片中银杏向前来灾区旅游、赈灾的游客出售、地震纪录片光盘,樱桃向心理医生索要奥特曼,“水婆婆”在废墟上兜售草鞋,广场上的相亲大会以及像樱桃和二这样从不同的破碎家庭走出、走在一起组成新的家庭等情节都取材于汶川群众的真实生活,这些细节表现了历经劫难的人们勃发的生命力,使影片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而观众在剧中看到的书包、学生卡、铅笔盒等都不是道具,而是来自于废墟下。另外,影片中演员的川音对白和穿插其间的川剧念白,无不提醒着观众那刚刚发生过的大灾难。这种近乎纪录片的“原生态”展现,成为作品“真”的情感基石。从断壁残垣、泥石流、堰塞湖、石片瓦砾间走出的一个个四川人,对逝者:“纸钱飘飞兮,彷徨;灵魂归来兮,哀伤;情同手足兮,难忘;早登极乐兮,天堂。”他们满怀无限的怀念与爱恋;对生者,他们宽容、互助互爱,共同接续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影片在高声唱响主旋律的同时,以朴实的手法、真挚的情感打动着每一位观影人。
在全球化语境中阐释灾难主题有着现实意义。在文化洪水失衡泛滥中,艺术家们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建价值堤坝的历史使命。关注灾难主题,关注人类在面对灾难,重生与成长的永恒命题时,主旋律电影《大太阳》为人们在繁杂的物质世界中寻找心灵出路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这或许是主旋律影片在市场化进程中的一次成功突围。
[参考文献]
[1] 孙正国.全球性与全球化:“人类灾难”神话的母题阐┦停J].民族艺术,2003(01).
篇9
1.学科定位不准确。近几年来,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文学院系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教育部也对各级高校进行了专业合格评估,但是,我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对汉语言专业依然缺乏准确的定位,不少高校尤其是诸多地方高校仍然抱着传统的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更没有顾及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所以,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了强烈反差。
2.课程设置不合理。汉语言文学专业有自身的特殊性,除少数继续深造或在中学任教之外,大部分学生不会在相对应的行业领域就业。因此,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只是作为广阔的背景存在,实际工作中并不直接涉及到。但是,在实际课程设置之时,承接传统的惯性,学校依然将焦点集中在传统专业课上,如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等占据了汉语言文学课的90%以上,专业基础知识也是重复出现在专业课程、基础教学课程、选修课程之中。而一些新兴课程如网络编辑学、现代办公技术、公关礼仪、DV制作等紧跟时代前沿并且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课程,往往没有开设。这种课程设置对于专业的人才培养确实有一定好处,但却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的择业能力。这样就形成了现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与用不能协调的现象。
3.教学手段落后。随着教学设施不断更新,近几年现代化教学设备迅速在高校之中普及,但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在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的是“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受教学内容的影响很少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在课堂上很少能形成声文并茂、生趣盎然的教学情境,也难以激发学生的高度热情,不能丰富见闻,更无法培养浓厚的兴趣。由于教学手段的落后,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之中,只有教师一个人在津津乐道,学生只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没有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他们动脑的思维能力及动手的实践能力受到了严重的禁锢。
4.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单一。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只注重学生知识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评价。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中也只是重视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评价的依据基本上是笔试的成绩。奖学金的评定,优秀学生、预备党员的选取,很大一部分依据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视野广度、电脑技能、职业规划及交际交往等非专业能力则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
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1.学科定位要有层次性。不同类型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来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国家重点文科院校师资雄厚,图书资料齐全,其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全面发展,不仅能从事以后的教学及各行各业文字工作,还应有较强的科研和管理能力,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级汉语专业人才。综合性大学、重点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基本定位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从事汉语教学与训练,具有文字编辑和新闻采编能力,同时也应该兼有社会文化工作的指导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普通专科院校、高职院校和“专升本”时间不长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将重点转向为农村、社区培养专门人才,培养出既能在艰苦办学条件下担任教学与训练任务的学校教育工作者,又能够胜任其他行业的专门人才。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划分不同的层次,就可以改变原来“一刀切”的弊端,使学科定位明晰,并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2.专业方向要有多向性。当前社会各种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所以,单纯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对本专业的方向设定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我们应该根据社会的具体要求,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模式进行方向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我们可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之下分设语文教学与教育管理(即师范类)、涉外高级文秘、文化产业管理、新闻学、对外汉语教学等方向。实施低年级通修专业基础课,侧重培养专业基本能力;高年级分流主修专业方向限选课,侧重培养主攻方向能力的模式,并鼓励跨专业方向兼修。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向学习,从而完成从单一性到多向性的转型。
3.课程设置要有科学性。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因此,课程体系的改革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整体改革的核心。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对于课程设置的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优化传统专业基础课。当今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存有繁琐重复之弊,所以,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首先要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强化核心内容。其次要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文学概论和写作学都讲文体学知识,文学史和文学概论都涉及文学思潮,前面的课程已经讲过的,后面的课程不要再重复,使整个专业基础课的结构严密而紧凑。其次,增加专业技能课。刘颖聪先生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分为考研模块、教育与教学模块、文秘与公关模块、新闻传播模块、社区文化管理模块等五大模块,其中后面三个模块基本就属于专业技能课。专业技能课程的系统设置与强化,是实现培养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基本保证。在现有的课程设计中,我们设置的应用性课程相对来说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专业方向的要求,我们应该相应地增加新兴的课程,如在文秘与公关方向之下,应该开设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学、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培养学生从事企事业、机关文员及秘书的能力。在新闻传播方向之下,应该开设编辑与采访及相应的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实践的系列课程,培养学生在文化及新闻领域从业的能力。对外汉语教学方向之下,应该开设教学理论、外国文化及相应的实践课程。这种课程体系的设定能够使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与用的矛盾之间建立一种合理的平衡,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技能培养要有实用性。原来培养的汉语人才往往是只懂得运用语言文字工具、与书本打交道的人。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汉语人才必须要多方面地掌握实用性的技术。如,现代科技日益发展,各种网络、传媒技术日新月异,并成为安身立命的必备技能,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是要既能耍笔杆子,又能扛摄像机,还懂得编辑与制作,能够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等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再如,汉语在国际上地位日渐突出,世界各地有众多外国人在学习汉语,对外汉语教师极其紧缺,特别是汉语言文学基础深厚又熟悉一门外语的人才更是倍受青睐,对此,一定要指导有意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生熟练掌握英语技能,这无疑比单纯的汉语人才更具有竞争优势。
5.教学环节要有实践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作用十分重要,是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具有稳定与广阔就业前景的重要一环。2007年,教育部等十部委就大学生就业政策联合采取五大新举措,其中有一条是“广泛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活动。使一大批高职学校的毕业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虽然只是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提出的要求,但也是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的重要参考。在教学环节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竞争力,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室,还要让学生走出教室,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综合性比较强,打好扎实的专业功底,将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不可替代的原动力,所以对于专业课程,不能采用一律压缩的态度,在引导学生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学生社团的各类活动,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努力培养和加强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有效的衔接,帮助学生完成由学校走向职场的过渡。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也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的步骤。老师要积极借用,整合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课外训练平台,加强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学校与实习基地间的直接通道,扩大实习基地的选择范围。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有关部门学习锻炼,或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相关部分也要专门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和国际交流的机会,要及时各类信息,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收到公司短期实习或者校内研究助理等招聘信息,从而建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培养机制。
6.就业指导机制要有明确性。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职业定位模糊,此专业学生对于毕业后就业的意向往往比较模糊。很多同学在大学四年之中,随波逐流没有任何规划,致使毕业找工作之时手忙脚乱。所以,老师要注意此种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分阶段地指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建立有效的就业指导机制。大一是就业教育的萌芽期。在大学一年级时,老师要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介绍就业工作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常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大二是就业的储备期。对大二的学生要进一步深化就业观教育,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大三则到了就业取向的分化期。在这个年级阶段应注重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是深造读研当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工作者还是自己创业,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橱窗宣传、个别辅导等集中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让准备就业的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篇10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109-0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的分类定位被确立为三种基本类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专业性应用型多科性或单科性的大学或学院、职业性技能型高校。1998年以后升格的30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多属第二种类型,其人才培养,正在朝着“从象牙塔学术型人才培养走向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和民众谋生就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琼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探索进行新一轮的专业综合改革,在专业建设理念、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实习实训模式、信息管理平台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的育人成效。
一、制订“一体两翼”式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1.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专业认真研究了国内二十多所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借鉴兄弟院校成功办学经验,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子。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的改变,对专业建设转型发展进行顶层设计,2011年报海南省教育厅批准改为非师范专业,但并不是丢掉师范教育的优良传统,而是探索构建应用型与师范性统一、师范性与民族性相融,能力为本,素质为本,“一体两翼”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明辨明晰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为“口才、诗书、文笔、技能”,进一步提出核心能力培养的措施,围绕核心能力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明确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目标、标准、路径、措施、方法、平台等,对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具有参考价值。
2.重新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核心课程建设精品化,整体构思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策略。汉语言文学专业组织专业教师认真研究,充分比较了教育部1998年版和2012年版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及专业介绍》,发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定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核心课程和实践环节内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2012版的“专业目录”取消了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将汉语言文学(师范)与汉语言文学合二为一;其次,2012版确立8门核心课程,比1998年的22门减少了14门,并首次将《写作》定为核心课程。再次,实践环节突出写作训练和教学实习,增加“文化考察”环节,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些变化明确释放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由单一培养师范生转向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信号。专业通过比较,明确核心课程一定要“精”,不追求“多”和“深”,也不追求紧跟时髦,而是按照“专业目录”要求开设《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世界文学》、《写作》等8门教育部规定的核心课程,增加这些核心课程的学时学分。同时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三分之一。增强专业核心课程的精品意识。从师资队伍、教材建设、课程大纲、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科研成果等方面加强建设。经过6年有步骤的规划建设,目前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8门核心课程中,拥有6门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和4个省级、校级教学团队,真正实现了核心课程的精品化。
3.整体构思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在进一步强化核心课程的内涵的同时,争取每一门核心课都有延伸性的选修课。改变专业任意选修课划分过细,并有重复的现象。改变文学课程的原典阅读比较薄弱的现象。开设了经典精读或导读课程。核心课程的设置与选修课的开设形成立体融合、相互支撑的格局。
4.加强民族文化课程的建设。在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学校教育中黎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基于黎族文化资源的地方课程的开发研究”等科研项目的带动下,专业课程内容改革走向深入,陆续开设了《海南文化概论》、《海南黎族文化概论》等课程。通过地方文化课程的讲授,激发学生研究地方文化的热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届毕业论文选题中,海南文化研究、民族文化研究成为同学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优化课程体系,强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
1.基于“文本细读”的课程内容改革与建设。随着高等教育育人理念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教学方法改革已经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突破口。基于文本细读的合作式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源于当前文学课程教学的困境,在指导中文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试讲时,我们发现教学的技巧和一般方法是学生易于掌握的,最难的是他们不知道怎么进入文本分析,自己认真阅读过的文学作品非常少,几乎不具备解读作品的能力,一旦遇到具体的文本语言问题就无从把握。大学的文学史课程教学普遍存在重视文学思潮和史料知识,轻文本细读的问题,文学专业课在学生的理解中只不过是背熟作家生平、主要作品以及文学史意义而已,在浮躁的心态下,学生们倾向于阅读一些经典作品的简缩本、了解一些故事的梗概、写一些印象式的读后感或概念式的说教。课堂上的文本分析则越来越走向简单化和程式化。针对这些问题,本专业尝试实施基于文本细读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改革,该项目2014年获得省级教改项目立项,强调主干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原典作品阅读,在课程建设上从三方面加强力度:文学类课程以作品阅读阐释为核心,辅以文学史线索;试题多从理解作品角度出发,增设原典导读课程。增设课外古诗文背诵的实践必修环节。通过这些做法加强学生对原典作品的阅读深度。
2.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为了改变文学课程大班教学困境,同时也为了解决学生文学理论知识概念认知与学生文学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升的教学冲突,我们对教材具体内容的讲授环节上积极开展了基于文本细读的合作式教学方法改革。首先,把以往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文学史课程进行提炼,对不同时期的文学史教学注重以经典文本细读为主。其次,在课程上注重研究性课程的开发,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和将来的发展需求为依据来开设。如开设读书报告实践课程,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名著细读,提交读书报告,以读书会的形式进行研讨交流。再次,将课堂知识讲授与合作式小组研讨相结合,变课堂教学“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变课堂讲授“讲到没有问题”为“讲出问题”。根据教材及相关备课资料,教师事先分配研讨任务,确定讨论焦点――指定具体文本,明确文本细读的内容和研讨的题目,分发拓展阅读资料或告知资料检索途径,同学在备选研讨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查阅资料,学习委员对讨论题目进行分类、分组,并确定组长,每组6人左右,8人一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文本研究性细读,并写出个人学习报告,之后小组内进行充分讨论,并形成汇报课件,由一人代表进行汇报。
经过6年的实施,基于文本细读的合作式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知识学习和研究应用能力。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文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文学理论学习向实践能力迁移;合作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对课堂的参与度。第二,有利于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对改变高校文学课程课堂照本宣科、盲从教材、效率低下,学生被动学习等状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第三,促使教师关注学科发展和研究的前沿动态,引入最新的研究内容,给学生指出发现问题的空间,留出探究的空间。第四,通过文本细读,教师有了自己的阅读体会,教师也在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文本解读,在教学中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从教学层面上说,文本细读教学法还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删繁就简、吐故纳新,改变一个讲稿用几年的状况,促进教师做教学反思,从而提高教师水平,推动教师进行教学改革。
三、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
1.实践教学大纲完善。本专业在2013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前已组织全体教师对专业核心课、选修课、集中性实践环节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培养方案上体现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的“全过程”培养,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拟定《汉语言文学专业背诵熟读篇目600篇》、《汉语言文业必读书目100本》,写作训练4年不断线,有各种文体类型的写作训练,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一体化。为了强化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增强人文素养,增设《诗文朗读与背诵》实践课程,为了解决学生毕业论文选题难的问题,增设《论文选题与写作专题训练》,为了开阔文化研究视野,同时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专业目录及介绍》要求,增设《海南文化考察》实践课程。
2.特色项目。毕业论文写作呈现鲜明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研究特色。许多毕业论文写作呈现鲜明的海南地域文化研究、民族文化研究特色,其中不乏优秀毕业论文,如校级优秀论文《海南黎族民间故事中英雄人物》、《黎族民间故事中的机智人物》;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促进了毕业论文指导,如2014年省教育厅科研课题“黎族与其他百越后裔民族民间故事比较研究”,2014年海南省哲学社科科学研究课题“海南黎族民间故事中世居黎族历史研究”,黎族民间故事研究成为毕业论文选题的一大亮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诗文创作、论文写作、演讲比赛、辩论比赛、朗诵比赛、创业大赛、研究生考试中表现突出,成果丰硕。学生在各类诗词楹联刊物上发表作品百余篇,部分作品在中国诗词界最高刊物《中华诗词》发表,海南省诗词学会、海南省楹联学会专门为我校开设师生创作栏目,许多毕业生在我省各地成为诗词楹联教学和创作的骨干和新秀。
四、继承师范办学优势,积极参与“国培计划”顶岗支教实习,培养学生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综合素质
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较长的师范教育办学历史,积累了教师培养的宝贵经验,教师的培养实际上也属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范畴,因此,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改为非师范专业,但仍然继承师范办学的优势,积极参与“国培计划”顶岗支教实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汉语言文学专业分别派出了两届毕业生参加海南省教育厅“国培计划”顶岗支教,为海南少数民族地区9个市县的57所初中学校提供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参与“国培计划”顶岗支教的实习生留下数百万字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顶岗实习记录汇编》,完整记录了在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三个半月的实习经历,师范生面对真实教育情境的困惑与难题对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提供了参考。
五、结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校文科中的传统基础学科,办学历史都比较长,“在全国同类专业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固有的基本教学内容与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上,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突破原有的教学理念,增强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性的问题,以上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是我们在长期专业建设中的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作为一项教学成果获得了2014年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成果的获奖激励着我们在专业改革发展上继续走向深入。
参考文献:
[1]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