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3-05-16 14:52: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

篇1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趋加深,电子商务逐渐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拓展,贸易环境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跨境电子商务应运而生,并实现了高速增长。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为2.7万亿元人民币,2014年交易规模增长至4.2万亿,增长率提高到33.3%,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已经快速成长为一个新兴而庞大的行业,但目前国内高校尚没有设立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而相关的社会培训力量还较为薄弱,这使得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成为了当前教育界理应解决的重点问题。

1、我国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

1.1高校目前没有跨境电商专业,已有专业不能满足行业人才需求

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商企业销售的产品品类和销售市场更加多元化,企业对电商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现在国内上千所本专科高校设立国际贸易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国际商务专业等,而外语专业的分布则更加广泛,大量关联学科的毕业生被输送至企业。但是跨境电子商务属于交叉性学科,既有国际贸易的特点,也有电子商务的特点,还需要较强地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和外语能力。因此,目前高校现有的专业实际上没有与从事跨境电商企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完全相匹配的人才。根据2015年6月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调查认为已有的“人才”根本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86%的企业认为跨境电商人才缺口严重存在。

1.2近两年部分高校开始开设跨境电商专业方向

虽然目前国内高校没有跨境电商专业,但从2013年开始一些高校逐渐在国际贸易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国际商务专业、外语等专业筹划开设跨境电商专业方向。但受限于师资问题,当前的跨境电商方向往往只是开设了几门方向课,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电商、物流、通关、支付、网络、商务、外语等综合知识的理论教学体系不完整。同样受制于师资问题,以及实践教学资源配置问题,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实战教学环节严重不足。就目前来看,还几乎没有跨境电商方向的毕业生,但接受过部分实训课程培训的高年级学生已经开始走向人才市场。

1.3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反应较快

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反应速度上看,高职院校的反应快于本科院校。浙江省有些高职院校早在2013年就开设了速卖通班、敦煌班和eBay班等,为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搭建实践平台。今年陆续有些院校开始在国际贸易专业下设置了“跨境电子商务方向”。也有些院校和地方政府合作,从校内挑选学生进入跨境电商产业园的企业,边实训边学习,使学校教育功能与企业生产、实训功能有机结合,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而应用型本科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反应速度又快于其他本科院校。随着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少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始重视跨境电商的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是在校内开设适当的跨境电子商务实训课程,或者开设培训班、特色班,更进一步的是开设专业方向,然后依托校企合作,将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推荐到对口的跨境电商企业实习上岗。传统的研究型或教研行院校则更多的关注跨境电商的研究,而非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

2、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2.1高校现有专业未能有机融合,缺乏科学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

近几年电子商务人才,尤其是跨境电商人才是一直处于紧缺的状态。一方面每年高校都在源源不断地向市场输送“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在阿里研究院的《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中显示:17.6%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剩下82.4%的企业虽然招到了人,但是这些“人才”根本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主要原因就是跨境电商迅猛发展,而高校目前还没有跨境电商专业,已有的跨境电商专业方向,尚未能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复合型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当前启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高校主要是应用型院校,其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度地倾向于实操,但这些实操培训也基本上是初级的培训,而高等院校不同于培训机构,除了实操课程外,一个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立体人才培养方案急需建立起来。

2.2高校跨境电商师资和教材极度匮乏

跨境电子商务需要复合型人才,同时企业希望大学增设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这对高校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很多老师自身缺乏跨境电商的实践经验,高校即使设置了相应的跨境电商的课程,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师资和教材。如果专门请企业的人来讲,授课费用高,课程体系不一定完整。同时,由于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时间不长,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时间更短,因此相关的教材十分匮乏。

2.3缺乏对接企业资源,跨境电商实操培训存在难度

由于缺乏对接企业的资源,跨境培训主要依托高校教师,加上跨境电商的相关平台众多,不同平台的运营规则也不尽相同,有些平台受到多方面制约,学生很难全部以个人名义注册开设店铺,最终只能以理论的形式讲解,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薄弱,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值得庆幸的是,阿里巴巴等企业开始和学校对接,就师资培训和学生实践教学进行合作,但目前这项工作才刚刚开始。

3、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建议

针对跨境电商领域人才短缺的情况,高校眼下当务之急是充分利用学校优质资源,积极整合现有专业资源,重发利用各类社会资源,通过短期培训和长期培养模式结合,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跨境电商专业人才。

3.1高校应提供必要的人财物条件,支持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市场已经明确了其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大量需求,高校应大胆创新,迎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组织必要的教学科研人员、资金、场地等办学条件,积极发展跨境电商这一新兴的专业或专业方向,切实为社会解决跨境电商人才匮乏的发展瓶颈。

3.2高校可将短期培训和长期培养模式结合

3.2.1高校应举办跨境电子商务短期培训班

面对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和人才需求,高校可以结合社会力量,为今后有志于从事跨境电商的学生开设跨境电商特色培训班,学生经过培训后和企业对接,参与企业实操项目,边学边实践,为后续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当然,高校培训班也应当面向社会展开培训工作。这样可以适当缓解当下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

3.2.2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举办跨境电商专业或专业方向

高校还应考虑跨境电商中高级人才的长远培养。高校应该综合考虑自身优势,积极整合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和外语等已有的专业资源,通过开展各项调研和部署,科学制定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筹建跨境电商专业或专业方向。并且在办学过程中,还应该根据跨境电商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方案随时做适度的调整,从而正满足行业的需求。

3.3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3.3.1依托龙头企业实施“产学研”结合,推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高校应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研究跨境电商发展的前沿问题和难点问题,因此高校需要与行业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从企业获取科研资源扶持,以及实践教学等支持,并将优质的科研成果和合格的人才回馈给企业。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利用企业资源,聘请资深行业人士为学生授课;另一方面依托校企合作,鼓励高校教师到跨境电商企业挂职锻炼,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技能合理。

3.3.2借助企业力量,积极拓展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与创业教学平台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实践平台的建设,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学生来说,实践平台说他们学习技能并将所学技能加以巩固运用的地方。第一,高校可以与阿里巴巴为典型代表的电商平台企业开展合作,充分利用他们以研发的跨境电商知识实训系统,让学生通过在该平台的学习和操作,掌握B2B跨境电商的实践技能。第二,高校可以引进合作企业产品,鼓励学生以个人或团队的身份到真实的跨境电商零售平台开店铺,在网上进行产品销售,让学生熟练掌握各项技能,为今后独立运行跨境电商项目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最后,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建设“众创空间”,为学生提供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所需要的办公、仓储等资源,以及创业指导等。

3.4高校可探索订单式培养跨境电商人才

高校可以与跨境电商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践设施、设备与技术;企业方植入前沿实践课程、提供企业讲师并辅助高校培训认证师资;高校依托自身的企业资源开展大量的第二课堂活动、真实企业业务实践和实习项目。在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和企业正常业务运作的前提下,学生从大二开始便可以通过项目制的形式参与企业的部分业务,通过锻炼,等到学生临近毕业时候,已经对企业的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便于企业毕业后马上就能用得上。

4、结束语

跨境电子商务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实现载体,但跨境电商人才缺乏已经是制约跨境电商发展的瓶颈。若措施得当,相信在未来的三五年由高校输送的合格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一定会成为推动跨境电商的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陈长英.浙江省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商贸,2015(2).

[2]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EB/OL].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5-6-2].

[3]张亮.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分析与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消费电子,2014(20).

篇2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融合,我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并延展到国际领域,塑成了当今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我国行业企业、政府与高校逐渐形成了共生共存的生态系统,各自在生态圈中扮演特定的角色,发挥相应的作用,在各个因素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对其它因素的变化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探讨应用型大学如何适应生态圈的环境并利用生态圈中其它因素的优势群求和提升自我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 :应用型;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圈;人才培养

引言

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比学术型大学更加注重培养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这一点在电子商务领域表现得更为突出。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行业企业的发展对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特别是跨境电商领域的人才缺口巨大,但是企业却找不到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而高校也苦于脱离行业发展现状而与实际市场人才需求脱节。行业发展现在与高校培养目标的矛盾具有普遍性和持续性,若不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将会导致人才的巨大浪费,同时给双方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在既已形成的跨境电商环境中平衡各个因素特别是高校与行业企业的关系,对于发挥行业的优势和引领正确的人才观都有积极的作用。

1、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圈的组成

在跨境B2B生态圈中,所有的行业和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以跨境电子商务为核心的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多维网络体系,体现了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一种新的产业布局形式;由跨境电商企业、服务商、消费者、政府、高校和第三方培训机构以及行业组织共同组成,旨在实现共创、共享、共赢。其中,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和人才输送方面有一致性,高校在生态圈中扮演何种角色,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成为行业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关系到跨境电子商务的潜在发展动力的发挥。

2、高校在生态圈中的角色与定位

高校担当着人才培养的重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对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对电子商务进行整合,以发挥资源优势,突出专业特色,培养更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为企业与行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符合行业发展和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合格人才。应用型大学应关注区域经济规划与发展,文化传承与发扬以及政治经济建设,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具有实践能力和高水平的专门人才为己任,将着眼点立足于地方高新技术与新兴产业的发展,更加侧重于技术应用、素质培养和实战经验。高校在B2B生态圈中的人才培养和人才输送的角色不可忽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人才需求和人才质量,也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和发展水平。因此,高校在生态圈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与企业的联合培养人才方面。

3、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依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行调整和尽快适应行业的快速发展。

3.1 高校人才培养与工作实际脱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趋于复合型,既有扎实的商务专业知识又有熟练的操作技能。目前多数高校的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方面依然呈现实训与实际的差异性以及在校岗位实训与工作岗位脱节的问题。高校的人才培养往往无法做到课堂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毕业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导致就业率低;即使进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也需要进行“二次培训”,给企业造成额外的成本。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协作组组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院长王立非教授曾指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要走出去,多到社会上去实践锻炼”,“同学们也可以向企业亮相,为就业做准备”。

因此,今后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应趋向于培养企业需要的和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毕业生和具有高效就业及自主创业创新能力的毕业生。而这一发展趋势也是当前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所极度缺乏的,也是今后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3.2 专业建设缺乏统一性和特色性

电子商务专业性强,是由其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从概念上讲,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环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然而,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行业背景与专业特殊性,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固守传统,应该推陈出新,符合时展的要求,从而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方式,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出高质量的企业后备人才。

3.3 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盲目性

传统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多定位在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外语外贸人才或电子商务人才。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尤其是跨境电子商务的巨大跨越式发展带来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巨大缺口,其中紧缺的市场运营、供应链管理及攻坚能力较强的技术和外语双项全能的复合型人才将占到需求总量的70%以上。目前,现有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改革集中于内贸,而涉及跨境电子商务的改革较少,多数改革侧重于专业人才能力和素质要求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并未涉及到高校与企业的联合和提高师资的实战水平。根据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分析报告,我国目前的人才状况如下:行业迅速扩张,人才缺口巨大;电商人才稀缺,流动性大;电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大增。人才问题的核心矛盾呈现在多方面:快速的行业发展速度与人才供应不足;电商企业微薄的利润与高额的人力资源成本;电商行业快速更新的知识结构与传统教育模式(《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报告》)。以上分析报告为人才培养需要校企联合共建和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跨境电子商务起步晚但增速快,发展势头迅猛。电子商务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或国际贸易专业在高校中如遍地开花,雨后春笋。然而新兴专业必然会面临办学经验不足、师资匮乏、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当的问题,或是在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方面人云亦云,互相照搬。于是几年下来,“热门专业”势必变成“冷门专业”,最终出现高校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导致电子商务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毕业生的就业平均水平。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已经使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遇到了瓶颈。

此外,企业在选聘员工时也存在模糊性和盲目性。据有关报告统计,多数电子商务企业存在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程度不高、普及率低、跨境电商人才紧缺等突出问题。企业缺乏人才需求的统一衡量标准,不同行业的企业或是不同规模和处于不同发展层次的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相差很大,这一点无疑给高校人才培养制造了重重困难,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出现盲目性的原因所在。

4、改进措施与建议

高校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应与行业对接,与企业用人标准为引领,以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合格人才为己任,立足于专业办学特色,向人才培养的实战性和操作性方面拓展,逐步探索并构建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特点并符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鼓励学校教师去企业定岗进修,成为“双师型”教师。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输送的主体,应在岗位对接、人才培养结构和专业特色、师资培训和与企业的融合几个方面引起重视。

4.1 专业人才培养对接岗位需求

高校应积极探索及优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机制,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着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电子商务内外贸高端技能型人才;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更多具备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以服务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求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缩减成长周期;学校培养与企业直接挂钩,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突破了教学内容与设施滞后于行业动态发展的状况,解决了由于学校缺乏资金而产生的教学设备与行业实际脱节的问题,从而能实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借助电子商务的专业优势,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山东省多所高校和第三方培训机构已与阿里巴巴成功合作,建立了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孵化基地,外语外贸人才实验室或商务人才培训中心,将企业引入校园,通过阿里巴巴第三方平台引进跨境电商企业批量入驻实训基地的形式,形成校企对接、三方共同培育学生的机制。短短三年时间的实战操作已为当地跨境电商企业输送了上千名合格员工和优秀人才。

4.2 优化专业人才结构突显专业特色

目前各行业相关部门并无出台人才质量和企业所需人才标准,在跨境电商领域,根据近年多数跨境电商企业招人和用人情况,此行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应同时具备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的要求。因此,高校在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上与岗位对接有助于应用型大学深入开展专业校企共建,校中企、企中校,实现理论学习和商业实战的零距离对接。高校在选择合作的企业时应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方向和行业发展特点,突出本专业的优势,逐步探索和建立特色专业和实现专业特色化,切实实现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课程设置与职业活动以及教育内容与培养目标三方面的零距离,达到培养与就业的统一。

5、结语

高校与企业合作应本着互惠互利和自愿的原则,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与企业的实战经验和实际的工作环境,双方都应积极主动地做出调整以把握最佳的合作契机。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协商制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可课程体系,共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2012年度中国电子商务是市场数据监测报告[R].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2013.

[2] 魏志明.基于实训室的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8):55-56.

篇3

关键词: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专业转型

1跨境电商与传统国际贸易的区别

跨境电子商务是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跨境进出口贸易,即指借助专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完成货物的购买和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的方式完成货物的转移的一种国际贸易形式。这种新兴的贸易方式和传统的外贸在交易环节、磋商手段、营销推广、物流运输、海关监管、结算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可以看作是“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的综合体。

2为什么国际贸易专业需要转型

2.1跨境电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现状

2.1.1行业缺口大,跨境电商人才供给不足

目前就业市场的现实是每年国际贸易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数量不少,但是兼具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特征的复合型学科人才却很稀缺。阿里研究院也曾给出数据表明未来三年里,我国至少要培养出100万名合格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才能适应目前高速发展的跨境电商业务,以阿里巴巴、亚马逊为代表的跨境电商企业需要更多地既具备外贸基本知识与技能又懂跨境电商店铺运营的复合型人才。兼具跨境电商综合知识的国际贸易人才的缺失会成为未来制约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以及国际贸易转型的关键因素。

2.1.2跨境电商缺乏专业的人才培养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依托于互联网、以在线交易为核心、以便捷物流配送为优势的新型国际商务方式,对国际商务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的是复合型商科人才,即不仅通晓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知识,还要同时具备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技能。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还没有专门设置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只是有些试点学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或是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基础上加开了跨境电商专业方向。

2.1.3社会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多元化渠道不健全

目前社会对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以高校的学校教育为主,企业培养为辅。由于跨境电商属于交叉性学科,而我国高校培养的多是具有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或是商务英语的单一性专业人才,再加上企业自行培养所需人才的成本较高,且人员稳定性不足,使得企业不愿意花大力气培养人才。这就造成了岗位所需技能和毕业生所掌握知识之间的匹配度不够高,从业人员适应岗位的时间拉长。

2.2现有国际贸易专业条件分析

2.2.1课程体系建设仍然面对的是传统外贸业务

目前,多数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还是面对的传统国际贸易实践进行授课的,主要涉及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物流与货运、报关报检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函电及外贸单证等课程,课程体系较为成熟,与外贸业务的相关岗位也比较贴合,但是多数院校针对跨境电商内容的课程开设的非常少,即使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开设的例如《电子商务》等先期课程,也只是针对国内电子商务平台、商品推广以及网络营销等知识的讲授,很少是专门针对跨境电子商务的。

2.2.2基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实习实训环境缺乏

跨境电商和传统国际贸易在实习实训的要求上有着较大的区别,尤其是在涉及商业机密、利润分配等问题的情况下使得跨境电商企业在教学全过程中的参与度远远不够。这些专业条件的缺失使得跨境电商这一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发展受到制约,但同时也给我们指明了跨境电商专业发展的方向。

2.2.3具备跨境电商业务背景的教师严重缺乏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从事跨境电商教学研究的教师多是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学术派以及从事过外贸业务的实战派构成,这些教师多年来的教学研究重点都是传统的外贸形式及内容,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模式,相关的专业理论发展迅猛,实践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原有从事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教师缺乏跨境电商的实战经历,更多的是从理论的角度去理解跨境电商,使得这一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无法真正落地。这些实际的困难使得多数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在转型上停滞不前,无法顺应时展向社会输出合格需要的专业人才。

2.3跨境电商背景下对于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虽然跨境电子商务本质上还是属于国际商务的交易,需要相关从业人员掌握诸如交易前的准备、交易磋商、价格核算、国际运输、外语沟通、商务谈判等基本知识,但同时也在商品推广、互联网操作、网页设计、小语种以及供应链管理等能力上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跨境电商背景下,需要培养的学生既能够从事传统外贸业务,又可以运营跨境电商平台,还可以完成客户服务沟通以及跨境物流及结算等工作,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整合资源的能力。

3跨境电商发展下国际贸易专业改革路径

3.1转变人才培养方向

跨境电子商务和传统的国际贸易在知识体系、实践环节、基本技能以及能力素质要求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跨境电商可以说是传统外贸+电子商务的混合体,因此,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可以将跨境电商作为一个专业发展方向,在面向传统国际贸易业务操作、跨境电商平台运营、跨境电商产品推广、跨境电商客户服务和管理四大岗位群的基础上,重新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订立相对独立的人才培养方案,将重点放在如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缩短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

3.2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跨境电商背景下企业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需求发生了变化,对于国际贸易人才更加看重其实践性和创造性,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更为重视理论教育和实践操作的契合,还需要加大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跨学科技能的培养力度。在前文对于跨境电商背景下的国际贸易的岗位及专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可知,高校在开展对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更为重视学生以下能力的培养:即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跨境电商运营及推广能力、跨境电商物流能力、英语及小语种沟通能力等,也就是说跨境电商行业需要的是懂业务、会运营的复合型人才,因此现有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以达到适应跨境电商背景下国际贸易岗位能力需求的目的。

3.3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高校提供的毕业生能力不足,自行培养人才成本又比较高且人员稳定性不够是跨境电商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校企合作才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好渠道。既提升高效的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素质,又贴合企业要求且降低企业成本。跨境电商的人才培养需要的是实现“实践—就业”的无缝对接,让学生直接接触和上手操作真实的跨境电商平台。在“双创”背景下,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是大学和企业合作的最好方式。可以尝试将跨境电商课程和创新创业类课程融合,学校层面可以和企业合作尝试搭建创业淘宝街、跨境电商创业孵化园以及跨境电商创业工作室等,多渠道多手段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践热情,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做”的环境,使得学生能够有渠道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创新创业实践中,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目的,切实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核心能力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目前在我国这个处于发展阶段,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加以重视。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等诸多问题,笔者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策略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现状

1.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

与传统的电子商务不同,跨境电子商务更注重跨境这个方面,学生不仅要全面掌握电子商务的内容和相关技能,同时还要具备外语的沟通能力以及一定基础的外贸知识,需要有更开阔的互联网思维,与电子商务不同,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教学目标更倾向于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师资力量薄弱

跨境电子商务是近两年才在我国发展起来,是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才陆续创建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但是这方面的师资力量有所缺乏,很多老师也是刚刚接触到这个新型的专业,对跨境电子商务这种贸易方式掌握一些皮毛,并且很少有老师有亲身实践的经历,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主要依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除此之外,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公司数量也比较少,可供老师进行分析的案例和资料都比较少,因此,很多老师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的知识并不完全了解和掌握,传递给学生的知识也只是一星半点,甚至出现教学内容与实际的情况严重不相符的情况。

3.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跨境电子商务,都离不开生活实践。如果跨境电子商务的老师仅仅依靠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都得不到培养,培养出来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也很难满足社会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虽然目前有部分学校也意识到这一点,采取校内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部分学校在校内通过一些软件平台例如速卖通以及敦煌网等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但是从目前实际来说,这些平台相互之间存在一些矛盾,尤其是合作共享方面。学生如果想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平台,就得花大量的时间来了解,这就导致了很多问题出现,如效率低,花费成本高等。除此之外,校外的实践目前也很难开展,主要原因是实践的基地比较少,目前社会上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比较少,而且大部分都还处在发展阶段,模式不成熟,而学校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也不具备企业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因此,学校和企业之间无法顺利达成合作。

二、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思路

1.明确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贸易模式,目前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我国的高职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逐渐创建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但是教学模式并不成熟,教学内容很容易与社会脱节。因此,高职院校应当要加强这方面的重视,尤其是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老师,更要通过收集网上信息、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于人才需求展开调研,以及走访一些行业协会、外贸工厂以及公司等诸多方式,全面掌握了解社会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然后确定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与社会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合作,探讨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学到的知识都是有效的,能够成为一技之长,毕业后能够在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中学以致用。因此,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首先要做的事情之一,有的放矢去教学,培养的人才才能顺应社会的要求,同时加强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2.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

老师的专业素质决定了教学质量,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跨境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专业,高职院校要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且具有丰富电商知识和外贸知识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老师,同时,也要对本校原有的老师加强专业素质的培训,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跨境电子商务的培训活动,同时鼓励老师利用闲置时间进入社会上一些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外贸工厂以及外贸企业等兼职或者挂职锻炼。参与到跨境电子商务的实践之中,掌握真实的业务流程,这样,老师在对跨境电子商务进行教学的时候,就能给学生传授有效的知识。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以邀请一些对跨境电子商务熟悉的资深专家来校讲座,对跨境电子商务的老师进行培训,不断对专业老师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继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教学能力。

3.完善教学课程体系

跨境电子商务包含的内容众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内容和相关技能,同时还要具备外语的沟通能力以及一定基础的外贸知识,而社会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更高,要求从业者掌握商务英语、跨境物流、国际电子支付通关、外贸合同签订、国际商务洽谈、网络营销与管理、跨境电商网站运营以及电子商务应用等诸多技能知识。因此,高职院校要不断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教学课程进行完善,加强校内外的跨境电子商务实践,具体的实施方法可以是,校内加强跨专业之间的合作,同时加强与网络商务平台的合作,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网络平台加强跨境电子商务的理论知识掌握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校外则加强与跨境电子商务公司的合作,共同讨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学校能够有的放矢去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也能更好的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所用。

4.发掘资源,创建实训基地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跨境电子商务教学中的校外实践很难开展,主要原因是实践的基地比较少,当前社会上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比较少,而且大部分都还处在发展阶段,模式不成熟,因此学校很难与其达成合作。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社会的各界资源,例如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以及政府商务部门等,加强与其之间的合作,共同创建跨境电子商务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同时老师也可以挂职锻炼。实训基地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给学生提供针对性的专业实践,例如针对一些大一的学生,实训基地可以将其安排到基层,了解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岗位职能以及真实的业务流程,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而对于大二的学生,可以安排一些专业的实践活动,学生在这样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而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则可以安排顶岗实习,借助真实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通过自身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进行外贸接单,全面掌握跨境电子商务的技能,在不断的练习中成为跨境电子商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三、结论

综上所述,跨境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目前在我国这个处于发展阶段,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加以重视,不断对人才的培养思路进行探究,结合社会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完善课程的体系,加强校内外的实践,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长英.浙江省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商贸,2015(02):09-12.

[2]郑雪英,赵婷.信息时代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江苏商论,2014(11):13-15.

[3]王文强,夏山鹏,聂永涛.基于汽车医生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河北农机,2016(10):04-06.

[4]黄锦玲.中高职衔接“2+3”模式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10):16-19.

篇5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

DOI:10.19354/ki.42-1616/f.2016.17.99

一、跨境电商及其发展

跨境电商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对外贸易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种的贸易模式,即跨境电子商务,而这也正是未来对外贸易发展的新趋势。据统计,我国当前的跨境电商企业与公司总数达5000余家,通过境内跨境电商平台开展业务的企业多达20余万家。数据表明中国2013年的跨境电商平台交易总额约3.1万亿元。2013年10月国家出台《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该意见自出台后陆续在我国各地区逐步实施,为我国跨境电商稳步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与保障。由此可见,跨境电子商务在对外贸易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跨境电商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

电子商务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突飞猛进,社会对具备一定英语知识的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大。笔者在浙江橙果电商公司下企业学习期间,用人单位曾多次提到学生应利用在校时间完成英语课程的学习,为以后从事跨境电商打下较扎实的英文基础,为今后工作提供外语语言保障。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英语四六级证书有一定要求,部分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在公司实习或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因英语功底差被公司辞退,而英语底子好的学生接单机会更大,同时二外也很重要,因为市场对不同语言的需求量较大。由此可见在校期间应重视外语学习。

三、跨境电商下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传统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迎合社会需求;跨境电商的出现对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当下,应围绕跨境电商修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跨境电商与商务英语的无缝对接。

(一)培养目标:跨境电商下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以电子商务(含跨境电商)、国际商务知识、对外贸易业务为主线,培养具备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能力,能熟练使用英语从事跨境电商、涉外商务、对外贸易工作,胜任商务文秘、翻译、外贸单证与报关、商务策划与营销、商务美工与网站制作的具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应用技能培养。(1)英语语言。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基本功,能熟练使用英语进行国际商务活动、商务信函撰写、商务翻译等;要求学生在三年级阶段达到大学英语六级水平,能用英语阅读各类商务材料,阅读速度达65w/m,精准度达85%,掌握一门第二外语并能用该语言进行一般性的交流和文献阅读。学生考证有: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考试等。(2)跨境电子商务。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电子商务、跨境电商运营与管理、电商美工与网站处理、国际贸易流程、产品网络营销策划、网上交易支付与结算等应用技能;能独立开展跨境电商活动、熟练使用跨境电商交易支付与结算工具、熟谙外贸单证单据的制作、独立策划网络营销活动等。学生考证有:国际商务单证员、报关员、阿里巴巴跨境电商人才认证、助理电子商务师、跨境电子商务师等。

(三)课程教学安排。文章就跨境电商下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为基础,提出了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安排,供参考: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思政概论、体育、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礼仪与口才、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就业指导等;让学生具备学会学习、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的能力。专业必修课: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英语写作、英语视听说、英语国家概况、英汉翻译、经贸阅读、函电与单证、二外、电商英语、电子商务概论、跨境电商运营、国际贸易实务、电商美工与网站、网络营销等;让学生具备外语综合应用、跨境电商运营管理、网络营销策划推广、电商美工与网站建设等能力。

(四)人才培养要求:(1)加大双师比例。优质的教学团队对教学质量及效果至关重要,打造一支既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又懂跨境电商的专业师资队伍,积极鼓励教师参加跨境电商讲座与培训,聘请校外与行业的教授与专家到校讲课,了解最前沿的行业信息与学科动态,加大校内与校外合作交流,提供必要的政策与技术支持。(2)优化现有课程。通过对英语语言+跨境电商应用技能的强化培养,让学生在学科知识相互贯通、相互渗透下学习,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提供强有力的知识保障。(3)加大与企业间的无缝对接。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和市场,加大与企业间的有力合作和无缝对接;定期向企业输送人才,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体验跨境电商工作,熟悉业务流程,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未来的工作岗位和方向。鼓励学生参加行业举办的人才认证考试获取合格证书,对未来就业提供更多保障。

篇6

近年来,跨境电商蓬勃兴起,并呈现出传统国际贸易所不具备的多边化、直接化、小批量、高频度、移动化的新特征。跨境电商行业紧缺复合性、实战性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作为跨境电商行业用人首选的国际贸易专业可以从课程体系、实战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增强专业竞争力,培养出满足跨境电商要求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关键词:

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

一、跨境电商蓬勃兴起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传统外贸“大单”逐渐被小且分散的“碎片化”订单所取代,中小企业、甚至小微企业逐渐在外贸订单中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外贸订单碎片化、小单化时代来临。为了降低交易成本,缩短运营周期,中小企业开始建立直接面向国外买家的国际营销渠道,传统外贸模式受到挑战,跨境电商蓬勃兴起。跨境电商基本等同于外贸电商,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的手段将传统进出口贸易中的展示、洽谈和成交等环节电子化,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据商务部预测,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将达6.5万亿元,未来占进出口贸易的比例将会提高到20%,年增长率将超过30%。

二、跨境电商与传统国际贸易区别

1.多边化

传统的对外贸易以双边贸易为主,交易双方分属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贸易呈线状结构。而跨境电子商务涉及的交易方比传统贸易要多,不仅包括进出口双方,还可能涉及到交易平台、支付结算平台、物流平台等,贸易过程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向多边方向发展,更多地呈现网状结构。

2.小批量

传统的国际贸易中的进口商以大的批发商为主,订单还常有起订量的要求,商品运输主要采用箱式运输,交易量通常比较大。而跨境电商主要面对最终消费者,采用的运输方式主要有国际小包和国际快递、第三方物流模式和海外仓储等。跨境电商需求呈现出碎片化特点,每批订单批量小、金额小、体积小、甚至是单件。

3.直接化

传统对外贸易产品由一国制造商送到另一国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制造商—出口商—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多级分销,进出口环节多、时间长,成本高、效率低。而跨境电商借助于跨境电商平台能够实现制造商与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交易,进出口环节少、时间短,成本低、效率高。

4.高频度

金融危机后,现金流成了全球贸易流通企业最重视的问题,同时消费需求日趋个性化,国外进口商为了规避风险,不愿再保持高库存,而是倾向于短、小、快的碎片化订单。跨境电商实现了企业或消费者的按需采购或消费,相对于传统贸易而言,交易频率大幅度提高。

5.移动化

随着互联网移动化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贸商机出现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上,更多的询盘信息从移动设备上发送出来,更多的企业或消费者通过移动终端寻找工厂和产品。以美国市场为例,2013年至2018年,移动跨境电子商务的增速将达到22%。据调查,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全球五大市场中,76%的消费者表示愿意更多地运用移动终端设备完成跨境网上交易,跨境电商移动化成为大势所趋。

三、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特征

1.复合性

跨境电商是典型的整合性学科,体现在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交叉和整合。跨境电商行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主要有外贸业务员、跨境电商专员、电商运营、电商平台操作等,用人需求专业多为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商务英语、计算机等。目前国际贸易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数量很多,但是兼具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特征的复合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却很少。企业对人才的复合性需求很强,单一的专业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据阿里研究院《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显示,跨境电商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只占到35%,而复合性的人才需求占比为65%。以阿里巴巴、亚马逊为代表的跨境电商企业更多地需要既具备外贸基本知识与技能又会跨境电商店铺运营的复合型人才。

2.实战性

调查结果显示,跨境电商企业对学校跨境电商人才的培训信任度不高,占比只有3%,他们更倾向于跨境电商平台和企业自己的培训,占比分别为65%和13%。究其原因在于跨境电子商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实际差距较大,存在着专业知识不扎实,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实战性较差的问题,难以适应变化很快的技术和市场。其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成为应届毕业生的最大软肋。跨境电商相关企业并不缺纯技术性的人才,也不缺高级的管理人才,大量缺少的是真正能够具备综合能力从事业务的实战性人才。为此82%的企业希望大学增设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

3.紧缺性

跨境电商行业需要复合型、实战型的人才,加之兴起时间不长且发展迅速,相关院校专业人才培养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人才缺口严重。从事跨境电商需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目前做跨境电商的人才主要还是来自外贸行业,英语专业居多。巴西、印度、俄罗斯、阿拉伯、蒙古等国家小语种电商人才缺乏。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人才,除了语种的限制外,还要具备对外贸易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国外的市场、交易方式、消费习惯,能读懂信用证合同,制作单证等。此外,还能进行电子商务的操作,熟悉各大平台的交易规则和交易特征。这样的综合性人才很少,跨境电商人才缺乏已经成为业内常态。

4.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为其首选

跨境电商是电子商务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应用,是传统国际贸易商务流程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它涉及许多方面的活动,包括货物的电子贸易、在线数据传递、电子资金划拨、电子货运单证等内容。跨境电商兼具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的特点,其核心仍然是国际贸易,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结合出现了新特征。所以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更能满足企业的要求。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阿里研究院的《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显示,国际贸易专业为跨境电商人才首选专业,占比达7成。

四、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1.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目前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更多是针对传统的对外贸易进行的,开设的课程主要是贸易实务、单证、函电、结算、跟单、报关、报检等课程。针对跨境电商对人才培养复合性的要求,国际贸易专业可开选择性地开设与跨境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如网店运营与管理、网络营销、店铺装饰与推广等,从而使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既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又具备跨境电商店铺运营能力,满足复合性人才的需求。另外在原有的课程中可加入与跨境电商紧密相关的一些内容,如在国际结算实务课程中加入Paypal,WorldFirst,Payoneer等跨境电商中常用到的结算方式。在运输与保险课程中增加邮政物流、商业快递、专业物流等内容,从而满足跨境电商行业对人才的要求。

2.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适应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也应适应外贸形势的变化,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需要。跨境电商需要实战性的人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不仅要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与企业合作,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一方面学校教师可以走出去到企业挂职锻炼,掌握跨境电商实践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学校可以把企业的人员请进来指导教学。更进一步,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跨境电商方向)实验班,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培训学生,签署实习实训协议,安排定向就业,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的无缝对接。

3.打造跨境电商特色的教学模式

一般而言,跨境电商分为技术,营销,运营,采购,物流这五大职能模块,各职能模块之间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地完成跨境电商交易。跨境电商相关课程在开展教学时可将4~5人组成为一个商业团队,每人负责一个职能模块。每个团队配备专业导师,独立完成跨境电铺注册、跨境选品、店铺优化推广、发货收款、售后服务等跨境电商训练项目。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与多家跨境电商企业开展合作,共享教学资源,进行跨境电子商务实战训练,提高学生跨境电商各项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程度,为学生走上跨境电商工作岗位和跨境电商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鼓励学生参加跨境电子商务人才认证相关考证

目前,国务院已取消了包括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员资格、国际货运人从业资格、国际商务单证员、全国外贸跟单员等9项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职业资格证许可和认定事项,这有利于更多的人才进入外贸行业。但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对人才需要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达到一定水平的人员是难以胜任的。在国家放宽行业人才准入门槛的背景下,学生可以参加企业提供的一些跨境电商人才培训与考证。知名的电商企业阿里巴巴就开展了面向千所院校招募电商人才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免费参加跨境电商初级人才认证考证FAQ,还可通过-参加实训项目,积累经验,提升电商技能,获取创业资源支持,实现就业对接。

作者:张丽 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伟.基于阿里巴巴外贸平台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探索[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24):84-85

篇7

高校如何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培养出新时代下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跨境电商人才,使他们能够既有助于传统企业的顺利转型,又能利用时代契机自我创新自我发展?跨境电商作为一个新兴复合领域,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更须具备创新性。

跨境电商专业领域,常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培养模式:一种是由计算机、信息类院系开办的电子商务专业,侧重于电子信息技术,把跨境电商看作是一种平台的软硬件技术支持及系统维护等,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开发和应用能力;第二种是由经济管理类院系开办的电子商务专业,侧重于跨境电商方面相关产业链的应用和管理;第三种是由国际贸易专业专门培养,侧重于国际贸易,把跨境电商作为传统外贸的新转型和新模式。前一种培养模式应该更注重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后两种培养模式应该更加注重跨境电商的平台性工具性及商业模式创新能力方面的发展,在能力培养上更要趋于融合。

但从现有国内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首先,国内高校目前往往将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分别进行培养,未将两者有机结合,导致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尤为缺乏。其次,多数高校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时没有足够重视沟通能力特别是外语沟通能力的培养。最后,作为新事物与新趋势,国内高校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复合能力素质要求,认识还不到位,无法很好地满足社会实际需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较为严重。

面对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和商业发展格局,跨境电商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必须在不断摸索和改革中进行。

2、基于创新创业能力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跨境电商效率的提高与涉及到的各产业链息息相关,比如海关、物流、税务、支付及跨境电商平台等。各产业链的优化和改进,会使跨境电商的服务更加快捷高效。比如与海关通关相关的国际贸易实务就有很多新变化,流程更简化,提供一站式、一体化服务。国家从2012年开始加快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构建了基于互联网+外贸新业态,致力于打造服务于跨境贸易的全流程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创建跨境贸易新生态圈。高等院校由于条件的限制,面对这样全新的行业需求,理论创新尚处于学习和总结阶段,实践教学方面仍处于案例分析和观摩阶段,这些往往都会滞后于现实的发展,产学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使得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出现了很多问题,但面对现状,我们要如何去改善?以下几方面,是将来可以考虑的重要几点。

2.1 在培养和引进跨境师资队伍上狠下工夫

老师是一个学校最重要的资源。要培养创新型跨境电商人才,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就非常重要。这里的师资队伍建设要大胆创新。首先,学校可以创造更多的条件让教师以工代教,走出去,请进来。鼓励教师走出去,到企业进行相关培训,利用寒暑假期间,创造条件鼓励专业老师到企业兼职,甚至可以在企业工作一年半载同时保留教师在学校的身份和部分待遇。其次,可以大力引进具有跨境电子商务实践经验的专、兼职老师。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普通老师的知识体系很难满足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必须要和企业导师紧密合作,引进企业精英作为专兼职老师,承担课程教学或指导学生创业实践。第三,还可经常邀请行业精英到学校举行实践经验讲座和研讨。最后,可以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与激励机制,专门设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优秀的实践教学老师,要进行必要的表彰与奖励。

2.2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

与跨境电商专业有关的专业技能竞赛有很多,如全国大学生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甚至包括利用跨境电商平台的对外贸易方面的大赛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组队参加竞赛,通过专业技能竞赛提高动手操作的水平,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或者学校也可组织开展专业性强的跨境电商创业实战训练。

经过比赛,可以克服原来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依赖性较强的弱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能得到极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感受到真实的商务情景。比如,全国大学生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以公益培训、带薪实习、创业导引等方式,推动了商圈商会和跨境电商企业与院校广泛接触,深度合作。

2.3 鼓励学生进行网上创业活动

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具有高度的应用性与创新性。创业,即是最好的学习。采用创业式教育模式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从现有情况看,跨境电商学生的创业优势是比较明显的,具备上手快、成本低、专业结合度高等优势。各类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创业无门槛,还可实现零资本起步,因此最适宜大学生创业。通过在校期间的创业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让学生具备初步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体验,为毕业后的自主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当然也可以和阿里巴巴、敦煌网等专业的跨境外贸平台或外贸企业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深度合作。

比如为做好跨境电子商务实践和创业平台,2015年我校商业街的电子商务创客中心建设成立。该创客中心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创业、自由贸易,深入了解进出口贸易规则,熟悉跨境电子商务运作,同时提升外语应用能力。

学校可以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将学生创业纳入教学计划体系,允许学生将符合条件的创业成果转换为实践教学学分,以此来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增强学生创业能力。

2.4 加强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践和创业基地

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很难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要加强与企业合作,从而加强跨境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而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是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可以帮助学校更好的推进实施实践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一系列教学体系改革。校企合作是多赢的,也正是因为这种多赢特征,使得我们在推行校企合作过程中,更加容易实现预定目标。

比如我校与广州多个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可分若干次到产业园进行不同层次和目标的调研、实习。

2.5 修改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和管理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计划要体现更多国际商务、沟通、外语能力的特色。外语的种类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英语。我校外语特色鲜明,语种资源丰富,学生们除了掌握英语的基本沟通技能,还可根据兴趣选择学习其他语言,比如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罗斯语、德语等等。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是控制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学生就业能力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跟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有关的毕业设计(论文)可以做跨境电子商务网站、方案调查、网络营销的研究等,或者以自己经营或参与的跨境电商业务为基础进行研究,这些都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际锻炼及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此实践环节中,可鼓励学生选做真实题目,切实为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解决实际问题。

篇8

关键词:跨境电商;商务英语;人才需求;教学模式;改革

1引言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跨境电商这种全新的贸易形式。不同国家与地区的交易人,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交换商品信息,完成商品购买与销售。一般来讲,电子商务行为主要通过B2C和C2C这两种从模式完成,企业或者自然人与贸易平台中的终端消费者达成某种交易,完成商品结算。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科学的进步,给各行各业的企业搭建了良好的贸易平台。创新跨境贸易活动的完成,需要商务英语人才的支持。加强高校设备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是给跨境电商发展提供动力的重要举措。业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也是亟需面对的问题。

2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分析解读

与传统的贸易人才、英语人才与电子商务人才相比,跨境电商背景下,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具有综合性。跨境电商企业所需要的商务英语人才,不仅要了解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明白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程序,了解企业运营与管理方法,更要具有电子商务方案策划与问题解决的能力。适合跨境电商企业的商务英语人才,要了解网络营销基础知识,明白国际物流的基本流程,懂得跨境支付以及跨国管理方法,具有超强的外语交流能力。在跨境电商环境下,商务英语人才要了解国内外相关产品的销售情况,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背景。更要全面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知识,了解不同国家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以及习惯,消费的思维方式以及法律维权依据。与传统的贸易形式相比,跨境电子商务所涉及到的产品类型更多且更新速度快,互联网上有海量的产品信息,更有不同形式的产品广告。在这个电子商务平台中,企业面对的消费者类型更多,需求极为丰富。在发展过程中,企业需要对市场环境进行在线调研,通过提供个性化服务,吸引更多有消费者。因此说,跨境电商环境下的商务英语人才要具有较强的公关能力,掌握丰富的交流技巧,在工作中做好企业营销的售前、售中与售后工作。在过去的商务英语教学中,教师只关注学生计算机技术以及英语经济管理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学生掌握了英语,却无法在跨境电商实际工作中对其进行应用,极大地影响了跨境电商事业的发展以及商务英语人才自身的发展。

3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现状的透视

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受到了商务英语人才的限制。人才的缺乏,让社会开始反思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模式。商务英语课程结构合理性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科学度,都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几点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现状。

3.1高校商务英语课程设置问题

大多数高校都设有商务英语专业,这一热门专业在英语语言地位提高的过程中受到了许多学生的追捧。商务英语专业,是一个综合性专业,是以英语为基础的商务性专业。但是,许多高校只有到了高年级,才设置经济贸易类的课程,像《国际电子商务》与《外贸英语函电》等课程开设较晚,影响了学生商务意识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用中文授课,只顾着讲解课本上的内容,忽视了商务英语专业本身的优势。英语优势不能发挥出来,就无法在课堂中给学生创设真实且具体的情境,不利于学生商务英语实力的发挥。部分学生的商务英语专业基础不足,在高年级才开设商务相关课程,很容易让这些学生吃不消,无法透彻理解课本内容。能够快速接受这些新知识的学生,也会受到背景知识不足的影响,不能建立完善的商务英语知识体系。

3.2高校商务英语教学内容问题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效有直接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今天,高校的教育工作也具有市场化特点。教育应当以社会的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具有较强专业知识能力与技能水平的人才,才能让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满足社会的需求。但是,在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然重视课本上的知识点,通过练习语言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显然,这样单一的教学内容,是无法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商务英语专业是一个较为灵活的专业,其学习内容不仅仅局限在商务信函与文书的写作中。在跨境电商背景下,互联网的应用更加普遍。商务英语教学内容需要与互联网应用技术相结合。不更新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内容,会让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堂所学与社会所需不尽相符。

3.3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模式问题

在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重视理论内容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受到高校教学条件的影响,商务英语教学活动一般在课堂中完成,很少有学校组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利用假期实习。因此,在高校学习期间,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没有太多机会与社会接触,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也没有应用之地。学生在课堂中掌握了许多有关于世界经济与贸易的知识,却无法将这些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能力,应用到实践中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重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产之间的联系,这让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不利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满足跨境电商发展形式需求。只有复合型的人才,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才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建设者。

4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选项

要优化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学校认识到跨境电商环节的形成,并分析跨境电商社会形势的形成对于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工作的影响。做好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需要做以下几点调整。

4.1加大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投入力度

只有高校重视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加大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投入,才能给商务英语专业创造更好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具有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跨境电商环境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英语语言沟通的能力,还要具有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销售的应对能力。要应对跨境电商发展需求,高校应当加大投入,积极开发丰富的教学资源。将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与电子商务、信息技术以及国际贸易等诸多领域的教学结合起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合理分配。首先,高校要加大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投入。建立一支市场人才需求调研小组,走入社会,了解跨境电商环境下行业与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将市场人才需求与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积极改善教学内容与手段,让商务英语人才在走出校园时,能够为社会所接纳。其次,高校要加大教学设施投入。过去的商务英语教学只需要足够的教室与计算机就可以完成,但是,跨境电商环境下的商务英语教学还需要先进的商务贸易软件支持,更需要丰富的贸易案例。这些资源的引入,都需要得到资金的支持。最后,高校要加强激励制度的建立。重视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习更为丰富的商务英语知识,就要对学生的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学校要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建立专门的奖励资金,设置奖学金,进而促进商务英语人才踊跃竞争。

4.2建设高素质的商务英语教师队伍

专业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前提。教师的素质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发展空间。高校商务英语教师要在掌握英语专业知识与跨境电子商务知识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跨境电子商务工作经验。学校应当引导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去旁听校内的经济管理课程以及国际商务课程,通过非英语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经济素养。做好英语学院与经济管理学校的互动交流,分享教学资源,互教互帮,让教师在学校资源的支持下快速成长起来。打造双师型队伍,也是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手段。高校要积极从社会中聘请具有丰富跨境商务工作经济的前辈,到学校为学生讲解行业的产品信息,分析市场动态,让学生在学校学习中能够了解行业的变化与发展方向。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促进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根本方法和有效保证。

4.3加强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优化

对传统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与优化,平衡好商务英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之间的关系,才能让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更有针对性。加强商务英语专业知识与经济管理知识之间的渗透与交叉,给学生打造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扩展。将原来高年级才学的国际贸易与商务电函等学科提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理解与应用这些与英语语言相距较远的经济知识,有利于学生商务基础的夯实。在课堂设置中,要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本着为学生构建完善知识体系的目标,加大各个学科的深度与广度。设计一些选修的科目,让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开拓视野,提高管理能力。

4.4优化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与内容

改革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模式与内容,需要教师与企业的合作。跨境电商工作人员的引入,可以将更多的电商工作实例引入到课堂中,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依附的载体。校内的教师也要积极去学习,利用项目分析法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从实践中提取理论,将理论应用到实践,才能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引导他们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做好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让企业给学生提供实习的基地,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多组织学生参入实习,走出传统课堂,才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反思自己的行为,实现商务英语能力的提高。

5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新时代的商务英语人才,能够给社会输送更多符合要求的跨境电商人才。根据社会人才市场的形势变化,建立全新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的途径,才能让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更有针对性。搭建科学合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引导学生从职业能力提高角度出发提升个人的能力,才能促进在高校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意义的突显。

作者:李军征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徐艳艳.跨境电商加速发展背景下新型高职外贸人才培养探析[J].对外经贸,2015,(8):143-145.

[2]许晓艳,杨先明,金小普.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调查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1):112-113.

篇9

关键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中西部地方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152

近几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和国内产业经历转型升级阵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呈下行态势;然而与之形成显明对比的是跨境电商的异军突起。

1 当前跨境电商发展的特点

1.1 速度快、规模大

近几年来,跨境电商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都十分惊人。根据艾瑞咨询、国家统计局、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以及阿里研究院的数据,制成表格,对比可以看出跨境电商发展的势头。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也证实,近几年中国跨境电商连年保持着20-30%的增长速度。据阿里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跨境电商交易额占进出口总额将达到37.6%。

1.2 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纷纷出台配套措施

自2012年发改委、海关总署“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部署会以来,国务院、商务部、外管局、质检总局、财政部和国税总局等部门相继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支持、服务政策。如,2013年8月,商务部等下发了《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2014年7月,海关总署“56、57号文”肯定了跨境电商的合法性后,跨境电商迎来了爆发式发展,因此把2014年称为“跨境电商元年”;2015年6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9月,国务院决定在辽宁、浙江、湖北、河南、四川、重庆、陕西7省市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些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让政府相关部门与有关企业的信息实现了共享,拓宽了要素资源进出的渠道。

同时,以地方政府主导的跨境电商细则也逐步落地。例如,宁波“跨境购”为跨境进出口企业提供清关、物流配送一条龙服务;杭州速卖通与浙江省人才资源共享中心合作开展“鑫校园”计划等,越来越多的城市包括县城都在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产业。

1.3 跨境电商实践沿海走在前面,高职高专走在前面

早在家相关部门相关政策之前,跨境电商早已在“冰面下”开始进行,尤以沿海省市最为活跃。当前,跨境电商发展最发达的地区是以江浙沪为主的长三角地区;以广州、深圳为主的珠三角地区和以北京为主的京津地区;并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渗透,中西部二、三线城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依赖于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沿海跨境电商如火如荼发展的影响下,沿海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师生们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首,紧接着是潮汕职业技术学院,该校师生一年创造的电商(包括跨境电商)销售额达到几千万元。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等高职高专院校都在跨境电商领域实战、学习并收获着。

1.4 跨境电商人才缺口巨大

在“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计划指导和政府政策支撑下,跨境电商蓬勃发展。跨境电商改变了传统外贸各层面的流程与环节,并显示出其巨大的经济前景与价值,由于不会受时空的限制,给许多传统外贸中小型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跨境电商已然成为外贸增长的新亮点。一方面,是跨境电商发展势头过猛,;另一方面,实操型师资队伍短缺以及各种培训机构的跨境电商普及性培训起步晚于市场需求,支撑实用人才培养体系的应用型本科和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转换过于缓慢,难以满足外贸企业对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需求。据统计跨境电商人才短缺有300万。

2 跨境电商实训对地方本科院校国贸专业教学改革的冲击和影响

面对跨境电商的兴起,面对跨境电商企业紧迫的人才需求,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中西部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等,应当奋起直追,抓住当前跨境电商发展的大好时机,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培养满足国内市场和本地市场需要的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

2.1 实践教学新途径

过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业务实训主要以模拟软件为主。不可否认,模拟软件可以使学生了解和熟悉整个国际贸易的流程和操作性技能,但模拟的环境毕竟跟真实的环境存在差异,并且受制于计算机操作的机械与繁琐。为了弥补校内实训的不足,学校联系了一些校外企业作为实习基地,但是因为外贸业务涉及重要的商业机密,客户开发不易,加之担心学生操作不当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从而使校外实训的成效大打折扣。

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国贸专业学生的实训实践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平台。在这方面,沿海高职高专院校已经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积累了教学经验和实战经验。目前沿海高职高专院校通过在校内设立办公场所,学生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开设店铺来进行进出易;国际国内知名平台都在使用,比如速卖通、敦煌网、亚马逊、ebay、wish、Lasada等,学生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获得了教育部国贸资源库《跨境电商实务》的项目,规划的跨境电商课程体系明确,教学资源已经上网。

作为地方性的本科院校,基本上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实践实训教学。那么,跨境电商实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它通过真实的平台、真实的产品和真实的流程,涵盖了从选品、定价、产品、营销推广、订单处理、国际物流、国际支付、售后服务等实际操作,锻炼培养了学生商务英语应用技能、国际贸易运用技能、电子商务技能和网络营销技能,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统筹规划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精神和风险意识。而这些能力也是本科院校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

高职高专的学生可以做的事情,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同样可以胜任,尤其是中西部地方性本科院校(鉴于实习实训以及与外部交流的困难)。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在电子产品的环境中长大,自身也喜欢网络购物,加上学习能力很强,因此,表现在跨境电商操作方面的能力非常强。互联网技术或者跨境电商的l展,使我们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与外界联系和沟通,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宝贵机遇。互联互通,促进开放与发展,中西部地区更需要人才。因为跨境电商实训不需要太大的投资,在校内就可以完成,所以中西部地方本科院校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加入到跨境电商的实训实践中来。目前,中部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如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经济学院、长沙民政学院、湖北长江大学、湖北纺织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黄冈师范大学等包括我校都与广东新航线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了实习基地等合作协议。

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自感受到跨境电商的发展势头之后,2014年国际贸易专业教研室立刻行动起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将过去的外贸实务方向调整为跨境电商方向;多次选派中青年教师出去学习培训,参加跨境电商大赛等,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的大潮中。

实际上,不只是国际贸易专业,从沿海高职高专的实际看,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学生都投身到跨境电商实训甚至是创业中。因此,这些专业都可以考虑向跨境电商方向转型或开设一个专业方向,以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满足市场紧迫而又巨大的需求。

2.2 有利于加强校企合作

学生要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实训,首先要有商品。学生一般都是通过淘宝、1688等网站或本地寻找货源,接着学生必然要同生产厂家联系购买样品、联系发货、处理售后等问题。这样,学生就与企业有了直接的接触。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罗蒙、GXG、上海红心等企业将电商部设在该校;2011年该校建立宁波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外包服务基地,开展面向区域内中小企业电商运营的托管、咨询等“一揽子”外包服务。2014年与慈溪崇寿镇联合共建E点跨境电子商务园,为慈溪市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提供人才培养、培训、托管等业务。校企合作使学生直接连接生产或经营企业,学以致用,实现了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增强了学生就业和创业的能力。

今年9月,国务院决定在湖北、河南、四川、重庆、陕西等7省市成为自由贸易实验区,中西部需要跨境电商的人才更多,这就为我们中西部本科和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

2.3 进行跨境电商实训的其它益处

2.3.1 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活学活用

由于跨境电商是真实的交易,需要学生去细分国际市场,分析海外消费者需求和偏好,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商业惯例;需要学生与去客户沟通,因此学生可以将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起来。

2.3.2 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创业

目前,有跨境电商实战经验的教师短缺,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自学。我们的大学生基本上已满18岁,是成人,有自主自觉性,有法律行为能力。通过校内的学习摸索,积累经验和教训,逐步地可以走上创新创业之路,沿海高职高专大量的创新创业明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2.3.3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跨境电商平台操作,虽是网上交易,但也涉及到很多方面,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团体合作完成全部流程。跨境电商实操一般分为跨境电商运营专员、跨境电商客服、跨境电商美工、跨境电商推广专员等岗位,因此在店铺运营中需要团体成员分工合作,团结一致,甚至有的院校就是按照公司的运营方式运作。因此,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能够得到锻炼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孙从众.“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探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11).

篇10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172-03

引言

跨境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模式,它是指分属于不同关境的企业或个人,通过专业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商品展示、沟通洽谈,确定订单后在线支付,最后通过跨境物流体系完成商品配送,现交易的交易活动[1]。

由于电子商务具有的全球性和快捷性,跨境电子商务不仅仅缩短了跨境贸易的产业链,提高了贸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对于企业或个人开展跨境贸易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市场,为其参与世界贸易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助于企业在参与跨境贸易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因此,跨境电子商务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外贸领域的宠儿,被视为外贸的新方式和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国家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

2013年上半年国务院等国家职能部门开始重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并针对性地出台了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政策。而从2014年3月起,国务院先后确定、杭州、郑州、上海、重庆、宁波等成为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

在国家相关政策推动下,地方各级政府也相继出台区域跨境电子商务相关发展政策。2014年4月北京市了《市商务委关于推进本市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先试点运行、后全面推广”分阶段推进北京市跨境电子商务工作。2014年4月29日公布的《浙江省跨境电子商务实施方案》中,确定了“市场运作、政策推动、机制创新、分步实施”的发展思路。

无论是国家级层面的政策,还是地方省市密集出台的与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的政策,都说明了各级政府对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高度重视,而这些政策主要针对跨境电商的关、检、税、汇等监管政策、物流仓储及金融支付等服务配套问题,将有效地引导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并推动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交易总量逐年增长

在相关利好政策的推动和引导下,从2013年起,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交易总量逐年增长,跨境电子商务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潜力。2013年仅海外代购市场交易规模就达到了767亿元,占网络零售总额的4%。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4.2万亿,同比增长33.3%。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5.4万亿,同比增长28.6%,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9.5%。其中,跨境出易规模达4.49万亿,跨境进易规模达9 072亿,而2016年仅上半年中国出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2.09万亿元[2]。

从交易总量来看,近三年跨境电商的发展增速都保持在30%左右,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达12万亿元,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约37.6%;跨境电商零售出口额将达到约2.16万亿元,年均增幅34%。

(三)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增多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围绕跨境服务诞生的服务企业主体不断增多。从服务内容来看,既有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网、、聚贸等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的平台,也有易唐网、大龙网、敦煌网等提供交易服务的B2B平台。从运行模式来看,既有平台服务类企业如全球速卖通、eBay、亚马逊、Wish等,也有自营服务类企业如米兰网、环球易购、百事泰、小笨鸟等。从进出口经营模式来看,既有进口平台、海带网、天猫国际、洋码头,也有出口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兰亭集势、DX等。同时,在整个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上,还有诸如一达通、易单网、四海商周等第三方服务企业[2]。

总之,围绕着跨境电子商务业务,一个庞大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在不断延伸、扩展。而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的融资渠道的变化也有助于跨境电商企业更好地发展,同时也将刺激更多的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成长。

(四)跨境电子商务需求旺盛

首先,国内消费者对于海外优质商品需求旺盛。随着购买力的提高而带来的消费升级浪潮,国内消费者对于海外优质商品及个性化商品的需求逐渐转变为刚性需求。尤其是对健康安全品质生活的追求,使得母婴用品、个护美妆品和营养保健品是国内消费者最常购买的品类。从进口网络零售数据可以看出,2015年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额2 480亿元,同比增长92%,呈现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20年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额约1.5万亿元,年均增幅约43%。由此可见,跨境电子商务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其次,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国内商品也有巨大需求。物美价廉是国内商品在国际舞台受到青睐的最大优势,一直以来,国内性价比较高的商品在海外的市场较大。比如在国内市场上售价不过几十元的回力球鞋,在国际秀场频频出现,售价为50欧元左右,受到国外消费者热捧。另外,国内护肤品大宝、百雀羚等品牌在海外市场也表现不俗,而众所周知的“老干妈”更是在社交网站推特(Twitter)上拥有一大批忠实粉丝。这些例子都说明,越来越多的国内品或商品已经在海外市场有较大的需求。

再次,国内企业转型升级也需要借力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的劳动力红利已经成为过去。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国内企业面临新一轮的转型升级。这些企业既有行业内的外贸企业需要借助跨境电子商务的力量缩短传统外贸的产业链,降低交易成本,也有行业内的内贸企业需要借助电子商务的手段拓展海外市场。

二、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跨境物流体系和支付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实现方式以邮政包裹、国际快递、专线物流、海外仓储四种模式为主。虽然有四种可以选择的方式,但目前跨境电商还主要以邮政为主要渠道,因为相比较其他渠道,邮政网络基本覆盖全球。但是,邮政物流存在时间长、损坏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跨境电子商务的效率。虽然国内快递巨头EMS、顺丰和“四通一达”已经开始尝试海外市场业务,但是面对DHL、TNT、UPS和联邦快递等四大国际巨头的竞争,业务发展不太理想,还无法为大多数国内企业提供跨境物流业务。

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支付主要依赖于PayPal、信用卡支付以及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三种方式,分别占据70%、20%和10%的市场份额。但是,具有绝对垄断地位的PayPal不支持在国内取款,这将引起国内用户的担忧及带来交易不便,限制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虽然2015年10月上线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在一定程度上为境内外金融机构提供人民币跨境和离岸的资金清结算服务,但符合国际交易习惯及国内用户习惯的跨境电子商务系统体系还未成熟,体系安全性和便捷性的兼容问题还有待完善解决。

(二)通关等监督管理体系有待更新

跨境电子商务活动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关境的商品流动,商品经过海关时必然会遇到关税、商检、贸易壁垒等问题,这些问题没有规律可言,容易受到不同的国家国情、政治环境及经济因素的影响。而通关监管体系效率低下,通关过程较烦琐,不仅会导致货物延期收货、增加物流成本,甚至还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信誉,这些问题都将严重阻碍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如2015年“双十一”大促销后,中国出口俄罗斯的小包在运输途中和清关时都出现了大面积的拥堵,引发了莫斯科的清关瘫痪。因此,跨境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监督管理体系,既可以保证监管的到位,又可以提高整个通关的效率。

(三)缺乏统一的信用体系

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虚拟性,而跨境电子商务的出现,则导致这种虚拟性所带来的风险更大,信用及安全甚至成为人们是否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的电子商务活动所采用的是阿里巴巴集团创立的信用评价体系,而美国等国家的信用管理体系相对完善。不同的国家和信用环境所采用的信用评价标准是不同的,目前还未有世界范围内通用的标准,各国的信用管理体系各有不同,这就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设置了天然的壁垒,带来了交易活动环境的复杂性。因此,一套国际通用的信用体系将为世界范围内跨境电子商务活动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乏

伴随着越来越多传统企业转型进军电子商务,而现有培养体制又无法输出满足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电子商务人才流动性大,高级跨界人才稀缺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跨境电子商务不仅需要传统电子商务的人才,同时在行业背景和国际市场方面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首先需要良好的语言能力,熟悉国外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人文环境等,同时也需要兼具国际贸易常识。因此,国内现在较为专业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匮乏,急需通过各种途径培养符合要求的跨境电商人才。

三、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第一,完善跨境物流和支付系统。物流和支付系y的高效便捷直接关系跨境电子商务的成败。因此,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要想保持高速增长,首要的任务就是完善跨境物流和支付系统。政府可以选择符合要求的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用户群的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和支付平台,助推其与国外各大物流园区及金融机构进行合作,通过在海外建立仓储基地以及金融服务点等形式快速切入国外市场。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交易习惯和规则推出适合的产品与服务,扩大第三方物流企业和支付平台的境外市场,助推其在海外业务的全面布局及其生态产业链的完善,从而提高物流和支付的效率。

第二,优化配套的监督和管理系统。海关监管部分应该与时俱进,探索跨境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创新型监管模式。在保证严格监控进出口实物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无纸通关和无纸征税等便捷措施。通过借鉴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的经验,进一步完善通关、结算、退税等信息共享共管平台。探索适合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实现的关税细则,简化关企双方减免税手续的有效途径,引导企业选择最优通关方式[3]。同时,加强各个口岸部门的协同配合,带动通关效率整体提升。总之,整个系统以提高监管准确性为前提,以服务跨境电商主体为宗旨,以提高通关效率为核心。

第三,规范跨境电子商务信用环境。以独立的国内第三方信用机构为核心,联合各大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和监管部门,采用大数据构建统一的包括企业、个人信用的信息数据库和评价系统[4]。与国际权威第三方质量认证机构合作,对交易方的经营管理能力、产品质量等各方面进行评估,提高我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信用形象。第三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严格履行监管义务,确保交易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及符合境外信用环境要求。自营式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要以诚信为经营之本,以优质产品和服务开拓海外市场,树立品牌知名度和信誉度。监管部门健全约束和惩戒失信行为机制,提高交易方失信成本,同时也要积极完善国际化信用监管体制,妥善处理交易中产生的信用争端。

第四,培育跨境电子商务人才。跨境电子商务的最终实现,任何环节都离不开人的操作,我国电子商务人才一直紧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更是处于稀缺状态。现阶段,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应该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为首要任务,可采用与国内知名跨境企业合作的形式,更新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实操能力,整合学校在物流、商务、金融等各个专业的资源,打造专业跨境电子商务教学团队。同时,借力高校转型,重构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提高专业技能为目的,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借助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或仿真模拟平台开展实战,实现产教对接,从而实现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输出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匹配。

参考文献:

[1] 金虹,林晓伟.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与策略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15,(9):40-49.

[2] 2015―2016年中国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报告[EB/OL].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站,2016-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