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建设范文

时间:2023-05-16 14:52: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管理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共管理建设

篇1

关键词:公共管理制度和谐理念和谐行为和谐绩效

和谐社会是一个理想社会,而我国正处于人均GDP1000-3000美元这样一个社会潜在危机风险较大的时期,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种种矛盾相互交织激荡,特别是利益格局的重构使社会处于一个较长时期的动态均衡之中,社会和谐显然面临着挑战。如何使社会的各种不和谐因素不致演变为社会冲突?最关键的是建设一套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来避免社会潜在风险的外在化。如何建设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

第一,以和谐的理念设计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公共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是法律法规。所以,一个社会和谐与否,其最主要的体现是社会的法律法规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意志,即法律法规本身的和谐性。怎样做到法律法规的和谐?最根本的是要突破法律法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样一种传统思维定势,真正站在公共的立场上,以和谐的理念公正地设计作为公共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然而,我国现行的公共管理制度制定过程存在着明显的部门、行业、领域、阶层或利益集团垄断的现象,这导致了一些公共制度不能真正代表公共利益,造成了制度本身的不和谐。譬如,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的制定程序是由政府相关部门起草,然后由立法机构或政府批准,故许多法律法规在设定之初就深深地打上了某些部门或利益主体的印记。国土地法中关于土地征用的条款就是典型的社会群体利益失衡的体现。在这一制度中,农民利益受到了严重伤害,近年来已造成了4000多万的失地而穷困的农民,而以极低的价格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商人或地方政府却将数倍于原有土地价格的土地增值利润攫为已有。面对失衡的制度,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为维护土地权益而采取拼斗自杀等过激的抗争表达方式。由此可见,制度设计理念的不和谐埋下了社会不同群体产生矛盾冲突的隐患。

如何以和谐的理念设计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呢?一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者要具有社会角色的超脱性。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人一定要能够代表公共利益,即制度的制定者要超脱于部门、行业、领域、阶层和社会利益群体之外,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设计制度。二是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原点要具有充分的理性。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出发点应当是社会的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阶层、群体、利益集团或一部分人(哪怕这一部分人代表了社会的相当多数)。当然,全体人民也不是指国家中的每一个人,而是指国家中的公民整体,这个整体代表了社会公正、正义的公民意志或公民理性,这种公民理性就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原点的充分理性。三是公共管理制度设计程序的公正性。即制度的制定应当有一套公正科学的过程和次序。这就是西方国家所说的程序法。我国也应当有程序法。制度设计的理念和原点正义需要制度论证程序的公正加以保证,否则,制度设计的结果可能与设计的初衷大相径庭。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投票悖论已经证明了程序在制度制定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国许多公共管理制度的设计出发点用心良苦,但由于未能遵循公正的程序,结果损害了社会相当部分人群的利益,造成了制度路径依赖的强大后遗症。譬如,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和区域封闭的多元户籍制度剥夺了公民的自由迁徙权,结果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的巨大的浪费和区域之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且如今仍然难以废除这个制度。这不能不说是制度设计程序不公的一个沉痛教训。因为如此一个事关人民基本权利的重大制度,竟然是在没有经过任何法定程序的情况下以政府命令形式颁布的。可以说,这个制度的出发点也是良好的,它是为了控制过度膨胀的人口,维护国家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就目前的公共管理制度而言,类似于户籍管理制度的各种国家、地方性的不和谐制度仍然大量存在。

第二,以和谐的行为实施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社会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主体是公共管理机构,即国家和政府。这表明,国家和政府不是暴力统治的工具,而应当是社会公民意志的体现,是国民授权的结果。因此,基于公民意志的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也该当是一个和谐的过程。但是,我国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行为在许多方面却很难体现这种和谐,官本民末的思想仍然主导着公共管理者的施政行为,从而致使许多制度的执行过程充满着官民对立。这种对立不仅仅表现在各种个案上,如湖南嘉禾折迁事件、广东的孙志刚事件等等。而且表现在普通百姓对政府行为的各种逆反心理。如近几年国企改革中所发生的多起就是例证。各种迹象表明,我国这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行为还不是和谐的,这些不和谐不仅影响了制度的效率,而且从根本上制约了制度的公正性和可行性。

如何以和谐的行为实施公共管理制度呢?一是以和谐的行为动机实施公共管理制度。人的社会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同样也是受动机的驱使。传统的专制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动机是维护自身的政权地位和对人民的统治,所以,它必须基于强权来达到这一目的。因为专制社会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其制度也服务于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和谐地施行制度显然是不可能的。现代社会应当是一个民主社会,国家和政府的行为动机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所以,它必须基于和谐来达到这一目的。因为,民主社会是公民选出公务人员进行社会的自我管理,其制度也是服务于公民自身。正是如此,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者就应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动机来确立和谐的行为方式,而不是依据人民授予的权力去压榨百姓。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官员有一个普遍感受,即随着公民法律制度意识的增强,政府的行政行为难度越来越大,政府的权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譬如,湖南嘉禾的拆迁事件最终就是以地方官员的过错而终结的。对此,我们的学术界和上级党委政府将这种情况归结为公务人员的执政能力不强问题。其实,问题的原因不是执政能力不强,而是执政动机不正确。如果我们的官员抱着为民服务的行为动机,就不会将公民抛向对立面。二是以和谐的行为需要实施公共管理制度。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行为受动机的支配,动机的背后,则是人的需要;同样,受行为动机驱使的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行为也是人的行为需要在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公共管理制度的实施行为之所以要基于公务人员的为人民服务的动机,其原因就是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要,即人们对社会公共品的需要。如果我们把社会公共管理制度的制定看着是社会公共品的生产过程的话,那么,公共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即政府则是公共品的经销商或送达者,公民就是公共品的消费者。一种高质量的产品生产出来了,如果不能通过优质的服务送到消费者手中,其满足人们欲求的功能同样难以实施。好的公共管理制度如果不能保质保量地满足公民的需要,它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在我国,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行为的走样已是一个常态,所谓政策执行效果的边际递减效应就是如此。究其原因,就是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者缺乏制度执行的需要行为意识,他们总是站在上级或领导者的位置去实施制度行为,而不是站在一个制度供货商或制度产品送达者的位置去满足公民的需求;他们不懂得公民对公共制度的需求就是自己的行为使命。所以,公共管理制度实施者应当以和谐的行为需要作为施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NextPage]

第三,以和谐的绩效检验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公共管理制度是否和谐,最终得以制度实施后的绩效加以衡量和检验,和谐的制度必然产生和谐的绩效。当然,绩效的衡量指标有多个方面,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设计。我国是一个物质财富缺乏的社会,人们在衡量人类活动绩效的过程中总是将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放在首要位置。近年来GTP的大小已经成了各级政府追求的最重要的政绩目标,结果GDP增加了,而带来的是经济活动对自然和社会因子的过度消费。在这一过程中,相应的公共管理制度也是随之配合的。譬如,越来越多的“矿难”看起来是一个安全生产和矿业的管理制度问题,但安全和管理的背后却是国家公共管理制度的失衡使然。因为现在从事矿业一线生产的工人基本上是农民工,而农民工的生命价值在我国矿业矿难中的赔偿标准只有国有矿业中正式职工的二十分之一甚至更低。极低的生命赔偿价值使矿业企业只要支付极低的成本就可以渡过矿难,企业主当然就没有积极性和责任心去花费大量的钱财去维护矿井的安全,这是经济人计算成本收益结果的必然选择。类似的情况在许多公共管理制度中都有体现。譬如,我国的公务员违规的惩诫制度,金融领域、公有单位的信贷优先制度,垄断领域的特殊人占有制度等等,它们都无不打上了物质与精神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公有单位与民有单位之间,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之间,公务人员与人民群众之间,城市居民与乡村农民之间等等不和谐的烙印。表面看起来,这些不和谐制度似乎没有影响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增加的绩效,但从深层次观察,特别是站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上看,它们已经透支了未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潜力,若不对其改革,势必造成重大的社会潜在危机。所以,以和谐的绩效检验公共管理制度已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篇2

[关键词]公共管理类专业 专业建设 专业目录修订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4-0009-03

教育部已正式颁布实施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本次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需要根据新修订的目录和专业介绍,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公共管理类人才。

一、公共管理类专业目录修订的内容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分设12个门类,专业类由原来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原来的635种调减到506种,新目录分为基本专业和特色专业两大部分,其中基本专业352种,特色专业154种。[1]公共管理类专业属于管理学学科门类,修订后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包括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和城市管理等5种基本专业和海关管理、交通管理、海事管理、公共关系学等4种特色专业,其中海关管理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中,公共管理类专业包括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4种基本专业,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和公共管理专业均为经教育部批准同意设置的目录外专业。在本次专业目录修订中,目录外专业中的公共管理专业和公共政策学专业被取消,新设城市管理专业为基本专业,公共关系专业为特色专业。从修订的结果来看,公共管理类专业不减反增,基本专业由4种增加到5种。新一轮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旨在促进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布局的合理化,必将对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发展起到明显的引导和调节作用。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专业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在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中,公共管理类专业重复设置专业的现象较为严重。据统计,到2009年,我国开设行政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321所,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472所,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已达143所,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82所。[2]

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上,公共管理类各专业同样表现出了趋同现象。表1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中对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专业的介绍,从中不难看出这两个专业之间存在同质化现象。

表1 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专业比较[1]

(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

一般来说,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攻读硕士研究生,二是报考公务员,三是到企业就业。就攻读硕士研究生而言,出于研究生毕业后就业的考虑,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大都选择跨专业报考,通过激烈的笔试竞争,最终能够参加复试,进而考上研究生的更是凤毛麟角。理论上说,公共管理类毕业生重要的就业渠道就是报考公务员或应聘事业单位。但由于公务员招考实行“凡进必考”, 事业单位对新录用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没有丝毫的优势可言。2009-2013年间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可报职位数与招考人数统计如表2所示,从中可以看出比例较低。表3为2009-2013年间公共管理类各专业可报职位数与可招考人数统计,除行政管理专业外,其余各专业可报职位数与可招考人数均较低。需要说明的是,报考职位和招考人数的专业为管理类、文科以及不限的专业不在该统计范围之内。

表2 2009-2013年间招考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职位数与招考人数统计

表3 2009-2013年间公共管理类各专业可报职位数与可招考人数统计

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到企业就业是无奈的选择,与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相比,就业竞争力严重不足,所从事的也只是一些技术含量较低、专业可替代性较强的工作,例如人事、前台等。

(三)专业社会认知度普遍不高

公共管理类专业社会认知度普遍不高被认为是造成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城市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原是教育部专业目录外增设专业,现修订为公共管理类五个基本专业之一。不少学校都打算新增该专业,或将其他专业调整为城市管理专业。理论上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为应对城市问题所带来的挑战,确实需要大批城市发展规划和管理方面的人才。

从2001年开始,先后经教育部批准(或备案),包括云南大学、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在内的20所普通高等学校设置了城市管理专业。从云南大学已毕业的三届城市管理专业学生的去向来看,10% 的学生考研继续深造,25%的学生考上地州公务员,而另外60% 多的学生则只能选择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企业工作,甚至有人长期待业。[3]

培养城市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是城市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然而,城市管理部门却并不招收城市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从表2可以看出,除2011年度外,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招考简章中明确需要城市管理专业的职位数为零。该专业的毕业生只能报考文科专业、管理类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或不限专业的职位,这样一来,最终能够考上公务员的城市管理专业毕业生比例一定很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不知道甚至不认可城市管理专业被认为是造成城市管理部门不招收城市管理专业学生的怪现象的主要原因。随着城市管理专业从目录外增设专业修订为基本专业,社会对该专业的认知度是否会得到提高仍不得而知,但当初为了配合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借鉴西方国家经验而设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如今在就业方面所面临的尴尬地位,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三、提高公共管理类专业建设水平的对策

(一)控制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招生规模

近年来,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究其原因,大都是出于降低办学成本和扩张的考虑。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是由教育部在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正式设立。1999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开始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截至目前,全国已有400多所院校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然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出口”问题一直没有得当解决。

面对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部分学者表现出了担忧。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娄成武认为,在现有发展规模的基础上,不应再扩大专业规模建设,要根据市场需求、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办学,保持教育的协调发展,尽量不要造成专业规模的失衡,以致产生就业及社会稳定问题,给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带来负面作用。[2]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董克用认为,我国在今后公共管理教育的发展中,不宜再增加本科生培养的数量,特别是那些研究型的大学,更应当有意识地控制公共管理本科生的培养数量,以培养研究生特别是硕士研究生为主。[4]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高等教育应当从数量增长转变到教育质量的提高,所以适当控制招生规模是一个总的趋势。控制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招生规模,不仅可以缓解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而且可以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

专业设置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设置自然要把目标定位在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上。目前,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在大学培养的专业人才总体上供大于求的形势下,人才市场对大学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导向作用更加明显。因此,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已是大势所趋。

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在优化高校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教育主管部门主要是从宏观上调整高校的专业招生结构,促进高校专业教育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例如,教育部启动的新一轮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必将对其后的高校专业设置数量产生明显的调节作用。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开始对部分本科专业实施预警,实施预警的专业一般都是高校中重复设置多,连续多年招生第一志愿录取率低,调剂和征求志愿录取率高,且毕业生签约率和就业率低的专业。上海市教委已将18个本科专业列入2012年度预警专业名单;15个本科专业列入2013年度预警专业名单。与此同时,减少预警专业的招生总量,本年度原则上不再接受高校备案增设预警专业的申请。在2012年度18个预警专业中,就包括了公共管理类专业中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13年度15个预警专业中,管理学类专业占三分之一,公共管理类专业包括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的要求,被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设置和调整专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除外)实行备案制度。未列入的新专业则需要报教育部审批,批准设置的新专业列为特设专业。就公共管理类专业而言,如果拟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调整为城市管理专业,按照备案程序办理,被调整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按撤销专业处理;而如果拟设置电子政务专业则需要教育部审批,获得批准后,电子政务专业列为特设专业。

(三)突出专业特色,优化课程结构

在专业确定的情况下,公共管理类专业可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通过调整专业课程和专业方向,增强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使公共管理类专业教育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首先,需要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比例,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比例。针对公共管理类专业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必修课程多、选修课程少的特点,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保证专业课课时量的同时,需要增加选修课的课时量,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例。

其次,增设反映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核心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本专业的核心知识体系。《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已列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每个专业均设有8-10门核心课程。公共管理类专业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和学校自身的优势,选择一个或两个方向,增设部分针对性强、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的专业课程,适时更新课程内容,但不能面面俱到,其他方向的专业课程在选修课中开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再次,理顺各门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和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等均为该专业的主要课程,如果去掉其中任何一门课程,则整个课程体系就显得不够完整。如果全部开设,必然会造成部分内容重复。如果管理学原理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内容以管理的职能为主线;公共管理学从管理的主体、客体、过程和手段等来展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侧重于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这样一来,三门课之间的逻辑关系便理顺了。

最后,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针对公共管理类专业缺少实践环节或者实践环节不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快包括电子政务实验室在内的相关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针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的特点,应逐步降低验证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增加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的比重,使实验内容更具挑战性。与此同时,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实现优质实验资源共享。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娄成武.我国当前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0,(5):4-6.

篇3

语言文化.即与语言妨关的“人类的创造物与感知物的总和'匀语言冇关的文化活动、文化现象和文化成果.即人(门运用语言这一符号系统所进行的传承、生产、创造活动及其成果”言文化建设是指通过对语言文化诸构成要素的规范.支持与引导,实现既定诏言规划的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繁荣语宵事业和发肢诏言产业两个方而,它是社会文化逮设的?要组成部分继承和继续发扬汉语言文化是全国汉语言文化工作者艰巨而又非常迸要的工作。但是.汉语言文化边设工作是>-项十分庞大而又复杂的丄作.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对于新时期建设汉语言文化已经适用或者小能完伞适用W此.必须寻求新的公共管刑模式来衬效解决这个问题。新公共管玴模式由]??是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现理论和方法为?础.为公共事业的管理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提供了良好的方法在此背讶下,新公共管观模式的出现也为存效建设汉语言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一、汉语言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一)汉语言是汉民族文化的?要载体

文化的传播依赖于语言,也是文化具体体现的外在形式。人们脑海中的观念、知丨只和经验等郎是需要语言作为媒介来传播的.只心?这样.文化水能跨越历史和地域的障碍获得继承和发扬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的,语言的各要素:词汇、语咅、语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玍语言的三要夜中,语法的变化最慢.其次黾语音,变化最快的是文宇。文宇昆在人类已经钉了一定的文化之后的产物文字的出现迸人类文化的ffi要分水岭,现在人们将文字出现以的的历史时期为“史前时期???在此以后为“有史时期'汉民族文化同样如此.我国有历史丨己载的敁早的汉字造屮骨义.也就足出现了汉字,屮华民族义化才进人了“有史时期'

(二)汉语言是汉民族文化的甫要组成部分

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的语言已经消失,有的也淋临灭绝.唯有汉语言文化.从未间断地被使用至今.并在数千年之后依然颃强地维护祷自己所要袅达的意思.成为世界最为占老、最为严密系统的语言之一.它是汉族人民的结晶,是汉族怙神文化的重要部分,同时也S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文化是?一个_家的软实力1家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迠语言在世界上的传播力度决走的。

二、汉语言文化所面临的挑战

新媒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r人类的交流方式,是方式特别是网络语言的出现.对汉语言的影响是前所未苻的.主要表现在语言和词汇丨&语言h.用谐音宇代替汉宇的现象令人眼花缭乱.如“美眉'“大虾”等。&词汇上,用错别宇、拼音缩巧、英文缩写等等来代替汉宇的现象层出不穷-这#随怠、简洁的网络语言非常迎念网民的心理和行为黹要,便形成了网络常用语。但是,网络语言的兴起,对于青少年学生的语言教育是极为不利的,很容易使他们养成不规范的语言习惯。

三、新公共管理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化建设

(一)转变传统文化管理观念.提幵汉语言文化的影响力

文化先是一种事业.适非説利性的.以往的传统文化理念认为语言文化仅仪是一种继承利传承的文化.不需要有专人的管理.这对我r<彳汉语言文化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汉语言之化丁作事关民族困结和围家统一,宁关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统一的多民族闰家意识的形成,语言文字工作者?定要集中他们的智慧和全部力撤,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的语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实现此外,将汉语言文化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依然霜要语言文化工作者的艰辛努力。如此宏伟而又很巨的事量在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下显然已经不能取得显着的效果了.汉语言文化建设机构和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要耔意识地将新公共管漠式运用到汉语言文化建设中来.从提升汉语言文化的影响力。

     (二)深人开展汉语言观论研究.做好汉语言文化建设的先导理论来源p实践并高于实践,也指导实践朝向正确的方向

进入二十一纪后.网络文化和西方文化已经对汉语言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冇必要深入JT?展汉语官文化押论研究的热潮,使得汉:?文化能够紧跟时代的脚步,并进一步A萍自己的理论体系.认而更好地发扬汉语言文化。在理论研究中.汉诏言文化工怍在坚守我M传统汉is言文化资源的同时.汗创新的思维摸式和方法论,助推汉语言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协调统一管理,枳极搭建汉语言文化建设平台

汉语言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关机构建设黹持续推进.皆先.汉语自?文化本身内容半富.涉及领域、体系众多.需要政府..学界社会统袼协调、通力合作.闲此.形式适3、权莳明晰的赞理机构是推进汉语言文化迷设的签础E程;芤次.汉语言文化建设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问题.出现新情况,发生新现象.这就仑要整合相关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搭建汉自文化建设研究的平台因此.在汉语言文化纽设时.妨效地协网涉及到汉语言文化建设各个单位并合理地进行统等安排是搭建好平台的关键之所在。

(四)强凋效率.优化汉语言文化建设机构人员

篇4

关键词:高校学科;公共管理;发展对策

一、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涵义

(一)公共管理学科具有引导性

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是以社会发展中的实际活动为基础、背景开展起来的,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需要大量、不断的实践活动作为助推器,才能更好的创新发展。公共管理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由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传授各种管理知识,并且通过课程的安排与计划,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转化成管理经验更好的推动社会的发展速度。

(二)公共管理学科具有理论的全面性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具有指导性、引导性的学科,其根本在于公共管理包含了的理论全面性、综合性,并且可以和高校中、社会中的各个学科、领域都有紧密的联系,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

二、加强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

(一)公共管理学科的建立是时代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机制的不断深化,政府的职能与角色都需要重新定位,才能与市场经高度协调、统一,因此公共管理学科就是在这样的的前提与换件下建立起来的。公共管理学科不仅可以为社会培养有素质、有能力的管理人才,并且可以提高社会建设中管理层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并且运用有效的手段进性加以解决,确保学科发展具有规范性和有专业性。

(二)高校公共学科建设与我国国情的联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的进步,我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因此国家必须加快教育改革的推广,培养更多专业型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中,高校运用科学的手段对学科进行调整以及学科结构的整合,更是为公共管理学科建立打下了基础。新时代的发展与人才的发展密不可分,因此专业型人才的教育体制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并且直接推动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三、高校公共管理学科的现状

(一)公共管理学科授课情况

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涵盖多个学科理论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导致一部分老师对公共管理的内涵与范畴还存在一定的模糊,因此在课堂中无法把公共管理的特色清晰的展示给学生,导致学生对公共管理学科的专业知识掌握欠缺,这样不仅容易降低学生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兴趣,还导致学科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违背。

(二)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设置

公共管理是一门融汇各个领域理论与知识的综合学科,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需求紧密联系,才能培养出专业素养较高、社会实践能较强的专业型人才。目前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在建设与发展公共管理学科的同时,设置了管理、经济学、政治等各个领域的相关课程,从课程的编排上貌似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但是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都有一定的弊端。首先学生对公共管理学科不甚了解,对于繁复的教学内容,更加无法定位好自身的学习方向与发展方向;其次是繁复的课程对于学生的专业只能做到拓宽知识面与结构的作用,对于培养专业型人才并没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往往会导致学生理论广泛、术业不精的不良结果。

(三)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

在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关键环节就是实践,但是目前高校对于公共管理课程的建设中,理论课程比重更多一些。一些高校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学生设置了实践基地,但是由于从教学结构中仍然偏重于理论授课,因此实践基地多半为一种形式而未真正发挥其真实效果和作用。

(四)公共管理学科的教材水平

任何一门专业学科的建设都离不开科学的教材,而公共管理专业建设不久,教材的编写规范度不够,内容上没有体现公共管理学科的优势与重点,并且一部分内容还存在对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进行搬移,而并没有针对公共管理学科进行编写。教材内容不仅仅要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还要保证与时展、科学进步保持一致,但实际情况中教材内容往往陈旧,无法与教师的教学思路相结合,直接影响到了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

四、结语

高校开设公共管理课程对于专业型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还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社会化管理,我国经济、科技的l展都起到推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武宝贵.我国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困境及公共政策建议[J].高教学刊,2016(20):198-199.

篇5

关键词 公共管理类人才 指标体系 学科建设

Abstract Public management talents are the backbone of society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governance capacity, the theory of scientific ideas based on the public management talents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mposed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ccomplishment, basic quality, personality, ability struc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AHP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in the index system.

Keywords public management talents; index system;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我社会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突出,社会治理难度加大,对我国公共管理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何种需求和方式培养公共管理类人才,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是否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厘清公共管理类人才的素质构成,以便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强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的公共管理类人才。

1 公共管理类人才素质指标的构成

1.1 公共管理类人才素质指标的选择

有效研究公共管理类人才素质,需要构建一套科学、完整的指标评价体系。选择设计人才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公共管理类人才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指标体系所涵盖的指标是否系统全面,层次结构之间是否清晰合理,将直接关系到评价质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目前,关于公共管理类人才素质的指标设计还没有一个令学界及研究界达成共识的标准,只有部分学者针对人才素质的指标构成有一定的研究。例如,李光红等人通过对高层次人才的内涵、特征和相关理论的分析,建立了由知识水平、心智模式、基本素质、能力结构和业绩成果5个基本要素组成的高层次人才评价指标体系。①姚艳红等人则在管理型人力资本价值构成的选取方面,将个人贡献、能力、基本素质作为管理型人力资本价值构成的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之下又设置了若干个二级指标并运用一定的方法赋予了指标的权重。

虽然各位学者研究的形式和成果有较大的不同,但是基本的思路和指标构成都大同小异。其指标的设计构成基本上都坚持了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全面系统原则,即用较少的指标全面反映出人才的核心与本质,追求指标体系的整体最优,整个指标系统需有较强的逻辑合理性,不同维度、不同指标之间具有相互独立性,相同维度中的指标又具有某种共性而又不相互影响,实现指标体系界限分明、层次合理的目标;二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定性评价强调评价者采用观察和分析的方法直接对评价对象做出定性的结论与判断,其评价结果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定量评价采用量化的方法,其评价结果一般能够真实反映事实状况,但反映的往往是事情的表面,使得评判不容易深入,影响评判的效果。将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调查结果更具有效性;三是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体现在数据应具有可得性,可以采用二手统计数据,也可以采用主观调查数据。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确保指标体系有效反映调查者需要调查的内容;四是科学性原则,科学性体现在设计指标之初就应该将理论构思与实践充分结合,以科学的理论和筛选方法为指导,甄别筛选出符合调查目的的指标系统,使评价指标体系在整体的逻辑结构上严谨、合理,同时又能抓住最重要、最本质的衡量指标,以便指标体系不过于庞杂,防止杂而无章的现象发生。

在充分遵循以上原则,结合前人的研究及公共管理类人才的性质特点,本文将公共管理类人才素质分为思想政治修养、基本素质、个性特征、能力结构四个组成部分,每个组成部分下又设置一定的衡量指标,初步构成公共管理类人才素质指标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1.2 公共管理类人才素质指标的筛选

经过理论遴选出的公共管理类人才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集中反映了研究者对于公共管理类人才的认知和理解,其有可能还存在评价指标数量过多、指标之间存在不合理的相关关系等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实现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系统优化,研究者将通过理论初步遴选出来的评价指标体系向有关专家咨询,共咨询了六名专家,其中四名专家是研究人力资源相关领域的高校学者,另外两名专家是供职于政府的官员。根据专家的建议,对初步制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与修订。一是删除了二级指标“基本素质”下的“智商”指标,专家认为公共管理类人才一般都接受过本科以上的教育,经过高考等考试的筛选验证,智商完全能够满足其从事相关的工作,此指标的存在意义不大。二是删除了“风险承受能力”指标,因为良好的危机管理能力需要风险承受能力作为支撑,也就是说“危机管理能力”包含了“风险承受能力”。三是增加了“团结合作能力”指标,专家认为现在的管理工作日益复杂化,单独依赖个人的力量将不再可行,有些事情必须依靠团队力量共同完成。经过上述的调整与修订,最终得到了新的指标评价体系,包含4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如表2所示。

2 公共管理类人才素质指标的权重确定

经过筛选后的指标体系覆盖面广,全面反映了公共管理类人才素质的基本内涵,内在逻辑性强、数目繁简适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是,每一个衡量指标对评价公共管理类人才素质时所具有的解释力是存在差异的。因此,还需通过科学的方法将每一个指标的权重确定好,以确保评价结果具备较强的解释性和有效性。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有多种方法,包括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层次分析法(AHP)、权值因子判定表法、模糊评价法,熵值法、变异系数法、主成分分析法等主客观分析方法,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研究者在综合考虑之后,决定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

2.1 层次分析法的指导思想

层次分析法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所要达成的目标,将决策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对同一层次的若干因素通过比较、判断和计算,确定出相对于上一层次的目标和各自的权重系数。按照这样的方法层层分析下去,即可对所有因素的重要程度(偏好性)进行一个排序,从而确定所有因素指标的权重系数。层次分析法的难点在于按每个因素的重要性程度确定其嘀厥值,即如果影响决策的因素比较多,往往难以按照各个因素的重要性程度排出顺序,即使能够确定每个因素的重要性,也很难用数字来具体量化。②为此,层次分析法创始人萨迪(Thomas L. Saaty)提出了将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将比较结果用1―9标度来刻画,其中标度1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具有相同的重要性,标度5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标度9表示两个元素相比,前者比后者极端重要,标度2、3、4、6、7、8则表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通过具体的标度刻画进而构造成对比较矩阵,从而对所有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并通过计算确定权重。

2.2 构造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

在明确层次分析法的核心思想之后,研究者邀请12位专家对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与判断,并采用1―9的比例标度将比较的因素具体量化,由此构造出若干个两两比较判断矩阵。通过构造的比较判断矩阵计算特征根与特征向量,在进行归一化处理之后得到具体的权重系数。下面就以12位专家对二级指标层的指标打分为例,说明所有指标的权重是如何计算得出的。考虑到计算过程繁琐,占用篇幅过多,其余的指标层权重均参照确定二级指标层权重的方法进行,所有的计算过程不一一列出。

二级指标层包括了思想政治素养B1、基本素质B2、个性特征B3、能力结构B4共四个指标,邀请12位专家对此四个指标进行打分,由于所请专家对4个指标重要程度的认知不一样,所以各个专家所给的分数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保证数据的客观有效,取所有专家打分的中位数作为判断矩阵中各元素的值,以此来构造判断矩阵。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在判断矩阵中,Bij>0,Bii=1,Bij=1/Bji(其中i,j=1,2,…,n),例如B21表示指标因素B2与B1相比,B2比B1的重要性程度,其他的也参照此理。

构造判断矩阵之后需要对矩阵的分值进行计算以便于确定权重,假设表4所代表的判断矩阵是V,将判断矩阵V的各行向量进行几何平均,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之后,得到的行向量就是权重向量。设A的最大特征根为%dmax,其相对应的特征向量为W,则需要计算满足Aw=%dmaxw的特征根与特征向量,以此计算二级指标的权重值,具体的计算步骤如下:

(1)对向量W进行归一化处理,则有Wi=,式中,Wi为向量W的归一化数值,W即为二级指标的权重;Mi的n次方根为Wi=;而Mi则为判断矩阵V每一行元素的乘积,Mi=Bij,i=1,2,3….n。

(2)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则有%dmax=。

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二级指标层的权重系数,如表4所示。

2.3 一致性检验

由于判断矩阵中的指标值是通过指标因素两两比较得到的,往往可能得到与实际不相符合的结论。例如,需要比较一组指标重要性,该组指标包含A、B、C三个指标,在A比B重要,B比c重要的情况下,如果得出A比C重要的评价,则表示专家思维与实际结果具有一致性,如出现C比A重要的评价,则表示专家思维非一致性,比较结果出现偏差。为了保证得到的权重系数能与专家思想保持一致性,需要通过一致性检验,即当一致性比例C.R.=

按照此方法与过程,计算出所有指标的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得到所有指标的权重系数,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

L芑鹣钅浚罕疚南岛笔「叩妊=萄а芯肯钅俊盎诤诵木赫μ嵘墓补芾砝嗳瞬排嘌J接呕芯俊保ㄏ钅勘嗪牛?014220)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篇6

19世纪末期,马克斯•韦伯创建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核心理论——官僚制。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权威基础上的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其特点是:在职能专门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严格规定等级层次结构;运用规章制度清晰明确划分责权;人际关系非人格化;遵守严格的系统工作程序;以业务能力作为选拔提升的依据。管理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价值观念。

传统公共行政学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世界各国政府广泛采用。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对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效率至上原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只重视效率,将公民当作实现政府目标的工具。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是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沟通、互动的机制,使政府能对公民的需求积极地做出响应,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性效率。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伴随着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出现了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转移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强调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将政府的“掌舵”职能和“划桨”职能相对分离,将后者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方面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应。

2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的论文,是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开始的标志。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公共服务培训学校”,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1924年,“公共服务培训学校”迁到了锡拉丘兹大学,并与新成立的“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大学开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们能够智慧地与公众打交道和在现代公共组织中有效工作—不论是在地方、州、还是中央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可以从国外许多知名高校设置公共事务专业得到证明,如哈佛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纽约大学的公共、非营利事业管理专业;康奈尔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推崇。美国的许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做项目参与社会实践,或到政府挂职,或鼓励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写策论,还聘请在管理岗位上的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为学生开课。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赢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美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lic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为美国最早的公共管理专业化教育课程体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统计方面的技能、经济分析方面的技能、预算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识技能。为此,该学院为学员开设了五类核心课程,分别是公共行政与民主类、统计分析类、经济分析类、预算和公共财政类、公共管理类。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从事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员。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识: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政治主张和领导艺术。

3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到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对这个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如此增长速度,可称得上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虽然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仅有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主要表现有: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差、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难等不少问题。其原因是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该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专业缺乏明显特色,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进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

4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途径

4.1变革专业意识,塑造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这一核心之外,还应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的职能除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之外,还需强调社会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还应包括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

4.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针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和模糊化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保障了本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前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制定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的确定培养方案。另外,人才培养方案是动态变化的,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进行全程就业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据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检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改完善。

4.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技能培养:一是社会调查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其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其理论也必须适合于并应用于社会实践。能熟练应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公共管理的实际,市场运作技能熟练。二是社会适应技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应付各种社会变化,具有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三是熟练的表达技能。包括语言讲述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这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作为社会管理的决策人员和主要参与者,其设想、方案等要通过语言和文字准确、顺畅表达出来,否则就会限制能力的发挥,无法履行管理职责。公共管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只有通过有效地表达才能与人沟通,否则不会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4.4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素质是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共利益、个人利益等不同的层次,涵盖领域广泛。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各种时间平台。除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外,还可以开设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等课程,邀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相关人员为学生提供讲座和培训;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开展好相关社会实践,学校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并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组织教师不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保证专业见习、实习有场所,有人指导,有人监督,不走过程,不搞形式;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周末参与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撰写,使学生社会调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7

 

一、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

 

关于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有很多种说法,学者们按照自身研究的侧重对公共管理进行概括,至今无统一提法。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出发,笔者对公共管理理念的概括为:政府通过整体规划,以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采取多种方式对社会群众的生活和社会本身发展进行的调节和控制活动。

 

近几年,公共管理的发展迅速,主要因为相对于公共行政来说,公共管理更为贴近群众生活,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当然,从广义上讲,公共管理包括公共行政,更包括非政府公共部门在内的多元社会力量,这些力量共同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公共管理理念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公共管理社会化,即政府简政放权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使政府更多地从宏观方面进行管理,将多数具体执行的过程分配给社会;二是引入了市场竞争的机制,促进公共服务多元并存,优胜劣汰,使被服务者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资源。

 

二、公共管理理念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优化政府职能、精简职能,促进政府结构优化,减轻财政负担。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以政府占主导,引入公共管理理念以后,政府的执行操作越来越少,更多的是政府指导、计划与监督,市场操作,政府与市场之间形成了相互补充与合作的关系。政府简政放权,市场根据经济规律进行优胜劣汰,最终达到最优运行效果。政府通过改变做事的方式,更能优化自身结构,改变政府臃肿的体制机制,抑制低效的政府管理,控制政府规模,节约成本,减轻财政负担。同时,引入公共管理之后,政府与社会各种力量合作,一些国家建设项目可以引入社会资金,让民间财力发挥作用,既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又能够促使社会资源与政府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势互补,促进社会良性发展。

 

二是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公共管理理念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调动和组织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社会公共事业的管理中来,参与经济、文化的发展改革,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全面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社会的建设。

 

三是优化社会结构,增强全社会的活力。公共管理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就是要促进公共权力回归社会,促使部分管理社会的职能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和市场运作,政府只负责整体规划,其角色也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我国政府提出的使社会充满活力,就是要使一切促进社会进步的意愿得到支持,创新活动得到鼓励,创业激情得到发挥,创造的成果能够发挥作用,就是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使公共管理的效用得到最广泛的发挥,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在我国,随着公共管理在社会实践中应用的不断深化,大量的社团组织从政府中独立出来,在市场中寻找新的发展活力,建立出一种更适合市场运作,更符合群众需求的管理模式,进而推动“小政府、大服务”的改革目标。

 

四是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公共管理理念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为化解社会矛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的不同群体出现了不同的利益诉求,公共管理的运作模式能够切实反映不同利益主体的具体利益需求,从而形成有效的协商机制,其主体包括各类社会团体、群众组织、协会、中介组织等,这些主体通过明确的利益表达和博弈来沟通社会矛盾,形成社会管理的有效渠道,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促进社会均衡发展。

 

三、公共管理理念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与经验

 

公共管理理念的运用首先体现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政府机构有过一次过度膨胀的过程,这些增加的部门多数与经济发展有关,臃肿的机构体制促进了我国政府在1982年左右进行机构精简,虽然国务院的部门由100个减少到61个,但数量的增减没有真正使权力精简。几年的运行之后,中央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促进体制机制创新,这在公共管理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1998年,我国提出要把政府职能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这3个方面来,公共管理理念在不断渗入。这期间最重要的转变就是撤销了所有的工业经济管理部委,按照简政放权的理念,规定所有的工业经济部门不再直接管理企业,市场化运作具备了现实意义,而且,此次改革有200多项职能被下放给地方政府、企业或社会中介组织;人员也有一半左右进行了精简,推进了公共管理理念对社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进程。

 

公共管理理念的运用还体现在社区管理中。近几年,社区管理在社会管理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各类职能、权限更多的下放给社区,整体来看,社区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机构建设等都初具规模,但一些软实力的方面,如社区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却差强人意,许多方面的建设还不能符合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管理理念。成熟的社区管理模式要有明确的社区定位,能够独立承担一些责任,不依赖政府组织活动,经营管理具有独立性,同时,社区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居民自治制度。

 

公共管理理念的运用更体现在社会组织中。随着政府机构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类非盈利组织、行业协会正如火如荼的发展中,公共管理的理念正不断渗入这些组织中。非政府、非营利,正是这些组织的创建初衷,参与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促进政府职能向社会转变。当然,在转型初期,这种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的独立性和管理的力度还没有体现出来,更多的组织还依赖政府进行运作,无论是组织结构还是制度建设都还不成熟,缺乏社会公众基础。

 

综上,公共管理理念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还处于发展初期,尚需要经验的积累和不断引入市场的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改革体制机制,逐步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使公共管理的理念得到充分发挥,促进社会结构更合理、社会发展更有活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简介:

篇8

摘 要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我国近10几年来的一个新专业,主要是为公共事业培养专门的管理人才,目前已经有不少高等院校开展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但这些院校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本文简单地探讨这些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公共事业 事业管理 问题 建设

一、公共管理专业的概述

国外的公共事业管理建设发展得早,在改革开放后,国外的公共管理经验及方法传入我国,而这时我国的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机构也逐渐建立起来,这就迫切需要相关的专业人才来管理这些公共事业机构,就是这样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始发展,经过多年的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经发展成了一定规模,很多高等院校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逐渐形成了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一个较为完整教育系统。从公共管理专业产生的背景来看,公共管理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管理理论、技术及方法等各方面知识,并且能运用这些知识在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才。目前各高等院校开设公共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以及公共事业管理学、组织行为学、行政管理学、公共财务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起源不在我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在我国的发展比较晚,因此各高等院校对这个专业的认识不够深入,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科学,师资力量小

由于目前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意识不强,不少高校会将公共事业管理与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等管理专业混同,导致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虽然高校开办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但是很多院校对此专业都是不够重视,报考的门槛比其他专业,对具体课程的设置也只是随意安排,没有专业性,师资的力量也很薄弱,似乎就是让学生混一个大学文凭。此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很重要的,但一些高等院校在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时往往会被忽略掉。

(二)培养目标不明确

可能是由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起步比较晚,虽然近几年发展比较快,但是各个高等院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培养的方向还是比较模糊的,专业方向的设置比较乱,而且很空乏,没有明确的目标。

(三)就业前景不乐观

很多学生往往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等同于考公务员,认为毕业后考公务员或是考事业单位才是这个专业的出路,而公务员的考试就是万人过独木桥,虽然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为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机构培养管理人才,但是这些公共事业机构的需求没有那么大,而现在却有100多所高等院校开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招生人数远远比公共事业机构需求的人数要多好几倍,致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形势严峻。

三、建设思路

针对前文所述的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所存在的三个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如下:

(一)优化课程设置,增强师资力量

首先应该要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开展核心课程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性。其次是核心课程要突出专业特色,而且是要结合市场实际。第三,要注重增加实践课程,学生平时上课学习理论基础知识,也要适当增加实践课程,不要让理论与实践脱离开来。最后是开展一些选修课,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此外,还应增强教师队伍,可以外聘有公共事业管理实际经验的社会人士为学生们授课。

(二)明确培养方向

各个高等院校在开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时候,就应该根据自己院校的特色树立明确的培养方向,发挥本校的优势灵活把握培养方向。例如在医学院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发挥其医学的优势,培养医院管理方向的人才,师范类学校可以培养学校管理方向的人才。

(三)拓宽就业范围

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严峻的情况下,不应该将就业的范围仅局限于考公务员或是事业单位,或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几个领域,要引导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可以到社区或农村,西部地区等管理部门就业,也可以到非政府机构,到企业的管理部门就业。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也可以同时学校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增加自身的竞争力。

四、结语

目前来说,各个行业都需要具备专门的管理知识,受过专业训练的管理人才来进行管理,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探讨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具有很大的意义,从错误中学习,逐步完善公共事I管理专业的建设,从而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更适合的管理型综合性人才,为我国的公共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崔长勇.完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途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13-115.

篇9

    【论文摘要】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园区积极借鉴新加坡公共管理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公共管理意识、体制和模式。研究和分析苏州工业园区的公共管理模式及政策设计,对于促进我国其它地区开展中外经济技术合作和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与建设是

在苏州工业园区,亲商与亲民是统一的,亲商首先亲民。在园区建设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拆迁安置问题。园区管委会把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当作重大工程来抓,确保了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岗、失地不失利”02002年,全区累计已有近4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换为具有就业、创业技能的新型市民。园区亲民的另一典型举措是“邻里中心”的设计。邻里中心是苏州工业园区在第三产业和公益事业及其经营管理方面借鉴新加坡经验而兴建的一种新颖的社区服务形式。它涵盖了所有商业服务、社会服务设施(包括农贸市场、学校、邮政所、诊所、文娱体育设施、书店、理发室、浴室、洗衣房、修理铺等),集商业、文教和社区服务于一体,其服务半径约0. 5平方公里,不仅可为1万多户居民提供服务,大大方便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而且解决了相当数量的适龄拆迁户的就业问题,这实在是亲民的切实之举,值得提倡和推广。

 2、亲商而不唯商。亲商、尊商、重商,给投资商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各地政府应该做的份内之事。可是,在国内吸引投资商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许多地方为吸引投资纷纷降低门槛,待投资商如上宾,而视百姓如草芥,亲商到了唯商的地步,更有甚者竟置法律于不顾。近闻某县为启动“亲商爱民工程”,规定:“……对涉及正在进行重大项目洽谈,重要经营活动和科技攻关骨干人员的违法犯罪案件,只要上述人员犯罪情节不是十分严重,又没有现实危害的,一般不采取强制措施;对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不予立案追究……”。在这里,之所以出现了“没有现实危害”的“犯罪”、“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不予立案追究”的超越法律的怪事,恐怕就是“唯商”的思想在作祟。既然在你这里法律都可以超越,法律面前不能人人平等,那么投资商还会相信你的承诺吗?事实上,因“亲商过头”而吓走投资商的报道已不止一例。

    苏州工业园区在政策设计上的“亲商”理念,改变了传统行政体系中的主体中心主义,但是,它亲商而不唯商,一切按国际商务活动的通行规则办事,从而赢得了投资商的信赖。在园区,亲商的概念就是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切实为投资商做好服务。10年来,管委会科学定位政府职能,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准,从精简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压缩行政事业性收费着手,先后推出了社会服务承诺制、一站式服务中心、电子审批、网上预审等,千方百计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投资环境,与此同时,园区还在招募人才、保护知识产权、实行快速通关、方便员工生活等各方面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受到了外资企业的广泛好评。“亲商”,这种主体的边缘化不仅使腐败现象丧失了发生的依据,而且,让园区从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到每个工作人员的观念和作风都与国际接轨。

    三、强调园区的协调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高度重视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园区的持久繁荣创造了条件。具体说来,园区的协调发展理念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经济和社会的协调、产业和资源的协调、核心地带和周边区域的协调。

    1、经济和社会的协调。与有的开发区片面追求gdp不同,苏州工业园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目前,园区以不到苏州市3%的土地、3. 5%的人口和5%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14%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的工业产值、21%的注册外资,28%的进出口额。园区每万元gdp耗水5. 9吨、耗能0. 22吨标准煤,达到了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初步走出了一条高产出、低能耗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10年来,园区中新合作区内常住人口己超过8万人,累计创造就业岗位13万余个,周边70%农民己迁入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居住小区,其中4万余农村富余劳动力完成身份置换,成为初步具有就业、创业技能的新型市民。2003年,全区职工人均收入达25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10元。如今,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自然生态良性循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成为人们生活和创业的乐园。

    2、产业和资源的协调。苏州工业园区十分重视产业发展和资源的协调,在金鸡湖及环湖地区建设过程中,决策者认为:湖滨是公共资源,公共资源的第一享受者是公众,不允许有钱人或有特权者单独享受。因此,在具体设计中,环金鸡湖22公里全部是开放公共地带,宽阔的绿化带和道路之外,才是低密度的住宅或娱乐设施。根据规划,环绕着金鸡湖,设置了玲珑湾、文化水廊、金姬墩望湖角、水巷邻里、湖滨大道、城市广场、波心岛8个特色区,并通过绿地系统和步行系统连为一体,尽可能与湖畔公共空间相融。有人算了一笔帐。1994年园区初期开发房地产价格是50美元每平方米,2002年园区拍卖至今最高的房地产价500多美元每平方米。8年地价上涨10倍,这与园区的科学开发模式和政策设计,特别是注重产业与资源的协调发展是分不开的。

篇10

关键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改革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横跨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所涉领域甚宽,而作为体育类院校,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不可能囊括所有。要使专业发展有特色、人才培养有前途,必须细化专业培养方向,集中资源抓住重点,做出特色,做出亮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目前专业竞争力,同时可考虑适量增设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新兴交叉性专业,如城市与城市社区管理方向,社区体育管理方向等。

一、郑大体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现状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1998年国家教育部重新修订的新专业。自1999年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首批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到目前为止早已有超过600所的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专科生,但是有关专业的较完善、较统一的教学规范仍未确定,一些问题甚至还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

郑大体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立于2003年,当时隶属于社会体育系。2008年3月学院成立体育新闻与管理系,开设新闻学、公共事业管理、运动训练学三个专业,下设新闻与管理两个教研室,目前共有15名教职员工和678名学生。2008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由社会体育系划拨至体育新闻与管理系,任课教师主要来自管理教研室,截止2009年10月共有教师七人,其中副教授一人,讲师两人,助教四人,教师专业领域主要为管理、会计和经济学等学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目前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并具备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体育领域、公共事业单位管理部门从事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及本专业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办学层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体,追求规模、结构和质量的协调发展。

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只设置了体育管理一个方向,该方向本科学生正常修业年限为4年(根据学籍管理条例,亦可提前1年或延迟1~2年),须修满161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必修课(含教育实践环节)11分,限制性选修课32学分,任意选修课10学分。其中必修课分为4个模块,分别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体育理论与实践。

二、郑大体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

作为成立时间较短的教学单位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结构无论从年龄、学历、专业和职称上还是较为合理的。但是随着学院和系部的不断发展,以及学生数量的快速增加,教师的绝对数量和研究的专业领域显然已不能满足需要了。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之一,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教师尤为不足。目前从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多是从别的或相近专业转过来,知识结构不合理,由此还造成科研工作进展缓慢,影响了专业教材的建设,很难对教学形成强有利的支撑。

(二)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1.培养模式单一

专业的设置应该是基于社会实践需要的,其办学规模、专业方向等必须与之相适应。就郑大体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现状看,突出问题是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及人才实际需求相互脱节,专业特色不明显。

从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看,一段时间内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有限,毕业生就业并无竞争优势。一是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及事业单位面临改革,此类人才需求极为有限;二是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制约着公共事业的发展,短时间很难解决;三是参加公务员考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并无优先权;四是目前研究生目录中未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在攻读公共管理研究生时,面临着与本科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不平等竞争局面。

2.课程设置不合理

专业建设上,郑大体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不突出,势必影响培养目标的确定和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性,各高校办学方向都不十分明确,基本上是依托于本校原有学科基础及专业师资力量进行办学。如师范院校依托于教育系,医学院依托于卫生管理,体育学院则依托于体育管理等。郑大体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目前只有体育管理一个方向,课程设置上虽然有所体现,如开设了体育管理学、体育营销管理、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体育经济学和体育经纪人等五门相关课程。但是从实际教学上来看,由于任课教师的专业领域大多不是体育,在教学中并没有体现和强调体育特色。致使专业特色并没有通过专业方向的确定而体现出来,导致的结果是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上各个学科都有所涉及,如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个模块共19门课,包括数学、经济学、会计学和管理学等数个学科,但每门学科都不深入,只停留在基础理论的层面,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而正是由于专业特色不突出,致使社会上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模糊,不明确本专业学生的定位,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三、郑大体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方向和改革对策探讨

(一)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211高校突显研究型,重视研究型教学和科研,省内如郑州大学基本上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复合型专门人才上;而一般院校侧重应用型,教学贴近实践,人才培养目标就定位于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定位的不同必然会导致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有所差异。如定位于应用型的院校在教学方式上除了理论教学外,还非常重视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由于郑大体院作为体育类院校,在研究型教学上并无优势,但可以在实践和实验教学上发掘潜力。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应定位于应用型,利用学院在体育类教学的优势,充分挖掘实践教学的空间。

(二)实训室与实习基地建设

1.实训室建设。实训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是指在学校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实训室是在现代科技手段的辅助下,利用预先设置的软件或程序模拟真实的商业环境,使学生能够体验在真实环境中经营管理或者作出商业决策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应用学到的知识。郑大体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目前没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所以在条件成熟时应尽快建立实训室。目前较为先进的实训系统有国际商贸综合实训、证券投资实训、电子商务实训、物流沙盘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模拟企业实训、商务谈判实训、会计手工实训、银行业务实训和电子政务模拟实训等。由于实训软件费用较为昂贵,可分期分批购置,建立实训模块。第一批可先建立模拟企业实训室。

2.实习基地建设。应适时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校内实习基地,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可利用体院在体育产业的优势,将实习基地建立在体育类企事业单位,如省体中心、健身连锁机构、体育用品零售企业等。为本科生实习创造良好的条件,满足教学要求,保证实习时间。

(三)拓宽专业口径

从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体育院校看,几乎所有的院校都强调宽口径培养人才,尤其是以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体育学等学科为基础培养学生及安排相关课程设置。郑大体院公共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也要吸收这一有益经验,充分利用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的优势,拓宽专业口径,整合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体育和管理能力相统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统一的复合型人才。

导入“2.5+1.5”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浙江工业大学自2002年初开始实施“2.5+1.5”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是在学校内打通二级学科的壁垒,从学校体育类专业的三年级学生中公开选拔招收学习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突出、具有一定领导潜力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用三个学期的时间系统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理论与知识的教学,培养具有体育背景的既懂公共管理科学、又懂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毕业后同样授予他们管理学学士学位。同样,对公共管理专业有体育特长的优秀学生也可进行体育专项的重点培养,毕业时授予体育与管理的双学士学位。

(四)突出学科方向

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横跨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医学和经济学等学科,所涉领域甚宽,因此必须细化专业培养方向,集中资源抓住重点,做出特色。如财经类名校――中央财经大学就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设置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和城市管理这两个方向。其他院校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选择了教育管理方向,河北经贸大学和山西财经大学均选择了物业开发与管理为方向。而体育类院校多数选择了体育管理方向。结合郑州区域交通商贸中心的地缘优势,郑大体院可开设城市管理方向。但与中央财经大学着重于从宏观层面培养复合性的城市管理人才不同,郑大体院可突出“城市社区管理”在“城市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偏重于培养城市社区基层的管理人才,同时发挥体育院校的优势,突出培养学生在社区体育管理方面的能力,从而与其他体育类院校展开错位竞争。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精品课程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人才引进”、不断引入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教师。建立一支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有条件的话,可以聘请政府或企业有实际管理经验的官员和企业家为学生举办讲座。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到校作为访问学者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从而提高本校教师的理论实践水平。

2.注重教师培训

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班、学术研讨会、到兄弟院校做短期访问学者,增强校际间的学术交流,达到提高教师水平的目的。

3.努力建设精品课程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虽然于2003年已经设立,但由于师资力量的薄弱,还缺少建设精品课所需的专业团队。在课程建设方面要加大力度,努力建设1门校级精品课。根据目前情况可将管理学作为重点课程进行建设,在此基础上争取在2010-2011申报校级精品课程。以教研室主任为精品课建设负责人,并以其为主讲教师组建教学水平高、效果好的教师梯队;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的选用争取系列化并使用国家级的优秀教材;注重试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精品课程建设争取在3-4年完成。

四、结束语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我国近年来开办的新专业,培养的是复合型、应用型的管理人才.目前,该专业在建设过程中面临专业定位不太清晰、专业特色不够明显、课程设置较为混乱、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等诸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公共管理实践中各种问题的不断出现,人们对管理主体、管理客体范围界定的不断认识以及管理方法的不断革新与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将进一步完善,培养的人才方能更加符合社会管理发展的需要,培养的人才方能为社会所承认和接受。郑大体院要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地缘优势,扬长避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成为一门迅速发展的实用型热门专业。

参考文献:

[1]颜军,陈家长,庞甲光等.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J].经济师,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