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专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3-05-16 14:52: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景园林专业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北方高校 人才培养 教改 分析 风景园林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168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风景园林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这种跨越式的发展,让风景园林学科逐渐兴起。经过多年的教育发展和西方教育模式的引入,教育界对当前我国风景园林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教改的方案,为高校展开该专业的改革探索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国内和国际教学水平的差距仍在不断拉大。根据相关的调查发现,在国外,学生经过几年的大学教育之后,能够成长成为有独立工作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还存留在基础设计阶段。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素质已经成为当今高校风景园林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主要目的。如何提高学生们的专业素质,是当今高校面临的重大问题。
1 目前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特点
风景园林专业中的课程设计是高校本科生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它主要包括了城市园林的规划、工程、建筑设计和园林设计等课程内容。该课程教学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和各类园林绿地的设计,与城市园林设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融合了各项专业基础课的知识应用,并设计了美术、制图、设计等课程。因此,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点,专业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
1.2 教学存在的问题
关于风景园林专业,很多北方高校在教学上,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要目的,设计方面或者时间方面的课程反而成为了辅教学。在课堂内容当中,学生主要热衷于记笔记,对于课程的思考较少,因此对技能掌握的程度有限,动手能力较差,走到社会上,往往会因为实践能力不强而适应不了社会的需要,被社会所淘汰。
2 教改建议
2.1 培养明确的目标,改革教学体系
教学一定要以“厚基础,重实践”作为主要的目标,以人文教学和自然通识教育为基础,不断开拓学生的事业,构建多元化的园林风景知识结构。着力在实践当中培养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技术的能力。在知识的构建上,从原来偏重于规划设计或者园林植物设计,转向两者相结合。将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与人才培养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才能,对自身的职业进行分析,明确专业方向,进而确定其具体知识结构,为培养专业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和个性化奠定坚实基础。
举个例子,北方某学校教授将风景园林学科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传统园林学、大地景观规划、城市景观设计。目前,对于风景园林教育基本从基础层次进行办学。该学校按照国际风景园林教育学会提出的教育课程安排要求,并与该学校校庆和办学目标相结合,开展富有特色的课程,为学生日后的职业规划做好准备。下面对该校的教学方案进行详细分析:
第一,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包括:绘画、设计、测量学、园林艺术、园林史、城市生态学、园林美学、土壤学等方面的课程。老师在进行这方面的教学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必修课程,为学生们打好坚实的基础。
第二,专业必修课:城市规划、园林建筑设计、城市绿地系统、园林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案例分析等课程。老师在进行基础教学的同时,必须要按照相关的课程内容安排学生实践。
第三,专业方向课:专业方向课程往往决定着学生们日后工作的方向。关于风景园林专业的方向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植物造景以及设计、园林植物栽培学、植物遗传育种、病虫防治等课程。②建筑概论、独立项目研究、风景区规划、场地规划与设计等。老师一定要要求学生对自身情况进行了解,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
第四,选修课:关于选修课,包括了职业教育、风景摄影、工程预算、建设水景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社会学、写作表达、外语、风景资源调查等课程。老师必须要指导学生在课程的学时分配上进行合理的规划,根据其自身的兴趣爱好技术方向,对课程进行选择。
2.2 改革教育方法,完善教学实践体系
由于风景园林专业是一个专业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育,因此,教师应该要注意构建系统的技能培养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了:课程实验、设计、实习等方面。在进行实践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简单――复杂”、“综合――专业”、“基础――方向”这几个原则进行教育,要注意循序渐进。
举个例子,某北方高校对于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规划非常重视,大力建设校内基地。将教学、科研、生产三者成功相结合,为培养实践性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学校以教师为载体,在常规教学之余,不断推动学生参与科技型实体项目设计,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让学生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们的素质。
2.3 注重对外交流工作
知己知彼,才能够百战百胜。高校要做好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要积极跟踪国内外风景园林学科好的教育模式,对于一些先进的教育方法要及时借鉴,并结合本校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力求对其进行超越。国内的学校要积极和国外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进行相结合,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国际风景园林教育的相关研讨会,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或者可以自己设计相关作品,并在相关研讨会上进行介绍。这样是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对于日后学生设计思维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帮助。
3 结束语
风景园林设计涉及的专业比较复杂,并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学生必须要通过毕生的努力,才能够领略其风姿。因此,学院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日后从事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对学生 “授之以渔”,对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武小钢,郭晋平.山西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教学改革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2009,6(2).
篇2
关键词:风景园林专业;空间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213-03
一、引言
风景园林学是保护、规划、设计和可持续管理人文自然环境的综合性学科[1]。在世界性的环境生态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空间与生态问题逐渐成为风景园林的中心课题。风景园林从业人员必须树立强烈的生态理念,在掌握空间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正确地认识并引导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实施。20世纪后半叶,不少学者提出了面向园林规划的、区域规划的生态分析模型。不断发展的景观生态学及其指数方法大量应用在景观分析中,从而使我们能够深入理解景观结构与动态过程,并为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规划提供了客观的依据。风景园林的规划与分析离不开空间信息技术的支撑。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建立现代风景园林专业。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深和环境生态危机的涌现,风景园林专业逐渐受到重视,社会需求大幅增加[2]。中国的风景园林专业属于工学和农林学科领域,在教育方法上比较重视空间规划设计、植物配置与设计制图方面的训练,缺乏对于空间信息处理技能的基本训练,而中国空间技术的进步也未能与蓬勃发展的风景园林教育有效结合。在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风景园林从业人员必须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与自然方面的问题,处理海量的多源异构数据,因此掌握一定的空间信息分析技术显得尤为迫切。高等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应考虑纳入相应的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这对于进一步改进现有的教学内容是有益的探索。
二、“数字地球”与3S技术
“数字地球”是空间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概念。“数字地球”的构想是美国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提出的,其实质是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库与计算机构成的数字化地理虚拟系统,目的是使人们能够通过数字化信息网络,自由地链接、调用地理信息。“数字地球”的核心是3S集成技术。
3S包括GPS、RS和GIS。GPS即全球定位系统,可通过坐标系统进行全天候精确定位、定性和定时,在导航、测绘、军事、农业、考古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RS即遥感技术,各类卫星遥感能够全天候对地表实时监测,深入、准确地监测地表景观的状态。GIS即地理信息系统,是各类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集成数据库平台,能够进行各类空间分析、演变分析与三维成像。GIS、RS与GPS所采用的数据格式具有共通性,能够达到无缝连接,极大地拓展了风景园林中分析、规划与设计的一体化能力。
三、空间信息技术促进风景园林专业技能变革
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大幅促进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技能的变革。主要的变化包括空间数据、景观的监测与分析、工作效率化方面。
风景园林研究、规划和设计均涉及各类空间数据。对于规划设计人员来说,获取、处理有效的数据是重要的专业技能。针对基础数据内容庞杂、种类繁多且尺度不一的特点,我国已经着手建设地图数据库、测绘档案等数据基础设施。各类商业遥感影像也是重要的数据源,可以根据用户要求有针对性的调取。规划设计人员能够在GIS平台上,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准确地掌握基地的地表状况,提高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风景园林从业人员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对地貌景观进行广域、实时、高精度的监测,并通过GIS进行定量化分析;通过RS和GIS技术,规划师可以定量地掌握绿地植被分布状态,在GIS中可以进行时间序列演变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热岛分析、空间分析(包括网络分析、可达性分析、叠加分析等)、景观指数分析等,为绿地规划、城乡与区域规划提供基本的依据。
引入数字技术能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空间数字信息技术,尤其是3S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促进了数据与软件的无缝兼容,推动了园林设计的自动化进程。设计自动化包括办公流程自动化、数据采集自动化、输入输出自动化、分析自动化和管理自动化。办公电子设备与软件集成化发展提高了数据传输与处理的效率,国家大力推动的数据标准化与共享化也有力提升了规划设计人员采集、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3]。
四、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空间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
(一)加强对空间数据的理解
风景园林专业的规划设计课程涉及到空间数据的处理。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实际上是围绕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而展开的。目前学生普遍缺乏对空间数据的理解,对于空间数据的基本属性、数据的格式与转换、数据的来源缺少科学的认知。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入掌握各类空间数据的特征、理解数据的含义和表达、了解数据的来源途径和获取方法,熟练运用不同的空间数据格式转换技能,为识别有效数据、处理数据奠定基础。
(二)掌握空间数据的获取能力
空间数据来源广泛、质量混杂,初学者往往难以理清数据的来源渠道。比如有学生在课题中利用遥感图像进行绿化地解析,所采用的数据为网络下载的栅格数据,这类数据失真性较大,并不能用于绿地定量研究。出现这种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了解有效数据的获取途径。教学中应使学生了解国际、国家和省市等相关机构和商业公司的各类空间数据范围及其特性,以及这些数据对于风景园林专业的用途,使学生具有识别有效数据,掌握有效数据获取途径的能力。
(三)掌握基本的空间分析方法
深入、正确的空间分析是获得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的前提,也是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调整的基础。因此,应使园林专业学生了解、掌握利用GIS软件处理空间数据和进行空间分析的方法。GIS平台中的空间分析模块包括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可达性分析、距离分析、表面分析、计量统计等功能,可进行时间序列演变与空间格局的量化分析,也可以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各类景观指数的演算,并制作相应的主题图,作为规划设计的依据。
(四)掌握数据库能力
数据库是对各类工作数据的管理平台。对于景观规划、园林遗产保护、园林植物与应用方向的学生来说,需要收集、管理各类园林资源、植物和地理空间数据。而现实状况中,这些数据往往数量庞大、来源复杂、格式多样,如何管理好这些数据成为影响工作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数据库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方法。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应使学生获得数据库构建技能,进一步提升其管理数据、使用数据的能力与效率,对其将来的工作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空间信息技术课程设置
风景园林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紧密。而空间信息技术本身是系统性的科学,因此需要以风景园林专业特点为中心进行知识点提炼,建立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教学体系。风景园林专业课程包括理论与设计两大类型,成系列的规划设计课程为教学体系的中心,相关理论知识点是围绕提高学生规划设计能力这个目标来设置的。因此,空间信息技术课程也应以园林规划设计为中心,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通过培养学生空间数据处理技能达到提高规划设计能力的目的[4,5]。
一般来说,高校园林专业所设置的园林规划设计系列课程包括园林设计与园林规划两大内容。园林设计是针对中小尺度的场地,包括庭园设计、专类公园设计、综合公园设计、广场设计、居住区绿地设计、街旁绿地设计、带状公园设计等课程,园林规划是在大尺度的场地上实施的绿地系统规划、风景区规划、度假区景观规划、滨水区景观规划等。设计的尺度越大,与城市、社区以及自然环境的关系越复杂,就越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并能够掌握、应用一定的空间分析方法。
笔者认为,针对园林专业课程内容和技能要求,可将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模块,每个模块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目的,且与相应的园林教学课程相对应。三个模块包括基础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空间分析模块,基础模块是理论教学,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模块是实践教学。基础模块以学生认知空间数据为基本目的,主要包括空间数据的格式与分类、空间数据的作用与意义、地理坐标系统与地图学基本知识、3S技术原理、数据库基础、数据基础设施与常用空间数据源等教学内容。数据处理模块与园林设计课程相对应,以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够正确获取、处理基地环境数据为目的,教学内容包括DEM高程数据处理、GPS数据获取与转换、CAD文件格式转换、RS地物分析等。空间分析模块与园林规划课程相对应,以学生在规划过程中能够进行科学地空间分析为根本目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可达性分析、距离分析等,并使学生能够制作主题图,作为规划的依据。基础模块、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三个模块教学内容应依次进行,只有掌握前一个模块内容,方能进行下一个模块的教学。
基础模块必须开设独立的课程,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模块既可以是独立的课程,也可以作为园林设计课程中的组成单元,或者采用连续性的讲座形式。
六、难点与展望
在风景园林专业引入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面临基础薄弱、师资和设备场地不足等问题。当前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开设空间信息技术课程极少,个别院校即便开设有GIS课程,多以理论为主,上机实践操作较少,难以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产生实质的影响。尽管在科学研究和实际规划项目中,运用遥感与GIS分析方法越来越多,但是对于风景园林专业来说,空间信息技术教学毕竟是新事物,目前缺少这方面的教学实践积累和相应的教学研究,只能是边尝试、边总结、边推进。
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引入空间信息技术教学,要求主讲教师不仅是园林规划设计和研究的专家,还要熟悉3S等空间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技能。目前这方面的师资严重缺乏.虽然高校中不乏GIS、RS等专业的教师,但这些老师不了解风景园林专业的特点,所开设课程难以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衔接,常导致学生听课后不知道如何运用。因此,高校风景园林学科应大力引入擅长GIS、RS操作,并有实际园林规划设计项目经验的专业老师,解决这方面师资不足的问题。
教学空间信息技术中的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内容,注重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因此,该部分教学需要专业实验室和上机设备,还需购置相应的教学用软件。只有通过增加这方面的教学投入,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和设备使用效率才能解决目前高校存在的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深,环境生态问题日益严重,风景园林学科将承担越来越重的社会责任,必须根据社会情势调整现有的教学内容。随着社会对高校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大量的复合型人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进入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笔者相信,师资问题和硬件问题都将获得解决,通过不断的探索,必然能够完善面向风景园林专业的空间信息技术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2010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10,(4).
[2]张启翔.关于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建设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1,(5):16-17.
[3]许浩.空间信息科学的发展对景观规划设计的影响[C].国际景观教育大会论文集,2005,(10):221-225.
[4]王浩,苏同向,赵兵.聚点成面、以面拓展、强化核心――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划设计教学体系的创新建设[J].中国园林,2008,(1):16-18.
[5]林广思.关于规划设计主导的风景园林教学评述[J].中国园林,2009,(11):59-62.
篇3
【摘要】探讨风景园林的哲学本体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针对风景园林一元论和二元论的不足,基于近20年的研究实践积累,从哲学的存在、意义、追求3个基本方面,分析认识风景园林的本体,提出构建了由“环境生态”“行为活动”和“空间形态”三元一体的风景园林三元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阐述了风景园林的本质是三元耦合互动的理念。
【关键词】风景园林 哲学 三元论 环境生态
一、研究背景
风景园林本体有其自身产生、存在、发展的规律,这种规律既包含了源自自然万物的客观发展规律,也包含了源自人类需求的社会发展的主观规律。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自然的客观发展规律。在发现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认清风景园林,探索主观规律,发挥主观的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首要任务。
从现象的层面看,从客观的时空存在到主观的感受审美,风景园林所呈现出的“存在”是千变万化的,产生的感受也因人而异、难以捉摸。为此,需要“以不变应万变”,借助于哲学,经过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抽象概括,基于找到构成风景园林丰富多彩世界的“三原色”的思想,采用建立风景园林的“元素周期表”的理性方法,发现、探寻那些从古至今,在各个领域层面左右着风景园林的元素及其相互之间的耦合关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完成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首要任务。
受制于整个社会主观认识的影响,在风景园林意识形态的历史长河中哲学一元论和二元论一直l挥着主要作用,即使在人类社会迅速发展的当代,作为根深蒂固的意识,仍然影响着人们对于风景园林的思维理解而成为一种束缚发展的桎梏。与一元认识论和二元认识论相比较,风景园林三元认识论弥补了前两者的不足,更为接近风景园林本体。借助于风景园林三元认识论,可以澄清风景园林的基本概念,明确学科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指导学科专业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也就是研究提出风景园林三元论的意义所在。风景园林的“意义”,可以归纳为三大方面:①由自然和人工因素组成的物质环境和资源,简称为“环境资源元”;②人类等生命体的户外感受和行为,简称为“感受活动元”;③这类环境和行为赖以存在的空间和时间,简称为“空间形态元”。风景园林的追求同样可以总结为三元:①保护物质环境资源与生态平衡;②满足引导人类的身心健康行为;③保护、组织、创造环境资源和感受活动的空间。
风景园林哲学认识论的“存在”暗示了风景园林的存在形式,风景园林哲学的“意义”涵盖了风景园林的研究与实践内容,风景园林哲学的“追求”概括了风景园林的目标和价值观。与一元认识论和二元认识论相比较,风景园林三元认识论弥补了前两者的不足,更为接近风景园林本体。借助于风景园林三元认识论,可以澄清风景园林的基本概念,明确学科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指导学科专业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也就是研究提出风景园林三元论的意义所在。依据三元论的认识论,风景园林所有“存在”的形态,可以概括为三元:“园林(garden)”;“风景(scenery)”;“地景(landscape)”,风景园林的“意义”,可以归纳三大方面:①由自然和人工因素组成的物质环境和资源,简称为“环境资源元”;②人类等生命体的户外感受和行为,简称为“感受活动元”;③这类环境和行为赖以存在的空间和时间,简称为“空间形态元”。风景园林的追求同样可以总结为三元:①保护物质环境资源与生态平衡;②满足引导人类的身心健康行为;③保护、组织、创造环境资源和感受活动的空间。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待,风景园林存在、意义、追求中各自的三元均作为基本元素,三足鼎立、缺一不可,但又并非等量齐观。 “存在”的三元中,“地景”是具统领性的。因为,在风景园林三元“存在”的定义中:地景是大地表层,是自然与人工环境的载体,地景中富含自然与文化资源的地带可以成为风景,园林则是以优美风景或地景为大背景的人为环境。虽然,学科理论概念研究中的“地景”是以概念中的第三元而后介入的,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地景却是最早出现于地球之上的。
二、风景园林三元方法论和实践论
(一)风景园林三元方法论
如何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哲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风景园林方法论所要探索的是关于风景园林科学、艺术、工程的原理、方式、途径,要解决的关键是风景园林学科的思维方式。面对风景园林所包含的元素、要素、因素,如何认识,分清主次轻重及其相互关系,面对规划设计中的诸多选择、如何排序取舍,需要借助方法论。方法是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方式、角度,不同的方法,直接影响认识判断、决定处理方式。
(二)风景园林三元实践论
广义的风景园林实践内容包括专业教育、资源保护、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管理等,面向国土、区域、乡村、城市、街区、住区、各类园区的自然与人工境域等空间范围,涉及方法、途径、科学、工程、技术等环节。把这些实践内容作为一个整体,“一条龙”式地展开实行,或者取其中某一内容独立而行,这是风景园林一元论的实践论。把这些实践内容两两划分开,如将“设计”分为规划和设计两大类;将“总规”分为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城乡绿地系统规划两大类;把各类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分为“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和“园林与景观设计”两大类,如此等等,均以二元结构呈现,这是风景园林二元论的实践论。将广义的风景园林实践内容划分为三元和三元一体的组成,这是风景园林三元论的实与一元实践论、二元实践论相比,三元实践论更为切合当代风景园林实践的实际状况。
风景园林作为自然和人类社会现象历史久远,作为学科专业历史却又不过100多年。作为三大世界风景园林体系之一的中国风景园林,在成为一级学科百业待兴的今天,迫切需要从哲学的高度和深度,深入、全面地认识风景园林学科本体,寻求正确的学科观和方法论,进而坚持正确的实践论。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人性化;自然地域元素
做好风景园林设计对城市环境与绿化发展规划十分重要,而且风景园林设计还强调人文艺术性及“风水”学说。所以,市政相关部门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工作时,应把人性化、人文艺术性与自然地域元素相结合,以绿色植物和地理环境为基础,开发与设计出更多优秀的地域特征与人性化明显的风景园林作品,并借此突出当前风景园林的地理环境以及社会发展。
1 人性化与自然地域元素的设计理念
1.1 人性化风景园林设计理念
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生活,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又不能拘泥于形式层面,务必要做到人文艺术色彩、人性化的精神层面需求。同时也要保证风景园林在城市规划发展中的实效性,否则会导致城市风景园林整体水平下降,与最初目的相违背。此外,风景园林设计阶段基于人性化设计的差异化区分也十分重要,可以对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进行年龄段人群的区分,规划与设计不同用途及风格的风景园林,对应儿童可以设计动画人物或是益智、早教类的园林剪裁,对应老年人可以设置乘凉、散步、休闲的风景园林区域,以此突出风景园林设计的人性化。
1.2 自然地域元素设计理念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与南北横跨伸展面积都很大,又属于多民族国家,而且包括各种地理类型,造成我国拥有非常多种独特的自然地域元素特色。我国当前的风景园林设计对于自然地域元素设计的融合还较少,缺乏较为完善与全面的设计体系和标准。将自然地域元素设计理念内化到人性化设计中,对设计的战略部署与规划进行妥善的构思与研判,主要包括因地制宜、注重生态、以人为本等方面;利用地方特有的自然地域元素进行优化、新技术应用,使其成为一种多方面、经济效益较高的风景园林设计[1]。
2 风景园林设计现存缺陷
2.1 风景园林设计风格较少
随着我国近些年来的绿色发展意识观念的提升,全国各地已然发展出非常多规模不同的风景园林了,但缺乏拥有独特风格、体现人性化与个性化设计的风景园林,造成全国各地风景园林大致相同的现象出现。许多地区的风景园林的设计甚至被地方政府干扰,出现“腐败化”,为了政府官员而设计的风景园林,这与风景园林的建设目的大相径庭,这样的风景园林必然缺少特色风格、自然地域元素与人性化需求。
2.2 风景园林设计效仿现象频出
我国近年来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飞速推进导致人们缺乏对于特色娱乐与休闲结合的风景园林的设计理念,也少于对此的研究,很多风景园林的设计方案与实际建设都处在学习、效仿与借鉴的阶段,甚至是直接效仿国内外风景园林设计方案,无法在设计层面提升,长期进行下去会导致风景园林设计与实际需求不符甚至是弃用,催生人民群众的不信任感与抱怨。
2.3 风景园林设计团队专业素养不高
风景园林项目在设计阶段的方案与规划相对于实际实施更加重要,关乎整个项目的质量与其在城市环境规划中的作用。但是当下许多风景园林项目的建设在前期设计阶段并未经过专业的设计,很大一部分项目直接全权交给施工企业来执行,而一般的施工团队并不会拥有风景园林的设计专业素养,或是为了利润不聘请专业的风景园林设计团队,导致风景园林设计处在一种恶性循环之中,无法得到提升与进步,甚至出现浪费资源的情况[2]。
3 人性化与自然地域元素结合设计应用探究
3.1 实现风景园林设计的人性化需求
在风景园林的设计阶段,设计、规划与建设人员和团队必须根据实际用途与使用人群进行全方面的人性化设计,提升风景园林的综合实用性。随着全国各地风景园林的出现,大量相似风格与特色的风景园林层出不穷,难免会造成社会群众的“审美疲劳”,而且城市规划与现代化进程也难以优化,所以风景园林必须通过独具一格的人性化设计才能突出重围,提供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满足。风景园林设计团队需要充分分析与探究风景园林的用途、人群与人性化需求,努力实现风景园林设计的人性化需求与特色呈现,比如城市花园这一类型的风景园林设计,其主要用途是居民休闲、散步或是晨练,出于人性化设计必须使其与居民生活区交通便利性提升、活动区域的划分、人行步道的比例与设置等等,设计人员如此重视人性化设计便能有效实现风景园林设计的人性化需求。
3.2 完善与优化风景园林设计
风景园林的整体与局部细节上的把控直接影响风景园林的质量与效果,而且在风景园林设计方案中体现对人性化考究的细节更能满足风景园林设计对于人性化设计的需求。因此,可在设计阶段更加注重细节方面,完善并优化风景园林的设计。比如设计对路线长短、浏览时间有不同需求的路线,并合理且清晰明了地设置指示牌,进行游览道路的规划与人民群众的引导,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的同时,优化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还可以对风景园林中的树木、绿色植物、花朵等加上说明牌,提供相关品种名称及产地分布情况等,或是设置二维码进行树木知识的传播,可以优化游客的游玩体验,还能加深游客对树木、绿色植物的认识,让游客觉得不虚此行。此外,还可以合理运用灯光,实现夜晚营造氛围的目的,能更好地提升风景园林的档次感、体验感以及层次感。锻炼区域与游览道路也要加强细节优化,充分考究市民群众的人性化需求,提升到风景园林的设计中来[3]。
3.3 加强风景园林个性化特色设计
风景园林的个性化设计顾名思义就是需要呈现出自身的特色与个性化体验,不顾风景园林的发展,一味地进行效仿、借鉴将会严重阻碍风景园林设计的进步以及个性化特色的形成,无法结合当地居民群众以及自然地域元素也就难以产生个性化特色。首先要将当地自然地域资源做好分析与探究,从本地特色、人文艺术、自然地域元素着手进行优化风景园林的个性化设计,尽可能在满足风景园林的使用与人民群众人性化需求的同时,提升风景园林个性化特色。
3.4 多元化风景园林设计理念
在风景园林的设计阶段中,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多元化风景园林设计,风景园林板块与区域的科学布局与划分能有效提升风景园林的实用性。单一供观赏、散步的风景园林俨然无法完全满足社会群众的需求,要深入了解多元化风景园林设计理念,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做出多元化的、适应性强的设计方案,满足人们与风景园林建设的需要。
3.5 强调当地自然地域元素
在新时代的风景园林设计中,必须要考究当地的自然元素,许多风景园林的设计由于设计风格定式或是极力追求某个绿色植物的设置,完全忽略该绿色植物与当地环境的适配程度,直接从原始森林或是野外移植过来的树木或是绿色植物可能无法适应当前风景园林,造成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目的无法完成,还会提高养护成本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所以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应强调当地的自然地域元素,对风景园林的树木设置、草坪配置以及生态系统进行统筹规划,使其能形成运行较为稳定的生态系统,降低养护成本,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最终目的。风景园林的设计不仅关乎于此地的生态系统还能带动产业的发展,设计师可以购买当地花农销售的树木、草坪、花卉,以实现风景园林设计与当地自然地域元素结合,降低植物不适应性带来的影响。而且这样还能实现就近原则,在降低了运输时间和成本的同时,减少运输过程中对苗木造成的损伤,还可以带动当地花卉培育产业的发展,加强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的考究与平衡,提高经济效益[4]。
3.6 考究生态环境进行布局
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系统来说,风景园林的设计对其也有重要的影响。风景园林中草坪的设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仅可以利用草坪的特点实现水土保持、净化空气,还可以降低气温提供水汽促进降雨,再生能力强、养护成本低使得生态系统较为稳定,在实现风景园林设计需求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有所帮助。所以要在实际设计中加强风景园林的生态环境构建以及层次化体现,实现高低层次不同的植物群落生态,使得风景园林呈现出完整的、多样性完好的生态环境及其体系,提高风景园林设计的必要性。
3.7 人性化需求与自然地域元素配置
近些年风景园林设计的发展深受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影响,但是依然存在实现不力的状况,有害气体及尾气的吸收、地下根系的生长、涵养水源的作用并不能得到较好地体现。务必从风景园林的生态系统、环境气候、水文条件、适用人群以及居民使用需求入手,做好人性化需求与自然地域元素的结合与配置,解决人与自然和生态之间的隔阂,促进生态园林的发展并实现其人性化以及科学性、实效性。
4 结语
总之,新时代的风景园林设计一定要摒弃传统、糟粕的部分,努力实现设计上的人性化与自然地域元素结合,尽量摆脱效仿与借鉴的环节实现整体风景园林设计水平的提高,打造出属于中国风景园林设计的独特风格与标准,实现人民群众生活满意度的提升与安居乐业的最终愿景。
参考文献
[1]李晓晨.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J].全文版:农业科学,2018 ,000 (001 ):148-149.
[2]邢祯安.浅谈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人性化理念[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 ,000 (033 ):2282-2282.
篇5
[关键词]风景园林、编制、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S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396-01
一、风景园林的编制中关于方案设计的思考
在对风景园林进行工程设计时要注意风景园林的编制的一般规定,首先应该有正确的设计文件内容,包括目录、说明书与设计图纸。在设计文件的编排时要注意编排顺序,按照风景园林的编制进行完整的设计。在这个设计文件中,首先要对风景园林工程现状进行简单的概述,分析施工现场的环境地形和自然条件等,还要对当地的交通情况以及地方的配备设施有相关的了解。在设计方案中要对施工的范围和规模进行简要的概括描述,对当地的地形水体以及道路设施建筑物等有一定的分析研究。在设计方案中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施工现场的现状,对施工区位的实际条件和工程涉及范围以及历史文化都要进行分析认识,在对设计方案进行构思时还要有明确的依据。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对设计本身有一个总体的构思和布局理念,对风景园林的设计构思和功能分区景观分区以及空间分布都有大致的掌握。设计方案中还应该有对风景园林专项设计的说明,比如园林道路设计以及园林的交通分析,园林建筑分布安排和小品的构思搭配,园林排水送水设计以及电气运输设计等。
设计方案中不可或缺的就是设计图纸,在整个风景园林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团队都要依靠设计图纸进行实际操作。设计图纸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使用价值的,在设计图纸中首先应该有施工的区位图,标明施工场地在城市中的位置,以及施工场地周围的情况。之后应该有详细的用地现状图纸,在这个图纸中要标明施工用地的边界范围和周边的交通情况,还要对施工用地的地形描画等高线,对道路以及有使用价值的植物建筑物进行明确的标识。设计图纸中还需要有一张设计总图,对以上所述的两个图纸进行总结并加以更细致的描述。
二、风景园林的编制中关于初步设计的思考
有了设计图纸之后就可以进行施工的初步设计了,在这个编制中要注意初步设计的内容以及步骤顺序,只有通过相关部门的合法审核通过才能确立设计内容并加以投入工程使用。在初步设计中首先要有设计的总说明,也就是设计的依据,按照政府批准的相关文献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并且有详细的施工单位设计任务书和设计任务所需的技术资料。在初步设计的总说明中要标明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施工,简述整个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规模和初步设计的施工范围。在总设计中要对工程的概况和性质还有工程所拥有的施工特征以及指导思想都有明确的阐述,要进行有原则有结构有框架的构思设计。在总说明中还要按照政府部门的规定加入消防环保卫生节能等技术专业的说明。
在初步设计中还应该考虑到种植问题的设计,关于种植设计的文件中也应该按照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的设计。首先要有明确的设计说明,对种植的计划任务和批准文件等依据有相关的描述,对种植设计的设计原则有准确的概述,并且对种植设计的分区和分类以及景观生态要求也有明确的表述。在初步设计中还要对种植土壤的成分进行研究分析以及规定,对种植植物种类的要求配置也应该细致的描述。
初步设计中还要有对风景园林施工的结构设计,根据工程的范围和所需使用的技术进行设计依据的编制,在内容上要突出对施工地质的资料研究,还要对施工主题的结构和基础进行选择安排,同时不能忽略设计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在不同景观的不同施工方式上要总结出稳定的施工措施,还要满足设计者的观念,结合以上内容进行结构的设计安排处理。在结构设计中还要考虑风景园林的送水排水系统,根据国家法律规定,按照严格的施工设计编制内容进行设计,对水源的条件和标准有详细的研究,对送水排水的系统设计要考虑到施工条件和施工环境,在设计施工中还要考虑实际情况,不能忽略不可控自然因素造成的影响。在送水排水系统的设计时依旧要有详细的图纸设计,在图纸上描绘出水流方向、流量以及其他等系统要素。初步设计中最后要对施工所用电气进行设计,考虑到电气输送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以及工程项目的牵涉内容比较繁琐,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找到专业的设计依据和资料来进行参考,对设计范围有严格的把握。如供电系统的设计,就要参考关于负荷计算和负荷等级以及电压等级的专业技术性内容,在照明系统方面要考虑到光源材料的选取以及控制方法和设备的安置问题,在防雷和接地保护方面还要注意施工技术类别和要求。所以电气设计是需要非常谨慎的。
三、风景园林的编制中关于施工图设计的思考
施工图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图纸的准确性与施工质量是直接挂钩的,所以在施工图设计时要进行严格的审核批准,在图纸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必须详尽准确。如指北针和风玫瑰图的绘制,以及图纸的坐标网和城市的坐标网换算关系,水体的定位,建筑植物的区域定位以及绿化设计区域的定位。在风景园林的施工图设计中,要对风景园林的园路和景观进行详细的标注,在单项施工的设计图中要包括平面定位和立体定位等内容。对整个风景园林的施工结构要有明确的设计图标注。
四、风景园林的编制中条文说明的思考
在风景园林的编制中有明确的条文规定,这些条纹的说明内容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的。在不同性质和类型的设计项目中,所侧重的内容和中心不同,所以实际情况中应该根据一般规定结合特定情况进行设计说明和图纸设计。设计说明的具体内容如果与实际项目无关则需要省去,设计图纸则可以适当增加,以能够说明施工意图为主要目的来增加设计图纸的数量。对编制中的概算问题应该进行细致的考虑,施工过程所需要的经济,以及经济使用情况,工程费用的安排,设施器具的置购消费等,都需要明确的表述。为了保障整个风景园林的工程可以顺利完工,就必须对施工费用进行概算。还有编制中的关于园路景观小品的条文说明,要区别类别以及实际作用,然后按层次逐步进行分类组成。在整个风景园林的施工过程中,对于结构编制的条文说明是最为繁琐的,首先要进行初步设计,之后要进行实际校对和人工审核,所需要牵涉到的专业技术也很多,所以关于风景园林的编制中的条文说明一定要细致准确。
五、总结
在风景园林的发展过程中,其价值和功能被不断强化改造,从单一的欣赏功能建筑变成了多方面的高价值的建筑设施。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风景园林的编制条文就很难实现优秀的工程设计。目前风景园林的编制依旧在不断更改创新,其价值和内容也在逐渐升华,不断的增加其专业性,对于风景园林的专业化编制思考,需要广大相关人员共同努力,让风景园林的发展道路越来越宽广。
参考文献
[1] 刘滨谊.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哲学――风景园林师的五大专业观与专业素质培养[J].中国园林.2008(01).
[2] 李燕.中国园林专业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方向[J].河南建材.2008(03).
[3] 夏宜平.风景园林应培养有理论修养的复合型专门人才[J].风景园林. 2011(02).
篇6
关键词:城市建设;风景园林;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人们对居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城市园林发展己成为城市建设中一个亮点。城市园林规划与管理如何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是当前市政建设园林规划工作人员的新课题。党的十提出了建设绿色家园,和谐家园的构想,为市政园林规划和管理部门指明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1、现代城市风景园林的概念
及作用现代城市风景园林已不同于传统园林的掇山理水、种植花木,它是在继承传统园林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求,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它的内涵已经和传统意义上的园林有了很大的区别,它的立足点已不再局限于花草树木所营造的美的感受,而是植根于现代城市的生态建设的需要。因此现代城市风景园林的功能也和传统园林的功能产生了一定的分歧,它不仅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要,更可以创造适宜的现代城市人居环境。城市风景园林是为大众服务的,具有公益性。它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文化休息以及其他活动的场所,也为人们了解社会、认识自然、享受现代科学技术带来了种种方便。它不仅可以是美化城市面貌,更重要的是它具备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的作用,因此城市风景园林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生态基础性设施。无论在国内或国外,作为生态基础性设施之一的城市风景园林在城市建设中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成为展示当地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的橱窗,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2、加强风景园林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城市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风景园林工程是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风景园林工程对于提升城市品味、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风景园林工程管理,有利于保证风景园林工程质量,从而为人类提供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加强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不仅有利于维护城市的生态安全,为人类创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而且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必须加强风景园林工程管理,提高城市风景园林工程的整体水平,从而为人类创造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
3、城市风景园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管理意识淡薄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思想先进性不足,在生态环境恶化和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迟缓的当下,很多城市的经济建设依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城市园林规划建设上的投入不多,最终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加之,一些城市管理者尚未清楚认识到风景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力,以致在这方面的管理规划意识淡薄。
3.2管理部门对园林的布局规划不科学,缺乏系统性
城市风景园林究其根本是建立一个清新宜人的人居生态环境,但是在现阶段,园林的绿化布局的不合理、不科学妨碍了绿色环境的形成,很多城市的园林规划设计缺乏长远的考虑,使规划与实施脱节,以上海市为例,有些地方急功近利、盲目跟风、互相攀比,造成资金的浪费,却没有收到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有的地方风景园林过于追求模式统一、结构对称、没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自然种植的比较少,大部分靠移植,浪费资源,没有重视生态效应。
3.3城市风景园林管理措施的不科学,不规范
现阶段,风景园林管理工作并没有形成一套标准的管理措施,导致部门在管理上出现了权限不清、职责不明的情况,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不能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作用,导致了相互推诿责任、管理养护工作马马虎虎、应付了事的情况。而且发生了城市园林绿地被随意侵占、树木被砍伐、绿地被毁坏的情况等不良现象,极大影响了城市园林的绿化事业。在我国,政府对城市园林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将其纳入考核议程,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也制约着园林管理的科学性。此外,园林养护的工作人员也是园林养护的短板,现在,大部分的养护工人只会做基本的浇水、修剪、垃圾清理的工作,缺乏专业的技术培训,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规则对他们的职责、技能水平进行考核和监督,导致了养护工的业务素质普遍较低,养护效果比较差,他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植物活着就行。
3.4园林规划管理没有形成管理体系
在目前的园林规划上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规划上由市政设计,园林建设集中在建设部门,日常维护又由绿化部门执行,这样规划、建设、维护部门相互脱节,形成园林管理上的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甚至出现了“一年建、二年荒、三年光”的现象。这样就造成园林在城市建设管理上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
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缺乏一些城市园林行业的准入门槛低,城市园林行业内的许多园林公司的管理人员都是经由其他相关行业转变而来的,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施工经验,在施工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因为得不到解决或者得不到正确解决而为以后的施工或者养护埋下新的隐患。
4、城市风景园林科学管理策略
4.1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章程
必须明确对于风景园林工程来说,必须非常关心施工的质量,如果质量得不到保障,这样不仅导致当初设计时候的理念不能很好的被展示出来,还会导致在以后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不良后果,同时还会给社会生活带来很大的不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所以对于绿化工程的管理工作一定要高度重视起来,要让风景园林这个行业越来越规范有序,同时还要注重对管理制度的完善,不仅要明确还要更加的规范化。这就要求做好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就是采用报批程序。如果一个绿化工程单位要开始施工,那么就必须要进行审批的工作,这个是由风景园林管理部门来完成的。对于施工单位的设计方案,一定要非常严格的进行审查,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景观性、实用性以及施工单位的综合素质都要包括在内;其次就是可以实施市场准入机制。要善于运用市场的一般规律来调节,在竞标的时候要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有相关的资质,如果没有就不能进行施工活动。
4.2科学规划城市园林管理工作
城市园林规划统筹工作要以大量的调研分析为基础,以足够的人力、财力、物力为保障,从大局出发,用科学理论、技术来统筹规划园林管理工作,因地制宜,尊重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确保管理工作的长远性、科学性,使园林规划满足生态城市建设需求,与城市长远发展相适宜。对城市绿化格局的规划要按照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认真分析当地的水文、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历史文脉、审美情趣等因素,对园林布局、植物配置、景观视线等进行长远而科学规划。
4.3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加大管理部门执法力度
为了维护和巩固城市的风景园林事业,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必须提高全民绿化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民自觉爱护绿地意识、确立建设和谐生态环境的观念。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风景园林的管理工作,做到高度负责,对园林的养护、灌溉、施肥、病虫防治等工作进行认真的监督和管理,尤其是重视对古树名木的养护问题,古树名木是一道风景,本身带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都是不可复制的。要对其进行保护,定期驱虫、施肥、松土、换土等等,保证良好的生长状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财富。
4.4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园林工程施工的最终效果与管理人员密切相关,因此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必须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我国施工人员的知识储备不合格,如园林项目的管理人员由建筑项目的管理人员监管,相关专业知识欠缺,导致园林工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必须加强园林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如在施工过程中,要了解工程所在地的气候自然环境,掌握当地树种的生活习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园林工程植物的栽植。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保证工程按时完工。
4.5规范城市风景园林管理,建立监管体系
为进一步促进风景园林养护市场的形成,要建立风景园林养护资质审批制度,规范风景园林养护市场的管理,确保风景园林养护质量,制定相关审批办法和管理资质标准,鼓励成立风景园林养护公司。应建立完善的风景园林精细化管理技术标准和监管考核体系,完善专业风景园林管理制度,制定各项考核评估办法,完善园林养护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规范管理工作,以此作为绿化养护管理督导检查的依据,并将结果与养护经费挂钩。最后加强检查、督导、巡视工作,定期、不定期地对全市的风景园林管理进行督导检查。
结束语:
总之,园林工程的管理是一项复杂、多方位、多学科并容的工作,这就需要管理者要有全局的理念,多方面的考虑,并不断学习,完善自我。加强成本控制、施工质量、人员素质等方面的管理,使我国园林工程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不断完善,逐步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
参考文献:
[1]杨寅正.浅谈市政园林工程项目管理[J].中华民居,2011,07:7-8.
[2]谢传祯,伍振兴.浅析市政园林工程施工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9:202.
篇7
关键词:生态;风景园林;施工问题
1.关于生态风景园林的概述
1.1生态风景园林的定义
生态风景园林是一种结合了人为设计和自然风景两种景观特征的人文类景观。它主要是通过展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为城市营造出一种更加贴近人们生存基本要求的自然区域环境。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城市中的生态风景园林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不论是在设计理念,还是在施工技术等方面均得到了质的提升。就我国目前的生态风景园林来说,生态风景园林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能有效地将人作为主题融入到整个建筑和园林设计中,也就是说,在生态风景园林中,不仅能充分彰显出人类与整个自然界之间的互动关系,还能充分表现出人类本身的主观能动性。生态风景园林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文景观形式,它完美地阐述了一种自然、健康、平衡的园林设计理念,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它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城市建设中的重点建设项目。
1.2生态风景园林的作用
逐渐走进城市化建设中的生态风景园林工程不仅能对在城市中自然环境进行一定的再创造,还能够对城市原有的自然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近些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已经达到了一种如火如荼的境界,我国在城市化建设中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我们也发现了新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城市中的空气污染现象有了明显的加剧倾向,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质量与城市人口的身心健康。生态风景园林建设在很多方面都极大推动了城市中的文明建设,并保证了现代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首先,城市中生态风景园林中的各种植被能有效地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改善城市人们的居住环境。其次,生态风景园林建设是一种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能有效弘扬本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城市人口的文化修养和深度。最后,生态风景园林建设为城市营造除了美的景观,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并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生态风景园林建设在城市建设中是必不可少的。
2.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质量的高低,往往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的质量和相关建设企业的项目经济效益。长期以来,我国的生态风景园林企业很容易忽视经营管理,园林建设企业的管理制度一般都比较落后。除此之外,在生态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高消耗问题以及技术问题等。为了更好地保证现代城市中的生态风景园林建设的质量,本文对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调查研究,其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2.1施工人员和设计师缺乏沟通
如果施工人员在工程开始前、过程中以及结束后没有与业主、设计师进行详细的沟通,很容易导致施工人员难以真正理解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在施工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施工人员根据自己的想法调整设计图的现象,这样会使得施工人员的随意性增大,进而造成施工效果和设计差距大的现象。
2.2在生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过低
施工人员自身的素质高低对生态风景园林施工能否成功完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由于生态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技术和严谨性没有建筑工程那么强,因此,很多人会误认为绿化施工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种植和铺草。而且生态风景园林往往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就使得很多素质不高的人员进入这个行业,导致绿化施工队伍整体专业素质的过低。
2.3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竣工后的验收、养护在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园林工程施工后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整理、审定相关验收资料上。编写施工技术方面的总结资料、保养计划,能有效地落实工程相关的养护任务。但是,就目前说来,我国的生态风景园林在竣工后的验收和养护明显力度不足效果不佳。其验收和养护在管理上由于缺少实践经验的指导,往往很容易出现漏洞和不足。
2.4生态风景园林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力度不足
由于园林工程施工程有很多的工程施工项目,一旦项目施工过程项目的管理不规范,就会导致各施工项目的成本过高。而且,现在的大多数园林企业并没有根椐企业发展的要求制定成本控制手段,这也导致了企业无法按照计划进行施工。
3.解决生态风景园林施工问题的有效措施
3.1施工人员应该经常与设计师进行沟通,保证园林施工的顺利进行
要想落实技术组织的相关措施,需要走经济与技术紧密结合的发展道路,做到真正地以技术为优势来取得最后的经济效益。随着生态风景园林施工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这是降低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成本最关键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下,在项目开工以前就进行工程的制订技术组织计划,并把降低施工成本当作是本计划的重点内容之一。最后,在编制相关的月度计划时,必须按照作业中的计划,来编制月度技术组织措施。
3.2园林施工需要规范的施工准则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要想顺利完成,必须充分发挥施工人员的专业才能。因此,在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对施工人员的要求十分高,首先,施工人员要有专业的基础知识、艺术鉴赏能力以及专业的操作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描述出图纸上所没有的植物的大小、姿态定位以及多维空间。其次,施工人员必须对图纸设计有深刻理解,进而才能创造出理想的作品。
3.3提高园林施工中相关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欠缺是我国园林施工队伍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可以说国内有极大的一部分园林施工程中都存在着质量低的问题。因此,进行园林施工时,必须严格把好工程的质量关,尽量选择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园林工程需要把美学、生态经济学以及建筑学紧密联系,而且在施工前,还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尽可能地规范劳动的纪律,并列出相应的惩罚和奖励制度。
3.4加强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成本控制工作
园林绿化施工需要降低相关的工程造价,直接对项目进行一定的成本控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艰巨的任务。所谓的项目成本控制,它主要被分为间接成本和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包含的是排污费用、保险费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其他与园林施工项目相关的费用;而直接成本则有种植土方的费用、苗木费用以及辅助材料费用。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管理的方式,做到真正提高效益,保证加强施工成本控制的效果,从而有效地保证施工企业质量的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使之能形成一种新的科学管理方法。
篇8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建设、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风景园林管理工作是城市生态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关建环节,其不仅会影响城市风景园林的质量,更对城市建设水平起到了关建性作用。为了能够提高风景园林的水平以及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加强园林管理的工作极其重要。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风景园林的管理人员要将自身的责任意识放在第一位,并按照相关的管理规范进行风景园林的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工作的科学性与正确性。从而在保证风景园林管理工作质量的同时,实现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有效推动,为提高城市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1、风景园林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目前,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都是以城市为载体的,并结合城市的特色,以生态有限、合理利用、持续发展为方针,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为了创造出良好的城市人文环境、生态环境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现代风景园林要与传统园林区分开。它不仅可以美化城市、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还能够满足城市生态建设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是服务于人民的建设,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美化环境,舒缓了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活压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因此,风景园林建设是贯彻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生态城市的重要环节。只有对风景园林进行良好的管理,确保其发展稳定性,才能使城市风景保持良好的状态,真正发挥其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的功效。
1、风景园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城市园林管理的相关机制不健全
目前,城市园林管理机构设置不尽合理,存在职能重复、职责交叉的现象,政府机构的园林管理与城市中的园林管理相分离,管理机构的协调配合能力不能很好地发挥,再加上城市园林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严重削弱城市园林的管理效果和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园林各项建设设施作用的有效发挥。
1.2风景园林缺乏统筹规划
我们从风景园林管理工作的技术角度来看,对风景园林进行规划必须要有大量的调研分析资料作为支撑,只有在认真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所规划出的风景园林才是合乎规定的,同时还要依靠先进技术,在总体上对园林进行合理分布,形成科学健全的园林绿地系统,从而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同时,忽略了城市生态化建设,造成国内城市普遍存在规划时由于用地紧张的现象,再加上受到资金的限制,使得城市风景园林并没有得到统筹规划,城市风景园林管理工作缺乏长久性、科学性的指导,造成了在园林管理工作中出现了园林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脱节的现状,最终造成了城市风景园林无法满足人们休憩需求,也达不到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
1.3城市风景园林管理意识薄弱
由于环境意识淡薄,大部分城市的经济建设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虽然近些年来城市的规划者和管理者已经逐渐意识到园林绿化在文明城市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却没有真正认识到生态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即使有部分管理者认识到了,但管理的方式依然没什么变化,不知道应如何改变,使得管理依然流于形式,走过场。有些管理者在口头上答应,一旦触及经济利益,就会弃城市生态环境于不顾,只看到眼前的短暂利益,不追求城市建设的健康长远发展。
1.4缺乏风景园林管理监督
由于风景园林的管理工作开展时间相对较短,政府对风景园林的管理工作还没有重视,导致许多园林管理工作缺位和越位的问题,对此并没有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大部分的城市都没有将风景园林管理工作列入政府的考核范围。所以,许多城市对风景园林的建设规划并没有重视,没有认识到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的重要性,缺乏科学合理的风景园林管理方法,使城市风景园林原有的许多功能无法发挥到位。
2、现代城市风景园林管理的策略
2.1加大风景园林管理的投入
进行风景园林管理工作时,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园林管理技术档案,这样可以方便管理工作的总结、分析和改进。建立风景园林管理工作年历,做到有预见、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管理工作。避免盲目的园林管理工作,还可以总结工作经验,并为今后的风景园林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同时,要对养护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的培训模式。制定出详细的风景园林管理标准,进行分级管理理论与实践相区分,现代化的城市风景园林绿化管理机制对于完善、改进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工作都有重要的助推作用。
2.2树立城市风景园林管理意识
在风景园林管理工作中,很大一部分工作人员存在严重缺乏科学的园林管理意识,他们以为风景园林的管理工作就是对绿色植物进行浇水或者除草工作。但是具体的风景园林管理工作却是一项系统较为复杂的管理工作。因此,城市风景园林的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园林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园林管理意识和管理技术水平,从而使其在园林管理工作中充分的发挥出应有作用。
2.3健全风景园林管理机制
政府要处理好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城市风景园林管理部门要坚持科学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制定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确保园林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对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益。可以考虑把新增园林绿地的管理工作推向市场,通过市场竞争,选择经验丰富、具有养护管理资质的绿化养护单位进行园林的养护,提高园林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园林管理部门按照相关标准对养护过程进行质量监督管理。
2.4完善风景园林管理技术
在进行风景园林管理工作时,必须要坚持科学的管理原则,将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建立岗位管理责任制,将风景园林管理的工作落实到底,定期对其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考核,使得风景园林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并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质量监督管理时一定要严格执行风景园林管理标准。
2.5完善监督机制
风景园林的管理工作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需要完善和健园林管理监督机制。首先,需要完善政府内部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奖惩和监督机制,明确各个管理部门在城市风景园林管理的分工要求。对于一些不尽责的部门,或者缺位的部门提出警告和惩罚。通过对政府内部的管理监督,保证风景园林管理制度的高效运转。
2.6提高风景园林管理人员素质
风景园林管理人员是园林管理工作的实施者,是整个园林管理活动的中心,其素质直接影响园林管理的质量。因此,应加大园林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园林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提高园林管理人员应用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园林管理效能。
2.7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风景园林的管理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在风景园林管理的工作中也应用了计算机技术。政府可以适当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等实行风景园林的管理工作。例如,可以建立风景园林工程规划的网站,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对于绿化面积和园林占地的规划和监控,可以采用卫星遥感技术,科学合理地规划园林建设同时监控园林的绿化面积的变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生态化建设特殊性质决定着我国城市管理的首要任务是风景园林管理的创新与发展。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的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因此,加强风景园林管理工作、建立和健全规范化、市场化的城市风景园林管理体制极其重要,同时完善对于城市风景园林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并且提高市民、社会对于风景园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与了解,对政府的风景园林管理工作主动进行监督。
参考文献
[1]徐磊.浅析当前风景园林施工管理中的不足和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5:140.
篇9
【关键词】信息化;多媒体;科学技术
引言:
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园林的发展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始终未能形成具有中国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园林文化。除了社会经济因素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片面照搬西方园林的内容和手法,而忽视了中国本土自然景观资源和地域文化的特征,中国园林的营造成为无源之水。由此可见,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要取得进步,必须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利用科技的力量,满足在设计过程中的需要。
1.数字技术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现状
美国自60年代在风景规划专业领域用计算机来完成各种工作以来,许多大学、科学研究机构和设计事务所都在组织大批的人力、物力、财力致力于风景园林领域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包括专业软件的开发、专家系统的研制等,并已走在世界的前沿。近十余年来,致力于园林专业信息技术理论研究的一些国内学者已经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可喜进展,如刘滨谊建立的景观信息系统理论框架,俞孔坚建立的景观美学质量评价理论模型,赵涛构想的风景园林综合信息系统理论框架等。但是,我国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在风景园林领域的应用程度依然很低。
2.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可以提供资源环境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不仅渗透了各行各业及百姓家庭,而且已经深入到教育领域。在课堂教学中,各种资源都可以在网络获取,网络多媒体技术可以为教学提供资源环境。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的特点:信息资源永远开放的;传播媒介多向交流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多媒体教育教学库提供了针对性的素材,这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都是无法实现和不可想象的。
2.1投影汇报,声图文并茂 设计成果的投影汇报,应用计算机的投影仪,用世界通行的Power point或Author ware软件,进行现状信息、设计意念,功能分区,设计图、三维效果图、三维动画效果有机的合成。将声音、图片、动画以及地理数字化信息,进行剪接和编辑,制作出正确清楚地表达园林景观设计意图的投影汇报程序。另外,利用Photoshop等软件支持多种Web使用文件格式及互联网络Homepage的功能,应用网络技术,通过Intemet全球互联网,把设计完成的作品传到电话能通到的地方,实现不受地域影响的异地合作设计或委托设计。
2.2 风景园林实景的数字化——即风景园林的三维模拟风景园林的三维模拟实际上是风景园林实景的一种图像化、图形化的表达方式。它应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等技术获取实地数据和遥感影像,采用可视化、虚拟现实技术(VR)、3DGIS等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将复杂的自然景观图形化。通过与Internet、Web的集成,链接声音、照片、遥感影像、视频动画等,使用户在三维虚拟风景园林中动态地、多视角地、全方位地、多层面地浏览和欣赏园内各景点,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为了使风景园林的景观更加直观化,我们还可以使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风景园林进行三维模拟,制作三维模型,从而全面、详尽地描述景观整体的美学特征和环境氛围等。这两种方式都是对风景园林实际景观进行的数字化,对于专家分析景观的格局和确定景观观光分区及旅游开发都有很大作用,从而做到优化和美化景观,发挥景观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经济、美学价值。
2.3应用CAD技术,可以进行景观表达 运用电子信息数据形式来描述景观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静态形式,一种是动态形式。 静态形式的景观表达类似于传统的景观表现方式,它能够将园林设计师的设计意图以形象、直观、逼真的方式表现给大众,这就在规划设计行业中常提到的“效果图”(或“鸟瞰图”),这种方式善于表现设计的细部和“亮点”。 动态形式的景观表达是利用计算机动画技术,将设计成果以一系列的画面表现出来,使观察者以步行、车行、航空等方式来观察规划设计结果。这种形式使人具有身临其境之感,善于表现规划设计的空间关系和景观序列变化。尤其是将多媒体技术融于其中,感染力将变得更强。 景观表达是园林设计师进行视觉分析与决策的有力工具。运用CAD、GIS等多种技术,园林设计师可将设计的山、水、树、建筑等对象置于基地场景中,并通过视线的分析、光线的变化、气象模拟、植物生长模拟等手段,方便的分析出设计的不足,并及时做出调整。在强调大众参与决策的今天,这种方式更为理性。
2.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文字信息、风景园林的主题及景点介绍等相关信息的数字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文字信息包括:每个案例规划与设计项目的基本情况、自然地理概况、社会经济条件等背景信息、风景资源调查及景观分析与评价、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规划设计原则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说明书等;主题介绍,特别是专题性的风景园林,如纪念性风景园林、观光型风景园林的主题介绍;主要景点介绍,包括那些有充分代表性并且富有特色的景点介绍,如名树、名花、雕塑、喷泉、广场的介绍信息。我们必须对这些风景园林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及管理。首先,这些信息是风景园林各项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必须对它进行数字化后加以保存并提供利用;其次,把这些信息数字化甚至同风景园林的三维模拟图形、图像一起提供上网后,无论是对于用户理解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思想还是对于用户在线游览风景园林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2.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轻松学习植物 由于植物属性种类繁多,在现代信息量与日俱增的今天,对学生来说难以记忆。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相应的植物选择系统,已成为园林设计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正因为如此,国内外出现了诸多以检索为主要功能的植物数据库。利用它们,可以方便地进行操作,极大减轻了记忆负担。同时,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数据库中还可以存入各种植物的图像信息和四季变化图片,进一步增强了园林设计师进行植物选择的客观性,使设计更趋合理、完美。 现在,将植物选择渗入CAD体统之中正成为流行趋势。在运用CAD系统绘图的同时,可以随时进行植物数据库的检索与信息提取,并将其联接到设计图中,使设计图中的不同植物图例具有相应的植物属性,从而实现植物统计与分析的计算机化。植物选择融入CAD系统,为园林设计过程提供了轻松、生动、直观、高效的植物选择方式,使之能将精力更好地用于设计构思的其他方面。
3.总结:
如今,园林工作者对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应用大多还偏重于数据库的建立或者单纯的制图,数字技术在风景园林中的许多强大的功能却总是徘徊在应用的门槛之外。其原因除风景园林专业涉及面广泛、问题复杂之外,主要是因为社会各界(包括风景园林界)对该领域不够重视,未形成整体的技术应用与开发力量。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世人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大尺度空间土地利用中对资源调查、景观分析、环境保护、废弃土地利用以及城市建设等方面,因此,风景园林领域所面临的范围和问题的复杂程度也日趋扩大。
参考文献:
[1]冯钟平。中国园林建筑[M]。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2]秦然。风景园林的数字化研究[J].福建建筑,2001,(4):27-30
篇10
[关键词] 数字技术 风景园林 城市园林 绿色城市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107-01
一、风景园林专业的技术现状
很多园林工作者都不习惯使用制图等数字化技术来完成设计等,大部分还是应用传统的设计手段,除了园林风景专业涉及范围较大以外,该专业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是主要原因,没有重视即无法向前发展与推进,也不能形成完善的发展体系。这种情况是无法推动技术进步的,要想将数字技术合理应用在风景园林中,应该大力倡导与发扬该技术,对园林工作者进行培训与普及,在实践中推动其发展。
与我国相对比的是,其他国家已经在早年即可以研究该领域的技术创新,针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很多研究机构都在联手专业人员进行实践与学习,投入了较大的研究成本,包括核心处理技术与一些上下游产业,甚至于一些应用软件等。而我国则在最近几年才开始有相应领域的研究,虽然一些研究数字技术应用的学者已经在各个的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如风景园林综合信息系统的理论框架、景观信息系统的理论框架、景观美学质量评价的理论模型等,便相比该技术发展的国家,我国数字技术的应用还任重道远,想要普及给更多的园林工作者,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二、数字技术应用的意义
1.项目准备工作
随着网络渗透到各个领域,让人们的工作不再单调与乏味,也极大减少了各个环节的内耗,在一个项目启动初期,各个机构之间的沟通不再只停留在奔波各种会议的阶段,其沟通方式变得多元化,一些基础信息在网络中即可共享,甚至于可以在网络中寻找灵感与解决方案,把基础信息提交给业内人士,一起寻求更好的方案。
2.资料捕捉与获得
目前有一种很先进的技术,即GIS,地理信息系统。该技术可以对地形等进行遥感评价,加以分析,给出一些数据结论,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智能的统计、编辑与操作等。如需要查询相关的数据,也可以提供更简便与快捷的服务。
3.风景园林的评价技术
3S技术可以客观准确地对景区的状况进行评价。
4.景观表达
目前有两种形式可以用电子信息数据来描述景观,即动态形式描述与静态形式描述。
5.选择植物
选择不同场合适宜的植物是一个园林设计师应具备的能力。
6.远程设计、管理与施工
未通园林设计师可以利用网络及数字技术不受空间限制的对各个地点的工地进行设计、管理与施工指导。
7.动态管理与监测
在之前提到的一款GIS技术之上,可以延伸出双叠加的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点即能够监测一些静态与动态信息,对建设人居环境及控制绿地流失等具有重大意义。
三、数字技术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1.资料收集与海选
各种建筑在初期都要进行基础信息的采集,将采集来的信息加以分析。所以,应该认真考察周围环境,将有意义的资料都纳入数据系统,对现有信息资料进行校准与核实、补充,建立一个图样库。
2. 3D MAX
想要在设计中获得更多的灵感支持我们的想法,除了思考以外,图形的建立也至关重要,一个非常合理与完善的图形,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美,延伸美,更可以让客户找到想要的感觉。基于这一点,我们要将采回信息作为背景或底图,由设计人员制成AutoCAD的二图形,再转换成3DMAX的图形来确定布局合理性、艺术要求等。艺术设计方面,借助该技术,我们可以更有效的表达自己的设计情感,意境韵味等,能够将构思的巧妙之处很好的表现出来,展示给客户,也便于设计师与客户间的顺利沟通。
3.空间关系的确定
空间关系是一种多元化的,复杂的设计关系,这其中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且复杂,如地理、历史、人文等原因,都应该巧妙融入风景园林设计,但如果只凭文字记忆是无法让人理解并产生共鸣的。借助数字技术才能够将这些复杂关系纳入其中,融为一体,让其虚拟呈现,一目了然。不仅让客户更好的理解设计师的独具匠心,设计师本身也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更全面的发展问题与不足,完善设计作品。
4.材料的选择
传统的风景园林应用中,材料选择都是凭借经验完成的,很少出现亮点。随着技术的发展,材料已经是风景园林应用中的神奇工具,选择不同的材质,表现出来的设计效果大不相同。可以说,材质是设计师的魔术笔,应用得当,起到画龙点晴的效果。但材料的选择不同于其他的技术环节,如果单凭经验,是无法大胆利用的,因为要考虑成本的损耗,看不到后期的成品效果,也不确定是否就值得使用。
在数字技术的应用中,重点强调了材料的机选环节,即建模功能,利用建模技术,对各种材料进行复合编辑,其效果起到极大的参考作用,既节约了损耗,也让设计师对其设计挥洒自如。
5.投影汇报,声图文并茂
设计成果可以采用投影技术做汇报,用常用的PPT或一些专业轼件都可以实现。在真图实感的汇报环境下,设计师不用再以文字的单调表述来打动客户,也不用解释专业理论知识等,客户看到直观的设计结果,通常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感觉,提出更合理的意见与建立,沟通效率极大提高。
6.文件信息的数字技术应用
风景园林中每个案例都有自身的规划与设计情况,也会有自己的主题,如专题主题,纪念主题等,这些相关信息应该进行数字化的管理。因为这些信息都是风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我们要对它进行数字化的保存及利用;另外,一些风景园林的3DMAX模型,图纸等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提供机客户,因为这些信息能够帮助用户更好的理解这个园林的规划思想与设计思路,对未来的使用及修改具有统筹性,整体性,是非常重要且宝贵的资源。
四、结语
数字技术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可以极大的促进风景园林的发展。在它的应用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与实施中提高了效率并且降低了成本,所以,这种数字技术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风景园林领域应该进入深入的研究与创新,争取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钟平 中国园林建筑[M]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