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范文
时间:2023-05-16 14:4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及保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开发;市场化
能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进行产业化开发,一直为学界所争议。综观相关言论可以发现,对于非遗产业化开发的争论多集中在非遗所内含历史的、民族的、区域的文化与精神意蕴是否能在开发利用中得以传承,是否会因开发利用而被逐渐淡化、逐渐扭曲,甚至于消失。我们知道,非遗技艺层面的传承保护相对较为容易,但精神层面的内容因为往往与过往某一特定时期、某种特定生活习俗与社会形态相关联而使其开发利用存在一定难度,但如果失去了这一精神层面的对应与指向,非遗的传承保护的意义与价值又如何得以体现呢?这确实是非遗保护与开发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命题,也是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与方向。笔者所指美术类非遗项目包含非遗名录分类中传统美术栏目中的所有项目和传统技艺栏目中与传统工艺美术相关的部分项目。
一、非遗产业化开发概念及其开发方式分析
(一)非遗产业化开发概念分析
非遗产业化开发是伴随着非遗生产性保护理念而提出的,可以说,无论是生态展示性开发、商业化经营,还是产业化开发的概念的提出,都是对非遗开发利用的不同角度或方式的理解与探索。在对非遗产业化开发进行方式、路径等研究之前,我们有必要厘清非遗产业化开发的概念及其特点,给予非遗产业化开发一个较为明晰的概念限定,这是进行相关研究的前提。关于产业化,杨治在《产业经济学导论》一书中提出,产业化概念是从产业概念扩展而来的,产业概念是属于微观经济的细胞与宏观经济的单位之间的一个集合概念。产业经济学家认为,产业是指具有某种同类或类似属性的企业或组织的集合,或者是指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国民经济的总和。产业化即是指具有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集合成社会承认的规模程度,以完成从量的集合到质的激变,真正成为国民经济中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重要组成部分[1]14-16。与杨治有所不同,有专家指出,所谓产业化保护道路就是把某个东西完完全全地变成一个经济产业,按照产业的规则和规律来运作。产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简单而言,就是全面的市场化。它主要包括下面几个要点:市场化经营运作形式;达到一定的规模程度;与资金有密切关系;以盈利为目的。[2]综上所述,产业化必须满足以市场为导向,符合市场化运作方式和规律,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标准等条件。
(二)美术类非遗开发利用方式分析
对于非遗开发利用,以美术类非遗项目开发为例,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非遗传统生态展示性开发,包括拓展非遗传承人队伍,保留原有的手工作坊式制作模式与传统制作工艺,以传统生态展示方式进行开发利用。譬如以某一类非遗集中展示方式形成民族或地区的文化生态展示区或主题生态园区,并与地方博物馆捆绑,以形成地方旅游经济开发特色内容,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是目前地方非遗开发利用的最常见形式,关于此方面的理论研究也颇为多见。二是非遗产业性开发。与传统生态展示性开发不同,非遗产业性开发首先必须根据当前受众的接受程度以及能够与现代工艺相结合、能够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并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等条件,遴选部分传统非遗项目,进行产业性开发。相比于传统生态展示性开发,非遗产业化开发在影响范围、经济效益、项目推广等方面明显大于前者,但由于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以及必须考虑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易于与非遗所内含的传统文化与精神指向相冲突,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传统手工艺所特有的工艺美感缺失。因此,该如何进行非遗产业化开发,如何在产业化开发中保持传统工艺的精神内涵与工艺美感等,都是我们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二、非遗产业化开发与非遗传承二者关联性分析
事实上,产业化开发的这种“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和“逐利性”等特点正是非遗保护与开发中部分专家所诟病与竭力排斥的原因,也是非遗产业化开发是一柄双刃剑的论点由来。对于非遗的传承与开发,专家较为普遍认为,整体性传承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基本方式和首要方式,价值、内涵、个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结构,外在表现形式则是其表层结构。不能脱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原生态环境进行开发,而应整体性保护和开发。[3]因此,我们所说的非遗传承开发所包含的不仅仅是技术技巧,还应包含所蕴含的区域性、民族性以及个体化、差异化的特色与价值。在此,产业化开发特点和非遗传承要求貌似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产业化要求有规模、有标准,但文化要求个性、要求独特、要求差异。产业化要求低成本、批量生产,这和手工技艺的要求正好相悖。[2]不可否认,在非遗产业化开发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产品低劣化、粗制滥造等现象,但一些成功的非遗产业化开发案例也告诉我们,某些非遗项目进行产业化开发是可行的,这在美术类非遗项目方面较为突出。在农村乡民社会非遗项目的产业化探索方面,各地不断总结出一些成功的经验,既传承了传统的非遗技艺核心和文化蕴涵,又在文化内部规律允许的情况下有所发展。这大多是以传统技艺为核心的技艺类或民间美术类,是历史上就天然地与市场互为依存的项目,如:年画、剪纸、玩具、泥塑、绣花鞋等。[2]许多成功案例表明,在某些美术类非遗项目方面,非遗与产业化开发两者之间存在着一条可共生发展的路径。关键要在厘清产业化开发与非遗二者特点之间的关联性上,寻找适合美术类非遗产业化开发的正确道路。
(一)关于市场化与区域、民族及历史特色
美术类非遗多为手工技艺,属应用美术范畴,与国画等纯艺术不同,其产生与发展是建立在民众生活需求这一前提之上。年画和剪纸等能够产业化发展,其主要原因,一是这类非遗项目与民众信仰和心理诉求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血肉关系;二是历史上其就也因市场而得以生存、传播、传承和发展,在现代条件下,能够顺利进入市场,为其生存和发展提供驱动力。[2]因此,美术类非遗市场化本无问题,关键在于能否在市场化中保存非遗所特有的区域、民族与历史特色。美术类非遗源起背景多为封建社会的乡野村镇,其较为封闭的生存空间与相对缓慢的历史文化进程造就了与之相对应的美术类非遗固有的特色与价值。美术类非遗的这种特色、价值与其源起与发展期间的地域、历史和文化背景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当对非遗进行市场化开发时,由于人们的心理、生活需求发生了转变,如何保留其内在的文化和精神意蕴就成为非遗市场化必然要考虑的问题。金元浦教授曾指出:“一切过去时代的文化资源,都有一个在今天文化语境中重新阐释和创新开掘的问题。任何文化资源想要成为生动的、活跃的‘现在时’或‘现在进行时’,都必须与今天、与今天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相联系。所以,一切传统的文化资源要想在今天发挥作用,都要经历一个现代的转换[4]”。转换是必要的,但转换成功的关键在于厘清哪些是可以转换的,哪些又是必须保留的。必须凝练出能代表美术类非遗项目的身份元素,包括核心技艺、文化符号与精神内涵,这样才能成功实现转换,才能实现属于非遗自身真正的产业化开发。中国贸促会家纺分会副会长杨兆华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走上市场?第一步是商业化,第二步是提炼中国元素,然后,将这些元素与工业化生产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2]”。
(二)关于“规模化”、“标准化”与“个体化”、“差异化”
传统非遗项目多以身口相传方式得以传承延续,美术类非遗同样如此。历史上,美术类非遗多以单个传承人或生产作坊方式得以传承,这是与封建社会供需方式以及生产水平相对应的,因此非遗项目多存在个体化特征。正是因为传统非遗个体化的传承与生产方式,使其具有了个体鲜明的艺术特色与风格特点,具有差异化特征。而规模化则是适应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而产生的,是指生产企业为了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而进行批量化生产。企业规模化生产一般包括两种路径:一是在现有生产设备及生产能力不变前提下,加大生产单元(个体)数量,从而提高规模;二是在现有生产单元(个体)数量不变基础下,提高生产设备科技水平,从而提高生产能力。标准化可以说是规模化生产的要求与结果,标准化既能保证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同时又能提高产品产量。非遗作为文化产业资源之一,进行开发利用时,虽然也有部分非遗项目在生产过程的某一阶段采用机器替代原先的手工操作,但总体而言,仍然属于手工艺范畴。因此,非遗项目的规模化生产一般采用路径一方式,即增加某一单项非遗从业手工艺者的数量,从而形成规模化生产。譬如,苏州镇湖镇就在政府引导下,集中民间绣娘并且通过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绣娘培训班,在加大绣娘数量的同时,提高绣娘的艺术素养和刺绣能力,从而形成了刺绣规模化生产。而在非遗开发标准化方面,与工业规模化生产所要求的标准化不同,工业产品标准化要求在产品规格、品质等方面严格统一化、规范化,但非遗的标准化更多指向于在一定规范前提下,单个手工艺者赋予作品的个性化艺术特色,这使得非遗产品在保证一定规范与质量的标准下,具备了一定的差异性。
(三)关于逐利性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逐利也是商人的本性,这一点在市场化的今天无可非议,不应该将其视为当下非遗产品开发粗鄙化、低劣化、同质化现象的罪魁祸首。事实上,即使在封建社会手工作坊时期,也存在产品品质高低不一现象。非遗开发出现产品低劣化现象,更多原因在于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力以及品牌效益缺失,说白了,还是属于保护不到位或保护意识淡化或片面化。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我国现阶段在利用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侧重于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5]非遗保护不仅仅是对传统非遗技艺、文化、材料以及代表性作品的静态性保存保护,更多应该在开发利用中树立非遗品牌意识,建立非遗开发利用相关标准与体制,并建立政府与市场化监管与监督机制,保证非遗在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开发中产品的品质。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传承体系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40-01
一、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意义
1.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根基的需要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无不凝结着前人的心血、智慧和思想精华,无不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无不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无不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几千年始终延续发展,成为维系民族成员的心理纽带,成为振奋民族精神的力量源泉,成为中华民族延绵不绝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对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
2.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立足时代实践、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的需要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连续的过程,是在既有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是进行文化创造的深厚土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我们要在广征博采的基础上廓清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认真挖掘提炼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价值,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阐发,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扬光大。当然,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回到过去、守旧复古,而是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要求,进行科学梳理、精心萃取,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上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用新的思想、新的精神丰富文化宝库,不断创造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
3.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吸纳融汇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在与世界文化对话交流中丰富发展中华文化的需要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与世隔绝,都需要从其他文化中汲取养分。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不同文化尽管有过摩擦、碰撞和冲突,但交流、借鉴和融合始终是发展的主流。一个民族要跟上时代,就必须善于同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广泛交流合作,学习和借鉴外来文明成果,取诸家之长,走自己的路。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具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传统。当然,学习借鉴不是简单模仿、照抄照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始终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把有益外来文化同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打上中华文化烙印,形成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使中华文化始终立于世界文化发展的潮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构成要素
1.传者与受者
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现代媒体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者。而传统文化的受者主要是人,其中,青少年是主要群体。受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受到传承内容以及传承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受者文化程度、职业类别等因素的影响。这是我们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2.传承内容
传承内容主要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传承内容应是其优秀、精华的部分,包括中华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伦理精神、民族艺术、社会制度、知识体系、节日习俗、生活方式等等。
3.传承方式
传承方式是文化传承的形式、方法、工具、手段和策略等的总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方式是传统传承方式与现代传承方式的结合。主要有民间传承、学校教育传承、媒体传承、场馆传承、文化产业传承等。
4.保障体系
保障体系主要是指保障文化传承良性运行的制度、法律、政策、措施,以及民间传承机制等方面构成,还包括运行机制、监控与评估体系等内容。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
1.加强保护历史文物
历史文物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遗迹、遗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鲜活的物质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从历史文物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社会风俗、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历史信息。没有历史文物的物质之躯,也就没有传统文化的存在,更谈不上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历史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重大历史文物的保护工作,扩大历史文物管理人员队伍规模,提高其能力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只有这样,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长期具有直观体验的物质对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留第一手资料和基本信息来源。
2.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践行者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是培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践行主体。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全体国人。只有把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为个人的行为自觉,传承体系的建设才有源源不竭的生机和活力。
应该把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到国民教育的内容之中,夯实学生传统文化的认识基础,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造就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接班人。同时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现实生活当中,重新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话语和实践指南。只有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为人们所接受,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体验和践行,使之固化为人们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
篇3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乡土文化 传统性 困境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其实施主体和惠及的主体是农民,而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程度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成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农村的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乡土文化是乡村特定区域环境下的文化积淀,反映特定时代、特定区域民族传统文化及乡村经济社会状况。在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乡土文化面临着被摧毁的危险。
一、乡土文化的概念与价值
说过:“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豍那么,在乡土社会产生的文化就是乡土文化。
(一)乡土文化的概念。
乡土文化是一种孕育于几千年自给自足的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乡土社会,依赖于乡土社会,蕴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农民本土文化体系,其实质是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它是维系当地人民群众共同生活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如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村民治理方式、娱乐方式、传统礼仪习俗、对土地的感情等。
(二)乡土文化的价值。
乡土文化作为特定时期不可替代的区域文化形式,有着重要作用:
一是区分作用。由于不同的地域产生了不同的乡土文化,因不同的乡土文化而带有不同的传统性,这足以将自己所处的乡土文化与其他乡土文化明显的区分开来。二是社会认同作用。乡土文化是乡村特定区域环境下的文化的长期的积淀,对在共同乡土文化中生活的居民具有较强的社会认同与整合作用,对维系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三是规范作用。“中国传统的乡土文化是在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农业基础上形成的,它适应于血缘或宗法式的小农经济,这种文化核心是‘礼’。豎“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成为调整农村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二、乡土文化的困境
乡土文化孕育并依赖于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乡土社会,根植于传统性,所以当传统的乡土社会解体时,乡土文化也将随之消亡。
(一)乡土文化区分的困境。
保守落后等特性是乡土文化与生俱来的,而这恰好与以先进、开放为特性的现代文化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在现代化的大潮中,乡土文化的面临严重的威胁。人们想要保存自己的乡土文化,就不会去改变乡土文化下的社会和生活;而现代化产生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大地刺激了广大的农民,想要生活的更加幸福,他们就必须抛弃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得不舍弃熟悉的乡土文化,追求接受现代的生存方式。
(二)乡土文化生存的困境。
本身固有的传统性,使得乡土文化在开发上存在诸多难题:乡土文化资源地域分布分散;流传断层和人才缺失;不能有效发挥经济效益。而市场化对乡土文化开发利用也有要求:乡土文化能够实现资源规模化、传承的连续性、经济价值。传统性和市场化的不同要求使得乡土文化的资源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对矛盾:乡土文化的生存一定要传承其固有的传统性,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又企图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必须在传承乡土文化时,实现乡土文化资源的市场化。
(三)乡土文化认同的困境。
我们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包括其生存的状态、呈现的形式、它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价值观、世界观的认同。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可供广大农民选择、认同的文化种类越来越繁多,当广大农民不再自己所属的乡土文化产生认同时,那么,认同困境就会降临乡土文化。
三、乡土文化传承的可能性
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新时期我国的文化建设提出要求“必须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豏这无疑为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机遇。
正确处理好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矛盾关系,使乡土文化在传统性与现代性在斗争与统一传承与发展中。乡土文化的传统性,是长期以来特定区域的居民留传下来的文化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要传承乡土文化的传统性;同时我们还需要做的是赋予乡土文化一定的现代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要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努力实现其经济价值,使之成为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乡土文化即应保证乡土文化传统性的前提下,实现乡土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一是要保留并保护好乡土文化的传统性。在开发与利用乡土文化的过程中,绝对不能抛弃其与生俱来的、最根本的传统性。
二是充分挖掘与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打破乡土文化资源的分布分散性局限,赋予其市场经济下的气息,能够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是实现乡土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以传统性为内容,以现代性为形式,将乡土文化予以传承。另一方面,以乡土文化传统性的方式,赋予现代性的内容,将乡土文化予以发展。
总之,在现代化的浪潮中,生存与发展对乡土文化来说是不易的。乡土文化作为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积淀有着其重要的价值,保护好传承好乡土文化,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深远。
(作者:齐鲁工业大学12级中国化研究生)
注释:
豍.乡土中国与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6.
篇4
一、儒家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各地区对儒家文化的内涵诠释不尽相同,因此儒家文化的旅游价值和旅游开发状况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李文明以庐山白鹿书院为载体,对庐山儒家文化的内涵和旅游价值进行了发掘和分析,并对庐山儒家文化的旅游深度开发策略进行了探讨,其中在策略上重点探讨了旅游形象策略、景点建设策略、产品策略和市场营销策略。李晋宏从儒家文化开发的角度,研究了平定县冠山独特的儒家文化,指出了开发利用儒家文化对丰富山西省旅游文化、指导地方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旅游地带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衍生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发展和谐旅游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梁炜从儒家文化的和谐观角度出发,探讨了儒家文化对发展和谐旅游的教育启示功能以及如何实施这种教育。方百寿、张芳芳和李洪波等建议以儒家传统文化为基础,以旅游发展的利益相关者为出发点,建立良好的旅游生态伦理体系,以保证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吴声怡、余志荣和高群认为中国旅游与儒家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中国旅游在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同时也促进了儒家文化的传播,而儒家文化的传播又进一步带动了旅游的发展。
二、曲阜儒家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故乡,也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古以来就有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地位。家喻户晓的“三孔”———孔府、孔庙和孔林在199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市现存文物古迹300多处,具有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2处,其中孔庙、孔府、孔林、鲁国故城遗址、颜庙、九龙山汉墓群、尼山孔庙及书院7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有十几处。曲阜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开展儒家文化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表1对曲阜儒家文化旅游资源状况作了简要的分类。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创造的,反映各时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与民情状况的旅游吸引物。曲阜儒家文化旅游资源多为人文旅游资源,其历经沧桑巨变的积淀,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文化的“沉积岩”,在现代社会中因其历史的厚重感而散发着独特的旅游资源魅力,也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地理景观,即现今曲阜儒家文化旅游资源中的自然旅游资源。在曲阜的儒家文化资源体系中,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很多人文旅游资源需要借助一定的自然景观表现其特有的价值,而自然旅游资源在很多情况下被赋予了浓厚的文化色彩。从文化时空观的角度来讲,人文旅游资源更多地依托于时间的积淀,属于时间的范畴,自然旅游资源表现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属于空间范畴,这二者共同构成了时空向度上的儒家旅游资源。
三、曲阜儒家文化的旅游价值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们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会产生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精神层面的需求。文化作为人类精神领域重要的构成元素,便成为满足人类更高层次需求的精神营养。而对于历史和异域文化的向往促使人们产生了旅游行为。儒家文化作为宝贵的人类精神遗产,必然成为政府部门、旅游企业、旅游研究部门、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者所关注的焦点。曲阜儒家文化对于炎黄子孙乃至世界人民而言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现代商业社会下人们寻求返璞归真欲求的精神沃土。以儒家文化旅游资源为主题开展的旅游活动不仅可以使旅游者获得视觉、听觉等方面的旅游体验,而且可以使旅游者的精神思想得到升华。因此,儒家文化在旅游业中所具有的精神价值使得旅游者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儒家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儒家文化旅游活动积极展开,祭祖旅游、修学旅游、文物旅游、节庆旅游以及美食旅游等旅游活动在孔子故里开展得如火如荼,在这一过程中旅游的社会文化效应尤为明显。现代商业社会中,曲阜儒家文化与商业元素的融合使得传统的儒家文化焕发着商业气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意见。这一政策为儒家文化的产业化吹来了一股强劲的“东风”,旅游业成为儒家文化产业链条中最为活跃的一环,不仅使得儒家文化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继续散发着思想魅力,也使得儒家文化逐渐融入到经济浪潮中创造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四、曲阜儒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曲阜市借助儒家文化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自1987年曲阜市举办首届“孔子故里游”旅游节庆活动以来,“三孔”等一批人文景观相继对外开放,还先后举办了“孔子诞辰故里游”、“修学旅游”等专项活动。从曲阜市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来看,以“三孔”为代表的孔子文化资源是其核心旅游资源,而目前孔子文化资源在旅游业中的开发利用现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节庆旅游
在孔子故里的节庆活动中,影响最广的是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它是融合了纪念、文化、旅游、学术和经科贸的大型国际性节庆活动,旨在纪念孔子对人类文化的杰出贡献,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国际孔子文化节自1984年起已连续举办了26届,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山东走向世界、世界了解山东的重要平台,已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国家级“旅游节庆精选”之一,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节庆”。其浓郁的儒家文化特色、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吸引了海内外大批游客。时至今日,孔子国际文化节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二)修学旅游
孔子故里曲阜具有修学旅游基地的特殊功能,这个功能对于孔子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游客的活动范围大多局限在“三孔”之内,游客很难找到短暂休息、停留的回旋空间。自2006年推出首届“孔子修学旅游节”后,开创了国内修学旅游的先例,整个活动从整体形象宣传、景区整合推广、修学活动策划、市场营销组合、演绎平台搭建等软件入手,挖掘孔子故里人文内涵,丰富修学旅游产品内容,改变了孔子文化旅游的既有模式,将孔子家乡修学旅游从普通观光型升级为休学体验型。通过开展修学旅游,改善了孔子文化旅游集中于“三孔”的局面,同时带动了周围旅游“冷线”的升温,带动了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修学旅游延长了游客在目的地的平均停留时间,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吃、住、行、游、购、娱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三)美食旅游
篇5
关键词:一带一路;城市;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0-0127-02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是在2013年提出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走出去”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应该坚持文化先行,通过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沿线国家落地生根[1],从而更易向其输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数千年来对世界的影响很大,是“一带一路”建设中最重要的方面,所以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和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号,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使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在城市发展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一、洛阳城市现代化快速发展为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所带来的机遇
(一)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为文化复兴提供了更多可能
洛阳是一座拥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氛围浓厚,旅游资源丰富。十三朝古都的身份使得它具有得天独厚的开发资源与利用条件。近些年来,洛阳市对风景名胜的开发始终没有懈怠,仅5A级景区就有五家之多,著名的龙门石窟就是其中之一。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佛龛造像遭受到损坏十分严重,而洛阳建立龙门石窟风景区,对文物进行修复和保护,无疑是赋予了它新的生机。龙门石窟风景区将石窟附近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整合,将风景区范围扩大,整体格局细分,提高了龙门石窟的整体观赏价值,也使得吸引海内外游客的中国三大石窟之一龙门石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签。洛阳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龙门石窟风景区的建设,从现代化发展的角度出发,注重的不仅仅是文物保护,更是文化复兴与传承。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签之一和中国特色风景名胜的重要代表,以一个大气、亲和、厚重的新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在拉动旅游业发展和推动洛阳当地经济增长的同时,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再次推向了世界舞台,无论是我国古代雕刻工艺的高超,还是佛教盛行的历史环境,无论是我国对佛教文化的深刻诠释,还是文字与经书的再创造,都得以全方位展现,文化传播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城市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能够给传统文化复兴带来更多机遇。
(二)文化产业的现代化管理方式为文化复兴奠定了良好基础
丝绸之路开拓了人类最具影响力的文明交往的通道。由古代中国丝织品打开的这条商贸通道,不仅是一条影响巨大、流传广远的商贸带,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典范性、文明交往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带[2]。因此这条文化带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而作为丝路起点也是文化带起点的洛阳,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现代化管理上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奠定了良好基础。洛阳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出土文物不计其数,与国际社会的友好往来更是以文化作为中轴而进行的。享誉世界的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内有许多寺院、碑刻、佛像,它将佛教文化按地域区分规划,使人们更清晰的了解佛教发展传播史,了解佛教文化传承以及地域差异所带来的宗教差异;寺中建立与佛教和白马寺发展背景相关的小型博物馆,对文化进行小范围整合,供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信徒和中华文化爱好者们研究;它定期举行佛事和法会、诵经等活动,彰显了白马寺所蕴含的丰厚佛教文化底蕴和健全的管理机制。在漫长岁月中,随着社会的变迁,白马寺不断地演变与发展,逐渐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现代化发展和管理模式[3]。身为十三朝古都的洛阳,在文化产业的现代化管理上,不仅仅体现在白马寺的建设经营管理和佛教文化的兴盛,在出土文物的现代化管理方面也有杰出表现。由于洛阳博物馆馆藏量巨大,于是洛阳市于2007年底开始建设全新的展馆并于2009年正式竣工,馆藏的四十多万件文物终于有了踏实的落脚地。灿烂的文化底蕴促使这座博物馆在设计之初便已完全规划好馆藏分类并同博物馆的整体建筑架构相结合,将大批量的展示文物按照年代、地域、风格等方面划分在了不同展厅,这样就使得每一个展厅都拥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但各个展厅间又紧密相连,让观赏者在品味每一件独立的文物时又能体会到中国历史的厚重。而洛阳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普及传播机构,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展示文物,还有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学术研究。通过对博物馆的现代化管理,提高馆内学术氛围,重视学术成果,重视与高校和其他相关文化产业单位的交流学习。
二、洛阳城市现代化快速发展为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所带来的挑战
(一)新媒体发展为文化复兴带来的冲击
新媒体传播在城市现代化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相比于传统媒体,它具全民传播、全域传播和去中心化传播等特点,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的将消息向受众传播,且受众可以凭借自身意愿参与其中,成为传播环节中的一员,使每一条新闻消息都更有价值,因此新媒体传播逐渐在城市现代化传播体系中占据主要位置。从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的过渡转型,到新兴网络媒体的高质量建设,都是洛阳媒体现代化发展的缩影,而新兴媒体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和传播方式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洛阳日报》是洛阳市当地一家具有权威性的报刊,从1948年开始便伴随着新城市的诞生而呱呱坠地,几十年来历经风风雨雨,其中,它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的转型期表现尤为突出。它没有固步自封,而是结合受众需要成为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增加网络栏目,提供更多资讯,实现了从传统纸媒向数字化媒体发展的华丽转身。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联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固定性”,与多变的现代文化形成巨大反差,于是新兴媒体在向受众传播的过程中常常不会选择已经“老旧”的传统文化样式,而是跟随时代步伐,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快餐文化”。所以传统文化面临着新发展,新媒体也面临着如何将传统媒体和传统文化与自身相结合的问题。
洛阳小调曲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是中华传统戏曲的一个重要分支,承载着华夏大地的艺术底蕴和洛阳的地方特色,但作为传统戏曲,小调曲同京剧一样在新时代条件下面临着来自西方文化与流行音乐的冲击,而高速传播的西方文化和感染力越来越强的流行音乐的载体,就是传播力与生命力日益强大的新式媒体。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复兴的一个关键阻碍力量就是新媒体发展带给它的冲击。
(二)一带一路新形势下土地开发格局对传统文化复兴的负面影响
“一带一路”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总体方略。建设“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长期的国家战略,必将对中国国土开发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传统文化的复兴,而这种影响中比较明显的便是对中国传统建筑以及相应文化造成的破坏[4]。
古代建筑物中也不乏具有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的能够反映朝代文化风格特色的建筑物,但是要建设现代化都市,就势必要进行土地开发,对先有土地格局做整体规划,建设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式建筑,这就与同一空间中的古代建筑物发生了冲突,而古建筑也因此面临着被重塑或的可能,这对传统文化的复兴无疑是一种伤害。因此重视土地开发格局的合理性是必然事件,否则给传统文化造成伤害将不可计数。
三、如何抓住机遇而规避负面影响,以促进传统文化复兴
(一)合理开发传统文化周边产业
洛阳城市现代化发展飞速,对优秀传统文化复兴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种形势下,想要令传统文化重绽光芒,我们就要想办法抓住机遇而努力规避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合理开发与传统文化相关联的产业以促进并带动其发展就是一项良策。从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难看出,适当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加大文化开放力度,能够强化宣传力和传播力,因此这就是城市复兴传统文化的突破点所在。
洛阳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传统文化周边产品也拥有着一定数量的市场需求,从龙门石窟到白马寺,洛阳可供发掘的文化价值数不胜数,无论是旅游产业还是最直接关联的文化产业,只要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把握住机会,稳定健康发展,就一定能够促进传统文化复兴。
(二)直面挑战转危为安
由于历史发展的不均衡、宗教问题、族群与文化的差异,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互信,会遭遇文化差异、误解以及地区政权更迭、地缘政治格局等不确定因素的干扰甚至破坏[5]。因而在推进传统文化复兴的过程中,必须实现经济、人文、社会等各个领域公正公平发展,人文交流、文化的沟通非常重要。对于新媒体发展为文化复兴提出的挑战,我们要善于利用新媒体的发展力量,而去规避负面影响,注重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将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条件,使新媒体为传统文化的复兴服务。同小调曲类似,中华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要想突出重围,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性是必要手段,充分认识新媒体,认识自身发展的局限性,规避负面影响正视缺陷的同时,借力发挥促进文化复兴的作用,才是万全之策。
参考文献:
[1]蔡武.坚持文化先行建设一带一路[J].求是,2014(9).
[2]施福平,唐丹妮.发挥上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先发效应[J].上海文化,2014(8).
[3]宋斐.白马寺建筑与环境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09.
篇6
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双链式旅游模式
中图分类号:F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7-0073-03
文化所具有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那么如何将民族文化传承下去并得到延续发展呢?我们提出了一种相比较低投入高产出的旅游模式,就是在旅游产业中融入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从而发展旅游及民族文化。这不仅可以将民族文化进一步让人熟知,同时也给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源泉动力。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云南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中融入丰富的民族文化成为了旅游业新的发展方向。西部部分省市地区也将民族旅游作为发展经济的有效手段,相应推出各民族的旅游文化开发项目。这些旅游开发项目的进展,影响着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进程,关乎着民族文化的复兴,以及决定民族文化变迁的发展方向。
一、双链式旅游模式的提出
(一)双链式旅游模式的概念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其自身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生活质量的要求,加快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让旅游业面临新的问题——市场开发的盲目性,旅游市场的低迷。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实现开发者、游客和当地居民三方共赢?我们提出双链式旅游模式。双链式旅游模式是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以适应游客的需求,追求更高层次的服务质量。
文化产业是将物化了的文化融入到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流通以及消费与传播等组成的经营性组织中,是以营利为目的、市场为目标的经济活动。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经济市场规模的扩大,形成了文化与市场经济相交融的局势。文化通过物化的生产与流通、分配与消费,形成了产业化的形态文化。有关专家依据云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总结为:云南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只能走混合型、外向型、资源整合型和伴生型的发展模式。因此将文化融入到民族地区旅游中和以民族地区为特色、以民族地区居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民族地区发展为目的的开发活动中。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双链式旅游模式就旨在将物化了的文化结合到旅游活动中,使之成为新型的旅游模式,以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满足游客的需求。
(二)发展民族地区双链式旅游的意义
1.加快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民族地区双链式旅游主要针对的是民族地区的农村,发展民族地区农村旅游业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民族地区更好地抓住旅游业发展的机遇,拓展旅游市场。同时,促进民族地区的农村从单纯的农产品生产向高效益的第三产业转移,拓宽经济辐射的范围。民族地区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使一三产业相互渗透,也有利于加快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增强发展动力。
2.保护和发展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
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及建筑文化等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背景及内涵,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民族地区的历史积淀、文化潜质与自然景观通过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能得到完善的保护和继承。
3.解决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和改善生活环境
根据研究,旅游业每增加一个就业机会,就能带动相关行业五个就业机会,发展民族地区的旅游业是民族地区的居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有助于解决剩余劳动力并提高民族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以达到缩小与发达地区的贫富差距的目的。同时,生活水平提高对于改善教育体系,提高综合素质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文化传承的问题与挑战——以大理市大理镇龙龛村为例
(一)龙龛村概况
云南省大理市大理镇的洱海边,有个美丽的小渔村——龙龛村。龙龛村坐落在风景优美的洱海湖畔,可上观苍山雪,下望洱海月,是典型的白族聚居地。龙龛村由7个自然村庄组成,其中龙下登村临近龙龛生态园,以旅游开发为发展依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龙龛村因地制宜,在惠农政策支持下,抓住了生态环境发展方向,不仅突出了此地区的特色,还做大了产业经济的“蛋糕”,使之成为一个富裕新村。
龙龛村发挥当地优势,以农民收入和经济发展为目的,曾投入329.5万元的资金,重点实现旅游业的发展,突出产业经济支撑,将地区打造为新生态旅游村。该地区针对当地民族风俗特点,对本主文化、白族民居、龙龛古渡以及海宴庵等历史文化科学规划、综合整治,有效促进旅游资源、民族文化和自然环境多方面立体结合,共同促进本村经济发展。
(二)龙龛村旅游发展与文化传承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旅游业已经成为大理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旅游业发展的这个契机,不仅给龙龛村带来了一个支柱性产业,同时给这个小渔村分到了一块发展的大蛋糕。龙龛村凭借着自身旅游资源、村容村貌、浓郁的白族风情,吸引着各地游客。村民们纷纷从田地走出,利用旅游,脱贫致富,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另一方面,随着龙龛村旅游业的发展,也造成了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的强烈冲击,逐渐汉化。从语言及服饰方面来看,民族语言使用越来越少,并出现了语言词汇加入汉语的趋势;民族服装只有在大型民族节日上才会出现,日常生活中几乎很少穿着。从民俗及建筑方面来看,传统古老的风俗逐渐失传,年轻人很少知道本民族古老风俗;建筑方面改变“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特色,以洋房洋楼所取代。这无疑给白族文化传承带来巨大影响。本地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渐渐流失、传统习俗的变样或丧失等等都在告诉我们保护当地民族民俗文化的迫切性。理性地面对外来文化,去粗取精。同时,致力于保护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到本地与外地、本地和西方的最佳结合。在加强白族文化的保护、不被外来文化所侵蚀的同时应寻找白族文化在大融合的环境中传承和发展的新道路,确保民族文化更好地发掘与保护,并完整传承发展。
突出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地域特色,是增强旅游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一是民族文化表现形式。可以通过民族村以及对民族特色家庭访问等表现。二是旅游资源与民族文化的结合发展。三是对民族文化深度挖掘,推出民族文化旅游系列的产品。例如:龙龛村属于大理地区典型的白族村落。旅游业可以和浓郁的白族风情有机结合,将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当地民族文化有效结合,实现地区的建筑文化、民俗风情与围绕该地区展示南诏文化、洞经古乐及苍洱风光等有效结合发展,这既能做到知名度的提高,很好地吸引游客,又能发扬民族特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加民族自我保护的意识。
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迫切又重要的问题。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必将导致与本地区传统文化的矛盾。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是需要多方面来共同完成的。作为政府部门,要积极制定相关保护的法律法规,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在大局上把握文化发展的方向,积极支持当地保护传统文化。作为游客和当地居民,一定要从保护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融入当地的民族特色文化中,自觉参与民族文化传承。政府和民众的合理配合,才能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和文化完整的传承。民族文化具有的独有魅力和风采也才能更好地向世人展示。
(三)龙龛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龙龛村加快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一是旅游交通的进入性和通达性不平衡。由于龙龛村坐落洱海边缘,与海西的交往都以船舶为主,又随着大丽高速公路的开通,缩短了至周边旅游区的时间和空间距离,致使游客停留的时间缩短,忽略了该地区。二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平衡。到龙龛村游玩的游客大都是上午由旅游团带领到码头,坐船出游至南诏风情岛,在船上观看白族婚宴“掐新娘”,“绕山灵”等舞蹈和品尝特色茶道“三道茶”。在龙龛村停留的时间相对较少,影响了龙龛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市场占有不平衡。目前成功组建了大理旅游集团,并在大理市辖区内部对重点景点、洱海游船等市场进行了局部整合,但对龙龛地区的旅游文化,调控力度不足,仍处在被动地位,不利于龙龛村旅游开发。四是保护力度较弱,环境破坏严重。龙龛村濒临洱海,10多年前,其水可直接饮用,但随着旅游等开发使洱海水受到了污染。虽然政府实行了退耕还林,村委会也出台了村庄环境整顿措施,但还是存在相对环境问题。
虽然龙龛村的旅游开发与当地文化之间有一定的互动,但是龙龛村也面临着发展的新问题。比如,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解决好发展中伴随出现的民族特色淡化、吸引力不够和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稳定发展,最终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双链式旅游模式的结合发展。
三、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融合的双链式旅游开发模式的探索
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离不开两者之间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以及全球休闲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与旅游的内在需求和保持民族特色的根本性决定了应积极探索推进旅游与文化发展的道路,实现两者融合共进。
(一)重塑旅游新形象,实现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往往离不开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为建设旅游胜地奠定了自然基础。在拥有良好的旅游资源地区我们更要与民族文化资源进行融合,实现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在经营管理与服务中,体现出文化与旅游二者紧密的互动与依存关系。
1.秀美的自然资源为根本
对任何一个地区的旅游来说,自然风光都是重之又重的重要旅游资源。旅游的目的就是融入自然,融情于景,与自然和谐的相处为根本的发展,这也是自然的最大卖点了。龙龛地区拥有着独特的“银苍玉洱”、“风花雪月”景色,呈现出上有苍山、下有洱海的田园风景。苍山雄奇,洱海秀美,诗情画意,浪漫风雅,无不是一卷人人羡慕、流连忘返的天然画卷。
2.浓郁的民族文化为血肉
大理,凭借着绚丽多姿白族风情和浓郁的白族文化,跻身成为了“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历史悠久的白族文化也成为了大理旅游业振兴依托的“根”。白族文化在龙龛村等地区更具有浓厚的韵味,深入村寨更能体验民族风情与文化特色;也是少数能使用民族语言的地区之一。村寨中保留的传统特色文化,是旅游中独具特色的吸引点。
3.独具的特色、个性为衣裳
在旅游业中个性是发展的生命力,特色是发展的竞争力。在旅游业中突出地方的特色,就是将自然与文化有效结合,实现“人无我有,我有人无”的独具特点。龙龛村的风光:苍山、洱海;龙龛村的文化:白族文化、本主文化和民俗风情也是与其他地方所不同的。此等种种无法替代、无法仿制的风光与文化就是龙龛村旅游的最大特色。为避免同质化,我们就可以利用独特的资源形成独特的产品,最终提高旅游产品的档次。
4.民众的市场需求为依据
在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今天,充分利用旅游等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是今天社会需求所决定的。双链式旅游模式充分利用资源,彰显个性,挖掘特色,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创造出更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在旅游产品中注入民族文化的内涵,使其形成具有个性的村寨,在不失去原有文化特色的同时,具有新的市场活力与动力,拥有自我特色品牌。
(二)旅游业中充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是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方法
对于不同的区域和民族,由于各地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形成了有异于其他地区、民族的独特民族文化。这种民族文化是在长久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固定性,不能随意去效仿,否则就会出现失真性。好比白族人民的“蝴蝶会”、“三月街”、“绕山灵“等传统节庆,体现的是白族文化的独特性,不能出现在其他民族文化中。类似属于本民族的民族活动只能在当地进行,如果迁徙到了其他地方就会失去其民族文化的真实性以及存在价值与意义,同时也就毫无独特魅力与吸引力可言。
对民族文化资源充分的挖掘,将会有利于民族文化资源品质的提升。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先进的、优秀的,其中部分内容存在落后性、愚昧性。对此,有必要将传统文化中落后愚昧的内容摒弃或改善,并加大力度宣传民族文化中的先进内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优秀文化资源吸引广大游客。同时,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先进资源过程中,可以实现游客与当地居民交流,让游客零距离欣赏民族文化,真正走进民族文化中去,实现游客愿望的最大满足。放缓旅游活动的步伐,延长游客与当地居民交流与停留的时间,这不仅使游客得到满足,也提高了当地的收益,增强了当地旅游的竞争力。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双链式旅游模式就是为了达到满足游客旅游的目的,同时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项目研究发现,只有将特色民族文化形成品牌才能打动游客并将其宣扬。而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遗产。怎么样才能达到共赢的目的?只能在文化产业上动手脚了。将文化产业物化,在物品上加入文化元素,如白族手工艺技术:“扎染”、“纸扎”、“泥塑”等。其中“扎染”的手工艺技术被国内外公司看中,其在国内国际旅游商品市场上拥有大好前景,企业纷纷和当地农户合作,以扎染工艺的原生地为基地经营扎染品。以期发展民族特色文化,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双链式旅游模式的开发、发展、共赢的目的。
四、余论
民族文化资源是各个民族乃至全世界人民最珍贵的历史资源与社会财富,不仅是民族情感和精神的重要寄托,同时也是民族活力的体现和发展的源泉动力,更是民族地区旅游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提和依据。但是大部分地区为了急切地摆脱该地区贫困、落后的现状,不重视环境资源的保护,肆意开发利用有效资源,结果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民族资源的庸俗化、价值取向歪曲化、特色文化淡化,不仅丢失地区拥有的珍贵民族文化,还阻碍了旅游开发的步伐。所以合理开发利用属于本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既是保障了民族地区在旅游行业中持续的发展,更多的是保护民族智慧的结晶,保证民族文化不至于失去传承,所以有效、合理地深层次开发与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对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文华.大理民俗旅游的发展[J].昆明大学学报,2001,(1):28-31.
[2]王丽珠.旅游资源与大理旅游经济[J].云南社会科学,1999,(5):50-54.
[3]李燕萍.大理白族传统文化与旅游业互动发展[J].天津大学学报,2011,13(1).
篇7
摘要:贵州是一个多民族交错杂居和少数民族成片聚居的省份,共有包括苗、布依、侗、土家等17个世居民族。各民族节日文化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丰富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同时,也成为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非物质实体。如何在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同时保护本民族的节日文化,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在保护民族节日文化中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同时又通过开发来更好的保护传统节日,这是一个两难问题,也是保护贵州文化千岛,开发少数民族原生态旅游,促进贵州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一条必由之路。
关键词:少数民族 节日文化 开发保护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省份,共有l7个世居民族,他们是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彝族、水族、白族、满族、壮族、瑶族、蒙古族、羌族、仡佬族、毛南族、畲族。其中布依族、水族、仡佬族3个民族的人口,均占国内本民族人口的90%以上,苗族和侗族人口也超过了国内本民族人口总数的一半。贵州各个少数民族和汉族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他们在历史上曾创造出各具特色的狩猎文化、稻作文化、山地游耕文化,具有千姿百态、多元文化的色彩。由于交通阻隔和开发较晚等历史地理的原因,一些在其他地方早已消失的文化环境和文化现象在贵州得以延续保存下来,在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中,特别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性、传承性、群众性的民族节日文化至今仍存在于少数民族群众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之中,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这种节日文化不仅是本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贵州开发旅游文化资源打造“多彩贵州风”文化品牌的宝贵历史资源。
一、贵州少数民族节日概述
贵州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贵州民族节日数量繁多,内容丰富。贵州民族节日堪称全国之最,据有关统计贵州各少数民族一年中的节日集会共1046次,全省具有影响力的少数民族节日有苗族的苗年、姊妹节、四月八、吃新节、龙舟节;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侗族的祭牛神节、林王节;彝族的彝年节、火把节、赛马节;水族的端节、卯节;仡佬族的祭山、吃新节;瑶族的盘王节等,这些民族节日基本上是本民族全体群众的节日,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内涵丰富,除本民族群众参与外,往往还吸引相邻的其他民族的群众参加。每逢节日来临,各族人民穿上节日的盛装,举行唱歌、跳舞、吹芦笙、上刀梯、击铜鼓、斗牛、斗鸟、赛马、摔跤、赛龙舟、舞龙灯、演地戏等活动,其场面之盛大,其情景之感人,让游客们留连忘返。
民族歌舞、民族服装、民族礼俗在这些不同类型的节日中得以集中展现,每一个节日盛会就相当于一个露天民族风俗风情博物馆。其中,舞蹈性质节日最具有代表性。典型的祭祀性民族舞蹈就有苗族的木鼓舞、粑棒舞;布依族的转场舞、回旋舞;侗族的龙脱皮舞;彝族的海马舞和水族、瑶族的铜鼓舞等等。代表性的节日喜庆类舞蹈就有苗族的板凳舞、芦笙舞、古瓢舞;布依族的铜鼓刷把舞;侗族的哆耶舞;彝族的跳脚舞;水族的斗脚舞;瑶族的狮鼓舞和土家族的摆手舞等等。这些舞蹈原汁原味,形象生动,具有全身舞动的韵律感,有强烈的感染力,最具有地方色彩,最具有民俗意味,最具有民族特性。民族节日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教育资源、科学资源,民族文化是贵州开发民族风情旅游的灵魂。
二、贵州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开发现状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对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是包括所有少数民族在内的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各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化特点,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有自己的服饰饮食文化,有自己的节日文化。就贵州省来看,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居住地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这种分布特点也导致着周边少数民族受汉族影响较深,大部分和汉族居住在一起的弱势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被汉文化同化的趋势。因此,在少数民族节日文化旅游开发中,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节日文化开发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 贵州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在旅游开发中面临着同化。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各少数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沉淀,积累起来的生活习惯、风俗观念、、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总和,是贵州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各地出现了一哄而上的情况。比如四月八是苗族传统的节日,而苗族地区周边的其他少数民族也过起来了四月八,给本民族造出一个节日来。这是典型的弱势民族节日被强势民族节日文化同化的节日。很多人口少的少数民族纷纷抛弃自己民族固有的节日,转而投向周围人口较多的民族节日。这种现象的存在,为保护本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带来巨大的隐患,是对本民族节日文化传承的毁灭。
(二)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有低俗化和滥用的现象。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部分旅游目的地为了满足游客的观光要求,在传统节日中加入了众多非传统的成分,使原本内容丰富的节日变成了逗游客开心的“丑戏”,甚至加入了黄色下流的成分。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传统节日的节期也被随意改变,内容也被随意编排,节日文化在某些地方已经沦为一种单纯的商业表演,失去了该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不少民族地区为了增加旅游的吸引力,获得媒体的吹捧,各出高招来打造旅游胜地。在黔东南某地举办的国际苗节期间,其中有个表演节目就是在大街上进行苗族歌舞游行。为了争取政府的关注,吸引游客的眼球,各个游行的队伍各出奇招,有些队伍为了突出与众不同的特色,竟然把原来短裙苗族服饰里的绑腿换成了性感的肉色,虽然很前卫吸引人的关注,却破坏了原生态的民族风俗。还有各地经常举办民族小姐、民族形象大使的选拔活动,这种活动从出发点上开是好的,但商业化操作下来就变味了。很多地方选出来的民族小姐、形象大使根本就不是原住的少数民族,甚至连本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一点都不了解,试想这样的小姐如何能代言该民族?
(三)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旅游开发品味不高,没有作为该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最主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在贵州十八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整体上都出现一个自然风光与民族节日文化开发结合部紧密的问题,绝大多数民族节日在旅游区仅仅是陪衬而已。同时节日旅游活动部丰富,旅游景点开发的节日旅游大都形式单一,基本上年年重复,缺乏创新,看得游客都厌倦,回头游客人数极少。民族节日旅游基本上还停留在简单的、大众化的表演上,缺少高文化品味、高质量、集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为一体的多元化民族节日文化。
三、建议与对策
有关专家在调查中发现,贵州部分民族地区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文化形态发生变异,传统的某些类历史及文化内涵不复存在,更多地衍化为纯粹的表演和旅游节目;许多民族手工技艺如某些刺绣工艺、蜡染技艺、雕刻技法等,逐渐被工业化产品替代;相当一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项目如口头文学、民歌、古歌、乐曲、曲艺曲目等在原流传地区因无人继承而濒于失传。近年来,贵州开始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已于2002年7月 30日经省第9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
在保护民族节日文化中开发民族节日文化旅游。民族节日文化是民族旅游资源的源泉,若无民族文化,民族旅游资源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把握好并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是提高贵州民族地区旅游品位的关键所在,把握和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其保护和开发。少数民族节日文化的旅游开发,必将受到外来强势文化、商业价值观念的冲击,其民族特性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在旅游业的开发中一定要谨慎,各地政府一定要重视对民族节日文化的保护,要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外来者的涌入,异族异地文化、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的引入,旅游地传统的民族文化逐渐被同化、冲淡以至消亡。
在旅游开发中保护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开发给民族节日文化的保护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放弃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以“保护民族文化”为名限制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行为。保护不是保守,并不是原封不动地予以继承和提倡;保留与创新相辅相成,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民族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民族传统文化只能在舍弃与创新中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对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合理的开发,提升当地的旅游文化价值,同时通过旅游开发来为保护民族文化提供资金,发动更多的社会资源来参与保护。
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如果不加以创新和变革,也就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因为这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不相符。例如大型民族歌舞 《多彩贵州风》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多彩贵州风》是省委、省政府为贵州旅游市场量身订做的一台歌舞节目,目的是为提高贵州的整个旅游软环境。与周边省市相比,贵州旅游市场缺乏常年演出的文艺节目,这是与邻省旅游业的差距所在。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的推出,不仅弥补这方面的空白,而且荟萃了原生态的民族歌舞,使得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中得到了传播和继承,备受赞誉。《多彩贵州风》集多民族的风情为一体,囊括了众多民族的优秀代表性节目。该节目的创新,在于在传统的民族文化中融入了舞美、灯光,体现出很强的现代气息,既保持了原生态的元素,又有强烈的时代感。集朴素、华丽、原始、现代为一体的《多彩贵州风》,以她特有的绚丽与清新,赢得了海内外观众的青睐。《多彩贵州风》的成功推出说明了它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多彩贵州风》在开发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时候注入了新的时代元素,使得贵州的民族文化在旅游业中得到了突破性的开发,同时也继承和传播了传统的民族文化。
我们对少数民族节日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不仅仅停留在开发利用上,同时总之,在旅游业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的问题上,既要考虑少数民族节日文化的发展,又要有利于旅游的开发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要辩证地看待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保护与开发应该是对立统一的, 保护是为了开发,开发是为了更好地保护。 保护与开发是密切关联的,是相互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只有二者的关系处理好,这样才能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的优势,为推动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民族的进步,为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贵州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再加上贵州有着49个少数民族,如此丰富的民族文化构筑了贵州民族文化的丰富性。贵州民族旅游的核心应是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的高度融合,这是贵州民族旅游的精彩之处,也是值得挖掘和升华的元素。在自然资源基本上被开发殆尽后,贵州只能开发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来满足不断升温的旅游市场,在民族文化中,民族节日作为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成果,它积累、继承、发展,并周期性的展示自身的传统,坚持民族拥有的文化身份,是贵州旅游最具有魅力的特色之一。
参考文献:
[1]贵州通史编委会.贵州通史[ M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1月.
[2]周春元.贵州古代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
篇8
【关键词】白族民居彩绘 彩绘艺术文化 建筑 传承发展
一、白族民居彩绘的价值体现
(一)历史价值
白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少数民族,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自己丰富多彩的身影和不可磨灭的足迹。洱海新石器文化、青铜文化、南诏文化、大理文化可以说是白族文化史上的辉煌。洱海新石器文化的装饰艺术的产生,青铜文化装饰艺术的发展,南诏、大理时期密教的盛行,绘画艺术的繁荣和建筑的发展都成为大理白族建筑彩绘艺术坚实的根基。特别是唐朝初年的大理南诏国就是在中原统治者的支持和扶持下建立的一个强大而独立的奴隶制政权,一直延续到五代、宋时的大理国。由于中原政权的空前强大,影响了当时大理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统治阶级大兴土木,营建城镇宫殿和寺庙塔刹,不难推想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如太和城、白崖城、大理城等建筑的修扩建,以及大理三塔、下关蛇骨塔佛图寺塔、弘圣寺一塔等佛教建筑的建造,都对白族民居建筑民族风格和彩绘装饰特色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大理一些曾经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形式随处可见,而在这些深宅大院的大门、照壁、墙面、梁柱、天花板等部位都绘有精美丰富的彩绘图案,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和经济条件是无法实现这样独特的艺术构想的。我们可以通过现存的民居老建筑的外貌形态、彩绘装饰技艺的多样性、彩绘图案的丰富样式以及彩绘数量的多少等信息,作为研究大理白族地区在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发展状况、人民生产生活水平以及思想意识形态的佐证资料,对大理白族文化的研究提供有益帮助。
(二)文化价值
大理白族民居彩绘艺术是白族文化的独有符号,其功能不仅限于保护和美化建筑体,它更多地被赋予了一种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多以符号的形式出现。符号思维,亦即象征思维,是与逻辑思维并重的两大思维方式之一。在符号思维盛行的原始时代,它常常成为思维的主导者,创造神话、建立仪式、主宰巫术和宗教等一系列早期文化现象。然而在过去,符号思维是很难被理解和揭示的,人们只是把它作为从事艺术创造的手段,没有充分意识到它在人类早期思维实践中的主导地位。直至今日,人类文明的巨大飞跃也没能影响其在某些领域的重要地位。
白族民居彩绘作为一种特殊的意指符号,常用象征性和寓意性的手法去构筑和装饰意境空间。例如人们经常在彩绘中使用象征洁身自好、圣洁高贵的莲花、牡丹、等花卉;松、竹、梅、兰寓意内心的坚忍不拔和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用蟠桃、葫芦、葡萄等瓜果造型祈福家族人丁兴旺、长寿多福,表达劳动人民对生命生生不息的渴求等。彩绘的图案题材内容纷繁复杂,这些彩绘符号传递出一个家庭或者族群的兴衰荣辱、历史沧桑,承载着人们复杂的思想情感和心理诉求,让人感受到了白族祖先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在与大自然发展的过程中,以民居建筑作为载体,运用彩绘这一表现手段,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图案造型和民族色彩的装饰符号以表达纳福迎瑞、风调雨顺、消灾免难等美好愿望,这种由物质空间表象映射的文化效应是白族民居彩绘最大的特色和价值所在。
(三)艺术价值
云南大理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气候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了古朴典雅、有鲜明地方特色和独特建筑风格的白族民居建筑风格,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建筑形式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阁楼”“六合同春”。其中较为常见的是“三坊一照壁”的独门独户为单元和“四合五天井”的多户人家的长廊式天井院落。房屋根据不同的朝向和地形,作纵向或横向拼接而成,体形规整、对称、严谨;而屋内院落布局、庭院绿化、照壁门楼、白墙青瓦、坡顶屋面、流檐飞阁、淡墨彩画、精美石木雕刻、泥塑等细微之处无不彰显出白族民居装饰艺术的细腻和丰富,使白族建筑特色尽显无疑,成为白族民居建筑艺术的点睛之笔。
白族民居彩绘是构成大理
白族建筑装饰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其表现形式多采用淡墨画、彩画和泥塑,运用颜料、油漆在建筑的墙壁、照壁、山墙、房檐、屋梁、斗拱、天花、大门、窗户、转角等部位上彩绘。涉及的题材内容丰富多彩,普遍以动物、植物、器物、文字、山水以及历史神话故事为主。常绘制的图案有龙、凤、狮子、兔子、蝙蝠、松鼠、鹤、喜鹊、鱼等动物类;梅、兰、菊、竹、牡丹、荷花等植物花卉类;琴、棋、书、画、福、寿、禄、喜以及诗、词、歌、赋和传统古典文学作品等都用到了彩绘之中。其装饰题材的广泛性、装饰技艺的多样性和图案的美观性构成了白族民居建筑装饰文化的艺术语言,传递出了白族人民对生活及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这种建筑风格与彩绘艺术相辅相成的完美融合,是白族先民经历千年创造并汲取优秀建筑和装饰文化智慧的结晶,是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体现,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中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二、白族民居彩绘的现状
(一)民居建筑形态的改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化逐渐缩小,出现了一个融合的时代,这样的融合趋势也很快反映到了民族建筑形式中。大理白族民居建筑从平房到楼房,从土木结构到砖木结构再到混凝土结构和框架结构,建筑领域的现代化,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建筑材料层出不穷。承载彩绘艺术的白族民居面临着建筑结构上的一次次革新和前所未有的冲击,彩绘艺术也随承载体的变迁而发生了改变。在新思潮的影响下,拥有得天独厚自然资源的苍山洱海之畔及经济收入较好的广大农村土地上,一批具有现代风格的洋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大有取代传统民居建筑风格之势,传统民居彩绘艺术也在这种变化中求生存和寻发展。 (二)民居彩绘传承的滞后
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大理多地的老建筑因为修复不善以及人们保护意识不强等诸多内外因素而遭到毁坏,民居上的彩绘艺术文化没有得到及时的保护和研究。随着更多新思潮的产物孕育而生,青年人在时下浮躁的环境中已无暇去审视和思考祖先留下的传统文化所在,更多外来的“时髦”装饰物件登堂入室,能熟练掌握民居彩绘艺术技能和审美内涵的青年人越来越少。虽然现在我们还能在大理喜洲、周城、洱源凤羽等地看到一些保留较完整的白族传统民居和精美的彩绘艺术,还有工匠画师在继续着这项古老工艺。但是,如果对白族民居建筑以及彩绘文化艺术的价值认识不足,传承保护的方法和力度不到位,对当地群众的民族意识引导不重视,对现存的民居彩绘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不加以系统整理、研究和利用,在不久的将来,苍山洱海明山秀水之间的白族村落将失去自己的民族特点,子孙后代只能在照片中想象传统白族村落的古朴美景以及欣赏那些逝去的建筑彩绘艺术了。
三、白族民居彩绘的传承发展
(一)旅游促进
文化是旅游的生命源和提升动力,旅游又是文化外在价值的体现,旅游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是双向互利的关系。近年来,随着旅游者的日趋成熟,他们的需求逐渐从单纯的自然风光旅行向旅游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的综合感官体验发展。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本土旅游业的提质增效靠的就是不断增加的民族旅游文化的内涵。而内涵建设就要靠保护资源特色。大理是最具厚重民族文化和浓郁人文风情的地区之一,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资源特色就是白族民居彩绘艺术,它的艺术文化价值财富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对白族民居彩绘艺术文化的保护、整理和开发利用是促进大理白族特色旅游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白族民居彩绘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又可以借助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来带动。自古以来,每个民族的建筑和艺术水平都反映着该时期当地的政治经济状况,大理白族民居彩绘装饰艺术的丰富多样是与大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人们用装饰艺术来美化和增加建筑财富的价值;另一方面建筑彩绘装饰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撑。旅游产业的做大做强必然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强当地民族文化保护意识,有效提升民族自豪感,重视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在保持原有民族的工艺技艺、内涵文化以及精神世界的同时,也更好地向世界展示大理白族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为大理白族
民居彩绘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空间。
(二)教育传承
白族民居彩绘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传承人的作用,构建完整、可行、科学的现代学校艺术教育机制和教育管理评价体系,建设一套系统、科学和具有白族特色的民居彩绘艺术教学,将白族民居彩绘艺术引入课堂,纳入九年义务制民族艺术教育实践中去。要做到从本地做起,从小教起,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将民族文化精髓植入到本民族的下一代中。逐步形成大理白族地区民族艺术教育特色和培养白族建筑彩绘艺术人才体系,真正使白族民居彩绘文化传承纳入正轨,利用政策和社会机构切实保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使其更好地为当地民族文化事业服务,为本民族发展服务。
(三)实践创新
白族民居彩绘在保持自身民族特色的前提下,求变求新是在现代社会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白族民居彩绘艺术的价值不只表现为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更重要的是将民族传统技艺和精神内涵在日常的现实生活中延续,它是白族的历史经济、思想观念、宗教习俗、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因此,建立一个“白族民居彩绘艺术文化传承与发展基地”作为民居彩绘艺术文化研究的平台,更好地整合现有研究资源,让长期工作在一线的研究者、民间艺人和工匠师傅们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交流探索空间。同时,这个研究基地也是提供实践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阵地,传承不能只是简单意义上的继承,在很好领会和获取先辈留下的宝贵艺术文化财富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当下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来思考传统民族艺术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更好地传承白族民居彩绘艺术。该基地的功能还在于它可以在服务本领域研究的同时,也可以为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学校民族艺术教育的师生们提供一个交流实践的空间,通过实践交流去感受白族民居彩绘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年轻人热爱民族文化艺术和实践创新的能力。
通过有效的传承手段和自身的创新发展,能更好地对白族民居彩绘艺术文化进行竭力抢救、保护和利用,积极促进原生态民居彩绘艺术文化代代相传,使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语
云南白族民居彩绘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与数千年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相依,它融合了多重文化内涵,在与汉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建筑彩绘装饰艺术文化,成为了大理白族建筑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研究白族历史经济和文化艺术的重要渠道。探索白族民居彩绘艺术文化的传承方法和发展趋势,有利于民居彩绘艺术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开拓创新。在沿袭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寻与时代同步的契合点进行多层次发展白族民居彩绘艺术,并注重弘扬其民族精神,保持其民族文化个性,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民族文化传承道路。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法则和管理规划,加快对白族民居彩绘艺术资源的抢救,为白族民居彩绘艺术的发掘保护、传承发展与多元化开发利用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张喆.大理喜洲白族民居彩绘研究[d].东南大学,2009.
[2]胡晓燕.大理白族建筑彩绘装饰艺术起源探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3]申江,胡红.符号思维与易图发生[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4]陈存千.白族建筑艺术史略[j].新美术,1992(3).
[5]徐游宜.大理白族民居的彩绘装饰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
[6]李东红,杨利美,寸云激.白族民居的价值及保护开发对策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4(1).
篇9
延边朝鲜族新兴外来体育文化是指解放后延边从韩国和朝鲜以及国内其它地区引入的体育项目。以跆拳道运动为例,跆拳道起源于朝鲜半岛,但把这项运动推广到全世界,并把它变成奥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的国家是韩国。延边朝鲜族在与韩国进行体育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引进了这项运动,这在国内是最早的。这项运动在朝鲜族群体中“热”起来之后,由于对这个体育项目发展趋势的掌控不够,丧失了在国内一度领先的优势地位。近年来,弓道、剑道、滑雪、高尔夫等体育项目陆续引入延边朝鲜族地区。目前,弓道、滑雪、高尔夫刚刚起步,剑道在国内具有绝对优势。有了跆拳道前车之鉴后,怎样发展新兴外来体育文化是延边朝鲜族体育文化面临的一大课题。现阶段,新兴外来体育文化丰富了延边朝鲜族体育文化的内涵是事实。但普及之后,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最终落个有数量没质量。就目前而言,提高新兴外来体育文化的内涵质量,加强与韩国和朝鲜的交流与沟通,是当务之急。在没有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之前,不能盲目求大。
二、延边朝鲜族体育文化的精神文化内涵
1.从足球运动看朝鲜族的民族精神提到延边朝鲜族体育开展最热、最普及的项目,莫过于足球了。作为延边55个少数民族中唯一的一支少数民族球队,曾经创造了“客场不败”、“巨人杀手”的神话,还曾在1997年打进过甲A前四名。这大大振奋了延边朝鲜族的民族精神。试想在不到200万人口的朝鲜族中挑选出来的一支球队,和几千万甚至是上亿人口大省的球队,在同一水平线上抗争,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一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领导如此评价:朝鲜族男人,只要腿脚没有什么毛病,都会踢上几脚,从州到县,从县到乡,从乡到村,年年都开体育运动会,而足球则是必不可少的项目。①由上述可见,足球在延边朝鲜族内部的普及程度。在延边地区参与足球运动和观看足球比赛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来到过延边朝鲜族地区的人,会深深地感觉到在那里足球活动氛围的浓厚,并为延边朝鲜族的这种执着所感动。每当有足球职业联赛的比赛时,现场几乎每次都是人满为患。不能亲临现场的延边朝鲜族观众经常几个朋友聚在一起,在小吃部要几条明太鱼干和几瓶啤酒边吃边看边品评球赛。可以说赛场上的每一个悲欢喜乐都牵动着朝鲜民族的神经。一位延边的球迷曾说过:“在当今日见惨烈的绿茵场上,哪有永不言败的常胜将军呢?我们延边队永不服输的精神,对于我们来说,就足够了。”上述事例体现出了延边朝鲜族的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也可以看出足球运动使延边朝鲜族更具凝聚力,可以说明延边朝鲜族开展足球运动恰如其分地展示了延边朝鲜族的民族精神。
2.秋千、跳板和顶水坛竞走体现延边朝鲜族女性的高雅品质秋千、跳板是朝鲜族先民在长期生活中,创造出来并被朝鲜族妇女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延边朝鲜族妇女广泛开展的传统体育项目。延边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曹保明曾这样评价延边朝鲜族的秋千和跳板:“朝鲜族妇女荡秋千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荡到最高时,秋千的绳几乎与地面平行,惊险万分,而且站在跳板上的姑娘们彩裙飘飘,宛如天女下凡。荡秋千不仅能使她们的服饰得到充分展示,而且让她们内心的喜悦得到充分的释放,朝鲜族秋千被认为是最能展现朝鲜族女性美的体育项目之一。”曹保明的一席话道出了延边朝鲜族妇女体育运动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秋千和跳板运动既有高难的技巧动作蕴含在这两个项目当中,又有华丽的民族服饰伴随着体育动作而得到充分的展示。荡秋千不但显示了延边朝鲜族妇女勇敢向上的精神风貌,而且显示了她们的健康体魄和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为生活增添了欢乐幸福的色彩。延边朝鲜族的荡秋千绝技已成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园地中一朵盛开的奇葩。顶水坛竞走来源于延边朝鲜族妇女的农田耕作。延边朝鲜族妇女习惯用头部顶着器物行走。在插秧、锄草季节,妇女们常头顶水罐将饮水或精神朝鲜族摔跤的历史悠久,依据集安高句丽古墓壁画上绘制的摔跤场景表明,朝鲜族人民在公元4世纪以前已经开展摔跤运动。每年的中秋时节,延边朝鲜族聚居的村屯都要自发地举行一次体育比赛,摔跤则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赛事,参加摔跤项目的延边朝鲜族男性,个个顽强勇敢,骁勇骠悍。比赛场上龙腾虎跃,热闹火爆,四周观众心情振奋,群情激昂。延边朝鲜族摔跤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是它可以在方寸之地无限释放延边朝鲜族男性征服艰难险阻的欲望,体现出延边朝鲜族男性勇敢顽强、永不言败的精神。
三、延边朝鲜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策略
1.积极挖掘、整理延边朝鲜族体育文化延边地方体育科研所应承担起挖掘、整理朝鲜族体育文化遗产的重任,调查现阶段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开展现状,研究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所在。延边朝鲜族地方体育行政组织应积极与延边高校体育科研所进行合作,在发展延边朝鲜族体育文化同时,充分借鉴延边体育科研所研究出来的科研成果,合理利用体育科研资源,让延边朝鲜族体育科研为体育文化实践服务,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2.由延边各级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相关体育、民政和教育行政部门形成合力,多渠道集资,增加对延边朝鲜族体育文化的投入,扫清普及朝鲜族体育文化项目的障碍,建立健全延边朝鲜族体育文化的监管机制。
3.以民俗体育旅游为平台,展示延边朝鲜族体育文化现在国内的许多少数民族都把传统体育纳入到民俗旅游上,突出其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既宣传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使传统体育项目获得新生。延边朝鲜族应借鉴其他地区和民族的做法,把延边朝鲜族传统体育纳入到民俗旅游中。把民俗体育旅游作为突破口,使朝鲜族体育文化向社会化、市场化转型,积极探索延边朝鲜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新思路,探索延边朝鲜族体育文化发展新模式。使延边朝鲜族体育文化建设与延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具有朝鲜族民俗特点和本地风情的体育精品为切入点,带动延边朝鲜族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并在弘扬延边朝鲜族体育文化的同时,把延边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经济建设服务
篇10
品牌经济学认为,打造一个优秀品牌的过程,就是将独特的定位与目标客户的心智建立直接联系的过程。各地域苗族银饰产品的传播总体来说还是具有被动性和销售方式、销售渠道单一性这一特点,加上各苗族支系对本支系内的银饰造型及佩戴形式有着固定的审美习俗,这就很容易让银饰品类不够丰富、银饰锻制竞争不够激烈的地区缺乏银饰品类的创新精神,久而久之也会让这些现有的银饰艺术品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例如黔南州州府都匀市的叭固镇、基场乡、云雾镇的羊场、鸟王及摆金镇的高寨、斗笠山等地区的银饰风格,由于鲜有本地的银匠,所以这些地区多从凯里或惠水等地区订货,或有零星银匠从雷山控拜、麻料和三都等地过来,甚至还有水族的银匠兼做黔南的苗族银饰,因而银饰造型的风格样式固定化、程式化明显,很少有明显的变化和改革创新,对此,不同地区苗族银饰艺术产业的创意研发,在注重本地区的银饰品牌效应的同时还要形成竞争意识,其艺术品牌的创建更要注重传播、销售渠道的创意创新,在原有的节气、会展、旅游和演艺等传统产业搭建平台的模式下,规划考虑新的传播营销模式和传播载体。寻找其他地区文化资源与本地区苗族民间审美观念的结合点,发挥文化资源的联动作用,在营销和传播上注重多种资源的融合开发,达到多种资源在文化经济上的合力效应。再者,随着日益红火的民族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苗族银饰也不例外,大量小巧的身体佩饰和银画装饰品虽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很多时候由于质量低下,鱼龙混杂和包装粗糙,很难满足人们馈赠、收藏及装饰的需要,也无法充分体现其在造型和工艺上的文化特色,目前旅游区很多苗族银饰产品多样性、新奇性有余而民族特色化不足,更是缺乏某一主题的系列化产品,虽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但不鲜明;虽有一定风格,但较单一;因而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不高,所以,苗族银饰还应该多从题材、形态、功能和工艺等全方位体现苗族银饰文化性的设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突出时代感。从而避免原样复制和照搬其他支系的银饰产品。另外,还必须改变许多银饰物品多年一成不变,造型老化,缺乏技术含量,只是做表面上的锻制表演等形式,很多时候苗族银饰“散兵游勇”式的生产销售方式也是造成产品风格单一的一个重要原因,因缺少技术含量,大部分银饰产品只能依靠低价策略占据市场份额。因此,苗族银饰工艺产品需要对其造型、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设计,以便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经济、美观的产品,突出地域文化特点和银饰符号特点是苗族银饰品市场产业创意开发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应针对市场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及工艺美术品市场的现状,创造出不同类别和档次的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心理需求。如具备较高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技术精湛、工艺精美的高档银饰产品和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苗族银饰产品,这有湘西型的银围帕、银披肩、银麻链等物品,黔东南型的银马冠、银牛角、银衣等物品,黔南型的银围头片、银荷包、银发丝等具有收藏价值的银饰品,以及带有鲜明地域性,可批量生产的纪念性工艺品,此类产品应从地方文化、日常生活中提炼元素,通过现代设计提升具有审美情感的物品,如银碗、银筷、银匙、银挂件、银首饰等日用小工艺品的开发,将艺术欣赏性与一定的实用价值结合,才会更加受到不同民族游客的欢迎。
二、苗族银饰文化产业的保护对策与建议
苗族银饰是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族工艺美术品,是苗族悠久历史和文化互渗的有力见证,同时它又代表了不同地区和群体世代相传的精神文化,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地适应着环境和自然的变化,并具有悠久的创造与传承过程,代表着群体内部持续的认同感与历史记忆。在贵州的大部分苗族地区,苗族银饰都是不可或缺的必备物品,但目前苗族银饰产业发展与其民俗民间文化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形成产业规模仍集中在黔东南州的银饰生产销售中,黔东南州的苗族银饰依靠旅游、餐饮、商品销售、娱乐休闲、服饰展示等经营理念在文化展示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了一定的民族韵味,近五年来,黔东南苗族银饰生产总值已超过一个亿,产品外销达5000万元以上,从事银饰加工销售的家庭作坊遍布全州大多数乡村。[2]即便如此,苗族银饰产业仍受到社会转型期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基于目前的社会形势,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利用与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一)政策的鼓励推行,文化氛围的营造与人们文化自觉的形成
对于苗族银饰的抢救、保护和弘扬也是保持民族文化传承、增强民族情感纽带的重要文化基础,而对于苗族银饰文化产业的保护则更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不仅意味着苗族银饰文化环境要保持更充分的生存空间,同时也要保持苗族银饰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这将意味着更多的保护责任。为此,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商家的信誉打造以及学者们对于民族文化艺术的捍卫都将是苗族银饰文化产业保护的中坚力量,政府职能部门要以民族文化倡导者、经济管理者和产业开发引导者的姿态出现,建立一个健全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法律法规保护体系,积极引进市场资本,学者的知识资本,积极鼓励并帮助苗族人民和本地居民发展民族经济,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并在相关保护法的规范下,调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形成广大民众的文化自觉。学者们更要正视和尊重苗族民间的这一优秀艺术形式,而且不能只是做文化保护的呼吁者,要真正参与到苗族银饰文化产业保护框架的策划中,用更加包容的心态去看待苗族银饰艺术的产业发展,不要谈产业就色变,就考虑到它的诸多负面影响,而是要加大深入市场调查实践和科研工作的力度,积极思考即要注意苗族银饰的原真性、完整性及发展性问题,又要考虑如何把苗族银饰纳入到市场竞争机制和地方政府的管理机制中来,其介入不单是要对苗族银饰文化进行产业发展方面的调查,还要提出适当的开发模式对其进行加工与包装,使之得到很好的展示和可持续发展。商家则要首先意识到苗族银饰是民族优秀的工艺美术产品,要为苗族银饰大造声势,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注意营造文化氛围,积极研发这一具有潜力的工艺品市场,不能只是从经济的角度出发,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的。文化消费群体也要自觉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志愿者,以苗族银饰文化这一手工艺术品的精湛技艺为骄傲,从心底捍卫苗族银饰的文化传统和银饰艺术的生存模式。只有社会多方面的力量通力合作,将保护苗族银饰文化产业的工作达成共识,谋求合作共同发展的模式才能成为可能。
(二)强化苗族银饰产业化创新的管理工作,打造银饰品牌形象
产业化是一把“双刃剑”,由它所带来的影响已引起广泛关注,苗族银饰进行产业化开发,既是机会,也是危机。机会是它能带来对苗族银饰传统文化的重新被重视,危机是为了追逐商业价值,为了迎合游客的趣味,不惜扭曲和改变苗族银饰文化的本来面貌,使其朝某个方面或方向极端发展,这就将威胁着文化遗产的安全。[4]但是,不可否认,产业化发展有着激活传统文化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对苗族银饰的产业化发展持肯定态度,而应该将问题转向如何做到用合理的模式进行即开发又保护,并利用现有的条件整合各种资源来进行保护。为此,苗族银饰产业文化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就要作为地方文化保护单位的一项紧迫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全面展开。同时还要参考和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保护管理的先进经验与做法,建立多渠道的投资、融资体系,[5]对与苗族银饰及其相关的服饰表演、礼仪风俗、节庆旅游、手工艺技能展示等活动给予经费支持,将民族文化的产业保护放置在民间,不要因为保护而隔离了与人类发展的同步进行,政府部门要在自己工作的基础上建立管理和开发民俗旅游村寨,发展村寨文艺、扶持乡村经济,将日常政务工作与建设民俗文化村寨联系起来,将其变为可以为当地带来经济收入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资源,并以此来带动和促进苗族银饰的文化保护。所以,政府强化苗族银饰产业化创新的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可以使苗族银饰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列入经济发展规划。其次,建立苗族银饰开发的专项资金,可以为苗族银饰的市场发展与创新把握正确的方向,进行有效管理。再者,对苗族银饰的商业行为发放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根据苗族银饰艺术的资源特点,制定行业准入标准,规定经营苗族银饰产品的具体资质,严格限制发放许可证范围,以保护苗族银饰艺术资源的优质和有序开发。最后,政府连同社会各方面力量精心打造区域苗族银饰文化品牌,让苗族银饰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因为品牌效应一旦形成,就等于一个代表地方产业或产品的主体形象的形成,其本身就是一个“无形的广告”,它将是所属区域一笔巨大的、具有增值作用的无形资产,从而成为提升区域文化经济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这样,政府部门一方面在适当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可创造政绩,用各项产业文化发展数据作为政府官员的工作绩效,发挥政府工作的积极性。本文来自于《民族论坛》杂志。民族论坛杂志简介详见
(三)利用旅游经济开发苗族银饰,培养扶持特色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