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课堂范文

时间:2023-05-16 14:48: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科融合课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科融合课堂

篇1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技术;课堂;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060-01

在现代信息社会,互联网具有高效、快捷、方便传播等特点,上网已逐渐成为各年龄段的人们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同时,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不断助力企业发展,互联网对于整体社会的影响已进入新的阶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信息化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也日渐显现,教育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融合的背景

2015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这一新兴概念迅速成为网络热词。这是“互联网+”概念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现身,也是第一次被纳入国家经济的顶层设计,将为互联网与包括医疗、教育、物流、金融等在内的传统行业各个领域的融合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培育更多的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我国的“互联网+”时代已正式到来。对于教育领域而言,“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呢?中国教育也正式进入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伟大变革中,虽然教育依然以育人为本,但“育何种人”“育人方式与媒介”却早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如何面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的日渐融合也为教师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二、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相融合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的融合,就是将技术的元素与课程的元素、教的元素与学的元素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再分开。当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运用了互联网,必定会用到信息技术,这时信息技术将变成学科课程里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成为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那么,在使用了技术元素后我们的课堂效果是否就会变得更好?还是使用了信息技术后我们的课堂方式就发生了改变?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我们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讲授的上课方式,而应该主动去选择更加灵动的方式。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相融合应注重教学结构流程的重构与再造,这也意味着,在营造了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环境后,我们便需要创造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例如现在很受推崇的翻转课堂、慕课、生本课堂等,这些以学生为主的探究性学习、项目化学习,颠覆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学生练的模式,通过在课堂上加入一些小组互动讨论的场景,使我们的课型有了完全不同的感觉,令人耳目一新。这样的教学结构通常理论层面提出较多,而实际操作较少,现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即将变为现实。

由于不同学科能够使用的软件并不相同,那么在进行学科教W的时候,每一个学科的教师就应该了解适合自己学科的软件有哪些。除PPT、思维导图这一类通识性软件,如打谱软件、全民K歌等就属于音乐教学专属软件,再如语文教学中会有语音软件用于指导课文朗诵,数学教学中会有几何画板软件,这些学科教学工具是“互联网+”时代为学科教学带来的专属福利。对这些学科工具的充分利用可以让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很好的整合,改变传统教学结构,从而形成新的结构。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1

方兴未艾的信息技术网络化浪潮在冲击着各行各业的同时,也在冲击和考验着教育界。如何将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进行融合,让信息技术为其他学科服务,这是摆在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研究课题。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彻底打破传统教育的单一模式,具有融合一系列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的能力,切实达到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目的。

1 对信息技术融合特点的认识

信息技术具有的网络是信息、知识和智慧的网络。信息技术呈现的形式多样化,它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的形式出现于网络,给使用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网络上查阅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与人互动,人与机器互动,都能跨越时空,自由进行。信息化的学习,必然为学习主体提供了自主选择、自主探究的权利,学习者可以尽可能地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摄取所需的资源。

信息技术可以和所有学科进行融合,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里以语文、英语两门语言学科为例,语文、英语学科都是基础学科,是日常生活的交际工具。它们的教学内容,无论是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还是实践活动,都承担着传承文化、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创新能力等重任。语言学科的特点,决定了二者和信息技术融合的优势,决定了信息技术为二者提供最全面、最优质服务的可能。

2 对信息技术融合模式的探索

现代的学生很难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你用“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激励他们学习,他们会反驳说,那样的学习根本没有效率;你用“学海无涯苦作舟”要求他们,他们会不以为然,网络上什么都有,何必装腔作势去吃苦呢?所以,承担着教育他们重任的教师,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想方设法把信息技术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让他们在学科的融合中,感受快乐,洋溢个性。具体探索如下:

(1)信息技术与阅读课的融合。现代教学要求学生学会知识的横向、纵向结合。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可以利用网络提供资源给学生作参考,也可以下载相关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并及时评价。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有益的书目,让学生在网上阅读,并写成读书笔记。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辅助教学。目前,各种软件所提供的文字资源、视频资料以及与之配套的音频,都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可全方位地展示教学内容。例如,教授《鹤群》一课时,语文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再现“鹤群翔空”、“鹰鹤大战”、“救助伤鹤”等动态画面。这样,在生动、具体的信息技术感染下,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昂,很快就能够对课文进行理解和消化。其实,不管是哪科教师,只要网络提供的资源经过查正、筛选,都可以成为他们助学和促学的最佳辅助资源。

(3)利用信息技术,师生互动交流。现在,各种信息教育都通过建立网上分布式资源库,来向学生提供系统的超文本和超媒体学习资源。各科教师都可以利用博客来和学生进行网络互动交流。在博客里教师和学生可以互相评论,这样,学生在家里、在异地或是假期里都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快捷方便地和教师随时交流。

(4)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远程教育,使各科教学得到极大的扩展延伸。当把学生带到集体教室,进行音频、视频、画面等远程教育讲析时,学生精神大振。这样,通过这种网络手段,学生很有兴趣地获取了信息,学会了与人交流、合作,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

3 对信息技术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信息技术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学习信息技术就是为了运用。对于教师来说,学了信息技术不仅要自觉地将其运用到教学之中,而且还要不断地更新信息技术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就要自觉地将其运用到学习之中,但不能沉迷于网络游戏,更不能浏览不健康的网络信息。关于这一点,教师一定要加强引导。

英语听力教学是很重要的,但学生学起来感觉很难。在听力训练中,可以活用多媒体,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例如,教学“What are you doing?”现在进行时态时,先教学歌曲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然后让学生看图听歌,歌中动词需用现在进行时态,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读写完歌词。在此活动中,学生注意力集中,课堂气氛活跃,训练了学生的听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语言交流,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说的能力。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看电影片段,分角色表演对白;或创设情境剧,让学生编排剧情;或开展第二课,讲英语故事等,尽力营造氛围,让学生开口说英语,轻松、愉快地进行语言交流。

至于读和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丰富这一特点,选取适合适量的短文、歌曲、笑话等,来丰富学生的阅读题材,扩大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英语文化素养。

篇3

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能力,知识便成了死水枯木。课堂改革归根结底在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进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无论各个学科均已摒弃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模式,走入了课堂改革的大潮中去。这里将地理教学中几种课堂模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目的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来,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在地理新课教学中的"情景"引入模式

现在由于专业地理教师的缺乏,长期以来,不少初中的地理均由其它学科的教师兼认。在平时的听课中,经常会听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沿用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譬如:一种是"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另一种是"翻页法"。即:"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教材第*页*节……"。这样不但将师生互动的地理教学活动,引向"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而且还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了看书划线的枯燥无味的文字教学课。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学习一些新教法,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识图来代替翻"书"。实际上,无论是哪一学科,行之有效的"引入"课堂的新方法均是多种多样的。如:在讲授"世界人种"这一课时,就采用设置悬念法。问同学们:"今天美国总统是谁?"同学们都抢答说:"奥巴马"。教师又问:"奥巴马是什么人种"?同学回答:"黑色人种"。接着设问:"黑色人种的故乡在哪个洲"。同学们回答:"在非洲"。接着教师又问:"那奥巴马怎么当了美国总统了呢"?同学们都无言以对,你看我,我看你。都面带渴望的表情想知道答案,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引了起来。然后教师就把"罪恶的三角贸易"的历史知识给大家讲了一遍,同学们都明白了。实际上,所有的学科都是交叉的,也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

2.课堂教学中不可获缺的兴趣教学模式

兴趣,是培养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兴奋剂。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具有乐趣"。因此,教师要想熟练地驾驭课堂,就必须把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及教育性有机地结合并运用到课堂中去,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因为,根据初中一、二年级学生情感丰富、强烈,思维活跃、敏捷,求知欲望旺盛,但自我管控能力较差的特点,只要把学习与兴趣联系在一起,就很容易提高课堂效率。就这一点,下面要谈一下拙略的看法:像地理这种非检测科目,如果老师一味按课标要求来传授知识,"满堂灌",结果是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稀里糊涂。刚开始讲课可能还能听一阵子,估计到课堂的后半时间就没有几个学生能听下去了。一堂好的课,绝对不会是风平浪静的,应该是跌宕起伏的。应该让学生在听课时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在师生互动、碰撞过程中,既要让学生体会到寻求知识的艰辛,又要让学生享受到学习中的快乐和成功的成就感。如:在学习南北地理差异时,可以把班级学生分组,展开竞赛活动,学生会因为团体荣誉而倍加努力。在进行辩论环节时,代表南北方的各个小组的同学都争先恐后地讲各自的家乡自然条件如何好,……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兴趣也特别浓厚。

3.课堂授课中巧用主体式教学模式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和核心理念。科学研究表明,人脑是巨大的宝库、其潜在的智能是惊人的。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针对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其主体作用。

篇4

关键词:人文教育;历史发展;传统文化;自然规律;社会责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8-0050-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8.022

教育部颁定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因此,人文教育将是新课改的核心内容之一。

什么是人文教育呢?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人性的教育,旨在使学生增进对人与历史、人与文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了解与把握,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和审美观。所以人文教育是一种唤醒和引导,是“一个灵魂呼唤另一个灵魂”的过程。张文质老师说:人文精神是当代教育变革的价值背景和追求目标。教育要和生活融合,生活就是历史,就是文化,要尊重自然规律,要承担社会责任。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笔者以《开发利用金属矿物》为例,谈一谈化学课堂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一、对历史发展的渗透

在《开发利用金属矿物》中,金属冶炼的历史是课堂设计的重要线索之一。根据由古代到现代的顺序,金属冶炼的发展娓娓道来,课堂显得平滑顺畅,无突兀感。

1.炼铜:古法炼铜兴于商周时期。司母戊鼎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反映出商代青铜冶铸业具有极高水平。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2.炼铁:春秋时期发明了冶炼生铁技术;西汉初懂得用木炭与铁矿石混合高温冶炼生铁;南宋末年的工匠又掌握了用焦炭炼铁。

3.炼铝:由于早期炼铝十分困难,所以铝的价格十分昂贵,一度超越金银之上,直至19世纪上半叶,铝还是欧洲许多高级珠宝店的高档货。1886年22岁的美国青年化学家霍尔发现了冰晶石(Na3AlF6),降低了Al2O3的熔点,电解法制铝成功,制铝工艺不断改进,现在人们已经熟练掌握了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杂质)中冶炼铝的技术,使得制铝成本大大下降,铝的价格也一降千丈,走入千家万户。

以历史发展的角度作为上课线索之一,学生在兴趣盎然、潜移默化中明白了人的价值所在。金属冶炼的发展史作为代表充分展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人的价值实现的过程。在课堂中贯彻这样的历史发展观,其实就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展现。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在分析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运用历史的尺度,也要确立和运用人的尺度,关注人生活的世界和人的生存发展。

二、对传统文化的诉求

肖川教授认为教育是一种文化行为。虽然文化是内涵丰富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是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至少要尊重和力所能及的传授最基本的文化符号。笔者在授课中大量采用古典书籍中的冶金之法来串联金属冶炼的整个知识脉络。如:

1.炼铜:西汉古籍《淮南万毕术》上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宋史·食货志》记有浸铜之法:“以生铁锻成薄片,排置胆水槽中,浸渍数日,铁片为胆水所薄,上生赤煤,取刮铁煤入炉,三炼成铜。大率用铁二斤四两,得铜一斤。饶州兴利场、信州铅山场各有岁额,所谓胆铜也。”

2.炼铁:焦炭至迟于明代已用于炼铁。方以智《物理小识》说:“煤则各处产之,奥者烧焙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炉曰礁,可五日不绝灭,煎矿煮石,殊为省力。”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也说到:“炼焦炭,备冶铸之用”。

3.炼汞:司马迁在其《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也曾说:“葬始皇哪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邮山……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我国有汞的记载已达3000多年,战国初期(公元前5世纪)发明了金(银)汞齐鎏金(银)的技术,可见当时已能制作汞齐。我国汉代魏伯阳《参同契》和晋代葛洪《抱朴子》等著作中有记载,宋代《金华冲碧丹经秘旨》和明代的《天工开物》均叙述了炼汞技术和设备。

肖川教授认为人文教育必须包括“对于古典文化有相当的积累,理解传统、并具有历史意义,能够守经答变,返本开新”。或许大家认为化学和传统文化毫不相干,但我国古代许多著作都详细记载过化学相关的知识,如冶金之法。因此,化学知识也应该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有责任让学生了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沈括的《梦溪笔谈》,因为它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璀璨的一页。

三、对自然规律的探寻

新课程标准要求“突破以学科为中心,实施知识整合的人本教育策略”,要求“改革学习方法,发展学生思维”。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尊重自然,尊重科学,能够有勇气探索自然规律。在对自然规律的探寻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开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提出了金属冶炼的本质是“用还原的方法使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并结合金属冶炼的历史,要求学生探寻其中必然的原因: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熔点越高的金属越难冶炼。学生自然生成了研究金属冶炼的角度——金属活动性(还原性),也理解铝热反应的使用范围。最后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出金属冶炼的一般规律,如图:

四、对社会责任的认同

人文教育要求学生能够自觉地守护和践履社会的核心价值,诸如公平与正义。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要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学生的发展必须兼顾到“对社会责任的认同”,例如我们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环保意识,全球公民意识。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就可以充分展示“我们共享一个地球”。本课开始展示了大量的矿物图片,让学生领略了自然的美丽和鬼斧神工,也让学生意识到保护自然的责任感。本课结尾带领学生讨论了“金属回收的方法”,旨在形成学生主动环保的意识,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课的开始和结尾遥相呼应,好像在不停的呼唤: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包括了太多太多内容,我们的课堂不能一一言尽,但“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只要我们在努力就不会虚无缥缈。

人文,是一种伟大的情怀,包含了太多太多感情,我们的课堂不能一一体验,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们能体会就必然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尹泳一,赵玉玮.论化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5):5-6

篇5

关键词:主线;暗线;活动;化学课堂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1-0039-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1.014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推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化学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而达成这一目标必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从“主线”与“暗线”的视角出发,“主线”即知识线,是直接用文字、插图等形式写在教材里的知识的串联与整合,反映着知识的纵向、横向联系,是学科知识传承的载体,是贯穿一节课上、下的纽带;“暗线”即思想、方法线,是从某些具体的化学事实性知识以及对化学知识认识过程中总结、提炼上升的化学观点和学科精髓,是对化学学科本质、规律及价值的再认识,是统摄一节课的灵魂。厘清教学的“主线”与“暗线”有利于教师在教材中找到教学的抓手和知识点的落脚点,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构建知识网络、锻炼思维能力、领悟思想方法,为终身发展所需科学素养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选自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第二节,教学的“主线”是铁的冶炼,以氧化铁铁的转化核心知识点为主线,按照炼铁原料的选择、炼铁的反应原理、反应装置的选择和优化、尾气的处理、生成物的验证、工业炼铁等知识要素的逻辑顺序设计。“暗线”设计有两条,一条是围绕“化学元素观”展开的学科思想、方法“线”:炼铁反应原理的提炼上升、实验装置的选择和优化、尾气方法的设计、反应产物的检验证明;另一条线是情感态度“线”,从辽宁舰铁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产铁量最大的国家进口铁矿最多的国家炼铁铁矿的选择,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环保意识。

为了使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顺利达成,对于学生上课用的学案改成了“活动案”形式,即上课的每个环节用一张32K纸的学案,便于教师及时批阅点评,学生方便交流讨论,从教师“教为主导”到“教为引导,学为主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同伴互助下,主动地构建关于现实知识的过程,真正体现“生本”的课堂、“体验”的课堂、“合作”的课堂、“愉悦”的课堂。

三、目标设计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矿物(铁矿、铝矿等)的主要化学成分;

(2)通过铁的冶炼,使学生了解工业炼铁的原理、设备、原料,从而将书本上的化学知识与工业生产相结合;

(3)认识铁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工业上铁的冶炼原理的探讨与研究,掌握金属的冶炼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2)学习从日常生活事物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与态度

(1)通过我国钢铁冶炼和使用的历史介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对冶铁原理的分析,培养学生安全操作意识和良好的环保意识。

四、过程实录

活动一:猜一猜――“暗线”创设情境,牵出“主线”,让学生“心动”

以“猜谜游戏”引入新课,活跃课堂气氛。

1. 纯氧气体中,火星溅;蓝色溶液里,换红妆。――打一元素名称。

学生:铁

2. 展示图片――猜猜它是谁?

学生:辽宁舰

教师:这是我国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铁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

学生:中国

投影:依次揭示排名:第一名是俄罗斯,第二名是巴西,第三名才是中国。

设计意图:不直接揭示答案,让学生经过反反复复的猜测,形成认知冲突,使得他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课堂中来。

4. 产铁量最大的国家是?

学生:坚定的说是中国,但有些学生却是带着怀疑的态度等待答案。通过表格“钢铁企业世界前10强”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目前产铁量最大的国家是中国,而且从2000年到2013年我国产铁量发展速度很快。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5. 进口铁矿石最多的国家是?

学生猜测:中国,因为中国人口多,用铁也多。但也有学生提出异议,中国是产铁量最多的国家,不需要进口很多铁矿。学生之间展开辩论,课堂继续升温。教师以柱状图揭开谜底,更加直观,解释尽管中国拥有丰富的铁矿石储量,但大部分铁矿的质量不高,加上技术有限,提炼铁矿石的成本相对比进口铁矿石的价格要高一些,因此我国还需要进口大量铁矿,是进口铁矿石最多的国家。我国主要向含有高纯度铁矿石的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铁矿。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

6. 现有三种铁矿石可供选择,用于炼铁: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你选择炼铁的矿石是?为什么?

提示:Fe、O、S的相对原子质量,学生小组讨论后,通过同纯度矿石含铁量的高底和是否含有硫等有害元素选择了赤铁矿、磁铁矿。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认识常见的铁矿的同时,讨论研究出适合炼铁的矿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过渡:今天如果我们选择其中的赤铁矿来炼铁,它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变成铁呢?

活动二:想一想――“主线”逐渐明晰,隐含“暗线”,让学生“脑动手动”

学生:通过观察两种物质的化学式,比较出氧化铁比铁多了氧元素,提出若能有一种物质能把氧元素夺走就好了。

教师:向大家介绍一种比铁更具魅力的物质,它就是一氧化碳。它有一项超能力――还原性,能“顺手牵氧”。氧化铁化学式中含有3个氧原子,那就要有3个一氧化碳分子牵走这三只“氧”,接下来就是把二氧化碳前面加上3和铁前面加上2就行了。接着请学生模仿这个化学方程式在电子白板上进行展示写出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含铁化合物中获取单质铁的反应原理既是帮助学生建立初级“化学元素观”的基础,也是引导学生对金属氧化物本质的认识,是由炼铁的原理提炼、上升到一般金属矿物冶炼规律总结的教学切入点和着力点。同时利用学校现有电子白板设备,通过现代信息手段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师:反应原理有了,那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的装置是什么样子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装置选择的世界吧!

投影:PPT展示反应装置图,学生参照之前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条件开始讨论,最终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安全角度进行考虑,选出适合此反应的装置图,固体和气体反应且需要加热。

设计意图:此处对于实验装置的选择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暗线”的重点线索之一。之前,学生学过了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方法,对于“固体+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或“固体+液体反应,常温”的装置已经非常熟悉,但是炼铁的反应是“固体+气体,需要加热”,装置相对于之前有所不同,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都有待于学生进行思维碰撞产生具体的解决方法,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个游戏:大家来找茬――找出投影中的装置图(见下页图1)与课本图的不同之处。看谁找得快。

设计意图:课堂进行到此时,可能有部分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利用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活动三:画一画――“主线”“暗线”交融,小组PK,让课堂“活动”起来

教师:这些不同之处有一个比较重要,那就是尾气处理装置,因为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那尾气究竟该如何处理呢?请学生从活动案三中右图中给出的仪器中选择合适的仪器,设计合理的尾气处理装置,在图上作补充,并说出设计的依据。先小组讨论,然后每组一名代表进行展示,提醒学生可以自己画图,也可以从系统自带软件里拖出仪器。

设计意图: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也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我们都知道实践出真知,刚才都是纸上谈兵,接下来我们就真的来炼铁。

活动四:议一议――实验佐证“主线”“暗线”,形象直观,让学生“情动”

铁是怎样炼成的呢?请同学生带着以下问题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见图3)。(为了使全体学生清楚的看到实验,将课前准备好的摄像头对准实验投影在屏幕上。)

设计意图:此实验在以往的课堂中通常是以动画或视频的形式呈现,通过改进书本上的实验装置将实验真实地演示给学生看,更加直观生动,既有助于加深印象,也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1. 归纳实验步骤。

学生归纳:(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装入药品并固定装置;(3)通:向玻璃管内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4)点:给氧化铁加热;(5)熄:熄灭酒精喷灯,停止加热;(6)停:待玻璃管冷却后停通一氧化碳。

2. 玻璃管中的固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红色或红棕色固体逐渐变成了黑色。

3.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什么?实验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检验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已知灼热的铁会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实验结束前应如何操作,才能保证制得的铁粉较纯?

学生:等到装置内温度冷却至室温。

教师:书上的装置,通一氧化碳至装置冷却。

5. 如何验证实验中产生了铁?

学生:物理方法――磁铁吸引;化学方法――取样分别和稀盐酸或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

(1)通过实验证明反应中生成了铁。利用磁铁吸引,取出黑色固体与试管和培养皿中,在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在培养皿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有红色固体生成。

(2)尾气燃烧,通过直观的现象让学生知道尾气处理的重要性。

过渡:同学们想知道工业上是如何炼铁的吗?学生回答想。

活动五:忆一忆――视频展示工业炼铁,升华“主线”“暗线”,让学生“联动”

观看工业炼铁的视频前,要求学生预习活动案五,比比看谁看得最认真,谁的记忆力最好,谁记录的最正确。学生观看视频,教师巡视,批阅学生的活动案,选择一位学生的活动案利用实物展台进行集体讲解。

1. 工业炼铁的设备是什么?

学生:高炉

2. 焦炭在高炉中有两个作用,你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提供热量,生成一氧化碳

3. 为什么要鼓入热空气?

学生:提供氧气,保持炉温

4. 石灰石在炼铁的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除去杂质二氧化硅

5. 出铁口低于炉渣出口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炉渣的密度小于铁水

6. 设备中主要有哪几个反应?

C+O2CO2 CO2+C2CO

3CO+Fe2O32Fe+3CO

7. 从出铁口出来的是纯铁吗?

学生:不是,混合物,是生铁,含碳量2-4.3

过渡:最后让我们用一句话来谈谈本节课的想法。那我就先说,算是抛砖引玉吧!

活动六:谈一谈――课堂总结“主线”,诗歌优化“暗线”,让学生“感动”

教师:明代民族英雄于谦著有一首《石灰吟》,今天在课堂上老师也现场改编一首《咏生铁》: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脱氧留铁身手显。同学们,你们也来试试吧!

学生1:红的进去,黑的出来。

学生2:冷的进去,热的出来。

……

设计意图:以改变诗歌的形式示范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本节课的感受,既是对本节课的内容的总结,也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

五、教后反思

本节课按照“猜一猜”、“想一想”、“画一画”、“议一议”、“忆一忆”、“谈一谈”六个环节进行授课,“主线”“暗线”贯穿其中,学生的学案也按照这六个环节设计成了活动案,即每个环节一张32K学案纸。活动案短小轻便,便于上课及时检查批阅和展示,有利于控制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促进学生至始至终积极主动参与化学课堂,而且可以直接通过实物展台进行集体讲解,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精彩的回答可以原生态的在课堂上展示出来,真实、及时、生动,学生课堂发言踊跃,思维活跃,课堂氛围灵动融洽。

同时本节课除了利用化学课堂上常有的实验、视频、Flash 动画播放等,还通过游戏、电子白板、实物展台、摄像机等现代信息手段进行有机结合,优化教学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调动他们上课的积极性,让整个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总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化学课堂是需要教师有全新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的“主线”“暗线”,“主线”根据具体的化学专业知识,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暗线”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习惯、思想方法、人文涵养等,因此课堂上一定要利用我们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心动、脑动、手动、情动、联动、感动”,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各个环节,使得化学课堂处处散发活力。

参考文献

篇6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对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高效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南和方向,赏识教育的关键又是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地给予肯定与赞美,让其闪光点更亮,以带动其他方面的进步,从而获得对生活和学习积极向上的内驱力。赏识教育与翻转课堂相融合的教学,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如何使赏识教育与翻转课堂相融合,发挥孩子的最大长处和潜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主动自学的能力?结合学校提出的赏识课堂与翻转课堂相融合的1234体系,根据学生学习的特征,认知规律,自主学习能力等,结合“赏识利导,尝试探究”、 “展示交流,赏识优化”、 “练习巩固、当堂达标”、 “拓展延伸,赏识提升”、“归纳小结,赏识自我”五步教学模式,文综教研组老师们结合自己的学科不断探索、研究、实施,一学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绩。

首先,通过多媒体平台向学生传输“微课”再鼓励学生结合学习任务先自主探究,把疑惑之处记录下来,然后小组交流,自主学习检测,再由小组长检查课前老师布置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完成情况并做出评价。鼓励小组协作解决任务单中的疑难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成效检测。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的课前学习收获,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学习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其次,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内展示和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只要学生做到肯动脑,就给予肯定和鼓励,对表现优越的孩子及时鼓励并赏识,构建开放的课堂,大胆放手,将课堂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将提问的权利和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将学习、认识和习得的过程还给学生,构建了一个自主开放的课堂。最后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进行点拨,共同解决疑难问题。积极鼓励几位学生对照多媒体课件,指图交流各自对不同问题的看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给予肯定、鼓励或纠正,正确评价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同时对自学较好的小组及同学及时表扬鼓励。

最后、设置层次不同的当节学过的问题,让全体同学参与到学习中来,对敢于质疑的学生,老师要及时肯定和赞赏。因为质疑可以活跃课堂,调动学习气氛,让更多的学生从中产生新的思考。解决问题时强调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并获得感情和体验,强调学生全员参与。这样做,目的让所有的孩子能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正确回答问题,让所有的孩子在回答问题中尝到甜头,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让一般的学生不要受回答失败的折磨和难堪,从而树立自信。日长月久,积少成多,他们就会在不断的“小胜”中获得“大胜”,最终摆脱后进,成为后来者居上的佼佼者。此外,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找出自己的闪光点。同时在再欣赏别人时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才华。

篇7

在一些初中数学课堂里,由于对"动"和"静"的关系控制不当,造成课堂效率低。"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了当下时髦的口号。还有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即分别记录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与教师讲授的时间,如果前者的时间多,就认为学生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就是好课,否则就不是好课。此类见解,不仅是对新课程的一种误解,对数学教学也势必产生不利的影响,容易造成课堂教学陷入随意性、盲目性。

我觉得"动"与"静"之间就象是一个钟摆一样"荡"过去再"荡"回来,快要到顶的时候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一会儿摆向"动",一会儿摆向"静",不过再怎么摆来摆去还是课堂这个范围,牵着它们的那条线就应该是教学目标了。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设计的定向控制作用,努力让"动""静"协调一致,逐渐由对立趋于靠拢和融合,产生更好的教学状态。归结起来教学目标分以下几步教学活动实现:

一、方向明确,"动""静"有致

有就新课程标准而言,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更多是"动",而这个"动"又是相对的,也需要"静"。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节奏密而不疏,学生就因长时间紧张造成疲劳,产生抑制。再加上数学学科由于其本身具有的抽象性,学生往往感觉到乏味、单调、枯燥。所以,教师要针对数学学科和学生好奇、好问的特点,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富有挑战性氛围的同时,还要注意复习旧知识,新课的导入,训练形式的转换,教学中的过渡和衔接时,教学活动的应力求"动",使得简洁、明快、紧凑,让学生不感到拖沓,不感到厌烦,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但是如果盲目追求"动",学生的各种感观难以对其充分感知。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学的进程,思维无法拓展,造成"消化不良",效果适得其反。如果全"静",教学节奏势必疏而不密,学生就因过于松弛分散了注意力,则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阻碍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有效把握教学内容和目标,恰当分配时间。若教学目标难达成时宜"静",且缓而不松,若教学目标易达成时宜"动",快而不虚。"动""静"结合,多层次、小台阶分步训练。"动"的时间要扣准,"静"的时间要适当,"动""静"轮换时间要力求准确。这样的教学节奏,高低起伏,张驰得当,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动"中求"静","静"中求"动"

什么是"动"中求"静"呢?一般来说从讲授到作业练习,教师活动范围递减,学生活动范围递增。所以在直接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人翁地位,从实际出发,千方百计地挤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自学,或者看书,或者操作,或者练习。在此期间以便直接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第一手材料的反馈信息,并且腾出手来到学习困难的同学进行"短动",利用有限的直接教学时间轮流点拨指导,适时反馈回授。这就是"静"中求"动"。两者有机结合、协调统一,可以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比如,在进行浙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4.6图形的位似的教学时,为了防止学生出现单纯地模仿与记忆,从上课的第一时间就能"抓住"学生,我决定采用游戏来进行教学,力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用更有效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结合自主探索、自主思辨进行学习。具体操作如下:我一手拿个大正五边形,一手拿个小正五边形,随意举起展示给学生们看。

(师)我手上的这两个相似的正五边形是不是位似图形?(学生回答说:不是)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现在你们手里有两类纸片,若干张大正五边形,若干张小正五边形,从中挑出一张大的和一张小的,你能否通过改变两者的位置,使这两个图形构成位似关系呢?把它们用双面胶拼贴在课堂练习本上,并把对应点用虚线相连,找到位似中心。另外,我们要比一比,哪个学习小组研究的成果多。

接下来,动手操作结合分组合作,把知识的探究与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之中。把枯燥的抽象的知识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学得高兴,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然后结合位似的定义,请各组同学分别总结他们的发现,并说明道理。

通过"动"和"静"结合的过程,不仅让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而且还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调动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三、以"动"开路,以"静"收果

"动"与"静"纵贯整个教学全局,"动""静"的交替与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性环环相扣,步步相生,具有特定的教学程序。比如在进行二次函数图象的教学中,由于二次函数相对初中生来说较为复杂、较为抽象,而且对灵活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时要求学生要深刻地理解,不能简单模仿、机械记忆。抓住教材的脉络与重点扼要地进行示范讲解、点拨指导,从而排难解惑,重点突破,冲淡重点,实现"一动一得"。在这一节课的开始,建议教师留出一段时间与学生共同列表、画图,允许学生有一个走弯路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疑问。这恰是学习新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带动全部教学活动的顺利发展,并为下一个"静"作好准备。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音乐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8-0159-01

教师一定要重视信息技术和音乐课堂教学融合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优化教学环节,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灵感,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促进音乐教学效果的提高。使音乐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愉悦,充满人文气息与艺术气息,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学生成为快乐、善良、会欣赏美的人。

1 强化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的融合,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

信息技术和学科的融合,有效改善了课堂教学氛围,摆脱了原有枯燥的课堂氛围,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活力,在本质上转变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这样轻松、和谐、愉悦的环境中,学生可以进行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可以使各种音乐素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并且将音乐中的情感与形象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沉醉其中。信息技术可以形象、直观地呈现音乐的本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无论是视频欣赏、歌曲范唱,还是乐理知识讲解,在利用信息技术的时候,可以更加方便、快速地完成音乐难点与重点的学习。并且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音乐背景等,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进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与积极性,实现音乐教学的目标。比如,在学习《辽阔的草原》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一些关于草原歌曲的画面,让学生欣赏草原的美,倾听草原的声音,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进而展开相关的学习,并且得到情感的升华。

2 强化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的融合,转变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和音乐课堂教学的融合,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摆脱了传统教学方式,创建了良好的教学环境,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展开,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信息技术和音乐课堂教学的融合,有效转变了教学结构,使得教师也成为了教学活动中的一员,引导与帮助学生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探究、体验主体。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体验实践,设计、组织、参与相应的教学活动。比如,在欣赏《好汉歌》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些《水浒传》的镜头,为学生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观看相应的视频资料,理解这首歌的节拍、风格等内容,之后利用讨论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认识水平。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轻松的视频资料,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一直保持愉快的学习心情,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强化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创新成为了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动力,也是人类迎接挑战的重要能力,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突出需求。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培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发现、观察、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童谣》时,教师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编制,结合这首曲调的特点,编制一首可以体现当地特点的童谣,突出童谣的节奏,具有鲜明的主题,同时还要对使用乐器进行充分的考虑,使其可以表达出最佳效果。布置的这些任务需要学生单独完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扩展学生的视野。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对相应的知识内容进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与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4 强化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的融合,优化考核评价制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逐渐实施,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视考核评价制度的建设,考核评价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音乐素质,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将一些音乐常识、乐理知识等内容加入到考核当中,同时展开相应的训练,有效增强学生的应用水平与记忆能力,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5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和音乐课堂教学的融合,可以优化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在进行融合的时候,必须要保证音乐教师具备相应的创新意识,掌握相应的技术水平,并且展开相应的尝试,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和音乐教学的高效融合,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山东寿光第一中学,山东 寿光 262700)

参考文献:

[1]谢光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创新和深沉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2).

篇9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小学音乐课堂;融合

音乐隶属于艺术范畴,它是弘扬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也能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宫廷、宗教、民间以及文人音乐共同组成中国民族音乐。小学生与民间音乐接触的机会较多。在流行音乐风靡的今天,回归传统文化,提高精神品质十分迫切。

一、逐步欣赏民族音乐,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首先,了解节令世俗。在小学音乐教材中,与传统民俗相关的音乐占有一定的比重,例如,《赛船》歌词虽然简短,但是,却将端午民俗赛龙舟形象地展现了出来。赛龙舟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且该民俗是为纪念屈原而产生并流传,在学习此首歌曲时,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认真讲述屈原的故事,进而渗透传统文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认识形式多样的民族风情。在小学音乐教材中,也有很多与民族风情相关的曲目,例如,《嘎达梅林》《金扁担》等歌曲,我国拥有五十六个民族,不同民族的风情文化各有特色,语言、穿着等也存在不同,在音乐课堂中,学生可学习不同民族的风情文化以及民族歌曲,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发扬;其次,掌握各种民族器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与民族乐器相关的歌曲较多,例如《小牧笛》。在学习此类歌曲时,教师应详细讲解民族乐器,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从整体层面认识民族乐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

音乐欣赏并不是学习音乐作品的唯一途径,音乐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特殊认知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使其切身体会音乐活动的乐趣,自主参与到传统文化中,进而获得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赛船》这首歌曲时,教师可提前搜集端午赛龙舟视频,并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播放,进而让学生掌握基本动作,然后带领学生制作纸船,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一边唱歌一边仿效赛船活动,从动作一致性、唱腔节奏等方面评判最优小组,通过此项活动既可提高课堂自主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使学生切身感受龙舟文化。

另外,《新年好》这首歌曲蕴藏丰富的节日气息,在学习此歌曲时,教师应与学生有效交流过年习俗,浅谈鞭炮来源,进而让学生深入认识年俗。同时,如若课堂时间允许,还应一边播放轻音乐,一边教学生裁剪窗花,通过窗花裁剪,不仅能让学生认识窗花起源,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因此首歌曲具有浓厚的喜庆氛围,在演唱此首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围坐一圈,共同演唱,并轮流团拜,互赠祝福语。有效利用音乐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游戏,这是加深学生认识的主要途径,音乐教师应积极推广。

三、改编校本教材

在国家编制的音乐教材的基础上,有效融合传统文化,改编校本教材,全面展现传统文化,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传统文化。首先,在现行音乐教材中,合理摘取涉及民族传统的歌曲,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学生特点,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对于教材中尚未选用的著名民族曲目,应适当增设,例如《冰糖葫芦》。在民族器乐学习中,应注重音乐鉴赏。目前,越来越多的家庭更加关注幼儿乐器演奏,大部分均占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这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

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形式多样的民族音乐、代代相传的民族器乐是融合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的基础,我们还应合理改编校本教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游戏,在音乐课堂中有效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篇10

关键词:小学音乐;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给现代教育带来了空前的推动力,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已经成为现阶段全体音乐教师都亟须解决的教学难题,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加强音乐教学的直观性,为学生创造美的学习环境,优化小学音乐课堂。

一、优化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的音乐教学活动是一N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学生对教师的专业性术语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速度,对教师教授的音乐知识一知半解,达不到教师预期的目标。通过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教师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例如,在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在备课时准备大量磁带,费时费力而且教学效果也不理想,但是运用电脑对音频进行剪辑,并能辅以生动的MV图片等,则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彝家娃娃真幸福》这首歌曲是一首根据彝族民歌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是彝家娃娃在节日中狂欢的情境,曲子采用:“X X | X X X |”“ X X |X X X |”,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师能够播放彝家娃娃的舞蹈,一群活泼可爱的彝家娃娃身着民族服装,在山寨中尽情歌舞的场景。让学生感受极富民族特色的彝家舞蹈,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中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在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曲时,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神圣和祖国的伟大。在课前我收集了很多视频资料,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开国大典》《建国大业》等一些电影及天安门广场升旗等片段,学生从中体会到了祖国强大的感召力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情不自禁地高唱起国歌,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二、增强情感体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音乐教学是一项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美的感受的教学活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动画、MV等欣赏教学,激发学生对学音乐的体验,开发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体验音乐的美感。例如,在学习《迎新春》这首歌曲时,我利用软件制作了动画片,让学生感受人们喜迎新春的情境。

低年级学生都喜欢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故事。在音乐教学中恰当引入作品创作背景故事,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知识的渴望,使课堂生动活泼。如,在教学《卖报歌》这首歌曲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讲了歌曲的创作背景故事:“《卖报歌》是音乐家聂耳为一个穷苦的小报童创作的,在1933年秋天的一个傍晚,聂耳在大街上遇到了一个卖报的小姑娘,她匆忙地卖着晚报,声音清脆、响亮。聂耳走过去,买了她几份报,同时跟她聊了起来,这才知道小姑娘的父亲卧病在床,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只好小小年纪就出来卖报养家。在回家的路上,聂耳的心情很沉重,他决定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歌词写好后,聂耳找到了那位小姑娘,把歌词念给她听,然后问她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小姑娘想了一下说:‘如果能把铜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写在里边,我就可以边唱边卖了。’聂耳回去后,就在歌词中添上了“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的句子。”通过讲述旧社会卖报小姑娘的悲惨身世,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环境,体验穷苦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是怎样一种滋味,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歌曲里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歌唱时就可以把自己的情感代入歌曲的情境中,获得真实、生动、深刻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明白很多生活常识。

三、运用多媒体增强多元化文化的渗透

音乐拥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演唱方法,同时音乐本身也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如,《彝家娃娃真幸福》《泼水节》《孔雀舞》等,都具有强烈的文化背景,各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习俗、服装、舞蹈、语言、节日等,这些具有强烈民族气息的元素都融入音乐中。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只靠教师的言传身教无法将这么多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优化整合,让学生在充满知识的音频视频中感受美、体验美。如,《彝家娃娃真幸福》这首歌,教师可以把彝族的民族节日、民族服装、风土人情等做成课件。让学生既开拓了自身的眼界,又拓展了音乐文化知识。

信息技术在音乐中的运用,为音乐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提高了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架起心灵与音乐的桥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