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流通体系范文
时间:2023-05-16 14:47: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效流通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建立统一的宏观管理和协调机构,努力营造现代物流发展的体制政策环境
1、建立以国家发展改革委为主导的物流产业宏观管理和协调机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交通部门、流通主管部门和行业的工作,制定促进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定期研究现代物流发展中重大政策和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有关问题。有关部门要积极帮助物流企业在跨地区经营中遇到的工商登记、办理证照、统一纳税、城市配送交通管制、进出口货物查验通关税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2、加快制定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规划。规划的内容应包括:各种运输方式总体规划;城市物流中心规划;物流现代化规划,包括信息化推进、物流技术开发、物流标准化推进、物流管理现代化开发、物流信息统计体系建设等;物流人才规划;物流企业发展规划,包括培育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引进国外物流企业,扶持国内中小物流企业发展。
3、建立物流统计和监测指标体系。各级统计部门,要会同有关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有关物流管理部门研究制定科学的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现代物流产业统计信息收集、研究和监测体系。
4、深化流通体制改革。要放松对物流企业的市场准人,使各类物流企业能够平等地进入市场,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为企业、城市、区域及全国性物流服务网络的形成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二、精心培育现代物流市场,努力扩大需求
有关方面要共同努力,大力培育物流市场需求,提高第三方物流在全社会物流中的比重,这样,我国的物流产业才会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1、提高国民经济的市场化水平。物流作为服务业,与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直接相关。近年来,遍及全球的连锁经销网络和采购配送网络逐步形成,成为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流通产业现代化程度还很低,面对这种形势,必须加快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加快发展流通产业。
2、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现代物流意识。优化物流供应链管理是降低生产总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取新的利润源的重要手段。要鼓励工商企业树立起现代化大生产的意识,逐步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和产成品加工、整理、配送等物流服务业务有效分离出来,按照现代物流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和重组,培育和发展物流市场。
3、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加快物流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目前我国物流资源由于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不按物流市场规律进行组织和管理,造成物流环节衔接较差,运转效率不高。我国物流市场的培育与发展,要从两方面人手:一是政府要建立全国开放、竞争的全国统一市场,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二是要充分发挥各种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协调与自律,建立正常的物流市场秩序。
4、要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要积极为推进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服务。其他有关物流方面的协会也要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共同推进物流产业发展。
5、物流企业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开拓市场的能力。物流企业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真正具备为用户优化物流管理提供策划设计、组织运筹和实际操作等综合服务的能力,努力开拓国内物流市场。
三、建立高效畅通的物流体系
1、继续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尽快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等,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条件。
2、加强和完善大宗重要商品的储备设施和流通通道建设,建立高效畅通的各类商品物流体系。重点是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加强粮食、棉花、食用油、食糖、化肥、农药、石油等重要商品的储备库建设和流通通道建设。二是在充分考虑集散途径、各种运输方式衔接及物流功能设施的综合配套的基础上,加快煤炭、钢铁等重要生产资料的流通通道建设。三是根据我国实际,通过继续完善批发和商业网络,规范和改造商品批发市场,加快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市场建设,规划指导各种物流企业,建立工业消费品物流体系。四是根据生鲜食品的流通特点和流向,建立“绿色流通通道”,形成高效畅通的物流体系,提高农产品和生鲜食品流通效率,缓解主要农产品“卖难”、“储难”的矛盾,为增加农民收入做出贡献。
3、在全面规划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建设一批现代化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积极推动以广州――深圳为轴线的珠江三角洲,上海、江苏、浙江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北京―天津为轴线的京津唐地区,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扩大开放、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促进海陆空等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和物流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高效率、高质量的社会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成为国内和国际双向物流和海陆空立体物流相结合的国际性物流中心。
4、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高效运作的物流模式。一是推广统一指挥中心、多个操作中心的运作模式。目前世界大型物流公司大多采取此模式。二是通过整合或并购,进军多种相关业务,提高利润。三是整合业务流程,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四是提供优质及个性化服务。
5、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随着现代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物流产业服务范围之广之细可谓空前,物流产业已经朝着“量身定做”的方向发展。物流公司要从为客户提供固定模式的服务转向“量身定做”的服务,以满足客户需要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由物流公司和客户共同研究选择出一种或几种最理想的服务方式,最终找出能最大限度为客户提供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6、提高物流社会化程度,大力提倡混载配送。借鉴国外经验,大力倡导发展“城市内最佳配送系统”,即围绕某个标准轴心,将城市内无规则发生的各种方向、数量、时间的货运需求加以汇总,实行混载配送。
四、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加快科技创新和标准化建设
1、高水准搭建物流信息平台。目前,国际物流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其发展趋势是建立智能化运输系统。通过发展运输实时跟踪定位系统、运输路径优化的地理信息系统、全球网络定位系统、三维条形码技术和红外线感应系统等新型信息技术,将运输仓储电子化管理过程与网络财务支持系统、电子商务融为一体。
2、完善配送中心来提高整体物流效率。配送中心应广泛采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如信息化管理系统、电
子数据监控系统、现代化立体仓库、条形码扫描等,同时还应包括整套的供应链方案设计、港口电子网络化管理、仓库进出货自动化管理、卫星定位系统等。
3、物流企业积极利用EDI、互联网等技术,通过网络和信息技术将企业经营网点连接起来,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通过网络与用户、制造商、供应商及相关单位联结,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并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
4、积极推进物流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建立完善的物流的标准化体系。从我国情况看,应借鉴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物流技术和服务标准,加快对我国物流服务相应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一是加快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广泛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机具设施及条形码等技术。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海运、集装箱、仓储、配送中心、物流信息等,都要尽快与国际接轨。二是对尚未形成通用标准的,要根据情况,采用主要发达国家和与我国经贸联系密切的国家标准,形成全国统一标准。
五、按照我国加入WTO承诺,加快物流产业对外开放步伐
加入WTO以后,将使中国的物流产业融入全球性物流产业跨国化、大型化和互联网经济化的潮流之中,对中国的贸易和生产布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使我国物流企业尽快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提高国际竞争力,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积极稳妥的对外开放政策。
1、在规范的基础上,适当放宽外商投资物流的市场准入制度。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将在三年内逐步开放物流产业。为了适应我国物流产业对外开放的要求,解决我国发展物流产业的资金不足和管理技术落后、人才缺乏的问题,建议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逐步扩大试点地区范围。
2、进一步完善国内法律和政策环境,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物流基地和专业化配送中心。适应目前制造业的全球发展趋势,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战略需要,正在全球范围内对生产和营销进行统一布局,构建全球生产体系。我们要借此有利时机,与国际大型物流企业合作,对国际先进物流供应链技术加以转移,提高我国物流产业的科技含量。要尽可能吸引和争取大跨国公司把分拨、分销中心设在我国,提高我国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的集散能力。通过扎实工作,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的集聚和辐射之地。
3、加快国内传统物流企业与国际规则接轨的步伐。我国物流企业与国际接轨主要包含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与服务标准的接轨;二是与服务规范的接轨;三是与服务体系的接轨;四是与服务管理方式的接轨。
六、加快物流法制建设,建立物流服务的诚信体系
1、对不适应物流业发展的各类法规和政策进行清理、修改和完善。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实施的涉及物流业的法律法规有3万多件。在加入WTO以后,面临经济全球化、物流一体化、商务电子化的现代供应链模式,现有的物流法律法规必须全面进行审理、修正、补充或废除,对相互矛盾或冲突的法律文件进行合并和统一,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建立和完善促进物流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从目前我国物流相关法规的现状看,由于对于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存在许多法律真空,因此,必须加快相应立法:(1)推动综合性、跨行业、跨部门的物流法规和配套规章的制定,改变目前现代物流无法可依的局面。(2)以法律保证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3)在WTO机制和框架下合理进行司法保护。WTO尽管遵循贸易自由化,但在服务业中没有作特别严格的要求,原则上尊重WTO成员国内的法律和政策。因此,我国可以通过立法,在国民待遇的原则下,合法保护有关产业。(4)加快研究制定《多式联运法》。物流是在多式联运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延伸服务。目前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只在港口总吞吐量中占到极其微弱的比重,而很多发达国家80%甚至90%122上都是实行多式联运。要发展物流,必须先推动多式联运的发展。
3、建立物流服务的诚信体系。与生产销售不同,物流服务实际上是一系列委托与被委托、与被的关系,是完全以信用体系为基础的。服务的无形化特点,各种复杂的费率协商机制,服务的标准和衔接,物权的转移和控制,结算的主体常常涉及多方面的物流服务参与主体和复杂的规制。信用体系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物流产业的发展。为此,要大力提倡讲诚信、守契约、反欺诈,加快物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关物流企业信用方面的法规,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公平竞争,诚信经营。
4、加快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物流企业的信用评价机构,完善健全信用担保机构,形成健全有效的物流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七、采取多种形式,加速物流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
1、针对我国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的突出问题,要采取多种形式,加速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通过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学校培养与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产业业务,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的物流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大专院校和专业物流咨询机构的人才培养能力建设,增加物流及相关专业招生数量,并通过多种渠道给予其资金及必要装备上的支持。
2、加强宣传引导和理论探索,加快人才培养。加强对物流理论的宣传引导,通过不断普及现代物流知识,使人们认识物流,接受现代物流的理念,应用物流的理论知识,为经济建设服务。
3、教育部门以及行业协会都要行动起来,启动物流人才教育工程,重点培养物流管理人才、物流工程人才、物流规划咨询人才;要加快引进国外物流师与采购师证书教育并设计中国自己的体系。
篇2
目前,中顺洁柔分别在中山、江门、嘉兴、孝感、唐山、云浮、成都建成七大生产基地,完成对华东、华南、华西、华北、华中和港澳六大区域市场的全方位覆盖,同时服务东南亚、中东、澳洲、非洲等海外市场。其中,广东云浮生产基地是中顺洁柔最新投入使用的基地,也是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生产基地,运营管理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仓储物流方面.2014年中顺洁柔与世界著名物流系统集成商大福合作.建成高效率、大容量的自动化立体库,实现减员增效及生活纸品的安全卫生存储。
生活用纸对仓储要求的特殊性
生活用纸直接与人手、口等部位接触,对卫生要求非常高,因此其生产、包装以及仓储过程均有特殊需求。如若存储不当(如受潮、灰尘污染)便会滋生细菌,引起霉变,不仅危害消费者健康,对企业来说无疑也是巨大的损失。如何在仓储系统规划时充分考虑到生活用纸的特殊性?有效实现防尘、防潮、防虫(鼠)等尤为重要。
因此,中顺洁柔在进行仓储系统规划时,首要考虑的便是有效保证纸品的卫生质量,同时基于效率与成本考虑,最终选择大福为其建设自动化立体仓库。生产车间与自动化立体库之间采用的连廊设计,进一步使洁柔纸品从生产到存储的整个过程全部处于相对密闭的环境中,提高了环境洁净度,纸品卫生得以保证。
那么中顺洁柔为什么选择大福呢?中顺洁柔云浮生产基地项目有关负责人的回答非常简洁清晰:丰富的自动化物流系统规划建设经验、高性价比的设备、运行稳定高效的系统、快速周到的本地化服务。大福正是凭借这些优势成功获得了该项目,并为云浮生产基地的高度自动化物流运作提供了全面的服务和有效支撑。
项目概况
中顺洁柔云浮生产基地项目总占地面积486亩,总投资37.5亿元,年产48万吨高档生活用纸。该项目分四期建设,每期建设两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产能为6万吨/年),其中:第一期、二期各两条生产线分别于2014年、2015年投产,其余生产线根据销售变化分步建成;一期厂房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物流系统投入超过1亿元,主要用于自动化立体库的建设。
该自动化立体库主要用于洁柔纸品的安全存储,并为华南地区的客户提供配送服务,覆盖半径为500公里。据介绍,基于中顺洁柔与大福双方的紧密配合与充分准备,自动化立体库项目仅仅3个月便建成投入运行。该自动化立体库高23米,共有10层、10个巷道,设有35528个托盘位。可存放80万件货物(相当于8200吨),巷道堆垛机作业速度为160米/分钟。自动化立体库最大物流量可达每小时323托盘。
自动化立体库与生产厂房采用连廊相接,共有13个上货口(二层6个,三层7个)。货品通过传送车(RGV)输送。自动化立体库外侧为备货区及负责小订单拣选及补货的零单拣选区域。自动化立体库出货口与备货站台之间由环形轨道连接,通过9台RGV输送托盘货物,RGV速度高达200米/分钟。
主要作业流程
中顺洁柔共有约140个SKU,其中80个SKU在云浮基地生产。生产厂房共分为三层,其中一层为生产车间,二、三层为包装车间。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包装车间配备有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新月形造纸机,幅宽5.6米,车速1800米/分钟,以及拥有最快速度的迷你纸巾包装机,可达850包/分钟。
(1)码盘
不同型号的洁柔纸品在生产车间包装完毕后,统一装箱,张贴条码并整齐码放于托盘上,纸品信息与托盘信息通过WMS系统进行关联,再由叉车叉取托盘货物堆放在暂存区域,之后叉车司机根据系统下达的指令叉取相应的货物移至入库输送线,输送线上料端安装的信息读取设备开始扫描条码,后台系统核对货物信息并自动为托盘货物分配货位。
(2)入库及上架存储
托盘货物通过RGV经由生产车间与自动化立体库之间的连廊输送至自动化立体库上货口,巷道堆垛机根据系统指令叉取货物并码放至指定存储货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巷道堆垛机本身有一定高度,自动化立体库底层无法堆放货物,这部分空间正好为纸品通风、防潮提供了条件。
(3)出库
自动化立体库主要负责整箱出货、货物暂存及订单取消后货物重新上架存储等功能。巷道堆垛机根据先进先出的原则,按照系统指令前往指定货位叉取货物,放置在出货口输送线上,再由环形轨道上的RGV将货物转运至备货站台,到达站台时需再次经过检测门,读取货物信息并核对;货物数量及产品均正确后,叉车根据系统指令将货物放置在备货区,等待订单货物集结完毕后进行装车。巷道堆垛机及RGV的整个运行状态均可以通过电脑显示屏进行实时查看,当出现异常或者错误时,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据云浮生产基地有关项目负责人介绍,自动化立体库与备货区之间采用环形轨道连接可以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因为货物出库时不受其所存放巷道的限制,可以完全按照订单需求进行拣选出货,一个出货口对应一个客户订单。例如,某客户需要10种货物,有可能需要多台巷道堆垛机到不同的货架取货,叉车司机便需要到多个出货口进行配货,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出错,采用环形轨道后,系统通过RGV小车将客户订单所需货物送至同一出货口,作业效率大幅提高并且准确无误。
需要进行拆零拣选的托盘货物由叉车转送至备货区一侧的零单拣选区(平库)进行拆零拣货及补货作业。当客户订单所需的所有货物在备货区集结完毕后,系统下达装车指令,工作人员进行装车,托盘回收。
项目亮点与实施效果
中顺洁柔云浮生产基地凭借合理的规划设计、先进的生产设备以及高效的物流系统,实现了高度自动化。云浮生产基地项目有关负责人对于该项目的实施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从产品品质、作业运作效率、综合运营成本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由于自动化立体库不需要人工进出作业,不仅保证了作业安全,而且有效避免了灰尘的进入;为了进一步保证卫生状况,每个月都会全面清洁自动化立体库,并在通风口安装了纱窗避免蚊虫、飞鸟等进入,使纸品卫生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不过,该项目最大的亮点在入库存储和出库效率方面。首先,整托盘货物进出可以很好地保证纸品包装不受挤压,避免存储不当引起破损;其次,借助WMS系统保证货品先进先出,避免产品发货不及时造成积压过期;此外,可以随时查询库存信息,准确掌握库存情况,以合理规划生产,为进一步优化供应链提供支撑。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高效的自动化立体库和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及时备货,备货效率大幅度提升,一车货物的备货时间由原先的两小时缩短为20分钟左右,且更加准确。该负责人表示,备货速度加快大幅提升了对客户的服务能力,对提高客户满意度、客户粘性以及后续业务开发等大有裨益。
篇3
关键词: 研学 后教 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交流
“研学后教"是新课程,新思维,新理念下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它的出现改变多年以来的教学模式,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个人展示,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解决问题。课堂已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发表见解的地方。[1]
一、那么“研学”从何入手
“研学”--教师简明扼要说出研学目标,提出自学内容,提出自学要求,提出思考题,进行指导。
1.研学法。心理学家皮亚杰[1]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结果,首先在于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学会怎样发展自己,以及离校后继续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适应当前的课程改革,运用新理念进行教学,就必须研究学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多地领会到学习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使教师走向主导、学生走向主体。
2.学生自学。教师给学生自学提纲,为学生谋划自学的策略,有自已的自学方法,渐渐形成习惯。如我在教授小数点移动一节中,有一条题目是这样的:把10.3723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向右移动三位所得到的数分别是多少?我向同学提问了,虽然问题不算难,但举手的人不多,不活跃。于是我换了一种方式:让6个同学分别拿着103723其中一个数字,再找1个同学拿着一个小数点听着我的命令在他们当中移动。移动得对的,就给他那组加分。由于可以玩游戏,同学们一下就热闹起来了。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和空间。
3.研学稿的编写。研学稿是推行研学后教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数学为例,不是一般简单罗列过程,而是从复习到引入的过渡,采取对课本重点公式,解题过程的理解,让学生立足课本,对内容理解的基础上理解公式,学生在自学中不仅对重点公式了解,而且理解解题过程,因而做起来更有兴趣,效果也更好。总之,编写研学稿不能照搬他人,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吸收学生意见,反复修改,达之优化。[2]
二、如何“后教”
“后教”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教师对学习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解释。
1.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积极参与。奥苏伯尔[3]认为:“学生是否能吸取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 例如:三年级“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这一知识点,教材给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西游记》人物并配有图画,四幅图讲的是师徒四人吃西瓜的小故事,结合故事与实物,每个学生都可以容易的理解0÷3=0这一结论。这些都可以由学生进行说、进行交流,以调动小孩子的学习热情。但终归要总结归纳到“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中“任何不是0的数”上。作为老师,当然可以让学生熟记这一要求,并进行类似“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的判断练习。但这样的话学生不能真正的理解0不能做除数的原因。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作适当的处理。把新知识通过降低难度,使新知识变成几个旧的知识点的集合,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力量源泉。生生互动,精诚合作,优生增强了对知识理解的能力,学困生弄懂教学内容的疑难,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如理解“小数除法的余数”,9.8÷0.6这样一道题,学生在确定余数时出现不同的意见,一部分学生认为商是16余数是2,一部分学生认为商是16余数是0.2,双方争得面红耳赤,这时有的学生就提出了质疑的问题:这个除法算式的商是16,余数是2还是0.2?教师不用回答学生,而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思考、辩论、验证。终于统一的意见,确定余数应该是0.2,并说明了理由:①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并没有说余数不变,余数2在十分位,所以表示0.2。②通过用除数和商相乘再加余数等于被除数的方法也可检验出余数是0.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既深化了知识,又使思路变的清晰,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探索性地解决问题,启迪探索性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意识。
3.生教生
3.1生教生也体现在后教的环节上。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的问题或训练中存在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做评定,补充和更正。
3.2生教生也体现在课后,对学习有困难的学困生,教师可指定个别优生给予辅导,优生与学困生配搭同坐,结成帮扶对子,共同进步。[3]
研学后教是新的课堂教学形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和思考。虽然传统课堂教学也有很多宝贵的经验,但教育的发展更需要兼容并包。为学生学习研究腾云更多的空间,让教师在校本教研中业成长,让“研学后教”真正从校本走上教台。同时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培养更多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校长阅刊 2006年05期
篇4
【关键词】西部;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教师流失;对策
长期以来,区域经济的巨大差异造成西部高校教师向东部发达地区高校单向流动的现象有增无减。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西部地区出现了新一轮“高校教师争夺战”,即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教师向中心城市高校转移。所谓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指设立在省会及国家重要经济战略中心城市以外的普通高校,这类高校在我国现有的1200多所普通高校中约占40%左右。[1]优秀教师的大量流失严重阻碍了这类高校的后续发展,也间接影响了非中心城市的发展。
一、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教师流失的后果分析
一方面,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教师大量流失会严重影响到这类高校的持续发展进而阻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整体进程。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作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必然成为竞争取胜的关键。据2004年有关我国普通高校教师流失的调查结果显示: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流失所占比例高达96.60%;具备中级、副高职称的教师流失比例为71.7%;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中青年教师流失比例为59.1%;其中,偏远中小城市的高校教师流向国外或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高校比例高达88.9%。[2]大批教师持续流失,已严重影响了此类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绩效和教师梯队的合理配备,加重了在岗教师的负担,使得这类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难以保证,损害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由此进一步影响了此类高校的声誉,使其发展举步维艰。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占据了整个普通高等教育系统的半壁江山,如果因为缺乏雄厚的师资力量而使这类高校发展受阻,这无疑会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起到不小的冲击。另一方面,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教师大量流失还对非中心城市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甚至阻碍整个城市化的均衡推进。在“西部大开发”中,中小城市的发展须通过中心大城市的发展加以带动的 “非均衡推进”发展战略已使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的经济差距加大。以四川为例,现有13个地级城市,成都作为特大中心城市,人口达971.6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1.5%。[3] 2006年成都市有普通高校20所,占据整个四川省普通高校的一半[4],这种高校与城市的分布极不均衡,而近几年来教师大量流失更使得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的发展缺乏人才支持,作为城市创新重要来源的高校发展受阻则无疑导致城市科技和经济发展滞后,阻碍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接轨,从而进一步阻碍了西部地区城市化的整体发展进程。
二、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教师流失的诱因分析
(一)城市及外部大环境的“外拉”作用
其一,绝大多数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都非部属高校、“211”或 “985”,因此在政策、经费投入上都很难受到国家和省教育部门的青睐,这种“先天”的社会地位悬殊使其很难和很多中心城市高校在平等环境中竞争。其二,非中心城市同大城市相比,在交通的便利性、信息的灵敏性、文化活动的丰富性、生活资料的多样性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这就使得非中心城市高校在稳定和吸引人才方面处于不利地位。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的教师为了追求生活的高质量,也为了子女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并为其将来就业提供更广阔空间,在同等条件下他们更愿意选择生活条件优越的中心城市高校。其三,中心城市高校通常在名气、财力、办学实力上优于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为争夺高层次人才资源,他们通常以住房、科研启动费、设备精良的实验室、丰厚的年收入等为诱饵“钓”走了部分非中心城市高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其四,一些中心城市高校明里暗里推出吸收人才的“三不要”政策,对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拔尖人才采取不要人事档案,不要户口,不履行人才流动手续等手段,从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挖人才,这种不正当的资源争夺手段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教师流失的势头。
(二)高校自身的“内推”作用
首先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教师的收入明显低于中心城市高校及其他部属高校教师的收入。其次学校不能为教师提供个人发展所需的工作条件,难以满足教师的职业期望。作为知识分子,教师对事业和自身的发展有着持续不断的追求。再次学校内部管理缺乏必要的“柔性”,而紧张的人际关系也易引起教师的不满和失望。
三、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教师流失的对策探讨
解决非中心城市普通高校人才流失问题,是一项涉及整个社会的大问题。一方面,高校人才稳定与高校自身条件的凝聚力是分不开的,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甚至是决定性因素。但有些问题单靠高校自身是难以解决的,国家有关教育部门和高校所在城市政府对此也应承担一定责任。因此,国家、城市和高校都要参与到这项改革当中,共谋高校与城市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国家和城市政府部门应重视基础环境建设,创造人才稳定的社会大环境
首先,国家教育部门应主动为高校创造一种稳定人才的大环境。一是加大国家对非中心城市高校在财政上的投入和政策上的倾斜力度。二是建立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对高校人才引进和教师流动进行规范,切实保障西部非中(下转第10页)(上接第11页)心城市高校在教师流动中的利益。三是适度发展大城市,着重发展市(州)区域的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使其成为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中心,构建完善的城市体系和各级城市功能以推动西部城市化的均衡健康发展。另外,城市也应加快自身经济建设,拓展多种渠道缩小与中心城市的差距。
(二)深化高校内部改革,优化人才成长的校内小环境
1.拓展多种渠道争取学校投入,改善工资分配方案,提高教师经济待遇。首先,学校应该尽量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并通过银行贷款、官产学研合作、校办产业回报、基金运作、社会捐赠等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以提高教师经济待遇。其次,要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制定合理的工资分配方案,让广大教师参与到工资分配当中以增加民主性和透明度。再次,要不惜重金稳定校内特殊人才,提高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待遇,拉大收入差距,这既是对特殊人才的尊重和保护,也是对其他人员的激励。
2.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并提供宽松的个人发展空间。第一,学校有关部门应指导制定个人发展规划,使教师有明确的奋斗目标。第二,对每位教师都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将其安排在最适当的工作岗位上。第三,改革教师培训制度,建立主动、长期和多维的教师培训机构。
3.尽快建立公正科学的学校管理机制。一是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二是建立强有力的学术管理机制。三是建立有效的人才约束机制。
4.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所高校具有凝聚力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凝聚力强的高校才能稳住人才。因此每所高校都应十分注重改善人际关系。一是领导者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对整个学校的人际关系起导向作用,而且也是确保学校人际关系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二是健全规章制度,形成一种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密切合作的良好工作关系。三是建立上下级间、横向间、成员间有效的沟通渠道,消除误解,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四是通过文娱、体育和校内各种业余活动的开展,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便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俊宗.试论非中心城市高校的中介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2002,(12).
[2]李星云.高校教师流失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5,(4).
篇5
流通产业现代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到来,在商品流通领域所进行的变革、创新,以形成低成本、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商品流通体系的过程。目前我国流通业(批发、零售和餐饮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足9%,而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达到15%以上,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以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推进流通现代化的发展。通过运用先进的流通技术设施手段和现代化流通方式、管理方式,使商流、物流、信息流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提高流通企业的规模化程度和规范化水平,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的科技含量,提高流通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能力。今后应通过重点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
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努力提高现代物流业的规模化、组织化和规范化程度。连锁经营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是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企业,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在分工基础上实施集中化管理,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连锁经营包括直营连锁、特许经营和自由连锁三种形式。连锁经营是现代流通业极具潜力的经营形式,是流通领域带有方向性的改革。应以“大众化、规模化、规范化、现代化”为目标,加大工作力度,推进连锁经营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和延伸。
积极推进物流配送,不断整合现有资源,完善服务功能。现代物流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到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被国际上称为继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国外现代物流配送业发展迅猛,国内现代物流配送发展也急剧升温。要坚持“市场引导、整合资源、企业运作、政府扶持”的原则,加快物流园区、综合物流配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培育,逐步构筑设施配套、运转高效、功能齐全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
加快发展现代批发市场,努力提高交易、管理水平。发展现代流通离不开现代批发市场建设。现代批发市场的显著特征是交易主体组织化、交易商品标准化和交易方式现代化。要按照“统一规划、加强指导、分级负责、规范管理”的原则,集中力量发展建设一批特色鲜明、集散功能强、辐射市内外、连通全国的大型现代批发市场,并逐步将其培育成一定区域内的商品集散中心、加工交易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中心。要结合发展现代批发市场,对现有各类批发市场进行高标准、高起点地改造,一要提高市场交易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场交易;二是要提高交易商品的标准化程度,特别是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化和包装规范化;三是要提高市场交易的现代化程度,引进和推进竞价拍卖、网上交易等现代化交易方式;四是要提高市场的综合服务功能,积极组织开展加工、包装和配送等增值服务,走批发交易和物流配送相结合的路子。
实现商品流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第一,信息化是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有效途径。商品流通是商品交换的发达形式,贸易流通是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市场经济以需定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消费决定流通、流通决定生产。现代流通充当生产与消费的媒介,一方面面向生产者,通过价格和信息传递,引导生产;另一方面面向消费者,通过把产品便捷、安全地传递到消费者手中,服务消费。可以说,流通在整个社会再生产和国民经济运行中居于组织者、引导者和调节者的地位,现代市场经济需要一个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现代市场流通已经从过去局部的、断续的、国内的商品流转过程,变成了全球化营销过程,流通的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与特征;流通对象从过去只有实体商品货物的流通,发展到有形商品与无形商品、有形资本与无形资本、有形货币与无形货币、有形产权与无形产权的并存和交融;流通主体从生产与流通相对分离、相对独立,加快向日益融合的大流通状态发展。现代流通体系的复杂性对流通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我国要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过去主要依靠投资与出口拉动向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发展转变,为此,必须下大力气建设一个能够适应消费、出口和投资协调发展的现代流通体系。现代流通体系是由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共同构成的,尤其是基于信息化技术支撑的信息流已经成为现代流通区别于传统流通的最重要标志。信息流通的规模越大、速度越快、被重复使用的次数越多,对经济社会的价值就越大。
篇6
【关键词】 农村 商品流通渠道 商业模式 市场
引言
目前,一个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村流通体系正在初步形成。但是,由于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影响和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农村商品流通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农民增收,抑制农民消费,阻碍着农村的市场化的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已改变了城市居民的消费方式和企业的生产方式,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现出其重要作用及地位。将现代流通推广到农村,必定对农民生活、农业生产以及农村发展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因此,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农村流通渠道体系的建设,解决农村流通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构建现代化农村商业模式。
1. 我国农村流通渠道体系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主要有“农户+批发商”模式;“农户+龙头企业”模式;“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模式。通过与国外农产品流通渠道相比,我国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体系还存在诸多弊端,农产品流通渠道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快速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在借鉴国外农产品流通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我国学术界和实践界在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方面作了大量的有意义的探讨。比如构建以合作组织为纽带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从加强农产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易条件、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信息化建设、革新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交易方式、提高市场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等方面入手,完善批发市场、构建农产品新型营销体系,大力推进农产品零售业态和交易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渠道结构信息化、主体组织化及联盟化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创新思路。
2. 如何加强农村流通渠道体系的建设
在目前条件下,要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运行的绩效的关键,应该针对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从渠道关系、流通业态、流通技术和手段、政府政策支撑体系等五个层面进行创新。
2.1渠道关系创新
迄今为止,渠道理论研究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以效率和效益为重心以权力和冲突为重心以关系和联盟为重心的演变。而以关系和联盟为重心正是渠道关系学派研究的重点。根据我国农业现实,可考虑从资源优势的角度发挥三个联盟主体(农户、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作用,尤其是龙头企业的核心作用。农产品渠道联盟模式主要应涵盖生产、加工、流通三方面的内容。合作社(协会)指导下的农户生产联盟主要是以农户间共通性和互补性资源,建构产业群聚体系,整合农户间专业化技能、信息和生产设施等关键性资源,以一致性的定位,推动农产品生产技术化和规模化,推行横向渠道联盟。比如:蔬菜联盟、水果联盟、谷物联盟、西瓜联盟等。他们采取共同采购种苗、共同育苗、共同租地、共同采购种子、农药、肥料,共同采购农用机具进行农产品生产。因为农户的分散性和弱组织性,这种联盟应在合作社或者其他农业协会的指导下,遵循积极引导、操作透明和农户自愿的原则进行。
基于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现状,可考虑利用“龙头”加工企业农业生产技术和食品加工优势,通过建立“企业加工联盟体”,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等战略目标。这种联盟纵横模式都存在,但主要应该发展横向联盟的虚线矩形部分,使农产品物流基地的企业按照专业化的原则组织农产品物流活动,依靠整体优势和优势互补,形成一定的综合效应和规模效应,进而促进农产品物流一体化、集约化的发展,而且在存储、运输、装卸、加工、信息管理,中介等领域进行有机结合和集成,从而在基地内可以形成一个社会化的高效农产品物流体系,以其更有助于加速农产品流通速度。
2.2流通业态创新
商务部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努力提高连锁超市、便利店、大型综合超市等新型零售业态中农产品的经营规模。因此,流通业态的创新成为建设农村市场体系的关键。流通业态创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经营方面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业务,带动连锁经营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跨地区发展;发展有利于引导销售的超市化、配送集中化,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使之促进农产品物流向一体化、集约化的发展,最后形成一个社会化的高效农产品物流体系。
2.3流通技术和物流手段的创新
业态的创新必须以流通技术和物流手段的创新作为支撑,它是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的重要技术保证。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达25%—35% ,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要想减少流通损耗,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提高流通绩效,应该从实现物流系统高效率入手,把传统的物流途径简化为由生产者经配送中心到达零售终端,从而推动物流技术和物流手段的创新。
2.4政府政策支撑体系创新
我国目前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中,政府主要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政府非市场化手段盛行。因此,政府应该转变职能,变“管理者”为“服务者”,为农产品流通提供服务平台和政策保障。
一要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信息化建设。政府要建立快速、准确、有效的农产品信息传播网络;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制度,并建立信息中介组织;加强农村信息市场的管理,建立有效的监控问题探索机制,识别真假信息;大力培训农村信息化管理人才。
二要转变对农产品流通主体支持方式。对农产品龙头企业而言,要将支持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实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出口创汇、产业升级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转到发挥其对农户、特别是中小型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上。财政支持要取消无偿支持的方式,改为全部通过贴息,或建立担保基金的方式进行。对农合组织,要加大对其在财税、信贷方面的支持力度。比如税收减免、政策优惠、专项资金支持、信贷支持等。
三要完善农产品流通立法。国家要尽快制定有关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公平交易等法律和法规。
结语
篇7
[关键词]农村流通体制改革
前言
流通业在引导农村生产、拉动农民消费、稳定物价、吸纳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双百市场工程”,辽宁省初步构建起以县域商业网点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覆盖全省范围的新型农村流通网络。目前全省乡、村连锁店铺已经发展到了6000多个,建设改造农村商品配送中心70多个,引导3万多农民从事商品流通业。2006年,辽宁省农村消费市场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62.2亿元,同比增长15.9%,有力地拉动了辽宁省的农村消费。
一、深化辽宁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由于“重生产轻流通”思想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流通业在新农村建设中仍缺乏应有的重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及城市发达的流通业相比,辽宁农村流通业的发展依然落后,因此,农村流通体制改革任务艰巨。
1.流通基础薄弱,流通设施不足
农村市场功能不完善,仓储设施简陋,尤其缺乏贮藏保鲜设施、农产品质量检测设施。1990年农业基建投资占辽宁基建总投资的3.1%,到1995年该比重降至0.6%,虽然“八五”以来该比重逐年提高,但到2001年仅恢复到1.4%的水平。承担70%以上农产品流通的批发市场,政府投入和配套投资很少,多数市场设施简陋,功能不全,辐射力低。诸如鲜活农产品的专业工具、专业仓库、冷藏库、保鲜库等设施和专业大宗农产品物流中心等设施的建设和布局均不能满足农产品流通发展的需要。各种环节的农产品物流成本较高,缺少集约化的流通链条。
2.流通组织发育滞后,流通效率低下
由于供销社主导农产品流通的功能逐渐弱化,到目前农村中介组织的发展仍处于农民经纪人、专业协会等初级水平,龙头企业、各种合作社和农户紧密联结的高级中介组织形式的发展还相对不足。据课题组对锦州、朝阳、阜新三市近百个农户的调查,35%的农户自销农产品,60%的农户卖给个体商贩,仅4.5%的农户通过订单进行销售。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还没有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由于连接生产与市场之间的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低,农民销售农产品的成本高、效率低。同时,由于流通力严重不足,一些农产品,特别是蔬菜、水果等产品因不能及时销售或冷藏而腐烂,造成大量经济损失。
3.农村市场管理滞后
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区封锁依然严重,社会信用体系缺失,市场秩序不规范。由于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健全的商品质量检测制度和必要的检测设备与手段,农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检测体系不健全,农村市场中假冒伪劣商品危害程度远远高于城市。无论是农产品、工业消费品还是农业生产资料,不合格率高、假冒伪劣问题较为严重,销售渠道混乱,严重危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同时,农副产品生产过程中诸如农药化肥的残留等问题在农村产地市场不能及时准确检出,流向城市市场也给城市居民的食品安全造成危险。
4.经营业态单一、流通方式落后
虽然辽宁农村商业网点的建设获得较大的发展,但农村零售业态结构仍较为单一,绝大多数农村消费品的零售多以小型农贸市场和小杂货店为主,连锁超市发展缓慢。特别是农贸市场长期停留在出租铺位的简单物业管理层次上,信息传递、价格形成、加工、配送等各种辅助非常薄弱。会员制、竞价拍卖、远期合约交易和期货交易方式仍处于萌芽阶段。
二、辽宁农村流通改革的目标体系
1.构筑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
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以连锁超市、便利店为主要流通业态,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新型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疏通日用消费品进入农村市场的渠道,通过示范引导、自愿进入的方式,逐步以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等现代方式改造、整合农村传统的流通网络,促进农村地区流通设施的升级,把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日用消费品销往农村市场,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日用工业消费品、更加舒适的消费环境以及更加完善的服务,让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样高质量的商品与服务。
2.构筑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推进国有及供销合作社农资流通企业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更好地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构建以规模联购为基础、配送服务为支撑,横向联合、纵向对接、上联工厂下联农民、辐射能力强、网络覆盖面广的新型农资经营体系。建立健全全方位为农服务的新型农业生产资料服务体系,农资流通企业要将农资销售与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开展配送、加工、采购服务和技术服务及农机具租赁等多样化服务,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
3.构筑农产品流通体系
大力发展农产品零售市场。以推进城乡市场双向开拓为重点,积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逐步把网络延伸到城市社区。提高农产品在连锁超市、便利店等业态中的经营比重。
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完善和提升其市场交易功能与服务功能,重点建设一批跨区域、辐射力强、各具特色的产区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以农产品拍卖、经纪人、网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建设,将其打造为商品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资金结算中心。
构建多层次的物流配送体系。积极引导现有农产品物流企业改造升级,推动其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强冷链系统、物流配送、市场信息、检测检验、废弃物及污水处理、仓储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形成示范和带动作用。
多形式、多途径健全和完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推动订单农业和产销直接见面,提高农业市场组织化程度,通畅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路,促进农产品增值。同时在农产品交易中积极探索电子商务的推广和应用,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4.构筑农村市场运行监控服务体系
要把农村流通设施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围,进一步健全农村市场供求、价格等信息网络,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加强对农村市场的执法监督,规范农村市场秩序,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村,健全市场投诉受理机制、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建立统一高效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制定合理的农产品铁路运输价格,降低公路运输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杜绝对农产品运输的乱收费、乱罚款。
三、辽宁农村流通改革的主要内容
1.农村流通组织创新
创新农村流通组织,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民流通合作组织和农村经纪人队伍,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对建立各类流通合作组织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完善服务功能,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组织;着力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和农产品流通带头人,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农村以产品为联系或纽带的各类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发挥它们在参与政策制订、信息交流、价格协调、资质认定、专业培训、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之真正成为广大农民利益和行业利益的代表。
2.农村流通方式创新
推进流通方式创新,就是要重点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贸工农一体化、制等现代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优化供应链体系,推进超市、便利店、折扣店、专业店、专卖店、无固定地点销售等新型业态的发展,加大对传统流通服务业特别是杂货店和农村集市的改造力度,创新农资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推广先进流通技术,加强流通信息化建设。搞好商业网点规划,合理布局,有效整合社会商业资源。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和物流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建立适合农村市场发展特点的分销渠道,充分发挥“一网多用”功能,开展采购、配送、销售、加工、租赁和技术推广等多样化服务,实现工业品和农产品城乡间双向顺畅流通。进一步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农家店为载体送邮政、电信、药品、报刊、文化用品等下乡。
3.农村流通政策手段创新
加快政策创新,就是要加强法制体系及标准体系建设,为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律和经济环境。为此,应针对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中市场主体和客体准入、市场载体功能缺失、中介组织定位等问题,加大农村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政策协调力度,进一步修改、完善有关政策、法规,消除不利于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各种体制性和政策。
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日用消费品农家店的资金扶持力度。重点支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三绿工程”、“科技兴商工程”、“品牌战略工程”等。同时,在解决国有商业企业历史包袱、改造大型批发市场、鲜活食品质量检测、建立重点商品储备、构建中小商业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方面给予支持。
加快制定、实施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规范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秩序,保障农产品质量,维护农产品流通及消费安全。建立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等产品经营的市场准入制度,健全农资损害赔偿机制。商务主管部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落实农家店药品、书报杂志、烟草等商品零售及通讯、邮政业务资格。尽快形成适合农村特点、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和监管办法,促进农村市场发展的规范化。
4.农村流通管理体制创新
创新农村流通管理体制,就是要健全和完善流通管理职能,积极整合流通管理资源,构建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有机结合、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新型流通管理体制。因此,必须按照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贸易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的职能应定位于实施行业指导、监督、管理和服务,主要是做好流通发展战略、产业政策、行业规划、行业标准的制定和组织实施,以及信息的引导和应急调控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元佑:关于进一步深化湖北省流通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
[2]周力周革非:新时期我国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基本框架及政策取向[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09
[3]刘文洋:中国流通体制现状及其对策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6/35
[4]“十一五”期间我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基本思路[J].中国经贸导刊.2006/01
[5]王有兴: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新举措[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03
[6]黄国雄:纵论中国流通体制改革目标及走向[J].商业时代.2005/33
[7]忻红:商品流通管理体制创新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04/32
[8]罗小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制研究综述[J].理论月刊.2003/04
篇8
关键词:全产业链;农产品流通;维度分析;体系构建
全产业链视角下农产品流通模式运行的特点分析
全产业链的内涵分析。中粮集团在2009年率先提出了“全产业链”战略,即实施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各环节的协同管理,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联动上下游产业链,实施业务协调与系统控制,保障农产品的均衡供给、稳定价格,实现农户与消费者的“双赢”。这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且全产业链与流通模式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都是实施产业链的系统管理、有效管控。全产业链视角下农产品流通模式运行的特点。全产业链强调“全”字,即对产业链的全面整合。打通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理顺流通渠道,构建完善、高效的运行机制,尤其是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强调市场供求平衡。其核心就是对产业链的全面掌控,协调产业链上各主体的关系,构建质量责任追溯体系,延伸产业链、提升流通效率、提高价值的增值效率。全产业链视角下农产品流通模式的运行特点:第一,流通成员间组建企业联盟,以协作为目标,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构建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第二,构建利益共同体,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实施纵向一体化,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第三,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交互使用,利用信息技术为成员间沟通架起“桥梁”,实现信息畅通交换。第四,构建产销一体化体系,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以销定产。第五,规避各种流通风险,掌握市场需求动态,避免滞销、“卖难”和“贱卖”。
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面临的困局
我国农产品产业链条较长、复杂繁冗,导致市场反应速度慢。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多样,主要有六种(见图1),从各自所占的比重来看,依旧沿用传统流通链模式,占比达到68%。近年来,虽然直采流通模式、一体流通模式有所发展,但占比依旧较少,分别为5.4%、3.2%。传统流通链模式下,链条较长、环节较多是最大弊端。农产品从田间至消费者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如收购、运输、批发等,成本层层叠加,导致农户利益被严重挤压。据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调研显示,我国农产品流通成本过高,达到全球平均水平的2-3倍,这也成为城镇居民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的症结所在。流通链条过长,导致市场供需不均衡。近年来频频出现了滞销事件,“蒜你狠”、“姜你军”现象时常发生,如2016年8月河北保定易县50万斤李子滞销、2017年1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葵花子遭遇低价格困境等,信息不对称、市场反应速度慢,导致小农户利益受到巨大损失,严重打击种植积极性。除此之外,产业链各环节衔接不紧密,农产品面临“卖贱”、“买贵”的困境,农户利益不能得到保障,而城镇居民生活成本大幅上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组织化程度低,导致流通成本高、损耗率大。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大多组织化程度低,如图1所示,传统流通市场占比最大且组织化程度最低,处于无序、低效的状态。这也是“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农户大多较为分散、种植规模小,在流通链上缺乏话语权,在自产自销模式下更是扮演着初始物流的角色,导致流通成本过高,由于农产品量少,流通主体往往会因“凑单”导致鲜活产品损耗率较大。据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调研显示,我国农产品的损耗率在3%左右,部分鲜活产品的损耗率甚至达到5%,而国外这一比率仅为1%-2%。农产品流通领域缺乏核心、龙头流通组织,尽管农产品种植地区已开始组建成立专业合作社,但通常规模较小、专业程度低,无法有效整合、打通产业链,难以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尤其是当前“调结构、促改革”背景下构建农产品生产、流通标准化体系,缺乏核心、龙头组织的带领,导致现代农业发展仍旧陷入小生产、弱流通、贵流通的困境。农产品流通节点布局不合理,导致流通效率难以提升。我国农产品流通节点布局不合理主要体现于三个层面:一是批发、农贸市场布局不合理。农户或专业合作社将种植、收购的农产品运输至批发市场,就近买卖能够节省流通成本、提升流通速度,但受行政区域划分的限制,地处县域边界的农户或专业合作社就只能选择较远的路线运输至本县、市的农贸市场,这种“舍近求远”的农产品流通节点布局模式,导致流通成本大幅上升。二是城市网点布局不足。尤其在大城市中,通常将批发、农贸市场设在城市外缘地段,尽管从农户、专业合作社的角度来看,缩短了运输距离,但受城市交通堵塞的影响,农产品堵在了“最后一公里”。三是“多头管理”现象严重,制度成本较高。农产品进入批发、农贸市场,面临多个部门的监管,费用繁多,如管理费、进场费等,增加了流通成本,也加大了价格波动。我国农产品的流通面临着优惠政策落实不力的困境,盲目的市场调节也加剧了农户的利益风险。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导致农户陷入“增产不增收”的困境。我国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导致农户无法及时获取市场需求动态、价格信息,盲目地选择种植品种,在丰收季节,大量同品种的农产品纷纷涌向市场,往往造成供大于求,农户不得不承担“增产不增收”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在农产品流通产业链上,农户、专业合作社、批发市场、消费者等都相互独立,产销关系难以把握,频频发生的滞销案例更是打击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如2016年5月海南省文昌市西瓜严重滞销,原因主要是多地西瓜增产,与广西、山东西瓜“撞期”,导致价格低迷,收购价格一度跌至0.6元/公斤,后通过政府、社会各界通过网上信息联系收购商,销售情况逐步好转,且价格也上涨至2元/公斤。这个案例再次说明建设农产品信息化交易中心的重要意义,它将有助于农户掌握市场信息、提升话语权,也规避了流通的盲目性、价格波动风险,能够提高流通效率,促进绿色流通的加速发展。
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运行机制构建与维度分析
全产业链农产品流通运行机制构建。在全产业链视角下对农产品流通体系进行重构,其实质是通过信息共享推动供需平衡,通过上下游各主体的整体协同实现合作共赢。由此,构建以“合作机制”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运行机制,将松散的流通主体集中起来,通过信任机制、契约机制将其整合成一体化的运行体系,建立联盟式的渠道合作关系(见图2)。建立完善、高效的信息平台,实现各流通主体间的信息互通,对市场信息进行预测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构建基于终端需求的农产品以销定产、产销均衡模式,创新规避各种流通风险,保障流通主体的利益。以利益分配为动力,强调流通中核心组织的掌控能力,发挥流通职能部门与价值创造作用,构建各流通主体的价值链分工与创造体系。协同运作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构建质量责任追溯体系,建立强化农产品全产业链的跟踪、查询监督网络,防范道德风险、提高食品安全,使消费者能够明白消费。整体而言,全产业链农产品流通运行机制的任务与目的就是促进各流通主体间的协同合作,以信息共享机制为途径将参与流通的各主体连成有机整体,共同促进流通成本降低和流通效率提升。全产业链视角下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维度分析。基于企业角度分析:基于鲜活农产品不易存储的特点,决定其流通环节必须实施高度的专业化分工,才能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损耗率。尤其是产业集中度低的现阶段,流通企业专门从事农产品的收购、加工、运输,超市、农贸市场专门从事零售,通过整合资源促进产业链条的延伸与整合。构建纵向一体化的流通模式,打通产业链,实施品牌化营销与拓展,降低生产风险,逐步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与企业利润,最终实现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基于流通角度分析:针对当前“小流通”与“大市场”的矛盾,流通主体可结合区域实际参与市场兼并重组,形成实力雄厚、综合性强的流通组织,使原有的单一组织向更综合的职能分工转变,从而减少中间交易环节、形成产销一体化的流通模式。实施分工内部化,即拓展流通主体的内部职能,不再局限于流通,还辐射产品开发、生产、零售等领域,能够缩短农产品的流通链条,提高效率。基于食品安全角度分析:构建严格的农产品生产标准与质量控制体系,继续推进“农业技术下乡”的活动,形成以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为主体的质量监督队伍,结合市场动态、标准体系实施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控制,从源头上提升农产品质量。结合农产品规模生产、流通精简构建质量追溯体系,实现农户、消费者、流通主体间的利益联动与相互制约。
全产业链视角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的创新路径
着力构建一体化的农产品流通链条,推进流通模式向多元化发展。我国现有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中,一体化流通链模式的组织化程度较高,也能够引导流通主体实施规模经营。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一体化流通模式与需求导向更契合,实施农产品规模化生产,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促进流通产业链条的延伸,提高议价能力,为农户增收创造条件。龙头企业凭借资金实力,与农户签订契约,引导科学种植和养殖,打造纵向一体化流通体系,实施农产品从田间至餐桌的全产业链管理。同时,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进程中,必须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促进其向多元化发展。如构建专业合作社为中心的驱动模式,自建配送中心,统一收购、配送农产品,整合流通资源,降低流通成本。构建物流中心主导模式,凭借流通规模效应向下游延伸,建立一体化的流通产业链,提高产销合作水平。构建连锁超市拉动模式,以契约合同为纽带形成“农超对接”体系,鼓励大型连锁超市向上游延伸,整合产业链,形成一条龙产销服务体系。整合农产品流通资源形成合力,有效提升流通组织化程度。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呈现松散状态、“各自为阵”,导致流通资源的浪费,且流通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难以解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现状,就必须培育核心组织,形成流通合力。组建更多的专业合作社,提升流通组织化程度,实施全产业链的协调整合。组织农户种植,合作社担当联系上下游的重任,根据市场需求指导农户生产,与上游企业、超市等签订契约,协调供需价格,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加强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引导,培育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多业态零售组织,打造形式各异的核心组织。优化零售网络布局,及时市场信息,形成以资本、契约为纽带的流通主体联盟,发挥市场自由组织机制,调解农产品市场产需矛盾。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金融扶持政策,培育龙头企业、组建大型物流中心,发挥市场信息传导功能,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优化流通节点布局,着力推进绿色、冷链物流的发展进程。农产品的全产业链架构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多个环节,优化流通节点布局能够有效连接“供需链”,促进流通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产业链两端的价值对接。以消费需求为源动力,结合农产品种植区域、需求量、交通设施等要素合理布局流通节点,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背景下,着力推进绿色、冷链物流,有效降低损耗率、提升配送速度。基于价值链分工,发展流通组织规模经济效应,利用信息传导机制布局流通空间链,减少流通环节,兼顾合理利益诉求,实现农户增收、流通成本降低、让利消费者的多赢局面。如打破行政区域划分的限制,实现农产品的自由流通、就近流通,相关部门科学布局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减少运输时间。结合居民、小区密集程度合理布局城市网点,建立多渠道、网络化的服务模式,形成大型超市与农贸市场互补的网点布局,解决农产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农产品信息交易中心的构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建设是农产品全产业链体系构建的核心内容,能够有效化解农产品市场存在的供需不均衡、滞销、质量安全等问题。加快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鼓励产业链上下游各主体构建契约制度,共享信息、预测市场需求,增强成员间的利益联盟、促进成员间的战略协调。鼓励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参与平台建设,搜集、分析、市场信息,为农户生产提供指导与服务,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在市场、物流、质量信息的交互传递,避免产销锐节、价格大幅波动等问题。构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实施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各环节的追踪、监管,实现“生产有记录、流向能追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的目标。例如目前全聚德烤鸭、敬亭绿雪茶叶、北疆红提葡萄等都已实现全程追溯,消费者通过手机发送产品序列号即可查询相关信息,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提高食品安全监督水平。
综上,本文以全产业链视角为切入点,以所设计的农产品流通运行机制逻辑图为核心,促进流通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引领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结成利益共同体。运行机制发挥着调控与纽带的作用,是全产业链视角下农产品流通体系重构的基础与保障,围绕运行机制所提出的流通主体间的战略协同或契约协调将有助于优化流通体系、提高流通效率。
作者:陶章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彭永芳,蒙玉玲,张惠敏.以全产业链模式重构农产品流通体系[J].商业经济研究,2015(2)
篇9
关键词:粮食流通 面临问题 体制改革
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粮食市场体系不健全
我国现阶段的粮食市场体系主要由初级市场(如农村集贸市场、城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组成。改革开放以来,粮食集贸市场发展得比较快,早在1993年就达到了8万个,交易金额由1978年的20.1亿元增长到1995年的904亿元,这为搞活粮食流通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农村粮贸市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多数农村缺乏专门的粮贸市场,只是在农贸市场街道中间划定一块地盘进行交易,没有柜台、没有米仓和粮仓,更没有公平秤,设施简陋;二是管理不善,存在着非法交易活动,扰乱市场正常秩序。
粮食批发市场是建立粮食市场体系的关键环节,批发市场的建立意味着大批量的粮食涌入市场,通过公开的形式形成公正的价格。我国于1990年在郑州市建立了首家国家级粮食批发市场后,全国又陆续建立了近10家省级粮食批发市场。从近几年实际运行的情况看,粮食批发市场存在如下问题:
批发市场缺乏统一的布局规划,而且现有批发市场主管部门多,形成多头管理,地方、部门割据,使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导向作用;市场准入存在明显的主体歧视,非国有粮食企业进入批发市场的障碍较多;批发市场法规不严,市场管理者往往参加交易;交易不够活跃,在区域间调节粮食供求关系的作用受较大限制。
此外,粮食市场还缺乏具有辐射性的交易场所,市场供需信息不充分,难以形成价格发现功能;市场法规建设滞后,导致市场管理规范化水平不高,在实际管理中无法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国有粮食企业以及其他粮食经营主体都缺乏规范化的约束,为粮食市场埋下动荡的隐忧。
粮食流通市场信息服务薄弱
市场信息化建设落后 一方面,由于粮食流通市场竞争主体经济效益不佳,信息意识淡薄等原因,大多数生产者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落后,致使市场信息情报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缺乏将政府、市场、客户和生产者连接起来的信息网络,市场供求信息难以共享,导致批发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无法有效利用。
对农民的信息指导难以到位 虽然农业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络,但网络在乡村出现断层,使农民收集信息成本增高。另外,由于粮食作物播种时令性较强,信息滞后对粮食生产的指导作用大大降低,使得粮食生产与销售脱节,结构性供求矛盾比较突出。
粮食流通的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
粮食宏观调控主体分散 新的粮改方案规定,按照中央和省级政府粮食事权划分,建立和健全中央和省级粮食储备制度和调控机制,从而把本应属于中央的宏观调控权分给了省级政府,而省级政府又按照中央的模式,把调控权利进一步下放和细化,使得地、县,甚至乡镇都有一定的调控权利,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调控主体。由于过于注重责任的层层分解,每一级都一分了之,对当地粮食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没有认真研究,造成权利不统一,粮食政策也就难以贯彻落实,国家对粮食市场的调控难度也就随责任的分散而加大。
粮食宏观调控工具不灵活 国家进行粮食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是粮食储备和粮食风险基金,但是由于存在多级粮食储备,而且国家储备和商业储备没有分开,因此,粮食宏观调控的工具往往失灵。政府对粮食市场最重要的调控工具是粮食储备,然而,由于储备任务层层分解,中央、省、地、县储备同时存在,粮食市场有多个不同的调控主体;又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不完全一致,使得中央的宏观调控与地方政府对市场的调节、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产粮区储备和销售区储备在市场调控中相互磨擦,甚至产生矛盾,使调控行动难以一致,甚至形成地方与中央逆向调控。
粮食宏观调控政策与支持保护政策混同 粮食的宏观调控是临时性的政策措施,而粮食的支持保护是长期的制度。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存在着以粮食宏观调控来代替粮食支持保护的问题,以暂时性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达到粮食支持保护所追求的长期目标,以粮食宏观调控的成本代替粮食支持保护的成本,这就不仅使粮食宏观调控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而且粮食支持保护也可能不到位。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设想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长期以来,我国在粮食流通体制中偏好于行政力量,不善于利用市场来达到目的,各级粮食部门也有依靠行政手段管制粮食资源的传统、经验和惯性,而如何按市场经济规律对粮食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经验和能力却显得不足。
从这个角度来看,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构想是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让市场价格起基础性作用 改革粮食调节方式,引入市场机制。以前的粮食流通体制不管是收购环节,还是批发环节,都是以行政管制为主,排除了竞争。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就是要放开粮食市场、粮食经营和粮食价格,在收购环节和批发环节让市场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
将宏观调控权利回归 改革粮食调控方式,让中央政府及其执行部门具体执行粮食宏观调控的职能。
将国有粮食企业变成真正的市场经营主体 在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将国有粮食企业承担的行政职能或者政府的行政职能剥离开来,让其真正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经营主体。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
从新体制长期作用的角度来看,粮食市场化只是为了实现长期目标的一个手段或者一个工具而已,对于改革后建立起来的粮食流通体制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长期目标,也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真正要实现的目标。
保证粮食稳定供给
保证粮食稳定供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稳定粮食供给一是要有充足的粮食,以满足需求;二是供给方式平稳,价格相对稳定。我国粮食供给主要立足国内,而国内的粮食生产主要取决于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和资源的保证程度。因此,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一定要充分考虑农民利益,调动他们的种粮积极性。
保证粮食经济安全
粮食一旦出现问题,要么国家受损害,要么国民挨饿,最终造成社会动荡不安。对于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保证粮食经济安全更是重要,这也是新的粮食流通体制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具体对策
培育多元化的粮食市场主体
当前的粮食流通市场上,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发育尚不充分,粮食市场的竞争也不完全。笔者认为,应该建立一整套完备的粮食市场准入制度,凡符合条件并且遵守既定规则的企业和个人均可从事粮食的经营活动,但必须严格界定经营主体的经营资格、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国家在信贷、运输和仓储等方面要给予非国有粮食经营主体与国有粮食企业同等的待遇,特别是农业发展银行更应当平等对待非国有粮食经营主体,对于那些有信誉、有能力偿还贷款的经营主体都可以给予资金支持。在积极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的同时尤其要注重农民自己组织起来的粮食购销合作组织,在国家的引导和鼓励下它们能够成为市场竞争的参与者,从而逐步改变农民在粮食流通竞争中的被动地位,保护自身利益。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形成后,可以在粮食市场中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粮食市场的发育,有利于形成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相结合、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相结合的较完备的市场体系。
加快粮食市场体系建设
粮食初级市场是粮食生产者以生产的粮食商品在农村或城镇同消费者和经营者直接进行商品交换的交易场所,它是粮食市场发展的低级形式和最初形式,也是由小规模粮食市场向大规模粮食市场、零售市场向批发市场、现货市场向期货市场过渡的起点。因此,构筑粮食市场体系首先要建立和发展初级粮食市场。培育粮食初级市场需遵循的原则是立足产地,便利粮农;公平交易,有序运行。
粮食批发市场是一种开放型、全方位的大市场,是多条商品流通渠道的联结点,具有经济联系面广、信息灵通的长处,其竞争性强、透明度高,市场信息传播范围广。笔者认为,在统一规划下,应该积极培育全国性和区域性的粮食批发市场,引导大宗粮食贸易进场交易,鼓励用粮企业到批发中心协商成交,支持国有粮食企业、龙头企业和农民联合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几个运作规范、功能齐全、交易集中、现货期货都运营的大型粮食中心批发市场或交易所,真正发挥粮食批发市场组织交易、集中竞价、规范流通秩序、降低流通成本的功能。
期货交易市场的价格能及时反映商品潜在供求关系变化和供需双方对未来市场供求关系的共同预测,期货交易能够使价格发挥事前调节的作用,增强价格调节的弹性,从而减少粮食生产经营行为的盲目性。由于期货市场是一种组织化程度和运作技术更高的市场,发展粮食期货市场需慎重稳妥,不能盲目行事。这就需要做到:首先,大力发展现货市场,从而形成有效运转的市场机制,条件成熟后,将现货市场转为期货市场;其次,为保证期货市场规范运作和便于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需建立严格的期货经营准许制度;再次,有完整的组织形式和严密的法规制度,实行有效的管理。
规范发展的期货市场有助于现货市场的健康运行,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会使期货市场更好地发挥其规避风险、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等功能。我国的郑州市和上海市两个期货市场是比较成功的,可以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与期货交易,从而形成以全国性的中心批发市场为龙头,少数期货市场为示范,区域批发市场为骨干,初级市场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参与的粮食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粮食法制体系
粮食的市场价格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公平的竞争才能真实地反映出粮食的供求关系,才能真正调节粮食合理、有序的流动。竞争的公平性,必须有健全的市场法规体系作保证。因此,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过程中,需加强粮食市场法规体系的建设,改善和强化对粮食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健全市场规则,使市场信号能正确引导粮食生产者和经营者做出合乎市场规律的判断。
粮食市场秩序混乱和价格的波动,除了政府宏观调控乏力之外,很大程度上在于粮食法制体系不健全,致使市场行为缺乏应有的法律约束,在市场利益的驱使下,经常表现出非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市场的波动或对市场的波动起推波助澜作用。
因此,要想真正构筑起“一主多辅”的多渠道粮食流通体制并确保其良好运作,就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粮食法律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获准市场主体资格的法律,对进入粮食市场的各类主体进行审查、登记和依法管理,根据其仓储设施、资金渠道、财务制度的具体状况,核准其经营资格,规定经营范围,明确权利和义务;建立健全规范粮食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规定一切获准进入粮食市场的利益主体均要遵守粮食交易合同法,依法在粮食批发市场进行粮食交易,省际间的大宗粮食贸易要进入国家级批发市场;建立健全规范粮食市场秩序的法律,维护公平竞争,抑制垄断组织和垄断势力;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也要有法可依,制定粮食储备法、粮食风险基金法和粮食进出口法,确保宏观调控措施及时有效。
增强国家对粮食流通体制的宏观调控能力
粮食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并不意味着粮食流通只由市场调节,国家放任不管,无数国内国际的实践多次证明,不论何种经济制度下,粮食的生产与流通都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从整个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全局看,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程度直接决定着新的粮食流通体制的运行状况。因此,在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时,抓住建立国家专项储备粮垂直管理体制的有利时机,逐步理顺相关部门的职能、责任和利益,建立起吞吐灵活、储存安全、调用畅通、运作高效的储备粮管理体制和调控机制。
粮食生产方面 加强对粮食耕地面积的保护,使粮食耕地面积稳定在16.56亿亩以上不再下降;用合理的粮价引导农民发展生产,逐步扩大对商品粮基地的建设,提高基地的商品率;加快粮食产业化进程,促进粮食企业与农户的联合,以增强粮食生产经营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粮食储备和风险基金方面 根据我国国情、粮情和财政承受能力,可以按产区3个月销量、销售区6个月销量确定粮食储备规模,以应对突发事件。
粮食外贸方面 适度的粮食进出口是实现粮食总量平衡、价格稳定的手段之一。加强内外贸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发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积极作用,使进出口真正成为国内粮食市场的“调节器”、“稳定器”。
参考文献:
1.王晓明.粮食流通的比较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篇10
关键词:现代流通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现代物流 商贸物流 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1-081-03
流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现代流通更是提高国民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在扩大内需、活跃市场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加快流通产业发展,引导生产、促进消费,使之成为带动经济的“新引擎”显得尤为重要。2012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流通领域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流通产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强。
如何进一步转变流通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深化流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等,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2012年11月24日,中国市场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北京物资学院、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共同举办了第六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商务部等中外流通、物流产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理论界、实业界的专家、学者、企业家300余人相聚北京,对此进行了深层探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其中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流通成本高、效率低的成因
流通环节多、速度慢、成本高、效率低,是中国流通业的顽症。其病根主要在于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中国经济发展仍处于转型期。我国流通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网络布局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均衡,集中度偏低,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程度不高,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日益突出。粗放型既有流通生产力的问题,更有流通生产关系的问题;既有现代化水平的制约,更有体制性的约束,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效率低、成本高。
二是落后的生产方式与商业运作模式。生产与流通互相制约、互相决定、互为媒介,是矛盾的统一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落后的生产方式与商业运作模式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物流实物配送阶段还没有完成,批发体系不完善、不规范,从而造成流通环节多,落后的工农业生产方式、商业运作模式与大市场接轨,带来的必然是高成本与低效率。
三是现代物流起步晚、水平低。物流费用高、效率低是流通成本高、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率一直徘徊在18%左右。一是物流企业并没有完全融合到制造企业,物流企业功能单一,物流成本降不下来;二是没有形成综合运输体系,多式联运水平低;三是物流装备落后,货物损耗大,特别是农产品物流损耗更大;四是物流企业集中度低,散、小、差现象十分严重。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粗放式经营,拼物力、人力、财力而不是依靠科技力,同时,经济结构极不合理,服务业欠发达,比例过低。如果不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服务业的发展,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率很难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四是传统的消费方式。生产性与生活性消费方式直接影响着流通的速度、方式与成本。就生产性消费而言,中国不论是建设项目还是生产单位,库存量过大,周转慢,必然抬高流通费用,加大流通成本。就生活性消费而言,城市居民消费的多元化、个性化趋势日益增强,带来的是进货的小批量、多批次,而我们在商流、物流、信息流中并未形成社会化、专业化流程,影响着流通的效率,推高了流通成本。
五是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善。商品市场推动着其他要素市场的发展,要素市场的发展影响着商品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人力资源市场、金融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等等。劳动力成本的波动、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商品交易中的支付方式、货币流通量的增减、信息化程度、科技含量与现代化水平的高低,都直接影响着流通的效率与成本。
二、现代流通体系面临的重大变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无论在流通形态、流通方式,还是在流通结构、流通流向、流通未来的组织状态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跳出流通,站在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大的战略背景下,现代流通将发生六个方面的重大变革,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第一,开放性。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国际化,就是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全面对接。过去是引进来,现在是走出去;过去是被动的局部的开放,现在是主动走出去全方位的开放。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引领世界市场的一个先导性力量,开放性将成为现代流通体系革命性变革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
第二,集聚性。我国的新一轮区域战略布局,导致了新的商业集聚、市场集聚,也将导致从东部沿海向内地的产业转移,进而带来了流通的改变、物流生成地的改变,因此它将使整个流通体系重新再造,形成新的市场集聚。
第三,共享性。除了区域结构调整之外,城市的存在方式也由单体城市发展为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城市群落,这就要求流通更多地体现出它的共享性,如信息共享、物流体系共享、运输工具共享等等。同城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已然开始,整个流通体系的共享性将不断增强。共享就是要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就是要通过流通体系再造提高效率,降低消耗,节约成本,减少碳排放。
第四,融合性。生产与交换、生产与流通相互融合,使整个现代流通延伸到了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生产的过程就是流通的过程。很多生产企业,包括制药企业、汽车企业等,整个生产的过程就是流通的过程。
第五,生态性。绿色流通包括整个供应链的形态都在发生变化,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运输、装卸、保管。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将导致整个流通形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流通更多地要考虑减少碳排放,减少污染,减少消耗,提高流通的速度、效率和质量,因此绿色流通将成为主要方式。
第六,实物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分离与对接。现代流通发展到当代,商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人力资源的流通完全分离,只有各自遵循其流通规律,才能提高流通效率。当实物经济和虚拟经济有了各自的存在形态、各自的运行规律之后,流通正在出现一种革命性的变化,以适应这两种经济形态的存在方式,以最快的速度达到二者在一个节点上的统一,网络销售、电子商务的崛起也就成为必然。现代流通的本质就是要突破一切束缚流通、限制流通的障碍,实现顺畅流通、便利流通、自由流通。
三、真正确立流通产业的基础性与先导性地位
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从宏观到微观有四个层次,即社会经济层次、流通产业层次、流通渠道层次和企业层次,无论哪个层次,都是要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当前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
第一,消除“重生产、轻流通”的意识,在国民经济中真正确立流通产业的基础性与先导性地位。
第二,确立流通也是生产力的意识。生产创造价值,流通同样创造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处于产业链的末端,流通处于产业链的高端,从某种意义上说,流通过程创造的价值更高。
第三,要把流通放入国民经济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一盘棋中进行运作,形成良性循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是互相依赖、互为促进的关系,只要有一个环节跟不上,其他三个环节都要受到影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第四,流通产业要改变粗放的经营模式,创新流通方式,苦练内功,提升科技含量,提高职工素质,淘汰落后流通业态与流通模式。
第五,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顶层设计,明确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组成部分及每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每个阶段的目标及实现路径,标本兼治,发展流通产业。
四、优化市场匹配机制 提高流通效率
流通效率不高,与市场体系不健全和市场匹配能力低下有关。如果不优化和完善市场匹配机制,供求平衡就很难实现,提高流通效率也就无从谈起。当前,提升市场匹配能力,应从10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避免抽象地讨论流通中是多环节好还是少环节好,而把能否有效实现市场匹配当作选择环节的重要标准。
其次,既要注重有形市场建设,为购销搭建低成本的交易平台,也要重视构建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乃至稳定的合作机制。
再次,要高度重视培育市场中介组织,不能把减少中间环节等同于排斥中介组织,要充分肯定合法中介组织在媒介购销中的定位和作用,大力推动经济信息、仲裁等市场中介组织发展。
第四,要尽快培育能充当作市商的大型流通集团,既可以成为市场中的买家,也可成为市场中的卖家,国家应当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建立必要的储备设施,发挥淡储旺销的作用,充当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的防火墙。
第五,要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大众商品特别是农副产品拍卖网和滞销商品的尾货网,发挥匹配撮合功能。
第六,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建立各种生产和消费组织,建立健全农民生产合作社,增强其利用市场信息能力和谈判能力,建立消费者合作组织,减少消费风险,降低采购成本。
第七,创新交易方式,增强供求对应空间。
第八,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不断提高市场的搜索和撮合能力,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第九,大力发展产销一体化组织,特别是流通企业的贸工农一体化或产+销经济组织。
第十,推广供应链管理模式,鼓励支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合作,乃至兼并重组,实现供应链整合。
同时,政府也要有所作为,除了创造好的市场环境,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外,还应当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增强和优化市场匹配能力,但是不能长期充任市场匹配的直接组织者的角色,以免市场对政府直接匹配形成依赖。
五、创新流通模式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要真正实现流通成本降低,必须进行流通模式创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使之进一步普及、深化,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比重明显上升,显著提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电子商务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了商品交易过程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减少了对中间商的依赖,提高了信息和商品的流通速度,从而降低了流通成本。要实现《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目标,一要虚实结合。一方面,要将电子商务与传统实体店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体店以消费者体验为主,交易以网上商店为主;另一方面,要将商品与品牌结合起来(商品为实,品牌为虚)。电子商务流通模式应与传统流通模式一样,严把商品质量关,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与商品相比,品牌则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以商品质量及服务为基础的,不能本末倒置。
二要加快建设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社会化物流体系。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物流业的支持,需要优化物流公共配送中心、中转分拨场站、社区集散网点等物流设施的规划布局,积极探索区域性、行业性物流信息平台的发展模式。电子商务企业应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商流促物流,共同协调发展。
三要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诚信体系。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尤为迫切。电子商务的诚信状况决定着企业和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态度、投入力度及相关行为,决定着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的未来发展。积极营造诚信为本、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社会信用环境;在部门指导、行业组织、企业和消费者参与下制定电子商务自律规范,大力推进企业和行业自律;鼓励符合条件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按照独立、公正、客观的原则,开发利用合同履约等信用信息资源,对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开展商务信用评估,为交易当事人提供信用服务。
六、加快发展商贸物流 促进流通业转型升级
我国商贸物流整体水平不高,难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2011年3月的《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一套与商贸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效通畅、协调配套、绿色环保的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形成城市配送、城际配送、农村配送有效衔接,国内外市场相互贯通的商贸物流网络的工作目标。
一要大力推进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专业化水平。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专业化服务把生产、流通、消费有机地连接起来,以最快速度、最佳时间、最优组合完成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最大限度地节省流通费用,加速社会再生产过程。
二要加强冷链设施投入,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产品、食品仍处于常温物流状态,仅有10%的肉类、20%的水产品和少量的牛奶、豆制品通过规范的冷链系统流通,远低于发达国家85%的比例。由于缺乏先进的仓储和冷藏运输设施,我国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率达25%~30%,远高于发达国家5%的水平,每年仅蔬菜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就超过1000亿元。此外,由于标准缺失、信息不畅,物流各环节的协调运作水平低,导致冷链不冷、冷链不链,完整独立的食品冷链体系尚未成形成。因此,抓好农产品冷链设施投入,改善管理是农产品物流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三要抓好城市配送体系建设,解决“最后一公里”货车进城难问题。要通过改善城市物流节点规划布局、科学确定零售网点卸货时间、加强城区货运车辆管理、发展共同配送和统一配送等措施,解决“最后一公里”货车进城难、组织化程度低、配送成本高、交通拥堵等问题。
四要加强物流标准和信息化工作,促进物流各环节高效衔接。物流要实现多功能的一体化运作,要实施跨区域、跨国界的高速运转,必须将物流标准化、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当前,要大力推动标准托盘的租赁和共用系统建设。加大条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等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力度,实现商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流程可跟踪、动态可视化。除抓好企业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外,还要抓好社会物流资源信息平台搭建工作,促进社会物流资源的有效利用。
五要推进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积极发展智慧物流。物流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包括智能仓库管理,托盘、周转箱、集装箱等装载设备的跟踪管理,运输工具及货物的可视化管理,冷链食品的温控管理等。通过物联网技术应用,可实现物品出入库数据的自动收集和仓库管理高效、准确,最大限度地提高物件周转速度和流通效率。政府部门可启动一批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推动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六要统筹国内与国际物流发展,布局全球物流网络。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资源配置已从一个工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扩展到全世界,国内物流网络逐步成为全球供应链网络的一部分。因此,要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把视野和目标从国内物流扩展到全球物流,鼓励物流企业“走出去”,在世界主要市场布局物流节点,通过战略性布局逐步构建与全球市场贯通的物流网络,为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拓展全球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七、优化供应链,打造仓储业核心竞争力
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供应链的竞争。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供应链能否得到控制,资源和产品能否无障碍流动。中国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物流进入供应链时代,更需要优化供应链,改革计划、组织、流程和管理,创新业务,打造核心能力,粘住上下游客户。
线路、节点、信息是供应链的三个基本要素,任何供应链规划都离不开仓储节点。仓储业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要尽快更好地融入供应链,成为供应链上的核心。
第一,仓库要迅速转变为物流中心,物流中心要联网。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仓容,用好仓容,有效拓展管理空间;提高作业效率、响应速度和周转速度,缩短管理时间;在提供基础服务的同时,提供增值服务,做好综合服务。
第二,要与供应链上的各种资源协同,如与物流企业、商贸企业、制造企业、信息企业等各种企业协同运作,突破上下游(延伸一级活动),服务产业链。
第三,要尽快转型。思想转弯、业务转型、增加库房、减少货场、服务消费、盯住电商、商贸一体、精细发展,依托仓库但不依赖仓库。
第四,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系统,使之达到支持各业务模块集成、全程管理、与客户信息技术对接、各类物流资源高效利用、可视化管理的理想状态,做到一次录入全程使用,方便客户查询追踪,消灭孤岛,联网互通。
第五,要做好成本控制。主要包括库存控制(需求预测、安全库存、仓库分布)、网络改进(节点优化、配送优化、方式优化)、商品包装(商品设计、简单包装、集装作业)、仓储管理(空间时间、调度分拣、回收利用)、运输管理(司机管理、线路优化、外包优化)、人力资源(组织优化、人员培养、减少流失)、绿色物流(能源节约、修旧利废、绿色驾驶)、信息改革(电脑管理、自动采集、辅助决策)、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台帐科目、统计财务)等方面。
同时,在当前经济形势不明、企业经营环境变差、整个社会防范成本增加的情况下,要注意防范风险,将防范成本降到最低直至为零。
八、物流要超越流通,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作用
现代物流发展已经逐渐进入全面、广泛、深入、细化的阶段,物流必须超越流通,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作用。物流在生产、流通、生活、军事领域广泛存在,而不仅仅是流通的子系统。商品流通领域之外的物流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军事领域的物流。对于现代战争和现代军事活动而言,物流是重要的支持活动,事关军事活动的成败。因为现代战争和现代军事活动是大量消耗资源的活动,而从军事物资生产地向战场转移,必然是大面积、大数量的转移,而且还有严格的军事物资种类、时间和数量的要求。
二是生产领域的物流。根据一般的估计,国民经济全部工农业产品生产过程和制造过程,除了在加工和在生长的时间以外,全部都是物流过程的时间。在机械产品制造过程中,加工的时间仅占5%左右,而物流时间占到90%以上,很长的生产时间和很大一部分生产成本是消耗在物流过程之中的,生产领域的物流对于生产的成本起决定性作用。在生产制造领域发展现代物流,挖掘这个领域现代物流的巨大潜力,可以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会。
三是消费及后消费领域的物流。人们在工作、学习及生活中,都会遇到工作用品、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的物流问题。经过消费之后,还会出现也许难度更大的物流需求,这就是排泄物、废弃物、毁损物的物流,大体上包括消纳、处理、填埋等物流过程,还有就是促使这些东西进入新的循环的再生性物流。这些物流不仅存在管理和技术上的难度,而且难以取得直接的、满意的经济效益,但是涉及到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