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范文

时间:2023-05-15 15:4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

篇1

【关键词】继发性; 高血压; 病因;预防;治疗Discussion on secondary causes of hypertens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bstract】Hypertens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points two, secondary hypertension is secondary to other diseases or causes of hypertension, high blood pressure is only a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se diseases. Secondary hypertension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consequences of concurrent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are similar. This article from the secondary hypertension cause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its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hus enabling the patients to early identify the cause, through specific therapy, shorten the course of disease and even achieve radical goals.

【Keywords】Secondary; hypertension; etiology; prevention;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333-01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继发于其他疾病或原因的高血压。血压升高仅是这些疾病的一个临床表现,其本质是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10%。继发性高血压尽管所占比例并不高,但绝对人数仍相当多,而且不少继发性高血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肾血管性高血压、肾素分泌瘤等,可通过手术得到根治或改善。

1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分析

1.1肾性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为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它是由于肾脏血管或肾脏实质的病变引起的高血压。负责供应肾脏血液的动脉——肾动脉狭窄时,会导致肾脏缺血,其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高血压。引起高血的常见肾实质性病变包括肾炎、慢性肾孟肾炎、肾核、全身性疾病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脏损害等。有肾脏实质性病变的病人除了在临床上有高血压之外,常在检查尿液时,可发现有蛋白、白细胞或红细胞等异常。

1.2内分泌性高血压。 内分泌性高血压主要由肾上腺疾病引起,常见的有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病人常有向心性肥胖,四肢肌肉消瘦,面似满月,面红,腹部和出现紫纹,皮肤痤疮,体毛增多、增粗,女性月经失调和不同程度的男性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化验时会发现高血钠和低血钾,尿中钾含量增高,病人出现乏力、肌肉无力、间歇性麻痹和抽搐,夜尿多。嗜铬细胞瘤患者的血压为发作性或持续性增高,常见的三大主症为发作性的剧烈头痛、出汗、心悸,其他症状包括面色苍白、恶心、腹痛、呼吸困难等。

1.3妊娠性高血压。 妊娠时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性变化,可使孕妇血压增高。胎儿娩出或中止妊娠后,病情自行好转。一般常发生在妊娠24周以后,早者可发生在妊娠20周时。主要表现有三大特征:水肿、高血压、蛋白尿。严重时发生抽搐或昏迷,危及母子生命。多发生于身体矮胖、贫血、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女性或气候骤然变冷时。

1.4血管性高血压。 血管性高血压是由引起血压增高的血管病变,常见有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主动脉缩窄病人的上肢血压明显升高,而下肢血压低,甚至无血压。大动脉炎多发于年轻女性,它常累及身体一侧的动脉,测血压时可发现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一侧异常升高,另一侧低甚至测不出。大动脉炎也可累及肾动脉,导致肾动脉狭窄。老年人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引起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

1.5药物性高血压。 有许多药物可引起血压升高,患者长期服用可以引起高血压,严重者可发生心、肾合并症,引起不良后果。有激素类药物,如可的松、强的松、丙酸素、苯丙酸诺龙等;避孕药;甘草类制剂;肾上腺素类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拟肾上腺素药(如盐酸麻黄素),以及苯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其他药物如消炎痛、利他林、甲状腺素制剂、碳酸氢钠等。

除上所述病因,其他尚可见于库兴综合症、先天性血管畸形、妊娠高血压、多囊肾、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等。对高血压病因的分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可以从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及血管病变三个大的方面考虑,再进行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尽快查明病因。这样既可在治疗中带来捷径,又可更好的给病人解除病痛。

2继发性高血压诊断

继发性高血压起病隐匿、血压波动大、不易控制,较原发性高血压对人体损伤更重。一些人误以为高血压只要长期服降压药就可,没注意弄清病因而耽误了治疗时机。

碰到血压升高时,不能把它当作原发性高血压进行降压治疗了事,特别是一些年轻的高血压患者更要注意排查。继发性高血压约占全部高血压患者的5%,及早明确诊断能明显提高治愈率,阻止病情进展。

目前,相当部分高血压患者未到医院正规检查,造成部分继发性高血压漏诊误诊。如能重视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就可使更多患者得到及时正确治疗。

3继发性高血压的预防

3.1忌烟酒、少摄入食盐是最起码的,高血压的发病率与食盐摄入量成正比关系。

3.2少吃肥肉及动物内脏,因肥肉和动物内脏多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多食会加重高血压。

3.3科学的生活规律:起居有常,有劳有逸,饮食有节,低盐少脂,戒烟限酒。

3.4保持良好心境: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自我心理平衡,自我创造良好心境。

3.5忌排大便用力,避开易使人大悲大喜的激动场面。

4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4.1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不同,继发性高血压首先是治疗原发疾病,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的升高,单用降压药治疗效果不佳。

4.1.1嗜铬细胞瘤: 大多数嗜铬细胞瘤为良性,可作手术切除,效果好。约10%嗜铬细胞瘤为恶性,肿瘤切除后可有多处转移灶,用131I-MIBG可有一定疗效。

4.1.2肾脏病变: 肾动脉狭窄治疗包括手术、经皮肾动脉成形术(PTRA)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包括血流重建术、肾移植术、肾切除术。经皮肾动脉成形术手术简便、疗效好,为首选治疗。

不适宜上述治疗者只能用药物治疗以降低血压。ACE抑制剂对肾脏有保护作用,除降低血压外,还可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ACE抑制剂有降压效果,但可能使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降低,使肾功能恶化,尤其对双侧肾动脉狭窄不宜应用。

4.1.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手术切除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对增生病例,可作肾上腺大部分切除术,但效果差,一般需用药物治疗。螺内酯是醛固酮节抗剂。

4.2预后的巩固与提高: 多数继发性高血压,比如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性高血压、主动脉狭窄和多发性大动脉炎等,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除掉病因,使血压得到控制,部分患者甚至可以痊愈。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综合性护理;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血压控制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1-0100-03

原发性高血压是中老年患者常见的疾病,是引起恶性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如何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恶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是治疗的关键[1,2]。近年来,研究发现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纠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患者血压的控制,改善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3]。本研究观察了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及血压控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65例,均选自于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内科就诊的患者。纳入患者血压均达到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4]。排除继发性和恶性高血压患者,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40~87岁,平均(65.8±6.1)岁;病程2~18年,平均(9.0±2.3)年;高血压分期:Ⅰ期19例、Ⅱ期14例。对照组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41~89岁,平均(65.4±6.5)岁;病程2~17年,平均(9.0±2.1)年;高血压分期:Ⅰ期17例、Ⅱ期1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和高血压分期等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纳入研究前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予以降压药物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8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具体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耐心倾听患者心声,掌握患者的心理情绪及心理状态,采用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缓解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让患者对疾病的预后保持乐观态度。{2}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教育,向患者介绍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预防和并发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建立对高血压疾病的正确认知,纠正患者以往不正确的认知,同时应使患者认识到遵医用药、饮食控制、合理运动等生活方式在血压控制中的重要性;{3}行为干预: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及营养配餐,低盐、低脂和优质蛋白饮食为主,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与方式,嘱咐患者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适量进行体育运动,根据患者病情循序渐进进行,避免剧烈的运动和情绪过度激动,适当控制体重,严禁烟、酒等刺激性食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及血压控制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依从性评估[5] 完全依从:治疗中严格按医嘱执行,坚持规范治疗者;一般依从:治疗中基本按医嘱执行,偶尔不规范者;不能依从:治疗过程中时常不按医嘱,不能坚持或中断治疗者。定义临床总依从率包括完全依从率和一般依从率之和。

1.3.2 生活方式评估 包括饮食控制、合理运动和高血压知识认知等生活方式。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差异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依从性比较

干预8周后,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χ2=5.63,P

表1 两组治疗后依从性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方式控制的比较

随访8周后,观察组患者饮食控制、合理运动和高血压知识认知等生活方式各方面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26、6.85、4.53,P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方式控制的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

两组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8周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t=2.34、2.46、2.87、3.02,P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x±s,mmHg)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社会生存压力的增大,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6,7]。由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异常升高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从而影响患者心、脑等重要脏器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不全,甚至衰竭,这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还会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及负担[8,9]。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但与患者的遗传、环境因素有关,还与患者的饮食结构、生活经济压力及不良生活方式等方面密切相关[10,11]。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护理干预已成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基础措施,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的重点和关键[12,13]。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在临床上除采用合理应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外,对患者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有效干预也有助于患者血压的控制,提高患者的预后[14,15]。龚凤安等[16]研究发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降压药物治疗上予以积极合理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饮食及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更有利于患者血压控制,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吴桂芳[17]研究发现综合护理干预更有助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及生活方式的合理控制,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疗遵医行为,从而提高降压效果,有利于患者血压的控制,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恶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发现随访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饮食控制、合理运动和高血压知识了解等生活方式各方面的控制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的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更明显。

综上,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患者生活方式的控制,提高患者的降压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志明.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06,21(15):65-66.

[2] Yamagishi S, Takeuchi M. Telmisartan is a promising cardiometabolic sartan due to its unique PPAR gamma inducing property[J]. Med Hypotheses,2005,64(3):476-478.

[3] 冯秀珠.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J].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370-371.

[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指南(2005年修订版)[J]. 高血压杂志,2005, 12(Suppl):1-53.

[5] 刘丽娜. 护理干预对于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2,21(16):231-233.

[6] 胡大一,王宏争. 高血压流行的全球趋势及对策[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4):193-195.

[7] 周艳宏,杨期东,许宏伟,等. 综合性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和人群脑卒中发病、死亡的影响[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2,19(5):275-277.

[8] Kurtz TW, Pravenec M. Antidiabetic mechanisms of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antagonists beyond the renin angiotensin system[J]. J Hypertens,2004,22(12):2253-2261.

[9] Smith PJ,Blumenthal JA,Babyak MA,et al. Effects of exercise and weight loss on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men and women with hypertension[J]. Psychosom Res,2007,63(5):463-469.

[10] 丽娜,张艳波,师贵文. 高血压与饮食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17(1):109.

[11] 毛红娟,何丹丹. 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对策[J]. 中华护理杂志 2004,39(1):50-51.

[12] Padwa1 RJ,Hemmelgam BR,Khan NA,et al. The 2008 canadian hypertension education program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ment of hypertension part one: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diagnosis and assessment of risk[J].Can J Cardiol,2008,24(6):455-463.

[13] Dickson BK,Blackledge J,Hajjar IM. The impact of lifestyle behavior on hypertension awareness,treatment,and control in a southeastern population[J]. Am J Med Sci,2006,332(4):211-215.

[14] 王艳玲.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8):1008-1009.

[15] 肖惠敏,姜小鹰. 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812-813.

[16] 龚凤安,刘红.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和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 当代医学,2012,18(11):122-123.

篇3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又是人类死亡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对高血压的早期预防和稳定治疗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使75%的高血压及并发症得到预防和控制.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早期预防

高血压病是冠心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防治高血压,对预防冠心病,减少冠心病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方法如下:

1.1开展群众性的防病治病工作,进行集体的定期健康检查,对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而本人血压曾有过增高记录者,定期随访观察,则有利于对本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早治疗.

1.2制定及发展有益于高血压控制的公共卫生政策:(1)防止儿童和青年中出现高血压危险:健康教应包括儿童及家长.(2)提倡有益于预防高血压的饮食习惯.(3)促进食品工业生产低盐、低脂肪的食品.(4)食品营养标签政策(食品要注明脂肪和盐的含量).(5)促进开展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提供体育活动的场所和条件.

1.3开展全国性的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通过政府部门、健康教育的专业机构、非政府的学术组织团体、和各种社区高血压防治计划开展高血压及与高血压有关的健康教育.

2健康的生活方式

心脑血管病常是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引起或触发的,城市高血压高于农村.以及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明显增多,充分提示生活方式是影响高血压的重要因素,改善生活方式(非药物治疗)为高血压预防提供了希望.

2.1减少体重:超重与血压升高密切有关,尤其躯干与腹部脂肪增加(向心性肥胖)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死亡均有关,超重者减肥后可明显降压,体重每下降10kg,收缩压可以降低5~20mmHg.减轻体重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能够消除和减轻其他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左室肥厚).减肥的速度因人而异,首次最好达到减重5kg,以后再根据全身反应和体重情况,决定进一步减肥的速度和目标.

2.2采用合理膳食

2.2.1减少钠盐的摄入,改变膳食结构:高钠摄入可使血压升高,而低钠饮食可使血压降低[1].因此应少食盐,每日食盐量5~6g为宜.

2.2.2减少脂肪的摄入.研究发现,素食者的血压低于荤食者,因而高血压病患者多吃水果、蔬菜、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可降低血压.研究表明多吃蔬菜、少吃脂肪,可使收缩压下降8~14mmHg.

2.2.3注意补充钾和钙:我国膳食一般低钾、低钙,不利于血压的控制.可多吃一些含钾、钙多的食物,如绿叶蔬菜、鲜奶、豆制品等.

2.2.4限制饮酒:少量饮酒对血压无影响,但大量饮酒会使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病人最好不饮酒或少量饮酒.饮酒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病患病率之间有关联.患有高血压者应坚决戒酒,因为酗酒会明显增加脑卒中发生的机会.

2.3戒烟:因为烟中的尼古丁和焦油不仅可使血压出现一过性升高,甚至还有增加脑中风发生的风险.吸烟还会降低对降压药的敏感性,使患者不得不增加降压药物的剂量.研究表明,戒烟半年,心血管危险时间的发生率就会改善.因此,不论吸烟多久现在戒烟都不晚,马上戒烟,马上开始受益.

2.4加强体育锻炼:运动可以治疗高血压,对于轻度高血压者,经常从事一定体育锻炼(如练气功和打太极拳)有助于血压恢复正常,但对于重度高血压患者或已有靶器官损害表现的Ⅰ、Ⅱ期高血压患者,应避免竞技运动,特别是等长运动[2].

2.5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或心理、性格异常,情绪经常处于不良状态者,不仅容易发生高血压病,而且血压往往较难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因此要格外注意劳逸结合,也可请求心理医生帮助.对于已经确诊为高血压病,并开始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仍然需要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也可以协助患者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3 小结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使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减少55%;早期防治高血压病可使高血压病的并发症减少50%.因此,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对高血压及早预防,约3/4的高血压病及其引发的慢性病可以预防和控制.我国许多高血压病病人不知道自己血压高,在确认高血压病病人中,有3/4的人没有坚持药物治疗,更没有采取其他方法治疗.因此,必须加强对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普及高血压的知识,做到防治兼顾,尤其是注重于预防.自觉改变行为危险因素,努力提高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降低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发生率.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高血压;健康教育

社区基层的医院主要面对的是基层的群众,大多数的社区居民及高血压患者主要来自农村地区,由于平时对于健康教育的宣传不够,严重缺乏对于高血压相关防治的知识,也不清楚高血压病的危害及并发症。近两年来,国家对于社区医院的发展及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健康教育宣传的对象不再单单是患者,已经包括了家庭和社会中的的各个人群。未来的若干年,随着基层医疗组织对于社区群众健康教育的不断加强、医疗水平的提高对于高血压病的预防及高危人群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血压病的情况。现将我院对于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成果展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于2007年8月~2010年8月来院就诊的4469名社区居民,年龄在42~84岁之间,平均63岁,其中男性2855名,女性1614名。

1.2健康教育内容

1.2.1普及健康知识

向社区居民通过宣传板报或画册的形式普及高血压病的相关预防知识,使其了解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过程、高血压病的危害及严重并发症,做到每个月1次的高血压的专题讲座,直观的面对面介绍让人们大致了解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发生机制、分期转归及治疗措施,介绍高血压病的症状和相关并发症,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自我监测、合理饮食、适当的运动、药物的应用对于预防高血压病帮助。增加居民对此病的认识和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建议潜在的患者定期来院体检,检测相关的血压、血糖、血脂,争取做到早发现、早用药、早治疗,从而提高对于高血压病的综合防治。有相关报道说明非药物的治疗已经成为预防治疗轻型高血压病的最佳方法。

1.2.2饮食指导

对于已经确诊的高血压患者饮食治疗作为非药物治疗的首选方法。首先可以控制患者钠盐的摄人,WHO组织建议食盐的摄入量标准是每天不应超过6g,所以减少钠的摄取量和使用是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适时的给予中老年患者增加钙的吸收量,有相关研究表明,增加钙的摄入量明显降低高盐对血负压的影响,基层的群众应多食奶制品或豆制品等含钙量多且易吸收的食物,以丰富、补充钙的摄取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应该控制患者总热量的摄人,减少高含糖量、高脂肪的食物,适时的多做运动,增加活动量,可以使一些轻度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降到正常范围以内;尤其对于肥胖的患者,更应在控制体重的前提下,控制饮食。有相关的报道肥胖人群的患糖尿是正常人的2~6倍,所以加强锻炼,减轻体重,对于肥胖的患者来说,是非药物治疗中最行之有效且效果显著的方法。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或有潜在发生的患者应告诫其戒烟限酒,以降低血液黏的稠度,防止发生高血压相关的心血管疾病。长期饮酒的患者体内的儿茶酚和肾上腺皮质素等内分泌激素显著升高,可诱使高血压持续的发生,甚至引起中卒,因此高血压的患者必须及时的戒烟酒。 转贴于 1.2.3血压的监测

指导患者的家属可以自行的简单量血压,定期测血压。治疗初期的患者应每日早晚各测量血压1次,药物控制后,可每周测量1次。对于有高血压病家族史但为发生的成年患者,每年体检测量1次血压即可,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1.2.4药物治疗

原发性的高血压只能争取积极治疗高血压,才能有效阻止并发症,而对于继发性高血压则要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平稳控制血压,了解并存的情况以及所使用药物是否合理用药,是否存在拮抗作用。对于不同的患者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有责任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降压。临床中常用的有5类降压药物,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需要2~3中降压药物配伍来降压,对于轻微的高血压患者,可在家中常备一些抗压药物[1]。

2 结果

在完成健康教育计划之后,进行6个月的随访,进行效果判定,采用问卷和体检的方式,问卷的内容包括一些简单的高血压预防及治疗的相关问题,结果合格率在85%以上,回访体检的300名社区居民,其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18%

3 讨论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身体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而高血压作为慢性疾病已经严重的危害人类身体健康,被许多医学专家称为人类健康“无声的杀手”,高血压疾病的患病率男女之间并无明显差异,只是在进入中老年后随年龄增加而呈现出上升趋势,对于快节奏的年轻人,肥胖成为导致高血压的首要因素[2]。高血压能够导致心、脑、血管、肾等多个脏器和系统的病变及并发症,其病程越长,也越严重,危害也越大。作为基层的医疗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指导病人对高血压疾病进行预防、保健和治疗[3]。

积极的在基层开展高血压病相关健康教育旨在加强社区群众的对于此病的认识,提高卫生知识水平,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注重自身健康,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对存在高血压的患者生活中可以合理的膳食配合药物治疗,以控制高血压的发病,从而预防其进一步的发展。加强对中老年人健康人群及患有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可以有效的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增强自身保健,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生。

4 参考文献

[1]朱宁,李长育.高血压病的个性化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7):1349—1351.

篇5

【关键词】:高血压病; 预防措施;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5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337-02

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的老龄化,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35~74岁人群为高血压高发年龄段,按2000年我国总人口和人口构成推算,其发病率达27.2%.高血压患病率的增加趋势,年轻人群比老年人群更明显,35~44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长率男性为74%,女性为62%[1].国内外研究证明,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因与个人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有密切的关系。专家指出:在健康服务中仅为临床高危患者提供降低危险的措施对一个国家预防心血管疾病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而即使是一般的危险因素和生活方式的适度改变都具有潜在的巨大公共卫生意义[2].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3].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一项低支出、高产入、高效益的卫生保健事业。对人群进行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是一项一本万利的工作,是防治高血压病最经济和最有效的策略。然而,在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许多因素影响着社区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正常进行,进一步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现就影响社区健康教育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以动脉压升高尤其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长期精神紧张、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饮食中含盐量高和大量吸烟者发病率高。临床上以头晕头痛、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血压升高等为基本特征。晚期病人常伴有心脑肾等器质性损害。高血压病在我国发展很快 ,发病人数已达1.5亿之多 ,并且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这将严重影响国民的身体素质 ,因此预防高血压病已成为非常重要的预防医学课题。要通过宣传教育、加强体育锻炼、改善不良生活习惯等 ,使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到最低水平。

2 高血压病的预防措施[4]

如何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或控制高血压病的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用中西药降压治疗,忽略了从发病原因方面去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尽管把血压降了下去,而一旦停药血压又会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不断升高。因此,对于本病应做到“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相结合。实践证明,对已病者采取有效的防病措施,大都可以截断扭转病势。

2.1 基本措施

2.1.1 无高血压病者,应做到未病先防,如平素应积极开展养生防病;偶尔发现一二次血压升高,即应引起重视,如定期复查、及时开展防与治。

2.1.2 一旦患有本病,原则上一期高血压病应重在防而兼顾治,以防发展;二期、三期合并有心、脑、肾器质性损害者则在中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注重于防,以阻止病情恶化。

2.1.3 患病后应加强食物调养,尤其要保持心情舒畅,不必恐惧、焦虑和紧张。只要情志畅达,气血阴阳协调,自有益于本病的康复。

2.1.4 注意劳逸结合,慎防劳心、劳力和太过。紧张的脑力劳动者尤需注意休息、娱乐;否则,长期精神紧张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小动脉收缩,从而使血压增高。太过亦是如此。

2.1.5 经常散步或户外活动,以及郊游览胜,可促使气血阴阳平和,降低并稳定血压。

2.2 饮食调理[1]

2.2.1 限制钠盐摄入 每日食盐应限制在2~5g以下,对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成人,应及早采用少盐膳食,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应从儿童甚至婴儿开始,养成少盐清淡饮食的习惯。

2.2.2 钾的补充 要补给含钾多的食物或含钾药物,同时注意镁、锌的补充。

高血压患者宜多食富钾的食品 ,来增加体内的钾含量。钾盐可对抗钠盐的升压作用 ,并能保护或减轻过量的钠对血管壁的破坏。钾富含于动物性食品、水产品和某些新鲜水果中。在临床实践中给高血压病患者适当补钾 ,可以收到较好的降压效果。

2.2.3 脂肪 应适当控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每日胆固醇应限制在300mg以内。

2.2.4 热量 若肥胖者应控制热量摄入量,每周使体重减少1~1.5kg,以求逐步降到标准体重,血压可随之下降。

2.2.5 适当限制糖类的供给

2.2.6 蛋白质 除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外,一般无须严格限制蛋白质,按每日每公斤体重1g左右供应即可。鱼类蛋白质及大豆蛋白质可防止脑卒中的发生,可适当增加。

2.2.7 维生素的供给 在对高血压病的患者给予利尿降压的同时,水溶性维生素丢失也较多,应注意补充,尤其是维生素B12的补充供给,以预防贫血。其他如维生素B6及维生素C也宜补给充足。

某些微量元素、维生素对高血压患者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保健品。如长期缺乏钙离子和镁离子 ,会诱发高血压症 ,而每日口服 800mg钙不但可以预防高血压病 ,还会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特别是对于限制钠盐的高血压病患者来说 ,补钙更为重要。另外服用一些维生素C、镁制剂以及粗纤维类食物 ,都有利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

2.2.8 饮食禁忌 一切过咸的食物及腌制品;蛤贝类、虾米、皮蛋及含钠高的绿叶蔬菜等;烟、酒、浓茶、咖啡以及辛辣等刺激性食品,要严格控制或禁用。

2.2.9 稳定的情绪和豁达的胸怀是预防高血压病的必要条件。临床观察 ,高血压病患者多伴有情绪不稳定 ,他们特别容易激动。这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在激动的情况下 ,体内会产生大量的皮质醇、血管加压素、5―羟色胺等物质 ,这些物质可使小动脉痉挛 ,引起血压升高。经过科学调查证实 ,情绪易激动的人患高血压病的机率明显高于性格平和者。所以要想身体健康 ,就要做到宽以待人 ,胸怀若谷 ,凡事要顺其自然 ,要始终保持一种宽松的心态。

3 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

根据目前国内外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是控制和预防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手段。健康教育是实施自我保健的重要手段,它以患者和家属为对象,通过卫生人员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干预性活动,达到使患者了解健康知识,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高血压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顽疾,特别是老年人。据全国三次大规模高血压普查,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有35%患有高血压,而且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防治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帮助患者强化健康意识,树立健康信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最大程度地降低高血压的危害性。

3.1 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2]

高血压病患者中,约占总患病人数90%为原发性高血压,研究发现,它是多种因素的作用结果,即除种族、遗传、年龄、性别等因素外,主要是生活方式和行为。主要危险行为因素包括以下:

3.1.1 超重与肥胖

超重与肥胖是高血压的首要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表明,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与体重的增加成正比,肥胖组的高血压危险性是正常组的8倍以上,在20―30多岁时体重增加的人危险性最高。肥胖者减肥可以降低他们的血压,即使没有降至正常体重,血压仍会有所降低。永久性的减重,虽然不能根治高血压,但却可长期控制高血压。

3.1.2 高钠盐饮食

钠为一切生物所必需,而且钠与水之间必须维持一定的平衡,身体的代谢过程,健康人体每天只需要500mg的钠,正常情况下任何多余的钠盐经过肾脏排出体外。但是,对相当的个体来说,多余的钠会导致高血压病。限制高血压病人摄入钠(食盐与含钠食品)则血压下降,服用利尿剂排药利水,血压也不降。

控制钠盐的摄入对预防高血压至关重要。我国北方寒冷地区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 ,这可能与北方食用腌制咸菜较多有关。从生理上看 ,人体对钠的需求量并不大 ,每日 2―3克就足以维持人体生理需要了 ,可大多数人每日摄盐量远远超过了这一数量。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 ,超量摄取盐类是诱发高血压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特别是对钠盐敏感者 ,诱发高血压病的危险性就更大 ,应该特别注意。

对儿童和老年人来说限制钠盐摄入更为重要。因为儿童的肾脏尚在发育之中 ,老年人的肾功能逐步减退。他们摄钠过量必然会增加肾脏负担。当肾脏不能把多余的钠排出体外而潴留于体内时 ,血溶量就会随着水钠的潴留而增加 ,最终导致血压升高。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盐敏感易患者” ,更易因摄入过量的钠盐而患高血压病。

3.1.3 饮酒

过量饮酒所引发的高血压占5%~7%。饮酒作为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已被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

酗酒是高血压病患者的大敌。酒精会引起血压的升高 ,这是不争的事实。临床观察证明 ,高血压病患者如果减少或停止饮酒在6周以上 ,血压就会明显降低。另外酒精对脑细胞的伤害是相当严重的。喝酒后出现的头晕、精神亢奋 ,都是酒精作用于脑神经细胞的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如果经常喝酒 ,会加快脑血管硬化的进度 ,加速老年痴呆症的发生。有些人认为 ,酒可以舒筋活血 ,可以预防心肌梗塞等 ,这一说法从未得到过科学证实。所以 ,即使是健康人也应该少饮酒或不饮酒 ,而高血压病患者绝对不应该饮酒。

3.1.4 紧张刺激

紧张刺激是内外紧张刺激因子引起、有明显的主观紧迫感觉、相应的紧张行为表现和伴随的生理、心理变化等一系列活动过程。若过于强烈持久或反复发作,可导致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病理损害。

3.1.5 吸烟

高血压病患者若大量吸烟,则出现心脏病以及心脏病致死的危险性大为增加。

吸烟有害健康已为人所公认。烟草中的尼古丁、人在吸烟时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 ,可直接损害正常人的血管内膜 ,使血管内膜变得粗糙不平 ,势必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影响心脏冠状动脉舒缩功能 ,诱发冠状动脉痉挛 ,引起心肌梗死。吸烟还会降低降压药物的治疗作用。所以奉劝高血压病患者 ,为了自己的健康应尽早戒烟。

3.1.6 缺少锻炼

有规律的体育活动既可以缓解精神紧张,增强体质和提高心肺功能,还可以降低心脏病的风险。理想的身体锻炼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耐力运动,即不剧烈、有节奏、长时间、大肌肉,能够动自身体重的运动。

3.1.7 从医行为不良

即高血压病人不能严格遵照医嘱坚持用药或进行多种非药物治疗。由于药物不能根治原发性高血压,只能控制血压,因此,要求患者持之以恒地使用药物治疗,切忌忽停忽用。特别是针对重度、中度患者,即使症状暂时有所缓解,也不能停止使用。但有的患者不能严格遵照医嘱坚持服药。有时因药物副作用感到不适而停药,有时因原有症状消失而停药,这样使药物不能真正起到降压并维持较低或正常血压的作用。因此,患者配合医务人员,坚持服药,坚持治疗和随访观察显得非常重要。患者的依从行为主要表现在对药物依从性和对医生多种非药物治疗建议的依从性,如限盐、减重、放松、运动、戒烟、限酒、合理膳食等。

3.2 健康教育对策[3]

由于自身的不良行为引发的危害因素,应通过健康教育来培养健康行为,尽可能地消除危害因素。低盐、放松、减肥、锻炼、不吸烟、按时服药是预防和控制血压的行为措施,使用行为诊断模式,可找出这些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制定具体的教育干预措施。

高血压教育流程

3.2.1 筛检

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先要对社区内的人群进行筛检分类,确定一般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和各类高血压患者,以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3.2.1 .1高血压的诊断标准:1998年9月29日至10月1日,第七届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的高诊断高血压的新标准。目前我国已将血压升高的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标准统一。

正常血压:收缩压在18.7kPa(140mmHg)或以下,舒张压12.0 kPa (90mmHg)或以下,而又非低血压者,应视为正常血压。

临界高血压:收缩压在18.8~21.2kPa(141~159mmHg)和舒张压在12.1~12.5kPa(91~95mmHg)之间者为临界高血压。

确诊高血压:收缩压达到或超过21.3kPa(160mmHg)和舒张压达到或超过12.7kPa(95mmHg)者为确诊高血压。

3.2.1.2 高危人群:高危人群并无绝对标准,多根据项目要求而定。一般说凡具有下列一项危险因素者,均可列为高危人群,并应作为筛检重点对象:

①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家族史者;

②超过标准体重20%者,包括少年儿童;

③每天食盐量超过10g者;

④经常饮高度白酒,每天100g以上,且每周饮酒4次以上者;

⑤血压值偏高:SOP17.33―18.53kPa和/或DBP11.33―11.87kPa者;

⑥有吸烟史,每天吸20支以上,超过一年者。

3.3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内容[5]

高血压病在防治过程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加强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美国医药协会调查结果显示, 每花 1 美元于患者健康教育服务上就会节省 6美元的医疗费用支出。

3.3.1 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赵光红等研究认为,非心内科就诊的高血压患者中 83.9% 是因体检被发现的。已知有高血压,但接受过治疗者不到半数;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能系统治疗并使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者仅占约3%。究其原因,一是患者对高血压病缺乏认识, 不知道高血压病将会引起严重后果,认识不到治疗的重要性, 二是由于受某些不正确宣传的误导,服用的是保健药而不是有效的降压药, 这就需要长期对群众进行健康教育, 使他们接受治疗,正确治疗,坚持治疗。

3.3.2 加大高血压病知识宣传力度 加强高血压病各方面的健康指导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调查显示79.30%的患者表示需要接受高血压防护知识指导,但只有 11.52%的患者曾接受过此方面的详细指导。大部分患者认为, 医护健康教育侧重点在于药物使用、饮食、运动指导等,而对高血压病的防护知识欠具体,不足以引起患者对高血压病的高度重视。文献报道,高血压病患者在健康教育前,人们对高血压的知晓率为26.6%,服药率为12.2%,控制率为2.9%,在健康教育后,人们对高血压的知晓率为 77.6%,服药率为 38.6%, 控制率为20.9%。

3.3.3 高血压病的危险人群 对血压未达到国际统一标准、但具有高血压病易发因素或危险因素的人群, 如肥胖、高脂血症、经常紧张和焦虑、高盐饮食、吸烟酗酒,以及双亲其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或冠心病病史等,实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3.4 针对高血压患者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

3.3.5 基础知识教育 首先是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高血压病的病因,致病因素,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分期以及高血压的症状、危害和预后,疾病控制的方法,其次是对社会人群的教育,强调检查血压的重要性,尤其是中年以后做到每年测量血压 1~ 2 次,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针对早期高血压病患者由于无症状或症状轻,思想上往往不重视,指出进行检查和治疗与任其发展的两种不同结果,认识正规诊断、治疗的重要性。

3.3.6 饮食治疗教育 饮食治疗是非药物治疗的方法之一。

采用终止高血压膳食疗法( DASH) 饮食计划,多食水果、蔬菜及饱和脂肪酸和总脂肪较少的低脂奶制品,收缩压下降范围为 8~14mmHg。DASH饮食是预防高血压发生的一个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它不仅可以快速而显著地降低血压,而且可以增强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效果,因此有助于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同时, DASH饮食的降压效应无种族差异,对高血压人群和非高血压人群均有效,因而对人群具有较为普遍的适用性。

3.3.7 药物治疗教育 让患者了解治疗高血压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治疗作用, 用药的注意事项以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等, 告知患者药物剂量不足或不坚持服药,最终仍会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损害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只有长期合理用药,才能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3.3.8 血压监测指导 指导患者定期测量血压,治疗初期应每周测量血压 1次,当血压得到较稳定的控制后,每 1~3 个月测量1次。血压正常者,尤其是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者每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3.3.9 危险因素处理 患者服用药物后, 如出现头晕、头痛、低血压症状时应卧床休息, 某些药物如哌唑嗪类及卡托普利等药物, 易引起性低血压,告诫患者在变化时动作缓慢,以免引起性低血压。高血压患者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晕、呕吐及抽搐时,应警惕高血压脑病的出现,及时到医院就诊。

3.3.10 提高护士对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水平 目前的临床护理中,健康教育开展不够深入, 教育方法单一,教育效果欠佳。调查显示,只有 21.2% 的患者接受过医务人员的指导, 护士曾经对住院患者做过健康教育的比例更低,仅占11.52%,且以口头指导为主,来自医生的指导均多于护士的指导。此外对于所接受的指导表示满意的患者极少。实施护理健康教育是提高高血压病患者对高血压病认识的必要途径,因此,总结出有效的教育方法,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综上所述,通过采取合理的高血压病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可以达到预防高血压病发生的目的, 降低高血压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我国绝大多数医院没有高血压病专科护士, 所以培养和提高临床护士对高血压病的知识水平及健康教育能力,促进高血压病预防的深入是当务之急。如何让患者充分认识高血压病预防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 也是我们今后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昌茂.高血压病的社区干预.右江医学,2003,31(5):480.

[2]江宁,李立明.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的回顾.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4,4(2):49.

[3]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201.

篇6

脑卒中降压治疗及控制危险因素以减少再次卒中的发生为脑卒中的二级预防。脑卒中后致残率很高,反复发生卒中则可加速卒中后的死亡。因此,脑卒中后积极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防止再卒中的发生极为重要。

UK-TIA研究和荷兰TIA研究提示,卒中后血压水平与卒中的再发呈正相关,血压降低5mmHg,卒中的发生率降低1/3。亚太地区、北美和西欧的队列研究显示:亚洲人降压后卒中再发的危险性减少395,美国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 7),指出卒中后血压应控制在160/100mmHg。

中国的卒中后降压治疗研究(PATS)提示有卒中或TIA史的患者使用利尿剂吲达帕胺2.5mg/日可使血压下降,减少致命及非致命卒中的发生率29%,在预防脑卒中再发的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2001年完成的国际多中心培哚普利防止复发性卒中研究结果分析发现,脑卒中后单独使用培哚普利,可使血压下降5/3mmHg,再卒中危险降低仅为5%,当与吲哒帕胺2.5 mg联合应用后,血压降低12/5mmHg,再卒中的危险降低至43%,说明卒中后联合用药比单独使用一种药物降压效果更好。对此,美国高血压指南(JSC 7)在高血压的强制性适应证中指出,ACE抑制剂及噻嗪类利尿剂可以用于脑卒中后预防及治疗。

第24届欧洲心脏学会大会上发表的MOSES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ARB依普沙坦可有效防止有脑卒中史的高血压患者出现心脑血管问题,其作用超出降压的范围。中国的降压治疗预防卒中再发研究协作组对1520例5年内有脑卒中或TIA病史的患者使用培哚普利(或加吲哒帕胺)治疗,研究同样提示,卒中后的降压治疗降低了脑血管病患者的脑卒中再发。

从回顾性荟萃分析中发现:脑卒中患者降压保证一定的脑灌注是首要的前提。无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血压达标治疗(

AHA关于卒中二级预防指南DAHA科学报告中对患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为:高血压患者卒中恢复期血压应为

脑卒中患者选用何种降压药物

高血压伴脑卒中患者常以脑动脉硬化为主要血管结构改变,以治疗为主体的降压药物更适合于这类患者。六类(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CCB、ACEI、ARB及α受体阻滞剂)降压药物均可以选择,降压药物要求降压稳定,长期有效控制血压。

CCB类药物可以部分进入血脑屏障,减少脑缺血后钙的超负荷,有利于脑细胞的保护作用。长效的CCB(拜新同、络活喜及波依定)有降压平稳、减少血压波动的特点,同时有抗颈动脉硬化的作用,适用于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对脑卒中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使用长效CCB有减少再卒中发生的趋势。

ACE抑制剂、ARB类药物具有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激活,减少脑血管组织结构病变,有利于卒中患者再卒中的减少。已经公布的PR06RESS试验显示:降压治疗对卒中后有或无高血压的脑血管病患者均有益。LIFE研究也提示,在高血压存在左室肥厚伴卒中的亚组患者采用ARB氯沙坦治疗明显减少了再卒中的发生。

篇7

【关键词】 高血压;Hypertension

1 高血压发病的相关因素

1.1 年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1.2 食盐: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0g/日发病率30%。

1.3 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1.4 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1.5 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2 高血压的防治

2.1 增加高血压预防工作的投入:政府部门首先应考虑增加卫生事业投入,并实现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把医学工作的重点由治疗转向预防,制定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来预防高血压。政府和卫生部门应联合制定并实施一个适合我国的高血压健康教育计划,同时加大广大农村地区高血压预防的投入。

2.2 医学教育要强调高血压预防的重要性:顺应医学目的的调整,医学教育应加大卫生保健、疾病预防等教学内容的比重,增加心理、照料服务的内容,为高血压的预防打下基础。同时高血压工作者应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时刻关注高血压预防工作的进展及高血压预防观念的转变,定期对社区医生进行培养教育,把这些知识和观念传授给他们,提高他们的高血压预防意识,加强他们对高血压高危人群的关注,鼓励他们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依靠社区医疗服务系统,预防高血压:在发挥大医院、大医疗中心作用的基础上,主要依靠社区医疗服务系统来预防高血压,在农村和城市建立适合国情的初级卫生保健组织,在农村建立三级医疗网,利用这些组织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普及高血压预防知识,推广高血压自我测量,帮助高危人群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2.3 健康教育是高血压一级预防的重点,针对整体人群的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知情率,利用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通过以学校为基础的青少年教育,全面展开高血压预防的教育,在血压升高之前的非常早期预防高血压。对高危人群的教育则重提高他们对正常高限血压危害的认识,逐步改变其生活方式:饮食习中,应注意限钠,减少咖啡因的消耗,以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适当增加钾、钙、镁的摄入;建立不受烟草、酒精侵害的生活方式;参加体育锻炼,控制并减轻体重;控制紧张情绪,形成对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预防随年龄增长血压升高,降低发病率。

2.4 预防并发症,高血压二级预防的重点在于对已患病个人或群体进行系统、有计划、全面的药物与非药物治疗,逐步降压,把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兼顾其他危险因子的治疗,提倡用药的个体化原则,提高病人服药的依从性。高血压初、中期的症状往往不明显,但已升高的血压无时无刻不在损害着病人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率非常低,因此提高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期病人服药的依从性,把血压控制在正常以内,是高血压预防的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同时应忠告病人,因间断服药引起血压波动比不服药的危害更大,帮助病人树立终生服药的信念,养成每天服药的习惯,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结合,保护靶器官免受损害。

2.5 推广高血压的合理用药:一是为病人选择合理的治疗药物,二是治疗方案要易于支付,有较高的效益一费用比。利尿剂效果可靠,价格低廉,副作用小,可作为大部分病人的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具有血管保护作用,且格外适合于糖尿病患者,只是费用较高C27。目前我国卫生资源紧张,因此提倡合理用药,以便能在更广大的范围展开高血压的防治。

参考文献

[1]刘治全.盐与高血压.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 280

篇8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管理;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1-0274-02

高血压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增长速度较快,预计目前中国的高血压患者接近1.6亿。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社区防治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规范高血压管理。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高血压预防控制工作,我们对上海市康健社区高血压管理重点一组对象在2007~2008年度在管理过程中的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了解社区高血压管理中药物指导工作的现状,完善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方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对2007~2008年上海市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内282名高血压管理重点一组对象进行调查。

1.2 方法:应用中智防保管理软件(中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防保管理软件,高血压分组管理,版本号:2.4.0.0),采用对相关高血压管理数据回顾分析,对2007~2008年上海市康健街道内高血压重点管理对象(一组)的用药种类、用药变化与控制情况的年度评估(优良、尚可、不良)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全部资料经核对无误后,由专业人员采用Excel 2000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l1.5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高血压管理重点一组对象(282)例,其中规律服药治疗者例(274)例,按其国产复方制剂单药治疗、ARB或ACEI类药物、CCB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中药制剂、利尿剂、联合用药分七类,各类药物服药人数及分布比例见下表1。

2.2 一个管理年度(2007~2008年)内高血压用药有无变化与管理对象年度评估(优良、尚可、不良)的之间的关系见表2。

表2分析:χ2=4.566,P=0.102(>0.05)。

高血压重点一组管理对象用药变化与控制情况的年度评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高血压重点一组管理对象用药变化与控制情况的年度评估之间无关联影响。

3 讨论

高血压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美国成年人在1988~1991年患病率约为25%,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25%、55%和29%[1]。我国第3次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发现,高血压患病率为11.26%,与1979~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了25%,控制率为4.1%;并进一步揭示了我国高血压的三高(高患病、高致残、高死亡)、三低(低知晓、低治疗、低控制)、三不(不规律服药、不难受不吃药和不爱吃药)的特点[2]。目前上海已进入老龄化城市的行列,社区≥35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高,预防与控制高血压病是控制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的重要任务。高血压人群综合防治对减少人群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水平,增加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控制率、减少心血管病急性事件的发生和死亡均有效果[3]。对高血压患者而言,能否坚持持续规律的治疗是影响高血压预防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

康健社区地处徐汇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我社区目前高血压规范管理率(高血压分组管理)达到50%以上。我们在本次调查中调查发现,我社区高血压重点一组管理对象282名,其中274人通过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即有97.16%的患者能坚持规律服药治疗,说明通过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危害和坚持规律治疗重要性有了一定认识。对这274位服药患者所服药物统计发现,复方类,ACEI或ARB类,钙通道阻滞剂是使用前三位的抗高血压药物,分别为35.77%,30.66%,19.71%.其中ACEI或ARB类与钙通道阻滞剂的高使用率与目前高血压防治指南相符。

同时分析了一个管理年度(2007~2008年)内高血压用药有无变化对管理对象年度评估的影响,结果显示管理年一年内用药有(无)变化者的控制情况:优良、尚可、不良分别占31.22%(45.90%)、28.96%(22.95%)、39.82%(31.15%)。经统计学检验,高血压重点一组管理

篇9

【关键词】高血压病;防治;社区管理对策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是引起心肌梗死、冠心病、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其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危害,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如何有效控制好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在社区卫生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因素,临床医师应该认真分析分析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想出对高血压病的预防措施,做好宣传工作,提高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及其家属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和早期预防、保健能力。在对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将社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高到重要的层次,并且将社区老年人的高血压病的管理融入到平时自己的工作中。

1 高血压病发生的的主要危险因素

引起高血压病的病因有很多,临床上主要见于以下几种: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不当引起的高血压以及继发性的高血压等,另外长期的心理压力以及精神因素、大量长期的吸烟酗酒都容易患高血压病。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一类心脑血管病,而且是心脑血管病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一般高血压病患者轻者会影响病人的生活、工作质量,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很多并发症,甚至会导致患者的死亡,所以,高血压病现在已成为非常严重的、重大的、社会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而社区医生对高血压的防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对高血压病实施有效的干预手段是防治高血压的第一步

2.1 干预范围

根据流行病学方法,将社区高血压患者以“预防为主”实施有效干预,主要干预范围是辖区内所有居民。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1)危险分层。主要目的是将患者进行高血压危险等级进行划分,依据是患者血压水平和患者的现存的危险因素。(2)制定治疗方案。按危险分层把社区内的高血压患者分为四级,分别为极高危、高危、中危、低危。根据分级对不同的患者制定对应的全面治疗方案,要求患者按时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测血压以及其他检测项目和各种危险因素[1]。(3)敦促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按时对小区内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要求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一定的药物治疗和戒烟戒酒等生活方式改善治疗,减少危险因素的发生。

2.2 宣传教育政策

在社区对社员通过刊物、板报、折页、讲座等宣传形式,让患者明白过量摄入食盐和动物内脏,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与高血压的发病率密切相关;让患者明白高血压的发生与家族史、肥胖、吸烟等危险因素有关;知道戒烟、限酒、防止和控制肥胖,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经常参加有氧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2]。让病人及家属了解高血压、认识高血压,让治疗高血压的误区显示出来,使患者走出这些误区,比如说,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新药优于老药、当血压稳定到正常后就自行停药等[3]。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让高血压病人及家属学会自己测量血压,自己监测自己的血压高峰期,在临床对血压的动态监测中发现正常人血压一般有两个峰值,一个在清晨,一个在午后。教育患者在对自己血压动态监测时需要考虑血压的峰值。通过动态监测后,来决定用药的种类、用药时间以及用药的量。定时吃药,动态检测,以期用最少的药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2.3 新患高血压患者的筛查与监测

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种方法检出新患的高血压患者:(1)在社区医院实习门诊登记制度,首诊时务必测量血压,登记高血压患者。(2)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记录,对社区居民定时筛查,年龄段主要在35岁以上的社区人员行血压筛查。(3)积极开展家庭访视和社区服务,定期检查,追踪观察,提高患者对卫生人员的指导信心。

3 药物治疗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

3.1 合理应用的降压药物

在临床对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过程中,一般需要服用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来有效控制血压,有文献证实,小剂量联合应用不同种类降压药物比单用较大剂量的某一种药物降压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较少。所以,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在高血压患者日常病情中十分普遍。指导患者合理地联合用药,但合并用药时所用的药物种数不宜过多,过多则可能有复杂的药物相互作用。

3.2 降压药物治疗原则

(1)坚持个体化的用药原则。因为不同患者的高血压的病因、合并症、病程及其严重程度不同,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性别也不尽相同,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恰当的降压药物[4]。(2)在治疗高血压初期,一般应从小剂量、单一用药开始降压,然后逐渐增加剂量。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单一用药治疗效果不好时应及早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及时选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降压效果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现象;(3)坚持长期服药、终生服药的原则,有些患者血压反复,无法正常按时服药是主要的原因之一。长效降压药的使用可以将患者的血压长期控制,病人只需一天或几天服药一次,这样有利于坚持服药,是临床医生应该建议患者的工作。

4 结语

社区工作中应加强社区医生的技术水平,搞好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为患者排忧解难,达到治疗控制高血压的目的,尽可能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吕国良.高血压病综合康复治疗的近况[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1,10(5):473-475.

[2]马克敏.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对患者血压控制状况的影响[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24(12):10-82.

篇10

[关键词] 高血压;预防干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2-178-03

Analysis on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effect of community hypertension

XU Guokai LI Xiao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Putian Civilian Hospital,Putian 35111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rate,complications, current treatment situation of community hypertension,and make relevant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for the patients with confirmed, in order to raise the awareness rate, treatment rate and control rate of hypertension and reduce its complications. Methods 5109 resident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questionnaires, physical examinations and biochemical tests. Meanwhile, an average of 12-months follow-up intervention was performed on every patient with diagnosed hypertension or diabetes, and the data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the prevalence rate, awareness rate, treatment rate and control rate of hypertension was 19.2%,63.8%,48.2% and 18.0% respectively, and the proportion of diabetes complicated with hypertension was 43.02%, while that of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was 23.13%,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oth above and healthy people(P

[Key words] Hypertension;Prevention intervention;Prevalence rate;Awareness rate;Treatment rate; Control rate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危险因素,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亿人[1],约80%的高血压患者分布在基层(社区/乡镇),对基层高血压的检测、诊断、评级、治疗和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次研究调查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治疗率、控制率,高血压与常见并发症的相关性,对确诊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达标率,减少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0~12月,对江口社区20岁及20岁以上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共5109例居民参加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生化检测。其中男2934例、女2175例;年龄20~96岁,平均(51.1±8.9)岁。针对确诊高血压进行随访干预平均12个月,记录资料,随访率93.0%。

1.2 方法

采用统一制定的调查问卷[2],按标准化调查方法[3],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生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和相关体格检查及生化检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史、血脂异常史、吸烟、嗜酒、运动情况、家族史和用药情况等信息。体格检查:受试者接受身高、体重和静息时血压等。受试者休息5min,坐位测量3次,间隔至少2min,以欧姆龙HEM-7112型全自动血压计坐位测量3次,取3次血压均值作为最终血压值。所有体检者清晨采空腹静脉血,以德国西门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生化指标:测量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

1.3 诊断标准

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以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4]修订等级为依据,BMI定义采用中国肥胖工作组定义。

1.4 干预措施

(1)心理干预,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2)高血压、糖尿病继续教育: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对高血压及危险因素的认识,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3)运动治疗:加强有氧运动,控制体重增加,肥胖者减肥;(4)饮食治疗:指导合理饮食,限盐、戒烟戒酒、减少膳食脂肪摄入;(5)用药指导:个体化指导,根据自身病情及经济能力指导合理化用药,对部分患者进行督导服药;(6)自我检测:指导患者学会使用血压计、血糖仪,自我定期检测,做好记录;(7)随访形式:电话随访、门诊随访和上门服务。具体随访内容主要有血糖、血压、心率、治疗情况、饮食情况和运动情况;随访时间间隔主要根据血压水平情况而定,血压控制达标及稳定者[5],每月随访1次;高危患者、血压未达标者每半个月随访1次;固定人员做好随访记录。

1.5 调查质量的控制

调查员接受统一培训,学习掌握统一的检查和诊断标准[6]。调查员与被调查者精心面对面交谈,当场询问患者后填写调查表。

1.6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高血压药物治疗现状

本次调查中,高血压病患者采用药物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分别为68.3%,32.3%,55.6%。特别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合理现象,如擅自加药、减药、停药和换药,高血压服用一种药占多数(70.8%)。

2.2 高血压病干预前后变化比较情况

根据资料居民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63.8%、48.2%、18.0%,经过平均12个月的干预,均有了一定的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高血压病干预前后变化比较[n(%)]

知晓 治疗 控制

干预前 667(63.8) 473(48.2) 127(18.0)

干预后 853(87.1) 777(79.2) 251(25.6)

x2 3.614 5.819 5.824

P >0.05

2.3 981列高血压病患者的并发症干预前后情况比较

针对98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的正常干预,对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冠心病和肾功能不全治疗和预防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981高血压病患者的合并症干预前后情况比较

针对98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的正常干预,对数据统计分析,发现血脂异常预防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981高血压病的合并症干预前后情况比较

糖尿病 血脂异常 癌症 甲亢

干预前 227 277 16 4

干预后 227 184 14 1

x2 0 23.86 0.256 0

P >0.05 0.05 >0.05

2.5 高血压患者用药合理性干预前后比较情况

高血压干预前后用药的合理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4 高血压患者用药合理性干预前后比较情况[n/n(%)]

用药合理 用药不合理

干预前 455/667(67.4) 212/667(32.6)

干预后 797/981(81.2) 184/981(18.8)

x2 16.102 16.004

P

3 讨论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等为主要并发症,长期高血压及伴随因素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发展,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及功能,最终导致重要器官的功能衰竭。调查资料中高血压的并发症主要有冠心病(13.50%)、脑血管疾病(9.98%)、下肢动脉硬化(2.01%)、视网膜病变(1.74%)、慢性肾功能不全(2.09%)、周围神经病变(1.26%)、尿毒症(0.20%)。

针对98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的正常干预,对数据统计分析,发现他的并发症明显减少或减轻,如冠心病、慢性心

表2 981列高血压并发症干预前后情况比较

冠心病 脑出血 脑梗死 视网膜病变 肾功能不全 肾衰竭 慢性心功能不全

干预前 132 28 70 18 37 2 21

干预后 101 22 56 14 19 2 6

x2 4.022 0.738 1.662 0.508 6.007 0 6.762

P 0.05 0.05 0.05

功能不全治疗和预防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在合并症方面,高血压多伴有血脂代谢异常,这两者均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8]。调查资料显示,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达28.24%(P0.05);癌症与高血压相关性目前还不明确,本组甲亢病例少不能准确反映与高血压的相关性。

高血压的治疗方面,往往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及科学性,导致疗效欠佳或病情加重。在积极干预中,通过宣传和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重要的是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和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建立终身服药的理念,个体化治疗,按时服药;对部分患者需要督导用药,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和支持也很重要。总之,江口社区高血压患病率偏高,患者的综合治疗现状不乐观,并发症和合并症也较高,控制水平与指南相比有很大差距。坚持非药物和药物长期甚至终身治疗、干预检查出来所有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适当处理同时存在各种临床情况。这就要求基层社区医生在积极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同时大力开展一级预防,因地制宜地进行群众宣教,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自觉改变行为危险因素,努力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降低人群的血压水平,以及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TOPOL心血管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9-51.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67-1493.

[3] 任福秀,赵连成,王涛,等.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胆固醇血症的现状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4):336-368.

[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31-742.

[5] 苗青原,张媛,李进峰.糖尿病与高血压肾损害机制及早期监测与防治[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4):42-45.

[6] 严鸿兴,穆淑霞.社区干预高血压患者左心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2010,39(10):24-26.

[7]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