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5-15 15:4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效学习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数学对于培养我们高中生的逻辑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缜密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具有重要作用。以往的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的成绩,无论是教师的着重点和教师的教授方法都有欠妥当。为了加快学生的课程学习进度,许多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自己在课堂上占用全部的时间将知识讲授给学生,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方式是有其优势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将更多的知识讲给学生,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教师讲得过多,许多学生无法及时吸收教师讲过的内容,如果在这期间学生有听不懂的地方很容易放弃教师正在讲的知识,纠结于自己听不懂的地方,这样就容易错过教师后来讲的题目。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所有内容,一方面不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有效吸收知识,另一方面教师无法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得到有效的反馈,这样就会导致教师无法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比较盲目,授课进度也难以把握。这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我们学生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其实,学习数学有多种学习方法,学生除了在课上要认真听讲之外,在课下也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其中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相互提高学习成绩、加强学生之间合作关系的重要方法。合作学习是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目前,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已经比较多见。本文将探讨一下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以及重要性。
一、小组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注重小组间的互相帮助和共同提高。众所周知,每个学生的智慧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不同,有的学生接受新知识比较快,而有的学生则相对较慢。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相对水平较差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受益非浅。
其次,高中数学是对逻辑推理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很多学生可能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进而影响学习的自信。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通过互相解释来学习。我们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发言讨论时,必须想办法组织自己的思想,还必须详尽地阐述一些认知的细节。这样一来。我们自己的理解力也大大提高了。
其三,同学之间能够增进了解,互相帮助,明确合作的重要性。在小组合作中,由于小组人数有限,我们能够比较容易及时准确地发现同组组员是否想要或需要额外的解释。我们能够更容易的观察到每位组员的学习情况,共同进步。因此,学生之间的合作有时比教师的教学更有效。
二、小组合作学习能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因而从根本上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摒弃了“教师满堂灌,学生静静听”的陈规陋习。在合作活动中,教师往往会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思想动起来,让课堂活跃起来,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课堂气氛充满激情和自由。这不仅符合教育的宗旨,更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潜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合理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这样的教学观念影响下,课堂上学生们共享教学资源。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具体实践活动中,用心去体验合作的无穷魅力,用心去感悟集体的伟大力量,使他们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体验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自信。
三、小组合作学习能大大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在合作、互助的氛围中,在朝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与协作精神。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难免会体现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使学生从小养成合作的习惯。这样,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让大家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是个人不可代替的。而且大家在互相学习中能够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就有助于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学习、工作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工作效率。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难免会体现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四、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真正有效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原则
篇2
高校体育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注重在理论基础上的实践活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个人或者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团队意识的含义
团队精神最开始出现在工业社会,在这个社会阶段,劳动者通过集体劳动完成社会成产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离不开彼此之间的合作。发展到今天的信息社会,团队意识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团体认同。团队意识注重的是个体如何在集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个人带动团队的发展,继而实现个人在团体中的价值所在,充分体现了人的社会属性,其实质上是由单个的个体组成的团体在相互之间通过有效沟通,达成合作,从而实现整个团队的共同奋斗目标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精神。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团队意识的重要性
(一)完善高效德育工作。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利用体育教学的特殊性,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技能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与周围老师、同学进行沟通,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存在的竞争,学会如何通过与人合作在集体总发光发热,实现自我价值,学会赞赏身边其他人,等等这些都涉及到学生为人处世的问题,最终是为了帮助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这实质上也是与高校德育教育的目标相契合,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补充内容。
(二)相应当前体育教育中呼唤的团队精神。新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领域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对体育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加强引导学生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在沟通中学会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取新知识,这是当前体育教育所倡导的。而表现在实际教学中则是学生需要在团队中培养自身的团队意识,加强与团队中人员的合作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
(三)迎合社会对人才团队意识的需求。社会发展层度越高,作为独立个体的社会人相互之间的联系越加紧密,很多事情单独靠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需要与其他人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与智慧。这就对现代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除了要具备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外,还需要一定的团队意识,能将自己融入团队中。
三、当前体育教学中团队意识现状
在就业压力越来越严峻的今天,高校学生越来越重视个人能力的提升,忙于进行各种证书的考试,个人主义倾向严重,表现在体育教学中,则是团队意识存在严重欠缺。
(一)团队凝聚力不强。团队意识表现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是否具有团队凝聚力,个体对团队是否具有归属感,是否有集体荣誉感,一般来说,具有凝聚力的团队中,团队成员之间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内部的沟通交流,达到合作。
(二)团队内部缺乏信任友爱。合作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这也是团队意识的基础,一个充满不信任和冷漠的团体很难真正做好畅通有无的交流与合作。而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严重缺乏交流,关系淡漠,相互之间严重缺失信任,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体育教师团队意识不够。什么样的教师会上出什么样的课,要想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的进行引导,充分利用教学活动穿插,设计教学环节有目的性的开展教学,这必然要求教师自己对团体意识有一定的认识,然而现实中,很多体育教师自身就存在团队意识缺乏,很难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一)采用团队教学,有目的性的塑造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采用团队分组教学的方式进行,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男女比例等因素进行团队组建,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考核等都从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在团队学习中输着团队意识。
(二)积极开展团队竞赛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学生团队意识。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一定的比赛竞争机制,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团队的力量,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实现与学生、老师的交流合作,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
篇3
P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合理分组 合作学习内容
1.如何建立高中物理合作学习小组
(1)学习小组组建的原则。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状况,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发展,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组内按职责设有:组长、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人等各一名,确定每个成员的职责,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各职责采用轮班制倒换。
(2)学习小组组建的形式。按照需要采用分组形式有:①自然座位式:同桌两人或前、后桌四人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其优点是随机进行,节省时间。②差异组合式。由四人组成,其中一个为优等生,两个为中等生,一个为后进生。这样组成的小组优点是,结对帮困,取长补短。③自由搭配式。由学生自由组合(4-6人),组内成员兴趣爱好相投,感情相融,这种组合优点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3)学习小组变换的频率。在物理教学中,要动态化变更小组成员,使学习的氛围随着需要做以变化,可以活跃学习气氛。一般以5-6周调换一次,可以根据情况做微调。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兴趣,而且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小组学习可以让每一位同学自由展现自我,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发言,给每位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并给每一位敢于发言的学生及时的给予赞许的态度。
2.如何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有以下几个:
(1)如何建立小组实验学习。将学生实验分成小组进行,组织小组实验竞赛,要求每个小组成员既分工负责,又相互配合,群策群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组实验要求每人各自把自己实验的环节如实的记录,不许敷衍塞责,要实事求是,组内互相监督,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如何建立课堂小组讨论学习。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提出一些具有研究性和针对性的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在切磋争辩中分析问题,教师通过对话找到对话中的使用的概念、判断、推理和结论,使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够自然成长,并随时纠正谬误之处。
(3)如何建立小组知识竞赛学习。小组知识竞赛是根据教学内容及高中物理知识的环节而设计安排的,注重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选择题的形式让小组抢答,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让学生练习生活实际,深入探究背后的知识,强化知识的结构和背景,激发学习兴趣,课后再去寻找资料进一步补充知识。
(4)如何建立小组制作学习。小组制作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物理课外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喜欢动手制作的学习方式,小组做好充分准备,把实验动手的环节认真加以完善,这对丰富课堂理论知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如何建立小组合作作业学习。正常情况下的物理作业是以书面形式由学生独立完成,但一些设计性、探究性的作业以小组合作完成效果更好,如实验设计作业,课外制作设计作业等。通过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作业,能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产生集体荣誉感,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感受到集体智慧和力量,从中分享成功喜悦,真正体验到学习快乐和做作业的乐趣,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各项小组学习活动都需要循序渐进,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下进行。学习的方式方法需要精心组织、设计,预知问题发生的环节和避免的措施,避免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互相争执或拖延浪费时间。
3.建立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1)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对指导和调节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的评价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更加注重合作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有助于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使教师获得信息反馈,反思自己对合作活动的组织目标设计,及时调整,使合作学习更加完善有效。
(2)即时评价。即时评价要求教师在课堂过程中各项合作能力的评价;它包括组内成员自评、互评,小组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自我评价以及师生合作评价等形式,在过程评价中教师要做好对评价的指导工作,设计好各项评价表格,使学生从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中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技巧,
(3)结果评价。结果评价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成果评价。小组评价很重要,体现小组成员的荣誉,体现小组与小组的竞争意识,更能促使小组成员间相互团结的合作意识。通过结果评价使成员间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尹绍伟.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如何体现新课标理念[J]科技信息,2009.4.
篇4
关键词 学术队伍建设 贵州师范大学 重要性
前言
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龙头,学科建设水平直接反映高校的办学水平。学科建设的内容包括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物质平台等内容,其中学术队伍建设是核心,重点开展学术队伍建设,能有效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
2003年,贵州师范大学开始实施人才强效战略,学术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学术队伍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学术队伍的发展推动了学校跨越式发展,为学校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奠定了基础。
一、学术队伍概况
贵州师范大学创建于1941年,办学已逾七十年,是贵州省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地处贵州省省会贵阳市,现有三个校区:云岩区、白云区和花溪区,占地面积3000亩。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4000余人,其中本专科学生20000余人(不含求是学院)、硕士研究生近3000人。
学校现有专职教师1526人,教授210人、副教授502人;博士222人、硕士815人。高级职称比例为46.72%,博硕士比例为69.59%,教师平均年龄为36.7岁,外校学历教师比例为70.53%;学术队伍的学历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大幅度改善。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人、省管专家22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17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3人。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
二、学术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关系
自2009年以来,贵州师范大学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为契机,深入实施“人才强校工程”。以博士授权建设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为重点,兼顾各学科学术队伍的整体发展;以一级学科为目标、二级学科为中心、三级学科(研究方向)为基础进行队伍建设,根据二级学科的建设需要,规划配置学科队伍,通过研究方向来归属、培养学科队伍;充分运用“高等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和地方的人才发展政策,着力培养一批在省内有影响力的学术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充分利用重点学科、人才基地、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平台吸引人才、集聚人才,坚持“引人、引智”并举,加大学科骨干的引进力度,积极改善学术队伍结构,不断提高学术队伍综合实力。
(一)学术队伍建设促进学科发展和研究方向形成
研究方向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的研究方向是衡量学科水平的标志之一。学校以研究方向凝聚学术队伍,以学术队伍开展创新研究和学术活动,开辟发展特色学科的道路。在研究方向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批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队脱颖而出,他们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职业道德,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能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凝练研究方向,突显学科特色。2009年至今,贵州师范大学在经费和政策上对博士建设点给予大力支持,5个博士点的学术队伍投入经费2400余万元,占学校博士立项建设总投入的30%。其学术队伍综合实力迅速提高,促使学科研究方向快速发展,具体表现为:第一,方向稳定性。规定研究方向的学术成员长期从事该研究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使研究成果不断积累,研究方向趋于稳定。第二,特色性。学术队伍中的一部分人转变自身研究领域,按学科发展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学科能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根据学科自身的历史积淀,在研究方向上成功地发展自己的特色。目前,地理学、数学、理论等学科,都已形成了4-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为贵州的社会经济建设、生态环境改善以及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二)学术队伍建设促进科学研究的建设与发展
科学研究水平是衡量一个学科水平的重要内容,科学研究包括该学科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这些都离不开科研人才。学校在学术队伍建设中,培养和引进了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科研人才,他们有宽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同时,随着一系列科研管理办法和激励措施的出台,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凭借科研人员的综合实力和科研热情, 学校在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中成绩显著。从科研项目上看,2009年以来,学校在重大科研项目上有所突破,首次获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课题、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国家社科研究重点项目等等。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均有大幅增长,目前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2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90项;较2005-2008年分别增加157%、139%。科研经费1.47亿元,比2005-2008年增加了120%。从科研成果上看,学校科研成果逐年递增。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62项,其中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1项;省级哲社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44项;获专利30项;发表学术论文被SCI、EI、ISTP、CSSCI等收录1913篇。科研人才开展了石漠化防治、资源环境评价、大型工程健康监测、网络计算和人机交互与数字媒体集成等高新技术研究,实现了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推动了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学术队伍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指标之一。尤其是研究生层次的培养,其依靠的核心力量是学校学术队伍。学校通过完善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制,综合考虑导师的师德、学术和实践创新水平,从学校学术队伍中遴选出优秀的研究生导师。他们一般具有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同时,导师一般承担有高水平的科研项目,科研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研究生在他们精心指导下,通过参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此外,导师的科研精神、事业心和道德品质常常影响着研究生的道德品质、政治思想素质。2009年以来,学校的学生科研项目立项833项,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立项69项,研究生教育管理创新项目立项24项;共 926项,比2005-2008年增加近3倍。贵州省高等学校首届“硕博论坛”中,学校共获奖53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36项,在贵州高校中名列第一。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级各类大型竞赛奖2330项;考博人数和考博录取率逐年递增。这些成绩充分表明,学术队伍为学校加强研究生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结语
2009年以来,贵州师范大学的学科建设工作成绩显著,实践证明,学术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工作的核心,它深刻影响着学校学科建设成败甚至学校发展的进程。贵州师范大学地处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由于地理、历史和经济原因,与中东部地区高校相比,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仍存在较大差距;人才流失十分严重,人才引进困难重重,学术队伍建设已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关键。学校必须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学术队伍建设思路和方法,切实加强学术队伍的培养与引进, 获得学术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才能有效推进学科建设进程,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尚长春,吴霄,陈阳.《高校学科建设内涵三要素分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2(30)164-166.
[2]范 玫.《论学科建设的关键是学术队伍建设》[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2):84-85.
[3]唐燕.《加强西部地区普通高校人才队伍建设》[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3(10) 211-213.
作者简介:
杜明凤(1979-),女,硕士,讲师,从事植物遗传育种研究、学科建设管理工作。
篇5
一、创设良好的语言交际情感情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英语教学提倡“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相结合、学以致用”。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适合教学需要的英语歌曲,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通过师生、生生会话交流与沟通,营造英语氛围;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英语,在英语交际情景中让学生学会运用英语,模拟情景就是在课堂上模拟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创编对话场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及利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如在学习食品、饮料名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餐厅里的场景,让学生准备各种食品、饮料,自己充当服务员,围着围裙,托着盘子,盘子里放着课本中出现的各种食品、饮料。服务员问顾客:what would you like?顾客回答:I would like...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然后由学生扮演服务员,老师辅助学生继续练习。这样,在全班示范练习后,再分小组进行练习,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和开放的学、练空间,让学生在交际环境中学习英语,并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把简单刻板的教与学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实情境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种情境化的教学,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乏味为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能主动地、轻松地获取所要学习的英语知识。
二、创造轻松、愉悦的情感气氛,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俗话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尊重,则谈不上爱。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更是师生情感和思维的交流过程,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对小学生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得到激励和肯定,才会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起到点燃智慧火花的作用。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最大的心理障碍是害羞、怕出错、紧张、怯场等,如果学生在一种过于严肃的气氛中学习英语,就难免心情紧张,产生心理障碍。心理障碍越多,自信心越低,就会出现因紧张而产生口吃,声音过小或表达不流利等诸多毛病,而这时如果学生再受到老师的指责和批评,处于一种压抑惊慌的情绪中,其学习兴趣及智力发展必然会受到压抑。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障碍,就必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面对教师和蔼可亲的神态,笑容可掬的面容及鼓励的眼神,肯定的手势,学生自然就会卸去心理负担,增强自信,并从容地发挥所学知识和技能,既敢说,又愿意说,且说得好。
教师把爱寓于教学之中,通过语言、动作、表情、姿态等体态语言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体验到亲切、温馨的情感,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因此,创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能激起学生学习情感,坚定学生学习意志,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表扬正面鼓励,满足学生成就情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篇6
关键词 高职学生 美育 高校
“美育”这个概念和术语,一般认为最早是由德国的诗人、剧作家、美学家席勒在其《美育书简》中最早提出来的,而我国的美育研究是从20世纪初王国维,等人引进西方的美育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教育现状,发表了一些关于美育的论著。总体上认为美育是培养人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教育;能够使人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在高职院校深入开展美育工作,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加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美育教育缺失的现状
高职院校由于缺乏综合性大学多样的美育手段与相应的比较健全的美育教育机制,使得一些高职学生不知道什么事真正的美,更加谈不上表现美和创造美。校园里充斥着一种格调不高的艺术氛围和艺术表现:沉迷于网络的玄幻爱情小说之中,对于经典著作却知之甚少;关于情与爱的流行音乐成为校园音乐的主旋律,对于颂歌赞歌不能体味其中深厚情感;陶醉在网络游戏的厮杀之中,无心参加校园里凤毛麟角的艺术巡演。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二、高职院校美育缺乏的原因
现实中高职院校对于美育的教育有所懈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和美育本身的特质是分布开的。很多学校都知道美育要实施,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因为美育不像智育、德育、体育那样有量化的标准,操作起来也很难具体化,所以在实施的过程中就被虚化了;美育是一项长期巨大的工程,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和心灵,是精神层面的一种教育,不能很快看见成效,并做出准确的评估标准,因此美育在落实过程中就慢慢被淡化掉了。
当然还有外部原因,如高职院校本身更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特别重视,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是实际的,大多数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行业或某类职业所需要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并取得相应的技能资格认证,完成进入某具体行业的能力与资格,而对学生人文修养的培养十分缺乏,校园里人文艺术气氛相对薄弱。课程设置单一,高职院校中设立的必修课中没有美育课程,有些开设的只是一些影视鉴赏,音乐技巧之类的课程,虽有相通之处但却不能完全包含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内容,不能完整地向学生传授美育的真谛,且这些课程大多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许多学生是为了拿学分才去选修,并没有真正融入教育中。
三、改进高职院校美育现状的思考
美育作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来创造完善美育系统。
(一)进一步理解美育的意义,提高对美育的认识
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人格健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美育是一种心灵净化的教育,它与艺术教育有相通之处,但是又有异于艺术教育,它还包含了自然美和社会美,除了掌握一定的艺术技能之外,美育最重要的作用应该是美化心灵的作用,在人的情感与行为上有指导作用。学校是向社会输出人才的地方,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具有健全人格的,这样学校本身就承担了重要的责任,这是一种社会责任,具有重大的意义。学校作为美育的基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作用,只有认识的充分,才能够深入的落实美育,使之在校园里发挥作用。
(二)课程设置的优化,美育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
应该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于美育相结合。在课程设置上,除了设置一些艺术类的欣赏课程外,还应该更为广泛的设置一些人文气息浓郁的课程,例如《大学语文》等。在一些理工科的专业中,机械本身的零件组合就是一种美丽的图案;建筑专业的学科里,建筑自外观美到建设过程中构造本身也是很美丽的,要努力挖掘课程本身存在的美,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乐趣。对于设置课程外,其实每一节课本身就是一种美,在师生互动的和谐授课中,学生吸收知识,在一种愉快的环境里接受教育,本身就形成了一种和谐之美。老师的语言美,学生的认真听课的样子本身就很美,因为有健康的情感在其中,所以过程就变得很美。导课的艺术性、授课过程的精心设计,都有美渗透着,学生在无形之中接受着美育的教育。
(三)不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生活,在活动中升华美育
大学校园应该是一个学生课余活动非常丰富的场所,且校园生活形式应该是形式多种多样的,各类的文艺演出、技能比赛、讲座、展览、交流会等活动,不仅使高职学生的特长在此发挥的淋漓尽致,更是在活动中提升了对审美的理解。提高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除此之外,应该组织高职学生广泛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社会服务,在服务中提升自己感恩回馈社会的意识,这种心灵的升华更是美育的高境界的体现,对社会的责任感、道德情操的培养,都加深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立志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心。
篇7
关键词:高效率管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学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维能力、物理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我国很多物理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践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实验过程的监督和指导,造成了一些学生的实验能力差,对物理的实验中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验过程指导,不断挖掘学生的物理学习潜力和实践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深化改革步伐的不断迈进,当前我国初中物理教学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在中学物理实验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抑制了物理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不利于学生物理成绩的全面提升。以下为这些问题的具体论述:
(一)忽视对学生物理潜能的挖掘
目前我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为了“走形式”或者对应课程改革的需求而忽视了对学生物理实验过程的指导和物理学习潜能的挖掘,造成了学生物理实验技能较差,通过物理实验所获得和掌握的知识较少,没有使学生通过物理实验感受到实验过程的变化和物理学习的乐趣,学生物理技能提升幅度较小,失去了物理实验性教学的价值和意义[1]。新课程改革要求要注重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而实践并不等于放任不管。将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方法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发挥物理教学最大的作用,才是当今时代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方式。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并在不断深入的实验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挖掘学生更好的物理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物理成绩的全面提升。
(二)忽视对学生实验安全的指导
学生的安全是每一位家长和学校所关心的重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安全实验操作指导,在促进学生物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保证学生的物理实验安全性。可是当前我国很多初中物理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之前,没有对学生进行物理操作安全规范指导,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也没有严格检查学生的实验过程。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很多需要使用电路的物理实验中,一旦操作不当将会造成很大的安全患,威胁着实验过程中的学生安全。近几年来,一些学校出现了因为学生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而产生的电路起火等事件,轻则造成物理实验室的破坏,重则危及到了学生的生命,造成人员伤亡等情况。可见,加强对学生的物理实验安全性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三)忽视实验课堂组织
在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实验课堂的组织和管理,造成很多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随意搭配器材、随心自设实验、没有进行认真的物理实验等情况,失去了物理实验的价值和作用。
二、高效率管理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高效率管理,指导学生更好的进行各项实验和操作,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同时,不断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体系,挖掘学生的物理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有助于深入挖掘学生的物理学习潜能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实验过程的高效率管理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快、更深刻的掌握物理实验探究的方法。通过小组内的合作探究或者独立思考问题,不断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体系。同时,通过不断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现象观察能力、物理问题探究能力、物理理论逻辑思维能力等等,长期的实验指导也能够加强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和严谨的物理学习态度,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将会起到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二)有助于促进物理实验过程规范化管理
在中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应用高效率的管理手段对学生的实验过程中进行监督和引导,有助于促进物理实验的规范化操作,保证物理实验的安全性。在初中物理实验高效率管理的过程中,教师或者学校领导可以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教材大纲的要求,制定一些科学、合理的规范条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制度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也必须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谨慎的物理实验操作[2]。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之前,要对实验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操作项目、操作规范、操作流程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加强对实验安全性的重视。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对每一步操作内容进行详细的记录,这种及时记录的方式能够不断加深学生的实验印象,一旦发生物理实验误差,也能够通过记录,及时找出问题的关键。例如在指导学生对“电路”这篇内容的实验过程中,在指导学生对电路安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可以指导学生按顺序连接灯泡的方式,电路从正极出发、依次经过开关、灯泡最后街道电源的负极,形成串联的电路。在学生进行电路连接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进行每一步的操作记录,如果到最后灯泡没有亮,则证明的连接的过程中是存在问题的,可以通过记录快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有助于提高物理实验课堂效率
在中学物理实验的过程中,加强对物理实验过程中的高效率管理,有利于在保证学生实验安全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体系,挖掘学生的物理学习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认真的参与到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感受到物理实验的乐趣和物理的魅力,促进学生物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实现物理的高效率、高质量教学。
参考文献:
篇8
随着我国高考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高校教育从传统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生转变,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类型由包分配到当前的双向选择、自主创业,而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与岗位实际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同时高校专业教育模式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情况,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度,同时应届毕业生是我国极为珍贵的人力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有生力量,应届毕业生的顺利就业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对毕业生顺利就业、高校可持续发展、社会安定和谐均有着重要作用。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目的
就业指导主要是向求职者提供全面指导、咨询以及帮助的整个过程,而大学生就业指导主要结合心理测试、调查谈心以及职业分析与评价等诸多方式,有利于大学生能认识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职业兴趣以及性格特点,助于大学生能够及时了解与认识社会的就业形势、人才实际需求,熟悉劳动法规条例等,结合市场对各专业人才的供求情况,按照学生的真实求职意向、自身条件以及企业岗位要求,向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咨询与帮助,从而实现人职合一。对此,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能够平衡大学生就业需求与市场人才需求,实现供求信息无缝对接,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
二、职业指导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高校扩招力度不断加大,高校就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每年都会有超过几十万大学毕业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造成大学生的就业矛盾不断尖锐,对大学生事业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加强对大学生日常就业指导。除此以外,大学毕业生当前的就业需求具有呈多层次、差异性特点,如部分大学生有志参加公务员与大学生村官考试,部分大学生则通过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来实现就业,也有大学生尝试通过创业来实现自我价值,还有些大学生虽然待在某个工作岗位,然而由于专业不对口,或与自己兴趣特长不符处于将究工作状态,这对大学生日常就业指导提出较高的需求,因此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必要的。
1、职业指导有利于树立职业观
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就业经验,因此不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局限缺点,不能准确找出适合自己的就业定位,因此明确认识个人兴趣与专业技能,是大学生树立科学职业目标的重点,然而部分大学生对就业形势与市场需求缺乏足够了解,对职业认知缺乏界定性,因此很难树立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就业指导能够帮助大学生充分认知、了解职业,也能够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挖掘自身的闪光点与优势,并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职业指导还能够推动大学生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能够针对性地提高自身所欠缺的专业技能,还能引导他们摒除工作岗位高低、优劣的错误职业观,理性对待就业,明确职业规划,最终引导他们制定正确的职业规划,树立合理的职业目标与职业观。
2、职业指导有利于缓解就业心理压力
笔者结合就业指导经验认为,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心理也在发生较大变化,在承受面对就业形势与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一些大学生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缺乏优良的心理素质,面对工作缺乏自信、优柔寡断、患得患失等情况,极大影响了他们进入职场。而就业指导能够促进他们加强自我剖析,客观评价自己,真正做到敢于面对挑战、正视自我、不畏艰难,使得他们能够以平常心去面对各种就业挑战,以沉着、稳重的态度与理性思维面对就业的重大抉择。
3、职业指导有利于大学生及时获取就业资讯
求职就业的前提是及时获取就业信息,在大学生日常就业指导过程中向大学生实时提供就业信息是一项常规性的指导内容,坚持人职匹配的就业指导理念重点在为大学生提供准确就业资讯,并结合这些资讯展开就业指导,大学生结合指导能够做出科学的就业选择。第一,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与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机构保持联系,汇总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专业需求与招聘条件、工资待遇等,实时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准确的就业资讯。第二,高校应当总结学生的在校表现、特长爱好、学习成绩、奖惩情况等信息向社会用人单位提供,积极推荐与介绍的大学毕业生资源,推动大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4、职业指导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就业技巧
就业求职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求职技巧极大影响了学生是否顺利就业,因此,定期向学生传授求职技巧具有积极意义,求职技巧的指导主要包括学习写求职推荐信、自我介绍、心理调整等方面,这些内容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产生重要作用,能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条件,综合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选择适合自己的求职方法,突出自身优点,因此掌握求职技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自信心。
5、职业指导有利于大学生掌握就业政策
大学生就业指导内容还涉及到就业政策的传授,就业指导有利于大学生充分掌握政府部门制定就业政策与规定,特别是省市制定的区域性、行业性就业政策,有利于大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大学生掌握就业政策与法规,能够在择业过程中维护合法权益,还可以引导大学生结合社会需求与实际条件,能够有目的性地挑选职业,走出择业困境。
6、职业指导能够鼓励大学生创业
部分毕业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大学生不仅具有高学历、高知识,还具有不畏艰难的热情,然而缺乏工作经验、风险意识以及管理经验等,在创业中必然发生众多困难,降低了创业成功率。就业指导能够引导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与知识来闯出一番事业,培养大学生创业的意识,敢于面对创业风险与困难。高校能够通过创业资源测试评估,客观分析学生自身具备素质、市场需求、创业风险,能够帮助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知识,确定社会需求且适合自己的创业目标、领域以及方式。
7、职业指导有利于大学生适应社会
高校应当积极宣传敬业乐岗、乐于奉献的理念,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是人生道路的转折点,因此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要体会到从学校走向社会这样环境转变,还要适应以主动学习为主转换为社会实践为主的工作状态。在这些转变中,大学生由于初入社会缺乏工作经验等,因此不能及时融入工作环境。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主要来自学校,就业指导作为联系社会与学校的纽带,能向社会输送优质人才,就业指导能够帮助大学生调整状态,让大学毕业生认识到工作责任,树立信心迅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协调好社会与个人、理想与现实间的关系,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在未来的工作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因此奉献、敬业理念为将来人生道路夯实基础。
篇9
高校图书馆实行勤工助学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具备教育性、实践性、有偿性、灵活性等优点,不仅在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缓解大学生经济压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缓解了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现象不仅在我国,在国外图书馆也非常普遍,如英国利兹大学图书馆就有约100人的兼职馆员,其中大部分是由在校学生担任。在我国台湾地区的高校,大学生中差不多人人都有在图书馆勤工助学或是做义工的经验。在我国高校众多的勤工助学岗位中,由于图书馆有着工作时间、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等不同于学校其他部门的显着特点,成为高校学生们最热衷选择的岗位。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重任,做好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责任。
二、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实现大学生与图书馆的双赢模式
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工作,让大学生参与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之中,一方面缓解了经济压力、提升了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对图书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缓解了图书馆管理人员短缺的矛盾,密切了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架起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实现了大学生与图书馆互利双赢的工作模式。
(一)勤工助学创造大学生与图书馆双赢模式之一
1、图书馆勤工助学有助于拓宽知识面,树立大学生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大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参与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从平凡的劳动里体会生活的繁琐与艰辛,在体力和心理上得到多重锻炼,培养坚韧的意志力和能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在管理中不难发现,学生在图书上架的过程中有更多机会接触到自己专业以外的书籍,增加了阅读机会;在图书馆工作过的学生查找资料非常快捷、轻车熟路,一定程度上为自己的学习带来更多方便;学生在成长,能力在提高,从当初与陌生人说话会脸红,到能够协助管理员正确的解答读者提问;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图书馆管理既锻炼了他们的工作能力,还增长了管理才干,在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的过程中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
2、图书馆勤工助学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经济困难,重塑自信。特殊的家庭环境或沉重的经济负担是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包袱,加上紧张的学习生活,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忧郁等心理问题。勤工助学作为一项有偿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提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更有助于他们重新认识自我,利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改善生存环境,克服心理难题,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图书馆勤工助学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就业能力。大学生毕业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将遭遇更多的竞争威胁,更容易受到冲击。对于准备跨入社会的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上更显岌岌可危。图书馆勤工助学可提供全方位、多类型的实战演练,在积累经验的同时针对自己的不足逐渐弥补自身欠缺的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在努力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参加勤工助学积累工作经验,将所学专业技能与社会需求充分联系起来,提升沟通交流的能力,及早拥有一块强有力的就业敲门砖。
(二)勤工助学创造大学生与图书馆双赢模式之二
1、图书馆勤工助学能有效缓解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短缺的矛盾,加快运转速度,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图书馆实行勤工助学犹如注入了一份新鲜的血液,给工作带来了活力,促使图书馆利用外部的力量来促进自身的管理。可以让具有专业知识的学生服务相对应的学科,较好地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缓解图书馆专业人才方面的匮乏。因此,我们不但要大力倡导运用好这份资源,并且有义务将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管理得更好。图书馆必须冲破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束缚,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用新的理念和管理方法解决新形势下出现新问题,了解和掌握图书馆前沿知识、动态,善于处理和解决在管理和服务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有创造性地工作。
2、图书馆勤工助学能起到有效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让大学生直接参与图书馆工作,与图书馆亲密接触,加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近距离的沟通,实现图书馆与读者相互和谐的良好氛围。学生们对图书馆的意见或建议可及时反馈,图书馆在收到真实的信息后即时整改或作适当的调整,回避了学生与图书馆的对立情绪。反之,图书馆对学生的要求或书刊的利用等情况也能及时地传递给学生,例如在提醒同学爱护书籍、维护图书馆良好学习氛围方面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因为同学之间的交流往往更具有说服力。亲身体会到读者工作的酸甜苦辣就会更加理解和支持图书馆管理员难处,积极主动配合管理。他们将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密切联系起来,起到了双向沟通的作用。
3、图书馆勤工助学能有效起到宣传监督和推荐图书的作用。大学生参与到图书馆工作,相当于编织了一个联系各学科、各层次、各年级之间纵横交错的庞大网络,覆盖范围广布全校,有效利用对宣传监督、推荐图书、推进学生借阅率、到馆率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勤工助学工作中,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注重工作作风、道德修养在勤工助学学生中的深刻影响力。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有利于接受直接或潜移默化的教育和鼓舞。当角色由读者转换为图书馆管理员的时候,看待和处理事情的角度就会有所改变,这时他们既是读者,又是图书馆管理员。最直观的现象莫过于曾在图书馆勤工助学的学生绝不会在阅览室大声喧哗。因为他们知道那样会破坏图书馆安静的学习氛围,且会跟朋友或同学宣传到这一点。当新书上架,新数据库开放使用时也会在第一时间起到好的宣传效应,增进了学生与图书馆的联系和沟通。同时,反馈的读者信息,也让图书馆获得了珍贵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三、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中值得重视的两个问题
(一)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问题。高校图书馆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规范有序的勤工助学管理制度,确保勤工助学管理工作规范运行。如提供网页供在校学生报名申请工作岗位、查询劳动报酬等,方便学生咨询相关问题,增加透明度;选才上根据图书馆录用条件公开招聘,学生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原则;图书馆在业务增加时进行合理分配,用人方式十分方便灵活;通过完善制度和创新管理,可以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应变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篇10
关键词:学生信息;反馈渠道;重要性
信息,已被看作人类的第三大资源,是领导决策和一切行政工作的依据和基础。目前,高校已充分意识到信息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进行了很多探讨和研究。学生信息工作作为高校信息工作的一部分,却有着自身的特点。学生信息工作不仅可以反映对学生教育管理取得的成绩,总结和交流学生工作的经验,而且包含了学生群体存在的思想状态、突发问题和紧急情况,有时甚至涉及学生的生命安全。因此,建立多维的学生信息反馈渠道是学生信息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对于新时期做好高校学生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学生信息的分类
根据学生信息的性质,可将学生信息分显性和隐性两大类。显性的学生信息主要指学生违规违纪以及其它易于被老师和同学发觉的个人信息及思想状态,如在课堂上、学生宿舍以及集体活动中等均能发现显性的学生信息。隐性的学生信息主要指个人情感及思想波动方面,此类信息较难捕获,很难被老师发现,通常需要宿舍同学或班级同学来提供给老师,而此类信息有时又十分重要,是消除安全隐患,解决问题的最关键因素,如果不及时反馈易造成大事故。
二、学生信息反馈渠道的重要性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信息反馈起到了前提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对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进行真实而全面地了解通常成为决策和行动的依据,因此,建立学生信息反馈渠道的重要性对于高校学生管理者来说是不言自明的。具体说来,高校建立学生信息反馈渠道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学生信息工作与高校的稳定息息相关。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稳定是学校稳定的重要表现,健全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可及时发现学生中不良的思想苗头,并将学生行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和方向上;第二,学生信息反馈机制关系到高校的发展。通过学生信息反馈机制能了解学生对学校的意见,可以发现学校自身不够,不断革新进步,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准确、详实的信息是学生工作的引导和指南针,对学生信息和动态的全面把握已成为学生工作干部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依据。
三、建立多维学生信息反馈渠道的措施
做好学生信息工作,高校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多维的学生信息反馈渠道。
1.辅导员渠道。辅导员经常性的深入到学生中去,常去学生宿舍、学生课堂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存在的迷惑并及时给予解决和梳理,这是普遍的获取学生信息的一种方法。它主要用于获取学生显性方面的信息,对那些被辅导员直接发觉的明显问题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学生中存在的隐性信息(如失恋、家庭变故等)则显得不那么有效,并且存在信息滞后、信息失真等缺点,无法全面了解学生存在问题。
2.家长渠道。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可以了解学生在家的日常表现,重点了解学生在大学前有没有什么样的问题以及是否有家庭变故等,对个别学生进行跟踪关注并做好其思想工作。
3.信息员渠道。私下安排男女各一名同学负责班级男女生隐性信息的汇报。这类信息主要是针对辅导员无法察觉、班团干部和学生党员碍于情面不好汇报的学生违规违纪方面,如旷课、夜不归宿、夜间大声喧哗、考前准备作弊、背后诋毁学校和老师、私下串联等。
4.知心朋友渠道。辅导员应对每位学生登记三位他最知心的朋友,记录该三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住址等信息,建立档案,定期进行更新。
5.班团干部渠道。对班团干部辅导员可以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在班级学生信息反馈方面必须定时向辅导员汇报自己班级同学的各种心理想法和思想动态。但是班干部一方面要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同时又要和班级同学在一起学习、生活;另一方面也要顾及和班级同学的人际关系,因而,慢慢的就会存在班团干部瞒报、虚报、漏报等情况,重点体现在班级同学的违纪方面。
6.任课教师渠道。通过任课教师的渠道,可以相对全面了解在课堂上班级同学的综合表现,能够对像迟到、早退、旷课、作业抄袭、上课不听而睡觉看小说的等这类同学的情况较好掌握,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政工作。
7.学生党员渠道。对学生党员可以提比对学生干部更加严格的要求,学生党员完成的也都比较好,所以可以安排学生党员对班级心里有障碍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盯防、密切关注班级各种事态,感到有什么异常现象及时汇报,对学生党员要制定一定的考核措施来完善信息渠道的畅通。
8.网络渠道。辅导员可以利用自己的QQ、电子邮箱等来获取学生信息。可以利用班会等形式对同学进行责任意识教育、公德意识教育、忧患意识教育,让他们对班级、同学、个人存在的任何问题和困惑可以匿名给辅导员QQ留言或发邮件,这要求辅导员要认真对待留言和邮件,不能让学生感觉留言没有用,慢慢就会堵塞了一个非常好的信息渠道。
9.普通同学渠道。在工作空闲或者晚上,辅导员可以找班级普通同学或给他们发个短信,很多同学都会有一种受宠的感觉,他们和你在私下里也都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他们口中你也可以了解到许多班级同学的真实情况。
【参考文献】
[1]孔成华.浅谈高校信息工作的重要性[J].盐城工业专科学校学报.1996,9(01):61-62.
- 上一篇:消防安全工作意见建议
- 下一篇:德育示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