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的成效范文

时间:2023-05-15 15:4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实践的成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实践的成效

篇1

我校由王林生老师于2007年编撰的校本课程《身边的历史与社会》,通过课外探究、课堂渗透的方式,在完成了一个轮回的校本课程教学之后,学生对自己家乡历史的认识得以提高,学习热情受到极大激发。几年的实践尝试与经验积累,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充分挖掘乡土教育资源,是拓展素质教育的崭新途径。

一、校本课程实施情况

我校乡土教材校本课程的实施,遵循“先实践,后推广”的思路。为了更好地实施乡土教材的校本课程,使其能向预期目标健康地发展,我校采取一系列校本课程管理措施,已初见成效

(一)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认真编写乡土教学课程教材——《身边的历史与社会》。

我校于2006年2月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由王林生老师负责。经过,课程开发小组的充分酝酿和研究,根据本校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始了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为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二)开设校本课程对相关教师提出具体要求。

要求任课教师做到认真备课(编制专门备课簿)、认真上课、认真做课后记录,并要求教师每学期写出专题总结,提出校本课程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组织教师进行有关知识、技能、技术方面的学习;定期组织任课教师总结教学得失和研究课活动,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三)地方史教学校本课程体现课程改革理念。

要求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趣的气氛中和愉快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每节课进行过程中和结束时,还可能用行成性评价或终结性评价进行自评,以便及时改进校本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及态度。

二、校本课程实践过程

(一)校本课程内容渗透性

七年级上学期。每周一课时,主要开展(1)深圳的自然地理;(2)深圳的行政区划;(3)深圳的名胜旅游;(4)观澜客家人与客家话;(5)从观澜狗肉看客家饮食;(6)观澜的旅游名胜景点等内容的活动与教学。专题探究:客家人与客家文化。旅行观澜:山水田园的旅行;欧米茄观澜湖高尔夫世界杯球赛的观看等。学生成果展示:撰写《客家人饮食文化的调查报告》;热爱家乡摄影展示等。

七年级下学期。每周一课时,主要开展(1)深圳的综合实力;(2)深圳的城建环保与文教科技;(3)步入城市化的新观澜;(4)文化之乡的重要品牌——观澜版画;(5)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生态观澜等内容的活动与教学。实践活动:观澜河水体污染的调查;清明节观澜公园烈士陵墓扫墓活动;参观版画基地等。学生成果展示:撰写《观澜河水体污染的调查与建议》;配合学校艺术节的版画展览;“绿色观澜、生态观澜”的植树活动等。

八年级上学期。每周一课时,主要开展(1)深圳的历史沿革;(2)观澜街道的历史变迁;(3)从观澜古碉楼看客家建筑;(4)从《对话观澜》透视观澜文化遗存。

参观调查:观澜古碉楼、龙岗客家围屋。

综合探究:(1)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2)过年:感悟观澜过年传统。

学生成果展示:《关于观澜古碉楼的现状与未来的调查》;参观活动的图片展示。

八年级下学期。每周一课时,主要开展(1)“南海一号”的参观;(2)从“南宋少帝陵墓”到伶仃洋——我们身边的历史;(3)东江纵队纪念馆的参观;(4)虎门炮台——探寻民族英雄林则徐;专题讲座:观澜的历史名人。学生作品展示:《寻访英雄的足迹》纪实;参观活动的图片或视频展示等。

九年级全学年。由于面临中考,平时的教学中没有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展与活动,主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科的学习方法和中考考试说明的再解读等。

(二)校本课程教学多样性

1.“走出去、请进来”

这是比较传统的活动型教学形式。在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走出去”主要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最典型的是参观访问,如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参观访问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有助于学生形成通过感性知识,巩固验证已有的知识。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观澜古碉楼》,结果许多学生对观澜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很深的印象。“请进来”是邀请社会上的人员与学生进行座谈、做报告等。特别是亲身经历者的现身说法,对学生的有很大的启发教育。

2. 专题选修课

根据校本课程知识的分类确定专题。专题数量要适宜,不能过多,一般一学期三至四个即可,根据专题,结合本地实际,准备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如讨论、讲座等。当前教学技术条件突飞猛进,特别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丰富的插图、音乐等,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专题选修课中,我就利用了多媒体教学与实地参观图片相结合,学生通过这一节选修课,获得了文化的熏陶,作为观澜人保护身边古老文明的紧迫感油然而生。

篇2

关键词:社会经济效益;城市轨道交通

在中国,有34个城市人口超过100万人,其中8个城市人口超过300万人。进入90年代以来,交通需求增长的速度明显高于道路设施增长的速度,中心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的高强度开发和中心区道路的改造困难使得中心城市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地面交通方式的相对饱和使轨道交通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国家计委资料显示,除北京、上海、广州外,目前重庆、青岛、沈阳、武汉、长春等多个城市也在筹建不同形式的轨道交通系统,拟建的轨道交通线路超过20条。“十五”计划期间,我国城市交通投资将达8000亿元人民币,其中至少有2000亿元用于地铁建设。这表明,我国的一些大城市正在兴起一股兴建轨道交通的热潮。

事实上,城市轨道交通除了起到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作用,还会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按照其是否可采用货币衡量的原则,可以分为有形效益和无形效益。按是否与项目主要目标相关的原则可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按受惠的群体又可以分为民众效益、企业效益、地方效益、环境效益等。

1 社会经济效益分类

1 .1 民众效益

1 .1 .1 节约时间。从乘客的角度来看,轨道交通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准时性和高效性,选择轨道交通系统使乘客的旅行时间大大缩短。

1 .1 .2 减少交通事故、增强安全性。轨道交通系统具有专用的运行线路,其本身事故比地面交通事故要少的多。而且由于轨道交通对地面公交客运量的分流,缓解了地面道路交通的拥塞程度,从而间接减少了地面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频率。这不但减少了交通事故损失,提高了乘客本身的安全性保障, 而且为社会和家庭的幸福创造有利条件、增加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所形成的巨大社会效益。

1. 1. 3 提高劳动生产率。由于在途时间短,乘车疲劳度下降,轨道交通舒适度可使乘客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根据前苏联“固定基金、基本建设投资和新技术经济效果研究会”与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研究表明,运输疲劳使劳动生产率降低的数值:轨道交通为l.4%,公交车为7%。乘客选择轨道交通系统就意味着选择了舒适的交通工具。

1 .1 .4 扩大就业。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本身和相关行业的发展,将为社会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渠道。

1 .2 企业效益

1 .2. 1 提供需求。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这不仅产生对土木建筑、机械、电子等产业的直接需求,而且会促进与轨道交通系统有关的材料、仪表等行业的发展。而与这些技术、材料、仪表相关的行业更是多种多样的。一个轨道交通项目的启动将为相关的各企业带来巨大的推动力量。

1 .2 .2 提供商机。沿线企业可以利用轨道交通体系效益的外溢性获得间接经济效益,如在轨道交通枢纽站地域建设大型商业服务机构,利用轨道交通的车站进行小型的商业开发等,都可以很好的利用客流提高购买力。

1 .2. 3 经验积累。轨道交通系统,尤其是新型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的攻关和科研过程。在此契机下,集中国内相关行业的优秀企业和科研单位,通过国家扶持、市场竞争的方式,研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以及技术成果,并形成产业化。将使企业和科研单位积累宝贵的研发基础。

1 .3 地区效益

1. 3. 1 房地产升值。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建成通车,改善了沿线的交通条件,提高了沿线居民和企业可达性,造成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和房产的需求增加,从而使沿线的房地产增值。地税值也会相应提高。

1 .3. 2 节约用地。城市轨道交通在市内繁华区域基本采用地下或高架通过形式,对地面占用比较少。这对土地日益稀缺的城市来讲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土地不断增值的规律,使城市轨道交通的此项节约效益从长期来看是一笔十分可观的收益。

1 .3. 3 促进区域建设。一个成熟化的大都市,往往在已有的中心区发展潜力有限,需要不断的扩充其影响范围,形成多个卫星城,而轨道交通系统的途径的区域往往会迅速升值,成为新的城市中心。从而对整个区域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以建成的日本东京地铁12号线为例:

12号线环线部1990年开通后,沿线建设住宅楼、商业楼等,车站附近将呈现新的繁荣。预计环线部开通30年后,沿线将增加居住人口约38,000人,从业人员111,000人。新宿、上野、浅草、锦系町、龟户、临海等各副都心地区之间的联系得到强化,进而刺激居民小区、小规模商业区的商业活动,对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创造就业机会产生积极影响。对刺激地域经济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效果。

进一步的预测表明:8000亿日元的投资(不包括土地购置费)在全国范围带来约2万1000亿日元(投资额的2.64倍)的经济拉动效果,在东京则带来与投资额同等的经济拉动效果。此外,这些经济拉动将在全国增加13.9万人的就业机会,创造出5200亿日元的收入。

转贴于 1 .4 环境保护

1. 4 .1 节约能源效益。轨道交通系统与公交系统相比,具有无污染、噪声振动小、节能、运量大、方便快捷、运输效率高等特点。无论是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讲,还是从节约燃油的能源政策来讲,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常规“绿色交通”都具有公共汽车难以比拟的节能特性。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如磁悬浮系统以及直线电机轮轨系统在降低振动及噪声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

1 .4 .2 降低污染效益。直线电机轨道系统的建成具有不受交通堵塞的优势,因而可以促使原来的汽车用户转为乘坐该系统,随着汽车交通量的减少,可以降低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大气污染,降低造成地球温室化的二氧化碳,从而为环境保护带来了一系列的间接效益。仍以日本东京地铁12号线为例:汽车交通量的减少会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的排放量分别降低47.7t/a、118.4t/a。另外,造成地球温室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降低5566t-C/a。这相当于42万户家庭每天少看1小时的电视带来的效果。

1 .5 其他

轨道交通系统所形成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十分广泛的,除了上述内容还包括:改善城市交通结构,增加城市活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优化城市居住环境,美化城市景观等等。这部分社会效益也是相当可观的。

2 几点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2.1 利用轨道交通沿线可产生新城市中心的特点,做好城市区域规划,建设卫星城,引导城市健康发展。

2.2 加强对现有轨道交通模式的国产化步伐,加快企业的研发步伐,尽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降低系统造价。

2 .3 根据城市特点,积极从国外引进先进、安全、有效的轨道交通模式。如广州引进的直线电机轮轨系统及重庆引进的跨坐式独轨系统等。

2. 4 加强人性化服务和指引,加强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优化设计换乘路线,加强辅助设施建设。

3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够将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的统一起来,是具有巨大国民社会经济效益的现代化城市交通工具。大运量、快速高效的轨道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方式的巨大变革,也是城市演进的物质基础。它支持沿线区域的高密度开发,并可以通过建立以轨道交通为导向的土地利用开发新模式(TOD)引导城市产业布局和空间结构优化,最终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民众、企业、地区乃至国家带来更广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魏庆朝、孔永健.磁悬浮铁路系统与技术[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 陈世勋、陶小马.上海市轨道交通体系社会经济效益估算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1.

[3] 胡方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明天.建筑机械,2003,(2).

[4] 周立新.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与管理的改革.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1).

篇3

关键词:情境创设;信息化教学;策略

一、品德与社会课的概述

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该课程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创设一些真实的生活情境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此课程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它以改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行为等为目标。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注重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是衡量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1.创设丰富的故事情境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出现以及信息资源的利用,使小学课堂上的品德与社会课不再显得单调、乏味,广大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模式,拓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所谓的创设故事情境就是将思想品德课中的教学内容以及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与资源通过故事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学实践表明,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来创设故事情境,能够从视觉、听觉上多感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刺激这些感官,将有利于知识的保持与迁移。需要我们注意的一点是,教师故事情境的创设,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制定,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角色扮演,引发共鸣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很多教育学者指出,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不同于其他类的文化课程,这门课更多情况下注重的是学生对思想内涵的领悟,要想深层次地教育学生,就应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深刻体会自身角色所承担的责任,使得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增强对扮演角色的认识,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例如,在学习《我想要我能要》这一课时,老师应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扮演爸爸的,有扮演妈妈的,还有扮演星星的,通过创设商场买东西的情境,加强学生对道德的认识。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品德与社会本来就是一门内容极其丰富的课程,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应用多媒体,进而将最新、最丰富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多媒体能够将知识直观展示给学生,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图片以及有趣的视频学习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无形中学生的知识储备得到了丰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例如,在学习《到周边去看看》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周边国家风土人情的视频以及图片,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其求知欲也在不断增强。

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品德与社会课中信息化教学设计成为了可能,实践表明,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将有助于小学品德课教学效率的提高,为此,在品德课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篇4

关键词:小学教师;品德与社会;生态课程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切实让学生能够进行生命体验,教师也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构建出高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能够散发出无限的活力。构建品德与社会生态课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课程的活力,生态课程是从动态的课程生成的,是以人本主义为基础的新型的课程模式,能够让教师、学生、教室环境这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平衡的生态关系。

一、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利用情境培育学生的情感

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知道,人产生某种情感都是在特定情境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利用情境来培育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教师创建的情境中触发自身的情感。如,教师在讲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民”这一单元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的影片和图片等,让学生能够切实通过教师展示的资料感受到近代中国所受到的屈辱以及中国人民奋起抵抗,不屈不挠的精神,让学生能够从影片故事中感受到那个年代的起伏,能够感受到人民英雄的精神,能够让学生养成不怕困难,勇于与敌人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生态课程的自由灵动,让学生能够进行生命的体验,让课堂充满生机

教师要构建品德与社会生态课程,就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死板的课堂氛围。我们可以多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要想让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并不能直接教给学生。教师要以生态课程的理念始终保持课堂的活跃,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生命的体验,让课堂充满生机,以提高课堂质量。

生态化的品德与社会课程能够为我们打开教学模式的新思路,能够让我们的课程散发出新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装潢设计;实习实训;创新教学

高职教育将深化改革,提升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应用型、实践型人才作为培养总方向,尤其是在课程整合、教学理念、评价体系等方面,突出学生就业岗位能力提升。实习实训教学改革作为重点,更需要从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上,强化实训项目教学的规范性、操作性和应用性,引导学生从具体实践操作中掌握相应知识和能力,提升岗位胜任力。

1 装潢设计专业实习实训教学面临的发展窘境

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近年来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内容,高职教育发挥了积极的优势作用。总体来看,对于高职实习实训教学,往往面临相似的发展窘境,特别是在装潢设计专业实训教学中,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影像技术的成熟,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为装潢艺术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反观高职实习实训教学现状,问题主要归结在下几个方面。一是装潢设计教学与行业发展相脱节问题。装潢设计作为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门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人才缺口需求大,而当前高职装潢人才培养滞后于现代设计理论与实践,毕业生走向岗位后对所学知识和所掌握的能力落后于市场需求,导致岗位适应性不足。二是装潢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衔接不够,从多数高职院校装潢专业课程结构设置来看,理论讲解占比较大,实践实训教学相对不足,学生缺乏应有的实践性学习,对实际岗位技能缺失严重,现有教育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现象突出,导致学生装潢设计技能不强。

2 构建高职装潢设计实习实训创新教学的改革对策

2.1 强化岗位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明确岗位职业能力,协调目标、任务、知识关系。对于装潢设计岗位职业能力的明确,首先要从校企合作中突出岗位特色,需要做什么,怎样去做,应该学习那些知识,应该具备那些能力,如何从校企实习实训教学中突出岗位特征,围绕就业导向来优化装潢课程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并结合校企岗位需求来组织课程教学队伍,共同研究制定岗位课程,教学目标和具体任务,最终形成以任务、目标、职业、能力、知识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2)强调校企协作,突出人才职业标准。在实习实训创新教学中,针对装潢设计专业本身的特色,在课程教学上要协同好课程任务、教育目标的关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理念上,优化师资合作,突显教材的适用性和综合性。尤其是在校企资源开发与共建上,完善教、学、做体系,将“课堂”与“店堂”,理论与实践融为“双堂双纲”标准,开发满足行业需求的实习实训教学理论与实践标准,发挥专兼职师资的职业优势,密切校企合作。

(3)强调“校企合一”,构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在落实实习实训创新教学中,将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在实习实训环境营造上,要从教学改革中融入企业环境、职业岗位操作流程,通过构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来强化装潢设计专业的操作性和应用性,提升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如,利用校企“师资整合,教学合作”模式,发挥学校科研与企业技能实操的整合优势,从课程知识实习、岗位技能实训、综合应用能力提升上做好实习与就业的衔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2.2 强化专业教育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在高职装潢设计专业教育与就业能力培养上,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着力从岗位认知、岗位能力、专业技能、实训实操等方面,无缝对接就业岗位。

(1)注重专业知识课程与专业技能的实训对接。装潢设计本身包含的知识、能力较广,涵盖的课程较多。特别是专业课程,如包装设计、广告设计、CI设计、计算机软件操作等课程,其本身的实践性较强,可以通过专题设计,与区域设计行业相衔接,也可以通过组织设计赛事,将比赛融入实践教学中,鼓励学生从参赛中来锻炼和提升设计水平。

(2)衔接好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实践教学。校内实训通常是由教师主导的结合专业课程教学,需要组织动手实践操作活动,在教学模式上多围绕具体任务来展开。而校外实习基地是对校企合作的延伸,特别是深入到企业实际,从参与企业设计师的项目实践中来体验具体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是真题真做,学生能够从中运用自我知识、所掌握的技能,从实践中来锻炼,来学习,形成职业胜任力。

(3)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的对接。顶岗实习是装潢专业毕业生参与实训、实习的有效方式,根据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将专业课程与教学目标相渗透,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例如,在企业岗位进行锻炼,从实习中来接触行业、接触社会,增强社会适应性和应变力。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要注重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与实际岗位的对接,要充分利用企业环境及资源,积极拓宽顶岗实习范围,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4)构建装潢专业就业指导体系。装潢设计专业在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实习实训教学中,要不断构建就业指导体系,协同好学校、企业合作关系,特别是在岗位对接、人才流动、专业素能养成上,要密切联系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导向作用;如加强对行业骨干企业的合作办学,引入企业先进人才、加强教育设施投入,完善专业教学平台,拉近产学研互动交流。

2.3 注重动手实践操作,增强装潢设计专业特色

(1)细化工学结合,密切教学与岗位的衔接。工学结合作为装潢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明确专业教育体系,确定装潢职业能力上,要注重从课程教学上满足未来职业岗位培养需求。通过模块化教学、密切实习、实训的关系,特别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养成,要从教学、组织、实践中增强岗位竞争力。

(2)融合“教、学、做”,突出校企共育。实习实训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学、做”的统一,要从校企合作中,拓宽学校、设计企业、行业设计知识、技能的培养渠道,积极深入行业,了解人才需求,聘请企业有经验的专家来校授课,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同时,在教学方式上,引入项目教学、任务教学、课堂教学与实习场地的对接,深化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例如,在课程设置上,理论课程占比降至40%,实践课程占比提升至60%。在师资整合上,以人才引进和外聘企业专家任教来充实“双师型”队伍。另外,突出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完善实习实训人才培养机制。

3 结语

装潢设计实习实训创新教学任重道远,在突出学科特色,优化理论与实践关系上,一方面要强调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另一方面要从实习实训多元化评价上,从成绩考核与能力测评中融入多种评价方法,突出装潢设计专业的职业性、专业性、综合性。

篇6

关键词:认识 小康社会 形势 把握 发展理念

一、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形势

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建议稿是十以来,围绕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作出的战略部署。所以,我们要吃透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方向,首先要对国际国内的形势有深刻的认识。建议稿提出,我党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没有改变,但其内涵发生深刻变化。“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从国际环境来看,世界多极化是未来发展趋势,但生态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安全问题仍然突出。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国面临最大机遇就是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但最大问题就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发展差距、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依然较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仍然艰巨。这就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

现在我国有三个不变,一是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位不变;二是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即主要矛盾主要任务不变,全会也提出发展是第一要务;第三是奉行,践行社会主义原则的价值取向,即中国发展的天下大道、人间正道不变。但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化,一是大国崛起,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二是中国社会转型、高度流动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前所未有;三是中国正在进入国际体系、经济的核心地位前所未有。我们要对国际国内形势有深刻认识,要明确任务,要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了成效、成败。发展的理念不会一成不变,要完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准确把握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五大发展理念。

(一)创新发展是动力

过去虽然投资出口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在我们面临产能过剩,我们必须有限度去投资。现在世界经济贸易乏力,出口萎缩,我们必须要转换动力,创新驱动。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创业,所以我们应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我市来说应做好四大抓手,为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培育创新发展新动力,拓展创新发展新空间。一是要做好规划。做好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要适当超前,要真正适合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并且要有连续性。二是要选题材、创建商机。要把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迈进,中国生产向中国技术转变,中国工厂向中国公司奋斗。追求势力经济、打造生产行业的标准、塑造国际品牌。三是要广宣传。打造属于地区的区域品牌,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引导新兴科技产业发展,推进产业平台化发展。四是要育人才。创新发展背后是人才的发展,应鼓励创业创新,培养本土企业家,完善投资融资环境、资本环境、文化环境、政策环境建设,吸引最优秀的、提拔最能干的、容纳最不同的。

(二)协调发展是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第一,覆盖的区域要全面,要做到城乡区域共同富裕的小康;第二,要解决城镇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东西部地区差距,这些都是协调发展。

(三)绿色发展是解决人与自然的核心问题

绿色发展关系到人与自热、关系到未来产业革命的方向,是突出的民生问题。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要改变过去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绿色、低碳、经济、环保、循环、可持续的社会。

(四)开放发展是解决内外联动问题

开放发展是改革,开放是对封闭的改革。开放既包括对外开放,也包括对内开放,开发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中的内外联动问题,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第一要以开放促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建立负面清单和权力清单的新管理体制。第二要促进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开放。第三要实施全面的“走出去”战略。通过我市沿海的区位优势,让产品、品牌走出去。

(五)共享发展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现在财富结构配置失衡、人口结构挑战严峻、阶层结构分化迅猛、心理结构急需挑战,这些问题日益突出。民生的改革,一是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二是要实施脱贫供艰工程,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三是要提高教育质量,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四是要促进就业创业,要做好充分就业、和谐就业、体面就业,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 课程 社会适应 能力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已经走进了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也在不断的完善自我,其中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是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小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年来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根据自己近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试图对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作初步的探讨。

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比较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3.2社会适应能力的概念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能力。其中体育健康新课程标准对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到:“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独特的作用。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的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3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关系

3.3.1合作学习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3.3.1.1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通过课堂这个舞台,具有一定自由空间的合作小团体为小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才华、挖掘自己潜力的天地。在团体中,小学生要组织调配、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等,为学生们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它既促进了小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激发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是学生产生了不仅为个人荣誉,更为集体荣誉而战的感受。它能帮助学生养成尊重他人、发现他人优点的美德,树立正确的集体观和良好现代竞争观。

3.3.1.2合作学习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新的社会适应环境

合作学习具有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观点,使小学生一起很轻松的进入新的环境,摆脱了原来旧的“单打独斗”的局面。所以使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3.3.2合作学习与社会适应能力互相作用。转贴于

根据三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原来采用灌输式的教学,大部分的小学生缺乏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的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例如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往往求助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商解决,我曾对我校二年级305名学生的合作行为进行跟踪的研究,结果表明,只有29.5%的小学生经常与小朋友合作,而70.5%的小学生合作行为较为缺乏;当同伴遇到困难时,只有23.2%的小学生能表现出合作行为;当活动材料缺少,只有10.8%的小学生选择与同伴合作。2002年9月开始合作学习上体育与健康,且贯穿全学期。经过一年对我校二年级305名学生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有59.5%的小学生经常与小朋友合作,而40.5%的小学生合作行为较为缺乏;当同伴遇到困难时,有53.2%的小学生能表现出合作行为;当活动材料缺少时,只有50.8%的小学生选择与同伴合作。合作是小学生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呢?

3.3.2.1树立合作的榜样

同伴是小学生观察学习的榜样,老师对有合作行为的小学生的积极评价和鼓励,会激发其他小学生向他们学习的动机。同时,在合作游戏时,小学生经常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其他小学生的合作行为。因此,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强的小学生与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弱的小学生一起游戏,是一种树立榜样的好方法。

3.3.2.2创造合作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很多,如跳绳、跳橡皮筋、接力等。在游戏中,可以给孩子们分配不同游戏角色,因此孩子们彼此之间便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孩子之间相互交往,都可以为小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与实践合作的机会。

3.3.3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对合作学习的开展有很大的促进

3.3.3.1培养自己的最基本生存能力

在培养最基本生存能力时,要树立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一方面,在课堂上让学生合作讨论日常生活方面,安全用电,安全用水,安全用煤气,在公路和街道上走路,在动物园,在山里,应该怎么办?然后在操场上结合这些实际生活场景进行合作的游戏,如救火、抢救伤员、搬运伤员,过十字路口等游戏。另一方面,对付坏人方面,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复杂化,社会上也有一些违法人员,例如在学校门口敲诈学生钱物的流氓,拐买人口的骗子,小学生一定要学会与陌生人大交道的能力,识别坏人的能力,并学会遇到坏人时沉着冷静的想办法保护自己。

3.3.3.2培养自己能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以一种开放的心理面对新的小朋友。不适应环境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在原来的环境中习惯。

3.3.3.3学会在适应新的环境的同时,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环境。

环境都可以改变的,到了新的环境,首先我们必须适应它,然后慢慢的改变新环境不好的地方。

总之,在小学体育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课例很多,只有我们细心的观察周围的现实生活,社会充满诱惑和憧憬,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更高的素质,更加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我国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76%的煤炭资源在北部和西北部,80%的水能资源在西南部,陆地风能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和华北北部,而70%以上能源需求在东中部。

“能源开发重心西移北移、负荷中心在东中部地区的基本格局长期不会改变,能源资源大规模、跨区域、远距离传输和大范围优化配置势在必行。长期以来,过度依赖输煤的能源配置方式和就地平衡的电力发展方式,导致我国煤电运紧张矛盾反复出现,带来环境污染、能源安全等问题。”全国政协常委、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说。

国家电网公司从推动能源和电力科学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出发,加快实施“一特四大”战略,即发展特高压输电,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集约高效开发。同时,顺应世界能源科技发展趋势,积极服务低碳经济和清洁能源发展,提出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

就在两会前,国家电网公司于2月27日《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承诺将促进光伏、风电、天然气等分布式电源并入国家电网,并提供优惠并网条件、加强配套电网建设、优化并网流程、简化并网手续、提高服务效率等。

“智能化是提高电网安全性、可控性、适应性、互动性的关键。智能电网作为清洁能源高效开发利用的重要平台,代表着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刘振亚说,“公司自主研发建设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推广应用智能电表超过1.2亿只,建成投运电动汽车充换电站353座、充电桩14 703个,在智能电网理论研究、试验体系和工程应用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国家电网公司2004年提出建设特高压电网以来,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特别是公司自主建设的1 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和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的建成投运和稳定运行,全面验证了发展特高压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和优越性,在世界电网科技领域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

2012年12月12日,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投入运行,这是目前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远、电压等级最高、技术最先进的直流输电工程,树立了直流输电新的里程碑。

篇9

(一)参与热情较高,认识存在偏差

目前,高校以各种纪念日、重大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从结果看,大学生对社会实践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热情,但受社会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冲击和自身社会阅历及知识结构的影响,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认识和动机上普遍存在一定偏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参加社会实践带有较强的随意性,对参加何种社会实践,为何参加社会实践不太明确;二是忽视前期准备,实践过程中抓不住重点,找不到关键,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与社会实践的成效差距较大;三是不能正视社会实践与知识学习、素质提升的关系,造成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脱节,不能有效地将社会实践转化为完善自身素质,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载体。

(二)高校普遍重视,管理存在缺位

目前,高校已普遍认识到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作用,越发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制度建设、人员安排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一定程度上有力推进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发展也要求不断创新大学社会实践内涵和形式,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高校普遍地存在管理缺位现象,如缺乏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未把社会实践纳入教育管理体系;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走样,监管失范,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缺少前期调研,经费预算与社会实践需求不匹配,忽视学生需求。

(三)政策环境优化,合力尚未形成

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社会实践不仅需要国家的政策指导,还需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大力支持。目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家庭及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性认识仍然不足,缺乏认同,难以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合力推进社会实践的运行机制仍不健全,合力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制约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提升发展。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看,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在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只有准确把握制约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才能更加有效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成效。

(一)大学生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社会实践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目的认识较模糊,盲目参加社会实践,不能根据自身成长成才现实需要有选择地参加社会实践,直接影响社会实践成效,甚至使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同时,受市场经济冲击和不良思潮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被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功利化思想所影响,看待和处理问题时不以是非曲直为标准,而以是否对己有利为标准,表现为将评优获奖作为参与社会实践的直接动力,社会实践计划被随意更改,实践时间被随意压缩,打“提前”战,走过场,实践过程体验被忽视,社会实践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体制机制不健全是制约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升发展的主要瓶颈。从体制方面看,一是组织领导有待加强。高校建立社会实践工作领导机构,涉及部门过多,架构复杂,造成职责不明,有功大家抢,无功大家闪,领导和指导职能尚未有效发挥。二是应对举措稍显不足。社会进步使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足,疏于调查研究,应对问题的举措不多,制订的政策和举措与现实匹配度不高。三是实践与教学联系不够。表现为社会实践游常离于教学工作之外,未能将社会实践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从机制层面看,一是指导不到位。社会实践有效指导偏少,实践导师局限在少数教师身上,绝大多数专业教师并未纳入实践导师行列,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指导力量严重不足。二是实践与专业联系不紧密。部分高校并未将社会实践与专业结合,使实践活动设计和学校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脱节,无法实现社会实践与专业课程教学相得益彰,形成人才培养的倍增效应。三是管理制度不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和经费保障制度不健全,现有的制度已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可持续发展遇到新的阻力。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支撑不配套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支撑不配套,亟需提升社会支撑。一是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普遍存在认识误区,尚未对大学社会实践重要性达成共识,如机关部门认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走过场,造声势,意义不大;企业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给企业带来麻烦;家长认为大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习,参与实践会影响学业。二是政策执行不力。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未能结合实际,制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实施方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投入偏少。三是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社会单位把接收大学生社会实践看作是负担,不会主动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即便提供实践岗位,在实施过程中对待大学生也是态度生硬,疏于指导;实践单位往往不愿意花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培养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大学生得不到系统培训,能力素质很难得到提升。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升发展对策建议

(一)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意识

1.加强教育引导,明确社会实践重要意义。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习国家、省、市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文件,通过各种新闻媒介、互联网等渠道,了解社会实践发展趋势、现有经验、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加深对社会实践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借助QQ、人人网、微博等新媒体工具,拓展大学生交流平台,通过身边的社会实践参与者带动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增强对社会实践的认同感,帮助大学生自觉将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升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

2.明确目标导向,注重技能素质提升。大学生要明确社会实践的目标导向,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实践观,明确社会实践对个人成长成才的积极作用,变被动实践为主动参与。其次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要始终坚持社会实践的社会主义性质不动摇,二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要坚持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与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并重发展。再次,大学生要着眼长远,以全面发展要求、就业创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丰富学习生活需求的同时,着力完善自我、增长才干。

(二)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

1.强化社会实践组织领导。高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者和直接管理者,应切实加强对社会实践组织领导和协调。建立指挥有力、统筹协调、分工明确、密切协同的内部组织领导体系,整合资源,提升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和领导能力;通过聘请地方党政领导、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与指导、协调社会实践工作,共同研究发展规划,探索构建并完善校地联合的新型组织领导体系,实现组织指导体系的社会化、网络化,强化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保障。

2.健全社会实践导师制。高校健全社会实践导师制是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效的关键。高校应从以下方面健全社会实践导师制:一是在制度安排上消除专业教师顾虑,把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师个人发展相结合,纳入工作量计算,并在职称评定、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从而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导师评价机制,对优秀的社会实践导师进行表彰;三是建立导师队伍培训制度,学校或院系结合导师队伍现状开展各种培训,提高导师队伍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业务能力与水平。

3.实践与专业教学对接。社会实践既是专业教学的延伸,又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第二课堂。高校应把社会实践纳入整体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主要参考指标。在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过程中应增加专业见习、实习及实践环节,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建立协同管理机制。积极构建社会实践协同管理机制,提升社会实践成效。一是建立团队和个体实践兼顾机制。高校亟需改变长期偏重团队实践而忽略个体实践的现状,针对团队实践和个体实践的不同功能和特点,建立团队实践和个体实践兼顾发展的有效机制。二是建立校内和校外统筹协调机制。高校应本着“合作共赢”理念,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建好、管好、用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搭建大学生长期有效的社会实践平台。社会各界也应大力配合高校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形成高校主导、社会支持、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5.完善社会实践考核机制。完善社会实践联动考核机制是社会实践提升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过程监管机制。明确实践队长、导师、考评小组的职责,通过电话跟踪、实地走访、考评检查等手段,发挥监督、指导功能。二是建立成果交流制度。社会实践结束后,高校应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总结会、经验交流和表彰会,通过实践心得、实践经验和实践成果汇报交流,深化情感体验,激发再次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激励更多的大学生踊跃参与社会实践。三是完善考评激励机制。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考评细则》等相关制度,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作出具体规定。如可设计《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情况及成绩记入证书,作为评价学生依据。

(三)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保障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立足国情、民情,把握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新形势、新规律,转变观念,切实增强做好社会实践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借助广播电台、电视节目、各大报纸及互联网等媒体资源,重点围绕国家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针政策举措开展广泛宣传,使社会实践实施主体能准确领会政策导向,坚持正确工作方向。还要开辟社会实践专题网站,印制专刊和简报,开辟BBS专区等,充分挖掘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取得的成效和经验,重点宣传特色、亮点和涌现出先进事迹、先进典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2.落实政策,强化支持。要从发挥地方政府职能和健全经费保障体系两个方面落实政策,强化支持。一是主管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社会实践有关文件,明确工作重点及目标,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加强督促监管,重点在制度安排上落实人员责任,履行职能。二是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财政预算,增强经费保障,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全社会关注大学生社会实践,吸引社会资金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经费的多元化,以更好地满足和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费需求。

篇10

[关键词]虚拟学习共同体;大学生社会实践;实践基地

2005年,、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明确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原则,要求高校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探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因此,社会实践也成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社会实践在培养大学生深入实际、了解国情、服务社会,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但是,在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之时,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仍然有着很大的探讨空间。

一、高校社会实践的困惑

在实践内容上,存在着大学生的知识建构与社会实践基地需求信息不一致的冲突。良好的社会实践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社会的有效配合。但事实上,学生与社会实践基地处于物理空间互相隔离的状态。在实践前,并未能和实践对象建立联系,进行沟通和资料分析,将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呈现出来。在实践目的上,存在着功利性与公益性的价值冲突。据调查[2],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是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服务社会则排名靠后。从社会实践的现实看,跟踪反馈体系的缺乏和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学生更在意学校对他们的评价以及实践对他们能力的提升作用。这与我们要通过社会实践达到了解社会,以理性和感性结合的方式去感知普通民众,愿意尽自己的善意和能力去帮助他们、服务他们的公益性价值有很大的差距。在保障机制上,存在着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矛盾。社会实践要正常进行,需要时间、人员、财力等一系列的保障供给。显然,现有高校的供给很难满足需求。供给与需求矛盾的存在,决定了社会实践系统开展、长期坚持的少,一次性完成的多。社会问题的切实解决,需要制定持续化的目标,需要更多的常态化服务,而一次性完成的“不能高估这种实践的社会效益”[3]。

二、模式的建构

构建社会实践虚拟学习共同体的目的是在共同的愿景下,使各参与主体在网络云空间平台上,共同遵守一定的约定,借助互联网分享、互动、体验的优势,使虚拟学习共同体和现场社会实践相互支持。虚拟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由这样一些模块组成:支撑平台;用户管理模块;学习共同体资源管理模块;交流工具和管理、激励功能等。

三、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探索

以医学院校为例,剖析虚拟学习共同体下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模式。1.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创建与管理。创建者在云空间平台中建立虚拟学习共同体。参与主体包括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大学生和实践基地居民。2.虚拟学习共同体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1)主题选择与持续性目标。社会实践首先需要确立实践主题,之后围绕主题分析所涉及的学科知识,寻求解决方案。在社会实践中,主题的确立不能脱离当地民众的需求,而应与当地居民沟通联系,共同参与到问题的提出、讨论和解决中。如公共卫生专业的学生联合当地医生开展对居民健康营养状况的医学和社会学因素调查;健康营养知识的宣传,最终完成居民的健康促进。虚拟学习共同体内将网络互动和现场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网络互动既可以成为现场实践的前期准备,又可以成为现场实践的延续。网络的便捷性相当程度上可以解决目前高校社会实践存在的时间短、经费少等硬伤。(2)分工协作,资源创建、共享。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有序运行有赖于清晰明确的分工。管理团队首先对大学生和居民进行分组,各小组成员根据自身特长选择所要承担的资源的上传和学习任务。如临床专业的同学主持急救知识模块。这些资源以视频、图文等各种形式展示,方便居民的学习。当地医生也可以分享社区的典型病例,与在校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在学习分工与协作交流中,完成资源的创建与共享。虚拟学习共同体中,建立学生社会实践信息库,记录社会实践所达成的成果,以及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每一次实践的终点,成为下一次实践的起点,且在更高层次上进行。(3)知识建构和文化建设。无论是在虚拟的学习共同体中,还是在现场的社会实践中,学习者的学习都是从孤立走向协作,知识从被动的接受转向主动的创建和互动传递。对医学生来说,在应用的情境中掌握社会科学和专业知识,有助于培养其人文关怀能力,使其在体察专业责任的同时体察社会责任。各成员间平等、尊重、交互、协作、创新、共享,共同体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和确立。3.激励和反思。根据虚拟学习共同体和现场实践的共同表现,采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关注个体情感在实践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也注重取得的实际成效;既考察当下取得的成绩,也考量长远的影响。

四、虚拟学习共同体在高校社会实践中的成效和意义

“共同体”研究的浪潮,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教育学家博耶尔于1995年发表了题为《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的报告,提出并具体阐释了“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4]。按照博耶尔的解释,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并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高校社会实践是整合、开放、动态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学生参加,亦是公众的参与和支持,教学目标不仅局限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道德素质,同时也是满足公众的发展需求。处于不同空间的共同体成员,打破时空阻隔,在一个经由学习者和助学者(教师、专家等)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借助多种交互、协作、分享的软件工具建构学习型团体[5]。1.资源的共享性。共享性体现在对网络平台的共同使用、学习资源的共同拥有以及同伴之间显性和隐性知识、学习经验、情感态度等的共同交流分享[5-6]。包括两个方面:(1)社区资源与高校的共享。在虚拟学习共同体中,通过网络平台可以进行资料收集,虚拟空间内学生和当地民众彼此之间还可以开展多种方式的访谈,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弥补身体不在场所带来的非现实感。(2)高校资源与社区的共享。就为社会提供服务而言,高校社会实践不是简单的对于受助者的不足和缺失给予帮助[7],而是挖掘受助者自身资源,摆脱依赖,提升素质。在虚拟共同体,高校利用知识优势,指导当地民众学习。2.网络的便捷性。实现了泛在学习,无论是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探究性学习,还是社区居民的学习,只要有智能设备,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在双向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与社会实践基地群体得到共同提升。3.文化的培育和人文精神的提升。文化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和时间向度上生成的。虚拟学习共同体中,各成员在长期的共同学习和实践中,产生一种情感归属性。共同体内,价值观、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丰富性、差异性和影响力,共同创造精神家园。高校作为具有极高地位和声望的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引领功能,在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方面来体现自身的社会责任[8]。

[参考文献]

[1]陈林.高等院校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3):126-132.

[2]周彩姣,林寒.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调查与完善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2(9):74-79.

[3]刘长海,罗怡.论服务学习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5(3):20-22.

[4]李洪修,张晓娟.基于Moodle平台的虚拟学习共同体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5(12):65-70.

[5]陈美华,陈祥雨.浅谈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学习共同体[J].中国大学教学,2015(2):70-73.

[6]邢泽宇,郎益夫.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模式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5):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