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成就范文
时间:2023-05-15 15:4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文学成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教材是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教材的呈现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内在的规定性,往往决定着教师的执教方式,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因而有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民族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由于生源地域文化与基础知识背景的不同,不光要选择适合学生知识结构的基础教材,同时更需要编订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针对性、实用性的教材。钱穆说:“一民族文字文学之成绩,每与其民族之文化造诣,如影随形,不啻一体之两面。……欲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之独特与优美,莫如以中国民族之文字与文学为之证。”[1]强调了文学对于民族文化的重要承载作用。尽管目前已有的各类版本的《中国文学史》逐步将文化与历史渗透到文学发展的历程当中,但对于反映民族习俗、民族文化、民族历史的文学现象并没有明确而又形象的突显。事实上,不同时代、时期的文学史都留下了深深的民族印迹。如古代神话中黄帝与蚩尤之间战争的记述,正是中国民族文化起始;《诗经•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这五篇诗史记述了各民族的发展历史;屈原的《离骚》带有浓厚的古代南方的历史文化与地域风情;中国各民族自古代就有演唱民歌的习俗,汉代的乐府民歌中浓厚的生活气息均来自于民间,并将南北的地域文化与民族习俗融合在一起,从而透显出真率诚挚的情感;唐代的边塞诗展现了雄奇壮阔的边塞风光,以及由民族战争而激发出来的民族精神,从而将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的交融得以客观真实的展现;宋代更是一个多民族交融的时代,在宋王朝统治的329年的历史过程中,其始终与西夏、辽、金、蒙古相对峙,并最终被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所取代,宋代的诗词、散文均对此时期的民族关系进行了详尽的记述;元朝建立以后,实现了空前的大统一,内地和边疆各民族之间多方面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民族文学在此期也呈现繁荣的景象,产生了许多少数民族散曲家、诗人和词人,萨都剌、马九皋、贯云石就是其中的代表;明清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期,民族关系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共同奉行“文化多元”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回族文人李贽、满汉文化交融的结晶———《红楼梦》,都是民族融合背景下的杰出产物。由上可见,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是增强文学时代感的重要因素,文学史的演进正是伴随着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的形成与成熟过程;从作家的个性风貌与时代、民族风貌之间的关系来看,时代与民族风貌的共性是寓于作家风格的个性之中的。正如有学者说的那样:“文学的民族特点与作家创作个性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离开整个民族特点、民族风格来评论作家作品,作家风格就成为一些孤立的、零星的文学现象,无助于说明它植根于民族生活土壤,受到民族心理习惯和文学传统制约的本质特征。每一个时代的文人的个性中都渗透着一定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心理,最终必然会折射到文学创作中。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王昌龄、李贺、李商隐、范仲淹、欧阳修、苏轼、辛弃疾、陆游、文天祥、曹雪芹、罗贯中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家,他们的创作无不是时代民族风貌的展现,民族地理、民族心理、民族观念、民族文化、民族经济的特点均能在历代作家的作品中找到连贯性的印记。总之,在统一的多民族并存的社会形态中,文学创作与民族关系始终处在一种互动关系中。正是由于民族间的交往,文学反映的内容范畴扩大了,文学的地域民族特征加强了,风格更加多样化了,情感类型也更为丰富了,文学自身为了适应民族融合的需要而不断创建新的表现领域与表达方式的要求。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民族高校也和其他综合性院校一样选用“权威”教材(现在比较通用的是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然而这些教材却不适合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的文化和知识水平。为了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应该编写立足于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实际情况的、适合多民族学生多元文化背景的中国文学史教材,从而让民族文学回到课堂中,使学生树立多民族的文化观与文学观,以此去认识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并担负起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的重任。
二、加强记忆理解,重视学生基本功的培养
目前,包括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民族高校已经实现了面向全国各个省市、各个民族的招生,由于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能力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差异性,尤其是来自于山区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基础也存在一些问题。基于以上因素,语言基础是民族院校学生的必备工具。如果汉语言的基础不足,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将必然会面临许多困难,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和研究。而古代文学又是一门融语言、文化、历史、审美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如若没有良好的语言与文学功底,那么由文学现象而延伸出来的文化内涵就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对于民族高校的古代文学专业而言,必须在全面讲解本课程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能够突出重点、难点,狠抓学生的基本功(例如背诵作品、字词句讲解、古文翻译等)训练,从而打下牢固的专业基础。在解决字、词、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文献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以诗、词为主的韵文文体是古代文学的重要讲解内容,古代诗人常用双声、叠韵、叠字、比喻、对偶等修辞方法,以及炼句、炼字、构造意境等艺术手段,以此增强诗词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对于生僻字句、篇章格式、声韵句律的掌握是学生学习诗词内涵的基本途径。清人吴乔在其《围炉诗话》卷四中云:“读诗与作诗,用心各别。读诗心须细密,察作者用意如何,布局如何,措辞如何。如织者机梭,一丝不紊,而后有得于古人。只取好句,无益也。作诗须将古今人诗一帚扫却,空旷其心,于茫然中忽得一意而后成篇,定有可观。”这其中涉及到了创作与阅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每一部作品的产生都有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旨,但作品一旦产生,最终的解读权利就交给了读者,读者也就占据了解读过程的主导地位。如若把握创作者的真实意图,以及作品本身所折射出的审美特性,就必须“察作者用意如何,布局如何,措辞如何”,其中“措辞”无疑是理解作者“布局”、“用意”的基础,同时也是避免读者误读甚至曲解作者创作思想的基本要义。诗词作品是作者感情的外在表现形式,而语言则恰恰是情感表现的最重要载体,诗词语言不仅精练含蓄,富有形象性和暗示性,而且讲究音韵、节奏,诗人的情感气质和诗歌的意境韵味都是通过特定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正因如此,反复的吟咏、诵读也就成为我们解读诗词的的重要途径之一。然后再联系作者当时的创作情境,体验作品的审美意境,通过潜心体验将作者的艺术创造力内化为自己的审美修养,最终获得超越字句音律之上的美感体验和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之上,加强学生对所理解作品的记忆背诵,增加知识储备,以此培养他们深厚扎实的文学功底,从而实现从诵读—理解—记忆—运用的有效的学习过程。因此说,对于民族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来讲,应采取由夯实基础到能力培养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这是符合民族高校自身实际情况的。
三、重视人格培养,发挥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
近年来,受市场经济全球化、高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大众娱乐消费文化急剧膨胀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等在内的人文学科受到严重冲击,渐次退出社会需求的主流地位,甚至出现边缘化的危机。与此同时,经济大潮、文化危机也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价值迷茫、精神空虚、心灵浮躁等现实问题,民族高校的学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困惑。作为蕴涵丰富精神内涵与情感体验的古代文学,应该充分发挥其美育与德育作用,将文化感知、情感体验、境界提升等人文精神融贯到文学史的讲解过程中,从而在精神层面起到现实的引导作用。这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从内部激发古代文学学科活力的有效途径。古代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历史思考、心灵感悟、价值思索、人生智慧等精神理念对当代的大学生有着现实的教育、启发和借鉴意义。所谓文学即人学。在以历史背景为依托的前提下,古代文学作品最终向后人展现的是文人的价值取向、心灵历程、人生追求等内心情感世界。尽管古今时境不同,但对于生存价值与人生意义的追寻却是人类共同的精神皈依。文人们创作品味的界定往往取决于他们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思想境界,并由此呈现出光耀千古的个性风采。为理想而殉身的屈原为我们留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信念;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以他淡定平和的心态,在与自然界相亲相合之中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狂放中不失天真的的李白在经历了理想与现实的打击后,依然高唱“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的豪迈之音;被封建社会遗弃的落拓词人柳永,毅然以“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人生宣言昭示后人,其理路与现代人“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的说法如出一辙;历经人生坎坷险些失去生命的一代文豪苏轼,在面临人生坎坷挫折与困境时,永远都保持着一颗平常心态,直面人生的风风雨雨。被贬岭南,他却高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历经自然界的生死荣枯,他并没有象大多数文士那样流露伤春悲秋的感伤情怀,而是以“花退残红青杏小”、“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生命力量取代了毫无意义的无声叹息;当和亲人长时间离别不能相见时,苏轼却能够超越一己之感伤,而上升到对人类普遍情感的哲理性思考,从而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消解了后人内心中的离别感伤。应该说苏轼以其随缘自适、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人格精神战胜了人生中的挫折与困境,而这正是感发后人的生命力量所在。有鉴于此,教师在因循文学史客观发展线索的基础之上,对作家作品的解读应该着重于对这种生命力量的传达,让学生本着与古人进行心灵对话的目的走入到作品中,在感悟生命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生存智慧,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压力巨大的现代社会中,民族高校的的大学生和其他综合性高校的学生一样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除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外,拥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无疑是破解人生种种难题的制胜法宝。而古代文学中蕴藏的文人的精神境界与人生态度,则为大学生在气质品格的塑造,自我人格的完善,心理素质的提升,以及人生智慧的积累等方面会起到积极有效的现实引导作用。
四、力求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通识教育培养的基础之上,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最终目标。在竞争力日益激烈的今天,民族高校的大学生也和其他高校的学生一样站在同一起点上,共同接受社会的考验。因此,具备实际的应用能力也是民族高校古代文学专业所要思考和面临的根本问题。所谓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能力无外乎表现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即表达、写作、理解、沟通等与社会要求相关的层面。当下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假如民族高校的学生缺乏汉语言的表达、理解和书写能力,当面对社会的公平竞争和选择时,必然会承受比别人更大更多的就业压力。有鉴于此,古代文学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思考能力、文化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同时,也应该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知古通今、古为今用,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实际运用。笔者认为古代文学的实际应运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写作水平不论是表达还是写作,都需要拥有丰富的语言材料,而古代诗词散文中的一些优美语句、经典句意都会成为学生藉以表达的丰富语汇。如表达友情时,就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表达爱情的词句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民歌《上邪》)、“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等;表达亲情的则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等等;表达时间易逝,光阴不再的诗句有“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偶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园》)等等。此外,诸如“博观而约取,后积而薄发”(苏轼《送张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李白《长歌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等具有人生启示作用的名言警句更是比比皆是。除了这些警句外,象“雨雪霏霏”、“绿肥红瘦”、“骤雨初歇”、“山抹微云”、“金风玉露”、“烟柳画桥”、“绿杨芳草”、“红藕香残”等等以写景状物来表达内心情感的优美词句俯仰皆是,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审美感受,同时也成为启发创作灵感,丰富艺术表现力的绝佳语言材料。学生通过理解背诵,不仅可以增加文学素养,积累文化底蕴,而且在表达和写作时可以信手拈来,大大提高了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具有积极的现实应运作用。
(二)引导多元问题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方式古代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感性、审美的外在艺术形式,同时也包涵着理性、逻辑化的关照方式。它体现着内部与外部结合、历史与逻辑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感悟与思辨结合的多重思维模式。所谓内部与外部体现在作品本身的审美内涵与其外在的现实意义之关系上;历史与逻辑结合则是文学发展的历史与客观时代历史的同步与错位之关系;宏观与微观结合是文学整体的发展线索与断代文学,以及个体作家作品之间的包容关系;感悟与思辨结合则是指作品的感官审美形式与理性关照之间彼此渗透的关系。学生在围绕这几层关系在把握文学史的内部与外部规律时,就会通过认识某一种文学现象的时候不断追问为什么,如“为什么每个时代的文流不一样”、“为什么边塞诗会在唐代而兴盛”、“为什么李白一生都在愤懑当中”、“为什么诗歌和词体所承担的功能不一样”等等诸如此类上升到理性思考层面的问题。学生有了敏感的多元问题意识,并形成一种思维习惯的话,那么当他面对现实问题的时候,就会从多个层面进行思考,且自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高度。能够立体化、多层面的看待问题,也就具备了创新思维的基础。
五、结语
篇2
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突出,主要是因为农业发展的需要。
农业生产与季节、天象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知识,就是在农业生产的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又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又分成24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 这种由太阳运动而确立的24节气反映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与农牧业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又叫农历。 在汉初的《淮南子-天文训》中首次出现了完整的24节气名称,与现今通行的名称一致。节气产生于中国古代,它反映了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上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反映了农时季节,在农村家喻户晓。随着中国古历外传,华侨足迹所到之处,节气也广为流传。节气是根据太阳在星空间视运动的视位置来决定的。节气也叫二十四节气,是相间排列的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的统称。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古代文学;国学素养;路径
一、国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所谓国学是指所有与中华传统文化和学术相关的内容,除了最主要的儒学以外,医学、地理、戏剧、星相、术数、建筑等,既是国学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学的外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学科都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体现出较强的国家性、时代性、发展性。国学素养,就是通过研习国学经典,使人们对国学经典产生正确、稳定的认识,能灵活运用国学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人的内在涵养、道德认知得以提升,构建起良好的价值体系。对国学素养的内涵进行解读,实际上就是一种人格教育,通过修身养性来孕育出真正的“人”。当代大学生个性张扬,是陪伴着网络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但他们的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等,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偏差,培养他们的国学素养,能使他们受到传统精华文化的熏陶,肩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担。
二、国学素养培育与古代文学教学的关系
国学素养培育与古代文学教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国学素养培养与古代文学教学之间的密切关系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国学素养培育与中国古文学教学互为渗透
深入研究与学习国学,有助于各个学派思想的统一与融合,在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解读的过程中,能透彻理解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古代文学史。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解析,可以使大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作者创作时的思想境界,从不同侧面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政治面貌。如,提起欧阳修,人们都会折服于他伟大的文学成就,关注他对变革文风所做出的成就,但实际上欧阳修在政治领域也颇负盛名,广泛涉猎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经学方面,他勇于向前人的见解发起挑战,撰写的《集古录》在金石学领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农学方面,欧阳修所著的《洛阳牡丹记》一书,列举了二十余种牡丹的种植技术;他的书法,更被后人给予了较高评价。
(二)培育国学素养有利于提升对古代文学思想的全面认识
多数人都能以客观公正的心态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评价,也能遵循正确的评价原则,梳理出合理的评价标准,但对国学进行评价时,就出现了不同的呼声,有人认为国学没有清晰的界限,也有人认为国学践踏了古代文学,持此论调者为数不少。从学术史角度出发,国学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概念,涵盖了与中国古代文化相关的所有内容,无论对哪项内容进行研究,都不能孤立地进行,而要将其放进特定的历史背景、融入更大的文化环境中,从横向与纵向两方面进行。唯有如此,才能使人们对古代文学思想产生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
三、基于国学素养培养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路径
国学是中华民族活着的文化和历史,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血脉。新形势下,应积极探索提高当代大学生国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下文将围绕基于国学素养培养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路径进行探索。具体如下:
(一)立足本校资源,因地制宜定纲要
立足于当前时代背景,在准确把握大学生国学素养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地指导学生阅读国学经典,使他们受到熏陶与感染。一方面,充分发挥出本校师资资源的优势。课堂是学校教育活动中的主阵地,是提升学生国学素养的重要载体,要适时开设国学课程,着眼于学生的道德成长需求,与他们共同分析社会热点道德话题,引导学生改变自己的道德认知。在教育实践中,要尽量减少空洞乏味的说教,可以请教授、博士为学生带来精彩的主题讲座,也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或是依托于强大的网络平台组织专题讨论,带领学生走出去,参观博物馆等历史古迹、考察调研古代文化遗址,在主题鲜明、生动活泼的活动中,使大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认,帮助他们了解祖先,认识优秀的中华文化,使他们的审美情趣、思想境界得以升华。另一方面,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德育纲要,使国学经典阅读有据可依。每一部经典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的呕心沥血之作,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还有着深刻的人文情怀,抒发出作者某种感情,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是华夏儿女的灵魂导师。阅读与赏析经典文学作品,能使大学生对社会、自然、人生、他人产生更加透彻的理解,有利于学生修养身心、净化心灵、完善人格,具有较强的传播价值。所以,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阅读国学经典,提升课堂与课外阅读的指导效率,最大化地发挥出古代文学教学的育人功能与价值。
(二)把握文学作品的教学标准,做好古代文学课程内容改革
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把握文学作品的教学标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归宿,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结合专业发展需求,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适当调整。同时,也要注意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出他们的长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学修养,在向学生传授文学知识的同时,渗透一定的育人内容。面对师范类大学生,要深入解读人才培养方案、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确定基本的文学篇目,从最基本的字、词、句、篇等内容入手,通过技能训练等手段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新学期教学活动正式开始之前,学校层面要通过各种途径把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课时、确定学习篇目,帮助学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在选择篇目时,要以夯实学生汉语言专业基础为目的,与文学史研修保持一致,使学生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他们的学术探讨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学科融合,不能只是强调古代文学学习的重要性,而要与其他学科融为一体,如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培养学生的融会贯通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合理优化课堂教学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在古文学教学中,为促进学生国学素养的有效提升,应着力于对课堂教学手段予以优化,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具体如下:一是灵活选择教学手段,摆脱“填鸭式”教学模式。准确把握每一种教学手段的优势与不足,灵活进行选择,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以新思路、新理念面对教学,摆脱说服式、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束缚,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使艰涩深奥的国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活泼易懂,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降低理解难度,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增强对话的平等性、有效性,发挥出非智力因素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真正有所得。二是合理优化教学流程,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如今,网络与智能手机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赋予古代文学教学新的生命力。教师要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与个性特征,采取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给课堂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保持高涨的情绪。通过调查了解到,几乎所有学生都能深刻意识到古代文学学习的重要意义,但不能接受教师生硬而机械的讲解。因此,要选择新颖、活泼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使他们切实体会到古代文学学习的乐趣。三是善于组织多样化活动,培养学习兴趣。古代文学涉及到大量文学知识,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组织文学作品表演、诗词朗诵会、课堂讨论、文学创作等活动,帮助学生对古代文学由接受转变为欣赏,再到自我陶醉,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此外,也可以成立兴趣小组,积极组织实践性活动,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使学生从古代文学中获取人生启迪,感悟生活真谛,更好地将知识转化为素养。
(四)强化课程教学队伍建设,提升古代文学教学能力
时代的发展向古代文学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丰富的文学知识,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牢固树立民族信念,以强大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将古代文学的精髓传递给学生。同时,也要意识到古代文学与现代生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语言表达、陈述形式、思想内涵等方面。因此,在正式踏上讲台之前,要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解读,找到最容易让学生接受的点,通过一定的点拨与引导,使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这就向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要广泛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还要涉及其他学科,提升个人修养与道德水平。在解读作品过程中,还要融入一定的情感,以清晰的论述、独到的见解、风趣的语言吸引学生,使他们吸收更多的民族文化智慧。
(五)适时构建多元化考核体系,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考核评估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准确把握学生的真实水平,为调整教学策略做好准备。多年以来,古代文学课对学生的评价,除了日常出勤就是期末考试成绩,考核方式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也不能对学生的成长进行动态化描述,严重削弱了考核评估的激励价值。所以,要适时构建起多元化考核体系,一方面,不能动摇考试成绩的主体地位,也要打破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格局,合理确定卷面成绩所占的比例,加大对学生情感态度、学习参与热情等的考查力度。另一方面,丰富评价内容,适当增加活动、训练所占的比例,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创新创业活动、兴趣小组的纳入考核当中,使学生不再由面向书本发展转变为面向生活发展。
篇4
建立团队协作机制,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
古代文学课程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包含从远古的夏商周到清末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观念、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团体以及对文学自身规律的探索等方面的内容。任课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主讲其中某一阶段的文学史及作品选。由于知识的高度专业化,加之高校教师自身“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追求,长期以来过分强调大学教学的自主性,教师主体间性往往呈现一种松散的状态,合作教学的氛围相对淡漠。相当多的教师认为教学是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团队建设的必要性不突出。而我国高校现有的基层教学组织多为教研室,其主要的职责是落实教学任务,更多的是承担行政上的职能,对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教研室成员之间往往缺少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并没有共同担负起责任,可以说教研室的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都明显滞后于教学改革的需要。高校教学的这种分散性格局使得古代文学教师往往没有条件去研究这一门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最多也只是对自己任教的某一阶段的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作些改革,这种单兵作战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古代文学课程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团队的实质就是为完成既定的目标,相互协作,共同参与教学和科研活动而组成的学术组织。良好的协作氛围是团队建设的深层次动力,也是团队得以发展之根本。依托共同的学科平台和各自的研究专长,建立起分工合作机制,每个团队成员有明确的角色定位,同时强化成员之间的协作意识,成员间通过交流合作,共同提高。以维果茨基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曾指出同伴对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知识的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合作与社会互动的结果,就实际情况来看,教师的最大援助也是来自于教师。[2]由于每个教师个性的差异,知识结构、研究领域、教学风格不尽相同,通过成员间的交流互动,能充分实现教师个体力量的整合和互补。一个团结协作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能合作分担课程,就教学内容来说,有明确的分工,如按历史分期,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学课程由有研究专长的教师来承担,但同时又把古代文学课程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共同研学、示范教学等方式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对某些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如《古代文学经典导读》课程,可以由数个老师联讲,这种一门课程教学任务由数位教师分担的模式既可以发挥各个教师知识、理论和方法上的优势,实现课程教学的优化,又可以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
古代文学是一门源远流长而又价值丰厚的课程,其中蕴涵着滋养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思想精髓和文化养料。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时代环境的变化,古代文学面临着各种新信息、新思潮、新理念的冲击。大学生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也都在发生着变化,他们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元化。随着知识形态的改变,大学提供给学生的不能仅仅是纯粹理论的知识,而更多地需要提供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实践性知识,这给教师的教带来了挑战。一些古代文学教师未能及时跟随时展的步伐,在教学中缺乏改革意识,教学模式单一,方法单调,在课堂上依然以讲授的方式展开,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这一教学主体,忽视古代文学作品的现代意义,使这样一门传统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内容的挖掘上都未能与现代接轨,让学生对其产生了心理上的距离,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古代文学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以科学合理的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努力推进教学改革。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哪一位任课教师通过个人的努力就能实现的。组建古代文学教学团队,以团队建设为实践平台开展古代文学教学研究和改革,教学团队成员要成为改革古代文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演变为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信息交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不是一个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可以通过开展教学示范课、教学观摩课等形式,团队成员通过共同研讨和实践,改变传统的继承性、单向性、封闭性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如“学生试讲—教师评论”“、学生质疑—教师解答”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大胆探索的研究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以团队建设为平台,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古代文学中的作品虽然是古人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创作的,但古人之心与今人之心是相通的,优秀的作品能超越时代而具有现代的认识价值。教师应努力挖掘古代文学教学内容的现代意义,通过开展多媒体教学研究和课件研发,促进现代教学手段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学术研究,以科研促教学
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只有这样的研究者才能带领人们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乃至于科学的精神。……通过他的循循善诱,在学生心中引发出同样的动机。只有自己从事研究的人才有东西教别人,而一般教书匠只能传授僵硬的东西。”[3]教学和科研是现代大学的两项重要职能,一个有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必须有高水平的科研做支撑,让科研为提高教学水平服务。教师自身科研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在教学中启迪学生的研究性思维。团队成员在保证传统教学内容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注意不断更新、补充前沿学术信息,力求将自己所讲授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和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中,使古代文学这门传统的学科也能具有前沿性特色,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以科研促教学,要使教学团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实现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如将团队成员的科研成果转化为高质量的教材,根据团队成员的科研特长,开设一系列有本校特色的选修课等等,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和科研能力。科研应注重特色的培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日益强化。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也不能局限于对文学史的梳理和作家作品的分析,而应利用团队的研究优势,加强与地方文化的结合,如对地方文化名人以及地域文化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有本校特色的选修课程,不仅让古代文学课程变得鲜活起来,也为研究地方文化、弘扬地方文化做出贡献。
以精品课程建设、重点专业建设为载体
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也是构建和培育优秀教学团队的过程。精品课程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在专业建设中,培育结构合理、素质高的教师队伍仍然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因此,教学团队建设要以精品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为依托,培育优秀的教学团队。可以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网站为交流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向校内外推介教学名师的教学经验和该教学团队的建设成就,通过教学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对兄弟院校充分发挥其辐射和示范作用,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篇5
从孔子兴办私学,为门徒讲授《诗经》等古代文学作品开始,中国古代的优秀典籍就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并发展成一个专门的学科。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先辈们积累并总结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体现了这一学科最鲜明的中国特色。
在春秋时代,孔子就提出“学思并重”“传习结合”的教育理论,提出“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知新”的精辟见解,还指出教学中应遵循“有教无类”“循循善诱”的教育原则。中国古代文学在以后的岁月中,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始终遵循着这一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对于这些行之有效且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的教学方式方法,我们要很好地继承。但我们又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急遽发展,时代环境、社会环境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不仅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各种新信息、新思潮、新理念的冲击,而且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也在发生着变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古代文学,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历程后,如何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去熏陶、感染读者,使读者从中受到知识的启迪、思想美和艺术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出更强烈的爱国激情、艺术才情、美善感情,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教师学者化:古代文学教师应是“学者型”教师所谓“学者型”教师,是指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参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成就和科学研究成果的教育专家。一个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高质量教师,首先应该成为他所从事专业领域的学者。教师学者化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应该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部分,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重要而深刻的体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无论是文学家们纯心灵、真性情的抒发,还是担负着“载道”重任的言志之作,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一部浩瀚的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生动、真实的中国文化发展史。作为“学者型”教师,应该全面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程,并对不同时期文学发展的特征、走向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深刻理解影响文学走向的文化动因和文学得以生成的文化土壤。例如,如果教师不深刻领会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大分化、大瓦解所导致的“士”阶层的蓬勃兴起,就很难使学生理解何以在那一时代会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学现象;如果教师授课时不联系魏晋士风的变化、魏晋玄学的发展和佛教的传入,就很难使学生理解“竹林七贤”的怪诞、正始文学隐晦曲折的特征和玄言诗的风行;如果教师不结合宋代“理学”进行讲授,学生就难以理解中国文学的风度气韵何以在很短的时间里会由唐代的雄浑、壮阔而转向了宋代的内省、自敛。教师必须准确把握中国古代文学深刻的文化内涵,把握文学与科学、宗教、哲学、艺术的关系,才能使学生在研读文学史、涵咏文学作品的同时,去探寻古人与今人心灵相通的东西,从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古代文学不是故纸堆,而是有着鲜活生命的。比如在讲到《史记·货殖列传》的时候,笔者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司马迁的经济观点,之后又结合现实,将20世纪改革开放前后的经济政策做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正确的经济政策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把他们对司马迁的经济观和对现有经济政策的认识与感受谈出来。这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必须以自己学者的风范去感染学生,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古代文学不只是读几首诗、背几篇文章那么简单,古代文学中别有洞天。
“学者型”教师还应该具有前瞻的眼光,具备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但他不应该只沉浸在旧纸堆中去考据、索引,而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研究和了解古代文学中那些与现实人生联系密切或能给人带来审美愉悦,能陶冶情操、培养健康人格的人文色彩浓郁的文化精髓上。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科研心得和成果及时传授给学生,把当今科研领域的新观点、新理念、新动态及时介绍给学生。这样使教学始终与现实接轨、与时代同步。
(二)教师应该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所谓先进的教学理念,包括:新的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作为“学者型”教师应认识到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发展的合作者、参与者、促进者与指导者。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引导他们去尝试学术研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可以在课外搞一个有教师参与的学术论坛,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心得通过论坛这个平台表述出来。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形成知识的良性循环。
新的学生观认为,学生不但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的人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在注重学生整体发展时,注意张扬个性。近年来,随着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研究视角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观点和新理念,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不能一味因循传统,要具有创新意识。同时,新的师生观也要求教师重新审视传统的师生关系,即所谓的“师道尊严”。教师应该是知识的权威,但不应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去讲授知识或以挑剔、审视的眼光去面对学生,而应该是在释疑解惑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学术交流和沟通,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氛围。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有利于教学的开展,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潜力的开发。
(三)教师应该是美、善的传播者和塑造者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代表,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风尚和美学精神,具有丰厚的人生意蕴和体验。研读古代文学作品对人的审美意识的培养、道德情操的树立、心灵世界的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通过生动的形象、深刻的理趣、丰富的想象和高超的艺术手段来表现作家的人生理想和审美情感,使读者在阅读后产生或轻松、或愉悦、或超脱、或悲哀、或感叹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和真正的审美享受。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文学作品的怡情作用,在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美的启迪和塑造,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发扬真美,以娱人情”①,要将美育融于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可感的形象,自然而然地、潜移默化地接受真、善、美的熏陶。如屈原那为了实现“明君”“贤臣“”修明法度”的美政理想,而“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孟子那“道不同,不相为谋”“辞万钟”的优厚待遇,“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志节品格;杜甫那“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和范仲淹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精神品格;文天祥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等都使同学受到极大的精神震撼,同时也受到心灵的洗涤和净化。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雄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新淡静;“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的飘渺朦胧,使学生在对赏心悦目的自然美景的鉴赏中感受到一种生活的美,从而生发出对自然人生的无比热爱之情。
二、教学手段现代化: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及时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古代文学课堂,在本学科领域进行多媒体教学实践,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制作出不同风格的,更具有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的多媒体课件,从而使古老的教学内容借助现代化的手段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这样就会提高教学水平,增加教学信息量,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古代文学教学的需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达到如下教学效果:
(一)使复杂的事件图表化如《秦晋之战》,讲述的是秦、晋、郑三方的军事、外交冲突和纠葛。其中重要的情节有“蹇叔哭师“”王孙满观师“”弦高犒师“”郑皇武子辞杞子“”先轸论战”“秦师败“”文嬴请三帅”等,事件复杂、关系错综、头绪纷繁,叙述起来,须费很多口舌,可学生理解的效果并不好。但如果运用电脑课件,将其绘成图表,则一目了然,且避免了繁琐的叙述。
(二)将相关的背景材料文字化在介绍古代作家、引证材料、相互比较等方面,都涉及大量的文字板书,如果运用电脑课件直接提供给学生,再辅之以简单的阐释,即可节约教学时间。
(三)使熟悉的内容新颖化笔者在讲授中学课本中就已出现的《陌上桑》时,主要针对其侧面描写的手法。这本来也不是什么新鲜的创意,但笔者借助多媒体的手段,为课文配上深情的朗诵,同时为突出侧面描写的妙处,将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李延年的《佳人歌》、《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与《悲惨世界》中冉阿让走出采石场时的画面用课件展示出来,使学生通过生动的画面去体悟侧面描写的妙处,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此诗有全新的审美感受。
篇6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伟大人物,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在教育上,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创办私学的人,他平生有弟子三千人,贤人七十二,当时的人们争先恐后去当孔子的学生。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以至于对历朝历代乃至如今的教育和文化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孔子的文学作品,以及他的作品中所蕴涵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和分析:
一、温故而知新
在孔子的名言中,我想大家都应该对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很熟悉,对于孔子这句话的理解可以分为几个层面来分析和理解,首先,温故而知新中的故通古,也就是暗指过去的政治、历史、文化知识等;新也就是指今,通俗地讲就是指现代社会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孔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想让他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过去的文化知识,更要了解当时社会的文化知识,这种文化要求来自各个方面。
孔子在《季氏》中还提到了九思。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君子有九种考虑:看的时候,考虑看明白了没有;听的时候,考虑听更清楚了没有;脸上的颜色,考虑温和么;容貌态度,考虑庄矜么;说得言语,考虑忠诚老实么;对待工作考虑严肃认真么;遇到疑问;考虑怎样向大家请教;将发怒了,考虑有什么后果看见可得的,考虑我是否应该得到。孔子主张他的学生们要善于创新。创新就是做别人所没有做的,想别人所没有想的。孔子曾非常谦虚地说自己无所作为,但实际上他对我国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他编写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和《春秋》,都是非常宝贵的著作,为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学而优则仕
孔子一直认为学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他的这种观点一也在《子路》中这样写道:一言可以兴邦。他曾在《阳货》中这样写道:不知言,无以知人一也。这句话一也就是说言为心声,知言才能知人心。这些都充分地说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孔子编制的六经适合所有的人群,在六经中他教人们去学习,教人们如何能够更好地去发现与思考,教导人们要学会孝顺父母,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充分地去思考,去领悟其中的真理。为当时的朝廷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那么对于孔子的培养目标,我认为可以分为三点来进行阐述和理解。
(一)孔子倡导言语上的温文尔雅
孔子的这种观点在《左传》中也进行了特别概括: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句话的意思是,言语如果没有文采,那么它就流传不远。这一也就充分表明讲话要有所讲究,要讲究方法。他还曾在《颜渊》中这样说过: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葬,犹犬羊之葬。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文采和内容同样重要,这就好比豹子和狗羊去掉了身上的花纹和色彩之后的毛,这两类皮革的价值就发生了变化。这些语句都证明了一点,孔子在教育弟子,要求他们在说话的时候要讲究方法,讲究文雅。在《论语》的书中充分地体现出了孔子与弟子们之间的对话,这些对话表现为各种形式,哪怕人物的形态也表现得极为生动形象,也正说明孔子要求其弟子在讲话的时候要讲究艺术、发挥文采。
(二)孔子倡导诚信
在《宪问》一书中,孔子曾这样说过: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有德。从这句话中一也充分地说出了言和德之间的重要关系。孔子一生一直在倡导仁、礼,这也是孔子一直以来的主张和他所倡导的精神所在。在一整部《论语》中,涉及到仁字的就有58章,其中仁字就有百余处,从这些数量上也可以看出孔子对仁极其重视。这也道出了孔子在教育思想中所要达到的目标,即仁,要让更多的人去体会到仁的来之不易和其重要性。
(三)孔子倡导德才兼备
不愤不启,不徘不发。是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愤则启,徘则发。朱熹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徘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之开意;发,未达其辞。孔子曾在《子张》中这样说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由于孔子一心想要从政,所以他就大力倡导他的弟子们在学成之后要从政。这句话也就是说,做了官的人,除了尽力干好本职的工作外,还须不断地学习,没有做官的人,首先要进行学习,在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之后再做官。这句话也道出了孔子所倡导的学习和仕途是分不开的思想。
三、孔子倡导循循善诱
孔子是我国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倡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何个人的优势和劣势,再去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从循循善诱这种观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因材施教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对不同情况的弟子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曾在《雍一也》一书中这样说:中人以上,可以悟商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话是说具有中等以上水平的人,给他讲授高深的知识;水平不及中等的人,就不要把难于理解的知识传授给他。
(二)兴趣先行
孔子在《为政》一书中曾这样说过: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这句话一也充分讲述了他培养的学生所具备的索质。我们可以从这句话中感受到,孔子强调学生必须有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所以他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知道的人赶不上喜好的人,喜好的人追赶不上乐于实行的人。孔子通过对他的弟子们灌输这样的思想,促进他的学生们能够真正意义上地树立人生的远大目标,努力培养自己学习知识的强烈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三)多听多看
篇7
关键词:海洋文学 创作视角 作品体裁 关注主题 逆向转换
中、英两国海洋文学堪称东西方海洋文学的代表。但是受地理环境、哲学观念、时代变迁等方面的影响,中、英海洋文学在发展历程中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风貌。
一、中英传统海洋文学的创作差异
(一)中英两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海洋文学的创作视角存在巨大差异
中国内陆面积辽阔,土地丰饶。人们只要忠实于自己的土地勤于耕作,就能得到几乎所有生活所需的物品,人们很难有兴趣把目光转向东南未知的辽阔海洋。即使在沿海省份,由于肥沃的耕地很好地满足了生活需求,而海上劳作的收获却难以得到保障,因而海洋对这些地区的先民来说,其重要程度也远远无法与陆地相比。海洋在中国古代及近代的人们心中更多是在平静安稳的陆地生活中满足猎奇心理的目标,而非生存需求的目标。从先秦的《山海经》,到明代的《镜花缘》《三言二拍》,再到清代的《海外奇闻录》,海洋在中国古人心目中始终是一个蕴藏奇珍异宝却又危险重重、随时可为人们带来灭顶之灾的奇幻异域。尽管拥有着世界领先的航海技术,有过横渡大洋的创举,中国古代海洋文学却始终以一种遥望、想象的方式来描绘海洋。
英国则不同。虽然其畜牧业较为发达,但英伦三岛的出产远远满足不了人们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人们必须通过海运来与外界互通商贸或通过开拓疆土来获得更广泛的生活资料。因而,英国的海洋文学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以一种积极投入的姿态来反映生活的。海洋世界在他们看来是另一个可以满足生存需要的、蕴含无数宝藏的所在。因而在英国的早中期海洋文学作品中对于海上生活的描述多是围绕主人公战胜恶劣环境、夺得金银财宝展开。从鲁滨孙到辛格顿船长,再到吉姆・霍金斯,这些海洋小说中的英雄们无一不把从海外N取横财当做一种荣耀。而这财富的取得是正义还是非正义,似乎不被人们所思考和关注。
(二)中英两国不同的文学传统影响了海洋文学作品的体裁及表达方式
中国古代文学自《诗经》时代起就奠定了以抒情文学为正统的文学传统。尽管后世曾有过戏剧、小说等叙事性文学成就远超诗词等抒情性文学成就的时代,然而抒情文学始终被正统文人们视为正宗,叙事性文学即使风靡一时也仍被鄙视为下里巴人。受此影响,中国古代及近代的海洋文学作品也以抒情类为主。尽管中国古代海洋文学自《山海经》时代的叙事型作品中就已经形成了大部分的典型叙事模式,却始终未出现过英国海洋文学中那种厚重、壮阔的叙事作品。翻开中国海洋文学的篇章,诸如观海、望海、咏海之类的优秀诗篇不胜枚举,而航海故事、海外游记之类的叙事性作品却寥寥无几。
英国海洋文学则是继承了《荷马史诗》以来的叙事传统。即使是早期一些富有抒彩的海洋文学作品,也具有完整的叙事结构。而中期、后期的海洋文学作品,如《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金银岛》《吉姆爷》《黑暗之心》等,更堪称叙事性文学的典范。
正因如此,许多惯于以西方叙事学理论来进行评判的文学批评家们对于中国古代及近代的海洋文学成就持轻视甚至否定的态度。这显然是有失公允的。文学作品的体裁及表达方式与文学成就的高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而以西方文学为标杆来衡量东方文学作品显然有失偏颇。事实上,中国古代及近代都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海洋文学作品,海洋文学成就斐然。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西方自近代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占据了中心话语权,这些优秀的抒情性海洋文学作品没有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广泛而强烈的关注。
(三)中英两国不同的哲学传统使得两国传统海洋文学的主题迥然有别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按照季羡林先生的解释,所谓“天”就是大自然,而“人”则是指整个人类。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相互理解、结成友谊。受此影响,中国的海洋文学作家们习惯将海洋视为自我观照的参照物,其作品具有明显的山水文化特征,海洋成为他们寄寓胸襟抱负的对象。曹操的《观沧海》即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例。此外,中国的儒家哲学非常重视“以和为贵”。在中国古代及近代的叙事性海洋文学作品中,除《张生煮海》等极少数作品反映人与大海的较量之外,其他作品都围绕陆上人与海上人的友好交往展开,如《太平御览》中鲛人以满盘珍珠回报寄居处的主人,《柳毅传》中龙女以身相许报答解救之恩等。英国的哲学传统则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注重人际竞争,其海洋作品大多体现出征服自然、战胜敌手的主题特征。如,鲁滨孙的顽强生存代表了他对恶劣自然环境的胜利,而吉姆与海盗们斗智斗勇终于寻获宝藏则充分体现了对个人才智的肯定。
二、中英现当代海洋文学的发展趋向
(一)海洋文学的主题出现东西方传统逆向转换现象
受西方现代哲学影响,中英现当代海洋文学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东西逆向转换”趋势。自近代以来,西方先进技术已经为西方在世界各个领域都赢得了霸权地位,取得了绝对的话语权,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无论是否愿意,都必须接受这一现状。“西风东渐”对于中国的各个领域来说都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受英国海洋文学为代表的西方近代海洋文学影响,中国的海洋文学开启了中国海洋文学的叙事时代,确立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以人与自然的搏斗代替了传统海洋文学中人与大海的和谐相处。然而这些作品由于自身艺术成就及时代需求等方面的原因都没有产生较大范围的影响。
自上世纪末起,包括康拉德等英国海洋作家们在内的欧美海洋文学作家们就开始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而当代生态学意识的普及更加深了作家们的这种反思。他们逐渐认识到万物生存的统一化,也认识到并非只有人类能作用于大自然,大自然也同样能作用于人类;人们应合理地利用大自然,敬重自然中的生命形式。因而,英国海洋文学中不仅前所未有地出现了大量抒情类作品,且打破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其叙事性作品中也开始展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由描绘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向专注发掘人类精神
篇8
一、古代体育文学作品繁荣的原因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育文化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体育生活,古代体育题材文学的繁荣得益于中国独特的体育文化精神。中国与西方的体育文化精神内涵差别很大,西方体育从古希腊时期就设立了竞争机制,注重的是对肌肉与力量的追求,追求个人的争强好胜,带有功利性和个体性的特点。而中国古典体育文化与此不同,中国人注重“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舞的精神境界,体育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最好方式。体育活动更多的是对人自身的一种完善,主要是为了达到休闲养生的目的,带有更多的娱乐性和群体性。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既包括骑猎、蹴鞠、拔河等较为激烈的体育活动,放风筝、下围棋等较为轻松休闲的方式也在体育文化的范畴之内。在《论语》当中孔子尤为赞赏曾点的志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点追求的是一种人与环境和谐的活动方式,这实际上亦是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理想的缩影。其次,体育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政治、经济、人文、科技等多方面因素的交织,文学、体育等社会文化精神是共同进步的,在文学中涉及大量对体育文化的记载,也就不足为奇。以我国古典文学最为繁盛的唐代举例来说,体育文化的繁荣跟唐代经济的昌盛、社会风气的开放、唐朝社会的尚武精神、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人们对体育观念上的更新都有很大的关系。社会的大环境拉动了体育活动的兴盛,到了大唐时代,经过民族国家的长期演化和历史积淀,许多文体活动已经定型,甚至出现了一些以体育活动为核心的组织,让唐朝体育文化取得了空前的繁荣。体育文化的发展是与文学的发展方向相一致的,古代体育活动初具雏形,相应的文学体裁是书面形成的民歌、赋、骈文,如《诗经》《气球赋》《围棋赋》等;到了唐宋时代,唐诗宋词的发展介入到体育活动的成熟中来,出现了《东京梦华录》《击球》《踏歌词》《幸梨园观打球应制》等诗词;后来文学体裁愈发多样,表现不再拘泥于固有的词律形式,体育文化在杂文、民间故事、传奇、小说中的表现就更为多元,出现了《徐霞客游记》《蹋鞠篇》等,在《水浒传》《金瓶梅》等长篇小说作品中已经可以窥见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在明清时期已达到成熟的巅峰。体育的发展扩大了文学表现的领域。体育文化逐渐成熟势必要进入文学中来,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又加深了社会热衷体育的风气。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体育文化的发展都是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标志,体育文学的成熟是华夏民族在发展长河中取得的成就。
二、古代文学对体育文化的表达
最早对中国体育文化有记载的文学形式,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民歌,如《诗经》和《弹歌》等。《弹歌》记载了先民打猎的场景,全文仅八个字“断竹,续竹,飞土,逐宍”,细致生动地写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勇敢和智慧:砍断竹子,用竹节相连做成弓,将土搓成弹丸,携弹弓追赶猎物。这首民歌已经不能断定是什么人作的,它是古代人民集体智慧的缩影,从中也可以看出,古典文学对体育文化发展的记载,实际上也是对古代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记录。《诗经》就是我国古代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社会变迁实录,体育文化的发展亦是其中的一条重要脉络。《诗经》对古人骑射、武术、出游都有细致生动的记载。射箭在原始社会是先民的生存方式,在先秦时期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逐渐变成了一种消遣娱乐的活动,由于军事和统治阶级选拔人才都以骑射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王公贵族又有狩猎的嗜好,所以社会上学习、比试骑射之风蔚然兴起,这项体育活动在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记载。其中,《叔于田》以及《大叔于田》两篇是借助骑射对青年男子的赞美,可见在先秦时期,男子御马和射箭技术精湛是男子气概的象征。“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叔在薮,火烈具举。襢裼暴虎,献于公所。将叔无狃,戒其伤女……”(《国风•郑风•大叔于田》)诗歌以铺排的写作手法描写了畋猎的场面,一个长于箭术、英俊潇洒的青年男子汉跃然纸上,他手握几辆马车的缰绳,仿佛它们是操控世界的经纬,马儿在叔的手中是那样听话,像滚滚的太阳一样在平原上驰骋,男子箭术精良、毫发不离,是御马和射箭的一把好手。对大、小《叔于田》自来有两种不同的解读,是程俊英版本的《诗经译注》中称,这是“一首赞美猎人的歌”,袁梅等学者则认为“叔”指男性情人,是女子对青年猎手的爱慕之歌。无论如何,诗歌都借助对主人公骑术的赞美,表现了青年男子身强体健、玉树临风,是个真正的男子汉。此外,中国古典文学对中国体育文化精神的记载简直浩如烟海:李白诗歌中有数百首记录自己骑术和剑术的诗歌,如“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等佳句;到了明清小说时代,带有体育文学成分的作品就更多了,譬如《水浒传》中有对蹴鞠、拳击、武术等体育活动的描写,《红楼梦》中有对下围棋、放风筝等场景的叙述等。
三、古代小说中的体育文化探究
篇9
一、认真备课,巧用方法,有效教学,新颖独特的课堂形式是关键
1.对历史知识进行演绎。如教“古代政治制度”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假设你做为当时的皇帝,如何制定出合理的政治制度来巩固自己的江山。学生很容易产生一种参与的热情,当进入到角色中来以后,再进行政治制度的分析时,他们就会在比较中得出一些历史的智慧和历史的规律,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历史研究性能力。
2.寓娱乐于历史。在知识的复习和归纳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很多娱乐节目的做法组织比赛,如我采用“知识竞赛”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问题,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3.对问题展开讨论。学习历史并不是单纯记住时间、人物和事件经过就可以,必须学会发现现象的本质、由现象而学会归纳历史规律,这才是真正会学历史。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的看法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有引导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才能引发其智慧火花,这个目的实现的最佳途径就是发动学生进行讨论。讨论是能非常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形成学生独特见解和观点的方法,如提出“是不是华盛顿拯救了美国?”“你如果是谭嗣同会不会逃走?”等论题,鼓励学生进行讨论的同时,一定要给学生指明学习方式和方法、技巧。
二、学识广博,旁征博引
要使学生对历史学科感兴趣,必须使学生佩服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这就要求教师精通业务、博览群书。教师的知识面要广,以知发趣,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在教学中我常常采用“轻松一刻”、“课堂小辩论”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时在讲课中适当一些与历史有关的传说、笑话故事,有时就针对某些历史问题把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课堂小辩论,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他们用更全面的眼光来分析历史问题,并且在小组合作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研究性学习能力。
三、在幽默感中体现历史的智慧
幽默教学在历史课中尤其重要,它是教师思想气质、才学、视野和灵感的结晶,它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开朗豁达的气质和宽广的胸怀。作为一个历史教师,不仅要通晓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和典故,更要有历史教师特有的幽默感,不学会幽默那是天大的遗憾。学生喜欢有幽默感、说话风趣的老师,幽默的老师能给每一堂课带来欢乐,不致单调乏味,通过有趣可笑又意味深长的话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加强学科的相互渗透。
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学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过程。同样,学习每一学科时也不能孤立去学,而应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是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如在学习必修(一)政治史时,往往与这些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直接的联系,这就涉及政治学科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问题。当学习必修(三)唐诗宋词等古代文学成就时,就会联系语文学科的分析文章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分析文人的作品体味其中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局势。通过语文知识的引入,学生思维活跃,而且能够将文学与历史结合起来,进一步了解当时的文学成就和文学作品的时代环境。此外,教师还可引入音乐与美术,在学习有关内容的时候,放上一段《义勇军进行曲》,使学生产生了许多的感触,有的说这首歌充满了战斗的顽强斗志,有的说紧急的节拍就犹如催人奋进的鼓点,催动人们奔赴沙场,奋勇杀敌卫国,通过分析都能认识这首歌曲的激励作用。听了《英雄交响曲》,学生沉浸在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低沉雄浑的乐曲中,感受颇多。引进了乐曲既能帮助学生学习历史,同时又能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对于绘画作品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准确认识美术作品出现的时代特点。
五、用心交流,把爱献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充满学习的动力
篇10
关键词:曹植;甄夫人;理想;悲剧性人物
汉末魏初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尤为光辉的一个时期,其中曹氏父子的文学作品在当时很有影响力,即使是对后代的文学发展和文学结构多层次的形成也是极具贡献性的。文学反应出的不仅是个人的内涵,同时也具有时代的印迹。
曹氏父子在当时文坛上颇负盛名,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文学风格。他们的文学风格各具特点,其形成很大程度上与他们所处的地位、环境有关,同时也受个人的内在性格影响。曹操是东汉晚期众多地主集团割据争雄中的一代英雄,个人的豪放性格加上自身的霸主地位的因素使他的文学作品多雅好慷慨;曹丕身为魏太子,在父曹后,嗣位为丞相魏王,后废献帝自为皇帝,因自处地位而形成猜疑性格,对待兄弟也极为刻薄,因而形成多婉丽清新的文学气息;曹植少时特别受父曹操宠爱,差一点就要被立为嗣子。但相对于曹丕的小心处世方略来说,曹植“任性而行,不自励,彫饮酒不节”,而曹丕却善于“矫情自饰”,综合这种差异,曹操最终确立曹丕为太子。
曹植的赋作,紧贴于他的生平遭际,就像他自己所说,作品大多“触类而作”,从个人的喜怒悲欢、亲友的欢聚离别到军国大事,都可以在赋作得以印证。而且曹植本人又是个性比较“任性”的人,因而情到之处,或慷慨悲歌,或浅近如话,或低回咏叹,或文彩缤纷,或奋发激昂。一类文学风气的形成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曹植的文学风格的形成也同样具有此因素。曹植生活的前期,身为贵公子,所写赋作表现了作者济世的宏愿、平素的多情,然而内容比较单薄浮浅,所以有慷慨之貌,但其实质内容却不足以傅之。在他人生后期深受禁锢,满腔悲愤郁积心中,因而曹植此时的作品多触类而发,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成为文学史上的典范,其代表作之一《洛神赋》便是作者在当时复杂心境中创作而成,同时最大程度的反映出曹植的苦闷心态。下面就(洛神赋)为例,了解曹植赋作特点,感受作者内心世界。
(《洛神赋》成功的刻画了一个优美的妇女形象。全文以浪漫主义的手法为主,文章辞藻华美而不浮躁,“触类而作”也就决定了此赋作想象丰富而贴现实。文章中的比喻、烘托巧妙,错综交织恰当,这些优势促进了《洛神赋》对汉代赋作创作的创新和发展。本赋作中所刻画的洛水女神形象,实际是作家感情的寄托产物,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爱慕与神往。文中描写的女神,从姿容到衣着,从动作到心理,都在作者笔下被刻画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使读者看到文章就仿佛目睹女神,听到文字就如同听到女神的声音,仔细想想就触发其怜爱之心。历来人们公认的生动优美形象在曹植笔下虽然你如此美,如此有情义,但在现实里却是无法实现的,女神是无法接近的。人神之间的严格界限,是现实生活的人们不得不忍恨分离的阻碍。
《洛神赋》这篇作品本意是要书写作者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理想破灭后的满腹惆怅与悲哀,但作者没有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而是通过一个曲折离奇的悲剧故事来寄托自己的情怀,以亲身经历来叙述的方式构建全文。这篇作品的其经典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环境般绮丽的故事情节;二,高度的艺术成就。文章以神话色彩的故事来展开:作者在外出归国途中休憩于洛水之边,迷离恍惚之中进入了自我的幻想世界,并在这个幻境中与神秘而降临洛水女神相遇。她的翩翩风姿激起作者内心深处的荡漾微波,这样的美妙幻境与作者身处的现实有巨大的反差,同时也正是这种密切的联系使得文章更能表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幻境越美好,映射出现实的越残酷。在文章的开头,便已表达了作者的无奈,限于“人神之道殊”,“无良媒以接欢兮”,因而作者不得不和洛水女神惆怅地分别。在接下的文章中,作者用一整段文字描绘了女神的形神之美,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她美丽纯洁与多情的爱慕与向往。重回现实后,美妙的幻境仍历历在目,内心的波澜始终不能平复,这种现实与幻想的结合的表现手法明显的带有楚辞的文风,从而给文章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一艺术成就使得《洛神赋》在当时众多赋作中脱颖而出。它的另一个艺术成就是浓郁的抒彩。《洛神赋》的写作主题历来有不同的取向,虽然大多数分析家认为它表达的是对理想的追求,但也有人提出作品中的女神形象象征君主曹丕,它的主旨表达了作者愿与君主修好却愿望不得的思想;另一种主题便是借女神形象来象征甄夫人,流露出曹植对甄夫人的爱恋之情。后一种主题流传的盛行很大程度上是从作品细腻的情感角度考虑,把具体的描写女神风姿的文字与现实中的甄夫人形象紧密相连,这也从另一方面给这篇文章增添了新意。下面就这一类别文章主旨做情感简析,加深对《洛神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