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学活动范文

时间:2023-05-15 15:45: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培训教学活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培训教学活动

篇1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集体教学活动反思水平;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3)04-0029-04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美国著名教育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专业成长公式即为“成长=经验+反思”,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代汉语词典》对“反思”的解释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就本文而言,笔者认为,反思是人们将自己或集体中的他人作为研究对象,以一定的标准连续自觉地审视这一研究对象正在发生、已经发生的观念、行为等的思维活动。如果反思的对象是自己,即为自我反思;若反思的对象是集体中的他人,则为集体反思。反思具有连续性、自觉性以及一定的标准。反思的具体内容是正在发生、已经发生的观念、行为等,它是一种思维活动。具体到集体教学活动反思,是指教师把集体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为了实现有效教学以一定的反思标准对自己或他人正在发生、已经发生的集体教学活动进行连续回溯、监控、讨论分析的思维活动。教学反思既包括教师个人反思,也包括集体反思,它们都需要教师之间合作对话、交流讨论。在教师文化共同体中,教师群体通过内部之间的相互关注、相互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促进反思能力的提高。

笔者梳理文献了解到,目前关于集体教学活动反思水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中小学阶段,对幼儿园教师集体教学活动反思水平的研究较少,且偏重于理论探究。而笔者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发现,我国幼儿园教师集体教学活动反思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多为活动后的反思,缺少活动前及活动中的反思;反思视角较单一,主要是通过自我反思及与同事交流进行反思,缺少基于幼儿及理论文献阅读角度的反思;反思的方法比较少,主要是“想想”“写写”,缺少深度和广度,等等。

考虑到已有研究不足以反映幼儿园教师集体教学活动反思水平,笔者采用质、量结合分析的方法对珠三角地区的幼儿园教师的集体教学活动反思水平进行了调查,以期为促进幼儿园教师反思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广州、深圳两地不同性质的城市幼儿园及其教师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自编《幼儿园教师集体教学活动反思水平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基本情况、16道单选题、3道不定项选择题三部分内容。经过前期检验,该问卷克伦巴赫a=0.91,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也都高于0.75。研究者通过邮寄、现场发放等形式共发放问卷330份,回收有效问卷249份。全部数据通过SPSSl7.0加以分析。参考范梅南(1977)对“教学反思水平”的划分,本研究将教师的集体教学活动反思水平分为三级:水平1,技术理性水平(technicalrationality);水平2,实用行动水平(practical action);水平3,批判反思水平(critical reflection)。

2.访谈

采用半结构访谈法,即根据访谈提纲问所有访谈对象完全相同的问题。访谈对象为广州市T幼儿园7名不同班级、教龄、学历的教师。T幼儿园是广州市天河区一所民办幼儿园,据了解,其发展规模和水平在本区均属中等,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水平能代表本区教师的平均水平,因此。选此幼儿园教师作为访谈对象。访谈为期14天,研究者利用教师中午休息时间进行访谈,访谈结束后对访谈录音进行整理和归类分析。

3.观察

研究者在T幼儿园做了两次非参与式集体教学活动观察,一次是一名专家型教师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另一次是一名新手教师开展的园本教研活动。通过对比这两次教学活动,了解不同教师在个体反思及集体反思中的差异。活动结束后,研究者对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问卷调查结果

1.反思水平处于实用行动水平和批判反思水平

从上表可以看出,广州、深圳两市的幼儿园教师集体教学活动反思水平处于实用行动水平和批判反思水平,这表明接受调查的幼儿园教师的集体教学活动反思水平还是较高的。

2.教师背景(专业、学历、教龄)、幼儿园机构性质与反思水平显著相关

调查发现,教师的专业、学历、教龄以及所在幼儿园的性质对教师个人的集体教学活动反思水平有一定的影响,不同专业、学历、教龄以及所在幼儿园性质不同的教师其集体教学活动反思水平明显不同。教龄在2年以下的与有6-10年教龄的教师之间差异显著,这反映出新手教师与熟手教师之间专业成长的差异比较大。一般而言,2年以下教龄的是新手教师,还处于适应职业的生存阶段,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处理问题也不够老到,每天大多忙于备课、组织活动、开展家长工作等,反思的意识不强,即使反思也缺乏深度和广度;而有6-10年教龄的教师对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把握已比较娴熟,能够较好地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反思的意识也较强,且有~定的深度和广度。这也验证了波斯纳有关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可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即是经验与反思互相作用的过程。

3.教师反思水平受其他因素影响

本研究还发现,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与指导、专业素质、专业自觉性、敬业精神、自我反思的意识与能力、工作量、实践经验、实践时间、幼儿园管理者的要求、支持性环境(同事交流学习)等都对教师的反思水平有一定影响。排在前三位的影响因素是: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与指导、实践经验和专业素质。

(二)访谈结果

1.反思的原因

访谈得知,教师进行反思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是领导要求。L教师向笔者坦言:“很多人写反思都是领导要求的。”二是自身的发展需求及教育的需要。如M教师说:“如果我不反思的话,就不知道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够。”K教师则说:“集体教学活动反思可以帮助我了解孩子接受的情况,知道他们达到了什么程度,如果发现孩子的发展没有达到目标,我会调整一些做法。”

2.反思内容

通过访谈笔者发现,教师反思的内容集中在两方面。一是集体教学活动本身,包括反思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策略和活动效果。如K教师说:“活动结束后,我会想想整个流程跟预先设计的有没有出入。”二是幼儿,包括反思幼儿的反应及幼儿的已有经验。c教师如是说:“我经常反思幼儿的反应和兴趣,也就是看看活动结束后幼儿会有什么不同。”

3.反思手段

整理访谈资料发现,幼儿园教师反思的手段有:(1)想想。有的教师表示:“自己想得比较多,写得比较少。”“平时大多数是自己思考,自己积累。”(2)写反思笔记。L教师提到,她“每月都会写反思笔记,经常在笔记里写今天的集体活动组织得怎样,或者孩子给了我什么样的启发”。(3)与同事交流。M教师告诉笔者:“跟其他老师讨论,可以找到更好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4)查阅文献。B教师谈到查阅文献也是一种较好的反思手段:“平时自己会看相关的教科书。上网查阅相关的教学内容,寻找最佳的教学策略。”(5)活动后效果分析。c教师认为,对每次集体教学活动进行记录和效果分析也是一种很好的反思手段,她提到:“每次集体教学活动结束后,自己都会大体记录一下,并作个效果分析,有时间再细细探究,这样下次活动会开展得更好。”

4.反思的情境

教师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会反思呢?通过访谈我们发现,以下几种情境下教师容易反思。(1)当幼儿的兴趣突增或突减时。M教师表示:“小朋友很乱或很静时自己会反思。如果孩子突然心不在焉我会想为什么他们会不感兴趣呢?是不是我讲的内容他们不理解?”L教师也表示自己常常是看幼儿的反应来决定反思与否的:“如果孩子的反应很不一样,我会反思一下是不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2)观摩同行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时。B教师认为:“我们平行班里开展的集体教学活动大多是一样的,但老师设计的活动方案可能不同,每次观摩她们的活动时,我就会反思自己,总能发现一些问题。”(3)发生突发事件时。K教师谈到:“如果活动开展得很顺利,就不太会多想,但如果发生了突况,在处理之后,我会很快反思这样处理是否妥当。”

5.反思的效果

怎样才算反思有效,不同教师有不同看法。(1)达到活动目标。c教师认为:“一个经过反思的教学活动重新开展时应该要达到预定的活动目标,这点很重要。”(2)活动过程流畅。M教师觉得,反思后的活动重新开展时应做到程序清晰流畅。(3)活动中幼儿兴趣高。L教师非常看重孩子的参与程度。她认为,“只有孩子们乐于参与,兴趣很高,才能说明这个活动效果很好”。(4)幼儿在活动中有收获。B教师认为,“幼儿从中有所收获,这样的活动才能算是有效的。”

6.反思应具备的条件

(1)具有反思意识。大部分教师都表示,反思工作应该“有‘心’,平时要自觉地去做,应该增强反思意识,具有反思意识是开展反思的前提”。(2)活动前准备充分。还有教师认为,反思其实是一项技术活儿,应做好准备:“活动前准备时就应考虑可能出现什么问题,这样开展反思比较顺理成章。”(3)把幼儿放在首位。c教师认为,“只要教师时刻考虑幼儿,关注他们的需要和反应就能找到很多反思点”。(4)具有高学历。不少教师认为反思水平跟学历相关,觉得“学历高的老师写作能力较强,更会反思”。

(三)观察结果

1.集体反思与个人反思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教师的集体反思与个人反思有所不同,集体反思时,教师通过相互交流讨论更能提升反思意识及批判意识。曹培英认为:“与同行的沟通、交流也是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这是教学的社会性所决定的。”因此,教师宜多参加集体反思交流活动,利用集体反思的优势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㈣

2.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反思

观察还发现,专家型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反思存在较明显的不同:专家型教师反思的内容更宽更广,反思的方式更灵活多样,反思的效果更明显。反思也更具批判性。新手教师的反思则较多考虑的是技术性问题。这可能与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专业发展程度不同有关,可见,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三、启示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提高幼儿园教师集体教学活动反思水平可以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对开展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有一定的启示:可以提高教师集体教学活动反思水平为培训目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以提高教师集体教学活动反思水平为培训目标

当前,有很多教师培训存在着目标模糊的问题。为此我们建议努力从教学实际出发,将提高教师集体教学活动反思水平作为教师培训目标,以促使培训更加细化、具体化。提高教师集体教学活动反思水平,也就是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

(二)以深化教师集体教学活动反思内容为培训内容

当前,有很多教师培训存在内容缺乏针对性、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而围绕教学实践反思开展的培训活动贴近幼儿园工作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集体教学活动的反思内容可以包括:反思活动本身、反思幼儿的兴趣和反思幼儿已有的经验等,因此,可以从集体教学活动本身及幼儿出发,开展包括对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策略和活动效果以及对幼儿的反应、幼儿已有经验的反思,从而提高教师的反思水平,达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目标。

(三)以参与和合作为培训的主要形式

当前。有很多教师培训存在形式单一的问题。如果培训缺少交流互动。很难被参训者所接受。观察发现,教师在集体反思中。通过与同行交流讨论大大提高了反思水平。德国社会学家勒温(K.Lewin)的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 Theory)理论认为,群体是一个整体,群体成员之间会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在群体中,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成员之间相互启发、补充,在交流合作中产生新认识、提升新水平。”他用下面这个公式表示个人与环境的交互关系:B=(P,E)其中,B(Behavior)是行为,P(Personal)指个人,E(Envlronment)是环境,f(function)是函数。这个公式的含义是,个人的一切行为(包括心理活动)是随其所处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也就是说,个体在群体中生活,其行为不仅取决于个体,而且受群体的影响。因此,以参与和合作为培训的主要形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集体教学活动反思水平。

(四)以提高教师集体教学活动反思效果为培训的最终目的

当前,有些教师培训的效果不明显,培训成了费时费力不讨好的事。研究者认为,以反思为培训切入点,可有效提高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反思后再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效果也非常明显,教师对活动的不断反思提高了教学水平,从而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因此,开展幼儿园教师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集体教学活动反思水平为抓手,帮助教师树立新的观念,最终提高集体教学活动反思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49.

[3]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5.

[4]曹培英,教学反思的涵义、分类与内容[J]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2010,(12).

[5]顾荣芳,等,新手到专家: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余文森,等,教师专业发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2.

篇2

这次有幸聆听了成都红苹果公学的丁老师、西昌市二小刘老师的课,深深被这两位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生动的贴近学生的教学语言(如:答得真好,宝贝)、精湛的教学技艺、灵活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智慧所折服。在课堂上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风趣幽默的语言,都充满着启发与挑战,抽象的教学思想不经意地融于课堂之中,在整个的课堂教学中精彩不断、迭起、师生互动、共同参与。

成都市红苹果公学的丁老师上三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推理》,她因为是借班上课所以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先和学生交流,在交流中用猜猜看老师姓什么、猜猜老师会叫哪一个同学回答等引入新课,然后通过幻灯图片出示例题,让同学们理解题意读题的过程中尝试用连线、整体分析、表格法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的的过程中从感知到探究确定到形成本节课《生活中的推理模式》的解决模式是:确定和排除。整节课老师都用游戏的方式层层推进,紧扣例题,突破难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参与率高效果也很好。从整体来看本课层次分明,节奏轻松;从练习的情况上看效果很好,很成功。

西昌市二小的刘老师上五年级下册《打电话》教学中,他开门见山的展示今天要研究的例题,内容是和学生生活相关的。让学生理解题中的“紧急”“尽快“关键词,这样既制造了气氛又引入教学,同时也体现了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接着组织学生帮老师设计方案展示方案,让学生发现方案中的问题,方案一:教师一人通知,队员闲着,浪费时间。方案二:把队员分成四组,四组、五组……组长代老师通知队员,师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学生也发现也存在浪费时间的现象。这时,问题出现了,怎样才更节约时间呢,师让学生说出设计思路,人人都动起来最节约时间,于是教师再次让学生设计解决方案,让学生在设计时发现统计人人数的规律是2的n次方。这时教师再一次让学生运用今天的方法实际操作,又引出了在生活中应做出更细的活动预案才不会出现重复通知的现象。整个课程达到今天的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整个课堂充分展示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篇3

本项活动自1995年创办至今,经过20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美术教育界的一项品牌活动,受到了全国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是广大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展示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本届活动自2015年5月下发通知以来,全国各地为推举参加全国展示(比赛)活动的代表,积极组织了各个层次的选拔活动,这对广大一线中小学美术教师提高自身的美术基本功,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本届活动将由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活动时间为2015年10月15日至19日;活动地点为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参加展示(比赛)的选手由各省教研部门选拔、推荐,各省推荐名额为小学选手2名,初中、高中选手各1名。具体展示(比赛)内容安排如下:

1.理论书面答题:内容包括美术教育理论、美术基础知识。时间为120分钟。

2.手工制作:根据现场命题进行纸立体造型设计制作。制作材料(纸质)由主办单位提供,制作工具自备。时间为180分钟。

3.中国画人物写生:除画纸(4尺或4尺对开生宣)、画板外,其余作画工具材料自备。时间为180分钟。

4.色彩画命题创作(独幅):水彩、水粉、丙烯均可(油画除外)。除画纸(4开)、画板、画架外,其余作画工具材料自备。时间为180分钟。 5.电脑设计:根据现场命题用电脑进行平面招贴设计。电脑、电脑绘图板、制作软件(Pho-toshop CS3、奇奕画王[原“金山画王”,可在中国美术教育网www.cnartedu.cn下载活动专用版软件])及所需图片资料由主办单位提供。时间为180分钟。

篇4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一一、活动背景

为促进教师对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结合县教研室大集体备课活动宗旨,开展语文组教师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二、活动目标

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引导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积极探索教法改革,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

三、参赛对象

一年级语文全体老师

四、参赛要求

1、选题要求:结合县教研室大集体备课空白课时进行比赛,本次比赛课题定为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比尾巴》。

2、内容要求

一般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第一、教材分析。所选教材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点;选择该教材的依据和实际教学效果;教材的重点难点、结构体系;本课时所讲授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等。

第二、本课时教学目标。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

第三、本课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确定、分析本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并说明依据。

第四、教法和学法。说明选择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及依据。

第五、教学过程安排。

第六、板书设计。

3、其他要求

(1)在教学过程设计时,要说明所设计教学环节的意图及理论依据。

(2)教学设计中尽量体现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思想,体现教师本人的教学理念和观点。

4、截止时间

20xx年11月6日。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二一、主题

课堂教学特色教案(教学设计)要求:充分体现学科教学特点,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效结合,具有可操作性和说服力。

二、具体要求

课堂教学特色教案(教学设计),必须是本人认真设计的真实成果。在设计中要求做到《标准》、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符合学生及小学学科教学实际,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突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特色。

1.特色教学设计应以课堂活动事实为基础,贴近学生,具有可行性。

2.特色教学设计应对课堂活动作出具体叙述,能够体现出教学思想、教学观点、教学原则和有特色的教育技能。

3.所有报送的课堂教学特色教学设计,稿件文责自负,严禁抄袭,一经举报或被发现抄袭者,将取消其参评资格并进行通报。

4.教学设计封面页请提供以下信息:课题、年级、作者姓名、工作单位、

5.内容格式不作统一规定,但一般应包括(1)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3)教学准备(4)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等。

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三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展示我县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阶段性成果,促进本县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思想、观念、方式、方法以及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和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的教学设计等方面的转变和提升。特举办xxxx县中小学教师优秀教学设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专项)评优活动。

二、活动目标:

以《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程(中级)》的内容,以单元设计为主题,采用中观教学设计思维,加强信息技术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方案、开展教学评价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教师的新课程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设计要求:

1、结合现行的课程内容,以信息化背景下的新课程教育理念为指导,强化以单元主题为主的中观教学设计。

2、设计课型可以是常规课程,也可以是研究性学习课程。

3、一个主题中包含若干个专题。

4、设计模板参照《教育技术中级培训教材》

四、活动对象:

所有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中小学教师。

五、时间安排:

1、3月在全县教育信息化推进会议上作具体的宣传、发动和布置工作。

2、4月-5月,教师认真设计教学方案,或对原有的作业进行修改后交学校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负责人。

3、5月下旬,由各校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负责人组织,由各校主讲教师从中推荐好的教学设计作品上传。各校推荐的作品数量在10件以内,原则上涵盖各学科。

4、5月20前各校汇总打包后上传,材料内需要有汇总表以及教师的作品,具体邮箱是xxxx

篇5

Abstract: Clinical nursing teach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nursing education. At present, the clinical nursing teachers in practice hospital of our college have extensive clinical experience but lower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while the teaching methods are single and old, so clinical teaching was unable to obtain good results. Depending on practices of internship hospital, the teaching group of our college and teachers in affiliated hospitals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clinical path to nursing teaching, established a table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general surgery, and had achieved good results through practice.

关键词:临床路径模式;普通外科;护理实习;教学

Key words: clinical path mode;general surgery;nursing practice;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1-0217-02

――――――――――――

作者简介:高鹏(1973-),男,云南宣威人,高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外科护理。

0 引言

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及综合能力的组成部分。目前,我校实习医院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大多拥有丰富临床经验却学历较低,同时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因此临床带教未能取得良好效果。根据实习医院的实际情况,,我校教学小组和附属医院的带教老师在护理教学中引用临床路径这一理念,制定了普通外科实习教学表,经实践证明取得良好效果。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简称CP)是指医生、护理学生以及其他的相关专业人员,针对某个病种或手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提高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保障患者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在无数次的实践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一套具有严格的作业流程和精确的时间要求的标准化、流程化的模式[1],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7月-2011年7月到我校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实习的护理学生共150人,所有的实习护理学生性别均为女性,其中,学历为中专的实习护理学生60人,学历为专科的实习护理学生90人。将150人实习护理学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70人,其中,学历为中专的实习护理学生25人,学历为专科的实习护理学生45人;观察组80人,其中学历为中专的实习护理学生35人,学历为专科的实习护理学生45人。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明确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两者的实习护理学生都由我校附属医院的副主任护师或者主任护师担任普通外科护理实习教学的培训教师,实习时间统一为30天。其中,培训教师在对对照组的实习护理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就是通过一边教学、一边实践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普通外科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最后,由培训教师对本组学生进行统一的考核;而观察组的培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新型的临床路径教学模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并邀请了我校附属医院的主任护师作为此次普通外科护理实习教学的技术指导人员,结合日常工作的经验制定了明确的教学计划,将教学任务进行分解[2],对每一教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周期进行了规划和设计。普通外科临床路径的总体教学要求为:首先,观察组的培训教师在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普通外科护理实习的教学活动之前,会给每一名参与此次护理实习的护理学生一份详细的普通外科护理实习流程表(见表1),让所有的参与此次护理实习活动的护理学生对本次培训教学的流程有一个详细的认知,为护理学生的准备工作提供参考。其次,由于此次培训活动为30天,培训教师将教学任务以周为单位划分成4个阶段进行教学[3],在进入到每一阶段教学活动之前,培训教师会事先为护理学生提供1份教学计划,计划中包含本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护理学生以教学计划为参考依据,复习相关普通外科护理知识,以及护理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相关的内容,在本次培训的教学过程中,培训教师和护理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实习计划进行一一的核对,做好明确、清晰的标记,在培训教师和实习护理学生双方都做好准备工作之后,按照实习计划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实现培训教学过程中的标准化、流程化。培训活动结束后,由统一的科室出题,统一改卷。

1.3 评价指标 将参加本次普通外科护理实习教学活动的护理学生的考核成绩划分为3个阶段:低于65分者成绩不合格65-75分者为合格,75-85分者为良好,高于85分者为优秀。

1.4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统计学处理过程中,均采用了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了相关的处理,计数资料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表2)

3 讨论

3.1 临床路径模式教学目标清晰明确 应用临床路径模式在我校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护理实习教学活动中,实习的护理学生能够在培训课堂开展之前领取到培训教师统一发放的普通外科护理实习流程表,让参加此次培训活动的护理学生能够事先了解和掌握本次培训活动的教学目标,明确的知道每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和实习计划[4],在已经掌握培训活动流程安排的同时做好相应的课前准备工作,让实习的护理学生能够对本次的培训活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提高了实习护理学生对此次普通外科护理实习教学活动的整体认识,激发了实习护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的调动了实习护理学生在本次普通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此次的普通外科护理实习教学能够按照实习计划顺利的展开相关方面的教学培训工作,实现教学活动的科学性、流程化发展。同时,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作为规范实习护理学生行为的主要依据,为普通外科实习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3.2 提高了培训质量 以往我校附属医院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需要一边教学、一边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实习护理学生的学习量和心理压力,导致多数的实习护理学生在培训过程中顾此失彼,不是无法掌握普通外科相关的理论知识[5],就是无法熟练的进行普通外科护理的实践操作,无论培训教师怎样努力就是需要提高培训活动的有效性。自从我校附属医院应用了临床路径模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开展普通外科护理实习教学活动后,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和阻碍,培训教师在应用了临床路径模式作为普通外科护理实习的教学方式后,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习护理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相关的教学活动,确保培训教学始终围绕着培训教师和实习人员共同完善的教学大纲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6],将普通外科护理学生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精简,有效的提高了我校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护理实现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

3.3 提高了教师满意度 上文中提到,我校附属医院在普通外科护理实习教学过程中应用了临床路径模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后,所制定的教学任务和实习计划都是由主任护师和资深的外科护理教师一起讨论制定的,结合我校附属医院的实际情况,确保了教学内容的代表性,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大大缩减了护理学生的学习量,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培训教师在确保所有的护理学生都掌握了本阶段的教学内容后才会进行下一阶段的教学,缓解了参加本次普通外科护理实习教学活动的护理学生的学习压力[7]。从两组实习护理学生考核成绩及对培训教师满意度的对比标表中我们不难发现,观察组的实习护理学生对培训教师和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护理学生对培训教师的满意度。由此,表明临床路径模式应用在普通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所取得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大范围的推广。

参考文献:

[1]ChenAY,Callender D,Mansyur C,et a.l The impact ofclinical pathways on the practice of headandneckonco-logic surgery[J].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8,126(33):322-326.

[2]王洋.通过多媒体提高普通外科见习教学质量[J].中国病案,2009,10(24):48-49.

[3]钟慧珍,马雪霞,温淑华,等分阶段目标教学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0,19(21):31-33.

[4]曾晖,龙烁.临床路径在神经外科护生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1):943-944.

[5]苏洁,杨秀玲,徐宝玲,周小菊,薛卫斌.影响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质量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1,16(26):137-139.

篇6

《基于农村资源融入集体教学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二、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经过三年在总园带动园本培训活动中,我们的教师在活动教材的运用、活动组织、随机教育、班级组织等方面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民间游戏在我园的开展,经过我们老师不断的学习、探讨,让我们在民间游戏的运用上把握得很到位。但我们的教师群体在教育教学的领域上多多少少还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在主题中,怎样的生成活动是孩子们需要的?教师该如何发现、取舍生成活动;强调把握好生成与预设的关系,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机,做到有效生成。教师往往在生成活动时看到了活动的价值,但是如何发挥教学内容的价值,老师们就做不好了。这一现象说明教师缺少教学活动探究主动性和深入性。此外,课程意识比较淡薄,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教师以教材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依据,将教学内容与教材等同,认为教学要“以教材为中心”,忽略了课程目标、幼儿兴趣及身心发展水平等在确定课程内容时的重要作用。

所以立足我园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让教师的成长与工作进展同步,让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幼儿园的发展与时俱进,形成具有我园特点的培训工作,已成为我园园本培训工作的重点。

三、问题的提出

大自然就是活的教育,广阔的自然资源一直是农村幼儿园广为运用的。孩子们用泥土来构建和塑造;用石头、豆类来装饰;用树叶、麦秆来操作;用种植和饲养还劳作等等。如何让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乡土材料与现代化有效结合,成为摆在老师们面前的一个课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走进身边的大自然,去发现、探索自然中隐藏着的教育价值与智慧,并不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以此为基点,将我们身边的自然力量引进集体教学课堂。

我园的园本培训,将从“基于农村资源融入集体教学,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方面入手,引导教师将“农村资源”融入集体教学活动中,在总结提升和反思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寻求专业的引领、理论的支撑;对老师的自我修养、基本技能、知识结构的更新和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园本培训目的

1.以“基于农村资源融入集体教学,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为载体,指导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逐步提高教师对农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运用教材、有效生成活动的能力。

2.让老师成为“农村资源融入集体教学”研究的主体,不是旁观者,不是陪衬,而是真正的研究者、亲身体验者,推动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渴求、学习和应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3.以“农村资源融入集体教学”为研究主体,注重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教师的团队协作精神,注重发挥教师集体的教育合力,在设计活动、实施活动、反思活动的过程中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

五、培训对象及形式

培训对象:全体在职教师

培训形式:采取以集中参与式、教师的自我反思为主的多种培训形式。包括专题学习、主题研讨、案例教学、教学观摩、协作交流等。

六、培训内容

(一)教育理论学习

1.学习《幼儿园指导纲要》。通过教师自学、集体学习了解教育目标与内容要求、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育活动评价等方面的关键点。

2.预设理论学习:“什么是农村资源”

“农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农村资源如何融入集体教学活动中”

以上理论的学习将根据培训的实际情况采用自学、集体学、相互交流的形式开展。

3.教师自学摘记若干篇文章,并开展理论交流活动2次。

(二)专题的讲座:邀请园长就“如何剖析教材”进行一次讲座。

(三)经验共享:“目标的有效落实”(分年龄段、分领域)

(四)集体教学活动设计评比

(五)现场观摩与研讨

以“农村资源融入集体教学”为主体,通过讨论活动思路——观摩教学实践——自我评述——集体研讨——形成改进方案——重返教学现场——汇集实践经验——分享教育智慧为模式进行一课二研活动。

七、主要措施

1.理论学习支撑园本开展

(1)继续学习贯彻新《纲要》和新课程理念为核心,组织教师重温幼教专业理论,学习前沿理论,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拓宽知识结构,转变传统的课程观念,逐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2)通过现代多媒体手段、网络技术等,学习围绕主题为“农村资源融入集体教学活动”的相关内容。不断积累相关的理论知识,为研讨活动做好有力的铺垫。

(3)延续“读书活动”的良好习惯,自我学习一些与“农村资源”相关的知识,并能及时做好摘抄、记录工作,在不断为自己充电的同时,加强此方面的理论知识。

2.让经验分析成为动力的起点

通过教研活动平台,集结教师们在自我不断学习、发现、探索中,畅游经验分析方,运用经验来观察、分析决策对象和环境,提出来出咨询意见和方案的方法。

3.思维碰撞,形成观点交集

篇7

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作为一线教师,最基本的就是管理好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幼儿一日活动包括: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民办幼儿园作为当前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提高民办幼儿园教师一日活动管理水平是目前民办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关键词

民办幼儿园 教师 活动管理 管理现状

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决定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一日活动管理则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民办幼儿园作为当前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提高民办幼儿园教师一日活动管理水平是目前民办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进入2011年以后,我区的幼儿园就幼儿园一日活动管理开展了一系列如火如荼的活动研究,全区所有民办幼儿园是这次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在此谈谈笔者对民办幼儿园教师一日活动管理现状的一些想法和我园的一些做法。

一、什么是幼儿园教师一日活动管理

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作为一线教师,最基本的就是管理好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幼儿园幼儿一日活动包括: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教学活动是处于一定的教育环境下,师幼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为中介的双边活动过程。游戏活动是幼儿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式。生活活动就是和生活相关的所有活动,包括:盥洗、用餐、就寝、入厕等诸多小的细节和工作。

二、目前民办幼儿园教师一日活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重视集体教学活动,轻视一日生活活动

目前大多数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在日常的一日活动管理中,往往重视集体教学活动,轻视或忽视一日生活活动。集体教育教学活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保育和教育的双重意义。以我园一日活动管理调研为例,教师们都赞成“对幼儿的教育不仅可以通过上课进行,还要在幼儿一日生活中进行”这一教育观念,但是在真正实施时,只有几位教师能将这一理念始终贯穿于一日活动管理之中,其余的教师则或多或少地表现出重视集中教学活动,轻视一日生活活动的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1.对“保教并重”这一理念的认识不足。

扫扫地、擦擦桌、洗洗尿裤、盖盖被子仍然是很多民办幼儿园教师对生活活动管理的理解,而忽视了蕴涵其中的对幼儿身心健康保护和促进的作用。因此很多教师认为:“我们老师的职责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这样使得民办幼儿园的生活活动管理长期停留在表面层次,不够深入,家长普遍也对此不满。

2.一日生活管理中保教并重未落到实处。

很多民办幼儿园教师对于“保教并重”这一点仍然停留在意识形态上,并未转化为工作行为。在很多幼儿园,一日生活管理游离于幼儿园工作中心之外,表现为保育研究工作开展困难、多数教师对生活活动管理漠不关心,使生活活动管理流于形式。尤其是对个性的幼儿照顾不周到,缺乏针对性,对幼儿情绪观察不仔细,对幼儿的心理教育关注不够。

(二)教育活动目标意识淡薄,集体教学活动目标与一日活动的目标断裂

1.教育活动目标意识淡薄。

教育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主体在具体教育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它不仅对教育活动设计的方向起着指导作用,而且对教育的步骤和方式具有规范功能。以我园一日活动管理调研为例,当问到“这个教育活动的目标是什么?制定的依据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很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回答是“教师用书上的教学目标就是这样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忘了!”可见一些教师在一日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或将活动目标置之脑后,或按部就班,看似有目标,实则无目标。

2.教育目标局限于单位时间的集体教学活动中。

目标是幼儿发展的方向,只靠单位时间中各类目标的达成,幼儿的发展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和断裂性,自然也会滞后。在一日活动管理调研中,在问及教育活动目标如何贯穿于一日活动时,许多青年教师说:“每一节课都有目标,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掌握基本知识,但是如何贯穿于一日活动不是很清楚。”不少教师对集中教学活动目标的制定虽然从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方面全面考虑,但是一日活动中却找到不到任何集体教学活动中目标的影子。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对不同幼儿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和发展目标不清楚。

教师对幼儿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各方面发展应达到什么水平,幼儿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分别在哪个年龄阶段不清楚,是造成对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水平不能准确把握的原因。由于教师很少关注材料本身有什么结构,隐含着什么样的教育目标,不同年龄段幼儿操作材料的特点,什么样的材料能够促进幼儿主动发展以及幼儿发展水平上的差异等,因此,盲目的为幼儿投放材料,无层次性、科学性,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幼儿发展的需要。

二是“一日生活皆教育”的理念模糊教育缺乏延续性和递进性。

许多民办幼儿园教师学科知识匮乏,缺少对学科概念的正确理解。由于教师学习内容比较广泛,但对每学科知识大多只是肤浅的了解,造成对学科概念基本知识的理解不足。在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中教师的学科知识匮乏体现尤为突出,选择的教学活动内容、教学活动方式与教育目标不一致,不利于教育目标的完成。特别是“一日生活皆教育”的理念模糊,导致教育缺乏延续性和递进性。

(三)一日活动中主配班教师合作缺乏默契

1.一日活动管理中,主班教师和配班教师之间缺乏沟通。

主配班教师在主班、配班的更替中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班级内的一切教学工作需要主配班教师之间相互沟通才能得以顺利进行。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主配班教师之间往往疏于沟通,采取的教育措施不一致,便会造成彼此的教育效果相抵消或者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2.一日活动管理中主班教师和配班教师之间角色不清。

角色不清的原因是角色概念本身明确而角色履行者对其有意或者无意模糊。幼儿园的班级工作需要主配班教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但是有时候由于一方缺乏良好的角色意识而故意忽略自己的角色责任,或者由于经验不足对自己的角色概念本身缺乏清楚的认识,造成角色不清,最终导致以下各种不良的合作形式。

出现主配班教师合作缺乏默契的主要原因:一是无意的角色模糊导致的被动合作。民办幼儿园有的年轻教师对自己角色概念的模糊是因为工作时间较短,需要合作者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在合作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如D老师所说:“我刚开始带小班,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真希望能有个有经验的老师来带着我。”A老师谈到最开始和B老师搭班时的情况:“我们现在磨合得差不多了。刚开始我也不适应她,我心里想:主题出来了,你就不能主动帮我出个主意啊?但是现在她能经常提出新点子了。”

二是有意的角色模糊导致的消极合作。民办幼儿园有的教师由于缺乏良好的角色意识,有意模糊自己的角色责任,对于双方的合作采取消极的态度。“我不是班主任,虽然有时我心里有数,但我要等着她来找我。我觉得在她跟我讲之前就把自己想法讲出来不太好,这个班毕竟是她做主,我主要是辅助她。她有什么想法,我就去配合她,然后再说出一点调整的意见。”

三、 提高民办幼儿园教师一日活动管理水平的措施

改变民办幼儿园教师一日管理现状的关键还是在如何提高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的知识、经验、态度、能力、价值观以及学历、教龄等都会影响其教学策略运用水平,从而直接影响教师的一日活动管理水平。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提高民办幼儿园教师一日活动管理水平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以我园为例,民办幼儿园可以通过外出教学观摩、参加园本培训、树立新型合作关系等方法有效提高教师的一日管理水平。

(一)片区联盟,以公办园的经验带动民办园教师一日管理水平的提高

公办幼儿园由于办园时间长,教育理念扎实,相对与新生的民办园来说,是一个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同样,公办园拥有许多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区级的名师,她们无疑是指点民办园教师的明灯。片区联盟,以公办带动民办,这一形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推动教学改革进程。

教学观摩是片区之间主要的交流学习形式。教学观摩主要包括教师自我评价、倾听同行评议、反思教学难题、提出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方面。以我园为例,通过教学观摩,我园教师不再局限于自己教学的狭小空间,而会根据教学内容有准备地选择听课内容,这不仅能使教师更清楚地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开课教师也会有启发。他们可以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技术上相互启迪,深入反思自己的教学问题,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推动我园教师一日活动管理水平的提高。

比如我园一位幼儿园教师到联盟幼儿园观摩,发现小班有位教师开展的“尖尖嘴和扁扁嘴”绘本教学活动在教学形式、活动引入及过程引导等环节设计得颇有新意,非常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回来后这位教师针对本班幼儿年龄、心理特点,根据现有条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请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对教学活动设计做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最后开展了一次向家长开放的教学活动,结果这次公开教学活动进行得非常顺畅,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二)园本培训,围绕“以研促教”提高各民办园教师一日管理水平

园本培训是指在教育专家指导下,以教师所在幼儿园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来培训全园教师的一种全体性继续教育形式。其最大优点是教师不必丢自己的教学工作,在园内通过自学和各种有组织的培训就可获得所需知识及技能。我园经过三年的探索,发现幼儿园积极开展以园本培训模式为主的教师继续教育,能及时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钻研教育理论和业务、学习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情。

美术教育作为我园的一大亮点,开办之间一直将其作为我园特色课程。为此,我园注意积累各种有关美术教育方面的资料,注意在日常教研活动中加强对美术教育的研讨,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有关科学教育的培训、研讨会及教学观摩等,经常请美术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或者有经验的教师到幼儿园讲学或交流经验,并积极开展有关美术教育的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研究等工作。通过三年的努力,我园的美术教育活动已经能够做为一条主线,贯穿与幼儿园其他的领域课程教学中,并在进一步尝试使之成为我园教师一日管理的一个亮点。

我园在组织各种培训、开展各类研究、设计各种教学活动时都能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挖掘和利用我园的各种资源。我园的园本培训多采用教育教学工作案例交流的方式。有经验的教师多谈改进教学的方法,青年教师多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汲取他人的教学经验。我园还可安排骨干教师到联盟幼儿园跟班学习,请联盟幼儿园的骨干教师来园“传经送宝”。这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我园教师一日生活管理的整体水平。

(三)高质合作,改变民办园教师合作观念,促进教师一日管理水平的提高

幼儿教师之间的有效合作,不仅有利于建设开放、和谐的幼儿园文化,而且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并提升幼儿园一日活动管理质量。

1. 建立新的合作观,全面激发教师参与合作的心理。

教师合作有什么价值?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直接决定着教师在合作中所处的位置。传统的合作追求的是“做事”,即人们在一起是为了完成个人不能独立完成的事情。在这种价值追求下,工作效率被放在了第一位,教师仅仅是合作行为的发出者,要做的就是按照组织的分配将属于自己的任务完成,而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有什么样的需求以及获得了什么发展皆被忽略。

教育管理专家戴维·约翰逊就指出,“合作不是让成员们肩并肩坐在同一张桌前相互谈论,而同时却各做各的事情。合作也不是让成员们个别从事一项教学任务,先完成任务的去帮助进度慢的成员。”因此,在合作开始时,民办园应给教师一个明确的能使个人成就最大化的愿景描述(即“我们将来看起来是什么样"的描述),通过鼓励个人愿景、就已有合作愿景征求教师意见,让教师对接纳了自我愿景在内的合作产生认同感。让每个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中承担相应的职责,提供自我控制、自我决定的机会,充分满足他们的权力需要。民办园应创新合作形式,使教师能有较多机会和同伴互动并维持友谊。这样合作在教师眼里就会变成与个人休戚相关的大事,不但参与合作的热情会大大提高,而且在未来遇到挫折时也能较好地坚持下去,合作的效果也大为改善。

2.鼓励教师个人创新,倡导教师间平等对话。

在一个教师团队中,每个成员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高质量的合作必然要求教师个人特色得到充分张扬,要求合作教师之间具有足够的异质性,而这些都只有通过教师的知识创新才能实现。

鼓励教师个人创新,在一日活动管理的过程中,作为开发者和创造者的民办园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凭自己的学识、经验和个性来分析处理教材,研究孩子需求,进行自我反思,形成创新意识,增长实践能力。教师个人知识的不断更新、教育智慧的不断发挥为合作提供了优良的基础。然而,它并不会自动地转化为团队的思想精华。要想实现从个人智慧到群体智慧,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必须进行教师间的平等对话。对话代表了一种民主、平等的理念,有利于传递信息,激励思考,并营造一种安全和自由的氛围。当前,民办园都在积极探索有效的对话机制,比如“教学现场剖析”“集体反思”“读书沙龙”等,为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合作默契了,一日活动的管理水平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工作规程》国家教育委员会编

[2]《幼儿园保育管理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广汉一幼 周滟

[3]《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组织现状调查与分析》 陈世联 申毅

篇8

为了使新进教师尽快适应学校的教学活动,帮助新进教师尽快适应与成长,学校组织了“青蓝”结对计划。

第一周我学习了全过程的教学规范并且重点学习了教师课堂教学管理规范及教学事故认定。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严格遵守教学规范。在课前应当充分做好备课准备,备全教学资源;在课中要严肃执行课堂教学规范,严格维持课堂纪律;在课后要及时撰写课堂教学反思。其次,教师教学纪律和行为规范在教学活动中也十分重要。教师要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严格遵守教学纪律。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因此,此次培训对我受益匪浅,让我们更加规范了自己的行为,我会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教师的行为规范,做到着装规范,做到服饰整洁,言谈得体,举止文明。除此之外,培训的课程中王老师还培训了相关的课堂常规。对于我刚参加工作有很多地方都需要去认真全面地的学习,作为一名教师教学基本功必须扎实,首先我应该快速适应自己的岗位,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语言清晰流畅、简练和生动;板书也要书写规范,演示正确和清楚。其次,在今后的课程讲授中我会注重自己的仪表仪态,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最后,在今后的授课中我会兼顾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通过第一周的学习,我基本熟悉了全过程的教学规范,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会认真学习,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篇9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教师教学能力 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50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逐渐发展壮大,办学层次的提升迫切需要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师资队伍等方面的调整与变化,提高教育质量是新建本科持续发展的关键。教师教学能力是高校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是新建本科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试通过对一般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解读与研究,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策略与思考。

1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相关解读

1.1 含义解读

教师教学能力尚无一致看法,我国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地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了研究与阐述,如:教学能力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顺利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的一种心理特征,由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组成。一般能力指教学活动所表现的认识能力,特殊能力指教师从事具体教学活动的专门能力[1];教学能力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规划设计、组织与管理、评价与反馈、调节与控制的综合能力。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能力[2];教学能力是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成效所具有的潜在可能性[3]。大学教师进行教学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广义地讲,它也应该包括治学能力。一方面,大学教师要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和调整知识结构,提高自己学术水平的能力;另一方面,大学教师也应该具有研究治学规律、寻求最佳治学方法的能力[4];教学能力主要是指各科教师普遍具有的运用特定教材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5];是高校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教学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6],等等。

综上观点,本文认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是指高校教师为顺利完成所从事教学活动必备的、基础性的、并同时具备使教学水平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中,必备的、基础性的能力是指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素养,包括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规划设计、组织与管理、评价与反馈、调节与控制等能力;使教学水平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指教师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调整知识结构,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自身专业化发展的能力。

1.2 构成解读

目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角度的不同诠释,本文主要采用教育学角度,从教学活动自身特点出发去考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

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方进行互动交往的活动。教学活动包括教育目标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方法运用等,因此,结合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含义,本文试探讨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创新能力等四方面。

1.3 基本特征

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心智上逐渐成熟的青年人,具有个性意识独立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等特点,他们不仅要充实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才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因此高等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必须具备一定的多样性、丰富性和灵活性,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必须符合高等教育的教学特点,具备自身独有的特征:

一方面,教学研究能力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高校教学内容广泛、专业性强,随着时代进步,各学科发展日新月异,高校要紧跟时代步伐,提高教育质量,高校教师就必须在传播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研究能力,既能传授基础知识,又能讲解学科前沿,既能夯实理论基础,又能指导科学实践,既能传统板书讲授,又能运用多媒体课件。可见,教学研究能力不仅包括专业学科知识的探索、钻研,也包含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

另一方面,教学创新能力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高校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高校教师首先具备创新能力是关键。课程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教学目标的实现关键在教师,教师的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同时,高校教学内容的宽泛与高深,也要求教师自身具备创新能力,在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课程整合与课程开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教学研究等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与授课体系,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更好地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2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重要意义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由专科学校独立或由多所不同层次的学校合并后经教育部批准升格的新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占本科院校的近三分之一,成为本科群体中的生力军。未来随着高考生源数量的不断下降,高校间竞争日趋激烈,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加快由规模扩张转型到内涵提质上,提高办学质量,而办学质量的水平取决于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意义重大。

2.1 有利于满足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

新建本科院校通过合并取得一定的规模效益,但随着高考生源数量的逐年减少,高校竞争日趋激烈,作为新生力量的新建本科必须坚持特色办学,准确定位,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所有学校的生命线,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层次得到提升,但内涵建设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滞后决定了其办学质量提升方面困难重重,同时教师作为教学目标的直接执行者,其教学能力高低也同样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决定着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方向,只有加大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才能为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发展提供内涵保障。

2.2 有利于加快新建本科院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新建本科院校完成了规模扩张转型,但原有专科的师资队伍不能满足新层次的教学需要。教师数量、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及教学能力等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导致课堂授课质量不高。按本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包括基本素养和可持续发展两个能力标准,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都不满足,必将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只有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才能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2.3 有利于促进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教师专业化指教师成为教学专业成员并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7]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教师发展的重要方向,高校教师作为专业化职业,需要专门培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专业技能训练。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刚起步,积极开展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才能丰富新建本科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理论,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同时有利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结构化调整。

3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分析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分析主要从本文提出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的四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3.1 教学认知能力明显不足

教师教学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认知、设计和驾驭能力,教师认知能力是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只有深刻准确地认识和理解,才能避免教学活动的随意性、盲目性,增强针对性、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原是专科办学,侧重于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内容较为浅显,教师倾向实践引导,合并升本后,对本科教学的总体要求认知与解读明显不足,很难把握,难以改变原有内在的知识结构体系,在实际教学中只是机械地以课时数的不同区分本专科的授课差异。

3.2 教学监控能力力度欠缺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8]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在教师教学能力中处于核心位置。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缺乏力度,如,对课程缺乏整体教学规划,对课堂教学组织缺乏应有的设计,无视学生课堂违纪现象,不及时进行教学反思,简单追求有效的分数控制,忽视监控本身的价值取向。

3.3 教学研究能力意识淡薄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意识淡薄,固守陈旧的教学内容,注重经验教学,被动传授教学大纲既定的内容,没有参与研究的意识,由于这些问题没有以往专科可借鉴的经验,使得教师不能应对升本后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升本后要求教师具备研究者的心态,对新的教学情境出现的问题以研究者的眼光进行审视,查找不足,努力探索,经常反思总结,努力在新的教学实践中形成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3.4 教学创新能力严重缺失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难以转变以往传统教学观念,教学创新能力明显缺失,因循守旧,固守以往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专科授课方式,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是起到信息传输者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表现极端,有些教师固步自封,填鸭式教学,课堂沉闷,教学质量不高,有些教师创新热情高,但方法不当,课堂够热闹,但教学目标没有达到。

4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思考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本文提出以下思考:

4.1 牢固树立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观念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意识指导行动,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师教学能力研究方面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往往只能借鉴其他类别高校在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新的办学层次要求学校必须首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工作,始终坚持教师教学能力的长期培养、发展性培养和分层次培养,协调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等一系列实际工作中的矛盾,从思想的高度把握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方向。

4.2 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政策支持

教师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内容,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水平提高的必要保障,学校有责任和义务为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引领,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为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提供保障。以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发展为出发点,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和机制,构建合理、规范、科学的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

4.3 开展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培训

新建本科院校往往忽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师资培训和入职培训中多强调以知识传授为基本形式,这样的培训效果甚微。学校应倡导有效的培训方式,提升培训质量,加强培训内容与教学实践的相关性,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即培训的针对性;学校应根据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即培训的分层性。通过培训,着力帮助教师过好教学关、教材关和学术关,使教师切实提高教学能力。同时,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应倾向灵活性,建立有效的、弹性的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培训效果。

4.4 构建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新建本科院校传统的评价没有体现出以教师教学能力为本的评价理念,缺乏从能力的角度去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缺乏教师的自评与教师间的互评,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上不尽合理。应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强调对教师教学的过程性评价,通过评价激励教师的发展需求,实现教学能力评价主体的换位,突出以能力目标为核心,充分利用好评价结果,对教师进行合理的奖励与激励,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5 激发教师教学能力的自我内驱力

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主要有外部条件和内在驱动两个途径,外部条件是学校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的政策条件和发展平台,内在驱动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应正确看待合并升本后新形势的变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自身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通过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和实践教学反思,努力促成教学能力的自我构建、更新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出版社,1998.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朱作仁.教育辞典[M].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

[4]潘懋元.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6]吕纪增,张予英.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

[7]袁贵仁.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大力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J].人民教育,2001,(9).

篇10

教学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教与学的有关知识和经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是教师把掌握的教学理论转向教学实践的中介,这一环节的有效实施,对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学技能的特点,教学技能有以下3个明显特点:

教学技能和性质决定了教学技能的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教学技能的习得与养成的过程中,成为教师掌握教学技能应当遵循的通则。

一、教学技能获利的情境性

教学技能的学习应当镶嵌于教学情境中,借助案例研究、行动参与等方式才有效。

二、教学技能表现的默会性

著名英国科学哲学家波兰尼曾把人类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除了那些能用符号明确表述的“显性知识”外,教师拥有一种独特的知识,那就是一种凝结在经验里的、只可意会面而难以言传的“默会知识”。美国学者舍恩称之为“行动中的知识”,日本教育学家佐腾学称之为“实践性知识”。教学技能是教师实践取向的“默会知识”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技能往往是在关于技能理念知识没有成“焦点意识”的情况下,按照“教育实践的逻辑”很顺畅而自然地加以应用的。

三、教学技能构成的复合性

教学活动是一个系统结构,具有整体性特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任何一种行为方式或具体操作,都是被教学活动的整体所决定和支配的,这也就使得各种教学行为方式存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关系。

通过教师教学技能的特点和教学技能的分类,使我明白了教学设计是一种用以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这些学习经验和环境有利于学生获得特定的知识技能。这些学习经验和环境有利于学生获得特定的知识技能。学习环境的功能是为学习者完成学习行为提供资源、工具和人际方面的支持。人际关系是指学生之间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际交往。学习环境是学习者产生学习行为的容器,是对学习行为的支持。

发挥情境的作用:教育情境是对教育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的由特定要素构成的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氛围与环境。

促进师生的交往:在学习环境中积极的人际环境最为重要,能使学生能够成为学习活动之主体的“应答性学习环境”或“参与型教学”环境、“对话型教学”环境。这样的环境应当是:充分的交往互动、平等的对话沟通、活跃的相互作用、和谐的心理气氛、共同的合作参与。

提供学习的“支架”:是“帮助学习者把经验组织起来,形成解决问题的适宜结构,使学习者在形成科学理解的最近发展区上得到及时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