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企业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05-15 15:43: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未来企业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未来企业发展趋势

篇1

关键词:房地产行业 企业变革 趋势特点 趋势分析

我国房地产业在计划经济时代曾经几近销声匿迹,被福利化的单位住房供应制度所取代。自从20世纪80年代房地产业重新兴起,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以来,我国住房分配和供应体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历史进入了新的世纪后,中国加入WTO这一壮举使得国内投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改变。目前全国房地产企业已多到3万余家,房地产行业从业人员已突破1000万人。几十年来,还逐步形成了以评估、经纪、咨询为内容的房地产中介业,以及以经营管理楼宇、小区为主的物业管理业,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国房地产业的产业构架体系。

但是随着土地供应、银行信贷、房屋预售、个人按揭等一系列涉及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特别是2007年以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加强,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房地产公司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房地产行业从“暴利时代”迅速转入“微利时代”。因此, 探讨一条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良性发展之路,以迎接全球化经济所带来的高层次竞争,已成为国内房地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多元化和全球化格局的形成,我国正在步入建设小康社会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国外资金的大量流入以及人们要求改善住房条件和城市人口大幅增加,使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市场消费主体、等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一)国家政策方面:国家政策有利于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行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受到人民币升值、证券市场回暖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影响,房价高举向前的这一事实为众多的房地产企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虽然受调控政策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曾出现萎缩的迹象,但中央政府出台多方政策,加大财政投入,2013年经济复苏趋缓,通胀压力减轻,同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在此背景下,6月19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并在会议中明确表示支持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购房。

(二)房地产市场:房产市场前景不可估量

中国房地产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城市数量已从新中国成立前的132个增加到2008年的655个,城市化水平由7.3%提高到45.68%,同时国家为了进一步科学用地,开始了有的放矢的部署“旧城改造”战略,这要求局部或整体地、有步骤地改造和更新老城市,完善城市的建设规划。这意味着随着城市化水平的逐渐提高,城市房屋的需求量已成为房地产业持续蓬勃发展的源源动力。

(三)房地产行业仍有挑战:土地稀缺性制约房地产行业发展

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并具有稀缺性,然而再结合我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就显得人地矛盾极为突出。正是由于土地的稀缺,所以一路推高房价,加剧居民购房困难,现今房价过高已经成为目前我国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同时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政策导致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开发商又把这种高价格的土地成本转嫁给购房者,房价由此而暴涨,这将是制约未来房地产发展的重大因素。

二、我国房地产企业现存问题

虽然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都是一片利好,可是国内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状况在现阶段而言依旧实力稍逊。我们有必要去探寻房地产行业企业的现阶段不足,以便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更好的分析和判断。

(一)房地产企业经营规模尚显不足

就目前而言,我国房地产企业数量颇多,但大都规模比较小,而且房地产企业的集中度一直不高,这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房地产企业的特点形成了鲜明对比。房地产企业是非常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企业,并且具有高投入、高回报、规模经济性强的特点。但是正是由于我国大多数房地产企业规模太小,业界资源分散,导致了企业整体开发能力低下。例如,上海市目前的房地产企业有2000多家,平均注册资本金不足2000万元,实收资本金不足6000万元。上海市房地产企业数量多而开发项目规模小。

(二)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经营风险大

我国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着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企业所需资金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解决。目前,国内最大的房地产企业净资产规模也不过几十亿元人民币,这与境外房地产企业动辄几十亿美元相比,实在相距甚远。同时我国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率多在70%以上,有的高达90%。这种过高的负债必然影响企业的资信,增加其运作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财务成本,使其盈利水平下降或出现亏损现象,甚至引发负效应的连锁反应。

(三)国内房地产企业忽略企业品牌塑造和信用建立

我国目前情况而言,房地产企业的利润率远超出社会中其他行业的利润率,又因为房地产在中国还作为新兴产业,其进入壁垒相对较低,这两点因素导致社会资本的大量流入。许多开发商只为“玩票”,只考虑短期行为,对企业和企业开发的楼盘等项目并没有给予长期发展的规划,没有为企业塑造良好的信用和值得信赖的品牌,常常会与购房者发生权益纠纷,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从而最终影响企业自身发展。

三、我国房地产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空前利好的政策和其广阔的利润前景,房地产业肯定还会是大多数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而当下房地产企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却阻碍了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进一步壮大,因此探讨一条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良性发展之路,以迎接全球化经济所带来的高层次竞争。

(一)房地产企业需要实现集团化规模化经营

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普遍存在资产规模小、企业经营能力与其拥有的资源存量不匹配现象。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行业的发展,企业集团化、规模化经营模式有利于房地产业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由房地产自身特性所决定,同时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房地产行业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的行业,很容易由于融资问题而陷入困境,同时也不可避免的要与境外投资企业发生竞争。资质低、规模小的企业将会被市场逐渐淘汰,那些资本雄厚、具备显著的品牌优势、规模化经营、占据市场份额较大的房地产企业,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获得进一步的成长机会。所以房地产企业的集团化、规模化经营是未来使之处于不败之地最佳途径。

(二)房地产企业需与金融业紧密结合

房地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融资成本的大小,进而影响企业规模的扩大。因此,通过多渠道的融资活动来满足开发对资金的需求是房地产企业未来发展的重大趋势。房地产开发资金中约有60%左右来自于银行贷款,房地产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依靠程度很大,同时房地产行业又促使金融行业进一步增长。房地产企业依靠贷款来开发盈利,银行也靠房地产信贷业务获得快速发展,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局势。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单纯靠银行贷款显然是不够的,企业上市进入资本市场是必由之路。房地产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不但可以拓宽企业筹资渠道,而且可以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使企业经营降低风险。

(三)房地产企业发展追求服务差别化和品牌化

差别化服务,是指根据客户需求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对其进行市场细分,并以此为基础,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不同质的服务,以获得细分市场上的独特地位,获取具有垄断性质的收益。在这个房地产行业同质化严重的今天,企业进行差别化的服务可以形成诸多优势,如增强进入的壁垒,降低价格敏感程度和防止替代品的威胁、增强自主定价的能力等。由此可见,服务企业可以通过实施差异化经营战略,增强它争取和稳定优良客户的能力。如成万科集团建增加了客户对万科集团的偏爱度,形成了它的独特个性,点点滴滴中透露出由此而带来的专业、专注和细致、严谨。这成就了万科产品的特色包装和特有的品牌价值。

同时在房地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大量优质楼盘不断呈现在消费者面前,许多楼盘由于通过品牌销售,使楼盘业绩有大幅提升,从而成为楼市的公认品牌。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品牌楼盘必然会成为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品牌楼盘、品牌包装、品牌销售、品牌追求是楼市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空间更加广阔,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建立高质量、高品质、品牌战略相一致的生产、管理、营销机遇。

(四)房地产企业趋向信息化

房地产企业信息化是指房地产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房地产企业决策、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在未来的趋势中,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住宅发展智能化、行业电子商务化、企业信息网络化、业务高度信息化等几个特征。那么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可以准确及时地把握市场信息,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化,够有效提高房地产企业的效率、降低成本、加快企业发展并实现房地产业的精细化转型,从而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预见性,从而控制企业运营风险,大大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实力。因此,建立一个基于企业战略、计划、执行与控制的全面信息运营管理平台将成为房地产企业未来竞争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严金海.中国的房价与地价:理论、实证与政策分析[J].技术经济数量经济研究.2006(1):17-26

[2]王学发.我国城市房价上涨的需求动因与调控对策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3):41-42

[3]张岑尧.地方政府的介入对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双重压力假说[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6):40-43

[4]李建飞.史晨昱(2004).我国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4):26-32

[5]周京奎.房地产价格波动与投机行为[J].当代经济科学.2005(7):19-24

[6]鲁风玲.房地产价格蕴涵的矛盾和土地管理模式的变革[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11):32-33

[7]刘润秋.蒋永穆.论房价决定地价[J].社会科学研究.2005(6):44-48

篇2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未来发展趋势;责任会计报告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9-0078-02

一、引言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单位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并对外提供的反映单位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二、现有财务会计报告的局限性

1 无法反映非货币信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管理方法、社会责任等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另外,企业的声誉、其能源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进行描述,所以无法在财务报告中列示。信息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企业生死的竞争,但是由于现有会计报表主要是反映以货币计量的历史成本数据,在会计报表中绝大多数是有形资产的信息,而对大量无形资产的信息无法体现,从而大大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2 无法满足信息的时效性需求。信息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时效性。及时有效的信息能为商家带来滚滚利润,而延迟滞后的信息则可能导致商家丧失商机。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如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要求在年度末个月内报出,而中期财务报告要求在中期结束后两个月内报出,这样长时间后报出的信息又有多少是有用的呢,能说明企业现在的何种价值?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两个月的时间企业的财务状况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较长的报告周期为企业进行各种幕后交易创造了时间条件,如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现象一般发生在年底编制报表前。依据过时的、经过调整的信息做决策,成功的不确老性大大增加。

3 缺乏前瞻性财务信息。现行的财务报告主要提供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财务信息,缺少有关企业长期的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风险与报酬机会以及种种不确定信息的披露。对未来经济活动的披露不足,缺少对决策有用的、体现企业现行及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预测性信息的披露。对经营业务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的反映使得现行财务报告无法反映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估计和判断等“不确定性”充斥于整个会计处理过程。

4 缺少责任会计报告。现行财务报告很少涉及社会责任方面的内容,不能全面反映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忽视了企业与周围自身环境的关系方面的信息,只侧重于反映企业自身的经营业绩。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兼顾经济的增长与社会责任的承担,要求企业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对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资源损耗、人员消耗、土地利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核算和计量,并对这些信息予以披露,而这样导致的管制成本足以影响企业日后长远的经营业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所以,企业财务报告中应加入经济责任观念。从会计角度来讲,较为系统地专门研究作为“可持续发展”问题核心之一的自然资源形成、开发、运用、存储、保护和再生产的经济效益核算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未来发展趋势理论探讨

1 使用多栏式报告模式。不同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是相同的假设,暗含了所有使用者对公司业务都持有相同的看法,这导致当存在多种会计方法时,只使用一种方法并提供单一信息。单一信息不便于比较不同计量和确认方法下得出的结论,也不能确认不同信息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这样提供的信息通常与决策无关,并且无法实现真实和公允原则,还会产生会计数据固化,因此,应当引入多栏式报告模式。即对同一经济业务按多种会计方法加以处理,并将由此得到的不同信息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使得单一信息走向多元化信息。使用这一报告模式时要防止信息超载问题。

2 未来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是一种以事项会计为基础的,可以向信息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的更为简明易懂的一种交互式的实时报告。这种财务报告模式借鉴与融合了现有的几种对未来财务报告的预测,它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为支柱。未来的财务报告由于信息量的不断扩大,会显得更加冗长,很可能出现信息混乱甚至污染,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使用上的不便。事实上,外部信息使用者总是试图索取更多的信息,源于他们不了解企业的内部经营状况,企业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黑匣子,而他们作为投资者或债权人却不得不与企业发生经济关系。这种财务报告模式是一种实时报告系统,有效地解决了信息的时效性问题。它通过提供实时的财务信息,为经营决策者和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服务。这里所讲的“实时”有相对实时和绝对实时之分。企业可以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视企业自身的情况而定,可以每发生一笔交易就报告一次,实施绝对的实时报告,也可以一天,十天,半个月,一个月报告一次,实施相对的实时报告。

3 加强责任会计报告。社会责任会计是在传统的会计模式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会计分支学科,探讨、研究如何更好地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管理当局、政府、社会公众的相关利益集团和个人的决策提供特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能以会计特有的技术和方法对各企业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社会效益和发生的社会成本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核算和管理;对于一些难以用货币计量的指标则以一定的公认标准为基础采用科学的估计法,通过对各企业经营行业所带来影响的核算和管理,使其经营行为在经济方面和社会方面达到均衡。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以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核算和监督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整个社会做出的总贡献和总消耗,从而使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得到充分反应。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内容:(1)产品或服务提供情况。揭示企业给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和合格产品的情况,以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品的性能、安全保障措施等方面的信息。(2)参与环境保护情况。披露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环境影响如空气、饮用水污染、沙漠化等,及企业采取措施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减少稀有资源的耗用等活动。(3)社区贡献。揭示企业使用社区的各种基础设施和其他资源的情况,及对社区做出相应的贡献,如提供人财物资助、发展社区的公共事业、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为下岗职工提供培训等。(4)公益捐赠。披露企业在参与公益活动如助学救灾、参与解决公共危机等方面的情况。(5)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的情况。这是传统财务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基本内容,经济责任是一种基础责任,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既是企业追求的首要经济目标,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目标。(6)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情况。披露企业在开发利用和保护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如企业职工结构、技术培训、劳动小时、工资报酬、福利待遇、劳动保护条件等:人力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既会形成社会成本,也能转化为社会资产。

4 加强现金流量信息的披露,可以改年报为月报;使财务报表的项目、结构进一步国际化,推广全球化战略财务报告,加强现行财务报告的会计信息国际可比性;在财务报表结构安排上,将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分开反映,提供最能反映企业经营趋势的信息等等以加强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更好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

篇3

关键词:焦化企业;内外部环境;竞争优势;战略部署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3-9-2

0 引言

我国的焦化企业在此机遇下迅速崛起,但这些企业在现代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能否持续地发展下去,成为当前的重要问题。因此要对焦化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从战略高度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并制定一系列可行的企业战略。

1 我国焦化企业所处的环境

1.1 外部环境

当前,我国的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焦化企业拥有相对充足的可用资源;但是行业中中小企业较多,排放污染严重,对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达不到理想状态;同时优质炼焦煤的资源日渐稀少,政府对环保的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大,焦化企业原本所具有的竞争优势逐渐被削弱,以至于出现经营不佳的状况;国内价格和出口价格均下降较多,焦化行业的整体利润在下降,竞争成本优势已不明显,整体处于亏损边缘。

1.2 内部环境

一部分焦化企业自身条件优良,具有与国际接轨、开展国际业务的能力;但更多的中小企业内部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生产能力落后,在整体上制约了焦化行业的发展。

2 我国焦化企业所存在的问题

2.1 焦化企业生产规模不一,制约发展

初期建立的焦化企业是和钢铁企业配套的,但是建国初期我国钢铁企业发展较快,企业建立虽然数量多,但是规模都比较小,因此跟随建设的焦化企业规模也相对较小。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陆续又建立了许多不与钢铁企业配套的、独立的焦化企业,但是规模仍然不够大,相较于国外的一些大型跨国企业来说,竞争力较薄弱。现如今我国焦化市场,虽然一些大型焦化企业已拥有水平较为先进的机器设备,但在一些企业里,早先引进的水平较低的设备仍在运作当中,生产能力较为落后,导致焦化行业工艺装备技术水平整体不高,产品竞争力相对不足。这也是我国焦化企业所存在的问题之一。

2.2 可用资源日渐减少

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对环保力度加大,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优质的炼焦煤资源却越来越少,可用资源的减少也是对企业发展的一种制约。

2.3 焦化企业管理水平落后

一个企业的发展,除了自身产能的高低,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现存的焦化企业中,部分企业管理水平落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企业发展。

3 对焦化企业经营管理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

3.1 研究方法

查阅研读国内外焦化工业相关方面的著作和文章,收集对本研究有利用价值的材料。除此之外,收集相关会议的会议纪要以及国家相关部门的焦化工业方面的数据等,以作分析之用。按照竞争优势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和企业流程再造理论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我国焦化企业经营管理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制定相关发展战略。

3.2 研究结果

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竞争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我国焦化企业想要做到持续性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是重中之重。

3.2.1 企业联合与企业转型并进

我国焦化企业的现状仍是大中小企业并存的局面,而且小规模企业所占比例较大,从而导致焦化企业整体的竞争力不足。因此企业联合,从企业的产能、管理等方面获得规模优势,客服企业零散带来的劣势,使企业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有利的竞争优势,从而延伸企业的价值链。

把炼焦煤加工成焦炭,再销售给钢铁企业,同时生产甲醛、煤焦油等化工品,是焦化行业的生产链条。然而现如今焦化行业处于链条的中间位置,两头施压很不自在。如果企业进行发展转变,向精细化进发,生产出效能更高的副产品,实现从“焦”到“化”的转变。比如河北省某企业生产管道与城市煤气公司的供气系统并轨,将焦炉煤气生产的气化天然气通过煤气公司向城市用户输送。这样一来不但有效利用了焦化企业的资源,还补充了城市用气的缺口,既提高了企业效能又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这种副产品的盈利率要比焦炭等产品高得多。

图一 决定产业盈利五种竞争作用力

3.2.2 融合互联网+技术,打造技术核心

不管走到什么时代,技术都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道,只有建立和不断完善技术核心,开发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产品,从技术层面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目的是为了创造能够满足用户需要的价值,用户价值由下列公式确定: V=(G+F)/P

其中:V――用户价;Q――用户感知的产品质量;F――用户感知的产品特性;P――产品价格。由此,企业可以来调整产品的价值体现。

同时运用互联网+技术,在时间和空间各方面加强企业与市场间的联通。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线下同时宣传,扩大企业的发展规模。

3.2.3 整合提升企业内部管理,降低运营成本

企业内部进行组织机构调整,整合资源,在扩大规模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拓展企业价值链,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进行流程再造,学习更先进的管理经营经验,将国际竞争力扩大加强,逐步开展国际业务,保持企业优势赢得更广阔的市场。

4 发展战略部署与实施的三个阶段

4.1 战略部署阶段

战略部署是我国焦化企业经营管理发展战略的初期,主要有以下两方面:深化现代产业结构调整,调整产业结构,改革企业制度,整合公司架构,从管理层面入手,建立完善的公司运营制度;制定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在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有相应措施保证战略实施顺利进行。培养发掘各类专业人才,建设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得企业“上下一条心,里外一盘棋”。

4.2 战略实施阶段

战略实施阶段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过程中,要全方位的严格恪守,在原有优势基础上,注重产业成本的控制,着重点不能改变。

4.3 战略发展阶段

企业按照发展战略部署有条不紊地进行,逐步进入发展成熟期,这就意味着战略实施达到了目的,已经成功。在此期间,根据已经完成的战略,继续不断调整、完善、创新,使企业不断出现新的竞争点,常立于不败之地。

5 结论

目前,经济大环境处于不断发展阶段,我国焦化企业将不断迎接新的挑战。有挑战就要有竞争力,现存焦化企业要时刻关注企业发展的大环境,不断发掘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整合资源,实施现实可行的发展战略。站在宏观角度制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只有不断总结、不断提升,走国际化路线,适时做好企业转型,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才能使企业紧跟时代步伐不被淘汰。

参 考 文 献

[1] 杨清民.关于山西省焦化企业未来发展的思考[J].煤化工,2009(04).

[2] 王文军.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范式与路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09(04).

[3] 杜飞轮.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09(10).

篇4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中小企业的融资通道过窄。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公司债发行的准入障碍,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由于我国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备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影响创业投资的退出,中小企业也难以通过股权融资。

2.获得信贷支持少。因贷款交易和监控成本高等原因,银行不愿对中小企业放贷。同时,中小企业因资信等级低,缺乏抵押资产,融资成本高等原因,难以得到银行资金支持。

3.流动负债所占比例较大,而长期负债则占很少的部分。主要由于银行一般只会为中小企业提供短期贷款,而由于各种原因一般不会提供长期贷款。

4.中小企业之间互相担保,申请贷款。一旦一家公司因经营不善而蒙受损失,则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若短期内急需资金,中小企业之间会互相拆借,或通过内部融资的方式解决。

5.自有资金缺乏。我国非公有制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内源融资,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据国际金融公司研究资料,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分别占我国私营企业资金来源的30%和26%,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不足1%。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基本成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融资一般是通过两个渠道完成的。一是间接融资,即主要通过银行贷款;二是直接融资,即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企业股票上市等形式。但是,由于我国金融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

1.部分非国有中小企业经营效益相对低下,资信普遍不高。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一般较低,技术水平落后,难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市场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风险增大,中小企业原有的优势已逐步丧失,亏损企业增加。

2.部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规范。由于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制度落后,信息不透明,缺乏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增加了银行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审查难度,银行经营面临的风险较大。

3.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中小企业担保难、抵押难。企业要办理一笔财产抵押,需办理财产评估、登记、保险、公证等手续,涉及许多职能部门,并要提供多种相关资料,对于习惯进行灵活经营的中小企业而言,无疑会带来很大的制约。

4.银行信贷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以后,在信贷管理中推行的授权授信制度,以及资信评估制度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制定的,使信贷资金流向国有企业和其他大中型企业的意愿得以强化,而且近两年来,银行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大行业”集中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贷款具有金额小、频率高、时间急等特点,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在商业银行尚未将盈利最大化作为主要经营目标的前提下,这就影响了银行的贷款积极性。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1.政府层面――政府要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对中小企业给予政策支持

(1)税收优惠。这是最直接的资金援助方式。政府可利用降低税率、税收减免、提高税收起征点和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等方法对中小企业给予金融支持。

(2)财政补贴。政府可采取就业补贴、研究与开发补贴、出口补贴等形式对中小进行金融支持。

(3)政府可以考虑在财政预算中建立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准备金,或设立中小企业办互助会等形式,设立风险投资贷款担保基金。

2.金融系统层面――加快银行等金融系统改革,改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渠道

首先,具备条件的银行在进行改造时,要允许民间资本以建设投资基金方式参股。其次,国有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扩大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比例,并在贷款审批、结算、等方面提供给中小企业以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为中小企业筹集资金创造条件。最后,可适当考虑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

3.中小企业自身层面――中小企业要全方位提高自身素质

(1)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水平,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要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合法经营,规范管理,引进优秀人才,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来管理企业,规范行为,提高社会影响;要引进现代化管理模式,提高自身和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总之,只有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才能在资本市场上成功地进行融资活动。

(2)改善中小企业的信誉形象。中小企业的良好信誉形象在融资成功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可以建设诚信文化,凝聚诚信精神,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中小企业应注重自身信用建设,大力提高自身信用水平,提高信用意识。

4.社会层面――构建信用担保体系、分散化解信用风险

在建立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信用担保体系时,首先,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担保,成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应加大对担保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从市场准入、税收、资信共享等方面提供支持。另外,要建立再担保机构,降低担保机构的风险。担保是一项高风险事业,如果仅靠担保机构自身的资金实力,是很难实现持续经营的。因此,可以组建全国范围和省内范围的两级再担保机构,与直接面向中小企业的各种形式的担保机构一起形成的担保体系,来共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智能化;机械工程;发展趋势;探讨

中图分类号: F407.4 文献标识码: A

智能化是未来我国机械工程的主要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适应时展的需要,必须对机械工程智能化的现状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发展的趋势。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分析实现机械工程智能化的重要性

机械工程作为一种与机械的生产和应用具有密切关系的学科,其通过对科学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机械设备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社会的发展和运行过程中,机械设备作为拓展生产范围和促进生产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因而在各行各业中各种机械涉笔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加上机械工程中包含了多种机械与控制技术,在机械研发与应用过程中都离不开机械工程的应用,因而必须对机械工程进行有效的分析。

然而智能化并非一蹴而就,其涉及了方方面面的技术知识,因而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智能化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对于智能化的广度与深度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因而机械工程的智能化对于我国机械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加上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因而就必须对智能化的机械工程发展趋势进行探究。

此外,机械工程在人类的生存、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能有效促进企业生产机械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通过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实现,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并通过智能化的实现降低生态环境的影响,所以实现机械工程的智能就显得十分必要[1]。

2.我国当前机械工程的智能化现状的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的机械工程的知识系统也正在日臻成熟,而智能化是结合人脑构造以及功能的研发得出,智能化的机械工程是模仿人脑,进而利用机械替代人工进行劳动。虽然当前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就目前来看,我国机械工程智能化现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距离,我们过很多企业所采用的模式较为传统化,因而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均需要对现有的自主能力进行创新,尤其是在信息收集方面仍存在诸多的不足,因此我国机械工程的智能化现状有待进一步改进,才能促进企业更好地使用时代和未来发展的需要[2]。

3.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探讨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队机械工程的智能化发展的现状和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我们就必须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地促进机械工程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就笔者的几点浅见来看,我国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机械工程管理智能化是未来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管理模式是促进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实现而开展生产与经营管理的方式。能否选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能有效地配置和优化资本资源,进而将权责利具体细化到每个人身上,从而确保企业的各项投资决策得以有效的实施。因而未来机械工程管理的智能化在机械工程管理过程中不仅能实现上述功能,还能以最少的资源实现最优化的管理,提高企业信息的透明程度,因而未来的机械工程的管理必将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带来可能,同时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因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机械工程管理的智能化。

3.2企业产品的智能化是未来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体现

机械工程的智能化是实现企业产品智能的化的关键,而企业产品又是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的根本前提,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源所在,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确保企业产品的质量,并尽可能地满足消费者得以企业产品的多元化的需求,因而未来机械工程的智能化发展趋势势必导致产品的智能化,为实现产品的智能化,做好各项应对工作,通过生产智能化的产品抢占市场份额[3]。

3.3生产设备智能化是未来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趋势除了管理的智能化和产品的智能化,未来的机械工程设备也将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设备作为企业的重要固定资产,是企业开展生产活动的根本,因而一旦企业缺乏设备配合就只能生产部分简单的产品。且诸多复杂的产品无法生产。因而未来机械工程设备的智能化发展正是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的提升而兴起的,进而在促进企业设备管理有效性的同时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弥补传统设备中出现的不足,提高设备的经济效益。因而作为企业必须在未来的生产活动中注重智能化设备的引进,淘汰落后的机械设备,以智能化的设备生产智能化的产品,提高企业的智能化生产效率。

3.4机械工程智能化生产是未来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的根基

由于机械工程不同领域对产品结构、性能等的需求不同,机械工程智能化产品发展的模式、目标等也不同,对不同领域的智能化产品的生产应该根据具体需求而有有所差别。不能采用“一概而论”的方式,要针对具体需求,进行适当的技术、设备选择配置,使机械工程智能化生产更有效率,智能化产品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4]。

4.结语

综上所述,对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机械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性,结合当前我国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现状,致力于管理、产品和设备的智能化实现,应用用智能化技术充实、改进和提升企业的信息化与网络化,促进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提高机械工程的智能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东.机械工程智能化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J].硅谷,2013,10:3+2.

[2]朱剑英.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趋势[J].航空制造技术,2003,05:17-20.

篇6

关键词:战略财务报表分析;企业发展;思路

财务报表分析是报表使用者判断企业过去经营业绩,预测未来走势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财务报表分析的固有局限性,报表分析者常常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甚至是完全错误的结论。结合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提出基于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思路。

1财务报表分析的常用方法

通观目前市面流行的财务报表分析的有关书籍,可以大胆地把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统括为比率法和趋势法。所谓比率法就是分析财务报表中某个数据(指标)与另一相关数据(指标)的比率,藉以做出结论。趋势法是对不同时期财务报表的同一数据(指标)进行分析,藉以发现某种变动趋势。

至于财务报表分析的切入点,一般地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基于盈利质量的报表分析。常用的比率指标有:毛利率、税前利润率;常用的趋势分析法有:收入的趋势分析,成本的趋势分析,各项费用的趋势分析等。盈利质量分析关注的重点是成长性和波动性。

(2)基于资产质量的报表分析。常用的比率指标有:各项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率,资产对应负债的比率(比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常用的趋势分析法有:各项资产的趋势分析。资产质量分析关注的重点是资产结构和现金含量,而资产结构关注的重点是退出壁垒、经营风险和技术风险,现金含量关注的重点是财务弹性和潜在损失。

(3)基于现金流量的报表分析。基于现金流量的报表分析主要是采用趋势分析法,尤其是分析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变化趋势。

2不同行业生命周期和企业发展阶段的财务特征

通常,每个行业都要经历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个过程便称为行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地,行业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创阶段(也叫幼稚期)、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同时,每个企业也要经历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行业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财务特征是:

(1)初创阶段:没有或极少现金流量,需要利用财务杠杆积极筹资;

(2)成长阶段:有少量至增长的现金流,需要生产和技术能力;

(3)成熟阶段:现金流量逐步增长,需要采取控制成本的财务策略;

(4)衰退阶段:从能产生大量现金流到开始衰竭,需要采取提高管理控制系统效率的财务策略。

3基于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的思路

基于以上不难得出从企业战略的角度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是多么的必要。

3.1基本思路

第一,分析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所处行业的生命周期。这是财务报表分析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此,获取这方面的大量信息是成功地分析财务报表的前提。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行业周期,其财务报表的数据是不能相互比较的。

第二,研究企业发展的路径。同一行业,不同的财务报表数据也是不能轻易比较的,因为企业的发展路径不同。最明显的例子,两个处于成熟期的企业都在经营处于成熟阶段的行业,一家企业意识到行业处于成熟期,在维系企业发展的同时,及时地为企业转向做准备,投入大量的财力研发新的行业;而另一家企业还在扩张,将大量财力投入扩大再生产或广告费用,两家企业的财务数据显然会有很大的不同,前一家企业的财务数据很可能不如后一家企业,但从企业的发展路径来看,前一家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显然要比后一家企业强。

第三,研究企业转向的退出壁垒。即使企业在成熟期都能意识到要开发新的行业,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其过程中的成本和代价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因为,企业转向是要付出退出代价的,如果企业转向于一个完全不相关的行业,其退出壁垒是很大的。实践中,很多企业多元化经营之所以未获成功,就是因为退出成本很高。因此,如何在既有行业积累的基础上实现企业转向将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3.2需要关注的几个财务信息

3.2.1流动性

流动性一般是指企业资产变现的时间安排、金额及其不确定性,广义的流动性也指负债的到期(偿还)日期、金额及其不确定性。流动性主要考察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与负债的构成,并研究企业一年内可以变现的资产和应偿还的负债而加工获得的信息。流动性的实质是一个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现金流的分布和通过理财活动对现金流的重新安排,因此,基于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在关注流动性指标时,不能仅局限于财务报表的分析,还应同现财手段相结合。例如,对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分析,一般是通过按先前的赊销合约来分析他们的时间安排(还款时间)、金额和信用风险来计算的,但是,在现财环境下,我们还应当考虑可以通过一个“特殊的主体”(SPE)予以证券化,这样就能迅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现金流,大大提高应收账款作为流动资产的流动性。

3.2.2财务弹性

财务弹性又称财务灵活性、财务适应性,是指企业及时采取行动来改变其现金流入的金额、时间分布,使企业能够应对意外现金需求并把握意外有利投资机遇的能力。财务弹性既影响到盈利能力和未来现金流量的评估,又影响到风险的评估。因此,要得到这一信息,既要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又要离开财务报表去了解企业的一些不能在财务报表反映的资源如声誉、信用等级和融资能力,比如:

(1)在短期内增发新股或发行债券;

(2)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及时贷到急需的借款;

(3)调整理财和经营策略,如在不损害持续经营的前提下,销售一切可能销售的资产,改变可扩大销售迅速增加现金流入的经营策略。

3.2.3预期现金未来流量

现金既是价值(财富)的存在形式,又是支付和交换的手段。一个企业如果没有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入,就等于人体缺乏生命所需的血液,交易和事项有可能停止,企业将面临着在市场上消亡的命运。过去的现金流量信息,现金流量表就可以基本提供。但决策是人们决定未来的经济行动,它所需要的对决策有用信息主要是预期的现金未来流量。

3.2.4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概念。盈利,通常指反映企业当期经营业绩的那一部分核心收益(利润)。不过,现代企业的经营是十分复杂的,属于主营业务的商品生产或劳务提供,当然属于企业的核心业务,但许多企业不但包括多种经营,而且经常进行投资与理财活动,后两方面甚至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们带来的收入会大大超过主营利润,而他们可能引起的风险会使主营利润化为乌有。

篇7

 

关键词:企业文化 趋势 启示

随着新经济时代数字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已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因素,在这种新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企业所面对的竞争环境、管理对象、市场需求以及企业自身的经营方式、管理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企业文化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凸显出来。综观中外成功企业的发展不难看出,他们的背后都有着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松下电气公司、中国海尔集团等,其经营绩效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就是有着优秀的企业文化。实践表明,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之间沟通、交流和合作的通用话语和基础。可见,新经济一方面为企业文化增加着新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赋予企业文化以新的形式,呈现出新的演变趋势。

一、企业文化的演变趋势

趋势之一:人本文化趋势

新经济时代强化了企业文化的“人本性”。一方面,人们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创新使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要求企业具有强烈的人才意识,并运用各种手段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我们知道,高品位地不断创新是新经济的特点和要求。而创新的源泉来自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这就要求企业把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作为企业的中心和主题。另一方面,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的自主性、个性化、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等都将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鼓励,这些都促使企业在管理之中把对人的关注、人的个性和能力的释放放在首要位置,人的积极性的调动推到了空前的中心地位。可见,新经济时代的企业不是片面地发掘人的体力,更重要的是挖掘人的智力资源,发挥人的创造性。这一时代的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性管理,主张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与此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也必将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

趋势之二:融合文化趋势

新经济时代揭示了企业文化发展将在各民族文化的冲突、嫁接中逐渐融合的历史趋势。各国跨国公司在地域上的相互交叉与渗透,跨国界跨地区的企业战略联盟,生产销售合作、合资企业,跨国兼并企业等合作形式使不同文化交流、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企业要融入世界,实施跨国经营战略,面临着交往过程中如何缩小文化差异,如何增强企业学习、吸收外来高新技术,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如何应对西方文化的渗透,吸取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文化要素,并有效地抵制其腐朽文化的侵蚀,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企业文化战略新课题。即使同一国家内的企业,也面临发挥各自优势、资源重新整合、创造更大发展空间的重大问题等,这些都给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趋势之三:品牌文化趋势

品牌服务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有优秀品牌就意味着有市场竞争力、有实力、有利润。因为企业的品牌形象表征着市场对企业产品、服务、价值观、信誉、企业家形象等文化因素的认同和接受。一方面,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渐渐经过以价格为主到以质量为主的消费阶段开始重视产品的文化含量和服务品牌。当产品价格、质量接近的时候,那些服务周到、文化含量高、美誉度好的产品便成了消费者的首选品牌。未来企业,其企业文化的重点无疑会围绕创建品牌进行,这种企业文化建设既强调提高内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更注重提高企业外在的知名度、美誉度和顾客忠诚度。另一方面,将来的企业文化将不再是企业制度的衍生物或副产品,它将会和生产、服务连为一体,实现企业赢利。生产出好的产品,必须有与之配套的优质服务,才能获得消费者的称赞与青睐,才能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面对消费者这种心理,促使企业加强品牌意识、职业道德和文明礼仪的教育,在生产、服务上不断注入科技、文化和情感含量,便成为未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取向。

趋势之四:学习文化趋势

近年来,人类的知识大约是以每年一倍的速度向上提升,老知识很快过时,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使企业持续运行的期限和生命周期受到严重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将势必成为企业生存的生命之源。因此提高企业学习能力、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企业文化管理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企业终将要成为具有学习能力的有机体,将个人和团队的学习纳入管理的轨道,这将是企业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趋势之五:生态文化趋势

随着新经济时代环保运动的兴起,对企业提出了必须与环境协同、必须重视周边的生态环境的要求。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如果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只重视人的价值,忽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肯定会被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另外,未来的消费群体更青睐于绿色产品,企业通过“绿色浪潮”来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也将是一个发展趋势。可见,由于长期的传统企业发展习惯问题,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迫切需要生态文化建设。

趋势之六:信用文化趋势

企业的诚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反映了企业的信用、实力和形象,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经济发展之本。从2001年美国安然公司破产案、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信用危机案到2002年世界通信公司虚报利润案,无不说明没有高度内外一致的、以诚信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期望和行为,企业最终将失去竞争力并被逐出舞台。可见,一个企业最大的危机就是诚信危机,如果出现诚信危机,也将危机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积极倡导企业诚信经营,推广诚信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二、企业文化演变的几点启示

启示之一: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一是建立求才、用才、育才、激才、留才的有效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创造性发挥的文化氛围和有效模式。二是在注重员工的知识、技术的同时,要重视员工的职业道德、思想情操和人生观、价值观。三是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明确举贤任能的条件,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平等条件;健全奖励考核制度和分配机制,以情感人,彻底激发企业文化中人才要素及其价值的开发与利用。四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能力。加大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不断开发适合市场需要的、具有文化内涵和审美韵味的新产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篇8

1.员工培训在企业中,通过对企业员工进行一定的培训,能够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进一步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从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促进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对员工培训不仅提高工作能力,而且还能转变工作态度,其重要性就是维持人力运用的机制,需要有着健全的培训措施,才能有效的开展员工培训,健全的员工培训措施也是促成人才运用的重要途径。

2.人力资源发展人力资源发展其实也就是员工发展,培训和人力资源发展都是教育人才的措施,培训工作主要是提供工作能力,人力资源发展就是对工作的应对。在企业人力资源发展中最重要的就是因材施教,对每一位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了解,针对不同的员工进行不同的培训,能够做到符合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发展也包括对高阶级人才的培训,在企业中,高阶级人才是企业管理管理的核心。对高阶级人才的培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培训,而且还要对实践经验进行一定的培训。所以说员工培训与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是全方位的,二者缺一不可,通过加强培训与人力资源发展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多元化的人才。

二、员工培训与企业人力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

1.对员工培训的不重视在企业中,领导人并没有对员工培训进行一定的重视,对员工的工作能力有着制约的作用,由于企业员工自身并没有重视职业生涯的规划,导致培训工作并不能有序的进行,不仅影响了企业员工的自身,而且还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2.培训机制不健全在企业中由于对培训的不重视进而也就导致了培训机制的不健全,对培训的各个环节不能有机的衔接起来,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对某一技术进行一定的培训,不能有效的贯穿到企业的全过程中,就不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从而也不会起到培训的效果。

3.培训方法的落后在大多数的企业中都是根据企业的未来发展开展培训工作,从企业培训内容来看,由于培训范围较小,内容较为老套,培训的手段较落后,并没有应用先进的培训技术,只是一味的进行面授的形式,从而就不能有效全面的开展培训工作。

三、员工培训与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新趋势分析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员工的培训与发展是新趋势之一,同时也是系统化导向的趋势和知识化导向的趋势。

1.系统化的趋势系统化导向趋势就是企业对员工进行一定的培训与发展,通过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的效益的一种连续性的措施。在企业员工的才能中,并不是一直都是呈上升的状态,时间久了就会出现下滑,由于随着知识化时代的到来,就要对企业员工进行一定的培训,能够有效的满足现当今的知识化时代,由于现当今社会是人才的社会,企业中的人才直接决定着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所以说对员工培训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未来的发展。企业员工担任的职务并不是一直不变的,提高了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进而就会促使企业员工职务的提高,在职务提高之后,由于没有一定的能力,就不能有效的发挥出职务的效果,需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通过利用连贯性的方式来挖掘企业员工的潜能,进而对企业员工自身的职业有着合理的规划,从而更能促进企业未来的发展。所以说在企业中对员工培训与人力资源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知识化的趋势在现代企业中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不仅要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而且还要对知识进行一定的管理和创新,同时这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主流方向。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化与知识化管理的到来,必须要深刻认识到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培训工作,就是必须要加强企业员工的知识经济。企业中的知识经济就是对企业信息以及知识进行一定的创造和创新,比如在企业中实行电子化知识产业的经营模式。知识经济要求就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有效的进行知识产业的模式;在企业中对知识进行一定的管理,通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对知识进行一定的创造,从而在现代企业中利用知识来进行管理。在现代企业中还需要注重知识资本,通过运用一定的才能创造出来的价值要高于生产经营带来的资产价值,把知识资产的创造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经济的效益,而且还能对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结语

篇9

关键词:建筑经济;建筑企业;私营建筑企业;公有制建筑企业

一、引言

当前建筑经济受建筑企业经营模式、改制合理性以及法制环境等问题的影响,使得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进程受到了阻碍。基于此,相关建设者应根据建筑经济的发展情况谋求新的趋势方向,即绿色化、全球化以及工业化。这样一来,建筑企业就能针对运营问题,以优化建筑行业法制环境、加大公有制建筑企业改革管理力度以及提高材料设备应用科学性等作为未来发展方向。这是推动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内容,建设人员应在其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途径道路,以缩短其目标达成时间。

二、建筑经济发展现状

在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间,单就青海省建筑业的总产值就达到将近20亿元。据相关统计证实,该省建筑业产值是以每年增长10%的状态向前发展的,这就使得建筑经济在全省范围内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比重。从可观的建筑经济发展成果来看,地区私营建筑经济以及公有制建筑经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际建设发展过程中,这两者建筑经济体制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影响。其中私营建筑经济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即法制环境的局限性和企业经营规模的局限性。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使得私营建筑企业因缺乏法律保护而受到部门机构乱收费乱罚款的影响。私营建筑规模偏小,使得其防范风险的手段和经营模式较为单一。此情况,使得建筑企业的融资渠道拓宽受到阻碍。另一方面,公有制建筑企业的运营管理存在贪污和经济改制不合理的现象,这就导致建筑经济资金大量流失,从而使建筑工程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目标。上述几种情况,均阻碍了当前建筑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相关人员应谋求新方向,以实现发展局限性的突破。

三、建筑经济发展趋势

1.建筑经济发展趋势--绿色化。“十二五”期间,发展建筑经济的建设者开始认识到绿色建筑的重要性。因此,在未来绿色建筑的作用目标可从应用环保节能型施工材料设备以及注重资源利用效率两方面入手来进行实现。在应用环保节能型施工材料设备时,其不仅要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要求,还要具备无污染、低能耗的作用效果。对于绿色建筑对资源利用效率的要求,建设者可通过优化节能型、环保型的建筑结构设计,来提高水、土地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利用效率。此过程,建筑结构设计者要遵循“开源节流”的原则。在进行实际建设的过程中,人员还要注重周边环境的保护,即通过尽可能的减少施工噪音,来降低周边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此外,还要在设计中加入人性化设计因素,以满足当前建筑用户不断增加的舒适度需求。绿色建筑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实现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方向,建设人员应加大科研力度,以增强新兴建筑材料技术的作用稳定性。2.建筑经济发展趋势--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建筑经济也应跟上其进程。就我国目前的全球化发展环境,自加入WTO以来建筑行业经济建设市场就得到了极大拓宽。因此,建筑经济发展人员应在明确自身不足基础上,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不断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稳定性、耐久性。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科学技术的优化应用在世界民族之林找到发展建设的一席之地。2013年,同志提出了“一带一路”经济建设带,也证实了这一发展趋势方向。建筑经济建设者应积极参加国外经营文化论坛,进而在交流学习中细化全球化建设方向的实践道路,从而从多元化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找出符合本土化建设的措施方法。3.建筑经济发展趋势--工业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建筑行业经济也应根据自身建设情况,找到跳出瓶颈的发展方向。工业化是建筑业实践科学技术应用效果的重要内容趋势,相关建设者要改变自身的思维意识,从而从深化经济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升建筑业进行工业制造的水平。其作用方向主要集中在运输水平、科学技术应用水平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这种发展趋势将大幅度提升建筑产品质量。即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水平、建筑基础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及建筑形式的多样化,均能在工业化建筑经济发展趋势下得到实现。工业化建筑经济发展趋势目标的实现,需要建设者把眼光从先进的技术内容应用转移到自身发展条件上来。即按照国内建筑市场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的普及科学技术;改良建筑管理制度,从而适应全球化、绿色化的市场经营现状。此实践过程,建筑经济发展建设人员需将创新技术应用作为基本原则,这是转换到工业化发展方向上的重要依据。

四、未来建筑企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1.优化建筑行业法制环境。当前建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相关法律法规或是其他监督管理制度跟不上节奏。此情况,使得建筑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巨额利益,这就导致建筑经济环境存在一定局限性。为此,建筑业建设人员应根据建筑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和相关监督管理制度。这一趋势,是使建筑企业朝着健康稳定的状态方向向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建设者应将其重视起来。2.加大公有制建筑企业的改革管理力度。公有制建筑企业的改革,管理人员首先要明确产权制度的作用对象,从而找出责任单位,这就能有效避免建筑企业因而导致国有资本流失问题的出现。其次,企业管理者还要加大人力资源的管理力度,从而实现提升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目标。最后,政府部门应将经营管理方向等方面的职权下放,从而使公有制建筑企业摆脱以往经营过程的束缚。3.提高建筑材料设备应用科学性。随着建筑行业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能源的需求与消耗成为了阻碍建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问题。因此,建设人员可通过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合理性,从而使其作用于能源使用的可持续发展过程当中。例如,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时,方案内容的确定既要满足当前人们对其应用的舒适度需求,还要提高材料设备使用的效率。由此可见,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是实现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趋势目标的关键。4.改进私营建筑企业发展模式。私营建筑企业是我国建筑行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其当前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设人员可将改进企业发展模式作为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政府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为私营建筑企业提供保护,从而实现企业经营模式改革的有效性。

五、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经济与建筑企业发展趋势的实践需根据建筑行业当前的发展建设现状,只有这样才能具有针对性的改良当前经营建设模式的弊端。此过程,建筑经济发展建设者应明确绿色化、全球化以及工业化,已经成为未来行业建设的必然方向,并将其体现在政策制度条例中。这样一来,建筑企业就能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具体的调整内容包括:优化建筑行业法制环境、加大公有制建筑企业的改革管理力度、提高建筑材料设备应用科学性以及改进私营建筑企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陈伟.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23:102-104.

[2]毕天平,杨雪梅,高东燕.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建筑企业发展形势分析[J].建筑经济,2016,04:5-7.

[3]王晓虹.中国当代建筑经济及建筑企业发展的趋势[J].财经界(学术版),2016,12:15.

[4]王洪波.建筑企业发展趋势及对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和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19:143.

篇10

就目前来说,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提升以及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但是好的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的竞争程度,一些行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市场剧烈竞争发展缓慢,其中就包括机械电子这个行业,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2014年我国的机械电子产品生产率并不是很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机械电子不断地加大进口的数量。进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就使得进口的金额大大提升,从前三个季度的数据来看,机械电子的进口金额高达170亿美元多,这就使得我国自己生产的机械电子产品在市场上出现了较低占有率的状况,也就是说我国自己研制的机械电子产品销量并不理想,其在市场上的转化率还处于较低的水平。这种状况体现出了机械电子市场的几个问题,其一就目前我国的机械电子行业大部分企业依然在使用较为传统的生产设备,这些设备大都不具备智能和自动技术;其二是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来讲我国在科研方面的发展速度还处于比较缓慢的阶段。新技术的产生率并不高,能够在市场上有较大占有率的品牌往往是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而拥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在消费者市场中认知度又较低;其三是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对于机械电子并没有投入较多科研经费,一直还是以模仿其他优势品牌产品为主。其四是我国即使掌握了一些机械电子的关键性技术,但是这些技术相较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2]。

2探析机械电子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

(1)我国机械电子系统的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对于机械电子领域可以说是比较新鲜的话题,在机械电子系统中加入人工智能将是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的优势是什么呢?其不仅可以对现有的机械电子提供更好的运行环境,还可以增加机械电子的准确性,人工智能对于机械电子的这两点贡献也是社会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就是说我国的机械电子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将人工智能纳入未来发展的计划中。

(2)我国机械电子系统的实时快速发展趋势。市场的发展不仅需要机械电子具有较好的运行环境以及具备准确性,还需要机械电子系统具有实时快速的特性,在准确性的前提下还要把效率不断地提高,在机械电子系统未来的发展中计算机的处理芯片的应用将会得到较大的推广,因为这样的处理芯片可以将机械电子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速度进一步地加强,可以大大提高其使用的效率。

(3)我国机械电子系统的技术创新发展趋势。技术创新是每个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想要获得发展必须要做的工作,对于机械电子系统来讲,技术创新是未来发展的核心趋势,企业必须要将技术创新纳入企业发展的重点工作计划中,在技术创新上要不断地对技术创新进行的科研活动加大经费的投入,做好前期的市场调查以及市场分析,把握好未来市场的发展方面。同时还要在研发的时候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提高科研的水平,打造我国的品牌机械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