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高效课堂范文

时间:2023-05-15 15:43: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数学高效课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篇1

关键词: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当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制约教学效果的问题,这需要数学教师努力采取措施来解决,以促进高中数学教学实现高效。怎样做才能实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呢?这是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所关注的问题。

一、把握数学课堂导入艺术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必需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准确掌握课堂导入艺术,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1.妙笔生花,设疑激趣――悬疑导入法。教师要认真思考如何设置悬念,在什么地方设置悬念,设置什么样的悬念。悬念能使学生产生心理追踪,诱导学生主动去探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及源泉,教师设置悬念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置合理、精当的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爱去探究知识,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理解知识,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掌握新知识。这也是高效课堂的表现之一。

2.温故知新导入法。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获得新知识,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扩展。例如,在教学“圆的标准方程”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运用温故知新导入法。教师提出已学过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积极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整体上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效率。这样既实现了数学知识的连贯整合,又构建了高效课堂。

二、课堂教学中的情景教学

合适的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不断产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投入到学科知识中,有利于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

1.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教师要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运用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和学习数学的能力。例如,对课本上的公理、定理、公式的讲解,教师可以利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素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联系到数学概念和方法上,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高效课堂的建立。

2.灵活变题,变迁情境。教师要注重情境的变迁,引导学生随着由浅到深问题的解决,渐渐适应较为复杂的问题,逐步养成用数学思想看待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习惯,培养举一反三、灵活应变能力。

情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以及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学情景的设立要依据一定的原则,要为学生学习提供有效的、有吸引力的信息,将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保持充足的数学学习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这样才能更有利于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实现。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

数学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而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灵活性等特点正好符合数学教学要求。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组合教学方式,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媒体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以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多媒体可以很好地展示事物发展或推理全过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有利于提升数学课堂效率。例如,在讲三角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时,多媒体可以利用它的图画特性将抽象的、理论的东西形象化,将空间的、难以想象的内容直观化,使学生能够直观清晰地观察各种情况时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学有意识地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2.多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多媒体强大的交互性使得课堂教学中原本枯燥的知识说教更生动化,更易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与教师能自由调整和控制学习进程,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愉悦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

构建高效课堂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高中数学教师要结合高中学生实际认知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和发展的教学方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以及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进行探索与研究,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刘艳玲.浅议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的作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1).

[2]苏振莉.从实践角度出发探究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5).

篇2

关键词:教学效率 分组教学 过程评价 利用栏目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成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分组教学作为区别于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成为很多教师践行新课程的主要课堂组织形式之一。笔者通过自身实践体会到分组教学的确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但需要首先做到如下几点:

一、晓之以理,让学生认识到分组学习的意义

今年是河北省第一年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讲,他们一直以来都生活在“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环境中,进行被动接受式学习。而且,高中生相比初中生独立性增强,心理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定的闭锁性,如不愿意与家长、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而将其隐藏的内心世界诉诸于特殊的笔记本中。在课堂上表现为,高中生少了初中生争先恐后回答问题的场面,很多学生不愿意或者不敢在课堂上表达观点,有些时候老师不得不自问自答。为此,在推行分组教学之前,应当首先向学生说明数学学科分组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帮助学生了解分组教学的意义——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针对某些具体的问题,如函数的概念,自学往往很难理解,甚至可以说是费解,但是在与同学的讨论中能够更快地找出自己的疑惑所在、找出概念的关键所在并尝试运用概念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再听老师的讲授,目标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从而达到提高听课效率的目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开口说、大胆说、大声辩”是进行分组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二、分层搭配,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

分组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把一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开展课堂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是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载体,为此,适当地分组成为分组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笔者主张在教师在对学生高中数学的学习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学习态度进行综合量化考评,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等级,以此为根据,按照ABC的组合进行分组,每组4~6人为宜。这样,遵从“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数学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到一起,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既有利于小组之间公平竞争,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又有利于组内学生互帮互助,形成互促共进的学习氛围。另外,小组长的选择也是分组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对此,笔者认为采用“组长轮值制”比较好,可以增强每一位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从而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过程评价,激发学生分组学习的热情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对学生评价提出了新的建议:“相对于结果,过程更能反映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体现出学生成长的历程。因此,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和态度,数学学习的自信、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数学认知的发展水平等方面。”在“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和态度、数学学习的自信、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数学认知的发展水平”四方面中,认知的发展水平是最容易测量的,可以直接通过考试分数来衡量;而其他三方面其实也可以量化,如根据课堂回答问题的表现,踊跃回答问题而答错者获得0.5的加分,回答问题而答对者获得1.0的加分,同时其所在组的其他成员能够获得0.1的加分,不积极参与讨论、上课走神者将受到0.1的扣分,同时当日轮值组长将被扣0.05分等等。如此,量化了的成绩让学生感受到分组学习和他们自身息息相关,认识到同组同学的表现和自己的成绩息息相关,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分组教学良性发展。因此,科学评价是分组教学有效开展的关键。

四、因“材”施教,最大化地提高分组教学的成效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原则

一、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弊端问题

1.1课堂提问忽视学生自主性

新课改大力倡导自主学习,摒除了传统“一刀切”“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不少高中老师依旧我行我素,抑或曲解了课程改革的内涵,虽把课堂提问视为提升教学有效性的一大重要手段,却只是关注了提问的“量”,忽略了提问“质”的提高,反而忽视了班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

1.2课堂提问不顾学生的思维

好的课堂提问,不仅要质量过关、数量合理,而且还要能够被学生真正消化,这才能真正发挥其效用。然而,一些老师只顾自己提问,完全不给学生留思考问题的时间便公布了答案和解题思路,这种情况下,学生还没有花时间去思考问题便已知晓答案,长此以往,学生慢慢就会形成依赖性和惰性,数学思维能力也就无法得到提高。

1.3课堂提问未迎合学生需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提问还应迎合学生心理需求,提问只有和学生的心理需求紧密结合后, 才能够真正实现有效教学。现实情况是,部分高中老师完全没有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心理需求,他更多的只是自顾自地设置问题,不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所以造成学生对一些过于困难的问题完全没有思路,也很难认知和理解清楚。

1.4课堂提问灵活度稍显逊色

不少高中生反映老师施行的提问教学灵活度不够,过于僵硬的表现有碍学生的学习步伐,具体表现为三点:一是提问次数、问题数量过多,且问题逻辑关系不明晰;二是老师和学生偏爱的提问类型不相一致,提问范畴较小,损耗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老师表面上会观察、听取和参与学生的问题讨论环节,但实际上还是一意孤行,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解释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高中正是数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时期,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提倡多年,但是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引领下,一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依然保有大量应试教学的特征。教师是高中数学教学实施的绝对权威,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依然以教师的机械讲述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所教的内容也是那些与考试紧密结合的内容,教学的方式采用灌输式,学生在这样的数学教学中缺乏自主性,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被严重压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样的课堂教学极大阻碍了高效课堂的实现。因此,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现高效课堂,就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多方法,如,教师可以运用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可以采用联系学生生活实践的方式,还可以采用设置悬念的方式,等等,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作用。以悬念设置为例,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实际以及学生需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设置悬念可以有效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如,在教学“函数的表示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举了一个例子:在某市公交公司“招手停”公交车的运行中有这样的规定,公交车在行驶五公里(含五公里)以内其票价是两元,在超出五公里之后,每增加五公里票价增加一元(不足五公里的按五公里来算),如果某一段的线路其总里程是二十公里,请你根据题意来写出票价与路程的函数解析式,并以此为基础画出函数图象,这样的问题悬念设计,可以极大地激发起学生探究“函数表示法”的兴趣,在探究悬念问题的过程中,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树立良好第一印象,增加学生学习信心

2.1开学第一课:矫正

很多老师在高中第一课会是这样的步骤:介绍自己,然后开始讲课,学生就开始学习他们心中感觉困难的课程。对学生调查后我发现,对数学有信心的仅仅是少数人,大多数还处于一种惧怕状态,如此开始一门课程,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接受能力都会缺乏,出现上课不听讲的现象就不足为奇。所以,我们先要告诉学生,他们所面对的不是一门专门让人失败的学科,数学学会遇到困难和问题,但问题和困难不是数学的终点,成绩的提升在于发现和解决困难的过程中。

2.2鼓励教学

大多数老师在学生犯错时会选择严厉的批评教育,尤其是学生多次犯同样一个错误的时候,如果教师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会使用语言暴力。然而一味地批评是大忌,高中学生逆反心理强,心灵脆弱,过多的批评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我们发现,有一些学生甚至会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一门学科,这其中数学老师占多数。因为数学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的学科,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批评他们为什么会遇到问题。如果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信心便会不断增强。

三、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原则

短时高效是高效课堂建设的基本原则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一节数学课的教学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在一节课中所能利用的教学时间也是非常有限的,同时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时间也并不多,在这样短时间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想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就需要以高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从这个角度来说,短时高效是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

四、结论

近些年来,考试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变得越来越灵活,考试的新变化,让一些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更多地重视一些难度相对较大的综合试题,这样的教学倾向势必造成教师对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法的忽略,这对于高效课堂的实现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高效课堂建设,对促进高中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的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建设依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因此,本文开展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相关问题研究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在本文中,本人仅以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表达自己浅陋的观点。数学的神奇在于有时候,难以用语言来表现。高斯说:“有时候,你一开始未能得到一个最简单、最美妙的证明,但正是这样的证明才能深入到高等算术真理的奇妙联系中去。”这是我们继续研究的动力,并且最能使我们有所发现。数理不息,探索不止。

【参考文献】

篇4

一、教育教学观念要与时俱进

更新教育观念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和重要保障。因此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要与时俱进,才能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同时,正确的的观念就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环境的正确反映。人类的行为都是受行为执行者的观念支配的,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行为的结果。在教育领域,教育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教学观念不解决,即使有好的教材,好的教学方法,也无法到达教育成功的彼岸。课程改革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在理念、体系、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新教材都有了很大的转变,体现了时展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宗旨,这是对教师的挑战,也是提升教师能力的机遇,我们应认真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要做到以下几点: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从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由从课堂的封闭教学转变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开放性教学;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发展能力的教学。要完成以上目标,教师应由数学课堂的组织管理者变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者;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知识的引导者;由教学任务的完成者变为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和发展者。

二、师生关系要融洽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学习,思维认识活动就更加积极活跃,学习起来就更加主动,更加轻松愉快。数学课堂中,如果师生心灵相通、关系密切,就能较好地促进有效教学。要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作为数学教师首先就要具有亲和力。只有充满爱心的教师在数学课堂上,用心灵沟通打动人心,用真挚关怀温暖人心,用魅力教学赢得人心,用和谐情感感染人心,才能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和谐、民主、充满爱心的教学气氛,不仅仅是对学生心灵的呼唤、创造力的期待,而且是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民主平等、以人为本的氛围,是在张扬一种与时俱进、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

三、课堂教法要有效

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情选择不同的教法,即因材施教。教学应有艺术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创造力,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只有灵活机动的寓学法于教法之中,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营造高效率的课堂。

四、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及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将现代教学媒体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具体体现:合理继承传统的教学媒体,如课本、黑板、卡片、电子白板等,恰当引进现代化教学媒体,如利用power point、flash、几何画板等制作课件,二者结合,既能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得到享受,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提高数学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例如,在 “函数的图象”的教学中,用flash制作《用沙摆演示简谐运动的图象》,向学生们展示函数图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研究该函数图象的兴趣。用几何画板演示振幅、平移、周期这三种变换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形变的过程,由静到动,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亲身体验“形变”的过程,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数学课堂的进程要富有创造力

数学课程标准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看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堂中,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探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示自我,独特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数学课堂成为了智慧飞扬的天地。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始终围绕问题进行观察、思考、操作、调查、信息处理、交流表达等探究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能力与评价、表达及创新能力。探究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身与心、知与情的高度投入的过程,言语活动、操作活动、合作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身心资源,将学生的智能学习、情感学习、操作学习融合于课堂教学之中,让我们看到了理智与情感、逻辑与直觉、动脑与动手、共性与个性互动。

六、数学教学要与现代教学技术整合

篇5

关键词:构建 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教学 有效性

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应以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及当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倡导阅读自学、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预习一展示一反馈”教学模式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尤为重要。

一、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我校现在进行的“5305高效课堂”即一课分为3段:5分钟复习——30分钟课堂讨论——5分钟总结。30分钟内让学生8人分为一组进行集体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流程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知识——拓展运用——反思归纳。

以上并非一中机械、僵化的模式,根据几个环节的特点可以灵活调节,变化应用,实践证明效果较好。

二、倡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

课前自主学习我们通常也称之为课前预习,指学生在上课之前根据教师的提示或者自己的学习要求,预先设定将要学习的目标内容,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等。但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深度和达到的要求,可以根据个人的不同自学能力而有所不同。我一般要求学生完成预习案,将重要的定义或概念画出来并重点进行解读和记忆,如果暂时不能理解就作为问题留下来,以备上课时有针对的听取老师的讲解。

三、有效组织素材

数学学习素材是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价值、形成正确数学观的重要资源。素材的选择不仅关乎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动机以及对数学的理解,而且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潜能的发挥,决定学习活动能否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在教学预设中,组织学习素材主要目标:首先,能引发探究的动机。要让教学内容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诱惑性和吸引力,学习材料的“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应是首当其冲的,无数成功的数学教学实践事实上都已充分地论证了这一切。其次,能支持探究活动的展开。教材在没有进入教学过程之前,只是处于知识储备的状态,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

四、实现课堂高效

教师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

五、创设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情境策略

把数学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促进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积极开展合作探讨、交流得出很多结论。当学生所得的结论不够全面时,可以给学生留下课后再思考、讨论的余地,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培养他们自主动脑、力求创新的能力。合作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课前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堂中解决,课堂中未弄明白的问题课后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小组解决,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请教老师,实现真正的“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没有问题就寻找问题,鼓励引导学生在同桌、临桌之间相互探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体验问题的解决过程,更多地鼓励学生独立审题,合作探讨,把问题分析留给自己,这种做法的出发点就是避免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当然他们归纳基本步骤和要点遇到困难时,教师应施以援手。

六、优化教学内容,促课堂教学增效策略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要看教学的内容是否与课程标准吻合,是否能够体现事先制定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是否有效,是关系到课程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学生是否能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提高技能的关键。因此,教学内应该在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应该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效,有效的教学内容,容易使学生接受,能够适合水平不同的学生学习的需求,能够兼顾到每一个学生。新课标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即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我们说的教学内容优化,不能是只停留在教学内容是否能够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层面上,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吻合是对课堂内容优化的最基本标准。我们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考虑不同的教学对象,当教学内容过难或者过容易,或者不适合时,对于我们的教学对象将是无益的,教学将是无效的。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仍有待于深入的探索。构建高效课堂,关键在老师,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课改的实践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思考,不断研究,才会最终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篇6

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标准

第一,高效利用数学课堂教学时间。就全面普遍情况而言,我国高中的课堂时间一般是四十到四十五分钟。虽然数学一直是学校、教师、学生与家长心目中重要学科,但一个学期的总学习时间非常有限。高中阶段,是学生课业负担最重的阶段。学生要应对多个学科的学习任务,在数学学习上也经常力不从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则是为学生减负的有效方法。课堂是否高效,取决于课堂时间的利用率高低。高中数学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递尽可能多的知识,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第二,促进学生能力的协调发展。素质教育的实施,让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应试教育体制,对于我国教学活动的影响非常深远,许多高中数学教师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而高效的课堂,则是培养学生多项学习能力的课堂。在高效的课堂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数学学科知识的传递,还应该讲究学习效率,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在课堂中查漏补缺,促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二、构建高效高中数学课堂的策略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数学教学目标

高效的数学课堂,必须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明确教学目标,从而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针对课本内容选择合理的学习目标,选择学生愿意接受的授课方法,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保障。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积极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并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丰富知识结构,提高其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在讲解《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时候,教师要了解学生对直线倾斜角与斜率的认识程度,从而明确教学难点,同时设计一些合理的教学活动,包括游戏或者竞赛活动,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二)利用情境创设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利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他们注更乐于融入到课堂活动中,课堂效率会能够提高。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教学素材。情境创设的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找到更多的学习思路,让学生感受能够化抽象的数学知识为形象、具体的知识,从而易于理解。例如,在讲解《流程图》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从高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取情境创设的素材。每年,学生都需要设计自己的元旦文艺汇演。教师可以利用高中学生元旦文艺汇演流程,给学生展示流程图的实用性,让学生理解流程图的具体作用。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往年的元旦文艺演出图片,从准备环节到演出过程、结尾,展示事件发展的流程性,促进学生在形象的回忆中理解数学知识。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提高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是促进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教学行为。一些数学问题单靠学生的自主思考是不易解决的,而合作学习则会极大地降低问题的难度。对于一些具有合作意义的数学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学习,有利于教学效率提高。比如在讲解《概率》相关知识点的时候,为了锻炼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发一个属于小组的公平游戏。通过小组内成员的相互配合与合作,简化学习任务,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结束语

篇7

一、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方式

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约束是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教师应当对落后的教学观念进行创新,通过先进的教学思路、新颖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方式推动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而建设。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应试条件下产生的题海战训练方法和填鸭式授课方式,面对应试教育影响下产生课堂教学问题,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是提升课堂教学成效的主要途径。第一,教师应当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并据此对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选择,通过对僵硬枯燥旧式教学的变革,实现数学教学课堂新鲜感的创造和学生数学知识兴趣的培养。同时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进行引导,最终实现提升数学课堂效率的目的。高中数学新课标的重要要求是高中教学思路的创新。第二,高中数学教师应当从新课标要求出发,创新和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进而使数学教学方法符合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可不采用一成不变、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通过改革和创新高数数学教学方法,满足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需要。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所有学科学习中普遍使用的真理。具有兴趣的学生才能够实现自身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进而通过主动性的学习对数学学习中的兴趣进行探寻。理论性强、表述抽象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特点,这使得传统教学中教学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收获不大,很多学生也在培养自己的数学兴趣时也纷纷以失败告终。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师应在新课标的启示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具体操作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第一,结合学生各阶段的学习特点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应当对学生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特点进行深入了解,通过对其本阶段学习和接受知识的习惯方式的有效把握,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数学教学活动,进而突破乏味、枯燥、死板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数学兴趣的有效培养。

第二,借助辅助教具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与数学教学相关的视频、图像等内容在课堂上展现给学生,利用先进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将数学知识更加直观的展现给学生,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数学知识。

第三,对教学导入精心设计。高中数学教学需要良好的开端,通过这个开端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讲授的重点内容和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学生在了解学习内容和产生兴趣后,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具体实践中教师可利用生活中的故事、人物、新闻等和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和情绪引入到数学教学中。

第四,建立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气氛。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角色定位,不仅要负责数学知识进行讲解,还要通过自身广博知识、高尚品德对学生的学习和思想进行引导。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会不自主的效仿教师的言行和品质,进而实现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进而实现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学习的目的。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作用之一,能够积极的推动其他学科的学习。高中数学教师不仅应当将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加强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进而实现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终极目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目的,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其中总结反思、独立思考是培养的重点。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应当对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形成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中获得新知识和新思维。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能力是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建设的重点所在,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在数学教学计划中纳入这两项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推动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进而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四、结语

篇8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在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在高中数学课堂通过师生互动、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题型、课程整合等几方面实施有效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推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1.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改要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为此,需要教师全身心的真情投入,需要在完善教学活动和完善个性两个方面共同努力。所以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以师生感情为纽带,彼此接纳、彼此沟通,相互激励、共同促进和提高。笔者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1.1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让他们有了自信心,只有这样,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1.2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策略。

1.3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教师情感关系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2.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最重要的因素。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学生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它们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同学们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对某一例题的推演,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领会,能力也得到发展。

设计课堂教学层次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来组织课堂教学。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能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3.倡导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

在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要适当地组织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动手、动脑,完成探究活动,并和学生一起分享数学发现的欢乐,一起为解决某些数学问题而思考、猜测和尝试,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自主探究性学习应体现以下几个原则:①情感性原则(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宽松、和谐的环境和氛围更能促使学生自主探究。);②主体性原则(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③指导性原则(教师要通过巡视,及时捕捉学生探究的各种信息,并进行针对性、适度性的点拨和指导。);④培养兴趣原则(兴趣是探究的前提,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⑤创新性原则(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给学生充分自由想象的空间,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 );⑥分步完成原则(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局限,教学中的探究不是一次就能完成,而是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产生矛盾――继续探究”的形式分步多次完成。 )

4.倡导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

4.1合作小组的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开展,首先要建立学生小组,在组成时考虑“质和量”两个因素。在人员“质”的方面,按照学生的知识程度和能力水平搭配,由好、中、差三类学生组成小组,使优等生可以带动学困生,在学习上共同进步,在人员数目上,小组规模不大,由4~6人组成。成立小组后,选定小组长。小组长担负着联络教师、召集、督促、检查小组成员的任务,同时还起着带领、协调、疏通的作用。

4.2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的评价。新课改下的小组合作的评价要实行激励小组集体合作达标和激励个人竞争达标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确立全新的合作学习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合理评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能尽快提高他们的合作技能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的评价要体现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无论是过程评价还是结果评价,也无论是对小组集体评价还是对个人评价,都必须把“小组合作表现”列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1]汪超玮.浅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J].素质教育论坛,2013(1)

篇9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效率;学习兴趣

在学生的高中学习阶段,数学是一门难度较高的课程,它需要学生拥有缜密的逻辑思维与活跃的想象能力,而这些思维与能力主要靠后天的培养来获得。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提高课堂效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不再对高中数学望而却步。下面,就对如何打造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做一

探析。

一、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而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在面对这种问题时,应当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这样很容易使学生感觉到上课内容过于乏味,而无法集中精力去听课。教师可以进行趣味教学,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在上课的过程中,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二、让学生自主讲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教师单方面进行知识传授,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的难易程度,将知识点划分成几个方块,并且每堂课安排不同的学生对稍微简单一些的知识点进行课堂讲解,让学生对讲解的内容进行独立的思考,再把思考结果呈现给大家。而对于在听课的学生也能够学习到来自于讲解的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精力也更加集中,课堂效率自然得到了提高。在学生讲课结束后,教师可以对一些较难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完善学生的思维结构。

三、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举一反三”

教师在进行习题讲解时,应当抓住一些较为重点的知识点,举出一个典型的例子,并且进行仔细地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列出每一个解题步骤中运用到的知识点,让学生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点来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

教师应当掌握高中生的学习规律,将提高课堂效率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追求更高品质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卢秀艳.浅谈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2.

篇10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高效课堂;导学案;策略

新一轮课程改革涉及到课程理念转变与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和课程内容的更新等等。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简单的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学习目的也不应只限于传统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掌握。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高效课堂”正是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中走进我们中学校园的课堂。本课题正是研究高效课堂在艰难的起步中,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研究数学学科方面实施有效教学的因素,为实现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教育、教学新理念等所做的初步探索,寻求有效教学的理论支持,解决什么才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问题,以及我们如何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从实践层次来看,探索和建构高效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案,为学校推进有效教学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为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实际操作经验与借鉴。

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取决于导学案的合理设计。总的来说,导学案分为预习、探究、训练三个过程。预习要完成对课本的知识梳理,同时也要体现数学知识的联系,对相关知识进行必要的复习。探究要在了解学生预习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反馈,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存在的疑点和难点,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体验知识迁移的过程和实现情感价值观的目标。最后,为了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技能,进一步深刻认识新知识,设计适当的专题训练,体现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和广泛应用。下面,根据自己在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结合学生学习反映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从整体角度出发,导学案的设计应当敢于并善于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一堂课的成败不仅仅会体现一个老师的自身素质,更重要的是能体现这个老师的教学理念和对教材的理解及灵活运用程度。教师之所以对教材进行整合,是因为教材在内容、难易度等方面不适合自己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整合教材时,一定要对自己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个性特征等方面有全面、准确的了解,要有的放矢,这样就会事半功倍。导学案的设计中,对教材整合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符合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结合考纲,落实完成预定的教学目的,这是对教材进行整合时不可动摇的前提。所以,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应当深刻分析教材,把握教学目标。

2、要认真分析、充分了解学情,这是整合教材也是导学案设计的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反复交流,仔细调查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及时反馈。

3、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重组教学内容,要敢于适当调整教材顺序,甚至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删减部分内容,以利于学生思维的衔接和学习的持续性、有效性。设计的问题要把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问题,把未知的问题化为熟悉的问题,把综合性强的大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有效途径。

4、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工具和手段,加强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在新课改下,教师必须突破多年来紧靠教材、忠实教材的观念,根据课程标准、自身特长、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需要,重新整合教学资源,灵活处理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创作,这样才能展现出科学教师的教学魅力。

二、导学案的设计核心要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过预习,对课本知识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研究,对知识、概念、定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能简单应用。但很多情况下,并没有完全理解、掌握和吸收,这也是我们的学生不能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原因,更谈不上熟练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思想的培养。所以此时探究案可以再针对性的设计问题或创设情境,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具体可以实施以下几个策略:

1.深挖数学史实或搜集数学小故事,展现数学知识概念的生成和意义。

新课程理念提出,数学教学要强调知识的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如函数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解析几何?所谓“饮水思源”,数学史中就能告诉我们答案。数学史包括数学成果产生的年代、最初的形态和后来的演变、创立者的贡献、数学成果的传播等。从数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既有知识结论,又记录了数学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活动以及数学的发展、进步等。因此我们说数学史既是一部完整的数学思想史,同时又是一部数学发展史。让学生吸取知识原汁,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通过展示数学家思维,可以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知识的精神风貌和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所以,教师应有意识、有选择地考虑如何将史料知识转化为“课堂数学知识”,把史料知识同所教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创造性的运用。

2.对定理、例题可以探索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探讨更有效更深层的认识。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发展智力、全面培养数学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所以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学生的课堂中,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探讨一题多解。比如公式的推导中一题多解,例题中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甚至针对性地展示经典例题或名题的一题多解让学生自己思考、感受和点评。通过一题多解,从知识上看,能促使学生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应用也更深刻、更广阔。从思维上看,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思路,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如果我们善于设计和运用一题多解,就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真正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高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课堂“少而精”,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学生对各种解题方法的展示与交流,还能增强学生相互学习的氛围,提高课堂的活力,真正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者的统一。

3、开发数学的实际应用,体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理念明确提出:要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高中数学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需要大力加强。所以我们的探究案应提供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反映数学的应用价值,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合作学习、思考交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后,几乎每年的高考,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中,我们都能见到数学实际应用的身影。2011年,西安举办世园会,在那一年的高考陕西卷中,设计了一道这样的选择题放在最后:甲、乙两人决定一起去“2011西安世园会”,他们约定,各自独立地从1号到6号景点中任选4个进行游览,每个景点参观1小时,则最后一小时他们在同一个景点的概率是以下哪个选项?因此,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多关注生活,联系实际,和学生一起发现、体验数学的魅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的成长依赖的是每一堂课的积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重中之重。为了深入推进新课程,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真正实现课堂高效,作为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正在深入研讨和探寻适合各自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它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指导我们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教育目标的预设与生成,关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改进,从而不断改善教学效果,稳步推进高中数学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文林 《数学珍宝——历史文献精选》

[2]汪晓勤,韩祥临 《中学数学中的数学史》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