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5-15 15:4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典文学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典文学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深度阅读;语文教学;经典阅读;实施建议

G633.3

笔者发现在2014年北京市颁布的《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所制定这二十一条建议该中关于“传承经典,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革命历史题材作为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基本素材”方面就有四条,足见北京市对语文学科中增加经典阅读量的重视程度。除了北京之外,上海、江苏、福建等省份、直辖市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经典阅读教学,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也设计相关内容。但是也存在相当一部分省市,还未开展经典阅读教学亦或是认为阅读经典会浪费学生备考的时间。

但是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经典阅读量,大力开展相关阅读活动的前提是语文教师明确知道“经典阅读”是什么,也就是了解经典阅读的内涵实质,进一步地就是明确“经典阅读”对于学生的意义和作用,然后才能更好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来开展经典阅读教学。

一、经典阅读的内涵实质

钱理群先生十分重视经典阅读,他认为经典文本的阅读可以在精神上延长人的寿命,可以使得人能够在广阔的世界文化的宝库中,与古圣先贤一起去追问生命的意义,通过和语言文字的亲密接触可以和写者同喜同悲,虽然自己没有经历过但却通过阅读、想象仿佛都一一历了。这说明经典是人类精神的养料,现代人不想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一片荒芜则需要它的养分。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他的《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中写道“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了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于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最佳状态来临时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仍然是一种丰富的体验。”[ ]通过这段话可知经典文本的魅力就蕴含在它能够带给人以丰富的经验体验上,并且这种魅力只有真正去阅读的人才能感受得到。

那究竟什么是经典?从词源学的角度上看,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中解释“经”,说“经者织也”,“经”的本义是纺织机等列布设的纵向的绷紧的丝线(以供纬线穿梭交织)。从本义引申了一个是动词,作为“治理”,如“经世致用”、“经邦纬国”;还引申了一个名词,即作为典范的书籍,如古代的四书五经;至于“典”,《说文解字》中“典”[ ]的本义是指重要的书籍,“典者五帝之书也”,两者意思有相近之处却略有不同。现代汉语多使用双音节字词,便将二者“经”和“典”结合到了一起,逐渐形成了现在人们所说的“经典”――权威与典范并存的重要的传世之作。从文化层面看,经典是古今中外,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的所凝结的文字之和,蕴藏着人类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明和智慧。人类的文明依靠的是体外遗传,这种遗传是凭借着文字沉淀在文本之中,才得以跨越时空得以延续,经典则是最为精粹――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从经典中汲取养分,来解决自己所要面对的一些问题。学者余秋雨先生曾说,中国是个文化概念而不是地域概念,那么中国人之所以都被称之为中国人,不仅仅是因为都有着共同的祖先,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更是因为受着同样的文化的熏陶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和类似的思维模式。经典就是这样的一个沟通古今,融汇了本民族的精粹文化在其中的一个桥梁和枢纽。学生凭借阅读经典,便能够知晓我们的祖先从何而来,知道了我们的历史进程,知道中国是怎样一步步地走向了现代化的今天,其中的文化基因便能融入我们身体之中,成为我们血肉之躯的一部分。只有经历如此过程,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得成为中国人。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增加经典阅读量的必要性

教育,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教育一直伴随着人类,并将在未来和人类共存亡。人类的文明对于人类后代是不可通过自然遗传获得,只能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才能习得。基础教育阶段中教师所教授的,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皆为人类世代的认知总和中的基础和精华。毫无疑问,教师就是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承者,也是人类智慧思想的启迪者。而语文教师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有责任将中华文明传承下去,让学生学习其内容,继承其精髓,内化成为自己的国文母语的素养;有义务使得学生通过国文母语的阅读和运用,能够发展出一种对于母语的敏感,培养起思维能力――实证与推理、想象与联想、辨识与批判、反思与创造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我国经典著作便是语文教师教,学生学的,最佳凝结着中华文明的教学材料。

在全球化下的今天,中国和国际已然接轨,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也愈发得紧密,我国国民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中。而国外的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遗产。我国学生不能将自己的视域局限于国内的文学作品之中,否则只能如“井底之蛙”固步自封,学生的世界观将因此是缺失的。基于此在语文教师在传承我国的文化经典之外,还需引导学生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阅读和学习其他国家的经典文学作品。

然而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下,人们的阅读碎片化和阅读浅显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无法进行深入阅读,继而无法形成深入思考的能力。然而在当今社会,能够迅速获取信息、快速阅读的能力和深入阅读深入思考的能力却是同样重要的。中国青少年阅读亦受阅读大情况的影响,阅读习惯多以碎片化的电子阅读为主,阅读纸质书籍较少且多以畅销书籍为主,阅读经典书籍就更少。可知现阶段学生的这种阅读状况并不乐观。

当下在中学生中提倡经典阅读,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因为涉及到阅读书目选择的和阅读活动开展既要学生自主阅读兴趣、认知程度、以及可以利用的课内外时间,更需要结合书籍的经典程度和意义价值,所以在中学生时期阅读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本身就是个难题。但如是一味迁就学生的现有阅读口味,让他们大量去阅读非经典的书籍,甚至是阅读快餐式的书籍,很有可能会腐蚀青少年的心灵、败坏他们的阅读口味。正如钱理群所说的:“经典阅读正是这样的向导――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青年一代,使他们可以成为一个健康的健全的人。”[ ]

三、经典阅读在实际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建议

实施经典阅读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因学生学段不同以及性别爱好不同,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因时因人而异。如《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里就曾大致的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分类并提出了三个建议。中学阶段中,初中阶段的建议是积极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通过阅读学习与课内古诗文相关联的作家、作品,来增加学生国学经典的阅读数量。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中国人民为了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革命历史作品;高中阶段则建议多积极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可采用专题学习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中华璀璨国学文化、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教育学生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发扬传统美德。也可以基于校本课程,选择经典国学作品以及重要革命文献,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进行研读。

篇2

在世界文学经典性问题上,戴维·戴姆罗什在《什么是世界文学》一书中讨论了当今世界文学的一个主导性特征,即多变性和多样性。他认为,从来没有一种适合用来阅读所有作品的方法,已被认定为世界文学的作品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某一作品有时属于世界文学,有时又会退出世界文学的领域。很少有作品能担保自己能快速并永久居于世界文学经典的行列,大部分作品都是随时代而发生变化,几经出入世界文学经典之林。在2007年戴维·戴姆罗什再次就经典问题发表文章,给出了一些前沿的、科学的分析和总结。文章指出,1993年伯恩海默报告公布,提出对经典的重新思考。周蕾对此回应道:不要出现比亚洲文明这个“他者”更为边缘化的文化。戴维·戴姆罗什肯定了周蕾的担忧。他认为:在世界文学、后殖民理论和工业化等因素的作用下,后经典时代来临,一脉相承的超经典不断瓦解,反经典不断挤进世界文学经典行列。超经典通常由主流作家占据,地位坚如磐石。

例如,英国“六大”浪漫主义诗人。反经典作家通常由低一等的和有“反叛”声音的非通用语作家组成。例如,弗雷西亚·海曼斯、安娜·莉蒂希娅·巴鲍德。影子经典是原先那些“非主流作家”的真正的不断退隐。例如法德娃·图肯、普雷姆·昌德。没有隐退但处于次要地位的可以成为次经典。例如阿摩斯·图图欧拉和鲁迅。超经典和反经典之间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相得益彰的,超经典为反经典提供了基础,而反经典为超经典提供了活力。事实上,后殖民研究重复了欧洲为重点研究领域的超经典老路,也许在国别文学研究领域中还可以避免,但在着名作家这一层面上就难免了。杜威·佛克马也是主张世界文学经典的国别分类,反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指出经典的构成是对某种需求或者某些问题所作出的回应,每个国家或许都有自己的经典,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需求或者不同的问题。显而易见,所有的经典都具有某些地方风味。杜威·佛克马宁愿相信一种根植于某种特定文化中的经典。然后,理所当然地,譬如说,有一种世界文学的中国版经典,一种世界文学的欧洲版经典,一种世界文学的尼日利亚版经典,而所有这三种书之间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将是非常有趣的。也会有一些交叠之处,但是看看这些交叠之处都是什么以及差异之处何在,都将是极为有趣的。世界文学经典广泛阅读和影响力受益于像诺贝尔奖、学校所开列的阅读书目以及文选之类社会机制的支持。而非经典性的、未被认可的、前卫的或者不被理解的作家,他们被阅读的机会将会变得更为稀少。要是那样的话,文学中一个能够提供多样性和新发现的生机勃勃的资源也就可能被扼杀掉了。在任何给定的时刻,文学的文学性总是更多地栖居于非经典的写作中而非经典之中。

关于普世性、相对性的问题,王宁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要想进入世界文学的高雅殿堂。它的衡量标准应该是具有普世意义的,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各国或者各民族之间的巨大差异,即相对性。否则一部世界文学史永远无法摆脱“欧洲中心主义”的藩篱。如何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属于世界文学?第一:它是否把握了特定的时代精神;第二:它的影响是否超越了本民族或者本语言的界限;第三:它是否收入后来的研究者编选的文学经典选集;第四:它是否能够进入到大学课堂成为教科书;第五:它是否在另一种语境下受到批评性的讨论和研究。上述五个方面,第一、第二和第五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第三和第四则带有一定的人为性,因而具有相对的意义。若从这五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人们就能够比较客观地判定一部作品是否属于世界文学。

结论:全球化以来,尤其是近10年,世界文学内涵在批判性分析中获得丰富和新生。东西方的研究者深入地探讨着世界文学具有的多重属性,不仅吸引着更多研究者的加入,更凸出了世界文学在当下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超民族性、流通性、疆域性、翻译性、多变性、多样性、经典性、普世性到相对性等多重属性是世界文学研究的重要指标,是世界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歌德开始,世界文学打破了民族狭隘意识的思想束缚,超越了单一民族文化传统,逐渐有机融合了各民族的价值观念,培养了世界主义的观念。马克思的世界文学对世界文学内涵的拓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后理论时代,后现代文学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文学发展的必备参照系,依然发挥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继续与后现代思潮沟通和互动,从而为世界文学在思想和艺术的有机融合和创新提供必备条件。世界文学的疆域不断拓展,主流作家和非主流作家创作的分类方式逐渐被替代,文学经典处于超经典、反经典和影子经典三层模式的重新建构之间。世界文学的衡量标准既要具有普世意义,又要考虑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所具有的相对性。最后,期待此文不仅帮助读者廓清世界文学演变发展的脉络,同时能够把握其变化和发展的背景,而且能够对世界文学的理论建构:请记住我站域名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从而促进各民族在文学及其他领域更深入的交流与对话,为美好的“大同世界”努力。

篇3

经典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诵读教学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不足,教学效率低下、成效差已经成为普遍问题。鉴于诵读教学对学生影响深远,教师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从经典文学中受益。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现状分析

1.认识不足

经典诵读中的“经典”实际上包含许多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文言文,还包括一些备受赞誉的经典文学作品。但是,现实中教师却普遍认为经典诵读指的就是古文诵读。在此种片面思想的指导下,教师让学生诵读的往往是一些生涩难懂的古文。由于搞不懂文章的意思,学生并不能理解文章的精华,在诵读的过程中也缺乏感情,无法从中获益。另外,还有的教师对经典诵读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始终觉得这部分教学无足轻重,没有必要在课内时间进行。在这些片面思想和观点的影响下,经典诵读教学经常得不到重视,教师也并未花太多心思,造成教学效率普遍低下。

2.课时较少

目前,不少小学都认为经典诵读只是为了辅助语文教学,处于次要地位,在进行教学安排的时候,为其安排的课时往往比较少。再加上很多教师认为经典诵读教学并不重要,在教学中甚至还会将原本就不富裕的诵读时间用于课堂教学,导致学生真正能够进行诵读的时间非常有限。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小学语文的经典诵读教学很难连贯起来,教学成效很不明显。并且,受到教师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对经典诵读的态度也会变得消极和敷衍,导致诵读教学流于形式。

3.诵读方式较为传统,效率低下

经典文学包括古诗文和散文等很多种,体现的是文化的精髓。经典文学大多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优秀的作品,这些文章通常都有较为深刻的含义,甚至是隐喻,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此类作品在诵读过程中若采用死记硬背法,读者是很难领会文章深意的。但在教学中,小学生诵读时大多并不理解文章的意思,再加上内容艰涩,诵读时只能死记硬背。在这样的诵读模式下,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理解非常有限,教学效率是比较低的。

三、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改进建议

1.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经典诵读教学中,教师是决定教学成效的主要因素。要想使教师在改善教学质量方面发挥出更大的积极作用,就必须重视纠正教师的想法,提升其综合素质。在现实中,可通过专业培训等方式,使教师明确诵读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的深远影响,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和科学的认识。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相应的培训,为教师能力的提升创造机会。具体实施中,可采取外出学习、专家讲座以及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使教师能够对经典诵读教学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开阔教师的视野,以弥补经验不足的缺憾。教师之间也可以就此展开探讨,交流经验,彼此借鉴有效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总体而言,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是一项系统工作,除了技能与观念之外,还涉及教师的职业修养和个人素质,培训的目标是使教师能够在正确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摆正诵读教学的位置,在教学活动中真正重视这一部分的内容,并能够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合理进行教学设计与安排,通过探索和不断的实践,提升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2.保证课时,丰富教学形式

为了解决经典诵读教学中课时不足的问题,可对教学安排进行调整,保证诵读教学课时。但是,考虑到课时的有限性,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要重视对教学形式进行扩展和丰富。首先,教师要认识到教育无须拘泥于课堂时间,只要用对方法,教育是能够延伸到课下以及生活中的。比如,小学可借助广播、宣传栏以及班级板报等,实现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也可以通过手抄报的方式,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进行经典诗文的诵读。为了进一步改善诵读教学成效,教师应与学生家长经常沟通,共同探讨改进策略。

3.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兴趣

考虑到经典文学不易理解,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以提升学生的诵读兴趣。小学生往往对一些小游戏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若能够将教学内容寓于游戏中,必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三字经》为例,由于学生对内容并不是非常理解,对其的兴趣往往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采取接龙的方式,提高学生诵读的自觉性。或者,为了鼓励学生参与,教师可采取有奖抢答的形式,提升学生的积极性。经过这些设计,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诵读教师安排的文章,且印象也会更加深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诵读并不一定是单纯的背诵,教师可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改善诵读效果,提升教学效率。

四、结语

篇4

1.文学作品阅读量少

近年来高校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了解程度和阅读数量持续偏低,甚至对经典文学作品不求甚解,这成为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缺失的主要表现。例如,在进行外国文学的课程讲授时发现有很多学生对一些如《哈姆雷特》《浮士德》等经典文学作品了解甚少,这给教学的深入带来了很大不便,也充分反映了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较低。

2.文学写作能力差

由于高校学生缺乏足够的文学作品阅读数量,加上没有深入研读和学习国内外经典文学作品,导致他们在进行文学写作时写作能力较差。从目前大学生文学写作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学生存在一定的语法错误和语义混乱,甚至影响正常阅读,更不用说语言的流畅及文学意境的营造。

3.文学素养缺失引发人文精神衰落

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都体现了深刻的人文价值,对现代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及人文素质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我国古代文学《孔雀东南飞》与英国莎士比亚的经典著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体现了当代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这种对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正是当代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而如今,由于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的缺失,导致人文素质较低,引起社会的人文精神衰落。

二、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缺失的原因

1.教育机制存在弊端

如今的教育体制对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极为不利。首先,学生在中学阶段受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导致学生对人文知识掌握的片面甚至匮乏。其次,在大学阶段虽然加强了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教育,但是往往只是注重人文素质的课堂教育,忽视了相关的哲学思想、文学作品、艺术知识的熏陶,直接导致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较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

2.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国外文化的涌入,国内外多种思想文化交织碰撞,高校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思想价值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社会上一些贪图享乐、腐化堕落的思想直接冲击着高校学生的思想,造成部分学生不能清楚地认识社会环境中的恶劣现象,人文精神丧失、人文价值逐渐模糊,影响健康的思想人格和文学素养的形成。

3.文化活动内容单调

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不仅表现在学科范围内的文学知识提升,还可以通过校园的文化氛围来体现。尽管目前已有很多高校的学生会以及团委定期组织一些关于教学实践的科技活动、文体活动,但是与大学生文学素养相关的学术活动却很少,导致一些与文学素养等人文素质提升的哲学、历史、文人等文学知识不能有效地渗透到实践活动中,导致学校缺乏浓厚的人文氛围,不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提高和文化品位的增强。

三、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缺失的教学策略

1.加强对文学素养教育的重视

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教育不只是高校语文教师的责任,而是和学校、教师、学生都有一定的关系。首先,高校要正确认识文学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教育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的过程,对学生丰富精神、陶冶情操及完善人格都有重要意义。其次,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教材的整合,使教学兼顾学生的专业发展和文学育人的目的。最后,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一定要认识到文学素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文学作品,增加自己的文学底蕴。

2.完善文学素养课程设置

首先,《大学语文》是如今高校文学素养教育的主要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的作用,同时也是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要增加《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量,确保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其次,高校还可以结合学生文学素养的实际情况,每学期开设一定的类似《外国文学》《文学欣赏》的选修课,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高校学生提高文学作品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最后,建立科学的文学素养评价机制。无论是《大学语文》的专业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需要结合实际制定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有效地将学习与考核结合起来。

3.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篇5

【关键词】学科经典;新闻经典

蔡尚伟教授和其学生刘锐著述的《“新闻经典”在中国的建构》ii首次从新闻学科的视角提出了“新闻经典”建构的问题。在文章中,作者讨论了“新闻经典”构建的诸多问题。本文将站在学科经典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学科经典的内在逻辑

蔡尚伟教授在《“新闻经典”在中国的建构》开头就指出:“新闻经典”的建构对新闻学科的意义重大,是关系到新闻学科能否与其他学科展开平等对话的关键性问题。这样的开篇的论证极具洞见,指出了讨论“新闻经典”时的一个前提:那就是“新闻经典”应该是新闻学科里的经典,新闻学科是“新闻经典”存在的语境和背景。

其实不仅仅是“新闻经典”需要在学科的范畴里展开讨论,任何经典都是存在于一定的语境的,都有其相对应的背景。具体到某一个学科的经典,则有某一个学科的经典成立的内在逻辑,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其符合该学科经典成立的内在逻辑。离开学科背景,经典就无从谈起。这样说来,几乎不存在跨学科的普遍有效的经典。

因此,厘清某一个学科的学科经典的内在生成逻辑,是讨论经典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经典的问题无法讨论清楚,即使是确定了某一个学科的经典,这些经典也无法给学科带来正面的意义,因为没有站在学科内部逻辑来讨论出来经典无法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学科本身。

上面讨论的结果认为,“新闻经典”必须符合新闻学科的经典产生逻辑。下面将从这个观点出发审视蔡尚伟教授的“新闻经典论”。

首先,作者对“新闻经典”的历时性考察是从“经典”一般的意义出发考察的。因此,过去学界使用“新闻经典”的概念等同于“优秀的新闻作品”,是最新闻作品品质高的习惯性称呼,并未从学科的高度出发考察,是模糊的概念。这样的“新闻经典”作品因未站在新闻学科的角度出发系统构建,不具有学科上的意义,也因此不会对新闻学科的地位和身份产生显著影响。正因为这样,建构“新闻经典”是新闻科学亟需解决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在新闻的经典的标准上面,作者认为除了经典所需具备的恒常性、原创性、开放性和跨学科影响性外,还包括新闻性。

这个标准的讨论的核心问题。

先说新闻性。讨论新闻性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新闻性是否新闻作品成为“新闻经典”的必要标准?

如果站在“新闻经典”和其他学科经典的比较上看,新闻性是“新闻经典”独特标准,但是如果要问,新闻性是否新闻作品成为“新闻经典”的必要标准,我们认为,新闻性只是新闻的基本属性,不能作为评判“新闻经典”的标准。“新闻经典”是新闻学科领域里的经典,当我们进入新闻学科领域讨论新闻经典时,必然是对具有新闻性的作品展开讨论――如果新闻作品不包括新闻学著作的话――这样,新闻性就是和新闻学科一样隐退的背景,而不需要单独进行讨论。

因此,我们可以下这样的结论:新闻性是“新闻经典”的基本属性,任何“新闻经典”必然具备新闻性,但因为新闻作品都具备新闻性,其不能成为评判新闻作品是否为“新闻经典”的标准。

“新闻经典”是否只是指新闻作品而不是新闻学著作呢?

作者在文章中指出:“事实上,新闻作品成为经典的可能性大于新闻学著作。新闻作品的内容与社会同构,新闻作品在社会上的影响有目共睹,从而更容易跨越学科藩篱,产生跨学科的影响力。因此“新闻经典”的最大可能是新闻经典作品。”iii

新闻学著作是对新闻作品及新闻运作规律的研究,新闻作品则是对客观事实报道产生的文本,要判断到底新闻作品还是新闻学著作是“新闻经典”,或者两者都是,关键是要看新闻学学科的内在逻辑集中体现在哪种文本上,实际上是,新闻作品以实际的文本内在地体现了新闻学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而新闻学著作则是站在外部逻辑上,对新闻学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和描述。它们的对象和内容都不一样。比较而言,新闻作品是新闻学核心构成部分,更可能是新闻学的经典,而新闻学著作的经典则是有关新闻学规律揭示的优秀作品,是新闻学的次要组成部分。在文学里,四大名著作为文本,是小说文体创作的高峰作品,是文学经典,而研究四大名著的著述也有优秀作品,但一般不会认为是文学的经典,因为它们不符合文学经典的内在逻辑。

另一个问题是“新闻经典”的标准的问题。

文章中指出,“新闻经典”应该符合经典的基本要素,即恒常性、原创性、开放性和跨学科影响力。

正如上文讨论的结果那样,“新闻经典”是关于新闻学的经典,其标准应该是从新闻学的内在逻辑里寻找。举个形象的例子,学科发展如一条链条,经典是链子的各个节点,由于具有这些经典,各个链子单元从能连接在一起,形成链条。只要站在整根链条上,才能确定各个关节,因此,要确定经典,必须先寻找学科的发展脉络。这是评估经典的首要步骤,也是最核心的步骤。就如文学,之所有会有四大名著,那是因为在文学的河流中,四大名著是古典小说的最高水平,是古典小说链条上的“节点”,同样的原理,唐诗中许多作品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体现了古典诗歌的最高水平。

回到“新闻经典”,“新闻经典”的内在标准不在于新闻性或者恒常性、原创性、开放性和跨学科影响力,而在于其学科经典生成的内在逻辑,而要理清学科经典生成的内在逻辑,又必须确定学科发展的脉络。可以说,只有先厘清新闻学本身发展的脉络,才能确定新闻的经典,而根据这样的逻辑构建的“新闻经典”,能够清晰映射新闻学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而推动新闻学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尚伟教授在其论文《“新闻经典”在中国的建构》中讨论了新闻经典建构的重要性、问题、范围等诸多问题,本文将这些问题统称为其“新闻经典论”

[2]该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07总第203期

篇6

经典足以渗透人类的灵魂,它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最佳营养品。而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初中生的经典阅读情况堪忧,大多学生呈现出“不读”、“少读”和“乱读”的阅读状态,让教师们不禁为之忧虑和叹惋。

这种现象的形成有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等多重原因:

首先,学校是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虽然教育界已经提倡素质教育多年,但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制约尚未解除。在升学压力之下,众多学校集中人力、物力与财力在学生的课业学习上,广大教师、学生为成绩、名次忙得人仰马翻。相当一部分学校缺少或者空置“图书阅览室”,也鲜少举办课外阅读的引导活动。为了升学竞争,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面对考试和分数的重压,学生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完成课堂作业与课外补习,所以无暇、也无力去拓展视野,阅读经典。

其次,社会是诱导因素。当代社会的阅读材料丰富,接收信息方式广泛。相比文学色彩浓厚、需要反复咀嚼的经典名著,一些通俗的动漫作品和科幻、言情类小说等更受学生欢迎。这些书籍往往质量堪忧,有的文字错漏百出,有的语言粗俗,有的甚至充斥了黄色与暴力主题,对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但是,因为中学生辨别能力不高,这些书从内容上去迎合学生的兴趣,而使学生为之沉溺。同时,由于学生可从网络、电子书等多途径接触、传播,以至教师、家长难以限制这类阅读。这对初中生的经典阅读造成了极大地负面影响。

再次,有些家庭感染了功利、浮躁的社会氛围,家长对中学生的经典阅读不能予以充分的重视,这也给了学生以不良导向。有的家长没有以身作则,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也有家长“唯成绩论”,只要求孩子一门心思钻研课本,认为其他的都是杂书,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故而反对课外阅读。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沉静下来阅读经典。

除此之外,有些学生在阅读经典时没有得到科学的指导,所以即使阅读经典也往往是囫囵吞枣,不辨其意,并不能吸取其中的精髓;更有甚者,把书中的一些不良思想奉为真知。例如:有学生在阅读《水浒传》时,并没有领悟到“忠义”,而是对其中的暴力色彩大加推崇与向往,这就使经典的阅读效果适得其反。

综上所述,初中生经典阅读现状不容乐观,这就更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对学生予以引导和帮助,使学生爱读经典、会读经典,从中汲取丰富的文化底蕴来提升自我的文学素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从学业上给学生减压,为学生阅读经典“留空”。课业学习固然重要,但阅读经典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它关系到学生个体素质、文学修养的形成,对于语文科目的学习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我尽量减少课下家庭作业的数量,避免学生做机械的抄写练习,把节余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阅读名著。此外,利用初中语文的“名著导读”这个学习版块,拉近经典阅读和语文课的距离,有效的保障学生实现基本的阅读量。

在教室设立一个小小的“阅读角”也是鼓励、引导学生阅读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给学生阅读的书籍把把关,多推荐一些经典作品;学生之间也可以分享图书资源,交流阅读心得,激发阅读兴趣。

第二,加强家校联系,突显经典阅读的重要地位。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向学生告知经典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家长会等方式向家长强调这个问题。这样就可取得家长的配合,共同督促学生远离不良书籍,也可避免一些家长不明就里的阻拦学生阅读一切课外书。

第三,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是件快乐的事,我们不宜通过强迫的方式来增加孩子的阅读量,只有让学生心甘情愿的阅读,他们才能从中汲取到知识的精华。所以,我会从课上抽取一些时间开展经典阅读的相关活动,如:针对名著中的某个颇具争议的人物或情节,举办一次辩论赛,让同学们更深入的钻研文本;再如:选取同学们普遍阅读过的经典名著来布置作文或举办演讲活动,使学生可以畅谈读后感言,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活动剧了,学生可以在所阅读的名著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创新思维来自由创作表演。

最后,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极为重要。当学生积极投入到经典阅读中而不得其法的时候,会浪费大量时间,还可能会起到不良效果。所以,我着重从经典的内容与思想性、语言文字、人物形象塑造等几个角度引导学生阅读,以避免出现把经典只当故事书看以自娱的情况。

篇7

关键词:经典阅读;小学生;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08-0021-02

经典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在很多地方都在强调经典阅读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也对经典阅读作出了要求。小学语文教育必须落实好对课标经典阅读的要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用经典阅读激发阅读热情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不喜欢经典阅读,觉得经典阅读枯燥无味,学起来也非常费力。如何做好经典,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经典作品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例如《诗经》的“思无邪”、汉赋的铺陈典雅、唐诗的气势恢宏、宋词的气象万千、元曲的裱丽婉转、歌谣的清浅如话,以其特有的优美语言、动人旋律、蕴藉意境、想象丰富的质地和属性,成为学生阅读手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幽眇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明媚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清新的“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整个大河流域芳草萋萋,落英缤纷,万物峥嵘,风景无边的经典词句,都是很好的阅读材料。应该利用这些经典引导学生去更好地阅读。

学生都是非常有个性的生命个体,尤其是小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望强烈,要是能给学生有兴趣的东西相信他们会非常快速进入状态,热情饱满。比如教师在教《蝉》这篇课文时,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小学生所喜欢的有关蝉的动画片,激起他们的兴趣,然后通过动画片再导入要讲解的内容,激发学生进一步听的欲望,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利用学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将阅读内容情景化,变成有对白的文章,让他们通过协商讨论进行角色扮演,把阅读内容展示出来。通过这种方式解读阅读内容,能让学生觉得更有趣,而且印象更加深刻,学习热情大大提高。

二、给经典阅读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约翰・密尔说过“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火花的”。好的氛围能带给人好的状态,让人更有激情地去做事情。对于小学生来说通常听力比阅读能力强,也许他们可能无法看懂,但是却能够听懂并理解那些复杂有趣的故事。四大名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爱的教育》《鲁宾逊漂流记》等文学作品都是具有很好阅读价值的经典作品,在朗读涵泳沉浸的历程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历史文学的价值。所以,老师可以利用每天的晨读给学生朗读,学生听懂之后大家再一起朗读。通过营造这种朗读的氛围来提高学生的经典阅读能力更能提高他们的激情。我们还可以在班级内设立语文经典阅读图书角,各个班级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打造不同风格的图书角,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带一本书经典阅读的书籍放在图书角,方便学生阅读,更好地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和阅读氛围。

三、用经典阅读强化阅读信心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诵读教学;语文教学

诵读教学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自古代蒙学起就被普遍运用,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但自现代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人们对诵读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教师往往重讲轻读,虽然有语文学家屡屡提倡,但从总体来看,上至小学语文教师下至小学生对诵读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和喜好程度仍显乏力,诵读状况令人担忧。

一、修师为高,强化自身文化素质

由于经典诵读教学内容的文化含量较高,又无固定的教学参考内容与教学方法,只有教师具备了丰富的古代文化修养,才能够在经典诵读教学中左右逢源、驾轻就熟,这对已经适应于统编教材教学的老师而言是一项挑战。学校要有意识的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培训,使教师有足够的涵养应付经典诵读教学的开展,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可以组织教师在假期集中学习,还可以鼓励年轻教师继续深造。但人文素养的提升主要还依赖于自身有意识的努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让教师真正认识到在经典诵读的教学过程中,不单单应该只会“教”、会“背”,还应该拥有更多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自然地引导学生背诵,自然而生动的叙说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在课下从容的与学生交流,使学生从心里产生敬佩,从而带动并促进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最终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促进民族文化的有效传递。

二、古诗文诵读能开发学生的智力

人的智力水平主要取决于记忆力水平,而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充分的开发和锻炼而不断提升的。儿童时期是开发记忆力的最佳时期,错过了这个最佳开发期,永远无法弥补。怎样通过锤炼儿童的记忆力而开发其智力,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让孩子们在儿童时期大量诵读千古美文,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是最佳的方式之一。当大量的语言文字的精华,通过反反复复的诵读而深深的印进儿童的大脑里,其智力的发展就有了一个广阔的知识平台。当这种背诵成为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和习惯的时候,孩子们的记忆力会得到非常好的锻炼,许多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给他们留下最深印象和一生影响的就是这种大量的反复的对经典诗文的强化诵读,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诵读根基,才有了当代中国、鲁迅、郭沫若、等一大批伟大人物的文化造诣。

三、利用在校时间增加学生的诵读体验

阅读将带给孩子一生的成长。一个好的校长,应该想办法,让学校的图书馆成为孩子们流连忘返的地方。一个班级,教师应想办法建立班级图书馆,并试图在班级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给学生安排可以享受的阅读时间。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必须成为一个讲述者,在一个固定的时间,讲述喜欢的故事给学生听,或者也可以成为一个朗读者,选择经典的有趣的童书大声读给学生听,增强学生的诵读体验。

为了达到一定的诵读质量,必须有一定的诵读数量作保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长期的研究证明:在小学阶段,小学生要学会流利地表情朗读,至少需要两百小时以上的练习时间。在学校里,晨读就是种非常好的诵读方式。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人体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脑力、体力、记忆力都处于最佳的状态,也是诵读诗文的最佳时期。放声诵读经典,练气练声,开心益智,也有助于课上集中精力,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晨读有利于学问的积累,让学生多读书大有益处,既能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读的素质,又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而且六至十三岁是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能储存大量知识。所以,充分利用好晨读尤为重要。

四、文化陶冶,促进良性循环

经典诵读的首倡者王财贵教授指出“让一个儿童接受经典诵读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要他长远地、默默地变化气质,使他的生命陶溶出某种深度”,可见,经典诵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文化陶冶,追求的是长远价值的实现。他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价值实现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诵读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因此,要关注学生一段时间内的发展,重视学生诵读的实际情况。经典诵读教学的目的、特点要求其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把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要调动多元评价主体、开发多元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做到及时进行反馈。心理学研究证明:反馈在学习上的效果是很显著的,尤其是每天的反馈比每周的反馈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还要以鼓励为主。这是在经典诵读教学评价中应该遵循的原则。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获得激励,从而真正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促进经典诵读教学的良性循环。

给学生足够的诵读时间,加之教师有效的指导和督促,合理选择诵读方式,优化诵读评价,使学生逐渐领悟到诵读的妙处,久之便会沉醉其中,欲罢而不能,这样学生的诵读水平就会逐渐提高了。读得多、读得好了,语感便具备了,语言材料也充实了,那么学习语文就不再是难事了。

参考文献:

篇9

1.目标不清

在升学压力下,老师和学生都只关心这篇文章是否有用,考试考不考,正是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下,经典诵读才被忽视。但是经典诵读的教育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不是马上就能够体现出效果的,只有经过长期的累积,才会发现学过的东西对人生有帮助。因此,教师应该目光长远,正确认识到经典诵读是“业在当代,功在千秋”,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2.教法不当

经典诵读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这种指导不仅仅是诵读技巧,更是对学生把握文章情感基调的引导。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学生诵读经典大多处于随意状态,大多学生把诵读当成背诵课文的手段,老师也很少给予学生具体指导,只要求学生朗读流利即可,很少注重诵读的情感、节奏、韵律。长久下来,学生的诵读水平会越来越低,诵读的热情和兴趣也将慢慢消失。

二、经典诵读的策略

1.加强学生认识,培养诵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诵读兴趣直接关系到经典诵读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诵读效果。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于调动学生对经典诵读的热情,使他们从被动读到主动读,读出兴趣、读出感悟。具体来说,第一,要培养学生诵读兴趣就必须提高学生对经典诵读重要性的认识,要明白经典诵读是中华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意义;第二,在经典诵读中,养成勤学钻研的好习惯,汲取书本中的精神营养,有利于个人气质的形成;第三,给学生提供优秀的传统经典材料。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论语》十则、《济南的冬天》、《世说新语》,都是我国优美的文学作品,不仅流露出自然美、社会美、思想美,也表现出各种形式的艺术美。通过对这些精美的语言材料的诵读,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学美的魅力,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此外,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认同通常具有连带性,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让学生由对某个作家感兴趣发展成为喜欢其作品。久而久之,诵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积累也越来越丰厚。

2.保障诵读时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课程只是穿插在语文课堂中,诵读时间往往得不到保障。虽然学生有了诵读的兴趣,但是在繁重的课业下,学生的诵读时间往往没有保障,导致学生的诵读兴趣慢慢消失。朱自清说:“诵读教学并不太难,第一得知道诵读就是读,不是吟,也不是唱。这是最简单的标准。第二得多练习,曲不离口,诵读也要如此,这是最简单的办法。”所以,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经典诵读就需要巧妙的安排时间,化零为整,努力协助学生寻找诵读的时间,或者将课文作为诵读的材料,这样不仅可以保障诵读时间,又能够达到教学效果。

3.营造诗文情境,实现情感体验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被淘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者。在经典诵读的教学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做到少讲精讲,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经典,实现情感体现。例如,《木兰诗》一文主要表现的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感人事迹,在课前教师可以用言语描绘出一个大概的故事背景,着重宣扬花木兰替父出征的高尚情操。

三、总结

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 经典 阅读

语文阅读是珠落玉盘的琵琶、高山流水的琴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该拓宽阅读视野,特别是有关经典作品。能从经典阅读中初步学会鉴赏作品,受到经典作品的熏陶,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经典阅读的引路人。如何开展课内与课外经典阅读?如何把课内阅读与经典阅读有效结合?这是困扰语文教学一线教师的难题。

一、整合教材资源,进行专题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课本不是终点,从语文课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从课本中所涉及的或节选的名著开始,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体验,形成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明白人生哲理,提高人文价值观,塑造健康的人格,这比教师一味的说教效果好得多。除了课本之外,可以整合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经典,如《背影》、《孔乙己》、《故乡》、《苏州园林》等;也可以从这些课本中所节选的名著出发,在课外阅读初期,利用课堂适当延伸,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智取生辰纲》、《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香菱学诗》等,在教学时激趣,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羊脂球》。例如,在阅读《林黛玉进贾府》时,就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相关内容,了解作者刻画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时采用的视角,让学生对王熙凤的性格达成共识,进一步体会王熙凤的精明、贪婪、强干、笑里藏刀等性格。这样对指导学生深层阅读整本书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内课外结合,开拓阅读视野

现行的语文课本中选入了大量的经典作品,我们应该以经典文本为起点,结合经典作品开展阅读,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教给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常用方法,找准课内外阅读的切入点,接着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开展实践活动。首先从课文入手,向同类题材的作品进行扩展。从主旨、感情、手法等角度建立一个链接点,在对比中开展拓展阅读。如教学的《沁园春・雪》时,课外阅读《沁园春・长沙》,从中领略到一代伟人的胸襟与抱负。其次,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或者整部作品拓展。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只是经典作品的一滴水,只是选取其中的典型章节展示经典作品某一方面的特色,可能是巧妙的构思,也可能是艺术的手法等,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这也是教材编写的目的之一。所以,学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不能不推荐《水浒传》,学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就推荐《西游记》。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进行挖掘,体验经典文化,从而架起课内阅读与经典阅读的桥梁,并在阅读中接受经典文化对心灵的洗礼。

三、链接国学教育,融合国学经典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很多精神食粮。尤其是国学教育,经典作品众多,名家名篇辈出。如果把阅读教学与之链接,有目的、有意识地融进平时的学习,那么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阅读效果。例如:我们在学习《鱼我所欲也》一课时,就请学生上网收集孟子与《孟子》的资料。检查中发现,学生不仅收集到了很多孟子的知识,还对孟子的思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为下面对课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国学中诗词众多,与课本中题材相同的诗词进行链接。如学习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时,不仅体会其中表达的思乡之情,还引导学生学商隐其他的诗,并简单介绍一些李商隐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历数了他诗作中很多千古流传的句子。在学习《陈涉世家》这篇课文时,鼓励学生借阅《史记》中的其他文章。国学教育不可能专门开展,对其阅读也不是生硬的要求学生去背诵,而是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给学生,并使之接受。

四、探寻多元文化,追寻文本意蕴

文学作品是精神食粮。多元文化是人们精神世界中的文化心理结构。人类精神世界中包含着许多交融的文化现象,如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道德的等等,这些现象是融入作品中,并成为有一定意义的组成部分。文学对现实世界的反映是整体性的,它表现出丰富的意义。道德心理是对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入思考,历史心理是对一个民族或者种族的历史文化的再现,而人生的意义是文学作品中追求的终极意义。它不仅是对人遭遇的揭示,更是对人生意义的揭示,对生命的观照。如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作品《装在套子里的人》,文中的别里科夫种种怪异的、不合时宜的行为,如晴天带雨伞、所有物品都装上套子,这是怕出“乱子”。他是一个胆小、怕事、保守、封闭的人物,让人感觉迂腐、可笑,戏剧性很强,他缺乏起码的生活常识,思想保守、精神麻木、思维僵化,与人生应有的追求、理想等格格不入,最终不能适应现实的生活死去。作者对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刻画,既暴露了当时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同时,也让人充满着人生的悲剧意识。

总之,经典阅读是丰富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手段。经典阅读可以让学生经历心灵的洗礼,并明白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效地开展经典阅读,一定会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走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