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灌溉方式范文
时间:2023-05-15 15:4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效灌溉方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业灌溉;节水技术;灌溉方式;优缺点
在新技术、新理念、新设备的支持下,现代农业逐渐发展并得到广泛普及。其中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方式,成为现代农业的标志之一。近年来,喷灌、滴灌等新型灌溉技术得到了广大农业种植户的青睐,不仅提高了农田灌溉效率和灌溉质量,而且节水率达到了50%以上。但是这些新型灌溉方式对于设备、技术的以来程度较高,前期投入较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负担。因此,必须科学分析和理性对待节水灌溉方式的优缺点。
1 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状况
1.1 国外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历程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因此,以美国、日本、新加坡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节水灌溉技术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美国为例,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相关部门就开始着手微灌方面的研究,有数据显示,截至1995年底,美国农田微灌面积达到2300万hm2,占到本国灌溉总面积的5.8%。而诸如以色列、伊朗等中东国家,由于国家所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的影响,也投入巨额资金用于修建节水灌溉工程,形成了系统化、高效化的节水灌溉体系。
1.2 国内开展节水灌溉的重要意义
我国开始着手节水灌溉技术工作研究起步较晚,并且由于受地理条件、政策支持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节水灌溉技术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西北的宁夏、新疆等地,已经被列入严重缺水地区。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开展高效节水灌溉方式的推广应用,既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今自然条件下的无奈之举。
近年来,国家财政部门加强了对节水灌溉研究的财政支持,为推动新型灌溉技术的发展与革新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同时,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并结合我国农业特点,研发出适合我国农业灌溉的特色节水方式。坚持“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活动。
2 主流的高效节水灌溉方式
2.1 喷灌
传统的灌溉方式,灌溉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各种形式的水分蒸发、渗漏问题,水资源的利用率仅为50%-60%左右。喷灌采用了管道输水的方式,用管道连接水源地和需水地,采用高压喷水方式,将水输送到农田。同时,管道出水口连接喷头,水流被分散成若干小水滴,均匀的喷洒到田间。喷灌根据应用设备的不同,又可分为固定管道式喷灌、中心支轴氏喷灌以及绞盘式喷灌等。
2.2 微喷灌
微喷灌是喷灌的一种分支形式,但是由于采用了技术改良,使得其灌溉效率更高、节水性能更好。微喷灌技术区别于喷灌技术的根本在于采用了现代化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农田种植区域的自动化灌溉控制:首先,农田土壤中装设有若干湿度传感器,当传感器检测到土壤湿度不足,会向终端控制器发出供水信号。当计算机接受到该信号后,自动计算需水量,并将供水指令发送到喷灌系统,实现自动化、精准化灌溉。
2.3 滴灌
滴灌是一种局部灌溉方式,其灌溉原理是在农田土壤中埋设一定密度的塑料管道,然后将水分直接作用于农作物的根部,实现灌溉目的。滴灌是目前节水灌溉方式中最为有效的一种,与如今较为流行的其他节水灌溉方式相比,其水分利用率高达90%以上。同时,将农作物所需肥料溶于水中,配制成一定比例的营养液,还能够实现灌溉和施肥的同步进行,最大限度保证肥效。目前,滴灌主要应用于大型的果树、蔬菜及其他经济类农作物基地的灌溉。
2.4 其他类型的节水灌溉方式
除了上述几种常用的灌溉方式外,目前在我国应用的节水灌溉技术还有管道输水、膜上灌溉、膜下滴灌以及做水种等,但是这些类型的节水灌溉方式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特色,推广和应用范围都相对有限。
3 高效节水灌溉方式的优缺点分析
3.1 喷灌技术的优缺点分析
喷灌的优势主要有:首先,适用范围较广,在丘陵地区或是种植低矮作物的平原地区都可以采用喷灌方式。我国主要的地形主要有五类(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其中丘陵和平原地形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因此喷灌技术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发展潜力。其次,射程大、范围广。喷灌采用的是压力输水技术,因此喷头处的水压较大,其射程一般在2-10米左右。同时,喷头采用了旋转式设计,能够保证喷射半径范围内的所有农田作物得到灌溉。最后,前期投资相对较低,灌溉设备简单。喷灌技术与其他节水灌溉技术相比,无论是在设备投资还是后期养护上,其资金花费都相对较少,对于生产获利相对困难的农业产业来说,低成本和低维护,无疑使得喷灌技术更具适用性。
喷灌技术的缺点有:首先,灌溉不够均匀。在水分喷射过程中,距离喷头越近的区域,其灌溉量越大,而喷射末端的灌溉量则相对较少。其次,喷射过程中水流会受风力影响,导致水分出现一定的飘洒损失。最后,喷头处承受较大压力,后期设备容易出现故障问题,加大了养护维修成本。
3.2 微喷灌技术的优缺点
微喷灌技术的优点有:微喷灌的应用范围较广,是一种主要的节水灌溉方式。适用于保护平地(如大棚低矮作物)、丘陵果树、苗木区以及露天平地区域,对于保护平地(如大棚低矮作物),一般采用倒挂式微喷头。微喷灌的优点在于每小时出水流量小,射程近,喷洒均匀性好,可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微喷灌技术的缺点有:田间管网布置密度高,影响作物的种植,亩均投入较高。雾化喷头其射程比正常微喷头的射程还要小,致使其管网密度更高。
3.3 滴灌技术的优缺点
滴灌技术的优点有:滴灌也是一种使用较多的灌溉方式,主要适用于保护平地(如大棚藤架作物)、丘陵果树等作物。对于保护平地(如大棚藤架作物)主要采用内镶式滴灌管,而丘陵果树等作物主要采用压力补偿式滴灌管。由于技术的不断创新,压力补偿式滴灌管道的造价有所降低,其正逐步替代内镶式滴灌管在将来成为主要的滴灌管材。
滴灌技术的缺点有:对于内镶式滴灌管,其所需压力小于微喷头的工作压力,对取水首部的水泵扬程要求较小,但由于其铺设于作物根部,未埋入土中,会影响作物的种植。而对于压力补偿式滴灌管,虽然其相对于内镶式滴灌管增加了压力调节能力,但其投资相对增加,所以,压力补偿式滴灌管应用于丘陵地区。由于技术的不断创新,压力补偿式滴灌管道的造价有所降低,其正逐步替代内镶式滴灌管在将来成为主要的滴灌管材。
4 结束语
综合考虑我国水资源现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断研发新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并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已经成为科研机构和农业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各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都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为了保证其节水效果的发挥,必须做好前期试点工作,随后再逐步扩大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谭诚,兰才有,蔡振华.国内外节水灌溉发展趋势探讨[J].农业机械,2011(27):144-145.
篇2
一、课堂过于追求形式,教学的本质内容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发现,新的课堂教学,不管是公开课,还是观摩课,大都存在这样一个模式:今天我们分组合作学习,于是教师一声令下,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教师出示问题后,各个小组分头嗡嗡地讨论起来,不过几分钟,教师叫停,继而是逐一汇报。其间也并无大错,几乎合乎教师的预料,偶尔某一小组有一小小的偏差,教师就会就此大做文章,追问这个小组,你们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谁的想法同他们不同?其他组的同学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说服他们?完成之后便是“同学们的想法可真多”,“我真为你们高兴”之类的表扬话,同时还夹杂着请为他们精彩发言鼓掌的声音,最后,就是回顾本节课,谈谈你有什么收获,如此等等。教学模式死板,没能较好地落实新课程提出的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的目的。
新课追求新的教学方式,但教学方式的选择一定要与这节课的本质内容相吻合,必须结合本节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方式具有个性化,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获取情感的体验。也就是说,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该讲的讲,该演示的演示,该练习的练习,该讨论的讨论,该合作时合作,该记忆时记忆,切不可为形式所累,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任何事物都以一定的形式出现,形式是内容的外地表现,不存在不具有形式的内容。但是外在的形式必须从属于内容的需要,为本质内容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学到教材中的本质内容。
二、注重解法的多样化,影响了解题能力的培养
重视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提倡解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依据课程标准所编写的多种版本的教材,在教学时也往往出示几幅图对学生加以引导,如:小明是这样做的,小亮是这样想的,小颖是怎样做的?你还有别的做法吗?于是乎,解法多样化成为现在教学中的亮点。
再加上“多样化”做法的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又非常“精彩”,看上去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无形之中又为这样的课堂增加了新的“看点”。无疑挖掘题目的多种解法,也许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有所帮助,但要注意思维方法的层次性,重点强调一般方法。
如何提倡解法多样化,而又能保证优化出一般的方法,不影响学生对后继内容的学习,并保证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必要的练习,是每一个课改教师需要认真思索的问题。关键是把握好一个“度”,把握好多样化的“度”,做到适可而止,及时地优化出一般方法,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教学效率低
进行新课程改革,要求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学生个性发展放到突出地位。这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角度讲都是了不起的进步。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导致课堂失控,教学效率低。这样的课堂,展现的是学生的肤浅的、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化,失去的却是教师有价值的引导,智慧的启迪,思维的点拨。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既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引导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实现主导与主体的和谐统一,保证课堂效率的真正提高。
四、刻意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忽略了教学的主体内容,不能很好地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
篇3
一、数字化后勤管理改革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是大数据的时代,各类信息技术已经达到了空前普及的程度,高校管理工作为了应对大数据涌入的现状,就需要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改革。首先从社会价值观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各行业均在开展数字化管理模式的改革,其已经成为了各行业的发展趋势,高校作为人才培育基地,必须紧跟社会发展脚步。其次,从经济角度来看数字化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中产生的成本,节约下的资金则可用于我国高校其它工作的建设,提升其综合实力。第三,从教育主体角度来看,数字化后勤管理的改革有助于高校高新科技技术的建设,也能够为高校学生科技知识培养提供良好的实例教材,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字化技术的魅力,为其接受相关知识教育提供基础和动力。
二、我国高校数字化后勤管理的改革措施
1.服务方式的改革
当前国内各类服务行业数字化改革已经沿用了多年,而且在近几年取得了更高的成效,由此也促进了高校数字化后勤管理中服务方式的改革。例如食堂部门所使用的全自动智能电饭煲、自动面食机、自动餐具消毒设备等,大量节省了食堂工作人员的劳动力,从而使得食堂服务更加便捷和快速。另外,门禁智能系统的更新也大大降低了宿舍门卫的工作量,其不仅可以识别学生身份,而且还可以记录改名学生离开和进入宿舍的时间,在晚间闭寝后可通过系统直接查看学生是否在宿舍内,提升了校园安保工作的效率[1]。同时,在学校后勤管理设备数字化改革后,相关后勤人员的个人素质和服务也必然需要随之革新,提升后勤部门的整体素质水平,从而避免了以往学生与后勤人员之间沟通的障碍,保证了高校后勤改革的深入。
2.管理模块的改革
传统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存在效率低、被动性明显、科技含量低等诸多劣势,因此导致了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但从客观的角度出发传统后勤管理模式对早期后勤管理是有效的,但并不适用于现代高校。因此,高校的后勤管理者必须重新转变思想,将数字化技术大量引入到管理工作当中,不断充实自身的高新技术知识储备量,从而适应数字化后勤管理的发展规律。同时,在管理时必须敢于使用数字化技术,不能因其是新鲜事物而畏惧使用,进而重构后勤管理模块。虽然数字化后勤管理改革与传统管理模式存在明显的差异,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目前高校数字化后勤管理改革属于过渡期,因此新型管理模块是在传统体系基础上构建的。第一,需要建立专门的数字化后勤管理研究部门,其不仅负责对现有后勤管理体制的改进,而且还负责在新型管理模块施行过程中的不断创新和改革。第二,建立以校园局域网为核心的后勤管理网站,其内部应包括学生公寓管理模块、食堂餐饮管理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薪资管理模块、设备保修管理模块等,而且根据每个学校实际情况不同还可以加入各种个性化的管理模块,例如酒店式管理、图书馆管理等。第三,还需在各管理模块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监督模块,并将其设为开放性的平台,让高校内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共同对餐饮、安保、清洁、校区园林等后勤工作进行监督,以网络平台的方式进行搭建,并设立微信公众群,将传统的信件举报转变为微信举报,提升监督工作的效率[2]。第四,可在改革过程中调研学生的需求,建立校园内个性化后勤模块,以微信公众群作为调研平台,以电子问卷的方式要求学生无实名填写,然后根据其中需求率较高的项目建立相应的后勤管理模块,例如失物招领、二手市场、公告栏等,这样可以方便学生的生活,同时院内二手市场的开放有助于提升学校安保效果,减少了外来二手市场给学生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并进一步鼓励学生创业。
3.应用平台的改革
在数字化高校后勤管理系统建立后,还应该运用当前应用平台的便利性,打造移动端应用软件,从而可以利用手机或其它终端设备直接对后勤管理网站进行访问,了解当前后勤管理的具体动态,减少了网站访问所消耗的时间,也消除了信息孤岛效应,真正做到高校管理信息公开的落实。但需要注意的是,可根据用户的类型设置相应的等级,例如学生用户只能查看寝室、食堂、卫生等管理信息,而教师则可以在此基础上查看通勤车、教室管理、实验室管理等信息,从而保证管理工作的层级,避免发生信息泄露或混乱的情况[3]。数字化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是现代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对后勤服务方式、管理理念、管理模块以及应用平台等进行重点革新,借助当前发达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满足现代高校教师、学生的需求。
作者:袁驰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高校财务管理 营改增 实施方案 影响
1.引言
自2012年起,全国各高校“营改增”工作陆续开展。为深入贯彻该政策,分析“营改增”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影响,并以此为根据,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实施方案。有利于确保高校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顺利运行,并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的效率,进一步优化高校财务资源配置。
2.“营改增”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2.1 营业税和增值税的特点分析
营业税[1],是对中国国内的企业或个人由经营所获得的营业额,进行征收的流转税。增值税[2]则是对销售商品、提供的劳务、进口商品等的企业和个人实现的增值额,进行征收的税种方式。
营业税属于价内税的一种,其税金囊括在商品价格之中,从本质上来说,其类别的划分是依照税收和价格的关系来定义的。在计划经济时代,价内税是一种能够有效调节企业利润的方式,所以它能够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生产消费的手段。而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也就是说该税款并不在商品的价格之内。它是由商品价格和税收的关心进行归类的税种。价外税更适合于市场经济条件,因为企业是根据生产价格来定义商品价格,而生产价格有成本和利润组成,如此一来,国家对市场流通商品征税,只能够是一种商品价格的附加,故称之为价外税。二者的区别,如表1所示。
2.2 “营改增”对高校财务核算的影响
当高校实行“营改增”政策后,在高校自身的财务核算方面,主要存在几个影响[3]:
(1)会计类别的划分。在高校实行“营改增”后,许多会计类别,需要在对应账目下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化。例如:在“应交增值税”的类别中,还必须进行各种专栏的分类,比如:科研成果转让、进项税额、减免税款等。现以我院的某科研项目下的科技咨询费为例,营改增之前和之后的计类别划分,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2)会计处理。会计处理环节,主要是针对增值税的期末留抵税额来进行。比如:在表2所示的应交税-增值税类别中,设置“营改增抵减税额项”。目的在于将高校按照规定的减税类别进行记录和整理。
(3)具体收入的确认。高校财务核算的关键在于具体收入的确定。“营改增”之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主要采取的是权责发生制。其主要的内容包括:根据实质性的收入和支出权利发生条件为依据,确定某段时间内的收入与债务关系。所有费用均以当前现金收入与债权、未来现金收入与债权来进行确定。
3.高校财务管理的“营改增”实施措施
3.1 与税务部门紧密合作,严格落实各项政策
“营改增”的执行过程中,由于不同城市之间,地税局与国税局难免会存在流程等方面的区别。因此,高校需要积极与各税务部门进行交流和协商,以确保各项工作按照国家相关政策严格执行。此外,到兄弟院校进行调研,建立互动机制,双方就各自学校的“营改增”实施情况进行交流,有利于借鉴各自的优秀经验,建立良好的互动,确保“营改增”工作的稳步推进。
3.2 财务明细的建立与规划
高校实施“营改增”后,由于关系到到全校的物资采购、科研经费的之处等环节,故涉及的部门和事物繁多,在会计的核算中难免会存在分歧。例如,财务的核算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等。因此,财务部门必须建立增值税的明细,并作好记录和整理,各项经费严格依照国家法规进行税率的计算。这样一来,既方便日后的查询账目和各项经费的税率计算依据,又能够整理充足的材料,为后续高校的某些项目中,若符合国家的免税政策,能够及时进行申报工作。
3.3 科研合同严格把关
高校在许多科研项目中,均存在技术开发、转让以及咨询等业务。按照规定,这些业务均在“营改增”的范围内。因此,各项经费的用途都必须使用增值税发票。若涉及到免税服务的,国税局将根据免税合同来判定。因此,高校必须对科研合同进行严格审核和把关,确保内容规范、细致且必须符合国家的法规。
3.4 加强宣传工作
高校大多都属于非财务部门。因此,对于“营改增”、增值税发票等专业知识了解的教职员工并不多。在高校落实“营改增”政策后,为了实现各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对教职员工进行定期的宣传和培训,显得十分必要。只有当教职员工都了解了相关知识之后,才能够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按照既定的要求进行经费的使用,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的效率。
4. 结论
通过分析“营改增”政策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之后,本文提出了对应的“营改增”实施政策,从与税务部门紧密合作、建立和规划有效的财务明细、严格审查科研合同以及加强宣传工作等方面入手,在“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中,能够更好的适应,且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职 物流管理 教学方式
[作者简介]刘芳(1974- ),女,江西赣州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商务分院经济管理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朱伟(1979- ),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商务分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工商管理。(江西 南昌 33009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112-02
高职教育是培养物流管理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然而从我国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总体情况来看,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就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教学改进的建议。
一、高职院校培养物流管理人才的重要性
我国物流业起步比较晚,很长时间发展比较缓慢。但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业发展开始迎来一个新的高度。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开始大量增加,然而真正精通物流管理的专业人才却没有因为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而成熟起来,反而导致了物流管理专业人员日益紧缺。人才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因此物流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我国物流业的不断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的物流教育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在校接受物流教育的学生规模日渐扩大,但是这样的人才供应还远远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尤其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人才缺口尤其明显。目前我国的物流人才占全国服务业人数的5%左右,也就是说全国有将近1500万个物流岗位。为了推动我国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必须发挥其优势,为社会迅速培养一批物流管理方面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比较陈旧
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多年来采用的都是非常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给学生讲解知识,学生在下面专心听讲。这种教学方式没有发挥学生在学习时的主动性,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和接受知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特别有限。这种教学方式不但对学生个性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还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此外,因为条件的限制,一些教师没有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虽然教师在课堂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效果却不理想,无法达到现代化教学的要求。
(二)专业课程体系不合理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大部分使用的还是全国统编教材,课程体系比较陈旧。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陈旧的课程体系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的学生不仅专业技能以及操作能力比较缺乏,而且教学内容也比较落后。这些年随着市场的发展,物流管理出现了很多新的特点,但是高职院校一成不变的专业课程体系没有把握住这些新的特点。况且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地变化,现在学生的精神风貌与求知能力与以往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以前的专业课程体系不可能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
(三)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很多高职院校安排的物流专业课程内容依然采用以往的学科体系,在教学的时候采用的还是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非常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教师举的例子有相当一部分是与传统物流管理相适应的,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就导致理论知识与现实需要存在非常严重的脱节。
(四)专业技能实践不足
实践对高职教育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然而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严重不足。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都设置了实践课,但是总体上来说实践课占的比例比较小。而且很多实践课还是理论意义上的实践课,很多实践只能在校园内进行模拟,因此这样的实践课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其实际操作性并不强。而且很多院校没有和社会企业建立合作的关系,因此学生也就没有机会真正进入企业去实习。采用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其实际操作能力非常有限,很难满足社会和行业的需求。
三、变革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方式
(一)改革物流管理课程体系
我国高职教育当前存在学校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生产严重脱节的问题。因此要真正培养能够适合社会实践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对当前物流管理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教学时要把物流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互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
在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的时候,要让物流管理教材内容提供的专业知识具有比较强的实用性,让学生们明白应该如何去做,而不是单纯地去学习理论知识。因为理论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理论是离不开实际的,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更需要将理论知识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物流管理课程的设置,应该满足物流管理专业的需求,课程的内容能够与物流管理需要的岗位相适应,制定的课程目标要符合实际需要,突出物流管理的实用性。物流管理课程体系要具有动态的特性,要改变过去教材一成不变的现象,这就意味着教材内容要根据社会实践的需求变化而相应地进行改进和调整,不仅要保证知识具有系统性,同时还需要保证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此外学校还需要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在高职教育中兼职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兼职教师的聘请不仅可以降低学校办学经费,更重要的是兼职教师能够把生产和管理的最新技术及时地应用到教学和课程,而这部分知识刚好是专职教师缺乏的。将理论知识和社会需要接轨,使得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能够具有足够的能力胜任岗位的需求。
(二)课堂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
学生的知识有相当一部分是从课堂上学到的,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效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摒弃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1.辨析讨论的方式。学校的教学条件存在不足,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采用辩论讨论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在物流管理上的想象力。可以让同学课前自己去收集这方面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鼓励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让他们获取知识,还有助于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沟通能力。
2.比赛对抗激发学生热情。现在的学生独立性比较强,往往具有更强的求胜心和求知欲,所以可以用比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多创造一些给学生展示其能力的机会,这样可以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为此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热情。
3.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可以直观地帮助学生了解需要掌握的知识,真实案例可以巩固和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例如在给学生讲解物流中心的选址和规划时,教师可以先将与物流中心选址相关的因素列举出来,讲解这些因素具有的意义和内涵,然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物流中心选择的案例,这样学生就可以将教师讲解的知识与实际案例紧密地联系起来,懂得了物流中心的选址到底是如何进行的。此外,教师在讲解如何选择物流配送路线的时候,也可以结合与配送路线选择相关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了解选择一个合适路线需要考虑的内容。
4.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方式也开始发生转变,为此物流管理教学应该充分应用多媒体。多媒体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效率,同时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的结合,可以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明显提升。
5.课堂游戏培养学习兴趣。物流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物流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小游戏包括:配送软件游戏、运输角色模拟游戏、叉车游戏、仓储规划游戏、“啤酒游戏”、沙盘对抗游戏等。课堂游戏教学能让学生对仓储、配送、装卸搬运、采购和物流规划等内容有更深的认识。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确保整个游戏的有序进行。游戏结束后,要让学生进行自我小结,并评价每组同学的表现,最后总结游戏的情况。
(三)提高实践能力
实训是高职物流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需要进行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其中,校内实训基本是为了模拟物流的运作流程,实训实验室应该涵盖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和报关以及配送等多个环节。学习需要按照培养计划的需要,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实习活动。在实习活动中,学生占据着主体地位,教师发挥的是指导作用,在实践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将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学生就会具备物流管理这个行业一些基本的岗位技能。
学生的实践还需要在校外的实训基地开展。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在实践方面的能力,学校应该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校外实践是学校和企业建立合作的关系,对口企业主要包括物流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以及制造业物流部门等等。在这些企业实践的时候,可以在实际中向学生讲解库房如何进行选址和布局,如何合理地去安排物流流程,如何去合理地布置设备,学生可以亲眼目睹吊车和叉车以及自动转向车等设备如何进行运作,可以对集装箱和集装袋设备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企业进行实习的时候,学生还可以熟悉和了解这些企业的管理章程,懂得如何才能培养物流企业员工的良好素养,这为学生在未来顺利适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在这些企业建立实践基地的同时,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去积极地进行社会实践,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提高其工作能力。
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当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教学方式比较落后,培养出的人才和社会需求脱节以及学生的实践活动不足等。为此高职院校需要对当前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以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新燕.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法初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2]龚隐春.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探索[J].中国市场,2007(15).
篇6
[关键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3-0146-02
[作者简介]祝招玲(1976-),女,黑龙江伊春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教育;钱璐(1990-), 女, 本科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实践教学是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1]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需要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解决实际问题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强化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是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涵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分为三类:课程实训、认知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
(一)课程实训
课程实训是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主体部分之一,贯穿于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中。实训内容必须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实训大纲的要求进行,设置具体的实施步骤以保证课程实训的质量与效果。
(二)认知实习
认知实习是按照培养方案及实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到景区景点、星级酒店、旅行社等企事业单位参观,以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实习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习报告,主要针对实习单位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旅游企事业单位运营和管理的状况,提高对旅游业的认知度。
(三)毕业顶岗实习
毕业顶岗实习是学校安排学生到旅游行业的一线进行顶岗实习,将所学知识和旅游业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毕业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为时半年,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实习与就业的自然对接。
二、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实践教学现状
多数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大致如下:大一安排在当地的酒店或旅行社进行1~2周认知实习。认知实习主要是以调查了解、参观学习为主要实践形式,目的是让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对旅游业的兴趣和认识;大二或大三时安排两周左右的景区实习,主要是以情景教学、案例分析方式进行,属于专业考察类型的实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发展规划有一定的了解;大四理论课程全部结束后,一般会安排3~6个月的毕业顶岗实习,到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集中或分散实习。集中实习便于学校管理,分散实习也就是自主实习,由学生根据未来就业方向选择实习单位。在寒暑假还会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并在下一学期开学初上交一份社会实践报告。学校安排社会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旅游业的现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社会实践并没有受到学校及学生的高度重视,多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很难按时完成,最后交到学校的实践报告几乎都是在网上下载并改写的。
(二)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这是阻碍实践教学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实践教学活动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因此误导了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忽视技能性训练课的重要性,在参加实践课程的过程中缺少动力,不利于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2.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各地方高校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有特色的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多数地方高校只注重实践内容与时间评价,往往忽略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与条件体系的建立,导致学生实践能力难以提高,专业不专,能力不强,在就业中缺乏优势。
3.实践教学管理不到位。虽然实践教学得到大多数地方高校的认可,但由于受实践教学条件的限制,实践教学环节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实践教学仅体现在课程安排上,但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或缺少严格的管理措施,课程实训难以落到实处,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有限。
4.实践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目前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在教育观念、理论研究及投入等方面与社会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实践教学已经跟不上旅游业的发展步伐。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应用性、探索性课程开设较少,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较差。由于旅游管理教育从发展之初就面临着投入不足的问题,所以很多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地方高校校内实训设备单一、落后,甚至没有校内实训场地。这样的现状无法满足当今旅游业飞速发展的需求,很多旅游相关企业特别是酒店行业反映,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操作能力不强,不及专科毕业生。
5.实习层次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受到限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很多东西要学,应该根据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及实际情况明确主要实习目标,使学生的实习更具有针对性。通常情况下为了方便学校管理,学校一般会安排学生在酒店进行专业实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酒店常常不愿意为学生提供轮岗的机会,导致学生只能在一个部门的某一岗位进行实习,缺少对其他部门和岗位的了解,达不到预期的实习效果。
三、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一)明确实践教学目标
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有准确的定位,明确专业方向、扎实理论基础、强化专业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社会及旅游企事业单位用人的需求,这样才会使旅游专业毕业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合理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注重实践内容和方式的制定,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三)合理安排实践教学、重视实践环节的设置
第一,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在校内成立实践教学中心,安排实践教学场所,让学生做旅游实践的模拟,校外加强与实习单位的合作。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方式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和素养的提升。第二,业内实践与业外实践相结合。除了安排学生在酒店、旅行社、旅游规划部门实习外,还应鼓励学生参加行业以外的实践,可以参加一些商业促销、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增加学生的社会阅历,开阔眼界,增强与人沟通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第三,统一实践和自主实践相结合。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有利于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同时,给学生自由安排自己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选择实习地点和场所,会更有利于学生就业。
(四)加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首先,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如酒店行业的餐饮、客房服务实验室,旅行社的旅行线路的规划实验室、导游员的模拟实验室等。校内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及有效利用会保证学生在旅游企业实习的顺利进行。其次,校外实习基地要具有设备先进、管理严格、客源稳定等特点,校外实习是实践教学环节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应保证与旅游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认知实习和顶岗实习的机会,在企业实习期间应与企业协调,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及未来就业意向提供轮岗实习的机会。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时间短,教师队伍缺乏实践经验,地方高校应首先普遍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有计划地派出教师外出进修,到全国知名的酒店、旅行社或景区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服务规程和服务标准,丰富教师的阅历和经验,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聘请国内外具备较高理论素养、实践经验的专家到学校做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通过他们的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
篇7
论文摘要:对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整理,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人民网重庆视窗2008年l1月9臼电记者今天从重庆市消防总队获悉,重庆全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检查目前已经结束,其中有5650栋高层建筑存在隐患,已超过全市高层建筑总数量的一半。据统计,目前,重庆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高层建筑总共有8664栋.数量仅次干上海,位居全国第二。在这些建筑中,高度超过l00米的就有84栋。在今年下半年,重庆开始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夫检查。在历经近半年的检查中发现,有565o栋高层建筑存在火灾隐患22706条。
以上报道只是重庆市的现状,这种现状在全国其他城市也是会存在。今年国外和国内也发生了几起高层建筑火灾,所幸没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这是一种侥幸,只要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不彻底解决,火灾随时会发生。
1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常见问题
(1)消防设施配备不符合规范要求。依据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高层建筑在建设时,应设有较完善的消防设施,以便为火灾预防和火灾扑救、自救工作提供有利条件。但是,在工程竣工验收或日常监督检查中经常会发现,高屡建筑或多或少存在着消防设施欠缺、质量性能低劣和功能全等违规行为。有些建筑由于缺少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事内消火栓等消防设施的经常性维修保养工作导致了部分消防设施长期处于故障或瘫痪状态,不能正常使用。
(2)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将按规范要求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高层建筑物擅自取消,有的取消了消防水池、消防水泵、屋顶水箱以及联动控制装置的设置,仅靠市政室内消火拴管网,更有甚至靠生活用水管网供水,根本不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导致消防水源、工作压力无保障。有的管道材质、管径不符合要求。部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未按国家规范要求采用热镀锌钢管。有的连接方式不规范,自动喷水系统未按规范要求采用丝接或构楷式机构连接,而是大量焊接,未对焊接处进行二次镀锌。更严重的是部分场所出现“假喷淋”现象,将喷头置于吊顶而不与供水管网连接;有的受管道材质和施工质量影响,产生漏水,业主干脆将其关闭。
(3)应设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高层建筑改设集中报警系统或区域报警系统,有的根本不设火灾向动报警系统。有的高层建筑消防水泵、防排烟设施、消防电梯、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门、窗、防火卷帘、以及非消防电源的切换等无法实现联动控制。
(4)消防电源无法保证消防用电设备需要。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应设计满足电力负荷的高层建筑,不考虑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防排烟设施、消防电梯、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门、窗、防火卷帘,以及其它消防用电设备的消防用电;个别高层建筑在无自备发电设备的情况下,都仅有一路供电;且消防用电线路的敷设未按要求,应穿管保护的消防用电线路,穿管不到位,造成大量的线路裸露。
(5)防排烟系统设计施工随意性大。按照规范要求,一些本应设置机构加压送风防烟设施的不具备 自然 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问、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却不设加压送风系统;有些虽然设置了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防火门未安装或损坏严重,达不到防烟楼梯间压力要求。
(6)消防电梯功能不具备。消防电梯的消防电源、消防电源线路敷设、末端自动切换、消防电梯前室设置、消防电梯载质量、消防电梯运行速度、井底排水和电梯门挡水设施以及前室内的室内消火栓、应急照明或正压送风系统等不满足规范。消防电梯缺少上述条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会危及消防队员生命安全。
(7)防火门、防火卷帘材质各异。一些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的填充材料违规采用可燃材料;一些防火门的木制品只经过了的阻燃浸泡处理,耐火极限达不到规定要求;有的防火门装饰面层未经过阻燃处理,采用普通油漆,降低防火门耐火极限;闭门器回弹力度不够,导致无法正常关闭;复合防火卷帘达不到背火面温升要求采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保护时,未设置独立的喷水保护系统;用作防火分区的防火卷帘无消防电源和联动控制装置,发生火灾断电后只能靠人为手动关闭。
2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
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一是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和业主消防安全意识不够,对高层民用建筑防火一无所知。二是 经济 制约了消防安全的 发展 。为了“节约”成本,降低消防技术标准,将应当按规范要求设置消防设施大量节俭,埋下大量火灾隐患。三是执法不严,不廉,给少数人可乘之机
3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管理整改对策
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工作必须把重点放在管理措施的落实上。
(1)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 企业 、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60号令等 法律 法规,就消防安全责任作了具体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应严格遵守,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消防安全艾务,努力提高全体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增强抗御火灾整体能力。高层建筑涉及多家产权位,承包、出租或委托经营时,又涉及多家使用单位。各产权单位、租赁单位在房地产商签订购买租赁合同时,必须与房地产商签定相应的消防安全责任,明确各自责仟,共同维护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房地产商应提供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建筑物.产权单位与使用单位应在订立合同中明确备方消防安全责任,特别是各产权单位在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方面明确管理责任。同时,针对高层建筑的管理特点,产权单位、使用单位和物业管理单位要细化消防安全管理,落实自主管理,严格日常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确保高层建筑安全。
(2)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针对高层建筑内部功能复杂、使用单位人员多、消防设施多、危险性大、火灾后果严重的特点,督促高层建筑产权单位应重点要抓好规章制度的建设落实,消防安全人员值班、培训制度,消防设施的检杏保养制度和应急预案必须落实。同时,高层建筑产权单位还要组织人员加强对那些已投入使用消防设施维修和保养,提高消防设施整体安全系统使用性能。
篇8
关键词:公司治理;长效激励;约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业绩
中图分类号:F276 6
文献标识码:A
一、绪论
(一)公司治理的含义
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公司的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
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到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集团。
(二)何谓长效激励机制
长效激励机制是为克服公司人(经营者)的低效激励与约束所引起的短期行为问题,把未来收益与企业发展和股市紧密结合起来,使经营者对个人效用的追求转化为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催生职业经理市场,以弥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一现代企业制度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的企业家激励约束手段的不足,最终给企业改革的成功提供激励与约束的长期有效保证,从而建立的一种制度抉择。
二、某上市公司的高管激励方案
(一)执行激励前某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状况及国内激励机制改革趋势
注:上表中2006年高管层人员总数为17人,2007年高管人员总数为18人。且上述金额均已包括独立董事薪金。
除独立董事外,2007年高管层年薪为131.10万元,较2006年高管层年薪137.90万元减少6.80万元;2007年人均年薪7.28万元,较2006年人均年薪8.11万元减少0.83万元;而与此同时2007年某上市公司利润总额较2006年增加32.63%。上述数据表明,在企业股东权益增加的情况下,高管层的薪酬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这会大大降低高管层敬业尽责的积极性,对公司的长远发展不利。
(二)某上市公司的高管激励方案概况
该激励计划股票期权的授予日为2008年8月25日,行权价格为24.34元,即满足行权条件后,激励对象获授的每份股票期权可以24.34元的价格认购一股公司股票。公司拟授予激励对象1680万份股票期权(因部分激励对象辞职、离职等原因,不再符合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授权条件,本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实际授予激励对象1611.4万份股票期权),每份股票期权拥有在激励计划有效期内的可行权日以行权价格和行权条件购买一股太阳纸业股票的权利。激励计划的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股票。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有效期为自股票期权授权日起五年。自本激励计划授权日起满12个月后,激励对象应按照如下安排行权:
第一个行权期:激励对象自授予激励对象授权日(以下简称“授权日”)起12个月后的首个交易日起至授权日起24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可行权额度上限为获授股票期权总额的20%。
第二个行权期:激励对象自授权日起24个月后的首个交易日起至授权日起36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可行权额度上限为获授股票期权总额的25%。
第三个行权期:激励对象自授权日起36个月后的交易日起至授权日起48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可行权额度上限为获授股票期权总额的25%。
第四个行权期:激励对象自授权日起48个月后的交易日起至授权日起60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日止,可行权额度上限为获授股票期权总额的30%。
三、对某上市公司的高管激励方案分析
(一)某上市公司高管激励方案的优缺点
1.优点: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完善公司薪酬与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提升公司价值。
2.缺点一:股权激励方案的激励效果受股价波动影响巨大。
由于当初是在大牛市下制定的股权激励方案,制定的行权价往往存在估值高、可能透支业绩水平等的问题,这样股权激励方案就有点像画个有预涨象征意义的“大饼”。股市下行,这些‘大饼’也注定是不能最后落地。虽然股份大幅回落并未令高管人员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是股票期权对于激励对象,短期而言没有内在价值,变成一张废纸,股权激励的激励效果大打折扣。某上市公司所实行长效激励方案就存在这样的情况。
2008年下半年,某上市公司受股票市场的巨大波动影响,股票价格大幅回落,企业股票价格远低于行权价格,由此,即便激励对象在2009年行权期内满足行权条件也无法实施行权,这使激励方案效果大打折扣。2009年2月18日山东太阳股价收盘价为10.42元,半年之后的行权期间(2009年8月25日开始后的12个月内)股价是否能接近行权价格24.34元不容乐观。
缺点二:一元的长效激励方案较多元化的激励方案效果差。
由于某上市公司除固定工资外,只采取单一的长效激励方式(股权激励),当股票市场低迷时,激励对象无法行权,而企业又没有设定其他激励方式,因此可能会带来人才流失的严重后果。在实施股权激励后的某上市公司高管层所有收入中,固定收入占薪酬比重较小的一部分,其大部分收入应该靠股票期权行权时带来的变动收益,那么相比之下,如果其他公司能为高管人员带来固定收益倍数于某上市公司,其占薪酬比例较高,变动收益占薪酬较少,那么激励对象可能为避免由股价下跌而带来的变动收益不能变现的风险,从而转而投奔高管薪酬相当、固定收益比重较大企业。
(二)对某上市公司高管激励方案的改进设想
1.激励对象的薪酬的内容,应划分为二部分:
一部分为激励对象的固定报酬。
另一部分为激励对象的业绩报酬。
固定报酬绝对值可视本行业或公司所在地区的标准而定,不应该与公司业绩相挂钩。这部分的比重应占预期激励对象薪酬的20%-40%。而业绩报酬应该与公司业绩挂钩,激励对象的职位越高,业绩报酬的占比越大在这里,如何确定激励对象的变动收益就成为关键点。
2.将业绩报酬分解为与股票挂钩的部分和与股票不挂钩的部分。
鉴于造纸行业本身不属于高科技行业,是传统行业,一般情况下股价会根据业绩为平稳上升。因此,激励对象对公司预期未来股价的期望值不会很高。相对应的,中国的股市目前还不成熟,股价变动可能不是以公司业绩作为支撑。在这种情况下,激励对象不会愿意承担股价波动(由非业绩因素影响)带来的对变动收益的风险,也就是说,可能某上市公司的高管和技术骨干不愿意让自己的业绩报酬与股票过多的挂钩。因此,可以考虑将激励对象业绩报酬分解为与股票挂钩的部分和与股票不挂钩的部分。建议考虑将业绩报酬部分分为虚拟股权和奖金池。
3.某上市公司可按被考核期的税后净利、净资产增加额等指标,按比例计提一部储备,计人奖金池,按考核要求支付上述奖金。该部分奖金与业绩挂钩,但与股价不相关。另外,当行权期间股价大幅波动造成激励对象无法行权时,奖金池又能起到“以丰补欠”的作用,可谓一举二得。
4.考虑到以后会有新进入该公司的高管,可以将股权激励分为多期设立。
四、结论
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对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司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层管理人员的能力及其发挥程度。正是由于高层管理人员这样的一个特殊定位,从而使得高管激励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一个主题。在如何激励高管的问题上,人们越来越重视长效激励政策,也就是让激励对象的个人效用最大化。使其个人的目标同企业的长远目标相符合,避免其短期行为。
总之,各种企业根据其行业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同、所有制不同、人员构成不同、股票市场环境,其激励政策会有很大差异。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激励政策,善于运用长效激励政策,这还有一条很长的路需要我们在市场中探索。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节水灌溉输水制度
1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临泽县水资源短缺,水利工程灌溉设施配套不完善,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灌溉方式相对落后,灌水技术水平较低,农田灌溉工程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需要,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开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纵深推进的要求,开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是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的要求,开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为在更大范围内推广高效节水工程积累经验、典型示范的需要。临泽县水资源短缺,通过开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配套完善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健康发展,从而促进农村工作协调发展,推进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以必须走高效节水灌溉之路。
2小型农田水利现状
2.1农业节水发展情况
临泽县是甘肃省主要产粮县和全国最主要的制种玉米基地,农业整体发展基本形成了区位优势显著、市场优势突出、竞争优势强劲、发展潜力巨大的制种、草畜、果蔬、轻工原料等支柱产业。临泽县紧紧抓住被水利部确定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县和推进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机遇,不断深化水权制度改革,系统推进农业领域的节水工作,积极推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以水定地(产)、配水到户、公共参与”的运行机制,坚持“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以水定布局”的原则,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同时,推广了一批地膜覆盖、垄作沟灌、小畦灌溉、无土栽培、温室节水微喷滴灌、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实用技术,初步实现了现代农业高科技起步、高技术组装配套、高效益经营的发展目标。
2.2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需要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是均分布在临泽县农业生产的粮食主产区。区内地势平坦,土壤质地良好,耕地集中连片,光热资源丰富;群众对加强和改进农业基础设施愿望十分强烈,投工投劳的积极性较高。但项目区现状已不能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要求,水利基础设施尤其是田间工程较薄弱,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
2.3高效节水灌溉方法
高效节水灌溉与传统的灌溉方法相比具有节水、节能、节肥、节地、省工、省时、增产、增效的特点。通过开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改善小型农田水利运行状况,改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农业灌溉条件进一步改善,能促进农田灌排体系整体效益的充分发挥,大大提升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降低生产风险和成本、提高土地产出率,减少农民浇水灌溉的时间、降低水费开支,从而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使农业作物增产,增加农民收入。
3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目前我国把节水农业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实行开源与节流并举。在旱涝灾害日益频繁、水资源紧缺状况日益明显的情况下,及早抓好高效节水工作,将会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显著地有利影响。发展高效农业,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必须改变和调整传统种植结构和方式,在目前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最好的出路就是提高水的利用率,提高单位水量产出效益,高效节水灌溉是重要手段之一。开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纵深推进的要求。临泽县作为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试点县,通过大力实践和积极探索,探索了一条基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新经济结构模式,积累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生态农业”、“水权交易激活节水型社会”的建设经验。节水之路刚刚步入轨道,只有通过发展高效节水技术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节水意识,纵深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优化调整用水结构,增强水资源保障供给能力,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3.1开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是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的要求
一是农村庭院绿化、林带防风固沙、退耕还林还草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诸多措施,因缺水灌溉,举步维艰;二是由于地表水短缺,过度开采地下水补充灌溉可能导致水土资源极不平衡;三是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程度加快。因此只有加大田间节水灌溉力度,走高效节水之路,才能彻底改变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问题。形成通畅、清洁的农村水网,增强水系自净能力、提高防污控污能力,使农村水环境得到涵养,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3.2开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为在更大范围内推广高效节水工程积累经验、典型示范的需要。从整体上看,现阶段的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脆弱,抗灾能力较差,科技贡献率较低,投入产出比相对较小,这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大力推广和应用先进节水技术。另外,多数农民习惯于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对于新的节水措施,需要有一个认识过程。节水措施适应性、经济性以及工程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等方面均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建设高效节水示范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有利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4结语
在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其中,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现象非常的严重,为此,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有着无限的发展使用空间,并且这将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我国水利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可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运用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看到技术自身所具备的局限特征,伴随着深入化的研究,我们坚信,未来不久的时间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将为我国农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推动我国农业快速稳定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古浪县 高效节水 农业
1 水是什么
人类很早就知道水、利用水,水无色、无味、无嗅、透明,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液体。古代哲学家们认为,水是万物之源,万物皆复归于水,所以一直把水、火、气、土当作四个基本元素,由它们构成世界上一切物体。直到1784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用实验才证明水不是元素,是由两种气体化合而成的产物。
2 水资源情况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甘肃省多年平均年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82亿m3,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7.3亿m3,自产水资源总量289.3亿m3,人均水资源量1 077m3,仅为全国人均的1/2,耕地亩均水资源量378m3,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
古浪县水资源总量为22421万m3,其中:自产地表水资源量为11811万m3,占水资源总量的52.7%;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净地下水量610万m3(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8537万m3),占水资源总量的2.7%;调入黄河水10000万m3,占水资源总量的44.6%。当地水资源人均占有量314m3,亩均占有量114m3;黄河水受益区人均占有量789m3,亩均占有量337m3。全县地表水可利用总量19553万m3(含黄河水10000万m3),地下水可开采总量为6130万m3(含重复水量)。
3 什么是高效节水灌溉
高效节水灌溉是对除土渠输水和地表漫灌之外所有输、灌水方式的统称。根据灌溉技术发展的进程,输水方式在土渠的基础上大致经过防渗渠和管道输水两个阶段,输水过程的水利用系数从0.3逐步提高到0.95,灌水方式则在地表漫灌的基础上发展为喷灌、微灌、直至地下滴灌,水的利用系数从0.3逐步提高到0.98。
目前我国水资源十分紧缺,而农业用水浪费极为严重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使农业成了用水大户,其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而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每立方米水的粮食生产能力只有0.85kg,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每立方米水的粮食生产能2kg以上的水平。改变人们千百年来传统的灌溉习惯,用较少的水获得较高的产出效益,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一项重任,也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的途径之一,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4 各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我国现行的节水灌溉方式主要有畦灌、沟灌、漫灌、喷灌、滴灌,微喷灌、渗灌,雾灌、膜上灌等。而古浪河水管处2014年在泗水镇铁门村和上四坝村实施的高效节水灌溉主要是管灌和滴灌,这主要是根据我县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确定的。
4.1 管灌的优点
(1)节水。以管道代替土渠输水,大大减少了沿途渗漏和蒸发损失,质量好的管道可以做到基本没有输水损失。
(2)省时、省工。用土渠输水需要时间较长,沿途还要专人巡渠以防渠道跑水,利用管道输水速度快,即省时间又省工。
(3)省地。修建渠道要占用耕地,管灌输水是把管道埋入地下,省去了渠道占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4)灌水及时,增产增收。土渠输水慢、轮灌周期长,遇到干旱天气,庄稼得不到及时灌溉,常造成减产。利用管道输水浇水及时,同时又节水,可以扩大灌溉面积。
(5)省电。对机井提水灌区来说,节水意味着就是节能,根据测算,管道灌溉比土渠灌溉一般省电四分之一左右。
(6)便于管理和机耕。灌溉管道埋设在地下,不影响田间农业机械耕作和交通运输,减少了渠道维修和清淤环节。
4.2 滴灌
滴灌则是近年来出现的最先进的灌溉技术。美国、澳大利亚1998年开始对果树、草坪实施地下滴灌研究试验,以色列2004年6月在新疆石河子开始棉田滴灌试验。我国则自1996年起,分别在北京、天津、江苏、新疆,对速生林、果树、草坪、城市绿化植物实施滴灌,均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