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应用技巧范文
时间:2023-05-15 15:4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普通话应用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语言;使用技巧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的特点
(一)汉语言文学的目的性特点
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旨在强化学生的沟通技巧,并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站在更加专业的角度欣赏文学作品,从而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弘扬与发展。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学生能够通过语言应用技巧的练习,促进自身语言把握与分析能力的提升。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体特性
就现阶段情况来看,参与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学生通常为文科生,这部分学生均对汉语言文学抱有极大兴趣。
在各高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开展,重点针对文科专业的学生,对理科生并无硬性要求。由此看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主体,完全是可以确定的。文科生在学习过程中,探析汉语言文学蕴藏的内涵其实是比较得心应手的,这是由于他们本身具有良好的文科基础,对字词句以及语法修辞等方面的推敲有显著的优势。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交际性
作为人类用于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随着交流经验的积累,人们的思维、思想等均将发生巨大改变。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某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并通过语言的沟通与交流,表达情感,将汉语言的魅力传承下去。如此一来,汉语言文学会使更多的人受到感染,愿意从不同的途径去发现、探索汉语言文学的内涵与意义,共同促使汉语言文学日益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二、汉语言文学中所呈现的意境
(一)意境的起源与作用
在古代,诗人为使整首歌更具特色,通常会借助各种语言来营造一种气氛,使读者浮想联翩,这种气氛便是意境。据了解,我国诗文主要通过一些诗句或词语来营造意境,作者当下想要表达何种情感,想要透过诗词传达何种思想,便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营造意境。诗人所营造的意境,多半源于生活,是诗人通过观察与探索,再运用恰当的字词句加以描述,并通过感悟,使诗歌的整体情感得以升华。语言运用越精妙,表达的清感便会越真切,读者也会更加身临其境。
(二)意境烘托中心思想
将意境带入诗歌中,不但能够提升整首诗的美感,还能从侧面烘托作者想表达的内心情感,使整首诗变得更加鲜活、生动。我国自古以来,便有以诗言志一说,许多著名作家均透过文章来刻画自己,表达凌云壮志,如杜甫、李白等。他们往往用诗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思乡之愁,感慨怀才不遇,或者来表达豁达,开辟仕途之路。一些作品通常会通过意境的描述,使内心情感更为深刻,烘托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意境构建的常见问题
意境的构建在文学作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构建意境时,学生往往会出现以下两方面问题,分别“有境无意”和“有意无境”。有境无意指的是文章中虽然自带意境,且美感度高,但却华而无实,并没有表露出真情实感,过于空洞。有意无境则是指过于抒发自身情感,忽视了对情境的设置。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作者本身经验积累不够,缺乏丰富的实践支撑。
三、汉语言文学语言意境的应用
(一)增加阅读量
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积累大量的文学知识。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流传下来的经典名篇众多,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文化本质也不相同,要想更好地驾驭语言意境,还需要增加阅读量,熟练掌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及作品创造的时代背景。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通过创作的时代背景,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一种情境,从而能更好地运用语言意境。
(二)掌握语言规律
由于我国的人口较多,地域分布广泛,少数民族及各个地方的方言都独具特色。在众多语言中,普通话是最通用的,但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在使用普通话,因为不同地区的人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不同。如南方人很难分清卷舌,会不自觉地将一些读音弄混,而北方人对卷舌的敏感度较低。所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对北方人来说也很不容易。在学习汉语言文学时,就是为了在实际应用语言的过程中,分析出语言的规律,正确运用语言,进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逐渐总结出一些语言规律。
(三)意境源于生活,并不断创新
我国的诗文中,一般是通过一些诗句或一些词语来营造意境,不同的作者由于想要表达的感情不同,就会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营造意境,这往往是因人而异的。而意境往往源于生活,是诗人通过日常的生活进行观察,运用普通的事物来营造诗歌氛围,通过自己的感悟,体验诗歌的美感,进入作者创造的艺术境界。而营造意境,不仅能使美感体验更加深刻,还会使诗歌中描绘的实物更加真实,甚至会具有更大的感染力,使诗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更加真切,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四)背诵经典文学作品
众所周知,一门语言的掌握。离不开词汇量、语句语法的积累。背诵经典汉语言文学作品,势必会强化其语言运用能力。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诸多经典名著得以流芳百世,完全可以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背诵,加深对汉语言文学作品中,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的影响,通过深刻记忆,便能在自己笔书写过程中引经据典,加深文章深度,提升文章层次,使笔下的文章更具生命力。
四、结语
汉语言文学中的语言使用与意境分析,是学习、鉴赏汉语言文学作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务必要引导学生发展主观积极性,从而更为透彻地掌握语言应用于意境分析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史怡乐.论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J].青年文学家,2015,09:140-141.
[2]熊丹.语言在汉语言文学中的应用意境[J].剑南文学(上半月),2015,04:33-34.
篇2
关键词:小学体育;语言教学;技巧
一、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表现形式
1.宽泛模糊法:
一位教育家认为,在自然语言中,句子中的词语大部分是模糊体的名称,如“多少、少数、大多数、比较好、相当好等树词和程度词”。这并不与“语言表达要明确精当”的要求相矛盾,科学地运用模糊语言是教育学生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技巧,是一种交谈策略,有利于教师在眼前认识尚不清楚或一时间无法找到答案时机智巧妙地巧将问题度过难关。
2.超常变序法:
即指在用语和确定词序及语句结构上采取一种不同寻常的选择和变化措施,使语义超常出新或发生质变,语言所强调的重心发生转变,造成一种出任又在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教师工作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创造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表达必须有新角度,能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阐述不同一般的见解,有效地点化和启迪学生,必须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心理准备状态来安排和设计表达内容的先后顺序,鞭辟入里地叙事说明,使学生欣悦。
3.朴实明快法:
是教师语言表达的一种艺术风格,同时也是一种语言表达方法。其具体表现在:话语质朴、丰富自然、通俗坦率、真实可信、简洁明确,语不惊人,但立意深远。
4.反复冗余法:
根据口语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有意采取词语、句式结构上的反复、重叠,增加语言的“冗余度”,以突出重点,强调要害,加深印象的一种表达方法。例如在教学途中的技巧时,教师反复几次提醒:同学们看到教师的标准动作示范后,再比较自己的动作是否标准,大腿的动作是否标准,小腿的动作是否标准,脚的动作是否标准,摆臂的动作是否标准,身体的倾斜度是否标准。这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不自觉性和模糊性而说的,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学习动机主要体现在“玩”和学习只要能行这样半桶水的情况,就需要教师反复多次地提醒,反复多次地使用“是否正确”一词语,就是要引起学生的高度民主重视。
二、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技巧
体育课堂语言是一个多种表达技巧综合运用的过程。它的表达技巧是体育教师鲜明地表达思想感情和教学必不可免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应合理、灵活而综合地运用这种技巧,从这种范畴意义上班来说“体育课堂语言艺术就是恰当、巧妙而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表达技巧的艺术”。
1.声势变化技巧
在这种有身语言中应该包括语势变化技巧、强调音变化技巧和降调技巧。就是运用不同的声调表达不同的教学效果。如:“这节体育课你们班的表现(强调音)比其它班级好,我真为你们班高兴(降调)”。这种对学生表示由衷的赞叹、祝愿、期盼的语言中运用降仰语势,效果往往比运用上升语势好,让学生显得真挚、恳切,没有做作之感,又寓意学生能继续发扬。又如:“这节体育课,你们又迟到了。”这句话语把强调音放在“又”字上,即表达教师的严重警告之意,有表达了教师严肃批评的意见。
2.语言速度变化技巧
准确生动的表达需要有完美的语速和适应的用气方式相配合,
教师的课堂讲话要做到不快不慢,用气均匀合理,语言流畅自如,且适合自己的表达特点和当时的课堂环境,快、慢、重、轻、停顿等都得好好把握。
3.语调变化技巧
语言表达的过程实际是情感的交流过程,在课堂上同时也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表达除了要配以丰富自然的情感变化外,还有一个语调变化的技巧问题,如果教师讲话时词汇缺乏、干瘪做作、呆板单调,学生听到教师老是那么几套俗语,就回觉得教师很做作,很假,说话没有水平,就回直接在心理上降低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4.态势语变化技巧
也是我们常说的态势语。这一语言在体育课中显得非常重要。教师饿语言要做到自然和谐,入情入理,传神入化,优美高雅,动听而富有启发性,仅依靠丰富的词汇和发声技巧还不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想生动、准确、明了、自然、恰当地表达情意还需讲究态势技巧。
在体育教学中,态势可分为情感态势和教学态势。课堂情感态势是指面部表情、手势、体态姿势的隐含的思想感情,是极其丰富饿微妙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神色变化都直接诉诸人的视觉,对人的心理产生某种感示,比声音先一步在听者心理形成心理视觉形象,从而对有声语言起到铺垫强调或替代作用。教学态势,也就是我们在体育课堂中所将的示范教学。是体育课区别其它课目的标志之一。
篇3
【关键词】融媒体环境;播音主持;语言艺术
一、播音主持规范性要求及发展趋势
标准发音是每个播音主持人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对播音主持人的最基本要求,在播音过程中一定要以流畅的语句和标准的发音进行播音工作。另外要注重实用口语化的语言,这是为了广大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主持人的表达内容,拉近听众与主持人之间的距离。最后,播音主持人要注重使用简洁的语句,简单明了的语句能够激发听众的兴趣,实现与听众的情感共鸣。
(一)播音主持风格多样
在融媒体的背景环境下,为了吸引大众的目光,满足大众的需求,很多节目都拥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因此,播音主持也要注重节目的多样化及特色。当前很多节目中的主持人并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受过专业的主持训练,但是由于其自身对播音主持工作热爱,或者从事与播音主持相关的工作,便会发挥自身的优势,由于这部分人没有受到过标准化的训练,在思维上往往能够摆脱传统播音的标准框线,将很多个性化的创意带入到播音主持工作中。
(二)准入门槛低
融媒体时代具有便捷性、互动性等特点,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关注感兴趣的新闻和节目,在科技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软件也在支持着人们制作视频,以自媒体的方式主持节目。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壮大,很多网络主播也逐渐加入到了播音主持行列中。融媒体时代的播音主持门槛较低,其中的弊端便是一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或是自身品德素质有问题的人在进行播音主持时,很容易误导大众及青年,为社会带来一些不良的消极影响,需要我们去重视。
(三)泛娱乐化现象严重
新时代的播音主持不再单一的面向听众,它的群体是所有网民,当前民众的普遍需求是大众化、娱乐化相关的积极的文化内容。但一些娱乐节目或自媒体为了吸引人眼球,获得粉丝数量,往往为大众播放一些搞怪和没有营养的节目内容,导致了泛娱乐化的现状。
二、融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存在的问题
(一)个性化
传统的播音主持中会对不同类型节目的主持人进行主持风格的设定,主持人都是随着主持节目的变化而改变对应的风格,主持人和节目形成了节目特色的统一性。但在融媒体的今天,播音主持人有了更多风格上的变化,人们在认可节目的同时往往能够记住自己喜欢的主持人,当前主持人的风格是多变的,在艺术表现上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大大地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实现了节目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但是要注重在个性化表现的同时注意规范性语言的使用。
(二)口语化
传统的播音主持中明确要求主持人以普通话的方式进行节目广播。但在融媒体的今天,主持人普遍以口语化的形式进行播音,虽然口语化能够拉近听众与主持人之间的距离,但是过度的口语化表现形式会给人一种不专业、不严谨的感受。
(三)流行化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人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信息,当下人们十分满足于便捷的信息传递方式,间接导致了很多播音主持人为了提高节目收视率而使用大量的流行语句,网络语言等,造成了不规范的广播用语。
三、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创新路径
(一)提升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规范性
互联网与融媒体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网络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拿网络流行词语举例,这些词汇时常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了人们日常交流沟通的常用语,例如“扎心了、老铁”“佛系青年”“养生朋克”等等。这些词语通过互联网平台能够实现快速的传播,而网络用语也逐渐转向了广播电视行业。但是,在复杂的网络背景环境下,播音主持人还是需要注重语言的规范性,避免出现迎合观众形成的泛娱乐化现象,保持广播电视行业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播音主持人在创新上可以从语音、语意及语法等方面出发,在保障语言基本、严谨的用法外去实现语言创新。因此,播音主持人要善于在众多网络用语中进行科学的筛选,在播音主持中选用健康、积极的网络用语,形成良好的播音用语规范。
(二)提升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艺术个性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广播电视播音主持既是新闻广播内容的传播者,同时也是新闻广播内容的服务者,播音主持人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行业的发展以及大众的需求对工作内容作出适当的调整,通过语言风格提高自身播音主持的感染力。首先,播音主持人在保证语言艺术的同时也要保证播音内容的真实有效性,注重艺术运用与新闻播音的科学配比。其次,在进行艺术创作中,播音主持人可以融入一些地方性的口语拉近群众与播音主持人的距离,给听众以亲切感,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口语化的播音过程中,播音主持人也要注重自身发音的规范性和清晰性。最后要注重播音主持语言的创新,主持人要结合自身的节目特点形成专属的节目风格,在进行主持过程中,要适当根据场景的变换而转变语言风格,播音主持人要不断充实自身的语言积累,提高整个播音行业的质量。
(三)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使语言充满人格化特征
对播音主持语言的要求也是结合了当下的时代背景,当今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强调着人性化,这种理念也需要我们融入到播音主持之中。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网络语言逐渐成为了人们交流使用的重要辅词汇,这种风潮也影响着播音主持业,很多播音主持人为了主持节目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而大量的使用网络用语,虽然部分节目因此提高了收视率,但是要想长远的发展,播音主持人还是要注重在播音主持工作中的规范性,维持整个行业规范、稳定的发展。因此,播音主持人要以自身为基准,利用职业素养及人格魅力来确立专属的人格化语言风格,播音主持人要在工作实践中大量累积经验,丰富自身知识储备,以便应付工作中产生的突况,在语言的使用上做到规范与特点共存,严谨与幽默搭配,以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听众带来对艺术的感受,承担起一个合格新闻信息传播者的责任,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
(四)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使语言环绕着亲和力
一个有亲和力的播音主持人能够很快地被大众所接受,拉近听众与主持人之间的距离。很多播音主持人在主持节目中往往更加注重自身的专业能力而忽略了身为主持人应该具备的亲和力,这就造成了听众与主持人之间无法达到情感共鸣,在进行新闻播音时缺少感染力。在融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播音主持有了更多的传播途径和发展空间,播音主持人一定要抓住这个时代的机遇,通过互联网平台发挥自身优势,在线上与听众实现实时互动,了解听众的内心想法,不断提高自身在播音主持中的亲和力。不断优化语言应用技巧,实现亲和力与创新力的科学结合,以热情大方的主持风格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为大众提供社会引导价值,做正能量的传播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