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笔记范文
时间:2023-05-15 15:4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当代文学笔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必要性;建议
一、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一)是时展的客观要求
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人离不开自然界,要靠自然界来生存。”由此可见,人是自然界的产物, 置身于自然界当中, 无论他的能动性是多么巨大,要获得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以自然为基础, 受自然物的制约。没有自然界,人就失去了获得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可能性, 更谈不上有什么创造。但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类为了满足迅速膨胀的欲望,过度掠夺大自然,形成了以“资源―产品―废弃物”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成为了人类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引起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影响了人类的生存质量。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开始对过去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做了深刻的反思,意识到人类要自救只能通过建设生态文明。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同样面临着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据国家有关统计显示, 2004年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 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印度的1.65倍;我国一些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如石油达50%,钢铁达44%,铜达58%,铝达30%。如此下去,到2010 年,我国大部分重要资源将全部依赖进口。此外,我国污染排放每单位GDP产生的氮氧化物是日本的27.7倍,德国的16.6倍,美国的6.1倍,印度的2.8倍;每单位GDP产生的二氧化硫是日本的68.7倍,德国的26,4倍,美国的60倍。由此可见,中国目前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出现和恶化,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生态文明教育的缺失和滞后。因此,我们要推进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唤起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当代大学生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的高低,关系到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
(二)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新要求
高校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取向引导,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行为。传统的德育教育把对象仅限于人与人之间,而生态文明教育则是新时期赋予高校德育的新的历史重任。如果人类只顾眼前的利益,过度地向自然界索取造成的资源大量消耗和浪费、破坏生态环境,那是危害他人及人类的不道德行为。相反当人类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意识时,懂得生态善恶的评价标准,就会为了维护大自然的真善美而付之行动,如爱护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江河湖畔等。所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迫在眉睫,也体现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创新,而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将来肩负起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主宰下,人类肆无忌惮地对大自然进行开发,直至频频发生的生态危机才引起人类对传统的这种思想进行反思,对传统的工业文明做出批判,应当追求生态文明这种绿色的文明,和大自然树立一种和谐共生的意识。生态文明渗透着人类对大自然认识的重新定位,体现着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逐渐觉醒,体现了人们对传统价值观念的重新认识,这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教育可以使他们树立起较高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他们学会能够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增强保护环境的使命感,从而促进他们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建议
(一)深化课程改革,构建生态文明意识教育课程体系
据调查,目前开设与生态相关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 接受教育的学生人数也占很小的比例。因此,加强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势在必行。高校要深化课程改革,把绿色教育渗透到学校开设的专业当中。把《环境环境伦理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列为大学生的基础公共课程,把生态道德考核作为衡量大学生综合测评的手段之一。同时,开设有关环境教育方面的选修课,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了解环境的现状激发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树立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文明理论主要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核心,主张尊重自然界一切生命的价值,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至上要义。其精髓主要是:尊崇自然“好生之德”,效法天地“厚德载物”。一是它生成养育了世界万物,人类才有了生产和生活的条件;二是自然界是最无私的;”三是自然界具有博大宽容的胸怀,无所不涵容,无所不承载。从而使千千万万异质异相的事物和谐相处,实现了多样性的统一。以平等仁爱之心善待自然,把万物视为人类的朋友。我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如《逸周书》说:“禹之禁, 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这是因为春天树木刚刚复苏生长。什么时候可砍伐呢? 《逸周书》说:“草木零落, 然后入山林。”除保护生态外,还要避免污染,比如,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若灰尘废物抛弃在街上就要斩手, 虽然残酷,但重视环境毫不含糊…。这些古代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的理论来源之一,也是当代大学生态文明教育的宝贵资源。
(三)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的基本场所,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建设美好的校园环境和创造融洽的氛围,能使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因此,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一是通过开设环境保护专题讲座,举办以“人与环境”为题材的辩论竞赛、评选绿色班级与个人等;二是利用各种纪念日(周、节)开展相应的环保活动,通过组织大学生立足校内、走进社区,开展科普活动;三是利用醒目的尊重自然、绿色消费、节能减排等标语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生态环境;四是鼓励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寒暑假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关于生态的社会调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有目的地参观考察一些诸如土壤、河流等受污染的情况,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和反思,进而增强他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唤起他们保护大自然的热情,自觉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林锦莲.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及启示[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篇2
[关键词]当代文学 教学 困境 出路
[作者简介]农莉芳(1967- ),女,广西宾阳人,南宁地区教育学院文化传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广西 南宁 53000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187-02
中国当代文学自1949年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而其作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自1958年开设至今,亦有50多年的历史。当代文学具有开放性和共时性的特点,由于缺乏厚重的历史沉淀,因而缺乏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对许多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的评论常存在不同见解或争议,给本课程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全球化时代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也使传统的当代文学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既掌握文学知识,提高分析、鉴赏作品的能力,又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笔者综合多年来的当代文学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了当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困境,并提出了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出路。
一、当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困境透视
1.透视学生:功利性、娱乐性、被动接受惯性等现象比较严重。就当代文学课程的学习现状来说,学生对纯文学孜孜以求的学习劲头已不多见,更多的则是带上了某些功利性、娱乐性色彩。迫于当前社会就业的压力,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就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多一本证书就多了一条就业的路子。因此许多学生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各种各样的考证上,如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四六级英语等级证书等,而对待当代文学等专业课程则应付了事,听课只是为了考试过关,对课程内容不会花太多时间作认真研讨。部分学生则把当代文学的学习当成了消遣、娱乐,是对当年中学阶段过于紧张压抑的学习生活的一种放松。于是当代文学课就成了看小说、看电影的课,阅读作品不能从学科专业的角度去理解,全凭个人喜好,感兴趣者多读,不感兴趣者少读甚至不读,缺乏“史”的连贯性,如许多学生对十七年时期的经典作品不感兴趣,而热衷于当下流行的某些作家或网络文学作品,有的甚至只是追求作品里的奇闻轶事、男女两性之间隐秘描写等感官刺激,而不能从文学欣赏和批评的角度去思考作品。
此外,被动接受惯性也严重影响着当代文学的教学效果。这种惯性形成于中学的应试教育模式,为了应付高考,许多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模式,对教材条分缕析,内容面面俱到,努力使学生全面理解记忆教材内容,以达到高考的预期目标。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对学生高考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严重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迷信教材,教师讲的都是金科玉律。因此,学生对教材和教师不会产生任何怀疑,也懒得质疑,只是被动地接受、记忆、再现课本内容,上课做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这种坏习惯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透视教师:教法陈旧、照本宣科、随意性大、搞形式主义等现象比较严重。目前,当代文学课堂教学存在几个弊端,一是教法陈旧,仍采用传统“满堂灌”的讲授法,课堂上大部分时间主要由教师讲解,几乎没有师生互动环节,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整堂课听得昏昏欲睡;二是有的教师将大部分精力花在写论文、评职称上,教学则应付了事,因循守旧,照本宣科,一本教案教一辈子,不能与时俱进地研究吸纳新的研究成果,课堂气氛沉闷,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有的教师教学随意性大,严重脱离学生实际,背离教学大纲,一堂课或一门课教什么、怎么教,全凭教师个人爱好,容易讲的多讲,不容易讲的少讲,学生感兴趣的多讲,不感兴趣的少讲,甚至为了迎合、讨好学生,教师热衷于讲作家作品的奇闻趣事、作家的隐私等,课堂气氛自是热闹非凡,师生似乎都意犹未尽,但一堂课下来,学生几乎学不到什么有用的知识,对作家作品的星星点点印象也很快遗忘殆尽。
此外,教学管理、教学检查中的听课评课、检查教案等活动,也常常流于形式,检查时教师认真写教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如精心制作教学课件、设计课堂讨论等,但一切都是为了应付检查,一旦检查结束,又恢复了原来的随意性、松散式的教学,教学改革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鉴于以上弊端,为了提高当代文学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当代文学在新时代人才建设中的作用,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教学。
二、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出路
1.教师要与时俱进,提高对当代文学的整体观照能力。当代文学的共时性、当代性特点,对于当代文学教学来说,既有优势也是劣势,表现为,当代文学与当代社会生活最贴近,所反映的内容最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无需作太多的解释,学生便能与作品产生共鸣。但是,也由于当代文学所产生的年代历史较短,发展变化较大,故教学内容常变常新,而且,由于缺乏长时间的深厚积淀,许多文学现象或作家作品的价值判断及水平高低的评判无章可循,因此教师不易做出准确判断,从而增加了教学难度,教师对新作品要查原始材料,读原著,出己见,实属不易,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很严峻的挑战。一个优秀的当代文学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时刻把握文学发展的时代脉搏,敏锐地捕捉当代文学发展的新气象,同时还要具备对本门课程的整体观照能力,对新现象新作品的地位和价值能作出准确判断,避免将当代文学课变成天马行空式的散课,甚至误导学生。
2.引导学生建立“大文学”观念,准确定位和评价文学作品。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有其历史渊源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某一时期的文学与其前后左右的文学现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譬如中国当代文学必然与中国古代、近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发生联系,也将对今后不断发展的文学产生影响。王瑶先生说过:“五四时期的作家绝大多数都受过古典文学的传统教育,这是他们文艺修养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在创作实践中吸收古典作品的有用成分和艺术经验,是很容易理解的。”“五四新文学之所以从思想到形式都和过去的作品有了不同的风貌,在创作上吸收了外国进步文学的现实主义的经验和方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他主张对现代文学史研究和教学要理清文学史发展过程,理清文学现象“上下左右”之间的脉络及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对当代文学的教学亦如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照、梳通文学的纵横发展概况和联系,教会学生如何对当代文学作出准确的定位和评价。
例如,对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意识流小说的教学是一个难点,由于受传统情节小说的影响,学生对意识流小说普遍感觉情节凌乱,有的甚至读不懂王蒙《春之声》等意识流小说。那么,教师在讲授这个内容时,可以分四步走:第一步,让学生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点;第二步,以《春之声》为例,让学生了解80年代初王蒙等作家对西方意识流小说技法的借鉴,了解中国意识流小说与西方意识流小说之间的关系与区别,使学生明确西方意识流小说表达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日益尖锐时期人们悲观绝望、颓废沮丧的情绪,而王蒙等作家的中国意识流小说只是在技巧层面借鉴了西方意识流小说,其思考的核心仍是中国社会现实政治问题,它不是让人们逃避现实矛盾,而是表达了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正如王蒙说的:“我们搞一点意识流……不是为了发泄世纪末的悲哀,而是为了塑造一种更深沉、更美丽、更丰实也更文明的灵魂。”第三步,让学生了解80年代初中国意识流小说对后来中国真正的现代派小说的出现、中国当代小说多元化发展局面的形成的影响作用;第四步,让学生分析类似作品,如谌容的《人到中年》、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等小说的技法和思想核心,进一步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就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意识流小说的来龙去脉,并能对中国意识流小说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作出准确的评价。
3.要坚持掌握文学知识与提高人文素质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当代文学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文学知识,同时还要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是知识与文化的传承者,因此,其人文素质的水平将影响到祖国未来的发展。当代社会人文素质缺失现象以及高等教育重科学轻人文的现状,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既有专业知识技能又有人文素质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当前一些大学生存在的浮躁、自私、价值观不正确等问题实在令人担忧。人文素质教育将引导大学生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教会大学生“为人”之“道”,使他们学会与自然、与他人和谐相处,尊重别人,尊重生命,勇于奉献,乐观生活。
当代文学鲜明的民族性、人文性使其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承载体,因此,当代文学教学应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其中,使大学生在学习文学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成为人格健全的有知识、有理想、有修养、有尊严的新型人才。
优秀的当代文学作品中折射着人文主义的光辉,寄托了作家的情感与审美诉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透过文学现象感知一代知识分子为弘扬民族精神所做的努力,从而树立学生为祖国为人民的崇高理想。例如,教育学生学习《红旗谱》的朱老忠、《红岩》的江姐等英雄人物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树立坚强意志、勇敢面对艰难困苦的精神;教育学生学习《乔厂长上任记》的乔光朴、《燕赵悲歌》的武耕新等改革者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精神,培养学生锐意进取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学生向巴金等老一辈优秀作家学习,敢于说真话,抒真情,巴金在《随想录》中对自己在期间曾死心塌地地充当精神的奴隶、为了明哲保身而被迫牺牲正义和朋友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作者那种严于责己、解剖自我的强烈的自审意识和自省精神”是最撼人心魄的,巴金这种勇于自我剖析、自我忏悔的精神,是培养学生诚信意识最好的范例。
渗透着人文精神的当代文学作品是培养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宝贵资源。当然,对有些作品中表现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偏颇,如对金钱至上、酗酒、吸毒等行为的推崇,某些作家的悲观厌世情绪等,教师应作正面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培养学生在当今竞争激烈时代的受挫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作为一门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开放性学科,当代文学的内容领域将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全球化时代人的价值观的多元化并存现象,又对当代文学教学不断地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当代文学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将文学知识的掌握、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文素质的提高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适应全球化时展的人格健全的知识型、创新型人才,使当代文学教学在人才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蒙.关于“意识流”的通信[A].宋炳辉.王蒙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篇3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主干课程。由于中国当代文学是正在发展、变化的学科,对这门课程的研究、教学和教材编写也呈现出难以把握的情况。所以本文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一些改革的措施建议。
关键字: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语言文学
一、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地方区域性普通本科高校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际及其教学现状以及培养对象的不同要求等因素决定了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是我国一些地方区域性高校在高等教育结构大调整中对教育市场化趋势做出的战略选择。所谓应用性人才,是指适应社会需求、动手能力强、基础宽的多面手。这里包括如下涵义:其一,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以基础为主;其二,在知识结构上要求面比较宽:其三,在综合素质上要求实践能力强:其四,在培养方向上以社会适应性为主要特征。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教学的指挥棒.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实际上是一种高等职业教育,其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都是有自己的要求的。如何与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是专业课程在教学上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中国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无疑迎来了一次教学上的挑战,必须进行改革。
高校设置的专业从性质上分为理论素养型和应用技能二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校的一个传统专业,属于理论素养型的。它主要是以培养和提高教育对象的人文素养为目标的,而在实践技能方面的要求则比较低.其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是一致的。应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所设置的专业及其课程应该是技能型的。这种疏离现象也造成了专业课程教学的尴尬。目前,由于专业源远流长的惯性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和许多课程一样,在教学上依旧照搬素养型的教学传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授课方式以教师灌输为主,即使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也仅增加了一些内容的直观性,并没有偏离教师讲授这个中心:教学内容依旧按照传统的要求进行安排,知识传播居于主导地位,能力的培养依旧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考试考查中,依旧偏重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力的测试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上。这就明显地形成了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两张皮的现象。要打破这种现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培养目标是高校人才教育的普遍性要求,并不是普适性原则。教育的普通适性原则是因材施教。对教育对象来说,其成才要求是多向的,其成才的潜质、潜力也是不一样的。目前,地方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成才上的要求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思想型,即希望成为更高级的人才,具体表现为对读硕读博的期待,目前只占少数,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二是现实型,即满足现状,希望学有所用,期望本科学习能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毕业就业打好基础,这是大多数:三是模糊型,既没有明确的目的要求,更没有理想期待,这是极少数.这种情况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无疑适应不了,必须进行改革。
二、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文学课作为中文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大多教师都把专业知识的传授放在第一位。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注重文学知识的传授,注重文学史的勾勒,强调文学史规律的掌握以及思潮、论争等等,而忽略了现当代文学课的“文学性”特点。在这种教学思想主导下,丰富的文学个案都塞纳进一个静态的文学史框架中,鲜活的文学作品成为文学史知识学问的填充物,这样,文学便成了枯燥乏味的东西。如果文学课上缺乏活力,缺乏碰撞,那么我们的文学课教育也就有了问题。这种死气沉沉的文学课堂令我们反思,现当代文学课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是文学史知识还是作家作品的分析能力?是知识的灌输还是审美能力、欣赏力的训练?反思的结果让我们认识到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一种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学想象能力。根据这一认识,我们调整了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减少文学知识的授课时间,突出作家作品,回到文本分析中来。通过精细的文本分析学生可获得对作品的丰富感受,培养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理解力、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观念与教学目标的转变,使我们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由专业知识传授的层面上升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层面。
2.教学新方法的探索——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就是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以老师传授、学生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学生构建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综合、贯通、运用,提升出新的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
由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讲、记笔记的教学模式,采用三种教学方式:
①讲授与讨论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不仅强调学生要倾听教师的观点。更强调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重视探究学生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让学生跃出教材的刻板与束缚,系统地、立体地、动态地研究讨论作家作品。
②学生走上讲台主讲。
学生自选作家作品,经过大量阅读、研究,上讲台对作家作品作富有个性的讲评、这样,学生不但积极主动阅读作品、查找资料、确立论题,质疑先贤定论,而且,通过讲评,增强口头表达能力,也使全班学生都拓展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公众场合的仪态仪表等综合素质。
③认知实践活动。
尽可能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作家故乡实地考察,研究特定时代的人文环境和文学底蕴。
3.改革教学内容,体现中国当代文学的“当代性”
中国当代文学即包括已经过去的文学,如“十七年”的文学,“”十年的文学;和刚刚发生不久的文学,并且,随着当代文学的历史延续,中国当代文学还将包括已经产生和正在产生的21世纪的文学。而以往的教材、教学大纲的编写,限于时间的关系,常常把“十七年”的文学做为教学重点。而常常忽略中国当代文学最切近当代人生活节奏和审美情趣的文学现象,这应该由中国当代文学这门课程来关注和研究。所以在兼顾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有定论的名家精品的同时,应该把最新产生的文学做为研究的重点,甚至应该专门讨论那些最新发生的、没有定论的、甚至引起争议的文学现象。
4.变革考试模式
考试模式的变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终保障。一方面,考试方式要由全闭卷考试改为半开放式的考试。也就是说不只是凭期末一卷定成绩,平时作业、小论文要在成绩中占一定的比例;另一方面,考试内容上要作调整。减少客观题目的内容比例,增加主观发挥题的比重。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为学生出的考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例:“你认为《雷雨》的主人公是谁?说说你的理由”。同学们各抒己见,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如“或许一个略为合理的答案只能是‘雷雨’了,尽管我承认这有些勉强。但似乎比由于称最喜繁漪,大家便都认定繁漪是主人公要好。”“我认为《雷雨》的主人公是躲在戏剧背后控制一切的、不可知的宇宙间的神秘力量。”“我们可以把《雷雨》的主角,定义为‘最挣扎的人’,我以为周萍无疑是‘最挣扎的人’”。等等。这类考题没有标准答案,测试的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文学感受能力及分析能力。再如“你怎么看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我眼中的阿Q”,“我眼中的方鸿渐”等这类题目,都可以做成小论文,发挥学生的水平,考察出中文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学评析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立新.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黄济,于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篇4
一、打破教学常规,突破生存困境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技术理性与实用主义走强,文学日益式微,文学教育亦日益边缘化。作为文学教育的重要分支之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困境重重;商科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直接对接,教育中的工具理性价值观导向更是加大了这种生存的严峻性。困境亦源自于现当代文学课程自身。长期以来学科化、制度化带来的教学的知识化取向、文学教材跟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的疏离,造成了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单一、内容滞后。在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上,中国现当代文学本有着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开放性与永远在场的“当代性”特质,以及相应产生的现实关怀的特点。但这种生机勃勃的“当代性”特质从文学教材和授课现状来看却并未能得到体现。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讲授自五四至当下的中国文学发展历程,授课内容普遍采用六大模块式:现代文学三个十年、建国二十七年文学、新时期文学、90年代文学。可以看出教学主体内容安排为20世纪当代文学上,新世纪文学一般不进入课堂;即算将下限延至新世纪文学,现当代文学教材基本采用精英文学的一元化格局,台港澳文学长期处于教学“附录”的地位;通俗文学、青春文学、新媒体文学等“在场性”文学生态未能有幸被大学教材吸收进去;新世界文学“多元共生”的新格局基本没有得到呈现。长期以来现当代文学教学相对保守与滞后,既滞后于文学发展现状,也滞后于学术发展现状。新世纪以来文学在日新月异的新发展,还有学术界相应的丰沛研究成果,未能及时在我们的课堂中得到呈现。现当代文学教学内容一直沿袭旧有的精英一元化的格局与谱系,新的研究成果很难及时进入课堂;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明显不够。教师对于作家作品的把握墨守成规,甚至延安讲话以来意识形态思潮对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的定位几十年一贯制,导致教学理念的落后。再加之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强调“史”的介绍而忽略作品的阅读,过多强调理论对作品的肢解而忽略作品的感性体验,不少学生因此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厌学情绪。基于上述背景,将商业文学纳入到现当代文学教学实践中来很有必要。作为以商业经济活动为主要题材,以商人形象为主人公,致力于彰显商业文化理性的商业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早就有相关创作表现,只不过是一直被正统文学史所有意忽略,弃于边缘地带,或者是被并入到其它题材小说中提及,没能获得自己独立的文学史地位。直到19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带来了商品经济的繁荣,相应反映商业经济生活的文学创作也日益增多,并形成了如火如荼的发展趋势。商业文学通过对商人形象的成功塑造,揭秘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商业形态,再现社会转型期商业生活画卷,关注商战风云中个体生命价值,成为文学形象谱系中不可或缺且独具魅力的组成部分。商业文学创作以如火如荼之势在文坛兴盛,这激发了学界的研究热情。近20年来商业文学创作是文学研究无法回避的文学现象。近年来很多学者把自己的学术热情积极聚焦于文学与商业(经济)的关系研究,撰写和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并且还有数部专著出版;商业文学研究也成为近十年来高校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和写作的热门领域。鲜明体现新世纪文学新风貌的商业文学,与正在进行的现实社会的关系密切。将在场的商业文学纳入现当代文学课堂,突破教学成规,有效对接当下文学生态,纳入经济视角,我们的教学和研究内容对正在发生、发展的社会及时地做出反应,将文学现象置于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宏观视野中,在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上,合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现实性的特色。而作品阅读分析实践与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有助于商科学子进一步认识我们商业时代的社会现实,激发他们的现实关怀的热情。另外,现当代文学传统教学方式是以教师的文学史知识讲授为主,对于已经经典化的文学作品及其权威解读,学生除了接受基本已成定论的教学内容外别无他选,于是听课的任务主要就是记记笔记,考前把它背下来,拿走学分。这样一来学习主动性肯定不是很高,课堂气氛也难活跃。商业文学作为一种正在进行的文学创作现象,目前社会与学术界对商业文学还持褒贬不一的态度,尚未形成文学“共识”。这为研究性学习、讨论性教学这些在传统文学课上难以真正开展起来的教育方法提供了方便之门。作为文学最新现象,学界本无定论,没有权威的压力和定论的束缚,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大胆质疑,教学过程中阅读、讨论、争议、再解读,教学开放、自由的思想交锋与惟新的文化姿态,必将使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商科专业教育的文化读本
文学是对历史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形象反映,某种程度来讲是社会的“书记员”。商业文学以社会经济运转为背景,以描述商业经济生活为主要内容,渗透于其中的丰富的商业文史知识,构成了作品独特的认识价值。商贾小说《白银谷》作者成一在后记中曾经说过:“我这部小说,不是写一个富商群体,也不是写一个地域传奇,而是取了一个广角式的视角:将票号作为一个带传奇色彩的金融制度、商业制度来写。”①为了将中国历史上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金融制度、商业制度进行“还原”式的展现,成一历经十余年整理相关历史资料。应当说作家以一种“小心求证”的严谨和求实的态度,在《白银谷》这部书写晋商文化的长篇小说中,真实再现了清朝末年晋商的商业活动、社会关系和民众生活,翔实的史实依据与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相结合,展示了山西票号的辉煌业绩,重现了一种伟大的金融传统在中国历史上的风采。在小说中,中国早期金融业的出现、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得以全景式地呈现,因而具有很高的文史价值。小说中大量生动的商业历史故事,包含丰富的金融知识和票号经营策略。深入挖掘作品中丰富的商业文化资源,可为商科专业课程如《金融学》等教学提供大量生动的典型范例,某种角度来说是商科专业教学生动的好教材。还有被当作职场必读指南或经商教科书的现代商战小说,创作素材源自于作者商界职场生活的亲身经历。作者往往把自己在商业领域参与的实际市场运作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来的、经过实践证明极为有效的经营技巧和职场生存规则融入商战故事叙述中,成为商界人士的经商指导。如以IT行业商战为素材的小说《输赢》不仅讲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而且在故事中巧妙融入专业知识和销售策略———“摧龙六式”,并附有“摧龙六式”的光盘;这样一来读者不仅可以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还可以轻松了解超级销售战法。《正道诡道》演绎了一系列商战故事,其中生动展示了大众传播、分众传播、广度营销、深度营销、事件营销、品牌壁垒、公关危机、间谍、反间、消费心理学、商业联盟在具体商战中的应用;小说还将《孙子兵法》、SWOT矩阵、BCG矩阵等知识融会贯通于全篇;阅读这部作品,即便是一个从未涉足市场的新手,也会从对真实商战的形象感受中领悟到营销策划之道的精妙。在《输赢》、《正道诡道》这些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小说被注入了“实用商战”的新鲜血液,承担起了“企培案例”的专业重任。这类小说似乎有一个共同的逻辑与心理起点:世界需要去理解,商业必须去学习。以文学形象的方式去致力于开展商战培训、成为销售指南,与其文学审美价值相比,商战小说的认识价值似乎更胜一筹。由此来说,商战小说完全可以成为商科专业教育的文化读本。
篇5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一系列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加强学生对现代汉语言文学的掌握和运用,增进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化的感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现代文化品位和现代审美情趣,训练学生分析、鉴赏、评论现当代作家作品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现代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这门课程也是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将来成为合格的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基础课。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社会转型,社会的价值观念由崇尚精神完善到崇尚物质实惠的转化,在文化领域造成文史哲人文学科和基础学科遭遇冷落,同时,文学也失去了它在80年代时的轰动效应,出现了文学边缘化现象,社会对文学的热情、兴趣都发生了变化。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校满足了社会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但由于录取分数的相应降低,生源质量降低也成为不争的事实。当前,高校的教学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进行课程改革,淡化专业,强化素质教育,增加了大量的通识课和选修课,导致专业课课时缩减。
面临时代与社会的变迁,许多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学者都在探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针对课时减少,生源情况的变化以及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教学定位的调整等现实状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改革,大部分学校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变了以往注重思想观念的灌输而忽视文学审美能力的训练的弊端,在本科基础课教学的过程中,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分析,把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针对中学生人文素养欠缺的事实,开设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同时,开专题选修课,以扩展专业知识的广度、深度,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兴趣的学生的需要,弥补专业基础课课时的不足[1]。这些对促进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起到很好的作用。但这些改革主要是针对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完全相同,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中小学师资,高师院校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与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改革相适应。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正进行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性质,目标内容和要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也发生了变化,由此高师院校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与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相适应,改革的思路应该具有师范院校自身的特性。适应新的时展要求,面对新的教学对象及新的培养目标,转变教育理念,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变革课程评价体系,探索一条适合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师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路径,是当务之急。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倪文锦说:“教师的教育理念主要有关于学习者和学习的理念,关于教学的信念,关于学科的信念,关于学会学习的信念,关于自我发展的信念等。教师的教育理念不仅会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行为,而且对教师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也有重大影响。”[2]337
高师院校培养的是未来的中小学师资,因此,师范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发展的水平与质量,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的进程。掌握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及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是师范生将来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尤其是当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语文课程与教学全面转型,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高师的教学也一定要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以保证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
作为高师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应充分明确“师范教师的任务主要体现在他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他的教育实践活动本身具有强烈的榜样作用和示范意义,对师范学生未来的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感染性”[3]197。师范生通过课堂上教师的授课,耳濡目染,直接地受到教师教育艺术的熏染,能直观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和教育艺术。因此,有人认为,师范教师是一本“活”的“教育学”,对师范生的职业准备和教育生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师范教师有必要持续不断地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进行教育艺术的研究,并且把专业知识、教育理论及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完美地加以融合,“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能力,以达到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完美统一,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和时代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人才。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并且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并贯彻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和教学建议中。倪文锦认为语文素养的基础层面包括“主体的思想水平、道德水平、审美水平、文化品位、语言积累、智力发展、个性人格等”[2]1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要求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的“研究者”,引导并组织学生在发现与探究中学习知识与建构知识。这样,以往的过于单一、被动、灌输的教学方式将不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
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对培养师范生的文学和人文素养及现代意识,建构人文知识体系有重要作用。因此,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师一方面须针对上述的社会转型,高校扩招引起的部分生源文学兴趣的淡漠、文化素养有所下降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案,因材施教,最大可能地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挖掘学生潜力,使其达到高等教育要求;另一方面,应积极关注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结合语文新课程教学的新理念、新标准,调整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借鉴研究性学习理论,根据课程的特点,创造相应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改变单一的讲授—接受的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为社会培养出真正合格的基础教育语文教师。
二、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充实
在借鉴上述综合性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内容改革的同时,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应改变长期以来高师专业课教学与中学教学相脱节的现象,应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目标要求,努力建构本专业师范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结构,使之能胜任未来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应将语文新课程纳入本课程教学内容研究的视野,教师对于目前存在的多种版本的教材和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加工处理以适合高师专业课程的需要。为增强教学的师范特色,课程可将中学语文教材作为师范生的课外辅助读物,了解大学教学内容与中学教学内容的直接和间接关系,使师范生既能达到该课程的高等学校学习要求,又能在此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知道将来教什么和怎么教,更好地培养师范生的角色意识。
转贴于 其次,注意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关系。显性课程指在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中明确规定的并要经过考试、考核的正式教学内容和目标,而隐性课程则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正式课程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的那部分内容,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教学活动、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中的以及学生从家庭、社区、小团体中带来的文化价值观念、态度、习惯、礼仪、信仰、偏见、禁忌等活的教材[3]241。潜课程时时都在对学生产生正面或反面的教育影响。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中,商业社会的功利价值观、人生观无处不在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道德观念,也极大地影响着师范生对文学课程的学习与接受,教师应充分重视这些潜在因素对显性课程的负面影响,这需要在实施显性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随时根据当时教学情境,穿插有利于学生形成纯正的审美趣味、正确的人生观、文化价值观及健康的人生态度的教学内容,注意营造良好的文化和心理氛围,使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能够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影响。
(二)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功能将更多地从传授现存知识和培养现有技能转向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以使学生获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将是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3]263。当前高校中文专业的教学模式中,依然普遍存在着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重点,学生被动听得多,主动阅读少,养成了学生对教师过分的依赖和对教材的一味拘泥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课外阅读量小,写说能力弱,理论知识空泛,专业基础不够扎实,更缺乏勤于思索、勇于质疑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消除过去教学的弊端,努力建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师生有机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高师院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以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需要,更是刻不容缓。
1.建立讲授—接受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讲授法是教师按照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生动明确的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知识,是传统教学中普遍使用的方法。由于一些教师使用不当,往往成了“一言堂”,成了“灌输”教育,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近年来遭到许多的批判。实际上,不能一概否定讲授法,而应该扬长避短,使之与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相结合。讲授法重在学生接受前人的知识成果,吸收人类的文化营养,形成自己的知识储备。探究式教学则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不能凭空产生,是在接受性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是不可能去发现问题、更不可能去探究问题的。
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原著导读法:由于中学应试教育体制和语文考试模式的影响,“不考就不教不学”的功利主义导致学生少读文学经典,甚至不读经典,高校生源的文化素养普遍偏低。在面对大学中文专业的低年级学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课对培养和建立学生对文学的学习兴趣以及确立将来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信念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首先开列必读书目以明确阅读目标。其次,为培养学生阅读作品的兴趣,介绍基本阅读鉴赏方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感悟能力,从整体上感受文学作品的思想意蕴、艺术风格、语言特色。同时,教师通过对相关与导读篇目相关的古今中外作品的比较,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题材、风格相同或相异的作品,扩大阅读视野,从而培养学生主动阅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2)问题教学法:“问题”来源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适时提出问题,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通过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情况,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也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同时,教师也要重视学生发问,可以在课前布置自学内容,督促学生提问,并先由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再通过引导、提示和讲述,使学生获得知识。
3)专题报告教学法:教育要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学得”,也要重视学生在课外的“习得”,有效地指导学生将课内所学与课外自习融为一体,培养他们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习惯,提高综合学习的能力,“专题报告教学法”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可将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分解,通过师生双方协商,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申报发言主题。学生在课余进行广泛阅读,并写出发言报告,届时在课堂作专题发言。课堂以学生发言、讨论为主,教师适时进行指导、点评。
以上教学法既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对文学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运用这样的教学法,可以使这些未来的教师切身体验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他们将来当教师时,也会照样给自己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和表演的机会。
当然,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建立本专业课程的音像资料库,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进行文学创作,加强教学的实践性,都将丰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促进教学的和谐有效发展。
三、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方式
“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一门课程没有科学的评价方法,课程的教学改革将是一句空话。长期以来,高校教学虽没有升学率之忧,但主要的评价方式依然是考试,平时作业成绩占了一小部分。学生也沿袭了中学应试教育形成的学习习惯,学习目标围绕考试转,不考的不学,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考试作为一种测量的结果,它是评价的一种依据和重要组成部分,但如果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专业学习成效的唯一手段,那将是片面的。课程的评价方式往往对课程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如果评价的内容和方式不变,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难以在教和学两个方面有大的突破。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一定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式,对课程的不同层次和不同侧面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如针对文学原著导读教学方法,应对学生的原著阅读鉴赏评价有具体的要求,如可评价其对作品的理解情况、记忆情况、对作品内容与形式优劣的鉴别及作品意蕴和艺术风格的整体性把握程度,对是否有阅读笔记及是否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等做出评价。针对问题教学法,应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态度是否积极,对问题思考是否有深度和广度,思维是否有创新,学生自身提问是否积极,问题是否有意义,是否有较强的问题意识等做出评价。针对专题报告教学法,应看学生针对话题发言准备的资料是否丰富翔实,组织材料是否有逻辑性,报告结构是否合理、完整,是否有针对性做出评价。同时,要评价其发言时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流畅,普通话标准程度,仪态是否从容大方等等。课程结束时,教师应将以上每一项评价内容与考试成绩一起进行综合评定,这样的评价结果将会比单一的考试评定更全面、更客观,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学改革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温儒敏.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19-21.
篇6
关键词: 现代文学;学术热点;多媒体教学
目前高校的现代文学教学模式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教学内容繁多,而安排的课时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在很短的时间讲很多内容。于是高校的现代文学课堂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形成了“满堂灌”、“填鸭式”等不良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与当前国家提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新形势已经不相适应,也不能满足广大师范生的需要。笔者结合自己在工作岗位中教学过程的思考和实践工作,提出一点意见和建议,希望对同类高校教职人员有所帮助。
一、 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首先,要重新定义教”与“学”的关系。多数高校的教学模式都是比较传统的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课堂这一范围内,师生互动很少,学生主要忙于记笔记,没有时间和机会用来思考。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觉得课堂枯燥无味,内容繁琐,从而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没有自发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做出具体选题,要求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工作。这些预习工作包括列举一些与之相关的作家、作品、文艺活动等参考资料,让同学们提前了解课堂要讲授的相关内容。这样不仅能开拓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认知。同时让学生拥有一个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的培养也有很好的作用。其次,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还存在着另外一个问题―重视文学史而轻视文学作品。由于我国高校课程的设置问题,许多高师中文专业没有专门设置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或精读课程,而文学史的精华正是来源于这些经典而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们有意简化对文学作品的讲授,反而加强对作品的分析。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就要求在讲授的过程中做到坚持既不“因言废人”,也不“因人废言”的原则,对作家作品删繁就简严格筛选。对于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重新定义,重新理解和定位,不能盲从于一些权威文学批评家的判断。最后,要重视对文学作品的文本理解,文本是文学作品的主要表达形式,对文本的仔细理解是对文学作品分析的基本方法,对于现代文学而言,只有仔细精读文学作品的文本,才能真正领略现代文学之美,从而真正理解作家的写作意图和作家所要表达的内心世界。
二、关注学术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首先,将课堂教学与个人的科研相结合。课堂含金量的高低取决于课堂学术含量的高低。优秀的学问家不应是优秀的教师,但优秀的教师通常都是优秀的学问家。中国当代文学并非是高深难懂的理论课程,他需要的仅仅是教师对于作品的理解和阐述。因此,当我们重新阅读一些经典的作品比如《故乡》、《生死场》、《倾城之恋》、《茶馆》等时,我们有了新的理解,对于作品的新的理解,并不是一味的求新。而是从新的角度和思维模式来对作品进行的一种尝试。从而发现作品本身隐藏了很久的其他意义。在教学效果上,新颖的教学内容令学生耳目一新,极大的激发了他们对作品的兴趣,也培养了他们写小论文进行争鸣的意识。其次,关注学术研究的热点。在进行作品解读时,我们也要多关注近期热门的学术热点。对此可以发现影响文学创作的其他非文学因素。最近几年我们开展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现代传媒而进行的,并且也出产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将这些成果及时的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了解学术前沿的变化情况,避免变成井底之蛙。最后,要开设“新世纪文学批评”新课程。中国现代文学是一个没有时间下限的课程,它是一直在生长和发展的。在教学课堂上如何体现这种“生长和发展”性,是值得广大教师思考的。相比于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学生们可能更喜欢当下一些新人的作品。为了满足学生这一愿望,我们特地开设“新世纪文学批评”课程,为学生介绍和解析当代具有代表性的新作品
三、借助多媒体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首先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中国现代文学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文学史上的大量人物和资料都是鲜活的,这些鲜活的资料为我们制作多媒体课件创作了大量的素材。网络的普及使得搜寻这些资料变得简单而快捷。精致而优美的多媒体课件,在充分展示文学作品的内容时,也极大的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在收集教学图片和内容时,要求制作人员提供丰富而详实的解说。其次是要充分利用网站资源,如中国文学网、中国作家网、中国现代文学馆网站、鲁迅纪念馆网站等。这些专业性的网站提供的资料往往准确、详实。使得读者能从多角度了解作品的创作情况和重大的文学事件。此外,要积极引导学生到讨论性论坛去,如当代文化研究网上去,一是去围观,了解当前文学和热点,把握当下文化脉络,二是参与讨论,锻炼自己的科研及表达能力。最后是合理利用影视资料辅助教学,倡导对“姐妹艺术”进行比照性鉴赏与分析。文学与影视被视为姐妹艺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很多,虽然两者在表现形式上差异较大,但交集之处也很多。因此,观摩相关影视作品也是我们探索文学文本的基本之路。注意分析评述影视与文学在传达思想情感上的差异性,逐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的审美赏析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建军《走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新形势下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出路与思路》《宜春学院学报》2009/05
[2]陈颖《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教育探索》2006/10
篇7
一、总体实施方案
师范生现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从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两方面展开改革。要点如下:1.教学方法改革:实行专题化教学,重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多样化。(1)为使教学回归文学本体,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和审美素养,遵循“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阅读”的原则,突破面面俱到的“大文学史”教学模式,以某类文体、某类作家作品、某种文学现象等为线索,打破教材章节割断和时间限制,将分散的知识纵深归纳,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专题后予以教学。(2)与新时代语境、师范生特定培养目标协调,在现有教材内容陈旧的情况下,自创性适当增加新的专题板块。(3)为增加教学的生动感和及时有效性,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形成教、学良性互动,在自主编写出较成熟的个性化、特色化、专题化教材之前,以自编教学大纲为依据,将自制多媒体课件、教材、作品选、学科网站、网络数据库等资源予以创造性综合利用,建立网络平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2.教学评价体系改革:配合更新后的教学内容,以多样化作业形式和灵活的过程性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1)为提升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团体合作精神,增强其师范专业素养,帮助学生组建课程学习团队。各队每学期各有分工又团结协作地完成某一专题研究和展示,教师根据其团结协作程度、PPT质量、讲解效果等予以综合打分,作为该组每位成员的统一成绩,按平时成绩的50%计算。(2)为提高学生作品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升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审美素养,借鉴王晓初教授2011年提出的现代文学课改思路——要求全学期学生写作读书笔记共15篇。其中2篇以电子文稿形式随时发送给教师,教师给出精要点评和修改意见。其余13篇读书笔记期末一并检查,并给予成绩,两次成绩各占50%,计算为平时成绩的50%。(3)学生课程成绩按期末60%,平时成绩40%计算。
二、具体实施方案
遵循上述整体改革思路,具体应从教学目标重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考核评价改革等方面展开师范生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尝试。1.为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和师范专业素养,对其就业产生一定的良好引导和示范作用,推行以教学内容和作业形式专题化、课程学习团队化为标志的专题化教学。主要进行以下工作:(1)教学方法改革:实行专题化教学,重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多样化。①将授课内容整体分为几大板块——框架性、贯通性的宏观概括;重要文体发展演变及代表作家作品;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世界文学、现代文学的关联;与师范生专业实际存在密切关联的“儿童书写”等。各板块再细分为若干专题性内容。②以自编教学大纲为依据,将自制多媒体课件、教材、作品选、光盘、网络数据库等资源予以创造性综合利用,建立网络课程平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及时有效性,形成教、学良性互动。(2)教学评价体系改革:配合更新后的教学内容,以专题讲演和读书笔记形式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全班各学习团队每学期完成专题讲座一次,作为与任一专题性教学内容相呼应的延伸阐释:各组成员集体协商确定专题内容和基本思路后,每人各有分工——或寻找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材料,或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或进行文字润色,最后由一位或几位同学在规定时间内辅以多媒体课件展示完成讲解,组内其他同学同时进行作品朗诵等辅工作,教师和其他组成员根据其团结协作程度、PPT质量、讲解效果等进行现场点评,并通过考评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2.为将知识传达与能力培养结合,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阅读、写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作品阅读、写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提升其审美素养,围绕对经典作品的细读展开对话式教学。主要进行如下工作:(1)提供50部审美价值、时代特质兼具的作品阅读书目(含必读、选读两部分)。(2)利用课堂教学,示范性地解读各范式经典作品,解读中适当融入文学理论视野,尤其注重对经典作品的细读,教师推荐国内外相关经典论著(李健吾著作、欧阳子《王谢堂前的燕子》等),以引导学生切实掌握深入文本的有效途径,提高解读能力。(3)借助各种形式展开师生、生生之间有关作品细读的对话,促进学生对经典作品的个性化、多元化理解。教师通过电子邮件对学生电子读书笔记进行深入点评,对有关问题进行详细探讨,以切实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教师定期针对学生电子读后感情况予以全班范围内的及时辅导;各学习团队内部进行读书笔记互相批改工作;全班每学期举行两次有关必读作品的读书笔记现场交流、讨论活动。(4)以考促学,通过考评激发学生对作品的深入阅读积极性。专题化、对话式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难免遭遇诸多实际困难,需要师生齐心合力予以克服,通过实践不断对原有思路和具体内容予以反复调整,从而将师范生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作者:李红霞 单位:绍兴文理学院
篇8
关键词:当代“红学” 文学工具化 文学性 理论原创
十八世纪,《红楼梦》横空出世,其巨大冲击波绵延不绝,形成“红学”,红学有旧红学、新红学、当代红学之分,当代红学总体而言延续了三大学脉:一是王国维1904年的《红楼梦评论》为代表的跨文化背景下的思想哲学研究;二是1921年的《红楼梦考证》为代表的考据学研究;三是俞平伯1922年的《红楼梦辩》为代表的从考据学转向文学本身的研究。尽管后来屡遭批判,但考证之学成果丰硕,而由王、俞开创的两大学脉却衰弱不振,缺乏强有力的嗣响。20世纪是考据学、社会学与文化学为红学研究主流,文学文本研究一直受到忽视、压抑而处于边缘状态。
1976到1979年,随着对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开始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红学研究也呈现出逐渐向文本本身回归的变化,学者们的目光逐渐回到了对《红楼梦》文本本身的内容、价值的探讨上,虽然不少红学研究的文章还没跳出中形成的老套路,仍不能完全摆脱运用阶级话语的分析,但较之于时期的“政治红学”,这种研究的回归仍具有其积及意义。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有:1978年张毕来的《漫说红楼》,1979年蔡义江的《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还有1979年台湾罗德湛的《红楼梦的文学价值》。
1980年,俞平伯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国际红学研讨会书面发言:“《红楼梦》可从历史、政治、社会各个角度来看,但它本身属于文艺的范畴,毕竟是小说;论它的思想性,又有关哲学。这应是主要的,而过去似乎说得较少。……至若评价文学方面的巨著,似迄今未见。《红楼梦》行世以来,说者纷纷,称为‘红学’,而其核心仍缺乏明辨,亦未得到正确的评价。今后似应多从文、哲两方加以探讨。”i同年周汝昌的《红学辨义》一文,将红学的范畴归结为“曹学、版本学、探佚学和脂学”,且坚持红学真正的“本体”是探寻曹雪芹的这部小说是写谁家的事,即“本事”,认为探寻本事的学问,才是红学的本义,才是红学的正宗。周汝昌的观点引起红学学科范畴的讨论,如1984年应必成在《文艺报》撰文,认为《红楼梦》本身的研究不仅不应该排除在红学研究之外,相反它是红学的最主要内容。这次讨论引发学者们对于文学何以谓之为文学的思考:纯文学,文学性,艺术性,文学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等文化的关系成为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红学”回归文学文本研究的呼声渐兴,红学界逐渐趋向文本研究的新的学术宗旨、追求与取向,重新确立文本研究的轴心地位。文学文本研究的思路有三种:传统方法、西方理论、传统与西方之间的摇摆,这三种思路分别存在的一些需要认真思考和仔细辨析的问题,这些问题或许也是中国当代文艺理念创新的问题。
一.传统方法与文学工具化
运用传统方法来研究《红楼梦》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对“红学”作为一门颇具特殊性的学科本身之内涵的反思;其次是对文本的艺术品鉴类研究;第三是用美学的阐释《红楼梦》,这突破了以往单一的社会阐释模式;最后是从艺术研究角度对《红楼梦》这部小说的人物、环境、主题、结构、细节描写等进行探讨。其中以《红楼梦》的艺术品鉴类研究的成果异常丰硕,许多著作都表现出层层深入的剖析,鞭辟入里。如张毕来《贾府书声》(1983年)、薛瑞生《红楼采珠》(1986年)、张锦池《红楼十二论》(1982年)、周中明《红梦楼艺术论》(1980年)、周书文《红楼梦人物塑造的辩证艺术》(1986年)等等。80年代前后的美学研究思潮使美学阐释方法成为红学研究的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其中如王朝闻的《论凤姐》(1980年)就是对《红楼梦》进行现实主义美学阐释的一部著作。此后,各种各样的美学方法都被使用起来,如苏鸿昌《论曹雪芹的美学思想》(1984年)等。对《红楼梦》的人物、主题、结构等的研究也有不少力作问世。如王志武先生的《红梦楼人物冲突论》(1985年),通过对《红楼梦》情节、和其他诸种矛盾的分析,认为《红楼梦》的主要矛盾不是Z政和贾宝玉绕功名仕进问题而进行的冲突,是王夫人和贾宝玉围绕选择薛宝钗还是林黛玉而进行的冲突。又将围绕主要矛盾冲突的其它矛盾冲突归纳为:背景性矛盾冲突、从属性矛盾冲突、交叉性矛盾冲突、转化性矛盾冲突四种。最后,总结出王夫人和贾宝玉的矛盾冲突的实质是人的生存条件的制约而难以实现的悲剧。作者提出的“钗正黛次说”在2005年5月27日《光明日报・文学遗产》发表后,人民网、新浪网、学术交流网等多家网站都予以转载。这方面的主要著作还有舒芜《说梦录》(1982年)、吴晓南《“钗黛合一”新论》(1985年)、白盾《红楼梦新评》(1986年)、朱眉叔《红楼梦的背景与人物》(1986年)等等。
1987年以后的红学研究受经济大潮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逐渐体现出经济性、消费性和大众化的特点。在文本研究方面,传统方法的研究仍在继续。首先,红学的学科反思更加成熟、深刻,出现了一批相关的论著,如1989年韩进廉的《红学史稿》、1990年的刘梦溪的《红学》、2002年杜景华的《红学风雨》等。还有一些作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经验来研究《红楼梦》,如王蒙的《红楼启示录》(1991年),即对贾宝玉的形象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红楼梦》的结构研究方面,有张锦池的《红楼梦结构论》(1990年)《再谈曹雪芹的结构学》,从中国古典文化、古典美学来探讨《红楼梦》的小说结构。主题研究方面,有梅新林的《红楼梦哲学精神》(1995年)从儒、道、释三个角度系统分析了《红楼梦》的主题。续书研究方面,赵建忠的《红楼梦续书研究》(1997年)填补了两百年来红学方面关于续书研究的一项空白。还有一些研究者试图摆脱艰深晦涩的学风,把传统的随笔式之灵动融入严肃的学术思索之中,出现一批属于导读式的随笔专著。
对这类研究,当代文论在多大程度上警惕或反思了政治、伦理意识形态的文学工具论思维呢?回到文学文本“论它的思想性,又有关哲学”也可能出现李希凡、蓝翎用马列主义研究《红楼梦》,形成“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百科全书说”,并为政治所利用成为席卷全国的思想斗争工具,这就是文学工具论思维模式所导致的。工具论思维模式不仅是把文学作为政治的工具,为政治意识形态的服务,也包括将文学作为经济或其他现实功利服务的工具。
文学工具化现象在西方也存在,如布鲁姆认为经典的悲歌在于审美被遗忘,“审美降为了意识形态,或顶多视其为形而上学。一首诗不能仅仅被读为‘一首诗’,因为它主要是一个社会文献,或者是为了克服哲学的影响。我与这一态度不同,力主一种顽强的抵抗,其惟一目的是尽可能保持诗的完整与纯粹。那些弃绝此目的的‘军团’代表我们传统中的一种倾向,即总是要避开审美领域;如柏拉图的道德主义和亚里氏多德的社会科学。对诗的攻击往往因其对社会福址的破坏而要驱逐它,或者容其苟活但要求它在新的多元文化主义大旗下执行社会净化的任务,在学界的、女性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的表象之下,柏拉图主义的古老论题和同样过时的亚里氏多德式社会疗法仍在我行我素。我认为,上述这些观念和一直受困的审美支持者之间的冲突永无竟时。”ii西方的文学工具化与文学审美者构成冲突,这种冲突永远存在、相互对立,从而显现文学的独特性。但是中国并不能构成这种冲突。不同于西方的美善对立,中国的“美善合一”根本就不存在与观念对抗的纯审美,历史轮回上演的是短暂的多元混乱之后,“文以载道”总是一统天下,只是载的“道”变化了而已。“载道”思维的文学工具论一直延续到现在,把文学不当作文学,文学之为文学的文学性问题被忽略。
文学该不该载道、如何载道以及载什么道的问题,学界一直都有讨论,吴炫的否定主义文艺学对“载道说”的分析值得关注:“从‘文以载道’始,一直到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文学为政治服务’,文学工具化和教化的倡导,对文学的损害是不言自明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以载道’作为中国典型的文学观已经一无是处了――在我们对‘载道说’的局限进行反思批判的时候,这一点犹为应该注意。这一是因为:由于中国文化精神不相信现实以外的现实,所以文学与政治和道德均在一个现实中,它们的密切关系就是不可避免的――试图建立与政治和道德教化无关的‘纯文学’,在中国可能就永远不切实际。所以批判‘文以载道’,不等于文学与道德等其它意识形态内容不发生关系。”iii那么中国文学究竟是怎样与政治、道德等其它意识形态内容发生关系?中国文学批评又该如何看看待这种关系?当代文论对这些问题应深入思考研究,建构基于中国经典文学载什么道,怎么载道问题的文学理论。
二.西方理论与非文学性批评
运用西方理论对文本进行研究也普遍产生并发展起来,1980年第一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上,周策纵的《红楼梦与西游补》、陈毓罴的《红楼楼与浮生六记》、白先勇的《红楼梦对游园惊梦的影响》等一些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来研究《红楼梦》的文章,令人耳目一新这些研究延续了王国维开创的运用西方理论阐释《红楼梦》的学术范式。当时红学队伍大多为古典文学研究家,运用西方理论进行研究总的说来多在局部起作用,有大建树者则嫌寡。
后来随着西方现代后现论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西方、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反本质主义等等如走马灯似的在中国理论界轮番上演,运用西方理论来研究《红楼梦》显示出多元化的特点。80年代中后期叙事学方法的引入,在红学研究中也有所体现。如杨义的《中国叙事学》是用叙事学方法结合文化的方法来研究《红楼梦》,浦安迪的《中国叙事学》以《红楼梦》的研究则是叙事方法加上原型方法,还有李庆信等是以专著形式来专门探讨《红楼梦》的叙事艺术。另有不少研究者使用文化的方法来研究《红楼梦》,如对《红楼梦》的精神文化阐释,物质文化阐释、制度文化阐释、哲学阐释等等。90年代以来后现代的阐述方法也被用到t学研究上,如林方直的《红楼梦符号解读》(1996年),用符号学来系统地研析《红楼梦》,王彬的《红楼梦叙事》(1998年),用叙事学理论来系统地研究《红楼梦》。关于《红楼梦》的后现代情境、性别文化、解构性质、狂欢化、互文性等各种角度的研究文章层出不穷。
然而这些研究有多少是适合文学本身的呢?很多研究伴随着中国文艺理论界对西方理论选择的热潮而随波逐流,不能抓住真正的文学问题,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红学研究中,而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问题。比如随着文化批评热的兴起,很多学者意识到文学性被文化忽略、排挤问题。曹文轩指出:“大文化批评的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使纯粹意义上的文学研究已经几乎不复存在。大多数研究,只不过是将文学的文本拘来面前为神话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伦理学以及各种主义作注解而已。”“大文化批评的最大害处在于:它造成了我们对文学判断力的瘫痪。……大文化批评忽视甚至排挤了审美原则,从而丢失了文学,也丢失了文学性。”iv他认为文学固然包含伦理的、宗教的、政治的内容,但我们应该关注文学“如何表现这些内容”这样的属于艺术本身的问题。
吴炫将反思范围扩大了,“今天文化批评中所蕴含的问题,不仅在过去的社会学批评中存在,而且在20世纪80年代纯文学的批评中,也没有被触及。这个问题突出地表现为:我们从来没有真正解决从文学的文学性角度来切入文化的问题, 从而也不能区分文学中的文化与文化视野中的文学之不同质。”v他将当代西方文化批评文论称为“非文学性的文化批评”,倡导以文学性为本位的“文学性的文化批评”,进而提出文学性内容并不是形象、情感、风格、修辞、技巧的层次,也不在‘去文化判断’、‘回归原生性的现实’的框架中,而是‘文学突破文化观念束缚’的‘文学性程度’研究。并且他还指出,中西方文学性有差异,也不能用西方文学性理论直接解读中国经典。
如前所述,中国是载道思维一统天下的绝对权威,不存在纯审美与非审美的冲突和对抗,我们没有独立的审美立场批评非审美者“总是会站在高处去思索着相同的体验,如旅鼠般跳下喋喋不休地把文学解释成是阶级体制所催生的。”vi吴炫认为由于中西方理论的逻辑起点不同,拿西方文学理论解读中国经典是错位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理论一谈文学的文学性,便只能将目光投向西方的‘文学自律的形式批评’和‘纯文学’,以西方的二元对立思维来理解那种实体性或边界性存在的‘文学性’。当这种‘纯文学’不能在不纯的中国文化现实落根之后,‘文化批评’、‘反本质主义’这些西方后现代文学批评话语,就又作为对‘纯文学’、‘纯粹形式’的话语纠偏而出场。但无论是在西方实体性存在的意义上理解‘文学性’和‘文学本质’,还是在‘反本质主义’的意义上质疑其存在的合法性,其实均错位于‘不破坏整体性又能保持独立性’的‘中国式文学性特性’,更错位于中国文学经典的独创性经验。”吴炫认为西方纯粹意义的文学研究并不适合解读中国经典,即便是审美的、文学性的理论,直接拿来解读中国经典也有隔靴搔痒、盲人摸象之感,因为西方二元文化所形成的“实体性或边界性存在的‘文学性’”不同于中国一元文化的整体性穿透性特质,他从而提出不破坏整体性又能保持独立性的“中国式文学性特性”。因此运用西方现代后现论研究《红楼梦》,有多少研究只是西方某种理论在中国的一阵热潮,因而疏离和隔膜于中国经典和中国文学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三.中国文学性与当代文论原创
第三种研究思路是一些学者意识到用西方理论解读中国经典的隔靴搔痒,转而又回到中国传统中寻找方法。如刘再复2009年出版的“红楼四书”:《红楼梦悟》《共悟红楼》《红楼哲学笔记》《红楼人三十种解读》,就是在海外兜兜转转一圈,发现西方现代后现代的很多理论思潮并不适用于文学,反而遮蔽或消解文学,从而回归中国禅宗“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阐释和解读《红楼梦》哲学思想、文学境界、人物形象、文化内涵。这种悟的阅读方式触动受西方学院派浸染的刘剑梅进行反思:“这些年读了太多西方学院派的著作,中‘毒’太深,几乎离开了文学。不仅是我,而且我还发现我的同事们谈论的都是‘全球政治’,‘第三世界’,‘帝国主义话语霸权’、‘反殖民扩张’等等大概念,似乎也没有真正关注文学的。经过后现代主义的洗礼,文学批评和文学作品越来越来脱节。……这样一来,文学批评家也就不需要具备任何文学直觉,只要会运用西方理论,即使再差的文学作品,也可以讲出一番玄玄乎乎的道理。我本来出于对文学的热爱才进了北大中文系,在美国也从事文学教育,但是到了后来只感到困惑和迷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讲述文学话语,还是政治话语。”vii刘剑梅发出感概要找回“重新拥抱文学的幸福”。
刘再复说:“我读《红楼箩》和读其他书不同,完全没有研究意识,也没有著述意识,只是喜欢阅读而已。阅读时倘若能领悟到其中一些深长意味,就高兴。读《红楼梦》完全是出自心灵生活的需要,我把《红楼梦》作为审美对象,特别是作为生命感悟和精神开掘的对象。我终于明白中国文学乃至文化最大的宝藏就在《红楼梦》中,这里不仅有最丰富的人性宝藏、艺术宅藏,还有最丰富的思想宝藏、哲学宝藏。所以我才冒昧地称‘悟’为第三种阅读形态,并给拙著命名为《红楼梦悟》,与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辨》作一对应。”viii刘再复从生命、灵魂的需要出发阅读、体悟《红楼梦》,强调文学本身魅力和价值,这样的阅读值得赞赏,也是经典阅读与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
但是这里仍有两个问题需要思考:一是中国传统文论中哪些是文学性,哪些不是文学性,需要辨析。二是文学性不只是方法论,回归传统方法能不能解决当代文学问题?刘再复从安身立命的灵魂归属感审视西方学院派理论,悟证《红楼梦》,特别是对人物“心灵和性情”的阐释,有很多真知灼见,也是俞平伯所说的从“文艺的范畴”“论它的思想性,又有关哲学”,但是“悟证”作为一种阅读、探讨和写作的方法论,其背后的世界观、价值观、哲学观、美学观与严羽《沧浪诗话》的“妙悟说”有什么不同。“由于中西方文论命题、概念和范畴的根子在哲学,由于‘意境’、‘气韵’这样的古代文论范畴离开‘玄学’和‘禅宗’就不可能成为文学观念,所以如果我们不从哲学入手对中国古代文化概念进行局限分析和改造,中国任何古代文论范畴就都难以具有‘现代之用’――那种就文艺理论本身来完成现代转换的做法,已被‘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样的只是在‘多年呼唤’所证明其难有实际成效。”也就是说,刘再复是否对“妙悟说”有批判和改造?“悟证”作为不同于“考证”和“论证”的第三种方法论,是否是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还是古代一直就有,现在只是将其引入了《红楼梦》研究领域?这个问题刘再复没有明说,或许他并不认为这是一个问题。刘再复悟读、悟说、悟证《红楼梦》非常精彩,展现了《红楼梦》浩瀚深广的文学意境与魅力,但作为一个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不能创造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仍然只能选择前人的理论进行当代阐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而阻碍他向前跨出@一步的原因在于刘再复的思维方式和眼光不是现代的平视,仍是古代的仰视,对待经典的态度不是平视、尊重和创造,仍是仰视、膜拜和学习。
从学术创新、理论创新、理论原创这三种不同程度的创新来说,刘再复式的红学研究仍然处在创新程度不高的学术创新的层面,即用中国传统和西方的既定理论套用《红楼梦》的思维模式,把既定理论作符合时代的新解释,还未达到理论创新(对理论问题进行改造)和理论原创(创造新的理论问题)。吴炫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或坚守传统,或引用西方,或从传统到西方、从西方到传统地徘徊:即不思考原创中国现当代新的文艺理论的问题,而只是选择中西方既有的文艺理论来研究文学文本。“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思潮迭起,常常只能成为不能面对中国自己的文学性问题的“理论自娱”、“批评自娱”,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独创性问题影响力的丧失,就会是历史的必然。”他进而提出“越经典的作品独创性程度越高”的“以独创性为坐标的文学批评方法”,开辟了一条理论原创道路,不失为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原创之范示。
“越经典的作品独创性程度越高”的“以独创性为坐标的文学批评方法”揭示经典之为经典的文学性、独创性问题。文学性即独创性,“所谓独创性问题研究,是要揭示一个作家不可替代的贡献,或者探究作家未能做出此种贡献的原因。”ix《红楼梦》是不是经典以及为什么是经典?《红楼梦》凭什么成为四大名著之首?使其成为经典中经典的原因是什么?相比于其他作品,曹雪芹不可替代的贡献在哪?《红楼梦》的独创性高在哪?独创性程度高的作品具有什么特点?后来的作家如何超越《红楼梦》,创作出独创性程度较高的作品?对于这些问题中国当代文论是否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并对作家创作产生影响和帮助,应该是中国当代文论创新和建构的基本目标;基于中国自己的文学问题作出理论创新和理论原创应该是中国当代文论创新与建构更高一级的追求。
注 释
i王国维,,俞平伯,鲁迅等.名家正解红楼梦[M].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
ii[美]布鲁姆著.江康宁译.西方正典:伟大的作家和不朽的作品[M].第13页.译林出版社2005年4月.
iii吴炫.文与道:百年中国文论的流变及问题[J].文艺争鸣. 2011(01)
iv曹文轩.质疑“大文化批评”[J].天涯,2003(5).
v吴炫.非文学性的文化批评[J].社会科学战线.2003(2).
vi[美]布鲁姆著.江康宁译.西方正典:伟大的作家和不朽的作品[M].第13页.译林出版社2005年4月.
vii刘再复刘剑梅.共悟红楼.三联出版社.
viii刘再复.红楼梦悟[M].三联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
篇9
关键词:网络电子书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2-0084-01
1网络文学的类别
近几年,网络文学已经发展出许多的写作类别,每一个喜欢写作的人都会根据自己写作的风格在小说网站上发表属于自己写作类别的小说,如今各大网络小说网站都细分出以下几个主要类别的形式:玄幻奇幻类、武侠仙侠类、都市青春类、历史军事类、游戏竞技类、科幻灵异类、同人漫画类,更细分出男生阅读与女生阅读,广大的阅读群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所要阅读的类别。
2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差异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差异区别在载体形式上,一个是传统的纸质书籍发行,另一个以网络为载体的发行,书籍的传统文学因有编辑、出版社、书商、评论人等的限制出书慢不说,并对文字语句的要求高,对人文社会及历史要求严格,网络文学通过网络提供了更为自由和广阔的平台,作者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表作品,网站编辑及管理员一般不会屏蔽打球的文章,网络文学的宽容性更多的是民主,文章内容的好坏由广大的阅读群体评论,每一个作者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类型,用自己的方式写出对历史对现在对未来的思想,网络文学促进了文学的多样化多元化的文学发展,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书籍刊物为载体的传统文学,对文章的内容要求严格,没有几年写作功底的作者,是很难被广大群体所承认的,网络文学因传播快范围广,阅读群体的评论相对直白,作者在网络上的写作方式不受传统思维限制,写作范围天马行空,文章内容跳跃性强,有着旺盛的创作欲望,在自己的文章里畅所欲言、随心所欲体现个人的思想直白,在网络小说网站上自由的书写发表,没有有关部门的把关、审核,在创作中以“我”为主宰体,更为自由、无拘、开放的心态创作。网络文学对于传统的文学还较为幼稚,大多数的文章不具备对社会人生、历史史记、政治状态的深刻思考,是一种本能的渴望的想当然的创作冲动,而这样的创作形式,能更多地满足阅读群体的抒情、发泄欲望,越来越多的阅读群体对这样的文章乐此不疲,在这样的网络文学的发展状态下,无疑是扩大了文学爱好者与业余的群体。
网络文学是多元化的,网络文学的文章改变了传统文学的言语严谨姿态,一些业余写好者,用他们的生活感悟,书写属于自己的妄想世界,有写改变历史的,有写虚幻缥缈的,有写恶搞幽默的,有写悬疑恐怖的,有写动漫同人的,丰富的想象力丰满了文学发展的样式,网络文学的发展也带动了其他的产业,有声电子小说,清新小说改编的幽默爱情剧,甚至是把小说网络游戏化,让网络小说不但能读能看能听还能玩,网络电子书对当代文学是有冲击的,网络文学还存在着矛盾,网络文学的高自由度,让文学作品本身的质量参差不齐,电子书走向实体书的盈利,以及付费章节的阅读,虽然提高了网络的创作积极性,扩大了网络的群体,吸引了不少的新人加入,但是一些作者还没有积攒足够的写作经验,同类的写作风格被反复的使用,前人写作的套路被拿来不停套用,写作的内容过于白文重复化,互相借鉴复制,急于让自己的书籍达到收费的标准,达到赚钱的目的,网络的年龄比较青年化,一些作者的人生阅历和文化底蕴的积淀较为薄弱,文章里充实着胡编乱造,只一味地为了凑字数而写书,这样的文学无法提高作者本身的文学底蕴,也让阅读者学不到有用的知识,只是为了阅读的爽快和发泄而阅读,网络文学的整体身份素质参差不齐,缺少文学素养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文学训练,思想的深度和对文字的掌控薄弱,很少有能够传承的经典,网络文学对比起传统文学在写作的时候,对字词句等应用上更为快捷通俗,不受写作地点的限制,只要有本笔记本电脑在任何可以连接网络,或有无线网络提供的地方,都能随时随地的进行创作,普及速度快写作信息资料获得途径方便,但缺乏对信息资料的深思,对自己文章内容有用的资源拿来就用或是模仿串改,网络文学是一种自我意识形态的释放,以自己的感悟为触发点随意性的写作,没有整体的艺术文学观,不用完整的艺术框架构思,以自我文字意识生活状态书写第一时间的感受和畅想,坦然地书写自我对社会的解释对人生的思考,用平等的话语权个性化自己的文章,大部分的网络用自己的通俗快餐文影响了网络文学的整体水平。
在现今网络应用的高速发展及普及下,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思想和观念,必然的会形成冲击最后形成融合,传统的写作方式与新兴的写作方式将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吸收科学新颖的文学养料写作思想,相互留精除糙逐步融合,互补缺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磨砺出更为出色的文学,对未来的文学普及对人文的影响有着可观的意义,开创新颖的当代文流。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云南昆明650300)
参考文献:
[1]中国作家网.http://.cn/[2]中国网络文学联盟.http:///.
[3]百度百科.http:///view/17637. htm.
篇10
伴随着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我国的成人继续教育事业取得了新的发展。针对当前社会对于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强烈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波及面积广、涉及范围多的人文学科,需要在完善和改革教学的实践路途上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笔者在本文中以应用性教学为出发点,立足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对教学工作展开探讨,试图加强对成人继续教育中的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教学。
关键词:
成人继续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应用性教学
1成人继续教育中的汉语言文学
1.1成人继续教育
随着提出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各单位都十分重视本单位员工素质的提升,这就使得大量已经受过中专以上学校教育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都需要进行知识的扩充、拓宽和提升,因而我国需要大力发展成人继续教育。国家开放大学就是在这股东风下蓬勃开展的,他在为全民的知识文化储备的提升,完善专业技能学习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1.2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是专门培养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的专业,汉语言文学主干内容是研究中国语言的词语、句法,赏析古今诗歌、散文、小说等众多的文学作品。汉语言文学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是大时代下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一直肩负着传承和提升中华民族语言和文化品质的重任。
1.3汉语言文学的教学重要性
汉语言文学教育从古至今都承载着建立健全学生的道德体系的重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由此建立。但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用人单位越来越倾向于复合型人才的引入,现今的学生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而作为处事工具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充分的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必须对传统的汉语言教学进行改革。
2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组织形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授,考试的内容大多以课堂讲授的知识为主,学生的学习形式也是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为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必然无法得到很大的提升。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趋势,尤其是需要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
3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新方法
3.1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
现在的高校汉语言文学仍然以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课程为主。
3.2实践应用能力的强化
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讲求专业的实用性,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应更多的注重学生的应用文字阅读能力、汉语言写作基础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学生在继续教育过程中,我们更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3.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
3.3.1汉语言文学教育不能“纸上谈兵”
教育方式的陈旧使得中国高校提倡的“应用性人才教育”流于形式,大多变成了“纸上谈兵”。所以在成人继续教育中就应扬长避短,在扎实学生专业基础的同时,寻求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帮助,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效果。
3.3.2汉语言文学教师应该“教学相长”
作为成人继续教育的中坚力量,我们电大的教师应开创新的教学格局,将传统文化与时代内涵相结合,让汉语言的应用性得到真正的发挥,我们每一个电大人都应将自身的创新性思维融入进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改革中,真正的做到教学相长,将自己置身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形式进行大胆的尝试,将时下流行的网络媒体的运用结合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又能够让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总结教学经验,让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教学得到更深入的开展。
3.3.3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进行专业知识的拓展,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兼顾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让书本上的理论与生活、工作的实际相融合,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使用能力,创建和谐的教学体系。高校对于学生的实践学习应该让学生走出校门,鼓励学生参加很多活动,为学生的实践搭建平台,挖掘学生的潜力。在当代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学生的继续学习必须以企业人才需求为首要考虑因素,在继续学习的过程中也应本着自身的工作实际,将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进行有效衔接。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应注重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通过学校的意识教育和行为教育来激发学生对于自身和专业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4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的前景展望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这一专业一直都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专业。一直以来它都充当着承载与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角色,所以汉语言文学可以说是中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中的主流专业。作为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学科,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对与汉语言发展的热爱和需求,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精神追求日益提升,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之路也充满了挑战。对于成人继续教育中的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工作应以理论培养为基石,以实践活动培养为助力,借助全社会的力量使国民整体素质得到极大的提升。在全面终身学习的这股春风的引领下,成人继续教育又迎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关于他的应用性教学改革还需要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慢慢摸索。
作者:唐瑛霞 单位:吉林市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朱蕾.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省开课程实践教学初探[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