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范文

时间:2023-05-15 15:4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篇1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地质环境

众所周知,地球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地球上各板块间也存在着相对运动,加之人类为满足生产活动的需求,不断加大对大自然的改造力度,随之也引发了出各类地质灾害,造成的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应加强地质灾害的控制与预防,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保证防治效果[1]。

1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概述

①地质灾害:受自然界变异和生物活动的影响,我国自然灾害现象频频发生,地质灾害是其中最为频繁出现的其中,其通常是指由于自然地质结构及相应板块的运动,或由于人为地质作用,导致地质环境恶化,进而导致资源,生命和经济损失的一种灾害。灾害发生时,人们往往无法提前感受到任何征兆,且地质灾害强度及受灾规模都相对较大,面对灾害时,人们只能尽最大力量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给我国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②地质环境:地质环境是地球演化的结果,通过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等在能量和物质基础上相互作用,发生能量交替和流动,最终形成相对平衡的地质环境体系。地质环境有两大特点,一是开放性特点,地球表面各个圈层都与地质环境相关,二是周期性特点,从渐变到缓慢,再到突变和灾变,地质环境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呈现一定周期性的变化[2]。一旦当地质环境处于突变阶段,就很有可能引发出地质灾害。

③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两者关系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一方面,地质灾害发育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等构成了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另一方面,地质灾害的发生影响了反映地质环境质量优劣的地质环境各要素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适宜程度,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在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科学预测时,可从地质环境中分析地质运动的规律,以有效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2地质灾害防治策略

(1)加强地质灾害调查区划的建设:地质灾害调查区划的建设是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实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程,加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建设,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勘查周边地质界线,查清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②预测灾害的危险程度,进行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确定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③根据地质灾害的等级及破坏程度,制定出相应的等级预案,并配合有关部门及时做好相关预警应急措施[3]。

(2)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监测预警手段是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行政手段和技术手段,主要是通过建立监测预警体系,有效反映地质灾害的防治成效,进行防灾减灾工作。监测区域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监测预警体系在第一时间利用防灾减灾警示信息提醒工作人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为救援、避险争取宝贵时间。地质灾害具体监测预警流程。

(3)建立健全搬迁治理工程体制:当接收到监测预警体系发出的报警时,根据调查监测结果,分析该区域的灾情,若发现灾害的波及范围较大,危险等级较高的地质灾害隐患时,应采取搬迁避让加强工程治理,确保受灾区域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地质灾害损失。另外,在治理灾害工程中,应充分考虑灾后重建的土地整理或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实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达到防灾减灾与土地资源再开发的双重目的。

(4)完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由于我国地质灾害发生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和破坏性三大特点,因此,为最大程度的降低地质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应利用现有的经济科技条件,建立并整合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其核心内容包括完善应急处理技术体系,建立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以及配全应急设备。在地质灾害发生时,可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第一时间进行准确的应急反应,最大限度的降低灾害带来的风险和威胁,达到最少的财物和人员损伤。

(5)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支撑研究体系: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支撑研究体系是防治地质灾害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应加强科学研究技术的能力,对地质灾害的典型地质环境、内在机理及成因等进行研究,开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模拟和仿真系统,建立应急响应与模拟仿真研究体系。

3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地质环境应用

(1)构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确保地质的安全性,应加强对地质灾害风险和地质环境安全的研究,建立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具体来说,该体系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工程地质环境的实际质量评价;②地质环境中的工程容量评价;③工程地质环境的功能区分评价;④治理的风险调控评估和地质灾害防范。在对区域地质环境应用的实际评价中,应充分考虑该区域特点,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环境调查,从而有效分析该区域地质环境的具体情况,使得该地质环境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减少灾害的发生,

(2)加强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评价:地质环境安全包括地质结构、地质成分、外部形态和工程性质等。加强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评价,有利于规避工程风险,保障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性,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①相关部门应树立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将人类生产行为与自然改造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②相关人员在评价环境前需搜集与地质环境有关的信息和数据,综合数据提炼出对工程地质环境安全评价体系并完善,提高地质环境的开发利用效率;③注重地质环境安全中技术层次,包括建设工程区域地质安全评价、建设工程场址地质安全评价以及建设工程单体地质安全评价。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新形势下,开展防治地质灾害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应密切结合具体的地质环境,从地质环境的规律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探求出最适合的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并落实,有利于提高地质灾害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佳茜,王鹏瑞.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讨[J].科技展望,2017,27(1):23-24.

[2]刘传正,刘艳辉.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2012,42(5):1469-1476.

篇2

一、地质灾害概况与趋势分析

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导致地质环境变化,从而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带来的危害。

2013年度我市年平均降水量710.8毫米,较上年同期增加76.0毫米。其中全年降水量最大的县区是惠民县,达742.5毫米。常年(1981-2010年)年降水的82.4%集中在5-9月份,为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条件。

地质灾害防治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重点,地面沉降、海咸水入侵等缓变性地质灾害则以监测和控制地下水开采为主。由于各级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比较重视,汛期多次检查指导工作,监测和预防措施落实到位,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根据环境地质条件分析,2014年我市地质灾害发育类型主要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和海咸水入侵。汛期地质灾害防治重点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和海咸水入侵以监测为主。

二、地质灾害防范重点及防治措施

(一)汛期崩塌、滑坡、泥石流防范区。主要分布在县和县。

县潜在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分布于镇、镇、街道办事处和街道办事处,主要灾害点为:镇上回峪泥石流、上回峪村不稳定斜坡、聚仙村崩塌、西峪村崩塌和镇东窝陀村崩塌。

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和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分布于碣石山。

防治措施可采取工程治理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首先在防范区内设立警示牌,发放“两卡”,汛期加强监测值班制度;采用工程方法进行边坡加固,防止岩石继续风化,修筑挡土墙,并附以各种排水工程、绿化边坡进行治理。同时提高周围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掌握简单的防灾减灾知识。

(二)地下水降落漏斗及地面沉降监测区。主要分布于滨城区和博兴县境内,根据最新的地下水水位监测资料显示:博兴县目前深层地下水的开采漏斗中心区位于博兴县城区源通京剧团和源通第三小学,水位埋深120m左右,中心区30m的含水砂层已疏干;滨城区深层地下水开采漏斗区位于开发区里则街道办-滨城区山柳杜村-五四转盘附近-梁才街道办程家口一带,最大沉降中心在滨城区五四转盘附近,中心区水位埋深120-130m之间。

从已有的监测资料分析市存在2个较明显的沉降区域,一是以滨城区为中心的沉降区,其-150mm等值线所围面积为236.67km2,其-300mm等值线所围面积为12.32km2,该沉降区中心点沉降量为361.0mm(沉降期为87个月);二是以博兴县城东为中心的沉降区,其-150mm等值线所围面积为152.07km2,其-300mm等值线所围面积为309.78km2,该沉降区中心点沉降量为432.0mm(沉降期为87个月)。

地面沉降是一种由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形成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地面沉降因其发展变化比较缓慢而难以被察觉,因此也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而实际上该灾害具有不可逆性,一旦产生必将给本区域的城市建设带来严重的影响和危害,甚至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引发海水倒灌、咸水入侵,城市排水不畅、防洪标准降低,建筑物损坏,设备失效等不良影响。

深层地下水超采漏斗和地面沉降主要是由于超量开采深层地下水而造成的,因此保护好深层地下水资源是当务之急。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遏止深层地下水超采漏斗和地面沉降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对策有:减少地下水开采量、节约用水、积极开发利用浅层微咸水和地表水、开展深层地下水人工回灌工作、强化用水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加强深层地下水动态监控和评价等。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制,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组织开展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地质灾害易发地区,应成立县(区)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建立县、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三级组成的群测群防体系,开展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存在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区域,要落实防治工作单位和责任人。对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隐患,防治经费应列入当地县(区)政府财政预算;对因工程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要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引发者负责及时治理。建设工程施工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工程实施过程的监管,防止不当施工行为引发地质灾害。

有关县(区)、乡(镇、办事处)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地质灾害监测、调查评估、应急处置和必要的工程治理。

(二)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方案。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较发育的县(区)要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制定责任明确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有条件的地方应通过在适当范围内组织预案演练检验和校正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应急反应能力。

(三)做好地质灾害排查工作。各县(区)国土资源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工作,要对人口密集的城镇山地斜坡地带、沟口处、交通干线两侧、库岸、矿山(及责任灭失矿山)采空区以及已查明的隐患点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进行重点检查。对排查出的隐患点及时向当地县(区)政府报告,划定危险区,设置警示标志,加强监测和群测群防,制定并落实防灾预案,做好防灾工作。

(四)落实汛期检查、汛期值班制度。汛期将至,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点)进行检查。对所填制和发放的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进一步核实,保证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持有“防灾工作明白卡”,每户受威胁的居民持有“避险明白卡”。对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和危险性较大的重要隐患点,要制定责任明确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落实专业或专人监测措施,强化监测。对其中强降雨天气等条件下易突发的地质灾害危险点,要采取预先疏散避让人员等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各级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层层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昼夜值班制度,公开联系电话。存在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区的县(区),县级政府应做出部署,乡(镇)政府、村委会、群测群防人员要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巡查,特别是在强降雨期间要确保24小时连续监测和巡查。一旦发现险情,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第一时间派出应急调查小分队开展现场调查处置工作。

同时,针对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国土资源、气象、水利等有关部门应在防治工作中,加强信息互通,建立联动反应机制。

(五)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预警工作。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指派专人收听、收(查)看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卫视和和“地质环境网”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当地有三级以上预报预警信息时,及时做好应急防范工作。

(六)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的治理工作。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按照易避则避、易治则治的原则,加大搬迁(避让)和治理工程实施力度,尽早消除隐患,减少受地质灾害威胁人数。鼓励各地区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发挥保险机制防损减灾、经济补偿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弥补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篇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是,由于扶贫对象规模大,相对贫困问题凸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扶贫开发任务仍十分艰巨。保险业在支持农村扶贫开发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充分发挥保险业功能和作用,稳妥参与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对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简称《扶贫开发纲要》)具有重要意义。

一、商业保险支持农村扶贫开发的必要性

(一)商业保险支持农村扶贫开发是贯彻中央精神的必然要求《扶贫开发纲要》对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对象范围、方式手段、政策保障、组织领导等方面作出了部署,多项安排要求保险业认真贯彻落实。一是落实中央对保险监管机构的要求。《扶贫开发纲要》明确了“部门协作,合力推进”的原则,要求各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把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作为本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资金、项目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形成扶贫开发合力。同时要求中央各机关事业单位积极参加定点扶贫,承担相应的定点扶贫任务。这些都是保监会和各派出机构应当承担的责任。二是落实中央对保险企业的要求。《扶贫开发纲要》明确了“社会帮扶,共同致富”的原则,要求动员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国有控股金融机构应参加定点扶贫,同时积极鼓励、引导、支持和帮助各类非公有制企业承担定点扶贫任务。这些为各保险企业参与扶贫开发指明了方向。三是落实中央对扶贫机制创新的要求。《扶贫开发纲要》明确了“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原则,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创新扶贫工作机制。保险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支持农村扶贫开发可资利用的有效金融工具,应在推动扶贫工作机制创新方面发挥作用。

(二)商业保险支持农村扶贫开发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保险业在改革发展中已经形成了“想全局,干本行;干好本行,服务全局”的共识,“勇担责任、服务大局、团结协作、为民分忧”的行业精神也逐步展现。保险企业作为社会的生产主体,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为主,最求利润最大化为次。农村扶贫开发为保险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良好契机。一是展现慈善责任。开展慈善活动虽然不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全部,却是履行社会责任不可或缺的内容。保险企业应为发展社会事业(扶贫开发包含于其中),为成为一个好的企业公民而对外捐助。对贫困人群献爱心、施帮扶是慈善的重要方式。二是展现互助精神。互助共济精神源于人类在早期生产活动中与大自然抗争生存的艰难历程,是人类社会最为珍贵的品质之一,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共济精神是保险安身立命之本。扶屏济困乃互助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不可成为旁观者。三是展现民生关怀。深化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服务民生是保险业生存、发展之基,保障和提高贫困的生活质量是保险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商业保险支持农村扶贫开发是促进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保险业依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一个重要表现是产品和服务与经济社会建设、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不适应。要加快发展速度,提高行业实力,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眼需求,提高保险对经济社会建设各领域的渗透度。农村扶贫开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一是有利于发挥功能作用。保险最基本的功能是保障,是为遭受损失的投保人群提供经济补偿。而贫困人口、低收入群体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弱,恰恰最需要人身、财产领域的保险保障。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设计价格低、保障相对高的产品,确保他们“买得起、买得到、愿意买”,能够更好地发挥保险的功能作用。二是有利于提高保险覆盖面。按照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新扶贫标准匡算,中国目前的贫困人口有1.28亿,占全国总人口(除港澳台)的近1/10。如果商业保险能够为这些人群提供合适的服务,逐步实现全覆盖,必将大大提高行业的渗透率。三是有利于扩大行业影响。保险监管机关和商业保险公司在参与农村扶贫开发过程中加强了与地方党政的沟通协调,充分展现了行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形象,提供了多样化的保险服务,宣传了保险和风险知识,必将进一步提升行业形象。

二、商业保险支持农村扶贫开发的独特优势

保险作为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社会互助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在支持农村扶贫开发方面具有独到优势。在扶贫工作中引入保险机制,有利于统筹利用社会扶贫资源,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巩固扩大扶贫成果,推进扶贫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保险机制的杠杆功能可成倍放大扶贫资金效用近几年,中央和各地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大幅增长,有力地促进了脱贫致富。但是,从目前各地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情况看,公共财政资源的配置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特别是在加强面向贫困人口的保障能力建设领域,利用保险这一金融工具,可以更好地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能,放大扶贫财政投入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极大地增强贫困人口保障能力。财政以保费补贴的方式对农业的支持和投入,可以显著提高财政投入惠及范围,实现产出的几何级数放大。例如,广东省开展了政策性农房保险,地方财政只投入6000多万元的补助,就换来了对1100万农户的保障,总的风险责任金额高达1100亿元。政府借助和运用保险这一机制,可以使财政资源的配置效能得到极大提升,实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二)保险机制的保障功能可提高贫困人口抗风险能力虽然近年来许多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致富,但农民家庭的经济能力依然具有脆弱性,尤其是因自然灾害、重大疾病导致的返贫现象时有发生。目前,从全国范围看,还没有形成涵盖贫困地区农业生产、贫困人口生活主要领域的、覆盖面广的保险机制,造成自然灾害、重大疾病发生后损失难以得到有效补偿。通过保险机制,将扶贫资金转换为保险费补贴,贫困地区农民一旦遭遇灾害、疾病风险,能够得到数十倍于财政保费补贴的赔付,能够及时得到再生产启动、生活自救等补偿资金,风险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如广东保险业参与医疗卫生改革的“湛江模式”实现了“政府不多出一分钱、老百姓不多花一分钱,而居民保障金额大幅提高、覆盖面更广”的多方共赢局面。近年来许多地市试点的小额保险也有效分散和化解了贫困农户因意外伤害或因病引起的返贫风险。#p#分页标题#e#

(三)保险机制的利益再分配功能可调节社会各方利益分配商业保险的运作原理是取之于面,用之于点,运用经济手段强力补偿遭遇特定风险的少数个人的经济损失,其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再分配行为:即在不改变现行社会分配制度条件下缩小贫富差异,促使基尼系数回归到合理范围之内。从这一角度来说,商业保险具有利益再分配功能,其保障性产品的射幸原理所带来的利益再分配功能恰好能够有效弥补社会保障普惠制度分配的缺陷,集中有限资金重点帮助遭遇不幸的贫困阶层脱贫解困。因此,商业保险在防范风险促进社会利益相对公平方面有着不可替代作用,它有助于在不改变现行社会分配制度条件下改善人与人的利益分配关系。(四)保险机制的融资功能可改善贫困地区的金融生态受资产构成单一、有效担保物范围狭窄等因素影响,我国农民尤其是贫困人口普遍存在贷款难的问题。据统计,我国经营性贷款中的农户贷款仅占各项贷款总额的不到5%。通过保险机制把重要的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纳入保险保障,实现银保互45动,达到农民想贷、能贷,信贷部门愿贷、敢贷的效果,分散支农信贷资金的风险,促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信用、保证保险等产品,由保险公司和银行共同承担信贷违约风险,可提高银行贷款积极性。通过发展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当借款人在发生不幸意外时,贷款由保险公司偿还。由此可见,保险机制的参与,有利于优化贫困地区的信贷环境,促进资金融通,提高“造血”能力,为扶贫开发注入动力。

三、商业保险支持农村扶贫开发的途径

(一)组织保险业做好基础扶贫工作经过复业后30多年的改革发展,保险业累积了一定的资源,目前有保险经营主体110多家,从业人员近400万。组织和动员保险企业和个人参与一些基础性工作,可为扶贫开发事业添砖加瓦。一是开展定点扶贫。中央提出要对重点贫困县实施定点扶贫全覆盖,对中央企事业单位也有明确要求,也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参与。保险业应认真落实中央的要求,可结合自身实际,定点扶贫一个县、一个乡或一个村庄,推动当地脱贫致富。二是开展特困群众帮扶活动。如,组织行业开展募捐、结对帮扶、送衣物送食品等活动,解决贫困地区群众尤其是特困群众的衣、食、住等问题。三是筹集扶贫资金。在行业内开展捐款活动,设立扶贫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对定点地区的扶贫工作。

(二)参与医疗、养老等保障体系建设《扶贫开发纲要》对今后一个时期贫困地区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建设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即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建立较为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商业保险没有服务和渗透的空间,在很多方面可以发挥作用。一是参与管理。发挥专业优势,加大沟通交流,推动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现社会保障服务市场化,深层次参与贫困地区社会保险业务管理。二是发展补充业务。针对社会保险产品覆盖广、保障较低的特点,发展针对贫困地区的重疾险、大额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等产品,提高贫困人口抗风险能力。

(三)完善贫困地区灾害风险转移机制贫困地区往往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山区、沙漠、荒原居多,山洪、泥石流、冰冻、雪灾、沙尘暴、干旱等自然灾害多发,扶贫开发应与灾害应对紧密结合。保险业在这方面也是专长,主要领域有:一是发展住房保险。按照“政府补助推动,农户自愿投保、保险公司市场运作”的救助机制,为贫困地区的住房做好保险服务,为受灾群众住房恢复重建提供稳定的资金渠道。二是发展特色农业保险。针对贫困地区特色主导产业,开发设计保险产品,为农业生产和农民脱贫致富保驾护航。三是做好防灾防损工作。配合政府部门,加大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防治力度,重点抓好灾害易发区内的监测预警、搬迁避让、工程治理等综合防治措施。

(四)积极参与贫困地区综合开发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引导保险资金参与贫困地区安居保障工程、水利设施、饮水安全工程、电网改造升级、生态能源等工程建设。二是融资服务方面。积极推动贫困地区保险与银行合作,鼓励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等产品,提高贫困人口信用等级,努力满足扶贫对象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三是人才队伍引进培养方面。组织保险业的志愿者到贫困地区服务。为在贫困地区就业创业人才、驻点扶贫人员提供综合保险保障服务。

篇4

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全创建纲要(—2020年)》,结合各部门工作职能,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安全创建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明确到各责任单位。各责任单位对承担的重点工作任务负总责,要明确机构,落实责任,制定详细的年度实施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要增强责任意识,强化督促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各责任单位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共同抓好工作落实并及时向市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反馈情况,确保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一、切实解决制约安全发展的突出问题

1.将安全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一项基本原则,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转型,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布局。

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落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2.以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消防、民爆、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产业安全发展规划,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不能保障安全的工艺和设备设施。

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落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局、住房城乡建设委、规划局、交通运输局、安全监管局,市消防支队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3.将安全发展作为招商引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前提条件,凡不符合安全发展规划和安全生产标准低下的,一律不得批准承接引进。

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落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安全监管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4.以打击非法违法建设、生产经营行为为重点,深入开展各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治理整顿。对煤矿要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从严查处生产矿井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行为;对金属非金属矿山要严厉打击无证无照非法生产、滥采乱挖行为;对危险化学品要严厉打击无证生产经营、非法储存行为;对烟花爆竹要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从严查处超定员、超药量、超范围组织生产和改变工房用途;对道路交通重点打击无证无照无牌非法营运、车辆非法改装,从严查处酒后驾驶、“四超”(超员、超载、超速、超限)、低速载货汽车和三轮汽车违法载人行为;对水路运输重点打击无船舶检验证书、无船员适任证书、无名称无标识船舶等非法违法经营行为;对消防要重点查处堵塞疏散通道、锁闭安全出口、停用消防设施和生产、储存、经营、居住“多合一”等违法违规行为。以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为重点,深入开展整治清理非法用工、非法承包、非法转包、非法挂靠专项行动,从严查处无证上岗、层层转包、以包代管、挂而不管等违法、违规行为。

由各县(市、区)政府牵头落实,相关部门配合。

5.严格隐患排查治理。突出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消防、建筑施工、特种设备、民爆和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节假日、汛期等重点时段,尾矿库、易燃易爆仓库、人员密集场所、学校、景区景点等重点场所和水库、桥梁、电网、铁路等重大设施,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排查各种安全隐患;对事故多发点(段)、病险水库、河道险工险段、病险桥梁和地质灾害区、矿山采空区等重大隐患部位,要实施重点治理,严防漏管失控;落实隐患现场查处和治理责任,严格落实隐患追究制度,强化重大隐患领导包案、分级督办和动态监控,严格执行“重患必停”制度,切实做到治理责任、措施、资金、进度和预案“五落实”。

由市安全监管局、监察局、公安局、发展改革委、消防支队、煤炭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城乡建设委、交通运输局、水务局、教育局、国土资源局、质监局、旅游局、气象局、供电公司、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郑州铁路局办事处按各自的工作职责落实,市财政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6.落实公共隐患治理责任,对重大隐患实行政府挂牌督办。

由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7.坚持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强力推进瓦斯区域治理。2012年年底前完成瓦斯区域综合治理规划编制,2015年年底前建成一批煤矿瓦斯区域综合防治示范工程。推进矿山采空区综合治理,2015年年底前选择一批具有较好技术基础的矿山,分别在地下采空区非胶充填、露天矿坑回填和胶结充填采矿等方面进行区域工程示范。

由市煤炭局牵头落实,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市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配合。

8.建立健全与周边地市的危险化学品区域协作应急联动机制,强化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和运输跨地区联合执法和防控。

由市安全监管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牵头落实,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9.加强轨道交通周边环境治理,保障轨道交通安全运行。

由市公安局牵头落实,市交通运输局、公用事业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10.建立健全强对流、强降雨等恶劣天气预测预警预防机制,2015年年底前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

由市气象局和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11.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制。坚持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面落实党政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责任,发挥安全生产委员会作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和企业安全诚信机制,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紧紧抓住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三项基础性工作,切实抓好科技进步、落实责任和提高素质三个关键环节,把综合治理方针和“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由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

12.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业务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防和失职渎职等行为。

由市安全监管局牵头落实,市检察院、监察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二、实施安全素质提升工程

13.全面提高全民安全素质。把安全素质作为公民素质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开展职业技能教育、普法教育、干部培训等,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行动,开展全民安全法制教育、警示教育、科普教育和应急避险教育。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11·9”消防日、“安康杯”竞赛等群众性安全教育活动,动员行政村和社区对辖区村(居)民集中开展安全常识普及活动。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周”和“安全生产科技周”活动,组织各级政府、规模以上企业和中小学校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公众识灾辨灾和应急避险能力。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都要开设一定课时的安全教育课。

由各县(市、区)政府牵头落实,市安全监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局、消防支队、教育局、总工会、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气象局、市政府法制办配合。

14.严格安全任职资格管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特种作业、机动车驾驶等重点岗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强化各类从业人员岗前、岗中、转岗安全培训教育,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2015年年底前必须具备相关行业规定的专业知识,安全管理人员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的比例不低于30%。

由市安全监管局牵头落实,市教育局、公安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城乡建设委、质监局、总工会配合。

15.把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放在突出位置,纳入“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培训内容,使农村转移劳动力同步接受安全教育培训。

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牵头落实,市安全监管局、教育局、农业局、财政局配合。

16.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员执法水平。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优化知识和年龄结构,建设高素质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专业技术队伍。加大市、县、乡镇(街道办)三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力度,新任职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在职人员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安全业务知识培训,确保监管监察和管理人员具备与本职岗位相适应的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

由市安全监管局牵头落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市政府法制办配合。

17.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制定有利于安全文化建设的制度措施,编制安全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建设社会安全文化和政府安全监管、企业安全管理文化;2015年年底前初步形成符合我市市情的政府、社会、企业、班组和职工等不同层次的安全文化建设模式。分行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示范班组创建活动。

由市安全监管局牵头落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总工会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三、创建安全发展型企业

18.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加强建设项目施工和试生产安全监管监察,从严打击违法违规施工和超批复试生产等行为。

由市安全监管局、煤炭局、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委、交通运输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水务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科技局、气象局、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按各自的工作职责落实。

19.严格安全生产条件认证许可。严格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建筑施工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加强对已取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管监察。对现有不符合产业安全规划、采用明令禁止或淘汰的技术工艺设备的企业,监督企业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实施改造或在2012年年底前实施转产、搬迁、关闭。

由市安全监管局、煤炭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落实,市公安局、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委、国土资源局、质监局、工商局、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20.依法对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进行安全论证;淘汰国家明令禁止或列入淘汰目录的工艺、技术、材料和设备设施。加强对矿用产品、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电梯、架空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及易燃易爆、易中毒作业场所的安全检测检验。

由市发展改革委、质监局、安全监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落实,市煤炭局、公安局、住房城乡建设委、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配合。

21.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安全生产条件。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要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并于2013年6月底前完成;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旅游包车和三类以上的班线客车要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于年年底前全部完成;鼓励有条件的渔船安装防撞自动识别系统,在大型尾矿库安装全过程在线监控系统,大型起重机械要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企业安全防护水平。

由各县(市、区)政府牵头落实,市安全监管局、煤炭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质监局、住房城乡建设委、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配合。

22.全面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全面开展企业安全标准化评审达标活动。2015年年底前煤矿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化省级以上标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金属非金属矿山全部达到五级以上标准;冶金、机械企业全部达到二级以上标准。

由市安全监管局、煤炭局牵头落实,市质监局、公安局、住房城乡建设委、交通运输局、工商局、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配合。

23.强化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依法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登记、分析和危害程度分级,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和备案工作。2012年年底前完成重点行业企业职业安全健康分级;2015年年底前建成较为完善的职业安全健康检测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体系。

由市安全监管局牵头落实,市煤炭局、卫生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总工会、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配合。

24.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诚信考核机制。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机制建设,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开展企业安全信用评比,建立企业安全信用黑名单制度。2012年年底前完成高危行业企业安全信用评定;2015年年底前完成规模以上企业安全信用评定。建立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安全信用档案等。

由市安全监管局牵头落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局、住房城乡建设委、交通运输局、质监局、工商局、气象局、煤炭局、银监局、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配合。

四、创建安全发展型行业

25.煤矿。强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小煤矿兼并重组。深入开展煤矿瓦斯治理攻坚,全面强化煤矿水害预防、顶板管理、劳动组织等方面整治,严格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和受水害威胁严重矿井监管监察,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2015年年底前全市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保持在0.8以内,2020年年底前控制并稳定到0.5以内。

由市煤炭局牵头落实,市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局、国土资源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和各产煤县(市、区)政府配合。

26.道路交通。深化平安畅通县(市)创建活动,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全面落实道路交通安全“五整顿三加强”(整顿驾驶人队伍,整顿路面行车秩序,整顿交通运输企业,整顿机动车生产、改装企业,整顿危险路段;加强责任制,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执法检查)措施,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严格校车、旅游车辆、危险物品运输等特殊车辆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由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牵头落实,市安全监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教育局、旅游局、质监局、气象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27.危险化学品、金属非金属矿山和烟花爆竹。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金属非金属矿山、烟花爆竹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和企业安全准入制度,加快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和动态监控步伐,推动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规范化,加快危险工序机械化改造和自动化监控进度,集中整治影响公众安全的尾矿库、采空区等方面的隐患,努力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合理规划布局化工园区(化工集聚区)和化工经营市场,监督新建、扩建项目依法进园区建设,引导现有企业迁入园区,201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城镇人口密集区内危险化学品企业的搬迁。强化金属与非金属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和治理整顿,2012年年底前完成泄洪河道、水库安全距离内各类井工矿山的清查和关闭工作,2015年年底前基本解决矿山企业规模小、管理乱、条件差等突出问题。

由市安全监管局牵头落实,市发展改革委、公安局、水务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28.消防。深入推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编制实施城乡消防规划,狠抓农村、社区火灾防控基础工作,从严整治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和地下建筑、“多合一”场所等火灾隐患,严格城中村等重点区域消防安全监管。2012年年底前所有人员密集场所基本达到消防安全“三会三化”(会检查消除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和管理标准化、标示明细化、宣传常态化)建设标准。以强化野外用火管理为重点,着力提高全社会森林防火意识,建立健全群防群治机制,有效防范森林火灾发生,努力将森林火灾年均受害率控制在1‰以内。

由市公安局、消防支队、林业局、园林局牵头落实,市安全监管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29.建筑施工。以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公路、铁路、水利、通信、电力等工程建设为重点,全面落实勘察、设计、审批、建设、施工、监理等环节的安全责任,规范建设市场秩序,加强招标投标管理,推行建筑施工标准化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建设。2015年年底前建设领域各项秩序得到全面规范,非法承包转包行为和重大施工事故、质量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牵头落实,市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安全监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郑州铁路局办事处、供电公司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30.冶金、建材和机械制造。以防范机械伤害、高处坠落、中毒窒息、触电、物体打击等事故为重点,全面加强冶金建材、机械制造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督促企业制订和完善安全操作规程,严格危险作业安全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设置各种安全防护装置、预警报警装置和安全标志。

由市安全监管局牵头落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质监局、住房城乡建设委配合。

31.特种设备。加强起重机械、压力管道元件、气瓶、危险化学品承压罐车等特种设备整治,落实压力管道普查、检验和登记制度,建立重点设备动态监控机制,坚决遏制特种设备事故发生。2015年年底前重点监控设备监管率达到100%,特种设备事故率控制在0.4起/万台以内、死亡率控制在0.38人/万台以内。

由市质监局负责落实。

五、创建安全和谐型村镇(社区)

32.完善农村和城市社区安全管理网络。行政村和社区要明确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县(市、区)政府应当将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提高基层安全监管装备水平,2015年年底前乡镇(街道)安全监管站所办公条件和监管执法装备等应当达到标准要求。

由各县(市、区)政府和市安全监管局负责落实。

33.做好村镇发展安全规划工作。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把安全作为重要前提,将生产、生活等功能区分开,合理布局。按照出行更便捷、更安全、更舒适的目标和要求,加快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完善农村客运交通网络,支持客运公司开拓农村客运市场,提高农村交通网络的覆盖水平和通畅程度。到2015年,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达沥青或水泥路,与就近城镇开行客运车辆。

由市规划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安全监管局分别落实,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34.加强农村和社区安全管理。将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向农村和社区延伸,结合“三夏”、“三秋”深入开展安全进农村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农村和社区安全文化建设,制定农村(社区)安全村规民约,推进开展安全文化大院、安全一条街建设活动。加强农村和社区防火、用电、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农用机械、集会等生产生活安全管理。加强农村和社区房屋安全管理,开展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院、诊所、敬老院等公共场所隐患排查,加大危房改造力度,提高房屋安全等级。

由各县(市、区)政府牵头落实,市安全监管局、教育局、农业局、公安局、交通运输局、住房建设委员会、卫生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民政局、消防支队、气象局配合。

35.深入开展安全村镇(社区)创建活动。建立完善农村和社区安全标准体系,积极创建安全村镇(社区)。2012年年底前全市30%的行政村和城市社区达到安全基本标准;2015年年底前80%的行政村和城市社区达到安全基本标准。

由各县(市、区)政府和市安全监管局牵头落实。

六、创建安全保障型城市

36.强化城市发展安全规划、城区易燃易爆安全管理、城市公共设施安全管理、道路交通安全保障等。

由市规划局牵头落实,市发展改革委、公安局、交通运输局、住房城乡建设委、公用事业局、国土资源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七、完善安全发展支撑体系

37.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及装备支撑体系。2012年年底前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达到标准化要求。2015年年底前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全部达到标准化要求。

由各县(市、区)政府和市安全监管局牵头落实,市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配合。

38.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2012年年底前形成市级安全生产科研协作体系。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安全专家组,培育发展安全生产、职业安全健康评价、咨询、培训等社会中介组织,2012年年底前形成安全生产专家咨询服务体系。市财政安排的科技、安全生产等专项资金要对安全生产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攻关进行支持。加快安全生产科技人才培养,积极引进吸收矿山、化工、安全工程等专业人才,为高危行业提供技术支撑。

由市安全监管局牵头落实,市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科技局、教育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39.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加快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2012年县(市)全部成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加快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2015年年底前建成市、县(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综合指挥调度系统,实现和国家、省的四级互联互通。继续加强国家危险化学品救援基地建设。加快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2012年年底前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建成市、县(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加强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卫生、环保、电力等专业救援队伍建设,逐步形成指挥统一、优势互补、协调联动、反应迅速的应急救援体系。

由市安全监管局和各县(市、区)政府牵头落实,市财政局、教育局、公安局、消防支队、交通运输局、环保局、住房城乡建设委、卫生局、国土资源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气象局、煤炭局、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配合。

40.完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体系。加快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机构标准化建设;以市安全生产培训基地为骨干,以社会和企业培训机构为补充,2015年年底前建成市安全生产培训基地并达到标准化要求,形成全方位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体系。规范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强化培训师资管理和教材审定。

由市安全监管局牵头落实,市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公安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城乡建设委、交通运输局、总工会、煤炭局、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41.完善安全生产信息体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金安”工程的建设要求,加快全市安全生产信息体系建设,启动中央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建设。2015年年底前建成市、县(市、区)和重点企业互联互通的安全生产信息资源专网,实现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应急救援等主要业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高危行业和高风险领域从业人员安全信息平台,2015年年底前建成煤矿、建筑施工、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和烟花爆竹、特种设备等高危行业(领域)的特种作业人员和道路交通营运驾驶人员的安全信用信息系统。

由市安全监管局、煤炭局、公安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落实,市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住房城乡建设委、交通运输局、科技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消防支队、质监局、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

42.完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体系。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安全创建经费的保障力度,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增加投入,保证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市级创建保障资金每年不低于100万元,县(市、区)不低于50万元,乡(镇、办事处)不低于10万元,市级创建保障资金应专款专用,严格按照程序报批。要将公共安全隐患治理、重大危险源监管、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检测检验、科学技术研究及推广、宣传教育培训、安全创建基层基础建设等所需资金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各级政府要加大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教育培训、表彰奖励、公共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等必要的投入,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拓宽安全生产投入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安全生产,逐步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投入引导、保险参与的全社会多元化安全生产投融资体系,切实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按照国家安全费用提取、风险抵押金、安全生产责任险等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的规定,有关部门要督促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爆等行业(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政策,做到应提尽提、应缴尽缴、专款专用。

由市财政局、安全监管局牵头落实,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国土资源局、交通运输局、住房城乡建设委、公安局、银监局、煤炭局、省煤矿监察局豫西分局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