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概念分析范文

时间:2023-05-15 15:39: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景观设计概念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景观设计概念分析

篇1

[关键词]:京津冀地区;滨水景观;特点;景观设计原则;设计方法

[引言]:海绵城市理念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城市雨水洪涝管理理念,也就是城市可以很好的适应环境变化,运用良好的系统抵御雨水洪涝灾害的侵袭,并把雨水进行合理的储存、净化,需要时可以释放利用。对此,也有人把海绵城市理念称之为“水弹性城市理念”,意思是城市的水资源具有弹性,可以合理的进行调节。对于我国的京津冀地区来讲,海绵城市理念非常的适用,通过有效的应用各种城市绿化景观植物和城市微地形景观系统提高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有效的改善城市环境。因此,我们需要对于滨水景观的特点和景观设计的原则、京津冀地区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方法问题进行有效分析。

1滨水景观的特点和景观设计的原则

1.1滨水景观的特点

滨水景观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可以建立起各类的设施,使得其具有综合应用的能力。滨水景观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是各类人群主要的活动场所。除此之外,滨水景观具有生态敏感性的特点。因此,需要对于建设出众多的生态景观植被,为城市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满足人们进行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1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

滨海景观在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方面的原则。比如:完整性的原则、空间层次性的原则、生态原则、防洪原则[1]。

2京津冀地区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方法

2.1有效乡土植被的应用

2.1.1充分展现出乡土植物的文化内涵

充分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营造中表现出乡土植物的文化内涵,发掘出乡土植物的内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讲,京津冀地区具有自己的历史与发展的特点。因此,其进行园林绿化工作时,需要将选用的乡土植物文化内涵与京津冀地区城市的文化内涵进行有效的融合,通过科学的塑造乡土植物群落,表现出城市独有的文化特征与环境氛围,全面提高城市乡土植物文化景观的观赏性,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促进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使得城市与自然环境更加的协调做出应有的贡献,全面提高城市的协调发展能力[2]。

1.1.2依据乡土植物特点进行科学化营造

在进行乡土植物应用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乡土植物的气候特点、需要生长的土壤特点,并且依据京津冀地域位置气候水文条件,植物的季节性特点,秋冬春三季干旱少雨,并且冬季水面结冰植被景观差,夏季则雨水丰富内涝严重,土壤盐碱化严重,追求生态景观,满足海绵城市的发展趋势等等因素,进行乡土植物的科学选择。比如:具有较强抗盐碱性和抗干旱特点的灌木、乔木、花卉、水生植物等等来进行道路景观的营造。

2.1.3加强乡土植物的观赏性

我们应用乡土植物提高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质量与水平时,需要综合性的应用多种乡土植物,充分的展示出乡土植物的观赏性。具体来讲,依据城市园林绿化的需要,选择出适宜性的多种乡土植物,一方面可以促进城市道路绿化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保持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协调与平衡,另一方面可以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打好基础[3]。

2.2绿化景观的科学搭配

我们选用的乡土植物需要与城市道路景观进行有效搭配,即进行微地形的有效构建、将各种类型的植被在上面进行种植,提高京津冀地区道路景观的质量和水平。比如:第一,雨水入渗花园的应用。雨水入渗花园是一个拥有大量植被的草沟,作用是渗入大量的降水,主要由一个草沟和各种各样的植被组成。第二,暴雨水路缘石扩展池的应用。暴雨水路缘石扩展池的作用是捕获收集雨水、其植被会对雨水进行有效的减速和过滤,有时还可以让一部分的雨水渗入地下。第三,草沟的改造性应用。改造后的草沟是一个天然或者是后期人工建造的优良排水渠道和排盐渠道,可以输送暴雨水径流、对于水中的污染物和沉积物还可以起到很好的沉淀作用,同时对于京津冀地区盐碱化类型的土壤进行有效排盐。第四,透水性铺面的应用。所谓透水性铺面是指一种硬质路的表面,它可以通过透水性沥青和透水性混凝土及透水性路面砖进行雨水的渗透、传输等来达到路面积水的减少,保证道路路面可以正常的行走[4]。第五,暴雨水树的应用。暴雨水树是专门栽培在人行道两旁中的人行道树木,其主要的作用是美化环境和有强降水时让雨水进入到树木所在的树坑内或者是进入树木所在的可以进行雨水渗透的区域。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要加强对于暴雨水树的管理,保障树坑内没有垃圾的残留和认为的破坏,这样可以使其在强降雨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第六,暴雨水树渠的应用。暴雨水树渠是位于人行道路旁边的一种树木及底下沟渠的和称,它通过多个气孔与人行道进行有效的连接,当降水发生时、通过地表径流的作用、城市道路上的水就可以通过这些气孔进入暴雨水树渠的底下沟渠中,达到排除道路积水的效果。第七,暴雨水排水井。暴雨水排水井主要接收暴雨水树渠带来的积水,并把其中的一部分通过气孔排放给土壤和周围的植被,并把大部分的水进行保存,达到雨水收集的作用,是一个良好的蓄水区域,把暴雨水排水井和其他的水資源净化设备连接在一起就可以将大量的降水净化为饮用水,进行循环利用[5]。

结论:

对于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应用有效的乡土植被和科学的城市道路景观,提高京津冀地区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和水平,使其朝着海绵城市方向发展,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生存环境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圆.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6,(28):187-188.

[2]张志远.现代海绵城市概念于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6,(03):256-257.

[3]王玉艳.景观设计中构建海绵城市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6,(13):141-142.

篇2

关键词:低碳理念 现代景观设计 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8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2(c)-0122-02

在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下,景观设计逐渐作为我国发展中的重要组成,主要是因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就目前我国发达地区而言,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现状也并非满意,因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工业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发展朝着后工业化转变的时期,这种发展现状的存在使得我国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一定不良影响,此外,在工业的不断发展下,我国的温室效应问题逐渐成为国家发展的难题,而现代景观设计的存在对于解决这一问题的存在有积极作用,因此是我国在发展中必须关注的问题,在目前的景观设计中,要求景观设计工作者在设计时,必须将低碳理念有效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全面促进我国低碳理念的发展,推动景观设计发展,促进国家安全发展。

1 低碳理念与现代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分析

第二产业的全面发展给我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给我国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使得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这种现状的存在使得我国在发展中要求从低碳出发,全面改善我国的环境问题,促进国家发展。低碳理念的兴起是在1992年,多个国家在巴西签订世界上针对温室效应以及二氧化碳排放的国际性协议,需要注意的是,低碳理念兴起至今时间较短,且总的内涵由于不同的领域之间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例如,英国政府曾这样理解低碳理念在经济领域的含义:“在减少资源消耗以及减小对环境破坏的情况下,提高产品的产出率。”而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人们将低碳理念理解为:“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得到保障,但是在保障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减小城市的资源消耗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另一方面,景观设计是目前我国低碳理念下的重要实现手段,现代景观设计是由有“现代景观设计之父”之称的奥姆斯特德首次提出的,由于其设计的要求以及设计的方法不同,其种类以及不同种类景观设计的功能也会有所不同,现代景观设计在功能上大致可以分为居住区景观设计、商业区景观设计以及公共区景观设计还有校园景观设计,将地形作为现代景观设计分类的标准则可以将景观设计分为滨水景观、山区景观还有平原景观,在设计时主要遵循的原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减小二氧化碳的排放,净化空气,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 针对低碳理念下的现代景观设计的相关研究

2.1 低碳理念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体现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自19世纪中期以来,逐渐由传统设计到现代设计,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在低碳理念的发展下,园林景观设计也进入了低碳发展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理念从生态主义出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方面,也是最早反映人与自然发展关系的理念,在园林设计中尊重生态主义,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以及使用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例如,园林景观设计在设计时,要求设计者主要以可循环、可再生的材料作为设计的主要元素,在设计时要从材料的生产、运输以及建造和使用等多个方面出发,旨在尽力减小每个环节的碳排放,将园林景观设计与生B主义有机结合。(2)注重现代科技的使用。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还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现代科技的使用,这也是低碳理念的重要体现。这主要是因为,园林设计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所追求的生活环境而对自然生态所做的改造,在意识上具有主观性,以至于园林设计本身就是艺术与科学的有机结合,而科技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有效使用,无疑是低碳理念的重要表现形式,例如,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使用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生物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使用绿色能源,为景观照明以及植物的有效灌溉做贡献,在园林景观发展中实现零排放,这种做法不仅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而且是实现提高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保证。

2.2 低碳理念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主要表现探讨

我国在发展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而城市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的主要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在时间的长河中,城市的发展随着科技以及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时至今日,城市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经济以及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聚集在城市中,这使得城市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高达75%,且就目前世界人口发展而言,世界人口还在不断上升,因此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还处于不断增长的局面,低碳理念因此成为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指导,主要表现在生态城市设计理念、经济发展低碳理念以及重视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3个方面,其中,城市设计生态理念主要指的是以原有的再生城市景观设计为基础,推行新的城市发展设计理念,重视城市景观设计的自然生态,在自然景观设计时以生态学作为指导设计原理,对城市自然生态做到合理规划、科学建造,而经济发展低碳理念以及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分别指的是利用高科技技术,对产业进行提升发展、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以及利用分布在城市中的水域以及绿化区域全面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这是因为,水域以及绿化区域对于城市产生的废气具有吸收处理作用,因此要求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必须重视水域以及绿化区域的作用,促进城市土壤、植被以及水资源的循环发展,努力实现城市可循环发展,推动国家实力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国家的快速发展给我国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低碳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模式发展逐渐取得成效,在低碳理念的影响下,我国的现代景观设计取得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以及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发展中,对目前城市中存在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城市发展中存在的热岛效应的减缓具有明显的作用,且对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发展策略有重要意义,是国家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国家综合实力上升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关洁.低碳理念下的现代景观设计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

[2] 张富余.基于低碳理念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D].青岛理工大学,2015.

[3] 邵诗h.低碳生活理念下的城市公园绿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4] 蔡玲玲.低碳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探究及应用[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5(3):4-5.

篇3

道路绿化的实施古已有之,据文献记载,世界上最古老的行道树种植于公元前10世纪的亚洲,那是在连接印度加尔各达和阿富汗的干道中央与左右两侧所种植的三行树木,被称做“大路树”(grand trunk)。而我国作为文明古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秦时代就已种植行道树。《周礼》上说,公元前5世纪周朝由首都至洛阳的街道中有许多列树,来往的过客可以在树荫下休息 ;《汉书》记载 :“秦为驰道(驰道指的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道路)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原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 青松。”由此可见,城市道路绿化在当时已经出现雏形。

道路绿化不仅给道路增加了艺术感染力,还丰富了道路的园林景观。当今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城市发展的重大事件之一,城市道路作为构成优美的居住环境和城市功能的基础,是城市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的纽带和动脉,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项目概况

京津公路在明清时期是连接京津的重要驿道,也称之为“京师大道”,现在也是京津两地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京津公路位于天津市北辰区,南起中环线勤俭桥,北至天津外环线,全长7.8公里,绿地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

景观规划的任务是将沿线两侧30米宽的绿带结合拆迁具体情况和2005—2020年北辰区城市用地性质总体规划对其进行系统性整合。

设计总体指导原则

1、 体现北辰地方特色,突出时代精神的原则。

2、 以植物造景,体现生态平衡的原则。

3、 与城区建设整体协调,因地制宜的原则。

4、 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5、 经济适用,以人为本的原则。

项目定位、设计理念与总体布局风格

1、定位:借鉴深南理念,挖掘北辰文化,结合地域特点,打造不可复制的世纪京师大道!

2、理念:城市的记“驿“

京津公路早在明清时期就是连接京津两地的重要驿道,而随着城市文化的进程,这条重要线路也在逐渐的发展和改变。未来,这条道路将承载更重要的内涵,因此,我们将驿站的概念融入到整体道路的规划主题中,并赋予其灵魂。

3、布局:本次景观规划总体为一轴两线式布局,一轴代表整条京津公路景观轴线,两线则分别表示文化主线和生态主线。

根据其交通复杂的特点,将沿线五个主要桥区定位为五个文化节点,再结合北辰原有三仓(北、中、南仓)形成三仓五园,驿站的景观格局。

现状及概念分析

整条道路拓宽改造已基本完成,道路格局已初具规模,但存在几点问题限制着景观效果:

目前现有的城市建设仅仅服务于快速路系统,忽视了人们休息停留活动的空间。

道路两侧的路边经济造成很多无法修复的生态破坏:

北辰区早在很多年前就是皇家屯粮的首选之地,再加上千年漕运文化,地区内文化可谓非常丰富,但如今城市建设却将这种宝贵资源掩埋殆尽,一条生态大道的建设离不开文化线索,所以文化的缺失是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后规划的弊端:鉴于京津公路两侧保留很多建筑的现状条件,导致两侧30米绿地呈现参差不齐的绿地边界,这样的条件限制了大手笔的景观改造,可能会为了满足现有使用进行一些过于细微的设计。这种保留与重建的尺度将成为未来设计的重点

三仓五园的文化线索

结合三仓五园的景观定位,经原有五座立交桥定位为文化节点,并将北辰取沿线区域所独有的历史文化线索整合后分别加以体现。

由南至北分别为:

桃园(规划勤俭立交桥):结合附近柳滩文化和桃花堤文化,利用节点内景墙,置石集中反映当年康熙路径此处时的情景,另设景亭、漏窗为桥区绿地增加景观。

兰园(规划天穆立交桥):本节点重点意在反应天穆民俗风情及体育之乡文化特点。

水园(规划京津公路立交桥):该桥区北邻滦水园,结合当年北辰人民引滦入津的感人事迹,以及北运河千年漕运文化进行景观设计,将主题浓缩在一个“水”字。

辰园(规划北仓桥):北仓桥紧邻北辰公园,故命名为北辰园,在桥下的北斗七星构建主题广场,与公园内北极星雕塑遥相呼应,以此寓意众星捧月,突出北辰区的核心位置。

驿园(规划外环桥):作为天津市区的北大门,自古京津大道的重要驿站,在此处以“黄尘腾万丈、驿马如流星”为主题雕塑,反应这条路在古代的重要地位。

特征段分析

根据现状情况了解分析:我们将京津公路两侧用地属性大致分为以下五种,即:商业金融机构、政府机关、居住区、学校、原有绿地,针对这五种情况,本方案将为这些单位机关前30米绿地进行有区别的设计。

设计内容

标准段设计:

本次标准段设计选择龙门东道至天马道之间,二机床厂门前约500米绿地。除去为厂区预留主要的出入通道外,本设计结合原丰产河设置的观景平台,并在转弯开口处开设公共空间(即驿站),绿地中园路基本在距快速路15~20米宽绿地之后,这样既满足了必要的绿地厚度,也保障了行人的私密感。局部在过街人行天桥处开设绿地入口,对面居住区下绿地由于宽度仅为10~20米,主要以组团式绿地来软化建筑,并在局部设置入口及辅道等。

绿地内侧空间可针对各类服务对象进行设计,如增设活动器械为老人、儿童提供场地,放置树阵广场可供青年人散步停留等。

三仓五园节点设计:

驿园(外环立交桥):驿园地处天津市外环线,占地面积约为20.8万平方米,该节点意在体现古代驿道文化中记载的“黄尘腾万丈、驿马如流星”的场景,并用大型青铜雕塑表现设计主题,使人们从桥上穿行时能够感受到数百年前此地的真实场景。另外,由于地处环外,该桥正建设不设置园路等人行系统。

辰园(北仓桥):辰园节点景观设计结合了北辰公园主题思想,运用星相理念烘托出北极星的立意,即桥东西两侧呈三角型绿地分别代表北极星两侧的北斗星、仙后座,由星座图形成若干连续的桥下空间供人们休闲活动,本桥区占地约3万平方米。

水园(南仓桥):南仓桥区绿地以“水” 为主题,旨在弘扬北辰区千年漕运文化,并与西南侧滦水园形成统一,桥下利用部分空间开设停车场及人行安全岛。

兰园(天穆立交桥):兰园地处远期规划天穆立交桥,占地约11.2万平方米,因地处天穆镇商业区域,地域文化非常浓厚,本设计将在园内集中表现天穆近600年流传的民俗风情,另一方面,天穆镇游泳运动全国知名,故文体活动也是本园表现的重点。

桃园(勤俭立交桥):桃园的立意源自勤俭桥附近柳滩,桃花堤等原有文化资源,意图在该桥区恢复当年桃花堤,桃花寺景象,并为市民提供一个春季赏花的去处。

篇4

关键词:生态; 和谐; 居住环境

Abstract:Protection and use of natural lakes and fruit trees, includes elegant hills, Create a natural harmonious environment, coexistence with hills,water and humanism.

Key words:ecological; harmonious; living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4-0109-04

1项目背景及概况

1.1项目背景

华发生态庄园是由国内极具实力的地产发展商,上市公司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倾巨力打造的一处大型生态、低密度的住宅区。项目用地位于中山市沙溪镇隆兴南路与新濠路的交界处,总用地面积72万m2,分三期开发,目前已建成第一期。项目用地的外部地理环境非常优越,105国道、中山市外环高速路紧临地块,交通便利,基地内部有5000多株原生果树,19座形态各异的天然湖泊,近30种鸟类,百种动植物在这里和谐共生,“蕴灵毓秀,天人合一”正是这片土地的生动写照。华发生态庄园遵循:“让自然的氛围遍及生活每一个角落”的理念,从设计到施工均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生态环境,使建筑、园林与自然巧妙融合在一起。

1.2基地现状及建设条件分析

目前阶段进行规划设计的地段属于二期设计的一部份,整个二期用地为24万m2,其中A、B区已做规划设计,本次设计为二期C区约11万m2的地块,二期C区部分,南与A、B区的小区主要交通干道相望,西为隆兴南路,北为市政道路,东为坡地及自建住宅,应该说地理位置在整个小区中不算好,有三个面与外部环境接触,但地块内部有一较大的自然湖泊,南面沿小区主干道边也有一些条形小湖泊,区中树木相对比较集中,易于保护,但由于自然保护占地很大,在地产发展上容积率难以提高,影响商业化的地产产值,好在发展商一切以保护生态,创造品牌为理念,愿意牺牲局部的商业利益,为规划设计创造了较好的基础。

基地现状为东高西低,除东北约占地块1/3的面积为山坡地外,其余地方高差变化不大,相对来讲对建筑单体设计难度不大,而山坡地由于地形较为陡,高差达到15m,加上单体设计上要求沿用原有庄园户型,因此在总体规划设计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地块东面与自建住宅之间由于山体遭到一定的破坏,须做挡土墙进行加固,规划设计上也须对此做出一定的处理并避免住宅过于靠近陡坡。

2总体规划设计概念

2.1甲方在设计上的要求

2.1.1甲方在规划设计上明确提出保护原有生态,与二期已建AB区及一期进行良好的衔接;

2.1.2尽量满足住宅的舒适性、景观性,即大部分住宅必须南北朝向,并有好的景观取向,私密性也是设计的重点;

2.1.3布局上力求灵活、生动,符合山地特色;

2.1.4尽量满足甲方在经济技术指标上的设计要求。

2.2规划概念分析

2.2.1在做规划设计前,进行了现场踏勘,并与测量来的地形图做了比对,同时要求甲方安排测绘队对现有的树木进行了测绘并编号以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

2.2.2规划上需要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或者矛盾

如何充分利用现状地块中的自然湖泊;如何尽可能利用地块,满足甲方在建筑容积率上的要求,达到开发商的商业利益要求;如何解决地块周边与外部环境直接相连的干扰问题;如何做好山坡地建筑、道路的设计;保护并利用现有树木,不但可以保护生态,保持水土,也可以为甲方省下一笔园林绿化费用,达到生态与经济的双丰收。

2.3形成整体的规划设计草案

2.3.1通过以上对设计矛盾及需解决的问题分析,可以很快地得到一个较为清晰的设计草案,即小区的主干道必须围绕着中间的自然湖泊,在湖岸边布置住宅。使之成为最好的湖景住宅;顺着南面与AB区相隔的道路和湖泊布置可以形成一个带状湖景住宅;围绕着小区周边布置低层联排住宅,使之成为提升容积率,扩大产值的源头,为保证住宅的高质量,小区周边低层住宅将会后退红线10m左右布置大片的绿化林带。

2.3.2第一次概念方案的优势与不足

应该说,本次规划方案设计的时间是非常紧迫的,甲方要求很急,第一次概念方案出来后得到甲方高度的认可,当然在紧张的时间要求和对甲方意图领悟还不够透的情况下,也必然存在很多问题。甲方在认可设计总体构思的前提下,对设计要求也做了进一步的阐述,甚至调整,更强调了“以人为本、创造精品”的设计理念。方案的优势在前面已做论述,不足之处在哪里,通过与甲方共同探讨,一是在绕湖组团上有部分独立住宅景观较差,部分湖面临小区路,有些浪费景观资源,而靠市政路(隆兴南路)的联排住宅虽然有好的湖景,但由于靠近路边,难以提升品质;二是道路的连续性不够,尽端路太多,道路的利用率并未充分发挥;三是景观资源的创造与共享方面还不够,除独立住宅外的联排住宅未能有好的景观,联排住宅组团中心花园的利用率不高,对提升组团的品质帮助不大。虽然在做方案汇报时,作为设计师,对上述问题做了自己的设计总结,如对湖景资源利用不够,是因为受原有自然湖泊位置的限制(附图A点),尽端道路大多是不希望在坡地住宅部分道路的坡道太大等(附图E点),这同时也说明在对甲方意图的领悟上,及对生态保护与发展上还未充分放开思路。

2.3.3第二次概念方案的形成及上机精确定位与调整

由于总体思路较为清晰、准确、局部的调整相对较为简单,很快就形成了第二次概念方案,并与甲方达成共识,其余的细节将会在上机(CAD)后较为精确地定位与调整。应该说第二次的概念设计充分领悟了甲方意图,也开拓了设计上的一些瓶颈,在扩大与延伸自然景观(湖泊、水系)的同时,优化了组团小区景观,调整道路形状,使之更为便利。通过对基地的反复观察,发现虽然现状湖较为靠西,但东面到山坡还有一段距离,所以考虑将湖面略为东移(附图A点),使湖两岸都可以布置独立住宅,充分利用湖景,仅保留与会所交接处的开口(附图H点),使会所及小区中心湖互为借景,同时也可以使用中心湖的围合不致于过紧、过硬;拉开坡地联排住宅,使住宅利用道路更加充分,减少道路所占面积;将原组团景观分化,并与中心湖泊形成互动的轴线关系及叠水效果,使景观轴线更为明确的同时,良好的通风效果也会自然形成。

2.4交通流线的组织

在设计低密度生态住宅的理念上与城市住宅区的理念是不尽相同的,在城市住宅区的设计上,经常强调的原则是“人车分流”,但在低密度生态住宅区,相对人口密度较小,车流量也不大,因此道路交通考虑的主要是便捷,人行系统上主要结合各类景观节点上组织观景道(栈道),观景亭及休闲亭。

2.5景观系统规划

主要的景观系统规划其实在总体规划设计时就已有遵循和设计,但是仅限于总体概念,从总体上景观系统的规划可以概括为“一湖”、“两带”、“三中心”,所谓“一湖”当然指的就是原中心自然湖泊,加以扩大延伸形成曲径通幽、峰回路转的叠景效果;“两带”指的是利用原有的南面与二期AB区交界即小区主干道路边的自然水系形成的带状水景;小区周边与外部交接处,建筑后退10m(最少)而形成的隔离林带,它可以同时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视线遮接,二是减少外部市政道路的噪音干挠;三是提升靠外部住宅的品质,扩大底层花园面积,使之有良好销售价格,弥补发展商在为保留生态,发展生态上作出的牺牲;“三中心”是指以中心湖为核心,两个联排住宅组团水景为次中心形成的景观重心,三个重心互为依托,互为借景,相互之间由于地形高差形成层层叠叠落差水幕,别有情趣。

由于细部的景观设计尚未委托专业公司进行设计,总图设计效果上还略显仓白,建筑设计及效果图上均未对此作出深度反应,等园林设计出来后,相信会有更好的效果呈现给同行借鉴。

3各种规划设计理念的应用与探讨

3.1建筑的南北朝向与总体设计的融合

朝向的重要性与强调是每个设计师都会自然贯彻的,但在总体设计上如何做到布局的灵活性与朝向的重要性结合才是设计上的难点。很多构图非常美的总体规划设计,却有几乎超过一半建筑变成了东西向;也有每一户、每一栋都落在南北朝向上,但死气沉沉的布局,工整的道路使居住环境显得异常沉闷,也难以充分利有景观的360O特性。在华发生态园二期的规划设计上,90%以上的户型朝南,少量因总体构图需要的东西向建筑则充分利用景观,同时拉开东西向建筑间的距离,使之具有良好的通风及阳光。

3.2私密性设计

私密性设计是居住建筑设计中一直提到并在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后越来越强调的品质设计,作为低密度高品质居住空间来讲更显重要。与高层住宅不同的是,低层住宅私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地块的领地感和实际的私有性;二是视线的干挠。应该说,华发生态园一期和二期AB区的私密性设计并不完善,由于非常注重生态,户与户之间是不设围墙的,但仅靠植物是很难做到地块的私有性。本例设计中,与前期的主要区别在于更加多的利用水体,减少户与户之间接触的地界长度,在很多地方都形成一个个半岛状地域,这样便于有效实现领地感,同时这也是景观设计的需要,大多数的独立住宅都是南向临湖或二面临湖,甚至三面临湖。

3.3坡地住宅道路设计

3.3.1在总体结构及大的道路确定后,剩下的任务依然艰巨而遥远,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生态住宅区所赋于的自然和谐的环境决定了道路的形状不可能是直来直去的,甚至建筑在总图上的摆布也不是顺路而行,适当进行道路行进的优化是一个非常细致的工作,它可以使自然融入到设计当中去,“宛如天成”;二是在生态保护上需要保持水土,结合地形,保护原有的树木植被。因此在道路设计上可以说是精心而作,道路与住宅的结合上也是一丝不苟。

3.3.2树岛的应用与道路坡度的调整

何为树岛,也就是道路中心绿化带,按道理说小区的次干道并不需要道路中心绿化带,设立树岛最大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生态的树木,同时也可以美化道路,使道路一路走来,景色不断。本例的设计当中树岛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美化道路,保护原生态树木;二、调整道路坡度改善道路与住宅的高差关系;三、视线遮挡,形成好的私密性和住宅环境,其中第一条、第三条不难理解,例如正对配电房的道路中绿化树岛(附图5的B点)可以使路对面的住宅看不到配电房以起到优化环境的作用。第二条调整道路坡度则在本例中作了很好诠释,如:附图5的D点道路由于住宅的南北向及道路本身的形状要求必须垂直穿越等高线,坡度非常大(13%),通过设立树岛使道路的起坡点延伸至横向道路上,加大坡道长度,使坡道坡度降到较好的8%;又如附图5F点道路,道路一侧由于地形关系,建筑单体标高为18.50m,而另一边则为17.00m,通过树岛的设计,道路从中分成两段,一段略为向上与上部住宅相连,另一段略为向下与另一侧住宅相连,由于建筑设计上须综合利用原有户型,道路的坡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样可以使住宅的标高基本都高于道路标高,减少水患及视觉上的不适感。值得一提的是,设立树岛的道路两边并不等宽,其中一边保证有4m的宽度以满足消防要求,另一边则根据需要设计。

4建筑单体设计的风格与统一协调的应用与探讨

4.1由于建筑的单体设计并不是本次讨论的重点,所以这里也仅仅针对单体设计与总体规划设计的关系及配合上作一点浅析,在单体设计上,设计师的个人理念是与甲方的要求与想法是有点不同的。

4.2统一性,甲方认为整个生态园都保持原有的风格,四坡屋顶,分格细腻的外窗,涂料的墙面加石材的基座,应当说是具有美州殖民地风格的欧式建筑。

4.3对立、多样与统一。在已建成的一期和二期的一部分,放眼望去几乎分不出建筑与建筑之间有什么区别。甲方认为在一期中是户户不同,所谓户户不同完全指的是平面的功能布局,外立面的处理上没有不同的地方。我个人是很希望在外形设计统一的模式下加入一点对立与多样性,坡屋顶依旧,但是否可以加一些歇山,悬山,庑殿,攒金,抱厦,老虎窗,披檐、挑檐、封火墙、变坡、重檐等等,墙面依然是涂料,基座依然是石材,但窗可否加一些落地式的大板玻璃以和中心优美的湖景相匹配,在建筑与水体的关系,甲方只是认可仿如苏州园林建筑中有一点水凹进建筑的感觉,但是我觉得那种处理太园林化,比较小气,而我们的湖边建筑完全可以利用地形高差的作用把建筑的一半直接做成干阑式的建筑立在水面上,迎风展翅。或许甲方担心放得出去,收不回来而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