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教育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6: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形势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历史召唤我们,时代激励我们。新的一年,就是新的企盼、新的风采、新的征程,更要有新的收获!为了进一步统一认识、明晰思路、鼓舞斗志、振奋精神,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思想氛围,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扎实做好2006年的工作,实现指挥部的全面振兴,党委工作部特以指挥部“三会”袁明生指挥的工作报告和张国栋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蓝本,编印了《2006年形势教育材料》,供全体干部员工学习参考,也可作对员工进行形势教育宣讲之用。
——编者
二六年一月六日
目录
指挥部“十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
指挥部“十五”发展的基本经验
指挥部“十五”发展存在的问题
指挥部“十一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指挥部“十一五”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
1.指导思想
2.突出一个主题
3.努力促进两个转变
4.积极实施三大战略
5.充分利用四种资源
6.抓好五项重点工程,实现五个新突破
指挥部2006年重点工作部署
1.指导思想
2.主要工作目标
3.八项重点工作
指挥部党委2006年主要工作
张国栋在指挥部“三会”上的讲话
吐哈油田公司“十一五”发展的主题和战略
吐哈油田公司2006年工作重点版权所有
1.奋斗目标
篇2
关键词:企业;形势任务教育
一、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目的性过强,基础性教育不足
形势任务教育在企业应该是一个贯穿全年的工作,但在实践中被诠释为一项阶段性的工作。传统的企业形势任务教育时间段集中在三个不同时期:年初和年终的企业改革发展任务宣传动员期:国家或企业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期:国家或企业重大事件的舆论引导、统一思想认识期。在这三个时期,企业宣传部门会组织宣讲团开展多场次的专题宣讲,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宣传教育效果。但对企业形势任务教育整体缺乏基础性、常规性的长远规划,组织学习少、分析形式少。相当多的企业的形势任务教育呈现出有事就搞活,无事就停的状态,把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变成了一种实用性的工具。
(二)教育内容单一,滞后于时代背景
形势任务教育的内容在企业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提升职工的政治理论素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政策法规教育,了解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明确不同时期企业的改革发展任务,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等。当前无论是企业和社会都处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文化单一、信息传播渠道有限、“组织”“单位”的影响力占主导地位时,形势任务教育的内容集中在以上三个方面,尚可达到统一思想认识的目的。但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极为深刻复杂的变化,职工群众思想独立性、独特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已经进人信息时代。在中国网站数量稳居世界第一的今天,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内容不随之丰富和扩展,显然是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教育方式单调
没有把握企业职工工作生活节奏的新变化、企业利益格局的新变化、职工队伍结构的新变化。传统的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方式主要有:理论宣讲团、专题学习会、员工轮休培训班、传统媒体集中宣传等形式,这些形式的主要特点是开大会多、讲大道理多,而针对不同利益层次、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岗位、不同思想观念的员工的针对性教育少,枯燥的、单向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使很多职工群众感到索然无味。
(四)在选题上不愿触及职工群众关注度高的敏感性问题
有怕讲不清、怕惹麻烦的心态。企业不同层次的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不同,但是热点、焦点问题又往往是敏感问题。是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对此,不少企业的选择是,不涉及敏感问题,“讲不清的就不讲”。其实“不讲”不等于不存在,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敏感问题中往往存在职工群众的模糊认识,回避敏感问题,其实是降低了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功效。
二、如何拓展和创新企业的形势任务教育
当前企业面临着社会环境的新变化,体制机制、生产组织方式、职工队伍结构的新变化。职工群众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新变化。必须创新和拓展企业形势任务教育内容和方式,做到四个结合:把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的、基础性的思想教育相结合:把提升职工群众的工作积极性与强化职业责任感相结合;把提升职工思想理论素质与提升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相结合:把提升职工队伍的凝聚力与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实际问题相结合。使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功效不仅局限于学习会议精神。明确企业生产经营目标,重大问题和事件面前思想统一认识,而是要突出四个方面的功效:
(一)突出提升思想政治素质的功效
把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精神、方针政策的学习与基础理论学习相结合。既有集中性的教育,又有有计划的、经常性的、不间断的学习活动,把职工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上来,达到强化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
(二)突出思想观念与时代同步的功效
充分把握当前信息化社会的主要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要深刻认识到多元文化的渗透给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多元的选择空间,市场经济的逐利性难免会导致人们思想意识上的独立性,帮助工群众培养和树立与时代同步的思想观念,努力减少因思想观念滞后而产生的各种思想问题。用先进的思想引领职工的精神世界。
(三)突出培育健康国民心态的功效
要把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国民心态作为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在以前形势任务教育中较为薄弱,但却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要教育引导职工群众形成理性的认识方式、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学会以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维看问题、处理问题,形成自信高尚、从容淡定的国民精神。
(四)突出确保企业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功效
要把形势任务教育作为一项贯穿全年的工作,而不是一项季节性的工作,以确保企业全年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形式多样、不间断的形势任务教育。及时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达企业政令;加强对企业社会舆论的引导。通过教育及时纠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符的思想倾向,树立企业的正风正气。
三、强化企业形势任务教育的对策
(一)着眼职工群众需求,拓展教育内容
除了坚持传统的形势任务教育内容外,要把职工群众的需求纳人到形势任务教育的内容中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通过深入调研挖掘不同层面职工群众的精神需求和所关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材料,备好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尤其是要敢于涉及工资分配、就业、同工同酬、住房、教育、医疗这些敏感性问题,采取双向交流的方式。让群众把自己的思想疑惑讲出来,一次讲不清,讲两次、三次,要让“理”在思想的交锋中逐渐明朗起来。
(二)提升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创新教育方式
传统的形势教育方式着眼于大而全。灵活性和互动性都不够。要在大报告、大宣讲、大活动中,增加“一人讲”为“大家讲”的模式、“灌输式”为“互动式”的模式、“指导式”为“讨论式”的模式,转变传统形势任务教育中单向的、高高在上的、指导式的教育,树立平等沟通、公开开放、以人为本的观念。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企业“走出去”战略。更好地适应企业流动性大、工作节奏快的需要。以及职工队伍构成多元的需要,同时也使形势教育由“你打我通”的模式变为平等交流模式。显得宽松而贴近民心。容易使职工群众能听得进、坐得住。
(三)合理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分众化理念
构建定位明确的教育目标。目前企业在人员构成上可分为在职群体和非在职群体,在职群体中,从用工形式上可分为全民合同制工人、劳务合同制工人、企业临时用工等十多种用工形式;非在职群体主要由离退休职工和企业职工家属组成:有些学者还认为当前社会从利益结构角度已形成了“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群体”、“社会底层群体”。尤其是企业,经过这些年来的深化改革,企业的经济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体制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职工队伍发生了深刻变化,所以把来自传播学的分众化理念引入到企业形势任务教育中来是十分必要的。主要是根据不同群体受众的不同特点,确定形势任务教育的选题、方式以及期望达到的效果,使“所讲”与“所思”较好地结合起来。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
篇3
关键词:新形势;国防教育;爱国主义;国防观念
中图分类号:G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257-02
国防是一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国防教育作为巩固和加强国防而对全体国民进行的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但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趋势不断增强,对搞好国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必须围绕时代主题和形势任务,树立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的国防观
(一)充实完善国防教育内容
确定和规范切合实际的教育内容,是有效开展国防教育的一个前提条件。为了克服和减少国防教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在教育内容上建立起集系统性、稳定性、思想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的科学体系是非常必要的。然而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国防教育的一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直接影响着国防教育的质量。因此,国防教育内容必须紧紧围绕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这个主题,不断地创新国防教育理论,规范国防教育内容。
(二)树立正确的国防意识观
总书记在十七报告中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在国防建设中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问题是必须坚持十七大提出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大力宣传中央关于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加强国家安全形势教育,普及和深化国防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观念,树立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观念,树立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观念,树立依法履行国防义务的观念,切实打牢建设和巩固国防的思想根基。
二、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必须坚持重点教育与普及教育相结合,不断扩大社会覆盖面
(一)加强领导干部的培训
各级领导干部,既是中国国防教育的对象,又是中国国防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国防建设负有重大责任,是中国国防教育的关键。中国各地对领导干部的培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组织领导干部学习国防理论,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国防理论水平;二是在党校开设国防理论课,进一步明确国防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从而保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三是开办训练中心、举办函授或短期轮训研究班,1989年在中国北京成立了国防教育联合培训中心,还有1991年在中国广州建立了各种规模的国防教育训练中心,而中国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国防教育—函授教育,主要是利用《报》、《中国民兵》等报刊、杂志和一些自编教材对他们进行教育宣传,以达到接受国防教育的目的;四是举行党政领导干部“军事日”和军事学术交流互动,有助于促进国防教育的普及、繁荣和发展军事学术研究,国防观念的自我熏陶和国防知识的自我完善。
(二)加强国防教育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
现如今,中国正在稳步的向前发展,但在一些战略重地,肆意毁坏国防、军事设施的事件屡有发生,2002年江苏徐州国防设施遭破坏,防空洞成“景点”一事闹得沸沸扬扬;还有一些人不把军队看作国家荣誉和民族尊严的象征,而是把军队视为一个普通的社会团体,处于相对和平的时期,就认为军队贬值了,于是出现了军人的奉献精神得不到应有的而理解,军人形象被任意丑化和贬低,以及征兵难、专业军人安置难、军属优抚政策落实难、军人子女入学难等一些实际问题,如2011年武汉的张某等3人拒服兵役遭到行政处罚,以警示适龄青年积极履行国防义务。
因此,要加大对负责征兵、优抚、转业退伍军人安置、国防科研生产、国防动员等工作人员的国防教育力度。
(三)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国防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主要基地,高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重点抓好高校的国防教育,对于提高全民国防观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2006年11月13 日,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颁发的《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第四章第三节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国防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与技能,树立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适应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高校大学生是国防建设的后备力量,随着军事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未来战争是技术的抗衡,是人才的较量。青少年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生动最具活力的群体,他们的素质高低,国防意识的强弱,对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中之重。为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电视台、广播台、校报、网站、宣传栏、板报、“文化墙”等形式广泛开展校园国防教育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国防教育活动中增强对国防知识的了解,还可以通过这些宣传工具反映、传授国防知识,使大学生真证培养较强的国防意识。
篇4
关键词:新形势 思想教育 青年特点 方法创新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国内外经济社会生活一系列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现在世界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这场危机以不可想象的速度波及到我国,还有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的发展,同行业之间激烈的竞争,不断地引起医院职工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经济利益、金钱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逐渐占据了重要位置,导致有些人物质欲望增强,精神追求贬低,医疗卫生部门中存在诸如收受红包、药品回扣、诊治病人不仔细、开大处方等少数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医务工作者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使医院青年思想教育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笔者所在医院青年主要分布在医疗护理队伍中,占全院职工总数的半数以上,是职工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医院各项中心任务的落实执行和医院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新形势下,根据青年群体的特点,调动和激励青年的工作积极性,提高青年的整体综合素质,使医院青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形式等,同医院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关键是在青年思想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创新。
一、青年群体的特点及思想现状
这是一个变革的、个性张扬的、需求多样化的时代,现在的青年成长于一个不断变化、开放、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的社会中,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等方面与前几代的青年有着显著的差异。他们具有自我权威性的特征,思维独立,具有批判精神和创造激情,敢于向权威挑战。他们具有多元性的群体特点,他们愿意接受新的事物和观点,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新信息,尝试新的生活方式,不保守,不循旧;有很强的求知欲,做事讲效率,有竞争意识;注重平等,讲求参与等。他们还具有一定的世俗功利性,青年(特别是“80后”群体)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财富的丰富而成长起来的,这是一个理想和激情激荡、效益和物质突现、传统和现实并存的转型时期,同其他国家一样,很多曾经神圣的东西逐步走向世俗,所以当代青年具有法律和意识,热心社会活动,有较强的公民责任感,同时更加注重追求物质生活质量和生活乐趣,更加趋利。这都反映了一个时代对青年的深刻烙印。当代医院青年(特别是“80后”群体)的价值观念也已经和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呈现出多元化背景带来的多元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
1、医院青年关心政治的态度趋于稳定。信息获取途径的多样化使党的方针政策、基础理论被广大青年所了解,并被认同。但是,还有部分青年的认同态度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个人现实发展利益的考虑,他们参加政治学习的热情没有参加专业技能学习的热情高,关心政治的内容和方式较多的集中在与个人发展有关方面,甚至参加党团组织只是基于个人发展的需要。
2、崇尚知识、追求成功、完善人格等积极务实的观念成为医院青年人生发展的主旋律。医院青年人的自我意识在加强,追求独立人格的完善,崇尚个性发展,渴望实现自身价值。除了对参加医学专业的各类知识、技能培训保持兴趣与热情外,对其他如计算机、设计等多类专业都表现出浓厚兴趣和关注。在加强自身的学历教育、进修、技能培训方面的同时,迫切希望多掌握技术,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当代医院青年崇拜成功者,也渴望成功,然而对成功的价值判断呈现多元化,崇尚物质的价值观逐渐在青年中形成,而对精神方面的需求呈逐渐下滑的趋势。
3、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医院青年精神支柱的核心内容。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青年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更趋理性化,青年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好的、积极的、健康向上的,青年的精神生活总体呈现出健康向上的趋势。但是有少部分青年呈现出迷茫状态,出现信仰危机,反映出精神动力匮乏和核心价值缺乏关注的倾向。
二、医院青年思想教育方式方法创新
青年是未来,是希望,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关怀,更需要得到理解与信任。笔者在多年的从事医院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实践和经验表明:强制命令、硬性灌输、泛泛而谈、枯燥、空洞、单调的说教等教育方式不适用于现代青年。我们必须根据医院青年的思想和特点,通过新的途径和有效的载体,寓教于乐地开展青年思想教育工作,采取互动式的、参与体验式的、渗透式的、启发式的的教育方式,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采取多元互动方式方法
医院青年的信息获取方式的多元增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据社会价值主导地位的难度。应变之策在于教育载体和教育渠道的多元化。要建立起青年人信息获取环境的多元的信息系统,他们的信息来自哪里,我们主导价值体系就要延伸到哪里。以活动为载体是一种有形的教育方式,符合医院青年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注重将教育的内容融入时代气息,举办为青年所喜爱和乐于接受的活动,可通过举办岗位技能操作比赛、“以病人为中心”小品演示赛、演讲比赛、创建“青年文明号、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等一系列特色主题活动,使青年在参与活动中陶冶情操,受到教育。我们还要充分考虑到网络作为青年(特别是80后)信息渠道的重要性,牢固占领互联网教育阵地,建立形势教育网、社会生活网、心理健康网、科技创新网、职业生涯规划网、青年论坛等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广播电视点播等现代信息传播平台,提供各种能够吸引和凝聚青年的“鲜活”信息,并同医院各项青年文明服务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引导青年身心和思想向健康方向发展。要建立网上网下联动的工作体制和机制,使网上舆论与思想引导下的行为监督指导成为有机结合的时空整体,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彼此之间成为良性互动。
(二)采取参与体验方式方法
医院的青年职工大都是从学校毕业即走上工作岗位的,社会经验较缺乏,加之医疗卫生行业特殊的工作性质,使医院内职工与社会的接触面较广泛,而这时候的青年的成长发展还处于尚未完全定性的阶段,容易受社会各种不良思潮的影响,所以在青年思想教育方法上可采取参与体验式,即坚持实践体验,强化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验证试的方法和途径,让他们在最直接的体验和最广泛的参与中得到锻炼和考验。要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更好的了解社会,提高思想境界和分析判断能力,促使他们在更多的实践中得到磨练,在积累中变得更加成熟,更利于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
(三)采取隐性渗透方式方法
我们对医院青年思想教育引导要融合在社会生活中、融合在共建和谐社会、共享改革成果的全方位、全过程的工作网络体系中,融合在青年的生活、工作、学习各个环节、各个阶段。要积极致力于好的医院文化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要真正为医院青年发展服务着想,从青年的兴趣爱好入手,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寓教于无形。教育的形式、途径、策略要隐蔽,方式要多样,避免生硬灌输。要积极推进思想教育工作的生活化,要挖掘青年身边的现实素材成为对青年进行教育管理的有效载体,如用青年所熟悉的医疗战线上典型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年,让青年在先进典型、模范人物身上找到自身行为规范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创先争优的潜意识,激发工作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利用青年喜欢的人物、热衷的方式、聚集的场所开展工作,达到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让青年们感受到关心、感受到快乐、感受到自由,感受到有用、增强趣味性和教育的实效性。
(四)采取启发诱导方式方法
“让他们自已选择”,对于自我权威的青年人,特别是“80后”群体来说,再没有比这更能强化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当我们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理解、倾听之后,有的放矢地做好青年思想教育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尊重青年自我选择的权利和能力,就会深化他们冰冷而坚硬的外壳,感受到他们内心的不安和脆弱。要善于吸收和借鉴中外启发诱导式教育思想的精华,例如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孟子的内省法、马斯洛等的自我实现论等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体性和自我教育的作用。作为医院青年思想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第一,以宽容和欣赏的眼光审视,他们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他们有民主平等意识,他们有独立自主精神,他们有理性务实作风……,他们身上的许多优良品质正是我们提倡的“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应给予肯定并加以引导。第二,要鼓励青年的创新和创造精神,扬其所长,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新潜能。第三,使青年正确认识不足并加以引导。把思想教育工作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病人为中心”和医德医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改善医疗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劳动竞赛和创建“青年文明号”等活动,使青年发现自己可能存在片面、偏执、自律性差、理想信念淡漠、价值追求迷茫、容易冲动等广受批评的缺点和问题,并通过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在处理奉献和索取、医患关系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关系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可通过触及青年兴奋点的方法,针对医院青年在工作、学习中关心的热点和遇到的实际问题,掌握关键的时机开展谈心工作,从而产生思想共振,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济良,青年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篇5
关键词:发展形势;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实施途径
国家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质量。在高校教育快速发展阶段,大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挑战与新问题,需要高校管理人员结合多样化、安全化等原则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高校进行大学生安全教育是要保护学生安全、维护社会治安、促进国家稳定发展。但是随着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校园周边环境与校园内部环境逐渐复杂化,高校治安的管理形势也非常严峻。对此,则需要结合新形势高校的发展特点,以及高校保卫工作实际情况,利用科技手段与教育途径实现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安全责任意识。
1.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背景与意义
在全球一体化趋势发展形势下,高校实行改革创新,并且随着社会环境逐渐开放,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对我国的高校大学生安全提出更严格挑战。高校大学生教育安全主要包括人身安全、心理安全、精神安全和财产安全等方面。在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出现的不和谐因素与国内外小文化对大学生安全的冲击,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与威胁。另外,高校为国家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同时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高校大学生安全问题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需要找出有效安全教育途径,提高高校大学生安全责任意识。
2.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关键内容
2.1新生入学进行安全防范教育作为重点
新入学的高校大学生对于校园生活与周边环境还不是很熟悉,常常被不法分子当做作案的对象。所以,高校安全保卫部门应该与院系教育工作者联合,对新生入学学生进行安全防范教育专题指导。
2.2加强消防安全教育
高校大学生宿舍楼属于人员较为密集的场所,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会使用各种家用电器,电量随之也会升高,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因此高校为了避免发生消防安全事故,保证大学身的人生安全,应该将消防安全教育列入大学生安全教育重点内容之一。其主要教育内容包括防火,正确使用宿舍楼楼梯附近消防设施,如何在发生火灾时安全逃离现场,同时不违规使用各种易燃电器等进行安全教育。
2.3大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指导
生活压力逐渐加大,社会压力加大,以及学生在面临就业时所遇到的经济压力、情感压力、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等,导致部分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所以,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安全和心理卫生等知识教育,让大学生在重重压力下积极的应对挫折,有一定心理预防能力。
3.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途径
3.1宣传安全教育,转变观念
(1)从学校、学生各个安全角度分析,涉及校园内及周边环境,高校应该统一编写大学生安全教育精编手册。其次,高校应该积极开展法制教育讲座或宣讲会,提高精神文明建设。高校为了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具有法律素质的社会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需要加强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安全责任意识。但是,在新形势教育发展下,高校大学生普遍缺少一定程度的法律观念,学习或了解到的法律知识也是少之又少。所以,高校应切实从思想品德教育,规范大学生精神面貌,从而为普法奠定基础。在新生入学时,让学生了解校园行为准则与惩罚标准,继而顺利进行安全教育。通过思想教育,让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遵纪守法,自觉维护校园安全的同时,保护自身安全。并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心理与生理处于尚未成熟阶段,思想也较为盲目,在遇到突发状况或者是涉及安全时,不能够冷静的面对冲突进行选择。因此,高校应该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学习和处理人际关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安全防范教育包括消防安全、治安防范、交通安全等。由于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蓬勃发展,高校招生人数和校内工作人员数量也在不断扩大,从而消防重点问题不断增多。需要高校密切关注消防安全问题,对大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通过消防知识、防火制度,以及灭火知识、火灾报警、正确使用灭火器材和疏散自救等方面进行演习教育;高校进行治安防范知识教育,在公共场所就如何妥善保管随身物品等方面进行安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问题正确保护自己,处理问题;为了避免交通安全事故,高校还应该通过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到基本交通法规,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在交通带来便利的同时提高自身安全。
3.2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转变安全管理模式
安全教育是长期、系统化工程,其涉及面较为广泛。为了保障安全教育效果,首先要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真正落实教育者责任。在监督机制确定方面,需要制定完整制度,根据制度对各个单位、学生和职能部门进行约束,形成安全工作体系,实施规范化安全组责任管理模式。需要将每个责任落实到相关负责人身上,使高效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从而使校园的每个学生和部门都有安防范安全意识。
3.3重视课堂教育,扩展教育形式
高校内部资源与设备丰富、并且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作为教育资源背景,因此高校可以借助于不同形式平台,例如:互联网通信技术手段,通过现实生活和虚拟空间切合联系,将课堂内部与外部结合考虑,从而实现媒体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扩展到课堂和社会实践中。并且,专业教师和课堂公共教师应该共同协作引导学生进行安全防范,将学生作为安全教育主体,从教材、课堂与实践中完成安全教育目标,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时效性。
3.4调动学生安全防范主观能动性
高校各级院系应积极与保卫部门配合协调,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搜索与了解校园安全活动信息。并且在学生队伍中建立安全防范队伍,与校园保卫部门相配合,参与学生安全治理工作中,通过检查和调查,妥善处理学生之间矛盾纠纷,积极响应高校效安全知识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参与活动,更能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自我约束力和自我保护力。
3.5开展治理活动
由于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负面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校园建设环境,所以,高校需要切实结合校园周边环境与校园内部环境展开综合性治理工作。第一,是要与当地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相联系,二者共同完成高校安全管理机制;第二,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与体系,加强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期对高校安全教育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指导,从而进一步加强教育人员与保卫人员综合素质与能力,对增强校园安全管理提高保护力,增强校园治安防范能力,为高校高质量教育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力。
结束语:
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对于维护社会安全和国家教育稳定工作非常重要,需要结合现代化手段不断创新与搜索教育途径,提高学生安全保护技能,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在学生遇到紧急危险时能够进行自我保护生命与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侯清东. 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途径[J]. 商业经济. 2010(03-10).
[2]伍炜; 刘昊; 赵怡. 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途径探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06-15).
[3]吴迪. 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途径的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09-15).
作者简介:
篇6
“性别角色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自己对社会性别角色标准的理解对受教育者性别角色社会化施以影响的过程。“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是摈弃了传统的、绝对的“单性化教育”的一种教育新理念,在性别角色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持有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期望,使男女学生的发展不再受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注重吸收异性的优秀特征,发展成为具有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的人。目前,大量的研究证据都支持双性化是最有利于心理适应的性别角色类型。
隐性教育是指受教育者没有感觉到教育者向其实施目的明确的教育举措,而通过自身对周围人、事、物的感知、理解、解释、整合、内化以及外化,在这一过程中受教育者的能力、素养发生变化的教育。
一、高校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中隐性教育实施的可能性
根据实施的方式和对教育对象作用机制的不同,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可分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显性教育是教育者通过受教育者直接的、外显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而发生影响的方式与过程。隐性教育是教育者通过受教育者间接的、内隐的、无意识的心理活动而发生影响的方式与过程,从发生范围上看,隐性教育涵盖到学校生活的整个领域,不仅包含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所覆盖的领域,同时也覆盖学校物质环境、学校制度环境和学校文化环境中能够蕴涵的性别角色教育因素,教育者以隐性课程、文化传统和学校环境为介质,引导受教育者体验、分享有益于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模式等。隐性教育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具有教育作用的无意识性、隐蔽性,教育影响的间接性、教育方式的内隐性、教育范围和内容上的广泛性等特点。隐性教育的以上作用特点以及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本质、教育情境决定了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中隐性教育实施的可能性。
(一)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本质与隐性教育
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观念教育,是一种有关性别角色价值观的教育。其关键问题是性别角色价值观的接受问题,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目的的实现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性别角色观的接受是性别价值观领域内人的内心活动,是性别角色观的接受主体对性别文化信息反映、理解与解释、整合与内化以及外化的过程。依据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Gustar,Jung)“阿尼玛”(anima)和“阿尼姆斯”(animus)理论,即“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原型理论,人类先天具有双性化生理和心理特点。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调节潜意识的人格面具和自性原型对自我的影响程度,保证阿尼玛与阿尼姆斯原型对意识自我的最适宜影响力,可使自我和自性原型达到和谐统一。隐性教育的隐蔽性和暗示性的特征,有利于创设一种最大限度支持双性化性别角色发展的宽松教育环境,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双性化的性别文化、性别信息可以与受教育者的期待和心境相吻合,唤起人的潜意识本我的能量,从而有利于主客体互动,这符合双性化教育的本质要求,有利于个体的性别角色观念的形成,进而转化为性别角色行为,这是知向行转化的一个关键环节。
(二)高校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情境与隐性教育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生活在同一环境里的人,每个人所受到的环境心理影响大体相同,这种群体中每个人心理环境的一致性,往往以心理氛围的形式出现,而心理氛围又能成为影响整个群体生活的一种规范力量,一种具有心理制约作用的行为风尚,这种行为风尚对每个成员的约束作用,通过群众的规范舆论和凝聚力等隐性力量表现出来,这种行为风尚对个体的作用过程,也就是社会心理学所讲的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的形成是个体漫长的社会化过程,除了家庭,最重要的性别社会化场所就是学校。因此,高校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需要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榜样感化等手段,使大学生形成双性化性别角色观念、情感和信念,自觉地按照维护群体利益的原则和规范去行动,自动地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榜样感化总是同特定的环境相关,因此,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更加重视教育情境的感染作用。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教育环境发生变化,获取与性别角色教育相关信息的途径增加,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每天都传递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性别角色信息和文化。现代传媒技术在带来先进文明的同时,也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价值观产生了强烈冲击。大学生原有的单一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被对信息的选择、判断、整合的学习方式所取代。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标准日趋多元化,应对这种变化要求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更加注重方式与手段的改进与完善。而处于信息、观念多元化环境下的大学生,对有些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内容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显性教育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而隐性教育因其教育影响的间接性、暗示性、教育方式的内隐性、教育范围和内容上的广泛性等特点,可以规避逆反心理,形成有利于双性化性别角色发展的自由宽松的环境氛围,增强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榜样感化等的感染作用。
二、高校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中隐性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隐性教育的重要地位在人类历史上一直被关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能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为教育对象的内心要求。”隐性教育存在于校园中的每一个角落,大学生长期生活学习在学校这样一个特殊的生活环境当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来自学校生活的巨大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将伴随学生的整个人生。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的形成过程以及高校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现状迫切需要隐性教育。
(一)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的形成需要隐性教育
双性化性别角色的形成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个体社会化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通过自身与社会的双向互动,逐步形成社会心理定向和社会心理模式,学会履行其社会角色,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性的人,并不断完善的长期发展过程。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在活动与交往中实现。双性化性别角色的形成需完成两个转化:一是社会的双性化性别角色规范内化到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念与信念;二是大学生的双性化性别角色观念与信念外化为性别角色行为。所以,应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直接的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以提高其双性化性别认知,强化其双性化性别角色观念,引导其双性化性别角色行为。然而双性化性别角色的发展与一般学科知识的获得不同,即使在课堂上对大学生讲述了双性化性别角色理论后,并非能自动地对其行为、观念产生影响。心理学的研究者将个体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分为两类:一类
是所倡导的理论,这种知识个体容易意识到,容易受外界新信息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但它并不能对日常的行为、习惯产生直接影响;另一类是所采用的理论,这类知识可以直接对日常行为、观念产生重要影响,但却不容易被意识到,而且不容易受外界新信息的影响而产生变化,而是更多地受文化和习惯的影响。区分这两种知识非常重要,很多显性教育之所以失败,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这两类知识的区别,误以为向学生讲授了双性化理论的知识后便可自然导致学生有关性别角色观念、行为的改变,却不知学生仍采用原有的性别角色观念、行为。这是由于所采用的理论往往是内隐的,学生不容易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而隐性教育不单独靠直接传授,而是通过间接的、内隐的、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机制,诸如:暗示、无意识模仿、从众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性别角色观念,引发性别角色观念内部的矛盾运动,自觉整理与调整,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因此,需要将隐性教育中的人格陶冶与显性教育中的理性传授相互结合,才能有利于大学生双性化性别角色的发展。
(二)高校双性化教育现状呼唤隐性教育
我国传统的性别角色意识无处不在,尤其是家庭和学校,往往成为复制和延续传统性别意识的重要场所。例如,家长通过给孩子取名字、选购玩具衣服、制定行为规范等方式把自己的角色期待贯穿于孩子的社会化过程,并通过家庭中父母的角色分工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接受并认同“男外女内”的角色分工模式。就目前的高校教育而言,尚未建立起性别角色教育的制度,存在只重视抓学生分数而忽视性别素质培养的倾向,教育的内涵与过程也缺乏科学的性别角色教育理念,因而缺乏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深层次性别角色问题的有效机制。已有研究表明,大学期间是性别角色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阶段,正值大学生性别角色选择和准备时期,他们面临许多性别角色选择和定位的困惑和焦虑,他们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和激烈的讨论。然而,目前的大学生性别角色教育仅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一个章节,课时少,内容少,涉及性别的内容形式分散、理论模糊,没有转变“男外女内”的角色分工模式的文化传统,也就是没能在课堂上建立起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阵地。因此,需要利用隐性教育的间接性、内隐性、广泛性等特点,教育者事先设计一定的双性化教育意向,并将这些意向投放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双性化教育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弥补目前显性教育的不足。
三、高校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中隐性教育实施的途径
根据上文的阐述,我们初步探讨了隐性教育在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价值及其在高校教育的现实需要,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学校环境建设、教师示范作用、学生活动参与及教材建设等四个维度发挥隐性教育的功能。
(一)学校环境建设
学校环境是由一定物质因素和人文因素构成的外部环境,也是富有感染力的真实教育环境。在对大学生进行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时,创设、利用这种环境至关重要。
首先,对学校的物质景观进行设计与布置,校园内各种物质景观积淀着历史、传统和文化的价值,蕴涵着巨大的潜在教育意义,它通过学生对各种物质景观的解读去感悟其丰富、深刻的内涵。例如,在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体育场、影剧院、学生公寓等建筑渗透人双性化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选择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其次,发挥学校文化环境的感染功能。文化环境主要是指学校校风、学术气氛、大学精神、教师人格、师生关系以及班级心理环境等。由于学校文化环境是通过学校成员的共同实践活动并经积淀、历练发展而成,它所传载、倡导的价值观和校园文化已渗透到校园内的各种环境因素及学校成员身上,而且赋予学校特有的个性魅力,学校群体中的多数成员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致的态度、共同的行为方式,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个体的心理和精神领域产生影响。学校加以合理引导,将发挥重要的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功能。文化环境的建设要靠师生共同营造,可以通过校风、校训、学术报告与讲座、大师高深的学识与人格魅力、音乐、美术、体育活动等多种形式体现。再次,发挥学校制度环境的规范作用。学校的规章、守则和组织以内隐的方式对大学生产生教育效果,大学生遵循学校规章制度的过程以及制度本身内在矛盾运动过程,共同影响着大学生性别角色的形成与发展。为此,应依据双性化性别教育的理念制定学校管理体制、集体生活制度等规章制度。最后,充分发挥信息环境的渗透功能。甄别、筛选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校园网上为大学生提供双性化性别角色发展的各种参考资料,开通BBS校园论坛、网上辩论、网上调查、网上征文等活动创设双性化教育环境。
(二)教师示范作用
教师的信念、言谈举止、学识观念、习惯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乌申斯基曾指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青年人的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首先,从思想层面上,教师要意识到其自身的性别角色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性别角色模式形成所具有的重要影响,日常教育过程中,将双性化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具体的活动当中。其次,教师能够很好地与学生接触、交流,给予学生一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并成为一名优秀的双性化角色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成为学生的榜样。营造宽松自由的教育教学氛围、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在交往、活动的过程中完成相互的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
(三)学生活动参与
活动与交往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人格成熟。首先,鼓励男女大学生正常交往,通过大学生异性个体之间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共享知识、经验和情感,共同营造双性化生活空间,感悟双性化的教育理念。其次,挖掘各种非学术性活动。围绕发展双性化性别角色这一目标,教育者将事先设计的双性化教育意向投放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大学生可以在日常学习、生活、闲暇、娱乐过程中吸收异性的优秀特征。
篇7
形式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学说或思潮,是在长期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严格说来,它既难说有一个首创者,也难说有一个集大成者,而是后人对种教育思想及其倾向作出的概括。所以,很难找到一种言简意赅又合众人意向的定义。这里,我们试例举几种国内外较有影响的教育辞典和百科全中关于形式教育的界说。
(1)美国孟禄主编的《教育百科全书》中说:“形式训练主张通过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通过学习的内容,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2)美国古德编纂的《教育辞典》中说:“形式训练即:1、建立在训练迁移和心智训练基础上、依赖于学习精选出来的材料的教育理论;2、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心智能力而不是获得知识的理论或学说。”
(3)苏联凯洛夫等主编的《教育百科全书》中说:“形式教育论的拥护者们断言,学校的主要注意力应当用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和记忆能力,而不是用于获得大量的知识。他们认为最宝贵的并不是科学的基础知识,而是学习科学对于改善学生理智能力所发生的那种发展性影响。他们认为发展儿童理智的最重要的材料是语言(尤其是拉丁语及希腊语)和教学;他们捍卫教育上的所谓古典主义倾向。他们认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借助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目的的专门练习来训练学生。至于这些练习的内容则似乎是完全‘无所谓’的。”
(4)西德《教育学辞典》中说:“形式教育是一种教育观念,认为发展和发挥人的主观所具有的力量和能力对教育是决定性的。”
(5)日本《新教育用语事典》中说:“形式训练认为学习教材需注重心要的心智作用和提高心智的训练观。”
(6)日本《新教育、心理学事典》中说:“形式训练认为人的心灵中与生俱来的各种能力(观察、注意、识别、比较、综合、抽象、推论、记忆等)虽不完善,但是天赋的,它以能力心理学为基础,主张强化各种它官能。”
(7)我国朱经农、唐钺和高觉敷主编的《教育大辞书》中说:形式训练,“简言之,此种理论乃谓无论如何获来之智力,皆可施用于人类生活之任一部分。所谓形式陶冶者,此之谓也。”
(8)我国《辞海》中说:形式训练说为“18世纪资产阶级教育学的一种主张。认为人们的心灵具有种不同的官能,而每种官能都可以选择一种难度较高的教材通过教学加以训练,使之充分发展,然后用它来学习其他不同的教材。如使用拉丁文法的教材训练学生的记忆力、使用数学教材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以后,则受教育者记忆功思考其他事物,也很便利。形式训练说是以官能心理学为依据的。”
除此之外,一些在教育理论界影响的专著,也对形式教育有各种界说。就以大家较熟识的为例:美国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美国波特的《教育哲学大意》,美国查特斯的《课程编制》,我国吴俊升的《教育哲学大纲》,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苏联达尼洛夫和叶希波夫的《教学论》,苏联斯卡特金的《中学教学论》,我国华中师范学院等五院校合编的《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的《教育学》,董远骞、张定璋、裴文敏的《教学论,王策三的《教学论稿》,吴杰的《教学论》,等等。如果加上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则为数更大了。
我们在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撰写“形式教育”这一条目时,参照当时寻揽到的材料,把形式教育归纳为三点,也未必得当:
(1)教育的任务在于训练心灵的官能。身体上的各种器官,只有用操练使它们发展起来;心智的能力,也只有用练习使它们发燕尾服起来。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发现那些能够最有效地训练学生各官能的心智能力。
(2)教育应该以形式为目的。认为在教育中灌输知识远不如训练官能来得重要。如果人们的官能由于训练而发展了,任何知识随时都可以吸收。知识的价值在于作为训练的材料,即便学习的内容被遗忘了,却仍然留下了一种永久的、更有价值的效果。因此,不必重视课程和教材的实用性,而要重视它们的训练作用。
(3)学习的迁移是心灵官能得到训练而自动产生的结果。认为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心灵的官能或某种官能得到发展,就能迁移到其它学习上去。学生学习拉丁文、希腊文和数学,会对学习其它课程和教材有很大的好处。
二、形式教育论的渊源----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教育学家
在西方,形式教育论作为一种学说来说,是在教育理论演进到17世纪后才出现的;但就其萌芽来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的一些著名哲学-教育学家。结此,美国的奥苏贝尔和鲁宾逊在《学校学习》一书中有其独具的见解。他们认为:“事实上,存在着两种形式训练论。第一种称之谓古典主义的,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它的形成和发展已有好几个世纪。它认为:心灵最好是通过学习古典语言、哲学和其它我们现在不那么确切地称之为文理科的学科来训练。第二种形式训练论称之为官能心理学的,它是由哲学家沃尔夫创立的。他在1734年发表了一种理论,认为心灵是由各种官能构成的,计划的基本要求是提供硬性的理智作业……这两种理论在世纪关于古典语言9拉丁语和希腊语)和数学是训练心灵的最好学科这一论战中,走到一起来了。”
西德的克拉夫基则把形式教育论分为两个时期:官能教育论和方法教育论。官能教育论认为本质不是在于接受和掌握内容,而是在于把内容作为一种手段,借以促使其能力、心灵和智力的形成、发展与成熟。年轻一代通过这种训练获得能力可以迁移到其它方面。按照种理论,教学中必须选择那些具有最大可能性发展学生能力的内容作为训练手段。方法教育论认为,影响学生今后生活的教学内容无以数计,所以,从内容上来确定教育的本质是不可能的。方法教育论着眼于学生的教育过程,掌握思维的方法、感情、价值标准。简言之,就是着眼于学生通过教育掌握各种方法。这种理论认为,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就能接受一系列的内容。
这里暂且不论把形式教育论等同于官能心理学是否恰当,把形式教育论分为早、晚期是否合理,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要探讨形式教育论的来龙去脉,就不得不追溯到古希腊。
在西方教育育史上,苏格拉底方法,即谈话问答,有着重大影响。黑格尔为“苏格拉底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从具体的事例发展到普通的原则,并使潜在于人们意识中的概念明确呈现出来;(2)使一般的东西,通常被认定的、已固定的、在意识中直接接受了的观念或思想的规定瓦解,并通过其自身与具体的事例使之发生混乱。”
在苏格拉底看来,知识不可能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真正的知识存在于人的内部,需要的仅仅是唤起知识,使之达到意识的境界。他认为:“如果我以眼睛看着事物,或试想靠感官的帮助来了解它们,我的灵魂会完全变瞎了。我想我还是求援于心灵的世界,并且到那里去寻求存在的真理好些。”因此,苏格拉底把知识建立在“回忆说”上,即:“所有探究、所有学习,都只不过是回忆罢了。”提问法的目的在于对永恒的形式和不断变化的外表作出辩证的区分,而教育目的则在于促使学生唤起意识,发现以潜在形式存在于人心内的真理。
同当时的智者不一样,智者强调知识的实践性,而苏格拉底则强调知识的普遍有效性和道德价值。他注重的是形式和方法,而不是内容,从而为教育即训练这一观点植下了种子。
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基本思想。可以说苏格拉底所开始的工作,是由柏拉图完成了。
柏拉图把世界划分为两种。一种是暂时的现象世界,一种是真实、永恒的理念世界(又译观念世界),我们生活的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是与生俱来的。不过,尽管理念是天生的,但当婴儿来到这个世界时,他的理念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而只是永恒理念的一种模糊不清的摹本。原先完美的理念在进入肉体时,变得朦胧了。事实上,这是西方认识史上最早的天赋观念论。这种观点为近代唯心主义唯理论所继承。
柏拉图根据这一基本论点,认为学习即某些理念(能力、观念)由里向外的发燕尾服。“学习即回忆。”知识是由那些在地球存在以前就普遍存在的绝对理念所构成的。学习过程即回忆或再现昏睡过去的理念的过程。教育目的在于使心灵尽量摆脱肉体的束缚。他认为:“我们每个人心灵里都有一种官能,当这种官能被其它日常事务蒙蔽了或毁坏了以后,可以用这些学习(即算学、几何学和天文学等----作者)来澄清或重新点燃它。保护官能比保护眼睛更重要,因为只有官能才能洞见真理。”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一教育目的,使人达到理念世界呢?在柏拉图看来,主要通过两种教育:第一,音乐----为了陶冶心灵,因为音乐最能深入人心,留下深刻影响,带来优美的一切;第二,体育----为了锻炼身体,因为当心中蕴藏着优美的意向,而身体和谐的美又与它相匹配,这是一种最美的景象。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对身心作了清楚的区别。他认为,心灵对学习的贡献在于提供观念,身体对学习的贡献在于提供感觉。这种身心二元论的思想对以后的教育学家有很大影响。当然,柏拉图对身心这两部分并不一视同仁。他认为:“身体强健本身并不会产生一种美好的心灵和性格,相反,心灵和性格的优异会使体格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
从柏拉图对算学和几何学教学的阐述中,可以直接看到形式教育的早期萌芽状态。由此,美国格雷夫斯曾在他的《教育史》一书中认为,形式训练说起源于《理想国》。柏拉图认为学习算学是为了“通过纯粹思维,理解数目的本质。他们不用考虑其有用性,象商人或店主那样为了买卖,而是为了保卫国家,为了使心灵容易从变幻的世界皈依到实在和真实的世界中去。”“算学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必需的,因为它显然会迫使我们心灵使用纯粹思维,以达到真理。……凡是天生善于计算的人,几乎始终很快就会学会其它事物;对于理智迟钝的人来说,通过计算的训练和练习,即使没有其它益处,也总是能使其敏捷。”总之,学习某些学科即便没有直接用处,但它可能对心智训练很有价值。例如,“学过几何的人再学习其它学科比较敏捷。所以,学习几何对于学习所有其它学科都有某种促进作用。”
正如亚当斯说的,就柏拉图对形式训练所持的观点而言,形式训练论同公元前5世纪所达到的教育理论演进阶段正相吻合。尽管形式训练作为一种理信纸,无疑是在晚近出现的,但要记住的是,在柏拉图时期达到的阶段完全是一个特例,远远超出了人们在一般进程中所能作出的预料。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他继承了他老师的思想,但走得比他老师更深远了。
从哲学上来看,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不同,他认为认识的对象不是理念,而是真实存在。认识只能从感觉中产生。这就是他著名的灵魂蜡块说。他把感觉和经验作为人类认识的基础,“谁不感觉,谁就什么也不认识,什么也不理解。”但他同时又认为,感觉就是感觉被感觉的形式,而不是感受质料。正如蜡块只是印上了金戒指的图纹,而不是金本身一样。所以,认识的对象只能是形式。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中对形式与质料作的区别。用他自己举的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人制造一个铜球,那么铜便是质料,球状便是形式。正是凭借着形式,质料才成为某种确定的东西,而这便是事物的实质。在他看来,形式比质料更实在。
从心理学上来看,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是生命之本源。灵魂不仅赋予有机体以生命,而且使有机体潜在的特征得以展现。灵魂作为一种能动的本原,有着潜能或官能,它们以各种方式活动。亚里士多德描述了灵魂的五种官能:(1)生长的官能,即有机体保存和发展自己的能力;(2)欲望的官能,即追求使自己满意的、良好的东西的倾向;(3)感觉的官能,包括审美官能;(4)运动的官能,即活动能力;(5)理性的官能,即推理能力。在这五种官能中,对教育来说,最重要的是最后一种官能。因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教育目的在于发展心灵的最高的方面----理智。理智教育是教育的最高任务。对于具有高尚灵魂的人来说,只知寻求效用和功利是极不合宜的。“应教授儿童那些真正必需的有用的东西,但并不是教以一切有用的东西。……儿童应教给对他们站将来有用的知识,而不致使他们鄙俗化。”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一样,认为音乐应该是为了发展优美感,它象绘画一样,不应当变为手艺。
在亚里士多德以后的许多世纪里,从功能功官能的角度,也就是从心灵能够做些什么的角度,描述心灵或灵魂非常流行。包括圣托马斯.阿奎那在内的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是这样,天主教育心理学也基本如此,甚至在文艺复兴及其后的年代里,官能心理学还是一种最为人们所接受的学说。在这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主要的争论并不在于官能心理学的原理,而在于官能的数目及如何确切地描述这些官能。有些人坚持只有一种官能,而另一些人(如18、19世纪的颅相学者)则认为有24种以上或37种官能等等。
认为灵魂的主要特征的是主动性,用灵魂的各种能力或官能来描述人的本性,就导致了这样的认识:学习寓于这些能力或官能的操练之中,尤其是寓于推理官能或认识官能的操练之中。这也就是说,为了获得知识,官能的练习是头等重要的,智慧出自官能的操练。教育存在于官能而进行的官能操练之中。学习的内容并不重要,官能的发展高于一切。
生卒先后于亚里士多德的爱苏格拉底在《论财产的交换》一书中,也谈到类似的观点。他说:“体操在助于身体,哲学有助于心灵。身体训练和心智训练同样能增进各种天赋能力。”但爱苏格拉底对训练的作用估价并不很高。因而影响也不大。德谟克利特也很强调理解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人应该多发展理解,而不是多累积知识”,“很多博学的人是并不智慧的。”由于德谟克利特的很大一部分著作已失传,所以,要系统了解他的观点很困难。
也有人认为昆体良的《演说术原理》是形式训练论“最早的明确表述者之一。”它是西方古代一部系统的教学方法论著。
从昆体良对音乐和几何学的论述可以看到他形式训练的倾向。他坚持要实施音乐教育,因为音乐对人心有陶冶作用。他认为几何学“对儿童是有教学价值的,因为大家公认几何学能锻炼儿童的心智,提高他们的才智,使他们的理解力灵敏起来。几何学的这种价值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而不是在所学得的知识中实现的。”昆体良还进一步论证道:“抱怨‘只有极少数人赋有天禀的理解官能,极大多数人由于理解迟钝而空耗时间与精力’是没有根据的。恰恰相反,我们认为大多数人都既已作好理解的准备,又能很快学会的。因为迅速习得是人类的天性,就象鸟生来会飞、马生来会走、野兽生性暴躁一样,人类特别适合于理解活动,并在理解方面特别敏锐。”
昆体良把相当大的精力放在如何培养演说家上。他认为教学的目的,不在于使学生获得一些学者所限定的知识,也不在于了解修辞的规则,而是要增进其演说的能力,具有雄辩的口才。“因为一般说来,在论修辞艺术上,枯燥的教科书的结果是竭力追求过多的技术,因而损害和削弱了可贵的风格的因素,耗尽了想象的活力,只剩下光秃秃的骨骼。”可见教学的主要任务不在于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巧,而在于能力和形式。
综上所述。形式教育论的思想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已露萌芽,随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这股思潮愈益占上风。
三、形式教育的理论基础----官能心理学
在古代,形式教育论的思潮主要以古希腊的哲学思想为依据,辅之以亚里士多德的心理学思想。到了近代,随着心理学的兴起,以心理学为基础成了一种时尚。相对于教育理论与哲学的关系来说,教育理论与心理学的关系更为密切、更为直接。近代的形式教育论是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而官能心理学则来源于心灵实体说,简称心体说。
人类对于心灵的初始的看法,也许是把心看作是灵魂,把官能看作灵魂发生作用的形式。在原始社会,人们对一切东西都赋予灵魂。随着人类知识的发展,才离开了这种泛灵论,而把灵魂看作是万物之灵的人类所特有的。在亚里士多德的心理学思想中,还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但自从哈维在17世纪发现血液循环原理之后,人们开始用机械作用来解释生命现象,而无须用灵魂来作主宰。心灵实体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心灵实体说起源于法国的笛卡尔。他认为有两种独立的实体:具有广延属性的物质实体和具有思维属性的心灵实体。心灵这种实体是不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的,就象物质作为实体而存在不依赖精神一样,两者代表截然不同的世界。这种把心灵看作异于物质的实体,便是所谓的心灵实体说。
把心灵看作是异于物质的实体,结果便直接为官能心理学提供了基础。根据心灵实体说,心灵这个实体生来就有各种官能,可以通过训练而得到发展。它认为心灵这个实体存在着各种官能,官能是心灵进行一定活动的能力,对心灵作出这样描述和解释的心理学,便是官能心理学。
如果相信心灵实体说和官能心理学,那么,学习的知识遗忘了,或大部分遗忘了,而教育的价值却依然存在。因为知识的主要价值,在于作为训练的材料。属于事实的知识虽然遗忘了,却留下了比只是事实的知识更有价值的学习效果。于是,教育就成为忘掉了一切学习过的知识以后所遗留下来的东西。
莱布尼兹在认识论上同笛卡尔一样,是唯理论者。他认为人有固有观念。一切可靠的、普遍的、必然的知识,只能来自理性。感觉不能提供这类知识,感觉只能提供一些特殊的、个别的事例。所以,莱布尼兹认为人心最初不是空白的。他用大理石的比喻,心不是单一色的大理石,而是有纹路的。正因为这些纹路,它只能被雕成某种塑像,而不能被雕成任何别的塑像。因此,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这个塑像可以被认为是这块大理石所固有的,当然要经过加工才能得以实现。
“单子论”是莱布尼兹关于心理本质的理论基础。他以为单子是能动的客观精神实体,是一切事物的基础。由于单子是一个封闭的自为世界,按其自身的内部规律活动着,它没有供世界出入的窗户,不能接受外界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心理不是通过感官而发生的,也不是外界对象作用的结果,而是心灵自身所固有的潜在观念的显现。因为“心灵原来就包含着一些概念和学说的原则”,……它们“是作为倾向、禀赋、心性或自然的潜在能力而天赋在我们心中,并不是作为现实作用而天赋在我们中的。”从潜在状态变成明晰观念,从而产生了心理。可见,莱布尼兹以单子论的形式恢复了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
沃尔夫是莱布尼兹学说的继承者,是官能心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自称是莱布尼兹的学生,但他以对现实抱新时代所特有的更为冷静、更坚持经验论的态度,力图从莱布尼兹的单子论中去掉神秘主义的因素。
沃尔夫主张单子有两种:一种是心灵的单子,即灵魂;一种是物质的单子,即物质的原子。莱布尼兹认为一切单子之间有一种预定的和谐,所以任何单子都反映了整个世界;沃尔夫则只认为身体的物质单子与心灵有预定的和谐。他认为,每一心理状态为其前一心理状态所决定,而不为身体状态所决定,因为心与物根本不同。可见,沃尔夫在认识论上也是唯理论者、他不赞成洛克的经验论,不认为人心最初是空白的。同时,他也不赞成联想主义“人心被动”的看法。他主张人心是主动的。
近代官能心理学是由沃尔夫以系统化的。但是沃尔夫的官能心理学只是给一种心理过程以一种名称。如回忆过程被称为回忆能力,推理过程被为推理能力,如此等等。他并没有对这些过程加以科学的分析。他把心灵官能分为认识官能和欲求官能。
德国启蒙学者之一的提顿斯,属于莱布尼兹-沃尔夫学派。他在沃尔夫官能心理学的基础上创立心灵官能的三分法:理解、感情和意志,即后来人们常讲的知、情、意。
虽说在提顿斯之前,孟特尔逊已认为人的心理作用除了认识、意志外还有感情,但提顿斯的贡献在于对感情与感觉作了明确的区分。他认为,感觉只是对外物的一种表象,而感情则是感觉者自身的变化。感情不能独立发生,而是附在感觉或其它心理过程上的。提顿斯把人类心灵的官能分为三种:理解、意志和感情。从而开了心理官能三分法之先河。
孟德尔逊和提顿斯提出的心理官能三分法并未受到人们的注意,真正使心理官能三分法流行于世的是康德。
篇8
一、不同学段教师教育幸福感的调查结果
(一)教育幸福感的总体体验状况教师教育幸福感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过程中对自身的总体生活质量的感受和体验,也是教师对自身的教育生活状况的总体判断。调查发现,教师对“作为一名教师,从总体上来讲,您觉得幸福吗?”的回答中,选择“不太幸福”和“很不幸福”的比例之和为46.38%,可见,有将近一半的教师认为自己不幸福,而认为“很幸福”的教师只占8.04%,认为“有点幸福”的教师占45.59%,从总体上来看,教师教育幸福感总体指数不高。通过CROSSTABS检验,不同教师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选择“很幸福”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高校教师、小学教师、初中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高中教师。由此可见,相比较而言,高中教师的总体幸福感最低,高校教师和小学教师的总体幸福感最高,初中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幸福感居中。
(二)教师的社会地位体验状况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同度、教师权益的保障程度、社会“尊师”风尚等直接体现着教师社会地位的高低,决定了教师的社会地位体验,这是教师教育幸福感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社会认同体验方面,教师对“您对当前教师的社会地位感到满意吗?”的回答结果中,选择“非常不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之和为70.47%,说明超过三分之二的教师认为教师当前的社会地位不高,与理想的教师理应享有的社会地位之间的距离相差比较大。通过CROSSTABS检验发现,不同教师群体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从选择“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比例之和来看,从高到低排列顺序为高校教师(39.55%)、中等职业学校教师(33.34%)、小学教师(32.24%)、初中教师(28.92%)、高中教师(15.72%),这表明高校教师对教师社会地位的满意度最高,而高中教师对教师社会地位的满意度最低。在社会威望体验方面,对“您认为当前社会‘尊师’风尚如何?”的回答中,选择“不浓厚”的教师占总数的65.74%。通过CROSSTABS检验发现,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高校教师相比较来看,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对社会“尊师”风尚不浓厚的感受更为强烈。在权益保障体验方面,对“您认为当前教师的正当权益得到社会法律法规的保障了吗?”的回答中,选择“保障程度较高”和“基本保障”的比例之和为33.47%,而选择“保障程度较低”和“没有保障”的教师比例分别为38.74%和27.80%,可见有一半以上教师认为教师的正当权益还没有得到社会法律法规的有力保障。不同教师群体对这一问题回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选择“没有保障”和“保障程度较低”两项的比例之和在所有教师群体中位居前两位,这表明初中和高中教师对自身权益没有得到有效保障的体验最突出。在工资报酬体验方面,教师对“您对当前工资收入情况满意吗?”的回答中,选择“非常不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之和达82.81%,而选择“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分别仅为16.80%和0.39%,由此可见,绝大部分教师对自己的工资收入不满意。通过CROSSTANBS检验发现,小学和初中教师中选择“非常满意”的比例分别为1.32%和0.49%,虽然比例不大,但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在这一项的比例均为0,而小学和初中教师中选择“满意”的比例相对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比例也更高,由此可以判断得出,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后切实提高了教师的工资水平,提升了教师对工资收入的满意度。
(三)教师的职业环境体验状况教师教育幸福感虽然是一种个体体验,但人都是社会性的人,教师是生活在学校、同事、学生和家长的关系之中的,这些关系构成了教师职业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对这些环境要素状况的体验也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教师的教育幸福感体验。在学校管理体验方面,教师对“您对所在学校当前的教师管理状况满意吗?”的回答中,选择“非常不满意”和“不满意”两项比例之和是61.56%,而选择“满意”和“非常满意”两项比例之和是38.44%,这表明一半以上的教师对学校当前的教师管理状况不满意。通过CROSSTABS检验发现,不同教师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满意度从高到低排列是小学教师、初中教师、高中教师、高校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他们选择“满意”和“非常满意”两项比例之和分别是64.43%、43.07%、30.19%、25.17%、25.00%。在人际关系体验方面,对“您认为您和学校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吗?”的回答中,有90.95%的教师选择“融洽”和“非常融洽”,表明绝大多数教师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是融洽的。而且,不同单位教师群体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没有显著差异。对“您当前在学校里跟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融洽吗?”的回答中,选择“融洽”和“非常融洽”的两项比例之和是85.59%,这表明绝大部分教师认为跟学生之间的关系是融洽的,但是,仍然有14.42%的教师认为自己跟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融洽”和“非常不融洽”。通过CROSSTABS检验发现,不同教师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按照选择“融洽”和“非常融洽”两项比例之和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师生关系融洽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小学(93.42%)、高校(88.43%)、初中(89.29%)、高中(87.18%)、中等职业学校(64.49%),这表明小学师生关系最融洽,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关系最不融洽,需要引起重视。在工作压力体验方面,对“您当前的工作压力状况如何?”的回答中,不同教师群体之间的工作压力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相比较而言,高中教师的工作压力最大,相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最小。从教育现实情况分析,高中教师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高考,而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来说,一方面,他们没有升学压力;另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基本都是中考落榜生,基础相对都比较差,文化课教学要求低,所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压力不大。在家长支持体验方面,教师对“学生家长跟您教育工作的配合状况如何?”的回答中,选择“较配合”和“非常配合”的比例之和是69.75%,同时,还有5.97%的教师认为学生家长跟自己的教育工作“非常不配合”。其中,初中教师对家长不配合教育工作的体验最深,选择“非常不配合”和“不配合”的比例之和最大(35.47%),这表明初中阶段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需要给予应有的重视。
(四)教师的身心健康体验状况良好的身心健康状况是教师获得教育幸福感的基础和前提,教师的身心健康体验包括身体健康体验、职业价值体验、职业道德体验和自我接受体验。在身体健康体验方面,教师对“教师职业对您的身心健康有影响吗?”的回答中,有20.91%的教师选择“有利于健康”和“非常有利于健康”,却有44.05%的教师选择“非常不利于健康”,可见,有将近一半的教师认为教师职业有损于教师的身心健康。通过CROSSTABS检验发现,不同教师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选择“非常不利于健康”的教师中,高中教师的比例最高(72.90%),其他的依次是初中教师、小学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高校教师,与此相反,选择“有利于健康”和“非常有利于健康”两项比例之和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高校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小学教师、初中教师和高中教师。在职业价值体验方面,对“您认为您爱岗敬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回答中,54.94%的教师认为是职业道德要求,23.51%的教师认为是热爱职业,但是还有4.16%的教师认为是学校管理制度要求,17.40%的教师认为是生活的需要,这表明大部分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念是正确的,但是,还有少部分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念存在偏差,把做好教师工作的价值定位于外在制度和生活需要上。通过CROSSTABS检验发现,不同教师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选择“生活的需要”这一项的情况中是高中教师所占比例最高(25.81%),其次是初中教师(22.17%)、小学教师(14.47%)、中等职业学校教师(13.08%)和高校教师(8.11%)。在职业道德体验方面,教师对“您认为当前教师整体的职业道德修养状况如何?”的回答中,选择“有修养”的占48.30%,选择“修养较高”的占40.86%,选择“修养非常高”的占5.22%,同时,还有5.48%的教师选择“修养差”,可见,大多数教师认为当前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状况良好。不同单位教师群体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自我接受体验方面,教师对“您是否能优雅地接受别人的赞美,并能真诚地赞美别人?”的回答中,选择“经常”和“总是”两项比例之和是69.18%,表明大部分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但是,仍然有29.13%的教师选择“偶尔”和1.69%的教师选择“从来不”。
(五)教师的学生成长体验状况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教师的全部劳动在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教师教育幸福感的来源。学生的成长主要体现在知识增长、心灵健康、贡献社会和感恩心理等方面。教师对“在您的指导下,学生在知识竞赛中获奖,您会感到有成就吗?”的回答中,选择“有成就”的教师占40.39%,选择“很有成就”的教师占36.86%,选择“非常有成就”的教师占18.30%,由此可见,九成以上的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学业进步中感受到幸福体验。教师对“在您的帮助下,学生走出了心理阴影,您会感到快乐吗?”的回答中,22.92%的教师选择“快乐”,33.72%的教师选择“很快乐”,40.76%的教师选择“非常快乐”,表明几乎所有教师都能够从学生的心灵健康发展中感受到幸福。教师对“当您得知您的学生在本职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您会感到自豪吗?”的回答中,选择“自豪”的教师占31.77%,选择“很自豪”的教师占29.95%,选择“非常自豪”的教师占35.29%,这三项比例之和是97.01%,表明几乎所有教师认为学生为社会作出贡献能够增强自身的幸福体验。教师对“当学生对您的辛勤培育表示感谢时,您会觉得幸福吗?”的回答中,有35.29%的教师选择“幸福”,35.68%的教师选择“很幸福”,26.17%的教师选择“非常幸福”,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师劳动的感恩能够增进教师的幸福体验。综合起来看,学生的成长是教师教育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在教育实践中,学生的表现跟教师的期待之间存在多种样态,有时候是一致的,有时则会存在一定落差。教师对“根据学生当前的表现,您会感到自己的辛勤付出是否值得?”的回答中,选择“值得”的教师占42.71%,选择“很值得”的教师占27.60%,选择“非常值得”的教师占15.23%,由此可以判断得出,绝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的发展状况跟自己的预期是一致的,但是,与此同时,还有14.45%的教师选择“不值得”,认为自己的辛勤劳动没有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发展。通过CROSSTABS检验发现,不同教师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单位教师中选择“不值得”这一选项的情况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所占的比例最大(27.78%),其次是高中教师(22.88%)、初中教师(10.84%)、高校教师(10.81%)、小学教师(5.30%)。
(六)教师的专业发展体验状况不论从事何种职业,追求专业发展,都是人们享受职业幸福、实现职业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最主要途径。教师职业也是如此,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增进教师教育幸福感的主要来源。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包括专业精神和专业知识两个方面。在专业精神方面,调查发现,教师对“您对当前所从事的专业的喜欢程度如何?”的回答中,选择“喜欢”和“非常喜欢”两项比例之和是80.88%,表明绝大部分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持有积极情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还有17.04%的教师选择“不喜欢”和1.95%的教师选择“非常不喜欢”,这种对待工作的消极情感会降低教师的幸福体验。教师对“您对自己所担任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信心程度如何?”的回答中,选择“较有信心”和“非常有信心”两项比例之和是78.59%,表明绝大部分教师对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心中很有把握,但是,还有17.89%的教师选择“可以应付”,3.39%的教师选择“没有信心”。通过CROSSTABS检验发现,不同教师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从选择“较有信心”和“非常有信心”两项比例之和来看,由高到低依次排列是小学教师(90.06%)、初中教师(82.09%)、高中教师(78.43%)、高校教师(70.27%)、中等职业学校教师(68.51%),这表明小学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课教学和科研的信心最强,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学科的教学和科研的信心最弱。在专业知识方面,教师对“当您有机会参加专业培训学习或研讨活动时,您通常会参加吗?”的回答中,选择“乐意参加”和“非常乐意参加”两项比例之和是87.09%,表明绝大部分教师对培训和研讨持积极参与的态度,与此同时,还有3.39%的教师选择“不愿意参加”。但是,教师对“在您的学校里,教师有外出参加培训或研讨活动的机会吗?”的回答中,选择“有机会”和“经常有机会”两项比例之和仅为30.04%,选择“偶尔有机会”的教师占47.33%,还有22.63%的教师选择“几乎没有”,这表明实际上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和研讨活动的机会是相对比较少的,跟教师主观上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相比,存在着很大落差。通过CROSSTABS检验发现,不同教师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从“有机会”和“经常有机会”两项比例之和来看,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和研讨的机会由高到低依次排列是初中(38.42%)、高校(34.46%)、小学(25.00%)、高中(24.68%)、中等职业学校(21.49%)。
二、基于教师教育幸福感调查结果的几点判断
(一)教师的总体教育幸福感体验不强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师的总体教育幸福感体验不强,有近一半教师认为自己不幸福。幸福感是一种个体体验,是个体对自身的生活质量的总体判断,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反应。教师的教育幸福感既跟外在的客观的教育环境相关,也跟教师的内在的主观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相关。
(二)教师教育幸福感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师教育幸福感是一种复杂体验。影响教师教育幸福感的因素是多层次、多维度的。从工作内容方面来讲,包括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科研工作等;从人际交往方面来讲,包括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等;从工作环境方面来讲,包括国家的宏观环境、学校的中观环境、个人的微观环境等;从主客观方面来讲,包括外在的客观环境、内在的主观环境等。正是因为影响教师教育幸福感的因素是多样化的,所以,教师教育幸福感的体验也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每一个层次和维度幸福感的增强都能够促进总体幸福感的提升。因此,在研究教师教育幸福感问题时,需要对所有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和论证,切勿一概而论。
(三)教师的生存处境是具体的,不同学段教师的教育幸福体验是不同的已有的关于教师幸福感的研究成果中,基本上都是对某一具体教师群体幸福感的研究,缺少不同学段教师群体幸福感的比较研究。事实上,尽管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具有其共同性,但是,由于不同学段教师群体所处的学校类别不同、教育对象不同、教育任务不同、具体的工作环境不同等,决定了不同学段教师的教育幸福感是有所差别的。在以上对调查研究结果的分析中我们也发现,对于同一问题,高校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高中教师、初中教师、小学教师的回答存在显著性差异,这正是因为他们各自的生存处境是具体的,相互差异的,决定了他们的幸福体验也会不同。因此,在教育研究中,我们既要有针对某一教师群体的纵向比较研究,还要有不同教师群体的横向比较研究,这样能够为促进教师群体生活质量的整体改善提供研究资料和依据。
(四)高中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幸福感偏低,应给予关注调查结果显示,跟其他教师群体相比较而言,高中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幸福感体验偏低,当然,这跟高中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具体的生存处境是分不开的。对于高中教师来讲,高中教师肩负着繁重的工作任务,这是高中教师生存处境的最重要特征。对“您当前的工作压力状况如何?”的回答中,41.67%的高中教师选择“压力太大,几乎不能承受”,跟其他教师群体相比,高中教师工作压力是最大。过重的工作压力是导致高中教师幸福感体验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来讲,相比较而言,他们的工作压力最小。对“您当前的工作压力状况如何?”的回答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选择“没有压力”的比例达57.14%。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没有升学压力,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另一方面,从当前教育现实情况来看,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一般都比较差,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他们对教学要求也比较低。这两方面决定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作压力相对比较小。但是,没有工作压力并不代表教育幸福感会提升,学生成长本身是教师教育幸福的源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业方面较低的成就动机也难以使教师获得较高的幸福体验。当然,高中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幸福感偏低现象应该引起教育部门足够的重视。
三、提升教师教育幸福感的建议
(一)提升教师教育幸福感的外在条件第一,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中国自古以来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观念是其写照。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新观念、新思想的传入,对传统观念造成了冲击,致使我们对优良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出现危机。一个国家的振兴和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而且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所以,一个国家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是与国家的富强紧密联系的,必须把它放在国家兴盛的高度来认识。与此同时,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水平是衡量教师社会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师工资要等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2009年1月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工资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但是,跟其他行业相比,还是有落差。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受职业教育体制的限制,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资偏低,这是导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教育幸福感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总而言之,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是提升教师教育幸福感的重要前提。第二,给教师职业以合理的期待。近几年,由于教师群体中出现了一些教师由于师德低劣对学生造成伤害的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致使整个教师群体在公众心目中的社会形象下降。事实上,这种反应是与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期望相一致的,我们通常把教师比喻为“蜡烛”“人梯”“春蚕”等,给予教师职业很高的期待,当发现现实和期望不一致时,势必会走向相反的方向。然而,事实上,由于个别教师的恶劣表现而否定整个教师群体的社会舆论会对其他教师造成感情上的伤害。另外,教师首先是普通人,把教师神化不仅会给教师带来负担,而且也容易使公众失望。因此,对教师职业合理的期待是教师和公众共同需要的。第三,学校教师管理制度要公平、公正,管理要人性化。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在学校里,教师管理制度也必须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来制定,要充分考虑每个教师的利益,使每个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从内容上来讲,公平、公正的教师管理制度包括给每个教师创造进修、学习的机会,给每个教师公平、公正的待遇等。事实上,不仅要使教师管理制度本身公正,还要保证教师管理制度运行公正,如果一项公正的制度得不到公正实施的话,那么,制度本身也就失去了公正的价值。实际上,在学校内部,教师管理制度的公平、公正能够使教师产生强烈的公平感,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强教师幸福体验。同时,学校教师管理还要人性化,切实做到以教师为本,多为教师着想,尊重、理解教师,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这样,教师才能够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增强教师的幸福体验。
(二)提升教师教育幸福感的内在条件第一,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心理学研究表明,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紧密相关,幸福感强的人通常具有积极、自信、乐观、自尊的品质,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以及比较强的自控力和自制力。在现实中,我们会发现,同样的工作环境下,同样的工作,有的人感受到的是幸福,有的人感受到的是不幸,这就是跟个人的心态相关。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教育幸福感,要学会自我调适,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工作属性,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工作,做一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教师,这样,也才能唤醒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师生共同的幸福的教育生活。正是在这层意义上,我们说教师的幸福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幸与不幸,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教师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需要不断加强修养。一是要淡泊名利。对于有些教师来讲,由于奢望太多,对名利看得太重,导致其幸福感降低,而一旦把名利看开,就能够增强其幸福体验。二是要学会接受。生活中的人、事、物都有不足的一面,在教师的具体处境中,接触到的学生、同事、领导等都会有缺点,包括教师自身都存在不足,这会给教师各项工作开展带来障碍。这时,教师需要学会接受,接受别人和自己的不足,接受生活中的不如意,但是,同时对这些不足和不如意的改善又保有信心,这个时候,会发现生活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糟糕,幸福感会提升。第二,认真钻研、潜心于教育事业。马克斯•韦伯在《以政治为业》中指出政治为业的两种方式:一是“靠”政治而生存,二是“为”政治而生存。
篇9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教育教学 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自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以来,笔者认真学习了国家关于应用型本科的相关文件和精神,查阅了很多相关的文献资料,收获很大,使笔者进一步认识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定位以及应用型本科教师该如何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1什么是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具有四大特点:(1)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具备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甘愿奉献、务实创新的精神;(2)要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具备扎实、系统的与岗位工作相适应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3)要有全面的能力素质,不仅要具备岗位能力、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职业岗位能力、综合能力和创业能力;(4)要有过硬的实践技能,要具备组织工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谋划决策能力、分工协调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特别强调具备与一线生产实践项结合的实验、制图、计算机、外语等专业技能和基本工艺操作能力。
2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本科教育,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过程中形成的。它主要以学习各行各业职业技能为主,培养不同层次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依据学校自身的优势及相应的条件选择明确的学校定位;而对于某一个专业来讲,可能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较为详细和准确的定位。作为民办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优势来区分学校类型及发展目标定位。
作为应用型本科学校,应主动适应国家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现代高等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专业基本建设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注重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连续性,分层次、分类别开展专业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实现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推动各项教学基本建设,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带动全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3应用型本科教师该如何教学
教师的职能是培养下一代,塑造合格人才,在这个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如何让自己与时俱进,做一个合格的、时代需要的好老师呢?
3.1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表率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是除家长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因此,想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认可,老师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去教育W生,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表率。
3.2与时俱进,不断学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有高尚的情操。俗话说:“若想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因此,教师本身要注重终身学习,更新教学观念,增长科技知识,提高业务技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和风格。同时,要与时代接轨,了解新兴事物,了解科技前沿,这样才能与学生加强交流,有效沟通。
3.3精心备课,认真上课
在备课内容上,以理论为基础,侧重专业应用性知识。在选教材时,选择那些内容相对浅显和更注重应用的教材。在讲授方法上,重点讲解相关知识的应用,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重视对学生的了解,要对所教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学生的特点要了如指掌,从而使教材的处理和教法的选择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在“备学生”的过程中应突出地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二是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都应考虑到学生的学法,只有运用恰当的学法,才能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例如,在学习曲率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任务:在磨削弧形工具时, 如何选取砂轮的直径,使得磨削效率最高。(或定积分的应用(麦田面积、转动惯量)、微分方程(湖水污染、饮酒驾车))。这样可以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也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也可养成独立学习、探索研究的习惯,让学生们经历了思考的过程,更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分层次教学,根据学情,适当引入课外知识;第二,积极沟通,加强交流;第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第四,有效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3.4真诚对待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篇10
【关键词】教师教育文化 教师职业 职业特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明确要求[1]。教师教育文化是学校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群体的内在价值规范体系和外在行为表现的总和,包括教师独特的价值观念、共同的职业精神和行为规范及其在行为上的外在反映和表现。教师教育文化的导向、激励和熏陶作用对强化教师职业理想、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教师教育文化所倡导的教师职业特性成为培育大批未来优秀教师的深厚文化土壤和重要推动力量。教师教育文化所倡导的教师职业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追求境界上的崇高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需要高水平的教育;实现高水平的教育,需要培养大量甘心献身教育事业的教师。教师教育文化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教育文化视野下的教师职业,其追求的境界是崇高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数教师以其感人至深的奉献行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们不是把教书育人的活动当作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是作为一项崇高事业,具有坚定的教育理想和强烈的教育职业意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以献身教育为最大乐趣,心系学生,甘于清贫,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像春蚕吐丝到死丝方尽,像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教师教育文化所推崇的教育职业境界,显然是教师们努力追求的目标和典范,能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作为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职业生活态度、习惯,促成教师们发自内心的理解、认同与坚守。推崇教师职业的崇高性,有助于改变目前存在的教师职业价值观迷失的问题。有的教师为教育献身、甘为人梯的精神越来越淡,对教师职业的情感越来越薄。有些学生虽然身在教育专业,却并没有教育职业理想,只是把当教师看作未来求职的“跳板”、谋生的手段,缺乏发自内心的热爱之情。通过教师教育文化的引导和熏陶,可以让人们认识到教书育人事业的崇高性,可以鼓励和激发更多的人投身到伟大的教师职业中去。
2.价值取向上的为生性
我国公认的职业道德规范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服务群众”。教师教育文化视野下的教师职业,其服务的对象当然是学生,其价值取向是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应该成为教师最响亮的口号。凡是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都应该被创造、引进并加以推广运用;凡是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教育行为,都应该被禁止。教育不应该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的专利,而应该是全体学生共同拥有的权利。即使是对于后进的学生,也应该给予关照,而且应该给予特别的关照,使之能够跟上全班的步伐。当年,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在学习有关教育学理论中,逐步形成了“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要注意关爱后进学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2]。他注意将关爱送到每一位落后学生的心里,还特别仿效马卡连柯在《教育诗》中提到的写纸条的方法,通过给犯错误的学生写纸条传递自己的理解、关爱和鼓励,由此促进了许多落后学生的转化。
3.工作态度上的幸福性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教师职业是清苦的,工资待遇有限,社会地位不高,不能一掷千金,不能呼风唤雨。于是有的教师“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安心教育工作,总想着有朝一日“跳槽”,摆脱教师身份。这似乎也可以理解,毕竟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但在教师教育文化的视野中,教师职业却是幸福的。这种幸福主要不是来自外在的优越的物质条件、精神褒奖和权利赋予,而是来自教师的内心体验和自我评价。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生需要层次理论,教师所追求的应当是自我实现的人生理想,即完全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于极限。正如马斯洛所讲的“能成就什么,就必须成就什么”,要“把自己的条件禀赋都一一发挥尽致”[3],音乐家希望演奏出最高水平,诗人希望写出最好的诗篇,将军希望打胜仗,教师希望把课讲好,并从学生的掌声和微笑中得到无可替代的快乐。教师通过在教育岗位上的快乐成长,将其激情、自我知识素养融进教育教学过程中,让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角色自我和个性自我融为一体,以充满遐想的彩色语言表达出富有意义的新理念,以充满智慧的话语引导学生萌生出富有创意的新结果,使教育教学成为肯定自我、张扬个性、展示魅力的幸福事业。教师在教育这个行业上专心致志地研讨出更深刻的成果,自然会产生发自内心的满足感。
4.专业知识上的更新性
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强调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含义之一,就是在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中,教师内在的专业知识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其目的是让未来的教师具备更新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的教育技能。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换言之,教师的专业知识不仅包括体现学术性的文化知识和学科知识,而且包括体现师范性的教育学知识。而这两种知识和相应技能的内容更新和结构重建将是教师教育改革中追求学术性与师范性相统一的必然结果,也是教师能够成为优秀教师的必然要求。学高为师。专业知识的更新性要求教师让学习成为自己专业生活的主要形式,虚心向同行、专家及书本学习,通过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自我反思等,养成良好的专业学习习惯,逐步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学习型教师。那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案十年不变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是教师教育文化视野中的教师职业所应有的现象。
5.实践行为上的创造性
创造性是教师教育文化视野下的教师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较之其他职业,教师职业的创造性更加突出。教师职业的这种创造性,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实践行为来体现与实现的。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指出的:“就其本来的基础来说,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真正的创造性劳动,它是很接近于科学研究的。这种接近和类似之处,首先在于它们都需要分析事实和有预见性。一个教师只要善于深入思考事实的本质,思考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他就能预防许多困难和挫折,避免一种对于教育过程来说是很有代表性的而又非常严重的缺点——即令人苦恼的意外情况。”[4]教师要能真正将自己的教育实践行为当作一种“创造性劳动”,把每天的教育教学生活都看成新的,把每位学生都看成有待探索或探索不尽的世界,善于在具体的行为方式上 “分析”与“思考”,就能不断推动教育理论创新与教学技能创新,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生活品位,不断体验到“创造”带来的成长、成功的快乐。教师职业的创造性特征要求教师努力追求教学机智的增长、教学艺术的提升、信息手段的使用、网络资源的挖掘等。
可见,从教师教育文化视角来审视,教师职业具有不同于其他职业的鲜明特性。这些特性描绘了从事教师职业者应该具备的主要条件和要求,无论对现任教师还是未来的教师都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这些职业特性通过文化环境熏陶、教育实践感受、教师言行示范等,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意识与价值体认,推动对教师教育本质深刻理解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追求,形成一种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情势,使主导价值观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于教师的心灵。
[研究项目] 本文是2012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新时期教师教育文化的发展定位研究”(批准号:豫教﹝2012﹞1111号),第八批河南省重点学科(2013-2015年)建设项目“教育学原理”子课题“教师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2010-7-29.
[2]张伟. 教师文化建设与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J].2010(5A).
[3]叶宇伟. 领导六艺[M]. 北京:海天出版社,1996.
[4]【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