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战争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战争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战争的故事

篇1

关键词:县级政府 绩效管理 基础模型 展望

1.前言

奥斯本和盖布勒指出:“测量能推动工作;若不测定效果,就不能辨别成功还是失败;看不到成功,就不能给予奖励;不能奖励成功,就有可能是在奖励失败;看不到成功,就不能从中学习;看不到失败,就不能纠正失败”[1]。政府绩效评价既是改善县级政府绩效的依据,同时又是采取有效措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动力。但政府绩效评价并不能解决政府存在的所有问题,因为“绩效评价本身不但是一个由各参与者策略所组成的静态博弈,更是一个由内生化参数,即社会发展程度、利益博弈关系、社会资本积累以及公民共同信念体系等各个复杂变量之间演化博弈的结果”。[2]

近年来我国各地县级政府纷纷掀起“政府绩效管理”的热潮,模式五花八门,在繁荣中混乱无序。在欣喜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实践发展如此迅速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近年来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3],其中之一就是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理论研究居多,个案研究较少[4]。国内学术界对县级政府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5]和平衡计分卡在县级政府绩效管理中应用[6]做了分析,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对县级政府绩效管理的各种模式和现象做系统的分析归类。本文以政府绩效评价的基础模型为视角,运用多案例和文献分析方法,拟在繁多的种类和模式中梳理出县级政府绩效管理的一般规律,分析其特点和问题,期望得出一些有价值的认识,对我国县级政府绩效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有所启示。

2.县级政府绩效管理实践呈现的特点

2.1采用单模型的为非试点县,采用多模型的特征不显著

基于多元主体治理的视角而言,政府绩效评价所采用的模型越多,对整个县级政府的评价越为科学。从图表得知,同时具备三个模型的县域中,试点县和非试点县平分秋色;同时具备两个模型的县域中,试点县有3个,非试点县有4个;单个模型特点的县域中,都是非试点县。从评价的成本而言,模型越多成本则越高,采用单模型的一般为非试点县,说明政治支持(试点)会大大增加财政支持(采用多模型评价),也说明政府绩效评价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上级,尤其是国家层面。

2.2评价的组织者以政府部门为主,第三方组织的较少

大多数县域的政府绩效评价的功能主要为考核、民意调查和辅助决策,从六个模型的划分入手,以评价为视角,此类评价主要由政府部门来组织,属于内部评价。而由第三方组织的治理型评价、参与型评价和监督比较型评价偏少,说明第三方组织的作用和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仅仅充当了政府的一个评价工具,而没有发挥参与和治理的功能,也反映了公民社会发展程度较低、政府的外部评价缺失。

2.3各地差异明显,管理水平悬殊

由于领导重视程度、地理位置差异,各地在实施政府绩效管理中表现出的水平差异悬殊,例如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还仅仅停留在“行政绩效管理”的探索阶段,宁夏省银川市贺兰县还停留在干部绩效考核排名公示阶段;但是广西省柳州市鹿寨县、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等地已经在全县实现了县直部门、乡镇街道、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全覆盖的考核评价。此外,新疆省昌吉州奇台县尽管地处西部,但是其无论在考核的范围、主体和机制等方面都达到全面和成熟,可能是由于实施时间较近,直接利用各地的经验和教训,实现了弯道超车。

2.4省市大力推动,先试点后推广

北京市为不断提升政府管理水平,推动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高效落实,在全市推行政府绩效管理,海淀区响应号召启动政府绩效管理, 率先制定了《海淀区政府绩效管理办法》。2009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鹿寨县为绩效管理与考评体系建设试点县,鹿寨县积极推行,最终探索出“四位一体”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新疆省按照建立示范、参照可比、各级联动、基础良好的原则选择奇台县开展首批试点工作,该县立刻制定《奇台县开展政府绩效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其他各地也呈现出类似的特征,在全省全区或全市全州推行之前,往往选择一到两个县作为试点以积累经验,然后在全区推广。

2.5成立专门机构,积极探索实施

各县在推行政府绩效时,成立专门的“政府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往往由县委书记或县长直接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这使得绩效管理获得强大政治支持,减少了推行过程中的阻力。在经过一段时间探索之后,各地迅速进行总结其经验,推广其模式。各地纷纷以本县域名称或其他简单明了的字眼来命名其绩效管理的成果,如“灌南模式”、“岳阳模式”、“三位一体”和“四位一体”等等。

2.6政府机构与专业机构密切合作

为了减少推行难度、增强政府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各地开始于科研单位、商业机构合作,由专业机构为本县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并培训专业的绩效管理干部。凡是与专业机构合作的地域,其政府绩效管理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深度广度上,都超过了县政府自身探索推行的县域。例如江门市鹤山市与华南理工大学政府绩效评价中心合作、佛山市顺德区与上海元方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政府绩效管理与考评电子系统”、抚顺县与复旦大学公共绩效与信息化研究中心合作、岳阳县与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而这些地方在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中大大领先于其他县,本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各个领域到了改善和提高,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3.对县级政府绩效管理实践的展望

3.1多模型综合运用,第三方积极参与组织

提高政府绩效和实现社会多元治理是未来政府面临的挑战。政府绩效评价的六个模型各有其功能和问题,为不断提升政府绩效、降低绩效损失、平衡各主体价值诉求,为提高政府绩效评价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多种模型的综合运用是其必然选择,从评价的视角而言,至少应有两种评价组织者同时存在,即由政府部门组织的内部评价和由第三方组织的外部评价。对于未来政府的绩效评价模型而言,应该是建立在一种治理理念之上的,由政府、公民社会、企业、非政府组织共同构成的,以沟通、互动、共识为基础,既能实现预期的导向功能又能将绩效损失最小化的一种评价模型。[7]

3.2县级政府绩效管理呼唤顶层设计

我国政府绩效评价研究和实践起步不久,缺乏制度性保障(郑方辉、覃事灿,2010)。北京大学周志忍教授也指出:“我国的政府绩效管理显示出很强的‘自发性’,迄今为止也未能形成统一的模式和实施规范[8]”,政府绩效管理的全国性文件和指导意见还没有,各地一般由县委和县政府的政策文件推行,缺乏法律刚性。“如果不从制度安排上,从完善法制建设着手,包括立法、司法、一些政府法规的制定等。如果没有这些法律的支撑,永远走不出按照政府官员的好恶和实用主义需要的怪圈,不可避免地走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道路[9]”因此,县级政府绩效管理在国家层面,应该从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上下功夫。

3.3要防止县级政府绩效管理变为运动式、简单化管理

政府绩效管理有着独特的科学性,契合新公共管理和科学管理的理念原则。要防止有的地方出现的借“政府绩效管理”之名,推行“效能风暴”、“万人评政府”等“运动式”、“突击式”[10]管理,也要防止有的地方把“评比”、“督查”、“汇报”等简单划归为政府绩效管理,这样不仅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会挫伤公务员的积极性、增加结果的人为操控性,不利于建设效能政府。政府绩效评估“穿上各种各样的彩色外衣后被无情地‘嫁接’在形形的运动上,其命运必然是昙花一现,追求的还是短期利益,这不仅有悖于绩效持续改进的宗旨,而且会成为政府绩效持续性改进的主要障碍。”政府的一切行为首先要体现其公共性的特质和要求,脱离了公共价值的“政府绩效”缺失灵魂,没有意义[11]。

3.4研究机构要展开广泛的调研并与政府密切合作

政府绩效管理虽然在中央和部分省份得到了积极呼应,但县级政府的理论和技术研究还未跟上实践的步伐,在CNKI学术期刊库中以“县级政府”和“绩效管理”作为主题词搜索(2012年6月25日),仅有8条搜索结果,有效的论文仅有4篇。国内仅有少数几家科研单位(兰州大学、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和少数学者(包国宪、方振邦、王辉等)在县级政府绩效评价与管理方面有专门的研究,其他的研究机构和人员都集中在省级政府、公共项目、绩效预算等领域。中国有两千多个县级政府,而县级政府承担着政府大多数的职能和业务量,其实践亟待理论界的指导和参与。学术性研究机构和商业性研发机构在信息、技术和人才方面有着绝对优势,有责任为县级政府培训政府绩效管理方面的专业干部、提供信息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从技术视角和外部评价给政府绩效管理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128―136

[2]郎玫,包国宪.博弈视角下政府绩效评价模型选择的理论优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9

[3]尚虎平.美国与中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研究的比较――基于《公共管理评论》与《中国行政管理》2002-2007年数据[J].科研管理,2009(3):56-66

[4]谢凌,吴绍琪.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述评[J].科技咨询导报,2007(17):183-184

[5]王辉,苏立宁.县级政府绩效评估的成就、问题及其改善[J].中国行政管理,2006(12):19-21

[6]方振邦.平衡计分卡在我国县级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理论探讨,2008(4):134-139

[7]郎玫,包国宪.博弈视角下政府绩效评价模型选择的理论优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9

[8]周志忍.公共组织绩效评估:中国实践的回顾与反思[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48(3): 26-33

[9]张鹏.政府绩效评估呼唤顶层设计[N].中国青年报,2012年2月20日(07)

篇2

第一条为了加快上海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印发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以下简称《若干政策》),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按照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规定,经认定的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除享受《若干政策》、国家及本市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外,同时执行本政策规定。

第三条本市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的认定机构和认定程序,由市信息办会同市计委、市经委、市科委、市外经贸委、市教委、市财政局、市质量技监局等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第二章软件产业

第四条由市政府安排5亿元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软件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软件项目、软件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并为相关国家项目提供匹配资金。

在上述资金中,专门设立风险种子资金,与国内外各类创业基金、投资公司、上市公司等建立风险投资机构共同投资软件产业。

第五条市经委、市科委、市信息办等有关部门和区县政府每年从其掌握的各类科技发展资金中安排不低于25%的资金,用于支持操作系统、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平台、开发平台、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大型应用软件系统等基础软件和共性软件项目的研究、开发。

第六条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建立的各类科技风险投资机构要加大对软件产业的投资力度;鼓励其他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对软件产业进行投资。

由市重组办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的工作。

第七条凡在沪注册并缴纳所得税的企业用2000年1月1日以后企业税后利润投资于经认定的本市软件企业,形成或增加企业资本金,且投资合同期超过5年的,与该投资额对应的已征企业所得税本市地方收入部分,由同级财政给予支持。

第八条浦东软件园、上海软件园、国家信息安全(东部)基地和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内的软件企业,当年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0%的地方收入部分,由同级政府在专项资金中支持相关园区、基地,用于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第九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对软件企业的设立实行登记制。

第十条由政府投资的项目,软件系统价格在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的,采取招投标方式进行。

政府机构和预算拨款的事业单位购买涉及国家安全的软件产品,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进行。

软件安全产品经国家信息安全认定机构认定后,方可在本市销售。

第十一条有关部门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盗版行为,并配合司法机关维护知识产权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各级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必须使用正版软件。

各级财政在每年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用于政府机构和预算拨款的事业单位购买正版软件。当年不购买正版软件的,予以调减相应预算。

第十二条本市建立软件产品出口的互联网专用通道。通过专用通道出口的软件产品,经海关确认后,可按有形贸易方式进行收付汇核销和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第十三条企业进口软件(含软件技术)再开发后出口的,经海关核准,对该进口软件(含软件技术)采取适当保税措施或按加工贸易办法办理。

第十四条经认定的软件企业,按有关规定享有软件进出口经营权。

市外经贸委、市经委等部门和上海实业(集团)公司所属各海外公司要支持软件企业到境外开设分支机构,并在设立和办理手续等方面对这些企业给予指导和协助。

第十五条对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设计人员的奖励,经市信息办报市政府批准,免征个人所得税。

企业以实物形式给予软件人员的奖励部分,准予计入企业工资总额。

第十六条软件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经评估验资后,可作为无形资产追加本企业的注册资本金。

第十七条软件企业人员出国,可实行一次审批、一年内多次有效的办法;需要经常派员往返香港的软件企业,可申请办理多次往返香港的手续;无行政主管部门的软件企业人员出国(境),经市信息办确认,可以通过因公渠道办理出国(境)手续。

第十八条高等院校要加强计算机、软件等专业建设,允许在校学生转向软件专业,允许在校学生到企业从事软件开发,对成绩突出者,可给予学分。

高等院校在与软件专业相关的课程教学中,实行“双语”教学。

第十九条鼓励境内外高等院校、教育机构、著名软件企业合作办学或建立软件职业培训机构,培养软件人员。

软件人员的培训,纳入本市智力引进计划。在智力引进项目中,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软件人员参加培训。

第三章集成电路制造业

第二十条新建的芯片、掩膜、封装、测试等集成电路制造及相关项目,经认定,属于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好的,由地方财税比照鼓励外商对能源、交通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给予扶持。

第二十一条将新建的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项目,列为市政府重大工程项目,对其建设期内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的人民币部分,提供1个百分点的贷款贴息。

第二十二条对新建的集成电路芯片生产项目,自认定之日起3年内,免收购置生产经营用房的交易手续费和产权登记费;免收该项目所需的自来水增容费、煤气增容费和供配电贴费。

第二十三条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场等单位建立全天候预约制度,为集成电路企业进出口货物设立特快专门报关窗口,提供10小时内取、发货便利。

第二十四条由市重组办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的工作。鼓励集成电路企业参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

支持上市的集成电路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增发等方式,扩大规模。

第二十五条本政策规定中第七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对软件产业的有关政策,亦适用于集成电路企业。

第四章集成电路设计业

第二十六条由市科委制定专项资助计划,安排经费建立IP库(集成电路设计构件库),并构建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平台,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提供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设计服务和性能、质量的评测认证。

鼓励电子整机产品生产企业与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

第二十七条境外企业向国内企业转让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等使用权或所有权,其中技术先进的,经同级财税部门核准,免征预提所得税。

篇3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

里面的故事有很多,比如:“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关于过五关斩六将”“孔明计草船借箭”……

但最有趣最精彩的还是“孔明用计草船借箭”。因为我第一次看这本书就是看的这个故事,这个故事非常令人回味。于是先来了一个“当头炮”之后便让我喜欢上了《三国演义》。这篇故事的大意是:“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从而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这让我感到草船借箭的成功,使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诸葛亮足智计谋,料事如神,宽宏大度,谦虚礼让的大将风度。使得气量狭窄,妒才忌能,才气输诸葛亮一筹的周瑜不得不叹服。

第二个精彩故事就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因为这片故事惊险,勇猛,气魄!于是又给了我一个“下马威”。这篇故事主要讲了:“关于来到东岭关,守将孔秀不放行,说他没有曹丞相批文。关羽怕耽误行程,提刀斩了孔秀。之后也提刀斩了大守韩福,汜水关守将卞喜,荥阳太守王植,夏侯惊和蔡阳。这表现了关羽的勇猛和大义凛然。每次我看到这篇故事都会望着天花板默默地祈求道:要是我能拥有关羽一点神气劲那该多好呀!我的弟弟也是非常喜欢这篇故事,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每次我一给他念,他总是会手舞足蹈的乱跳,仿佛沉浸杀敌的境界里。

“晋国建立三国统一”这篇也非常宏大精彩。它是《三国演义》的结尾。便给我了一个“双炮僵”僵住了我那贪玩的心,变成了一个稳重的心。故事的主要内容讲的是:司马昭杀了魏帝曹髦,立曹奂为帝,改年号为景元。姜维一面约东吴起兵,一面兴师讨伐司马昭弑君之罪,经过一番斗志斗勇晋军顺利拿下江陵重镇,直指建业。孙皓于是学刘禅晋,并随军去洛阳面君。司马炎封孙皓为命侯,命他在洛阳居住。从此,晋国建立统一的政权,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篇故事让我对三国大局久久不能平静的心终于平静下来……又让我那颗寂寞的心又热闹了起来,因为我找到了一个新的伙伴——历史故事。

篇4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电影;女性形象;塑造

一、背 景

《金陵十三钗》是2011年张艺谋导演的一部以为历史背景的战争史诗电影,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在电影中只是以历史为开篇,为电影奠定基调,并没有过多涉及的战争场面,而是选取了其中的一个“安全点”,即一个暂时未被占领的天主教堂为故事发生的地点来展开电影情节叙述。1937年被日军攻破的南京城中,的军队无力防守,大举撤退,空留一城无助的百姓。故事就发生在南京少数依然还算安全的一座教堂里。一个为了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国人、一群躲在教堂里的女学生、十几个逃避战火的风尘女子以及殊死抵抗的军人和伤兵,共同面对的故事。在这段历史过往中女人们展现了各自的人生际遇,体现了女性在那个时代的悲惨境况,同时也通过这些故事体现和表达了女性对美好的向往,由此而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

二、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在这个相对封闭的“孤岛”,上演着发生在女学生和风尘女子之间的故事。随着电影的播放,让我们细数在《金陵十三钗》中出现的那些独特、鲜亮的女性形象。这部电影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两种身份的女性各自承受的来自对方的视觉冲击、生活思想上的矛盾以及在战争的洗礼中逐渐融合的过程。一边是教堂中纯洁如天使般的女学生,另一边是在风尘中摸爬滚打的风尘女子,二者之间的女性形象的对立与交融也是这部电影值得我们深思之处。

电影是以战争为故事开端的,在硝烟和大雾中一群女学生仓皇奔散逃走。整部电影是以女学生书娟的口吻来叙述故事情节的,展现了一个女学生眼中片面的历史存在。也从单方面的角度讲述了那些风尘女子的故事,使得她们的形象更加真实分明,而不仅是历史中拂去颜色光辉的存在。电影开始,惊慌逃散的女学生从画面左边进入,结尾时以载着女学生的卡车向右面行驶的场景结束。左进右出,故事娓娓道来。

以书娟为首的三个掉队的女学生,由于藏匿地点被日军发现,名为小珍的女孩不幸被日军枪杀。在慌乱与无助中,书娟和同行的另一个女伴遇到了前去教堂的美国人约翰,并且随其一同回到了教堂。女学生们为了死去的小珍而伤心哭泣,电影中借约翰之口所说出的“I kown it is hard,all of you have seen enough tragedy for lifetime today”,可以看出,她们不过是一群经受了太多打击、无助无奈的孩子罢了。她们在教堂里为了失去的朋友痛哭流涕。

此时,教堂门外,带着琵琶、拖着箱子的风尘女子们登场。迫切的敲门声,耀眼的红唇,精心修剪的眉形,画得挑起的眼角,蓬松又规整的卷发,斑斓的丝绸旗袍……她们就在门外,说着南京话,叫喊着开门,粗暴的样子不禁让人惊讶。其中的一个名为玉墨的女子,在门前手持素镜,整理衣着头发。她们夸张靓丽的外形与门外的战争残骸的硝烟大雾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战争与她们无关,她们就如歌舞升平的幻境一般。由于她们不被放行,便断然翻墙而入,于此于彼都毫无形象可言,只是卑微地求生存。在进入教堂之后,看到了洋人也是亲热地打招呼,玉墨更是风情万种,对约翰抛出飞吻,这一举动使得约翰心猿意马。在此时,女学生们也透过教堂五彩斑斓的窗户从里边看着这些“秦淮河的女人们”。女学生们知道她们的身份,也从心底排斥她们。们住进了教堂的地窖之后,就把秦淮河的一切都带了进来,除了没有生意之外,生活毫无变化。她们依旧抚琴咏乐、打牌聊天、互相嬉笑,仿佛地窖就是秦淮河,那个纸醉金迷、无忧无患的极乐之所。关于南京,关于国家的生死存亡,这一切都与她们无关,“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和这些风尘女子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住在教堂光明区域内(非地窖)的女学生们,她们矜持、傲洁,她们自尊的活着就是对另一方的一种讽刺。两种对立的女性形象,她们之间的矛盾也在逐渐分明。

三、电影中女性矛盾的钝化

女学生们觉得风尘女子们肮脏不堪,没有道德可言,从心底看不起她们,排斥她们。当她们手持烟斗、衣衫不整、浪荡地从地窖里走出来并且说自己是幼儿园老师的时候,女学生便毫不留情地说“不要脸”。纯洁和肮脏的对立,是二者的矛盾之一。

幸存的李教官将一位濒死的小战士浦生送到了地窖,希望他最后能躺在一个温暖的地方。在地窖里,风尘女子们冷嘲热讽,甚至怕弄脏了自己的衣服,从这些细节可以窥到浮华表面后,风尘女子身上的劣根性。玉墨追上去的解释,也是一个安慰。同时也为她们后来的慷慨赴义做了铺垫。

在这教堂中,女学生和风尘女子的格格不入点燃了新的矛盾。女学生们嫌风尘女子们肮脏、龌龊,连厕所都不想与其共用,最后导致矛盾激化,对立的两方发生了争吵打斗。这场内部之间的战争由日本人的突然介入而终结,同时终结的还有一个女学生的生命,就在风尘女子面前终结的生命,鲜血四溅。面对日军,逃到地窖的玉墨坚持打开地窖的门,希望女学生能进来避难。但是由于暴露在日本人的面前,女学生在选择藏身之处的时候,选择避开了地窖,引走了日本军,这一举动无疑是救了地窖中的所有人。听到女学生们的凄厉的惨叫,躲在地窖的暂时安全的她们内心忐忑不安。在日军离开之后,看着死去的两个女学生,她们也于心不忍,在道歉,在感谢。但是,女学生这一方却并没有完全接受。从这一场景,我们可以看到二者的矛盾慢慢钝化,在面对日军的时候,她们是同一战线的。

在掩埋战士浦生的尸体时,女学生与风尘女子都在教堂里偷偷地看着。“其实,这些钓鱼巷的,心也不坏。”这句由女学生口中说出的话,正是两个对立形象的关系柔和化的象征。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是以玉墨和书娟为首,一个是故事的叙述者,一个是故事当中主要的女性角色。玉墨经历坎坷,她也曾是教会的学生,学习了6年的英语。在13岁那年被继父,开始涉入风尘之所。她悲惨的人生经历也是展现她女性形象悲剧的一面。

随着电影的进行,故事进入另一个情节。关于豆蔻和香兰的故事。她们外出回妓院拿琵琶弦,想要弹琵琶给浦生听。豆蔻曾经说,想要浦生娶她,为他母亲讨饭也可以。豆蔻只想要一份安定的生活,不想再在风尘中沉浮,想要一个女人的生活。浦生的死,让她觉得必须得为他做点什么,哪怕只是弹一曲,用自己的琵琶,就算冒着生命危险也要为他弹这一曲。最后她们都死在日军手里,受尽。鲜血染红的琵琶弦代表着她们的生命,她们誓死捍卫和守护的东西。虽然和浦生只有短短几天的相处,但还是毅然决然冒着生命危险回到妓院。这时的她们是伟大的,闪耀着光芒的。

随后,日军来教堂听女学生们唱诗,由于蚊子(风尘女子)跑出地窖寻猫,导致她暴露在日军面前。这时,书娟急中生智,把蚊子拉入女学生的队伍,从而保全了她的性命安全。但这只是暴风雨的前奏。随后,日军邀请教堂唱诗班出席占领南京的庆功宴,所有的女学生,包括蚊子在内的十三个都必须出席。这只是一次冠冕堂皇的邀请,实际的情况,日军的企图,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女学生们在书娟的带领下,趁着夜色,爬上高楼,想要自尽。她们想要用生命来捍卫自己的尊严和贞洁。正在此时,玉墨站了出来说愿替学生们去赴宴,“有姐姐们呢,不要怕”。她们来到教堂,只是为了生存,曾经出卖肉体也是为了生存。她们只是在求得一丝最卑微的生存空隙罢了,然而此时此刻,她们愿意为了相识不久的女学生们站出来。就这样,生活在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一群女人们站出来了,为了保护别人,她们愿意献出生命。

四、悲壮的生死抉择

电影的最后,当她们被约翰化装成十几岁的女学生的时候,她们是何等地欣喜,她们是何等地希望自己是这样的生活着,而不是在风尘中沉浮。当约翰帮她们变完装,她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谁最好看时,那场景甚至有些欢乐和热闹,但是对于观众来说,看着她们洗尽风尘,干干净净的样子,谁都会觉得心中一紧,想要掉泪。这是她们最原始的模样,她们也曾经这样单纯过。还记得她们说过的话:“我像你那么大,接客都不知道接了多少回了。”“替姐姐好好活。”“我妈要是活着,看到我这个样子,不知道有多高兴呢。我妈说,我们家就是缺个念书的人。”这是她们的心声,她们的痛与梦。在她们身上,可以看到女性对于美好纯洁的一种单纯的向往和憧憬。

在上车的时候,蚊子不禁大喊“我不是女学生,我不去,我不去”,这是她心里的声音,她害怕,她恐惧,她们并不是勇敢到可以独自面对日军。最后,“金陵十三钗”坐在卡车上,卡车缓缓驶向远方,玉墨她们坐上卡车的样子,成为一种时间定格,就那么样美美地定在那里,不焦急,不难过,就这样静静地被带走,在这定格中显露出一种悲壮。

电影最后一幕,书娟的眼中再次出现了五彩斑斓的教堂窗户,窗外十几个风尘女子她们身着五颜六色的鲜艳旗袍,风姿绰约,从远处缓缓走近,她们的样子逐渐鲜明,身后的若隐若现的光影烘托了她们的光芒四射。她们的美是无与伦比的,是绝代芳华的。同样,当她们摔碎镜子的时候,她们是英雄,她们是视死如归的,仿佛只是去赴一场盛宴。镜子摔碎的场景被放慢,慢到可以看清楚每一个碎片纷飞的样子,和她们一样美,一样光鲜亮丽。

五、结 语

《金陵十三钗》是一部战争史诗电影,影片以一群在战争中处于绝对弱势的女性为主体来表现在灾难中人性的闪光点。在这部电影中,通过“女学生”和“”这两个角度来塑造刻画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从她们的对立到渐渐交融到互相扶持、休戚与共,在特定的战争年代的历史背景下发生在她们之间的故事,使得塑造的女性形象更加丰满光盈。战争是残忍的,沉重的,令人不堪回首的,这些闪烁着光芒的女性形象的存在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但是她们终究以自己的方式做出了自己的担当,她们没有逃避,尽管之前的她们只是卑微地求生存。但在她们的壮举之中,可以看到在战争中,在血与泪中,我们仅存的光明与希望。

[参考文献]

[1] 侯克明.女性主义背景的英雄主义叙事——《金陵十三钗》从小说到电影的文本转移[J].电影艺术,2012(01).

[2] 苏妮娜.别让艺术沦陷在话语的迷津——对《金陵十三钗》批评话语的观察[J].艺术广角,2012(02).

篇5

《战马》是一部出色的作品,作者以一战为题材,讲述了一个人与动物之间关于勇气、忠诚、和平与爱的非凡故事。一匹枣红色的小马,它本来有妈妈的呵护,而它却被主人卖给了一个酒鬼,酒鬼的儿子艾伯特,非常喜欢这匹漂亮的马,他给这匹小马取名乔伊,并跟这匹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之后乔伊和艾伯特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惜,艾伯特酒鬼的父亲,由于急用钱,卖掉了乔伊。残酷的一战爆发了,战争离他们越来越近,被卖掉后的乔伊一直生活在部队里,出类拔萃的乔伊一次次完成上尉分配的艰巨任务,战争使它失去了最好的知己---尼科尔斯上尉和优秀的战友——托普桑,乔伊格外悲痛。

艾伯特为了找到心爱的乔伊,便去参军,乔伊在一次完成任务的途中,受伤了,得了严重的破伤风,善良的英国士兵带乔伊去兽医治疗,竟然遇到了老朋友艾伯特,惊喜万分,乔伊在艾伯特悉心照顾和精心治疗后,身体很快康复了。

几个月后,战争离他们越来越远了,战争结束了,艾伯特带着乔伊回到了家乡——英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篇6

设计理念:融情于理,情理交融,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用积极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当前国际国内重大热点问题和教材的有关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激情,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

创设情境――走近战争

课前谈话:马上周末了,这个双休日同学想做什么呢?

导语: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战争仿佛离我们很远。但是战争的魔影始终伴随着人类。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耳畔的枪炮声,走近战争。(观看“战争”图片。)同学们,这些让我们触目惊心的场景是什么带来的?对,就是战争!(板书)古往今来,无数的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给儿童带来了什么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唤起学生对快乐假期的向往,引发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幸福感,为后面理解战争中儿童的苦难生活做情感铺垫,使课堂和学生生活保持密切联系。而战争中残酷的画面与儿童现实的生活产生的巨大落差,有助于激发学生深入了解“战争”的学习兴趣。

探究共进――走进战争

战争给儿童带来了什么 第一步,听战争中儿童的心声,放录音《爸爸妈妈再也回不来了》(伊拉克战争中儿童的声音)。提问:这位儿童心声中哪句话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是什么让他失去了亲人,失去了温暖的家,失去了幸福的童年生活?第二步,感悟截然不同的童年。导语:在60多年前,有这样一位小女孩,她天真活波可爱,却过着和我们不一样的童年。大家一起打开76页《请把我埋得浅一些》,看看这是一个怎样的童年。思考:小女孩为什么要求刽子手把她埋得浅一些呢?小组合作:分组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说一说。第三步,战火中儿童灾难深重。出示一组战争中儿童图片和小资料。最后定格为一张被枪弹击碎玻璃后的儿童的眼睛。导语:其实在战争中遭受灾难的,又何止他们呢?这里每一张照片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战争中儿童悲惨的故事。每一组数据都是触目惊心的。提问:透过这双眼睛,我们能感受到什么呢?走进他的内心,他在看什么?又在想什么?第四步,小结。紧张、恐惧、不安、哭泣……这就是战争中的儿童,让我们带着对战争中儿童的同情之心朗诵这段文字。

战争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战争不仅仅会给儿童带来伤害,也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太多的灾难。请同学们阅读77页的资料,和同桌一起完成先学单,再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提问:哪些数据或者资料让你感到震撼?两次大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二战以后40多年间又发生了多少战争?这些战争除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还带来了怎样的新的危害?谁来说说。小结:20世纪是一个动荡不安的世纪,在那硝烟弥漫的日子里,战争恶魔们制造和导演着战争。疯狂的战争机器一刻不停地开动着,给世界留下了深重灾难。(板书:灾难深重)

设计意图:以“情”为线,将教材中的资料、图片、故事串起来,通过层层深入的情感渲染,帮助了解到战争中儿童所受的苦难,使同情之情油然而起。为使学生的情感和认知得到升华,巧妙利用教材中一张伊拉克儿童透过破碎的玻璃惊恐望着窗外的眼睛的照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反馈提升――反对战争

先看着这些图片,读着这些故事,分析着这些数据,不禁要问:“战争何时了?”(板书:何时了)接着,教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当我们在这里幸福快乐地学习着的时候,就在此时,就是现在,远在中东的叙利亚人民正处于战火之中,成千上万的人因战争而失去生命,成千上万的人因战争而流离失所。在这儿,我们忍不住要问――”学生齐读课题。然后,教师引导:“此时此刻,你最想对那些发动战争的人们说些什么?”最后小结:是的,战争是人类的最大灾难,所以我们期盼和平;让我们站起来、高声说出我们的心愿。

设计意图:儿童的情感一旦激活,便如汩汩之水。教师因势按照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合理拓展了教学内容,从教材中所记述的过去的战争延伸到当下的战争和祖国周边的安全形势,虽然是简单延伸,但是,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对时事政治有一定的认识基础,这样就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和平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引发了学生珍惜和平、谴责战争的深刻情感体验。

课后延伸――远离战争

篇7

关键词:爱情;战争;死亡;悲剧

有言道“男人的梦想是征服全世界,而女人的梦想是征服她所爱的那个男人。”作为20世纪最出名的法国女性作家之一,杜拉斯作品的永恒主题就是那:谈了又谈的爱情,绝望的爱情。杜拉斯曾说过:“或许爱情的遥不可及才显得弥足珍贵。”

杜拉斯绝不是一个生活在自己爱情世界中的小女人,她对外部世界好奇而敏感,尤其是对残酷的战争,对她而言,战争是光明的背景上的黑暗,是和平年代的白底上大红色的污迹。于是,当需要她写一部关于广岛的故事时,《广岛之恋》这部夹杂着爱情和战争的剧本应运而生,剧本的构思是这样的:记忆是遗忘的一种形式,只有当记忆本身彻底完成使命后才能实现彻底的遗忘。剧本表面上为读者讲述了女主人公的两段战争阴影下的爱情,一段在内韦尔(法国),而另一段在广岛(日本)。但其实,第二段在广岛的爱情只是内韦尔爱情的重现,11年后,面对她的日本情人,这个在广岛拍摄一部关于和平电影的女演员,又处在了一种与她在战争期间和德国士兵一起经历过的境遇之中。《广岛之恋》的整个过程就是她发现这种相似性,了解它并且摆脱它的过程。

一、战争中的爱情

那是在内韦尔,1944年初,战争还在进行。年轻的姑娘遇到了德国士兵。他的手被烧伤了,姑娘替他包扎,这个敌人向姑娘道了谢。整整一个月,他一直跟着她,两个年轻人就这样相爱了。这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他们的爱情一直被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敌人的身份不可变,战争不可变,舆论不可变,但爱情就可以改变吗?战争结束时,德国士兵被杀害。因为爱上国家的敌人法国姑娘被剃了光头,游街,关在地下室8个月之久。事过境迁,女主人公极力想忘记那段痛苦,她曾说:“为了我自己,我曾竭尽全力,每天同那种根本不再懂得为何要回忆往事的恐惧心理作斗争。和你一样,我忘记了……”但原来坚信的永恒之物――爱情,曾经的疯狂真的会被遗忘吗?对于这个内韦尔的小姑娘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她永远的停留在了这被战争摧毁的爱情中,而对这爱情的痴迷使她患上了一种绝症。

激起回忆的不是时间,而常常是空间,在广岛,她再一次看到了那残酷的战争场面“经战火焚烧的钢筋。被炸断了的钢筋,变得像肉体那样不堪一击的钢筋。……那是一张张飘飘荡荡、残存的人皮,还带着清晰的蒙难的痕迹……”双脚踩在这土地上,这样的支离破碎似曾相识,在这片陌生却又熟悉的土地上,法国女人得到了重生。在剧本的结尾,法国女人面对沉睡的广岛兴奋大叫:“我将忘掉你!我已经忘掉你了!你看,我竟然忘掉你啦!你看我呀!”在这一刻,法国女人终于抛下了吞噬她幸福,占据她生命的痛苦回忆。她爱的并不是这个日本男人,他只是德国情人的替身和幻影。通过这样一个东方灵媒,法国女人得以和她死去的情人对话。当她己成功地遗忘了过去,日本情人也就丧失了作用,他的命运只是被无情的遗忘,在法国女人的内心始终无法忘却昔日那充满了激情的爱情,所以她一直在等待,等待昔日的激情重现。当一切被唤醒,重温激情后,也就到了一切恢复平静的时候。“被剃光头得内韦尔的小姑娘,今晚我要把你遗忘。廉价的故事。”“遗忘将渐渐把你全部吞没。到那时,你将变成一只歌曲。”诗意的语言,无情的遗忘,重新看到了痛苦,于是不再流浪。

二、死亡威胁下的爱情

谈到死亡与爱情的关系时弗洛伊德说:“只有在人们出现死亡意识时,才能真正领悟到的意义,只有在面临死亡的时刻,才能够体会到极致的爱。”《广岛之恋》中内韦尔的真爱与死亡紧密相连,杜拉斯让人物从死亡中体会极致的爱。死亡,一个从古至今的话题,在死亡的威胁下人们探讨生命的意义,缺少了死亡,生命将变得不再值得眷恋,没有死亡,生命将永远达不到完美的终点。但爱情不会因死亡而消失,也只有爱才能超越死亡,使生命展示出永生的活力,这是自然的轮回。在爱中,生命就散射出耀眼的光芒使人的激情活力四射。杜拉斯在《广岛之恋》的故事中没有安排男女主人公以身殉情,让爱情沉浸在死亡之中,她选择让女主人公在体味死亡的残酷无情后重生,从而拥有更具韧性与强度的生命。爱情最终战胜了死亡得以复活,也就这是杜拉斯所描述的“将这种恐怖纳入爱情之中,使之从灰烬中复活”。“蚂蚁、蚯蚓纷纷钻出地面。”“广岛重又遍地鲜花。到处是矢车菊和菖兰,还有牵牛花和三色旋花,这些花以花卉中迄今未见的非凡活力从灰烬中复活。”

三、悲剧的爱情

《广岛之恋》的故事有着杜拉斯作品中一脉相承的悲剧性――求之不得的爱情。从悲剧美学的考虑来说,有什么比宁愿舍弃生命的爱情悲剧更能引起美感的效果?更能引起读者的同情、共鸣于感动?这似乎很符合常青常理。但杜拉斯却不大信奉这种常情常理。她很少在自己的作品里写以死忘为结束的悲剧,取而代之的是她有意识的以感情上的伤痛来代替肉体上殉情的伤口,即使是在《广岛之恋》中,痛不欲生的内韦尔少女也没有走上殉情的这一步。杜拉斯总是让她的人物能经得起悲剧事件的打击,总是把痛苦维持在她们所能承受的限度里而不至于使她们活不下去,虽然不曾死去,但却在身体和精神上留下了永久的伤痛,这种伤痛将一直伴随着他。这种伴生的伤痛隐隐的存在于整个作品之中,并为作品奠定了哀伤惆怅的基调。这种哀伤惆怅基调的美学追求,与传统文学中那种要悲到极点,悲到尽头,悲“满”的美学追求相比,情人没有死亡,那么,痛苦也就没有死去,它将长久的缠绕着没有死去的情人,当然也就使读者随之得到一种悠长的感动,对人物产生一种持续的挂念。以内心的伤痛代替现实的死亡,这是杜拉斯在其作品中刻意安排的情节,这种相爱却注定分离的命运是人类的困惑和生命的劫难。在杜拉斯的作品中她创造了另一种爱情模式:不狂喜,不痛苦,不像是活着但也没有死去。在《广岛之恋》中,法国女人因为在战争中与敌国士兵相爱,战争结束后她被剃了光头发,关进地窖,“由于没有其他东西,(她)就吃硝石,石头里的盐,吃墙,她也亲吻墙壁,她生活在墙的世界中,对一个男人的回忆埋藏在这些墙里,溶入在石头、空气和泥土中。”在这暗无天日的地窖里,女主人公被彻底孤立,毫无自由可言更看不到任何出路。在这样的境遇中,生命是无意义的,人生是孤独的,也是最具悲剧性的。不能感受到得痛苦才是极致的痛苦,杜拉斯的这种“几乎无事的悲剧”才让人更深刻的体会到生活的悲。

《广岛之恋》一部人们看了又看,说了又说的剧本,战争中的爱情,死亡威胁下的爱情,被道德谴责的爱情,悲剧的爱情,不同于其他作家笔下爱情的生死相随,《广岛之恋》的爱情是悠长的痛苦,杜拉斯这个描述爱情的大师呈现出的是多层次的,让人可悲可叹,成就一种不同以往的经典。(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杜拉斯著,谭力德译.广岛之恋[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篇8

他说:“我该去了。我所有的伤痛都将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对这样一个日本老人的采访让我深思良久。那是一个背负着沉痛的十字架的人;一个被记忆折磨得遍体鳞伤的人。他在用忏悔为自己的灵魂缝补着一块块补丁。

他在自己晚年的日记中写道:“自从战争结束后,我就变成了一个痛苦的回忆者,在黄昏的墙边栽种忏悔的树。在不忍回首的记忆中。我慢慢老去,老在自己的伤口里,没有一个人来说一句安慰的话;我死了,死在自己未泯的良知里,没有一个神来对我说‘阿门,天堂的路为你铺展’……”

这是一个痛苦的老人,他带着忏悔的心情向人们讲述一个个真实的战争的故事,他到处演说,劝诫人们不要忘记战争给人们心灵烙下的伤疤,“就像一把刀子,每个夜晚都来剜你的心”他说。

他的足迹遍布日本,他的声音渐渐沙哑,但劝诫的心永不停息。

当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他只说了一句――

为了走进天堂。

然后我便在他那里听到了一个关于天堂的故事。

在天堂的入口处。始终站着两住天使。他们负责检查年龄,因为进入天堂是有年龄限制的。

在上帝那里,对时间的算法与人间有很大的不同。一个人在战场上打仗的时间不算,在监狱里度过的时间不算,喝醉酒昏睡的时间不算。浪费别人的时间不算……总之,凡是不属于你自己,碌碌无为地度过的时间都不算。对于不足龄的人必须重返人间,让悔恨伴随他继续生活。所以。有些人活了100岁,在天堂那里他也只是个孩子。也进不了天堂。

老人的经历给这个关于天堂的故事作出了精彩的诠释――

篇9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创伤;电影;普世主义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后九七’香港电影的文化认同研究”(项目编号:13Q138)。

一直以来,关于“”的历史记忆都是现代中国人一段无法化解的悲情。“南京”所裹挟的历史记忆不仅关乎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更是与普通民众的屈辱和愤怒紧密相连。刻骨的创伤和梦魇般的回忆,始终侵扰“活人的头脑”,它已成为铭刻在中国人灵魂深处的无法擦抹的精神创伤,也毫无疑问地成为现代中国百年悲情的缩影。正缘于此,如何恰如其分地叙述“南京”,如何呈现这惨绝人寰的人类浩劫,便成为电影史上一个不折不扣的艺术难题,亦是意识形态交锋中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一、“大屠杀”叙事与“抗日”的视角

相信大多数人还对那部引起诸多争议的《南京!南京!》记忆犹新,陆川电影的普世主义观念所引起的情感不适至今仍然令人耿耿于怀。其实不仅仅是陆川,对有关“”的电影稍作回顾便可发现,此类叙事无一例外地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作为中国第一部“”题材的电影,1987年的《屠城血证》(罗冠群执导)便包含着那个时代所特有的启蒙主义印记。电影中所有的“抵抗”都是为了保全杀人照片,以此作为“屠城血证”,期待着将它公布于世界,为浩劫中的死难者昭雪伸冤。现在看来,这种主体的错位极其明显。同样,1995年的《南京1937》(吴子牛执导)虽尝试以人性的观念消解简单的阶级论观念,以个人主义视角展示历史而有着许多新颖之处,但以日本女性切入历史的方式其实并不为当时的人们所认同,放映不久便湮没无闻。直到2009年,陆川的《南京!南京!》开始试图寻求艺术突破,在吴子牛的基础上改进,以忏悔的日本士兵的角度来呈现这场惨烈的浩劫。然而,“角川视角”所体现的一厢情愿的“忏悔”却引起了巨大的争议。①因此,如何讲述“南京”,如何平衡商业电影的吸引力和政治电影的接受性之间的关系,如何讲述自我的主体性和必不可少的普世主义情怀,是以影像的方式呈现“南京浩劫”的重要问题。考虑到电影题材所包含的叙事难度和巨大风险,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能够获得主流评论界的积极评价,也算是一次不小的成功了。

电影《金陵十三钗》由著名作家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在小说版本中,作者通过叙述人书娟的个人回忆展开,穿过幽暗的历史,讲述一群的人性故事。小说中,严歌苓以女性主义的笔法叙述了最卑贱的女性——秦淮河的与最高贵的女性——唱诗班的女学生之间的情感的冲突,并以卑贱者的颠倒演绎了一曲人性的悲歌。经过著名作家刘恒的操刀改编,电影版的《金陵十三钗》依然保留了小说的主体情节,即网友们所戏称的“抗日”的故事。这个耸动的元素所势必带来的欲望化的想象,连同“”所携带的震撼影响,迅速使《金陵十三钗》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事实也证明,以秦淮河的故事切入“”的残酷历史,这种独特的叙事角度打开了电影丰富的艺术空间和人性维度。

二、“拯救”主题与人性光辉的展示

尽管早在电影上映之前,著名批评家朱大可先生便以“爱国主义”为题,指责电影借助艳丽的旗袍和们扭动的腰肢为噱头,在“身体叙事的狂欢”中寻求商业片“发国难财”的方式。②但坦率来说,在这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对市侩哲学的一味批判,并期待任何电影都以拒斥商业化的态度而自说自话,显然并非切合实际的批评态度。相反,抛开影片商业化的基底,撇清故事所包含的意味,从中发现电影的可取之处,或许才是面对电影的真正理性的姿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更多的批评家倾向于用“中规中矩”来概括这部电影。恰如人们所说,影片最大的冲突点,在于“十三钗”挺身而出,以牺牲自己为代价,保护女学生安全撤离。在此,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种“替死”的做法,表现出“十三钗”对世俗偏见的抵抗。

以战争做背景,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在切实实践每一个个体的“救赎”。面对战争,面对大屠杀的绝境,每一个人都得到灵魂的拯救,每一个卑微而又偏执的个体,都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洗礼,人性的光辉得到绽放。电影之中,不仅仅是那群“风尘女子”,甚至每一个个体,都在危难的情势之中展现出了人性的光辉。由好莱坞影星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约翰·米勒,这位在《太阳帝国》(1987年,斯皮尔伯格导演)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小男孩,似乎从多年前的上海来到了1937年的南京。这位贪财好色、嗜酒如命的入殓师,居然奇迹般地扮演了神父的角色,而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当这位流浪汉穿上神父的衣服后,居然像一位真正的神父那样,开始维护生命的正义和灵魂的纯洁。于是,一个是粗鄙的美国二流子,一个是风尘的秦淮女子,他们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成全了彼此的“救赎”。

而佟大为扮演的国军军官,无疑是电影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只差几步就能出城”的情况下,他做出了生死攸关的抉择。在此之中,一个抵抗的中国男人给人带来的血脉喷张的力量,虽说不能消弭随后的“屠杀”给观众带来的耻辱和挫败感,但这种“抵抗”所带来的希望,至少冲淡了影片弥漫的血腥给人造成的不安。佟大为和他为数不多的残部,列队迎着子弹扫射炸飞日军坦克的一幕,不管是否出于虚构,都在抒发观众情怀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甚至是那群受到众人保护的女学生们,当她们一直所鄙视的们最后成为她们的“替换者”时,这群睥睨一切的女学生们也在那一刻感受到了刻骨的“成长”和教益。除此之外,曹可凡饰演的孟先生,就像《南京!南京!》中的范伟饰演的唐先生一样,都以起初猥琐,最后悲壮的轨迹,演绎了“汉奸”终成英雄的救赎之路。而那位尚未成年的乔治,也在关键的时刻勇敢地挺身而出。这些普通人的情感变化,无一不是战争所激发出来的崇高情怀,这些都是人性光辉的展示。

三、国际视野与普世语法的“症候”

作为一位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导演,张艺谋在电影商业化的追求之外,其实有着极为明显的艺术野心。他迫切地希望得到世界主流文化的承认,这种倾向早在《英雄》中便已产生,而在《金陵十三钗》中,跻身西方主流的欲望更加强烈。从整个叙事元素来看,《金陵十三钗》可被看作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影片,一部“非常奥斯卡”的电影。相对于小说,电影的叙事清晰地显示出目标定位。原著中的老神父被贝尔饰演的年轻的玩世不恭的“流浪汉”所代替,“这种改变带来的不仅仅是好莱坞一线男星出演的标签,不仅仅是他的到来对于这个商业奇观的标志性意义,他更为直接的作用在于为电影文本提供了一个主动的主人公,一个充满行动的人物;并且,他从玩世不恭的男人到悉心的保护者、温柔的爱人与沉默的英雄的巨大转变,承担着将情感推向的重任。”另外,其他人物出场与最后情节的改变,即每一个都得到“救赎”的结局,便是典型的好莱坞叙事电影的人物发展模式。而电影本身也以“保护女学生”为宗旨,巧妙地消解了国族的、宗教的与传统的宏大叙事,从而在一种商业背景中突出了单纯的人性主题。

这确实是一部最与国际接轨的叙事题材,这里不仅仅指的是“穿着旗袍”的“异国情调”,而是更为内在的“自我西方化”的过程。从那部无数人致敬的《辛德勒的名单》,到波兰斯基的《钢琴师》,再到施林克深受欢迎的小说《朗读者》,中国作家和导演一直希望将“”的故事也写进这个关于战争和人性,杀戮与情感的世界主题序列。以个人在战争中的拯救与牺牲,来反思这场战争,以人道主义的光辉和宏观悲悯的视角拉开历史的围幕。《金陵十三钗》无疑符合这种国际化的创伤叙事模式。甚至张艺谋的作品打磨得更细腻,镜像语言服从感很强。尽管这部从生产、宣传,到销售发行,都瞄准了国际市场的电影产品,有着极为精美和感人的艺术形式,但其做作的痕迹还是极为明显的。电影剧本的改编凝结着严歌苓、刘恒、周晓枫等一流团队的劳动成果,但剧本的打磨却仍欠火候。诸如人物情感的变迁稍显突兀,情感的自然流露受到限制等问题,被挑剔的网友们毫不留情地指出。如评论所诟病的主角约翰,一个贪婪的酒鬼、一个轻浮的色鬼、一个玩世不恭的无神论者,其人格的升华似乎在一刹那之间便惊人完成;而豆蔻们寻找琵琶弦一段近乎儿戏的“出逃”;学生们面对们换衣服的场景时出现的如释重负的欢笑,都有着极为牵强的痕迹。另外如电影的结尾,相较于小说的结尾,少了剧情的交代,似乎不符合中国传统叙事的表达。这些叙事的瑕疵也让人怀疑张艺谋在急功近利的好莱坞路线之中,其内心对艺术和历史的忠贞程度。

影片最后结束于约翰驾驶着满载女学生的大卡车离开暮色中的南京城,这种逃离的叙事以一位白人男性的成功拯救而告终。当然,这一方面是出于电影讲述故事的需要,需要一个贯穿式的英雄人物,另一方面的确会迎合西方观众的接受习惯,由西方明星扮演的白人形象,成为最终的拯救者,这是符合西方观众的接受习惯的。然而,这样的结尾其实是对小说原意的巨大“冒犯”。在严歌苓的小说之中,玉墨作为战后的幸存者,她以毁了容的面貌出现在1945年南京审判的现场,并由她指证当年日军的南京暴行。在此,小说也以巨大的“叙事空白”已然说出了当年12位姐妹们赴宴之后凄惨的结局。这种小说与电影之间“中外有别”的修改,似乎已经说明我们如今所深陷的南京叙事的主体性窘境。就张艺谋而言,他为了成就救赎者的人性光芒,而不敢面对小说中所揭示的更为悲惨的结局,恰是为了建构其普世主义语法的完美外观,但这正是“”叙事的问题所在。因此,尽管在大多数人看来,《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在《活着》以后最好的影片,但作为一部叙述“”的电影,它所承担的民族寓言和化解创伤的命定功能,依然让人疑窦丛生。正像评论者所说,我们看到各种电影叙事的视角集中在拉贝、安全区的美国人、日本士兵、假神父与真身上,未来我们还可能看到魏特林的故事、福斯特的故事,却极难完全在本土视角下寻找到拯救者的形象,“书写纯正的民族神话,至少在南京不行”③,蕴涵在此的问题确实值得人们深思。

关于“”的叙述,纯正的民族主义神话早已破产,而绝对的普世主义视角却也不能说毫无问题。在“”的电影书写越来越进入主流视野的今天,如何在民族性中凸显普遍性,而非使民族性消融于普遍性,这恐怕是此后的“南京”叙事亟待克服的历史窘境。对此,在《金陵十三钗》所开创的彻底的好莱坞路线之外,是否有一种更为有力的叙事形式,恐怕是以后的电影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注释:

① 徐刚:《一场未遂的历史对话——关于电影〈南京!南京!〉引发的争议》,《粤海风》,2009年第5期。

② 朱大可:《十三钗的“爱国主义”》,原载于《南方都市报》,2011年12月13日,参见“朱大可新浪博客”。

篇10

这是一部把全世界的目光都锁定在英国德文郡的一个小村庄的电影。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温馨感人的故事。

这部影片以一战为背景,简述了,一匹名叫乔伊的马和男孩艾尔伯特之间关于勇气,忠诚,和平与友爱的故事。影片共有两条线索。一条是男孩艾尔伯特为了寻找被征去打仗的爱马乔伊而义无反顾的走上战场,另一条则是小马乔伊在战争中经历种种残酷与感动。

影片以一望无垠的绵延山脉和天地相接的壮美晚霞开头,伴以深沉优美的英格兰音乐,给人一种震撼而又宁静的感觉。在这里,艾尔伯特与乔伊相遇了,自此,两个生命紧紧相连。影片最先感动我的地方是幼小的乔伊在艾尔伯特的一声声呼喊下冒雨开垦出一大片荒地的那一幕,围观的人无不感到不可思议,但正是因为艾尔伯特与乔伊之间的相互信任,使他们完成了这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随后,一战爆发,乔伊被征当为战马。它颠沛流离,几经生死,屡屡换主:骑着它冲锋陷阵的英国队长尼克尔斯,与祖父相依为命的小女孩艾米莉,联手救下它的英德士兵······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些人有的幸存,有的死了。战争带给各国人民的苦难都一样。像英德士兵联手救下乔伊时,每一句话其实都表现出了他们对生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所以他们才会对在无人区幸存下来的乔伊施以援手。被带回军营的乔伊即将被打死的时候,艾尔伯特奇迹般的与之相逢,这一幕感动所有在场的士兵们,在轰隆作响的战场中,我们仿佛听到了爱的赞歌。他们的友谊穿越战火,跨越海峡,无惧生死危难仍然笃定如初。此时,艾尔伯特当时那看似脆弱的承诺终于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