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人事制度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6: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干部人事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干部人事制度

篇1

一、加强机制建设,严格干部管理。

几年来,我局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入手,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努力构建竞争型的工作环境,先后探索、引入了三个机制,着力提升队伍建设的源动力。

一是竞争机制。xx年,为了建立干部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用人竞争环境,我局首次推行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聘任制,原创:对全局中层职务岗位实行了竞争上岗,到目前,已先后进行4次,在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工作中,局党委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制定了严密的工作程序,坚持任人唯贤,对有能力、群众公认的干部,坚决予以提拔使用;对能力差、工作责任心不强、群众公认度低的,坚决撤换,不论资排辈。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的实施,有效地解决过去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变过去的组织上要为我要干,并使一批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走上了中层岗位,优化了中层干部的人员结构。

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我局中层干部的平均年龄由xx年的47岁下降到现在的36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由原来的56%,上升到96%;通过几年的竞争上岗,中层干部中已普遍树立了平和“下岗”的意识,营造了择优汰劣、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

二是交流机制。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在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的同时,我局针对干部管理中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用人不活、流动不快的问题,采取局所联动、城乡联动、优化组合的干部交流机制,在一般干部中实行了双向选择。在一般干部双向选择中,坚持按级负责的原则,由科、所长决定聘用一般干部人选,局领导不出面干涉,同时规定在双向选择中每个单位的人员交流比例不小于10%,凡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满6年的必须交流;对在双向选择中未被聘用的落聘人员,按待聘处理,并加大了对待岗人员惩处的力度,即:待岗人员在待岗期间不享受任何奖金,职务、级别两项工资发70%,若一年期满仍未被聘用的将按规定予以辞退。

双向选择聘用制实施后,广大干部普遍增强了危机感和紧迫感,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普遍增强,过去那种大事不犯,小事不断的人少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少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激励机制。几年来,我局逐步建立了一套干部考核奖励机制。每年年初分局对各科(室)和工商所提出工作目标,并制订岗位目标责任制。各科(室)所都对任务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特别是去年工商所对内部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实行责任片区管理模式,并健立了任务目标分解到组、分解到人,考核到组、考到人的管理机制,加强日常考核,考核结果与奖金、评先挂钩,努力从机制上解决原来在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真正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目标,以达到奖勤罚懒的目的。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干部行为。

近年来,我局在严格执行国家局“六项禁令”、省局“二十条规定”等制度的基础上,从修定和完善制度入手,通过制度来规范约束干部职工的行为。1、建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先后制定、完善了干部岗位聘任、岗位目标责任、请销假、车辆管理、学习、会议、首问责任、政务承诺等21项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用制度来规范约束干部职工的行为。2、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班子及成员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应负的责任,年初逐级签订廉政责任书,每月进行一次党风廉政教育,每年召开一次科所长述廉会,有效地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的贯彻落实,促进干部作风建设和工商管理职能到位。3、推行未位警示制。为了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xx年,我局按照杭州市工商局的统一部署,在全局公务员中推行了未位警示制,把未位警示制与责任目标考核、公务员年度考核结合起来,通过日常考核、半年、年度考核,按照一定的程序,在全局公务员中产生1—3名未位;对分局未位我们认真做好教育和惩戒工作,一是进行为期1周的培训。二是考核奖减半发给。三是指定专人帮教。未位警示的实行,在干部中引起了较大的震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4、完善督查机制。一是实现督查体制的网络化。分局、所两级向社会各界聘请了富有经验、责任心强的义务监督员50余人,同时在系统内部建立纪律作风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明查暗访。形成了局所联动,内查外督的强有力督查网络。二是实现督查工作的制度化。建立了督查工作定期汇报分析制度、督查情况通报制度、监督员会议制度、明查暗访制度,以制度促行督查工作的落实。三是实现督查工作的经常化。原创:经常性的监督检查,既是各项措施和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可靠保证,又是促进干部作风建设的有效措施。分局在督查工作经常化上做到了三个结合:综合督查和重点督查相结合;定期督查与随机督查相结合;内部督查和外部督查相结合。

一系列制度的推行,有效地规范了干部职工的日常行为,转变了干部队伍的作风,为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加强科学考核,规范评价机制。

几年来,我局在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每年结合公务员年度考核、未位警示制和责任目标考核,按照客观、公正、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把民主测评、业务工作、自身建设作为干部个人考核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考核总分为100分,采取加分制和累计扣分制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其中民主测评占20分、业务工作40分、自身建设40分。民主测评,以局机关、工商所为单位,按“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干部之间的民主测评,按比例计算测评分数;业务工作,由各所根据年初制定的责任片区考核内容,年底组织考核,根据单位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考核到片区或个人的,按片区或个人的考核结果),按比例计算分数。干部自身建设,分参加学习、遵纪守法、团结协作三个方面,由局机关职能科室和各所平时掌握,每半年和年底进行一次汇总。综合三项分数,计算个人得分。个人得分,与奖金挂钩,与评选优秀公务员、先进个人挂钩,与未位警示挂钩。

篇2

一、从制度入手,推动竞争上岗工作的规范化

一是完善竞岗方案。自1997年开始逐步推行竞争上岗工作后,1998年,厦门市就召开经验交流会,对竞争上岗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对进一步开展工作做出部署。2005年,制定了《厦门市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办法》,对竞争上岗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基本要求进行规范,明确竞争上岗各环节的操作要求。2012年,再次下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机关竞争上岗工作的通知》,加大竞争上岗工作力度,扩大竞争上岗比例,从而使竞争上岗方案更加完善。

二是加强指导把关。厦门市在三个关口上加强了工作的指导。一把方案关。各单位的竞争上岗实施方案须经市、区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对程序不规范和条件设置不合理的予以纠正。通过审核方案,防止竞争上岗工作的随意性,确保竞争上岗工作的公平、公正和规范有序开展;二把比例关。2012年,厦门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明确规定市级党政机关新提拔的处级领导干部中,通过竞争上岗方式产生的不少于50%,未按要求提拔任用干部的,不予审批;三把职数关。建立职位职数审核制度。公务员主管部门事先审核拟开展竞争上岗工作单位的职位职数,保证竞争上岗工作在核定的职数限额内进行。

三是完善配套措施。公务员主管部门在竞争上岗工作中采取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如建立计划报送制度,要求各区、市直各部门每年对处级领导职位的人员配备情况进行摸底,根据职位空缺情况,每年的一月份报送下一年度的竞争上岗计划,这一规定增强了各机关开展竞争上岗工作的计划性和责任感。此外,还建立试用期制度、任期制度等。

二、在促进工作科学化方面做到五方面结合

一是考试办法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在竞争上岗笔试和面试中,注重统一性和多样性,做到有统有分。对综合性职位,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减少考试成本,减轻单位负担。命题突出调研综合、办文办事、文字表达等实际能力的考察。对专业性职位由各个单位根据单位工作职责和岗位要求,围绕“素质竞岗、能力竞岗、实绩竞岗”和“干什么、考什么”原则,自主命题,自行组织。面试形式采取多样化,以结构化面试为主,也有演讲答辩、交流式面试等。有集体面试,也有单个面试。通过改进考试办法,提高命题科学性,从而实现选人用人的科学性。

二是综合评价定性与定量结合。竞争上岗名次,最终取决于综合评价结果。评价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定量到定性。既笔试、面试、民主测评量化,考察定性,最后由党委根据综合成绩和考察情况,集体研究确定人选。这种由定量到定性的综合评价办法,可避免单纯以成绩取人,有利于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量才任用;另一种办法就是全部量化评价。包括考察环节,也是由党委听取考察情况汇报后,量化打分,平均分即是考察分。笔试、面试、民主测评分加上考察分得出竞岗者的综合得分,再由高分到低分决定人选。这种全部量化的做法,较好充分体现公平,可避免“暗箱操作”,个别领导说了算。

三是竞争职务领导与非领导结合。竞争上岗工作开展初期,实施范围仅限空缺的处级领导职位。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不少单位尝到了竞争上岗带来的甜头,主动要求扩大范围。一些条件成熟的单位不仅在机关中层处科级领导职务中开展,对部分非领导职务也进行竞争上岗,使竞争上岗面拓宽,并逐步成为一种常态。

四是竞争方式职位与职级结合。我们根据各单位岗位和人员的具体情况,指导各单位采用竞争具体职位与同一职级相结合的办法。职位较少,专业性较强的岗位,一般采用职位竞争。对职位较多、岗位特殊性差别不大,竞争对象多的情况,我们采用职级竞争,即只公布竞争的职级职数,在通过考试测评考察产生人选后,由党委根据名次、个人综合素质和业务专长集体研究确定具体职位的任职人选,避免了竞岗报名某职位扎堆或人数不足,以及“强强相争强者下,弱弱相争弱者上”的局面,做到人岗匹配。

五是竞争范围机关系统内外结合。竞争上岗为主在机关内部进行,但有些职位机关符合条件的人选不足,这就需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从机关所属单位或系统外寻找条件符合的人选。如区机关一些中层职位需要有一线工作经验的干部来担任,让镇街干部来参加竞岗,就是一种选择。

三、在组织保障上确保竞争上岗工作有序化

一是注重宣传发动。针对少数人认为的“竞争上岗是形式,想要谁上领导定”、“竞争上了伤和气,竞争不上丢面子”等片面认识和思想顾虑,通过召开会议,印发宣传材料等进行思想发动,统一认识,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各单位竞争上岗前也都召开动员会,讲明目的意义,调动广大干部竞争上岗积极性,主动站出来接受组织考验和挑选。

二是健全组织机构。各级机关在组织竞争上岗工作过程中,普遍建立领导小组,落实分工,明确责任,加强协调保障。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为主负责,具体运作,确保工作到位。每次竞争上岗工作前,还对组织人事干部进行竞争上岗工作专题培训,确保工作健康开展。

篇3

1、公示对象:经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委(党组)或市委组织部集体研究之后,除特殊岗位外,拟提拔任用或聘任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不含非领导职务),都应列为公示对象。

2、公示范围:拟提拔任用或拟聘任的县处级领导干部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公示;市直各部门内设机构、下属事业单位和中卫市城区10个乡镇拟提拔任用或拟聘任的科级领导干部在本人现工作单位或系统内、乡镇(街道办事处)进行公示。

3、公示的程序:党委常委会议或党委(党组)会议或市委组织部部务会议研究确定拟任人选后,以党委(党组)的名义进行公示,由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或政治部(处)负责实施。

4、公示的方式:公示一般采取公告,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在部门(单位)或系统内公示的,可采取发公示通知或会议公布、张榜公告等形式向本单位的群众公示。

5、公示的主要内容:公示对象的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学历、出生时间、现任职务、拟任职务;接受群众反映问题的方式、时间、地点、联系电话号码等。

6、公示期限:公示时间一般为7天。

7、听取意见的方式:公示公告后,任何个人或组织均可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公示对象在思想品德、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或公示的内容与本人基本情况不相符合的问题,采取写信、面谈或打电话的方式,具名向组织部门或党委(党组)负责同志反映。

篇4

目的 了解捕杀人员禽流感知识、态度、行为(kap)以及禽流感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作准备。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部分捕杀人员进行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捕杀人员总体上对禽流感知识缺乏了解,平均得分为10.7分,最低0分,最高14.2分。年龄、文化程度是其影响因素,性别、月收入及居住时间均与禽流感相关知识无关。11.3%的人在捕杀过程中未做好个人防护,尤其是隔离衣、口罩、护目镜的使用情况较差。日常生活中接触禽肉后,无正确洗手习惯。大多数人生病后,首选自己买药、自行治疗。被调查人群对禽流感持漠然态度。结论 应在重点人群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禽流感相关知识的风险传播,并引导他们的生活、生产习惯。

【关键词】  禽流感;捕杀人员;知识、态度、行为

survey of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towards birdflu in people contact with poutries in guangzhou city.

lu deng-qiu, liu yu-fei, he ai-hua, et al.

fanyu district xinzao hospital, guangzhou 511400, guangdong, p. r.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kap of birdflu among the workers slaughtering and handling poutries.  methods  questionaire survey was made to the workers exposed to poutires and their kap of birdflu was surveyed.  results  the average score of kap was 10.7 and the lowest was 0 and the higest was 14.2. the factors of age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were associated with birdflu kap, while that of sex, income and duration of living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birdflu kap. there 11.3% of them were without protection during slaughtering and capturing poutries, and the isolating clothes, mouth mask and spectales were either not used or incorrectly used. most of the workers were without washing their hand in a correct way and they would go to the pharmacy to get otc when falling ill.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be carried to spread birdflu knowledge among target population and enhance their self-protection awareness.

    key words:birdflu; workers slaughtering and capturing poutries;konwledge; attitude;practice

    目前,高致病性禽流感被列为我国人畜共患重大传染病[1]。广州市番禺区某鸭场于2007年9月被确认发生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疫区范围内的家禽进行了捕杀。为了解捕杀人员禽流感知识、态度、行为(kap)方面的情况,找出禽流感防控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作准备,于2007年10月对捕杀人员进行了kap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整群抽取参与某镇家禽捕杀人员350人,实际调查283人。

1.2 问卷设计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经过查阅文献、预调查后确定。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禽流感kap方面的问题。

1.3  调查方法 

调查员在调查前进行问卷相关知识和访谈技巧培训。采用现场面对面的询问方法收集资料。

1.4 统计学分析 

资料采用epi 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和逻辑检错程序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 11.5软件进行分析,检验水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调查对象60.4%为30~49岁的中青年,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39.7岁。85.9%为男性,14.1%为女性。调查对象文化程度以小学至高中为主,78.8%的捕杀者为本地居民,且46.7%为农民;46.2%的捕杀者平均月收入小于1 000元,40.7%月收入在1 000~2 000之间,月收入大于4 000元者占5.8%。37.9%的捕杀者饮食习惯为每周食用2~3次禽类,食用的禽类70.8%来自市场上已宰杀处理的“光鸡”。

2.2  对禽流感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2.2.1  禽流感知识得分 

有15个问题涉及禽流感相关知识,其中包括多选题。每道题答对者得1分,答错或不知道者为0分,多选题以全部选对计1分,累计满分为15分。被调查者禽流感平均得分为10.7分,最低0分,最高14.2分。11.3%的被调查者对禽流感知识掌握情况较差(9分以下),23.3%的捕杀者知识掌握情况较好(12分以上)。得分情况随年龄增长递减,60岁以上者得分最低(平均9.9分),且年龄组得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男性平均得分10.8分,女性平均10.4分,二者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经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文化程度(p=0.016),文化程度越高,知识掌握情况越好;个人平均月收入、在当地居住时间均与得分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2 禽流感传播途径、预防知识及其他常识掌握情况

 

283名捕杀者中262人回答禽流感是传染病,占92.6%。11.3%的人认为儿童和老年人是禽流感的易感人群。对禽流感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的有103人(36.4%)。60.4%的被调查者认为禽流感病毒已经在人与人之间传播,28.6%的人不认为与人禽流感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员为感染禽流感的高危人群,14.5%的人不认为捕杀人员为高危人群。8.1%的人认为吃未煮熟的禽肉、蛋不可能感染禽流感,8.2%的人不知道加工、贩运病、死禽有可能感染禽流感。

  

被调查对象正确回答徒手宰杀病禽、徒手清洗/拔毛病死禽有危险的比例较高,分别为90.1%和88.7%。80.9%的调查对象认为接触病死禽粪便有危险。35.0%的人认为目前有针对人禽流感的特效药物,90%以上的人知道患人禽流感后可有发热表现,但50.5%的人不知道还有肺炎表现;仅26.2%的人知道广东省曾发生过人禽流感病例。

2.3 与禽流感相关的行为

2.3.1 个人防护 

11.3%的人在捕杀过程中未做好个人防护,主要原因为因天气太热、身体不适而未使用防护设备(占72.4%),其次为自信自己不会感染禽流感(20.7%)、防护装备质量差,使用时自行损坏(10.3%)、未得到防护设备(6.9%)。68.8%的捕杀者在捕杀过程中接触到禽类或其排泄物。其中手套、水鞋的使用情况:手套、水鞋的使用情况较好,81.4%和88.9%的人全程均戴手套、穿水鞋作业,14.3%的人在捕杀中途因手套自行损坏而暴露,30人中途曾摘去手套、5人曾脱去水鞋作业, 1人全程均未戴手套、未穿水鞋;口罩的使用情况:69.2%的捕杀者可全程戴口罩作业,但10.0%的人中途曾露出口鼻作业,14.0%的人作业未结束即丢弃口罩;隔离衣的使用情况:76.3%的人全程均穿隔离衣,7.5%的人中途曾脱去隔离衣作业,17.9%的人因隔离衣自行损坏而脱去隔离衣,5人全程均未穿隔离衣;护目镜的使用情况:65.8%的人全程均戴护目镜,14.7%的人中途曾摘去护目镜作业,14.0%的人因护目镜自行损坏而未戴,12人全程均未戴护目镜。

2.3.2  就医行为 

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后,33.3%的人首选自己先买药吃,未能控制去附近诊所就医;24.5%的人首选自己先买药吃,未能控制则去正规医院就医; 4.3%的人选择去附近诊所治疗;32.1%的人首选去正规医院就医。

2.3.3  洗手习惯 

78.6%的人接触家禽或禽肉后,几乎每次都洗手,但18.6%的人仅用水冲洗。55.9%的人用肥皂洗手,25.5%的人用洗手液洗手。

2.3.4  获取知识 

被调查者禽流感知识获得渠道依次为电视(86.2%)、报纸(59.9%)、广播(41.1%)、宣传栏(40.8%)、听身边的人说(36.5%)、医生(35.5%)、杂志(32.6%)、网络(29.1%)、海报小册子(24.1%)。

2.4  对禽流感的态度 

35.5%的人发现病死禽后的态度为丢弃。55.9%的人没有考虑过禽流感与自己的关系,22.6%的人认为禽流感与自己无关,其中家禽养殖者中19.2%认为禽流感与己无关。

    37.4%的人不害怕感染禽流感,22.9%的人认为政府禁止在农贸市场卖活禽,实行定点屠宰不可行。大多数人对政府实施医学观察表示配合,但22.8%的人认为政府没有必要实施医学观察,其中2.1%的人表示不配合医学观察。

3  讨论

3.1  与禽流感相关的知识和态度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捕杀人员对禽流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较差,甚至有错误的认识。年龄、文化程度与认知有关,性别、月收入、居住时间均与认知程度无关。捕杀者对禽流感的传播途径知识是盲点,这势必影响他们对禽流感的态度和行为。

3.2  与禽流感相关的高危行为 

捕杀人员作业过程中,手套、水鞋的使用情况较好,但隔离衣、口罩、护目镜的使用情况较差。原因之一是未选择适当的捕杀时间(在当日中午实施捕杀),使捕杀人员在防护状态下难耐高温,进而使防护失效;原因之二是未准备充足的防护用品,捕杀人员在防护用品自行损坏的情况下,未能及时补充;原因之三是捕杀人员在未得到防护用品的情况下即开始作业。此外,部分捕杀人员无正确洗手习惯,洗手仅是心里安慰,未能真正达到洗手的目的;生病后缺乏就医意识,绝大多数人首选自己买药、自行治疗。

3.3  与禽流感相关的态度 

本次调查显示,禽流感在被调查人群中是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大多数人认为禽流感与己无关,发现病死禽后无向相关部门报告意识,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1],且部分人对政府实施定点屠宰禽类、医学观察等不予支持。

3.4  干预工作建议 

①禽流感是人畜共患病,从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现病死禽、防护等各个环节均需要给予指导,这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的介入和配合,才能提高防病意识及依从性等。②禽流感健康教育或风险传播的重点对象应是知识层次较低人群。应充分发挥村领导、电视广播的作用,针对该人群展开相应的综合干预,并与各种职业培训活动有机结合起来,③在今后类似的捕杀活动中,应注意选择捕杀时间、准备充足的、质量有保证的防护用品[2]。本次调查中,尽管捕杀人员防护不到位,甚至个别人员根本未做防护,也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者,这为今后既能节约资源,又能有效防护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④卫生工作者应有超前意识,对药店的管理应先行一步,协助有关部门制定药店的应急预案等。此外,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对诊所的管理和培训,提高诊所发现和报告异常情况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完善 制度 设置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建立符合人道主义要求,人道主义思潮重视人的价值,提倡关心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一、刑事被害人补偿的机构设置

国家应当设立统一的补偿机构来支付刑事被害之补偿金,并且经过裁决的补偿金额由该机构负责进行审核及支付。有观点认为刑事被害人补偿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救济形式,没有必要再成立一个专门的补偿局或补偿委员会,而民政局具有主管社会行政事务职能,可以同时负责补偿刑事被害人,该观点认为应当在民政局下设一个刑事被害人补偿处,专门处理对刑事被害人的补偿金的给付工作[1]。笔者不完全赞同这种观点,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笔者认为确定法院为补偿机构即可,增设一个专门的补偿委员会机构会导致成本过高,对于被害人的补偿申请,应当由最初审理刑事案件的合议庭进行审核和批准,补偿申请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存在为前提,该合议庭通过对刑事部分的审理即已经大体掌握了被害人与犯罪人的责任分担,被害人是否符合补偿条件、被告人有无赔偿能力、该不该赔以及该赔多少等情况已经明了,这样可以提高补偿效率,体现党和政府以及司法机关的人文关怀,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国家刑事政策。

二、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的程序设计

在国家责任的理念支撑下,刑事补偿程序应当体现出公平、便捷、救济的原则。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的程序主要包括权利告知、申请、调查和决定三个主要步骤。为解决某些被害人及其家属的紧急困难,保障其请求权得以真正实现,应规定先予支付程序和不服决定的救济程序;同时,为了防止被害人通过申请国家补偿获取不法利益,应严格审查、规范运作,对重大、疑难案件设置听证程序。

1.权利告知。法院应当告知被害人有提出补偿的权利。

2.申请。申请人应当在被侵害后的1年内以书面形式向最初审理刑事案件的合议庭提出申请,如果申请期限超过3年则丧失申请资格。这一点借鉴了日本刑事被害人申请的时效为发生犯罪被害后7年或得知犯罪被害发生后的2年的规定。被害人重伤或死亡的则由其近亲属报案,这是申请补偿的前提条件。

3.调查。最初审理刑事案件的合议庭收到被害人补偿申请后,及时审查补偿申请人的补偿条件,即主体性条件、实体性条件和程序性条件。对于申请不符合规定程序或有关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确定合理补正日期;逾期不予补正或补正不全,不符合受理要求的,应当裁定驳回。

4.决定。合议庭对于补偿申请经审查认为有理由的,应当做出补偿裁定,并确定补偿金额及支付方式;认为理由不充分的,做出不予补偿的裁定。合议庭对于补偿申请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个月内做出裁定。申请人不服补偿裁定的,在10日之内向补偿复议机构即上一级法院的赔偿与补偿委员会申请复议,补偿复议机构须在接到复议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最终裁定。

5.先行支付。补偿机构受理申请后,当无法确知犯罪人或者被害人的伤害程度而不能做出补偿决定而被害人的生活状况因受害而极度恶化或被害人急需抢救治疗费用时,补偿机构有权在审核核实后作出先行支付的决定。如果申请人的补偿申请被驳回或者先行支付的补偿金高于补偿决定所确定的金额,申请人应将其不当获得的部分返还。

6.补偿金的追偿。补偿机构在付给被害人补偿金后,应对其他负有赔偿责任的人或单位有赔偿能力而没有赔偿的人在赔偿金的范围内进行追偿。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是一项重要的人权保障制度和救助制度。只有一个兼具人文性、救济性和可操作性的程序设计,才能顺利实现对刑事被害人进行救济上这一终极目的。

三、刑事被害人补偿资金的来源与管理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成败与否的关键就是补偿资金问题,这也是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核心问题,只有切实解决资金来源的问题,才能有效保障这一制度的顺利进行。补偿资金首先应当来源于国家预算,主要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提供,二是来源于其他社会资金。“其他社会资金”包括:(1)监狱生产收入。国家对监狱体制进行以“全额保证,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为目标的改革,这意味着随着国家对监狱保障水平的提高,监狱生产收入会逐步上缴国家财政,然后从中提取一部分充实到国家补偿经费中去补偿受害人,而不再直接用于补充监狱经费。(2)专项提取。公证人员、律师及其他法律援助工作者应当支持被害人补偿工作的开展,可以从公证人员每年所收取的公证费用以及律师每年所缴的管理费中抽取部分作为补偿经费[2]。(3)社会捐助。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出发点是被害人的合法权利,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项慈善事业,个人和法人甚至是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援助无疑是补偿资金的重要来源。(4) 犯罪人因犯罪行为所获得的利益及其犯罪前的财产依法没收和变卖所得。(5)依照法律上交国库的无主财产的一部分等等。此外建立刑事保险制度和重视财产保全制度的使用等以保障补偿资金的来源也是可行的[3]。

参考文献:

[1]宋魏.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构建的制约因素及破解之策[J].江淮论坛,2009(3).

篇6

以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

落实中央《决定》精神,加强计划生育队伍特别是区镇两级队伍建设,配合机构改革,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路子,稳定计生干部队伍,通过建章立制、竞争上岗、择优劣汰、奖优罚劣,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计划生育干部队伍。

二、改革目的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努力实现计划生

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根本转变,将计划生育工作由“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广大群众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我区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三、改革范围

这次计划生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范围为全区各镇办和

区计生局及其二级事业单位。

四、主要内容

1、保持区、镇、村计生干部队伍稳定。要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爱护计划生育干部,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对在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计划生育干部,要提拔重用。在机构改革中,区镇计划生育机构不撤,人员不减,区计生局和服务站,区流动办、区协会保持相对稳定,各镇办设置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和服务站,保证行政执法所必需的公务员职数,确保队伍稳定,各镇计生办和服务站设置编制不变,财政拨款渠道不变,村级确保有一名计划生育专干,享受村主任待遇,报酬列入镇财政预算,配齐配强计划生育中心户长并落实好职责和报酬。每20户设立一个中心户长,补贴每月不少于10元。

2、区、镇计划生育干部实行层层聘任制。按照《*区区级机构改革方案》精神,根据编制及工作需要定岗、定责、定员、定工资待遇。在局机关和流动办、协会先由局长(主任、会长)聘科长,科长根据岗位聘科员。待聘人员控制在1%以内,凡连续两次待聘者,实行离岗培训或辞退。区宣技站实行聘约化管理,按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管理有关规定,确定职位后,以职位竞争上岗,落聘者培训学习或业务进修,参加第二年聘任,连续两年落聘者予以辞退或分流。第一年落聘者,发原工资的70%。同时,推行计划生育失误待岗制,对计生工作麻痹大意、责任心不强、底子不清、工作措施不力、流于形式、完不成工作任务,造成工作局面相对被动的,进行待岗,待岗期间扣除本人月工资5%,不享受任何福利待遇,并将此作为个人年终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因工作有重大失误、虚报统计数据、瞒报工作状况、硬件质量指标不能达标,被省、市、区计生部门通报批评,对区计生工作造成恶劣影响的,对其进行告诫谈话,限期整改,仍无明显进步的,由本人提出辞职。

3、村级计生专干按照自愿报名、村级推荐、乡镇考察、区上统一考试、择优录取、集中培训、持证上岗的程序进行录用。严把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入口关”,全面推行公开竞争制度,公开、公正地选拔计划生育干部,不断优化计划生育工部队伍的文化水平,专业技能结构。严格条件,村专干年龄要求40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本人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模范执行者,村专干由区、镇两级管理,工资由镇财政列支。村专干全面负责全村计划生育各项工作,每半年由区、镇联合检查考核一次,实行量化考核、连续考核,成绩优异者积极向镇计生办充实,成绩落后工作有重大失误者免去村专干职务。

4、建立*区计划生育考核干部人员档案库。对全区151个行政村计生专干及区、镇计生部门人员逐人建立档案卡,实行微机化管理。对在工作中突出或在抽查考核中失职的,将结果及时记入个人档案,以此作为年终评选先进个人的依据。

5、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拟定区镇计划生育干部聘任制实施细则和技术服务人员聘约化管理实施细则,按照村级计划生育专干“区聘镇管村用”试点方案,全面部署计划生育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定期了解改革工作进展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指导,逐步在全区计划生育干部中建立重成绩、重贡献、奖优罚劣的分配激励机制,促进全区计划生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五、几点要求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是做

好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大举措。各级党委、政府务必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这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各级都要成立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政府主要领导及党委、政府主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抓好改革工作的组织、协调、督查工作,及时解决改革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这项工作健康顺利开展。

篇7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做法已有10多年的历史,并于2005年被制度化在公务员法中,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党组选拔部门内设机构司局级副职及以下职务领导干部的选项手段之一。这项改革措施或制度实施至今日效果如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儿,即基于不同立场就会有不同的看法。“赛先生”(科学,science)和“德先生”(民主,democracy)对此就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试图从他们两位的不同视角考察这项干部选拔制度改革举措,谈一些基本看法。

赛先生关注的主要是制度实施的效率性和科学性

科学管理关注的主要是制度实施的效率性和科学性,即制度实施成本的高低以及制度实施达成目的情况如何,当然还有制度实施技术手段的科学性等内容。所以赛先生认为,与传统干部选拔制度相比,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的实施成本是相当高的,无论是财政成本还是时间成本甚至领导干部精力耗费都是如此,选十几个干部有的地方耗费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是常有的事儿,耗时太长,花费几个月的时间也不稀罕,把大家搞得精疲力尽,甚至觉得没有意思。所以从科学管理视角考察这项制度改革,有人认为费时费力费钱不值得,甚至觉得这是劳民伤财,还是传统方式简单的好。持有这种看法的人基本上与赛先生站在了一个立场上。

另外,赛先生还认为,考试的内容与岗位所要求的能力二者之间应该具有直接联系,于是他对现实中的做法是否实现这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提出质疑,也就是说考高分的人是否就具备这个岗位所要求的能力,是否就能胜任这份工作和这个职务。鉴于这10多年有的地方通过公开选拔或者竞争上岗方式选上来的领导干部,有些人觉得这样选上来的干部并不十分理想,甚至还不如传统方式选上来的干部能干,有些通过公开选拔或者竞争上岗被选上来的干部也觉得这些考试的内容虽然可能增加了自己的一些知识但对工作无太大益处,因此大家就对这项制度的改革选拔人才之目的产生了很大的疑问,直至质疑这项制度改革的科学性。这些疑问都与赛先生的看法基本上保持一致。

上述这些问题,从科学管理的角度看都具有合理性,都是对现实存在的真实反映,也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就会“高举”赛先生(科学管理)这面旗帜批评甚至否定这项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成果。但不管怎样,赛先生认为,改改革者和大众都应该面对这些问题,并努力在这些方面有所完善,这些问题都属于科学领域的问题,虽不能彻底杜绝但都可以从科学的角度部分加以解决或者部分加以改进。

我们再来看看德先生的观点。德先生的关注点不同于赛先生的关注点,他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制度改革的公开性和平等性方面而非效率性和科学性方面。德先生认为,在民的宪法原则(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归人民所有)向人们宣示了公职属于全体人民,不属于个别人,也不属于特定阶层或者特定团体中的那些人,公职是向全体国民开放的,任何符合公职资格要求的人都有权参加公职的竞争。而传统的干部选拔方式基本是“黑箱操作”,未能给多数人提供平等竞争公职的机会,这与现代民主政治的理论和观点背道而驰,不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性要求。

基于此,德先生认为,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制度改革给符合资格要求的公民提供了平等竞争公职的机会,这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取向保持一致,具有极大的政治合理性和政治合法性。当然,德先生同时也认为,这项制度改革在贯彻公开性和平等性方面并不彻底,有些环节甚至直接就回归到传统干部选拔的做法上去了,所以就有了人员“内定”、“走过场”、“关系”等等质疑性的说法,这也是改革的不彻底性带来的一种必然结果,再加之“拉票”、“贿选”、“找门子”等违规现象的多发,使得这项改革的可信度大大降低,结果如同科学管理视角一样使得人们对这项改革的质疑或者抨击之声不绝于耳。但德先生认为,同样道理,问题所在的这些方面是可以从民主政治的角度加以改进或完善的。

如何在两种价值诉求之间谋求均衡

赛先生和德先生的看法显示出科学管理和民主政治具有不同的价值诉求,并且这两种价值诉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紧张关系,在改革中表现出对一种价值诉求的偏向或偏好,就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损伤或损害另一种价值诉求,即照顾了效率性和科学性可能损害公开性和平等性,反之亦然。人们对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干部制度改革提出的一些质疑或批评,大体上都是未能全面地体现这两种价值之结果。我们需要在两种价值诉求之间谋求均衡,这考验着政治改革家们的智慧、理性和艺术。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制度改革只是在我国政治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的既定框架内展开,不可避免地受制于这种既定框架,改革效果也会受到这种既定框架的影响。

中国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当今,不失时机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一种明智之举,因为从执政的角度看,执政党在政治上取得合法性远较在经济上取得合法性的意义更为重大,也更为迫切。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正是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其政治意义远大于其科学意义,如何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公开性和平等性的价值诉求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贯彻到底,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的实施中进一步提高其公开性程度和平等性程度,激励更多符合条件的人积极地参与到公职竞争当中,同时在科学管理的效率性和科学性诉求方面进行改进,祛除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当中的那些非科学做法,激励更多的党政机关在干部选拔中采取这种做法,是我们未来继续推进这项改革的基本方向。

篇8

关键词:手足口病;儿童家长;健康教育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412688009Y)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自1957年于新西兰首次报道以来,已在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过大规模流行,蔓延趋势仍在扩展,我国多个省份也出现疫情[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通过粪-口途径和呼吸道传播引起,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发病高峰在夏秋季。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危及生命。由于本病的传染性较强,又缺乏有效的疫苗预防,故增加民众防范意识,早期发现、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调查苏州市几所托幼机构中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生情况,并通过系列宣教活动比较家长对该病的认知度变化,为今后更为有效地开展手足口病家长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分别在苏州市相城、虎丘、沧浪三个区内选取规模较大的一家幼儿园,以该园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以自愿参与为原则,最终获取有效的家长样本数为326人。

1.2方法

1.2.1测量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与儿童关系,儿童是否发生过手足口病,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如疾病病原体、临床表现、高发人群和高发季节、传播途径及传染性等),以及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等。

1.2.2调查方法 4名经培训的课题组大学生和1名心理咨询老师完成问卷调查,采用以幼儿园班级为单位测试,在知情同意情况下,儿童家长独立完成问卷填写,当场回收。有效问卷326份,有效问卷率95%。

1.2.3干预方法 在幼儿园园长的组织下,课题组成员为家长进行手足口病的宣教,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和疾病的图片展示,使家长对该病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并通过免费赠送带有特殊标记的口罩和发放宣传资料,对包括手足口病在内的多种儿童常见病,如腹泻、呼吸道感染、水痘、猩红热等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一个月,再次评价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知状况及此次活动的意义。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录入数据,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和χ2检验,P

2 结果

2.1调查样本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的家长数326人,其中父母辈占76.7%,祖辈占23%,保姆占0.3%。家中小儿曾患手足口病的有45人,占调查人数的13.5%。表明该病的发病率较高。

2.2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情况 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情况见表1,结果表明家长对手足口病一般知识有所了解,但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表1 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回答正确率

2.3家长手足口病知识的来源途径 调查家长中67.8%表示曾接受过幼儿园方面的宣教,60.4%的家长曾主动查找相关资料,其中父母辈比祖父母辈主动查找资料率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5.198,P=0.023)。

2.4干预前后家长认知度变化 通过专业儿科老师的讲座和发放宣传资料后,家长们对手足口病知识掌握情况见表2,结果表明干预前后家长认知水平显著提高。家长认为此次活动很有必要的占35.3%,有必要占60.4%,没有必要仅为3.7%。

表2 干预前后家长知识水平的变化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就苏州地区既往报道,仅2009年4~8月期间病例数为8158例,占全年总例数65.84%。2011~2013年苏州相城区某镇发病儿童315人[2]。而本次调查中,13.5%的家庭中有儿童曾患手足口病,表明目前该病的发病率仍较高,不容忽视。

尽管通过园方的宣传及媒体网络的报道,部分家长对手足口病已不陌生,但问卷调查表明,家长对病原体、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如何有效预防仍不完全清楚,尤其祖父母辈们因获悉知识途径有限,对该病知晓情况不及父母辈。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肠道病毒,传染性强,儿童频繁的手-口动作增加了感染几率,而且临床对于该病毒也缺乏特异性药物和疫苗,因此针对本病主要的护理措施在于有效预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人们提升对疾病的相关知识。围绕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发病机理、临床症状、治疗护理方法、预防措施,开展系统全面的健康知识教育,重c教育有效阻断传播途径的方法、如何做到疾病的早期发现以及发病后的日常护理等[3]。防止疾病传播与流行仅仅在住院期间依靠护士采取消毒隔离是远远不够的。

本课题围绕健康教育目的,通过病例示教,生动图片,深入浅出的讲解,耐心地回答疑惑,让家长较为系统了解疾病发生的每一环节,重点教育如何预防、切断传播途径,配合发放的宣传材料,使家长掌握一些常用的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的预防方法,并免费赠送带有特殊标记的口罩,让儿童到人多、空气不流通处或有感冒人群中主动佩戴,减少交叉感染。干预的结果令人满意,干预前后,家长中完全了解的人数增加,仍不清楚的仅为0.3%。家长们普遍认为此次活动有意义,希望今后能经常开展。

总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家长认知水平,对有效降低儿童手足口病及其它常见病有一定意义。但此次干预人群有限,对降低整个地区发病率微乎其微,今后有必要在总结前期经验基础上,不断扩大宣教覆盖面,动员全社会参与共同关心儿童,保障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连森,毕振强,房玉英,等.2008年山东省手足口病流行学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19):45-47.

篇9

一、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确保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以往,干部的选拔任用,大多是由领导班子提名、组织人事部门考核来完成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严谨、规范,但不可避免地带有视野窄、渠道单一的缺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保证德才兼备、年轻有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我们决定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公开选拔科级干部。按照局党委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处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实施办法》,编制了科级岗位职位说明书,将我处内设机构、下设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以文件的形式予以公布,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参加。经过深入动员,全处人员参加竞职的热情高涨,有近50名同志积极报了名。通过资格审查,10月15日,符合条件的35名竞职人员,在有科级干部、高职人员、群众代表参加的竞职演讲会上进行了竞职演讲,在规定时间内,这些参加竞职人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讲工作思路,讲自身优长、讲任职目标和措施,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才华:老同志在丰富的工作经验方面显示了优势;年轻同志在意识、观念上表现出了创新精神;善于管理的同志讲得头头是道;技术拔尖的同志说得句句在理。一个个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同志露出了才华横溢的“庐山真面目”。今年30岁的××,调来我处工作不到一年,按惯例,他是很难进入科级领导岗位的。但是,公开竞职为他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他以自己的管理设想、办公自动化构想及新颖的工作思路,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赞赏,获得了演讲考评最高分。最终,他被任命为副科长。通过这次公开竞职,像富有爱岗敬业精神的××、任劳任怨的××、专业技术精湛的××、工作泼辣、敢闯敢干的××、管理经验丰富的××等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了科级领导岗位,为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二、变“独角戏”为“集体舞”,发动群众献计献策

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聪明才智。群众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动力和源泉。只有充分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保证广大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充分得到行使,科级干部的竞职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择优,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此,我们在科级干部的竞职工作中,改变了过去干部任免工作中只*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唱“独脚戏”的做法,通过深入发动群众,使群众认清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明确任务、目的和要求,消除“与己无关”的思想,积极参加到这项工作中来,变唱“独脚戏”为跳“集体舞”,极大地调动起了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科级干部的竞职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群众的聪明才智,在科级干部竞职工作的各个阶段得到了充分体现:在竞职人员的资格审查过程中,群众对每一名竞职者的自然条件,包括年龄、学历等方面都认真细致地进行查询,其中,一名竞职者的年龄仅仅超出文件规定几十天,群众发现后,就及时向考核工作组提出,我们马上予以纠正;在演讲程序安排方面,为了充分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群众提出了先正科,后副科,先机关、后基层的顺序,我们予以采纳;为了避免干部在同一岗位工作时间较长,容易造成工作热情减退、知识结构单一等状况,群众对不同岗位的干部轮岗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我们予以充分重视和考虑;特别是在大胆起用年轻干部这个关键问题上,党委一直存有顾虑:一方面,从事业的长远建设考虑,必须果断地起用年轻干部;另一方面,考虑到许多在群众中享有盛誉的老同志,不再担任领导职务,群众能不能接受;再就是新任的年轻同志能否得到群众的认可,始终是党委放心不下的一桩心事。但结果出人意料,在组织考察、逐个谈话过程中,百分之八十的干部群众都强烈地提出了干部年轻化问题。从而,更加坚定了党委大批起用年轻干部的决心,为党委的正确决策提供了可*依据。据此,在个人竞职、民主评议、组织考核的基础上,我们提拔任用了10名4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让他们挑起了事业的重担,14名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的老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由于我们严格坚持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是公开的,透明的,从始至终实行“阳光操作”,所以,群众非常满意,没有发生一处“鼓包”现象。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同志动情地说:“这么多的年轻同志走上了领导岗位,咱们的事业有了接班人,真让人高兴。我工作了这么多年,干部调整力度这么大,这还是第一次。领导动了真格的,有魄力,有水平。”

三、变“多面鼓”为“一面锣”,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

党委是“领头雁”、主心骨。党委班子能否统一思想,攥紧拳头,形成合力,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鉴于以往的经验教训,今年,处党委狠抓班子的思想统一,变“多面鼓”为“一面锣”,改变了以往党委班子成员间“各定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的“单打独斗”局面。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扎实有效,保证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关”上:

第一,掌握原则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科级干部的竞职工作中,党委严格按照局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和我处《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实施办法》去做,做到不随意变通,不迁就照顾,始终按原则办事。对不符合条件的、演讲考评得分低的,坚决不能作为初步人选,保证了整个科级干部竞争上岗工作的规范、严谨;在确定科级岗位拟任人选的关键环节上,处党委站在政治的高度,从对党的事业负责、对全处广大干部职工负责的角度认真对待,明确提出了坚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并严格执行。这次参加竞职的××同志,多年担任正科级领导职务,演讲考评、民意测评、组织考核等方面都不错,群众都认为他能继续担任领导职务。但就是年龄稍微大了点儿。该同志是上还是下,党委一度很犹豫。最终,党委还是严格坚持了年轻化这项硬指标,让该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让位于年轻同志。

第二,过好感情关。我处这次参加竞职的14位老同志,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了许多年,是业务工作和

行政管理方面的骨干力量,为党的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党委一直对他们很赏识,也很有感情。当决定让他们都不再担任领导职务时,班子成员都恋恋不舍。但从大局和工作考虑,大家只能忍痛割爱。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些老同志表现出了很高的姿态和良好的素质,他们没有怨言,没有向组织提过分要求,愉快地接受了组织的决定。处党委充分肯定了他们的贡献,在不违背上级规定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他们做了妥善安置。 

篇10

根据昨天下午主任办公会议的安排,今天召开办公室全体会议,动员部署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府办党组在去年“一学双创”活动中就提出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同志双向选择”的思路,可以说,这项决定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策划、认真讨论后作出的。这是加强办公室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政府办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我县也是首开先例。这次,我们先对中层正职进行竞聘,中层副职和一般同志双向选择随后再作安排。刚才,同志宣读了《府办中层正职竞争上岗实施方案》和岗位竞聘条件,同志们要认真领会精神,下面我强调几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竞争上岗的重要意义,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首先,实行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是新时期、面对新形势,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同志曾经讲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通过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方式选拔任用好党政领导干部,使干部的选拔、任用公开化、科学化、制度化,增加透明度,加强干部监督和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建的新机制。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推行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必将会优化人事结构,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形成一种新的工作局面。

其次,实行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是办公室面对新形势做出的正确抉择。县政府办公室在全县政务系统中处于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枢纽位置,是县政府的左右手和参谋部,府办“三个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县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中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府办的工作质量和水平。因此,如何让德才兼备的干部走上中层岗位,担负起重要责任,始终是办公室领导班子十分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这次竞争上岗,就是府办领导班子给大家创造的一次机会,让不同岗位上的干部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为优秀人才提供一个展现才能、发挥作用的舞台。

二、积极稳妥地推行竞争上岗,把我办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实行竞争上岗,必须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为依据,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干部人事工作的基本原则,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特别需要把握好以下两点:

一是要在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上下功夫。实行竞争上岗,必须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真正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最合适的岗位上来。群众是评价干部的一面镜子,实践是检验干部的唯一标准。不论担任什么职务,不论职务有多高,都首先是一种责任,也可以说职务就是责任。作为一名优秀干部,必须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锤炼自己,做到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因此,实行竞争上岗,就是要在府办形成一种激励干部奋发向上、自觉接受考验的良好风气;就是要引导干部干事,干成事;就是要做到既不让老实人吃亏,也不让投机钻营者占便宜。

二是要在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上下功夫。如何把干部选拔好,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对干部是否看得准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更重要、更需要的是建立起一种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实行竞争上岗,不仅把竞争职位、任职条件、竞争办法、决策过程统统公开,而且对个人竞争的意愿也予以公开,让群众参与选择和评判,使竞争上岗的全过程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起一种广开渠道、扩大民主、加强监督的选人用人机制,切实落实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同时,通过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构建一种新的机制,营造一种鼓励大家干事业的良好氛围,也就为造就一支优秀的符合“四化”标准的干部队伍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加强领导,群策群力,确保竞争上岗工作的顺利进行

竞争上岗关系到每一个干部的切身利益,同时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在组织上必须做到十分周到、严密。为此,办公室专门成立了竞争上岗工作领导小组,我任组长,办公室领导班子成员为领导小组组成人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党组成员同志任主任。随着竞争上岗各环节工作的推进,将要选调—名作风正派、原则性强、不参与竞聘的人员配合志强同志做好组织报名、资格审查、协调等工作。被抽调的同志要服从安排,认真负责,做好相关工作,保证竞争上岗的顺利进行。

希望全体干部职工都要积极地参与到这次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中来。这次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是我办各项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组织上鼓励符合条件的同志积极参与竞争。同志们要敢于展示自己,敢于让领导和群众来评判自己。如果这次没有成功,应该看作组织和群众给了自己一次锻炼的机会,这也是对一个同志胆识和水平的考验,希望同志们不要放弃这个权利和机会。

为了保证群众的意志得以实现,在这次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中,要进行民主测评。希望同志们都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要从全局和发展的高度,珍惜手中的权利,积极参与,公正客观地评价每一个人,保证这次竞争上岗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真正选出合乎要求的人才。

最后需要强调是,在此次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一般工作人员双向选择工作中,要严肃纪律,切实反对不正之风,对私下搞小动作、串通一气破坏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的人和事,请大家随时向府办党组举报。经查实后,绝不姑息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