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教材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6: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校本课程教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篇1

1.1成本会计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简单。

成本会计这门课程的理论、实践和技术都比较强,并且真正做到了三者的融合,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内容上呈现复杂多样性、图表数据繁多、操作性极强等,对学生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对课程内容的设置要建立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然而老师在讲课时深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对学生使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如此致使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毫无生趣,就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图表数据之间的联系比较抽象,这样学生理解和记忆起来存在很大的困难。

1.2成本会计教学内容片面,缺少实践教学部分。

会计自身就充当管理工具的职能,成本会计的管理作用比较明显,然而中国成本管理的职能却不是很健全,而集核算和管理于一体的成本核算方法,比如作业成本法在中国的企业中很少被使用。目前的《成本会计》教材对这方面的内容涉及比较少,甚至是没有,即便有也是粗略介绍。成本会计中对于实践教学部分不够重视。实践教学部分对于成本会计教学来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的主要途径,是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成本会计实践教学部分的实质是使学生树立认真严肃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精神,使学生不仅掌握专业知识,更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这些知识的方法,促进他们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主要是把知识的传授作为重点,老师是课堂上的核心,书本是中心,老师简单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此种教学模式突出体现在对知识传授的重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忽视。此种教学观念会使老师对实践教学缺乏认知,在课程教学设置时对实践教学的课程安排得比较少,并且实践教学模式简单,方法陈旧。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会得不到提高,对学生以后就业有直接影响。一直以来,很多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对本职工作一时很难胜任,原因是成本会计中对实践教学部分不够重视。怎样才能增多成本会计实践教学部分,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所提高呢?这是成本会计教学重在关心的话题。

2.促进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案

2.1要注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更新。

以岗位扮演法为例进行简单的说明。使用此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把成本核算工作进行科学的细分,整理成计算数据,之后对这些数据实施分析、审核并填制原始凭证、填制并审核记账凭证、登账四部分,假如学生对其中的某一个岗位可以很好地胜任,老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编制一套与该岗位有关的任务,之后让学生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解决问题,如此可以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2.2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

实践教学是实现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方法,也是职业学校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更是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基础,对于学生良好职业道德、严谨作风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有效提高其素质。综合成本会计课程的特殊性质,在实践教学课的设置上占总课时的50%以上。第一步,学校可以把会计师事务所、中小企业引入学校,有目标地实施实践教学活动,例如工贸学院每一个学期带领会计学生到校内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实施课程实践教学。第二步,对校内会计仿真实训室与成本会计教学软件进行合理使用,进而更好地实施实践教学,对于校外实训基地也要充分利用,强化学生对成本会计实践的认知,促进学生毕业后可以更快地适应成本会计工作岗位,有效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2.3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相融合,增强知识的实用性。

选择教学内容的基础是成本会计工作过程,要真正实现对课程体系的重构,对成本会计典型的工作任务可以更好地分析,结合成本会计课程职业岗位,确立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之后组织教学,有效凸显课程教学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成本会计人员完成工作任务时需要的能力、素质、知识实施选取,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促进学生的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析能力的提高。

3.结语

篇2

关键词:博弈论;财经类院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185-02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决策主体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也就是说,博弈论的研究对象是当一个主体,比如说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或其他企业的选择时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1]

在经济学文献中对博弈论最早的研究是古诺(1838)、伯川德(1883)和埃奇沃斯(1925)关于垄断定价和生产的论文,但是这些都被视为特例而没有改变经济学家思考大多数问题的方法。约翰・冯・诺依曼和奥斯卡・摩根斯坦在他们1944年著名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中引进了博弈理论的思想,书中提出大部分经济问题都应该被当作是博弈进行分析。[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博弈论发展和研究的重要阶段。纳什在1950年明确提出了“纳什均衡”这一基本概念,解释了博弈论和经济均衡之间的内在联系。到20世纪50年代,合作博弈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包括纳什和夏普利分别提出的“讨价还价”模型以及吉利斯和夏普利提出的合作博弈中的“核”的概念。泽尔腾于1965年将纳什均衡的概念引入到动态博弈,提出了“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海萨尼于1967年把不完全信息引入博弈论,并提出了“贝叶斯纳什均衡”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博弈论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博弈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公共选择等。

由于博弈论在经济和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博弈论》已经成为许多高校的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的必修课。我校也开设了《博弈论》课程。然而,由于博弈论课程开设时间较短,而且作为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它对数学基础的要求较高,因此有必要对《博弈论》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博弈论课程的教学特点

1.数学描述比较抽象。博弈论的标准表达是函数形式和集合形式的表达。博弈论作为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它和数学的结合非常紧密,需要比较严谨的数学表达和数学证明。例如,20世纪50年代纳什在证明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定理时就使用了泛函分析中的不动点定理。学习博弈论,通常需要具备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泛函分析等数学基础。[3]

2.教学过程通常浅入深出。由于博弈论的概念和定理均采用严谨的数学表达形式,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从简单直观的例子出发,引出博弈的抽象数学模型。简单直观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博弈的思想,但随着讲授内容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到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再到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最后到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均衡的概念得越来越复杂,数学定理的证明过程也越来越困难。

3.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现实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这使得博弈论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商业、政治、外交等。在微观研究领域,交易机制的设计涉及博弈论;在中观研究领域,劳动力经济学和金融理论中都有关于企业要素投入品市场的博弈论模型。最后,从宏观的角度看,国际经济学中有关于国家间的相互竞争(或互相串谋)选择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的模型;宏观经济学中也有货币当局和工资、价格制定者(厂商等微观单位)间的战略相互影响,最终决定了货币政策效果的模型。[4]

二、博弈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足够的案例支撑。在案例的选取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案例的趣味性、贴近现实生活的程度、学生参与案例的程度、与知识点的结合程度等。虽然博弈论的教材中提供了一定量的案例,但仍显得不够丰富。特别是对于财经类学校的本科生而言,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将其与自己对经济社会活动的观察和认识相融合,以提高分析经济社会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丰富的案例是非常有必要的。

2.偏重于理论教学。以往的博弈论教学,偏重于理论教学。采取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方法,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听课,而且老师的讲课内容也只是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较为枯燥乏味,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因此,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怎样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并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3.考核形式单一。目前的考核形式仅限于笔试的方式,比较单一。由于博弈论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传统的笔试并不能很好地考察学生们对博弈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有的老师采取让学生做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论文,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报告情况进行打分。这其中存在的问题是学生选取的论文的难易程度很难掌控。因此,教师需要思考如何丰富考核形式并且让考核更加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能力。

三、完善博弈论课程教学的建议

1.采用案例教学法。由于博弈论的数学描述通常比较抽象,老师通过分析案例来说明博弈论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中的各种应用,既可以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又可以帮助学生较深入地理解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在案例的选取过程中,首先,要尽量选择简单的案例,使学生更加容易明白博弈的规则;其次,要注意选择契合现实生活的案例,有的案例不是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可能较为困难;再次,要注意案例选择要尽量的多源化,由于博弈论在各个领域包括商业、政治、外交等均有应用,因此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不要局限于某一个领域,应尽量选择不同领域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博弈论的应用。

2.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传统的理论教学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我们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设计丰富多彩的博弈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小组内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博弈参与者,他们之间进行竞争、讨价还价或者合作。博弈实验可以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应用性,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种互动式的教学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6]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由于博弈论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仅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博弈论的思想。因此,教师可以在笔试的基础上丰富考核形式。让学生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博弈问题进行建模分析,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并整理成小论文的形式上交。为了提高所有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于课堂汇报过程中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分数奖励,提出的问题质量越高,分数的奖励越大,被提问的学生回答地越好,课堂汇报这部分的分数也将越高。这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认真地进行建模分析,认真地准备课堂汇报,也将鼓励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汇报中。[5]

四、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将借助于博弈论进行分析。因此,财经类院校的本科生学习博弈论,掌握其思维方式和思想及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首先分析了博弈论课程的特点,然后指出了目前博弈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给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本文将为财经类院校本科生博弈论课程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

[2]朱・弗登博格,让・梯若尔.博弈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浦徐进.本科博弈论教学过程中的案例运用[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372-375.

[4]吉本斯.博弈论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篇3

关键词:教学改革;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探讨

【中国分类法】:G420

随着我国对科技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福建工程学院将立足于建设成为优秀的科技应用型大学,向社会和企业培养输送优秀的科技应用型人才。科技应用型本科人才是介于学术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之间的工程应用型人才[1], 因此,在课程培养模式上应有一定的适应培养科技应用型人才的方法。原有的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教学方法不再适应现在对科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迫切需要对一系列本科课程教学进行改革。《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是福建工程学院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中极其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常在本科三年级上学期开设,此门课程构建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一个桥梁,其教学成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因此,根据福建工程学院办学定位和特色,本文将对《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 、运用实例激发专业激情

对于刚刚接触专业课的大三学生,专业兴趣对他们的培养十分重要,专业学习的兴趣一旦产生,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我们如何来激发学生的这种专业学习兴趣呢?可以应用身边高分子材料应用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激情。例如,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御寒的棉、麻、丝、毛以及皮革,居住建筑的竹木等都是高分子材料;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塑料饮料瓶、一次性塑料杯、各种各样的塑料玩具、尼龙绳、汽车轮胎等同样也是高分子材料。目前,形形的高分子材料在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分子材料在逐渐替代传统的金属、陶瓷等材料,可以说人类正在经历高分子材料时代[2]。那么,如何去合成制备高分子材料呢?如何去表征及测试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及性能呢?如何去加工制备高分子材料制品呢?如何去理解探究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和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呢?带着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求知心切,想知道原因,将会大大激发学生进一步去学习这门专业基础课的兴趣。

二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目前,基于电视录像、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的采用,不仅提高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量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又加强了学生与老师的实时交流,从而提升了教学效果[3]。但对于应用性学科《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来说,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实践技能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仅仅靠多媒体教学还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对‘聚合物成型加工’这部分内容进行讲解时,完全可以把课堂搬进实验室。学生边参观注塑成型、挤塑成型、吹塑成型、压延成型以及发泡成型等成型设备,老师边对这些设备的原理,加工方法,适合的高分子材料等进行详细的讲解。这种教学方法使抽象的理论基础知识与形象的实践应用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而且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 、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不仅是《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这对科技应用型本科教育尤为重要。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大力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对于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多数采取老师边操作边讲解的教学模式,让实验基地变成了仅仅是学生参观的地方。实践教学环节应该充分发挥实验基地的功能,让其不仅是学生参观的地方,更是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发挥的地方,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己动手操作学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更激发了其认真学好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另外,可以把教学实践环节与科研项目结合起来,加大综合性、创新性实践环节的比值,使学生尽早的进入科研实践活动。在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同时,学生得到了系统的科研实践能力的训练,同时避免了知识陈旧,紧跟科技应用前沿,为学生毕业后的社会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准备。

四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价标准多元化

传统的采取开卷或闭卷‘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科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考核方式与成绩评价标准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因此,《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应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例如,笔试、课程小论文、实践创新课题研究、工程应用实训环节等。通过笔试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与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检测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小论文侧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应用材料知识、自主创新,并快速有效地获取分析材料信息资源、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通过实践创新课题研究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能力,并锻炼和培养其科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通过工程应用实训环节考查学生利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以上多元化的考查方式建立起以素质教育为本的考核体系,从而形成有利于培养具有良好综合能力的科技应用型人才的衡量标准。

小结

为了良好的适应培养科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任务艰巨、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本文对《高分子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在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方式与成绩评价标准多元化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强调教师应充分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结合科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建立科学的评判制度评定学生成绩,从而形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麦茂生,吕力.市域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11):137-141.

篇4

关键词: 农村小学 校本课程 课程开发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基础教育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管理政策,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三级管理模式”。三级课程的管理政策实施以来,加大了地方与学校对课程的自,对课程和教材的选择也更加灵活多样,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课程中的意义与价值受到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普遍关注。如何在实施好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大前提下,开发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服务于学校办学理念的校本课程,是当前学校课程改革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简称SBCD)的思想源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1973年,在英国召开的教育研究革新中心(CERI)国际讨论会上,菲鲁马克(Furumark)等人首次提出“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此后,校本课程开发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受到重视。1974年,日本东京召开的国家课程研讨会将“校本课程开发”当做一个重要的研究项目,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学者关注。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菲鲁马克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成员,如教师、行政人员、家长与学生,为改善学校的教育质量品质所计划、指导的各种活动。”沃尔顿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其结果可以是教材的选择、改编,也可以是教材的新编。”[1]崔允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不但包含由学校完全自主地决定教什么的问题,而且包括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致力于为提供的课程准备教学材料。”[2]2008年6月6日,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洪志忠、崔允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怎样理解新课程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一文,综合阐述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在国内外都已进行了较长时间,但检索到的资料显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其成果创作的主体更多的是高校教师,其反映的情况更多的是城市中小学,而一线教师和与农村中小学相关的成果则不多,专门针对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很少涉及。

(二)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随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步伐加快,农村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日益明显,要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真正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的提高就显得格外重要。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对培养农村学生的家乡建设责任感和使命感都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是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必然抉择,是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通过加强农村小学教师的课程观念、开发农村的各种教育资源,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新的课程改革,国家在课程方案中对三级课程的比例有硬性规定,即“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占课程总量的16%―20%,但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对国家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校本课程,甚至有关研究也显示,绝大部分的农村小学没有校本课程[3]。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困难重重,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外部因素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来自于外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第一,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课程的开发需要制度上和经费上的保障,农村小学大部分分布在交通不便、信息资源匮乏的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短缺,部分学校只能维持基本的教学,软硬件上都较城市学校差距很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对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资金投入,且在政策的制定上也比较倾向于城市学校。第二,社会对校本课程缺乏相应的认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依然停留在分数和升学率上,导致大部分学校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师的教学上仍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只是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实施,因此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就没有兴趣可言。第三,缺少课程专家的指导。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课程专家的指导能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提供理论上和技术实践上的帮助,避免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出现问题。农村小学在教学过程中和课程的设置上基本上都是校长或者教师根据自身经验安排,缺少专家指导,从而影响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二)内部因素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来自于内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第一,校长。有学者提出,校长领导是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关键,校长应充分重视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并做出宏伟规划: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创造条件[4]。也就是说,校长的素质水平高低直接制约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发开的成败,决定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高低。农村小学校长由于自身因素和工作压力等,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一定的了解和支持,这也是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困难之处和重要问题。第二,教师。如高慎英教授在《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一书的前言所述:“如果一个教师不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这个教师就是一个只会‘照本宣科’的教师。如果一个学校不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这个学校就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学校。”[5]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直接参与人和执行人,在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第一学历以中师毕业者居多,部分教师通过进修、函授与自考获得专科、本科文凭,但是普遍的起点都比较低,又缺乏进一步进修提升的机会,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且部分农村小学由于师资缺乏,教师一人兼任几个学科的教学,教学压力大,但是待遇相对城市小学教师来说还存在较大差距,一般同一县域内的农村教师平均每月要比城镇教师少收入200―800元[6]。同时,对于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也缺少相应的奖励机制,种种原因也导致农村小学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不重视也不愿参与。第三,学生及家长。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需要学校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民主决策过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参与其中,但是现在大部分农村学生都缺乏校本课程开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愿望不强烈。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家长都进城务工,家里只有老人照顾小孩,留守儿童比较多,家长的参与性也不强,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只关心小孩的学习成绩,对其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兴趣不大,这些原因都导致在农村小学开发校本课程并实施的难度加大。

三、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模式有三种,即“需求主导模式、条件主导模式和目标主导模式”[7]。需求主导模式强调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宗旨,条件主导模式强调以学校已有条件和资源为基础,目标主导模式强调优先考虑学校的办学目标。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困难重重,不管从以上哪个模式出发都不容易,要解决这些困难,改变现有的课程实施方式,真正开发出适合农村小学生使用的校本课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做好相关制度的保障工作

对大多数的农村小学来说,经费不足是困扰其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需要加大教育部门对农村小学的教育经费的投入,从软硬件上提高农村小学的整体办学质量,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教师保障和激励机制,确保教师能安心工作,进而投入到正常的教学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中。社会也应该进一步关注农村小学的发展,确保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自2006年起,国家多部门已提出了多种农村教师补偿计划和行动:(1)农村教师“特岗”计划;(2)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3)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4)“三支一扶”计划;(5)免费师范生政策[8]。这些政策的实施都是从制度上为农村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从师资上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二)提高农村小学管理者和教师的总体素质

农村小学管理者和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参与者与执行者,他们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总体比较低,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要从整体上提高农村小学校长和教师的素质,必须做好培训、进修等一系列工作。除了可以通过教师比较熟悉的观摩教学和教研活动等培训方式提升其专业化水平外,还可以通过自学、学校外派、专家指导等形式提高其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从时间和经费上做好保障,为农村小学校长和教师顺利开发校本课程提供必要保障。

(三)培养合作开发意识

农村小学和城市小学相比,在各方面都有一定差距。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就更需要注重合作开发的意识,应广泛接触校长、其他教师和课程专家,是农村小学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必要环节。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专家的合作,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合作,以及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都是促进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方法,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更好地开发出适合农村小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

(四)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主要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农村小学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注意农村本地的特色,了解农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同时要兼顾他们的差异性,以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为目标,设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组织校本课程活动,增强校本课程的可选择性。在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要广泛开发农村现有资源,积极开发和利用农村的乡土自然资源、农村民间文化资源和农村实践活动资源,这些都是城市小学所无法比拟的课程资源。让农村学校学生在学习基本文化知识的同时,能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农村的基本情况,参与到农业实践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从总体上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建立有效的多元评价机制

校本课程的实施作为教师和学生、学生家长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对其的评价也需要在多元主体的全方位参与下进行,以实现信息的有效互动。农村小学生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体,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还不具备对校本课程的评价能力,需要教师给予引导和帮助。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鉴赏和评价能力了,可以从自身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进行相应选择,这种选择其实就是对校本课程的一种评价。同时,可以通过召开各年级的学生代表座谈,或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评价结果。农村小学教师也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者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家长对校本课程的评价,让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议,从而获得家长的支持和信任,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持续发展提供宝贵资源。

新课程改革于2001年秋季正式进入实验区开始实施,至今已经过了十余年的检验,进入了逐步调适并实现常态化的阶段[9]。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三级管理模式”之一,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比较薄弱的环节,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在实施好国家课程的同时,能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出适合农村小学生的校本课程,并合理实施贯彻,对提高农村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崔允.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7.

[2]崔允.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6.

[3]王标.西南农村义务教育三级课程实施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4]王冠明.校长领导: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关键[J].教育探索与实践,2007(3):31-32.

[5]高慎英.小学校本课程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6]邬跃,程恒.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J].教育探索,2009(8):84-86.

[7]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125-126.

[8]邵泽斌.新世纪国家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特别性支持政策:成效、问题与建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74-79.

篇5

关键词:跨学科;案例研讨;职业技能;社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033-04

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0号)规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要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化学生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该规定所谓“应用型”,指的是法律人才所具有的法律实务技能;所谓“复合型”指的是法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结合。“应用型”与“复合型”的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过程,涉及到建立“国内—海外联合培养机制”、“高校—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教师实务知识更新、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环节设置、教学管理改革等一系列工作。笔者认为,“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是以上诸项工作之核心。因为“课程和教学内容”直接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决定了教学管理制度的配套。而前两个培养机制的建立并非高校自身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当前高校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计划,必须把“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置于重中之重,用最大的力量来抓出成效。

一、跨学科课程设置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对于法科学生而言,“复合型”知识指的法科知识与非法科知识的结合。对于法科学生进行“复合型”知识的培养和教育,是当今世界主要国家法学教育的潮流。在美国,法学教育是本科后教育。其法学院的入学条件之一是已经完成大学本科学业,已取得一个非法律专业的文科或理科学士学位。这种模式把一般意义上的人文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入学环节保证法律教育的跨学科性。美国法学院的这种“本科”被称为J.D。在美国,要想从事律师等法律事务工作,只能读法学院的J.D,而且大部分州的律师资格考试只对有J.D学位的人开放。政府部门、律师事务所、公司企业的法律部门在招聘时更看重的是J.D教育[1]。英国法学本科教育大致与我国相同,是高中升大学后的本科起点教育。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QAA(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in Higher Education)是独立于政府的非营利性教育质量保证机构,每6年对全英的高等院校进行审计和质量评估。其颁布的学科基准声明(Subject enchmark Statement)是对学科教育质量进行监督和维护的标准。其于2007年颁布的法律《学科基准声明》之附录A把法学专业分为四种:纯法律专业、法律与其他学科混合学位专业、兼/辅修法律学位专业、法律适用技能型专业[2]。由此可见,英国把法律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的两种教育方式——混合学位、兼/辅修学位视为法学的两种学位模式。澳大利亚法学院提供三种本科教育模式:一种是三年制的法学学士,这是对已经获得非法学专业的学士学位的人员提供的一种法学教育,其需要专职学习三年(兼职6年),各科成绩合格可获得法学学士学位(Bachelor of Laws,LLB);第二种是四年制法学学士学位,与我国的基本相同。第三种是五年制法学学士学位,即双学位教育(双LLB),学生获得法学与另外一专业混合的学士学位,这种教育模式是绝大多数学生所选择的。澳大利亚法学教育的显著特征就是这种双学位模式[3]。在混合法律课程要求的背后,其基本思想是为法律学生提供一个广泛的文科教育,以扩展他们的知识范围和技能。因此,大多数提供法律课程的澳大利亚大学作出规定,要求学习法律的学生必须将法律学位与另一个学士学位综合起来,除非已经完成了先前的大学学业。最受欢迎的传统混合课程包括艺术、科学、商业或经济。而在几所大学里,学习法律同时攻读的学位有:社会科学、媒体研究、金融实务、亚洲研究、新闻学、旅游、通讯和信息技术。商业方向的学位并非是唯一的可与法律混合的职业性学位,然而他们在混合法律学位课程中是最受欢迎的[4]。日本法学本科教育既是职业教育,又是法律知识和素养的教育。据此,日本形成了“法学部”和“法科大学院”两大法学教育机构为载体的法学教育格局。“法学部”属于本科层次的法学教育;以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培养学生法律素养为目的;“法科大学院”属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法学教育,以法律职业教育为主。学生由“法学部”毕业生和“非法学部”大学毕业生组成,其比例为7∶3。学制分别为2年和3年。“法科大学院”以法学理论和法律实务教育为主,现行司法考试内容是根据“法科大学院”的课程而设计,只有法科大学毕业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司法考试。“法学部”注重基础和素质教育,学制为四年,前两年很少学习专业课程,基本上是通识教育,后两年才进行专业教育。[5]。其法学职业教育的任务留给“法科大学院”完成。法国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特别强调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渐进式的专业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求使受教育者经过3至5年逐步细化的法学学习,成为能够胜任某一法律领域工作的人员。其学生在法学本科3年修业过程中,前2年的教育基本上属于通识教育。所有学生学习内容相同,从第3年开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偏好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规划个人未来职业发展道路。法国法传统上实行公、私法分立。法学教育也因此划分为公法类学位与私法类学位。但从全国看,法国法学基础教育的课程主要包括法学及邻近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主要部门法学、外语和计算机等应用知识与技能三大类。为了增强法学教育的跨学科性,法国最近几年加大了基础理论课程的多样性。目前,这类课程主要包括法学导论、法学方法论、法制史、法哲学、比较法、经济学与经济史、会计学、货币与金融问题、政治思想史、比较政治体制、政治社会学、政治史、国际关系史等综合性基础课程。目前,法律就业市场不仅特别需要“术业有专攻”的学生,而且格外青睐“复合型人才”,如要成为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商事律师,除了要具有律师资格外,通常还要具有在工商管理学校、政治学院等大学学习的经历,最好是取得工商管理硕士文凭[7]。法就是社会生活的事理、道理,或者说,法是用专业文字表达出来的生活道理。广泛掌握和理解社会生活的知识,深入体悟生活道理,是理解法律的基础。所以,法学人才必须是掌握复合型知识的人才。根据以上世界各主要法律教育发达国家的做法,我国必须把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法学人才,作为当前卓越法律人才教育与培养的重要任务。考虑到我国高等教育的高度行政统一化体制,高校的教学自较小,各高校的法学院目前在学生入学条件(例如是否要求学生已经具有一个非法学学位等)和学制方面(在校学习期限)不能进行太大改动,在这样的条件下,对于法科学生进行“复合型”知识培养之途径就只有两条:一是在16门主干课之外增加非法学课程,将非法学课程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但是,这方面的可操作幅度很小。二是引导、鼓励法学本科生辅/兼修二专业学位。这方面的可操作性较大。学生可利用周六周日和寒暑假时间来再修一个非法学专业的学位。如果在校四年修不完另一专业的学位,可以在法学本科毕业后的1年时间里继续攻读该非法学专业学位,同时准备司法考试。法科学生攻读另一个非法科学士学位,是以上所列国家法学本科培养的潮流。现在,中国有些大学的法学院已经开始了跨学科的学位教育,其模式各有不同。

二、案例研讨课是学生真正掌握法学理论的唯一途径

卓越法律人才除了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以外,还必须扎实地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学生扎实地掌握法学专业知识是其具有法律应用技能的前提。没有专门知识,何谈专业技能。所以,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普通法系国家,都无一例外地特别重视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教学,都是采用“案例研讨”的方式来阐释法学理论,来进行法学基本知识的教学。这些国家都是采取“先总括、后具体”,“先理论讲授、后案例讨论”的配套教学模式。仔细分析可知,用案例研讨的方法进行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教学活动,是完全符合法律知识发生规律的。法学理论来源于对生活案例的总结,或者说是对生活案例的类型化。法律调整就是从具体案例上升为类型指导的过程。自然的、具体的、不定型的生活案例,只有经过立法者的定型后,才能上升为法律规定。立法者将生活案例上升为法律规定的过程,实际就是一种抽象和概括的过程。立法的抽象和概括过程具有如下特点:(1)它舍掉生活行为个案的某些外部环节、非本质特点、差异,而抽取出其共同的东西。(2)它在思维中将生活行为个案的不同方面隔离开来、剥离开来,将所要着重研究的那一方面抽取出来,而将其他方面暂时地舍弃掉。(3)它将生活行为个案的现实复杂关系“简化”为逻辑上的关系,着重研究这种简化了的关系的变动情况及其制约条件。根据立法的这一本质,人们对于抽象、概括的法律规定讲授、学习,只有将它(该法律规定)还原到生活案例的情境中,才能真正地理解它,才能清楚地解释它,才能学习到它的本来面目和实质内涵。既然立法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那么学习法律就必须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展现过程,必须将一条条抽象的法律规定,展现为它所原本来自的生活案例。法律的教学活动必须遵循这一规律。美国的案例教学模式主要训练学生识别争议的精确要点及顺利解决争议的能力。这种方式首先要求学生面对争论时,能够通过筛选判例找出切合案例的法律规则,然后以此为切入点,为有利于己方的解决方案据理力争。美国的判例教学法是与学徒制、讲授制教学法进行了长时间的竞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是与从个案中寻找法律规则这一普通法体制取得优势地位分不开的。普通法的唯一特性就是实践性需要[8]。在英国法学本科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每一门课教学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可以分为主讲课(Lecture)、讨论(Seminar)、案例分析课(Workshop)等形式。主讲课一般为每周1次,每次55分钟,多数情况下,大班上课(30~60人),在教师主讲课上,学生会获得复印的书面材料或者视听材料内容的学纲,在学纲中列有每章推荐的参考书、文章等。课程内容一般是介绍该课程的基本概念、课程结构、重难点等。主讲课的教学难度不大,是为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而指导学生的导修性课程。讨论课一般为每两周1次,每次55分钟。小班上课,通常每个班12名学生左右,并配有一名指导教师,有时指导教师也是该课程的主讲教师。指导教师指挥和控制讨论课的内容以及进度。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发言进行评论和记分,有时甚至点名让学生发言,通过分数的杠杆调整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案例分析课,一般每两周或者三周一次,每次55分钟,小班上课(不超过20人)。5人一组围成圈,一般分为4小组。每小组选出本组代表进行小组总结性的发言,教师在黑板上记录每组分析的事实问题、法律问题、有无责任、理由、辩护结论和依据等。教师针对每组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9]在澳洲大学的法学院,案例研讨也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例如在西悉尼大学麦卡瑟分校法学院,法律学士学位为全日制学习,包含有24门持续一学期的课程。其中16门核心课。核心课每周4学时,原则上是这样分配的:1学时讲授,2学时讨论,1学时技能指导[10]。讨论课内容基本上是案例研讨。在德国法学本科教育中,学生所修课程类型包括课堂讲授、练习课、专题研讨课三部分。(1)课堂讲授。承担课堂讲授工作的教授注重授课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旨在向学生全面传授法学基础知识。教学时比较注重抽象。法学教材也注重对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进行解释和分类。学生听完教授的某门课程后,期末时并不需要考试。(2)练习课。该课是必须通过考试拿学分的课。练习课主要是案例分析,考试方式包括闭卷考试和拟定论文两个方面。闭卷考试进行3次,拟定论文进行2次。闭卷考试的时间通常为3小时,内容为案例分析。论文则可拿回家去写,为期3周时间。学生只要通过一次闭卷考试和一次论文,即可取得这门课程的学分。通常情况下,闭卷考试的及格率为1/3。(3)研讨课。一般选择某个专题进行讨论,主要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专题时宽时专,无一般规律可循,但总的来说比较专。学生须在参加研讨课之前的较长时间内择定题目并撰写论文。然后在研讨课开始之前提交论文,并向参加研讨课的同学分发。上研讨课时,由学生宣讲论文,介绍自己的观点和论证思路,并进行论证,,然后在教授的主持下由其他同学发表意见,进行评论和批评,展开讨论。教授实际扮演主持人的角色。这种研讨课经常到外地甚至国外举行[11]。

在法国的法学本科教学中,讲授课和辅导课、讨论课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讲授课一般在几百人的阶梯教室进行,以教师讲授为主,无指定课本,但开学之初教师会列出参考书目,学生如有疑问,可以在课堂上随时举手或以便条形式提出,也可以在课间或课后与老师单独交流、讨论。讲授课的教师一般由具有一定年资、威望的教授担任。授课内容以概念、原理、理论为主。但多穿插经典案例和最新案例。辅导课则采用小班制,一般在20人左右,任课教师通常为年轻教师,在读的博士生或校外聘请的法律实务工作者,如律师、公证人、法官等,辅导课以案例教学为主,夹杂实例分析。如果说讲授课侧重法学理论、法律原则的讲解,那么辅导课则重在原理的应用和发现原则的例外。在辅导课上,教师不仅通过具体案例向学生解释相关法律原理、原则,而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原则对法院的判决进行分析、评判。辅导课的学生则必须课前认真准备,课堂上积极发言,辅导课课堂表现通常占期末成绩的30%,因此单纯从取得学分、完成学业的角度看,学生也要在课前认真做好准备[12]。通过上述举例可知,案例研讨课是各主要法学教育发达国家向学生传授法学原理、讲授法学基本知识的主要形式。在上述国家的法学教育中,讲授课在一门课的教学中所占用的学时并不多,一般占1/3左右,也不需要考试。学生要想拿到该门课的学分,必须花大力气参加该门课的案例研讨课或辅导课。案例研讨课或辅导课要考试,是该门课学习任务的最核心部分。这种教学方式是符合法律知识发生规律的。

如前文所述,案例分析或案例研讨是掌握某一抽象法律规定或法学理论的唯一方法。没有相对应的案例分析,根本无法理解或掌握相应法学原理。所以,我国应当确立以案例教学为核心的多元教学模式。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在对案件事实的讨论中感悟、领会法学知识,培养自身对法律事实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与单纯的经院说教相比往往会事半功倍。因此,在把握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探究案例的实现方式,并以案例教学为中心,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将对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13]。

然而,我国法学院当前的做法与此背道而驰,一门课全部是讲授课,没有与之配套的案例研讨课。这种情况必须改革。改革的最佳方案是: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必须为每一门主干课程配套《案例辅导教材》。我国法学本科的16门主干课往往都是统编教材,各高校法学院各自编教材往往也很难突破统编教材的框架和内容。但是,各高校法学院自编为主干课配套的《案例辅导教材》,将其作为案例研讨课的参考教材,是切实可行的。为了进行此项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对于本科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改革讲授课独打天下的局面。每一门课的讲授课所占课时不能超过该课时的一半,另一半课时必须进行案例研讨。老师通过学生在案例研讨课上的表现和考试成绩来评定其本门课的成绩。这是世界法学教育的通行做法。所以,当前各高校法学院的每门主干课的教师组,必须收集典型、疑难案例,根据法学基础课的知识点加以分类,并根据对应的知识点提出问题,并汇编成书,作为每一门法学基础课的强制性的配套教学内容。

三、强化法律思维与方法、法律应用技能和社会能力的教学内容

法律思维与方法课,主要指《法学理论》、《法制史》、《法律思想史》、《法律逻辑》、《法律方法论》等课程。现在,世界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强化法律思维与方法课的教学。法律应用技能包括法律分析和推理能力、协商和争端解决能力、法律调查方法的能力、辩论和说服能力等。社会能力包括学生将来融入社会的能力,包括职业道德、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现在,法律教育代表性的国家的法学教育都大幅度地增加了教养学生上述能力的课程。美国法律教育属于典型的职业教育,学生侧重于实用课程的学习,对理论性课程关注较少。除选修课和必修课之外,各法学院均要求学生在三年的学习期间每年都要学习法律写作和职业道德课程。法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十大技能:法律分析和推理能力、协商和争端解决能力、法律调查方法的能力、法律通讯和信息利用的能力、沟通和谈判的能力、组织开展法律工作的能力等。为了保证未来律师的素质,有的法学院还非常重视法律职业道德课程设置和学习,如俄亥俄州在1975年要求各法学院院长宣誓学生已经接受了10个小时的《职业责任法典》的教育。印第安纳州要求学生必修“法律伦理学”之类的课程[14]。在英国法学本科教育中,第一学年学生要学习的四个模块均是必修课:职业技能、法律程序和法律制度、公法、合同法、刑法;第二学年,学生要学习四个模块:三个是必修课,包括土地法、侵权法、欧盟法,选修一门;第三学年,学生要学习四个模块:只有一门必修课是衡平和信托法,其他三门均为选修课,而选修课内容各个法学院各不相同。[15]这些课程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如下能力:一是专业知识;二是专业知识应用/问题处理;三是专业资料收集和研究;四是分析、评价批评性判断和综合分析;五是自主学习;六是与人交流和文字表达;七是其他技巧。澳大利亚的法学院现在也日益将重心放在所谓的“技术”课程上。在法律学士学位教育中学院教授给学生的技能主要包括:(1)多领域的一般技能,如会见顾客、洽谈和纠纷调处、分析和解决问题、书面和语言交流。(2)特殊技能,包括辩护、起草文件、法律研究(特别是集中在有关计算机化研究方面)、伦理学和职业责任。(3)学生实习计划,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广泛的法律工作环境,如私人法律服务、政府部门、公司法律部门、法庭、社区法律机构等。(4)目前法学院正在力图推出法律实践训练计划(PLT),将其并入法律学士学位教学计划中[16]。总之,上述所列国家的法学院不断地增加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类的课程。这些课程被称为社会能力培养课。这些社会能力包括:会见顾客能力、洽谈和纠纷调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辩护技巧、起草文件、出具法律意见能力、团队能力等。这些国家的法学课程不断向培养这些能力的方向拓展,甚至专门为培养上述某一项能力而专门开设课程。为了顺应法学职业教育的趋势,我国高校的法学教育的课程必须向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方向拓展。其基本方式有两种:一是在一些部门法、专项法的教学中,把法律职业技能培养贯穿其中,针对某一专门法,讲授一项专门技能;二是开发培养某一种法律职业技能的专门课程,并将其纳入课程体系之中,引导学生选修。另外,我国的法学院还要开发一批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课程。这一课程群主要承担改变学生的传统思维方式的任务。要使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发生如下变化:变“传承性思维”为“创新性思维”;变“过度抽象思维”为“经验、例证型思维”;变“过度逻辑思维”为“发散、跳跃、非逻辑思维”;变“寻找必然性思维”为“破除标准答案思维”。教师也要改变教育思维,变“培养学术大师目标定位”为“培养能工巧匠的目标定位”。承担上述法律思维与方法教育的课程群包括《法哲学》、《法律思维和法律方法》、《法律解释学》、《律师办案技巧》、《法律知识应用技能》、《思维观念和方法论哲学》、《知识发生学》、《法律逻辑》《西方法律思想史》等课程。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对于前一阶段所学的法律基础知识的综合归纳能力,让学生理解法律知识是怎样产生的、应当如何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其对法学基础知识、理论、制度和规则的认识,提高其法律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韩慧.论律师界对美国职业性法律教育之影响[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干部管理学学报,2008,(3):105.

[2][15][英]卡罗琳·斯蒂文斯.英国法学教育质量的标准和保证——英国QAA2007年法律《科学基准声明》述评[J].张朝霞,译.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1,(1):124.

[3]栾爽.澳大利亚法学教育透视[J].国家教育行政学学报,2010,(10):91.

[4][10][16]许洪臣,张琨.澳大利亚法学教育发展概况[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106,107,108.

[5]辛崇阳.日本法学教育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8,(3):88.

[7][12]张莉.道器一体,学以致用——法国法学高等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0,5(1):45,46.

[8][美]詹姆斯·马克塞纳.美国的法学院制是否可以作为日本法学教育的模式?——比较视野下的先决问题[J].王进,译.法学教育研究,2010,(2):237-238.

[9]张胜利.英国法学本科教育和律师职业教育对我们的启示——以英国西英格兰大学(UWE)法学院为例[J].天津法学,2011,(2):105-106.

[11]肖德芳.德国“双轨制”法学教育改革的启示J].宜宾学院学报,2006,(9):124.

[13]江国华.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研究[J].河北法学,2012,(4):58.

[14]韩慧.论美国法律教育的职业化取向[J].当代教育科学,2008,(13):38.

[17]邵建东.德国法学教育最新改革的核心:强化素质和技能[J].比较法研究,2004,(1):111.

篇6

教材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基本的保证。高等美术院校的专业性很强,除具有高等教育共通的规律,更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加强美术专业教材建设非常必要。美术专业教材建设应从课程教学本体出发,以课程为依托,不断创新、优化教材内容,保证教材质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高等美术院校 专业课程 教材建设 教学本体

一、加强美术专业教材建设的必要性

教材以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基本要求为前提,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多层次人才的重要保证。教材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加强教材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基本的保证。

美术专业教材建设反映了美术院校教学、创作、科研的整体水平,是巩固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成果的集中表现。[1]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和前瞻性,在一定广度和深度上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加强基础,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激励个性,提高综合素质,这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如果没有配套的教材建设,新的人才培养计划只能是纸上谈兵。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美术院校专业调整和课程建设力度的加大,出现了美术专业教材建设滞后于课程教学和改革的现象,特别是一些高等美术院校的有些专业,传统的课程使用的教材陈旧,内容老化缺乏特色;而一些新开设的课程可供选择的教材品种少,找不到较为合适的教材。此外,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材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线,局限在基本原理、概念、理论及传统内容的介绍上,而反映新技术及运用于实践的知识却很少,教材编写忽略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2]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高等美术院校的专业性很强,除具有高等教育共通的规律,更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加强美术专业教材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同时,美术专业教材建设应从课程教学本体出发,以课程为依托,不断创新、优化教材内容,保证教材质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美术专业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版本多,精品少。目前市场上美术教材的种类繁多。同一选题版本多,精品少,多为低水平重复建设。从内容上看,相互抄袭、简单重复的现象屡见不鲜。[3]一些美术院校选用专业教材只为凑数或补缺。有些教材并不能满足课程教学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实际应用,一般只作为参考教材而已。

2. 教材的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美术教材精品少,主要是由于教材的质量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高校教学评估指标、专业设置、编者素质、市场利益、出版体例限制等因素。

教材建设是高校教学评估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教学评估对教材的选用起着非常明显的作用。国家级“规划教材”“精品课程教材”及各种“项目”“工程”产生的教材多成为示范教材,是高校教材的首选对象。因此高校和出版社都积极申请项目,这类教材的编写、出版周期也相对较短。对高校而言,这并不完全是从课程教学本体需要出发而进行的教材建设,很大程度上成了面子工程。[3]

专业不同,对教材内容深浅的要求不同。现在的美术教材编者大多要兼顾美术教材的专业性和通俗性,要尽可能满足从专业的高等美术院校到其他高校美术类专业通识教育的需求,相对而言就很难满足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教材的个性化需求。

编者素质对教材质量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客观地说,有些编者并不具备编写教材的综合能力,有的缺乏足够的理论素养,有的缺乏教学实践的积累,而是迫于职称压力或经济利益,因此编写的教材大多不具有学术价值,不能称作精品。

教材质量也受市场利益的影响。对于出版社来说,美术教材市场带来的经济利益不可小觑,只要经济效益好,出版社便会乐此不疲,因此教材出版带来的效益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材生存的现实处境,对教材的编写和出版起着明显的导向作用。

教材质量还受出版体例限制的影响。有些出版社为保证出版系列教材的整体统一,常常会要求编者按照事先设计好的统一体例进行编撰,而这样的要求一方面会使教材落于俗套,另一方面忽略了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教材的不同需求,也限制了编者对在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独特经验充分发挥,致使教材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这些因素造成目前美术专业教材质量参差不齐,也不可避免造成了美术专业教材的重复建设。

三、美术专业教材建设应该从课程教学本体出发

由于美术教育的地域性和学科特色,除少数美术史论等理论类教材,要使用统一的专业教材进行美术专业教学基本不可能。多元素的美术教学才是开拓学生思维和视野的教学之道,因此美术专业教材建设应从课程教学本体出发,以课程为依托。

要处理好教材与课程的关系。教材针对性要强,对课程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要引导和加深学生对课程整体的理解,满足美术教学的实际需要。

教材应满足课程建设的需要。一门课程要称得上精品,应同时具备科学性、先进性、内容创新性和知识技能导向性,这些要求与课程内容直接相关。教师传授什么,学生需掌握什么,这就需要有一套个性化、专业化、结构完整的教材。[4]

教材还应与教学设计相适应,二者应是互补关系。一方面,教材从内容和结构上为教学设计提供一种可参照的思维架构,教师可以参照教材的架构来编制教学方案,这样可使教学进程更趋于合理,学生也更容易吸收;另一方面,教学设计的过程同时也是检验和完善教材的过程,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可发现教材内容和结构存在的不足,使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

四、加强教材建设管理,不断推进美术专业教材建设

(一)明确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1. 把教材建设目标、学校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统一起来,将学校的办学宗旨、培养模式等信息通过教材传递给学生,切实推进教材创新。

2. 将教材建设纳入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同步,依托精品课程建设,鼓励教师尽量编写出反映本校教学经验和最新学术成果、具有特色和风格的美术专业教材。教材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具有相对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专业上。[5]

3. 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新要求。教材应体现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在强化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要大量借鉴和吸收本学科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教材的启发性,增加教材中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比例。

(二)明确美术专业教材建设的主要任务

1. 制订符合学校实际的教材建设规划。以本校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人才培养规格以及教学改革的成果为基础,通过教材建设规划的实施,形成一整套符合学校专业特色的教材。规划的重点应放在提高教材质量上。加强精品教材的建设,提倡和支持教材改革试验,鼓励反映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特点以及本校学科优势和特色的教材出版。

2. 全面保障教材建设质量。(1)构建高水平的教材编写队伍。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选择学术、教学水平高,长期从事专业课程教学,教学和创作科研经验丰富,成果突出的学术骨干为教材编写的主要责任者,参与教材编写。(2)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由于编写教材的时间、精力和经费方面的限制。首先,教学单位要给予时间上的保证,可采用减少教学工作量等办法加以解决。其次,学校应建立教材编写的教材建设基金,给予经费上的资助。(3)加强管理,建立质量保障体系。要鼓励教师编写教材,但又必须确保质量,不能有随意性。教材管理部门要加强质量监控,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对教材编写进行规范化管理。(4)注重教材形式的多样性。美术专业教材建设更应关注教材形式的更新,突出教材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美术教育的特性决定美术教材中多媒体教材的力量有时甚于文字教材,但又要掌握好多媒体教材和文字教材之间的平衡。(5)教材建设应关注艺术的发展。美术专业教材建设应关注艺术的发展,关注国际、国内最新美术动态,将美术学科的前沿知识吸收到教材中,加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3. 加强教材研究,打好教材建设基础。教材研究是教材建设的先导和基础。只有在对教材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才能了解现行教材存在的问题,才能结合课程改革进行教材改革,提高教材质量。

(1)明确教材研究的内容。研究本校教材建设的任务和方向,结合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情况确定教材的类型,研究本校所设专业使用教材的内容、编写体系、存在的问题,对新版教材进行评价,对同类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广泛听取专家、教师、学生及各方面意见。(2)建立、完善教材质量评价管理机制。教材的评价,是教材研究的一部分,是教材研究的成果,同时又能对教材的选择起促进和参考作用。教材评价的难点就是如何设计评价指标。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制订出教材质量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教材质量信息反馈制度,教材管理部门应收集教材使用反馈信息,在评价的基础上选用优秀教材,确保高水平优秀教材的使用率。逐步完善教材质量评价机制,发挥教材评价在教材建设中的监督和激励作用,促进教材质量的不断更新和提高,打造符合美术教育特点和规律的精品教材。

参考文献:

[1] 陈春茹.高校教材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2] 汪瑞,任慧,祝帅.我们需要多少美术教材[J].美术观察,2011(9).

[3] 解徐金娥.从人才培养看我国高校教材建设[J].大学出版,2008(1).

[4] 周范林.浅谈高校精品教材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9(9).

篇7

开发化学课程无机化学实验部分校本教材的必要性

1.现行的各种不同《化学》、《无机化学》中,无机化学实验部分实验内容不同,对同一化学原理的验证不同书的验证具体实验方法不同,即使采用同一方法实验,但是使用的溶液浓度不同,使得教师的实验准备工作量加大,工作效率降低。

例如:“溶胶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关于“Fe(OH)3溶胶的制备”,刁凤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无机化学》中使用0.1mol/l的FeCL3溶液;庞茂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用化学》中使用0.18mol/l的FeCL3溶液;黄南珍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无机化学》中使用1mol/l的FeCL3溶液;牛秀明、吴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无机化学》中使用0.2mol/l的FeCL3溶液。如此以来,实验教师就要准备四种不同浓度的FeCL3溶液,而最终达到的实验目的相同,都是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会用化学凝聚法制备溶胶,加深对溶胶的感性认识,明显不同书实验编排的差异增加了实验教师的准备时间,可对于实验效果没有任何意义。

例如:验证“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刘斌、李培凡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化学实验》中用0.1mol/lNa2S2O3和0.1mol/lH2SO4混合进行验证;冯务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无机化学》中用0.01mol/lNa2S2O3、0.2mol/lKI、0.2mol/l淀粉、0.2mol/lKNO3、0.2mol/l(NH)4S2O8混合进行验证;实验老师的工作量增加,实验结论完全相同。

2.现行的各种不同《化学》、《无机化学》中,无机化学实验部分,编写过程中没有针对专业学习的需要,也就是说应该编入的实验内容没有编入,不该编入的内容却又编入了。

例如:丁秋玲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供医学检验专业、药剂专业使用的《无机化学》实验部分竟然没有“沉淀的生成、溶解、分步沉淀”的内容,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后续《分析化学》时,因为没有建立对分步沉淀的感性认识,那么有关配位滴定分析中,指示剂的选择,学生接受知识的能量和速度就显得很慢。

再如:牛秀明、吴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供药学、化学制药等专业使用的《无机化学》中没有化学实验室须知、常用仪器简介、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以及数据记录和报告书写的规范的内容,学生在实验前只能预习到实验内容和步骤,对于实验中的规范操作和操作要领不能预习,造成实验中实验操作技能学习不重视,规范操作也无法顾及,可是这些专业的学生未来工作对于操作的规范要求比较严格,如果不能在预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实验中严格操作,就无法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势必影响未来的工作。

又如:谢吉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供临床医学、护理专业使用的《医学化学》,关于“醋酸解离常数的测定”实验,就没有必要编入。因为这本书的使用对象是临床医学、护理专业的学生,对于这些专业而言,《医学化学》课程主要是为了补充高职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不足,重点是学习有机化学的知识和内容,为后续的《生物化学》、《药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通过实验测定醋酸解离常数,对于后续课程学习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所以不应该编入教材中。

3.现行的各种不同《化学》、《无机化学》中,无机化学实验部分实验内容经常变动,致使今年购买的实验试剂,明年可能教材变化而不再使用,造成试剂闲置,实验资金浪费。

例如:牛秀明、吴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无机化学》中,为了验证“介质对电极电势的影响”选用了“介质对氯酸钾氧化性的影响”实验,可是其他化学书均未采用此法,而是用“介质对高锰酸钾氧化性的影响”实验,致使实验室氯酸钾闲置,氯酸钾是一种敏感度很高的炸响剂,有时候甚至会在日光照射下自爆,实验室学生流量大,保管还要特别注意,因此给老师的工作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因此也造成实验经费的浪费。

4.由于我们学院学习化学课程的专业、层次多,无论医学类、生物工程类的哪个专业都有开设不同的化学课程,而且无机化学实验都是这些化学实验中最基本的实验内容,所以编写校本教材显得很有价值和必要。

基于以上原因,有必要对化学课程中,无机化学实验部分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

化学课程无机化学实验部分校本教材开发设想

1.针对不同专业的教育培养目标不同,不同学习层次教育教学方法不同,综合考虑合理编写不同实验内容,最终达到教学培养要求。

在我院化学课程主要是在护理、临床医学、医学检验、药学、中药制药等专业开设,既有中职学生又有高职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层次都有关于无机化学实验的内容,但是专业、教育层次不同,培养目标不同,对实验操作技能要求不同,无机化学实验内容也应该不同。

例如:“溶液的配制和稀释”实验,作为护理、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熟练掌握托盘天平、量筒的使用,只需要了解移液管、容量瓶和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但是药学、医学检验等专业的学生必须要熟练掌握移液管、容量瓶和分析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而且应该学会一般精确度浓度溶液配制与精确浓度溶液配制在操作和仪器使用上的区别。

又如:在高职药学、医学检验专业应该开设一些测定性实验,增加学生对于实验数据的认识,知道实验数据的重要性,学会处理实验数据,为今后学习《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奠定数据意识,初步让学生建立在工作中保留重要工作数据的意义认识。在高职阶段的无机化学实验中开展一些设计性实验,当然针对专业不同设计性实验的难易程度可以不同,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为今后的毕业论文书写培养一点意识。

再如:对中职的学生多增加趣味性实验和实用性实验,如“消字灵的配制和使用”、“自制冰箱除臭剂”等,既验证了理论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合了这个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2.整合现有化学实验资料,对同一化学原理和理论的不同实验验证方法,经过筛选,选择出既适合培养目标又实验现象明显,还要试剂便宜,试剂用样量少,经济实用的实验内容。

像前述的“Fe(OH)3溶胶的制备”,其实四种不同浓度的FeCL3都可以成功制备Fe(OH)3溶胶,那么就选用0.1mol/l的FeCL3溶液,可以避免高浓度溶液造成的试剂不必要的浪费。

3.编写化学课程无机化学部分实验内容时,尽量使实验内容之间相互衔接,使试剂能够前后兼顾循环利用,实现“低碳环保”,节约实验经费。

例如:在“溶液的配制和稀释”实验中,根据本学期开设化学实验的需求,在不同班级进行此次实验时采用不同的配制内容,刚好让学生配制的溶液在今后实验中能够用上,那么既省出了老师配制实验试剂的时间,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节省了实验经费。

4.编写化学课程无机化学部分实验内容时,对于有毒有害有危险的实验,尽量想办法用无毒无害无危险的实验代替,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实验室学生多,人员密集,而且学生不断地在实验室活动,做一些有毒有害有危险的实验,可能对师生的健康和安全有威胁,所以在编写时用无毒无害实验代替,既能达到实验目的又不至于产生不良后果,师生在实验时都能安心。例如:验证“低价盐的还原性”一些书上采用“亚锡盐的还原性”来验证,可是在实验中要用到HgCL2,生成物中还会有Hg,鉴于HgCL2、Hg都有一定毒性,所以在编写时就用“亚铁盐的还原性”代替,实验目标同样能够完成,也不会造成实验的不安全事故。

当然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以上只是笔者的个人见解,希望能为化学课程无机化学实验部分校本教材开发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国镇.以STS理念开发化学校本课程的实践和思考[J].化学教育,2006,(4)19-20.

篇8

【关键词】 小学;国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2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现代人更深切地了解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国学的精髓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包含着最基本、最浅显的自我修养的道理和方法。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与提倡,理应从我国少年儿童的早期教育开始就受到足够的重视。“国学”对小学而言,是对祖国传统历史文化及语言文字的适度而专项把握。它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坚持优秀传统和爱国主义。下面是我对小学“国学”教育的一些思考。

一、国学教育理念的提出

1、基础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需要

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学生优秀品格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们发现学生越是即将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整体素质、个人涵养越是不尽如人意,一些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短视近利的行为造成了许多学生缺少健康心理和良好涵养,心境浮躁,性格极端的现状屡见不鲜。我们常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老师责怪学生难管理。如何打破德育工作这一僵局,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实施德育渗透,培养他们淳厚天性、良好品行,我们把目光投向了具有极大教育能量的国学典籍。

2、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的需求

《语文课程标准》把课外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量化要求。即“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二、对“国学教育”的理解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盛于二十年代,到了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掀起,可以看成是现代人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严格意义上讲,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国学”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一般来说,中国以孔孟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与学术被称为国学,其外延还包括中医、戏剧、书画、古乐、民俗礼仪等多种表现形式。国学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为人处世的准则,民族智慧的集中表现,民族文化根源之所在。诗经楚辞、老庄哲学、史记汉赋,唐诗宋词,犹如颗颗浩瀚宇宙中的璀璨星辰,闪烁迷人光芒,滋养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国学经典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

我们实施国学经典教育,即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选取以儒家优秀思想典籍为主干,其他学派典籍为补充的包括哲学、史学、文学等多方面经典内容,有目的、有选择、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诵读的教育活动。

三、国学教育的立足点

学校要进行国学教育,就必须要有国学课程。校本课程亦称“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校本课程开发范围从逻辑上既包括校定课程,也包括国家或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还在较大程度上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现在国家还没有在小学阶段把国学课程纳入正式课程之内,但是国家允许学校进行三级课程管理,实行校本课程。所以,小学要施行国学教育,就必须以学校为本进行小学国学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1、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把握国家和地方政策。国家和地方的国学策略和课题研究为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指出了总体的方向。小学应该在教育系统宏观的指导下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基本走向进行课程开发。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参与化。在进行国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树立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观念。教师组织领导国学教学,对教学现有的教材和学生情况最为了解,在开发国学课程的过程中,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推动同伴合作交流使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人,成为反思型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民主化。在进行国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学校国学课程的领导层、课程教学专家、学生、老师和家长之间要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营造民主开放的资源开发环境,使得学校能开发出更适合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国学课程。

2、小学国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小学进行国学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学生为本指的是一切从学生利益出发,教育行为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为本必须尊重小学生的特点。开设国学课程并不是要增加学生的负担,所以在开发国学校本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层次差异。国学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首先要根据不同阶段小学生阅读的能力和需求,选择国学中的经典作品,如《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治家格言》、《四书》、《老子》、《庄子》、《易经》等等。校本课程的内容要符合课程设置的总体目标而且这些作品在难易程度和深度上要适度,在编排课程内容时要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由易入难,难易结合并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小学生思维活跃,正处于成长阶段,校本课程的内容要新颖并能够增加小学生对国学的感悟和兴趣。小学生天动,所以国学课程要把历史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增加学生的领悟能力。小学生思维集中时间比较短,所以国学课程内容编排要适当。

小学进行国学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坚持长远发展原则。开设国学课程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中华文化学术的途径。在小学阶段,学生不可能把所有的国学知识全部融会贯通,学校设置的课程要让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学。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不能光考虑知识严密,也要考虑学生的情感,思维等人文品格,不能把教材变成学生填鸭式说教。国学教材选择的标准之一是要突出人文性、审美性,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情趣来考虑。国学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有着兼顾文化教育的传统。国学教材,应有浓厚的文化、尤其是人文文化气息。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选文的思想品德和文化内涵,要求选择的教材要思想深刻,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教材中文章篇目的选择、体裁、体例的安排,要突出时代性。在内容上合理编排,不同文章体现出人文精神的不同方面,这将更有利于对学生品德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而且,国学校本课程开发不是靠一个人,在短时间之内就能完成的。编写出的校本课程还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受到检验,所以,学校应重视学校开发的国学课程,对课程教授的过程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校本课程适当的修改以使该课程设置能达到学校开设国学课程的目的,使以学校为本的课程能够保持持久价值。

(三)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的实施

开发校本课程要融入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理念,丰富校本课程的内涵。在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的实施的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采取老师讲解和同学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由于我国的国学古文学内容偏多,那么在课程内容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解释、图片等内容,增加同学们的兴趣,增强学生们的理解。也可以在校园内设立标语条幅或雕塑等用隐性文化方法帮助同学们理解记忆和受到熏陶。国学教学还可以和政治理论课或语文等交叉学科紧密结合。国学课程的内容的学习并不拘泥于课堂和书本。学校可以利用学校的地理位置进行中心主题式的校本课程实施,如学校如果靠近山林,可以对学生进行田园感悟教育、自然和谐教育等;学校可以利用特殊的节日进行国学宣传教育;学校可以用国学内容进行知识竞赛、征文、文体活动等。学校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课程资源实施。网络资源的快洁便利可以使学生对国学内容的选择更加灵活方便,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的需求。利用网络还可以把学校的国学特色经验介绍给其他地区和学校,并能从其他地区和学校得到反馈意见和经验,实现资源互联共享。

国学蕴含着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在小学中开展国学教育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只有学校和社会认识到这一点,让国学从小渗透到学生的思想里,不断探索小学国学教育经验,中国的国学教育才能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岱年.国学入门丛书・序[M].北京:中华书局,2003.

篇9

[论文摘要]课程创新模式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之一,其中包含了复杂的课程开发技术,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能够反映学校课程开发的总体水平。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遵循课程创新模式的基本原则,即基础性原则、个性化原则、迁移性原则、普及性原则和量力性原则,根据自身的传统优势和条件基础,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大领域展开课程创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其课程创新模式的组织与实施主要依靠课时的调整与安排、教材的开发与完善等途径。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理念自主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结合自身的实践,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总结出4种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即课程选择、课程调适、课程整合和课程创新。这4种模式基本上涵盖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活动类型,其校本化程度体现了由低到高的变化趋势,在操作程序上也从简单逐渐走向复杂。课程创新模式的校本化程度最高,其实际的操作也最为复杂,但这种课程开发模式最能够体现校本课程对于学校课程改革的意义与价值,更有助于实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课程创新模式的内涵

课程创新模式是指创造性地开发全新的课程或者课程单元。具体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种是创造性地开发全新的课程;另一种是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出全新的主题单元。开发全新的课程拓宽了课程的范围与广度;开发体现学科特色的课程单元,延伸了课程的学习领域。因此,课程创新有助于实现课程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凸显学科的品性、特色,促进学校课程的变革。

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需要学校具备和创造一定的基础和条件。首先,需要研究和了解国家课程政策和制度,了解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趋势和特点,从而准确把握课程创新的方向;其次,要基于学校的办学传统、特色以及现有的条件资源,从而使课程创新更具有基础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第三,创新模式需要教师具有崇高的教育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以及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为课程创新提供智力支持;第四,课程创新需要学校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资源,以保障课程创新的顺利进行。

二、课程创新模式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特长培养,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掌握和接受。而课程创新也并非标新立异,其真正目的是通过创制新的课程和主题单元,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这就要求从日常的学校教育中生发出创新的基点,将创新的视角放在学科课程与教学之中,使课程创新最直接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个性化原则

课程创新模式是最能够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和促进学生个性成长的一种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学生的个性成长是一个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由内而外的发展过程,因此创新模式的课程设计应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要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规律,具有周期较长、系统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三)迁移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要通过课程创新带动学科课程的整体发展。这就需要寻找到学科课程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并以此作为课程创新的出发点,从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提升的效果。以学科的核心知识与技能作为课程创新的突破口,能够确保校本课程开发改善学校的常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成为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从而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实用价值。

(四)普及性原则

课程创制的基础性原则决定了课程创新的基本内容要简明易学,适合于普通学生的学习与掌握。首先,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本身要符合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其次,在教材的编写上要简明易懂。同时,教具、学具应价格低廉,尽量不受场地、季节的限制,便于学校和家长的认可与接受。

(五)量力性原则

课程创新需要量力而行,重在实效。课程创新必须要植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植根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价值的课程创新,否则表面的创新只能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学生、教师的负担,无法真正成为一种有效的课程改进策略。

三、课程创新模式的基本类型

课程创新模式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课程开发策略,涉及到学校课程的不同领域。不仅涉及到学科课程领域,还涉及到活动课程领域;不仅适用于个别学科,而且适用于所有学科。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根据自身的传统优势和条件基础,本着“针对实际,突出重点,量力而行,重在实效”的开发策略,从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大领域展开创新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学校着重在音乐、体育、美术、社会等学科课程和语文(古诗词每日晨读)、外语(每日午读)活动课程领域中,率先进行了创新模式的探索,创造性地开发了校本的学科课程和校本的活动课程。

校本的学科课程是指学校从国家课程中拿出部分的内容和课时,作为学校自主开发的学科课程主题单元。为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在音乐、体育、美术、社会等学科中,各自选择了一个体现校本特色的课程内容,以课程单元的形式进行校本开发。音乐学科开发了《竖笛》,体育学科开发了《跳小绳》《软式排球》,美术学科开发了《剪贴画》,社会学科开发了《祖国传统节日》等主题单元。这些主题单元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实现了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方式的更新。校本的活动课程是指学校弹性利用课余时间独立自主开发的活动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弘扬学校的办学传统。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语文学科利用每天清晨15分的晨读时间,开展“经典诵读”;外语学科利用中午15分的午读时间,组织英语“每日读”;体育学科利用课间操时间,自主开发了3套课间操(搏击操、韵律操、中华武术操);学校每年的大型活动(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及课外兴趣活动小组等都属于校本活动课程。校本活动课程突破了传统学科课程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提升了活动课程的意义与价值,全方位地打造了学校的特色课程。

四、课程创新模式的组织与实施

(一)课时的调整与安排

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是以课时的调整为保障的。一直以来,国家规定小学课堂教学的课时为40分。而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内容多元,教学活动灵活、开放,这些与固定的课时安排存在矛盾。为此,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从两个方面对课时进行了调整与安排。首先,针对新增加主题单元,学校在不影响国家课程实施的前提下,减少和压缩国家课程的内容和时数,增加了校本主题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课时数。创新模式开发的学科课程主题学习单元,如音乐、体育、美术和社会的主题单元要求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与实施,这就要求对现有的实施国家课程的课时进行重新的调整与分配。为此,学校每学年从国家课程中拿出16课时,即总课时数的25%,来保障主题单元学习的时间和教学质量。

其次,针对新开发的活动课程,学校将零散的学习时间集中统整,开发“短课时”以保障活动课程的实施。所谓“短课时”,即清晨的7:40-7:55以及中午的13:10-13:25这两段,班级自由安排时间进行统筹规划,集中利用这两个15分实施语文的“经典诵读”课程和英语“每日读”课程。选择这两个时间段进行阅读类的活动课程,符合学生语言积累的规律,这样学生每周就有3个15分的短课时来进行语文的“经典诵读”和3个15分的短课时进行英语的“每日读”。“短课时”的优势在于改变了传统的早、午自习的松散状态,保证了校本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为学生的阅读与自修提供指导,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教材的开发与完善

创新模式下的教材建设是影响和制约课程实施质量的关键,教材的创新是课程创新的重要内容。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本课程的教材创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的开发过程,学校将课程创新模式的教材定位在教师的教本与学生的学本的有机结合上,教材的编写力求体现基础性、阶段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因此,教材内容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和多元的信息资源,满足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需求。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对教材的创编主要体现为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教材的全新建构与编写,如语文学科“经典诵读”的校本教材《小学生必背古诗210首》,音乐学科的《竖笛》(上、下册),外语学科的《每日读》(1-6册),这些教材内容的编写都摆脱了现有学科教材体系的框架,构建了其自身独立的教材体系。以音乐学科的《竖笛》主题单元教材编写为例,教材共分为上、下两册,包括相关演奏的理论知识,同时为配合左右手音的学习精心筛选了近80首相关的专项练习曲目,60首综合演奏曲目。这些丰富的教材内容一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另一部分为有乐器特长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练习资源,兼顾到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了条件。语文学科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210首》,在呈现精心筛选的经典古诗词的同时,每首古诗词下都编配了重点词的解释以及相关资源资料的链接,在便于教师讲解的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可借鉴的学习资料,既可减轻教学的难度和压力,也可扩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一举两得。这些校本教材的编写不仅为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文本上的保障,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篇10

关键词 校本 抗挫折教育 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4-0100-02

当代社会中,社会各阶层的人都必须要面对与日俱增的压力,小学生也不可能例外。因无法面对挫折而造成的社会悲剧屡有所闻。因此有必要加强抗挫折教育。培养孩子受挫感能力最好的时机就在童年,抗挫折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从小学教育抓起。在小学校本课程设计中,在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实施以及课程评价中都凸显了加强对小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在小学校本教学中加强抗挫折教育的方法。

一、透视现状,把握学生耐挫能力的实际

(一)学生抗挫折能力低

目前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中有老人的盲目溺爱,家长的过分呵护,学校教育对挫折教育的弱化等等原因,导致很多孩子存在着受挫力很薄弱的现象。大量报道也证实,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小学生身上,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都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因而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

(二)学生抗挫折经历少

目前的孩子,可以说是由两个矛盾体结合在一起:一方面是绝大部分的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了相当优裕的环境,甚至达到了百依百顺的地步。这些孩子养尊处优,很难面对困境,他们的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比较差。另一方面,他们面对着家长过高的期望和压力,家长们或出于社会竞争激烈的考虑,或出于代偿心理的要求,对孩子的学业成绩提出偏面的要求,唯分数至上,还有些家长为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从奥数、书画、弹琴、唱歌等等,让孩子疲于奔命。而且孩子在无法达到要求的时候,得到的不是安慰和鼓励,而是责备和加码的要求。

二、构建体系,切实推进抗挫折教育

(一)明确抗挫折教育的基本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我们知道,任何教育都是基于理性认识上的一种新实践。小学校本课程中实施抗挫折教育同样必须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上文所述的校本活动课程理论和抗挫折学习理论。正是因为这两种理论我们才开始考虑在小学校本课程中安排抗挫折教育,并进而想到了为教学实施需要而进行的校本抗挫折教育,它们是小学抗挫折教育的起点。其次,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和校本能力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对小学抗挫折教育必然要考虑方案的安排和实施进程符合小学生校本学习的心理和特点,符合认知发展和技能形成的规律。

2.学科性原则:抗挫折教育在活动内容上具有实践性,在学习方法上具有多样性,在学习功能上具有整合性。特别是活动内容应能正确处理好校本教学中各种矛盾关系,对校本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此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校本教学原则进行适时的审思。如现行各版本的校本教材中的实践活动尽管主题各异,形式有别,但都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重要的活动目标。这就从根本上抓住抗挫折教育的实践属性,体现了现代人文价值观。

(二)健全抗挫折教育的措施

1.确定合理的目标

确定目标是小学抗挫折教育的首要步骤。目标应围绕校本课程总目标、小学阶段目标以及小学抗挫折学习目标而加以确定,先总体目标,后具体目标。心理研究表明,承受挫折能力和其它心理品质一样,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在教育工作中,经常教育学生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不如意,要学生明白“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而这些不如意仅仅是我们人生道路上小小的绊脚石。应该正视挫折、驾驭挫折、化解挫折,而最终才能战胜挫折。

2.巧妙利用各种挫折事件

对小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如果光对他讲道理,很难收到实效。必须使学生从“挫折中悟挫折”,多利用报纸上的、现实生活中的、身边发生的挫折事件,及时、直观地进行教育。如果在班级里或校园中发生了挫折事件,教师应及时对事件进行宣传普及,举办小班会讨论或者让学生写几篇关于耐挫折的小文章,抓紧时间开展教育。

3.提供学生战胜挫折的榜样

心理学研究表明,榜样对儿童行为的形成和改变有显著的影响。学生往往会把某些具体的人物形象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在具体榜样形象的感染下,学生能加深对挫折的认识,激起内在的上进热情,进而转化为“自我发展运动”。挫折现象的普遍性决定了榜样的丰富性,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下面这些榜样。让学生从身边的榜样学起。效果颇佳。为此要注意收集、积累学校、班级、师生战胜挫折的教育素材,选择时机适量进行教育,就会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