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演讲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5: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国大学生演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雷雯
亲爱的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我是兽医普二班雷雯。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是不能没有梦想。梦想,一个人怎能没有梦想?没有梦想,便没有奋斗的目标;没有梦想,生活平淡如水,不知因何而求,也不知求知为何,一切都是虚伪的。
著名的武术演员李连杰,不断追求梦想。他从小习武,刻苦锻炼,就是为了将中华民族的武术发扬光大。因此,他不断努力,最终在影艺界站住了脚跟。现在,他创立了慈善基金会,当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时,不断献出爱心,为人民服务。
还记得,阿里巴巴互联网的创始人马云,曾对于梦想从不放弃。他曾经想考重点小学,失败了;重点中学,又失败了;大学考了三年才入了学;大学毕业后想进哈佛,又没有录取……工作了,他总是遭到别人的冷嘲热讽,但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一次次的失败与努力,他最终成功了。
但是,这都是城市里娇生惯养的孩子的一次次经历,那么山区里贫困的孩子们呢?没有钱,即使再努力也是徒劳,对于心中的梦想仍是遥不可及。(演讲稿 )幸运的被发现了,也许还有实现梦想的机会;通过慈善机构帮助的,又重新有了对知识的渴望;但其他人则手足无措,只能安安静静的度过终生。
2011年,姚明在退役会上感言:“感谢这个伟大进步的时代,使我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今天,我们每个人未必像姚明那样尽情绽放了梦想,但我们都有自己的梦,也都或多或少地实现着自己的梦。
尽管我们的梦想实现未必尽如人意,有的人还在埋怨,收入还不够高,房子还不够大,工作还不够好,看病还不够方便,但与自己的过去相比,梦想的旅程都早已离开原点,梦想的花朵已然开始绽放。
也许,执着于自己的梦想久了,我们可能忘了梦想生长的土壤。也许,有的人认为,自己梦想的实现,得益于自己的奋斗,这个时代、我们国家并没有直接为自己做过什么。
然而,百余年前的中国人不敢有梦,百余年后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梦,其间的差别就在于“中国梦”。
当“中国梦”没有绽放,个人的梦又如何开花?从根本上说,我们每个人梦想生长的土壤,都深深植根于“中国梦”。我们每个人梦想的成长,都有“中国梦”的成长相伴。有了“中国梦”的茁壮,我们才有了做自己的梦的自由。
这170多年来,正是无数先贤先烈把自己的梦融入“中国梦”,正是一代代人执着坚韧地接续“中国梦”,“中国梦”才有今日之荣光。
这30多年来,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甚至命运,能够让自己的梦想次第开放,亿万农民工能够在神州大地上自由流动,市场的生机活力在最贫穷的地方也能够崭露头角。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一切根本得益于“中国梦”的追逐,得益于党带领人民在追逐“中国梦”的进程中,创造了发展传奇。
“中国梦”与个人梦唇齿相依。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
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中,我们要大声宣言:勿忘昨天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今天的责任与使命,不负明天的梦想与追求。
少年智则中国智
少年强则中国强
篇2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中流淌着沸腾千年的热血,踏着孔孟文化的浪潮,带着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梦想,走向世界。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屈于列强的铁蹄蹂躏,携时代风雷,挽狂澜于既倒,为民族求存之梦而拼搏。
有这样一群人,扎根贫瘠的土壤,在黑暗中执着探索,为实现民族崛起而拼搏。
这就是中国人--一群为梦而生,命途多舛而屹立不倒弄潮儿;这就是中国--一个因梦而强,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的国度。
暮然回首,璀璨星空中的“神五”的足迹,见证了中国孕育千年的飞天梦的实现;萨马兰奇的一句“北京”,开启了中华奥运梦之旅;上海展馆的华丽谢幕,让中国的百年世博梦留下令世人感慨的惊叹号!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国度正为一个又一个孕育千年的梦想而奔跑! 国有梦,国人亦有梦。一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道出一代枭雄的豪情壮志;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唱出文人志士心怀天下的梦。历史的笔锋一转,我们看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梦想,“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宣言。在乒坛神将邓亚萍眼里,梦想是永不停止追求,永不放弃追求;在水稻之父袁隆平眼里梦想是让水稻像高粱一样挺拔,穗子向扫 帚一样大,稻米结得像葡萄一样一串又一串。
2010年,刚刚进入大学的我作为班级团支书参加了基层团委关于组织宣传大学生“西部计划”的会议,正是在那次会议上,我第一次接触了解到了西部计划,了解到在祖国的西部,有一片偏远而美丽土地在呼唤着我们。从此,一个到西部去的梦想便在的我心里扎根。临近毕业,我校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回到母校做“奉献的青春最美丽”的西部计划宣讲,宣讲团的于涛学长在演讲的最后和我们一起分享了《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中的一段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正是这段话激起了我心中积攒了22年的热血,正是这段话让我的胸腔里燃烧起梦想的火焰,此刻我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声音: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经过层层选拔,我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西部计划志愿者。 挥泪告别家乡父老,我来到了西藏,在这里,我为美丽的风景而震撼,为淳朴的人民所感动。于是,在这里我又拥有了一个新的梦想,留在这里,扎根在这里,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在这个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作为青年先锋的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我们,将在服务实践中夙兴夜寐、只争朝夕,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素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以“千淘万浪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的坚毅,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为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奉献青春、贡献才华、凝聚力量、矢志奋斗,不负于国家和民族寄予的殷切期望,不负于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篇3
《大学生》(原《中国大学生》,2004年3月更名)创刊于1988年,双周刊,隶属于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目前杂志包括上半月的《大学生・中国校园》和下半月的《大学生・能力博士》。《大学生》是目前全国最权威的面向在校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类刊物,期发行量最高达30万份,平均传阅率为10人次/本,销售至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在全国高校学生媒体论坛上,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心目中最有影响力的报刊”前10名中,《大学生》杂志作为期刊排在首位。
基于《大学生》在同类期刊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笔者在本科期间一直是该杂志的忠实读者,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本文选取《大学生》为例,分析期刊的品牌传播策略。
《大学生》的品牌传播策略
(一)不断提高内容的质量和品质
高质量的产品是品牌传播的基石,品牌影响力是以产品为载体最先传达给消费者的。媒体品牌传播的载体必须是高质量的媒介产品。就期刊而言,其品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独特性。期刊的独特性来源于对期刊品牌的清晰定位。品牌定位越清晰,品牌个性越鲜明。《大学生》以铜版纸亮相,包装精致高雅,加之清丽、简约、时尚化的国际媒体板式风格,独特而又深具魅力的形象立即吸引读者的“眼球”。2006年《大学生》杂志社社长钟岩在接受《新闻与写作》的采访时说:“当今大众传媒时代已向窄众时代转化,我们的定位也要相应地有所变化。《大学生》杂志要有所创新就要舍弃一些东西,这包含两个层面。第一,在受众上,我们舍弃了研究生读者……我们杂志紧盯的是大一、二、三的学生。第二,在内容上,我们舍弃了一些综合性的内容……我们在办刊内容上始终把学生切身关心的成长作为主题。……作为《大学生》杂志,我们坚持主流价值观。”正是《大学生》的这种明确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才使它在大学生类杂志中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受到大学生的喜爱。二是内容的深度和实用性。期刊的“窄众化”传播特点,要求期刊为其读者提供内容也必须是“量身定做”的,值得深入品读的。期刊必须服务读者,才能在读者心中形成“非你不可”的品牌形象。《大学生》的办刊宗旨是以独特快捷的信息和具有高含金量的成功思维,为大学生提供值得讨论的人物和事件,促进他们建立起新世纪的成才观念,全面提升品德操守和综合竞争能力。
(二)通过公关活动进行传播
公关活动是媒体为了实现与受众的良好互动,为了为受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利用现有的优势和条件,策划举办的一系列社会活动,以提高媒体的良好形象,培养受众对媒体的满意度,促进媒体品牌的提升。公关活动是与受众的一次深层次互动,是一种情感层次的传播,最大限度赢得受众的好感和注意。公共关系这一品牌传播手段对媒体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保护出现危机的品牌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大学生》杂志非常重视公关活动传播,每年都会结合社会热点和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策划不同的活动。其中“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已成为该社的品牌活动,此外,《大学生》还多次举办公益服务活动。《大学生》通过一系列公关活动,在大学生中树立了积极健康的品牌形象。
(三)进行品牌延伸
《大学生》除了出版发行知名品牌《大学生》杂志以外,还出版、经营、发行专门为青年考研服务的《考研胜经》、《考研叁合一》;为考证(MCSE 、MCP、 MCDBA等)提供服务的《微软考证胜经》、《最吃香的N种考证》等“胜经系列”品牌。此外,《大学生》还开办有中国大学生网(省略)。该网站除了杂志的精彩看点外,还免费提供大量考研、留学等方面的信息。2006年该网站开通的中国大学生论坛已经拥有注册会员近5万名。2010年初,《大学生》创办电子杂志《un-昂》,力图多角度捕捉当代大学生的时代气息。《大学生》通过品牌延伸,不断地适应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生活学习需求,强化了在读者中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四)借助名人效应提高知名度
《大学生》杂志在2005年4月创办“中国大学生国际讲坛”,邀请知名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等各个领域的杰出人才到高校演讲,为大学生搭建一个具有国际化水准的交流平台。该论坛已邀请李开复、闾丘露薇、龙永图、谭盾、王勇峰、六小龄童等知名人士在全国各地高校演讲。中国大学生国际讲坛作为《大学生》杂志的一个能够听的、零距离的热门“杂志”,受到大学生们前所未有的欢迎。这些名人演讲在高校产生强烈反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这些名人知道和了解了《大学生》,大大提高了杂志的影响力。
此外,《大学生》还与十余所美国常青藤大学、欧洲历史悠久的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耶鲁大学校长两次接受该刊的专访。2002年至今,美国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几十所著名高校的校长接受了《大学生》的英文专访,许多校长还为《大学生》题词。《大学生》杂志在海外影响面不断扩大,世界一流大学耶鲁、哈佛、斯坦福、加州理工、香港中文大学等世界名校均有订阅。
对《大学生》品牌传播的建议
目前《大学生》已经形成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较高的品牌价值,但是在品牌传播中还有改进的空间。首先,可以加强与高校校园媒体的合作进行广告传播。广告作为重要的品牌传播工具,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信任度、忠诚度。而校园媒体,如校报、校园广播和校园刊物等在高校有着广泛的受众。因此,校园媒体是《大学生》刊登广告的首选平台。其次,在品牌延伸上,开创面向研究生的品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生教育越来越重要。开办研究生品牌,可以弥补市场空缺,也是适应大学生生活和教育发展的需求。第三,通过人员推广形成品牌美誉度。在品牌传播的手段中,人际传播是最容易为消费者接受的方式。《大学生》在同类刊物中有着最高的传阅率,是众多高校图书馆中“翻得最烂的杂志”。因此《大学生》可以在高校中招募发行员或推广员,通过一些展览或活动来提高品牌美誉度。
参考文献:
①张巧玲:《媒体品牌传播以及动作策略》[J],《新闻传播》,2005年第8期
②刘凤军:《基于社会责任的媒体品牌力初探》[J],《广告理论(理论版)》,2007年第3期
③耿瑞林、李蕾、李静:《“朋友身份导师实质”――本刊专访《大学生》杂志社社长钟岩》[J],《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1期
④赵春江:《论期刊的品牌战略》[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⑤钟岩:《To Be or To Be Not传统期刊生存的永恒命题――杂志的求索》[J],《传媒》,2007年第5期
篇4
说是重头戏,因为其作为第二届大学生传媒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有众多专家学者、50多家媒体和国内百余所知名高校学生共同参与。论坛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和《传媒》杂志联合发起和主办、阿里巴巴集团新媒体事业部协办,旨在给大学生与他们最喜爱的传媒品牌搭建一个深入交流与互动的平台。
嘉宾云集 共襄盛会
7月17日上午的开幕式,论坛组委会邀请到了全国政协委员、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东东,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出席并致辞。
李东东会长首先向参加论坛的朋友们、同学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并诚挚感谢为论坛召开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随后在文化强国的层面谈到品牌对媒体的重要性,提出了她精辟独到的见解。李东东会长多年来倾力支持传媒杂志社的工作,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此次论坛,是对传媒杂志社最大的肯定与鼓励。
上午论坛的主题是“铸就品牌文化 共商媒体发展”,演讲嘉宾有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凯星,人民日报社新闻研究部副主任夏,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邹贤启,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王伟,江苏卫视副总监王希,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杰,百事通副总裁陈浩源,阿里巴巴集团新媒体事业部总监黄磊。另外,大会还邀请到了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杨禹担任这次论坛的主持人。
下午论坛分三个环节:一是以“全媒体时代媒体品牌的构建”为主题的圆桌对话,二是“媒体与社会公益”分论坛,三是《2014 年中国大学生最喜爱的媒体品牌调查报告》。
庞大的嘉宾阵容、巨大的信息量、丰富的互动交流,使得传媒学子的热情持续高涨,嘉宾学者时常抛出思想上的爆点引发现场学子的强烈共鸣与喝彩,传媒学子们纷纷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争先恐后地与嘉宾学者互动交流,整个会场气氛活跃、融洽,不断出现。一天的时间内囊括如此多精彩的内容,也为第二届中国大学生传媒节的圆满闭幕写下了坚实的注脚。
主持亮眼 卓尔不群
当天论坛的主持人是近年来活跃于央视新闻时政节目的评论员杨禹,许多学子之前已经在电视上认识了杨禹,这次能在现场亲眼见到他,并与他亲切交流无疑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杨禹作为主持人高效地串联起整个论坛,发表了很多角度独到、鞭辟入里的点评,与同学们的互动也引发了现场的小。杨禹强大的语言组织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令在场的嘉宾和学子赞叹不已。
现场有学生提问:“杨老师您好,我们都知道近几年很多优秀的央视人走出央视,我想问一下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这是不是跟央视受到地方电视台的冲击有关系?您是不是也有这个打算?”杨禹表态:“其实对于这个现象的观察本身就体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传播规律,真正离开央视的没有多少人,但是就这么几个人在大家的面前占据了很多的传播空间,大家都在议论谁又走了。其实站在央视的角度看,央视一共有2万多人,走的人只是‘凤毛麟角’,大家议论的是走的人,我看到更多的是仍然坚守在那里的人。我觉得大家做的工作、站在不同的角度都在试图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且去影响一些公众,所有的选择都不冲突,每一个人都在做着对自己来说最好的选择。”
在谈到《人民日报》品牌与影响力的看法时,杨禹接过夏主任的话继续谈到:“夏老师前面谈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过去几十年大家一说《人民日报》与《人民日报》报道,是那个年代中国传媒界非常强大的信号,现在《人民日报》说什么、怎么说,还是不是一个信号?我理解的是,仍然是。虽然是传播多样,也有碰撞。也许有同学说,我从来没有看过《人民日报》的纸质报纸,但实际上网上很多内容都是《人民日报》的。今天的社会舆论既需要新闻联播,也需要网友吐槽,谁也不要把谁踢出舆论场。既需要《人民日报》高屋建瓴的社论,也需要社会上的媒体提供非常深度的报道,同时也希望每一个年轻人、每一个网友的声音在舆论场上发声,这样多态才是有活力的。”杨禹的精彩评论与回答让现场每个人都看到了一位一针见血、犀利、自信的新闻评论员,以及一个温文尔雅的学者形象。
下午2点半准时开始的以“全媒体时代媒体品牌的构建”为主题的圆桌对话一时间似乎成了学子们与各位媒体人的对话。杨禹不仅作为主持人而且作为提问者,专业而极具针对性的提问更是让整轮对话显得异彩纷呈。
杨禹虽然主要负责时政、经济领域的评论,但对于传媒领域问题的点评也可圈可点。会后记者了解到,杨禹曾经供职《中国经济导报》十几年,是一位资深媒体人。有嘉宾会后对论坛组织者表示,杨禹的主持令论坛增色,甚至可以说杨禹是论坛的巨大亮点。
众论品牌 思想飞扬
虽说是严肃的论坛会场,可底下坐着的是300多位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学子。看到这么多对传媒事业怀有热情的年轻人,演讲嘉宾们越讲越轻松,越讲越动情,将平日里给员工开会时的严肃劲儿抛到脑后,展现出的均是一副兄长、老师的角色,真诚、主动地与学子们交流起来。第一个出场演讲的嘉宾是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凯星,他没有稿子,手中拿了个Pad,在台上来回走着侃侃而谈。他的轻松自如的表现感染了其他演讲嘉宾,有的把准备好的讲稿直接放在一边,拿起话筒走上台前与同学们开始分享起自己的经验、想法、观点。
“有人说品牌是一种召唤,还有人说品牌是一种信仰,我觉得品牌是一种承诺,一种我们对受众的承诺,对自己的承诺,对过去的承诺和对未来的一个承诺。”陈凯星的观点很有“用户中心说”的意味,当今社会,无论是民营公司抑或是国有企业,对不断满足“用户”需求都是一致追求的。夏给同学们介绍的是《人民日报》近年来开展的品牌推广活动。进入新媒体崛起的时代,《人民日报》也在改变过去“皇帝女儿不愁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旧思路,积极地做品牌推广活动,逐步扩大着自身品牌的影响力。邹贤启对品牌的观点讲得相对具体、全面。“品牌对于媒体来讲除了普通的要素以外,还有传播力、影响力、引领力、服务力、竞争力、支撑力。”邹贤启社长的话与陈凯星主任的观点不谋而合,好的品牌终归到底是为服务用户而诞生发展起来的。
“传媒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暂时的困境需要我们以前所未有的睿智和勇气去寻求解脱。”王伟副社长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2013年11月1日,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两张都市报都刊发一个整版广告,上面的广告词这样写到:“许多时候,梦想就在山丘的另一面等你会合”。“在未来的岁月前行是一种期盼,能否实现取决于别人,而梦想就在前方,跨过这个山丘就能与他会合,主动权在自己。不能在iPad中消沉,更不能自我唱衰,我们应该有自信能够借助深厚的品牌文化,靠着勇敢的行动和不懈的探索跨过山丘去拥抱我们的梦想。”王社长讲得掷地有声。
下午的圆桌对话环节,《湖北日报》总编辑助理、荆楚网总编张先国,浙江卫视《爸爸回来了》制片人岑俊义,《格言》杂志执行主编杨爽,《大河报》副总编辑赵红,《南方日报》行政总监孙国英,《华商报》副总编王晓昱,《今晚报》传媒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吴阿娟等,围绕“全媒体时代媒体品牌的构建”这一主题,与学子们共同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媒体与社会公益”分论坛是由《传媒》杂志和阿里巴巴集团新媒体事业部共同组织策划的,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组织成立于2013年7月,到2013年12月,其官方账号在新浪微博的“公益账号影响力排行榜”中占据第一位,并且影响力、活跃度、传播力、覆盖度全面排名最高,超过众多老牌公益账号。该论坛由《传媒》杂志主编杨驰原主持,阿里巴巴新媒体事业部总监黄磊、《扬子晚报》编委顾燕、《大河报》副总编辑赵红、《商业评论》出版人曹阳、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传播系终身教授洪浚浩、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黄瑚等出席论坛,就“媒体与社会公益”这一主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黄磊总监指出,“‘天天正能量’与《大河报》等50家媒体合作,出资帮助有需要的网友及媒体支持的好人好事。这样,新闻当事人获得了物质资助,记者获得了莫大的鼓励,正能量在社会得以传播。”
榜单 余韵悠长
论坛的最后,由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谢耘耕了《2014 年中国大学生最喜爱的媒体品牌调查报告》。全国有160多所学校的1万多学生参加了这项问卷调查,谢耘耕介绍:“我们把这个结果整理出一个排行榜。这个活动的意义是在于推动大家对传媒品牌的认识,通过大学生对传媒品牌的认知度的调查向社会、向业界来宣传一种品牌意识,让大家共同来关注、来推动品牌建设的发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范围涵盖了中国33个城市,涉及21个省、4个直辖市、4个自治区和香港,共计123所高校,历时2个月完成。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媒介使用情况和对各媒体的喜爱程度,涵盖报纸、杂志、网络、电视和广播多种媒体形式。共有12000多份有效样本,回收了97.7%。榜单的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篇5
让我惊讶的是,这位好友目前就读于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学的是国内排名第一的专业,在别的大学生眼里,她无疑是个成功者,怎么一两次没评上奖学金,就感慨“成功为何离我越来越遥远”呢?
继续闲逛,在一个帖子里看到了这段话:“同学借父母的钱炒股赚了几万,牛啊!在他得意的样子面前,我显然该找个地洞一头钻进去。他家里有车有房有钱,目前还有个漂亮的女朋友,而我什么都没有。真可悲,我的人生好像从来都没成功过!”
我突然意识到:他们也许都得了“成功焦虑症”――渴望拥有多种“硬件”来证明自己是成功的人,由于对成功抱有迫切的期待,一旦不能得偿所愿就落拓失意,就陷入一种欲罢不能的焦虑中。他们整天和他们眼中的“成功人士”攀比,希望找到一种成功学指南,走上通往出人头地之路的捷径。
这种焦虑症显然不是最近才流行的。记得两年前北京一所名牌大学研究生小刘离家出走,原因在于小刘认为:一个生活在大城市的青年人,一个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如果不能拥有驾照、出国留学的机会、好工作、大房子、漂亮女朋友等“硬件”,就实在是“混”得太惨了,就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一个可怜的弃儿。
《新周刊》的一席话道明了这些“成功焦虑症”患者的逻辑:“在成功学的逻辑中,如果你没有赚到‘豪宅、名车、一年百万’,如果你没有成为他人艳羡的成功人士,就证明你不行,你犯了‘不成功罪’!”
谷歌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先生曾经在中国几十所高校作演讲,每场演讲结束后都会有半个小时左右的学生提问环节。几十场演讲下来,李开复先生不无遗憾地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中国大学生对成功的渴望里有太多急功近利的色彩,因为几乎所有提问都围绕同一个主题:‘李老师,请问您认为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您个人具备的什么素质让您如此成功?’似乎听一次讲座、我的一个回答,就能让他们脱胎换骨。”
篇6
关键词:日语选修课;问卷调查;大学生;日本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98-01
辽宁何氏医学院自2008年开始面向全院各专业学生开设日语选修课,几年来教学效果良好,讲授日语基础知识,介绍日本文化,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日语,了解日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有针对性地设置授课内容,我们在2012年的两个学期对选修日语课程的2011级和2012级学生做了开放式问卷调查,问卷题目为“1.你为什么选修日语课?2.谈谈你心目中的日本。”调查调查人数240人(4月份80人,11月份150人),回收有效问卷213份(3月份72份,11月份141份),回收率为92.6%(3月份为90%,11月份为94%)。调查对象包括床医学、护理学、眼视光学、公共事业管理、医学影像学、艺术设计、药学、市场营销学、应用心理学、动画、广告学、生物医学工程等12个专业选修日语课的学生。
从这几年调查的数据对比中,我们发现几个有趣的现象。
一、大部门学生对日本有某些方面的肯定
在这次调查中,明确表示喜欢日本和对日本有相对较好印象的共计153份,占全部有效问卷的71.83%。其中去过日本短期旅行的有3人,占总人数的1.41%;想要去日本旅行、留学、生活的共计19人,占总人数的8.92%;对日本喜爱的63人,占29.58%;对日本有较好印象但心中厌恶的90人,占42.25%;对日本非常厌恶的有60人,占28.17%。在对日本的肯定方面,有一下几个特点:
1.90后的中国大学生非常喜欢日本动漫
在调查问卷和结课论文中,171名学生明确提到喜欢日本的动漫或者以日本动漫作为论文主题,从现在比较风靡的《火影忍者》、《海贼王》、《死神》到宫崎骏的经典作品《魔女宅急便》、《千与千寻》、《龙猫》屡屡出现在问卷和论文中。从这个数字可以发现,即使是在问卷中表示非常讨厌日本的同学,也对日本动漫很有兴趣。
2006年4月28日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东京数码大学发表了题为《文化外交新设想》的演讲。他建议日本应当积极开展“动漫外交”,通过推广日本的漫画书和动画片,赢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民众的心。本身就是漫画迷的麻生太郎在演讲中说:“你们所做的事情已经抓住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年轻人的心,这是我们外务省永远也做不到的事情。”从这份调查结果和笔者与中国青少年的接触中可以明显体会到,日本“动漫外交”是卓有成效的,它让广大青少年了解了日本。
2.大学生很关心跟自己切身相关的社会问题
在调查问卷中,127名同学提到的日本的优点都跟环境相关,比如“干净”、“美丽”、“食品很安全”、“环境很好,很清洁干净”.这明显受到了国内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大家在内心还是向往自己的国家可以更宜居更整洁,食品更安全。另外共同特点比较突出的是105名同学提到日本人“讲礼貌”、“谦让,讲秩序”、“守秩序”、“公德心强”这些也可以跟国内很多热点现象发生联系,比如“中国式过马路”和有人乱扔垃圾等。另外有73名同学提到日本人“勤劳”、“特别能吃苦”、“很敬业”、“创造了战后经济奇迹”。
二、多数学生仍不喜欢日本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仍不喜欢日本,虽然下半年的调查为了相对客观,避开了9月份日本政府非法收购事件,把调查问卷安排到了十一月份,但是大部分同学仍对日本相当反感。学生反日情绪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
1.日本曾经侵略中国,且不能正确反省侵略历史
很多学生表示不喜欢日本,“从小在历史课上就知道日本是一个残暴、怕强凌弱的国家,恶劣形象不堪入目,日本人的坏形象早早在心中扎根。”、“看到日本就想到他们曾经侵略过我们,现在还不认账。”、“日本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也有让人讨厌的地方,无论如何,一想到过去,他们对中国人那么残忍,我就怎么都不会喜欢日本。”……
2.日本右翼活动猖獗
因为日本政府非法购岛事件,下半年的调查中,学生提到这点的明显偏多,“日本很差劲,是自己的东西他要,不是他还要,就像”、“我对日本人没什么好印象,毕竟他们总跟中国找茬,比如、参拜靖国神社、教科书什么的。”
在调查中,11月份问卷对日本有负面评价的占76.6%,高于3月份的70.8%。可见日本政府罔顾两国利益,非法购买,让大学生对日本的负面评价增加。
三、对日本的正面负面态度,跟学习成绩关联不大
在问卷调查“为什么选修日语课?”中,多数同学表示“想多学一门语言”、“想多了解日本。”,很多对日本有负面态度,甚至反感日本的同学仍然选择学习日语,“我很不能理解,为什么日剧里他们那么有礼貌,但是对我们那么残忍没有人性。”、“正是因为事件,我更想了解日本这个国家,为什么明明做错了,还那么理直气壮。”从平时练习和考试的成绩来看,很多对日本反感的同学,学习十分认真,成绩也很好。
可见,某些负面态度,反倒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授课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介绍相关日本文化的知识,推荐相关书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日本。
结语:
“九一八”之后,王芸生在《大公报》专栏“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中写道,“然回顾古代,日本受中国文化之提携陶熔者,两千余年,中国施之者甚厚,而彼之所以报我者甚酷,此固日本之非,而炎黄子孙受凌至此,岂不愧对先民哉?”向学生介绍日本文化和相关历史,并非是要培养“哈日族”和“仇日愤青”,而是要让学生真正“知日”,对日本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了解在战后数十年间,中日双方的有识之士为了促进中日友好不懈努力,中日两国关系发展也基本顺利,矛盾并不是中日关系的全部,因为中日友好是有利于双方国民利益的。更要让学生在自我思辨中了解自己的使命,提升自己,强大国家。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审美 大学生 审美能力
一、何为审美
叶朗教授在浙江大学东方论坛的演讲中提到“审美活动使人感到人生的美好,产生一种感恩的心情,从而激励自己去追求高尚纯洁的精神境界”。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与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简而言之即为具备欣赏能力的个体欣赏、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的过程。
我们可以明确地把握到审美所包含的几个要素,首先,应有审美主体,且主体具有必要的欣赏能力。其次,审美应作为一种过程性的精神活动来理解,而不是单纯的表面现象的呈现。第三,从这一概念里,我们可以获得一个信息,我们所审视的“美”是依附于事物或艺术品而存在,实现审美这一活动,需要先接触具有美的意象存在的东西,能够偶遇或寻找到具有审美意向的事物和艺术品是审视并获得美的前提。更简单地讲也就是审美是需要环境的,不同的环境决定我们所接触到事物的品质,事物的品质再决定我们所能获得的美的品质。这里所指的环境放在现实生活的实际中也就是个体的生活范围与可以接触到的文化范畴。
二、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审美现状
观察当代中国大学生普遍的生活状态:空余可支配的时间较多、获得信息的渠道变广、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高考压力存在的中学时期所受的强制价值观和审美标准的灌输减少减弱。这使得大学生的审美所受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作为审美活动的客体,事物和艺术品某种观点上也可被归为信息的行列,而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为网络,网络中的言论导向往往可以牵引着大学生的审美,而往往也是由大学生这个群体本身所缔造,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大学生审美的趋向。
天涯社区、猫扑大杂烩、人人网、豆瓣是四个大学生常常接触的网络据点,这四个地方所传播的内容大致相同,而人人网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既是专门为学生族设立,又起到了信息汇总的作用,天涯、猫扑、豆瓣的热门信息经汇总后通过人人的分享功能进行传播,热门分享则集中体现处大学生的审美意趣与倾向。我们绝不否认网络对于信息的传播、知识的普及和青少年的成长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在此笔者重点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人人网的热门分享,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灵异事件、星座命理、四六级与公务员考试、恶搞、街拍、社会热点、爱情、电影、名人箴言。这些分类体现出了大学生审美的多元化趋向。这无疑是一个好的趋势,但是仔细分析开来,却发现这些多元之中隐藏着一些并不乐观的趋向。
以灵异事件为例,灵异所代表的是一种神秘、紧张、悬念、刺激,包括部分网络游戏所包含的杀戮场面在内,其与美学中的“恐怖”这一意象有类似之处。生命体的本能是趋利避害,或者说至少会按照自己内心的指引去选择喜好,如此多的人喜欢分享灵异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或许说明他们对此有着一定的心理认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认为其有美感存在。我们知道,杀人和虐待生命对于心理存在部分扭曲的人而言是无比美妙的事情,鲜血和杀戮在他们看来是最富审美的意象,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那是令人作呕的、恐怖的、丑陋的。虽然公共性的认知并不能完全作为评价个人好恶的唯一标准。但大学生群体部分上所表现出来的此种审美趋向是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建立正确价值观的,至少这种审美是和传统的平静、淡泊、意境深远的审美是相悖的,它更追求一种直接的感官刺激,更有原始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种审美上的浮躁感觉,嗜好这种感官刺激的人大约很难平心静气去欣赏从古流传下来的极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至于对着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去思考那种看似空旷实则充实的智慧,欣赏留白和飞白的美妙,或静下心来去看老旧的法国文艺电影,也是生活中较少涉及的事情。而毕竟,在大众观念的认同里,那些传统的文化是富含智慧与丰富审美意趣的。
至于恶搞视频与对芙蓉姐姐、小月月等人的关注,我认为可以归为一类中,是一种互动的、互相的恶搞,所谓恶搞,定然是建立在颠覆之上的,颠覆的是什么?当然是过往的具有权威性和广大认同度的事物。恶搞,由来已久,譬如,鲁迅《故事新编》,比如,画家恶搞蒙娜丽莎,但这种“恶搞”是恰如其分、适可而止的,并非建立在对真善美的污蔑之上的。而大学生中所极为流行的部分恶搞并非如此,观察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恶搞视频或笑话中所存在的爆点大多与性有关,或是明示或者暗喻,软性、猥亵,这并非是小范围的出现,人人网分享中最为火爆的笑话日志、恶搞视频,大批量地出现类似内容,几乎十之七八。并非说关于性的暗示应该在大众传媒中被一律扼杀,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往的很多电影中这种暗示出现频密,如《贝克与僧侣》、《发条橙》等,但这些影片所抱有的是一种思考的态度,如上帝的教条和人之本性之间的较量。但恶搞视频并非如此,其背后并无这些思考,只是一味地觉得这些软性秽亵的东西能给人带来直接刺激就添加了这些因素,甚至越来越呈现一种全民谈性、全民认同、全民狂欢的趋势。我们不否认人皆有欲望,即使是古代文人也以雪夜闭门读禁书为乐,古人对于“性”这个概念亦有深刻的认知,但亦知道有欲正常,是错,而到当代,大学生尤其是男性大学生,公开宣扬放望,狂欢之后是毁灭,这是否是真正的人性解放?是否真的是我们在越来越接近人性的审美?我并不这样认为。虽然我们并不提倡禁欲主义,但孔夫子流传下来的思想中谈及中庸、老子的思想中谈及自然,圣人的言论中皆教导并非可歌颂的行为,而我们也知道,当代国际社会所提倡的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当代大学生所持的这种态度确实值得斟酌与警惕。
篇8
【关键词】中式英语;大学英语写作;原因分析;教学对策
一、前言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到了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具体要求:“能运用学到的语言知识,按规定的题目和提示,在半小时内写出100―120个词的短文(专科三级英语写作为80―100个词),内容连贯,无重大语法错误。”这个要求对于大学学习英语的同学来说,应该是不难达到的。然而,从历年的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结果看,目前大学生的英语整体写作水平离预期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作文中存在大量“词不达意”、“句子表达不清”、“文章结构混乱”等现象。大多数学生在写作时习惯性喜欢先用汉语构思,然后再把汉语译成英语,无论是在字词句的选择和使用,还是在谋篇布局方面,不符合英语习惯的“中式英语”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将就这种“中式英语”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试探出相应对策,以期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中式英语存在的原因分析
中式英语现象是中国学生学英语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受汉语语言模式和思维模式影响而产生的一种不地道的英语。中国学生因为受中英语言差异、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语言学习和运用中会产生符合自己的思维和语言习惯的不太标准的语言形式,对于这种语言形式,人们把它称为中式英语(Chinglish)。
对于中式英语的成因,庄绎传把“中式英语”的产生归咎为对原文理解不透和对英语的特点不熟,沿用汉语的搭配和结构。王初明提出的“补缺假说”从语境的角度解释了中国式英语形成机制,认为中国式英语是英语形式与汉语语境相结合的产物。马庆林、季建芬从认知角度分析了中国式英语的成因,提出学习者由于过多同化汉语语言规则而导致中国式英语产生的观点。尽管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情况千差万别,但是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困惑背后隐藏着一个深层次的共性问题――母语的负迁移作用。所谓负迁移,即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当母语规则与外语规则有差异时,学习者把母语规则迁移到外语中去,母语便会干扰外语的学习,此时,母语对外语的影响是消极的。这种消极的影响被称为负迁移。
1、语言迁移是写作中重要的认知因素。比较英、汉两种语言,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为表意文字系统,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属于字母文字系统。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许多方面都与汉语有差异,比如在语言结构,修辞方式,学习策略上都有不同,在英语写作当中汉语的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会体现出来,这就是汉语的负迁移,上面所说的中式英语就是汉语负迁移的典型代表。汉语在英语习得中起到复杂而重要的作用。当进行英文写作时,学习者们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压力,因此他们在思考写作细节就会在大脑中唤起汉语的系统资源。有时还可能会逐字逐句地从汉语翻译成英语,认为这就是正确的语言。有时他们倾向于用他们的母语来思考和解决交际中出现的问题。当中国学生写英语作文时,语际间的迁移体现在不同层面,比如说词汇、句法和句子结构等方面。在英语学习中他们的过渡语的形成和在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非标准的口语方言都是受到母语的干扰而形成的。语际间的迁移普遍深入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是无可争议的。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环境只是局限在正规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指导,而汉语则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接触的语言。
2、英语学习中文化元素的缺失。从文化角度分析,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是英语学习者的干扰源,造成了文化负迁移,同样也是产生中式英语的根源。中国学习者由于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加上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传统缺乏了解,或对西方交际方式的不熟悉,倾向于从中国的文化角度去审视英语国家文化,并习惯性地用中式的母语习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忽略了英语学习中所隐含的文化因素,从而导致了文化冲突的产生,出现了中式英语的屡屡发生。
3、填鸭式汉英词汇对照的长期中式学习方法导致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只会按字母顺序去背英语单词,机械地死记硬背,只要能明白单词在句中的意思即可,对于词句的用法和深层含义并不深究。结果造成英语阅读等被动使用英语的方面稍强,而口语、写作等主动发挥英语水平的方面较弱。因而,大量的英语学习者使用英语的过程,以中文语序将英文单词原样替换叠加在一起,“顺利”拼凑出带有汉语结构特点的英文形式的句子。这种学习方法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似乎可以迅速带给英语学习者成就感,因为他们只要掌握一定量的英文单词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表达出英文句子。然而,这种速成的对照式拼凑学习法会导致学习者因为对语音、词汇、语义、句法规则的掌握不熟练,将其汉语的语义或用法直接套入英语中,这必将违背英文的用词、行文、造句规则,也就使得中式英语不可避免地出现。例如,中式英语: Drink tea( 字面意义: 喝茶)正确英语: Tea Break;多功能厅,中式英语: Many Function Hall(字面意义: 很多功能大厅)正确英语: Multifunction Hall;小心驾驶,中式英语: Please Drive Correctly( 字面意义: 请正确驾驶)正确英语: Please Drive Carefully;方便面,中式英语: Convenient noodle正确英语: instant noodles。
三、教学对策
综上分析,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中式英语的现象从客观上来说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和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所造成的。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大学生写作中的中式英语就要帮助学生逐步摆脱汉语对英语写作产生的负迁移,有针对地,循序渐进的英语写作教学策略十分重要和必要。
1、大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与语言其它能力同步提高的,因而写作课应依据英语学习各阶段被包含在学习课程当中。这样,学习者就可以在不同的阶段形成自己的学习计划,写作能力也会随着整体语言能力的提高而提高。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邀请来自英语国家的外教教授英语写作课,通过外教的指导,他们可以接触到较纯粹的语言环境,这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发展地道的英语写作能力很有帮助。如果条件不允许,聘用精通英汉两种语言的优秀教师来教授英语写作课也是切实可行的。英语教师最好有较强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和较强的跨文化意识,他们在重视语法的同时,更重视语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英语和汉语中相关的知识点设立一些特殊的题目,提供一些巧妙的指导方式。为英语写作教学修改和设计出合适的教学计划是必要的,教学内容也应该按照英语写作能力发展的阶段来详细设计。写作材料和练习也应该尽可能多样化,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灵感。
2、英汉对比学习法本身并没有不当之处,相反,这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避免中式英语的方法。但具体的学习策略是不能拘泥于词汇层面的英汉对照,而是要放大到句子和语篇上的对比分析,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可以采用英汉对比分析法,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到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层面、句法层面以及文化层面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对减少学生因语际干扰所致的语言错误有重要意义。英语教师要有意识地收集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中的中式英语的典型错误,指出规范英语和中式英语的区别,加深学生对中式英语表达的认识。
3、教师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模式和文化的对比分析,加强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不同英语基础的班级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全英文或半英半中的教学方法,多组织一些英语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大胆勇敢地去英语角和别人用英语进行交流。此外,学校还可开设一些关于西方文学欣赏、跨文化交际、宗教等方面涉及西方文化的课程,这样在保证学生系统掌握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各种各样的文化信息也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同时,在英语教学当中,加强课堂中的文化导入,提高跨文化教学意识。
四、结束语
中国大学生随着英语知识的不断增加和水平的提高,中式英语做为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过渡现象,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一种有效教学策略得到抑制和克服。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分析学生文章中的语言,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内容和策略,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逐步摆脱母语的干扰,写出符合英文习惯,条理通顺,词意表达清楚的地道式英语作文。
参考文献:
[1]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150.
篇9
【关键词】创新教育 能力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肩负着推动社会前进的使命。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对社会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创新是文明进步的源泉。自人类社会起,创新就一直存在。钻木取火,独木方舟是创新,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也是创新。创新就是以新颖的思维或独特的方式方法使实现某种事物简单化或快捷化的一种体现,是我们改善条件,提高社会文明进步的唯一途径。创新需要机遇,更需要以辩证法的观点为指导。往往创新是在对事物的本质经过辩证分析后,对事物的相关因素进行合理分析后得出的有效的方式或方法。创新的内涵并不是要求科技含量有多少,而是在于取得相同结果所采取的方法是否易于实现(时间和成本等)。
一、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目的
大学教育的本质就是在培养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本身更多的倾向于传承。而创新教育是在大学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有意识的创造思维,创新思维,是在引导大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潜力。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大学生有大胆设想,大胆尝试的探索精神。
二、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内容主要以提高学生专项技能和逻辑思维为主,表现形式有课堂教育和创新设计比赛等。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包括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小挑战杯”,周培源大学生李雪竞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中国大学生汽车创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先进制图技术与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本田杯”节油驾驶挑战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这些竞赛为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竞技平台,同时,各省,各学校也会组织与大学生创新相关的活动,如创新课题等。
无论是何种创新教育形式,从大学教育的目的出发可以得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内容应包括1、自主学习能力培养;2、自主思考能力培养;3、自主实践能力培养;4、抗挫折能力培养;5、逻辑思维锻炼;6、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实践中应用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是为了激发大学生的创作潜力和能力,所以要充分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无其他因素干扰的条件下,大学生才会充分展现出人的能动作用,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过程。
三、大学生创新教育培养的要素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知识、能力和品质[1],因此大学生创新教育培养也要围绕这三点展开。
由于创新必然发生在某个特定或相关的领域,不会发生在陌生的领域。因此每个大学生应该对特定领域的知识进行充分了解。这就要求大学生应该掌握领域知识的广度,只有这样才能使问题得以全面思考和分析。然而,创新往往发生在偶然或特定的环境下,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除特定领域知识外知识的储备,这就要求大学生在生活中时刻留意新事物,新知识的积累。
知识是创新教育的基础,能力就是创新教育的核心。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联想能力,记忆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合作能力等等。这些能力是创新教育主要内涵,需要大学生不断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大学生应该自主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分析问题,独立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能够认识自己的现有能力和不足,能够根据问题解决的效果进行分析反馈,从而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和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品质就是创新教育的灵魂。创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开拓者和实践者。在实践过程中,往往有许多因素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使我们缺少继续学习和研究的动力。这就要培养大学生的吃苦耐劳能力,坚持不懈的能力,专心求教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大学生品质的体现。只有良好的本质,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才会有良好的结果。
四、大学生创新教育培养模式研究
创新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方式,它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提高自己,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自身创新的思维和不断尝试的毅力。因此,良好的创新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的创新教育至关重要。大学的教育本质都是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往往得不到挖掘和体现。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缺乏自主学习的推动力,缺乏自我探究的探究精神。要改善目前的教育效果,我认为应该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多宣扬社会上的积极人物和事件,经常提点学生学习的目的,多鼓励学生去探索实践,去探究事情的本质。大学也要多开设创新课堂,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懂得学习的目的,才能激发他们更好的学习。
在具体的实践中,从教者应该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去分析问题,并将分析的过程用幽默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也用辩证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在培养中,应该建立起良好的教学-实践-思考-实践-反馈的良好机制。在教学中,传授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思考中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新的实践中求解问题,经过对结果分析比较后,反馈给教师和学生在培养环节中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教育的本质是传承,传承的目的是创新。因此,大学生教育的培养就是创新培养。从教者和大学生只有注重创新在大学教育中的目的和作用,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创新教育的效果;只有从教者和大学生认真领悟创新教育的优点和魅力,创新教育才能够不断的进行下去。
篇10
我作为演讲和颁奖嘉宾出席《品牌中国》高峰论坛时,曾邂逅于丹和易中天,他俩双双荣获了“2006品牌中国年度人物”。易中天调侃说:“‘于’是‘正’的意思,‘丹’是‘红’的意思,‘于丹’合起来解释就是‘正当红’,红运来了挡都挡不住。”易中天的话中,除了“惺惺惜惺惺”之外,仿佛还有一丝妒嫉。但也有人说于丹的不是,曾闹得沸沸扬扬的“十博士”联名“杯葛”于丹事件,便颇有“正本清源”的意味。
他们正告:“于丹误读了孔子”。但古往今来,误读了孔子的岂止于丹一人?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是对孔子最严重的误读;“尊孔”与“读经”也是一种误读;“打倒孔家店”也是误读。
在海外也有这种误读:1988年,在复旦大学求学时,我曾经躬逢其盛,代表中国大学生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大专辩论会”,大决赛的辩题是“儒家思想可以抵御西方歪风”。作为反方的我们赢了之后,才知道这是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一句语录。孔子思想何以有这种功效?李光耀解释说:“孔子思想是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支点。”但据说,李光耀对孔子学说的理解最近又有了新的变化。
对孔夫子的误读,有的是不懂,有的是故意。
其实,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理想家。一个生生不息的民族必须是一个有理想的民族。早在2500年前,孔子的提倡“仁政”、“王道”、“仁者爱人”、“天下大同”的思想与我们现在追求的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不谋而合。同时,孔子也是一个的伟大教育家,他所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比我们现在的很多所谓教育家都更深刻。
诸子百家时期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鼎盛时期,百家思想的璀璨争鸣照亮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时空隧道。误读典籍对文化的发展而言或许并非坏事,对传统文化最大的破坏不是解构“误读”,而是数典忘祖的“不读”。众人的“各抒己见”本身就体现了对这种思想文化的关注、热衷、肯定和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