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现状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5: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国农村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我国农村现状

篇1

【关键词】农村保险;现状;对策

我国是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自然灾害频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自然保护成本高27个百分点,生态恢复成本则高达36个百分点。尤其是在农村,由于其本身脆弱的承受灾害损失的能力,频繁的灾害事件使众多原本就贫困的农民的生活雪上加霜。这不仅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影响严重,同样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而农村保险,这一已经被多数发达国家证明、可以有效地转移和应对农村各种灾害风险的机制,却由于我国在制度安排上的缺陷,没有发挥其在分散风险、补偿损失、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应有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我国农村保险的加快发展与制度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我国农村保险的现状及问题

1.政策法规不健全。农村保险虽然起步比较早,但是由于农村市场的特殊性使农村保险曾一度停滞,近年来,农村保险业虽已开始恢复,但其发展的法制环境较差。关于农村保险,特别是农业保险的各项法规、政策不健全,支持农业保险的各项优惠政策,如免除农业保险的各项税赋、由政府统筹的区域性农业保险等政策尚未出台,经营农业保险的补贴措施均未实施,这都影响了农村保险事业的发展。

2.保险价格偏高。保险价格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保险产品的需求。而在农村开展保险由于其风险高、管理成本高、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保险公司在农村开办保险业务时保险价格还是偏高。当农村保险的边际效用小于其他商品的边际效用时,收入过低的农民会不断地用其他商品去替代保险,直到其他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到与保险相等时为止。对他们来说,保险商品还属于奢侈品。

3.农民保险意识相对较淡薄。受传统文化影响,我国农民在遇到各种风险时只是注重在家庭内部分担困难。以养老方面为例,大多数农民笃信“养儿防老”。这些传统文化信仰都与保险业所具有的防范风险、转移风险、在全社会范围内分担损失的社会机制特性相矛盾。有些保险公司或人的欠规范经营,外加有些不适当舆论的传播,导致了农民对保险的不信任。显然,农民在观念上的偏见以及对保险不了解、不信任导致农民保险意识较淡薄。

4.农村保险有效供给不足。农村保险有效供给不足主要表现在供给主体少、保险商品少,且不对路。近年来虽然保险公司增加很快,但开展农村保险业务的主体并不多,且保险业务呈现不均衡态势。中国人保财险公司占到农村保险业务份额的90%以上,呈现出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农村保险行业这样高的垄断程度,带来险种少,服务质量受限制,难以形成合理的市场架构,使得市场垄断程度过高、效率低、成本高、价格扭曲且创新动力不足。

5.市场竞争不充分,保险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多数保险公司的产品雷同,险种重复,条款内容大同小异,缺乏特色,既不利于保险公司提品细分和差异化服务,也容易导致公司之间形成低层次的恶性价格竞争,这对保险业在农村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此外保险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也是一直存在的恶疾。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保险业的从业人员只注重业务拓展,轻视售后服务和理赔等问题,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

二、我国农村保险的应对策略

基于上述问题,笔者对于如何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农村保险,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1.完善农村保险的立法工作。法律是维护农民权益的切实保障,只有在完善的立法条件下,农民才可能安心把钱投进保险公司。面对日益增多的保险公司,投保人面临着许多不确定的风险。因此,完善农村保险的立法工作,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是发展农村保险的首要环节。只有完善的立法,才能避免因法制缺失给农村保险带来的诸多困难,促进农村保险的规范化发展。另外,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保险的支持力度,要鼓励各类保险公司进入农村开展保险业务,对开办农村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给予政策上的倾斜,采取“政府补一点,家庭出一点,保险公司让一点”的策略,在不影响保险公司盈利的情况下,将农民投保的门槛降至最低。

2.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民增收。收入水平低也是阻碍农村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使更多的农民有能力购买保险,各级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政府可以派一些农业专家到农村开展农业知识讲座,到田间指导农民耕种,使更多的农民科学种地,从而挖掘出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对于农村富裕的劳动力,政府部门应与用人单位联系,给他们创造就业机会,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加快农民增收。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服务质量。一方面,由于农村保险的服务对象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他们对保险缺乏充分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加大对农村保险性质、作用的宣传,鼓励农民参与进来。另一方面,保险公司的服务因其经济补偿的基本职能而集中体现在理赔服务方面,然而索赔难是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一个通病,在农村保险中的表现更加突出。一是因为农村保险标的复杂多样,分布零散、现场勘查和损失评估比较困难,农民对于索赔事项了解不多;二是保险公司自我经营水平差,办事效率低。由于忽视保险服务,农民索赔困难,造成农民对于商业保险的怀疑和不信任,使本来就幼稚的农村保险意识和保险行为更加滞后。因此应该提高农村商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简化理赔程序、强化道德诚信建设、提高理赔效率。

4.加强农村保险服务。保险公司在农村开展保险业务时,应投入大量的专业营销人员,他们可以向农民详细的讲解保险条款,使其通俗易懂。在理赔方面,保险公司要做到迅速、及时,降低理赔难的问题,进而让农民在亲自得到保险的益处后,积极主动地参加保险,而不是保险营销人员千方百计的买保险,形成农村保险的良性发展局面,使保险能真正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稳定农村社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5.培养一批农村保险营销人才。在农村开展保险业务,要注意到农村劳动力丰富的现象,从村民中选出部分有文化的人,对他们加以保险方面的教育,培养一支具有一定保险知识、讲诚信、守纪律的保险营销队伍。坚持营销力量来源于农村,不仅可以方便农民购买保险,同时营销员来自农村,回到农村,可以降低保险公司的展业成本。由于农村保险营销人员生活在农村,有利于保险业务知识的传播,也有利于保险公司掌握农民的保险需求,有利于扩大保险在农村的正面影响,并可为有一定文化的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之,我国农村保险市场的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农村保险消费者的培育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政府、保险公司、农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充分调动。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农村的共同富裕和农村保险业的普及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吴定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进保险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J].保险研究,2009,08.

[2]钱振伟,张艳等.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治理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03.

[3]张艳等.论新《保险法》对我国保险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J].保险研究,2010,05.

[4]庞法松,孟鹏翔,李文明.关于健全农业保险政策的思考[J].浙江现代农业,2011,04.

篇2

关键词:农村 商业保险 发展现状

1 目前农村商业保险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

1.1 营销网点逐步增多,营销规模持续扩大。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多元化趋势的增强,区域经济异军突起,保险公司瞅准区域市场,将分支机构延伸至各个县域,营销规模辐射大部分农村地区,带动农村保险市场快速发展。

1.2 险种增多,市场份额相对集中。保险公司拓展业务的过程中,瞅准市场动向,针对不同消费人群,推出了多个险种,为城乡居民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需求。

1.3 县域人身保险快速普及,财产保险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农业保险几乎空白。

1.4 农民的收入有所提高,参保意愿强烈。近年来,随着三农政策的提出,各种惠农政策纷纷出台,农民通过外出打工或进行特色种植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逐渐成为农民关注的焦点。一项关于保险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农民都有参与社会保险的意向,在养老问题上,62.65%的调研对象期望通过养老保险来解决养老问题。如果财政有补贴,愿意参加农保的占被调查人员的87.84%。

2 农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

一是农业保险缺乏经营主体;二是农业对自然的过分依赖,生产周期长、投资回收慢,潜在着巨大的自然风险,商业保险公司无力独立承担农业风险;三是保险费率偏高,抑制了农民对保险的需求;四是农业保险缺乏政府有力的支持;五是宣传不到位;六是各保险公司“三农”服务的意识不强,制约了农村保险事业的发展。据调查,农民对保险有五盼,一盼雹灾保险,二盼种植业灾害保险,三盼牲畜保险,四盼养老保险,五盼医疗保险。

3 制约我国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障碍因素

3.1 农业保险业务萎缩,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有效需要。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人民保险公司的各分支机构专设了服务农村生产的农业保险科,入保范围涵盖了果蔬种植、特色养殖以及麦收等项目,但随着商业保险时代的到来,单设的农业保险科以及相应的保险服务被取消,只开设了农作物火灾、冰雹和家庭财产责任保险等几个险种,公司所有的险种服务中,真正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项目还不及所有财险种类的十分之一,而且已有农险种类少,份额有限。农业保险之所以无法在农村地区普及,主要是因为农业灾害多、风险大,出现后事故鉴定困难,赔付率高,而保险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这与商业化经营目标明显冲突,因此保险公司很少参与农村险种的开发和经营。

3.2 保险产品设计存在缺陷,与农民支付能力形成较大的差距。现阶段,大多数保险公司基于上述因素的考量,只将经营规模定位在城镇地区,但是在推出新险种之前,大多数都未针对农村市场进行调研,致使保险产品趋同性较强,有的与农村生产特点不符。

4 我国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4.1 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农业保险体系。鉴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和商业保险公司的盈利性特点,笔者建议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针对农、林、牧等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保险服务。当前,为积极响应我党关于三农建设的号召,提高商业保险公司服务农业的积极性,使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农民,可增进政府与保险公司的交流与合作,对致力于农村保险事业的商业保险公司给予更多政策支持,重点加强入保环节和出险后理赔环节的政策扶持:在入保环节,根据农户入保比例给予相应的补贴;出险后的理赔环节,根据保险公司赔付额的一定比例对保险公司直接补贴。

4.2 规范商业保险公司对农村市场的营销服务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方针的提出,增强了保险业业务向农村地区辐射的可能性,并为其业务规模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商业保险公司应瞅准市场先机,乘势而上,首先,加速农村保险产品的研发。针对农村地区的生产条件改造现有保险产品,加速新险种的开发,根据农村地区生产特点,尽量减少保费比例,扩大保险辐射范围,从而惠及更多农民;其次,加速农村保险机构网络建设。优化农村保险机构网点布局,尽量将营业网点延伸至偏远地区,扩大业务规模,活跃农村保险市场;第三,加强营销队伍培训和管理。保险营销人员是公司的“门面”,营销人员的行为和气质直接影响广大农民对保险公司的评价,公司应定期针对营销人员开展培训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其业务技能和职业操守。此外,公司应该建立一套员工考评机制,不仅要重视保费收入增量,还应该维护好保户资源。

开发农村商业保险,可有效防范化解被保险人因疾病、意外等因素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人体伤害,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的收入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天灾人祸往往会加剧其贫困程度,政府扶持商业保险公司开拓农村保险市场,可以使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农民,同时也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解决农村的保险发展问题不仅是保险业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惠及全国所有农民的事业,是我国政治与经济发展以及人文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陈振宇,黄华丽.我国农村商业保险现状及发展简析[J].经营管理者,2009(15).

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 现状与问题 发展对策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构成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是一种以正规性金融为主导、非正规性金融为补充的体系结构,正规与非正规金融互为补充,共同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一)正规金融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1.中国农业银行:支持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既经营商业性业务,又经营政策性业务,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开始进行商业化改革。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

3.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一个与农业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

4.农村邮政储蓄:吸收储蓄,再把储蓄资金转存入中央银行,开展存贷业务。

(二)民间金融形式

农村非正规金融是指农村中非法定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间接融资以及农户之间或农户与农村企业主之间的直接融资。目前,我国的民间金融主要有三种形式:

1.无组织无机构的个人借贷和企业融资(如企业相互融资、企业非法集资等);

2.有组织无机构的各种金融会,属于互助资金性质;

3.政府没有认可的有组织有机构的各种融资形式,如私人钱庄、典当行、基金会等。

二、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虽然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已经达到温饱,正在向小康迈进,但gdp 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与大城镇的经济发展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农村金融体系未能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其自身发展还存在诸多缺陷和问题,造成了农村资金匮乏,使其不能充分发挥潜在优势。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单一,金融机构匮乏

目前,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已形成了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三驾马车”共存的局面。但是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业务经营范围十分单一,专门行使粮、棉、油收购贷款资金的封闭管理,业务空间日益狭小;本来“重农”的农业银行将竞争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农村网点大量撤并,人员锐减,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上投入相对较少。因此支持“三农”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农村信用社身上,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为单一。

(二)农村信用社包袱沉重,力不从心

由于农村信用社多年积累的历史问题较多,又受到资金规模、硬件设施、业务品种、结算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普遍存在资产质量不高、经济效益欠佳和人员素质欠缺等问题,肩负的职责与自身的能力不相匹配,致使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过程中力不从心。

(三)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外流严重,金融机构撤离加剧

农村政府指导下的政策银行,众多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保险,邮政储蓄等等机构更多的成为名义上支持农村建设的机构,这些机构更多的将农村资金流向上级城市,正式的金融机构实质上并未履行农村金融资金供给的责任。除此之外,大量国有商业银行纷纷从农村金融体系中撤离,据不完全统计,国有商业银行撤并机构达到4万个。农村金融机构中有限资金的外流加之国有商业银行的纷纷撤离给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困难。

(四)农村贷款利率偏高,利息负担较重

目前,农村金融贷款利率偏高,加重了农民的贷款利息负担。尽管中央规定了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的区间,但由于农村金融市场不够发达,在利益机制的驱使下,其贷款利率不但不可能下浮,而且也不愿意低浮,使农民贷款优而不惠。

(五)非正规性金融服务活跃但问题突出

与农村中正规性的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相比,农村中非正规性金融服务非常活跃,主要是民间的、地下的借贷需求增加,规模不断增大。这些金融服务虽然一定程度上起到优化资源配置、便利交易、补充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的作用,但是,这些金融活动风险大、利率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影响了正常的金融只需,加剧了农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六)农业保险发展滞后

农业是高风险的产业,我国又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当前我国农村保险业发展滞后,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对风险控制的需求。由于农业保险的“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特征,加上不可预测因素多,预期收益低,与保险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相左,各保险公司不愿涉足农业领域,积极性低。

(七)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不足

当前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不足,大多数由政府全部或部分出资,而且在运营中多靠政府扶持。支农力度不够,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活动等方面作用较少,对农户、个体工商户、涉农民营企业支持也有限。

(八)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发放难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额农户贷款对于急需脱贫致富的农民群众无疑是雪中送炭,但农村金融机构却很难发放。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农民信用观念淡薄,逃废债务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二是小额农贷业务量超常,放贷成本高;三是清收手段脆弱,致使很难使用依法起诉、强制扣款、变卖资产等手段清收贷款;四是农民风险防范能力弱,受社会、自然、市场条件的影响很大,小额农贷风险很大。

三、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 发展多种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尽可能地发展多层次的网点。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适当发展农村互金融组织和互担保组织,逐步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二) 继续推动和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强其合作金融功能

积极拓宽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渠道,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和涉农产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开展和开发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提高盈利水平。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股份制改造。

(三) 加速推进农业担保和保险业务,分散和降低农业风险

适当降低担保机构设立门槛,鼓励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发农产品期货新品种,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的信贷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建立功能完备、分工合作、竞争适度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四)建立农村利率定价机制,降低农民贷款成本

制定符合农村信贷资金供求特点的利率管理政策,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支农贷款要实行优惠利率,以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民收益。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增加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优惠贷款利率,以降低农村居民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农村居民的融资成本。

(五)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

利用政策扶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对农村金融组织要执行有差别的监管政策。通过财政补贴、担保或税收减免等措施促使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投入,实行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税收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经营。

四、总结

农村金融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尽管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不高,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但是,通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自身各方面的调整,农村金融体系一定会逐步完善与健全,将会为我国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贞,肖庆业.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老区建设,2008:19-20.

篇4

【关键词】农村;学校体育;述评

0 前言

党的十报告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从政府颁布的报告来看,教育要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要达到均衡发展,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也应该得到发展,那么农村体育也应该得到发展,基于此目的,本文对当前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述评,以期找出之前研究的优点和缺点,为今后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提供发展经验。

1 当前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现状

鉴于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性,许多学者对农村学校体育进行了研究,如黄铎的《甘肃农村学校体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作者调查了甘肃230所农村中小学,对甘肃省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学状况、教师状况、经费状况、场地器材等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认为甘肃省农村中小学开课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师资力量不足,专职教师较少;场地器材达标率低,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但甘肃农村中小学早操和课间操开展率较高,并提出甘肃农村中小学应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制定相关学校体育文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改善教学环境等建议[1]。吴昊,曲宗湖的《我国西部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该文对西部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西部农村学校体育较东部有较大的差距,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并新课标要实施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和分布到位的建议[2]。吴剑明,揭光泽,石真玉等的《粤西沿海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该文对粤西沿海地区的224所农村学校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基本健全;体育教师数量基本达到规定要求,但专职教师存在缺口;教师性别、年龄结构较合理,学历、职称层次偏低;教学工作量大、科研能力差、工资收入低;体育教学质量不高,课余体育活动开展有待加强;体育经费、场地、器材严重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各级行政领导要更新观念,要高度重视农村学校体育的地位,狠抓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管理,加大检查力度,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开展适合的体育活动等建议[3]。总体来看,调查主要从农村学校体育经费、场地器材、课余体育活动等几方面展开的调查。从这些调查来看,整体上我国农村地区学校体育经费欠缺,场地器材不足,课余体育活动开展各地差异较大,教学质量不高的情况。

2 农村学校体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2.1 理论体系不完善或欠缺

当前对农村学校体育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不仅仅是农村学校体育,当前整个学校体育存在理论研究不完善的问题,这导致了当前学校体育的改革出现了一些问题,当然这些问题均存在农村学校体育上。当前对农村学校体育研究多为现状调查类研究,这种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时发展的状况,并提出简单的表面解决策略,但是对于深层次的问题解决效果不佳,这些均需要理论作为支撑。

2.2 研究起步晚,研究人员单一

尽管农村、农业问题一直是我国研究的重点领域,但是农村学校体育问题更多是从新世纪开始得到我国研究者的关心。虽然近10年农村学校体育问题得到高度关注,但是相比较农村其他问题来说,农村学校体育问题仍然有较多问题还没解决,研究基础依然相对薄弱。在研究人员方面,研究人员多集中在高校,研究人员相对单一。这显然是不够得,农村学校体育问题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单靠高校体育研究者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是明显不够的,还需要政府部门和全体农村民众的一起参与,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村学校体育的问题。

2.3 跨学科、多学科研究相对缺乏

虽然当前我国农村学校体育跨学科、多学科的研究有增强的趋势。但是总体来说类似的跨学科、多学科对农村学校体育研究较少。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有类似的跨学科、多学科的研究。

3 农村学校体育研究的展望

3.1 理论研究是客家体育研究的基础

科学而完善的理论是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基础。虽然农村的研究一直是我国研究的重点,“三农”问题也一直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但是对农村体育方面的研究较少,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起步较晚,当前对农村学校体育的理论研究也略显稚嫩。这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因为,从人类产生之日起,人类的一切活动均是在实践与理论两条线上发展,他们并行不悖或交替领先,始终保持着唇齿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提高农村学校体育实践的时候,有必要加强农村学校体育理论的研究。从农村学校体育的本质性出发,研究农村学校体育的本质性问题,如农村学校体育的概念、发生、发展及其演变、本质属性、本质功能和本质特征的研究。同时,对农村学校体育的理论建设应该向纵深发展,不能满足于表面研究和浅层阐述,在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理论概括,夯实农村学校体育的理论基础建设,完善农村学校体育的理论体系。

3.2 研究方法是农村学校体育研究的重点

研究方法的选择是决定科学研究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当前对农村学校体育研究方法的研究是问卷调查法,这可以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农村学校体育的概貌,但是对于这些概貌情况的起源、原因以及产生的结果方面研究不多,这对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远远不够,农村学校体育欲求能够在将来获得更好地发展,必须扩宽研究方法重视研究方法的运用。同时,农村学校体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变化和发展,也要求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农村学校体育进行考证,找出其中的共性,以便为现在和将来服务。因此,在运用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应选择多种研究方法对农村学校体育进行研究和考证,如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法、社会学中的调查法和人类学中的社区研究法、坡面分析法、研究再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这样才能扩宽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领域,宽展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空间。

3.3 跨学科综合研究是农村学校体育研究的新视角

对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仅仅依靠单一的体育学科进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受制于当前农村的发展政策,农村的教育政策,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单纯用体育的视角看待农村学校体育的问题难免会顾此失彼,进入“自娱自乐”的怪圈,研究很难联系实际。因此,对农村学校体育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综合研究是当前的新趋势和新视角。对于一种文化现象,仅仅依靠单一学科的理论是不够的,还需要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所以,对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还必须借鉴社会学、历史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等与农村学校体育有着密切联系学科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来推动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农村学校体育与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其主要目的是吸取相邻学科的学术精华,去充实和完善农村学校体育的理论方法和分析手段,为农村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视角。

【参考文献】

[1]黄铎.甘肃农村学校体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98-100.

篇5

关键词: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303.2 文献标识码:C

作者简介:马金海(1971―),男,回族,重庆人,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商贸管理系副教授,四川大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石瑞丽(1988―),女,河南许昌人,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商贸管理系讲师,四川大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颜 颖(1985―),女,重庆人,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商贸管理系讲师,西南大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1.农村电商发展期间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1)现阶段农村互联网还未广泛普及。目前,影响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就是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较低。据大量的数据调查分析显示:2014年城镇互联网的实际普及率是64.2%左右,而农村互联网实际普及率还不足城镇的一半。

(2)消费观念较为落后。相比而言,农村在接收信息方面相对闭塞,加之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农民自身不具备全新的消费观念。而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民则更容易接受电商的交易方式。

(3)电商人才的不足。我国收集、分析农业信息的人员还比较少,使得很大一部分信息得不到有效开发和使用;再加上农民自身文化水平相对有限,从互联网上获取知识的能力有限,因此掌握不了一些先进技术,这也导致一部分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实际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

(4)不具备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在分布方面较为分散,并且农村交通状况不太好,使得农村电商在物流配送时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虽然不少物流和快递公司加快了农村网点的建设,但是通常情况下仅覆盖乡镇一级,下级行政村不能送达,部分较为偏远的农村或者是公路不畅的地区更是被排除在配送范围外。

2.促进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有效策略

(1)完善农村电商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想保证电商业务得到良好发展,就需要有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以及良好的网络普及来作为其发展的保障。所以一定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农村网络设施规划及建设,提升数字电视、固定电话等实际普及率,同时还要适当降低安装费用以及后续费用,为农村电商发展奠定基础。

(2)加强对农民的电商教育。就农村居民的实际情况来看,想要有效开展农村电商业务,就要委派专业人员对居民进行培训,使其能够有效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提高他们对互联网的有效认识,使他们可以有效使用电商平台,搜索他们实际需要的产品并完成线上交易。

同时在开展农村电商工作时,还要有效宣传电商自身的优越性,让农民朋友了解电商是未来产品交易的主流趋势,以提升他们自身参与电商活动的主动性。此外,还要充分利用政府部门提供的支持,在农村建立相应的培训点,使农民能够学会计算机的操作。农民只有真正从电商活动中得到实惠之后,他们自身学习的积极性才会被调动起来,进而使用所学知识服务自身,更好地促进电商发展。

(3)加强对农村电商人员的培养。笔者通过调查可知,农村电商的消费主力人群的平均年龄是18~35岁,因此在农村电商市场中,年轻人是主要培养对象。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对这一年龄段人员的培养,使得他们自身接收信息以及利用信息的能力得到提升,进而更好地掌握电商知识,从而对周围不同年龄段人群施加影响,进而更好地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水平的提升。

(4)构建起健全的产品物流配套系统。我国产品种类众多,并且实际生产单位规模相对较小,使得生产组织化水平不高;加之产品配送需求大,使得物流技术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所以,要想解决电商产品的配送问题,就要对其产品的配送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来完善以往农产品的流通方式,构建起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物流配送系统,对其整体流通方式以及过程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农村 幼儿教育 现状 发展对策

发展农村地区幼儿教育对于个体终身发展,国民教育质量与全民素质的整体提升,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乃至我国综合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均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价值。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农村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许多生活在农村的幼儿开始陆续进入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我对这些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1.农村幼儿教育现状

(1)农村幼儿园数量急剧增加。

家庭规模的缩小,幼儿教育利润的刺激,家长对幼儿教育要求的提高,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成为幼儿园数量增加的诱因。2001年教育部门办园和民办园比1995年分别增加了9.2%和16.1%,教育部门办园增长缓慢,民办园数量增长速度比较快。可见,社会力量办园正逐步上升并逐渐成为主体,国家、集体、个人多主体办园的局面基本形成,为更多的学龄前儿童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但幼儿园数量的增加也带来了许多隐患,如各级地方政府对幼儿园的教育还不够重视,对民办幼儿园缺乏必要的宏观指导和管理,如办园资格审定、教师编制及资格审定、校园防护安全设施、食品卫生安全等都存在较大的问题。

(2)布局不合理。

现有农村幼儿园的布局不利于幼儿就近入园和家长的接送,影响了幼儿教育的均衡公平推进。由于乡镇政府对幼儿教育缺乏重视,对幼儿园缺乏整体规划;即使有规划,也难以在市场化方式办园过程中加以实现,这是不同社会力量竞争的结果。民办幼儿园往往以获取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在选址时常常会考虑生源、办园成本、管理等各种因素,导致在优势区域重复设点,弱势区域可能留下空白。从个体角度选址是合理的,但从全局出发就产生了随意性和不合理性,这是市场化办园不可避免的缺陷。

(3)幼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虽然学前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并且在2003年,我国首次提出幼儿教育“按成本合理收费”,即按每一个幼儿园的实际合理需求核定成本的收费管理办法,但政府对幼儿教育经费的投入依然不足。幼儿园的正常开支(教师工资、设备添置等)主要依靠收费解决。幼儿园软硬件配置较差,具体表现:①校舍、活动场地狭小。农村幼儿园相当部分教室的采光、通风条件都达不到要求。②教学设施、设备简陋。大部分民办幼儿园都只是配备简易的活动器具,甚至几乎没有。大部分幼儿园设施、设备配置仅停留在办园时配置的水平上。③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现有幼儿园教师中,取得从业的合格学历(中专及以上幼师专业毕业)教师的比例不高,少数只是初中毕业,并且具有初中学历或职(普)高学历的农村幼儿教师80%以上是在农村民办小型幼儿园。④教师进修、培训缺乏,继续教育的经费不足。由于教学理念得不到更新,知识层面得不到拓展,专业技能得不到提高,严重影响了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没有良好的师资保证,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便失去了智力的支持。⑤管理制度不健全。农村幼儿园因建园时间短,很少有一套比较完整的适合幼儿教育特点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有些民办幼儿园连基本的教学常规都没有确立。

2.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对策

(1)制定和调整农村幼儿园布局规划。

按“一村一园”甚至“多村一园”的要求规划布局,规范教育市场,加强未经审批幼儿园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办园。对未经审批的幼儿园根据情况分别对待:对具备办园条件且符合布局规划的抓紧审批;对具备条件或已经审批但不符合布局规划的说明解释,劝其撤销;对符合布局规划但不具备办园条件的,积极主动帮助其创造条件;对既不符合布局规划,又不具备办园条件的,坚决予以取缔。

(2)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

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行为,注重身教,在对待工作、同事、家长及幼儿时要体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在新的社会和教育背景下,首先提高幼教老师的准入门槛。幼教老师的专业知识面应该适当拓宽,增加心理学、医学等知识,使心理学能力与专业技能并重,注重教育问题、健康指导,智力筛查、心理问题等知识的学习,使幼儿心理培养的师资更为专业化。

(3)创造多样化的教学环境。

幼儿的认知结构是一个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动作的内化和新概念的形成,都依赖于儿童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所以,幼儿的教育重点应该在于创设参与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和实践。良好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使幼儿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亲身体验,可获得感性知识。通过一系列活动,用浅显的道理,丰富多彩的活动,可逐步培养幼儿讲礼貌、乐于助人等优良品格,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

(4)推进幼儿园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政府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主动帮助其创造条件和外部环境,如给予资金筹措上的帮助、有选择的财政补助或以奖代补、减免有关税费、土建使用上的支持等,包括园舍用地、园舍设备、人员素质及待遇、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及实施情况和卫生保健等方面。力求建立一支高素质、数量足够的幼儿教师队伍。园长、教师应具有规定的学历,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和职称,允许并鼓励教师参加职称评审。幼儿园要根据职称确定工资等级,建立幼儿园教师年度考评制度,对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奖励。建立农村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出台相应的实施计划和细则,要把教师参与进修培训与对幼儿园考核、定级、评估挂钩。

我国农村幼儿是社会处境不利和地理位置不利儿童的主体,改善农村幼儿教育是促进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关键。只有切切实实地解决农村幼儿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农村幼儿教育走出困境,才能真正促进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丽.当前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思考[M].安徽文学,2010,(11).

[2]刘旭.关于幼儿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讨论[M].实践与探索.

[3]张敏梅.当前幼儿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M].教育时空.

篇7

[关键词] 微山县 农村环境 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X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286-01

最近几年,微山县始终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放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的重要位置,要求各乡镇确立主体意识,明确主体责任,加快完善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行方案,安排专人对设备、设施进行管理,维护健全完善设备运行台账,确保设备长期投入运行。要安排固定人员对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设备周边环境进行及时清理,保证周边环境整洁。对设备、设施未能正常运行的有关乡镇(街道)、开发区,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查找存在的问题,抓紧制定整改方案,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行,逾期不整改的,将进行通报批评。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该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成果日益显现,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实现了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已初步探索出我国北方滨湖农村环保工作的新路子。但在农村环境保护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1 村环境现状分析

1.1 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

过度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农民群众科学种田意识不强,农民认为要想获得高产必须施入大量的化肥,加大农药的使用量,这种生产模式虽然在较短时间内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但是长期使用之后,会给农田和周围水源造成严重污染。过度使用化肥特别是氮肥会导致土壤板结,耕作层变浅,土塘透通性变差,最终影响到农作物产量,此外,大量化肥和农药随着雨水进入河流导致水源富营养化,严重威胁到水质。同时,过度使用农药还会增加致病菌的耐药性,从而影响导致农作物收成。

1.2 动物代谢废物和农村污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最近几年,农村地区畜禽养殖业不断发展,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养殖过程中,饲养不科学导致畜禽粪便和污水随意排放,对周围环境和地下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此外,粪便中所包含的一些致病菌也会对人体造成不小的危害。农民群众多年来的生活习惯,导致大量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随意排放,同样给农村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1.3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严重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垃圾清运处理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垃圾也不能实现分类回收,垃圾得不到妥善处理,只能随便找个空地随便倾倒。任其在日然条件下分解,大量垃圾随意堆放导致产生大量氮硫化合物,而且在堆放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和碱性有机物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

2 村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2.1 强化宣传,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

地方政府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应该提高认识,重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做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首先,全方位,大力度的做好农业生产宣传工作。让农民群众认识到过度使用化肥农药所带来的利弊,保证农民群众能够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同时,在地区还应该积极推广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积极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和无公害的农药,采取综合措施方式农业病虫害。此外,还要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全新的肥料,控制化肥的施入量。做好农业种养大户的科技示范和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引导农民群众系统的学习环保知识;其次。以污染物防治和预防为主要内容,积极组织农业生产大户,乡镇企业法人学习环境污染防治的相关知识,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查找污染源头,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污染问题。

2.2 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监理长效保障机制

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特点,切实做好农村地区的发展规划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要进一步强化农村环卫设施建设,做好农村人畜粪便污染物无害化处理工作。同时,还要提高垃圾的回收率。在广大农村地区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力,推广沼气工程,进一步调整农村地区能源结构,做好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工作,进一步改善生活环境,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此外,还要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通过积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农村地区落后的生产模式,最终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2.3 积极探索农村环保设施运行维护和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

农村环境整治示范工程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微山县注重前期项目建设和后期运行管理相结合,在多个连片整治片区、村均设置专、兼职环保监督员,落实保洁员,完善考核制度,明确管理责任。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部门指导、农户参与等办法,积极探索农村环保设施运行维护和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生活污水处理及垃圾中转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意见》,明确了实施主体、责任分工、资金保障等内容,确保农村环保设施的稳定运行和环境面貌的持续改善。

参考文献

[1] 苏玉,蔡佳亮,汪杰,李国富,黄艺. 中国农业污染优先控制区的划分方法初探[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10)

[2] 李长根,杨笋,牛仕婷. 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山东省新泰市天宝镇10个村的问卷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08)

[3] 张方旭. 有机肥对土壤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J]. 作物研究. 2012(S1)

篇8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分析

1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1.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

近年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虽然有所增加,但与城市相比,与农村实际需要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当前,我国不少农村地区仍面临着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公共服务不均等和公共福利短缺等问题。

从基础设施来看,随着“村村通”硬化路惠农工程的不断推进和实施,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切实有效地得到了解决。不过通向村民户间的道路大多还是泥路,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修路成本太大,很难在短期内修通公路。从教育方面来看,目前国家已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并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孩子提供免费的书本、住宿的生活保障补助,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大幅提升。尽管如此,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仍比较落后,中小学校舍的建设和学校的教学设备购置有待完善。从社会保障来看,农村医疗保险不断普及、农村养老保险不断推广,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不过由于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刚刚起步,现阶段的农村社会保障实质上依然是一种以家庭保障为主的模式,保障模式功能较为脆弱,农村家庭因病因失业陷于贫困境地的可能性很大。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相对不足,公共产品供给仍有待大幅提高。

1.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失衡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主要是以制度外财政为主的公共资源筹集制度和“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这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首先,政府或相关部门为农民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并不是农民满意或期望得到的需求,体现更多的是政府官员的政绩和形象。农村可持续发展急需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保障及农村的环境保护却严重短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大为削弱。

其次,长期以来形成的“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导致制度外供给不能反映农村居民的真正需要。不少决策者在政策制定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民情民意,农民很难参与到具体的决策过程,即使农民的需求意愿能够反馈给决策部门,可是现行的决策机制并不利于农民的需求转变为现实的公共产品供给。

最后,有限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又面临着供给效率低下的问题。其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被挤占、挪用和浪费等现象时有发生,用于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不合理不规范之处;其二,政府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的中间环节较多,公共资金被一层一层过滤,公共产品被层层加价,供给成本的增加产生了低效率;其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也就导致农村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平均水平,带来供给效率的低下。

2 原因分析

2.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不合理

农村公共产品的直接受益人是农民,政府决策部门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应该是为农民生产服务的,与此相反,不少决策层掌握着公共产品供给的实权却不为农民办实事。不合理的决策机制偏离了农民生产生活的客观实际,不称职的决策者单纯从主观、从自身、从经验出发作出决策,势必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此外,农村公共产品的决策层也面临着事多权小的两难处境。即使地方政府很想为农民解决眼下的难题,提供农村发展建设急需的公共产品,可是受限于手中的权力往往也是有心无力。上级政府安排指挥下级政府进行工作,下级政府对上负责,很难同时兼顾农民的切身利益。这是由我国当前“自上而下”的压力型行政管理体制所造成的。

2.2 农村财政收入有限,公共产品投入不足

篇9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分析

1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1.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

近年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虽然有所增加,但与城市相比,与农村实际需要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当前,我国不少农村地区仍面临着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公共服务不均等和公共福利短缺等问题。

从基础设施来看,随着“村村通”硬化路惠农工程的不断推进和实施,农民出行难的问题切实有效地得到了解决。不过通向村民户间的道路大多还是泥路,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修路成本太大,很难在短期内修通公路。从教育方面来看,目前国家已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并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孩子提供免费的书本、住宿的生活保障补助,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大幅提升。尽管如此,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仍比较落后,中小学校舍的建设和学校的教学设备购置有待完善。从社会保障来看,农村医疗保险不断普及、农村养老保险不断推广,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不过由于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刚刚起步,现阶段的农村社会保障实质上依然是一种以家庭保障为主的模式,保障模式功能较为脆弱,农村家庭因病因失业陷于贫困境地的可能性很大。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相对不足,公共产品供给仍有待大幅提高。

1.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失衡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主要是以制度外财政为主的公共资源筹集制度和“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这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首先,政府或相关部门为农民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并不是农民满意或期望得到的需求,体现更多的是政府官员的政绩和形象。农村可持续发展急需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保障及农村的环境保护却严重短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性大为削弱。

其次,长期以来形成的“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导致制度外供给不能反映农村居民的真正需要。不少决策者在政策制定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民情民意,农民很难参与到具体的决策过程,即使农民的需求意愿能够反馈给决策部门,可是现行的决策机制并不利于农民的需求转变为现实的公共产品供给。

最后,有限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又面临着供给效率低下的问题。其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被挤占、挪用和浪费等现象时有发生,用于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不合理不规范之处;其二,政府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的中间环节较多,公共资金被一层一层过滤,公共产品被层层加价,供给成本的增加产生了低效率;其三,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也就导致农村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平均水平,带来供给效率的低下。

2 原因分析

2.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不合理

农村公共产品的直接受益人是农民,政府决策部门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应该是为农民生产服务的,与此相反,不少决策层掌握着公共产品供给的实权却不为农民办实事。不合理的决策机制偏离了农民生产生活的客观实际,不称职的决策者单纯从主观、从自身、从经验出发作出决策,势必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此外,农村公共产品的决策层也面临着事多权小的两难处境。即使地方政府很想为农民解决眼下的难题,提供农村发展建设急需的公共产品,可是受限于手中的权力往往也是有心无力。上级政府安排指挥下级政府进行工作,下级政府对上负责,很难同时兼顾农民的切身利益。这是由我国当前“自上而下”的压力型行政管理体制所造成的。

2.2 农村财政收入有限,公共产品投入不足

2006年1月1日,我国各省市全部取消了农业税。可以说,农村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维护了农民的利益,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此同时,乡镇财政收入困难随之产生。农业税收是农村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取消之后,农村财政收入必将大幅缩水。虽然中央、省级和市级财政会对农村进行转移支付以维持农村公共服务,但是这些部门的承受能力毕竟有限。而且公共服务的完善也需要持续的大量的财政支持,各级政府共同分摊支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因此,通过各级摊派共同承担转移支付的解决方式并非长久之计,维持公共服务主要应依靠当地政府的财政投入。当财政收入有限时,地方政府通常会优先发展经济而减少公共产品投入。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巩固财政基础的必然要求。

2.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单一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要来自政府的财政支持,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统筹要全部由政府来包办,毕竟财政支出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限,并不能够满足全部的需求。除了政府提供基本公共产品之外,农民日益增长的公共产品需求需要寻找另外的资金来满足。然而,依靠集体经济筹措公共产品资金只适用于少数发达农村地区,利用社会资源寻求银行贷款,开办乡镇企业对于大多数农村地区还仅仅只能是一个构想。最后,还是只能依赖于国家的财政支持。这是由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所决定的,一时之间很难改变。

3 对策建议

3.1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行多元化的供给方式

单纯依靠政府供给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期农村社会的发展需求,也远远不能够满足农民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并且能够从农村、从农民的角度出发提供一些更有效的、更实用的公共产品,更能够体现农民的真实意愿。当然,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也不是一蹴而就,当前最重要的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惠农支农政策,抓住发展机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展特色农业。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通过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切实提高农民的种养技术水平。

3.2 建立农村公共产品“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

为了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防止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必须重新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以实现农民现实的、迫切的公共产品需求的表达。“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的建立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建设的要求。农村公共产品在决策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农民公共决策的参与程度,逐步推进村民自治制度,由农村内部农民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决策,而不是根据政府部门的意愿和外部行政命令确定的。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来自于民意,服务于农村,得益于农民。

3.3 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

在新型农村公共产品决策机制逐步建立的同时,还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采取开放透明的操作模式,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监督机制,减少农村公共产品专项资金被占用、挪用等现象发生,从而保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如果仅仅依靠新型决策机制的建立而没有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那么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落实力度会大打折扣,有决策、有执行而没有监督约束很容易滋生****。

总之,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状况对于中国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后,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逐步创建一个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参考文献:

[1]苗建萍,熊梓杰.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分析与对策选择[J].商场现代化,2010,11(592):109-110

[2]刘雪梅,罗伟忠.构建新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06(2):25-27

[3]杨少俊.浅谈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J].宏观经济,2010(2):7-8

篇10

关键词:农村金融;补偿机制;三农问题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2-0074-0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三农”的能力明显增强。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各项事业发展迅速,资金需求大量增加,多元化的资金需求日益增长,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创新步伐缓慢,难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在很多地区出现了贷款难、贷款成本高、农业保险覆盖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稳定增收。因此,从我国农村的实际出发,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真正符合农民需要的农村金融体系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

(一)农村金融供给的现状

1996年之前,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只有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虽然农村一直存在着相当数量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包括半官方的金融机构,例如农村合作基金会、储蓄会、农经服务站等,以及广泛存在的民间借贷,例如钱庄、标会、基金会等,但农业银行和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业务中占有绝对优势。1996年以来,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体系基本上形成了政策、商业和合作相区别的三类金融机构,这从形式上和一定实际功能上看。已初步形成了三类金融机构彼此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但农村金融供给的现状仍不容乐观。

1 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的现状。农村的国有商业银行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主,此类机构一般规模庞大、资金雄厚。到2002年底,四家国有商银行的分支机构由1997年的153704个减少到98944个,缩减比例为35.63%,从2003年开始,国有商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革中,进一步加快从农村的撤并步伐,2005年6月相比2000年支行以上机构数目减少了34.08%,支行以下机构数目减少了45.21%,人员减少了19.98%。而且伴随着机构的撤离,放贷权限也进一步上收,也就是基层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变成了农村资金的“抽水机”。

2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现状。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村金融的老大难问题。自1996年脱离农业银行以后,农信社一直在改革,但是这些改革一直是治标不治本。因为农信社的合作性质早已名不副实,其经营模式已与商业银行无异。对利润的追逐往往使其脱离为“三农”服务的定位,导致农村金融体系整体上呈现出系统性负投资。

3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现状。对应于农业的政策性银行是1994年11月成立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要负责办理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副产品的国家专项储备和收购贷款;扶贫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以及小型农、林、牧、水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进行贷款。其资金一般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同时发行少量的政策性金融债券。自古以来救济不救穷,政策性金融机构一般仅仅针对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进行辅助支持。尽管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生产性长期投资的不足,但是从农户资金需求的角度来看,其支持效果微乎其微,因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目标对象并不是农户,农户作为一个个体几乎不可能从其中获得贷款。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设置初衷已经决定了其不可能成为解决农村资金问题的主要途径。

4 非正规金融组织的现状。正因为上面的正规金融机构并不能很好的服务三农,使得高利贷等非正规金融在农村普遍存在。由于旧社会高利贷与欺压百姓常常联系在一起,使我们常常戒备其发展,但当今社会它的存在恰恰反映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真正现状,且这些民间借贷多发生在生活需求上。

(二)农村金融需求的现状

在一个市场中,决定市场均衡的是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农村金融抑制也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供给型金融抑制,即由于金融机构资金供给不足而导致农户在金融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户难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因而使得农业投资不足;另一种是需求型金融抑制,即由于农户自身借贷的需求强度不足,导致农户贷款意愿降低,从而导致农村投资不足。对于农户来说,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导致他们的投资需求强度不足,即农户对投资收益成本的权衡进而导致投资的意愿水平和投资动机不强烈。假定农村金融的供给不变,则需求程度决定于农户对收益的预期及成本的测算,成本降低或预期收益提高,则需求程度加大,融资行为就会更容易发生,反之则会形成融资惰性。我国农村生产性投资在农户投资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下降,正说明农户的生产性投资意愿正在弱化。农户金融需求强度降低的背后存在各种约束使其要么降低了收益的预期、要么提高了成本的估计。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法律环境的缺失

长期以来,我国在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实施的措施主要是以政策性文件的形式出台的,几乎没有单独的法律条文与之对应或者这些文件的出台也不是基于专门的法律规定。针对农村金融的政策、建议、意见、办法,每年不下几十条,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政策的执行往往大打折扣。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政策的执行者不愿代表国家,只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且这种歪曲政策付出的代价不大,几乎没有任何法律责任。2006年虽然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但对于农民自己的信用合作组织该法其实间接的给排除在外了,且由于主要采用行政手段,各项针对三农的政策制定缺乏程序性和规范性,由此直接导致农村经济的波动受制于经济政策的波动。

(二)农村金融市场价格机制不完善

民间借贷一度被定为非法、商业银行被大家认为是农村资金的抽水机、农信社合作性质名不副实、民间资本不愿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这种种现象似乎在违背经济规律,农民对金融产品有需求为何却没有金融机构愿意提供。原因就在于我国对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实行严格的管制,无论是农村金融市场还是城市的金融市场。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金融机构为了获取利润,必须尽可能的获取借方的信息,但由于农民的大部分日常行为在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没有留下多少客观的信息,使得银行获取信息的费用太高,再加上我国利率被国家定在一定的水平上,商业银行就转向了那些容易获得信息,交易费用比较低的客户上。可见,要想让资本回流农村,要么通过法律强制国家商业银行必须将一部分资金投放农村,要么通过补贴让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要么放开利率完全市场化。

(三)农村金融组织的单一性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组织主要有国有商业银行与农信社组成,农信社的运作原理与商业银行几乎无异。而这些金融机构还是按照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在运作,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存、贷、汇。西方典型农村金融模式中的保险、、租赁、保管、担保、个人理财、信息咨询、银行卡等产品与服务在我国远没有形成

规模。机构种类的单一性、产品的单一性无法满足农民对金融服务的多样需求。

(四)农业风险经济补偿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农业灾害损失主要依靠两种方式进行灾害救助。第一种方式是由民政部门实施的政府农业灾害救济,但这种补偿性质的灾害救济受到国家财力不足的限制,而且不利于充分调动农民参加投保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保险业的健康发展:第二种方式是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新疆兵团财产保险公司开办的农业保险,由于缺乏相应政府补贴等政策支持,加之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这两家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作为农业大国,每年约有0.3亿公顷农作物受灾,约占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4,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重在40%以上。然而,农村经济风险补偿机制尚未健全,农业保险供给出现萎缩,尽管最近已经筹建了一些涉农保险公司,但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巨大需求。

三、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对策及建议

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从形式上看似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农村金融体系,实际上各个金融部门功能发挥不完善,既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更不符合金融日益成为经济核心的大趋势。因此需要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使农村金融真正做到为农民服务。

(一)完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

从法律上规范农村金融体系,首先要改进监管理念,完善监管技术,提升监管质量和效率,提高专业人才素质。其次要尽快出台农村金融法律法规,确保农村金融机构和按照合作原则建立新的合作金融组织、民间金融共同为农村经济提供服务。再次,中央银行要根据有关金融法律制度决定,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以维护其良好地运作,并促使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一个适应、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环境同样需要法制建设的保证与护航。

(二)完善政府补贴机制

商业银行撤离农村市场、农信社走商业化道路原因在于常规的商业银行运营模式无法克服与农户进行交易时过高的交易费用,另一方面国家对利率实行管制,上下浮动的幅度是一定的。尽管现在民营资本进人农村金融市场的门槛低了,但是决定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决定力量是利润。农村金融机构的创新还有赖于利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市场化和自由化,即农村金融机构可以按照自定的价格供给金融产品。但是短期内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没有补贴政策的支持,民营资本将很难在农村扎根。

(三)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国外成功的农村金融模式表明,政策性金融组织、商业性金融组织、合作性金融组织必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能很好的发挥农村金融体系的作用。因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当明确市场定位,这是能否保持竞争力的关键。目前其可以瞄准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较少涉及的领域,抓住大型金融机构收缩农村分支机构和调整经营战略的时机,加快发展,适当加强与大中金融机构的合作,以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特长,提高竞争力,同时业务经营要进行灵活调整,开发和创新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更好地满足农村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

(四)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风险补偿机制

首先,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鉴于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建议尽快制定《农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和出台有关政策文件,明确政府在开展农业保险中所应发挥的职能和作用,包括通过财政、税收、再保险等经济手段,并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和其他技术及金融支持来促进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同时,可以考虑组建由国家出资或控股的中国农业保险公司,贯彻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经营管理国家农业风险基金,为涉农金融机构提供风险保障,充当最后保险人的角色。其次,要尽快发展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积极稳妥地扩大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品种,努力培育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主体。

参考文献:

[1]王双正,《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深层次思考》,《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8)。

[2]丰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分析及改革探讨》,《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