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5: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规范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规范化建设

篇1

关键词:档案管理 规范化 标准化

一、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

1.对企事业单位的重要性。档案管理工作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以及档案的数字化管理都成为单位进行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步骤。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工作给单位的信息收集做出了巨大贡献,重要的科研资料、关键的经营策略大部分都出自于档案资料之中,档案资料成为企事业单位发展、建设的无形资产。

2.是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来源。在信息时代的带动下,档案管理工作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档案作为一项重要的信息资源,在无形中给予企事业单位各种决策依据。档案的规范化建设才能最大化的发挥档案的重要作用。档案管理过程中,资料收集、整理以及归档等工作都为日后档案资料的查找提供了便利,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成为企事业单位信息来源的动力。

二、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观念落后。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主要以手工管理档案为主,对于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处于抵触的状态之中。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没有充分的认识到档案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于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都处于消极的状态,落后的观念意识严重地影响到了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产生了十分消极的作用。

2.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低下。我国的档案管理人员多数不具备专业的素质,单位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导致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安排十分松散。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专业素质的要求十分高,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责任心,要保持严谨、细心的工作态度。但是,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十分艰辛,普遍薪资待遇不高,不能留住科班出身的档案管理人员,导致档案管理系统人员不断流失,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难以进一步发展。

3.档案管理体系不完善。首先,我国的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管理各项工作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作为约束,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成为一种自发行为,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时效性、规范性,档案带来的信息资源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失去了实际的意义。其次,我国的档案管理体系落后。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起步晚,受到经济、文化的制约,档案管理工作仍然滞留在改革开放初期。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档案管理的观念意识十分落后,档案管理体系落后。

三、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对策

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首先,要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丰富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其业务水平。档案管理工作具有时代性,需要档案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以更好地完成档案管理工作。其次,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道德水平。档案管理工作因其自身的特点十分的枯燥乏味,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树立责任心,认真负责地做好档案管理的每一项工作。

2.完善档案管理规范。完善档案管理规范,有效提高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效率。首先,建立档案管理规则。档案管理工作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规则,完善的规则有效地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增加档案管理的有序性。采取合理有效的档案管理方式,利用最小的人力、物力、财力将档案室管理得井井有条,节约档案管理时间的同时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其次,完善档案管理人员交接工作规定。档案管理人员在离职后档案的交接工作十分重要,事业单位由于档案交接没有完整的规章制度,造成工作的交接不完善、不彻底,许多具有十分重要价值的档案严重地损坏,不能很好地利用,会造成严重的损失。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在离职时做好全面的交接工作,建立完善的交接工作规定,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交接工作,减少交接带来的档案管理问题。

3.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步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更加有利于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建设。首先,投入大量的资金,加强档案室的硬件设备建设,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的设备和程序。培养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掌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完善档案室的信息化建设。其次,完善档案管理向信息化转变。档案管理通过实现信息化,进一步完善规范化,需要档案管理工作不断从传统的管理方式向信息化转变。改变从前的纸质档案管理,利用先进的信息管理设备,节约档案管理的费用,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灯.如何正确理解档案管理与利用的理论思考[A].贵州省档案学会纪念建党80周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

篇2

(一)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财务会计制度。

首先,为了激发基层工会的积极性和活力、发挥基层工会的功能和作用,我国很多地区调整了工会经费分成比例。很多地方针对工会经费增长速度过快的情况,采取了适当增加基层工会经费的留成比例的措施。这样做,不仅能增加工会的经费,缓解工会的经济压力,还有利于充分调动基层工会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其次,有的地方按照《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要求,更新了工会财务会计工作竞赛评比办法,使评比办法更加符合工会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更加有利于调动工会组织及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加有利于提高工会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最后,我国一些地区按照《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的要求,修订了《市总机关会议及专项活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市总机关公务费管理暂行办法》、《市总机关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市总机关经费支出结算报销管理暂行办法》《市总机关经费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力地推动了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进程。

(二)开展软件建设,不断提高工会财务管理效率。

我国一些地区为了有效提高工会经费收缴的效率、解决税务代收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开发了总工会经费收缴管理系统软件体系,工会经费收缴数据库信息化管理,改善了以往混库混级等情况,实现了控制和管理经费收缴的夙愿。

(三)规范建设工作,加强财务会计检查的力度。

首先,我国的一些地区要求各级工会成立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落实每一个人的具体责任,重点整改日常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其次,我国一些地区严格检查了各单位的工会财务会计情况,要求不规范的企业单位立即进行整改;对于不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予以纠正。大大促进了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相关制度的完善。

二、对进一步加强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一)完善工会财务会计核算基础工作。

建立完善的制度是做好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夯实预算管理基础工作的保障。好的制度需要严格贯彻和落实才能发挥其效用,因此工会要从最基础的工作抓起,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每一步基础工作。例如,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制度做好每一笔经济业务合法性审核、会计账簿登记和财务报表编制等工作,严防出现纰漏,给单位带来损失。

(二)完善工会内部管理制度。

工会可以借鉴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控制思想,完善工会内部管理制度。比如:结合企业创先争优的号召,拟定和完善岗位责任制;结合全国总工会颁布的《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使用管理办法》,制定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使用管理实施细则。我们在制定出制度之后一定要注重制度的落实,还要根据制度执行状况和执行效果不断更新和完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工会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三)实行经费独立。

工会的经费完全归工会所有,工会有管理和使用自己的经费和建立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的自利。一方面,这是全国总工会颁布的《工会法》中的工会经费独立原则的要求;另一方面,工会的性质决定了工会需要实行经费独立,以保证工会可以独立自主的开展活动。工会需要独立的经费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保证,以使工会可以更好地表达职工的意愿,按照职工的意愿办事,为职工排除困扰。

三、总结

篇3

明确“四个目标”

台州市安监局从2005年机构单立以来,始终坚持一手抓执法、一手抓规范,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安监系统的执法基础和执法人员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全面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但当前安全生产执法人员普遍不足,监管任务繁重,执法队伍整体较弱,业务水平相对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为此,2011年,市局党组提出了全面、系统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工作要求,确定2012年在全市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年”活动。

2013年,台州市安监局采取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对近年来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相关工作措施、工作成果进行总结提炼、补充完善,构建执法规范化建设总框架,落实规范化建设的具体措施,系统地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该局提出了执法规范化建设4个方面的工作目标:一是端正执法思想,在全市确立了“以人为本、法律至上、廉洁规范、服务发展”的执法理念;二是着眼于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确立以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依法行政,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目标;三是着眼于执法能力建设,确立了严格、规范、公正执法,提高执法公信力的目标;四是着眼于作风建设,确立理性、平和、文明执法,促进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的目标。

强化“四个保障”

台州市安监局致力于构建执法队伍保障体系、制度保障体系、监督保障体系和科技装备保障体系,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全市各级安监部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加强执法机构建设,不断充实执法人员,市、县两级执法人员编制从2005年的56人,增加到2012年的107人。为抓好乡镇(街道)安监中队建设,2012年,市政府还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队伍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基层安监队伍的人员配备标准。截至2014年1月底,全市133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了安全生产监察中队,落实人员编制535名。同时,以“岗位练兵”和“苦练基本功”等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执法队伍的能力建设,开展了执法大比武、执法实务培训、异地交叉执法、执法论文比赛、执法案卷评查等活动,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全市9个县(市、区)中,有7个县(市、区)开展了执法权委托,温岭、路桥、临海、椒江、玉环等地的乡镇执法委托率达到100%,乡镇(街道)安监中队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台州市各级安监部门在近几年的执法活动中,认真查找本地区、本部门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和空白点,针对执法活动中最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制定明确的操作程序和执法标准,把每一个执法行为和执法动作都纳入制度、规范的约束之中,从源头上遏制执法的随意性,为执法工作提供了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和支持。市安监局先后制订出台了32项规章制度,主要包括综合类、程序类、档案管理类、执法监督类、考核评议类、工作职责类六大类,全面建立了制度保障体系。

该市针对构建执法监督体系,不断加强层级监督,开展执法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执法质量考评、执法案件备案和案件督办,确保依法依规处置到位。同时,加强内部监督,完善案件法律审核把关制度,开展行政处罚案件风险评估,实施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还聘请了法律顾问和执法监督员,加强对执法工作的监督;建立执法公开制度,提高执法透明度。

此外,台州市安监系统积极构建科技装备保障体系,加大财力投入,加快执法科技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执法人员的装备配备。2012年,市安监局研究开发了“台州安监移动执法终端系统”,配备到县、乡各级执法机构。该终端系统配置了执法箱、平板电脑、蓝牙打印机等设备,具有执法文书现场制作打印功能,以及法律法规、企业数据、执法文书示例等现场查询功能。2014年,市安监局将“安全生产监察执法信息系统”开发列入信息化建设规划,积极推进执法办案的网上流程管理、网上审批、网上监督和网上考评。

实施“四个规范”

台州市安监系统坚持抓好执法活动的每个细节,把执法规范化落实到每项具体工作中,树立安监系统文明执法、廉洁执法、规范执法、理性执法的良好形象。

全市安监系统统一执法机构办公环境的布置,各级监察执法机构按照统一的标准式样,将执法理念、执法守则、执法流程图、执法工作职责等上墙公示,营造良好的执法办公氛围。推广使用行政执法“二卡一书”,在执法检查时,使用“行政执法承诺卡”和“行政执法监督反馈卡”,向企业作出廉洁执法、文明执法、规范执法的承诺,并接受企业的监督;对企业进行行政处罚时,发出“安全生产建议书”,对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并对服务企业作出承诺。规范行政执法文明用语,制订了《台州市安监系统行政执法文明用语规范》,明确了执法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用语规范,推进全系统的文明执法。

为规范行政处罚权力行使,市安监局全面清理了安全生产行政处罚权力事项,共整理归纳了262项行政处罚权力事项,并制订完善了自由裁量标准,编制执法流程图、监督机制明示图,规范权力行使,并修订、完善了执法文书式样,编印了《执法文书示例文本》。

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程序,根据行政处罚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市安监局制订了《行政处罚工作程序管理规定》,从执法检查到行政处罚案卷的整理归档,对每个环节的工作责任、审核责任、审批责任、监督责任进行细化分解。此外,进一步规范档案台账管理,制订了《台州市安监系统安全生产监察执法档案管理办法》和《行政处罚案卷整理规则》,明确全市各级安全生产执法机构建立8大类的档案台账,并对台账的式样、内容、封面、目录、装订等进行了统一。

坚持“四个结合”

台州市安监系统在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做到“四个结合”,确保执法规范化取得实效。

篇4

【关键词】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

一、不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队伍建设水平

为了提高基层统计人员队伍建设水平。一是通过各种招聘渠道从社会上招聘到优秀的统计人才,为基层统计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为了解决基层统计人员引不进、留不住的难题,可以通过提高基层统计人员薪资待遇水平或者为其提供广阔的升职发展空间,从而提高基层统计工作岗位吸引力。二是要对在岗统计人员加强业务培训,从而使基层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在进行统计培训时,应当考虑充分,确保培训工作的全面性,培训内容更加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这样才能使基层统计人员更好地服务于基层统计岗位。三是要加强基层统计人员作风建设。首先,要加快完善基层统计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确保绩效考核制度规范科学,这样不仅能够对统计人员行为加以必要约束,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其次,重视统计工作规范化考核。应当于每年组织一次考核工作,对于统计规范化建设达标的单位,授予荣誉称号,进行通报表彰,为促进基层规范化建设更好更快发展,还应采取3年一复检的考核机制。最后,适时开展各类主题性活动,建设一支作风优良、业务素质强、工作责任感强烈的统计队伍。

二、加快统计岗位责任制完善

要加快统计岗位责任制完善,首先必须确定好基层统计工作的负责人,并结合辖区内人口数量、企业分布密度配备一定的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做好岗位分工,让每个人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岗位责任制能够真正得到落实。其次要为基层统计人员提供一定额度的补助,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只有落实工作岗位责任制,才能让每个统计工作人员都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的态度去完成基层统计工作,这样才有利于加强基层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

三、加强推进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

目前,很多基层统计站都在不断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统计数据处理系统,加强数据网络传输以及促进信息网上交流等多种措施,减小基层统计工作量,从而达到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目的。同时,还要在统计数据采集、处理以及传输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做好信息咨询服务工作,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完善的统计资料数据库,促进网络功能应用水平提高。此外还要促进基层统计网站与相关门户网络的联系与沟通,针对乡镇街道、部门间加强统计机构信息网络建设。另外,还要在市、县和乡镇之间建立三级统计网络,特别要注重乡镇网络工作,经常性地对开展相关业务指导培训,以便更好地解决基层网络连接问题,提高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水平。

四、提高业务规范化水平

在开展基层统计工作时,业务流程是否标准规范对基层统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要保证基层统计数据准确可靠,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完善的业务流程。一是建立完善的基层单位名录库,负责收录基层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概况,实行名录库专人负责,动态管理定期更新维护;二是建立基层人口信息库,主要是根据人口普查资料以及基层户籍资料进行建立,目的是为了能够及时全面地掌握基层住户和人口状况;三是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构建工作,从项目申报、立项以及开工情况,都必须做到全面把握;四是建立与当前国家统计工作相适应的统计原始记录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同时,还要专门针对各种信息库建立科学合理的更新管理制度,以提高信息库数据的时效性。

五、加大统计法制宣传力度

首先,统计法制宣传工作要由专人负责,要求负责法律宣传人员不仅要有很高的法律素养,还要能够对统计相关知识很熟悉。要从统计工作实际出发,对调查统计对象进行引导和教育,以增强其统计法律意识。其次,在开展法制宣传工作时,要注重实效。新时期开展统计普法工作,就必须依托当今发达的传媒和科技手段,注重宣传形式的多样化,过于强制式的宣讲模式应该及时摒弃,及时转变新模式,可通过短剧、相声、小品等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从而让枯燥乏味的法律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这样社会大众在接受起来会容易的多,提高宣传工作的实效性。最后,在开展统计法制宣传工作时,应该与统计执法检查结合起来,通过加强统计执法,为统计数据质量提供保障,从而提高统计法制宣传工作的效果。

六、提升基层统计服务质量

为了有效提升基层统计服务质量,首先,一定要对基层企业的经济情况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监测与分析,从而把握其发展速度,据以编写统计分析报告,对于企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难点,必须突出说明。同时,对现状的分析固然重要,还要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对企业未来发展状况进行预测,从而对企业经济发展规律做到完全掌握,重视分析和统计工作,确保统计工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其次,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必须通过深入调查来掌握实际情况,同时还要重视统计人员分析能力的提升,确保基层统计工作更加规范化。最后,对于各种信息传媒,一定要加强运用,不仅能够保障基层统计工作有序进行,而且还能使统计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小琴.基层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刻不容缓[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4(11):30-30.

篇5

根据(吉县府办字[__]173号)文要求,为严格按照规范化建设逐步推进应急管理工作进度,做到统一时限、统一步骤、统一标准。将《关于印发__县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吉县府办字[__]173号)文件下发给各社区(村)、相关单位,要求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意识,认真按照文件的精神和要求,组织落实好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

(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机构

我镇及时成立并调整由党委书记、镇长担任指挥长,各副职担任副指挥长,各相关部门和各社区(村)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工作领导指挥部,实行统一指挥、协调应急管理工作。设置镇应急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应急管理日常工作,并负责对应急工作的具体指导、组织和协调,并按实际情况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分析、总结和上报。各单位、社区(村)也按照文件要求和相应的职责,成立了应急管理专项机构和工作队伍。值班室地点设在镇党政办,每月由党政办负责安排值班领导和工作人员,明确有关事项和值班要求,定期抽查值班情况,防止漏岗、错岗问题发生。此外在辖区内易发突发事件的地质灾害点、内涝点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应急管理日常监控值守工作。我镇积极建立应急管理体制,强化工作职能,加强应急值守,提高综合协调能力,基本做到了职能、人员和装备三到位。

(二) 搭建应急管理工作平台,强化信息互通

鉴于应急管理工作的突发性,我镇积极搭建应急管理工作平台,建立健全了应急工作预警体系。同时,各部门、辖区相关单位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报告制度。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重大活动节日以及法定节假日期间做到镇各分管领导亲自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手机保持通讯畅通,各社区、村启动24小时人员在位值守,主官24小时开机,在紧急情况下应急管理工作组成员随叫随到。

(三)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活动

为进一步落实应急管理工作,我镇在辖区范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逐步组织各部门、社区(村)、学校、企业和单位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活动,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经营户及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处置能力。通过开展有计划应急演练进一步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细化每一个环节,为处置突发公共应急事件做好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物质保障。

(四)加强对辖区单位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检查验收工作

我镇在对自身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不断完善的同时,也对辖区21个社区(村)进行了相关工作的检查验收。除个别社区(村)外,各单位对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非常重视、积极,具体工作做得深入透彻,台帐资料也比较完善,总体形势良好。

我镇在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中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从应急管理工作的突发性中仍暴露出我们在应急处置的薄弱环节。应急物资准备不充分、应急管理科普宣传工作不够具体等,在今后工作中要拾遗补漏,不断完善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各项工作。

篇6

关键词:数字参考咨询 DRS 规范化 标准

数字参考咨询作为基于网络环境提供数字信息资源导航和参考服务的系统机制,既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社会中网络化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我国数字参考咨询服务(digital reference service,以下简写为DRS)起步较晚,近几年虽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和国外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尤其是数字参考咨询的规范化和标准研究更是薄弱,成文的全国性的标准几乎没有。因此研究规范化对我国数字参考服务的开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数字参考咨询的一般过程

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工作流程基本由以下五个密切相关的环节组成:

①问题接收(Question Acquisition):首先,系统以各种电子方式(E-mail、Web form、Real-time等)接收用户的提问。

②问题解析和分派(Triage):DRS对接收到的用户提问进行一定的分析、筛选和评估,并首先查询先前的历史文档,看是否有比较合适的现成答案;如果没有合适的现成答案,系统即将此提问按照一定的规则发送至专家库,寻找最适合的专家;在专家库中,提问按照其自身性质和一定的规则,如用户需要、接收日期等,进行排队等候回答。

③问题解答(Expert Answer Generation):专家根据自身的知识和可利用的资源,按照一定的要求和准则对咨询问题做出解答。

④发送答案(Answer Sent):专家的答案可以“张贴”于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问题解答”页面,让用户随后进行查询浏览,也可直接发送至特定用户的信箱。

⑤跟踪(Tracking):数字参考咨询通过所记录的提问信息来监控每一个问题的处理进展,如果需要,随时将当前提问处理的状况通报用户;而当一个问题回答完毕后,即对问题和答案进行存档,以便以后查询利用;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可面向所有网络用户进行检索的知识库,并析出相应的常见问题库(FAQ)文档。

2.数字参考咨询规范化建设的内容

目前国内外DRS系统服务标准研究及其规范工作,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①问题/答案和专家成员信息描述标准:用于识别问题/答案和咨询专家或协作成员。

专家与成员描述标准须考虑提问者的描述元素和回答者的描述元素,以及二者的有机结合。例如对问题、答案、咨询发起者,以及有关的约束、偏好的描述;体现提问者和回答者的唯一识别号、名称、在问答交换过程中的角色、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以及教育程度、专业水平和资质等辅助信息。

②问题传输协议:主要解决参考咨询服务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

DRS咨询问答交换协议是建立在现有的网络协议基础之上的面向特定应用的系统互操作标准交换协议。具体内容包括描述过程模型、消息和功能、内容描述包。目前有许多现存的标准或推荐标准可以参考借鉴,或者可以与之整合、协调,如ILL、SOAP、QuIP、IS02146、N-CIP、Z39.50等。

③知识库数据格式标准:主要用于收集、描述、加工、存储和共享问题和答案的知识库建设。目前,知识库标准主要包括知识内容、数据元素/元数据、过程维护和功能报告。

④质量评估体系:主要用来调控服务过程中各个要素,从而保证服务的质量。

质量评估包括指标体系、评估制度及方法等。质量评估对DRS质量作一个量化的客观评价,使咨询质量得到有效的监控,平衡咨询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避免片面追求咨询数量、忽略咨询质量的现象。

3.数字参考咨询规范化建设的思路

从数字参考咨询的一般过程来看,规范化急需解决四大问题,即基本数据描述、系统互操作、问答保存利用和质量管理。

①基本数据描述:元数据标准

DRS自身的特点即问题/答案的多次流转、交换,决定了它不能简单读采用已有的元数据(如DC、MARC)来描述其基本要素,而是需要构建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元数据。如CSDL开发试验系统的过程中,很好地借鉴了QuIP(参考数据交换格式),KBIT(数字参考服务知识库格式)和QuestionPoint的思想,并针对本系统特点和功能,提出了一个初步的元数据方案,分为问题/答案元数据和个人/机构元数据两大部分。当然,在构建DRS元数据的过程中,必然也必须遵循已有的元数据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充和增改。针对DRS的特殊性,元数据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问题元数据――对DRS问答交互中的问题进行规范化描述。

答案元数据――对DRS问答交互中的答案进行规范化描述。

个人元数据――对DRS中个体的提问者(用户)或者回答者(咨询馆员、专家)进行规范化描述。

机构元数据――对DRS中协作网络内的成员、中介机构进行规范化描述。

服务约束元数据――对DRS问答交换中涉及的条件或约束信息进行规范化描述。

②系统互操作:问答交换协议

问答交换协议是解决DRS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标准问题的主要方案,在协议标准的支持下,不同的DRS系统可以方便地互操作和交换数据;服务可以为用户在广阔的范围内寻找更为可靠的问题解答者/服务提供者;各类数字信息服务系统可以通过标准的方式共享信息资源和知识库。一个完整的问答交换协议包括协议的基本模型(定义了请求/响应通信中的各种可能的模式),操作类型(请求方和响应方通信时对动作行为的约定),消息类型(请求方和响应方通信过程所携带数据的语法含义),规则(请求方和响应方通信时所应遵守的基本规则)。问答交换协议主要应用于两个以上的异构系统之间的互操作。

问答交换协议是DRS技术化的瓶颈,因为该协议是建立在现有的网络协议基础之上的面向特定应用的系统互操作标准。目前,各地异构的DRS系统大部分都是基于C/S的体系结构,因此问答交换协议的设计也要遵循C/S模式,实现问答交互处理过程的自动化(但是实际的答案识别还是要靠人工完成),并且支持更广泛的应用领域。DRS系统问答交换协议涉及的实现技术主要有XML chema、HTTP/HTTPS、SMTP、SOAP、WSDL等。DRS系统是基于Web环境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可以通过WSDL来描述不同系统可提供的服务。利用XML Schema来定义和描述问答交换协议的操作类型和消息类型。在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中,问答交换协议与SOAP协议进行绑定,SOAP协议再与HTTP协议或者SMTP协议进行绑定,从而完成异构DRS系统的信息交换,实现系统互操作。

③问答保存和利用:知识库标准

问答知识库标准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评价筛选标准,决定需要保存的问答数据的特点;二是内容组织标准,决定问答数据的存储方式和组织形式;三是数据著录标准,决定问答数据的输入规则和要求;四是管理维护标准,决定对问答数据进行统计更新的程序或原则。除此之外,问答知识库涉及若干重要的相关标准,具体有资源描述标准、质量标准、隐私标准、知识产权标准、统计标准、身份认证标准、存档标准等,问答知识库标准可以从这些相关标准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并且与之进行整合或者相互协调。此外,还需综合考虑语言、隐私、版权、行政权限以及文化、法律和政治敏感性等国际性问题。知识库标准的建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Ⅰ对问答知识库的数据内容进行整理和规范,去除冗余信息(例如问候语、致谢语等)和重复信息,合并相似或同类问答数据,规范用词和语气,查证参考文献的可靠性,创建浓缩的、精炼的、权威的、可靠的问答知识库内容。

Ⅱ采用中图法、汉语主题词表等现有的分类组织体系对问答知识库的数据进行标引和著录,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问答知识集合。

Ⅲ采用分面组配和关键词索引等方法,扩大问答数据的揭示程度。

Ⅳ建立问答数据之间的动态联系,例如引用关系、参照关系、并列关系、从属关系等。

Ⅴ建立问答数据元素与MARC、DC以及其它标准元数据的映射关系或转换方式,实现问答知识库与其它检索系统的接口。

Ⅵ建立对问答知识库的评价维护机制,包括数据入库原则、保存时间、更新周期和方式、推荐级别、用户反馈等。

④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和评价标准

管理学观点认为:控制是管理中的重要过程之一,而评估是控制的有力手段。对DRS进行质量评估与控制首先需要指定一套科学、规范、易操作和计量的评估体系,其中包括构成DRS的主要因素;与DRS的过程密切相关的其他种种因素。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对所提供的服务进行切实的评估,掌握用户的需求,获得改善服务的依据。就整个工作流程,DRS的质量控制包括三个部分: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和反馈控制,在这三个部分控制的重点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在前馈控制中,应该注意保证DRS容易被发现和使用。过程控制的重点是保证咨询问题都能及时得到处理,而且可以得到真正权威的解答。反馈控制应该及时对所提供的服务做出全面细致的综合评价,做好记载和分析咨询结果的工作,认真总结经验与教训,为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4.结语

众所周知,数字参考咨询规范化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涉及的知识也很多。笔者只是从一个普通用户和图书情报学角度出发来论述的,而对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没有考虑。数字参考咨询规范化的某些技术问题的研究有待深化,文中只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具体的实现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总而言之,数字参考咨询规范化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问题,需要图书馆界、计算机界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国家规范化相关部门的有力支持,也需要一批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从业人员的潜心研究与实践探索,更需要大量反复的试验来获得最佳效果。只要各方面都坚持合作、开放、共享的理念,数字参考咨询的规范化就能够早日实现,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必定能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吴新年.浅论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J].图书与情报,2004,(6):74-77.

[2]李珍.数字参考咨询规范化相关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4.

[3]李珍.数字参考咨询的标准规范体系[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1):37-40.

[4]郭晶等.数字参考服务的试用标准Q/ATP评介[J].图书情报工作,2005,(5):94-97.

篇7

一、工会会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扩大工会会计的影响力财政部颁布的《工会会计制度》,这是中国工会会计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也决定了工会会计核算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这项制度的颁布,有利于加强我国工会会计的制度建设,规范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更有利于促进工会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发展,扩大工会会计的影响力,提升工会的积极影响。

2.有利于实现工会会计的预算管理新《工会会计制度》首次规定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等项目,明确了对工会的补助资金范畴,符合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要求,使工会组织的管理工作层次分明,一目了然。

3.有利于规范各级工会的会计行为全面贯彻实施《工会会计制度》,这需要各级工会高度重视,以各种方式加大对这项制度的宣传,推进工会会计管理的规范化管理,保证各级工会会计行为的规范化,实现各级工会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预期目标。

二、工会会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1.工会内控建设制度不健全工会内部健全的制度,是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运转的基础与前提。而从当前各级工会制定的制度来看,工会财务会计工作还存在着收费收缴、使用管理、预算管理、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现象,这将直接造成工会会计管理制度不规范[1]。

2.工会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工会会计的基础工作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如工会会计人员设置不合理,钱财没有人具体分管。有些单位工会会计及出纳人员都有一人承担,这不符合工会会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规定,容易出现挪用经费的不良现象。此外,部分工会的监督检查机制不够健全完善,监察人员的设置如同虚设,没有发挥实际的作用。

3.工会会计财务管理不够严格由于企业的工会会计财务与单位会计分开的难度较大,很容易造成单位财产不按时到账的现象。工会的支出直接有单位负责人审批,没有明确具体的责任,导致很多用途不明的支出无法入账。

4.工会会计的电算化水平偏低当前大部分企业的会计管理已经逐步实现了电算化管理,甚至是网络化的管理。但是很多单位的工会财务工作依然停留在手工操作的阶段,没有使会计从大量烦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2]。由于工会会计的电算化水平低,将会导致会计人员工作的效率低下。

三、工会会计工作规范化建设规范化的策略

1.实行经费独立原则,切实做好工会会计的管理工会严格遵循《工会法》的制度,根据经费独立的原则,建立起全新的预算、决算与经费审查监督制度。工会经费独立主要是指工会所有的经费完全归工会组织所有,这是由工会的特殊性质决定的。工会在维护职工的权益时,也需要一定的经费作为保障,更好地表达职工的意愿,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依照职工的合理权益办事,保证工会组织上的相对经济独立,更有利于工会开展一切有益的活动。

2.加强职工培训,建立健全工会的内部监控制度企业领导要定期对工会的会计进行培训与指导,针对工会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与调整。工会的财务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逐步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坚决维护工会制定的各项制度,正确应用会计知识,建立健全会计账簿,提高工会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工会在内控制度建设方面,要建立起相关的收缴费用制度、预算管理制度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等,加强对工会财务的管理工作。

3.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工会规范、系统化管理企业工会的上级组织切实落实自身履行的职责,定期对组织内部的工作进行检查。相关人员要对工会经费的支出进行详细登记,并定期核对检查,以防微杜渐。同时,工会的财务人员应该自觉遵守财务会计制度,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使工会会计的工作日益走上法制化、规范化与制度化的管理,始终坚持依法理财,树立依法治会的工作理念,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制度,依照相关的财务管理规定,切实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保障每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严格落实审批制度,确保工会财务持续发展工会组织在管理财务方面,要严格执行“一支笔”的审批制度,明确主管领导的核心位置,以及财务会计等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明确每位员工的责任意识,让每位员工心中都牢固树立“责任”二字,形成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机构,对于工会的每项报销单都要进行严格的核实与审查,保障工会的经费开销合情、合理、让职工与领导都满意,这也是对工会组织的一种挑战。因此,工会组织在落实审批制度时,要坚持严格的工作作风,保证工会财务透明化、科学化管理。

5.落实工会会计的考核,保证会计持证上岗当前工会有很多会计都是兼职的,专业素质偏低。因此,工会必须要采取多种手段,给工会的会计进行培训,保证每位会计都能持证上岗。同时,工会也要加强对工会会计的考核,通过看会计凭证、看账簿、看运行程序等,及时了解会计自身学习的情况,及时总结学习经验,调整工作重心内容。为了切实实现工会会计的规范化管理,需要进入内部考核的阶段,对基层员工进行全面的考核与验收。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并把工会制定的规章制度落实在工作中去,对于检查出来的问题不能马虎,坚决要求工会做出及时的调整,保证工会会计的工作规范化的管理,达到工会会计基础工作程序规范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四、结语

篇8

一、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共10分)

1.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区域规划合理,功能齐全。(共5分)

4个市直属公证处的公证员人均办公用房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总使用面积不低于600平方米。其他公证处公证员人均办公用房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其中,具有涉外资格的公证处的公证员人均办公用房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总使用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

公证处办公场所区域规范合理,功能设置完善,公证处应设有私密谈话室、录音录像室、办证室(文书制作室)、财务室、会议室、档案室等。有条件的公证处应设立专门的遗嘱办证室、图书室等。

评分标准:公证处总使用面积达不到要求的扣1分;人均办公用房面积达不到要求的扣1分;未按要求设置私密谈话室、录音录像室、办证室(文书制作室)、财务室、会议室、档案室的,每少一项扣0.5分。

2.有配套先进齐备的办公设施和器材。(共5分)

公证处应配备电话机、传真机、复印机、电脑、打印机、照相机、摄像机、保险柜、身份证读卡机等现代化办公专用设备,档案室应配备防虫、防潮设备,能满足公证处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满足公证业务发展的需要。其中,电脑需达到公证员人手一台的标准,有条件的公证处应配备车辆。

评分标准:未配置电话机、传真机、复印机、电脑(人手一台)、打印机、照相机、摄像机、保险柜、身份证读卡机等设施的,每少一项扣0.5分;档案室未配备防虫、防潮设备的扣0.5分。

二、窗口形象规范化建设(共20分)

1.有服务接待大厅,适当的办证窗口和硬件设备。(共10分)

公证处应在最显要位置设置服务接待大厅(涉外公证处应设立专门的涉外公证接待窗口),设立办证窗口,并根据业务量和办证速度确定办证窗口数量,保证办证正常开展。要完善电子叫号系统、电子评价系统、电子触摸屏、电子屏幕、窗口办证摄像头等硬件建设。

评分标准:未设置接待大厅的扣2分;涉外公证处未设立专门的涉外公证接待窗口得扣1分;设立办证窗口严重不足,影响工作正常开展的扣2分;未使用电子叫号系统、电子评价系统、电子触摸屏、电子屏幕、窗口办证摄像头的,每少一项扣1分。

2.统一内外部标识,公示项目齐全,环境规范整洁。(共10分)

按统一标准规范制作形象标志,如挂牌、门楣、门条、橱窗、指示牌、形象牌、名片、便签纸、信封、纸杯、挂牌、座牌等。

全体公证人员一览表、收费标准、业务范围、办证流程、服务承诺、投诉电话等上墙公示,公示项目齐全、醒目易辨,方便当事人查看和监督

办公场所各类物品摆放整齐,环境清洁卫生,无卫生死角,摆放适量绿色植物进行绿化。

评分标准:未按标准规范制作形象标志的,每少一项扣0.5分;未公示全体公证人员一览表、收费标准、业务范围、办证流程、服务承诺、投诉电话的,每少一项扣0.5分;物品摆放不整齐,环境不整洁的,扣2分。

三、执业行为规范化建设(共23分)

1.公证处统一受理公证申请,严格按规定统一收取公证费,公证员不得私自受理公证申请、私自出具公证书。(共3分)

评分标准:公证员私自受理公证申请、私自出具公证书的扣3分。

2.严格执行公证执业区域的规定,不得超过执业区域办证,不得以给业务回扣、乱设办证点、压价收费等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共4分)

评分标准:超过执业区域办证的扣2分;采取不正当竞争方式开展业务的扣2分。

3.公证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公证事项,注重提高办证质量和效率,杜绝疏忽大意敷衍塞责和延误办证行为。(共3分)

评分标准:公证员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结公证的每例扣1分。

4.公证人员应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形象稳中大方;接待当事人态度热情,举止文明,语言规范,维护职业形象。(共3分)

评分标准:公证人员未统一着装,挂牌上岗的,扣1分;公证人员态度恶劣,被当事人投诉的,扣2分。

5.公证员应当自觉遵守法定回避制度,不得为本人及近亲属办理公证或办理与本人及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公证。(共2分)

评分标准:公证员不自觉遵守法定回避制度的扣2分。

6.公证人员应当自觉履行执业保密义务,不得泄露在执业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不得利用知悉的秘密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利益。(共3分)

评分标准:公证人员不履行保密义务的扣3分。

7.公证人员应廉洁自律,不得利用公证员的身份和职务为自己、亲属或他人谋取利益,不得索取或接受当事人及其他人、利害关系人的答谢款待、馈赠财务或其他利益。(共3分)

评分标准:公证人员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扣3分。

8.公证员助理严禁以公证员名义办理公证事务,出具公证书。(共2分)

评分标准:公证员助理以公证员名义办理公证事务,出具公证书的扣2分。

四、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共47分)

1.岗位责任。包括建立完善公证处内部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绩效工资考核制度等,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共4分)

评分标准:未按规定落实各类岗位责任制的扣2分;未落实绩效工资考核制度的扣2分。

2.会务决策。建立健全处务会制度,集体研究处理重大事项。处务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成员由主任、副主任、公证员代表和在编非公证员代表组成。其中应提交处务会集体研究事项为:推荐公证处主任、副主任人选;在编、非在编人员的录(聘)用、调动、辞职等人动事项;内部工资报酬分配方案;大额资金使用;新建、租用、装修办公场所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福利费的使用;重大疑难案件讨论;其他需要集体研究的重大事项。(共4分)

评分标准:未建立处务会制度的扣2分;未按要求召开处务会议的扣2分。

3.业务管理。包括建立完善公证接待审批、质量检查、公证人员服务承诺、学习培训、办证质量惩罚、规范公证格式范本、研讨议事以及信息化管理等制度,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等制度,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杜绝假证,严防错证。要熟练应用公证业务办证软件,并完善公证处网站,提供办证须知、办证流程、办证表格等告知和下载服务,及时做好公证业务宣传。(共6分)

评分标准:未落实公证接待审批、质量检查、学习培训制度、办证质量惩罚、规范公证格式范本、信息化管理、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等制度的,每少一项扣0.5分;未完善公证处网站的扣2分。

4.人事管理。按照市局文件要求,明确公证处实行主任负责制和严格的选任制度,对其他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对人动采用集体研究处理制度,公证处应将人员变动情况及时报主管司法局,编制人员招录严格按照事业单位有关规定组织,编制内人员的人事档案应在主管司法局指导下进行整理。(共6分)

评分标准:未实行主任负责制的扣1分;对其他人员未实行全员聘用制得扣1分;人动不采用集体研究的制度的扣1分;人员变动情况未及时报主管司法局的扣1分;未按规则招录人员的扣1分;编制内人员的人事档案未按要求进行整理的扣1分。

5.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实行自收自支。公证处应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对各项办公业务经费开支要进行总额控制。应当依法收费,依法纳税,按规定缴纳保险,缴纳行业协会会费、公证赔偿基金,提取公证事业发展基金,留足公积金,不得私设小金库,不得擅自将单位资金借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不得变相发放福利或支付回扣。公证机构组织考察、疗养须事先报主管司法局批准。司法行政机关不得违规在公证机构开支费用。(共8分)

评分标准:各项办公业务经费开支未进行总额控制的扣0.5分;超标准收费的扣0.5分;未依法纳税、缴纳保险、缴纳行业协会会费、缴纳公证赔偿基金、提取公证事业发展基金、留足公积金的,每少一项扣0.5分;私设小金库的扣0.5分,擅自将单位资金借给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变相发放福利或支付回扣的,每一项扣0.5分;公证机构组织考察、疗养未报主管司法局批准的扣1分。司法行政机关违规在公证机构开支费用的扣1分。

6.薪酬管理。按照市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体制公证机构人事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实行总量控制、绩效考核的办法,每年由主管司法局核定公证人员的薪酬比例。具体分配方案由公证处制订,提交处务会民主讨论通过,报主管司法局备案后执行。(共4分)

评分标准:薪酬未实行总量控制、绩效考核办法的扣2分;公证人员的当年度薪酬提取比例和分配方案未经处务会讨论并在12月10日前报主管司法局核定的扣2分。

7.监督检查。公证机构必须自觉接受司法行政机关和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公证机构应每季度向主管司法局报送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每年二月份向主管司法局报送经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部门出具的上一年度的财务审计报告。(共2分)

评分标准:未按照要求上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扣1分;未按要求上报财务审计报告的扣1分。

8.投诉处理。包括建立完善公证复查接待、处理制度和赔偿及责任追究办法等,及时查处和纠正执业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公证事项复查情况、涉诉情况、涉群体性事件应及时向所在地司法行政机关报告。各公证处要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投诉接待,提高处理投诉的能力。(共4分)

评分标准:未建立完善公证复查接待、处理制度和赔偿及责任追究办法的扣1分;未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投诉接待的扣1分;未及时查处和纠正执业中存在的问题的扣1分;未按要求上报有关事项的扣1分。

9.廉洁自律。包括建立完善公证人员廉洁执业和执业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监督制约。(共2分)

评分标准:未建立公证人员廉洁执业和执业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扣1分;未及时对有关人员追究责任的扣1分。

10.请示上报。包括对涉及队伍建设、内部管理、薪酬资金管理等重大事项上报制度;对重大、疑难、复杂公证事项集体讨论、处务会议制度及上报制度;对重要公证信息、重大公证事项、公证业务数据上报制度。其中,在本执业区域内有重大影响的公证事项,涉及国家主权、外交问题的涉外、涉港澳台的公证事项,争议较大、疑难复杂难以办理的公证事项应于申请之日起3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所在地的司法行政机关报告,并及时反馈该公证事项的办理情况。(共2分)

评分标准:对需上报事项未按要求上报的,每少一项扣0.5分。

11.事务管理。包括建立完善公证处印章使用管理、水印纸使用管理、公证人员诚信(执业)档案、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图书资料管理等制度,确保事务管理有章可循,提高管理能力和效率。(共2分)

评分标准:未按要求使用公证处印章、水印纸的,每一项扣0.5分;未建立健全公证人员诚信(执业)档案并及时更新的扣1分;未进行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图书资料管理的,每少一项扣0.5分。

篇9

关键词:高校企业改制 事企分开 股份制规范化建设 清理整顿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4914(2011)09-091-02

一、高校企业改制是持续发展的保障

校办企业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生事物。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途径。曾经为学校的培养人才,科技创新作出过重要的贡献。随着这些高科技企业的运行。企业经营当中的弊病也开始显现出来。2001年1月16日李岚清同志在给美国微软公司亚太地区总裁、美籍华人李开复教授的一封信上批示:“近年来,不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按照产学研相结合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方针,兴办了不少科技企业,大多数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现在迫切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这些企业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予以规范,实行股份制改组;二是应建立‘撤出’机制,否则由学校和科研院所为这些企业承担无限责任和风险,又不能适时‘撤出’,以资助投入新的科研开发,将会严重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和积极性。希望你们认真研究,提出解决的方案。”据此,国务院成立了试,最工作小组(有国务院体改办、教育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科技部、劳动人事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监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以清华、北大为试点进行高校产业规范划建设的试点I作。2001年5月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到北大、清华两校的重要企业进行考察调研,讨论历时5个月。200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办函[2001]58号“《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指导意见》文件,要求清华、北大抓紧实施。

二、高校企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国高校企业的兴办和发展,它们都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有些企业由于没有有效的监控机制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在全国许多高校中相继发生了一些事件,有的相当严重,给学校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危及了学校的声誉,并且影响了教学和科研秩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校办企业与学校关系不清晰。学校要求承担的经济、法律风险很大。

2.高校对企业只有“投入机制”而无“撤出机制”,造成了教育科研经费投入后无法撤出,投资无法收回,影响了教育经费的再投入。

3.系办(院、所)公司没有做到以科技为龙头带动产业的预期目的和效果。主业不明确,规模小、效益差,给学校带来了无限责任的经济、法律风险。

4.有些系办(院、所)企业经营混乱,存在着违规、违纪、违法的现象。

三、高校企业改制的原则

1.管理体制分开,学校作为事业单位与企业完全脱离关系,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机构与社会上的公司企业一样自主运行。

2.学校领导干部退出在企业的各种兼职。

3.将企业中的人员人事关系与学校明确分开。

4.资产和账目分开:“一校两制”,分别建账,分开管理。

四、高校企业改制的步骤

1.由学校制定改制的原则和实施方案。召开与撤并公司的专题会议,校领导做动员,各院系的领导负责具体实施。

2.保留的企业由本校公司以收购方式进行股份制改造。

3.由学校发出《关于解散、终止全资企业的通知》,撤销公司按公司清盘的法定程序进行。按法律规定处置资产、债权债务、后续服务和人员安置等善后问题。

4.收回待撤公司的公章、财务章、营业执照,让待撤公司在监控下运营。

5.保留的高校企业取消学校冠名。学校作为股东入股企业,实现“资本+股权”的运作。

五、高校企业改制后遗留问题的处理

要把一个企业改制,过程非常复杂,面临着大量人、财、物的处理工作,能否平稳地完成过渡比经营一个企业还要难,为此学校和企业都制定了许多相关政策。以妥善解决企业改制产生的许多后续问题。

(一)人员的安置:为保证改制的顺利完成和公司改制后的平稳发展,对人员的安排采取了以下5种方式

1.保留部分学校事业编制人员在企业兼职。

2.特殊学科带头人由企业按合同向学校借调。

3.部分学校事业编制的青年骨干,转为企业合同编制。

4.充分利用学校人事部门提供的优惠政策,本着自觉自愿的原则,动员部分职工提前退休。

5.对改制后回归学校的无岗位的事业缟制职工,在校内其他单位和部门进行分流和转岗。

(二)债权债务的清理

改制后,遗留下来了大量的债权债务,为保障国有资产的不流失学校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按法律规定处置债权债务,学校不承担经济责任,公司的资金在留足“善后基金”后,全部归系院(院、所)所有。如有亏损则由系(院、所)用“系基金”补足。

2.聘请社会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进行清产核资和资产剥离、划转。

3.对有法律、法规依据,可确认的资产损失进行核销。

4.对于改制后尚未收回的经营收入,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负责处理遗留的债务追讨和法律经济纠纷。

篇10

一、强基础,提升基层司法所的规范化建设水平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的意见》(浙委办〔20*〕79号)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市基层司法所建设的意见》(市委办〔20*〕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经过各方努力,出台了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的意见》(拱委办〔20*〕122号)文件,注重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司法所基础设施、业务能力和队伍建设,发挥司法所职能作用。

(一)加强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从4月份,开展了为期二个月的全区司法所建设调研活动,全面深入了解当前我区司法所的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为司法所各项指标达到省发改委“十一五”规划要求打下坚实基础。同时6月份拨出专项经费30万元为全区司法所统一配备电脑、打印机、DV摄像机、录音笔等基础设施,增强了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标准和工作活力。及时向区领导汇报上级关于司法所建设的指示精神,与有关单位积极协调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的具体方案和措施,经过各方努力,出台了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的意见》的文件。

(二)加强司法所业务能力建设。注重司法所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工作指导等方式,加强司法所人员业务培训。针对司法所工作数据统计、信息报道、人民调解协议书制作的规范运作,引导和教育司法所工作人员掌握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不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结合市司法局《关于配合处理突出问题及化解群体性不稳定因素的通知》(杭司〔20*〕74号文件),充分发挥司法所工作职能和工作优势,组织镇、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学习“奥运”安全知识以及省、市人民调解工作会议的精神,提升司法所工作人员在重大节日会议期间尤其是奥运期间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三)加强对司法所的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发挥基层司法所的职能优势,落实工作目标,考核工作业绩,区局根据《杭州市区、县(市)司法局20*年度工作目标考评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相关文件,针对基础工作、重点工作制定指标,采取听取汇报、查看台帐、实地检查等方式进行考核,查漏补缺的同时,着力解决司法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积极为司法所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按照市司法局《关于统一办理司法所工作人员工作证的通知》(杭司办[20*]8号)的要求,核实工作人员信息,统一拍照,办理工作证件,规范全区司法所队伍管理,促进更好的履行工作职责。一年来,全区司法所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共293起,成功290起,为基层政府提出司法建议25条,被采纳21条,协助制定规范性文件7条,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103次,参与严打整治及专项治理活动3303人次,没有因调处不当而引发激化事件和非正常死亡事件。

二、重实效,不断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新发展

认真贯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浙委办〔20*〕106号)和省司法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司法行政工作服务保障民生五年行动计划>(20*-2012)的通知》(浙司〔20*〕74号)文件精神,发展“枫桥经验”,以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线,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能力建设为重点,健全人民调解组织机构建设,进一步筑牢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涌现了一大批敢于负责,勇于实践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小河街道、湖墅街道仓基社区获得杭州市先进调委会称号,何坚新等五位同志获得杭州市先进人民调解员的称号,沃建孟等三位同志获得杭州市指导人民调解先进个人的荣誉,

(一)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调。一是坚持排查与调处相结合。20*年,全区排查矛盾纠纷2417起,成功调处2394起,成功率为99%。同时排查调处重大疑难纠纷和社会不安定因素共123起,成功86起,成功率70%,防止群体性上访6起271人次,防止群众性械斗3起61人次。二是注重常规与重点相结合。在坚持每季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和人民调解“四季保平安”活动,同时做到常规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针对奥运圣火杭州传递以及8月份在北京召开的奥运会,开展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工作,向全区镇、街道司法所下发了《关于做好奥运会‘圣火’传递(杭州段)和奥运会期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维护基层稳定的通知》(拱司〔20*〕8号),明确重点排查事项和重点稳控对象,规定工作步骤和落实相关责任。

(二)进一步做好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一是结合市司法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的通知》,积极抓好200人以上企业的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截止到20*年底,全区200人以上企业建立调委会达到80%以上,列全市首位。二是积极拓展外来人口调委会建设。今年在原有5家流动人口调委会基础上,结合镇(街道)辖区内工作实际和工作特点,因地制宜新增设立了小河街道流动人口调解委员会。截止到目前,全区已建人民调解组织276个,从街道(镇)到社区(村),从企(事)业到院校,逐步形成了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区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

(三)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人民调解员队伍的素质是人民调解工作质量、效果以及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是按照“明确分工,按级培训”的原则,全区各级调委会通过各种形式逐级开展业务培训。6月份小河街道举办调解干部业务培训班,组织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及社区调委会负责人近40人学习《劳动合同法》相关知识。7月份,局长朱凌、副局长张荣全及基层科,司法所工作人员赴上海杨浦区、浦东新区考察人民调解以及社区矫正心理矫正工作室。11月11日至13日,开展为期三天的全区人民调解和社区矫正工作培训班,全区十个镇街道和86个村社区调委会工作人员以及企业事业单位调委会110人参加培训。二是依托人民调解法院工作室,建立人民调解员培训长效工作机制,下发《关于印发各镇(街道)人民调解员到法院培训实习计划的通知》(拱司〔20*〕2号)文件,安排学习内容,规定时间表。作为全省首创的基层人民调解指导刊物——《人民调解指导》,为基层276个调委会和1500多名调解员提供了互相交流、信息共享的平台,架起了法院、司法行政联系和指导人民调解的桥梁和纽带,为我区人民调解的宣传活动提供了窗口和载体。

三、谋发展,不断拓展人民调解新领域

结合省司法厅办公室《关于实施“人民调解质量工程”的意见》(浙司办〔20*〕49号)文件精神,时值“枫桥经验”四十五周年,抓住机遇,在当前人民调解工作蓬勃发展时期,积极拓展调整工作领域,完善调解工作机制,巩固和完善人民调解工作取得的成绩。

(一)人民调解与民事审判良性互动工作模式影响力不断扩大。截止到年底,人民调解工作室共调处各类纠纷共416起,成功161起,共涉及标的3409万元。今年以来分别接待了来自宁波象山、衢州、海宁、临海、桐乡、山东等地方的二十余家司法行政部门和法院的调研学习活动,并与江苏、乌鲁木齐等地区的司法行政部门进行电话和网上交流。同时,注重经验总结和实证研究,形成调研文章《人民调解与民事立案审判良性互动的实践与探索》,刊登于《人民调解》、《东方法苑》、《杭州法学》、《杭州综治通讯》、《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决机制理论与实践》等多种刊物,并入选杭州市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主题论坛优秀奖,被省厅认定为“对人民调解改革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授予“突出成绩”奖,赢得了省内外司法行政同行的一致好评。今年5月,这一做法入选“20*杭州市生活品质十大现象之一”。《拱墅区人民调解实证调查与思考》获得杭州市司法行政系统20*年度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以及区开放式调研优秀文章一等奖。

(二)流动人口调委会不断深化。加强流动人口调委会的业务指导工作,积极对外宣传流动人口调委会的功能和优势,不断扩大外来人口调委会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截至到11月,上塘街道皋亭、瓜山、蔡马、七古登社区和祥符镇新文村、小河街道等6个流动人员人民调解委员会和10个流动人员调解工作窗口,在当地外来人员聚集地产生一定影响力和公信力。

(三)积极探索上访化解机制。人民调解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探索上访化解机制。如康桥镇做好“五个到位”处理上访纠纷及,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矛盾排查到位、防控措施到位、上下互动到位”。再如拱宸桥街道采取“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方法,加强重点人员的盯防稳控工作。以上做法在实际处理涉及城市拆迁、旧城改造以及环境污染等纠纷引发的上访事件中作用明显。

四、抓落实,“双正”工作进展顺利

20*年在认真贯彻落实杭州市社区矫正暨归正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20*年杭州市社区矫正和归正人员帮教安置工作要点>的通知》(杭矫委[20*]1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运用三级组织网络,及时掌握双正人员的思想生活工作动态,加强排查工作,防止脱管、漏管以及重新犯罪。同时,创新工作载体,增强帮教工作的有效性。

(一)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我区各级帮教安置和社区矫正组织对回归的刑释解教人员以及矫正对象的帮教矫正工作采用“四个定”的工作方法,即定帮教矫正小组和人员,对帮教矫正对象定措施、定方法、定制度,使帮教矫正对象不失控、不脱管、不重新违法犯罪。同时,不定期找帮教矫正对象进行座谈,及时了解其本人思想,查看表现情况,并帮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做到及时帮其心,扶其志,正其人。截至11月30日,我区共有归正人员475人,其中刑满释放人员422人,当年回归112人;解除劳教人员53人,当年回归17人。安置归正人员445人,安置率93.7%。现有在册社区矫正对象201人,其中缓刑133人,假释30人,暂予监外执行6人,剥夺政治权利32人,当年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02名,期满解矫80名,迁出13名,当年没有矫正对象再犯新罪。

(二)开展定向监测调查。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档案、走访调查的方式,对2003年度刑满释放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情况进行了定向监测调查。通过调查核实,做到应查尽查、应详尽详,被查的人员的各项内容和资料完整,保证了检测调查的结果比较真实和完整。

(三)增强排查力度。针对奥运特定时期,下发了《关于做好奥运会‘圣火’传递(杭州段)和奥运会期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维护基层稳定的通知》(拱司[20*]8号)文件,要求各镇(街道)司法所在奥运火炬传递和奥运会期间,做好“双正”人员每月一次的排查工作,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对于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归正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认真开展面对面的帮教,掌握他们的日常情况和思想动态,采取了“定人定责”等帮教措施,加大帮教力度,力争不脱管、不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