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同步作文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5: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同步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理解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得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
【招生范围】:小学1-6年级,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
【热门课程】: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各学科同步辅导、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作文,语文,历史,地理,生物。小升初、衔接班、托管班、奥数班 、中考冲刺、艺考辅导。
【课程费用】:不同年级,不同科目,价格不一,详情拨打免费电话咨询
【上课地点】:选择最近校区,来校区上课!(具体校区见下文)
【上课时间】:周六日、寒假、暑假、平时晚上等时间灵活协商安排!
保定学大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63694(接听时间8:00-24:00)
温馨提示:400免费电话使用方法--先拨打前十位,听到语音提示“请输入分机号码”后按“转分机”后的几位分机号即可。 免费咨询了解~从现在开始!
********************************************
保定口碑比较好的辅导机构咨询电话(每日前十位拨打400免费热线电话咨询,可享受免费试听课!400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前10位总机号,听到提示音后再拨后几位分机号即可咨询详情或预约对孩子学业进行免费测评)
1、保定学大教育校区及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63694
【中央峰景校区】——保定市 新市区【山水华庭校区】——保定市 北市区【七一路教学点】——保定市 新市区
2、保定聚智堂教育校区及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61578
【诚明校区】——保定北市区【少年宫校区】——保定新市区【新市场校区】——保定新市区
品牌:二十年办学经验!学大教育遍布全国60余城市,充分了解各地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和考试状况
师资:7000余名专职老师!多年担任各年级、初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部分教师长期研究中考、高考命题和阅卷任务。
ps:每天前五位拨打免费电话咨询的家长,还可以享受免费试听机会哦!
浏览十个广告,不如一个免费电话了解快!
********************************************
教育心得:
进入初中之后,很多同学们都比较难以适应,他们会有一种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时间总是不够用,天津学大教育的老师指出,同学们感到学习时间不够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因为从小学到初中,一下子就增加了好几门学科,而且每门学科都会布置功课,所以同学们常常都有一种忙不过来的感觉,但是主要的原因还是同学们不会利用时间,以下内容就是关于中学生该如何做时间的主人的几点建议。
篇2
一、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什么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显然,所谓“小学生作文”,是指小学生为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而完成的习作练笔,它与成人的写作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写作的目的不同。成人的写作,大都是“有所为而作”,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有效地交流,这种交流往往是超越时空的。通过交流,达到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目的。这种交流,往往有着一定的社会价值。而小学生习作练笔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进行有效地交流夯实基础。
2、文章表达的要求不同。成人的科学论文是对某一学科领域科学规律的揭示,是对人类真理的探索和发现。在内容上,必须具有科学性、学术性和独创性的特点。在表达要求上,必须以丰富而翔实的材料为基础,以严密的逻辑论证为手段,把自己对科学规律的认识准确地表达出来。同样,成人的文学作品是对社会生活现实的客观反映。在创作时,作者必须以个人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为基础,充分运用虚构和典型化等手段,对众多个别的、特殊的社会生活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和提炼,使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受他们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的限制,他们的习作练笔,只要求将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人和事、景和物如实地写下来就行了。
3、评价的标准不同。我们在评价成人的科学著作或文艺作品时,要看是否适应科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具有科学价值,是否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是否做到思想性和完美的表现形式的统一,等等。但是,我们在评价小学生的习作时,主要看《大纲》中规定达到的作文基本功是否已经过关。对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主要看是否达到:字词运用准确,句子通顺连贯,有中心,有条理,内容真实具体,标点正确,字迹工整。显然,这个标准,对搞研究和创作的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但对小学生来说,需要进行五、六年严而有格的训练才能逐步达到。明确这一点极为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的小学生作文文学化和评价小学生作文“标准过高,评分过严”的不良倾向。
二、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什么
小学生习作练笔的活动,是一个特殊的认识活动。在这个认识活动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习作的内容是认识的客体。学生在习作活动中,需要借助语言文字这个重要的中介手段,在观察收集习作素材和进行习作构思时,需要有语言的参与,习作构思的结果更需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根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在人脑反映外部现实的生理――心理的机制中,语言担负着第二信号系统的职能。对刚刚上学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尚未掌握语言文字这一重要的认识工具。小学生习作活动中认识主体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主体尚不能独立地进行习作活动,必须有教师的引导,于是便形成了作文教学活动区别于一般认识活动的独特的“三维结构”(教师、学生、习作内容),这就引出了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问题。我认为,所谓“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显而易见,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教”学生“练习”作文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有机统一的过程。
为了正确把握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要充分发挥学生在习作练笔中的主体作用。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教师“教”的对象,更是习作练笔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走出“教师导,学生作”、“奉命作文”、“应试作文”的怪圈,充分发挥学生习作练笔时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可让学生围绕习作要求,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积极思考,获取习作的素材;让学生通过尝试练笔,发现疑难之处,并做好质疑的准备;让学生通过尝试修改,领悟修改的方法,享受成功的欢乐,等等。可以说,能不能把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是衡量小学作文教学成败的关键。
2、要有效地发挥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练笔中的主导作用。我们强调学生在习作练笔中的主体作用,是否可以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恰恰相反,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由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决定的。要大面积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否有效,主要体现在:⑴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主动习作练笔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喜欢练笔、乐意练笔;⑵能否针对学生积累、构思、修改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让学生实现由“不会练”到“会练”的飞跃;⑶能否根据班级学生在知识和智力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篇3
1.写作训练起步缓慢 虽然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一、二年级说话写话都有了明确的要求,特别是每个练习都设计了口语交际。但是有些老师只重视识字教学,口语交际的教学也只是蜻蜓点水,忽视说话、写话能力的培养。
2.对整个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序列缺乏深入研究 平时对新课标关于写作教学的要求不够了解。导致各年级的作文教学出现盲目性,对各年级作文教学重点不够明确,要求或高或低,脱离实际。年级之间写作训练未能很好的衔接。因此,教师感到“作文教学难”,学生感到“作文难”。
3.作文课堂教学结构欠缺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课堂教学形成了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不管哪个年级,不管指导什么题目,课堂教学结构一个样(命题-写作-批改)。这种老式作文教学缺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讲评。而讲评这一环节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4.写作训练量小 农村小学平时注重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要学科的教学,语文老师只根据课标和教材的规定,完成需要指导的作文。加之有些命题作文指导不得法,学生写作兴趣不高,奉命而作,敷衍应付,真正得到训练的次数就更少了。数量和质量是一对统一的矛盾,没有一定的数量,根本谈不上质量,没有质量,数量也就没有意义。因此,没有一定的写作训练量,怎么能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5.学生阅读量小 新课标提倡学生大量阅读,对各个年级的阅读量都有明确的规定,虽说不少学校在创建书香校园,班级也建立了图书角,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只重视学科教学,利用题海战术,语文教师指导阅读流于形式。学生课外阅读的机会少,没有一定的时间,新课标规定的阅读量都不能完成,怎么能提高写作能力?
要尽快扭转农村小学生写作水平低的现象,教师首先要端正思想,重视语文教学,要清楚地认识到写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校要经常开展作文教学研究。其次作文教学要贯彻“从早抓起,从小抓起”的原则。低年级教师要吃透新课标与教材,加强说话写话的训练。第三,作文教学要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只有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写出来的作文才会生动有形,在生活中才能找到思维的起点。第四,要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书籍也是一个学校,应当教会学生怎样在书籍的世界旅游”。实践告诉我们,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定时向学生介绍阅读书目。将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紧密结合起来。第五,注重平时积累,可以通过课文内容来积累,让学生在背诵优美段落的同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让他们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是为写作做好了铺垫。写日记和读书笔记是积累写作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第六,注重作后讲评。著名作家何其芳说过“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篇4
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怕写作文是较普遍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所写的事物认识肤浅,或根本不了解。
学生的作文能力不仅仅限于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上,实际是知识、语言、认识等方面的综合。作文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平时积累材料的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上。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从以上几方面进行训练。在构成作文能力的诸因素中认识能力是基础,更应得到重视。
训练培养小学生的认识能力,也要遵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就学生认识事物来说首先应注意其有序的训练,按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来认识。将学生在阅读课中理清文章脉络,寻找作者思路,划分段落,归纳中心迁移到作文中就是让学生写作时按事物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表达。小学语文教材中描写大自然奇观的课文很多,要借此教给学生有序地认识事物的方法,掌握规律。如《海上日出》第三自然段用5句话描绘出海上日出的壮丽画面。先是写太阳露出了小半边脸,接着写太阳向上升,再写太阳冲破云霞,然后写太阳光,最后写太阳旁边的云。类似这样按时间或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也就是作者思路、观察顺序写成的文章很多。结合这些课文的教学进行思之有序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有序地认识事物的能力。
通过理清段篇的内在联系,可以发展思维,提高认识能力。《翠鸟》一文的第一自然段作者写“它的颜色非常鲜艳”。下面就分别按头、背、腹羽毛的颜色描述。这样总起分述,或按时间,或按空间,或按由近及远,或按从下到上等写作顺序写成的文章是很多的。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理清各部分之间的内在的逻辑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掌握了这些规律,迁移到作文中学生就会围绕事物中心有条理、有详有略地表达。
篇5
【关键词】作文教学 情感教育 激情
常言道:“无欲不下笔,无情难下文”,好的文章无不是人们的感慨之作! 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怎样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操,针对这一问题我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本人试从以下几方面作一个理性的思考。
一、平时引导学生贮备情感
(一)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疏通写作的源头活水。
1.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美。本人破除“封闭式”的教学秩序,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树木郁郁的山岭,禾苗青青的田野;去观察山清水秀、深林鸟语、树林葱郁的自然风光。去感受采花戏碟、翻山越岭的生活情趣。使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触动他们的心灵。
2.关注社会生活,倾注对生活的情感。树立大语文观念,将作文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奔向田间、街头,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作文之园。关注社会热点,针对“追星族” “西部大开发”“自然灾害”等热点,组织学生讨论,然后以此为切入口布置作文。学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也激发了写作热情。
3.引导学生写日记,生活随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走向大自然后,学生的体验是丰富的,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化为文字,以日记、随笔的形式,贮存信息、准备写作材料。
(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激活作文的灵魂。
作文教学中也要重视思想教育,因为小学生分辨是非能力较弱,而现实中各种思潮纷沓而至。健康高尚的情感是作文的灵魂。在去年小学毕业班的语文测试评卷中,发现了作文出现了许多趣味低俗、格调低下的文章,这值得我们重视和反思。
二、点燃学生写作的热情,写下对生活的真情实感
(一)命题范围要广。
命题要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在作文练习课,命题多出给范围、材料、情景等开发性的题目,题目出自学生的心坎上。使之成为学生的“热门话题”。 如《 20年后的……》,要求科学生动地描绘20年后祖国或者是“我”的模样,培养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充满信心和希望,激发他们为祖国而发奋攻读的决心,增强他们自信心和创造力。
(二)激起写作欲望。
课堂作文指导要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习惯,要设法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谈体会,老师适时点拨。如写《童年趣事》,让学生随便说自己碰到的趣事,看谁说的事最有趣,就让他上台演讲,让学生的思路在互相碰撞中会展开。这样,学生越听越有趣,写起来就有话可写了。
(三)开展师生“同文”。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同步作文,既让老师体会在本次作文的易难程度,又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的作文给学生讲评,起引导和总结作用。教师在写作中体会学生的写作甘苦,容易沟通学生情感,学生就会爱老师和爱作文,这样学生的写作劲头随之大增。
(四)多表扬少批评。
表扬是沟通师生情感的良好方式。通过讲评使学生得到感情上的满足。讲评时以肯定优点为主,以平等的口气、委婉的语气与学生进行情感对话,激起学生内在的写作动力。如下边的三例评语供你参考:对常写错别字的评语:“你的作文新颖独特,想象很丰富. 如果写错别字能消失,将会让人更能欣赏你的美文。”;对语句不通顺的评语:“你的脑急转弯太快, 学会笑对失败,踏实走好今天的每一步.”.对书写潦草的作文评语是:“本文有一定创意,构思也巧妙,要是你沉着点那多好啊!”
三、“发表”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树立写作化人生的理想
爱表现自己是小学生的个性,多方面照顾爱护学生成功的火花,能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使之逐步进入一种乐写的境界。例如我班在参加全县《历史的选择》读书活动中,同学们都踊跃参加,纷纷向中心校评委会投稿,有五篇在本乡手抄报上发表。过后学生写作积极性更加提高。学生写作出来的作品通过非正式的“发表”,可培养学生长期的稳定的写作兴趣。可以是在班级《学习园地》,学校的《手抄报》上发表。可组织作文竞赛,评出名次,予以奖励。教师可鼓励学生向“读书活动中心”投稿,树立写作化的人生理想。
篇6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学生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教师要通过创设条件,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新型教育媒体特有的化静为动、声色兼备的功能,可为学生习作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宛如身临其境,既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素材的理解,又丰富了学生的内心。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自然文思泉涌,习作的兴趣与日俱增。
如在指导学生写作《我的爸爸》时,我先给学生播放录像片《爸爸的一天》,并伴以歌曲《好爸爸、坏爸爸》。声像同步,情景交融,激起了学生对爸爸的理解、崇敬、赞美之情,情感受到极大的促发和深化,一幕幕有关父母的动人情景浮现在眼前,一阵阵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涌上心头,此时很多学生的作文变得鲜活真实,充满了父子真情,作文俨然成了流淌真情的手段,成了学生抒发内心情怀的方式,他们写出的文章自然也就情感真实、内容动人,有效扭转了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实现了从“要我写”到“我要写”的可喜转变。
二、运用多媒体,开启学生的想象空间
作文离不开想象,很多美文佳作无不蕴含着作者丰富的奇思妙想。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小学生的作文源泉在生活,但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周围的生活注意不够,更不要说能抓住生活中的本质了。因此要使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有效手段。如,我让学生观看视频《第一次做饭》,同时让学生思考如下几个问题:①小主人公第一次做饭就摔坏了碗,她会怎么想?②你在家里有过做饭的经历吗?③你有过碗摔碎的经历吗?摔坏了碗之后,你会怎么想、怎么做?由于视频中的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所提的问题也能够触发学生的内心感受,自然也就容易引发学生的想象,因此,为学生习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心活动素材,可谓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优化习作教学方法
小学生阅历浅显,认知水平有限,生活积累较少,再加上小学生思维简单,在面对一些作文题目时,他们总会感觉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即使有了一些具体的表象材料,也不能有效整合,理不出头绪,从而导致习作水平的低下。而运用多媒体手段,既可以为学生呈现丰富的感性素材,更可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脉络以及条理有序地感知、表达。
如在写《美丽的校园》一文时,我事先用数码照相机拍摄校园的环境和设施、师生开展的有意义活动、同学们课堂学习的情形,并配上悠扬舒缓的乐曲,再输入电脑。上课伊始,我展示三张校园特写照片:①优美的校园环境;②操场上师生跳绳比赛;③科学实验室里,生动有趣的实验课。熟悉的画面激起学生心中强烈的情感。接着,在图下呈现文字:你喜欢校园吗?最喜欢校园哪方面?学生反应强烈。通过简单操作――击键选择,随机使计算机呈现自己所喜爱的连续动态画面。欣赏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①校园的可爱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②按照怎样的顺序写?最后按照校园的三个方面逐一播放录像:花园――环境优美,如诗如画;乐园――教学活动新颖有趣,师生共谱新曲;学园――园丁育新苗,学生爱学习。活生生的实体材料,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构思,写出有声有色的文章。
四、运用多媒体,有效开展习作评改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具体要求。因此,利用多媒体手段,对学生作文进行直观评改,能优化作文的评改途径,提高修改的效率。平时,我把写得好的文章制作成课件展示出来,进行范例讲评。为鼓励学生习作中的点滴进步,每次作文后,我从同学们的习作中找出精彩的词、句、段,制作成课件,注上姓名,让大家品味、欣赏,再引导学生点评、讨论、修改,让学生保持写作的热情,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写作内驱力。同时,对学生作文中的病句、病例,也用多媒体呈现出来,请同学诊断“病因”,弄清楚为什么错,错在哪里,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
篇7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作文教学;高效课堂;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31-01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不仅占的比重高,而且对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都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是师生都较为头疼的事情。一直以来,对于作文教学,教师教学起来难,学生学习起来也难,这个难点究竟在哪里,有没有办法解决呢?如何解决呢?总结过去,我认为,作文难固然有其写作本身的难度,但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原因。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紧固了想象力,束缚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抑制了小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而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形式呆板,内容空洞,自然是言之无物,言之无情。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小学作文课堂上呈现出了新的景象。
一、激发学生作文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习作
在《语文课程标准》各学段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也充分体现出了兴趣培养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首先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所选的内容要贴近童心,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是,从当前学生习作现状来看,学生缺少生活体验,缺少情感体验。作为教师,有必要让清新的空气吹进我们的课堂,让教学走进广阔的空间。春天,万物复苏之时,百花盛开之际,带着学生到山间、田野去上一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暖暖的春风吹着,草绿了、花开了,伴着潺潺的流水声,听着鸟儿的叫声,孩子的笑声回荡在山间;秋天,果实累累,丰收的季节,在领略美景的同时,也与我们的学生一同走进田地、果园,分享劳动所带来的快乐。这些语文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自我实现”,不仅使学生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有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热爱,而且也让学生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欣欣向荣、春意盎然、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等词语的妙处,这也才能够提起习作的兴趣,学生才会“乐与表达 ”。
二、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处处留心皆学问。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缺少的不是具体生活,而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自我体验。刚开始作文的学生最大的困难就是会碰到“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的困难,如果单靠老师传授抽象的写作知识,是难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的,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加强观察的指导,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特点的习惯,从而克服“无材料可写”的缺点。
三、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学生自己会修改作文是作文成功的一半。但是,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应付差事的不良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极为不利。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每次作文完了后,鼓励学生来做“小老师”,先修改自己的作文,然后批改同学们的作文,前后左右同学都可以相互批改,而且在批改同学的作文时,容易找出对方的错处,使作文写得更加通顺了。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培养好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四、上好作文讲评课
讲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良好动机的心理过程,是锤炼学生作文思维品质的过程,是发展学生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是不断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评价作文是对学生作文的再次提高。按程度不同进行评价,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成功的喜悦。首先当场评价。范读学生的典型习作,或比较成功习作,让学生来评价,学生发表各种意见,教师加以鼓励并指出存在的缺点。其次是书面评价,每次学生的作文,作为教师要细细品析,找出闪光点,值得改正的地方,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学生作文,按层次不同给予分数。低段学生喜欢高分,按进步程度打分。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分数,都有自己成功的一面。再次是口头评语,对那些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这些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更加有信心地写作,以更快的速度,提高 作文能力。
总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开放习作内容,让学生写出自己眼里的世界和活跃的童心。在课程改革实施的今天,需要教师不断的探索,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开拓更为广阔的天地,让作文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步。
参考文献:
[1] 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第一版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生写作兴趣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深感头痛的是写作。引导学生乐于表达,乐于写作是摆在每一个语文教师面前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要解决学生怕作文的问题,关键在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下面,我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谈几点看法和做法。
一、深入生活,激发学生动笔的欲望
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着好奇感,他们的身边有着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我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从身边的生活入手,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日月星辰等,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如,春天百花盛开时,我就带领学生到校外进行观察,指导学生拿览龅淖匀换肪持醒∪∽约核喜欢的景物、人物、植物、动物等作为描述对象。还让学生双休日跟随亲人到商店、市场买东西,体验一下逛街买东西的乐趣,回来后把自己买东西时的想法、心情与挑选商品的过程记录下来。这样,学生通过观察生活而获得丰富的习作材料,大大激发了写作兴趣。
二、感受生活,丰富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学生的作文题材来源于生活,只有当学生领悟了生活,随时留意身边的所见所闻,才会有所思有所感,才会写出好作文。只有当学生的生活素材丰富了,有可写的素材才不怕写作文。农村的学生生活丰富多彩,如放牛、放风筝、捉迷藏、捉鱼、喂鸡,这些充满童趣的事在农村孩子中经常出现,因此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去观察、去感受,培养学生表达这种生活乐趣。此外,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让学生轻松地把身心放在活动中。学生感触多了,就能写出好作文,丰富的生活素材会促进学生写作兴趣和动机的产生。
三、引导写作
学生刚上三年级。就有家长说:“现在要学写作文了,要好好学。”学生还没弄清作文是什么的时候,就先在头脑中形成了“作文难”的定势,因此,我认为首先要树立学生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作文难写,大多发生在初学作文时,因此初学作文要鼓励。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最好是老师设计好内容。例如,带领学生看秋天的景色,由学生练习,可以避免无话可说。如果学生的作文能力太差,可以让他们先把要写的内容讲清楚,可以多说几遍,然后再写,甚至可以说几句,写几句,这样练习几次,学生就能逐渐领会“作文就是把要说的内容写下来”。等学生升入高年级之后,结合课堂教学,学生阅读量增大了,思维敏捷了。这时就可指导学生对生活、对时事进行观察,使他们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他的意思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如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半夜三点多钟起身,走十几里路,去观察包身工上班的情景,终于搜集到关于包身工日常生活的第一手材料,写出脍炙人口的《包身工》。又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绿》,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等等,都是观察生活后写出的名篇。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从高一开始写日记、写周记,内容包括校园、家庭、社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个人的感受,结果不少同学写出了好文章。
五、让学生博览群书,在书中找到快乐的源头
孩子们的生活阅历是有限的,对生活的认识还得靠学生进行大量的、广泛的阅读和交际。同时,通过这些阅读和交际还能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加深对生活的认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等都说得非常明白。对于习作来说,从许多优秀作品的阅读中,能获得思想上的教益和写作技巧上的借鉴。
笔者引导学生看《小学生习作》《童话故事》《作文同步训练》等书籍,让他们互相交流,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把自己看的好书介绍给周围的朋友。这样大量的阅读和交流,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世界,了解周围的人和事,开阔视野,从中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妙。这样,学生再写作文,便不会觉得“头脑空空”了。
六、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发展学生的写作创造力
篇9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课外活动 教学成效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情感丰富的特点,教师可以运用语文课外活动拓展教学空间,将课堂教学中无法完成的活动放到语文课外活动中来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教学成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结合教学进度安排,开展竞赛活动
语文课外活动的组织原则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服务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出发点应该与语文教学相配套,为课堂教学发挥补充与完善的作用,深化课堂教学成效。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与教学进度同步,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活动,如写字竞赛、朗读竞赛、作文竞赛等,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提升。如针对学生识字学习基础不牢固、错别字偏多的现象,我在每一单元教学活动结束之后,都组织1―2次的默字竞赛,要求学生将本单元的生字正确书写出来,采取这种竞赛的形式,克服以往单纯强化记忆的枯燥性,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为学生营造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在学生的眼里,这些生僻字不再是那么难写,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竞赛促进教学的成效。针对小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唱读”、感情不丰富的现象,我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朗读技巧的基础上,定期举办朗读竞赛活动,对学生开展分组竞赛,将朗读基础与水平基本上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编成一个学习竞赛小组,开展竞赛活动。在竞赛激励机制的引导下,学生相互之间卯足了劲练习朗读技巧,通过一段时期的强化巩固,整体朗读水平明显提升。为了克服学生对作文学习的畏难情绪,我通过开展口头作文竞赛、作文片段现场命题竞赛等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为深入开展作文教学营造积极的学习情感。
二、结合内容理解需求,开展主题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仅靠课堂教学40分钟的时间和课堂空间,在一些教学内容的教学与组织环节,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空间来实施整个教育教学理念、方法,难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针对这种情况,我主要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外组织相应的主题活动,创设浓厚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内容后,为了深化教学成效,加强学生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我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同学”主题活动,要求学生仔细回忆、认真思考与父母、朋友、同学在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寻找感恩的闪光点,在班级主题活动中进行交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在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生活感知中提升思想教育成效。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内容后,为了强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我要求学生课后自行搜集有关描写祖国各地美丽景色的语段、图片,带到班级进行交流汇报。学生的积极性被有效调动起来,有的学生找到了丰富的图片资料,有的从网上下载了祖国各地的名山大川资料带到课堂教学中进行交流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使学生受到了一次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结合作文教学活动,开展实践活动
小学生大多在三年级接触作文教学活动,对作文写作活动存在着畏难情绪,作文教学成效低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模式陈旧的方面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生活感知体会少,缺乏足够的作文写作素材。有些学生为了完成作文写作,生搬硬套文章内容,虚构生活事实,这样的途径写出来的文章,严重缺乏真情实感。针对这一现象,我利用各种机会来增强学生的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广阔的社会,在实践活动之中积累写作素材,增强真情实感。我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如要求学生参加小记者报社与学校记者站联合举办的“感动中国―发生在身边的故事”采访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圈子,寻找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采访活动。有的学生采访的是一些老党员、老,听他们讲那过去的故事,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有的学生采访了社区老同志,听老人讲述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发生的前后变化,让学生增强对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理解,激发自豪之情;有的学生采访了清洁工、白衣天使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敬业奉献楷模,从他们的身上汲取了优秀的品质。通过这样的丰富活动,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充满真情实感。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团队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了解社会,多增加生活积累,为作文教学积淀深厚底蕴。
四、结合学生学习爱好,开展兴趣活动
篇10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正确认识作文,留好第一印象。
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往往是从刚学写作文时就产生的。由于写作文体现了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而具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长期以来作文部分在语文考试中所占的分值较大,于是许多教师忽略学生写作文的真正目的单纯以能在考试中得高分为标准,不顾及学生的主体需求,一味地拔高作文的要求。这样,作文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便是“枯燥”、“难写”。学生对写作文没有了兴趣,面对每次的作文任务,就只能胡编乱造、东拼西凑。因而,要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作文,留好第一印象极为重要。
写作正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学生写作文也是为了表现自己,只要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就可以了。
2.贴近儿童生活,让学生写自己爱写愿写的内容。
“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小学生写作文虽然谈不上是文学创作,但也离不开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生活充满童真、童趣、丰富多彩。儿童的心灵纯真无邪,儿童的情感率真质朴。儿童对生活中的事物往往能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从直观形象上加以关照,产生个性化的独创性见解。儿童的天性单纯,乐于向别人敞开心扉,诉说自己内心的秘密。这些都是儿童写作文时可以依赖的优势。因而,要激发小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教师就应让作文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设法让学生在无拘束的状态中,说出最富情趣,最有新意和闪着智慧光芒的独特感受。
3.采取多种生动有趣的方式。
为了给学生作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教师可以采取多种生动有趣,为儿童所喜爱的方式。如:(1)通过设计活动,学生参与活动,亲身体验,增深感受后再来写。例如,教师先组织学生秋游,去观察发现最迷人的秋色,采集五彩缤纷的植物标本,在尽情的欣赏和体验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后,再来写赞美秋天的作文。(2)加强口语训练,由说到写。例如,教师引导学生讲故事,比一比谁讲的流利清晰,生动感人;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实物、画面、音乐等材料编故事;还可以连故事,一个学生或老师开头,让学生依据情节发展展开想象连下去。(3)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教师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进行广泛的阅读,从而为写作文打下雄厚的根基。同时,学生也可以为了写作文的需要去阅读,通过阅读去搜集相关的资料。
4.让评语充满对学生的鼓励和期待。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书中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位朋友的小孩把新买来的金表给拆了,家长在盛怒之下,把小孩打了一顿。陶先生听说了这件事后,便对大家风趣地说,“恐怕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小学生在作文起步阶段所写的作文肯定有不少缺陷,对此,教师不应该以成人的角度用过于挑剔的眼光,指出一大堆毛病,而要尽力从中发现闪光点,用充满鼓励和期待的话语积极的予以肯定,使学生感到亲切和理解,让他们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写好作文。否则,我们教师是不是也会把中国的普希金、托尔斯泰给枪毙掉呢? (上接第35页) 能遵守安全规则。运动时能主动躲避危险。不允许别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知道简单的求助方式。记住自己家庭的住址、电话号码、父母的姓名和单位,一旦走失时知道向成人求助,并能提供必要信息。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110、120、119等求救电话。
5-6岁的孩子未经大人允许不给陌生人开门。能自觉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和交通规则。运动时能注意安全,不给他人造成危险。知道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
七、强调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指南》强调“亲切地对待幼儿,关心幼儿,让他感到长辈可亲,可近,可信赖的,家庭和幼儿园是温暖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孩子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依靠在家养成,因此,《指南》详细指出“为幼儿提供多样化、均衡搭配的食物,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要斥责打骂,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每天按时睡觉起床,要多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不挑食;”“-4岁连续看电视不超过15分钟,4-5岁不超过20分钟,5-6岁不超过30分钟。 建议孩子看电视要离电视3米远,建议家长和幼儿一起观看体育比赛或有关体育赛事的电视节目,培养他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加家务劳动自己穿脱衣物、鞋袜、扣纽扣、系鞋带、整理自己的物品,帮助家人打扫卫生、择菜叶,做面食等。”“每天有足够的时间与幼儿交谈,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询问和听取他们对自己事情的意见等;”“幼儿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的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如在超市购物时,幼儿懂得要排队付款,要使用礼貌用语,学习他人是如何与营业员交流沟通的,对幼儿来说也是一种现鲜活的教育。”因此,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是必然的,幼儿的成长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同步协调,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担负起教育人的责任。
学前儿童正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享受快乐童年的时候,但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忽视了儿童生理、心理成长的规律或“拔苗助长”或强行灌输。让孩子过早地承担起并不适合他们的重担。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岂不知孩子的早期教育有规律可循,如此心急只会适得其反。
今天,良好的早期教育的重要问题不是成人对孩子的期望是赢是输,而是如何为孩子们创造更健康的成长环境,使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得到更好地保护。只有真正做到尊敬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特点,才能真正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帮助儿童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