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智力开发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5: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婴幼儿智力开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61~90天的宝宝
分辨出声音的情绪
宝宝能听出大人友善的声音,会用微笑作响应。听到快乐的声音,会笑出声音作答;听到妈妈伤心的哭泣声,会用小脸贴在妈妈的脸上表示安慰:听到大人生气发火的声音,脸上会出现害怕的表情,甚至哭起来。突然出现过大的声音,会惊吓到宝宝。不同的音乐会引起宝宝不同的表情。宝宝在摇篮曲的诱导下入睡,听到舞曲会扭动肢体响应节拍。从宝宝安详快乐的面容和肢体的同步活动,可以看出宝宝最喜欢听的音乐或儿歌是什么。
练习分辨音高
父母分别坐在宝宝的两侧,当爸爸叫宝宝或同宝宝说话时,宝宝会看着爸爸。妈妈插话,宝宝能分出男女声音的不同,知道爸爸的声音低,妈妈的声音高。
小宝宝发现爸爸和妈妈说话的声音不一样,
宝宝更喜欢听妈妈温柔舒缓的声音。
见熟人笑
宝宝看到曾经见过的人会笑,会用笑来同他人交往。多数3个月的宝宝都很可爱,他们还不会怕生,只要感到很安全,躲在妈妈怀里。看见有人善意地逗弄,都会报以微笑。不过宝宝还是有选择性的,看到不喜欢的人,当然不笑。
91~120天的宝宝
拉长音和双重音
宝宝学会了大声用一个音喊叫,如“啊――”或“咿呀――”等,也会说双音如“咕咕”或“咕噜”等。这时宝宝觉醒的时间长些,有时大人还未来,他会自己喊叫着玩,自寻快乐。有大人逗弄时,婴儿的发音率比无人逗弄时多。同宝宝拉长音说话能引导宝宝发出更多的声音。
发音表示意愿
当宝宝快乐时。会发出“啊――”和“啊咿啊咿”的声音,音慢而长,好像唱歌一样。如果宝宝着急,会发出“咿咿”的短音,加上快要啼哭的声音。经常同宝宝在一起的大人能分清宝宝发音的意愿,比起啼哭来大人更容易理解宝宝的发音。敏感的妈妈能诱导宝宝发出更明确的声音,使之接近语言。
对着镜子笑
宝宝很喜欢镜子,他会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笑、做鬼脸、同他碰头、同他亲亲。在宝宝的玩具中放进打不破的小镜子,会给宝宝增加乐趣。大人也可抱着宝宝在大镜子前面玩耍,让他看到镜中的妈妈和自己,让他在镜前做多种表情,先同自己的影子交往。
篇2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形象、生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由于幼儿的注意力不是稳定的、随意的,易受感情支配,很容易分散。多媒体运用“图、文、声、像”诸元素再现生活物景,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枯乏知识趣味化,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长时间以来,我们发现一些纪律差的孩子,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时,他们很快就能安静下来。尤其是数学活动课,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内容又比较枯燥单调,而孩子本身又天真活泼、纯洁可爱,好奇、好动、好问,情绪多变。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注意力极不稳定,容易转移。多媒体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通过Auther ware,由计算机将录像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的功能有机地组合,形成声色图形等多种信息媒体交融的整体,既便于各种媒体优势互补,又便于操作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合理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取得了其他手段所不可替代的实效,充分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数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幼儿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与导入设计是否能够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小组讨论制作课件,再通过计算机课件的高精度显示声像效果进行导入设计,已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选择多媒体课件,增进幼儿记忆促进智能开发
幼儿期是一个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年龄期,而多媒体具有的声、光、电的综合刺激,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幼儿的注意。但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幼儿的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容易导致身心疲倦;经常性地使用电脑,也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因而,使用多媒体要注意两点:一是界面制作要平和自然,切忌花、艳、乱;二是一定要适时适度,切忌频繁滥用。否则,必将产生消极作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若巧妙运用,可解决教学活动中的一些重、难点问题。如:在主题活动“我爱祖国”中,重点是让幼儿了解我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多民族国家。教师从情感教育入手,从互联网上找到了很多祖国风光的图片,配上轻音乐,又自编了声情并茂的解说词。通过观看图片,激发幼儿回忆、思考,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在这个主题活动中,认识少数民族是个难点,幼儿没有接触过少数民族,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把少数民族生活、节日等图片进行组合、编辑,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幼儿。
心理学研究指出,任何能进入记忆的信息必须首先在大脑中形成短时记忆,然后转入记忆储存形成长期记忆。在一般情况下,记忆力强的幼儿短时记忆成绩都好。而声像结合、视听结合是形成短时记忆的最佳条件。采用多媒体教学可省三分之二时间,如教一首歌,一般作业是二节,可利用多媒体上课,一节课就记住了歌词和曲调及唱法。
三、多媒体使幼儿主动参与增强幼儿的情境体验,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由于有些教学内容幼儿感到枯燥和乏味,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处于游离状态。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采用幼儿和多媒体课件“做游戏”的方式,制作色彩艳丽的画面,不仅发挥多媒体的交互性,而且调动幼儿积极参与。如:根据活动目标,巧妙设计玄关和反馈,引导幼儿动手操作鼠标做课件中的游戏,当问题回答正确时,电脑里会发出阵阵掌声,使幼儿体验多媒体带来的乐趣,同时也掌握了拖动鼠标、敲击键盘等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那么,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呢?一要适量。适量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宜少宜精,切记过多过滥,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影响教学效果;二要适时。适时,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佳的时机运用多媒体;三要适度。适度是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要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媒介,在教学中处于辅助地位,是为教师教育教学服务的,不能取代教师,教学中的主导和主体仍然是教师和幼儿。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动人心者,莫过于情。”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最好能使他们只身于一种情境中,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可创造最优秀的情境。如:我为了对孩子进行“爱家”的教育,利用多媒体课件配上动画效果、录音,表演了诗歌“家”,声像同步,把孩子们带到了一个极美,极温馨的“家”的境界之中。可见,多媒体教学手段比一般的说教可激发幼儿的“情感动力”。通过实践,我们都体会到了运用多媒体进行幼儿教育教学,能让幼儿对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能让幼儿对感知的事物、现象、数概念等进行积极地思考、操作、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可使幼儿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灵活。
篇3
0岁——3岁婴儿的教育不是单纯的智力开发,而是教育引导孩子早期良好个性人格、习惯、健康情绪情感的养成,是一种全面的教育。孩子长大以后自信或自卑、乐天或悲观、富有同情心或冷酷无情、合群或孤独,都与这个时期的情绪发展有关。
误区2:盲目灌输知识
对婴幼儿的教育不是无视孩子的兴趣,盲目地灌输知识和技能。教育首先应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科学规律,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在孩子快乐的游戏中引导他吸收知识或掌握技能。
误区3:超前教育
对婴幼儿的教育不能忽视孩子的发展阶段超前进行,要注意结合0岁——3岁年龄段不同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帮助和引导孩子学习这一阶段发展中最重要的内容。
篇4
六十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培养了大批属于自己的优秀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网民把教育摆在“中国十大缺德行业”之首。对这样的评论我作了以下探究。
一、改革方案的提出:
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应该怎样改,怎样才能让国家放心、让家长满意、让孩子受益呢?
时至今日,我没有干过别的工作,全部精力都用在人民教育的事业中。这颗心总是围绕着孩子跳动;离开了讲坛,仍不肯休息。我想:难道人的智商真的有那么大的落差吗?为什么进入学历教育阶段,就开始分化呢?于是我找来了许多专家关于大脑研究方面的文章,从头学起.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终于找到了出路:人的大脑潜能,至今只利用了5%-7%左右。有90%以上的大脑细胞仍在沉睡之中,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方案的内容要点:
1、建立“0-18岁一条龙”的教学管理体制。
这个体制最核心的部分是把握住了“0-6岁”开发大脑潜能的机遇;特别是把“0-3岁”(俗话说:三岁定八十)这一时段的教育纳入了国家的教育计划。
正好与《纲要》的“重视0-3岁婴幼儿的教育”的要求接上了轨。是贯彻教育会议精神的一项倡议。
“一条龙”的教育体制克服了管理上的脱节,既能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又能把社会、学校、家庭结合起来。在非学历教育时段里,孩子的大脑潜能如果得到了科学的开发,有利于孩子今后在校的长期学习。这样既可以减轻课业负担,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2、为了实施“0-18岁一条龙”的教学体制,要找准“锁匙”用“间接教育法”来突破“0-3岁婴幼儿的教育”这一难点。这个“间接教育法”把一个庞大的改革计划集中到了一点、把一个令人生畏的困难化简了、变得容易了。
所谓“间接教育法”就是借家长的言传身教来完成教育工作者不能直接完成的教学计划。具体实施方法是:在“一条龙”的管理体制下,建立一个近似托儿所又不是托儿所的婴幼儿智力开发和家长培训中心(县城或有条件的乡、镇、社区、甚至个人都有能力设立这样的中心)。这个中心有如下优越性:
①简化了托儿所的许多事务和减少了许多资金的投入;
②“中心”可以把人力和财力集中使用。利用有限的财力购买适合各个层次婴幼儿的玩具;
③“中心”为婴幼儿营造了一个发展个性、健康成长的良好外部环境,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④“中心”安排婴幼儿上、下午2-3个小时的活动时间,由家长带着孩子到“中心”里来并与孩子一同参与活动;吃的、用的均由家长自备、自带、自用。
“中心”没有降低或改变婴幼儿在家里的生活质量。这样,“中心”压力少、家长也放心;孩子既保留了与家长的亲情,又结交了朋友、提高了学习与社交的能力。周六和周日由“中心”的老师给年轻的父母和孩子的监护人上育儿辅导课,对家长进行培训。这样,既开发了婴幼儿的智力又培训了家长,使之成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真正合格的家庭教师,一举两得。周一至周五还可以播放一些育儿方法的录音给监护人听.这个“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训家长。这个“中心”既是家长的课堂又是家长的实习工场.教育工作者们把家长培养成真正的家庭教师的目的,就是要借家长的言传身教来完成自己不能直接完成的教学计划。
3、新思路,新方法。
六十多年过去了,我们没有停止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但大都围绕着一堂课怎么教、班主任怎么当的小范围的改进,近几年又提出了素质教学.这是一大进步,是件好事;但仍有部分地区也流于形式,深入不下去。人们不难发现,我们的部分中学生,乃至大学生,缺乏信念和理想;道德观念也不尽人意。
“素质”在哪里?许多家长唉声叹气,质疑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现在,我们提倡改用新的思维方法,用新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即从挖掘大脑潜能方面去思考我们的教育现状,就会发现许多新东西,有许多工作等着我们去做.
所谓重点班、尖子生、补习班、奥数班,都不是教育自身的规律。
三、围绕着“间接教育法”的实施,提几条建议:
㈠设立“0-3岁婴幼儿教育”的研究机构:
1、设立研究室、研究院等各种专门研究机构,专门研究0-3岁婴幼儿的大脑开发和启蒙教育的指导方法;
2、利用各级教育部门现有的研究机构,研究对婴幼儿教育的方法;
3、鼓励和支持社会热心教育的研究机构的研究活动。
㈡“间接教育”的师资来源和培训:分为急需的与长远的两个方面:
1、近期急需师资的选拔:实施“间接教育法”没有前人留给我们的任何经验;我们要先搞试点,待取得经验之后才推广。
①从幼儿师范毕业生中挑选一些勇于拼博的、大胆创新的幼儿教师,作为试点教学的骨干力量;
②遵照温总理的指示,从“中、小学富余师资”中,经过短期培训,应急录用,解决燃眉之急;
③从幼儿园里现有教师中选调一部分,作为试点学校的基本力量。
2、长远的师资培训:
①现有的幼儿师范、中等师范里增设0-3岁婴幼儿大脑潜能的开发和非学历教育指导专业;
②现有师范大学、有条件的普通大学增设0-3岁婴幼儿智力开发学院、学系或培训班;加设开发大脑潜能专业,大力培养基础教育的师资,为我国教育继续腾飞添砖加瓦;
篇5
科研人员证实,人的成功与否,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情商高的人生活态度积极,心理素质过硬。因此,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不惜耗费一切为孩子量身制订“成长计划”,而将孩子自身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淡忘了。
传真
水里游出壮宝宝
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一间装饰得温馨可爱的房间里,随着优美音乐旋律,专职护士先给出生七十六小时的女婴小叶子做起了泳前体操,然后将一个特别的游泳圈小心翼翼套在小宝宝的脖子上,把小宝宝放进游泳缸里。由于水温只有39―40摄氏度,接近母亲羊水环境,小宝宝没有半点的恐惧,显得很是兴奋,双手拼命划水,双脚用力蹬水,从游泳缸的一侧蹬水游到另一侧,像是寻找游泳的感觉。几个来回之后停歇下来,小宝宝闭着眼睛,一副十分陶醉惬意的样子,此时此刻,专职护士用手动动她的脚,她又再次轻轻蹬起水来。15分钟后,护士抱起她,一出水她就啼哭了起来,似乎还不愿意。这是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开展的“同步感觉组合刺激婴儿水疗”新项目时,记者见到的一幕场景。
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产科,“婴幼儿游泳”新项目已经作为一项特殊服务来抓,对护师进行了专门的培训,让宝宝在游泳时能再次感受到母腹羊水般的舒适。从2003年7月28日开展该项目已来已有100多名宝宝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在产科病房内的婴儿游泳室开始了自己人生途中的第一次“游泳”。
记者在游泳现场看到,在环境优雅的游泳池里,听着优美的音乐,在水温适度的“温泉”里,刚刚剪去脐带的新生宝贝们套着游泳圈惬意地游着,他们有的皱着眉头挥舞着胖嘟嘟的小胳膊小腿,有的睁着眼张开小嘴打着哈欠,有的仿佛又回到了妈妈的子宫里,对一切不闻不问,呼呼大睡起来,更有一个没有起名字的小女孩,她在水中显得很安静,睁大着眼睛看着周围陌生人的脸和对着她的一台台照相机、摄相机……
益处
身心健康“水趣”造就
新生儿游泳的大力推广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婴儿智力开发研究部博士詹莉指出,新生儿学游泳,并不是为了玩什么新鲜,而是作为早期智力开发和保健的一种特殊手段。
现场医生介绍,给婴儿游泳的水,是保持在39―40摄氏度的“泰美石活化温水”,接近母亲子宫的羊水,对宝宝的身体大有益处。浴缸是一个充满气的大气垫,中间凹下去的部分充满了水,新生儿感受水世界,就如同重归“故里”,回到生长在母体内的羊水之中,所以感到非常自在。
专家认为,对新生婴儿来说,智力开发的第一要事就是减轻消除其面临环境改变所产生的不安感。“婴儿水疗”――再造了子宫羊水的环境,使新生婴儿延续体验着漂浮、失重在羊水中自由自在运动肢体和皮肤被抚摩的感觉,对婴儿全身皮肤、骨骼和五脏六腑进行轻柔的,可以促进视觉、听觉、触觉、动觉、平衡觉等综合信息的传递,引起全身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一系列的良性反应,促进婴儿的身心健康发育。
护士告诉记者,游泳是大肌肉运动(学术上称躯体运动为大肌肉运动),婴儿经常运动,能刺激新生儿脑神经发育和心理发育;心肌变得强壮有力,有利于心脏的健康发育;运动时使婴儿的肌肉和骨骼得到活动的机会,加速骨骼的生长,肌肉也逐渐变得丰满结实;大运动也使婴儿的肠胃消化能力增强,增进食欲,还能加深呼吸,增大肺活量,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较全面地吸收营养,促进身体和体重的正常增长。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一位医生告诉记者,“婴幼儿游泳”使宝宝的身心受到抚慰,能有效消除他们的“孤独”、“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引起全身(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等系统)的良性反应,从而促进婴幼儿身心的健康发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他们的成长。
・神经系统・
婴幼儿“游泳”时,身体在晃动的水中保持平衡,可促进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水的浮力及水波、水压力的拍击,不仅对外周血管起按摩作用,使心脏得到更好的锻炼,而且促进大脑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应激能力和智力发育。
・骨骼系统・
接受“游泳”的婴幼儿,胃泌素和胰岛素的水平会升高,增加胃肠的蠕动,帮助食物吸收,一般都能够增加体重,有利于骨骼系统的灵活性和柔韧性,而且“游泳”时,身体在水中是水平状态,四肢关节和脊柱在运动中不会受到来自地面的反作用力的直接冲击。这样不仅不易受伤,而且有利于骨骼系统更好地发育生长,纠正不良习惯和姿势。
・循环系统・
“游泳”时,由于水的浮力作用,减弱了重力对血管循环的影响,为心脏的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而水波、水压力则增加了游泳时肌肉的活动强度,血液循环的速度,增加了心肌锻炼和肺活量,同时也提高婴幼儿的抗病能力。经测定,经常“游泳”的婴幼儿的心率一般比不常“游泳”的低6―8次/每分钟。
・呼吸系统・
“游泳”时,水对胸廓的压力使得肺活量增加,对胸廓的发育有良好的作用。经常“游泳”的婴幼儿的心率一般比不参加“游泳”的低6―8次/每分钟,有人将一般健康状况,肺活量及胸围大小相近的两个婴幼儿作对比试验,让其中一个参加一年的6―8次/每分钟锻炼,另一个不参加。结果是参加6―8次/每分钟的婴幼儿肺活量增大了262毫升,而不来参加“游泳”的只增大了14毫升。
・消化系统・
通过“游泳”训练,新生儿胃肠道激素释放增多,增加了迷走神经兴奋,使新生儿食欲增加,吸收增强,生长素水平升高,生长速度加快。同时减弱应激反应,促进新生儿正常睡眠节律。简单地说,就是“吃得香、睡得好、长得壮”。
家长
孩子好我们也好
记者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妇产科一间新生儿游泳室看到:护士用温度计水里,摄氏40度,水温正好。随后,一个出生才24小时的男孩,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游泳。护士在他的肚脐眼上贴了一块“防水贴”,接着,护士在他的脖子上套一个充气的乳白色小圈。小家伙好像还没有睡醒,很惬意地浮在水里,护士轻轻地推动他:“喔,BABY,醒醒,开始游泳啦,”BABY的爸爸用手拍着水花,妈妈动动他的脚。这时,他的脚触到了游泳池的壁,他蹬了一下,突然整个人在水里竖了起来,他半睁开眼睛,开始进入角色了。只见他“四脚朝天”,两个脚一打一划,就游了起来。长沙市李女士的宝宝是第一次训练游泳,记者问她是否会紧张,李女士说:“宝宝在泳池里游泳就像是在母亲子宫内羊水中生活的继续,这对宝宝来说很熟悉、很舒适,在水中一点也不害怕。我们也比较容易接受,不会紧张。”刚刚产下双胞胎的张女士表示,新生儿游泳的益处多多,“孩子刚出生,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的父母来说,没有照顾宝宝的经验,像新生儿游泳这样一项复杂训练,有专业的医护人员亲自操作,家长一点都不用担心。”这位母亲是这样评价经过“游泳”的新生儿的:“这几天,这孩子吃得饱、睡得好、长得快、不得病。孩子好了,我们也省心省力省事。”
王先生是一名私企老板,儿子兵兵刚出生3天,却已经是第二次来游泳了。他告诉记者,通过了解得知新生儿游泳是一项在国际上广为流行的健身运动,因此带孩子来感受一下,谁知,游泳之后,孩子的眼特别好,休息也很充分。看来,新生儿游泳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
一位母亲在省妇幼保健院目睹自己出生才七天的小宝宝在水中欢畅戏水的情景,见识了“婴儿水疗”的新奇之后,她连声赞叹:“这样的环境让婴儿有一种安全感和舒适感!”
目前,随着社会各界对新生儿游泳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一些“准爸爸”和“准妈妈”纷纷打电话前来询问:在自己家的浴缸里,可不可以让新生儿练习游泳呢?对此,专家介绍答复是:绝对不可以。我们这里所说的“游泳”,不是指一般的游泳,而是在专为婴幼儿设计的游泳池中,在专业培训过的医护人员全程密切指导下进行。它对水温、室温、水质也有严格标准,并且实行“一人一池水”,通常为了让宝宝找到在母亲肚子中羊水环境的感觉,游泳池的水温要控制在40摄氏度左右;宝宝下水前,都要在他们的肚脐贴上一块防水贴,防止感染;游泳时配戴的泳圈可以保证宝宝平衡,防止宝宝呛水;孩子入水前,要帮助孩子做些肢体活动,让孩子戏水、慢慢转入“游泳”,不能一下子把孩子放入水中;泳毕要迅速用大毛巾裹住孩子的身体并擦干水迹,穿上衣服以免着凉。此外,必须注意适当的营养补充,除蛋白质、脂肪、糖的充足供应外,还应补充维生素食物和药品。
篇6
【摘要】目的 为探讨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效果,寻求有效的早教方法,以促进儿童智能发展。方法 本市区3岁以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将来我院儿保门诊参加“育儿工程”项目的儿童列为早教组,仅作一般健康检查者为常规育儿组(对照组)。早教组实施综合干预方法,对照组无干预因素。两组儿童均在生后9个月—3岁内,应用国内标化的“儿-心量表”进行智力测评。结果 早期教育组102人,常规育儿组73人,两组儿童性别人数和父母文化程度的比较(P>0.05);两组儿童平均发育商(DQ)分别为100.2和91.8,即早教组儿童的平均DQ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 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和干预,确能促进其智能发育、提高智力水平,此为培养高智商、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早期教育 婴幼儿 发育商 智力测验 多元智能筛查
为探寻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效果和切实可行的早教方法,我们于2007年9月—2011年6月间对市区内3岁以下散居儿童分组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本组以来我院儿保门诊进行健康服务的城区3岁前散居儿童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将自愿参加在全省推广的“育儿工程”项目的儿童列为早期教育组(要求生后3个月左右加入);只做一般健康体检者为常规育儿组(对照组)。早教组小儿家长接受连续6次(每周1次)的科学育儿知识与技能培训,重点传授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早教方法等相关内容,提供《婴幼儿成长指南》育儿教材1套。要求家长在小儿3岁内进行健康检查的同时,每3个月到门诊做1次多元智能筛查,以便保健医生进行早教指导;常规育儿组不加任何早教干预因素。两组儿童年龄均在9个月—3岁内随时来儿保门诊,并由专业人员采用首都儿研所编制的“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进行智力测评,测试项目分为“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交行为“等5各方面;本量表DQ等级评定标准分为:≥130为优秀,115-129为聪明,85-114为中等,70-84为偏低,<70为低下。测试后,对两组儿童发育商进行比较。
1.3 本组统计学处理采用χ2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基本情况比较。早教组102人(男53,女49),对照组73人(男37,女36),两组性别人数之差(P>0.05);早教组小儿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和初中文化者分别为91人、11人,对照组二者分别为66人、7人,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2.2 早教组和对照组儿童的平均发育商比较(表1)。
表1 早教组与对照组平均发育商(DQ)比较
表1显示,早教组小儿的发育商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非常显著。
2.3早期教育组和对照组儿童的DQ等级人数分布情况(表2) 转贴于
表2 早教组与对照组DQ等级人数分布情况比较
由表2可见,早教组和对照组儿童在“聪明”等级以上的人数分布分别占5.9%、2.7%,前者为后者的2倍多;在DQ“偏低”等级的人数分布中,常规育儿组人数所占比例较大,且高出早教组10倍以上;又通过两组儿童DQ居“中等以上”和“偏低”等级人数分布情况比较,其差别非常显著(χ2=17.9,P<0.001)。
3 讨论
3.1早期教育的效果。本组通过对3岁内小儿分组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早期教育组儿童的平均发育商(DQ)明显优于常规育儿组,且在DQ等级人数分布比例上差别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表明,若有计划、有目的、科学地实施早期教育和干预,对婴幼儿智力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可提高其智力水平,此与国内同类研究报道相一致。
早期教育,是指从零岁起到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早期教育最重要的部分是充分培养和开发儿童的智力。因婴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只要适时地给予智力因素刺激,是会促进智能发展并取得最佳效果的[1]。即良好的环境(主要是教育)给婴幼儿各种感知觉的经验,这些经验对大脑的功能和结构,无论在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均有重要作用,其远期的效果影响会更为明显。
3.2早期教育的理念。婴幼儿大脑的发育正处在成熟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科学研究表明,脑功能的定位性和智力的多元性,决定智力是全脑功能的状态体现,因此,对儿童早期教育的理念,并不是单纯知识的灌输和积累,而是提供和创造一种丰富适宜的环境,促进儿童整个大脑以全面的方式成熟起来,为儿童以后发展打好基础[2]。
3.3早期教育的实施。早期教育与脑潜能开发重点对象应为0-3岁儿童,此期小儿多为家庭养育,即家庭的早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智能发育是脑功能不断成熟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就需要家庭、相关机构和社会等多方配合。早期教育工作不仅注重儿童发育训练本身,更注重家长对早教的足够重视和掌握最基本的早教方法。强调早教应持之以恒,提倡寓教于家庭生活,同时应重视儿童兴趣的引导,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等,使其身心健康得以全面发展[3]。
参 考 文 献
[1]高振敏.中国儿童智力开发百科全书.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263.
篇7
您做错了
孩子早用筷子未必好
如孩子的年龄小于两周岁,刚开始学用勺子吃饭,未必能很好地完成用筷子吃饭的动作。手动作的训练虽然可以促进大脑发育,但也要以大脑发育至一定水平为前提,“越早越好”的“早”也应有一定的度。
在一般情况下,对孩子的智能训练要遵循儿童大脑发育的客观规律。幼儿可从3岁起练习使用筷子吃饭。若过早逼孩子用筷子,由于手的动作还未发育完好,不但学习起来困难,还可能会因为动作不协调把饭碗弄翻,饭菜弄撒。如果此时父母不够耐心,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责怪或训斥孩子,会挫伤孩子进餐的积极性,影响进餐情绪。
山西虎子的妈妈:我的儿子从小就喜欢在家里赤足走路或玩耍,我索性任其这样,听说国外近年来正流行“赤足热”,幼儿赤足玩耍一段时间后,精神状态好,睡眠也香。
您做对了
幼儿赤足走路好处多
赤足促健康的奥秘,是在于让幼儿稚嫩的足底皮肤,经常直接接受地面磨擦的刺激,从而增强足底肌肉和韧带的力量,促进足弓的形成,避免发生平足,有利于缓冲走跳时引起的震荡。赤着双脚,经常在新鲜空气中,还有利于足部汗液的排泄,提高抵抗力和耐寒能力,预防感冒或受凉腹泻等病。赤足走路,对刺激末梢神经兴奋、促进植物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发育和调节功能、增进幼儿的智力发育,也大有裨益。
武汉咪子的妈妈:我的女儿一岁半了,她一年四季都不爱喝白开水,而特别喜欢喝各式各样的果汁,我想这些果汁也可以补充多种维生素,于是,我就经常整箱整箱地往家里买,给她备用着喝。
您做错了
婴幼儿不宜多饮果汁
篇8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婴幼儿;餐具;设计研究
1认知心理学概述
认知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其主要研究关于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即从最初的认知过程,再到人怎样“获知”,以及知后又怎样“用知”。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被世人称之为教育和发展心理学“巨匠”,他将儿童的思维发展过程划分成四个阶段,而0至2岁为感知运动阶段,这一时段是人思想的发芽期,是未来成长的基石,它将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心理演变的全部过程[1]。随着认知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儿童认知心理学越来越受到更多致力于儿童产业的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的关注。只有全方位剖析儿童的心理认知,设计师才能通过婴幼儿认知心理学分析设计出符合婴幼儿所需要的产品。
2国内外婴幼儿餐具设计现状
通过对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及线下实体商场、超市调研发现,目前国内市场婴幼儿餐具产品品牌众多,国产品牌产品与国外品牌产品共存,笔者经过与部分销售人员交流得知,国外品牌的餐具产品销量要优于国内品牌。大众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审美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由以往相对传统、中规中矩变为喜好设计新潮、设计感较强的产品,除了关注产品的实用性与安全性外,更多的是注重产品的品质。
2.1国内婴幼儿餐具设计现状
国内婴幼儿餐具品牌有Babycare、小白熊、可优比、百乐思等。从当前市面上婴幼儿餐具产品来看,款式五花八门,餐具造型以圆形、多边形或动物仿生为主,功能单一,设计简单不精细,缺乏趣味性;色彩大红大绿,较为艳丽,缺乏品质之感;一部分产品缺乏中国本土的民族文化,生产商对产品的关注度主要集中在产品的材质及安全性等,对产品的技术创新与设计创新往往比较忽略。
2.2国外婴幼儿餐具设计现状
国外婴幼儿餐具品牌发展相对成熟,如贝亲、Munchlin满趣健、Innobaby依路比、Kizingo、Pororo啵乐乐等。国外的婴幼儿餐具更加注重产品的功能及使用方式,对材质的环保也非常重视,从餐具的造型设计到颜色搭配,除了满足婴幼儿舒适的用餐体验外还具有益智性。部分品牌将婴幼儿餐具与现代高新科技结合,父母可用手机APP与幼儿餐具相连,随时感知食物的温度,还可播放音乐,智能有趣,寓教于乐,使婴幼儿在享用食物的同时感受到用餐的快乐,爱上吃饭这件大事[2]。
3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婴幼儿餐具设计原则
3.1安全性原则
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生长发育最为弱小的阶段,身体与心智都处于启蒙发育期。在设计婴幼儿餐具时,首要考虑的即是产品的安全性。设计时应避免一些物理的伤害[3],保证婴幼儿身体的健康发育。例如,婴幼儿在用餐时因手部还未完全发育导致不灵活,往嘴里送饭比较困难,那么设计勺子时便要考虑其造型的易抓握度。同时还应考虑餐具结构的安全性,防止造型尖锐用餐时被刮伤等情况。另外,餐具的材质应挑选无毒无害物质,同时婴幼儿餐具应易清洁,避免卫生死角导致幼儿肠道问题的发生。
3.2易用性原则
易用性原则着重体现在产品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将凝注力主要集中在人[4]。易用性原则的重点在于易识、易学、易用,无论是餐具产品的造型、色彩,还是功能都应该反映在对婴幼儿的关怀。产品应符合人体工程学,不合理的设计会增加使用的疲劳感,使婴幼儿产生厌学、厌食感,不利于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例如美国品牌Kizingo弯柄勺,如图1所示,专为6—14月龄幼儿研制左手勺、右手勺设计,可根据婴幼儿进食习惯自由选择。手柄处短而宽的设计,使小手随意抓握,适用于刚开始学吃饭的婴幼儿,能让宝宝很稳的从碗里将食物舀出来,相较于横向直勺,学习阶段不易入口,吃饭很费力,弯柄勺无论是舀食物还是进食都比普通直勺便于掌控方向。拇指处的凹陷设计训练幼儿的抓握能力,同时提高拿勺子的平衡性,增加使用时的稳定性。浅槽勺设计,适合幼儿咬合,底部的凸点不但能增加稳定性,还能避免直接接触桌面产生污染,像长了“脚”的歪把勺。这款倾角和曲线设计的歪把勺,科学弯曲、一体成型,让婴幼儿轻松学吃饭,能够锻炼幼儿独立自主进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婴幼儿产品。
3.3趣味性原则
婴幼儿在用餐时很难精力集中,为了能够顺利用餐,餐具一定要兼具实用性与趣味性,以此增加婴幼儿对餐具的喜好,提升进食的好感度。此外,还可利用多种手段对婴幼儿餐具造型进行创新设计,使餐具造型充满趣味性,从而为其营造一种轻松自在的用餐环境。让婴幼儿爱上就餐过程,将家长从喂食的烦恼中解放出来,可谓一举两得。婴幼儿餐具趣味性设计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外观造型、色彩搭配上。通常卡通造型更易于被婴幼儿接受,色彩选择上会根据产品的外观形状扬长避短。当前市场上富有趣味性的婴幼儿餐具主要以卡通造型或卡通图案为主,或将餐具产品与潮流好物、新兴科技结合,使婴幼儿在用餐时刺激食欲,顺利进食。如美国品牌munchkin满趣健的笑脸餐盘,如图1所示,单只左右勺+笑脸餐盘设计,外型时尚笑脸、童趣十足。盘中凹凸设计,笑脸突出,可作为阻挡物,同时笑脸盘深度更深,食物不易舀出,是轻松搞定调皮小淘气打不翻的放心碗,增加了孩子成功进食的几率。婴幼儿是天生的探险家,对他们来说,未知的世界都愿意用手触摸、敲打进行探索,底部吸盘设计稳健吸附,牢牢抓住桌面不易打翻,使幼儿餐具在满足吃饭功能的情况下更具有趣味性,让吃饭变成一项快乐好玩的事情。再如韩国品牌Innobaby依路比小鸡餐盘,如图1所示,其较注重产品细节,设计精致,以确保餐具能够便捷高效的使用。餐盘整体外观为小鸡卡通造型,为吸引宝宝眼球增加食欲,用色大胆新颖,有活力橙、热情玫红、蒂芙尼蓝可供消费者选择。Innobaby依路比小鸡餐盘鼓励幼儿自我喂养,是培养手眼协调性的创新育儿用品。
3.4益智性原则
据相关研究表明,在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中有助于儿童快速成长学习。婴幼儿天性好动,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这也是婴幼儿学习认识探索世界的过程。因此,设计者及其家长应把握好这一阶段加强对幼儿智力的启发。如一些能够培养婴幼儿身体与脑力协调发展的餐具产品。如运用色彩缤纷的大自然色彩刺激婴幼儿的视觉系统,从而促进大脑发育。再比如可针对不同月龄阶段研发激发婴幼儿智力的产品[5]。或运用卡通动物、植物造型图案潜移默化影响婴幼儿的认知发育,将餐具与益智性巧妙的结合,益智有趣的同时,寓教于乐,从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例如日本品牌贝亲开发设计的一款辅食餐具套装,如图1所示,专为满足6个月至3岁,从母乳过渡到辅食阶段再到独立进食的一款餐具,其套装包括:饮水杯、辅食碗、分割餐盘、叉勺、哺喂勺、叉勺便携盒。多功能餐具组合,单从视觉上就给人一种独特感,同时满足不同月龄孩子的用餐需求。餐具碗盖为多功能设计,翻转后可当作为碗碟使用。分隔空间多样化,可搭配多种食物,引导婴幼儿认识食物种类,采用的迪士尼米老鼠图案设计,造型可爱Q萌有趣,是一套会讲故事的儿童餐具产品。橙色调餐盘,为孩子营造一种温暖的用餐环境,让孩子享受欢乐“食”光。不仅能训练婴幼儿主动进食,还能教会他们识别最基本的形状和颜色,是一款有助于儿童智力开发的餐具。
4结语
篇9
[关键词]标准化;家庭育婴;质量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科学育儿观念的增强,家庭育婴服务作为科学、高效养育婴幼儿的手段日益得到公众的认可,育婴服务在家政服务领域地位稳步提升,比重逐步扩大,在此背景下,开展家庭育婴服务标准的研究,用标准化的手段提升家庭育婴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哈尔滨市标准化研究院承担了国家质检公益性科研项目《家庭服务业分类基础标准研究》(项目编号:201010248)的研究工作,研制了国家标准《家庭育婴服务基本要求》,并以哈尔滨报达家政有限公司为试点单位开展了标准的实施试点示范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国家标准《家庭育婴服务基本要求》,分别对家庭育婴服务中的关键要素、关键环节提出了要求,其中关键要素包括婴幼儿生活照料服务内容、婴幼儿日常生活保健和护理服务内容、婴幼儿早期和智力开发、育婴相关家务服务内容以及育婴人员的要求,关键环节是育婴人员的资质要求、岗前培训、服务要求实施与监督。
一、开展家庭育婴服务标准试点的意义
家庭服务标准化工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形成了标准化和实践的相互推动。家庭育婴服务标准试点工作可以大力推动家庭育婴服务国家标准有效实施,建立满足家庭育婴服务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创新家庭服务标准化工作运行机制,拓展家庭服务标准化覆盖领域;推动试点企业自主创新,完善企业标准体系,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标准化管理,形成管理先进、运作规范、服务优质的有示范和带头作用的家庭服务企业;积极探索实践,全面提升家庭育婴服务质量,为全国家庭服务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二、家庭育婴服务标准试点的实施
1. 试点工作保障措施
在组织上,为保障家庭育婴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试点项目启动后,便成立了试点项目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推进标准试点工作,负责标准试点工作的执行、组织、协调、宣贯、反馈和监督工作。在经费上,安排标准试点示范专项工作经费,用于企业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化工作的日常活动、专项培训、标准制定、标准宣贯、评估和改进等。在人力上,设立专人(育婴员)从事家庭育婴标准具体实施工作,聘请家庭服务领域专家和标准化专家成立标准实施专家组,负责标准体系搭建和标准制修订,确保标准试点工作优质、高效。
2.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家庭育婴服务标准试点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标准《家庭育婴服务基本要求》的宣贯、实施。由试点单位(哈尔滨报达家政有限公司)按照标准条款要求,检查自身的家庭育婴服务的整个过程是否能够达到标准要求,或标准本身是否具备可操作性、标准内容是否全面、合理,是否需要改进完善。在标准实施的基础上开展家庭育婴服务质量评价,家庭育婴服务客户满意度评价,检验试点单位的服务质量水平以及市场认可程度,开展家庭服务标准的实施对家庭服务质量等的作用分析。根据试点工作实际,研究《家庭育婴服务基本要求》应用的保障措施,提出支持标准应用的具体政策措施的建议,探讨值得推广的标准实施工作模式和机制,培养熟练掌握标准内容、标准贯彻实施方法的专业人员。
三、《家庭育婴服务基本要求》标准实施效果
通过本次标准实施活动,有效地规范了家庭育婴服务的服务内容、服务要求以及服务过程,促进了育婴服务能力的提升,增强了育婴服务机构和育婴服务人员规范化服务的理念,使得家庭育婴服务进入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的良好循环。在《家庭育婴服务基本要求》标准的实施准备阶段,报达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将以往工作模式下育婴服务所采集的婴幼儿成长发育数据作为目标计划组数据,将按照国家标准育婴服务内容和育婴服务要求实施产生的数据作为标准执行组数据。通过数据的分析与比对,实现对《家庭育婴服务基本要求》的验证。
1. 0-1个月婴幼儿成长情况
针对0-1月孩子成长情况,预先进行了目标设定、期望设定,然后按照国家标准中生活照料部分严格执行得出试点执行结果,最后将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数据不难看出,在0-1个月婴幼儿身体成长方面,新生儿体重平均值为6斤2两,一个月后目标设定、期望设定和试点数据分别为9斤1两、9斤6两、9斤7两。与新生儿体重平均值比较,分别增加了2斤9两、3斤4两、3斤5两。执行《家庭育婴服务基本要求》标准后的效果要比目标和期望好。同样,在看、听能力和动作行为方面进行比对,执行《家庭育婴服务基本要求》标准的数据要好很多,因此,婴儿经过科学喂养、合理睡眠、“三浴”照料等服务后,身体成长状况有了明显的提高。
2. 4-10个月婴幼儿睡眠状况
将4-10月龄孩子的睡眠时间作为研究对象,试点前做了目标设定和期望设定,然后严格按照育婴国家标准中科学喂养、“三浴”、被动操、按摩等项目进行科学育婴。最后将试点执行数据与目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白天睡眠时间的目标设定、期望设定和实际情况分别为2小时、2小时、3小时,实际白天睡眠时间段比较稳定大约在9:30~11:00。夜间睡眠时间的目标设定、期望设定和实际情况分别为8小时、7小时、9.5小时,实际夜间睡眠时间段在20:30~07:00,夜间有1-2次起夜和啼哭。因此,育婴规范化服务使婴儿的睡眠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对婴儿的身体成长、智力成长都起到关键作用。
3. 24个月以上婴幼儿行为发展和智力发展
将24个月以上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指标作为研究重点,严格按照育婴国家标准进行科学育婴,包括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所列出的项目进行科学育婴。试点前做了目标设定,试点后拿到数据进行对比,如图所示:
通过对试点示范情况记录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按育婴服务标准养育的大年龄段婴幼儿(24月以上)其在社交能力、行为良好、自理能力、模仿能力、乐感、语言、大小动作上的发育得分要优于按普通育婴方式养育的孩子。从以上对比数据分析,可知:家庭育婴服务标准的内容科学合理、具有很强操作性,其抓住了婴幼儿的敏感期和符合婴幼儿身心发育规律,通过执行该标准可以培养出一批健康、快乐、综合能力较强的宝宝,孩子普遍身体强壮、性格开朗、动作灵活、活泼能动、眼睛有神、表情丰富、语言准确流力、自理能力强。在试点示范工作期间,我们还进行了客户满意度调查,调查采用抽样的方法,以选取的3个育婴阶段(即0-1月龄、4-10月龄、24月以上)作为本次试点满意度调查对象,对这些婴儿的家长做了电话回访和上门调查,进行满意度数据采集。婴幼儿家长对育婴效果的满意度。如表所示:
四、家庭服务业标准试点示范的对策和建议
制定并实施家庭育婴服务相关标准是规范育婴服务行为,提高育婴服务质量的重要方法。然而,多年以来,育婴服务标准化效果并不显著,这表明开展育婴服务标准化工作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工作。针对我国目前家庭育婴行业现状和育婴服务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政府主导、行业(协会)推动、企业实施的,有育婴服务提供机构、育婴服务人员、育婴消费者广泛参与的育婴服务标准化运作机制。
家庭育婴服务并非仅由育婴服务提供机构完全承担,家庭育婴服务机构、育婴服务人员和育婴消费者都是育婴服务的参与者和博弈者,也都是育婴服务质量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因此,建立育婴服务标准化机制不能脱离这些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应当从目前的政府“主办”向政府“主导”转型,以家政服务行业协会作为各方利益关联者,充当中介机构,具体承担标准的编制、实施、监督检查和调整、修订的组织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育婴服务标准化工作能不断推进,一以贯之。而政府通过育婴服务提供机构评级、育婴人员年审等政府行为推动标准的实施。
2.突破简单的服务基本流程要求,建立更全面更科学的育婴服务标准。
育婴服务是育婴人员在与育婴消费者“接触”的过程中完成的,具有不可修复性和及时性。所以育婴的服务质量不但依赖服务的流程,更依赖服务行为,还与服务的及时性、可靠性等有关。因此,育婴服务标准应该更多地体现系统性、完整性和现实性,其服务内容应丰富、科学、严密、合理,同时具有可操作性。
3.建立标准化动态评估机制。
以育婴服务相关标准为依据,以育婴消费者感知服务质量为主体,建立育婴服务质量的三维评价体系。实施育婴服务相关标准必然涉及对育婴服务质量的评价,否则制定育婴服务标准就失去了意义。而评价服务质量最重要的还是育婴消费者的感知服务质量,即育婴消费者对服务期望与感知服务绩效之间的差异比较。为尽量客观公正的对育婴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建议建立基于育婴服务相关标准的育婴服务质量三维评价体系,即从服务项目的接受方——育婴消费者、服务项目的提供方——家庭育婴服务公司和第三方机构——家庭育婴协会等组织从三维角度同时对育婴服务进行评价。这样,育婴服务标准必将成为提升育婴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育婴服务标准化必将发挥重要的标杆作用。
4.创造良好的育婴人才培育环境。
加强育婴标准化培训工作,建立育婴服务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提高育婴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提高育婴企业管理人员和标准化工作人员的标准制定、应用和标准管理水平。定向培养高端育婴服务人才,设置高级标准专员职务,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或者特定的待遇。
篇10
更令人痛心的是,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智力有问题的时候,都采取“听天由命”的态度,放弃了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其实,如果早期发现孩子智力上的缺陷,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孩子长大后就可以拥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甚至过上健康人的生活。
怎么知道孩子智力有问题
要开发和提高弱智儿童的智商,最关键的时间段是在2岁以前。因此,智障患儿的智力开发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早期发现。
要确定一个儿童是否存在智力的障碍,最好是到医院进行智力测验。一般来说,正常儿童的智商多在100左右,如果测验得分低于70,则可能存在智力障碍。
婴幼儿时期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有一定规律的,可以通过观察一些细节,来了解孩子的智力发育情况。如果有以下表现,家长就必须引起重视:1~2个月时双眼球活动不灵活,听力差;3个月时不会笑;4个月时双手不会握在一起;6个月时不会拿玩具;7个月不会坐;8个月见生人无反应;10个月不会扶物站立,不会发单音叫“爸”、“妈”;11个月不会挥手再见;1岁时不会扶物走路。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表现也可以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判断,如双眼凝视不能随物体转动、吞咽困难、特殊面容(先天愚型患者可出现方颅,眼裂小,双眼斜吊,鼻梁低平,吐舌,身体矮小,运动、语言发育迟缓等)、对外界变化没有反应、不知道回避危险、听力缺陷等情况。若有上述发现,应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请医生根据病情提出早期干预措施。
行为训练
那么,对智障儿童的智力开发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呢?首先要做的是行为训练,教会患儿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的本领,这既有利于智力开发,对孩子今后的生活也有好处。
这类训练的基本内容是: 示范,教导、鼓励,基本原则是循序渐进。下面以刷牙和脱衣服为例,说明行为训练的主要方法:
刷牙
1.把孩子的牙刷、牙膏放在固定的地方。
2.家长和孩子一起刷牙,让他模仿大人刷牙的动作。如果孩子模仿得对,应该表扬他。
3.让孩子自己对着镜子刷牙。开始时,大人握着他的手,帮他做一下刷的动作,等孩子能正确地模仿刷牙了,再用话语指导他,然后逐渐减少对他的辅导。
脱衣
1.睡前必须让孩子脱掉上衣和裤子。一边脱一边鼓励他,对他说:“噢,长大了!当哥哥(姐姐)了!”
2.每当他自己脱下衣服时,可以奖励他一张不干胶贴纸。
3.练习给洋娃娃脱衣服。
4.一开始不可能期望孩子脱掉全部衣服,先从一两件开始,等他熟练了再增加件数。
5.无论从哪一种衣服开始练习,都要一边用话语指导他,一边动手帮助他,等他学会了就逐渐减少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