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营销课程设计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5: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营销课程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网络营销;实验教学;企业网站;诊断与评价
网络营销课程概述
网络营销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新型营销方式,是企业整体营销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促使网络营销课程成为各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争相开设的必修课程。
1.网络营销课程的内容体系
由于网络营销研究人员的研究视角和知识背景不同,对于网络营销的理解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于网络营销内容体系的构建也大不相同。常见的网络营销教材的内容体系有:4P延伸模式(传统市场营销模式),互联网技术模式,消费者行为模式等。本文介绍冯英健教授所著的《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教材中构建的内容体系结构。
该书以网络营销实践应用为导向,在归纳网络营销实践应用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网络营销的方法体系及一般规律。其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网络营销的理论基础;网络营销的方法体系以及网络营销实践与管理。分别介绍了网络营销的职能、原理;网络营销基础环境和主要方法;网络营销职能的实现方法及网络营销管理。
2.网络营销课程特点
(1)综合性。网络营销的内容包括企业网站建设,搜索引擎营销,许可Email 营销,Web2.0营销,网络广告,网上销售,网上市场调研,网络营销效果评价等。涉及到市场营销学,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心理学等多门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2)实践性。网络营销的理论来源于网络营销企业的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也是网络营销的一个重要特征。并且学习网络营销的最终目的也是将其用到实际企业营销中去,实现网络营销的各项具体职能。
网络营销实验教学
网络营销课程的特点决定了网络营销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大部分院校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实验课时不够。多数学校的实验课程都是依托电子商务实验室的模拟仿真系统,学生只能练习前台的部分操作,以虚拟实验为主,缺乏真实的商业环境和企业参与,无法提高学生实际市场运作能力。有的将网络营销实验变成计算机实验,要求学生编程序或建网站,或要求学生浏览网站和网页,在网上购物等,对实验内容缺乏统一认识。
在《网络营销课程实验教学研究》中,作者分析了当前网络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网络营销实验课程的内容设置,包括:企业网站的诊断与评价,搜索引擎优化,网络广告的分析与设计,企业客户服务分析,在线问卷调查的设计,网络营销综合实验等六部分。下面将以企业网站优化思想和原则为例,介绍以互联网为工具的网络营销实验课程设计。
基于Internet的网络营销实验课程设计
企业网站是网络营销的一种重要渠道。企业网站建设与网络营销效果有直接的关系,没有专业化的企业网站作为基础,网络营销的方法和效果将受到很大限制,因此网络营销策略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建立一个网络营销导向的企业网站。网络营销导向的企业网站建设是网络营销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细节内容包括:企业网站建设的一般要素,网站建设对网络营销的影响,常见网络营销导向企业网站存在的典型问题,网站优化原则,网址评价与网站诊断。这些内容的实践性特别强,如果只采用讲授的方法,学生恐怕很难真正理解,更难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此处设计一节实验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互联网是网络营销的主要手段,也是网络营销实现的前提条件。很自然,以互联网为工具,进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和实验是必要的、可行的方法和手段。
1.实验教学目的
让学生通过详细浏览一些企业网站,了解这些企业网站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也就是掌握网站优化的基本思想和原则。
2.实验教学准备
本次实验课在电子商务实验室进行,要求实验室具有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有黑板,能够进行板书。
3.实验教学过程
(1)总体思路
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自己浏览感兴趣的网站,并要求学生在浏览网页过程中完成预先设置的问题。归纳总结学生的答案,得出关于网站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去网上寻找解决策略,最终得出网站优化的原则和方法。
(2)具体环节设计
①要求每个学生预先写出自己最想了解的企业和最想了解企业的相关信息,并以此作为学生浏览企业网站的目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那些网站感兴趣,同时了解这些网站是否便于浏览,学生能否在预定时间内找到答案,这也是考察网站是否具有良好的易用性。
②设置相关问题,作为浏览网页时的思考题目。这些题目的设置是必要的,并且是经过详细思考的,应该能够反映当前企业网站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般可以设置以下问题:
――你所浏览的是哪个企业的网站?
――你对该企业网站布局的整体印象如何?哪些方面较好?哪些方面欠缺?
――网站栏目设置是否合理?是否能快速找到你所需要的信息?
――通过浏览该企业网站,你是否对该企业有了十分详细的了解?网站信息是否全面?
――你对该企业网站的顾客在线服务是否满意?
――你认为该企业网站是否具有促销意识?
――你认为网页下载速度快慢?
――你在该网站是否能看到其他企业网站的链接?
――企业网站上企业的联系方式是否可用?
③归纳总结学生提出的各网站普遍存在的问题。每个学生在浏览企业网站是肯定对该企业网站布局、结构、内容设置等有自己的看法。通过总结学生的看法和对以上问题的答案,归纳出目前多数企业网站普遍存在的问题。强调这些问题是影响网络营销的关键因素,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
④针对企业网站存在的每一个问题,让学生提出解决办法,并找出在此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其他企业网站。
⑤归纳总结出网站优化的原则和方法。针对以上具体操作和分析,由教师归纳总结出网站优化的基本思想和原则。
(3)课后作业
根据我们总结出的网站优化的思想和原则,为你课上所浏览网站设计一个优化方案,要提出具体措施和解决途径。
总结
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因其巨大的信息量和方便的交流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将其用到教学中,它可以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园地,师生交流的平台,教师授课的教学工具。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或辅助教学手段,互联网将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应用计算机互联网辅助教学必将成为一种新颖和重要的形式。
参考文献:
[1]冯英健.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
[2]孙玉玲.网络营销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全国商情,2009(20)
篇2
关键词:网络课程,心理效应,色彩,直接,间接
色彩的魅力是无现的,它可以让本身平淡无奇的东西,瞬间变得漂亮、美丽起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网络也开始变得多姿多彩。人们不在满足于简单的文字与图片的组合,他们要求网页看上去美观、舒适、贴切主题。所以在教学网络课程设计中,色彩设计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正确认识界面色彩对学生在线学习所起的作用,首先要认识不同色彩对人的心理效应:既某种色彩能够使学生引起的心理变化。
一、色彩的心理效应
观看色彩时,由于受到色彩的视觉刺激,而在思维方面产生对生活经验和环境事物的联想,这就是色彩的心理感觉,既心理效应。自然界色彩的鲜明特性,是通过相互色彩搭配、相互影响来发挥色彩表现力的。人们也正是从长期的观察和体验中,逐渐认识了色彩组合在感情表达上的规律。所以在网页色彩设计过程中,常常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选择特性、感觉和内容相互关联的色彩,进行恰当的组合。
由于色彩的特征以及引起情感体验的不同,人们在色彩感觉上形成了某些鲜明的差别。例如:色彩有冷暖感。色彩的冷暖感是由于组成色彩的红、黄、绿、蓝引起的视觉反映及心理上的联想形成的。红、黄、橙等色相使人的视觉感红纤维产生较强的兴奋,能够使人联想到温暖的太阳、火光等红色物体,便在人们的心中形成了基本的暖色。青色、蓝色等色相使人视觉的感蓝纤维发生较弱的反映,又与寒冷、冰水、天空、阴天等倾向蓝色调的自然景物相联系,所以通称之为冷色。
1 色彩有鲜艳感与朴素感。色彩的鲜艳与朴素除了与色调有一定的关系外,主要取决于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在同一色调的色彩中,明度、纯度高的显得鲜艳,明度、纯度低的显得素雅别致。从色彩的类别来看,凡明、纯度高的色调又属偏红、橙的暖色系,均显得鲜艳热烈,给人以兴奋感;凡明、纯度低的间色、浊色和彩灰色,并且又属偏蓝、青的冷色系,显得朴素,并具有沉静感。
2 色彩有前移感与后退感。色彩在人们心中引发的前移与后退的差别,是由于色彩相互间的比较,形成的视觉上的心理反映,它来自于对于自然景物的联想。在自然环境中近处的物体色彩清晰明亮,远处的物体色彩灰暗模糊。同理,暖色和明色给人以前进的感觉;冷色和暗色给人以后退的感觉。色彩在表现上,同样面积浓重、鲜艳的色彩近,清淡、模糊的色彩远。
3 色彩有膨胀感与收缩感。色彩膨胀与收缩的差别是某种色彩在明度与其差别较大的背景烘托下产生的。当白块在灰色的背景下,由于人们的视网膜受白色的刺激,感觉上增强了白色物体在灰色背景上占据的面积,形成了视觉上图形面积扩大和背景面积缩小的心理感觉;如果主体的色彩是明度低的黑色,人们的视觉感应就有相反的效果。所以,同一面积、同一背景的图形,由于色彩不同,给人造成大小不同的视觉效果。凡色彩明度高的,看起来面积大些,有膨胀的感觉。凡明度低的色彩看起来面积小些,有收缩的感觉。这种色彩差别,也常常会给人带来轻重的心理效应。一般来说,这种影响可通过两个方面来达到:(1)色彩的客观性质作用于人的感觉,多指在色彩直接刺激下的直觉反应,这种反应是下意识的,带有普遍性。在现实生活中,色彩的生理现象与心理现象是分不开的。(2)色彩间接性的心理效应。由于色彩而引起的心理效应不仅仅停留在感觉或知觉的浅层次阶段,而是导致更为深刻的心理活动过程,如联想、思维乃至记忆等。
二、色彩直感性的心理效应
色彩是自然界中一种物理现象,它本身并不具备情感、性格,人们能感受到色彩情感,是因为人们长期对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一种共识。当人们看到红色时会联想到红旗、鲜血;看到黄色时会想到黄金、富贵;看到兰色时会联想到天空、海洋;看到绿色时会想到树页、禾苗等等,这种心理联想正是人们从长期的观察和体验中所产生的结果。由于色彩的特性以及引起情感体验的不同,人们在色彩感觉上形成了某些鲜明的差别。
1 色彩性格在网络课程设计中的表现
色性,指某一单独颜色的性质,冷暖关系。色彩的冷暖是由组成色彩的红、黄、绿、蓝引起的视觉反映及心理上的联想形成的。恰当的色调具有调节学生情绪,诱发学生联想,提高教学效果的功能。色彩的冷暖差异影响着学员的心理取向,不同的色调所呈现给学生的色彩感觉、心理影响成度也不一样。比如暖色调的色彩,感觉会比较爽朗、明快、热烈;冷色调的色彩,感觉则显稳重、平静、大方等。但这些现象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由于个人的成长阅历、生活环境的差异,对色彩的理解、感受也不一样。我们在进行网络教育教材的制作中对色彩的选择,要坚持色彩与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近可能创造出一种新的既有主观色彩倾向又符合教学内容情理的色彩调子。
红、黄色系列中,红色除了具有较佳的明视效果外,并给人以活力、积极、热诚、温暖前进等感觉。能使人的视觉产生较强的兴奋,并让人联想到温暖的太阳、火光、红旗等物体,在人们的心中自然形成基本的暖色调子。当红色明度降低时还会形成稳重的、庄严的色彩感觉;黄色系列中,黄色明视度高给人以轻快、透明、辉煌、充满希望之感,在网页用色中大面积采用黄色基调,不但能给人华贵之美还有醒脑提神之效。如网络教材中的重点,要点,提示等,都使用黄色显示。总之,红、黄色系在网页设计中对表现政治类教育教材的内容是比较理想的主体色调,这种暖色的调子,它能给人们的心理感觉是革命事业的胜利、成功与辉煌,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能够发挥积极效能。
蓝绿色系列中,绿是大自然的色彩,所传达的清爽、理想、希望、生长的意象,能让人联想到和平、平静、安全,因此交通安全信号邮电通信,军人服装等全使用绿色,因而绿色也被称为国防绿和保护色。易表现以卫生、医疗、儿童保健为主体内容的网页色彩。绿色也是中间色,它与黄和蓝相配都能取得协调;蓝色具有理智、准确的意象,又与天空、寒冷、冰水、海洋、湖泊、阴天等倾蓝色调的自然景物 相联系,所以通称之为冷色。蓝色有透明、清凉、冷漠、流动、深远和充满希望的感觉,是色彩中最冷的颜色。高明度的蓝显得色彩明朗、富有青春气息,华丽而大方。低明度的蓝显得沉稳、凝重,通常蓝底白字就会给人一种色彩和谐的审美享受。
紫色具有强烈的女性化性格,给人以神秘、华贵、庄重、奢华、温馨的感觉。网页设计中,将紫色明度淡化,纯度降低,会使色彩视觉效果显得性情温和、柔美,但又不失活泼、娇艳,易与别的颜色取得协调,是女性色彩的代表,所以凡有关表现女性相关内容的网站大都采用紫色,特别是粉紫色的浪漫与温馨更会受到多数女孩子的偏爱与追捧。
2 色调在网页设计中的表现。网站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既不是丰富的内容,也不是设计合理的版面布局,而是网站的色彩。色彩有鲜艳与朴素感,色彩的鲜艳与朴素除了与色调有一定的关系外,主要取决于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在同一色调的色彩中,明、纯度高的显得鲜艳,明、纯度低的显得朴素。从色彩的类别来看,凡明、纯度高的色调又属偏红、橙的暖色系,均显得鲜艳,给人以兴奋感;凡明、纯度低的洁色、浊色和彩灰色,并且又属偏蓝、青的冷色系,显得朴素,并具有沉静感。
3 色彩形态在网络教材设计中的表现。色彩与形态,指心理上所要考虑的一种与形的内在联系。色彩学家伊顿,将造型要素中的三种基本形(方形、正三角形、圆形)同色彩的三原色(红、黄、蓝)做了比较、分析,结果为:红与直线的正方形关联,黄与斜线的正三角形关联,蓝与曲线的圆形关联更具有相似的表现性。其具体关系表示如下:(1)正方形的特征是四个内角都是直角且四边相等,被用来象征物体感、重量感、稳定感及确定感。(2)正三角形的本质是三条相交的线形成三个尖锐的内角,从而产生了一种积极、活泼、好斗和进取的效果。它与无重量的、明澈的黄色相对应。二角形代表了所有带有斜边的形,如菱形、梯形、锯齿形等类似的形态(3)圆是由圆心向四周作等距离移动的点的轨迹,与正方形的感觉恰好相反,使人有种温和、圆滑、轻快、极富流动性的感觉。圆形同透明的蓝色相适应,它代表了一切具有弯曲的、轮环特点的形状,如椭圆形、波形、抛物线形等。概括地说,正方形象征着静止的事物;三角形象征着思想;圆形则代表着处于不停运动的精神。在网页设计中,形状和色彩的表现特性是同时的,相辅相成的,无形的色彩设计是不存在的。
三 色彩间接性的心理效应
色彩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对人来说无所谓感情,这里所说的色彩感应只是发生在人与色彩感觉之间的心理变化。人们对于色彩的考虑往往是通过心理来判断的。比如,学生在点击网络教程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网页的各种色彩决不会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的,它会让人无意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反映,或喜悦高兴,或欣赏爱慕,或厌恶憎恨,这种情绪和情感便是对色彩的一种特除的间接反映形式。一般来说,当色彩的物理性刺激直接导致的心理体验的同时都会产生这种色彩的间接心理效应,如饱和的红色,在强烈刺激下令人产生兴奋、闷热的心理情绪,这是因为该红色与我们生活印象中的火、血、红旗等概念相关联,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战争、伤痛、革命等,这种因直感性效应的联想所引起的更为强烈、层次意义更深的心理反应,即色彩的间接性心理效应的结果。
1 心理学的同构原理。具体对色彩概念而言,根据心理学的同构原理,一种色彩可以与具象的物体、抽象的词汇、一个场面、一种情感等形成异质同构关系,从而赋于色彩以生命和意义,使其具有表现大千世界的功能属性。包括色彩感觉的转移、传递,色彩的联想、象征、好恶、思维乃至记忆等皆带有较多的主观性、特殊性、复杂性、广泛性。
2 色彩联想与嗜好。从心理学上看,联想是知觉的产物,它不仅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还能同时影响到其他感觉器官,如听觉、味觉、触觉等,比如看到一些色调很嘈杂,或者说两种颜色很和谐,这里的嘈杂与和谐均属于听觉的范围。色彩与触觉的关系也是同一个道理。如红色与蓝色的物体虽然同质,但用手去摸,会给人造成红色物体坚硬而温暖、蓝色物体柔软而冰凉的错觉;同样,明亮的色彩比暗浊的色彩使人感到洁净。色彩与味觉的关系也非常受人重视,因为适当的色彩可以增进人的食欲。心理学家认为,明色调的食物一般比暗色调的食物容易下口,而暖色系的食物与冷色系的食物则对人的胃口影响不大。如按色相来分,红橙通常代表苦与辣的感觉,黄色则代表甘甜,绿蓝色表示酸味,紫意味着腐臭,白色为平淡无味,黑是味浓等。每个人对色彩的喜好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别,这种差别一方面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每个人的状况如性别、年龄、职业、教育、宗教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具有很强的特殊性。
3 流行色、常用色与个性色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我们都生长在一个充满着彩色的世界,色彩一直刺激我们最为敏锐的视觉器官,而网络教材的页面色彩往往是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正确处理流行色、常用色、个性色在网络教材中的应用,使教材内容与色彩表现形式得到完美结合,突出色彩对人的情感作用,为学生的知识获取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作用。流行色既指一个时期某一领域的全威部门所预报的色彩,令多数人喜欢并接受的色彩。流行色的应用主要在于流行色调的构成,即一定色彩的明度、纯度和组合。这是应用流行色方面首先必须建立的一个基本概念。流行色是一个时代短暂的新鲜点缀,常用色才是合乎个性及地方性色彩的。是要“流行”,还是要“个性”,是每个网页设计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篇3
关键词:任职教育;自适应;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的不断融合发展,网络课程作为一种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有别于传统课程的教学模式,在目前国内的各类任职教育院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任职教育是以培养学员任职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主要强调以学员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学习模式,这与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是非常吻合的。但是,目前多数的网络课程仍然以学习资源的简单堆积为主,将各类电子教案、课件、书籍、音视频资源上传至相关教学应用软件平台,供学员进行自主浏览学习。这种方式缺乏对学习者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目标的合理分析,以至于使学习者无法找到正确的自主学习流程,更加无法在较短时间内从大量的课程资源中获取自己实际需要的知识,没有发挥正确引导、充分交互的作用。因此,建立一种基于学习者个性化差异分析的自适应网络课程设计结构,对满足任职教育院校学员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进一步提高网络课程教学效果是很有必要的。
一、任职教育院校网络课程现状
任职教育和学历教育相比,它更加强调课程设置要紧密围绕岗位任职需要,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组织知识体系。教学对象的多元化是任职教育院校的显著特点之一,其决定了学员学习需求的多元化。即使是同一期班学员,也可能因来自于不同岗位不同层次而具有不同的学习基础[1]。因此,针对一门网络课程的设计,除了在内容上必须具备很强的针对性,在教学方法上也需要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级别、不同岗位学员的学习要求。分析当前任职教育院校网络课程的建设和使用情况,主要存在四个方面问题。
(一)缺乏针对不同学习个体的差异化课程设计
网络课程的课程设计,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内容导向以及交互手段实施等方面[2]。面对具有不同基础、不同目标的学习对象,大多数网络课程采取的是经过身份认证以后,采用同一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方式缺乏相应的调查分析手段及过程,无法完成对于不同学习个体的差异性课程内容和导向安排。从而导致课程学习缺乏针对性,对任职教育院校的学员来说,直接表现就是无法快速获取满足自身岗位需求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
(二)缺乏引导式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设计
网络课程是一种以学员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活动,一切行为均要在以“学”为中心思想下进行。目前,大部分网络课程仍是以教学内容的呈现、讲解或演示为主,而没有很好地进行学员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创设,没有通过模拟真实的学习情境,主动引导学员通过各种协作方式和手段去解决问题。这就造成学员在学习时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而无法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三)缺乏分层次、多类型、针对性的课程资源建设
课程资源是学员进行网络课程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学特点决定了其网络课程资源需要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从目前任职教育院校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情况来看,虽然其资源数量和丰富程度能够满足部分学习者的需要,但是资源针对性不强,没有根据不同难度、不同类型、不同教学层次进行归类,缺乏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和实践资源等问题普遍存在。
(四)缺乏课程评价对学习内容和方法的引导机制
课程评价是网络课程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目前网络课程的评价方式多数为教员对学员的单向评价,且评价结果通常仅作为一种形式反馈给学员,而并未在学员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内容和方法起引导纠正作用。学员面对评价结果只能对当前已学内容掌握情况进行判定,而系统并未根据当前评价结果对学员后续的学习过程给出建议和作出合理调整。
二、任职教育院校自适应网络课程的内涵与构建
(一)自适应网络课程的内涵
自适应网络课程主要是在一般网络课程建设体系的基础上,辅以自适应设计理念和机制,使网络课程具有一定的智能化,当其面对不同知识背景、不同认知结构、不同学习风格、不同学习目标的学习者时,课程内容可以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适应和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个性需求[3]。
在任职教育院校中,自适应网络课程更加注重学员个性化体现,真正做到在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的因材施教。从智能分析学员的知识背景和学习目标为基本出发点,依据不同学员的学习风格和学习习惯,形成极具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同时在学习进行过程中,学员能够自主控制学习过程, 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安排学习环节, 自主调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系统可以不断跟踪记录学员的学习行为,及时分析收集信息并作出评价反馈,从而引导学习进程,进一步保证了“学为主体”的学习模式。
(二)自适应网络课程的构建
1.智能导向分析模块
该模块是自适应网络课程构建的基础,其主要功能是依据学员提供的相关信息建立评估模型,通过智能分析后将学员引导至最佳的教学组织内容中进行学习。评估模型的建立是智能导向分析模块的关键,它的数据来源于用户提供的诸如知识储备、学习经历、学习目标、任职岗位等信息的抽象描述,它能够不断积累过往人员的历史经验,形成具有多种引导方案的模型库,同时能够记录学习者的学习历史和学习行为,在跟踪过程中不断调整评估模型,积累评估经验,以适应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要。
2.课程导航模块
课程导航模块的设置是智能导向分析模块的体现和延伸,是系统为学习者自动生成的最佳学习路径,其基本设计原则是过滤掉不适合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屏蔽掉当前对学习者无关的干扰信息以及还不具备条件去学习的内容,提供给学习者适当的导航路径,引导学习者进入合适的页面内容进行学习。
3.课程资源模块
自适应网路课程资源既包含传统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各种要素,又需要按照自适应条件需要,构建分类分级的课程资源体系。传统网络课程资源一般按照其本身属性进行归类,比如电子教案、课件等等;自适应网路课程资源还需根据学习者的任职岗位、学习专业,以及资源难度等因素进行分层分类。而对于学习者来说,获取资源的方式除直接查找外,还能够利用系统提供的如搜索引擎等各种工具,对资源进行快速获取。
4.交流互动模块
交流互动模块包括在线答疑、网上论坛、电子邮件、通知公告等多种形式。通过该模块,能够在以学员为主体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实现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通过互动反馈的结果信息,不断促使学员在学习进程中自适应修正前进方向,尽快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5.测试评价模块
在自适应网络课程中,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都是通过适应性测试评价模块来进行分析判断的。测试评价不是独立于学习过程单独进行的,而是需要融合在学习者学习进程中。同时,测试评价的结果也是作为系统自适应调整教学内容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系统的反馈结果进行自我判断当前的学习进展情况,从而决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另一方面系统会依据评价结果自适应调整或向学习者推荐后续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步骤。
三、自适应网路课程的教学设计
自适应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与组织,强调以适应学员差异化学习为根本出发点,在非教员人工干预下,网络课程自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激励学员选择适合于自身发展需求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本文将自适应网络课程在任职教育院校中的教学设计概括为四大模块:
(一)学员个性化分析
在进行自适应网络课程的课程结构和内容初始化时,首要任务是进行学员个性化分析。针对任职教育院校的学员来说,主要应从学习经历、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和任职岗位技能等四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估。根据分析结果,找到学员的学习期望和当前实力之间的差距,为正确形成个性化学习方案提供依据。
(二)差异化教学内容构建
教学内容是网络课程的主体,它包括学习方法、学习目标、学习资源等多个方面。和传统的网络课程大众化的教学内容相比,自适应网络课程更注重差异化,以学员个性化分析结果为基础,自适应构建出适合不同学员特点和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从而帮助学员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到最直接有效地知识体系,进一步满足任职教育院校对岗位技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求。
(三)学习过程活动设计
学习过程的主导者是学员,但其活动轨迹应遵循教学设计的前进方向。因此,自适应网络课程的学习过程设计原则,主要是通过综合分析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记录,结合讨论交流等知识信息反馈模块,不断激励学员的学习需求,进一步引导学员自适应调整学习方法和步骤,找到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目标前进。
(四)评价过程结果分析
自适应网络课程的评价体系不仅强调的是评价结果,更加强调通过有效地评价手段,对评价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信息以及评价最终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其结果会不断影响差异化教学内容的构建和自适应学习引导机制的变化。因此,该评价体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
四、结束语
自适应网络课程的组织与构建,为满足任职教育院校教学特点,提高网络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提供了有效途径。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自适应性的可靠实现技术与方案,确保自适应网络课程的高效实施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吕占广,郝朝辉.如何在任职教育中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98-98
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网络营销;教学改革
《网络营销》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系列课程之一,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高职院校培养的核心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就业岗位中的工作能力,作为一门实践性很想的课程,如果再采用以往单一的理论教学,显然不适合当前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根据企业岗位任务的需求重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是目前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营销》课程的改革
1.《网络营销》课程的设计理念。课程设计思路――结构岗位业务,重构学习项目。《网络营销》课程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网络商务能力为目标,以结构网络营销贸易类岗位主要业务内容为基础,重构出五个渐次递进的学习项目,分别是网络信息的搜集与分析、企业网络营销平台的建设规划、企业网络推广、网络贸易实践、个人网络创业。这一系列项目以及每一项目内的任务序列,均按照企业岗位工作任务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规律进行排列,遵循了工作过程的逻辑,彻底摆脱了传统营销学科体系对职业能力培养的桎梏。
2.《网络营销》课程的目标。本课程针对商务营销类岗位(例如网站编辑、网络产品经理、网络信息专员、网络贸易专员、电子商务专员、网络推广专员、网络客服专员等)要求,在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交流沟通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商业情报搜索与分析、企业形象及产品服务的网络营销推广、企业网络销售渠道的拓展、企业网络业务的运营管理等业务能力,同时,特别注重养成他们严谨务实、积极进取、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善于学习、敢于创新、执着专注的职业情感。
3.《网络营销》课程的内容设计。本课程针对中小企业网络营销、推广、贸易类岗位选取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4.《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设计体现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根据网络营销实际工作过程,设计具体的学习情境,提取对应的教学项目。各教学项目均以工作任务为依托,以问题导入的形式组织教学。依据学生主体、教师导学的教学理念,在课程三个学习情境中均设置了体现网络营销真实场景的问题,相关知识与能力训练均围绕着问题展开,并采用小组研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包括:角色模拟、企业参观、案例解析、实务体验、面授、小组讨论、专题讲座等。
5.《网络营销》课程的实施过程。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每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都是以项目教学来完成的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以网络贸易实践为例,展示教学实施过程,如表2所示。
二、小结
通过这种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重视项目的完成,积极参与,学习热情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课程过程也变得不再枯燥,教学形式丰富多彩。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学习新的职教理念,为企业培养更多的网路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国玲.基于任务导向的高职高专《网络营销实务》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10,(10).
[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职业技术教育,2006,(1).
[3]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站;能力分析;模块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9-0000-02
1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
网站运营经理、主管。一般要求:熟悉网络营销常用方法,具有电子商务全程运营管理的经验;能够制定网站短、中、长期发展计划、执行与监督;能够完成整体网站及频道的运营、市场推广、广告与增值产品的经营与销售;能够完成网站运营团队的建设和管理,实现网站的战略目标、流量提升与盈利。
网站开发人员。一般要求:负责网站WEB页面的开发与后台的技术支持;能够满足运作层对技术层的需要;精通ASP/PHP/CGI 3种开发工具的一种,能够独立开发后台;精通SQL server、Access 能够独立完成数据库的开发。熟练掌握Windows等操作系统;熟练掌握SQL Server,熟悉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熟悉网站的管理、设计规划、前台制作、后台程序制作与数据库管理流程与技术。
网络营销员。一般要求:熟悉网络、网络营销和办公软件;负责公司产品在网络上的推广;对网络营销感兴趣,并能很好地掌握电子商务及网络发展的各种理念。
外贸电子商务。一般要求:负责维护并回复阿里巴巴、环球资源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外贸客户询盘;参加广交会、义博会、德国科隆博览会等专业性展会。
2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
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岗位需求及今后的职业拓展的需求,该专业一般的需要技能包括如下的五个方面。
从业基本能力:基本政治素养;职业道德;英语、计算机技能;应用文写作能力;运算、逻辑判断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商务专业基本能力:市场经济基本知识;经济法基本知识;财务基本知识;管理及管理信息化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电子商务基本知识。
网络营销能力:营销推广能力;市场发展与开拓能力;网络商务信息收集能力;网络商务推广能力;电子商务营销策划能力;广告设计推广能力;客户管理能力。
商务信息化能力:电子图形设计能力;网络设计开发能力;动画制作能力;网页设计和制作能力;网站建设与维护能力;网页和网站优化能力;数据库管理与维护能力。
贸易与物流管理能力: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流程操作能力;物流基本理念;网络配送与管理能力。
3 电子商务专业所需求的课程设置
根据以上对专业需求的分析和能力需求的删选,初步确定配套的课程,运用“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的分层法,把所有必须的课程按照该理论要求分层设置课程群。各学校还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加于增删修改。
从业基本课程群。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关系、礼貌礼仪、心理学、德育、数学、语文、体育。
专业基本课程群。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概述等。
专业基础课程群。网络营销方面:网络营销与策划、广告学、客户关系管理;商务信息化方面:网络管理基础、图像与动画制作、商务网页制作、编程基础、数据库技术、软件应用与开发(ASP);贸易与物流方面:进出口贸易、供应链与物流管理。
专业选修课程群。多媒体技术、知识产权法、外贸函电、网络广告与开发、PHP/CGI、SQL SERVER/ACCESS、网页三剑客、PhotoShop、Coreldraw、2000/2003/Linux/Unix、广告创意、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货币银行学、企业电子商务管理、电子银行与网络支付、电子商务安全与管理等。
课程实训、综合实训和毕业作业。网络营销实训、网络技术实训、商务网页制作课程设计、编程基础课程设计、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课程设计、进出口贸易实训、物流实训、电子商务综合实训、计算机考证、(助理)电子商务师考证、毕业实习与作业等。
4 五年制高职学生应具备的基础理论与最低技能
本着 “基础够用、突出技能”的高职教育基本特点,基础理论:忌讳大而全,除去必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如英语、计算机、体育等从业基础课程和经济学、会计学、网络技术等专业基础理论外,其余的专业课程突出电子商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关联性强、不可或缺的理论课程来自支持实践课和实训课。并且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某个方向(网络营销方向、商务信息化方向、贸易物流方向),通过选修课来强化该方向的教学力度。最低技能包括计算机及网络运用技能、(网络)营销能力、电子商务网站的维护。
5 现有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意见
(1)改部分政治理论性课程为大学生素养(礼仪方面)的课程。(2)适当调整集中实践课,去除微机组装的课程,增加商务网站创建、网上销售(开店)模拟实验、商业策划/创业策划大作业等岗位需求的技能实践课。(3)考证代替课程学分,考取相应的等级证书或资格证书代替课程考试,例如通过计算机国家一级免考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4)毕业设计严格把控,端正学生的设计态度,在学生毕业前尽可能强化专业技能。
6 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环节的改革措施
方法一,商业策划。
基本内容:以目标企业的商务创新应用与商业价值提升为目的,以电子商务为手段,设计并提交相应的电子商务策划方案。
具体内容:
(1)商务策划概要:简明、扼要地概括策划方案,要求语言精炼,对目标企业具有吸引力。
(2)产品与服务:对目标企业现有的产品、服务、营销、业务流程等的改进,要求特色鲜明,有较显著的竞争优势或市场优势。
(3)市场分析:对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容量、市场定位等进行合理的分析,要求方法恰当、内容具体,对目标企业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4)竞争分析:对相同或相似的产品与服务、对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的分析,要求内容具体,对目标企业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5)营销策略:要求营销策略成本及定价合理;营销渠道通畅;促销方式有效,具有吸引力;有一定创新。
方法二,淘宝网上开店,创业策划。
基本任务:参赛学生在线学习淘宝网的服务与产品功能,并尝试开设网店,以了解和体验淘宝网的商务应用价值及其运作方式。以店铺人气、团队合作、销售额的增长百分比、销售量的增长百分比、商品页面总浏览量、商品页面浏览量的涨幅、店铺策划水平、店铺营销方式、效果及与方案的匹配度等方面来考察参赛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业策划:参赛学生针对自己参赛店铺的商务问题,基于淘宝网的功能,设计参赛店铺的经营管理方案(方案包括经营思路以及营销策略等内容),并向大赛组委会递交。
方法三,企业电子商务实用型网站设计。
基本任务:参赛选手在企业实践的基础上,设计并创建企业电子商务网站。
(1)整体视觉效果:体现设计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特色,有企业LOGO等;
(2)页面规划:页面的规划合理、美观、易扩充;
(3)易用性:方便用户浏览,限制首页在1M以内;
(4)兼容性:在各种浏览器、各种分辨率下能正常显示和运行;
(5)交互性:会员能够注册、登陆和购物。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字:竞争意识 网络营销 实操 设计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b)-0239-01
1 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更新日新月异和社会不断发展,网络发展十分迅速,网络营销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营销渠道之一,营销行业中竞争日益严峻,不仅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国家和个人之间的竞争也日益严峻,竞争已经成为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推动力。竞争在社会中随处可见,在现今这种充满竞争的社会中,职校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网络营销实操培训课程中内容设计可围绕如何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据显示,从事网络营销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至关重要。因而,职校如何培养具有竞争意识和专业的网络营销实操能力的人才极为重要。进行职校网络营销实操培训内容设计是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方法。
2 网络营销实操理论分析
网络营销课程是当代电子商务的核心内容之一。根据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营销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学生不紧跟时代潮流,无法接触到较为新型的网络营销方法。目前,大部分的网络营销课程教学较为空洞,缺乏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实际操作经验的能力。
网络营销指以传统的营销理论为基础,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手段所进行的网络商务活动,进行一系列市场开发、宣传、促销等活动的总称,网络上下线所组成的能够相辅相成,互相帮助的营销体系。
职校教育以能力为本,网络营销实操训练是为了提升商贸类学生的就业技能,注重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在今后工作岗位中的运用。实操是以学生的就业方向为前提,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网络营销的知识和相关理论具体应用到未来的工作内容中去,实现企业促进营销的目的。
3 网络营销实操培训的目标
网络营销是一门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新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涌现,学生必须时刻了解最新的资讯以便能够随时掌握网络营销的发展,而职业教育也必须根据网络营销的特点进行实践性教学活动。网络营销最为重视具体的应用,因而在网络营销教学过程中开展实操十分必要,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职校开始网络营销实操培训课程的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了解常用的网络营销的方法,并且时刻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手段。实操培训也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职业技能,了解不同岗位之间的区别,增强职业适应力。同时,增强学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网络环境、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等都有可能改变网络营销的策略,因而网络营销的实操培训也同样能够增强学生适应变化的能力。
4 网络营销实操培训内容设计
网络营销实操培训基本包括三部分的内容,即基础部分、职业部分和综合部分。这三部分是相辅相成,层层递进的。基础部分是能够顺利进行职业和综合部分的基础,而职业和综合部分则是建立在基础部分之上的。不同的部分有不一样的内容和任务,学生在每个部分都能掌握不同的技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
4.1 基础部分
网络营销实操培训的基础内容包括网络营销实务基础和网络市场调研。网络营销实务基础培训中,注重亲验式、互动式案例和实务操作、采用分组、角色扮演、沙盘模拟训练方式,培养学生在网络营销的实际动手和实务操作能力,例如通过传统营销到网络营销的观念转变、许可E-mail营销、网络社区、博客等使用。网络市场调研是开展网络营销的基础,是决定一个项目是否适合销售的主要方法。采取网络调研的方法,使得学生有效收集一手数据及二手数据、网络数据检索技术、专题调研以及数据库营销技术和客户关系管理技术得以提高,通过对相关人员调查问卷得到较为准确的资料;还可以通过搜寻相关的新闻等资料来对调查问卷进行补充,形成一份较为全面的调研资料。
4.2 职业部分
此内容主要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提高学生职业行动能力,从信息技术基础、基础网站搭建、市场营销及调查、客户沟通等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不同的岗位的需求。内容主要包括利用搜索引擎推广产品、寻找订单、利用网站开展营销和推广、利用网络开展顾客服务、产品广告、企业公关等专业内容。学生在做好网络营销策划之后,为了能够更好地对产品等进行营销。
教学时应当训练学生尽可能多的利用网络手段,模拟公司各项目内容的进行竞争对比。例如,通过论坛推广、发贴推广、群发推广、软文推广等各种网络推广渠道进行推广,看哪些同学时刻紧跟潮流,营销效果好、方法得当,充分吸引大众目光;同时还要重视培训针对具体产品的FAQ设计与CRM的应用。
4.3 综合部分
这一阶段的实质是帮助学生全面地了解网络营销,增长经验,能够根据多变的网络环境进行方案的改变。综合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网络整合营销及综合网络营销策划。充分使学生了解企业网络营销的环境开展有效实施与管理。
网络营销策划是在已经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调研之后而进行的。根据调研资料,学生应当根据该项目设计出一份网络营销策划,使学生掌握如何根据企业的需求和特点设计企业网络营销计划。该策划应当涉及到企业项目进行网络营销策略的各项内容。主要包括(1)市场环境分析,一个项目进入一个新的市场,不能盲目,需要对该市场进行深入分析。(2)企业项目简介,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对于企业如何进行网络营销是十分重要的。(3)企业预期目标,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推广其产品还是为了增加市场竞争力,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吸引顾客等深层目标。(4)网络营销策划设计。企学生进行网络营销策划是,首先需要根据产品确定自身的顾客群,重点分析该类顾客的偏好。随后确定适合的产品并且根据产品制定适合的价格,该策略不仅需要适合企业发展策略,还应当能够为顾客提供便捷的支付方式。这综合培训内容不仅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当前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还学会分析企业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营销实操培训开展后期成果展示,要求学生在每个任务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成果汇报展,用几分钟的时间对团队合作过程、结果和体会进行总结和阐述,并且向大家展示收获。另外,可以由其他同学对所展示内容进行提问,由该组成员进行回答,与大家一起分享经验。这样,在多动手、多实践的培训中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其各方面相互竞争意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及学生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 郭薇.网络营销实训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7(8):102-103.
篇7
【关键词】项目化;网络营销;课程改革
0 前言
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思路是基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目标,将职场领域的工作流程设计为课程的主要框架,把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和学习项目,并将若干项目组成课程模块。高职院校课程通过项目化改革,凸显职业教育的理念,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促进学校教育和单位用人需求有效对接,强化学生适应与胜任就业岗位的能力。
《网络营销》是一门以网络为载体,营销为目的的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发挥核心骨干作用,对学生职业能力提高起着重要作用。课程以网络营销实践操为教学重点,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运用网络中的各类平台和工具,进行营销策划活动。
1 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实施方式
本课程的改革是以提高学生在网络营销领域内的职业能力为根本目标,以网络营销业务的工作流程作为教学主线,按照网络营销岗位的工作要求构建学习项目,以典型的网络营销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通过上机进行网络营销的情境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以每个学习项目为单元进行考核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掌握程度。
1.1 按照高职学生培养目标,选择适宜的网络营销工作岗位
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是课程改革的起点,对项目化课程改革起着关键性作用,是学习项目设置和任务安排的前提条件。工作岗位中对应的岗位职责,要符合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要契合高职教育理念和当地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深入相关企业实地考察和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确定符合高职学生培养要求的网络营销工作岗位。第一个岗位是SEO专员,工作职责是掌握百度、Google、yahoo等搜索引擎的基本排名规律;并精通以上各类搜索引擎的优化;精通各种SEO推广手段。第二个岗位是网络推广员,它的职责是协助为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协助监督销售计划的落实与销售目标的完成。
1.2 根据网络营销工作岗位职责,构建课程的学习项目
原有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电子邮件营销、搜索引擎营销、博客营销、线下营销、免费策略营销、资源合作营销、网络营销效果监控和其它网络营销手法等7个单元。教材的整体内容是围绕网络营销的工具而展开,并且以理论概念和案例分析讲解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相关的概念和原理感到陌生,学习兴趣不高。课程学完之后,学生只是单一地理解相关网络营销的概念和原理,不能够熟练应用网络营销的主要方法和平台,没有将理论教学成果的吸收转换职业能力的提高。
根据项目化课程改革的要求,围绕岗位的职责要求构建学习项目。网络营销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主要涵盖掌握电商平台的应用技巧;熟练运用主要的网络推广的工具;了解网络营销的工作流程等。融合网络营销工作岗位的技术要求,构建学习项目包括:搜索引擎营销、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营销、企业网络推广、Web2.0营销和网络营销客服五个部分。
依据由易后难、先简后繁的原则,将五个学习项目有机地扩展为对应的工作任务。工作任务的设置是某项任务运作过程为核心,以职业技能的培训作为教学重点。工作任务的设置是针对于教学内容的灵活运用,提炼出以技能培训的为主题的相关内容。通过相关联的工作过程的重复与循环,理解相关知识点并掌握工作任务的操作技巧。借助职业技能培训为手段,从而促使学生完成相关知识库的搭建。通过以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步骤取代大量的文字化学习内容,提前培养学生职业实践意识,逐步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以“项目二:电子商务平台网络营销”为例,它的工作任务是:熟悉电子商务平台的概念和种类;掌握B2C电子商务平台使用方法;学会在电子商务平台中开展营销活动。
1.3 运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有机融合职业技能培训和理论知识讲授
《网络营销》课程以往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偏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力过于集中于理论知识方面的讲授;学生在较多情况下以填鸭式地接受理论知识,无法将理论知识转换成实践操作,缺乏网络营销工作的技能锻炼。
任务型教学法是以学习任务为驱动,要求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完成各个项目。学生在学习每个项目时,都被分配相关的学习任务。教师根据学习任务的特点,分别讲授与任务有关的基础知识和模拟示范任务的操作过程,学生上机演练学习任务的操作步骤。教师的角色由教学活动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引导学生通过上机完成学习项目理解理论知识和掌握职业技能。
1.4 过程化考评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以往的考核的方式是以期末笔试方式为主,以期末考试的结果而决定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考核内容是以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为主要方向。这类考试的结果不能有效评估学生在职业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
过程化考评体系的特点是以学习项目为独立的考核单元和工作流程为主的期末考试的两种模式相结合的形式。每学完一项学习项目,学生必须进行该项目的考核。当个项目考核的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作为该门课程的考核成绩。如果项目考核未通过,学生在期末考试之前有一次复试机会。每个学习项目考核都达标的学生,才有资格进入以工作流程为考核方向的期末考试。考核的标准是以职业技能操作水准为主要依据,根据每个学习项目的特点,分设对应的评分标准。通过对每一阶段的学习项目进行考核,学生可以自主地操练工作任务的技能;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了解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以项目二“电子商务平台网络营销”考核方式为例,评价指标包括:了解电子商务平台的种类和左右;开设网上店铺;运用电子商务平台营销工具。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和不及格。
2 结论
《网络营销》项目化课程改革探索是按照网络营销工作岗位及职责,架构对应的学习项目,采取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式,实施过程化考核方式。教学模式符合高职教育理念,教学内容符合网络营销工作岗位的技术要求,教学方法满足锻炼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考核方式凸显职业技能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方玲玉.《网络营销实务》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实践尝试[J].职教论坛,2008(08):11.
[2]纪幼玲.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网络营销》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1(11):58.
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 专业性质 专业建设 网络营销
一、电子商务的发展
中国电子商务始于1997年。如果说美国电子商务是“商务推动型”,那么中国电子商务则更多的是“技术拉动型”,这是在发展模式上中国电子商务与美国电子商务的最大不同。在美国,电子商务实践早于电子商务概念,企业的商务需求“推动”了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的进步,并促成电子商务概念的形成。当Internet时代到来的时候,美国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先进和发达的电子商务基础。
在中国,电子商务概念先于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启蒙者”是IBM等IT厂商,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需要不断“拉动”企业的商务需求,进而引致中国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所以,在1997年和1998年,正是一些IT厂商和媒体,它们以各种方式进行电子商务的“启蒙教育”,激发和引导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兴趣和需求。经过这一阶段,在1999年和2000年,以网站为主要特征的电子商务服务商在风险资本的介入下成为中国电子商务最早的应用者,成为这一阶段中国电子商务的主体。
随着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的深化和资本市场泡沫的破灭,网站电子商务开始跌入低谷,而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却开始大规模进入电子商务领域,中国电子商务从2001年开始进入第三个阶段,企业电子商务成为中国电子商务新的主体。电子商务发展的方向性变化也说明现在电子商务已经从当初单纯依靠技术为主体的时代转向以营销为主要目的的转变。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电子商务已经开始从技术应用向商务应用领域转变,传统的网站建设已经不是电子商务的主要领域,如何有效的帮助企业更好的利用互联网开展企业相关的营销活动才是如今电子商务的主要应用领域。
二、我国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
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可以追溯到1998年,几乎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开办电子商务专业同期开始。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尝试期、规范期和蓬勃发展期三个阶段。到2010年教育部共批准339所本科学校和800多所专科学校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同时,我国也开展了电子商务专业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过程。2003年教育部允许有条件的高等学校招收电子商务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也标志着电子商务教育在国内已经进入了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再加上近些年各高职和中职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可以说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院校已达到上千所,而宁波某技工学校也是这千余所院校之一。
三、电子商务专业在技工类院校的困境
正是由于电子商务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新兴专业,而且在不断完善对其的理解和应用,这也使得该专业建设也是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对于很多中职、技工类院校,在专业设立之初只能模仿和照搬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这就使得在全国电子商务专业开办院校迅速发展、招生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出现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困境。
国际电子商务师认证委员会(中国)研发中心调查显示,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仅为20%,远低于我国高校83%的平均就业率。这一调查结果显示了电子商务学生极低的就业率现状。作为蓬勃发展的朝阳行业的学生,为何就业存在着如此大的困难,其原因引人深思。
1.电子商务专业定位模糊
一般认为电子商务专业是边缘性学科、交叉性学科,因为它包含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现代物流学、法学等学科属性。国内高校授予的学士学位也出现在各个学科领域,包括管理学学士、经济学学士、法律学学士、理学学士和工学学士等不同学位。电子商务的专业性质到底应该属于什么?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仔细分析一下“电子商务”这四个字,拆分一下就是“电子”和“商务”,即得其最简化概论:电子手段下的商务活动。那么,电子商务的本质是“电子”还是“商务”呢?答案是后者,前者只是实现后者的手段与环境而已。
从电子商务从属性上来讲,其商务本质勿庸置疑;从教学的角度讲,电子商务大多数情况下归属管理学科,同时又带有部分经济、计算机、法律、物流等专业的“特色”,这就回到了原点,即电子商务专业以什么属性为主?结合当下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现状来看,依我看来,无论是经济学理论、计算机技术、物流管理流程、互联网法律法规等都是在为电商行业本身的运营在做服务,而这个运营过程往往又是实现产品或服务的营销过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电子商务的实现手段与商务目的之间的主从关系已然确定。
我认为,电子商务的专业性质就是商务运营,再细化可以认为就是营销,属于营销学科,即网络营销。这一点既符合我国教育部2011年公布的最新学科专业目录:电子商务为110209(属于:管理学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也符合当今电子商务潮流的发展趋势。
2.课程体系设置重点有偏差
既然把电子商务的专业性质定性为营销,那么在专业学习时就可指明系统学习方案,让学生明白在校学习都应该以营销为中心,无论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是互联网技术的学习,或是实践演练的操作,都应围绕着网络营销来进行,而且目前市场也是这样要求电子商务相关企业的,企业运营中网络营销是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推广手段。
但是很多院校在进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却是偏向网站建设、网络维护等内容,往往忽略了营销,认为营销只是电子商务的一个小小的附加职能。就以宁波某技工学校为例,纵览其05年~13年电子商务的教学计划(09年除外)就不难发现这一问题。根据这8年的教学计划,总体归纳可以将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分为五部分:
(1)专业核心课:物流与配送(108课时)、ASP(216课时)、网页美化(含有PS、FLASH)(108课时)、网页制作(108课时);电子支付与安全(72课时);电子商务案例分析(108课时);国际贸易实务(108课时)、外贸函电(108课时);管理信息系统(108课时);
(2)专业基础课:电子商务政策与法规(72课时)、电子商务概论(108课时)、基础会计(108课时)、经济学(144课时)、数据库(108课时)、计算机网络(108课时)、网络企业管理(108课时);商务英语(72课时);网络营销(108课时);
(3)专业辅助课:应用文写作(108课时);商务谈判(72课时);商务礼仪(72课时)、汽车文化(72课时)、汽车英语(72课时)、汽车构造(108课时);
(4)实践操作:电子商务员考证辅导(4周);助理电子商务师考证辅导(4周);中级工课程设计(网页制作4周);高技工课程设计(网站制作4周);毕业设计(4周);下场实习(22周);
(5)全校公共课:如数学、语文、英语、体育、政治、计算机应用等,一来是为了顺利通过第三年的成人高考,二来是掌握一些未来职场必备的基本技能。
虽然每学期课时周数略有变化,但以每学期18周为基本课时周数,每周32个课时全部上满为假设条件,对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分布做如下图所示:(见图2)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全校性质公共课占据的比例是最高的,这是因为根据目前技工类院校的培养模式,入校前两年半学生要顺利通过成人高考,所以在此期间以各公共课为主,专业课涉及较少。而位居第二的是实践操作的课时,这是由于在学生最后一个学期18周甚至22周的时间都要下厂实习,所以占据次席,这也符合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技工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的规定。而在专业核心课内容中,我分别从“电子”和“商务”两部分涉及的课时数做了如下比较:(见表3、图3)
从上述图表中可见,在专业核心课上,电子类的相关课程,以接近60%的比例占据绝对课时数,而在60%的所占比例中,与网站有关的课程又占据了接近70%的内容,也正是因为此原因,在每届学生的课程设计内容上,也都是以与网站有关的内容为主,从这一数据中说明,其电子商务专业依然是以电子为主,而忽略了商务这部分内容。
即便商务的相关课程占据了40%,但是不难看出这部分内容依然没有体现营销的核心,而是以与商务有关的相关行业为主开设课程,如物流行业、外贸行业等,一旦使用行业这个概念来作为课程设置的一句,就使得学生在接近五年的学习中,感觉什么都学点,但又什么都不清楚,依然无法自己所学专业做具体定位。
3.学生对专业认识模糊
从中专到大专,再到本科,如果你问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电子商务专业是什么,他们大多数都会回答:电子商务专业一个很“杂”的学科:学的专业课杂;老师对电子商务的理解和阐述杂;教课方式、风格杂,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的认识杂……所以,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常常被“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等字眼所迷惑,不知道电子商务在学什么、应该学什么、学什么比较好、重专业知识还是实践操作、怎么找发展方向等等问题,往往是毕业了,没有成为“复合型”人才,反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知自身归属,也不知道从事什么工作、行业。这也就是为什么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朝阳行业,在经历了起初的如火如荼之后,却面临着今天这般的招生窘境的原因。
四、对技工类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确定电子商务专业性质
既然电子商务专业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被定性为网络营销,虽然诈看这样的定性过于狭隘,但也不失为一种专业建设的思路。一旦这种思路确定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就可以以此为参考来规划日常学习,无论是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律学、物流学专业知识,还是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站运营推广技术,都清楚的知晓所学的一切知识都应围绕着网络营销来展开,就能避免学习系统混乱、对发展方向不知所措的现象,同时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和长处,为自己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打下基础。
鉴于宁波某技工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男女生性别比例(见表4),可见,其电子商务专业主要以女生为主,而网络营销的方向也恰好符合这一趋势。同时,从历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方向来看,绝大部分学生选择的就业方向是营销,也有极少部分毕业生自主创业,但从事与网站、网络有关的工作几乎为零。所以,将宁波技工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性质定性为网络营销,是能够适应当今网络时代下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
2.调整专业课程培养方向
既然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交叉性综合学科,它既包含了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数据库等电子类课程,有涵盖了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物流学、广告学、信息管理学等等传统社会学科,但是它培养的人才绝对不是计算机人才或者是网络人才,而是旨在培养掌握一定计算机信息技术,能熟悉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法律、和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渠道开展商务活动能力的人才。
所以,该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开设应从偏重于网站建设、网络维护,向网络营销、商务活动能力上转变。根据职友集网站对宁波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前景的统计数据显示(见图4),电子商务专业的相关就业大多集中在电子商务客服专员、对接专员和电子商务专员这三个方向,也正是由此,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历要求大多集中在大专(见图5),对工作经验的要求也大多集中在不限(见图6)。
从以上数据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宁波电子商务人才市场上,学校所培养的电子商务学生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符合电子商务客服专员、对接专员和电子商务专员这三个职业要求的电子商务人才。也就是,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是以各种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商务营销活动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的商务活动能力。所以不能简单套用普通本科的教学模式培养人才,他们是培养大而杂的系统性学生,而技工院校是培养杂而精的定向性人才。只有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来培养不同层级的既熟悉电子商务全面知识、又掌握重点技能、能从事实践工作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才能在激烈的人才就业市场上让学生清楚的找到自己的定位。
3.树立学生正确就业观念
据调查,在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往往很是模糊,毕业生在应聘时也很不易把握就业的机会。其实,电子商务专业是建立在传统商业基础上的,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把眼光放广一点,姿态摆低一点;告诉学生任何专业都是个壳,学习的过程就是培养人的能力、素质。如果自己的综合素质足够,加之以较强的动手能力,企业自然会慧眼识珠;最怕的是什么都不行,而心态上还依然认为学得是个热门专业。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就业时从所学的专业知识出发,结合社会的需求,积极地多渠道地寻找就业良机,寻找专业与社会的诸多“契合点”。
五、小结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序幕已经拉开,一旦时机成熟,将呈现大规模、全方位、加速度发展的态势。针对当前的形势,技工类院校在培养电子商务学生时,应变压力为动力,化困境为机遇,多平台、多渠道、多方位地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IT+营销”背景的应用复合型人才或“IT+营销+管理”型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电商人在线
[2]职友集
[3]张梁平.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困境引发的职业人才培养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04
[4]艾瑞咨询在线.cn
[5]王新庄等.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篇9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营销;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2-0000-03
Market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System Reconstruction Study Based on Systematic Work Process
Zhou Cuijian
(Guangdong Huizhou Commercial School,Huizhou516003,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by systematic work process model,the marketing staff in the analysis based on the status of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to break the disciplinary system,knowledge systems framework,making disruptive reform,the formation of different fields of study,to supermarkets and other nine products or marketing services marketing as a carrier for the courses,each course in the four categories of training are repeated in 8-10 items 15 typical tasks.Fiction text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new marketing professional curriculum,and teaching methods,learning methods,support systems,teaching tools for the design.
Keywords:Systematic work process;Marketing;Curriculum
所谓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1]。有效的教学离不开有效的课程设计,有效的课程设计离不开有效的课程体系设计,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附焉”,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大前提,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依据。设计课程体系目前较为前沿的是我国姜大源教授提出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姜教授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基础上,加以吸收和创新。2011年6月11日至6月12日上午,高等院校工作过程系统化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研讨会暨全国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隆重召开。意味着职业教育领域包括中高职在营销专业课程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重构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思路
(一)体系的选择
打破学科体系、知识体系的框架,做颠覆性改革。根据前期与企业的共同调研,分析相关岗位职业群,归纳典型工作任务,形成不同的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相当于课程,每个学习领域里设计若干个典型的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相当于一个学习单元。
(二)要素的选择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到底须具备哪些要素?笔者认为课程体系包含这几个方面的要素:课程名称、课程时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学做”一体化环境。具体的表现形式有:《专业建设方案》(包括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建设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专业建设保障措施、效果评价等),《学习领域设置一览表》、《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描述》、《课程单元设置汇总表》、《课程考核方案》等。
(三)结构的选择
过去在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为主导的课程体系里,常用的结构可以归结为混沌结构化。混沌结构化也称为任意结构化或随机结构化。这是一种开放式的、根据知识需要随机组合的一种结构[2]。
重构后的课程体系其实施性教学计划按工作过程系统化思路,一方面要考虑以工作过程进向序列原则,另一方面要考虑重构后的学习领域之间、学习情境之间有系统化逻辑关系原则。重构后的课程体系可参照姜大源教授总结出课程体系的结构:第一大类课程结构连续一线性结构化形式,包括阶梯式课程、螺旋式课程。第二大类课程结构非连续一同心圆结构化形式。这种结构化课程也称为主题一同心圆结构化或项目或过程型结构化课程,包括非连续性和主题化这二大维度[3]。
重构后的课程体系是以某些主题或某些项目为载体,分层由里及外一圈圈往外扩散基本、中级、高级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知识、技能、方法、素养,这种结构更多的是体现主题一同心圆结构化或项目或过程型结构化。混沌结构化为一堆零散的知识,而主题一同心圆结构化或项目或过程型结构化则真正构建“系统观”和“整体感”。
二、职业教育领域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下面我们比较两张表。表一节选自广东惠州商业学校营销专业中专生三年学制实施性教学计划。表二节选自岳阳市湘北女子职业学校营销专业中专生三年制实施性教学计划。
表一
第二平台课程 专业基础模块
10 市场营销
11 市场调查与预测
12 经济法
13 基础会计
14 管理学基础
第三平台课程 专业模块
15 推销实训
16 采购管理
17 物流配送
18 商品学
19 超市营销实务
20 网络营销
21 商务谈判
22 连锁店长实务
23 汽车营销
24 房地产营销
25 广告实务
26 店长综合实务(营销策划模块、公共关系模块)
27 创业教育
表二
必修专业课 市场营销学
商品学
财经应用文
消费心理学
营销基础
营销师考证
推销与谈判
营销策划
市场分析
物流基础
物流员考证
电子商务
基础会计
广告学
网络营销
公共关系学
通过分析广东省惠州商业学校营销专业和岳阳市湘北女子职业学校营销专业这两份实施性教学计划,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共性,一定程度反映我国目前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些现状和弊端。
现状一:课程体系仍然是学科体系、知识体系为主线,课程设置仍未能突破学科框架。
在这两所不同的学校的营销专业教学,均按三个平台开展教学。在第一平台的课程里,设置了德育、语、数、英、计算机、礼仪、体育、音乐等通识性课程,在第二平台里,主要是专业课程,也根据专业和社会需求,开设了专业基础模块包括《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经济法》、《基础会计》、《管理学基础》,专业模块课包括《商品学》、《推销实训》、《采购管理》、《物流配送》、《超市营销实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商务谈判》、《连锁店长实务》、《汽车营销》、《房地产营销》、《广告实务》、《营销策划》、《公共关系》等。为了拓展学生的其他能力,在第二学年一年可选修第三平台的其中一个模块课程。这种课程体系正是所谓的“大而全”,貌似涉猎广泛,给出的一大堆知识,但学生无法建立起一个整体的概念、融合的概念,也就无法运用一大堆支离破碎的知识来解决工作当中面临的一个又一个综合、复杂的问题,也无法实现岗位迁移能力。
现状二:课程目标定位重知识和技能目标,轻方法和素养目标。
原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课程传授的是陈述性知识,目标定位可能更多关注的是知识和技能的本身,而忽略如何立足于行动体系,应用知识,利用所掌握的陈述性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重构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传授的是过程性知识,重经验、策略,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置,明确列示德育目标或素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职业素养。
三、惠州商业学校营销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设计
(一)课程体系重构思路
专业教师与校企业合作企业、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等组成课程重构团队,在前期充满调研的基础上,分析营销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将原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模块18门课程整合成10个学习领域。
1.岗位及岗位群分析
做市场营销有几大对应岗位群:市场研究、市场策划分析、市场调查、市场营销全过程操作(售前、售中、售后)、销售。
岗位从低到高,分基层、中层、高层依次为普通营销岗位或客服岗位、营销主管(店长)岗位、营销经理或区域经理岗位、营销总监岗位。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工作任务由简入深,可以实现分层教学。
2.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营销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按营销4P’S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思路可以归纳为4类15项:销售产品(分为产品介绍、产品包装与陈列、礼仪与沟通);设计价格(分为定价、计费);寻找渠道(分为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签订、物流与配送、进出库管理);策划促销(分为广告设计、营销策划、推销实训、售后服务、危机处理)。
整合思路以不同产品或服务的营销为载体、为课程,每门课程里均反复训练4类15项中8-10项典型工作任务,每项作任务至少被重复3次以上。
(二)课程体系框架设计
第一:基础支持领域。支持工作过程系统化其他专业课程,为顺畅开展工作过程系统化,需要学生具备一些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支撑,因此开设《营销学》、《管理学基础》、《会计学基础》作基础支持。
第二:专业学习领域。以不同产品或服务的营销为载体设置如下学习领域:超市营销、汽车营销、鲜花礼仪营销、电信产品营销、电器营销、房地产营销、建材营销、网络营销、酒店旅游营销。
第三:综合学习领域。第三学年第五学期开设经理实务或店长实务专业实训课,创设综合实训场景和情境8个,综合4类14项工作任务强化训练。
课程体系设计以图表示:
序号 学习领域 学习情境(包含原课程内容)
1 基础知识领域 《营销学》、《管理学基础》、《会计学基础》
2 专
业
知
识
领
域 超市营销 产品介绍、产品包装与陈列、定价与计费、点钞与收银、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签订、物流与配送、进出库管理、POP广告设计、营销策划、沙盘模拟、危机处理
3 汽车营销 产品介绍、礼仪与沟通、计费、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签订、进出库管理、营销策划、推销实训、售后服务、危机处理
4 鲜花礼仪营销 产品介绍、产品包装与陈列、礼仪与沟通、计费、市场调查、物流与配送、广告设计、营销策划、推销实训、售后服务
5 电信产品营销 产品介绍、产品包装与陈列、礼仪与沟通、定价、计费、市场调查、进出库管理、广告设计、营销策划、推销实训、危机处理
6 电器营销 产品介绍、产品包装与陈列、礼仪与沟通、定价、计费、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签订、物流与配送、进出库管理、广告设计、营销策划、推销实训、危机处理
7 房地产营销 产品介绍、产品包装与陈列、礼仪与沟通、定价、计费、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签订、广告设计、营销策划、推销实训、危机处理
8 建材营销 产品介绍、产品包装与陈列、礼仪与沟通、定价、计费、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签订、物流与配送、进出库管理、广告设计、营销策划、推销实训、危机处理
9 网络营销 在线产品介绍、在线产品包装与展示、定价、计费、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签订、物流与配送、进出库管理、广告设计、营销策划
10 酒店旅游营销 产品介绍、产品包装与展示、礼仪与沟通、定价、计费、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签订、广告设计、营销策划、推销实训、危机处理
11 综合学习领域 经理实务或店长实务专业实训,综合实训场景和情境8个
(三)课程体系教法与学法设计
1.教法
主要是在工作过程系统化思路下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案例解析教学法、计算讲练强化训练法、纠错法等。
2.学法
行动学习法、团队合作法、项目作业法、团队作业法、模拟表演法、分组竞争法等。
(四)课程体系支持系统设计
1.班级组织模式
班级实行模拟公司运营模式,班长为总经理,分组为公司内设不同的部门或分组为不同的公司,班级文化按企业文化建设。班级创设公司场景和情境。
2.教室环境设计
设计一体系课室,无线网络进班级,教室营造公司文化。
3.教学工具
教材内容打破学科体系,重新整合,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境,整合教材内容,教学工具有《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描述》、校本化教材、实训设施设备。
4.考证
除了考原有的高级营销员资格证之外,还可以推荐考电子产品装配工、助理房地产经纪师、驾驶证、美容师、营养师等技能证书。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高教研究,2009,4
篇10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站数量越来越多,对网络编辑岗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但适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网络编辑人才缺乏。本文以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网络编辑》课程为例,探索以“课证融合”的方式培养高技能应用型网络编辑人才,也为其他院校的课证融合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2005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网络编辑员作为一个新兴职业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早期的网络编辑岗位从业人员主要来自传统的新闻、广播专业。2015年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中国网站总数为357万个。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站数量越来越多,对网络编辑岗位的需求急剧增加,企业对网络编辑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新闻、广播专业越来越难以为企业提供所需的高技能应用型网络编辑人才。《网络编辑》是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网络编辑》课程以就业为向导,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助理网络编辑师标准为考核依据的“课证融合”模式培养高技能应用型网络编辑人才。
1、课程目标
《网络编辑》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网页制作、网店美工、网络营销、SEO搜索引擎等专业前导课程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向导,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助理网络编辑师标准为考核依据的“课证融合”模式培养学生在网络编辑岗位工作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网络信息编辑与能力。课程结束后学生可选择参加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助理网络编辑师的考证。
2、课程设计思路
《网络编辑》课程按网络编辑岗位在职业成长过程中从事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经分析提炼设计学习情境,将学习情境进行教学设计和转化,完成由简单到复杂的项目任务的递进设计。培养学生在网络营销岗位工作过程中要用到的网络信息编辑与能力。使学生了解网络编辑工作的一般规律,掌握网络信息编辑的综合技能。
3、教学目标
3.1职业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网络编辑工作的一般规律,掌握网络信息编辑的综合技能,能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及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互联网网站内容建设。
3.2职业知识目标1)了解网站编辑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网站编辑工作的特点和职业要求。2)掌握对不同网站信息的筛选与归类。3)掌握稿件分类、稿件修改、稿件标题制作、稿件内容提要撰写、超链接设置等网站文稿的编辑加工方面的技能。4)掌握以网站内容建设为中心决定网站网页设计方向的理念。5)能根据企业需求,组织并实施网站调查,设计调查问卷,撰写调查报告;能根据企业的品牌和产品,选择合适的网站论坛,撰写并发表帖文;能创建网络博客,撰写专业博文,为企业的网络营销服务;能够下载和安装即时通讯工具软件并熟练掌握其使用;能够撰写网站时评;能够撰写和的软文。6)了解网站专题的特点及分类,理解网站专题策划的原则,掌握网站专题选题、材料组织、专题栏目的设置方法,网站专题的版式设计和风格设计方法。
3.3综合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站在互联网网站的总体发展目标高度进行网站内容建设的综合素质。所以重中之重就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敬业精神。
4、教学内容设计
5、教学实施设计
5.1培养学习兴趣与协作精神通过演示一些生动的范例,让学生对要完成的任务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对知识结构有个概括性把握,对学习方法也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利用协作性的小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使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小组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小组的成员在探究尝试中各有所长,其知识和技能可以互补,通过这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5.2强调体验实践每一个项目都是网络编辑的一次实践操练,体现着教学目标的实现。随着教学的深入,必须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探索,引导学生提出与学习过程或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通过知识点的展开或操作实践使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而自主或协作的完成任务。
5.3定期做好归纳小结网络编辑的教学,内容比较零散,如果不及时进行归纳小结,学生则难以形成完整、清晰的框架,教学中要注意定期总结。归纳可以针对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章节,甚至可以是多个章节一起进行。归纳小结的形式可以由学生进行项目汇报。
6、考核方法
《网络编辑》课程核评价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助理网络编辑师标准为依据,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学生实践操作与知识点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考核。
参考文献
[1]刘秀芹.关于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网络编辑的几点思考[J].中国商贸.2013
[2]张爽.高职网络信息采集课程教学设计[J].辽宁警专学报.2013
[3]高澜.高职网络编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科技与出版.201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