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社会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5: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与社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与社会

篇1

【关键词】 制度 有序 经济社会

1. 信任与制度

我们为什么需要信任?这是我们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而这本书一开始就强调了信任的重要性,人类的相互交往基于信任。我很赞同这一观点。信任是人类行为的基础,就如合作。书中说“囚徒困境”告诉了我们合作的优势,只有合作才能够获取最好的选择。但是合作必须给予一定的基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来源于合作双方间的信任。那么信任与制度有什么关系呢?我总结了一个推导过程:信任+秩序+规则=制度。信任需要一个有序的外在环境,而这种秩序的维持就需要规则,通过这种规则禁止不可预见性和机会主义的行为,从而使社会成员能够产生信任。而这样的规则就是“制度”。人的认知产生于他对事物信息的获取,在一个有“制度”维持的秩序当中,我们可以公平、公正、公开地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因此我们会对自己所处的秩序产生信任,从而决定行为。由于在制度之下的社会拥有系统性、非随机性的特点,一切的行为就会变得可预期,我们对其他人的行为就会感觉到信任。

其实,在人们认知中常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制度限制了人类的行为。我并不这么认为,制度是一种导向,明确我们的行为。倘若我们需要在社会当中获得自由,只有依靠制度维护人的自由权利,才能提供一个“人人自由”外在环境。当然,这样的制度也会警示我们,哪些是我们的自由,在我们获取自由的同时不可以侵犯他人的自由,以实现制度中“各人平等”的优势。而最为明显的误解就存在于“法治”。人们在提及法治与德治的时候,总会把“制约性太强”归为法治的缺陷。然而理性的公民应该清楚,没有法治的维护,社会不可能井然有序。

2. 制度经济学的特点

制度经济学首先从分析人类的行为入手,基于人类追求的价值角度告诉我们制度的重要性。然后再分析这些制度对系统和社会秩序影响,尤其是经济社会。看了本书对“制度经济学”的界定,我尝试地归纳了这一概念的优势,总结了在制度运行下经济社会特点的三个关键词:有序、双向、黏合。

“有序”上述在说明“信任与制度”的时候已经有所提及,而下面我想说说这个“有序”带来的好处。这本书强调的是新的制度经济学,而“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本书第七章提到:“交易费用是由信息搜索和成本构成,其中包括谈判、缔约、监督履约情况、处理违约行为等活动所费的成本。” 我们说过信息的获取会决定人的行为,交易也是如此。我们在进行一次交易的时候,双方拥有的信息会决定这一次交易费用的多少,因为这些信息会影响交易中的各项行为。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交易也是冒风险的,因而交易也有代价。而在制度经营下的经济社会,降低了这种市场的不确定性,在“有序”的情况下会更好地促进交易,减少交易费用的支出。

“双向”是另外的一个重要特点,经济学与制度的关系不是单向的,它既关心制度对经济的影响,也关心制度在经验影响下的发展。 很多的理论在研究的时候只会侧重一个方向的发展,或者说只侧重这一因素对经济的影响。而事实上,事物是相互作用的,不是单一的。要全面理解或者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必须探讨出双方的相互作用。我们在分析制度对经济影响的同时,必须注意到经济的发展与变化也会影响制度的设置,因而存在着制度的变迁。

“黏合”亦是一个重要的特点。制度构成了造就和界定一个社会的“社会黏结剂”。 一个共同体基于相似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拥有凝聚的能力,并使我们在制度的框架下行动。我们时常会问自己:“我们需要什么?这些东西会带来什么?”制度经济学给予的答案是:我们需要自由、公正和平等,而它们会带来安全、和平和繁荣,但这需要制度的维持。由于我们拥有相似的需求与期望,倘若制度会带来我们所需要的,成员就会黏结在一起。同时,由于价值观的交叉,个人可以跨越多个共同体,制度亦会跨越多个共同体,这样就会带来共同体的开放与流动。

3. 制度经济学的启示

在现今社会,贸易摩擦和纷争是主要的国家间矛盾之一,在全球化影响如此深远的今天,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就WTO的设置及其规定的原则与制度而言,我觉得是制度经济学践行的典范。抛开这些制度的具体执行而言,其制度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及参考依据。WTO的六大原则是:互惠、透明度、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经济发展、非歧视原则,这很好地体现了制度经济学所要求的规范。在WTO的模式下运作,商品、资本、劳务等因素能够在一个既定的公平框架下自由流动,各行为体的投资、输入输出行为都是可预期的,不存在倾销,不存在贸易保护,有具体的制度禁止此类的机会主义行为。如果我们可以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制度下,经营国际经济秩序,必定能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带动国家间的信任,造就我们期望的安全、和平和繁荣。但倘若存在干预主义的行为体,这样的制度权威性就会不足,而且执行力度也会不够强硬,即不能体现这种制度的优势。而现今的WTO框架中,就是存在着这样的行为倾向,此外其框架涉及范围不够广,所以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

因此,制度经济学的启示告诉我们不是要有制度,而是要有完善的制度维持市场机制的运作,而且要有足够的执行力度确保制度的运行。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依靠制度的保障,而经济社会亦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备现有的制度。因此制度经济学的启示其实很重要,书中经常提及“硬件”与“软件”,人们时常忽视“软件”的建设,但我认为这两者同样的重要。

总结

在本书当中,制度可以说是一种基础,在经济社会当中更是良好运行的最理想保证。降低交易费用、明确产权、公共政策制定等各种行为,无不体现制度的价值。在这种共同体内所有成员的共同契约下,必定会对共同体的进一步发展带来裨益。、在经济社会当中,机会主义的行为罔顾制度,僭越制度的框架。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行为者需要制度的维持,那么自身就必须遵守这一制度。在经济社会当中,存在很多复杂的情况,如果我们把每一次交易都当作一场博弈,那么必定会消耗更多的交易成本。如果双方都可以在透明、公正的制度下进行交易,所得到的必定比相互猜忌的要多。就是说制度的遵守不只是一方的努力,而是各方的参与,才能实现制度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制度与公共政策》[M].商务印书馆,2003.

篇2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经济发展 良性互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财富极其丰富,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任务。和谐社会,最核心的问题是人和社会以及人和自然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目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既处在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又处在一个各种矛盾开始凸显的转型时期。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GDP总量增长了10倍,年平均发展速度为9.4%,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是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GDP和收入水平尚有很大差距,现有经济发展能力与水平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不相适应,社会上还存在因为经济原因导致的诸多不和谐现象。比如,卫生经费、教育经费、环境保护经费等支出太少的根本原因就是经济没有发展上去;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劳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也消耗和浪费了大量能源资源,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同时,社会上已经出现的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如城乡、地区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均、违法征地、拆迁等,如果不立即加以重视和解决,将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阻力,甚至威胁着我国的改革稳定大局以及发展成果的取得和享有。因此,厘清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建立二者的协调互动机制,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件关系改革兴衰成败的头等大事。

二、经济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表明,物质财富的匮乏以及因此导致的生活贫困,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反过来讲,一个物质财富极其贫乏的社会,我们很难奢望其是一个和谐相处的社会。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的,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要实现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充满活力而又稳定有序的社会。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发展既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物质基础来源于经济发展,离开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就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要防止因强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忽视了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的发展规律,经济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有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健康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经济全面、健康、持续的发展,才能使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构建。这也正是恩格斯所说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首先就是要“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实的物质生活”。经济增长不仅奠定了和谐社会必要的物质基础,还提升人们的道德观念,这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社会基础。和谐社会的构建人人有责,取决于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每个公民都应自觉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积极践行基本道德规范,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要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必须转换传统经济发展观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地区、城乡、内外、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五个方面,促进经济全面、持续发展。在主要政策上,必须认真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在此基础上,大力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要大幅度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力争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社会增加值,来缓解和解决我国经济增长目标与资源环境条件严重不协调的问题。

三、和谐社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上,但不意味着社会和谐完全依赖于经济的发展。一些物质财富已经极为丰富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以及西亚石油输出国国内的混乱局面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典型例证。因此,诸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就能够实现社会和谐,或者说必须等到足够发展时才能构建和谐社会等观点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经济发展只是为和谐创造条件,但不等于甚至不意味着社会和谐。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我国来说,不仅要把和谐社会理解为追求的社会理想,而且要认识到它同时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要通过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机制推动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目标发生改变,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这客观上要求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较大发展,但是,诸如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区域发展失衡、环境污染严重、就业难等问题严重威胁、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中的不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愉快地创造和生活,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谐社会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有针对性地构建社会各个层面的和谐,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具体来说,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大力促进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就业结构等方面的改革,协调各方利益,减少摩擦,增强社会凝聚力,以此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发展,从而实现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四、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关系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速发展经济过程中,在综合平衡、协调各种矛盾同时,应重点解决当前矛盾最为突出、影响最大问题,具体讲,我们必须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过去我们一直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使得不少利益群体为了整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牺牲或让步,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重新定位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十七大”做出了重大战略思想调整,即将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过渡到“效率、公平统筹兼顾”的阶段。可以说,这种调整是党和政府及时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潮流,满足人民群众改革呼声的战略性举措,必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产生重大积极影响。人的发展和人类福利才是目的,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就是公平与公正。因此,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必须协调、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公平、公正地对待各种合理的诉求,尤其要使弱势群体受到保护,并有机会享受更多的社会福利。

第二,缩小收入差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落脚点在于使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进步成果。分配公平催人奋进,拼搏向上,分配不公则可能引起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针对当前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趋势,必须采取措施均衡利益分配。具体讲:首先,加大政府调节力度,以社会公平作为政策导向,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各项方针政策的着眼点,正确兼顾社会不同群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大政府调节再分配的政策力度,合理调整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尤其注意农村和城市弱势群体的利益,使他们能够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其次,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网,加强立法保障,使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化、规范化,让所有城乡居民都成为保障的对象,努力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特别关注低收入群体、困难群体的生活和生产,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实惠。

第三,积极解决“三农”问题。由于受地域条件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三农”问题在我国一直较为突出,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的郊区镇、村逐步被划入城市市区管理,农民变为市民,一些人正逐渐变为城市贫民,使得“三农”问题更趋复杂。我国的农民占人口的绝大部分,因此,农民的增收,农村的发展最终决定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效,必须予以重视。笔者认为,对于当前因为城市扩张而引发的新型“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就在于正确认识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实现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协调,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城市化,适当控制城市化进程与规模,防止失地农民规模进一步扩大。而解决传统的“三农”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目前实际情况决定了其不能一蹴而就,应对之综合分析,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分阶段采取措施予以缓解和解决,尤其要重视当前较为突出的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拖欠工资、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等问题。

第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尽管过去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是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自然生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可以说,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相当部分是通过透支生态环境取得的,如不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人与自然资源的紧张关系,经济的发展必定是有限度并要为之付出惨痛代价。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协调。实践中,各级政府要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与要求,纳入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规划中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规范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法规、评价指标以及技术措施等,最终建立一条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的经济发展道路。

第五,转变政府职能。受传统全能型政府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对经济社会干预过多,严重制约了社会、市场主体的创新性,抑制了改革发展的动力。当前,必须积极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政府在继续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同时,加大对第三部门的培育力度,发挥各种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实行有步骤的职能转移和职能委托,减少政府对市场机制、微观主体的直接干预,创造一个有利于各个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环境。只有充分调动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才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和消除各种障碍,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谢龙主编: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5.03

[3]陆学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载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版),2004.06

[4]顾光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载于上海经济研究,2004.11

篇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come the hot topic that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faces that how to deal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s highly dependent on energy consumption, how to span the bottleneck constraints of resources and energy, aiming at response to global warming. The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 has consensus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has become a new trend in the world.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 can promote low carbon and no carbonization of social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activities, fo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conomic model. So,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w carbon economy and China's construction of two type society.

关键词: 两型社会;低碳经济;建设;研究

Key words: two type social;low carbon economy;construction;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165-02

1 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的涵义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是由英国率先提出的,旨在避免灾害性的气候变暖的问题,但是,英国并没有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尚无统一的认识。

主流的看法认为:低碳经济基本内涵和外延可以表述为: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可见,低碳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核心内容是对低碳产品、低碳技术和低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本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由此可见,低碳经济的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是要寻求全球水平、长时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2 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是紧密相连,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

2.1 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的区别 两型社会主要侧重于一种社会新形态,其着眼点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相互之间的关系。两型社会的主要追求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类社会和谐,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的发展。两型社会建设是为了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这两个目标,它具体要求:人类在建设经济社会的时候,既要尊重自然规律,又要考虑到环境的承受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注意资源节约,提倡资源循环使用,千方百计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

低碳经济则专门指的是一种经济形态,是欧美发达国家针对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一个关于经济发展模式的新概念。低碳经济的目标是要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关注的是解决全球气候问题,强调人们在各项活动中节能减排,尤其是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尽量减少CO2的排放,减轻温室效应,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状况。

2.2 两型社会与低碳经济的相同点 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低碳经济,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而发展低碳经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抓手和主要着力点,是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上,两型社会是对可持续发展社会形态的描述,而低碳经济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本质的经济模式。要建设两型社会必须抓住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而低碳经济就是体现可持续发展本质的经济模式,因此,它必然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抓手和突破口。

第一,两者提出的终极目标相同,最终都是为了建设生态文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两者的具体要求相同。两者都要求节约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都要求人类活动保护生态,减少CO2的排放,减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温室效应,实现环境友好,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第三,两者都呼吁通过全体人类的共同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方方面面的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经济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和经济概念理论,而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综合性问题,强调要引导公众反思那些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消费方式,从而充分呼吁全社会方方面面经过共同努力,共同节能减排,共同承担起保护生态的社会责任,从而才能够奏效。因此,两者都呼吁通过全体人类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3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两型社会

3.1 确立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建设两型社会应明确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建设两型社会的重大战略,在加快工业化同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跨越发展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要科学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规划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把低碳经济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从前瞻、长远和全局的角度,确定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各行业和企业的低碳经济实践活动提供依据和方向。

3.2 加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力度,构建低碳产业支撑体系 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形成两型社会的生产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要积极发展高端高效产业,降低经济发展对传统工业增长尤其是高耗能行业的过度依赖。要注重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要注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及环保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加快发展信息、金融、保险以及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商务服务行业,促进服务业行业结构优化。

积极发展文化、体育健身、旅游、教育培训、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推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制、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的发展。

3.3 加快低碳技术开发与应用 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保障是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目前世界有关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技术还没有取得突破,但一些实用技术已具雏形。加大对低碳技术的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加强低碳技术及产品的推广应用。推广一批先进成熟适用的低碳技术及产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特别注意降低低碳技术的使用成本,减少技术推广的阻碍。积极引进国外已有的成熟的低碳技术,鼓励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3.4 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改革上要有突破 发达的公共交通、通信及其他各项基础设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可以缩短城市之间的距离,促进各城市的专业化分工。在全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下,还应该关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成果,从而增进社会稳定,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4 结束语

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中国走低碳之路既是促进国内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低碳经济,可促使人类摆正与自然的关系,自觉尊重和维护自然,保持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推动人类的文明进程从工业文明发展为生态文明,由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与两型社会的要求相契合。

参考文献:

[1]王鹏.对“两型社会”内涵的再思考[J].北方经济,2009(02).

[2]李志英,陈江美.低碳社区建设路径与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0(21).

篇4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路径选择 可持续发展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新成果的广泛应用,人类拥有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这种传统经济模式以消耗自然资源为基础,与环境冲突的世界范围内出现。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标志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生态学时代”的开始。生态学科的开启不仅仅是向人类控制自然和管理自然发出的一声警告,还是与内涵更为丰富的环境保护文化变革、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相联系的一种生存状态的反思。到了90年代,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在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于是人们模仿自然生态系统,试图按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催生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K・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循环经济的提出启发了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国际经济研究,拓宽了20世纪8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所谓循环经济,指以生态学规律为指导,通过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形成互利共生的循环网络,实现物质能量流的闭合式循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质的产生和排放,实现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它实质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和日趋脆弱的生态环境。也就是说,循环经济不但要求人们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新思维,而且要求在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领域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新的经济规范和行为规则,追求自然的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社会的生态化,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减量化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自然资源,减少排放和自然的开发度,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压力和对垃圾处理的压力;再利用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再循环属于输出端的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不仅要求在企业层面上循环生产,而且应当在宏观层面上通过国民经济重新核算、调整发展战略、重新构建制度组织创新体系,把经济发展调整到与生态系统相适应,维系地球生态的永续不衰。

二、循环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5年我国GDP增长10.2%,经济列车一路呼啸高速驶入2006经济年度。当我们庆幸于高速发展经济时,下面的三组数据的对比却值得我们深思:我国的经济快车能持续多久?①国际上称为直接关系人类基本生存的四大资源―耕地、淡水、森林和草地,我国人均占有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6和1/3。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②我们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远快于其再生的速度。每单位GDP我国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法国和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12种主要原料的物耗比发达国家高出5倍~10倍。③每年我国生产工业固体废弃物7.8亿吨,排放污水800多亿吨,生活垃圾超过10亿吨,工业废气排放11亿标准立方米,二氧化硫超过2000万吨,工业废水超过400亿吨。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到1%,62%的城市SO2年平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超过三级标准,水体污染严重。由于滥垦滥伐、超载放牧,使我国土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不少地区耕地退化超过40%,草地退化超过50%。

有学者设定污染(从健康角度)、森林退化、水土流失和其他损害的货币成本在GNP的8.5%―10%之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中国经济实际上增长的GNP正被用于补偿自然环境的破坏和人类健康的损害。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经济形式下经济增长模式,那么必然会延缓甚至阻碍我国的现代化步伐。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先进性、科学性赋予它旺盛的生命力,可以使经济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由此可见,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经验借鉴

20世纪70年代,循环经济的思想以末端治理为主,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微观企业试点到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的新型工厂―科技工业园区,进入了第三阶段―21世纪宏观经济立法阶段,进而实现生产的全过程管理。目前,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企业内部的循环发展。成功地将3R原则发展成为与化学工业实际相结合的3R 制造法,以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目标的美国杜邦化学公司模式。二是把不同的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联结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代谢生态链关系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一个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在自身循环利用的同时,通过贸易方式成为另一企业的能源和原料的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模式。三是从社会整体循环的角度大力发展旧物调剂和资源回收产业,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环路的德国双轨制回收系统(DSD)模式。

总结以上三种模式的发展的共同点:政府的主导,全民参与。①建立高效的管理监督机构。在日本、德国等国家,政府对产生废弃物的企业和个人征收废弃物处理费用,集中起来设立专项基金,补贴给处理废弃物的企业。②立法。德国是欧洲国家中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它的循环经济系统正变得越来越成熟,德国的《废弃物处理法》最早制定于1972年。在主要领域的一系列实践后,1996年德国提出了新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把废弃物处理提高到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高度并建立了系统配套的法律体系。③建立参与的长效机制。企业和消费者主动承担回收废弃物的责任。在日本,消费者必须为废弃家电的回收利用承担部分费用费用标准为空调3500日元、电视机2700日元、冰箱4600日元、洗衣机2400日元。在汽车行业,日本厂家要每辆车承担20000日元的回收处理费。

四、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及生态路径选择

针对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以及经济需要快速发展的现实需求的基本国情,我国在实施循环经济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对工矿企业废物的综合利用,从末端治理思想出发,通过回收利用达到节约资源、治理污染的目的。进入90年代,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源头治理的思想,污染控制逐步由单纯的末端治理向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转移,以循环经济为指导的清洁生产得到发展。从1999开始,国家环保总局就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作为提高区域环境质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和环境双赢的重要举措。在近10年企业层面清洁生产推广的基础上,我国循环经济的实施起步于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目前,已建和拟建的有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6个国家级生态工业园,辽宁省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和贵阳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正有序地进行。此外,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等也正在开展不同规模和类型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

发展循环经济的生态路径选择的建议:

第一,加强政府行政推动力度。设立相应的管理监督机构,加强对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加标生态标志,实现许可证贸易等加快企业建立循环经济生产体统;各级政府要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各级政府应把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效列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第二,加大制度供给。①制定并实施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规章,使得对职能部门有法可依,对企业生产改造、资本运作有所规范。②制定并实施鼓励的财政税收政策。对实施循环经济的单位给予奖励和支持;通过实施相应财政税收政策,帮助企业企业建立循环经济生产体统;大力支持和鼓励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创新。③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倾斜措施。对于各级政府部门的专项资金适当的向实施循环经济的企业提供倾斜,同时对于土地、水电等资源也予以优先考虑。④引导民间资本向环保产业投入。

第三,建立全民共建的长效机制。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需要政府、法人主体、公民全力参与和共同的努力。要将发展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经济、教育等工作中去,使循环经济发展由政府推动转变为企业、政府和公众的共建的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艾尔斯:转折点―增长范式的终结.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版,P93~94、P240

[2]冯之浚:循环经济的范式研究.中国软科学,2006(8)

[3]朱迪・丽丝:自然资源―分配、经济学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2版,P8

篇5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可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 企业竞争力

近年来,以欧美发达国家为首的许多政府、非政府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状况极为关注。本文就当前在我国推广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意义进行探讨,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对国家和企业自身的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

企业社会责任对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社会的科学发展应紧密地围绕着两条基础主线: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之间各子系统和要素之间要处于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状态。

那么,企业提高社会责任表现的水平,对于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何贡献呢?结合当今国际企业社会责任学术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可以认为,企业社会责任至少对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两方面的作用。

(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纵观西方国家的工业发展史,不看重绿色GDP的增长、不注重资源开发与技术创新、不注重环境保护和治理,付出的代价是非常大的。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紧缺的国家,因此,企业在追求赢利、提高利润的同时,应站在全局立场上,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关注节约资源,切实承担其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意味着企业会采取环境保护政策,采用各种方式开发、改造节能、节材、环保项目,把企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资源尽可能地进行再回收和再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从2005年至今,我国各界要求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呼声不断。从拖欠工资到特大矿难事故,这一切问题显示出,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当前要实现政府极力倡导的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就必须要解决。企业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和表现水平,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对于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1.通过企业自身的管理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企业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满意状况牵涉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稳定。社会责任型企业会重视人的价值,以人为本,激发人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切实保障员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从而使企业员工队伍保持和谐稳定,避免了劳资冲突,从而对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2.通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实现对社会各方面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发展。双赢互利是和谐社会的要旨,同样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意味着企业会以诚信的方式经营,公平竞争,这样就会为企业界带来一股清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意味着企业不会为牟取利润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可避免社会矛盾的引发;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意味着企业会关注社区、环境的状况,这使企业体现了社会公民的职责。

3.赞助教育、文化等公共事业的建设以帮助弱势群体。教育、文化等公共事业的建设,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极为重要。目前我国的人均GDP还很低,国家对教育、文化等公共事业的投资能力有限,企业在公共事业方面的社会责任投资,可以提高国家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从而提高全民身心素质和文化素养。企业进行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可在帮助残障人群、孤儿、孤寡老人、贫困者等方面,发挥特殊的作用。

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可作为一种战略,创造出一种竞争优势,进而开发出一套独特的促进企业发展的工具。企业社会责任被看作一套广泛的政策、实践、计划,这些都被整合到整个企业的经营、供应链和决策过程,分布在企业从事商业活动的任何一个角落。企业社会责任渗透在企业经营的每一寸空间,它提供给企业一个进行战略管理的环境扫描的工具,帮助企业以动态的方式把握其优势与劣势,从而制定更具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

篇6

一、社会公平与经济法的关系

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调节经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保障国家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从经济法的产生来看,经济法是生产社会化与垄断出现后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而产生的。简而言之,国家干预经济产生经济法,经济法在个人本位到社会本位的转变中发展。经济法体现的不是单纯的私人意志,也不是单纯的国家意志,而是社会公共意志。经济法弘扬实质正义与公平,是团体社会中每个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因此,经济法保护的不是纯粹的私人利益,或建立在统治阶级意志基础上的国家利益,而是社会公共利益,是具有普遍的、公共性的利益。

而社会公共利益的核心正是社会公平,经济法所维护的社会公共利益是以社会公平为核心的,并且是经济领域内的社会公平。经济法追求实质公平,其不仅在经济机会上保证各主体平等,同时也具体到各主体差别中,要求结果相对公平。此外,经济法所维护的社会公平,不是一次性可以完成的,而是必须通过不断努力实践,在不断的纠偏、改正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从个别角度观察,看起来有可能是不公平、不平等的,但从整个社会利益体的角度来看则很可能有利于整体经济发展和社会良好秩序的形成。所以说,经济法所要实现的这种社会公平的本质特征是为社会整体所需,最大限度地体现着社会公共利益,是社会公共利益的核心。

二、经济法的功能――利益再分配

任何资源和产品的分配都是在一定的法律原则和规则的规范与约束下进行的,所有的社会分配关系均需法律的规范与调整。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的法律部门调整各自领域的特定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本质其实就是人们的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关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律实际上就是一种利益资源分配书。

分配可以分为初级分配和再分配两个层次。初级分配是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的分配,它是权利交易的结果,其产生完全出于自愿,它追求在形式上和程序上达到对权利关系(即利益分配)的公平合理;再分配是不平等主体之间的分配,是公权机关凭借其强制力进行的财产和利益的转移行为,这种分配由公权主体的强制行为而产生,不存在协商和合意,只存在财产和利益的强制性转移,确保分配结果最终的实质合理。

民商法在调整分配关系过程中起初次分配的作用。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主要靠民商法来规范,其对市场分配关系的调整,始终依靠市场价值规律进行。民商法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就是保障平等市场主体之间的自愿和平等,贯彻按贡献和价值进行分配的原则,以实现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效率目标和国民收入总量增长的最大化。民商法尊重契约自由的法律理念和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但在生产社会化以后,市场机制的缺陷和民商法的局限性逐步显露,它们的调节和调整即它们所进行的利益资源分配,已经解决不了社会效率和社会公平问题,它们所崇尚的个体效率和公平往往损害社会利益,它们注重的形式公平常常导致实质不公平。

由于调整领域的局限性和个人主义法律理念的限制,民商法对由于市场缺陷、政府缺陷以及社会体制缺陷等引起的宏观经济安全问题难以发挥作用。由于市场缺陷的存在,仅依靠民商法的分配不可能实现实质上的分配公平与正义,有时甚至适得其反,对个体公平过度追求有时会妨害社会公平,对形式公平的追求有时会导致实质不公平,宣扬机会公平其实并未解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问题。为弥补和纠正民商法在分配利益时可能造成损害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现象,有必要就民商法等法律调节的既存法律秩序进行适度调整,以实现利益分配的实质公平与正义。于是,经济法就伴随着生产社会化产生的民商法调整的缺陷与针对市场缺陷而产生的国家经济职能的转变产生了。经济法是规范国家经济调节的法律。国家调节应当是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的一种调节机制,是对市场调节的一种再调节。其是运用“国家之手”进行的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分配。

三、社会公平与经济法的再分配

由上述我们可以看出,经济法是为了保护以社会公平为核心的社会公共利益而产生的,同时经济法本身具有的再分配功能,对社会利益关系进行调整和再分配,其价值取向必定偏重于社会总体性效率和社会公平,因为这是经济法的题中之意。国家调节所作的分配乃是在市场调节所作的分配基础上,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即社会总体效率和社会公平而进行的再分配。

经济法所要实现的社会公平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机会公平:机会公平是指社会对行为主体在进入市场时赋予大致同等的权利和机会,其直接影响分配公平。2、分配公平:经济法赋予公平以更丰富的含义,对公平的关怀更趋实质,使其在经济生活中得以更有效地实现,亦使分配公平成为经济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3、发展公平:经济法作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兴法律现象,以这样的理论预设为前提:单一的市场调节机制不能保障经济运行的持续、公平、快速发展,而国家调节与市场调节可以同时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由此可见,经济法的立足点比传统法律更广、更宽、更远,其体现出来的发展理念也属于一种新型的、代表新经济发展趋势的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

19世纪末出现的生产社会化使得市场固有的三个缺陷显现出来,国家调节机制随之产生,国家经济职能也发生了转变,国家调节针对市场的三种缺陷分别采取了不同的调节方式,所以规范国家调节的经济法也相应地分为三个方面:在市场竞争领域,保障国家以强制干预方式排除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对于自由竞争的妨害产生了市场规制法;国家对经济的主动直接的调节产生了国家投资经营法;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予以指导、鼓励、帮助,进行引导促进,产生了国家宏观调控法。

市场规制法主要是通过国家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对市场竞争实行强制干预和管制,以排除市场障碍,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对经济繁荣的调节作用,维护和促进社会经济结构的运行协调、稳定和发展。

在自由市场经济阶段,投资经营活动基本上由市场主体自行决定。随着产业革命和社会市场经济阶段的到来,市场的唯利性突显,各经济部门、行业、产业、地区等之间的投资和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及社会对公共产品需求的扩大与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于是国家针对此矛盾进行经济上的干预,其采用宏观调控的方式,通过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鼓励、引导市场主体对这些领域进行投资经营,在运用宏观调控的方式也难奏效的时候,国家就不得不选择直接参与投资经营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国家通过对投资经营领域的进与退对既存利益进行再调节、再分配,同时国家投资经营行为本身也是一种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活动,国家利用由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组成的财政收入进行投资经营时,即完成了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所以,国家投资经营行为是一种利益的再分配活动,而国家投资经营法则确认、保障这种利益的再分配关系。

篇7

摘 要: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中,观念不同会导致文化上的差异。人的经济行为受着宗教思想的影响也会有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对原始丰裕经济、仪式经济和匮乏经济三个概念的解释,从现代经济人类学的角度来比较这三种经济模式存在的现实意义,并对其内在的联系作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原始;丰裕;仪式;消遣;经济

一、三种经济形式的概念

1.原始丰裕经济

在《乡土重建》中也提到过“丰裕经济”这个概念,它是跟“匮乏经济”相对应的。在这里我要提的是萨林斯关于新石器时代的“丰裕经济”,并非我们今天所讲的资本主义工业处境中的“丰裕经济”。①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经济的丰裕程度肯定是跟大量物质的满足程度成正比的。在一个丰裕的社会中,所有人的物质需求都应该能轻易得到满足。但是在狩猎采集者们生活的这样一个物资贫乏的社会,他们的“丰裕生活“显然不符合现代人的评审标准,但萨林斯仍然肯定了他们的丰裕,狩猎者可以摆脱市场稀缺性的桎梏,所以他们的经济目的与我们相比,更倾向于吃光用光,一身清爽。②

2.仪式经济

这是有关于宗教仪式的另一种独特的经济形式。田汝康先生在《芒市边民的摆》中通过对云南芒市那目寨的田野调查,向我们描述了傣族人的宗教仪式活动,尤其详细描述了“摆”对于摆夷人经济生活的重要影响。“摆”是傣族人所独有的一种重要的宗教仪式活动,它贯穿于傣族人的经济生活中,甚至与傣族人的整个生活都息息相关。可以说,傣族人的经济行为是靠“做摆”的信念来支撑的。

3.匮乏经济

在《乡土重建》中提到了“匮乏经济”。形容中国传统经济环境的特性之一是“匮乏经济”,这个概念跟工业环境的“丰裕经济”是相对应的。指出在这里所说的匮乏,并不单指生活程度的低下,而是偏重于经济结构的本质。匮乏经济不但是生活程度低,而且没有发展的机会,物质基础被限制了;在这种经济形式中所养成的基本态度是“知足”。③

二、不同经济形式的现实意义

1.“丰裕经济”下现代人的困惑与反思

狩猎采集者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使得现代人,尤其是带有强烈优越感的西方人对狩猎―采集经济提出了较低的评价。这种评价是用资产阶级的欲望与旧石器时代的工具这种不相称的标准,来贸然判定石器时代的人们生活于无望的境遇。今天许多的证据可以说明狩猎采集者活得没我们那么辛苦。他们每人每年白天睡觉的时间量要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社会。人们不努力工作,每人每天用于获取和备置食物的时间平均长度是4~5个小时。更重要的是,他们不连续工作,一旦人们获得了眼下足够的食物,就停止工作,留下充足的闲暇时间,而今天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据说,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类,每夜在饥饿中入睡。而在旧石器时代,这一比例可要小得多了,相比之下,这才是饥饿的时代。或许我们应该说饥饿人口总量相应并绝对地随文化进化而增长。

狩猎者们可以说是最原始的文化建构者。现代经济已经无孔不入地钻入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狩猎者们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的“丰裕经济”在于物质与精神的“双赢”,二者互为结果和条件。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也许很少有人会身体力行地去追求这种原始的生活方式。虽然他们的生计与其他社会的生产同样明确,但我们面对的是一种具有特定而有限目标的经济,我们每天努力工作、少吃、少睡也是为了给自己积累一定的财富,比如房子、车、或是去旅游等等。

2.“摆”在摆夷社区的社会功能

做摆平衡了摆夷社区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当一个社会贫富差距极大的时候,会引发很多的社会问题,比如偷窃、抢劫、杀人等。“摆”让摆夷人找到了一条消耗财物的途径,它让全村人甚至外村人共同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分享做摆人的劳动成果,平衡了人与人之间的妒忌、报复心理,是摆夷社区向着良性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一种经济行为总是与其宗教思想分不开的,做摆与经济的联系实则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做摆让我们看到了摆夷人契而不舍地追求平等的愿望。中国自奴隶社会开始就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在中国的历史上,商人一直是处在社会的最底层的,也因此,中国变成了一个担任公务员比商人拥有更多社会地位和更高利益的国家。在摆夷社区里,土司是拥有最高社会地位的人。在特殊节日或者收获季节,人们都要去朝贡他,一般人要亲眼见土司一面是何等的困难。但做摆却让人们有了平衡社会关系的机会,当摆夷做摆的时候,上至“日理万机”的土司,下至小贩走卒,都要前来向主人道贺。别人对于主人的尊敬,不是想从他那得到什么好处,更不是畏惧他的权利,他所得到的尊敬是人们对于社会本体的尊敬,这超出了人世间计算厉害的崇拜。

3.“匮乏经济”的现代表述

中国的自然环境使得农民被束缚在一亩三分地上,每天只能靠着在土地上刨食过日子。在农忙时期,短时间内要完成某项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这就要求在各地都要储备大量的劳力,但一到农闲时期,大量的劳动力闲下来,农田不但得报酬所费的劳力本身,而且还要担负培养和储备这些劳力的费用。土地所需的劳力应该是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而改变的,当农业工具有所应用势必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但在中国,这一切只能是一种恶性循环。在农忙时利用的劳动力,在农闲时就显出了多余,这么多过剩的劳力靠谁养活?他们势必得寻找另外的机会去出卖劳力,人多事少,大量劳动力的闲置使得劳力贬值,相比起农业工具的开发利用,人们更愿意雇用便宜的劳动力。这也可以说明在一个劳力充斥的环境中去讲节省劳力的技术,是件徒劳无功的事。不进步的技术限制了进步的技术,结果是技术的停顿,技术停顿和匮乏经济互为因果,一直维持了中国的几千年的社会。中国人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所提倡的这一套知足、安分、克己的价值观念也正是与传统的匮乏经济相配合的,共同维持着这个技术停顿,社会静止的局面。

三、三种经济形式的内在联系

匮乏经济跟丰裕经济、仪式经济不同的是,“匮乏经济”建立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基础上,它是一个很宏观的概念,与传统的中国经济环境想匹配。萨林斯的“丰裕经济”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直接结果,这种经济形式是狩猎采集者们的一种无意识行为,是人类学家在对石器时代人们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考量下总结出来的,在概念上,它更接近于“匮乏经济”,都是对一个社会的整体性描述。田汝康的“仪式经济”则是人有意识而产生的经济行为,它的直接受益者也是行为人,“仪式经济”是人有目的的行为参与,有一个完整的过程和其特定的社会功能。这三种经济形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无论是原始人,少数民族还是现代人,其经济行为都跟宗教思想有关,虽然生活在新石器时代的人们没有一套共同认知的思想和文化体系,也没有受过任何的高等教育,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的价值观,价值观念限制着个人在行为上的选择,大体上来说,人类的行为是被团体文化所决定的,相同的价值观让他们在行为上有着很强的一致性。

石器时代的人们把食物和水都看成是大家共有的,只要有需要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获取,对财产他们没有占有欲,因此他们得以生活在一个祥和的社会中。从“仪式经济”中可以看出摆夷人的宗教仪式活动受宗教思想的影响很深,他们所要的是一种永生的信仰和来世的希望。这种希望与信仰成为了一般人生活的目标,指示了一般人生活应有的态度。相比较“匮乏经济”而言,“丰裕经济”和“仪式经济”都是人类经济行为积极的一面。“匮乏经济”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受儒家思想所影响的,在旧中国很多人家的大门上都可以看到“知足常乐”四字,虽然知足是达到快乐的手段,但传统社会中的中国人就真的快乐吗?知足的态度使得他们并不能欣赏进步的价值,尤其是一种不说明目的的“进步”。匮乏经济是人类经济行为的消极表现,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或许中国不应该一味地照着工业社会“丰裕经济”的道路前行,但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在观念上不应该再拘泥于条条框框内,虽然传统社会曾经给予若干人生活的幸福或乐趣,但也不要对传统有过多盲目的留恋。不论是好是坏,这传统的局面已经去了。最主要的理由是处境已变。在一个已经工业化了的西洋的旁边,绝对没有保持匮乏经济在东方的可能。或许对于今天的人类文明建设,我们可以从原始人的丰裕经济和摆夷人的仪式经济中得到一些启发。

四、结语

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很多人来说,他们可能还会把新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者和云南摆夷人看成是“野蛮人”,从而不愿意去过多地了解他们的现实生活。但是人类社会是复杂的、多样性的;又是多变的、富于创造性的,它绝不是只有单一文化背景和有限知识、经验的研究者能够想象和包容得了的。从狩猎采集者和摆夷人的生活,我们可以学习到他们对这个社会、对别人的宽容和关爱。我们的国家发展到今天,有了很大的改变,可唯一在退步的是一种人文素养,这个社会越来越冷漠,人与人之间距离越来越远。我们一直在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虽然现代政治和教育设施让更多人受到了高等教育,但社会救济的结果却只能使一些弱者少受些苦痛,教育的选择也只是加深了淘汰弱者的功能,现代民主政治所做到的恐怕也只是给弱者一点心理安慰,让他们有投票选举权,并且让弱者自信是他们的选票产生了政府,而现代人在政治中获得的安慰远不如摆夷在摆中所获得的安慰来得大,因为摆夷社区确是因为摆的存在而将一切天然人为的不平等弄得有个平等的信念。

注释:

①《乡土重建》。

②选自马歇尔・萨林斯《石器时代经济学》第一章。

③《文集》第四卷,乡土重建P302

参考文献:

[1] 马歇尔・萨林斯.石器时代经济学[M].三联书店,2009.

[2] 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3] .文集第四卷.乡土重建[M].群言出版社,1999.

[4] 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篇8

一、产生背景比较

1.社会保障法产生背景

社会保障法的产生是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的。社会保障( social security)一词起源于美国,《社会保障公约》规定了社会保障的基本准则,自公约的建立以后社会保障一词便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2.经济法产生背景

经济法的产生,是法国在20世纪为了其国家的经济发展而制定的相关法律,是法学界中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实施的,为了解决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政府行政部门便建立的经济法这一保障权益的法律,经济法的诞生是国家机器保障经济有效运行的有理手段,同时也是法对经济关系调整的历史发展的逻辑结果。

二、立法理念比较

所谓理念,指的是人们的一种信仰、期待和追求,人们对于某种理想的实现的方式和模式的。理念和价值是有区别的,因此,对于社会保障法和经济法的立法理念就值得学者进行分析比较。

1.社会保障法的立法理念

社会保障法的立法理念从三个角度看,首先,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的任务是发现社会财富的分配,提出不同的分配方式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给人类创造福利。在其理论基础上还对实施社会保障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和本文由收集整理措施如下:第一,福利措施应当以不损害资本增值和资本积累为宗旨;第二,将富人的收入以间接和直接两种形式转移给穷人,降低必需品的商品价格;第三,反对无条件、普通的不贴制度,促进人们的劳动积极性;第四,在不损害国民收入的前提下增加科教卫生事业的投入,改善公民的健康和子女的文化教育水平。

其次,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虽然凯恩斯并没有单独地提出社会保障理论这一学说的,但是在其理论是从需求和就业的角度去论述过社会保障制度对市场经济的均衡效应提供方法这一思想。他的理论中指出,政府的干预方针是由国家通过改变租税体系、控制税率以及其他的指导思想去引导消费倾向来控制财政政策,与此同时通过财政政策的转移,实现个人收入和支出的平衡,政府对贫困者和失业者给予救济,实现对需求的刺激,从而实现社会保障。

最后,杜尔克姆等人提出的社会连带思想。社会保障在社会连带思想中是体现出一种社会练得的公共责任,给社会保障法制度的建立有着直接的影响。其核心观点是将社会成全在宏观上要有相互援助相互依靠的意识。社会公民在生存上遇到了困难,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有意愿和义务去帮助其解决困难,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乐于助人的精神,照顾社会成员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因此,照顾社会成员不仅仅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而且每一个公民都有照顾他人的责任和义务。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就是连带责任思想的核心理念。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出台之后,国家和社会是社会保障责任的主体,国家利用其政治权力制定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法律,去实现对公民的社会保障行为,而社会成员将接纳国家给予的社会保障基金和福利,在这样的前提下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遭遇疾病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开销的时候就可以降低其支出,大部分的支出由社会承担,这也能够体现出传统的社会来带思想。

2.经济法的立法理念

我国的经济法是建国之后诞生的,是适应社会的生产和发展应运而生的,它是我过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之后,开始转变经济发展方向,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法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便营运而生,经济法的建立就要求国家在行使其行政手段的时候要对整体社会的经济活动和经济方向都要做出合理的安排和组织。

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社会经济的有效是运行依靠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靠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来强制实现平衡。因而各国均主张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因此,自由竞争的经济市场就应运而生了经济法,目的就是规范社会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是靠计划作为资源分配的主要手段,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自由市场的“无形的手”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利用市场经济的市场机制将资源有效的分配,但是,市场机制的弊端就是要求国家要担当起管理社会经济的管理者。而同时,国家的行政职能又对社会保障起到管理与监护的作用,经济法的目的是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合理和公平的分配,也就是说,经济法要从全社会整理利益的角度去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的运行,从而保障经济健康稳步的发展,实现全社会共同发展。

三、结论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社会保障法和经济法的产生背景是相同的,也就是说社会的矛盾的产生是由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而要想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缓和矛盾的产生以及维护经济体制社会的公共利益,国家政府部门就必须以立法的模式,运用“无形的手”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进行管理与干预。

篇9

关键词:社会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生产力;协同发展论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1-0122-03

社会生态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生态关系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它同研究动植物或微生物的生态关系的生态学实质上是相同或相通的:它们都有相近或相类的系统结构和功能,也都存在生态平衡与优化的系统状态,等等。差异或区别在于:它们在进化的层次上有高低之分,而在系统的调控上则区别于是否存在意识的作用。烟台大学叶峻教授新近推出的专著《社会生态学与协同发展论》一书(2012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建构起一门全新的复杂性学科——社会生态学,首创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发展战略——协同发展论。可以相信并且期待,该书的出版发行是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对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对于生态科学尤其是社会生态学、经济科学尤其是生态经济学、社会发展理论尤其是协同发展论等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无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和科学理论价值。

经济是社会的基础,这个命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和基本规范。《社会生态学与协同发展论》一书进一步揭示出社会经济又以社会生态为最根本的基础即根基。因为社会实践已经一再表明并且证实,社会经济的发生与发展完全取决于由人类主体及其环境客体所构成的社会生态系统的结构质量和功能效率。正因为如此,社会经济的生产、消费等基本环节,统统都离不开社会生态系统的支撑与制约:如果没有生态环境(无机环境、有机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供应原材料和能源,并且调配组合相关社会人才的话,哪怕是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产品或商品,都根本无法制造与生产出来;同样地,如果没有生态群体(经营者、销售者和消费者)及时经销和消费这些产品或商品的话,社会生产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系统都将难以为继。不言而喻,社会生态系统是整个人类社会大系统(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技、宗教等)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无论是军事还是文化,如果没有社会生态系统为其根基的话,它们统统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显然,社会生态根基论是对社会经济基础论的进一步丰富与深化,也是经济基础原理自身的与时俱进和时代创新。

不仅如此,在社会生态根基论的基础上,《社会生态学与协同发展论》一书还提出了诸如“社会平等,必然以社会生态平等为基础”,“社会公民的人权保障,必然以其社会生态权保障为基础”,“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然以在社会生态面前人人平等为基础”,“天赋人权,不啻就是天赋人社会生态权”,“构建和谐社会,必然以构建和谐社会生态为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必然以建设社会生态文明为基础”等一系列全新的学术见解和社会理念,从而为包括经济学特别是生态经济学、政治学特别是生态政治学、军事学特别是生态军事学、社会学特别是生态社会学、法学特别是生态法学、哲学特别是生态哲学、伦理学特别是生态伦理学、美学特别是生态美学等在内的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释出了许多新的思维与信息。

遵循经济是社会的基础这种思维模式,过去我们总是由经济论经济,也由经济论政治,还由经济论社会的一切。现在,社会生态研究提示我们,今后应当从社会生态来讨论社会经济,再从社会生态及其经济来讨论社会政治,以及社会中的各种问题与矛盾,这样才能及时找准问题的根源,由此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如,面对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分配不公、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等重大社会矛盾和问题,社会生态学揭示,所有这些社会问题与矛盾的实质或根源,统统都是由社会生态系统的失衡或紊乱造成的。要真正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维护人类社会的均衡发展,就必须从社会生态的根基上去着手解决。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分配公平公正、贫富相宜相济、防治,并由此确保社会的和谐与安定,维持社会生态系统的平衡与优化。

过去我们对社会生产力的研究与论述,往往忽视生态环境在生产中的作用,即忽视了生态的生产力。所以,传统的生产力概念是由劳动者(生产者)、劳动资料(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土地、原材料等)、科学技术和管理等要素所组成。显然,传统的生产力概念突出地强调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作用力,从根本上忽略了生态环境因素的力量及其对于人类社会的作用。由此,在引发和助长人类对自然界无休止地征服、改造和索取的同时,也导致自然环境不断遭受污染和破坏,其结果是不仅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急剧退化,而且招致自然界持续不断地报复和惩罚人类。对此,学术界早就有人提出异议:传统的社会生产力,“它把自然力量这部分生产力删除了,剩下的只是半边生产力;它在指导实践活动时,造成了自然力的巨大破坏,说它是一种致残生产力毫不过分。”(柯宗瑞,1991)为此,《社会生态学与协同发展论》一书指出,人类社会的生产力系统,必须将“自然生产力”或“生态生产力”包括其中;也就是说,一定要把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力(自然力或生态力)纳入生产力系统中来,即“生产力=生态生产力+社会生产力”。

社会生态学所关注的许多社会、生态与经济问题,同样也是生态经济学必然要面对的一些基本问题,原因在于社会生态学的学科分类上。生态经济学原本就是社会生态学专门研究社会经济的学科领域,它与生态政治学、生态军事学、生态法学、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教育学、生态科学学、生态心理学、生态宗教学、生态文化学等相并列,同是社会生态学的诸多分支学科和新的发展方向之一。由此,生态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同仁,应当热忱欢迎和积极关注社会生态学的建构与发展,以便从中吸收营养和信息,从而更好地充实与完善自己。我们相信并且期盼,随着社会生态学的建立与发展,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

篇10

1.1数据收集与指标选取

基于结构方程分析法,借鉴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统计年鉴相关统计指标,在指标选取时,遵循全面性、代表性、可操作性原则,先用主观法建立若干参与竞争的指标体系框架,再用客观法对这些体系进行评估,选出最佳指标体系框架后构建经济系统影响因子指标体系(表1).本研究采用2000—2011年《青岛市统计年鉴》数据,运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Cranach’salpha系数对全部数据做信度检测.结果显示,总体Cranach’salpha为0.831,表明所采用数据具有很好的信度,可以进行下一步分析.

1.2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及求解

为探究经济发展内在结构和社会发展内在结构之间的关系,在综合相关决策影响理论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所选指标体系,进行如下假设.假设H1:经济结构对社会结构存在负向影响;假设H2:经济发展对生活质量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3:经济收益对生活质量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4:收入分配对生活质量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5:收入分配对社会秩序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6:社会结构对人口素质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7:社会结构对社会秩序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8:人口素质对社会秩序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9:生活质量对人口素质存在正向影响;假设H10:生活质量对社会秩序存在正向影响.运用AMOS7.0软件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对以上模型进行运算,指数拟合如表2所示,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潜变量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以及模型不显著性概率值P(***,**,*分别代表P<0.001,P<0.01,P<0.05),说明本模型各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及观测变量与对应的潜变量的路径系数在95%的置信区间显著,指标选取合理,各指标对模型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模型假设成立.

由表2可知,绝对适配度指数中,χ2/df的统计值为4.18,小于模型可接受所需要的参考值5.0;近似误差均方差(RMSEA)为0.076,符合参考标准;GFI的指标为0.814,略小于模型可接受所需要的参考值0.9.增值适配度指数中,NFI的统计值0.901,高于理想模型的参考值0.9;IFI的统计值为0.815,高于模型可接受所需要的参考值0.8;CFI的统计值为0.71,略小于参考值0.8;简约拟合指数PNFI和PCFI符合大于0.5的参考标准,整体来看,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因此认为经济发展因素对社会发展因素影响显著.

2效果分析

在结构变量的作用效果中,除了各潜变量之间的直接作用效果外,还有间接影响的效果.直接效应反映原因变量(外生或内生变量)对结果变量(内生变量)的直接影响,其大小等于原因变量到结果变量的路径系数.间接效果是指由某一因果关系的起始变量到终点变量之间所经历的各路径系数相乘的结果,间接效果可以表达出某些复杂的作用机理.在某一因果关系中,直接效果可以间接效果的和事起始变量到终点变量之间的总效果.根据以上说明,将模型检验结果为统计显著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总体影响效果汇总,由图1计算可得表3.从该表可以清晰地看到各潜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从数据处理的结果来看,各因子载荷均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模型的适配度超过最低标准值,可以接受.故此,青岛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结构关系如式(1)~(4)所示: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