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5: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策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政策分析

篇1

一.背景:政策过程

1.政策问题

北京市的交通问题始终是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北京的交通拥堵状况亦是难以解决的一大难题。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汽车保有量达约481万量,平均4人拥有一辆汽车。这个数字虽然较国际发达城市水平并不算多,但是考虑到北京目前的城市建设规模和结构,以及未来的趋势判断,延缓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成为了政府首先考虑并着手解决的问题。

2.政策决定

政策决定事实上是一个包含基本政治行为的过程。在北京出现较为严重的交通拥堵情况且长期影响城市运行后,通过政府的干预而进行的基本决策行为便成了必要措施。因此,基于以上问题,2010年12月23日北京市正式公布了《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主要内容包括了两点:一是对市汽车总量进行年度控制;二是研究制定交通拥堵收费方案。

3.政策实施

既条例日伊始,北京市便全面施行《限购令》。其条例内容可大致概括为如下:

(1)2011 年度小客车总量额度指标为24 万个(月均2 万个),个人占88%。每月26 日实行无偿摇号方式分配车辆指标;

(2)非户籍居民北京购车需连续5 年以上缴纳北京社保和个税的证明;港澳台居民、华侨及外籍人员只需1 年居住证明。此外,外地牌照交通高峰时段禁行五环路(含)以内;

(3)将研究制定重点拥堵路段或区域交通拥堵收费方案,择机实施;

(4) 更新指标无需要摇号,直接申请更新指标。

4.政策结果

自2010年“限购令”实施以后,北京的汽车市场和总汽车保有量的数据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2011 年全年北京二手车销量为40. 1 万辆,同比下降22.2%,其中,销售量中有8万余辆还是来自2010 年底的备案车。其次,汽车经销商的销售规模大幅下滑。北京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汽车实现零售额1313.2 亿元,同比减少360 亿元,下降21.1%,影响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下降7.1 个百分点。可见,限购对汽车市场的打击是巨大的。第三,在北京市2011 年新车销售的40万辆中,70%的销量是换购而非首次购买,从这个角度来看,限购仅抑制了首次购车,不仅对销量和经济产生了影响,也并没能很好地控制新增汽车额度。北京市限购政策的规定,首次购车即便是二手车也要通过摇号获得指标,将新车购买与二手车购买指标合二为一,使得汽车购买途径有限,销量骤减。[2]

同时北京市的汽车保有量也发生了变化,下表为北京市2003-2013年各年度汽车保有量的数值(单位:万辆):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汽车保有量 229.6 258.3 287.6 312.8 350.4 401.9 480.9 498.4 501.7 539.8

二.方法:公共政策分析

事实上,政策分析仅仅是一种方法(论),即一个用以产生可用的或与政策相关的知识的标准、规范及程序的系统[1]。而在这个案例中,可以明显看出政策目标与政策结果实际上并不仅仅是个涵盖关系,其更像是一种反复的、并具有相互作用的反应程式。以下来简要论证政策目的与实际绩效的关系和实现机制。

对于北京市的汽车限购令政策,其中政策的提出直接指向的问题就是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实现小客车数量合理、有序的增长。该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所控制的重点在于消费者非理性的汽车需求,即不必要的购车计划。因此政策结果是政策目标的直接性原因,其核心思想即是通过政府的市场操作,以实现对城市社会问题的缓解。

首先,从市场来看,原本汽车供需市场是存在一个契约的,这个契约是建立在市场规模经验值与预测值基础上的。限购令的施行,是对这个经验模型的破坏与重组,使得原本的供需关系向供给非自然降低的方向移动,这种比例悬殊的供需关系导致部分需求者放弃非必须需求,从而降低整个群体的汽车保有量,以此完成政策的目的。

其次,从购买方来看,所遇到的问题不仅仅是汽车供给方的市场紧缩,同时考虑到北京目前的人口结构,使得北京市存在大量非户籍人口的购车需求。对于非户籍人士的购车条件更加限制了购买方的购车实行范围。在这种压力下,需要购买汽车的条件未满居民就不得不等到达到年限条件才能进行车辆购置,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集中购买现象的出现,也形成了一种年限控制的需求梯队,保证汽车保有量的有序增长。

综上,可以看出限购令政策出台的目标实际上即是通过调控原本市场的供需关系的平衡与提高部分潜在购车人群的购买门槛来达到其预期的绩效――控制年保有量来达到降低交通压力的结果。在这种目标―结果的关系研究后,结果―目标的反向分析便是接下来的工作,即绩效评价。

三.结论:政策绩效评价

实际上,公共政策分析中回答的问题主要是:“发生了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而评价回答的问题则是:“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仅仅是关注目标所希望达到的结果,这并不是政策分析问题的目的。而在其中,政策问题具有最重要的几个特征:相互依存、主观性、人为性与动态性。[1]问题系统实际上是个混沌的非实体,因此在对政策结果进行评价时,需要认识到这些特征。

在进行以上的阐述后,接下来转向对该政策分析的“评价”的定义。考虑到评价在该语境下并没有一个恒稳的含义,于是在此处将其较为确切地定义为,提供政策运行结果所带来的价值方面的信息。这样就可以拥有就与其他政策分析方法相区别的两个特点:

目的价值(焦点)

价值两面性

因此对该政策的评价依这两个方面展开:

(1)目的价值

与分析不同,这一步的中心内容是对政策的有用性或价值作出判断,其关注的重点在于政策制定时希望贯彻的价值取向是否达到了所希望的社会功效。右图为2004-2013年各年北京市汽车保有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政策施行的2010年前后北京市的年汽车保有量增长速度有着明显的差异,2010年之后的汽车保有量的年增长量出现了大幅的下降现象。根据之前的分析,可以确定这种增长量的减少是归结于限购令的实施。从另一个角度看,作为政府进行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必然是遵循某种立场的价值取向来进行决断的,这种价值取向的结果不一定是所有人都接受的(事实上也不可能),但的确是要有显著成效的。

因此,对于该政策的原始目的价值来说,限购令的实施结果与目标内容是处在一个吻合态上的,这个状态就当前来说是较(政策实施)之前满足政策初衷的。

(2)价值两面性

以上讨论了政策结果与政策(明确性)目标的价值相关性与真实绩效。然而隐含在评价背后的价值取向具有双重的性质:反映在政策目的性的角度和社会反馈内容的角度(这里的两面性应与正反性有所区分)。

立法预期的效果的确收到了一定成效,而在整个社会的其他方面中,限购令明显给诸多活动链带来了负面效应。

首先是对汽车产业与汽车市场形成的冲击,尽管“汽车限购”并未直接针对汽车生产厂家和汽车销售商,但必然影响到汽车的产销量,汽车产业和汽车市场将因此受到严重打击。其次是“灰色经济”的培植,。“汽车限购”一方面对公民的财产权利作出了限制,另一方面却又赋予了车牌或者购车指标以价值和利益。

篇2

作者简介:陈子薇,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一、北京雾霾问题现状与原因

与大部分发达国家相比,北京市的人均汽车保有量总体来说是偏低的。然而,北京市机动车的使用强度相对大部分发达国家而言较高,北京单辆机动车使用强度是国外很多大城市机动车使用强度的两倍以上。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U

(一)城市规划不合理

北京商业高度集中到内环,大部分住宅用地则被分配规划到三环以外,这就造成了职住分离的矛盾,由此必定会带来往返交通流量的增加。

(二)公交系统不完善

目前,纽约、香港和东京等发达国家大都市公交系统发达,公共交通出行率比率非常高,超过了90%,而以此同时,同期的北京市公共交通出行率不到40%,北京的公共交通负担率相对偏低。下表主要介绍北京2005年有关公交系统数据与同期香港的对比数据。

从表1可看出,在公交运营车总数和公交运营车路线总数两个方面,北京分别比香港多了309%和30%。 然而,从其他方面看,北京市的面积和人口总数却分别比香港多了1386%和194%。由此可得出结论:香港的公交系统远比北京完善。

环境问题作为一个一直存在公共问题,在没有一个完善的公交系统作支撑的情况下,北京市民目前还没有这个环境意识,即为了减轻环境污染而放弃私家车选择公共交通。因此,北京市民选择自驾车出行是无可非议的。而在堵车的过程中,由于发动机里面的汽油没有充分燃烧,从而导致污染物的排放高于充分燃烧情况,这将会对环境产生极大的破坏。

二、中国环境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一)环境立法存在的弊端

1.环境法实际操作性较低。指示性模糊是我国环境法操作性不强的主要原因。例如,我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九条有明确规定,“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限期治理”,表面上看这对严重污染企业有一定限制,但是目前为止对于“造成环境严重污染”这样一个重要概念却没有明确做出一个量化的定义。标准模糊使得执行者难以操作。

2.企业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小。我国对环境污染企业的罚款度力度相对较小。具体来讲,处罚的收费标准仅仅略高于治污设施的运转费。另一方面,由于物价、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造成了多数企业守法成本高,这样就出现了企业宁可缴排污费而不愿意改进设施升级设备的这样一种非常荒谬的现象。

(二)当前的绩效评估系统不科学

我国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目前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没有科学化和体系化,非常脆弱。虽然我们国家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十确立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今后必然会把环境保护加入我国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我国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仍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比如,完全以GDP增长作为评判绩效的唯一标准,省略环境保护的非常严格但正确的步骤。造成的后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情况下,地方政府为了能够取得更好的政绩,盲目追求GDP增长而牺牲环境。比如,地方政府会出台相关地方保护政策以阻挠环境执法,联手污染的企业以对付上级的检查。在这种国情下,环境政策即便是有效的,也无法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

(三)环保部门的自身问题

据调查显示,我国基层环保部门则是有名无实,“三分之一的县无环保局,即便是存在,环保局内部也存在诸多问题”,我国基层环保部门存在问题的分析如下:

1.丧失独立性。地方环保部门自主活动的能力较差,其根本原因在于,基层环保部门无法做到经济上的绝对独立,因为其人力财力物力都是由当地政府严格管控。而只有当环保局真正做到直接受上级环境保护部门的垂直领导时,才能保证环保局保质保真地履行环保部门应该执行、管控、监督的责任。

2.权责不统一,事实上的责大于权。环境保护部门的权利和责任并不统一。从权利层面来讲,环境保护部门权利相对弱小。例如,对于污染企业,环保部门既无权查获其生产产品,也无权吊销其营业执照。与此相矛盾的情况是,环保部门责任重于泰山:既要对工业企业、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和农村环境等进行严格监察,还要担当起所有污染事故处理的责任和解决方,环保部门“有义务无权利”。 (四)环境政策执行主体缺乏多元性

中国的政策执行主体参与度仍然很低,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仍然是我国环境政策执行主体,第三部门的作用发挥得很不充分;第二,政府和媒体逐渐形成敌对关系,有些地方政府甚至为了避免媒体曝光而用各种各样的手段阻止媒体获取资料或者是现场报道;第三,没有形成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建议的流畅且高效的机制。

面对这样的现象,我国更应该打破政府作为唯一主体的现状,增加普通公众参与的机会和平台。这样做大有裨益,提升环境政策的公众参与度可以给排污者施加压力;同时,普通公众也可以通过参与活动起到楷模和呼吁作用,这本身就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可以影响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

三、政策建议

首先引入“政策工具”理论,分析政策评估中存在的缺陷,针对北京市的具体情况,分析得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一)定义

政府赖以推行政策的手段叫做政策工具或者控制手段,指的是政府实施政策的时候运用到的具体方式和方法。可以运用到的方法和工具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政府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组合不同的政策工具,用不同特点和优势的政策工具综合作用和互相补充,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

(二)分类标准及分类

我们对多种多样的公共政策工具进行分类,可以按照政府提供物品与服务水平这个标准,我们假设一条坐标轴,分别以完全自愿和完全强制为两端,我们可以把不同的多种多样的公共政策工具放在这样一条坐标轴上。自觉性极高的完全自愿的政策工具或完全强制的工具现实中都不存在。在这两种极端情况之间,按照政府或公众参与程度的高低,依次排列成不同的政策工具。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可以将政策工具分为十大类。自愿性政策工具里包含家庭和社区,自愿性组织,私人市场混合型工具包含信息和劝解,补贴,产权拍卖,税收和使用费;强制性工具包含规制,公共企业,直接提供。按照政府的介入程度逐步提高排序,他们分别是家庭和社区、资源性组织、私人市场、劝解和信息、补贴、产权拍卖、使用费和税收、规制、公共事业和直接提供。

(三)具体标准阐述

1.自愿性政策工具:家庭与社区,自愿性组织,市场。自愿性工具是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重要的补充。这项工具的主要特征是不受或者很少受政府影响。由于这些政策的工具成本比较低,与个人自由主义的社会文化很契合,许多社会都非常愿意采用这样的政策工具。这种自愿性政策工具的作用主要发挥在家庭和社区中。

2.强制性工具:规制,公共企业,直接提供。强制性工具也被称为直接工具。具体含义包括政府可以命令公民来做特定的活动,可以制定政府管控的公司来完成政府希望完成的职能,这样的执行效果快速且显著。

3.混合型工具:信息与劝解,补贴、产权拍卖、征税和用户收费。混合型工具介于自愿性工具与强制性工具之间,是一种比较中性的政策性工具,混合工具具有自愿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所共有的好处。混合工具在允许私人部门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同时可以不同程度地,依靠一些软性的指标或手段介入这些企业。

根据以上所述的政策工具理论和分类,结合环境政策当前的症结所在,笔者就北京雾霾问题的政策提出以下建议。分别从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两个方面来分类讨论。

(四)短期政策

短期政策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对民众和对企业。对民众,对机动车辆实施选择性禁行。特别地,在污染极其严重地区域禁止所有机动车辆行驶。对企业,一是要要限制或关停存在严重空气污染的工厂;二是关停城市内部不达到建设环境标准的工地。

(五)长期政策

长期政策主要分为五个方面,通过比较长效的机制建立来解决根本的问题。

1.政府完善法律。积极推进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将环境保护法模糊的部分清晰化、遗漏的部分补全。已实施了13年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就存在很多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行完善,如通过立法修订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严格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等。

2.加强管控。企业节能减排,这一方面的实现需要政府提供相关的政策补助和政策优惠。有了政府政策方面的帮助,可以更快更有效率转变生产方式,鼓励企业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从而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实现节能减排。

3.节能减排。一方面,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需得到开发及大面积的推广利用。另一方面,完善北京公交系统。比如提高北京公共交通运行的数量,增加设立站点的科学性,提高地铁运行的合理性。

4.经济结构调整。我国目前对能源消耗还是处于化石能源为主的阶段,化石能源占我国能源整体资源消耗的92.7%,化石能源中以煤为主。然而,化石燃料的燃烧严重污染了我们的环境,也不具备可持续的发展潜质,我国迫切需要经济转型,这就是要使用清洁能源,开源节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a.调整产业结构:从依靠制造业转为依靠第三产业,降低制造业的比重;b.税收政策:提供税收优惠,积极推进环保税立法;c.财政政策:提供财政补贴,优先购买,设立专项资金。

5.发挥NGO的作用。主张空气保护,环境保护的NGO组织在推广节能减排,呼吁保护环境,净化空气的理念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篇3

1.西方经济学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

在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中,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认同货币政策的作用,而理性预期学派则提出不同意见。

(1)凯恩斯学派。凯恩斯认为,“有效储蓄之数量乃定于投资数量,而在充分就业限度以内,鼓励投资者乃是低利率。故我们最好参照资本之边际效率表,把利率减低到一点,可以达到充分就业”。可见,凯恩斯虽然偏爱财政政策,但也不否定货币政策的作用。

之后,凯恩斯主义者汉森、萨缪尔森、索罗和托宾等人也肯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随着他们对货币政策作用的认识的加深,他们提出了“逆经济周期调节”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主张。

(2)货币学派。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波动的一个主要根源”,“货币政策能够发挥的第二个作用,是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继续用米尔的比喻,就是使货币政策这架机器运行”,“货币政策有助于抵消经济体系中来自其他方面的主要波动”。由此可知,弗里德曼充分肯定货币政策对稳定经济的作用。

(3)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卢卡斯曾提出过著名的“政策无效性命题”。他指出:“当扩张性货币政策反复推行时,它不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推动力消失了,对生产没有刺激作用,期望生产能扩大,但结果却是通货膨胀,而不是别的。”显然,卢卡斯完全否定了货币政策的作用。

2.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观点

对于货币政策能否发挥调控作用,中国经济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过分突出甚至否定货币政策的有效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认为,“给人的印象,货币政策得心应手,是极有利的工具。但实践证明,过分高估其效能,不是实现不了设想的目标,就是在强力贯彻实施中带来很大的副作用”。

第二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具有非对称性即通货膨胀得力而治理通货紧缩乏力。对外贸易大学的吴军教授认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实践,可以证明再经济衰退阶段的恢复经济增长方面,财政政策的强效应和货币政策的弱效应”。

第三种观点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持肯定态度。南京大学的范从来教授认为,“我国并没有陷入流动性陷阱,投资和消费的利率弹性是存在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是具备的”。

二、评价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

弗里德曼说,“我相信,某一货币总量是目前可得的、最好的、货币政策的直接指示器或评价标准。而且我相信:与选择价格水平的做法相比,具体选择哪一种货币总量所带来的妨害则小得多。”可见,弗里德曼认为评价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是货币供应量。

在国内,李春琦等学者在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时,多数也采用货币供应量M2作为评价指标。而崔建军(2006)认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体现在货币政策目标及其实现程度。但其是在封闭的环境下,用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来评价。

考虑到,在我国货币供应量是否应作为中介目标尚存争议,而且经过线性回归的检验,发现货币供应量与CPI的拟合程度不高。中国经济已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市场已不再封闭。所以本文以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评价标准,即“维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在近期调控中发挥的作用,评价货币政策的效果。

币值稳定,包括对内币值稳定和对外币值稳定。本文通过06年和07年的CPI指数和人民币汇率走势,进行考察。而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则通过GDP增长率来评价。

三、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评价

经过数据统计,在这两年中央银行已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年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以达14%,创历史新高,冻结了商业银行大部分资金。年贷款利率也调至7.47%,比06年年初上升了1.89%,明显是要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虽然中央银行频繁地实行货币政策,但物价仍呈上升趋势,超过警戒线3%,这似乎与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背道而驰。

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贸易顺差也持续增长,外汇储备屡创新高。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但现在汇率已上升了一定幅度,中央银行似乎无法控制。

再看GDP增长率,07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11.1%,第二季度为11.9%,第三季度为11.5%,第四季度为11.2%,仍成双位数增长,并没有放慢的迹象。紧缩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如果货币政策的紧缩效应显著,应该能平抑通货膨胀,且不影响经济发展。虽然货币政策在这轮调节过热经济的过程中,没有影响到经济的增长。但没有成功地维持币值稳定,人民币仍然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并且日趋严重,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著。

四、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

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有很多,尤其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既有货币政策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有经济环境的制约。主要表现为:

1.货币政策本身的缺点

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性。货币政策由制定、执行到产生效果,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市场较完善的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发挥效用需为六个月到一年。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集中,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阻塞,由货币政策所推动的货币供给很难达到县域地区。货币市场体系尚存缺陷,市场利率尚没形成,这也影响到货币政策发挥效用。此外,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只有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力,没有决策权。所以,货币政策的时滞要比发达国家要长。

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通过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一般很少给中小企业贷款。所以,货币政策的作用影响不到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能够按往常一样进行贷款投资。在我国,中小企业占据市场的大部分。调控不了中小企业,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减弱。

从货币供给性质来看,目前我国处于转轨经济,同时,我国奉行二级银行体制,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体系、企业、居民个人都参与货币创造过程。因此,我国的货币供给同时具有外生性和内生性,而不是纯粹的外生性,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应量有限,货币政策的效果有所减弱。

2.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制约

本次的通货膨胀属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不显著。这次的物价上涨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而食品价格的上涨又引起其他物品的价格上涨。全面的物价上涨,自然引起工资上涨,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多,从而使通胀加剧。即便中央银行能控制货币的供给,但不管货币政策如何紧缩,人们都不可能将购买食品的钱存入银行。在这种情况下,紧缩的货币政策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人民币持续升值,外界对人民币产生升值的预期,也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所以国内外的投资者都抛出美元,买入人民币。中央银行为维持汇率稳定,被迫抛出更多的本币,使货币供应量上升,流动性加大,通货膨胀加剧,货币政策产生了反效果。

我国的金融体系不完善,利率的种类很多,有基准利率、同业拆借率、存贷款利率、银行间债券利率等,没有统一的市场利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利率政策的实行。

3.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的情况

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货币政策要超出人们的预期,才能发挥作用。但现在人们对货币政策已有预期,中央银行所制定的货币政策没有考虑到预期因素,所以货币政策没有达到所需要的效果。此时,货币政策在更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警告,真正的调控作用较弱。

中央银行决定执行货币时,已经延误了时机。市场已存在大量货币,紧缩的货币政策很难控制住这种趋势。而且,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年存贷款利率都是小幅度的调整,到后期才增大幅度,所以货币政策暂时效果微弱。

五、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针对影响货币政策的种种原因,本文将从三方面提出改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1.尽量减弱货币政策的时滞性

首先,缩短货币政策产生效果的时间。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不能完全消除,但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时滞性可以减弱。这就要求中央银行提高对经济情况的预见,制定出有预见性的货币政策。而且中央银行的调控要适时,避免货币政策在经济情况发生转变时才起作用。而且,中央银行要有一定的独立性。虽然和建国初期相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是较弱。我国的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没有决策权,执行货币政策要遵照国务院的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实行货币政策的时机。此外,还需商业银行的配合。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要深入县级金融机构,并放宽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使货币政策得到更有效的传导。

2.改善货币政策实施的环境

继续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促使市场利率形成。这有利于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而货币市场的完善则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更有效。因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主要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票据,若利率能够市场化,则利率所反映的市场情况更加真实,有助于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制定的货币政策也更有效。

如果财政政策不和货币政策相配合,这也会使货币政策的效果被抵消掉。考虑到现在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财政政策似乎比货币政策更有效。通过政府补贴、减免税收、政府限价等措施可降低食品生产的成本,控制价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物价上涨的幅度。通过制定对出口的管制,取消部分出口产品的优惠政策,可控制住贸易的持续顺差。财政政策是一种直接调控的政策。所以货币政策应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会事半功倍。

汇率政策是货币政策体系的重要部分。现在人民币被低估,对外贸易持续顺差,造成较多贸易摩擦,人民币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而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日趋严重,政府可考虑放宽对人民币汇率的控制,以缓解通货膨胀问题。人民币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扩大国内供给,而且也减少了货币供应量,对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有较大帮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美元走弱,升值是人民币必然的趋势。或许要人民币一次升值较多会对中国经济和金融稳定造成冲击,但政府可根据中国具体国情,让人民币逐步升值,达到人民币真实的价值。

3.提高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

加强金融创新。目前,一般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但这些工具都有各自的缺陷。现在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中央银行很应该创造出适合当前情况的新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冲的力度。

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要考虑到预期因素,每次的货币政策能超出人们的预期之外,将使调控更有效果,也表明中央银行调控的决心,加大了警告作用。

加大货币政策的强度。中央银行每次上调存款准备金或利率都是小幅上调,效果不大,反而使通货膨胀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增加调控的难度。所以,中央银行可以减少调控的次数,但加大调控的强度。有人认为这种做法会造成经济的“硬着陆”。但以现在的经济情况,市场能承受得了较强的紧缩政策。相反,现在频繁地使用货币政策,效果不大,对市场的警告作用也不大。当货币政策产生累积效应时,也同样会导致经济的“硬着陆”。

中央银行也可以尝试使用窗口指导等货币政策措施,加大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控制,同时督促商业银行承担稳定经济的义务。

六、结语

综上所述,2006到2007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因其自身缺点和环境影响等原因,所以效果不太显著。货币政策有效性偏弱,对宏观调控十分不利。以现在的经济形势来看,中央银行必须实行宏观调控以稳定经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迫在眉睫。所以,中央银行要根据现时中国经济的情况,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原因,加深对货币政策的认识和研究,克服货币政策的缺点,改善金融环境,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便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只有这样,中央银行才能充分发挥调节经济的作用,有效地控制本次的经济过热,维持经济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崔建军.金融调控理论[J].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崔建军.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孟建华.中国货币政策的选择和发展[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X].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陈共.财政学[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童适平.中央银行学教程[Z].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篇4

民经济进行反周期调节。舆论普遍认为,这笔巨额国债将对拉动经济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人们对财政政策在此番启动经济过程中还能否有所作用仍是若有所盼:财政政策还有潜力可挖吗?就这个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著名财政专家、财政部财科所付所长贾康。贾康认为,在千亿元国债出台后,财政政策在当前经济背景下,仍然大有可为。

贴息杠杆“四两拨千斤”

说到财政政策,人们总会想到,我国中央财政手头拮据,地方财政也不堪重负。因此,靠财政直接出钱不现实,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也不经济。那么能不能运用杠杆作用和市场经济下的趋利规律,寻找一个靠财政政策四两

拨千斤的办法呢?贾康提出,财政贴息在引导社会投资上便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所谓财政贴息,即财政只代为支付部分(特别情况下也可是全部)贷款利息,由项目本身负责贷款本金和其余利息的偿付。这样可以变直接投入为间接拉动和协调引导,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来影响其他投资主体的行为。贾康举例说:如果金融机构年贷款利率水平为10%,某一基础设施项目需要资金100亿元,却只能承担5%的年利率,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的原理,它无法从商业性贷款渠道得到所需资金。但若由财政承担另外5%的年利息,对于贷款方来说,便可以得到10%的一般利率,从而愿意向项目提供资金。这样财政不仅有效地支持了该项目的建设,而且用5%的贴息资金引导了相当于100%的社会资金的使用方向,杠杆效应高达20倍。在同一个例子中,即使财政作全额贴息,也是以10亿元预算内资金拉动引致了100亿元的社会资金流入重点建设项目。这样事半功倍的措施,财政何乐而不为呢?据估计,当前我国约有近10万亿元的社会资金。投资需求之所以不足,并非缺乏资金来源,而是缺少有效的引导机制。财政运用贴息方式进行政策性融资,第一,并未对原已十分紧张的预算内财力施加更大的压力,只是将原有资金的使用方式由直接投入变为财政贴息,可行性强;第二,时滞期限短,项目确立后可立刻付诸实施,对社会投资需求的拉动作用近乎立竿见影;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杠杆作用明显,其效用放大倍数等于1/贴息率。贴息资金通过政策性优惠、弥补项目直接经济效益方面的缺陷,体现国家产业政策,是政策性融资的有效工具。

减税不行可以减负

在当前企业效益滑坡、库存增加的情况下,一些人提出“减税”的主张,贾康认为,在我国目前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仍应注意财政收入的增长,减税总体上操作余地不大。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财政不断减税让利,财政占GNP比重和中央财政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不断下降。1994年以来的新体制虽然阻止了“两个比重”的下降,但尚未有明显上升。因而中央财政的困境没有缓解。从财政收入按项目分类中我们可以看出,各项税收仍是财政收入的主体,但近年来预算外收入增长很快,从1993年相当于财政总收入的32.9%发展为1996年的52.6%,当年甚至超过了中央财政收入。这些预算外收入分布面广,数额巨大,挤占并侵蚀了税基,其中相当一部分处于财政监控范围之外,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益,并引起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宏观调控需要必要的财力作为后盾,从目前财政实力和宏观税负看,并没有什么减税的余地。并且我们仍应努力加强税收征管,严厉打击偷税、漏税,保证财力增长。同时,我们应进一步规范预算外收支,使“费”、“税”合理归位,坚决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某些收费标准,减轻企业、居民(特别是农民)的负担。

国债发行尚有余力

继1000亿元国债之后,财政在发行国债上还有没有潜力可挖?

贾康认为如果妥善解决债务依存度与债务负担率之间的矛盾,国债规律仍又以扩大。

他说,目前我国实施国债政策的最大矛盾是两个衔量指标间存在严重的冲突。一是债务依存度,它反映一国的财政支出中有多少是由举债支持的,即债务依存度=当年债务收入额/当年财政支出额。根据各国实际经验,这一指标应控制在15%-20%之间为宜。而我国却已大大超过了这一范围,特别是在举债还债完全由中央负担的情况下,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已高达50%以上,似乎已没有继续发债的余地。二是债务负担率,它衡量一个国家承受债

务的潜力,等于当期国债余额/当年GDP。国际上通常认为这一指标不应超过45%-50%。而我国的国债负担率不仅远远未达到这一警戒线,也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实际水平低得多,目前仅为7%左右。就此看,似乎国债规模可以进一步扩大并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分析这一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GDP中财政收入的比重过低,而且国债平均期限太短。现实的经济情况要求我国的国债规模只能扩大,不能缩小,因此解决上述矛盾的关键是,适度扩增国债规模必须纳入“提高两个比重、振兴国家财政”的统一部署之中,并相应优化国债的期限结构和品种结构。财政应抓住目前金融机构连续降息的有利时机,增加中长期国债的发行,降低国债筹资成本,充分挖掘社会资金为国家建设所用。财政可以面

对不同的应债人发行专门用于国家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种国债、金融债券,同时积极稳妥地增发外债。

推动外贸,财政大有可为

贾康建议,我国外贸出口速度不断滑落,财政政策应考虑采取必要的短期应变措施,并将其与长期财税对策衔接起来:进一步适当而较平缓地提高出口退税率。

提高出口退税率必然要受到目前国家财力的制约,也要面临将来是否可以继续的困扰。因此,提高出口退税率必须全面考虑,审慎决策。在提高出口退税率的具体选择上,需主要把握如下几个因素:第一,

出口产品在我国

历年对外出口中所占的比例大,或者存在较大发展空间。第二,出口产品的主要销售地区为欧美国家。东南亚和日本由于本币贬值,需求大幅萎缩,即使将出口这一地区的产品提高退税率,意义也不会很大。第三,出口产品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对出口退税依赖性大的特点。这类产品倘若不提高退税率,便有失去市场并发生较大连续反应的危险。

加快退税的进度,简化退税程序。近年来,拖欠出口企业应退税款的规模不断扩大,由于退税不能足额及时到位,加大企业利息负担,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退税时滞成为导致出口企业亏损的原因之一。在多方筹集退税

资金仍不能及时退税的情况下,应对国家确需重点支持的外贸企业贷款实行贴息。

篇5

关键词:公共政策;制定;政策认同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25-02

在公共政策的研究中,政策的认同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甚至可以说在政策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政策要能够很好地实施,目标群体的认同可以说是第一位的,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家对政策制定中的决策方法的选择、政策模型、政策分析等各方面的关注度一直比较高,但是对于政策认同这一问题的研究却比较少,本文试图从政策认同的界定出发,对这一问题加以研究。

一、政策认同的界定与特征

政策认同是指一项政策在制定出来之后获得目标群体认可和接受的情况。一项政策被制定出来之后,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目标群体的认可和接受就成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政策认同就指的是政策在制定出来之后获得目标群体的认可和接受的情况。

政策认同的特征。从政策认同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政策认同首先是在政策制定之后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政策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这是政策认同的第一个特征。其次,政策认同的关键是目标群体,政策认同不同于政策制定和政策分析,政策制定的关键主体是政府机关和参谋咨询机关,政策执行的主体则是政府工作人员,而政策认同的主体则是政策的目标群体。第三,政策认同是一种心理状态,是目标群体对公共政策的一种心理感受情况,而不是实际的行为状态。在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方面,一般都有确实可见的外部行为表现,但是政策认同却仅仅是一种心理层面的活动,这是政策认同的第三个特征。第四,政策认同受到政策内容和政策目标群体两方面的影响,政策认同虽然是目标群体的事情,根据的观点,人的意识虽然是人脑的机能,但是也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所以政策认同除了受到目标群体的影响之外,还受到政策内容自身的影响。

二、政策认同对公共政策的作用与意义

政策认同对公共政策的意义和作用首先体现在对政策执行方面,政策认同决定着政策执行的成败,其次政策认同可以密切政策主体和目标群体之间的关系,实现双方之间的良好互动,最后政策认同对于政策主体的合法化造成影响。

政策认同是政策更好执行的前提,决定着政策执行的成败。一项政策制定出来之后,要想使政策作用很好地发挥出来,政策执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目标对象对政策的接受和认可就成为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一项政策被制定出来之后,目标群体的认同程度高,政策执行中的阻力就比较少,相反,如果一项政策被制定出来之后,目标群体不认可和接受,或者认为对自己的利益造成了损害,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必然会造成很大的阻力,使得政策难于执行下去,甚至严重的会使得政策执行失败。

政策认同也是密切目标群体和政策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双方良好互动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式。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如果政策主体能够重视目标群体的政策认同,必然会采用各种方式加强同目标群体之间的联系,而目标群体也通过政策认同更加了解政策主体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各种努力以及各种社会问题的关键和政策目标的要求,通过这种认同的活动,双方不但可以增进了解,而且可以加强合作,互相促进。

政策认同对政策主体的合法化造成影响。政策是由政策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各个政策主体中,政府在政策制定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政策制定中决策系统的中枢环节,可以说在政策的各个环节的关键。但是政策主体要想使自己的政策方案得到实施,达成自己的政策目标,政策获得目标群体的支持和认可接受就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一个政策主体制定的政策认同程度高,能够得到政策目标群体的不断拥护,那么政策主体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必然不断得到提升和加强,相反,如果一个政策主体制定出来的政策不能得到目标群体的认可和接受,政策主体的权威性就会不断下降,合法性也会不断受到质疑,严重的情况下可能还会发生政治危机。

三、影响政策认同的因素

我们界定政策认同是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认可和接受情况,那么影响政策认同的因素我们也可以从目标群体和政策两个角度来分析,同时我们还可以加上社会环境的因素。从目标群体的角度来看,包括目标群体的政治社会化程度的高低,目标群体的知识思想文化观念认识情况。而从政策自身来看,包括政策的合理性情况、政府的权威性、政策对目标群体利益的影响。环境方面包括影响政策环境的各个方面情况。

(一)影响政策认同的目标群体因素

在影响政策的目标群体因素中,居于首要地位的就是目标群体的政治社会化程度,所谓政治社会化指的是一个人接受一个社会政治文化观念,并且按照这个政治社会文化方式行为的过程,这些政治文化包括社会中对于国家、政党、制度、权威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的看法,如果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程度比较高,对于政府认可程度高,那么这个社会的政策认同情况就必然高。

政策认同的目标群体因素中居于第二地位的就是目标群体的思想认识情况。对于同样的事情,由于不同人的思想认识水平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我们知道,公共政策的对象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指实际条件与应有条件之间的差距,而对于社会问题的差距看法,最主要的就是人的一种主观认识,和人们的价值观念有很大的相关性,一项政策制定出来之后,如果政府的看法和目标群体的看法一致,那么政策认同度就高,反之就低。

(二)政策认同的政策因素

政策认同的政策因素的第一条是一项政策的合理性情况,政策合理性包括政策的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两个方面。形式合理包括政策制定的主体权限范围、政策制定的程序等各项因素,如果政策主体超越了自己的权限,或者没有按照法定的程序行动,政策必然会不被政策的目标群体认同。实质合理性指的是政策对现实社会问题解决方案的情况,看政策是不是抓住了社会问题的关键,是否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的社会问题,能够给目标群体带来好处,有没有现实的根据,政策实质合理性更是政策合理性认可的关键。

政策认同的政策因素的第二个要素是看政策对目标群体利益的影响情况。一项政策制定出来之后,在解决社会问题,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总会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造成影响,或者对某些群体的利益造成损害,或者使某些群体的利益得到增加,很显然,一些能够对目标群体利益有益的政策目标群体的认同度就会较高,例如增加医疗保障,提高养老金等等,但是当一项政策在目标群体看来将会对自己的利益造成损害的时候,政策认同的困难就很大,即使这些损害只可能是眼前的或者暂时的,目标群体的抵触情绪也一样很大,典型的例子比如城市的拆迁和改造。

政策认同的政策因素的第三个要素是政府的权威性情况。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政府的权威性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以合法性为基础,以政府强制力为后盾,使得任何政策能够在最终得以实施。在政策认同的过程中,政府权威性首先表现在公众对政府合法性的认同上,这种认同一方面是公民长期政治社会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政府公共政策在社会发挥效用方面的结果。同时政府权威的另一个表现还在于政府强制力,这种强制力能够保证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得以强力推行,对政策的反对者具有一种威慑作用,这种威慑造成了政策认同的另一种心理机制。

(三)社会环境的因素

在公共政策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社会环境因素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因素包括政治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文化要素以及国际要素等各个方面,当然,与政策活动的其他环节不同的是,政策认同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环境的改变作用于政策目标群体的心理,是目标群体的心理和认识发生变化,从而对政策认同活动产生影响。例如随着我国农村进入城市打工人口的增多,城市和农村人口情况和社会情况都发生了改变,对于我国实施了很久的户籍制度,大众的认同程度也越来越低。

四、小结

通过对政策认同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政策认同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政策认同的关键在于目标群体的认识情况以及政策自身,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我们必须从目标群体出发,更多地考虑目标群体的利益和需要,这样的政策才能更好地为目标群体接受和认同,才能有更好的执行效果。

参考文献:

篇6

(一)自首制度的条件

1.犯罪分子首先要主动并且自愿投案。对于主动并且自愿投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那就是犯罪分子所犯的犯罪事实以及犯罪分子本人都没有被发现,或者犯罪分子已经被发现了,但是还没有被公安司法机关立案、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主动而自愿投案自首的行为。主动并且自愿投案的表现形式为犯罪分子向国家公安司法机关投案,比如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而且还要求犯罪分子自愿的被控制,然后在这些机关的控制范围内交代自己的罪行,最终达到国家审判机关的制裁和审判。犯罪分子也可以向所在的单位,基层机关或者相关人员投案,也有可能被认定为自首,最重要的是犯罪分子的主观上必须是主动并且自愿。自动投案的时间不是一个固定的点,而是一个时间段,既可以在公安司法机关什么犯罪事实都没发现的情况下投案,也可以是在公安司法机关发现了犯罪事实而没有发现犯罪分子时候投案。犯罪分子的主动投案自首的行为表明了犯罪分子有悔改的决心,愿意接受惩罚。只要犯罪分子处于真诚的悔罪,即便犯罪分子由于客观的事实情况或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不能马上到案以委托亲属朋友代替自己投案自首或者以书信电文的形式投案自首的,也属于自动投案。由此可见,自首是犯罪分子犯罪后的一种积极悔改的行为,认识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有种情况是不能认定自动投案的,比如被公安抓捕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或者被群众围堵,无路可逃的情况下以及被司法机关传唤采取强制措施后都不能认定为自动投案。

2.犯罪分子必须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犯罪分子要想成立自首的话,那么就必须是如实的根据客观情况来供述自己的所犯的罪行,这也是自首的必要条件,犯罪分子必须根据自己所犯的罪行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并且承担由此产生的刑事责任。在共同犯罪中,有一个犯罪分子自首的,这个犯罪分子要交代自己所犯的罪行,还要交代其他共同犯罪人的罪行,否则就构不成自首。犯罪分子没有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而是别人的犯罪事实,这不是自首,是检举揭发,应该是立功。犯罪分子犯了数罪的,如果仅仅交代了其中一个犯罪事实,或者几个犯罪事实,那么认定自首的时候只能在其交代的犯罪事实内认定自首,对于没有交代的犯罪事实不能认定自首。

3.犯罪分子必须自愿接受国家的追诉和审判。犯罪分子有自首行为就表明了犯罪分子有悔过的表现,进一步表现为自愿的接受国家司法机关的审查和判决,但是犯罪分子自首不是自愿的,而是为了被逼迫或者又逃脱了国家司法机关的控制的,或者以电文,书信自首的,犯罪分子本人久久不到案,不肯说明自己身份,不能认定为自愿接受国家的追诉和审判。但是在审判过程中,犯罪分子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为自己进行辩护,并且上诉等,都是法律允许的,是犯罪分子应有的诉权,不能片面的认为是不接受国家的追诉和审判。

(二)自首的外在表现

1.犯罪分子主动向有关单位或基层组织投案;

2.犯罪分子因为客观原因不能到案,但是委托了自己的亲友先代替自己投案自首,等客观情况消灭后再自己去投案自首的;

3.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还没有被发现的时候被突然而来的侦查人员询问,由于心虚而主动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的;

4.犯罪分子知道自己已经被立案侦查或者知道自己成为被通缉的对象后逃亡的过程中也可以自动投案,公安司法机关抓捕的时候是在犯罪分子投案的路上,也认为是自首;

5.犯罪分子被羁押或正在服刑期间,交代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犯罪事实的。要认定自首必须从具体的司法实践和社会活动中考虑,正确的认定自首,对于犯罪分子正确量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准自首在我国司法活动中的运动

准自首跟自首有一定的区别,也称作特别自首,犯罪分子被采取强制措施后或正在监狱服刑的罪犯主动交代了司法机关还没掌握的其他罪行,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准自首的成立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立准自首的主体条件

准自首的主体必须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强制措施指的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据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等措施。正在服刑的罪犯指的是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犯罪分子经过了审判机关审判后定罪量刑的人。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人才可以构成准自首的主体。

(二)犯罪分子亲友规劝的自首认定

有些犯罪分子是不愿意自首的,但是经过亲友的规劝,陪同犯罪分子一起投案的,或者司法机关通知其亲友,亲友主动投案后又将犯罪嫌疑人送到司法机关归案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认定为准自首。

(三)犯罪分子投案后逃跑的行为是否构成自首

犯罪分子在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逃脱司法机关的控制的,也不能认定为自首。犯罪分子在投案的途中被司法机关抓获也应认定为自首。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自首后,不仅要交代自己所犯的罪行还要交代其他共犯所犯下的罪行,才可以认定共同犯罪的自首。

三、如何区分自首与坦白

所谓坦白,是指犯罪分子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自首与坦白都属于犯罪分子犯罪以后对自己犯罪行为的态度问题。对有坦白情节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处罚。

(一)自首与坦白的相同之处

自首与坦白均以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为前提,在归案后犯罪分子都能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自首与坦白都要求犯罪分子接受国家的审查和裁判,两者都是从宽处罚的情节。

(二)自首与坦白的不同之处

我们必须看到,自首和坦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自首是犯罪分子没有被追诉和通缉的情况下,主动自愿的使自己被公安司法机关所控制以便进一步的查清犯罪事实的行为。这表明了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相对较低,社会危害性相对较轻。也正因为这一点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采取比较宽松的量刑原则,例如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在自首的犯罪分子犯的罪较轻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免除处罚。而坦白是犯罪分子被动归案之后如实交代自己犯罪事实和交代自己所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因此犯罪分子是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相对与自首的犯罪分子而言更重一点。在司法实践中,要对自首和坦白要仔细区分,这直接影响到犯罪分子的量刑问题,从而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落实到实际的司法活动中。

四、我国刑法对自首的量刑规定

(一)我国刑法在对自首的问题上采取的是相对从宽的原则

犯罪后自首的可以从宽处罚,这是我国刑法对自首后的量刑问题所做的原则性规定,要根据情节,认罪态度,认定从宽的界限。犯罪分子对社会的危害行为已经客观存在,那么投案自首的话虽然可以减轻一定的刑法,但并不是绝对的,尤其是对社会危害性、人生危险性极其严重的犯罪行为必须特殊处理,如严重危害人身利益的犯罪,性质恶劣的暴力性犯罪,有的甚至出现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情况。发生在西安的“药家鑫”案就是这样的,虽然自首,但由于社会影响恶劣,自首也难逃死刑的处罚。

(二)自首的量刑应把握的具体情况

1.要根据主要犯罪事实来认定量刑情节。自首在一定程度上能使犯罪分子的犯罪持续状态结束,也就是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减少甚至消灭,尽管如此也不能仅仅因为自首行为而否定以前所犯之罪对社会产生的危害,有些危害甚至是不可能消除的,比如故意杀人既遂。投案自首也仅仅表明的犯罪分子有悔罪的表现,对于已经发生的且不可改变的社会危害已经不可避免量刑的时候要以犯罪分子的罪行为前提进行合理的量刑。因此在量刑的时候首先就要搞清楚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然后拟定一个刑罚幅度,在这个幅度内相对从宽处罚,因此要把握好这个度,以达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2.如果要对犯罪分子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那么必须是犯罪分子所犯之罪很轻。什么是比较轻的罪,这也是需要司法工作人员来认定和判断的。犯罪较轻通常认定为最低的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以此为衡量标准来判断犯罪较轻,从而决定自首的量刑加以处罚。

3.假使犯罪分子所犯之罪比较重,那么有没有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可能呢,答案是有的,但是要求更为严格。在犯罪分子自首的情况下,一般只能从轻处罚所以,对于所犯之罪比较的重的犯罪分子的减轻或免除处罚,也必须是有重大立功表现的,这也是一前提条件。

五、结语

篇7

关键词:中国农业补贴政策

1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背景分析

1.1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东西差距逐渐 改革初期,为了推动农民收入的增长,我国先后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运用先进技术增加农产品产量,通过固定的销售渠道,保证农产品时产时销,转变农产品特色,提高农产品价格,进行多分产业格局,改变农民收入结构等,这样的一些改革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就东西部农村来看,差距却还在继续拉大。由于农民收入增产缓慢,由此带来的东西部及城乡之间的差距扩大,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2 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现出来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加快,我国农村生产力得到了飞速发展,全国粮食总量显著上升,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很长一段时间的粮食安全问题。但是,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粮食生产出现“三个下降”:一是粮食总产量下降;二是粮食播种面积下降;三是粮食人均产量下降。此外粮食生产费用不断提高,所有这些因素都让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面临危机。

1.3 中国农业面临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农业是对生态环境依赖和资源禀赋较强的产业,也是直接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产业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所采取的粗放的经营模式,伴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已严重威胁到了自然生态的平衡,农业生态资源系统遭受无止境的挖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造成这些威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①开荒种粮,生态破坏严重。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类生存压力的不断增加,退林变耕在我国依然存在。通过开垦土地来提高粮食的生产量,使大量的土地遭受破坏,大量毁林造田导致水土流失严重,降低了土地的生产能力,并且进一步加剧了江河湖道淤积,江河蓄水调洪能力减弱,由此带来了不断地水涝洪灾。②土地和水资源日益不足且污染严重。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的31%,属于水资源紧缺的国家。农田灌溉供水不足,而且80%的工业废水不能得到有效治理,直接排入江河,导致江河湖泊受污染严重,也因此使灌溉的农田受到严重破坏。

1.4 政府对农业的投资不足 作为我国公共性投资主体的政府,在农业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对于农业的投资主要是用于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以及相应的资金补贴。政府的投入和支持的力度决定了农业的整体发展速度。虽然,在投资力度上面,我国政府已经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距离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国家对于农业基本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更是严重匮乏。

1.5 乡镇企业可能走向二次失业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乡镇企业便已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门,成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一个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尽管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相关的其他产权制度尚不明晰,政企不分,归属不明,乡镇企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仍然被看作是政府的附属产物。现存的诸多限制,乡镇企业只能固步自封,在固有的、传统的发展道路上前行,无自主创新、无自由,这一体态严重滞缓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脚步,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长此以往,乡镇企业将会走向衰竭倒闭。

2 中国农业补贴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支持和保护力度仍然相对不足 近年来,“三农”问题已引起了国家及社会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农业问题,告诉我们,农业不发展,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国家和政府,在政策上加强了引导和支持,在保护措施上采取了强投入、强管理、强规范的有力举措,使我国农业发展焕然一新。但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生产方面的投入力度,我国的扶持力度仍然显得极为单薄和不足。

2.2 农业补贴结构不合理 首先是措施配置不合理;其次是间接支持多,直接补贴少;第三,农业支出结构无法适应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由于中国农产品长期处于短缺状态,加强农业补贴主要是用于提升农产品产量。当前的农业支出结构,无法从根本上适应新时期高效、优质农业的发展,无法满足农民收入增加的需要。

2.3 中国农业补贴的法律不健全 为了保障农业的稳固发展,近年来,有关农业的立法也是逐年增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了农业生产的各种保障条例,其余10余部法律也基本围绕农林牧渔的各个领域作出了相应的条文规定,在诸多的法律条例当中,对于农业补贴这方面的政策仍然存在很大的模糊性,政策不明、法令不明。农业补贴的字眼虽然在政府的相关文件中也有所体现,并未作为一项独立的政策制度写进相关的农业法律条例中,因此不能从体制上保障农业补贴的实施与落实。

2.4 农业管理体制不完善 中国的农业管理体制是伴随着我国产品经济条件而产生的,在管理体制下的各个农业生产环节是相互独立的,生产归属农业生产部门,流通销售属于商业管理部门,贸易交换是属于外贸部门,这样的体制机制下,生产、交换、消费相互独立,严重影响了我国政府对于农业的宏观调控,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降低,市场竞争力减弱。

2.5 缺乏增加农民收入的补贴政策 目前,我国仍然缺乏与农民收入相关的六项政策。如收入稳定计划、生产者收入保险、资源闲置补贴、农产品价格调整政策、农业投资补贴等,因而,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农民收入补贴手段,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方面根源于我国长期处于各项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资金不足,财力急缺的国情,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在农业补贴制度建设上面的不完善。

3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综合农业补贴支持体系

由于我国实行农业补贴政策的时间短,经验和财力不足,我国现有的农业补贴政策方式选择仍然存在多方面的不足。要实现农业补贴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基本的原则是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加大绿箱支撑力度 所谓的绿箱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一般农业服务,如农业科研、培训、推广和咨询服务、检测服务、农产品市场促销服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灾害救济补贴,农业生产退休或专业补贴,农业资源储备补贴,农业结构调整投资补贴,农业环境保护补贴等等。具体措施有:一是有选择地引入“绿箱”中的收入补贴政策。一方面减免受冲击严重的农产品主产区、贫困地区以及受灾地区有关农产品的税收,油中央政府转移支付解决。一方面建立农业保险补贴制度。二是直接向低收入农业生产者发放收入补贴。通过对各项补贴的集中使用,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3.2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我国的农业补贴量有限,因此在掌握农产品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发挥出农业补贴的效用,特别是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应该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农产品流通机制,实行生产、流通、销售一条龙,整合现有的产业结构规模,强化农业产品的结构调整力度。

3.3 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投入力度,调整产业结构 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政府政策及资金的扶持,进一步扩大乡镇企业的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实际就业问题。同时,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变生产观念,实现技术更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

4 结语

农业补贴是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与补贴,不仅能够保持农业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更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竞争力,提升社会总体经济效益的有力途径。因此,通过国家和政府的不断重视,通过农业补贴政策的持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新时期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肖琴.我国农业补贴现状及改革建议[J].当代经济,2011.

[2]赵启轩.我国现行农业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

[3]左腾云,邵辉.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分析[J].市场论坛,2009.

[4]高一鹏.WTO框架下中国农业补贴制度重构[J].中国财政,2005.

篇8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内涵及决定因素会计政策有宏观会计政策和微观(企业,会计政策之分,企业会计政策是企业在宏观会计政策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所选择的最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

宏观会计政策是指一国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为了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制订和的会计准则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会计准则。

会计政策选择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具有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选择或根据需要改变具体会计方法和程序的权利。会计政策选择具有如下特点:其一,会计政策选择是在公认会计准则的约束下满足管理人员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需求,它实质上是管理者的行为:其二,会计政策选择的结果将会影响企业报告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的数据;其三,对会计政策选择合理性的判断缺乏可能量化的客观性依据。例如,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就提出了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的三个指导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重大性原则。这些指导原则都属主观的定性原则,缺乏定量性。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贯穿于企业从会计要素确认到计量、记录、报告各环节的整个会计过程,它不单纯是会计技术、方法问题,它是企业管理当局和会计人员处理、协调各利害关系的矛盾,分配经济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从企业内部来看,影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目标因素。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策略和目标经营,管理当局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必须从企业所处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发展前景、本身在同业竞争中的地位,以及本企业的优势、问题。为了争取商业信用和获得信贷资金,资产负债率很高的企业会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调整资本结构的比例,如选用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的成本和自制设备的成本,对于需要递延或摊销的成本、费用,一般采用较长的摊销期限,对于发出存货的计价多采用先进先出法处理。企业管理当局还会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均衡各期收益,以维持企业稳中有升的财务形象。

2.管理当局的自身利益因素。管理当局对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利害方面往往也比较关注,为了平稳各方利益,并从中获取自己的收益,就有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根据信息不对称原理和理论,经理往往拥有大量股东所没有的信息。这样经理就存在利用其所拥有的私人信息,行使其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如根据奖酬计划来选取会计信息,将会计收益由未来期间提前到本期确认,将一些费用资本化或减少预提的费用,使企业出现较高的会计收益,以提高自己的报酬。

3.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因素。一方面会计人员必需掌握有关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各种影响因素作出全面的分析与权衡,积极参与筹资、投资、资金管理等各方面的预测和决策,选择合理、合法、切实可行的会计政策。另一方面,会计人员还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企业对于会计政策的选择还受到外部会计环境的影响。会计环境是会计所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环境,是会计所处特定发展阶段的客观条件。

会计环境作为一个错综复杂的、庞大的统一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环境因素。企业的经济结构、组织形式和资金筹措手段、经济发展水平等都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产生一定影响。例如:高科技企业对无形资产的确认、摊销以及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政策更为关注,上市公司应选择那些能充分披露会计信息的会计政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企业会采取积极而合理的会计政策,避免过于稳健:反之,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了邸寸,企业则必定要考虑安全经营的需要,谨慎行事,采取各种稳健的会计政策以抵御风险。

2.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因素。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必须考虑政府的可能反应及关注,某些巨额的盈利往往会受到政府的特别重视,政府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利于企业的限制性政策。企业管理当局为避免政府利用会一计数据来限制企业行为,往往会采取递延利润或降低收益的会计政策。出于所得税目的,企业往往会考虑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选择会计收益较少的会计政策。从法律环境角度来看,企业选择的会计政策应该符合会计法、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并与有关经济法规(如公司法、税法、证券法等)相协调。

3.审计要求。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中,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大小是与审计水平相适应的。可选择性高的准则增大了实务处理的灵活性,使审汁对象变得复杂,风险增大,从而也对审计方法、审计技术以及审计人员的素质等提出了吏高的要求。

二、合理选择会计政策的重要性

(一)加强对企业人行为的规范L制订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持股或股票期权为形式的激励方式通常能有效地激励经理致力于提高公司的长远绩效。通过使公司经理持股拥有股票期权,使经理人员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企业的所有者,以便减低人成本和平衡人与所有者的56利益,使人的收益依赖于公司的市场价值而非账面收益,人就会注重长远利益而非短期行为。

2、加强市场约束机制。市场约束包括产品市场约束、资本市场约束、经理人市场约束和兼并市场约束等。这些外部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给人员以很大的压力,企业若经营不善,则产品市场上的份额就会锐减,资本市场上企业股份下跌或企业举债过多,企业筹资会发生困难,在兼并市场上还可能被其他企业接管兼并,而经理市场则更是提供了一个成本较低廉的人的约束机制。市场约束力度是以各类市场的发育程序为前提的,市场越成熟,其约束力越大。所以,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产品市场,加强资本市场、兼并市场和兼并人市场的培育,以促进激励机制效用的有效发挥。超级秘书网

(二)确定会计准则中会计政策的可选择空间

1.公认性与合法性。企业制定会计政策的空间范围必须界定在公认的国家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确定的可选会计方针之内。国家的法规制度框定了企业作为会计主体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规则,企业会计政策制定必须以合法性作为准绳。合法性与公认性有时会出现不相协调,在处理公认性与合法性的关系上应本着这样的原则:按照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会计政策,公认性通常体现了合法性;无相应准则制度而需参照其他具有公认性的规范甚至自创会计政策,必须兼顾合法性。

篇9

摘要:自2001年全国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开展以来,部分地区,尤其是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通过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集中力量改善了一批乡镇中心学校的办学条件,使合并后的中心学校实现了一定的规模效益,当地的教师队伍质量与教育教学水平也得以提高,有效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是,在全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初见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部分地区在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

关键词:布局调整;均衡发展;教学质量;问题

一、施行撤点并校的背景

“撤点并校”已在我国实行数十载,其评价褒贬不一。究竟这项政策贯彻实行的程度,利弊大小,如何才能更好的适应与促进教育的发展?我们希望通过调研中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撤点并校”为大框架,对政策实施评价。力求从第三方民间的立场角度来研究和分析在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撤点并校”政策实施的动力机制,揭示政策从指定到实施,以及带来的系列问题背后的深刻原因,从而对中国农村教育未来的走向进行预测。学校布局的调整是区域教育发展中经常性的工作,至2001年以来,中国为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摒弃“村村办学”方式,以“撤点并校”为导向的学校布局调整大力度,广范围的展开,对临近的学校进行资源合并。2011年,正是“撤点并校”走过的第10个年头。然而,在这一年的最后两个月,两次校车事故让“撤点并校”又置身于舆论的漩涡之中。

二、撤点并校的积极影响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具体方式就是撤点并校,把一些教学质量差、生源不足的教学点撤并到中心学校,扩大学校规模,并集中资金、校舍、教师以及教学仪器、图书资料等资源,改善这些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经过几年的努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

(一)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布局调整之前,各地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着布局分散,校点过多,学校规模过小,需要改造的危房多等问题。由于教育资源的投入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学校无论规模大小,都要有校舍建筑和教学设备等固定资本投入,都要有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等人力资源投入,这使得本来就短缺的资源过于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布局调整之后,通过撤并、改造和新建学校,加上国家一系列义务教育工程的实施,基本消除了危房,并逐步配备了实验室、图书室、远程教育设施以及学生基本生活设施,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二)提高了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不仅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有利于农村学校形成适度规模,提高学校的规模效益。所谓学校适度规模,是指在教育的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学校拥有恰好可以使所有资源得以充分和恰当利用,并在不违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保证培养规格、教育质量不受影响的合理限额的班级数和学生人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学校数量减少,每所学校可支配的教育资源大大增加,形成了规模效益,其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整体提高,学校布局趋向合理。

(三)改善了师资队伍状况

调整前,由于缺少教师,有的学校只能开出语、数两门课,甚至是一个教师包全年级的课程,没有专职的英、音、体、美教师,许多学生从来没上过音、体、美课,更谈不上享受什么优质教育了。部分农村教师为了赶集或干农活,自己随意调整上课时间等。许多地方借机推进了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妥善安置了一批代课人员,精简了部分不合格的教师,选拔补充了一批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从而提高了农村教师队伍的学历达标率和整体素质。同时教师参加教育培训与交流活动的可能性增加,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推进师德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

三、撤点并校的消极影响

一项政策的施行有利就必然有弊,根据相关学者对泉头中学的撤点并校问题调查表明,有86%的学生很期待去合并后的县城学校去读书,有56%的学生认为学校搬到县城会给他们的上学带来困难,有88%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县城中学因为那里有更好的师资配备,但是只有26%的家长喜欢去陪着他们的孩子去学校附近周围租房子。由此撤点并校政策的消极影响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教师缺编现象严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我国农村地区也开始进行了税费改革,由此农村的财政压力也普遍加大,为了维持农村整体结构的正常运行,农村政府必须在财务支出上进行缩减,而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教师工资无疑成为了最大的经济支出,再加上几年来国家正在逐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经济收入,使得农村政府在教育方面的经费支出更是上升到了瓶颈阶段。在这种恶劣情况下,部分政府采取了以缩减教师编制为目标的各种措施,甚至有些政府不顾当地教育的发展规划,强行实施撤点并校政策,大力缩减教师的编制,导致教师整体缺编现象越来越严重。

(二)学生上学困难

按照国家撤点并校政策的内容,一些小型学校不得不集体关闭共同合并为一所规模较大、教学设施相对齐全的的学校,学校合并后学生的容纳量大大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生源来自不同地区,之前受过的教育和培养方式也是千差万别,当这些不同的学生群体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对于偏远地区的学生来说,每天按时的的上下学交通问题是最大的障碍。由于现在部分偏远农村还没有配套的交通设施,学生上学采取结伴行走几个小时的路程的方式或者采取家长负责来回接送的方式或者采取家长联合包车接送学生方式等等,但是每一种解决方法都或多打或少存在着安全隐患问题。对于坐车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家长会驾驶摩托车或者拖拉机接送学生,但都是无证驾驶,即便是包车也不能保证都是绝对的持证驾驶,由此不仅给学生的安全带来问题,与此同时也给正常的交通运行带来了一定影响。此外,对于步行的学生来说,路途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法分子,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根据每年的新闻报道来看,这类案件屡见不鲜。

其次,大量的学生聚集在同一所学校之后,学校的宿舍建设问题也成为一大难题。宿舍楼安全问题、每间寝室安排几人合适问题、学生就寝管理问题等等,都是学校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在一些贫苦的地区,由于没有足够的床铺供应,学生基本上都是两人睡一张床,一张高低床睡四个人,一间寝室居住几十个学生,严重超额的密集度,不仅使学生容易患传染病,也是学生高频发的打架冲突事件的导火索之一。

(三)家庭经济负担加重

撤点并校以前,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附近的学校学习,但是撤点并校之后,学生不得不考虑交通、住宿、饮食等等问题。对于家庭来说每年在正常的教育支出基础上又增加了住宿费、生活费、交通费、伙食费等等开销,无形地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我国目前大部分农村仍然以农耕或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面对突然增加经费支出,家长必须在家庭其他方面进行缩减开销,或者在正常的农活劳动之外还要超出身体承受能力之外出打工,只能留下家中年岁相对较大的老者照顾学生,这在家庭教育方面已经形成了欠缺,还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心里健康发展,当然也有一些家长由于支付不起,直接让学生辍学在家帮助,学生的前途就被间接地固定在留在农村务农,给我过义务教育的普及任务增加难度。

人类社会向前迈进的过程之中, 城市化进程不可逆转。人口流动性加大,且不断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区主动或被动地面临着人口下降、 土地面积减少的现实和趋势。 在此变化过程中,农村学校教育必然会受到影响其他国家是这样,中国也是如此。 20世纪90 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学校布局调整工作,2001 年我国就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列入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重点工作。然而,布局调整工作中,在农村学校撤并标准尚未明确的基础上, 已经快速地撤并了一大批规模较小的学校以及农村教学点。我们通过对比发现其他国家与我国的布局调整有着很多的启示。

应重视学校在农村地区发展中的重要性,从长远眼光看学校布局调整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将小规模学校进行适当整合,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是对于那些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教育资源享有程度都处于劣势的农村地区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组建专业“评估委员会”,依据农村学校特点,制定多样化的学校评价标准教育部组建评估委员会之后,应该立即开展大量的实地研究,在制定调整计划之前,应到学校所在农村地区了解当地的实际生活状况及生活特点, 并弄清学校对于此地区经济、文化及历史等方面的意义,不能简单地从学校规模出发, 应该从学校所承担的作用及未来发展潜力等方面来决定学校的命运,制定公平、合理并且多元的评价标准。布局调整应抛弃简单的经济逻辑 ,遵循教育逻辑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从理论上讲通过撤并小规模学校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办学资本,通过发挥规模效益,提高经济效益。 然而布局调整制定和实施的起点是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效率, 终点是让所有学生都能接受优质教学。 因此经济因素充其量只能算是布局调整影响因素之一,而教育逻辑才是布局调整的基础。

(二)加拿大对我国布局调整的启示

1.全面考虑学校布局调整的因素2.遵循公正合理的学校布局调整程序布局调整程序的公正性也是保障决策严谨、有效实施的重要方面。 3.科学制定学校布局调整的规划在我国,一些地方中小学的布局调整仅考虑学校规模、服务范围等因素,片面追求办学的集中和学校规模的扩大,如不切实际地要求各村的小学完全集中到乡镇中心学校来,未充分考虑当地的人口密度、地理交通、农民经济负担、中心学校的承载能力等实际情况,造成辍学率反弹、教育质量下降等改革“后遗症”。这些都与缺乏合理科学的规划相关,只有科学、周密地制定布局规划,才能给教育的未来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

(三)国外的布局调整对我国的影响

1.中小学布局调整要保证方便学生就学,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中小学布局调整要保证方方便学生就学。无论是扩大学校规模,还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其基本前提是学生就学方便;以牺牲学生就学、降低普及程度为代价调整中小学布局、提高办学规模和效益,不符合教育事业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 制定合理的标准,进科学规划所行谓标准的“合理”,就是要在“方便就学”与“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二者间找到切合点。

四、我们对中国撤点并校的看法

首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应是一项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系统工程,如能科学实施,必将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冲突,无论是媒体还是笔者的亲自调查,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引发的官民冲突在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如果不引起政府的关注, 必将影响学校布局调整的大局和社会的稳定。为此政府要未雨绸缪, 积极预防和化解利益冲突。还有,在布局调整中不能在减轻政府财政压力的同时加重广大家长的经济压力。这样会导致辍学率回升,与布局调整的初衷背道而驰。一定要落实国家的各项补助,如两免一补,即免书费和杂费,补生活费。有条件的地方,对走读生的交通费、寄宿生住宿费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补偿。切实减轻家长的负担,从具体行动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对不同群体的影响是不同的,而每个群体都积极地发挥着自身的能动性加以回应。需要指出,回应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回应方式会随着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例如,在布局调整之初,某学生可能寄宿在学校,但由于他不能适应集体生活,一段时间后,家长可能会改寄宿为走读或租房子陪读,正如调研所发现的,很多走读生都有过寄宿的经历一样。此外,值得着重强调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这看似相同的场景的是,布局调整除了上述影响外,还有着诸多隐性影响,例如隐性的文化传承被破坏,“学校作为一个实体在农村社区中存在,它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载体,而且是该社区的文化中心。教师历来被视为知识、文化的引领员,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学生看似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但正是他们的‘吸收’才使得文化得以传承,而现在‘先生’没有了、‘学生’没有了,这个村落的文化、文明又如何延续等等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这更应该唤起学者、官员乃至全社会人们的重视以及对何种教育模式才真正适合农村的反思与探求。(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范先佐 郭清扬.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西部地区6省区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研究,2009,(1):32

[2]马佳宏 卢梅春 李良.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与问题分析——基于广西的调查与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90

[3]叶敬忠 陆继霞 孟祥丹. 不同社会行动者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回应 [J].中国农村经济,2009,(11).

[4]贾勇宏.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何以引发冲突———基于广西 Y县 Z 镇的一起个案分析.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J]. 江西教育科研,2007,(12).

[5]庞丽娟 韩小雨.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 教育学报,2005(8).

[6]陈新阳 王一涛.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现状与对策分析——基于广西L县的典型案例分析[J]. 河池学院学报,2007,(4).

[7]王建梁 陈 瑶. 21世纪新西兰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反思及启示{J}.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8]石人炳.国外关于学校布局调整的研究及启示{J}.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湖北武汉

[9]王建梁 帅晓静.加拿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程序及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篇10

从30年代的凯恩斯经济学以来,财政政策无疑是一直被公认为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最有力的杠杆之一。在西方发达国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一道,共同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最主要的手段。政府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调节社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以努力烫平经济增长的波动,并保证经济在低通货膨胀和高就业率等基础上的稳定增长。在我国,财政政策不仅担负着供求总量的调节任务,而且还直接承担着技术改造、物价补贴、重点建设、区域发展以及公平分配等等的重要职能。

笔者认为,上述传统的对财政政策的作用认识是十分偏颇的。因为:

一、制定财政政策存在着三大原则,在三大原则——政府与社会的边际资金使用效率相等、财政收支平衡以及公平负税的严格限制下,政府财政政策的自主的合理选择范围十分有限;

二、对财政政策的任何必要的重大变动,我们与其看作是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不如看作是政府努力改变自己的政策、以适应客观经济发展的新的需要,即客观情况的变化自然要求政府的财政政策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

三、因此,对财政政策的作用必须有新的认识,即财政政策的制定必须努力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否则将会造成社会资源低效使用的各种后果。

下面我们就对这种新的财政政策的观点作进一步的分析和阐述。

一、制定财政政策的客观依据——三大基本原则分析。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有关支出与收入的政策总和。笔者认为,在制定财政政策时,存在着三大必须遵循的客观原则:一是政府与社会的边际资金使用效率相等;二是财政收支平衡;三是公平负税。这三大原则决定了政府支出和收入的基本总量及结构,从而也就决定了政府的基本的财政政策;任何偏离这三大原则的财政政策,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宏观经济造成不同程度的、机会成本的损害。

下面我们就对财政政策的这三大原则作进一步的分析。

1、政府与社会的边际资金使用效率相等的原则决定了政府支出的合理的结构及总量。

我们先讨论和确定两个概念:

(1)资金使用效率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不仅考虑经济收益,而且考虑政治、社会、国防乃至外交收益等等。例如社会保障,更多的是具有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意义。二是不仅考虑短期收益,而且考虑长期收益。例如教育投资,更多的是着眼于未来的发展。以上两方面的综合考虑,就构成了资金使用效率的完整内涵。

例如贫困地区开发,从短期上看,它有助于挖掘现有的潜力以实现产量的增长;从长期上看,它将确立经济自我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并最终实现国力资源的充分开发等。从经济收益上看,它可能争取项目的收支平衡或略有盈余;从政治、国防、社会等收益上看,它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并大大增强边防及纵深的军事实力等。

(2)社会边际资金使用效率的数量确定

这是一个方法很多并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我们这里仅通过一个较为复杂的例子分析、以试图阐述其基本的思想。

例如政府通过普遍、等量地降低税率,使一笔资金均匀地留在社会,并为企业和个人所得。

个人得到这笔新增的收入后,一部分将用作消费,另一部分将通过储蓄或购买证券等而转化为社会的投资;企业得到新增的收入后,一部分将用作职工的福利,即转化为消费,另一部分将用作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即同样转化为社会的投资等。这些资金分散使用后的效率总和,例如消费促进了身心健康并提高了知识水平、投资扩大了产量并带来了技术的突破等等,就共同构成了社会的边际资金使用效率。

在明确了资金使用效率以及社会边际资金使用效率的概念后,我们就能够很轻易地推导出政府财政支出的合理结构。即政府对某一部门或行业的资金支出,其边际效率应当等于社会资金使用的边际效率。如果政府的边际效率较高,说明政府没有充分利用集中管理的优势,并造成了权力的不应有的悬空或缺位,此时政府对该部门或行业的投资应当继续增加;如果政府的边际效率较低,说明政府滥用了集中管理的权力或定位,并造成了不应有的社会资源的使用浪费,此时政府对该部门或行业的投资应当相应削减;如果政府的边际效率等于社会的边际效率,说明政府对该部门或行业的投资达到了适度规模,此时国力资源在政府和社会的分配使用中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

由此我们可以推出政府对所有部门或行业投资的适度资金数量,这同时也就确定了政府支出的合理结构。当然财政支出与经济总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

对政府各项合理支出进行加总求和,我们就可进而确定政府支出总量的适度规模。

因此,政府与社会的边际资金使用效率相等的原则、决定了政府支出的合理的结构及总量。

2、财政收支平衡的原则决定了政府的合理收入总量

在财政收支平衡的情况下,政府的收入总量等于政府的支出总量。因此在政府合理的支出总量既定的情况下,政府的合理收入总量随之亦定。即两者必须在数量上相等。

对于保持财政收支平衡的必要性,目前我国经济学界已经有了较普遍一致的认识。因为:

(1)如果财政收支长期保持大量的盈余,这说明政府的收入太高,从而挫伤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给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了更大的困难,抑制了消费需求并进而抑制了投资需求等。这将使经济的发展同时受到供给动力削弱以及市场需求萎缩的双重制约。

(2)如果财政收支长期保持大量的赤字,这无疑将给经济的发展造成更为明显的损害。例如刺激通货膨胀、挤占企业资金、加重政府债务负担等等。

因此,财政收支必须保持平衡。如果财政收支出现较大的盈余,政府应当及时降低税率;如果财政收支出现较大的赤字,政府应当及时提高税率。只有在财政收支长期保持平衡的情况下,经济才可能得到稳定、迅速和协调的发展。

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这里我们所讨论的盈余和赤字,是在支出总量合理的情况下,考虑收入总量的调整问题。因此它与通常所说的盈余和赤字的概念并不完全一样。后者是在同时考虑着收入总量和支出总量的差距、存在的问题、以及调整的方式等。两者产生的起因不同,因此在修正的思路上也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总之,财政收支必须保持平衡,即政府的收入总量必须等于支出总量,这在我国目前已经取得了普遍一致的认识。根据上述政府与社会的边际资金使用效率相等的原则,在政府支出总量合理并既定的情况下,政府收入的合理总量随之确定。

因此,财政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了政府的合理收入总量。

3、公平负税的原则确定了政府的合理收入结构

公平负税的基本含义是:一、个人不论男女、老少、职业、肤色等,企业不论性质、行业、地域、规模等,它们在政府税收面前,原则上一律平等;二、税收将保证个人及企业的最终所得与其对社会所作的实际贡献,成紧密而合理的正相关性。

从税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上看,公平负税对创造一个稳定、宽松的经济环境来说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因为:(1)它有助于建立个人及企业之间的平等、和谐的经济关系。(2)它有助于促进资源按照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更有效的配置等。而不公平负税,其对经济的益处有限而弊端无穷。因为:(1)对企业经营来说,最重要的是外部环境的稳定、宽松以及内部责权利机制的紧密结合,因此减免税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并不具有不可或缺的关键性作用。(2)对于某些新兴产业,如果只有在减免税下才能生存和发展,那么这可能说明了,它们对于国内经济发展来说是超前的。即它们不仅得不到国内其它产业的有效支持和配合,而且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也是十分有限的。与其这样,我们不如鼓励其在公平负税条件下的正常的发育和成长。只要它们真正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那么既使是在公平负税的条件下,它们也仍然会以不可遏制的态势逐步和稳健地发展壮大起来。(3)不公平负税将给经济带来较大的损害。例如:人为地造成了个人与企业之间的不平等的矛盾与冲突;诱使更多的企业想方设法与优惠产业“沾亲带故”,从而给国家财源造成不应有的大量流失;给管理部门中的少数人的以权谋私提供了灰色的温床等。

因此在政府收入中,我们应当努力做到公平负税,以避免不公平负税所给经济带来的不应有的损失。

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对于公平负税,我们应准确把握其精髓的含义。即税收将保证个人与企业的最终收入,与其对社会所作的实际贡献成紧密而又合理的正相关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一定程度的税率差别可能或往往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1)从横向上看,必须对特殊类别的个人及企业实行有差别的税率。例如从个人上看,我们或许应当降低甚至取消在国内和国际获得重大成果奖的个人所得税,以鼓励拼搏的精神或科技的创新;从企业上看,我们或许应当较大幅度地提高烟草等行业的税收,以限制人们的消费和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等。

(2)从纵向上看,必须对个人及企业实行一定程度的累进税制,因为高收入的个人及企业,无疑都较多地享用了国家的公共支出,如交通通讯及文化教育等。

因此在政府税收中,我们应当合理设置税种及实行累进税制、努力做到公平负税,以保证政府的资金需要,并防止经济受到不公平的损害等。

总之,公平负税是财政政策的第三大原则;在财政收支平衡确定了政府合理税收总量的情况下,公平负税无疑进一步确定了政府的合理的税收结构。

综上所述,财政政策的三大原则决定了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合理的结构及总量,从而也就决定了政府的基本的和合理的财政政策。

二、对财政政策宏观调控作用的新认识:几点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对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产生新的认识,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财政政策的三大原则——政府与社会的边际资金使用效率相等、财政收支平衡、以及公平负税,决定了政府的合理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制定是有着客观的依据和准则的,我们只有努力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各种不应有的机会成本的损失。虽然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政府的财政政策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例如目前实际存在的反周期政策等,但这种调整与其说是政府在主动地调控经济,不如说是政府在主动地调整政策,以适应客观经济发展的新的要求等。

2、在上述三大原则的严格界定下,政府财政政策的选择将受到理论上的限制

因为,这种选择主要起源于:(1)政府与社会的边际资金使用效率以及合理的税率与税率结构很难准确的确定。(2)恢复财政收支短期、少量失衡的措施很多,其利弊得失也很难准确地握等。因此,这就给政府自主地分析、比较和选择政策提供了一定的余地。但是从根本上说,新的财政政策的观点是以三大原则为依据和主线的,因此它与传统的以调控经济为依据和主线的财政政策相比,无疑是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在实际作法上,可能还不会有太大的表面差别。

3、以整体互动的思想来考察经济形势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