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5: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城镇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1新城镇建设选址的地质环境问题
新城镇化必然会落地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中,地质构造单元、选址区地形地貌特征、地质稳定性、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等成为新城镇的选址规划、建设布局、发展前景等重要的影响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前置处理。建国以来,由于我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没有充分重视地质环境问题,不仅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1.2土地资源减少与土壤污染问题
一是城镇建设缺乏规划,随意扩张,人均浪费土地现象严重;二是城镇发展片面强调新城区建设,忽视了旧城区的改造和利用;三是攀比跟风,盲目效仿大中城市的开发模式,从而造成大片土地浪费,设施闲置;四是“三矿”问题所导致的矿业城市经济衰退、矿山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和土地环境污染而成为“鬼城”。
1.1.3水源地枯竭与水资源严重污染问题
一个地区地下水的储量与赋存状态,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既具有一定量和质的限制,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形成区域动态平衡。城镇选址缺陷和规划规模问题,过量开采利用地下水,造成地下水资源涵养不足而不断衰减。城镇化产生的大量废弃物、有毒有害污水等的难以处理,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地和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由此带来的大量水源性疾病、地方病的产生和爆发,更令人不寒而栗。
1.1.4地质环境破坏带来生态严重退化的问题
部分城镇在选址规划、开发建设中,不注重地质环境的研究和保护,肆意地破坏植被地貌,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频发,在洪灾面前不堪一击。在规划建设中不重视工程地质问题,对生态环境和城镇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河流干涸、生态脆弱,土地荒漠化严重。
1.2地质环境工作在新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2.1地质环境工作保障新城镇化更安全
优化城镇化建设的规划布局。通过对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条件、资源承载能力等的研究和评价,为新城镇化建设的区域规划、建设布局等提供可靠的地质环境依据。保障城镇化的规划选址。查明区内隐伏深大断裂尤其是活动性断裂的分布,避免将新城区建在地震活动带上或其边缘,给未来发展留下较大的隐患。通过地质环境工作,尽量避开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地段,避免各类次生地质灾害。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地质环境评估与勘察服务。城市范围内发育的活动断层的探测,埋于地下密如蛛网的燃气、水管、电线等各种管线,都要通过地质工作的探测,提供清楚的数据和图像,避免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政治影响。
1.2.2地质环境工作保证水资源供应安全
新城镇化建设必然带来集中供水和防治水资源污染的问题,通过地下水资源勘查与开发,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对地质构造、地貌及水文地质等方面的研究和勘察,解决好城镇化“吃水难”和饮水卫生安全问题。对地表水质的恶化、生态系统退化等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编制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通过综合治理达到水资源安全目标。
1.2.3地质环境工作促进新城镇化更生态
新城镇化就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其发展的整个过程,最终还是要落实在特定的地质环境之中。地质工作可以进行勘查与开发,并能够直接用于新城镇化的主要是地热资源、浅层地温能等环保清洁新能源,对地热、浅层地温能等新能源的综合规划、勘查、开发和利用,将会给新城镇化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带来巨大效益,为节能减排做出重要的贡献。
1.2.4地质环境工作促使城镇生活更富裕
随着新城镇化不断推进,迫切需要矿产资源的保障和地质技术的支撑。通过矿产地质勘查、开发利用可为新城镇化后的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山东地矿局目前在全省新发现黄金、铁矿、煤炭等资源,为当地新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持续的资源保障,为山东黄金等大型金矿开采企业提供了可靠的接替资源。
2加强地质环境工作保障和支持新城镇化建设
2.1高度重视新城镇化进程中地质环境工作
2.1.1忽视地质环境问题代价沉重
新城镇化需要地质工作先行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全国仅有少数城市开始重视这个问题,随着新城镇化推进速度的加快,这个问题将会变得越来越突出。由于以往的城镇化建设受到历史条件和相关认识的阻碍和影响,没有对地质环境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许多城市建成后,长期受到地质环境问题的影响和困扰,地质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导致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1.2国家及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把地质环境列入新城镇化重要议事日程
随着新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地质环境问题将会更加突出,今天,我们的认识、技术水平、地质科技工作等已经能够比较好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因此,地质工作在新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必须引起国家、省委省政府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把地质环境问题列入新城镇化的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成为新城镇化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
2.1.3不断加强地质环境工作及政策法规宣传普及的力度
人们对地质环境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对地质环境工作及政策法规等宣传、普及的力度不够。必须下大力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通过各种形式,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多种媒体,通过组织专题宣讲、科普、地球日、相关培训等,提高全社会对地质环境工作和地质灾害防治的认识和重视,把前瞻和防范意识落到实处。
2.2必须进一步加强地质环境工作相关法规制度的建设
2.2.1建议国家设立新城镇化地质环境保护法规
为保证新城镇化建设的的顺利推进和平稳发展,建议国家层面应出台一部全国性的地质环境保护法规,明确规定新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等,必须进行地质环境评价,以地质勘查资料为依据,以确保新城镇化的规划布局、选址、建设和未来的发展建立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因地制宜地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进行规范和服务。
2.2.2编制和创新为新城镇化建设服务的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
将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作为新城镇化建设和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同时还要与土地保护与利用规划协调统筹考虑,争取列入各级政府的考核目标。
2.2.3建立和实施地质环境专家论证制度
新城镇化建设的可行性研究、规划选址、建设布局、改建扩建、未来发展等,必须通过地质环境评价研究才能进一步推进,关键是要通过建立和实施地质环境专家论证制度来付诸实践。
2.3地质环境工作必须为新城镇化当好先行、做好服务
2.3.1新城镇化规划选址与建设布局
必须地质先行新城镇化建设的可行性研究、规划选址、建设布局、未来发展等方面,都必须以资源、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地质勘查资料为科学依据。在以资源、地质环境承载力等家底没有摸清之前,绝对不能再盲目蛮干。
2.3.2新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
必须地质先行新城镇化建设中与人民生活、城市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水电油气、交通运输、智慧系统、污染处理、地下空间利用等项目的建设,其前期工作都离不开地质环境工作的研究与支持。与城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更需要地质工作先行,确保相关产业的有序发展。3.3.3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必须地质先行新城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还会不断对地质环境工作提出更高、更详细的要求。诸如新能源的勘查、开发与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对水源地的赋存和供需规律、地下水水质和可利用程度等更加深层次的研究,对城镇地质环境质量进行更加科学的综合评价,确保新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更加有序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2.4进一步加大新城镇化地质环境工作的力度和体系建设
2.4.1全面开展全国主要城镇、城市群地质环境综合调查评价工作
一是实施和推进区域地质环境安全评价,以“数字城市”建设为先导,建立区域地质环境可视化信息平台;二是通过推进城市“三维立体地质调查”工作,全面查清区域地质构造体系、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立地质环境评价“三维立体模型”和动态数据库系统;三是通过重点实验室建立动态数据模拟系统,为新城镇化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2.4.2健全和强化全覆盖、全天候的地质环境监测预警和地质灾害应急体系
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地质环境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建立和强化全覆盖、全天候的地质环境监测预警和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对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灾害隐患等进行长期监测,全面掌握其演化规律,并通过数学模型和实验室模拟,进一步预测其在新城镇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的趋势和强度,保证新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2.4.3通过技术措施和工程治理,控制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
一是对地质环境问题的认识与调查研究,从而确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二是通过对地质环境问题的综合分析研究,找到通过技术措施和工程治理,控制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三是通过借鉴和学习先进技术和施工方法,控制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为新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
2.5进一步加强地质环境相关科学研究工作
2.5.1开展和加强新城镇化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国未来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必须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尽快建立起与新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相配套的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好为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功能布局、水资源供应与保护、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科学有力的技术支撑的问题。
2.5.2开展和加强与新城镇化相关的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
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国家资源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通过在不同地质构造区设立数据采集和监测机构等措施,尽快建立其与新城镇化相关的资源与地质环境承载力数据库。从新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和实际出发,科学地分析并建立资源、地质环境承载力、地质灾害规避与防治等相关对策的数学模型,为新城镇化建设和智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5.3开展和加强与新城镇化相关的地质环境工程科学技术研究
一是引进和学习国际上先进的地质环境研究和保护的经验和技术,建立系统、科学、规范的地质环境科学研究体系;二是结合新城镇化建设的实际和需要建立重点地质环境工程实验室,进一步提高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效率和水平;三是通过综合研究和工程实践,尽快形成新城镇化建设事前、事中、事后一体化的控防、治理体系。
2.6加大对地质环境研究、保护和治理工作资金投入的力度
2.6.1地质环境工作属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必须由政府提供资金支持
地质环境工作面向的是国家重大的基础性、公益性建设和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保证和提高,一是要靠国家通过强制性的法律、制度等措施来保障其普及和实施;二是就其基础性和公益性的特征,必须由国家提供持续不断的资金支持,才能得以保证和实现。
2.6.2为解决地质环境工作历史欠账问题,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
地质环境问题由来已久,由于历史欠账积重难返,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必须下大力气、加大资金投入尽快推动地质环境工作的起步;二是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尽快解决历史遗留和历史欠账问题。
2.6.3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地质环境工作,建立长效机制
篇2
一、文化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力量
(一)鲜明的文化特色是一个城镇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无形资产,能够彰显新型城镇化的独特魅力。一个城市的灵魂不能缺少自己的特色与文化内涵。城镇文化既是一个城镇独一无二的印记,更是其精髓。独具特色的文化,承载着城镇的历史,展示着城镇的风貌,体现着城镇的品格,是一个城镇魅力的集中展示。一座城市的绿化、亮化、美化如何,只是体现出该城市的外在美,而文化特色、文化魅力和文化氛围,才能真正体现出一座城市的内在美。只有“有文化”的城镇,才能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式”的建设悲哀,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独树一帜、独占鳌头。我市黄桥镇在新城镇建设中,充分挖掘文物资源潜力,重点打造红色旅游,实施以文物与旅游相结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二)延续和传承优秀文化是新城镇化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城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不断积累、沉淀形成一套属于本区域的、完整的文化价值体系,它们不仅为当地提供生活规范、德行操守,支撑起社会的伦理关系,而且深刻影响着当地政治、经济制度的建设和政策的施行。这种文化价值理念是城镇居民的精神家园,千百年来在心灵稳定、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泰兴是吴、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优秀历史文化。千百年沧桑巨变,泰兴获得了教育之乡、银杏之乡、建筑之乡、提琴之乡等美誉,古镇黄桥跻身于“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行列,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文化泰兴”的口号。“文化泰兴”既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又应该充分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做好他们的延续和传承就是延续城市的文脉,就是延续城市的精神。
(三)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标志。
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在城乡之间实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在内的社会服务均等化。新型城镇化不仅要建完善的交通路网、漂亮的新型社区、标准化的产业园区,还应该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书店等基础设施,有文化游园、主题公园、娱乐中心等文化活动场所和充分体现基本性、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公共文化服务。缺少了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新型城镇化就是不全面、不可持续、不成功的。要鼓励社会力量捐赠公益性文化事业,拓宽公共服务渠道,健全公共服务网络,不断提高惠及城镇居民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2012年1月16日颁布的《江苏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不得低于500平方米,并且要合理划分功能区,并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器材。功能区包括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展览展示室、综合培训室、电子信息服务室、老年和少儿活动室、体育活动室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基础设施的管理,确保其专项用于为农村群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不得擅自拆除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其设备配置、经营保障、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综合管理等达到省文化厅的要求。要进一步加快城镇文化馆、图书馆、文化市场及文化站和村社文化室建设,优先安排基层广播、电视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项目,完善乡镇、村社等文化设施网络,让文化发展成果走进社区、村组,惠及百姓。
(四)良好的人文素质是新型城镇化的必备条件。
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动力。没有人文素质的提升,人类社会是不可能进步的。哪个地方的文化工作抓得好,人文素质高,那个地方就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同时,良好的人文素质也是高素质产业工人的必备条件。新型城镇化是对现有生产生活的一次质的提升,这迫切需要“新居民”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明素养等方面与产业相适应、与环境相协调、与发展相同步。
(五)繁荣的文化产业能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全社会对文化商品将表现出强烈需求,为文化产业崛起带来了大好机遇。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关联带动性强等特点,它能以几十倍、几百倍的增幅升值产品价值,并且能通过与旅游、制造、交通、房地产等行业的渗透融合,在改造提升第二产业,优化第三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对促进产业转型,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大意义。文化部于2012年2月了《‘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要求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翻一番,同时出台了相关政策,重点扶持11个行业。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振兴若干政策的通知》等文件,一系列政策意见的出台,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抓紧抓实新城镇化改建过程,努力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正由“拆”转“投”、全面铺开的实际情况,在我市的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中,有五个关键点,要突出来抓。
(一)抓文化理念确立,把文化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局。一是与新型城镇化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把文化体现到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去,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六个切入点中。把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投入增幅等指标纳入新型城镇化考核体系。二是把人文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各类规划。成立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专家顾问团,无论是城乡总体规划、土地综合利用规划,还是产业规划、交通体系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都要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做到有文化考量、有文化表现。三是把文化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结合新型城镇化“一区四园16个乡镇301个行政村”的空间布局,明确五级城镇体系的文化功能定位、文化建设重点、具体设施内容,形成区域协调、设施互补的良好局面。
(二)抓文化形象构建,在建筑风貌中充分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一是加强城市总体建筑风格的规划设计。鼓励全市各级各地提炼出一批形象生动、内涵丰富、雅俗共赏的地域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体现到城镇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甚至路牌、广告中去。二是加强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对历史特色建筑和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摸底和立法保护。有计划地对历史特色建筑进行恢复性修建、保护性修缮、展示性利用。三是规划建设文化中心功能区和重点文化街区。加快规划建设以黄桥东片历史文化街区,加快推进银杏公园、泰兴市文化博览中心等项目建设进度,在城市组团、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合村并城等拆建工作中,合理地规划一些文化功能区和特色街区。四是规划建设好历史文化风貌村。成立由建设、文化、文物、旅游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研究确立历史文化风貌村评定标准,按照“保护为主、突出特色、注重文化、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村推进规划建设。
(三)抓文化精神塑造,全面提升城乡群众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一是做好文化传承。广泛开展文化知识、文化传统、文化礼仪的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城乡群众的文化修养。尤其要把代表中原文化和吴文化精髓的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构建城乡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二是提升人文素质。精心组织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帮助新型农村社区居民掌握生产技能、提升科学人文素质,为实现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变奠定基础。三是加强道德建设。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加强群众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城镇文明程度。大力弘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优秀传统美德,大力弘扬新时代新美德,深化“道德讲堂”等各类道德实践活动,引导人民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四是倡树文明新风。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新农村社区)、文明家庭争创活动。以“改进生活习惯、培养文明行为”为突破口,从“居室清洁卫生、环境整洁优美、个人言行文明”三个方面入手,在全市新型农村社区中开展“新社区、新生活、新风尚”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村民适应新环境、改变旧习惯、树立新观念、争做文明人。充分利用城镇现有资源,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文化活动的群众参与度,活跃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培植和强化文化特有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以文化氛围凝聚人心,提升群众文化品质。
(四)抓文化服务均等,大力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是规划建设好五级城镇体系的文化基础设施。在市级层面,加快推进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建设。在县(市、区)层面,加快多厅数字电影院、大型书店建设,对现有的文化馆、图书馆晋级升档,有条件的要规划建设博物馆。在中心镇层面,在建好高标准文化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乡镇情况可以建设小礼堂。在新型农村社区层面,把建有完善达标的文化基础设施作为强制性要求,其规模和档次也要适度超前,不能仅停留在原有农村文化大院的标准,也不能完全照搬城市社区模式,要有小规模文化广场、功能独立的文化活动中心。二是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继续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舞台艺术送乡村进社区”等面向基层群众的活动经常化。加大各级各类文化设施联建共享力度,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积极为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和市属文艺院团配备流动服务车。三是进一步繁荣民间文艺。要积极探索适合基层特点、符合群众要求的文化服务方式,充分发挥乡村文艺骨干作用,大力发展具有民族、民俗特色的文化园、文化角、文化点,用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思想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不断满足城镇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开展不同层次和规模的文艺汇演、文化艺术节、民俗艺术节,支持戏曲、绘画、剪纸、根雕等民间艺术发展,调动群众文化创造活力,夯实群众文化繁荣的根基。继续推进文化馆文化站专业文艺工作者分片负责和“文艺志愿者进社区”。配齐配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工作人员和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专干。四是培养乡土文化人才。通过演出、展览、交流、大赛等形式,加强对民间文艺团体、文化大户和文艺爱好者的培训,在经费、场地等方面予以支持,打造一支宏大的“草根”文化队伍。
篇3
关键词:融资机制 新型城镇化建设 问题与措施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建设,而融资机制是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镇化的融资主体和融资方式缺乏多样化、存在巨额的资金缺口、没有畅通的融资渠道且缺少完备的配套设施,这些问题必将会制约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进程。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对中国现阶段发展特征的清醒认识和把握,正确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意义,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型城镇化是指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生态化、集群化及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特征是统筹和规划城乡一体化,要求是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的质量水平,充分体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新型城镇化格局——城乡统筹、生态宜居、社会和谐离不开融资机构的保障,因此必须创新城镇化建设的融资机制,提高相关资金保障能力,为更好的推荐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需求分析
相关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镇人口的数量就会增加1000万左右,而人口数量的增加势必会对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务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会对融资需求提出更高的标准。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融资结构上应当加快调整,提升城市功能,其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公用事业建设资金需求及公共服务建设资金需求三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
当前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桥梁、隧道及水电气暖等。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城市的承载压力变大,城市的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其主要体现在资金需求量大,使用周期长且经济收益较低。特别是在对城市的交通道路、水电网进行改造时需要的一次性投资较大,这不单纯是通过财政拨款或银行贷款所能解决的,另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属于公用性建设项目,其存在明显的使用周期长的问题,有些项目甚至没有任何经济收益。
(二)公用事业建设资金需求
城市公用事业建设主要包括燃气、自来水、生活用电、公共交通等。对公用事业建设投资是人们生活所必不可少的,而且一般情况下规模较大,且收益对象是一部分特定的社会成员。由于公用事业其本身的特殊属性,且价格在经营上也有一定的垄断性。在城市建设中公用事业必须依托于特定的城市环境,因此会有很大的地域性,影响公用事业的价格因素也不一样,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信贷或民间融资等方式来实现。
(三)公共服务建设资金需求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住房、就业、医疗、养老等各项社会保障设施。其具有的特征主要包括基础性和广泛性。同时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公共服务的对象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其供给主体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其他社会组织参者,其中所需要的大量资金是公共服务建设所必须的。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融资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在使用上存在很大的缺口,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融资主体较为单一
众所周知,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很多市级以下的财政力量比较微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影响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其主要表现为融资主体和融资方式没有存在多样的形式。城市基础设施的属性是公共产品,其投资的主体主要是政府机构,来自民间的资金比例相对较小,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成为制约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二)融资方式缺乏多样性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政府机构是融资的主体,这就直接造成了政府需要承担几乎所有的风险,债务依存度过高给新的建设资金带来更大的压力。目前,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融资的主要方式还是通过以土地换投资的形式,这就导致了融资方式的单一,使得项目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严重的制约了城镇化建设。
(三)缺乏融资渠道
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缺乏融资渠道也是造成现在资金缺乏的主要问题,其主要体现在国家的金融机构对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收紧,这就造成了地方政府的债务率过高,这也造成了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受阻,因而对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建设方面的资金不足。如果能够大量的引导民间资本的加入就可以很好的缓解资金短缺的矛盾,但实际上民间资本进人的门槛太高,不能够解决该问题。
(四)融资平台存在风险较大
近年来,融资平台已经成为主要的运作模式,但是当前对融资平台存在监管的缺失,融资规模的大幅度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府债务风险的加大,同时在很多地方也存在融资平台运作不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这都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城镇化建设资金的短缺。
四、创新城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城镇化建设进程在逐步加快,要想有更多的资金保障,就必须创新融资机制,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对城镇化建设项目进行科学的分类
目前对城镇化建设项目的分类主要包括两大类: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公共产品主要表现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例如居民的基础教育、城市的减灾防灾系统等,私人产品主要是指诸如房地产项目等,这样的产品只能满足社会中一些特定人群的消费需求。因此,只有对城镇化建设项目进行科学的分类,才能合理的对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范围进行科学界定,才能有利于提高融资机制的科学有效运作。
(二)对城镇化建设的融资平台进行科学规划
地方融资平台目前承担的风险正在逐步加大,从长远利益分析,这对城镇化建设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必须要对融资的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对城镇化建设的融资平台进行科学规划,首先是要对融资平台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其次要加强对融资平台的监管,最后要对地方融资平台的内控制度及治理结构进行逐步完善,从而更好的规范城镇化建设的融资平台。
(三)建立健全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资金绝大部分都来自金融信贷,因此要想建立健全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就必须建立与开发性金融的合作机制,完善城镇化建设的金融保障机制,除此之外要对吸引外资的方式进行创新,提高城镇化建设中利用外资的质量和规模。
(四)积极将民间资本引入城镇化建设
民间资本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疏通民间资本进入建设渠道及探索公私经营模式等方式,将更多的民间资本引入到城镇化建设中。
参考文献:
[1]秦海敏. 如何构建完善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以河南省为例[J]. 市场研究,2011(04)
[2]王静,张玉梅. 建立合理融资机制的有效途径探讨[J]. 商业经济,2010(21)
[3]于壮,玉山,吾斯曼. “银政合作”融资机制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初探[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3)
[4]唐好军. 建立和完善财政投融资机制的思考[J]. 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09)
[5]张艳纯,葛小南. 完善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的思考[J]. 社会科学家,2008(02)
篇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装配式建筑;建设
1新型城镇化与装配式建筑内涵
新型城镇化内涵总结起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在于本着人本化原则实现城镇化,促进人口的科学聚集,并设置公共产品提供完善保障,促进人口的合理转移,确保社会就业的稳定有序。第二个层面在于高质量的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城乡的统筹化建设。第三个方面在于城镇化的持续发展,以低碳、环保的方式进行生活与生产。装配式建筑主要是将传统建造过程中的现场作业引入到工厂之中,通过工厂生产建筑构件并运输至现场进行施工,而后利用有效的方式进行链接在施工现场装配的建筑。例如预制混凝土建筑、混合建筑、钢结构建筑等。装配式建筑依照科学标准进行设计,由工厂负责生产,通过装配施工、一体化装修、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最终实现了智能化应用目标。
2装配式建筑内涵发展状况与问题
近年来,我国各大省市政府设置专职单位,出台工作意见与措施,进行装配式建筑的综合试点,2015年新增项目约4000万m2,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占到全年面积的2.6%。我国政府在关于加强正视建设管理的意见中指出,力争在10年中将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比例提升到新建筑总量的30%,并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然而,纵观近年发展历程不难看出,该项工作仍旧存在一些不足问题,即理念问题、技术问题、管理问题以及成本问题。理念层面,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即将装配式建筑错误认为是政府保障工程的试点项目,不可在公共项目、商品住宅中大量应用。一些人将装配式建筑错认为主体结构装配,忽视了装修、产业链等环节。还有人将装配式建筑人作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没有考量到钢结构以及混合结构工程。技术层面,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发展相对成熟,因此逐步变成一项标准规范,然而无论从设计理论或是采用技术上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另外,木结构技术以及相关产品存在较多不足,导致木材加工效率较低、成本投入较高。管理方面,装配式建筑各个工作环节应衔接紧凑,然而,我国当前管理规定主要针对现场作业模式进行设计,招标、验收管理、设计规划、生产施工等工作互相脱钩。该类管理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项目形成了衔接的空白,造成管理真空,不但使成本大大增加,也影响了建设效率,对确保项目质量极为不利。成本方面,由于我国没能创建形成质优价优的行业环境,因此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并不明显,导致开发建设方一直持有观望态度。
3装配式建筑发展对策
伴随全球能源需求的大幅提升,各个国家对节能建筑建设水平的要求标准持续提升,他们更加重视全寿命周期之中如何控制能耗总量。为有效应对行业人才短缺、缺乏住宅的问题,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应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通过制定严格细致的规定,推动节能建筑发展。因此,我国正直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加快期,应促进装配式建筑的规模化建设,因此应加快应对理念认识、管理控制、技术应用以及投入成本方面的问题。首先,应明确装配式建筑核心内涵,对其功能优势进行广泛宣传,为大众普及质优价优的认识。技术上应扩充研究开发投入,激励企业单位负责牵头,创建产学研平台,加快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管理工作中应依照装配式建筑核心特征,调节立项许可、审查评估、成本造价以及定额、生产、招投标、开工许可、监督管理、质量验收等工作机制,突破陈旧模式。成本管理环节,应大力推动标准化设计,降低模具种类,提升周转效率,引入总承包管理模式节约成本投入,开展产业链员工培训,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以装配式建筑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4.1快速做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涵盖城镇建设发展必须的各类能源、给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等基础项目,同时还包括行政工作、教育、文化事业、医疗卫生以及商业服务等。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应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总量规模,优化质量,给予充分保障,方能提升现代城市承载水平。我国高速公路工程、港口项目以及地下管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广泛应用预制混凝土处理技术,收到了良好效果。例如,地铁工程,采用盾构管片可达到良好的防水以及支护作用,地铁工程质量水平在很大层面与盾构管片的质量密切相关。铁路工程更是将预制混凝土技术优势发挥到极致,不仅常规桥梁以及轨枕工程实现了广泛应用,高铁建设也大范围应用高强混凝土生产功能构建,为高铁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2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筑行业始终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建设的核心支柱,体现了关联作用高、产业链规模大,集成程度高,拉动社会效益明显的优势。传统行业通过手工作业,呈现出能源应用水平较低、破坏生态环境严重,存在常见质量通病,无法彻底根治等问题,是建设行业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因此,应积极扭转粗放扩张模式,推动内涵集约式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应积极应对处理产业水平低、机构失衡、浪费宝贵资源的问题,杜绝城镇化低质量、低效率建设。装配式建筑通过现代制造技术、社会化大生产模式以及现代管理技术、信息化系统,将项目设计、组织施工生产以及运行管理等各项环节进行统筹集成,转变现场工作的粗放模式为工厂化生产,产业和管理以及精细化装配的工作模式,大大加快了工期,节省了大量劳动力,生产效率明显提升。通过科技密集化生产管理替代以往密集手工劳动生产的模式,取缔落后、低效产能,使各项技术实力大幅提升。同时,还可全面激发集中化管理生产的核心优势,推动装备制造行业的健康发展,积极培育新型产业,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贡献了较大力量。
4.3推动城镇环保绿色发展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明确引入生态文明理念至城镇化发展之中,大力开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建设。同时,进一步指出,绿色建筑比重应从2012年的2%提升至2020年的50%。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可全面优化建造技术质量,建设出优质、环保、绿色的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可以说掀起了建造行业的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也因此引发建筑材料市场的全面变革。同以往现浇筑工程建筑比较,装配式建筑通过干式生产代替以往的湿式生产,更是取缔了脚手架以及木模板,可大大节省木材、水泥、水资源、保温材料、电资源的应用,同时可大幅缩减建筑垃圾量,避免引起大范围的扬尘污染以及噪音污染,最大化的缩减了对四周环境的负面影响,对创建绿色环境,加强生态保护,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5结语
总之,基于装配式建筑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我们可明确建设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核心优势,可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积极以装配式建筑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因此,我们只有明确装配式建筑发展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瓶颈问题,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快速做好新型城镇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城镇环保绿色发展,方能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取缔传统生产作业模式,以装配式建筑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推动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单卓然,黄亚平,戴国琴.建筑业劳动力未来供给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3.
[2]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16-22.
[3]王元京.创新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融资模式[J].宏观经济管理,2012(10):46-48.
篇5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型城镇化要求以人为本,让那些工作在城市而户籍在农村的农民工真正实现市民化,使其享受到城市的就业、医疗、养老、社保等保障制度,切实提高其社会福利水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是把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与工业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一方面,以新型工业化为改革动力、以信息化为技术支撑,大力推进城镇的装备制造业与服务业快速发展,激励城镇传统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需要加强城乡融合,注重以工促农、以工哺农,带动农业现代化,缩小城乡之间经济差距与服务差距,切实改变农村的发展面貌与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乡经济向一元化结构转型。三是建立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生态城镇。在以GDP为核心的体制激励下,传统的城镇化往往注重“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效应,如经济产值、税收缴纳、就业创造等指标。这些往往会忽略了关系到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造成城市垃圾围城、污水横流、灰尘雾霾等现象,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转变,做到节能减排,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它强调按照地区生态承载能力,扩大环境保护宣传与资金投入,着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与低碳经济,建立宜居的绿色生态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金融需求
(一)金融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金融发展与城镇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20世纪70年代,戈德史密斯、麦金农、爱德华•肖等学者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深入研究,得出金融抑制不利于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给国内经济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推动包括城镇在内的区域经济增长。国内学者也非常关注金融与城镇化的内在联系。郑长德(2007)指出,城镇化与金融发展呈现出互动关系,金融为城镇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带动自身的快速发展。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来说,金融的支持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可以从产业转型、人口转移与公共设施建设可以看出端倪:一是新型城镇化需要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发展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金融业发挥出资源配置功能,给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二是新型城镇化需要金融支持人口转移。新兴城镇化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需要金融支持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给新市民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服务,改善他们的生活待遇与生活质量。三是新型城镇化需要金融支持公共服务建设。新型城镇化要求更加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需要金融支持城市住房、交通、燃气、节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此外,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将给金融业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例如,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社会资金聚集,为金融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储备;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将推动金融创新,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提升金融业的利润水平。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需求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金融需求主要体现在农民市民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公共服务等方面。这些领域具有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周期长、资金回收缓慢等特点,给金融供给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首先,人口城镇化引发新的金融需求。新型城镇化势必推动农村劳动力涌现城镇并成为新市民,他们在非农行业就业时,逐渐接触到由金融服务串联起来的城镇生活。一是自主创业需求。市民化后的一部分农民工可能从事自主创业活动,需要金融机构提供创业贷款、投资基金等。二是金融服务需求。新城镇居民开始在传统储蓄的基础上,需要更多消费信贷、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三是社会服务需求。农民工市民化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医疗、养老、社保、教育等社会服务,这需要金融支持公共用事业与公共服务建设。其次,基础设施建产生新的金融需求。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软件与硬件设施,需要加强城镇能源、交通、供水、通信、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完善住房、医疗、就业、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传统城镇化建设时往往通过政府财政资金予以支持,但是这远远无法满足新型城镇化软硬件设施建设的需求。这需要金融发挥动员社会资金的功能,通过全方位的金融创新,将社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第三,产业结构升级需要新的金融需求。传统城镇化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视力度相对较弱,导致产业升级步伐相对滞后于人口转移、城市发展进程。新型城镇化注重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之间的发展与转换,需要投入大量的金融资源来改造传统产业,支持主导产业的技术升级,发展集约型、低碳型新兴产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创造就业机会,从而提升城市竞争力。
三、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国际经验
(一)当前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
尽管当前城镇化的资金供给来源几经变化,但是基本没有改变由政府负债主导的现实,即依托政府财政资金、城市土地收益金、政府融资平台等途径获取资金来源。这种融资方式与政府主导下的城镇化进程是分不开的,政府与市场之间边界不清晰,使得绝大多数公共事务都由政府来负责。然而,片面依靠政府负债的融资机制往往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偏离市场化运作。不论是政府财政转移还是地方融资平台,其背后的主导力量都是政府部门。政府部门的决策本身就有行政化倾向,具有决策不透明、预算软约束等问题,基本上背离了市场化运作。二是缺少市场参与者。缺乏私人资金的广泛参与,不仅进一步强化对政府负债的依赖,而且导致城镇开发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难以提升运营效率与完善风险管控。三是偏重土地抵押。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创收的主要途径,传统的城镇化建设偏重以土地作为抵押品,来换取银行资金。然而,当土地价格受房价下挫而下降或城镇土地资源减少时,政府部门的还债压力就会迅速增加。
(二)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国际经验
以政府负债为主导的融资模式,不仅增加政府的偿债负担,而且难以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许多发达国家利用现代化金融工具为城镇化建设融资,可以给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提供诸多宝贵的经验。日本政府特别注重调动社会资金,以少量政府资金作为公共设施建设的启动基金,制定出联合投资的政策规则,吸引民间资金加入项目投资。为了提升项目投资的吸引力,政府还会制定出一些优惠政策(如税收补贴),从而增加投资项目的盈利性。法国在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过程中,采用发行长期债券、制定市政税与经营税以及国家财政拨款等方式,实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多元化。韩国除了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城镇建设之外,还很重视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例如,韩国成立了专门指向产业、企业、农业、水利、进出口等领域的政策性银行,每个政策性银行各有分工,分别给所指向的部门提供低息、免税等优惠政策,给交通、信息、水利、小微企业等领域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需要在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实现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多元化、投资渠道多样化与投资风险分散化。这样既可以推动金融市场发展、丰富市场投资方式与渠道,也可以化解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瓶颈。
四、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核在于,创新融资体制与机制,遵循“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市场规律,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具体而言,采用传统融资模式、市政债融资模式、PPP融资模式、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等,发挥银行、证券、保险等市场功能,给公益型、准公益型以及市场型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化解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供需矛盾。
首先,发挥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融资功能。一是继续发挥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功能,积极开发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扩大银行网点数量,结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给城镇小微企业发展、新市民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二是鼓励商业银行开发围绕新型城镇建设的理财产品,充当政府部门与投资者的资金供求中介,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三是在公益性、低效益、建设周期长等建设领域,发挥政策性金融在城镇基础设施中的作用,填补商业性金融的投资空白。
其次,积极发展市政债融资模式。市政债券是以政府信用为担保,以市政项目建设收益与政府财政补贴作为还款来源,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具有融资成本低、流动性强、信用等级高的特点。目前,中国城投债有市政债的公益性特点,注重对交通、住房、节能、治污等领域的投资,但是城投债具有政府主导性特征,缺乏透明性与资金来源多元化。这需要促进债券市场创新,推进城投债券向市政债券转型,拓宽市政建设的融资渠道,规范债券发行规模、发行方式、利率水平、信用评级、担保与偿还机制,实现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来源多元化。
第三,着力推进PPP融资模式。PPP是当前政府重点推出的融资模式,通过加强政府与私人合作,共同筹资建设公共项目。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公共项目建设中来,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提高融资效率与运营透明度。一是提高项目运行透明度。PPP模式使私人资本与政府部门公共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形成相互制约的监督管理机制,提升项目运行的透明度与科学性。二是降低融资成本。PPP模式采取以政府政策扶持与补贴的方式,提高项目的收益性,吸引到更多的私人部门前来投资。这样可以提高私人部门的投资热情,降低项目融资成本。三是降低政府的负债压力。PPP模式能够扩大私人部门的出资比例,降低政府的负债比重,从而降低政府的融资风险。
篇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城乡一体化;工业化;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4-0105-03
一、背景与意义
2016年4月19日,国家发改委举行新闻会,了第一本年度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据统计,1978―2014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由1.7亿人增加到7.5亿人,城镇化率年均提高约1个百分点,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53个,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81年的0.7万平方公里增加到2015年的4.9万平方公里。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推动力。《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出台表明,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未来的城镇化将会在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理念下有序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河北省“三区一基地”的功能定位,其中“一区”就是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以往重物轻人、粗放型的发展路径不但在速度上远落后于现代工业化,在质量上也与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存在差距。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创新城镇化理念,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走一条以人为本、城乡一体、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对优化河北省资源配置、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城乡一体发展、缓解资源环境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河北省城镇化发展成就
河北省自2003年实施城镇化战略以来,持续加强城镇改造建设,同时城乡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无论是城镇化建设还是城乡统筹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率明显提高。目前,河北省市区人口超过300万人的城市有石家庄(430.3万人)和唐山(341.3万人),200万~300万人的城市为保定(280.6万人),100万~200万人的城市3个,分别是邯郸(165万人)、张家口(106万人)和秦皇岛(103万人)。2014年,河北省城镇人口3 642.40万人,同比增加113.95万人;乡村人口3 741.35万人,同比减少62.81万人;城镇化率为49.33%,比上年提高1.21个百分点,比2003年提高了15.72个百分点。石家庄、唐山两市城镇化率超过56%。
2. 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13年,河北省城市道路面积21 064万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2.72%;煤气供气总量226 763万立方米,比2012年增加15.44%;公共交通运营车21 903辆,比2012年增加49.92%;园林绿地面积57 159公顷,比2012年增加2.80%;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54 069公顷,比上年增加3.12%。
3. 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继续提升。总体来看,支撑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有六大要素,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城镇聚集水平、城市建设水平和城市生态环境水平。据2012年河北省城镇化发展统计监测数据显示,这六大要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增速最快,比2011年提高了9.1%。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全省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提高的贡献也最突出,贡献率达到28.4%。
4. 县城建设提档升级,县城环境容貌整理力度不断加大。2014年,建成区面积平均达到14平方公里,累计处置违法建筑251万平方米,机械化清扫率提高至46.5%。目前,全省建成了12个国家级园林城,9个县(市、区)获省人居环境奖。
三、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的不足之处
1. 城镇化水平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河北省城镇化率为48.12%,比全国平均水平的53.73%低5.61个百分点。河北周边省份的城镇化率也远高于河北:北京城镇化率为86.30%、天津为82.01%、山西为52.56%、内蒙古为58.71%、辽宁为66.45%、山东为53.75%。
2. 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在城市面积和城市人口不断扩大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并未得到及时有效跟进,城市综合承载力不强。2013年,全省城市排水管道长度11 654公里,比上年减少2.20%。在用水人口增加的情况下,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和供水总量却双双下降,供水综合生产能力为655.24万立方米/日,比2012年减少11.40%;供水总量129 258万立方米,比2012年减少1.71%。
3. 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许多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总体上正相关,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越高,反之就越低。2013年河北省的GDP为28 301.41亿元,在全国排第6位,而同年城镇化率仅为48.12%,全国排第21位,城镇化发展水平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4. 地区间城镇化发展不平衡。河北省11个设区市城镇化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据《河北省经济发展报告(2014)》显示,城镇化发展综合指数最高的是唐山,最低的是衡水。其中,唐山、秦皇岛、石家庄、廊坊4市继续高于河北省平均水平,其他7市低于河北省平均水平。而在城镇化率方面,最高的市和最低的市相差近13个百分点。一方面,城镇化发展不平衡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形式之一,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或城市,其城镇化程度也较高;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程度又会影响区域发展的平衡性,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上,还体现在城市经营、民生福祉等多方面。
5. 产业结构不合理,尚未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是密切联系的互动关系,推进城镇化必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城镇化。[1]过去,河北省城镇化的总体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进程,城镇化逐步趋向于与工业化相协调,但是,这种城镇化仍然不能摆脱对工业发展的高度依赖。目前,第三产业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从世界范围看,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后,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并持续上升,比重超过50%,这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时期具有普遍性,是该阶段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特征。[2]2014年,河北省人均GDP约为6 500美元,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仅为37.2%,而全国为48.2%,河北省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
6. 污染严重,城市生态环境较差。按照空气质量新标准评价,2015年上半年河北省11个设区市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45.9%,全国为72.7%,河北省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6.8个百分点,差距很大。在环保部监测的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后10位城市中河北省占了6个。河北省11个设区市轻度污染比例为32.6%,中度污染占12.1%,重度污染占7.0%,严重污染占2.2%。这样的环境质量除了受地理位置、汽车尾气等因素的影响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钢铁、水泥、玻璃等“两高”产业对环境破坏严重。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
要解决上述问题,使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迈上新台阶,就必须从河北省省情出发,做到“四个注重”,即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产城互动,注重统筹协调,注重生态集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构建合理的城镇群体系,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下谋划河北省城镇布局和规划,明确省会、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节点城市、县城等不同层级城市的建设重点和目标要求,以更好地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石家庄、唐山在扩大城市规模的同时要做好产能升级工作,进一步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综合服务等功能,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大力发展邯郸、保定等9个设区市,使之建成人口规模在100万~200万的中等城市。重点培育迁安、定州、清河等县(市、区),通过政策引导和产业扶持,使一部分实力较强的县(市、区)成为人口聚集能力强、功能较为完善的新兴中等城市。大力支持县城和重点小城镇的发展,把他们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
2. 大力推进县城建设。县城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的关键,也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重要载体。县城上连大城市,下接村镇,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县城的承载功能如何,决定着产业聚集的水平,也决定着产业升级的水平。加快县城建设,必须坚持以产兴城、以业聚人。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特色突出的要求,统筹规划工业园区、商贸园区、居民社区和中小学校,增强特色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4]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县城功能,提升县城品位,增强县城对资金、技术、人才、优质产业的吸纳能力,提高县城人口集聚力和承载力。坚持依托城镇发展产业,依托产业兴建城市,推进产业聚集区与中心城区资源共享、设施配套、功能互补、融合发展。
3. 管理体制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实现制度保障。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至少涉及人口、土地、资金、产业等八种要素和四个层次,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要求积极推动制度改革与创新,不断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2014年11月,河北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有序放开城镇迁移落户条件。此外,要进一步推动农民工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强化卫生服务,保障农民工共享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将农民工住房问题纳入住房发展规划,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保障范围;加强权益维护,保障农民工土地承包经营、宅基地使用和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
4. 继续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首先,要创新规划理念,从整体出发,实施全域规划,强化规划管控。其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道路、公共交通、生态环保、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大力推进地下综合管网建设,积极推进园林绿色城市建设。再次,提升城市管理效能,转变城市管理方式,着力打造智慧城市。通过各项措施更好地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在解决逢雨必涝、交通拥堵等城市顽疾,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精神享受。
5.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发展,建设美丽河北。要坚决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以集约、生态、低碳、智能为方向,建设宜居城镇。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美丽乡村。在城镇规划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合理规划城镇布局,加快编制《河北省环境功能区划纲要》,把城镇划分为不同职能、功能的区域,围绕文化、产业、区位等特色,加强生态集约型城镇建设。
6.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改革开放后,河北省对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从三次产业看,2014年全省生产总值29 421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1.7∶51.1∶37.2,三产比重较2013年提高1.6个百分点。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尚未形成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也远低于其他东部省市。因此,要合理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推行现代农业,使之逐步在第一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坚定不移地走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壮大现代装备制造业规模,并成为第二产业的主力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加大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切实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弛而不息地坚持下去。
7.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政府必须坚持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统筹谋划城乡布局、规划建设管理,健全体制机制,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明确方向、设定路径。要综合考虑“城”与“乡”、工业与农业等各方面的关系,推动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和尊重“地方的人文和风俗”,切忌将城乡一体化变成城乡同样化。
参考文献:
[1]阎东彬,王金营.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21).
[2]李萍,夏沁芳,刘黎.人均GDP3 000美元后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3,(3).
[3]侯建国,彭青.推动产城教融合发展 实现科教兴城[J].河北教育(综合版),2015,(12).
[4]侯建国,彭青.加快推动产城教融合发展[N].河北日报,2015-12-11.
(课题主持人:彭青;课题组成员:侯建国,赵恒春,武玲玲,刘冬晔,李妙然)
篇7
“三化”协调发展是未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三化”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根本措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地实现现代化建设。文中剖析了许昌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指明了其“三化”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进一步促进许昌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许昌;“三化”协调;新型城镇化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不断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30多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城镇化水平。2014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到了54.77%,河南省城市化水平也提高到43.8%,许昌市的城市化水平为44.2%。在河南的城市化水平排名第10名,低于郑州、洛阳、焦作等市。许昌市是河南省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地市,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城镇化发展滞后对该市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了极大的制约,另一方面许昌作为农业大市、粮食大市,还必须要保证耕地安全。因此,在人口、资源、环境、土地、国家政策等的约束下,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许昌市的必然选择。探索建设新型城镇化是保证许昌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直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系统研究许昌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推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对河南省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许昌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1.城镇人口逐渐增多,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河南省提出中原崛起战略,城镇化建设的目标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建设大郑州”和培育“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的发展布局,不断探索一条符合河南省实际情况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在这种背景下,许昌市政府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城镇化,导致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截止2014年,许昌市城镇总人口达197.2万人,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31.6倍。许昌市城镇化率从2006年的33.9增长到2014年的44.2%,。“十二五”时期以来,与河南省平均水平相比,许昌市城镇化发展速度增长1.62%,是历年城镇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2.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升。许昌市大力实施城乡建设大提升行动计划,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和各类专业园区建设得以强力推进“,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步伐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2014年,该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37.8亿元,房屋施工面积1402.0万平方米,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4.2%和19.5%。其中,住宅投资108.6亿元,增长21.8%;住宅施工面积1152.5万平方米,增长18.9%。房屋新开工面积380.6万平方米,增长-14.8%。除此之外,该市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得以大力推进,初步建立了多层次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城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河南省提出实施中原城市群带动战略之后,许昌市紧紧抓住经济增长转变的有利机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4年底,许昌市GDP达到了210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0.75%,在全省18个地市排名第三。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89.1亿元、1438.8亿元、480.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0%、10.0%、9.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9.0%、68.2%、22.8%,三次产业结构为9.7:67.5:22.8。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2000年的64:17.5:18.5演变为2010年的46.5:28.2:25.4,,从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可以明显看出该市从业人员流动的轨迹,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流动,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4.以新兴农村社区为切入点,城乡统筹步伐不断加快。许昌市农业人口众多,城乡差距较大,严重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2014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3753元、12140元,比上年增长9.4%、10.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11613元,超过万元大关。许昌市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各地区以新型农村社区为切入点,把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径,取得了良好成效。一些地区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现了“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城镇化”,打破了过去把人口集中到城市的单一城镇化模式,使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人口分布结构更趋合理,探索了一条农业人口居多数的地区实现城镇化的新途径。
二、许昌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许昌市“三化”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步推进,有力地促进了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许昌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为滞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发展息息相关,经济发展能够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速度,而城镇化的发展则能促进经济发展。目前许昌市城镇化水平较低,2014年,许昌市城镇化率为44.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57个百分点,在河南省各地市中排第9,与第一郑州市(67.1%)差距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强。
2.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程度不相匹配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相匹配的问题,在良性互动方面尚需进一步加强。根据《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课题组》的研究,选取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来衡量工业化水平,用城镇化率来衡量城镇化水平。2006年,该市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分别为0.34、0.41,二者之间相差0.07。等到了2014年,该市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分别为0.44、0.55,二者之间相差0.11。从这两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该市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四化”协调发展。
3.产城融合效应不明显尽管许昌市经济发展很快,但主导产业与农村经济耦合程度较低,农业和农村经济游离于工业化进程之外,农民就业不充分、工农分割、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问题还较为突出。一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由于规划缺乏前瞻性,新型农村社区与中心城区、中心镇区、产业集聚区还不能实现一体化建设。二是产业集聚程度不够高。中小企业居多,龙头企业数量少、辐射带动作用不强等问题,使得目前市属企业无法发挥产业集群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三是资金需求矛盾较为突出。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当前的投融资体制还不够完善,融资渠道还比较单一,政府公用基础设施投资主要以财政投入为主,其它渠道的投资较少,无法吸引和促进社会资金进入产业集聚区建设领域,成为制约产城融合快速推进的主要因素。
4.城镇发展方式相对粗放当前,许昌市城镇建设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镇体系不断优化,城镇化水平迅速提升,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城镇功能逐步完善,但是在城镇经济发展、规划建设、生态环境、城镇管理、社会发展等方面也暴露出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产业结构层次偏低;投资快速增长,而消费需求明显不足;科技进步明显,但总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二是城镇规划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大部分是依靠规模扩张、外延式发展的传统模式,单纯依靠数量增长,而不注重质量提升,单纯内涵式发展不足。三是城镇绿化和环保工作逐步加强,但在城镇化不断加速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四是城镇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上重建设轻管理现象仍然严重,科学的管理机制尚没有形成。五是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但仍存在着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教育、医疗、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5.城镇化与信息化融合不强尽管许昌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非常注重“三化”的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上来看,“四化”的协调发展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信息化与城镇化的融合不深。一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没有纳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不合理,使得便民化程度较低;三是城市管理信息一体化水平较低,仍然存在信息不畅;四是农村信息化水平还很弱,阻碍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三、加快许昌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在立足省情和市情的基础上,持续探索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必须遵循发展规律,务实创新,在体系建设、发展动力、功能完善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内涵、保障要素和协调机制,创新城镇化发展举措,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能力。
1.不断强化和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市场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必须加快市场主体培育,进一步发展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经济组织,特别是要重视培育一批具有活力的企业,各级政府要培育和发展各级市场主体,不断做大、做强、做好各类市场主体。如工商、技术监督、卫生等部门,须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不断拓宽经营性市场主体;银行、劳动等部门要加强协调,推进银行和企业互动,加大融资扶持力度,有效缓解个私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小额贷款的完善,培育其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的有效工具;在土地总体规划的框架范围,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用地的需求,特别是在产业聚集区和园区的发展规划中,要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户的发展;使得税收优惠政策得到落实,同时在政策允许的合理范围内,使得中小企业和个体户的税收征收标准不断优化。
2.促进信息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坚持建设智慧城市示范工程,在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促进城市建设向规范化、管理精细化和服务智能化方向发展。要优先发展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水务等智能系统,推进供排水、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管理智能化,从而促进城镇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的大幅提升。将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系统作为支点,综合利用城镇规划、市政交通、应急指挥等系统资源,建立起协同、高效、安全的城镇管理运行体系。整合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建设城市公共服务平台,拓展教育、就业、医疗社保和文化服务方式,完善覆盖广、使用方便、惠民利民的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城市社区服务资源进一步整合,促进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智慧城市的建设要力争在顶层设计、公共服务云平台建设、投融资机制健全等方面取得进一步发展。
3.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就是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清除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因素,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要采取有力措施,缩小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加大支持和优化农村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逐步建立财政“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切实有效地减轻农民负担。同时通过在税收政策等方面的优惠,不断鼓励农民创业,大力促进乡镇企业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向农业流动,解决农业发展资金问题。二是发展非农产业,大力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非农产业作为农村内生发展动力最重要的方面,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关键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非农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对各类消费品、各项基础设施的需求,进而促进各地市工业化发展和产生集聚效应,推动农村变为城镇、农民转化为市民。三是促进城乡之间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要逐步避免社会公共资源向大中城市过度集聚,从而实现教育资源、医疗卫生资源、文化资源、社会保障资源等社会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建立均等、普惠、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基地、农村道路、电力、通讯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基本医疗卫生的服务能力;最终建立覆盖城乡、机会均等的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
4.构建“四化”协调发展的制度体系,促进城镇化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四化”协调发展,关键要着眼于发展能力的激活、发展潜力的释放,通过重点环节和领域的改革创新,从而不断注入“制度红利”,促进“四化”协调发展。同时不断健全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机制。积极推进农村耕地流转、分配土地增值收益结构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完善“四化”协调发展的资金保障机制,调配专项补偿资金对重点城市的建设用地出让金全额返还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最后要建立“四化”协调发展的科学评价机制。构建和完善目标考核体系,实施以主体功能区为导向的科学评价和分类考核办法,推进“四化”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满仓,郭元军.关于加速河南省城市化进程问题的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6):96-98.
[2]周其仁.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J].管理世界,1997,(5):80-100.
[3]叶裕民.中国“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思考[J].经济学动态,2006,(7):54-58.
[4]王发曾.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之路[J].经济地理,2010,(12).
[5]张占仓.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0(,9).
[6]耿明斋.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几点认识[J].经济经纬,2012,(1):43-45.
[7]杨重光.新型城镇化是必由之路[J].中国城市经济,2009,(11):38-43.
[8]周战强,乔志敏.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2,(10):12-15.
[9]金虎斌.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征信,2013,(1):89-92.
篇8
1.1坚持规划先行,高标准推进全域城镇化
上冈镇立足区域特点,按比较效益优势来确定产业定位,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布局,引导城乡居民向新园区、新镇区和新型社区集聚。先后投入千万元,编制了《上冈镇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上冈镇区建设详细规划》、《副中心物流商业网点规划》、《建湖港区上冈作业区工程建设规划》等规划,将专项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相衔接,实现了规划融合覆盖。
1.2加快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上冈镇按照协调发展的思路,积极推进“农业园区、工业园区、三产物流园区”建设,不断加快产业向园区聚集。一是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空间布局,建成园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上冈现代农业园入驻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已达34家,今年农业园区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二是建设百亿级工业园区,在镇西南片建成建湖县上冈产业园,实行镇区合一管理。目前,入园企业达62家,园区经济总量达3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6.2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达24.3亿元。工业集中区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仅江淮动力集团就委托镇就业中心培训上岗了近千工人,园区被认定为省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三是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该镇先后建起易家乐生活广场、盐阜建材城等商贸园区,配套建成四星级上冈国际大酒店,为开展大型活动和园区企业接待客商提供了方便。
1.3加强功能配套,完善城乡基础设施
上冈镇坚持抓好道路、水、电、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一是完善道路框架,构建城乡交通网。先后兴建20多个重点项目,建成6条主干道和3座串场河大桥,形成“六横四纵”的镇区主干道骨架,新增城镇道路9公里、25万平方米;建成苏北二级客运中心上冈客运站,日均发车350班次,客流量近万人次。二是着力实施安居工程,引导农民进城入镇。采取招商引资等方式,建成南苑小区、上冈新城、都市名城和隆世达财富广场等10多个规模住宅小区,为产业工人安家落户提供了保障。出台鼓励农民进镇购房置业的意见,按照把“农民集中安居工程”和“农民转化市民工程”有机结合的要求,加快安居工程建设,近年来进镇入户农民达2000多户。三是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服务产业发展与城镇生活。投资近亿元,建成年供水能力2.5万吨的上冈地面水厂,铺设Ⅰ级管网40多公里,Ⅱ、Ⅲ级管网300多公里,改水1.5万户。
1.4加大民生投入,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
上冈镇通过加大投入,强化区域教育、医疗、文化、商贸流通等优势,着力提升城镇软实力。一是加大教育医疗项目建设投入。新建成上冈高级中学新校区,共18轨54个班,可容纳2700多名学生。上冈小学西校区主体已经建成,明年秋学期将投入使用。镇区拥有幼儿园5家,儿童入园率达100%。新建的县第二人民医院医疗区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床位300张,即将投入运行。二是加快构建城乡就业服务网络。把解决流动人口和进城入镇农民的就业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依托劳保服务中心,开通就业服务网站,建成标准化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实现全镇就业管理系统求职登记、用工信息、技能培训等资源共享。2013年,举办技能培训9场次2500人,被评为“省级充分转移就业镇”。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5立足生态建设,打造宜业宜居的人居环境
上冈镇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新型城镇建设全过程,努力做到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一是加大镇区环境整治力度。上冈产业园区实现了雨污分流,工业、医疗废水处理率和消毒率为100%,医疗废弃物实行联单转移制度,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上冈污水处理厂已由县污水公司进行运营,同步建成污水管网30公里。二是加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投入近3000万元,整治156个自然村庄,建成压缩式垃圾中转站3座、集运点22个、垃圾房1442个。成立了镇农村环卫所和绿化办,配备了305人的农村保洁队伍,各村均落实了专职环保员,环保设施全部投入使用,实现村居垃圾处理全覆盖。三是加快绿化造林步伐。2013年,该镇完成成片造林2600亩,新建和完善高标准农田林网3万多亩、围村林4个,道路绿化总长3.5万米。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占地200多亩绿树成荫的上冈人民公园。上冈镇通过几年的努力,在生态立镇上已迈出坚实的步伐,正在迎接国家生态镇创建专家组验收。
2几点建议
2.1加强规划深度融合,引领城镇协调发展
盐城市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已经初步形成大市区和各县(市)“1+7”的城乡规划体系,但与城镇总体规划、国土利用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的衔接融合不够。建议在编制完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规划过程中,坚持“一核三轴四片区多节点”的空间布局,整合空间资源要素,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提升城镇化水平。
2.2强力推进产业提升,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四化同步”,提升产业发展能力。一要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在特色产业、配套发展上下功夫,大力实施城乡工业集聚发展,集中建设一批重点工业集中区和中小企业园区(农民创业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城乡经济互动性。二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方面积极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用财政、社会资金鼓励和扶持城镇居民和农业转移人口初始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回乡创业人员、农村劳动者、就业困难人员到乡镇和农村从事三产服务业。另一方面依托丰富的生态农业资源,按照产业提升、文化挖掘、村庄整治、庭院美化、生态保持的原则,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将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和旅游服务结合起来,着力推进“一产特色化、一产二产化、一产三产化”。
2.3加大镇村建设力度,优化镇级资源配置
一是加强重点中心镇建设力度。在政策、资金、资源等要素的配置上向重点中心镇倾斜,激发其发展活力,使其尽快形成较强的吸纳承载辐射能力,吸引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业,乐业安居。二是大力提升一般镇发展内涵,加快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配建,加强镇区规划建设管理,以较高的城镇品质吸引农民就地就近转移。三是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升村级造血功能。
2.4活化农民财产权能,引导农民进城入镇
固化农民承包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是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固化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二是加快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激活农民财产权能。三是加快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保障农民集体资产收益权利。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全面开展清理核实、界定权属,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合理确定股份。
2.5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把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作为打破人口流动壁垒,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一是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二是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成本分担机制。
2.6提升城镇管理水平,逐步改善镇村面貌
篇9
关键词:财政政策;新型城镇化;财政资金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起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造城”运动,是党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政府的财政政策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发挥了积极的经济职能和社会调节职能,优化、调配社会资源和资金,保障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1]
一、新型城镇化与财政政策的理论阐述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两层内涵,其一是要建设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经济运行轨迹的城镇,推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互动;其二是要实现城镇的资源优化配置,有助于新型城镇化的良性循环发展,发挥城镇资源的最大利用率。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扩大城市规模,转化农村人口,其要优化城乡的空间结构,合理配置城乡的各种资源,使得乡村有序、平稳、科学的向城镇化转变。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不仅涉及了该区域及周边地区的生产要素流动,还有区域的土地、环境等资源的利用,更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就业、社会福利等多方面,传统乡村的诸多要素都会被改造、升级和演进。
(二) 财政政策的功能理论
从财政政策的功效角度来看,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财政政策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财政政策与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是相互作用的,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财政的收支情况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城镇的经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财政政策的影响。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的水平之间呈正比关系,城镇的经济发展好促使了财政收入的增加,则会有更多的财政投入来推进城镇化的建设;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会使得城镇的辐射效应和聚集效应明显,进而为财政增加收入。[2]
从财政政策的职责角度来看,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受双重动力影响,即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相应的政府制定财政政策也会随经济发展而转变。早期的城镇化建设中,政府的财政政策是发展的主动力,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是自上而下的,政府的财政政策发挥着引导作用。政府制定统一的城市发展战略及经济发展计划,发展城市的数量和规模由政府决定,并通过财政投资来建设。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及财政体制的完善,各类经济主体包括个人、企业及政府都不断在发展,形成了以政府财政为主导,各经济主体共同推动城镇化建设的自下而上模式。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要明确财政的职责,正确发挥财政政策的指导性作用。
二、 财政政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功能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来发挥其作用。通过分析发现,财政收支与城镇化率的走向一致,均呈上升趋势,城镇化率的上升与财政政策的推动作用密不可分。具体功能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财政政策优化了城镇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分税制依据事权确定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制度,使得地方政府能够更为灵活的制定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税收种类,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同时,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和数量也有所调整,将财政收入的部分返还地方,并考虑到结合地域、人口、经济发展指标等多重因素,比如,对人口流入多地区而需要增加公共服务费用予以财政支持。另外,公共财政支出制度促使了城镇化进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投入城镇基础设施进行,提升城镇的交通、住房等方面的生活水平,并对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的增加投入,整体上创造良好的城镇发展环境。
其次,财政政策营造了城镇化发展的投资环境。发展城镇经济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城镇经济有别于大城市的经济发展,其生产和经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要根据城镇的特点,主动吸引适合自身发展的大中城市转移产业,发展具有特色的城镇经济。同时,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财税优惠政策,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吸引各类资源做好部署。比如,流转税优惠政策的实施,规定了属于国家鼓励类的乡镇企业申请贷款所产生的利息,可全额免除,并享有利息补贴。
第三,财政政策推动了城镇化发展的人口转移。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失地农民会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这些农民要考虑到医疗、养老等问题,政府也要解决好农民所担忧的社会保障问题。因此,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支持程度决定了城镇化建设的进度。政府投入部分资金来补贴社会保障,向农村居民征缴养老保险并进行一定额度的补贴,还提高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水平,确保城镇居民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政府还为农民工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向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来推动城乡居民均等化,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增加公共服务支出等,这些财政政策避免了农民流入城镇后的担心,进一步推动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财政政策问题
(一)新城镇化建设面临的财政收入问题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涵盖多级城镇体系的任务,不仅要确保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目前,我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随着城镇人口的扩大化,则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但因我国财政政策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财政能力无法满足城镇建设的需求。主要因以下几个因素所致:
首先,税收政策不合理导致财政收入不足。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需要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的扶持,还要大力发展城镇经济获得税收来支持城镇建设。但我国的税收制度有不合理的地方,分税制度导致了各级政府职能的错位,引发了财政收支的不到位。同时,税收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不一致,使得地方政府难以获得足够的财政收入来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投融渠道过窄导致财政资金不足。地方政府要解决财政资金不足问题,就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转移支持政策,而是不断探索新的投融资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来支持城镇化的发展。目前,为了推进城镇化建设,地方政府主要采用以地生财和银行贷款两种方式,以地生财短期内可聚集较大资金,促进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其会抑制社会投资,扩大城乡差距;银行贷款则以短期为主,但会加剧财政压力。正因不合理的融资结构,单一的融资方式,导致投融资金不能有效的服务于城镇化的建设。第三,财政资金不足导致人口城镇化缓慢。新型城镇化建设包括了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目前我国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主要是因财政投入不合理,城区缺乏相应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阻碍生产要素的流动,缺乏人口吸引力。
(二) 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财政支出问题
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这就要政府的财政大力支持。因此,要优化财政的支出结构,提高资金的使用率。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国家的各类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所占比例,当前我国的财政支出以社会管理支出为主,但其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财政支出中投入城镇规模建设多,城镇质量少。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政府相对重视城镇的规模和数量,而忽略了提升城镇的质量,出现了“造城”现象。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造新城,但缺乏合理的规划,没有相关支撑生产生活的产业链、公共服务体系。第二,财政支出中投入土地相关产业较多。由于分税制的改革,其划分标准不明确,使得地方税种不健全,转移支付不到位,导致了城镇化过程中资金短缺,进而引发了政府利用土地获得资金的行为,盲目征收土地不仅损害了农民利用,还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形成了经济的恶性循环,会阻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四、财政政策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升级,相对发达地区拥有较好的工资待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生活水平,吸引了发展缓慢地区的人口转移,促使了人口的城镇化。[3]如果地区政府投入一定的财政资金来完善相关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就会吸引更多人口涌向城镇,实现整个城镇的城市化。因此,财政政策要从以下几方面推动城镇化:
首先,要建立健全基本的财力保障体系。要加大各级政府对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制定合理的财税分配方式,能够支持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前进。要进一步明确省、市、县与乡的财政分配比例、地方税种划分标准。比如,有利于城镇持续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的税种(土地收益金、维护建设税等)分配要倾向城镇。又如,地方政府新增的财政收入中,大比例的资金应用于鼓励城镇经济建设,改善城镇的投资环境,吸引大量社会资金的注入。还要适当上调税费返还比例,特别是土地出让金等专项费用要提高返还比例,地方政府尽量不占有土地金,除上缴部分,应保证剩余部分的80%用于城镇化建设。同时,城镇化地区要积极发展当地经济,不断提升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要大力发展适合本地经济情况的特色产业,形成产业链,使得政府财政收入有更好的财源,为其发展城镇化提供又来了的保障。
第二,要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的财政支出制度。从健全城镇社会保险方面考虑, 政府要制定财政补助与个人缴费相结合的模式,以个人缴费为主,政府财政给予适当的补贴,同时要覆盖整个城镇和农村,并与其他土地养老、农村低保等制定相结合。要设立能够自由转换的城乡社会保险机制,使得农村人口参加社会保险的居民可转变为参加城镇社会保险,逐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体化。从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方面考虑,政府要加大力对城镇卫生医疗的资金投入力度,制定具有倾斜性的财政政策,扶持城镇卫生设施的建设,实现医疗服务的均等化。政府要筹集资金来完善医疗保障,就应不断完善投融管理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金的投入,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进程。[4]
第三,要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出制度。加快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仅依靠政府财政是不够的,要采取各种政策来引导多种投资主体参与,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确保城镇化的设施建设顺利开展,对其提供资金动力和支持。政府要针对不同种类的基础设施项目,制定不同的财政政策,对于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报低的项目,可适当减免投资企业的税费,或者投资其他项目时,给予企业的资金补助和财政补贴。同时,政府要从直接投资者的身份转变为引导者,发挥其经济调节的作用,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到城镇化项目的投资中,降低投资门槛,以市场为依托,营造一个符合市场机制的投资环境。
综上所述,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就要结合城镇经济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优势,为城镇化建设提供财力保障;政府要积极转变职能,不断创新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财税分配方式,健全基本保障和基础设施的财政支出体系,加大对公共服务体系的财政投入;政府要改变单一的筹资模式、拓宽投融渠道,逐步构建以财政资金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融资制度。因此,只要维持财政收支稳定,才能促进城镇化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完善的财税体系、合理的财政政策,是维持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作者单位:仰恩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闫坤,鄢晓发,张立承.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财税政策[J].税务研究,2008(6)
[2]陆成林.促进我国城镇化科学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J].地方财政研究,2012(4)
篇10
关键词: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关系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就应当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成为现代化战略布局中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促进城乡统筹、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一、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所谓的城镇化就是指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具体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它既包括城乡人口的变动,人口观念的转变和质量的提高,也包括由此带来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动,劳动力向城镇聚集的过程,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城镇流动的过程;既包括乡村的城镇化,也包括城镇自身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即“城镇的城市化”。
新农村建设,它的内涵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途径,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作用下,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村物质和精神文明、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最终实现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二者内涵的目标同向,任务一致,目的相同,要求一样。因此,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伴随于我国现代化全过程,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支点,二者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二、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密不可分
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问题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农村落后是因为农村的资金、资源都被城市拿走了,城市利用农村的廉价土地、廉价劳动力发展起来了,而农村却落后了,因此,现在需要放慢甚至停止城镇化步伐,全力加快农村发展。对这一问题,专家们的普遍意见是,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并不冲突,相反,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新农村建设可以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经济学家茅于轼表示,要建设新农村,非得减少农民不可。所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要减少农民,使富余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让大量农民进入城镇是一种必然。随着农村的进步,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富裕农民必然涌向城镇,推动城镇化进程。
(二)城镇化有助于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任务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表示:“没有新城市,就没有新农村。”城镇化程度越高,城镇的第二、三产业越发达,城镇的功能越键全,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就越强。而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是发展生产,主要解决农村增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问题。而城镇化必然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业现代化,吸纳和转移更多农村人口,减少农民,富裕农村,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世纪头20年的重大发展战略,它们相互关联,不可分割,互动互促,相伴而行,谁也离不开谁。城镇化发展需要从农村大量吸纳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更多的农民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去。加快新农村建设,为城镇化推进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之源,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反过来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三)我国的国情决定了现代化建设必须走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道路
对我国来说,非常重要的就是人口问题,这始终是我们今后改革和发展不可回避的大问题。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太大,若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峰值16亿人口,按有关学者提出的“合意城镇化率”为65%,则农村人口仍有5.6亿。按照现在能够利用的资源和生态承载能力,不可能在短期内都转移到城镇就业,还会有几亿人口生活在农村,所以,我们要两条腿走路,一面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而且要给农民创造更好的进城条件;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新农村建设,发展新农业,使农民可以获得不断增长的物质收入和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安居乐业。
(四)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实践证明,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重要性
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表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国家由工业化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事实上,新农村建设只有保持农村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相互促进,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新农村建设战略是在我国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提出的,是城镇化发展趋势在农村的具体政策体现。所以,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和推进,应当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相互推动的合力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从我国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来看,越是城镇化程度高的地方,新农村建设步伐越快;越是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结合得好的地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就越大。新农村建设只有与推进城镇化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城镇化对新农村的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才能更好更快地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取得互动互促、相得益彰的效果。
因此,城镇化应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否则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不可能达到,城镇化也不可能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三、实现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的路径
各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实践告诉我们,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凸显城镇化的重要地位,加快城镇化步伐必须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使之相互促进、统筹协调、有机结合。要使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必须高度关注以下方面。
(一)加快产业拓展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基础
产业是城镇化和新农村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拓展产业是调整农村结构,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也是城镇化的基本条件。
城镇化的发展是以产业为支撑的,如果一个城镇没有产业支撑,没有工作机会,大量的人集聚起来,这样的城镇化是不可持续的。同样,农民收入的提高,单靠种地也是不可能得到显著改善的,必须依靠发展第二、三产业。例如,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的小城镇之所以繁荣起来,都是专业镇的发展所带动的。因此,发展产业,从而以产业的支撑来带动城镇的发展和推动新农村建设,是最关键的问题。
(二)加强统筹规划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前提
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二者要紧密结合,防止两张皮,务必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发展,突出超前性,体现人文、产业特色,整体推进,使城乡统筹规划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的重要抓手。
(三)提高农民素质是二者紧密结合的必要条件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城镇化的主力,高素质的农民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尤为重要。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进程。农民素质的提高,除了强化培训外,务必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农村向城镇转变,由农民向居民转变,调整思维方式,改变生活习惯,增强谋生致富手段,从而达到在转变中改变,在改变中提高。
(四)突出中心村镇建设是二者紧密结合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