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4: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政治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课程标准 实际效果 科学性
新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多年了,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热情高涨,大胆尝试改革,同时出现许多问题,教学实践中,讲授高中课程理论时不好把握尺度,讲解理论时课堂气氛显得沉闷,需要不断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开创崭新局面。实施新课程,教师需要转变角色,在近几年实践教学中,我感觉到当前由于对新课程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需要我们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和总结,以引起重视。下面我列举其中不合理现象,并谈谈我的看法。
一、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首先,备课时,教师对政治学科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要有透彻理解。高中政治新教材在编排体系上做了大幅度调整,在内容上做了许多删减。马克思指出:人类实践活动应遵循“物种尺度”、“内在尺度”和“美的规律尺度”,即真、善、美的尺度。教师每上一堂课后,或多或少有点得失、感想和体会,如果及时反思,则在今后教学中应引以为戒,不断改进。盲目地、过多地补充知识点带来的后果是:不仅造成课时不够,而且使学生觉得政治太难、太杂,对政治这门学科失去兴趣,影响新课改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目标的落实。教师必须在不断的反思和交流中寻找到新的教学策略。所以,教师备课时一定要严格对照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不断反思,教师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中,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水平,明确哪些知识该讲,哪些不该讲,千万不要随意拓展教学内容,加深教学难度。
二、貌似教学改革,一味追求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只讲氛围,不谈实质。
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曾经说:“对待教学工作要敢于质疑,多打问号,再解决问号。”高中生不应该只是埋头读圣贤书,而要对家事国事天下事都有所关心、有所见解,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讲授新课时,尽可能从旧知识推出新知识,丰富学生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现在课堂上有较多的外显活动,这是合理的、正常的。在讲授“内因与外因相结合”这一课时,我先讲解“孟母三迁”的故事,让学生思考内因和外因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针对孟母的做法,请学生发表见解,孟子的母亲看到学习环境的重要性,而忽视孟子是否一心向学这一内因的决定性作用。
联系“实际”地教,把课本教活。哲学源于生活,“生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包括哲学课)的源头活水,所以活动中的氛围不能极端化,一定要注意活动本质。
三、一味追求标新立异,只要有新意、创意,不管科学性、原则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要与初中思想品德课、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表现为教学形式一定要与众不同,如引导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应遵循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秩序。所以,教师备课时,首要的是弄清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避免政治教学中出现错误思想,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有,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疑,极大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只要敢于提出新观点就是好的。因此,教师开展活动注重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要依据科学性原则,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分析、引导、纠正,使老师成为真正的引导者。当他们苦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及时给予解惑,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同时明确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既有创新又有继承,将探究学习与讲授式学习绝对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
四、过分热衷于多媒体教学,滥用乱用多媒体,使多媒体教学成“时尚”。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已被广泛应用,空洞地说教学生是十分反感的,多媒体可使知识更生动、形象、直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材料举例做到“真”、“实”、“近”、“信”、“新”、“精”,从而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假如一堂政治课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枯燥乏味,那么叫学生怎能不看别的书,不打瞌睡呢?不能因为多媒体使用方便,就频繁使用大段材料,虽然这对补充课本内容很有效,但是没有考虑学生的吸纳量。讲解“市场的自发性会带来盲目性,造成社会生产的浪费和破坏”这一知识点时,加深学生对市场消极性和加强宏观调控必要性的认识和理解。总之,多媒体作用在于辅助教学,不是主导教学,不能全盘代替传统教法,要运用恰当。
五、过分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忽视教师主导作用。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探求真理的学科,来不得半点虚假,改变教学中学生的被动性,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政治教师一方面要吃透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对要讲的内容及与之相配套的参考资料都要了如指掌。
新课程理念是生活化和探究化。要求教学引导学生从大量感性材料中概括出、抽象出、提炼出理论观点。教师还要千方百计地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自觉领会听到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因此,传统“以教为主”的方式不提倡,片面强调主体作用也不行,尤其对基础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必要。
我们必须勇于探索和创新一些巧妙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堂,充分发挥课堂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使学生学好高中政治。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政治教学 反思
伴随着新课改时代的到来,高中政治教育教学需要做出反思与调整,与之前相比,在教育方法、教学理念方面等切合实际的做出分析,旨在改变以往高中政治效率不高的问题。
一、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反思视角与角度分析
在新课改时代还没有来临之前,高中政治这门学科在教育教学上是存在问题的。对于新课改时代的到来,如果之前存在于高中政治这门学科中的问题没有及时得到正确的解决,那么新课改时代的到来是毫无意义的,因此,需要对于之前存留下来的历史遗留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传统高中政治教育教学的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1)关于教学态度的反思。高中课程一节课的时间大约是50分钟,老师在50分钟时间内需要不停地进行讲授,长时间如此,会让老师陷入疲倦期,此时需要老师自己调整。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老师应该端正教学态度,更主动地投入讲授的课程中,对于疲倦期,需要自身找到相应的方法克服。(2)关于教学组织的反思。对于一节课固定的时间,老师应该合理地进行安排,是对老师组织能力的一种考验。(3)关于教学内容的反思。对于高中政治来说,许多内容都不需要老师讲解,学生自学或者预习就能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因此在课堂上需要老师进行讲解的是学生不懂的知识点,如果此时老师把授课重点放错位置,无异于浪费时间,逐渐地学生就会不愿学习政治这门课程。(4)关于教学方式的反思。关于教学方式,许多老师认为这不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环节,这种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老师讲授是主体,好的老师一定能教出好的学生,实则不然,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学方式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不是老师凭心情决定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心理及接受知识的能力水平,找到一个度,恰到好处地实施教学。
二、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策略探究
1.教育教学理念,以人为本。
没有实践理论,就犹如没有翅膀的鸟儿,毫无意义。事物之所以会出现并且向前发展,无一例外,肯定是对人们有意义的并且恰好被人们利用,当然对于教育来说也不例外。教育作为成就一个国家兴衰最基本的方针之一,其起到的作用可想而知。因此对于教育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首先,在学习的过程中,最根本最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关于对某些问题的思考、对问题的总结、对问题的反思等,都不需要老师的帮助,学生应该学会独立思考并完成相对应的课业知识,老师不需要过多地干预学生。其次,老师应该多利用课余时间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再让学生感觉老师遥不可及。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接受知识是很必要的,学生不再对老师感觉陌生,更像是一种朋友的感觉。最后,老师更多的应该改变教学方式,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让学生对高中政治充满兴趣,让这门课程生动起来而不再是索然无味。
2.丰富教材内容。
相比较之前传统的高中政治课程,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材内容更加生动,与高中生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这正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思想与行动总是不太一致的,即使新课改已经施行,老师也认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观念影响,许多老师对于新课改背景下的教材认为是华而不实,知识零星碎片太多,不利于学生系统地完整地接受知识。因此在讲授过程中,大部分老师会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安排新课改下的教材内容讲解,学生在此时就会比较混乱,接受的知识改变了,可是学习方法并没有跟上,所以会有一种错乱的感觉。说到做根本,其实是新旧教材内容的冲突。教学内容改变,然而老师的教学方法并没有随之做出调整,出现学生跟不上进度是理所当然的。
3.搭建平台,便于信息交流。
对于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总是需要时间来适应的,需要与之前的传统进行对接,教育的改革也不例外,需要开展一些平台来进行此方面的交流。首先作为在课堂上占有相对来说主动权的老师,其掌控着整节课的节奏和氛围,老师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接受相关的知识,因此大部分时间老师都安排讲授,对于学生是否真正学到知识,真正做到心领神会老师一般不做关心,很少有时间给学生独自思考的时间,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比较少的,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这些都是与之不同的。其次,对于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来说,老师不应该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新课改下的讲授,老师如果做不好调整,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构建平台是对学生负责任,是让学生更好地学到高中政治的相关知识,同时也是对新的教育的变革的正确认知。
三、结语
新课改时代已经到来,老师和学生应该共同打起精神来面对新的教育教学。针对传统的高中政治存在的问题,找出真正的症结所在,针对性地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做出改变,以应对新课改背景下新的高中政治这门学科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永录.浅议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2012(02).
[2]徐秋霞.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进行体育教学反思[J].魅力中国,2011(09).
篇3
关键词:审视;提高;更新;优化;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125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了“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的理念,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观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所以,教师必须紧跟政治教育思想的发展,转变理念,与时俱进。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三个“要”:
一、教师要重新审视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1. 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最高表现形式。一名教师是否能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决定着他是否能尽责地教书育人;是否能脚踏实地不断进取;是否能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科学施教。这些都影响着教师教育能力和水平的发展与提高。一名教师能否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尊重家长、廉洁从教,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形象、威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对学生的感召力与教育力,从而也就影响到教育效果。教师的高尚道德行为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作用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为此,教师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对祖国的命运与前途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教师工作的本质、责任和特点有深刻的理解,有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和爱事业、爱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具有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
2. 正确的教育理念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引领教育教学实践的方向,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教师要准确把握素质教育思想的内涵,广泛涉猎、系统全面地了解古今中外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并把各种理论观点进行对比分析,把握他们的本质。学生能引起对教育基本观、基本价值的重新思考,不断充实、更新、发展自己对教育的认识,并以这种新认识反思平时教育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才能脱离“教书匠”的层次,才能真正为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教师应树立符合时展的正确教育教学观。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学生的基本理念、思维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学会运用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科技素养。思想政治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点。教师要紧跟时展,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注重学生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人格的全面发展。
3. 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并且看桶里的水是“新水”还是“旧水”,是“活水”还是“死水”。桶里的水如果是死水,实际可用量就会降低。知识系统是教师教学决策和行动的基础。它包括教师所具有的特定学科知识,教师成功地进行教学所必备的教学知识以及当代科学和人文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大量的实践知识等。尽管教师在上大学的时候获得了一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大量的知识仍来自自身的教学实践和自我反思。教师要不断的反思知识系统,清除自己理论上的误解和偏执,增强对教育实践及其复杂情境的洞察和见识。特别是现代教师应该具有教育理论、学科专长、相关学科、职业技能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同时还要具有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及跨学科知识。
在很大程度上,教师的知识增长是借助于实践与反思而实现。反思可以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有可能会出现另外一些问题或者是所采取的办法有缺陷。这都要求对原有反思的问题和结果进行新的反思,才有可能突破原有的的限制。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才能真正体现终身学习。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在职教师可以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其学历和知识水平。全面提高自我的素质,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教师要革新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战场。教师要树立课堂教学意识,向45分钟要质量,优化课堂教学;向着“以最轻的负担、最短的时、最优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教学质量和最优的成绩”这一目标迈进来提高教学效率。
三、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引入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在课堂上,教师力争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想为核心。育人为宗旨”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动起来。这种动实际上是师生互动,是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
首先,要求教师转变三种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由传统的填充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
其次,要求教师以新的角色实践教学,使教师破除师道尊严的旧俗,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走下三尺讲台,贴近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要求教师以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索,鼓励他们主动自由地思考、发问、选择,甚至行动,努力当学生顾问、裁判员,积极参与其中和他们交换意见,在情感上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使他们感到教师是他们的亲密朋友。
政治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世界观作为政治教学的主要资源。例如,学习“工业革命”这部分内容涉及到蒸汽机的发明时,笔者让学生根据所读过的课外书籍讲了“瓦特与茶壶”的故事。随后,让学生解释“茶水烧开后为什么会出现蒸汽顶壶盖的现象?”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以及物理知识,先解释了这一现象。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由茶壶而发明蒸汽机,在科技史上还有哪些经典的事例?”学生举出了“牛顿由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等科学趣话。这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工业革命,而且增强了n堂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篇4
【关键词】新课改 政治教学 用教材教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为了考而教,学生为了考而学,完全成为考试的奴隶。因此为了顺应社会时展的需求,开展了由单纯对知识传授向知识技能应用提升,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的一系列的探索与改革上来。本人结合我校高中政治教学在新课改下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谈一下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课改中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教学观念落后的问题
(一)不注重三维目标的培养
在传统的政治教学中,只重视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教师只是教学计划的忠实执行者,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仍然存在“三多三少”的状况,即存在着盲目操作多,精心设计少;教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少;机械重复多,整理加工少。另外学生在学习方面上则是有些学生学科基础知识掌握不全面,基本技能差;思维能力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用本学科术语表达能力差,语言不规范;部分学生被动做题多、独立思考少,时间积累多、效率提高少,背诵结论多、思考过程少。
(二)注重能力培养,而忽略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对学生知识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因此有人认为,传授知识已不再重要了,而在于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整个教育要从“知识中心”转移到“能力中心”、从“学会知识”转移到“学会学习”等。这些观点表面看起来似乎很“先进”,但在一定程度上却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割裂了知识、素质与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知识,能力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认识不清
“以学生为主体”是现代教育观的核心。课堂上教师要顺着学生的思维开展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但现实中仍有些教师把自己作为教学中心,担心学生学不会,于是就包办代替,结果适得其反。同时也存在另外一种极端,教师打着自主学习的旗号,一味强调学习内容由学生提、学习方式由学生选,一切都由学生说了算,教师却游离于学生活动之外,缺乏必要指导,这样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因此要落实基础知识的学习,必须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其次,教师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基本依据,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新课程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过去那种照本宣科式的教学逐渐减少,然而一些教师把“用教材教”作为一种借口而不去吃透教材,甚至脱离教材。这种现象是把过去的“以本为本”一下改为完全脱离教材,导致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教学往往单一化,不注重个性发展
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个性与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知识基础、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用同一要求、标准、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教育学生,势必造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常常会出现少数活跃学生或尖子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而另一些同学游离于课堂教学。因此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化教学,以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防止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刀切”的教学现象。
二、解决措施
(一)建立起新课改下教学方式的新观念
在新课改下,教师要不断地改变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师角色。教师角色应由传授者转化为引导者、由管理者转化为组织者,由教师为主转向学生为主,适应教师新的角色转变,增强教学的民主性。同时教学策略应发生根本变化,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一刀切”教学向差异化教学转变。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研究和追求深层意义上的生动活泼的形式,改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被动局面。
(二)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始终在教学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新的教学理念执行者。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但要熟练掌握教材知识,提升用教材教的能力,还要时时关注变化发展的实践,关注国内外热点问题,认真学习《考纲》学习课程标准,学习教材,学习课程理论、课改信息,掌握现代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通过自我钻研、教学教研、教学培训、参与教改兄弟学校、同行经验交流,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思想政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对于每位老师来说,人人有责,只有不断地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我们才能不断地深化思想政治教学的改革。
【参考资料】
[1]甘秀珍.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反思.
[2]李国华,陈海莲.如何提高“用教材教”的实效. 教书育人,2010(07).
篇5
一、教师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反思
在采用反思教学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对教学方式展开深入研究。由于许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失去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从而改善传统教学的不足。如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从实际情况出发,依据相关要求调整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方法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调动学生政治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教师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组织政治知识竞赛、播放相关视频等。这样能有效活跃教学氛围,唤起学生学习政治的欲望。如在教学《生产与经济制度》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知识框架,然后给学生播放相关视频,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点,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反思教学法能有效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相关概念时进行反思。如在教学“多变的价格”时,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分为几个步骤:第一,介绍概念;第二,提出与价格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第三,向学生讲解有关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第四,要求学生及时掌握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有步骤地让学生进行反思,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二、学生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反思
1.预习前的反思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前的反思,内容包括教师上堂课所布置的作业是否完成、所讲的知识点是否完全掌握。在预习前进行反思,学生可以充分了解自己上堂课的学习情况,然后根据反思结果展开有效学习,这样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2.课堂上的反思
在上课时,学生应展开有效的反思。由于在课堂上,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新的知识,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所以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在课堂学习中,学生要反思是否全部掌握了知识点,如果没有完全掌握,就要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向教师请教,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如在教学“互补商品和互为替代品及其关系”时,教师可以举“汽油、汽车与电动车之间的关系”为例,让学生明白在汽油的影响下,汽车与电动车是互补商品,它们互为替代品。通过这样的举例,让学生进行反思,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学生反思中最关键的环节,许多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通常在课后复习时,才发现自己没有完全掌握课堂教学内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通过课后反思,学生能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篇6
一、高中政治反思性教学的意义
1.反思性教学是课程标准的需求
随着我国的课程改革的新一轮开展,传统教学理论与教学方式不能满足教育事业进步的需求。高中政治教材内容发生变化,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要求教师利用丰富且灵活的教学方法。但是好的教学方法需要在思考与反思中得出。高中政治学科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教师要在课堂中传授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化。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大量反思,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建造与学生交流的桥梁。
2.反思性教学是提升教学水平的要求
在新课程标准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是教学的创新点所在。如何从学生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生活化教学内容,是一个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政治教师应当将此作为教学反思的点,通过反思,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兴趣爱好,在教学准备阶段选择与学生需求最贴近的教学内容。只有不断反思,才能让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形成更科学。
3.反思性教学是提升教师素质的手段
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自我评价的过程。反思性教学活动,就像是教师教学的一面镜子,可以让教师在第一时间发现他们的教学不足,拓宽他们的教学视野,让每一位教师积极追求完美。教师可以在反思中获得实践的重要方法,也可以让自己头脑中的教学理论得以提升。新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师善于反思,乐于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二、高中政治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落实反思性教学,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教学理论的反思
现阶段实施的教学理论是创新化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育工作者的提高。每一个教学理念,都是大量教学经验的浓缩内容。教学活动能否取得高效益,不仅在于教师教学水平如何,更在于学生的课堂反应如何。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枯燥性,如果教师利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学,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提高。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政治知识,让学生成为政治学习的主动者。
比如在讲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时候,教师不要在课堂中告诉学生什么才是正确的消费观,而是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消费观,每听到一个新的消费观念,就组织学生讨论,共同探讨正确的消费观,以此提高政治学习内容的吸引力。
2.加强教学行为的反思
逻辑,是影响高中政治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让学生具有逻辑能力,自主分析政治知识,会让教学效率快速提升。但是当前的高中政治课堂缺少师生互动,学生智慧潜能的挖掘变成教师的单方面传授。死板的教学方法不仅限制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更会影响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形成。当代高中政治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转变自己的教学身份,做好学生政治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比如在讲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与同桌共同讨论政府在哪些方面为人民服务,促进学生开流。当学生具有讨论结果时,让学生汇报学习成果,促进师生互动。在反思中优化教学行为,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3.加强教学过程的反思
反思性教学方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就是要求教师在正确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自己之前的教学行为进行回顾与自主评价,通过反思明确自己的政治教学效益,将教学内容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明确下来。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而不仅仅关注教学结果。多发现局部教学活动的问题,通过每一个局部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才能让反思性教学模式发挥意义。
篇7
【关键词】教学反思 内涵 作用 内容 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对教师成长提出了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我国华师大叶澜教授也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他们都强调了一个共同的理念:反思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提高反思能力是由经验型教师上升为学者型教师的必要条件。然而在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一些老师在教学反思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部分教师对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反思什么内容”不太清楚;很多教师不能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反思,不能及时记录所思所想;有的教师不能将反思结果应用于实践。“为反思而反思”或者“被反思”这些现象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政治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主动性和反思质量,影响了教学实效和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教学反思的文献进行综述。笔者在CNKI中国知网中模糊搜索从2009年至今的关于“教学反思”的论文总共50几篇,在此基础上对古今中外相关研究文章进行梳理和思考,从教学反思的内涵、作用、内容、途径几方面对“教学反思”进行研究,以丰富“教学反思”的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实效。
二、教学反思的内涵
所谓反思,《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反思”一词在近代西方哲学中得到广泛使用,常常被译为反省、反映。最先把反思引进教学过程的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杜威。他在名著《我们怎样思维》中提出:“所谓思维或反思,就是识别我们所尝试的事和所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思维就是有意识地努力去发现我们所做的事和所造成的结果之间的特定的联接,使两者连接起来。”在杜威看来,思维的最好方式就是“反思性思维”,它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认真的、不断的深思。”而反思性教学这一术语的正式出现,主要得益于美国学者唐纳德·舍恩1983年发表的著作《反思实践者:专业人员在行动中如何思考》一书的影响。舍恩主张以“活动中的反思”为原理的“反思性实践”去替代以技术理性为原理的“技术性实践”。舍恩认为,反思型教师既对行动反思,也在行动中反思。舍恩的观点强调教师教学实践行为是一种能动性的活动,强调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型教学思潮首先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西方国家教育界兴起,进而波及影响到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界。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反思,有“吾日三省吾身”之说。90年代,我国把“反思性教学”引入后,研究的成果亦如雨后春笋。最有代表性的是华东师大的熊川武教授的《反思性教学》。他提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并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问题,将教师的学会教学与学生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他的观点的创新性在于认识到教师既要学会教学也要学会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促进自己的成长。
综合国内外关于反思型教学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反思性教学是一种研究型教学,以发现并解决问题为己任。虽然反思性教学并不完全等同于教学反思,但它包含了教学反思的内容。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把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寻找影响教育教学目标达成的原因,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推动教师向研究型、学者型教师转变,促使自己专业发展的发展。
三、教学反思的积极作用
古今中外的研究者对教学反思的作用都或多或少地进行了研究。综合他们的观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由经验型教师上升为研究性、学者型教师。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往往只是从经验出发,进行教学实践,更加注重教学的结果,很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教学反思能引导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加主动地加强教学研究,将教学经验与先进的教学理念联系起来。
2.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否科学有效,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否使学生知识与技能得到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需要教育者不断的进行自我反省。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习题反馈等途径,教师反思自己制定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否恰当,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等,从而及时总结经验,调整教学行为,使教学活动更加合理有效。
3.教学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获得专业自主发展。“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照其所依据的理由和进一步得出的结论,去进行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就形成了反思性思维”,在杜威看来,思维起源于某种疑惑、迷乱或怀疑。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不断改进,从而不断地对自我进行重新构建:构建自己的认识问题的方法,构建自己对各种事物和观点的理解,构建自己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构建自己的教学方法,比较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教学过程,发现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然后寻找解决的办法和策略,再监测实施策略的效果,真正做到对教学的客观评估。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学生,并且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险。笔者认为教师正是在反思成长的,并且通过自身的发展完善教学实践,从而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尤其是广大的政治教师通过不断反思,增强对岗位的热爱,提高教学的激情。
四、教学反思的内容和途径
舍恩在其著作《反思性实践者》中指出,反思有二种时间框架。反思可能发生在行动前和行动后,这就是“对行动的反思”;同样反思也可能发生在行动过程中,即“在行动中反思”。我国一些研究者也把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三个阶段。课前反思是指教学设计之前,教师对教学理念与方法要有一定的思考,要设想出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恰当,教学重点难点如何处理,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科学;课中反思是指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突发事件,能否运用教学机智,及时处理和解决,是否处理好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后反思是指对教学效果满意度的思考,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得当,既要总结出教学经验,更要寻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记录,并且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修正。课后反思是教学反思的主要方式。笔者认为,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符合学情,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学设计要科学合理,为目标服务;当教学效果符合预期目标时,要总结成功的经验,记下“精彩”之处;当教学效果不符合预期目标时,要反思:教学理念是否先进?教学目标是否恰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否适用?教学设计是否科学?课堂气氛是否和谐?通过这些内容的思考,教师的思维品质进一步提升,教学观念进一步更新,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提高反思能力呢?古今中外的一些研究者也进行了阐述。从对教师的品质要求来说,主要是:①端正态度,持之以恒。杜威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形式的知识,根据其支持理由和倾向得出的进一步结论,进行的积极主动的、坚持不懈的和细致缜密的思考。”积极主动的、坚持不懈的和细致缜密的这些词都是对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态度方面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对反思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因此不能主动去反思;有些教师缺乏恒心,不能日积月累地进行教学反思,不能及时记录教学所思。②善于思考,学会倾听。杜威认为,反思不是一种能够被简单地包装起来供教师运用的一套技术,而是一种面对问题和反应问题的一种主人翁方式。虚心、责任感和全心全意是反思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要注意听取他人的宝贵意见,还要参考有关的教育资料,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整理、构想出切实可行的思路与对策。③具有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反思是以探索和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具体的途径来说,主要是:撰写教学后记或教学日志,及时记录感想;通过教学观摩,教师之间的评价,明白得失;聆听学生评价,及时调整教学;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反思自己的课堂语言是否精炼,肢体语言是否得当等。最重要的是反思不是最终目的,反思后要对教学行为进行矫正,并在教学实践中验证反思的结果。
总之,在教学反思的研究方面,古今中外的学者都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让我们广大教师对教学反思有了更深刻的系统的认识,从而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效。但这些研究也有不足之处:从政治学科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很少;研究成果比较抽象,偏重理论,以教学案例的方式进行研究的很少。这也为政治教师今后进行这方面研究提供了空间。当然,教师进行反思时,会遇到很多困难。通过教师个人的努力克服,还需要学校管理者提供相应的组织或制度上的帮助,需要专家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熊川武. 反思性教学的实验设计及实施过程,《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第6期.
[2] 约翰·杜威. 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外国教育名著丛书.
[3] 刘加霞、申继亮. 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4] 刘加霞、申继亮. 论教师的教学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9).
[5] 李玲、陈静. 对反思性教学及反思型教学价值的反思,《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12期.
[6] 吴艳. 我们怎样思维——杜威的反省思维及其教学启示,《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第04期.
[7] 朱峻晖. 在聆听、反思、探究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知识窗(教师版)》,2010年08期.
[8] 高青. 对反思性教学及反思型教学价值的反思,西北师范大学.
[9] 李玲、陈静. 论杜威的反思性思维及反思性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12期.
[10] 唐会民. 反思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有效途径,《师德师资师德师资》,2007.11(中旬刊).
[11] 李振东. 反思性教学和反思性教师,《科教文汇》,2007年第11Z期,10-10页.
[12] 曹东明. 新课程下教师如何学会教学反思,《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9期.
[13] 李艳杰. 教师应学会教学反思,《学知报》,2011年11月14日第E08版.
[14] 曹创业. 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提高的主要途径,《宁夏教育》,2008.12.
[15] 田中国.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林区教学》,2008年第6期.
[16] 王振嘉. 反思促进教师成长,《甘肃省渭源县路园镇三河回民学校普教研究》.
[17] 朱万军. 教学反思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作用,《教育教学研究》,2009年第39期(上卷).
[18] 姜巍巍. 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基本路径——反思性教学的视角,《期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4期.
[19] 郭翠菊. 论反思性教学的意蕴,《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2期.
[20] 郑祥丽. 论教学反思,《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21] 祝文俊. 浅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反思,《教育科学教学实践学》,2012年第1期.
[22] 李娟. 浅谈教学反思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教育科学教学实践学》,2012年第1期.
[23] 张小建. 实践+反思=进步——学会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学术研究》,2012年第2期.
[24] 钟洪亮、张丽丽. 实施反思性教学的策略研究,MODERN EDUCATION SCIENCE,2008年第3期.
[25] 周学勤. 谈教学反思,《教育教学》,2007.12(上旬刊).
[26] 高芬. 提高学生反思实效增强政治学习能力,《学科教育研究》.
[27] 李颖. 我思故我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教学交流》.
[28] 刘继峰.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反思,《学知报》,2011年4月18日,第A04版.
[29] 李华.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反思与探索,《当代教育科学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第22期.
[30] 李妙听. 学会反思学会合作 ——谈如何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文化教育》.
[31] 穆琳璞. 学会教学反思提升教学效果,《周口日报》,2011年4月1日第A04版.
[32] 牛再民. 教师发展 学会教学反思,《宁夏教育科研》.
[33] 全守杰. 以教学反思促教师发展——对教师个体与组织机构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34] 张丽. 引领新教师学会教学反思,《教学与管理》.
[35] 贺翔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会反思,《数学教学与研究周刊》,2011年第16期.
[36] 陈政莉. 在反思中成长,《教育科研》.
[37] 杨永年. 在教学反思中成长,《语文教学与研究周刊》,2008年第38期.
[38] 崔藏金. 怎样成为反思型教师,《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第10期.
[39] 施艳梅. 引导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提高实效,《文教资料》,2011年第4期.
[40] 魏宁初. 反思作业教学 提高教学实效,《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第11期.
[41] 侯群英. 重视教学反思 提高课堂实效,《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年08期.
[42] 赵存霞、王宝霞. 实施反思性教学,提高政治教学实效,《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第10期.
[43] 张光剑. 新课改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反思,《快乐阅读》,2011年11期.
[44] 周敏. 在英语教学反思中成长,《考试周刊》,2011年28期.
[45] 刘丽. 在教学反思中成长,《小学教学参考》,2008年第24期.
[46] 陈燕. 在教学反思中成长,《文教资料》,2009年23期.
[47] 杨禹存. 教学反思的作用,《学习方法报·理化教研周刊》,2011年第8期.
[48] 王继安.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7期.
[49] 丁乐. 课后教学反思的重要性,《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篇8
关键词:兴趣是前提,让学生动起来,成为教学活动主体。发挥其能动性、主动性是关键。抓两头,促中间是保证、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3.2
一、课前精心设计导学案,做到有的放矢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导入的好,就能先声夺人,吸引学生注意力,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例如:我在上七年级政治《法不可违》讲到一个留学生在乘坐的飞机上,笑嘻嘻地递给空中小姐一张纸条,写着:“我身上有炸弹,我要劫机。”空姐笑了笑,取走了纸条。但飞机降落时,地面上有许多警卫人员把飞机层层包围。虽然那个学生大喊:“我只是开玩笑,周围人都知道,他们可以作证。”但是没有用。他被押上警车。你们说开玩笑犯法吗?学生们七嘴八舌,求知的欲望和好奇心一下被调动起来。结果达到了良好教学效果。当然教师在设计时要做到有的放矢,既要让学生思维动起来,吸引学生,挖掘学生潜力,有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获得成功喜悦,这样学习效果自然会提高。
创设问题要恰当,要好,要紧扣教材所讲内容。例如:在一次数学观摩课上,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是这样导入得:“树上七只鸟,打死了一只,还剩几只?”学生很兴奋,有的说一只不剩。有的说手枪是无声的,则还有六只。有的则说如果有残疾的鸟呢?------这个教师无语了。这时还有同学要举手回答,教师却说:“现在上数学课,这个问题不再讨论”。 评委老师观察到这个学生很失望,课堂沉默,不再回答问题。下课后评委老师问:“小同学,你还有啥问题要提问?”“我是想说,如果鸟是假的呢?因为我爸带我到昆明去玩,那儿公园的树上鸟是假的”。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认识到,导入要精心设计,做到有的放矢。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不利于教学。
二、充分利用45分钟,提升课堂效率
(1)认真研读教材,做到心中有数
课余时间,要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及个别差异,明确哪些内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哪些是难于记忆的,哪些是容易被忽略的,哪些是容易错混的,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对所有的知识点做到了如指掌,做到会的不讲,让学生自己学,找出不会的、点拨重点的知识点。传授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这样,学生就会在心里佩服你,就会喜欢上你的课,上课时也会认真听讲。避免那种脚踩西瓜皮上课法,心中无数,上到那儿算哪儿。课堂效率自然会提高。
(2)创设情境,让学生动起来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他们渴望被老师关注、肯定。因此,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是非常重要。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当学生的思维激发出创造性火花时,要及时给与肯定和赞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当大胆尝试实践教学,把学生看作教学主体,努力唤醒、激励其“主体参与”意识,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为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妨多采用先练后讲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尝试,使学生在尝试中体会成功。学生经过自己艰苦探索,取得成功后对下面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树立“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教师要引势力导,“上课时,你们的眼睛要都看着我,要做到,我眼中有你,你眼中有我”,上课时对学生说上这样一句话,学生的眼睛马上就看过来了,思维也就动起来了,当然就跟上了老师的步子,发挥其主动性、能动性。
三、在培优补差上做文章
1、提优
学生体会成功,才能乐学,爱学。对于优等生的培养,是让他们在掌握课堂内容的基础上,扩展他们的课外阅读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方法,对于发现的错误要及时更正,及时总结,让他们明白学习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尤其是方法方面,多给他们一定指导。在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学生将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在发散中体会成功,发散是让学生说出对解决问题的多种设想,它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积极独立思考问题,主动探索知识,通过寻求多种不同的解决思路或方法,从中发现最佳途径。为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凭借教材引导学生在发散中体会成功。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我们要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允许不同的意见进行争辩,使学生在质疑、解疑中培养创新意识。做到好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补差
篇9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反思现状调查的结果
课题组在专家的帮助下进行调查结果的统计和总结。结果的总结包括对教学反思的认识、教学反思的途径、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教师教学反思的形式和影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因素五个方面。
1.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对教学反思的认识。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都能了解和认识到教学反思的含义和重要性。只有1.4%的教师对教学反思不了解,认为无所谓或没必要,92.3%的教师认为教学反思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及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等方面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反思的途径。
通过调查发现,选择通过自身反思和通过学生反思这两种途径的教师比重最大,通过同事反思所占的比重居中,而且多数教师是以个体单独反思为主,进行集体反思和对话反思所占的比重小于个人反思。
3.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问卷进行总结发现,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反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反思的内容比较全面但不深刻,缺少深层次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总结;第二,反思的视角主要集中在教师,对学生怎么学的反思比较少;第三,教师的教学反思的内容往往是较零散的、朴素的和肤浅的,缺乏系统的理论论证;第四,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失败“负反思”较多而成功之处的“正反思”较少。
4.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学反思的形式。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主要是通过在教案中写反思这种形式完成,有31.5%的教师利用写教学日记的形式进行反思,还有约21.4%的教师的教学反思仅仅停留在头脑中思考这一粗浅的形式。
5.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反思的因素。
影响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自身理论知识的欠缺,其次是缺乏自觉反思的意识,再次是教学反思的评价制度问题。此外,还有缺少教学反思的环境和方法的指导等方面的问题。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学反思现状反映出的问题
课题组成员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思想政治课的教W反思已经取得了很多效果显著的反思成果,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突显出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其前行的步伐。
1.对思想政治课进行教学反思的认识存在偏差。
一部分教师认为进行教学反思也就是简单地修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简单的“检讨”。甚至部分教师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为反思而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没有真正地进行教学的有效反思。
2.教学反思在时间上缺乏连贯性。
绝大多数教师的反思行为都是在课后进行的,在课前和课中进行反思的并不多。因此,反思明显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教师的教学反思应该包括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三个阶段。“课前反思”即“为教学而进行的反思”。“课中反思”即“在教学中的反思”,“课后反思”即“对教学的反思”。这三个阶段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割裂的整体,因此,教学反思应该是对这三个阶段的反思,反思应是一个连贯性的系统过程。
3.教学反思在内容上缺乏深度和广度。
篇10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7-0111-03
1 课前准备阶段的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要到“哪里去”的问题,是教学活动的起点,也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科学合理且具体,具有可达成性和可评价性。美国心理学家马杰提出ABCD教学目标表述法[1]。
A即教学对象(Audience)。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对象即为学习者,即学生能够达到或实现的目标,如“学生能……”,而不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
B即行为(Behavior),用以描述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能够达到的可观察和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如“写出”“熟记”“辨别”“列举”等,宾语用以说明学习的内容。
C即条件(Condition),是指完成行为时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因素、空间因素、人的因素、信息因素等。
D即标准(Degree),是指行为完成质量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标准,标准一般从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方面来界定。
导学案设计 翻转课堂的导学案与传统课堂的导学案不同的是结构和使用方式。首先,由于翻转课堂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因此,翻转课堂导学案的设计要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其次,更加注重学习知识与掌握方法的统一,将知识、方法与情感贯穿于导学案编写、使用的全过程。最后,要注重时空开放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所谓时空开放,就是要在学案设计时留有师生S富完善的“留白处”,留给学生自主发展的时空。
教学微视频设计
1)教师要独立录制微课。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中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如果是别的班级的任课教师来上课,学生会由于对新任教师的不熟悉、不了解而对其不信任,所以很难对其所传授的知识给予信任。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有独立录制微课的经历,但是大部分教师独立录制微课的频率并不高。而对于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接近40%的学生表示微课若不是自己科任教师录制,学习效果会受到影响[2]。因此还是鼓励提倡教师能够独立录制微课,并应用于自己班级的教学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2)处理好微课教学与疑难突破的关系问题。微课学习和课堂的疑难突破是翻转课堂教学中两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有些问题在视频中已经讲过,课堂的疑难突破设计还需不需要再讲解?在对教师的调查中也发现,大部分教师对于微视频知识点的设置与疑难突破知识点的设置经常会重复。这样的重复讲解浪费了学生和教师的时间,甚至会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处理好微视频教学与疑难突破的关系,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
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将学生的认知目标要求分为六个类别。要求学生低层次掌握的教学内容,如识记、领会和运用类的知识,可以采用微视频的教学方式;而要求学生高层次掌握的教学内容,如分析、综合和评价类的知识,可以采用课上疑难突破的教学方式或者是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再如,对于教学内容中的教学重点而易理解的知识,可以采用教学微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对于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和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知识点,需采用课上疑难突破的方式进行教学。
如在教学经济生活“新时代的劳动者”时,劳动和就业的部分比较简单,易于理解和掌握,包括就业的意义及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等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因此,这部分的内容可以采用微课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对于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这一部分,由于对法律的茫然无知以及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对运用法律途径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理解起来比较难。因此,这部分的教学采用课上疑难突破的方式,效果会比较好[3]。
3)创设多样的微课类型。在实习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录制的微课类型是单一的PPT录屏式,且以讲授类为主,单一的微课类型并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王爱平根据李秉德教授对我国中小学常用教学方法的总结,将微课按照课堂教学方法分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等11种类型,同时按照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分为课程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等五种类型。教师在录制微课时除了运用讲授法外,还应将上述的微课类型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使微课类型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也要避免微课类型的多用、滥用,而弱化微课本身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
2 课中学习阶段的设计
教材自学设计 教材自学的过程是学生独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主要包括阅读教材和独立完成学案两个部分。在新学期的开学尤其是高一学生刚接触翻转课堂的开始一段时间,教师要给予学生一些学法指导以及阅读教材和完成学案的方式方法。
1)要分层阅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及学习能力自主选择。对于知识基础比较好、学习能力又比较强的学生,可以先阅读教材,然后自主完成学案,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同时在阅读教材和完成学案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惑。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但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可以根据学案来阅读教材,然后自主完成学案,尽量提出自己的疑惑。对于学习能力差,同时知识基础又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可以根据学案来阅读教材,然后根据教材完成学案,暂时完不成的部分可以观看微课后再完成。
2)阅读教材,做到读书、思考相结合。阅读教材不能不思考地从头读到尾,那样只能是走马观花,并不会起到任何的作用。阅读高中政治课程的教材,首先要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内容。一般一课时的内容以一框题为主,学生先把握在这一框题下有几目,各目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然后逐段阅读。阅读完一段文字后,要思考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样的问题,结合学案所设置的问题对课本内容进行勾画,归纳总结相应的问题及核心概念。同时,阅读时要注意联想前面所学过的知识,以帮助理解现在的学习内容。在阅读教材的同时,还应默记相关的基础知识。在教材自学结束后,要求学生在不看课本的情况下,能够整理出一框题的知识框架,做到了然于心。
合作学习设计 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是基于同伴群体之间的相似性,即拥有相似的心理发展机制、相似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甚至是相似的爱好、兴趣等。基于这些相似性,同伴之间的学习交流也会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将全班学生依据成绩划分为A、B、C三个等级,每六人一个小组,A、B、C三个等级的学生各有两个。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搭配方式,便于组间的相互竞争以及实现组内的“传帮带”。同时,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学生担任小组长职务,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
1)小组长组织讨论。小组讨论的环节在自学质疑课及训练展示课中都有涉及,学生在完成自学质疑案和训练展示案及观看完微课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小组讨论了。根据学习进度先两两进行讨论,即AA、BB、CC先进行讨论,解决自己的疑难困惑;然后分两组“A1-B1-C1”及“A2-B2-
C2”分别依次讲解学案,互相提问记忆相关基础知识;最后,小组讨论,整理出小组疑难问题。
2)自由发问的小组讨论。小组长讨论后,个人如仍有疑问(教材自学过程中的疑问及学案上的疑问),小组成员可以主动提出供组内成员进行讨论,以便问题得到解决。讨论时,如果没有疑难问题,可以根据政治课本身的特点结合自己构建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的理解记忆与知识的重构。
训练展示设计 高中政治学科作为文科中的大类,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记忆。如果把宝贵的课上时间都用来浪费在“爬黑板”上,这未免有点儿得不偿失。对于判断、选择这样的题目,字比较少,采用这样的方式还可以;但对于材料分析题这类的大题,由于字数比较多,逐字记录在黑板上未免太浪费时间。判断选择这样的题目可以选择黑板展示或者是口头展示的方式,判断题在展示时不仅要写明或说出对或者错,还要写出或说出错的原因及解题思路。选择题不仅要写出或说出选择哪个选项,还要写明或说出其他选项不选的原因。对于材料分析这类的题目,要求学生口头展示就好,但必须是背诵的形式,同时还要说出自己的答题理由和解}思路,以便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维方式。
3 教学反馈与教学反思的设计
在线测学设计 在线测学是自学质疑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在线检测了解学生学习掌握情况。在线测学的题目一般以选择题为主,题量要适中,尽量控制在10个左右。同时,题目难度要有层次性和针对性,面向各个层次学生的题目都要有所涉及。教师课下要及时做好错题统计,最好能够具体到每一位学生,为每位学生找到自己的知识漏洞,才能够因材施教、查缺补漏,打造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评价点拨设计 在学生训练展示完自己的学习成果后,教师指定其他组的成员对其表现进行评价,同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与积极的反馈。所以,评价点拨不仅是指学生对学生的评价、点评,还包括教师对训练展示学生及点拨学生的评价与点评。
点评的学生要落落大方、说话清晰、声音洪亮,能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给出正确的评析,并能够结合其他学生的疑惑给出解答,与全班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发问引导学生思考更高层次的问题。对于训练展示的学生,教师要对其进行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做题技巧上的评价与点拨。对于点拨的学生,则更多地要对其语言形态进行点评,但措辞一定要中肯、积极,同时也可以表达自身对于学生的期望。
总结反思设计 教师在上完自学质疑和训练展示课后,要做好自己的教学反思,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的哪些方面比较好,哪些方面比较差,自己对学生知识的把握到不到位,对学生的知识引导时机是不是合适,课堂节奏的把握准不准确,哪些是自己教学的不足,哪些是自己教学的长处,等等。如果教师在每一节课结束时都能够对自己和学生的表现有一个及时、客观的评价,那么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和教学设计的质量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和发展,对教师自身素质来说也是一个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燕青.翻转课堂中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2013,12(6):157-159.
[2]刘艳斐.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5(2):61-66.
[3]张文,马秀芳.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