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设计方案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4: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通用技术设计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通用技术设计方案

篇1

关键词 博物馆;安防系统;安防技术;系统设计;控制室设计

安全技术防范是以人力防范为基础,结合当前先进的监控技术及实体防范措施,形成高效、全面、综合的安全防范服务保障体系的一种安全管理活动[1]。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能否得到科学合理的设计并应用到博物馆安全保障领域当中,是很多从事安防工程设计与博物馆安防决策者共同探讨的课题,也是国家文物行政部门在审批文物系统博物馆安防设计方案时需要论证的主要议题。本文以某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为例对安防系统的设计及应用等方面作简要分析探讨,供大家参考和指正。

1 博物馆安防系统设计思路

某大型博物馆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馆藏文物13万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00多件套,故系统的设计需按一级防护风险等级标准进行设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层次划分则需要安保措施提供三层保护:即外部入侵保护、区域保护和目标保护。整个安防系统在运行状态下只要罪犯有侵入的意图和动作时就可及时发现,促成报警响应以便采取应急措施。控制室值机员能通过安防系统了解进入防范区域的可疑人员的活动情况,当他要触碰到目标时,安防系统要能发挥最后防线的报警作用。假如其他所有防范手段都失效时,安防系统还应记录事件发生前后的所有信息,以利于分析事件的发生经过[2]。

2 安防系统的功能设计

安防系统是博物馆开展日常安全保卫工作的基础,是构建立体防护体系当中缺一不可的重要技术手段。它主要以防入侵报警系统为核心,通过图像复核与电视监控系统、声音复核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和有线对讲系统等子系统构成基本组成部份,各子系统既独立又可通过接口和软件的支持融为一体,从而构成一套完整的博物馆安防系统。

1)防入侵报警系统。防入侵报警系统主要用于探测非法入侵,通过在建筑物内外重要地点和区域安装探测装置,一旦有非法入侵的状况,该系统就能及时向控制中心示警,从而起到防护的目的。探测设备可安装双鉴、红外、微波、玻璃破碎等各种探测器,包括磁控开关、报警联动解码器、摄像机、声音复核装置等。该系统采用了总线方式,报警控制总线由控制室的M2050大型矩阵引至监控现场,现场的报警联动解码器M800CIY直接挂接报警控制总线上,报警探测器直接接入M800CIY,每个报警探测器提供一个单独的报警地址,关的两个磁开关共用一个报警地址。主控计算机通过总线对前端收集器进行巡检,接收报警信息,发送各种指令;

2)图像、声音复核与电视监控系统。电视监控系统由主控计算机、视、音矩阵切换器、监视器MP20C和29寸彩色电视机、硬盘录像机、多画面分割器等组成。图像复核和电视监控系统的视频信号采用点对点的视频基带传输,摄像机的电源开关接入收集器的继电器控制口,为了在夜间保证图像信号的质量,设置有功率为200W的射灯,射灯电源接入报警联动箱的继电器控制口,通过收集器,可以实现报警、图像、声音的联动。声音复核系统由声音复核装置直接接入控制室的音频矩阵,音频信号通过音频矩阵可尽兴实时切换;

3)一卡通系统。该系统采用了比较成熟可靠的接触式刷卡控制装置,并与巡更系统相结合形成一卡通系统。出入口读卡器设置部位主要包括文物陈列室、库房、保护中心以及控制中心等重点区域的出入口。工作人员的磁卡识别信号都不相同,系统通过识别不同的卡号而允许或禁止相关人员出入不同的区域,同时自动存贮统计某一时间段所有区域的刷卡信息及进出时间,记录存档,一旦发生可疑事件既可调档分析;

4)离线式巡更系统。在主要出入口、各建筑物、各防护区等重点区域设置巡更点,巡逻队员须随身携带巡更器,按照既定路线巡逻,每到一个巡更点时都须将巡更器在的标识前有效读取,从而将巡更信息储存在巡更器中。管理员可使用数据线将巡更数据导入电脑,并通过巡更管理软件读取数据,存储或打印巡检报告,从而完成对巡逻队员的有效管理;

5)有线通讯系统。有线通讯由有线对讲主机NEM-30,有线对讲分机NA—A组成,有线对讲主机设置在中心控制室内,有线对讲分机设置在博物馆各展厅及库房的重要通道。通讯系统形成了馆内中心控制室与各展厅及重要通道间的有线通讯网,控制中心配置与110 通信的电话机,并接入博物馆通信系统。

3 中心控制室设计与应用

按照有关管理规定,中心控制室应设为,该馆的中心控制室建筑面积达30多平方米。室内设置有一台主控计算机,报警总线接入矩阵,音频总线接入音频矩阵。值机员可选择监视区域内任何一台摄像机影像,通过分割多路调制器在监视器中观看各个监控点的的影像资料;同时利用硬盘录像系统建立数字化图像处理和储存数据库系统,通对重点部位进行24 小时实时录像、录音,过该系统可通过矩阵键盘对所有报警探测器进行设防或撤防,在某些部位还可根据不同部位的重要程度和风险等级要求以及现场条件进行定向定方位保护。

4 结论

不同风险等级单位的博物馆在采纳安防系统设计方案时,应当对国家出台的安防系统管理规定和设计标准及其规范要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和掌握。在应用安防系统高新技术时应当侧重于博物馆的实际和发展趋势,并按照文物系统内有关强制标准实施安防系统工程的规化、设计和筹建工作,使之达到相应的风险等级防护标准,从而实现文物安全防范零风险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安全疏散;用电系统

一、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规划

对于综合性的高建筑,主要安全疏散设施是指疏散楼梯、公共走道和门;对于高层旅馆、饭店和写字楼,还有安全疏散辅助设施,如疏散阳台、缓解器、救生袋等,超高层建筑还有避难层或避难间等。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设施,为人们安全疏散创造条件,对于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事故和严重经济损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路线。在发生火灾时,在紧急疏散时,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安全性高,即人们从着火房间或部位,跑到公共走道,再由公共走道到达疏散楼梯间,然后转向室外或其他安全处,一步比一步安全,不会产生“逆流”情况,这样的疏散路线即为安全疏散路线。因此,在布置疏散路线时,既要力求简捷明了,便于寻找、辨别;又要不致因受某种阻碍反向而行,并要特别注意疏散楼梯的位置,一般地说,疏散楼梯靠近电梯布置是恰当的,因为发生火灾时,人们往往首先考虑并经常使用的路线和火灾时紧急使用的路线相结合起来,有利于迅速而安全的疏散人员。

2、合理布置走道。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不同使用性质、采用结构类不同等因素,尽量布置环形走道、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的走道、“人”字型走道。这样布置的优点是,既方便平时使用,火灾时又能迅速使人们安全疏散。

3、合理布置疏散出口。为了保证人们在火灾时向两个不同疏散方向进行疏散,一般应在靠近主题建筑标准层或其防火分区的两端或接近两端出口处设置疏散出口。在火灾时人们常常是冲向熟悉、习惯和明亮处的出口或楼梯疏散,若遇到烟火阻碍,就得掉头寻找出路,尤其是人在惊恐、失去理智控制的情况下,往往会追随他们盲目行动,如只有一个方向得疏散路线是极不安全的。在建筑物中任何部位最好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疏散方向可供疏散。

4、合理布置疏散楼梯。为保证在火灾时人们迅速安全疏散,对于旅馆、办公建筑、教学建筑、科研建筑、医院、商业建筑、邮政建筑、电力调度建筑、广播电视建筑、通廊式住宅等或其每个防火分区,应设有两个不同疏散方向的疏散楼梯。

5、合理设置疏散门。建筑物底层公共疏散门各种高层建筑(如医院、旅馆、酒店楼、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住宅楼等)的安全出口与楼梯的数量与宽度需要相同。这对整个建筑物人员安全疏散式十分有利的。房间的疏散门安全出口的疏散能力,除了与总宽度有关外,还与一个房间的安全出口数有关,如果人员较多的房间,只布置一两个宽大的出口,平时通行不便,火灾时应急就会困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凡人员较集中的房间,既要考虑平时疏散的方便,又要满足紧急情况下的需要。应在安全出口的数量、分布、距离方面综合考虑确定。

二、高层建筑的消防用电系统设计

1、火灾报警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的形式应根据具体保护对象来确定,设计者首先应分清保护对象的建筑类别、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等因素,再根据这些因素来确定火灾报警系统的形式。按“报警规范”,火灾报警系统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随着火灾报警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火灾报警设备和元件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笔者认为,报警系统设备的设置不宜复杂过多,过多会造成投资增大,可靠性降低,也不宜过于简单而达不到报警联动要求。应该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强调注意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还应注意不要单纯追求消防技术的先进性,而应结合实际充分考虑投入使用后的维护方便。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在消防控制室内设有控制台(柜),控制台(柜)上控制功能有电梯迫降、非消防电源的切断、水泵紧急启动及停止、扩音机、收录机和各层区扬声器手动开关等,并应在控制台上设置直通消防队电话。控制台显示功能有消火栓分区、分层显示灯,水流指示器分区分层显示灯,水泵显示信号灯,气体灭火动作显示信号灯以及自喷报警阀压力开关动作显示等。

2、消防水泵的控制启停问题。消防水泵(包括消火栓泵、喷淋泵)是灭火手段中的重要设施,对消火栓系统而言,根据“高规”的要求,在消火栓处应能直接启动消火栓泵。根据“报警规范”的要求,在消防控制室处也应能手动控制消火栓泵的启、停。这两部规范从各自不同角度提出要求。

消防控制室与消火栓动作按钮启动关系与消火栓泵的启动形式有关。消火栓泵的启动方式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启动方式是在总线制联控方式下,消火栓动作按钮的启动可通过设在消火栓旁的联动接口模块将其要求的启动信号送至消防控制室控制台,再从此处输出使消火栓启动的开关量触点。第二种启动方式,是直接将消火栓动作按钮的开关量触点输出到消火栓泵启动箱。这两种启动方式在实际设计中都可以运用,前一种方式接线省,但需在总线制下,对消火栓联动模块进行地址编码编程来达到监测大量消火栓的目的。后一种启动方式简单可靠,但还需要把消火栓动作信号返给消防控制室。设计者在具体设计中可根据实际工程规模大小来选用,工程规模大、建筑形式复杂可采用前一种启动方式,规模小可采用后一种启动方式。喷淋泵的自启动是通过各保护区的管网喷嘴玻璃球高温下爆碎,引起管网水流流动,从而联动报警阀压力开关动作,达到自启动喷淋泵的目的。通过水流指示器联动模块或报警阀压力开关引线至控制室,消防控制室能准确反映其动作信号,同时控制室应能直接控制喷淋泵启停。

3、消防控制室反应消火栓泵和喷淋泵的工作和故障状态

根据“报警规范”的要求,消防水泵启动后要返回已工作的信号,有两种做法。其一是取电路信号即接触器的合闸辅助接点,其二是取物理量信号即取供水管网上的水流压力传感器,后者目前使用较少。关于故障信号的返回,电源断电故障信号的反应比较清楚,其他故障信号的反应,“报警规范”、“民规”都没有明确说明。比如消防水泵过负荷故障信号应该反应到消防控制室,但具体如何反应是在设计中应考虑的一个问题。

4、防火阀、排烟阀的控制

“报警规范”要求在消防控制室能够关闭防火阀。在实际设计中,选用的基本是280℃易熔环熔断的防火阀,建议将防火阀做成电磁阀的形式,至于信号返回是一对一返回还是成组返回要视具体工程情况来定。“报警规范”也要求在消防控制室能够启动排烟阀。以何种方式启动排烟阀也值得探讨。所有的排烟阀都可装上编码接口联动模块,由消防控制室联动控制器来达到控制启动排烟阀的目的。其次还可由就近的感烟探测器组成的控制线路启动即可,消防控制室只接收其工作后返回的信号。如要求先打开着火层排烟阀,再打开屋顶层排烟机,这种情况下采用后一种做法较妥。总之,在对高层建筑进行消防电气设计时,应该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正确理解规范条文的含义,切实保障高层建筑消防用电安全可靠。

篇3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310053)

摘要:学生的创造力是基础教育培养的目标之一。在通用技术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设计与制作、方案优化、评估与改进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思维品质,锻炼创造能力。

关键词 :技术设计 实践活动 创造力

人类社会的历史, 就是一部不断创造、不断发展的历史, 社会发展需要创造型人才,而未来的竞争更是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竞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只有把青少年创造力的挖掘、培养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才能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创新动力,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创造力培养的概况

(一)创造力培养研究的新方向

目前,国际上对于创造力培养的研究摒弃了对“大写”的创造力(具有重大影响的产品和结果)的一味膜拜,而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小写”的创造力(关注社会生成)。创造的源头不是意念,而是行动,即人的实践活动是产生创造力的源泉。因此,着眼于人在日常实践活动中创造潜力的发展,而不是期待重大发明发现,这一观点代表着目前创造力培养的最新走向。

(二)基础教育培养创造力的着眼点

上海教科院相关专家对长三角地区6城市中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涉及6 城市的1 06 所中小学校、1098 名学生的大样本。调查显示, 中国学生模仿能力强,设计能力弱。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设计各项指标低于科学探究程度,尤其在制定行动计划、掌握材料性能、使用工具、评估产品等方面明显薄弱。因此,目前创造力培养应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学生的技术设计体验上, 并着力研究实施相应的培养计划,提升学生制定设计方案、掌握材料性能、使用工具、评估产品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高中生创造力培养载体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于“做中学,学中做”,是一门以创造为核心的课程。许多一线教师利用通用技术课程的内容为载体, 开发实施了许多类型的实践活动,活动中通过制定设计方案、制作项目模型或原型、使用各类加工工具、评估优化作品等教学过程,巩固学生的技术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培养学生的技术设计创新和实践能力, 这样的活动称之为技术设计实践活动。目前,技术设计实践活动已然成为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通过教学的有效实施力求让学生亲历设计方案构思与呈现,掌握扎实的创造技能,了解创作材料的性能,熟练使用操作工具,并让学生学会评估优化设计作品等, 而这些也是创造力培养构成中学生迫切需要深入学习的内容。因此,技术设计实践活动是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载体, 可以改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创新设计能力弱的现状, 使学生的创造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和有效培养。

二、技术设计实践活动实施过程

技术设计实践活动的教学实施过程,更多地表现为学生创造的过程。笔者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在技术设计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创造力培养教学实施过程,以“棒冰棒模型设计与创造”为例,具体说明如下:

(一)创设活动情境,确定创造主题

确定项目创造的主题,目的是唤起探索与创造的快乐,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参与活动的动机。因此,每学年在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基础上,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确定各章节活动主题, 并为学生提供与其认知结构相适应的活动环境,如创设“比赛情境”“展示情境”等,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的状态。如教学《模型与工艺》时,确定“棒冰棒结构模型” 为项目主题, 原因如下:(1)所有学生对棒冰棒都较熟悉, 原材料简单实用,符合学生实际认知结构。(2)以棒冰棒为基础进行创造活动, 具有广阔的设计与创作的空间, 学生可创造出属于自己个人特质的作品。(3)棒冰棒结构模型制作过程中,会使用多种制作材料和工具,如木工锯、钢丝锯、钢直尺、木锉、手摇钻、黏合剂(学生自行选择黏合剂, 如白胶、强力胶等), 有利于学生掌握和提升创造技能。(4)创造作品最后公开展示,允许全校师生收藏,使学生的创造兴趣更加浓厚,并乐于参加此类实践活动。

(二)探究设计过程,创造项目原型

1.制定设计方案。

笔者尝试把“头脑风暴法”运用到设计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头脑风暴是就特定主题进行创造性沟通的交流方式,教师向学生说明活动要达到的关键性目标,让各小组成员根据活动主题构思设计方案,并不限制设计方案的范围,由学生随心所欲地进行发散性思维,开展“头脑风暴”,最终完成设计信息的收集、分析,设计方案的构思、呈现、筛选。比如在“棒冰棒结构模型设计与创作”活动中,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经典作品,为学生提供各种创造的可行性分析,并让学生基于棒冰棒可能创作出的作品进行头脑风暴。有的小组对艾菲尔铁塔等著名建筑感兴趣,有的小组对钢琴等乐器比较感兴趣,有的小组对坦克等军事装备比较感兴趣,有的小组想创作一幅棒冰棒的艺术画等。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纷纷涌现,创造欲望不断被激发出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设计方案的制定中,也使最后呈现出来的方案更为详尽、可行。

2.动手创造原型。

完成设计方案之后,首先让学生绘制作品的图样,教师通过教授学生基本的绘图技巧,要求学生能绘制出作品的正等轴测图或三视图, 部分计算机能力相对突出的同学,可以要求其利用计算机辅助绘图。其次,对于小型、简单的作品可以让学生直接制作原型,对于大型复杂的作品要求学生能设计分解,逐步完成创作。最后,教师对作品创作过程中涉及的工具、原理等进行讲解,并结合个别化的辅导和操作演示, 使学生在动手创造过程中,掌握相应的创造技能。比如,在“棒冰棒结构模型设计与创作”活动中,教师通过展示往届学生制作的图样讲解绘图技巧,或利用计算机软件辅助绘图,以此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图技能; 结合棒冰棒的材料特点,与学生一起深入探究相互垂直面的黏合、圆形物体的塑形等技巧; 在动手创造过程中,教师侧重于个体讲解工具的操作要领,对于工具使用中的个别问题进行个性化的辅导,使学生更加熟练地使用各种加工工具。

3.评估优化作品。

在原型制作完成之后,还要对作品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包括作品的创新程度、造型的精美程度、使用的便利程度、加工的难易程度、结构的稳固程度等,并根据评估的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后期优化,甚至推翻原有设计方案重新设计。在评估优化作品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广泛听取意见,实时记录并撰写完备的评估报告, 加深对作品评估优化环节的认识, 提升创造作品的成就感。比如,在“棒冰棒结构模型设计与创作”活动中,完成创作后,让学生对作品的创新程度、美观程度、牢固程度进行综合评估, 如有学生评估后对结构松散的区块黏合加强条,使作品结构更加稳固;有学生在评估后对作品进行颜色的美化, 使作品更具美感等。

(三)总结活动经验,深化培养效果

技术设计实践活动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活动的总结、交流。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复审自己的活动过程,了解自己参与活动的经验、教训,同时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创新设计方案或创造过程。只有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才能提升学生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技术的理解、选择及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比如,在“棒冰棒结构模型设计与创作” 活动中, 为了反思设计和创作的过程,总结活动经验,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棒冰棒设计与制作过程展”,向全校师生展示了学生的创造“成果”———设计分析图、设计草图、设计原型、评估报告等。通过这次展示活动,学生在分享创造成果的同时,体会到了创造带来的成功和喜悦;同时,通过展示活动,更多的学生彼此分享了创造过程中的经验,反思创造过程中的不足、教训,从而加深了对创造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三、实施策略

技术设计实践活动既是展示技术知识、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媒介,又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取怎样的策略往往决定着教学的成败。笔者认为,遵循以下策略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活动项目立足学生实际,预留充足的创造空间

创造类活动项目的选择与确定,对于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活动影响深远。因此,在准备活动初期,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实际情况, 精选出具有创造价值的活动项目,而这些项目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力求可延伸分化、,有充足的创造空间。笔者在近期课程中实施了如下表所示的技术与设计实践活动,聚焦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造力效果明显。

(二)活动指导注重设计过程,深化创造力培养效果

技术设计实践活动,是一个有计划的创造活动, 它有着科学合理的基本工作程序: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引导学生亲历设计过程,才能有效培养学生设计创新、方案构思、工具使用等方面的能力。实践证明,经历完整的设计过程的小组,其作品创新程度远胜忽略设计过程(如忽视绘图、项目分解等基本程序)的小组。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强化设计过程教学指导和落实,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三)活动期间关注个性特质,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技术设计实践活动需要关注创造过程中个体产生的创造思维品质,教师应鼓励学生拓展和深入,创设更多的机会参与创造力培养的相关专题活动,如选修课、社团活动、科技活动、特殊领域的竞赛等,使这样的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能逐渐培养形成个性化的创造能力, 进而成为具有独特知识结构、鲜明兴趣特长的学生。教师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关注和培养方式, 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创造,提升全体学生的创造力。

(四)活动评价注重展示交流,营造乐学氛围

开放活动评价, 教师可以开发出创造力展示和交流的各种平台(如校内创造作品博览会、橱窗专题展示、网络互动平台),这样的展示和交流侧重于听取学生、教师、专家等意见和建议,弱化成绩评价的功能。通过平台的互动,实时记录创造过程、展示交流的情况, 进一步提升创造力培养的有效程度。同时通过这些平台的交流和展示,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创造力培养的相关活动,进而在校内形成相互学习、乐于创造的教学氛围。

在技术设计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应以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让学生探究一个个技术设计问题, 完成一项项技术设计任务,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享受创造的乐趣,使创造力成为他们一生受用不尽的资源,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征订启事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杂志自2009年1 月起正式创刊。本刊的办刊宗旨是: 为中国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服务,为课程改革服务,为推进素质教育服务;宣传技术教育政策,探讨技术教育理论,交流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促进技术教师专业成长, 促进技术教育学科发展, 促进学生技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栏目有: 基础研究、热点话题、教学探讨、教材研究、教师发展、域外经验、各地采风、来稿摘编、各地简讯等。

《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每本内文92 页,定价10.00 元;全年出版6 期,每套定价60.00 元。本杂志有以下订阅方式:

1.登录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淘宝店铺购买。网址:jsfhjy.taobao.com7 ,在“本店搜索”栏下搜索“教育研究与评论”即可搜到本刊。可用淘宝旺旺与客服联系订购。

2.拨打025-83658721 或加入技术教育读者群QQ: 264685148, 到本刊发行部办理订阅邮购。凡订购5 套以下,每本加收邮费3 元(挂号信);5 套以上免收邮费。订户可从江苏教育出版社网站(1088.com.cn) 下载《邮购订阅单》。《邮购订阅单》填好后可直接将电子邮件发送至jsjy08@126.com。《邮购订阅单》发出后,汇款到帐后我们将给您邮寄杂志。

篇4

【关键词】通用;技术;教学;探讨

通用技术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新设置的科目之一。在现阶段这门科目的资源建设、设备配置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教师有效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时,要注意创设情境,将学生的技术学习、技术设计过程融为一体。技术试验的教学对技术课程来说必不可少,在现阶段教师要创造条件建设技术试验室。在技术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领悟技术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现阶段通用技术课程的师资、设备设施、评价等方面普遍存在一定困难的条件下,有效的教学实施就显得尤为迫切。

1. 精心设计,将学生的技术学习和技术设计过程融为一体

在通用技术课程中,设计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各个模块的始终。围绕这一主线,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设计的流程,设计的一般原则、条件限制、设计的优化及改进等融会贯通在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中。普通的技术设计活动要经历产生需求──发现问题──构思方案──表达交流──制作──优化评价等几个环节。在技术学习活动中,学生要经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从两个过程的阶段和时序来看,学生的技术学习过程和技术的设计过程天然就是统一的。技术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创设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技术探究和设计的欲望,从而实现教师教学、学生技术学习和技术设计过程的有机整合。

1.1 进行整体设计教学,合理选用教学方法。

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组成,这是和传统的以各学科知识体系作为课程结构的一个最大区别。同样,和传统的以知识的逻辑顺序为编排思路的学科课程不同的是,通用技术课程以技术内容或专题编排,涵盖了技术与设计(1) 技术与设计;(2) 电子控制技术、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服装及其设计、家政与生活技术、建筑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九个模块的专题,这九个模块几乎涉及了高中所有的学习领域,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面对的不是一个个呈线性逻辑结构的系列的知识点,而是覆盖了人类广泛的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个个技术的设计或制作。在教学实施中,需要教师在整体把握各模块教学目标、结构和内容的基础上,对每一单元、每一节的教学进行系统的设计,分析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背景,设置学习任务,综合处理教师、学生、教材和资源这四个要素,合理配置教学时间,恰当选择教学形式。比如“流程与设计”单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校条件确定学时数,每一学时的大致安排,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师演示的试验有哪些,学生应做的试验和设计有哪些,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应给他们哪些方面的引导,建议学生阅读的资料和建议利用的制作资源有哪些,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案设计过程中的评价和激励措施有哪些等等。又比如在“技术与设计1”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将整个模块分成技术的产生与设计、设计的形成、设计的交流与评价等三个大的单元,每个单元下又包含若干小主题,可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来进行。

为了完成模块内容中的某一教学任务,需要采用一定的教和学的方法和手段,这些方法和手段因内容而异,因学生而异,因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而异。倡导教师根据模块中的具体内容和知识特点,多样化地选择教学方法,陈述性知识可以采用讲解、展现、演示等方法,对于程序性知识,可采用任务驱动、问题解决、讨论和自主型教学方法等多种形式。

1.2 设置问题情境,密切技术和生活的联系。

技术的性质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而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技术起源于在满足需求和愿望的过程中人类所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技术来加以解决。发现与明确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的立足点,也是学生进行技术学习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形成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为把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而有目的地设置,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和知识背景,创设生动有趣、直观鲜明的问题情境,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诱发、驱动并支撑学生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提供机会并支持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控。

在讲述“系统与设计”时,教师可让学生分成小组,分别调查本校供水、供电、供气的不合理环节,并应用系统优化的思想加以改进;又有教师为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学校要举办运动会,请同学们为运动会设计竞赛日程表。再如在学生学习了开环控制后,一位教师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习题是这样表述的:

为学校新建的教学楼设计并制作一个走廊灯自动开关装置。已知的材料有:传感器,一套开关电路。设计要求:当人脚踏上门口的垫子时,灯会打开;在短暂的延时之后,灯自动熄灭。

教师设计这道练习,不是让学生通过书面陈述的方式设计一个开关电路,而是给定真实的材料和物品,通过学生设计和制作自动开关的廊灯,考查学生对开环控制系统的理解和运用,并限定设计要求,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活动进行调控和比较、优化。

总之,在实施教学时,通过引领学生经历不断的发现问题──应用技术──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过程,最终使学生学会带着问题来,又带着问题走;理解技术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到生活的技术本质。

1.3 精心选择案例,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

技术实践源于生活,但不是所有的技术活动都能够在生产、生活实践的真实场景里呈现。在这个时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选择技术实践、技术设计的案例或设计匠心独运的活动,引导学生去体会设计的过程,形成良好的技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掌握技术思想和方法的能力,如整体性、反馈、系统、控制的思想和方法等。

在“技术与设计2”模块的“结构与设计”专题教学中,可事先让学生调查,观察身边各种各样的结构,来了解结构的主要类型。

又例如“系统与设计”的专题教学,因为系统的概念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述系统的概念、特征、要素等内容,学生不一定能很好地理解和体会。在讲到系统的特性时,教师教学时便先列举出一些格言或俗语,引导学生理解系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性特方法时,教师不是先讲什么是系统,然后讲什么是系统方法,再讲系统方法的重要意义。而是先让学生阅读两个案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两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得到系统方法的一些主要特征:系统强调整体最优,强调各要素之间的组织、管理、配合和协调。它处理问题的思路首先着眼于系统的整体,从整体出发去研究部分,再从部分回到整体去反复考虑。

教师教学时还可精心设计调查、探究、分析与讨论、设计与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技术,体验技术设计与实践的过程,引发学生对技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技术进行深入探究的内在冲动,并通过设计与制作来解决生活中的技术问题。

2. 创造条件,建设通用技术课程试验室

技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把科学知识和技术原理物化为技术成果的基本途径。科学实验目的在于甄别真伪,技术试验目的则在于选择和优化。通用技术课程中的技术试验是师生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材料、工具和设备等物质手段,在给定的条件下,主动控制或干涉研究对象,进行技术学习和技术创新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试验过程中目的的确定、任务的安排、方法的使用、仪器的选配和校准、数据的观察和处理等方面的指导,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但由于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对它的教学设备、教学仪器的建设和配备还不完善,各地基本上没有配备通用技术试验室。在这种情况下,广大的教师要因地制宜,变废为宝,创造条件,建设通用技术课程试验室。教师还可以利用活动课指导学生学习仪器小设计、小制作和进行技术小试验活动,在学期末,让学生自选优秀的作品拿到学校参加展评,并要求学生就每件作品写出论文报告或设计说明。这样,在培养学生的设计与制作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表达与交流的素养,将学生的学习、技术的试验、模型(产品)的制作与评价融为了一体。

学校在规划和购置技术课程教学基本设备工具与教学材料时,应注意遵循“合理投入、充分利用、避免浪费、量力而行”的原则,提倡自己动手、因地制宜、利用本土资源和生活中常见的用品或废弃物等,制作可替代的简易仪器、教学设备、教具、学具等。即使在经济发达或条件较好的学校,也应充分利用低成本、高效益并有利于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的物质资源,注意所用材料要对环境无污染,对学生身体无毒无害并安全可靠。

3. 寓文于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通用技术课程中的技术文化,不是外在于技术之外的内容、形式和特征,而是渗透、融合在技术及其产品之中。在通用技术课程九个模块所涉及的技术中,都能挖掘出有关技术文化的内容,都蕴涵着让学生能看到或感受到的不同特征、不同形态的技术文化。例如九个模块课程教学中作为教具所用的“技术产品”,或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制作出的“技术作品”,在材料、结构、造型、制作、外观等方面,也肯定会呈现不同的式样和特征,体现不同的个性和风格。这些不同式样和特征的“技术产品”或“技术作品”,就一定携带着不同的技术文化。通用技术的教学,一方面要能使学生掌握技术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学会用规范的技术语言、图样表达设计思想,但另一方面更要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优秀技术文化的鉴赏者和创生者。

在“技术与设计1”模块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懂得技术设计与技术文化是紧密相连的。在学习“设计的交流”时,应当让学生知道技术图样、图表、技术符号、技术框图等,都是携带着一定技术特征和信息,传递与交流技术文化的象征符号。在设计方案的选择与优化、设计产品模型与原型的制作、制作成功后“产品”外观的润色与修饰、设计方案的权衡及制作“产品”的评价等部分,都应渗透能使学生体验并感悟的技术文化的教育内容。

在“技术与设计2”模块教学中,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典型结构设计、系统设计或控制设计,以及体现“技术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的典型“技术产品”,既能帮助学生理解通用技术中技术文化的多样性、时代性,又能使学生感悟技术文化所蕴涵着的艺术感与人文精神;同时,这些典型设计和典型“技术产品”中所包含的设计师及制造者对真、善、美的追求意念、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他们的科学观、道德观、价值观,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发挥技术文化所具有的将科学与人文结合的作用。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策略方法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effect, from the construction site selection and engineering general layout began, until finally the design of the structural components, and should be made more campaign plan, choose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reasonable economy the optimal design of, or to the existing design scheme is optimized, so it can more reasonable in economy.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design optimization strategy method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工程设计阶段是项目建设过程中最具创造性、经济性和思想性的阶段,是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项目的实施进行全面安排的阶段。工程设计对于拟建项目的工程质量、建设周期、工程造价以及在建成后能否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据有关专家分析,设计费用一般只相当于建筑工程全寿命费用的l%以下,但是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却达到75%以上。当一个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确定以后,大到工程规模、建设规划、结构形式和建筑标准,小到建筑用料、构件配件和设备的种类型号及数量基本上被决定了,工程项目投资方案也基本定型。因此,在做出项目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优化设计方案、加强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对提高工程投资效益、降低建设工程成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简单介绍一下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的途径。

1.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优化设计工作的监控

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配套文件之一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已由建设部颁布施行,它的实施将对控制设计质量提供重要保证,但《办法》中规定的审查主要针对设计单位的资质、设计收费、建设手续、规范的执行情况、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内容,缺乏对方案的经济性及功能的合理性内容的审查要求。因此,为保证设计方案优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设主管部门在执行《办法》的同时,还要制定设计方案优化的评定标准和具体实施细则,并增加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和审查力度,对各阶段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审查。既要审查技术可行性,又要审查经济合理性。具体来说,“初步设计”可由规划部门审查,“技术设计”由业主会同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中介咨询服务机构审查,“施工图设计”由建设主管部门属下的审图中心审查。第二,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设计市场的管理力度,严格通过资质管理、人员注册、设计招标、图纸审查等环节来规范设计市场,力求减少无证设计和越级设计。三是利用主管部门的职能,不断总结推广标准规范和标准设计,适时公布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及考核指标,为设计方案优化的进行提供良好服务。设计单位在向业主提供“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时,业主应通过合同约定让设计单位同时提供与之相对应的“设计总概算”、“修正总概算”、“施工图预算”,以便为主管部门考核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和业主作相关决策时提供直接依据。

2.推广标准化设计

标准化设计又称定型设计、通用设计,是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组成部分。各类工程建设的构件、配件、零部件、通用的建筑物、构筑物、公用设施等,只要有条件的,都应该实施标准化设计。采用标准化设计的优点有:设计质量比一般工程设计质量高;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可以节约建筑材料,降低工程造价。

3.建立必要的设计竞争机制

为保证设计市场的公平竞争,设计经营也应采用招标投标。

3.1作为业主,应明确设计招标虽需多支付设计费和增加前期准备时间,但设计方案优化可节省更多的投资。为此,各地首先应成立合法的设计招标机构。

3.2各地方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应规定,确定项目设计招标范围,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必须进行设计招标。

3.3业主对拟建项目应有明确的功能及投资要求,必须编制完整的设计招标文件。

3.4招标时应对投标单位的资质信誉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

3.5应组建健全的评标机构和制定合理的评标方法,这样既可保证公平竞争,又可对业主在项目建设上的随意性加以限制

现阶段,建筑设计虽有各种建筑结构设计软件,但建筑构件、建筑配件的构造做法仍需设计人员人为确定,并在此基础上手工计算出构件所承受的各种荷载。荷载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结构布置形式和构件的形状大小及材料用量,从而也就直接决定了工程造价的高低。例如商品住宅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一般构造做法为:板底粉刷,现浇结构层,板顶找平层。通过适当改变施工工艺,构造做法可改为:板底局部批腻子,现浇结构层随捣随抹光,这样既简化了构造做法,减小了荷载,又实实在在地节约了人工和材料,降低的工程造价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充分说明,设计方案的优化不仅仅是总体和全局的优化,还体现在细部构造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否做到设计方案优化,也是设计单位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实力的具体表现。设计单位欲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在内部管理上应把设计质量同个人经济收入挂钩,促使设计人员加强经济观念,把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改变以前设计过程中不算账,设计完了概算见分晓的现象,由“画了算”变为“算着画”。并通过室主任、总工程师和造价工程师层层把关,确保设计既满足功能要求,又力求经济合理。

4.实施限额设计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限额设计是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限额和工程量先分解到各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各分部工程而得到的,通过层层限额设计,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控制与管理;同时也实现了对设计标准、工程数量与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的控制。限额设计是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地克服和控制“三超”现象,使设计单位加强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管理,能克服设计概预算本身的失控对工程造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4.对设计人员实施奖惩

4.1 惩罚措施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并在设计委托合同中明确一定的惩罚,可以使设计方懂规矩、辨是非,促使其改过,具有一定的警告作用

4.2 激励措施在设计委托合同中,明确一定的激励措施,使利益激励能更好调动设计人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实施有效的激励,可以激发设计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其自觉提高工作水平与质量。

4.3从思想上端正设计人员的态度,加强其职业道德教育:(1)建筑设计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水平,在处理建筑设计事务中,坚持客观立场,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客观事实为依据。(2)加强对建筑设计人员的诚信教育,必须让每一位建筑设计人员都明白,一流的专业技术不是走向成功道路的唯一条件,而一流的道德水平才是建筑设计人员完善境界的基本要素。

5结束语

设计方案优化,是确保工程造价更趋合理和经济的先决条件。设计方案优化,既要把握全局和总体方案的优化,又要关注建筑细部设计的优化。通过设计方案优化来控制建设投资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在设计实务中,工程设计人员应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既要反对片面强调节约,忽视技术上的合理要求,使项目达不到功能要求的倾向,又要反对重技术,轻经济、设计保守浪费的现象,要利用价值工程的原理来进行设计方案分析,以提高价值为目标,以功能分析为核心,以系统观点为指针,最大程度上确保设计方案优化,从而最终达到节省建设投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耀俊.浅谈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J].建筑经济,2009

[2]伍晏,夏萍,周以大.运用价值工程法则,优化方案设计,合理降低建筑造价[J].建筑施工,2009

篇6

关键词:造价控制  限额设计  

工程建设造价控制应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它是建筑产品的总造价,是反映建筑产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重要的综合指标。在不同的阶段,造价控制工作的重点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整个工程项目的过程一般分为投资决策、设计、施工(包括招投标)、竣工决算等几个阶段。运用全过程工程造价理论及结合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分析造价控制在各个阶段重要性所占比例:投资方案阶段75%~95%;设计阶段35%~75%;施工阶段5%~35%;竣工决算阶段0~5%。很显然,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应该在工程实施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当项目投资决策确定以后,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就变得十分重要,而这一阶段恰恰是目前开发商(投资人)控制的最薄弱的环节。它的难度在于除了政府部门制定的有关的设计规范以外,对于方案的优化、材料的选择、投资效果、减少施工风险和施工成本等方面,既没有明确的控制办法,也没有业主考核标准。另外,设计单位业务内容中也不包括该方面的内容。 

一、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现状分析 1、思想认识不够统一

设计人员认为只要按设计任务书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作图就行了,至于工程造价管理问题那是经济技术人员的事;而概预算人员也认为,按通常做法,只要设计图纸完成后,根据图纸和有关定额文件、取费标准编制设计预算就行了。还有一种认识,就是一位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必要的方案比较,其设计造价已经是合理的,没有必要再搞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2、规章制度不健全

经济技术人员与设计人员工作不能紧密相结合,各做各的事,缺乏必要的工作协调,涉及造价超标也没有采取相应措施,责、权、利不明晰,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积极性不高。

3、人员素质不强

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与国外工程技术人员没有差别,但缺乏经济观念,涉及思想保守,创新意识不强。概预算人员大部分只会按图纸套定额进行概预算的编制,对工程涉及的有关专业技术知之甚少,或根本不懂,这样的概预算人员,在进行设计造价控制的过程中,无法为设计人员提供重要的可采纳的意见。

4、设计招标不尽全面

只注重了方案设计阶段的招标,忽略了技术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招标工作。一旦方案中标,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就成为方案中标单位一揽子工程,由于在后面的设计中缺少竞争机制,设计单位没有压力,控制造价的积极性就不会很高。

5、现行设计取费方式不甚合理

设计费的多少取决于工程总造价的高低或建筑面积的大小,致使有的设计单位为追求利润,盲目扩大工程规模,设计方案可以优化的不进行优化,甚至有的设计人员随意加大梁柱截面,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加配筋量,结果出现了不少的“肥梁、胖柱、深基础”等设计不合理现象,从而人为地提高工程造价。

6、传统的勘察、设计与施工平行发包方式,使勘察、设计与施工脱节,人为地给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由于传统的勘察、设计与施工平行发包方式,造价控制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投资失控非常严重,有的大中型项目的实际投资竟超过概算的30%,严重影响了投资的使用效率。

为此,设计过程要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必须对现有的控制措施和方法即以完善和创新。 

二、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 

1、完善工程设计阶段的招标工作 

招投标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下一种重要采购及竞争手段,已被人们所接受并采用。工程设计采用招投标制度将会促使设计人员增强风险意识、提高设计水平和经济核算质量,从而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工程设计分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为了有效避免设计阶段只注重方案招标,忽视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招标对工程造价控制带来的问题,在设计招标工作中,不仅方案设计阶段通过招标完成,而且对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也应引入竞争机制,使每个设计阶段均通过竞争完成已势在必行。这样,设计单位在每一个细节上如果不是精益求精的去完成,就有落选的可能。在设计阶段的评标定标中,有些建设单位只考虑哪家设计单位的设计费报价最低就选哪家设计单位中标。殊不知设计费只占整个工程投资的1%~2%,即使再提高也不会很多,而设计产品的好坏对工程投资的影响远比设计费大很多,有时可以达到投资的20%甚至30%,因此,定标的主要因素应放在设计构思的巧妙型、新颖性、工程设计方案技术的优劣、投资估算的经济性和合理性,设计进度计划、投标人的设计组织方案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力求选择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条件下确保技术先进,在满足实用功能前提下注意造型别致美观,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经济效益的设计投标单位为中标单位。

2、做好设计决策工作

正确的决策是设计的依据,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造价和投资效果。因为,正确的决策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首要前提。对于建设方来说,引用竞争机制,开展方案竞赛,实行过程造价和设计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招标办法,促使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不仅在造型和功能上下功夫,也在如何降低工程造价上下功夫。对于设计部门而言,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避免设计产品有质量缺陷。充分了解地形地貌,了解工艺设备流程,了解新型材料及性能,查阅造价数据库,包括技术标准,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技术经济指标数据,统计资料等,寻求设计成果和造价双赢的方案。

3、加强限额设计及其动态管理 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说到底就是编制出既满足设计任务书要求,造价又受控于决策投资的设计文件。限额设计就是根据这一点要求提出来的,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各专业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以保证总投资限额不被突破。为适应开展限额设计的要求,使投资估算、设计概算真正起到控制投资的作用,首先重视初步设计的方案选择。在初步设计限额设计中,各专业设计人员应强化控制建设投资意识,在拟定设计原则、技术方案和选择设备材料过程中,应先掌握工程的参考造价和工程量,严格按照限额设计所分解的投资额和控制工程量进行设计,并以单位工程为考核单元,事先做好专业内部平衡调整,提出节约投资的措施,力求将造价和工程量控制在限额范围内。其次严格控制施工图预算。施工图设计是指导工程建设的主要文件,是设计单位的最终产品,施工图阶段限额设计的重点应放在初步设计工程量控制方面,控制工程量一经审定,即作为施工图设计工程量的最高限额,不得突破。

限额设计贯穿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勘察、初步设计、详细勘察、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各个阶段,而在每一个阶段中贯穿于各个专业的每一道工序。要建立工程投资的计算机动态管理系统。及时将工程进展、投资情况输入计算机,掌握各个专业投资额与目标值对比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投资控制在目标值以内。各个专业限额设计的实现是限额设计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4、增强标准设计意识 

工程标准设计通常指工程设计中,可在一定范围内通用的标准图、通用图和复用图,一般统称为标准图。工程建设标准设计,来源于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是工程建设必须遵循的科学依据。标准设计一经颁发,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要因地制宜积极采用,无特殊理由的一般不得另行设计。且在采用标准设计中,除了为适应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而对施工图进行某些局部改动外,均不得擅自修改原设计。

广泛采用标准设计,可以节约建筑材料,降低建设投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快提供设计图纸的速度、缩短工期周期、节约设计费用;据天津市统计,采用标准设计一般可加快设计进度1~2倍,节约建设投资10%~15%以上。    (2)可使工艺定型、易提高工人技术水平、易使生产均衡、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节约材料,有益于较大幅度降低建设投资。

(3)可加快施工准备和定制预制构件等项工作,并能使施工速度大大加快,既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又能降低建筑安装费用。由于标准构配件的生产是在工厂内批量生产,便于预制厂统一安排,合理配置资源,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节约建筑材料。

    (4)按通用性条件编制,按规定程序审批,可供大量重复使用,做到既经济又优质。

但现行的设计中标准设计和规范使用的情况并不理想。除了有的规范本身存在很大的不足外,大多数的设计单位仍然停留在“构件――设计――绘图”的模式,对标准设计似乎忌讳莫深或者持有很强烈的怀疑态度。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必须随着工程建设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标准设计经常补充,及时修订,不断更新。对于制定标准设计需要解决的重大科研课题,应当增加投入,组织力量进行攻关。

5、 实行设计总承包方式 

限额设计的横向控制的重要工作就是健全和加强设计单位对建设单位以及设计单位的内部经济责任制,而经济责任制的核心则是正确处理责、权、利三者之间的有机关系,为此,要采用设计总承包的责任体制,让设计部门对设计阶段实行全权控制,这样既有利于设计方案的质量及其产生的时效性,而且也能使设计部门内部管理清晰,从而间接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

6 、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 

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实现限额动态控制。一般来说,不同阶段的变更,其损失费用也不相同,变更发生的越早,损失越小。除非不得不进行设计变更,否则任何人员无权擅自更改设计。如若预料到将要发生变更,则设计变更发生越早越好。减少设计变更,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设计单位方面,由于图纸本身不完善或设计深度不够,将会导致在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增加,从而导致投资的增加,所以设计单位应该认真做好审图工作,减少图纸中的错、漏现象,使设计阶段的施工图预算更为准确。二是建设管理单位方面:(1)在设计阶段确定工程的最终方案,避免在施工阶段提出更改;(2)给设计单位充足的设计时间,加强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如勘察、钻探等,设计时间过短,将导致设计深度不够,图纸不完善;(3)选择合适的设计单位,合理的设计费用,设计费用过低,设计人员的积极性不大,图纸质量较难保证;(4)对由于设计单位的原因造成的设计变更而产生的投资失控,明确其应承担的责任。

因此要尽可能将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建立健全相应的设计管理制度,要考虑设计时间变化的因素,如价格、汇率、利率、税率等影响因素,变静态控制为动态控制,尤其是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先算账后变更,而且要进行由多方人员参加的技术经济论证,使建设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7、提高技经人员的素质――加强培训   设计阶段概算编制质量的好坏,人的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提高该阶段的人员的素质,加强人员培训也是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之一。

篇7

一.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将通用技术理论教学丰富化、多样化。

通用技术理论教学要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一切从学生的理解、学习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认知过程。我在进行通用技术理论教学时,广泛采用了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展示,有效地突出了课堂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丰富了教学内容,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第一章第2节《技术的性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技术的创新性,我除了列举瓦特发明蒸汽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等经典案例来说明技术的创新性外,还播放了视频——新型折衣服和简易CD架的制作,用身边的小制作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技术的创新性,图文声像并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通用技术理论教学通过先进的现代教育手段,向学生展示通用技术的思想方法和文化内涵,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从学生现实生活所接触的技术内容出发,进一步向现代高新技术延伸,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培养学生对技术的积极情感和理性态度,让学生终身受益。

当然,应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理论教学也有不足之处。久而久之,师生对多媒体设备产生了依赖,脱离多媒体设备教师无法上好通用技术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如板书等无法得到锻炼和提高,这些都是现代先进教育技术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

二.注重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技术的本质在于创造,通用技术课程是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和广阔舞台。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设计,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重视操作训练,轻视创新设计”的旧的劳技教学观念,大力加强学生的设计活动,诱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创新的魅力。在《技术与设计2》《1.3简单结构的设计》教学中,我用了8节课进行装饰台灯的设计和制作,其中第1课时进行装饰台灯的设计,要求每组学生(每4人组成一组)画出设计草图,然后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让学生的设计方案得到补充、完善和提高。第2课时至第7课时安排学生进行装饰台灯的制作,最后1课时进行交流和评价。对于每组学生来说,要实现设计方案,首先要准备装饰台灯的制作材料和工具,如木板、铁线、塑料杯、导线、LED灯、开关、电池盒、板锯、曲线锯、锉刀、美工刀、砂布、热胶枪、胶条、白胶等(材料和工具其中一部分由学校提供,一部分由学生自主准备),然后还要明确该设计方案的工作图,只有明确了工作图,才能实现设计方案。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遇到了不少问题,通过师生和生生交流、探讨、摸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装饰台灯的设计和制作,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锻炼,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得到培养,自身的技术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三.注重实践,让实践成为通用技术课教学的主旋律

实践是通用技术课程的立足点,应成为通用技术课教学的主旋律。脱离实践,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就变成“纸上谈兵”,这就违背了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偏离了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通用技术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充分重视这一点,利用这一点,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通用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历情境、亲身体验为基础,强调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所以我在必修课《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的教学中,以一些技术作品为载体,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技术与设计1》《7.3制作模型》教学中,我安排了7节课进行房屋模型的设计和制作,学生亲历了设计、构思、交流、探究、制作、试验、评价以及相应的分析、权衡、选择、优化、综合等一系列的技术过程;经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发展。通用技术课的实践主要包括技术设计、技术试验、技术探究、技术方法、技术操作、技术制作等多种实践形式,因而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其中实践课要占较大的比重。近几年我校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安排了大量的实践课,占总课时的1/2以上,这样做不仅体现了它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而且符合通用技术课的基本理念,有效地实现了通用技术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四.加强合作、交流和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合作和交流不仅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团结和友谊,而且能让学生相互受启,迸发出创新的火花。通过合作与交流,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些都是现代技术人才所必需的素养。所以我在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要求每4位学生组成一组并选出组长,加强同组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也鼓励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这样做学生能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8

我们学校从2013年9月开始,启动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社会实践项目,在物理教师与通用技术教师的联合指导下,组建了科技制作社团。学习技术与设计的基础知识,结构与设计的相关技术设计理论,并进行了不少拓展实践训练。组织社团成员先是梳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发现积累,然后借助周末回家的机会,有目的地分别对自己的居家生活进行观察记录,发现不少需要创新的问题,并对所有的发现问题进行讨论与评价,根据各个研究问题的潜在价值以及社团成员的技术实践能力,经过细致筛选,最终明确设计问题。在河南省中学生技术设计与创新成果评选活动中,2013年学生创作的作品《未来家园》在2013年获河南省二等奖,《时代元素》《迷你歼击机》在2014年获省一等奖和二等奖,《自动防雨窗帘》《“书不倒”牌可伸缩以疏书立》《环保多用灯》《红外抗干扰感应灯》《“梦幻星空”彩灯》在2015年获河南省二等奖。

通过高中物理与通用技术的教学整合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我们把学校的技术实验室与高中物理实验室资源整合,解决了实验器材、场所不足的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结合高中物理与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我有了以下一些体会与思考:

一、高中物理与通用技术整合的意义

高中物理与通用技术课程的整合,就是将高中物理课程与通用技术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通用技术学科独立性的基础上,将物理学科的知识融合到通用技术的教学之中。整合教学法提倡联系实际,提倡鲜活的情景材料,提倡学科之间的交叉,提倡综合评价,提倡学以致用,加强高中物理课程对通用技术课程的指导引领作用。而通用技术课程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建立,研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以及科技创新活动能力的提升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多方面、全方位地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我校倡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创新活动的指导者,协助者。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网络为基础的学习等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不仅需要老师进行角色的转变,同时也需要新型的活动环境和场室的支持。

二、物理课程与通用技术学习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支撑

随着物理课程与通用技术的学习,以技术设计为主要载体,我掌握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为技术活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从问题的发现开始,经过设计方案的制定、原型与模型的制作、方案的优化,直到最终方案的确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物理课程的实施提高了我的科学素养,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提高了我的技术素养。

三、科技创新活动是物理与通用技术课程的实践检验和学习拓展

在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过程中,我发现要想获得创新成果,取决于我的科学知识掌握得充分与否、技术操作能力的高低,这二者缺一不可。这体现了:一方面,物理与通用技术课程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支撑;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活动可以检验我对这两门课的学习情况。

四、共享资源,落实课堂的实验,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物理课程与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实验与试验的落实是必要的环节。传统的学科教学过程往往是重知识,轻实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十分薄弱。以物理学科为例,在高考中得分率最低的就是实验题。我在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时,大赛的其中一个要求就是所有的作品,包括科技论文的撰写都必须是学生自己完成,在展示自己作品的过程中,评委还要对学生的制作过程进行提问。可见,这无疑是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参加自主招生的影响

北大自主招生主要面向国内外相关专业学习实践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者;有发明创造或参加科技类、人文社科类竞赛全国决赛或国际比赛获得优异成绩者;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获得优异成绩者。清华则主要自主招收三类学生:具有各学科竞赛突出特长的学生;在科技发明、研究实践、文学创作、创意创新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在语言、逻辑、智力、记忆、国学等方面具有特殊天赋或才能的学生。全国其他高校也都将发明创造和科技创新竞赛作为初选的重要条件,因此,注重高中物理与通用技术教学整合,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选拔考试。

六、高中物理与通用技术学科整合教学的收获与反思

在整合的过程中,我最大的体会是解决了两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联系,从而达到了互补,共同进步。课程整合让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七、通用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不足与对策

在科技创新指导活动中,既要注意将通用技术的创新活动及物理课程中的研究性创新活动与科技创新大赛结合起来,又要注意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篇9

【关键词】通用技术 高效课堂教学 基本特征

新课改中,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通用技术教师的共识和不懈追求。通用技术高效课堂教学包含哪些基本特征,笔者将结合2014年部级一师一优课《方案的构思方法》为例,进行分析阐述。

所谓高效课堂,一是指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一种教学形态,体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二指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即从追求高效的教学理想转化成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的教学状态,其目的是为实践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和导向作用。高效课堂教学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一、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是指具有符合学情的教学目标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适度的教学节奏。

例如:《方案的构思方法》一课,是整个技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它与“发现与明确问题”,“设计图样的绘制”,“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技术产品的使用和保养”等组成设计过程的整体。不仅在思维层面上对学生提出挑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创造力的机会。“方案的构思方法”一节包括三部分内容,即设计分析、方案的构思方法和方案的比较和权衡。

授课教师设计成一节活动课,即“卡片式手机支架设计与制作”项目实践活动。首先通过PPT展示师生课间手捧手机看视频的情境,提出如何解放我们的双手?又展示钱包中过期的银行卡、会员卡,引导学生利用废卡片DIY一个手机支架,切入课题;然后进行手机支架的设计分析和制作实践活动,最后进行作品的展示交流、引导学生对四种方案的构思方法进行总结,并学会方案的权衡和比较,让学生亲历方案的构思、设计、制作的全过程。教学设计科学,符合学情,这是促进高效课堂生成的基础。

二、案例应用的情境性

案例应用的情境性是指课堂教学中所应用的案例是学生生活的某个真实情境,是为了让师生共同探讨生活实际问题,并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情境能引发学生联想,激发学生情智,催动学生的灵感,在这种情境下的课堂教学自然是高效的。

例如:《方案的构思方法》一课,以“卡片式手机支架的设计与制作”实践活动为载体,案例的选择贴近生活,课堂活跃,学生有兴趣、积极性高,便于思考操作,解决了新课导入时PPT展示的师生课间玩手机无法解放双手的实际问题。从课堂实际效果来看,9个小组的学生参与度很高,都按活动指导报告完成了作品设计,并进行了展示交流,获得了同学的认同,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上均获得高效发展。

三、师生互动的多元性

师生互动的多元性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是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手段的综合流。高效课堂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多元的。通过多元互动交流,丰富课程资源,扩大信息与知识总量,构建民主和谐课堂,增近师生心灵沟通,为高效完成教学内容提供保障。

四、课堂活动的开放创新性

开放创新性是指课堂活动要开放,课堂教学要敢于打破常规,对教材内容做创造性的增减取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允许学生出错,鼓励大胆发表见解,让每位学生的创造力都得以发挥,让课堂充满生气。

例如:方案的构思方法是一节偏重理论的课,教师根据课标,舍弃教材案例,别出心裁,设计成一节活动课,课堂活动更开放;利用卡片做手机支架模型,取材方便,制作工艺简单,但结构设计有一定难度,可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人人都可以动手,时间充裕,制作积极性较高;把评价交流还给学生,引入网上留言,让学生的评价更民主自由。把枯燥的方案的构思方法教学内容转化成学生的制作活动,让学生在制作活动中体验和掌握方案的构思方法,达到了预设的教学效果。

五、实践技术的思想性

篇10

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专家 袁达人

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

一、广州市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开设的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根据我市的调查,目前由于种种的原因,广州市高中学校能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学校极少。表现在:课时不足,绝大部分学校每周只上一节课。课时紧张,只能挑重点内容讲,有的部分不讲,有的部分一带而过;师资不保证、不稳定。有部分学校不让参加了培训的教师教通用技术课,而让一些没有参加培训、教学能力较差的教师任教。

很多学校没有通用技术课程的专用教室,更谈不上建设实验室,教师讲课没有技术试验演示,学生也没有动手试验的机会,教师只能展示一些图片、视频资料,没有实验室,无法开展实践活动,而学生几乎没有丝毫技术制作的基础,空谈设计,如同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学生只能在课外制作作品;

自从广东省高考方案出台后,不少学校砍课甚至停课,有些校长说,什么时候通用技术高考,什么时候投入;………………。

大量事实说明,通用技术课程已经处于边缘课程的状态,必须从上而下地建立开设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保障条件与机制,才能保证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实现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

为此我建议:

1.从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从依法施教的角度,国家教育部要制定高中课程改革和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和措施,保证教师编制、教学设备的投资到位,使学校具备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条件。

2.开展面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和校长的通用技术课程的培训,提高对通用技术课程的认识和依法施教的意识。要把学校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和教学情况纳入正常的教学督导工作,作为考核校长工作实绩的依据,对不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种种错误做法要有管理措施。

3.建设一支数量足够、具有专业素质和教育能力、稳定的通用技术教师队伍是成功实施通用技术课程的关键。因此要有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的机制。包括人事和评职称的制度、教师专业学习培训、教学研究的制度和教学管理、评价的措施。

4.国家课标组要制定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建设(包括实验器材的配备)和实验教学的指导意见。

5.在进行了一个循环的必修教学以后,出版社应听取第一线教师的意见并对必修课程和教材进行修订,使之更符合课标的要求和教学规律。

二、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思考与对策

(一)通用技术课教学误区

1、通用技术课的教学采用传统的“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方式。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教学往往成了单纯的技能训练活动。

2、通用技术课的教学采用创新教育的课外活动方式。

-------偏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教师自定主题,大量举例,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让学生做作品……….。

3、照本宣科,课本有什么就讲什么。

4、有的教师态度不端正,只是为了应付教学水平评估,………….

(二)正确理解通用技术课程标准

1、通用技术课程目标

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以基础的、宽泛的、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为载体,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

2、通用技术课程基本理念

(1)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3、技术课程与劳技课程的区别与联系

劳技课程

通用技术课程

课程基点

以劳动为思想基点

以技术素养为思想基点

目标结构

关注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劳动品质、劳动习惯

关注技术理解、技术使用、技术选择与管理

对技术的理解

技术主要是技能

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方式

主要是技能训练

技术习得、技术探究、技术设计

内容特征

相对的技术系统性

注意结构的完整性,追求某个技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三)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评估

通用技术学科听课、评课的要求

1.优秀:总分达到85分以上,并且五项指标得分均不低于优秀列得分下限。

2.良好:总分达到75~84分,并且五项指标得分均不低于良好列得分下限。

3.合格:总分达到60~74分,并且五项指标得分均不低于合格列得分下限。

4.不合格:总分低于60分。

3、广州市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评价表可供评课参考

教学目标

1、目标明确、具体

2、目标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

教学内容

1、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和难点

2、教学容量与教学资源恰当

3、技术案例的广度和深度切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

教与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开阔视野

2、教学基本功扎实

3、正确把握课型特征,教学策略恰当

4、方法灵活,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结合

5、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

6、合理使用教学媒体,能根据教材要求开展技术试验活动

7、教学思路清晰,课堂调控能力强

教学效果

1、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

2、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

3、学生能对知识运用、迁移

听课后要依据《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评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评分,并写出评价意见,但不用向任课教师反馈。在科组会议上才综合反馈全科组的教学水平评价意见。

(四)通用技术课的教学要体现课标要求

1、通用技术课“以提高技术素养,掌握技术的思想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发创造设计潜能为主线,按照技术设计的过程来呈现学习内容”。

2、引导学生亲历的设计过程

在技术教学活动中,学生要亲历产生需求、构思方案、表达交流、制作、試验、评价以及相应的分析、权衡、选择、优化、综合等组成的一系列技术过程。在技术教学活动中要特别強调学生的全员性和全程性参与,即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学习技术课程,每个学生都要参与技术活动,每个学生都要经历技术活动的全过程。

(1)引导学生生成多个设计方案,在形成多个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参与試验、比较、权衡、选择、优化等过程 。

(2)加强设计中的过程评价 。促进手脑互动的发展,鼓励学生注重对技术的探究,形成规范的操作技能行为,实现情感价值观的体验。

3、重视技术思想和方法学习的指导。

强调学习中学生技能的形成、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文化的领悟三者之间的统一。

4、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技术和思想方法。

技术思想和方法教学重在实践中应用,通过实践去领悟技术思想和方法,要防止从理论到理论的做法。

5、重视技术试验的教学

试验是属于技术设计过程中一种重要技术方法,是把科学知识和技术原理物化为技术成果的一条基本途径。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试验方法及其作用

(1)对比试验法

通过两组或多组試验的研究,比较它们之间的优劣差异,权衡利弊,选择一种最优方案,它是一种为决策提供依据的試验。

(2)析因试验法

它是一种由已知结果去寻找原因的试验,以便发现问题的症结,寻找正确的方法,使之得到完满解决。

(3)性能试验法

它是为了定性或定量地认识对象的种种性能所安排的试验,是工程技术研究中最基本的试验类型,主要用于检验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所要求的性能,以及如何运用技术措施去提高它们的性能。 性能试验的范围很广,例如:材料的强度、刚度、塑性、韧性和抗腐性试验等。

6、倡导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应用于教学过程之中。

(五)改进通用技术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建议

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钻研教材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及时反思、总结、提升。

1、正确设置、把握三维教学目标

(1)正确设置知识与技能目标

(2)重视、准确把握过程与方法

(3)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于教学过程

2、研究比较不同版本的教材,根据课标和教材的教学要求,结合学校与学生的实际组织教学内容

(1)认真选择适当的技术案例

1)典型

2)可以贯穿于教学过程起主线作用

3)贴近生产、生活实际

(2)认真设计学生的技术实践活动

1)思辨:如对慨念和技术知识的讨论、领会、理解

2)技术试验活动:教师演示、学生实验

如:对比;验证;测试

3)技术设计与制作活动

让学生经历作品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学会评价和优化设计,改进作品,提高技术素养。

3、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1)合理使用多媒体演示:图片、视频资料、模拟试验

2)讲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在小组长的主持下,有分工负责又有合作。

4、做好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的点评、小结

5、因地制宜建立、改善通用技术专用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