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雷锋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4: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关雷锋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今天,我们班观看了动漫《雷锋的故事》。它讲诉了一个感人的真实故事:一个名叫雷锋的战士的亲人都被地主害死了,但他很节约,平常还热心帮助人,做了好事不留名,最后因公牺牲……
看完影片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雷锋是一位多么好的同志啊!雷锋出差去执行任务,他在火车上给一素不相识的老奶奶让座,他看见一个小孩饿了,就把他的饼干给小孩吃……由雷锋想到自己,我觉得平时做的好事太少了。在学校看到地上有纸屑,我就绕道而走了;当同桌向我借东西时,我却舍不得借……
雷锋是位多么平凡的人啊,但他却能做出这么不平凡的事业;三月是学习雷锋精神的日子,我们要让三月的阳光更加明媚,三月的天空更加湛蓝。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学习雷锋,让雷锋精神在我们新一代的青少年身上闪烁光芒!
福建泉州惠安县福建省泉州市涂岭中心小学二年级:出博涵
篇2
1.追忆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用歌曲、讲故事、说话等形式巩固并拓展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收集课本、课外书中英雄人物的事迹。
2、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讲雷锋叔叔的故事,欣赏图片,朗诵格言。
三、活动过程
(主持:池小漫)
学雷锋主题班会开始
(全班热烈鼓掌)
一、主持向同学讲有关学雷锋的事
如:讲述雷锋的生平,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例子,观看雷锋的图片。
二、引出这个月我校的学雷锋活动月,而在我们的身边亦有许多“小雷锋的存在。
这个月是我校的学雷锋活动月,各班级的同学积极参加有关的活动。但是因为我们高中一年级,所以没有参加社区服务,但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好人好事。
平时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小雷锋”的存在,他们为他人默默奉献,为班服务毫无怨言。
三、指出并批评现时班上的不良风气,学习态度的不足之外,今后要怎样做等。
班上虽然有上述表扬的同学,但是同时班上仍然存在这些不足之处。
如有些同学很自私,只顾自己,不理会别人及班集体,漠视班的利益等行为,而在学习积极性方面还是不够好,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问同学,请同学回答)
答:例如,徐鹏同学说的:“当老师在上课发卷,刚好欠一张时,倒数第二位的同学就不告诉老师或后面的同学,当后面的同学问到时才告诉他发生什么事,导致后面的同学受到老师的批评,这种自私的行为是会受到其他同学的谴责!”
又例如,董浩同学所说的:“有些同学为了个人的方便,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把废纸向垃圾桶的方向扔,扔不仅却不了了之,这种自私的行为不但使当天值日的同学受到老师的批评,还会令到班的五评比受到影响,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主持人:(概括答案)应该明确学习态度,认真学习,关心集体。
四、认识当代雷锋——丛飞
介绍丛飞的感人事迹,观看丛飞的数张照片,请同学们谈谈感想。
五、播放歌曲,使同学们更深一步的感受到雷锋那螺丝钉一般的精神,达到班会目的。
六、主持人: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发现多一些身边的“小雷锋”更希望大家成为“小雷锋”吧!
雷锋和我们在一起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啊,终于找到了,
雷锋叔叔原来就和我们在一起。
他和诚实的孩子在一起,
他和勤劳的孩子在一起,
他和爱学习的孩子在一起,
篇3
活动一:学雷锋主题班队活动
利用班队课,讲讲雷锋的故事、背背雷锋的名言、读读雷锋的日记,论论雷锋的精神。材料可到图书室借阅或上网查找。
活动时间:第五周周三班队活动课
活动二:板报、宣传栏制作
1、各班出好一期有关雷锋的板报。
要求:板报主题突出、设计合理、色彩鲜明
2、在教室内制作设计关于雷锋的宣传窗。
要求:内容要向学生宣传雷锋的故事、雷锋日记、雷锋名言以及班级小雷锋等内容。班级小雷锋事例要典型真实,具有感染力。
活动时间:__月__日至__月__日,第五周周五(__月__日)评比。
活动三:小雷锋的评选表彰:
评选要求:品行端正,常常帮助他人、做好人好事、助人为乐且有典型事例。其“雷锋”般的事例要真实可信有影响力,并能举出近来的好人好事的优秀事例。
评选时间:第七周(3月底学雷锋月活动总结时)
评选奖励:张榜公布、颁发奖状、以资鼓励。
活动四:影音里学雷锋、生活中做榜样
1、唱响雷锋之歌:
三月份,各班将在音乐课上跟老师学习关于雷锋的歌曲。
活动时间:第四周至第七周音乐课。
(音乐负责老师:郭新民老师、邓红英老师)
2、影视欣赏:组织学生观看雷锋电影。
活动时间:第四周至第九周班队活动课、综合实践课
要求:每节课两个班级观看
影视欣赏时由各班中队辅导员或副班主任组织并随同观赏。
活动地点:五楼多媒体教室
(播映负责老师:__老师)
活动一:结合“3·12”植树节,开展绿化、环保活动
(一)常规要求:1、爱护环境卫生,不乱丢垃圾。2、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不随便踩草地。3、节约资源,不随便浪费水、电。4、积极参加各项有意义的绿化、环保活动。
(二)各年级要求:1、低年级的同学负责管好自己班内的保洁工作、收拾好自己的物品。2、中高年级的同学负责自己班环境区的清洁。
(三)社会实践活动:我为武陵源做环保(活动具体事项另作安排通知)。
活动二:结合“3.8”妇女节,开展"做一件让妈妈高兴的事"爱心活动:
活动要求:1、各班在3月8日放学时布置此项任务。
2、次日上学将自己在妇女节帮妈妈所做的写成日记并可以参加广播站投稿播音。
篇4
在多年的农村小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就如何优化课外阅读指导,提高课外阅读实效进行了有益尝试,探索出一些提高课外阅读实效的新路以及应遵循的原则。
一、加强联系,拓宽渠道
1.与阅读教学紧密联系
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教材文本的阅读、感悟,形成和提升阅读能力的过程,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前提和基础。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引进课外阅读,往往又能帮助学生准确、深入地感悟文本,同时又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将课外阅读引向深入,从而使学科教学与课外阅读相得益彰、相互推进。
教学《三顾茅庐》一课前,为使学生对《三顾茅庐》的时代背景以及《三国演义》的大体梗概有初步了解,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阅读少儿版的《三国演义》,并要求学生做摘记、批注,然后我安排了一节课用于学生交流,让他们尽情讲述《三国演义》中最感兴趣的故事,并请他们对一些知名人物做点评。通过充分阅读与交流为孩子学习《三顾茅庐》准备了丰厚的背景信息。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感悟“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一段时,我发现该段在说明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方面阐述比较笼统、简略,为帮助学生深切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同时也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刘备为什么对诸葛亮如此敬重,我及时补充《草船借箭》《空城计》《火烧赤壁》等有关诸葛亮的故事让学生阅读,并请班上的“三国迷”讲述所知道的诸葛亮的故事,从而使学生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及雄才大略有了更深切的认识。教学完毕,我要求学生课外继续阅读《三国演义》,并举行“我所知道的三国”故事会及“三国人物我来评”等阅读成果展评活动。
2.与主题教育相联系
主题教育是学校加强学生道德品质教育,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一个重要形式。围绕主题教育,各学校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积极参与中接受熏陶,从而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让课外阅读与主题教育相联系,会使主题教育的内容更丰富、效果更显著,同时又拓宽了课外阅读渠道。比如,三月份,各学校一般都会开展“我与雷锋同行”主题教育活动。围绕这一主题,可组织学生阅读有关雷锋的书籍,让学生搜集有关雷锋乐于助人、勤奋好学的典型故事以及雷锋的名言,举行“我眼中的雷锋”故事会、“雷锋名言照我行”演讲会、“雷锋故事”读后感征文等系列活动。四月份的革命传统主题教育活动,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中的英雄故事书籍,通过阅读,使学生深切了解革命先烈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情怀和英雄壮举,激发他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热爱和敬仰之情,激发他们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增强他们勤奋学习的动力。
通过将课外阅读与主题教育活动相联系,不仅有力促进课外阅读的深入,同时也使主题教育有声有色,有力提升了活动效果。
二、遵循原则,优化过程
张之洞曾说:“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皮萨略夫也说:“世界上有许多好书,但这些书是为那些会读书的人准备的。” 学生课外阅读是一个相对自主、独立的个性化阅读行为,随意性大,受控因素少。因此,无论从提高读书效率,还是从学生课外阅读特点来看,都应该重视和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此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课外阅读能力,提高课外阅读效益。我们一是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文章中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准确深入地感悟文本;二是着力指导学生学会精读与泛读,对故事性较强的一般性文章进行泛读,而对短小精悍的文章,对文章精彩片段的描写,要求学生精读,熟读成诵,精读与泛读相结合,通过泛读扩大阅读面,通过精读汲取精华;三是教给学生使用工具书,通过查阅释疑,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四是读记结合。我们学校是课外阅读特色学校,每天中午均安排半小时用于课外阅读。在这半小时的课外阅读中,我都从课外书籍及少儿报刊中,精心选择一至两篇短小精悍、蕴含深刻、文笔优美的文章印发给学生阅读。阅读时不仅要求他们圈画出好词佳句,还要求他们在感受深刻处做批注,或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引发他们思考,然后交流。这样的课外阅读,有教师在现场指导,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会进一步增强,同时也便于及时排疑解惑。同时,学生将“读”与“思”紧密相连,引发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学生阅读收获与大家共享,取得了阅读成果。
三、加强激励,取得成果
篇5
“雷锋精神”对当今社会而言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人们因讨生活而疲惫不堪的同时像刺猬一般难以亲近。即使是在经济效益显着的一线城市,那拥挤的人群中也难以看到几张友善的笑脸,更别提那些温暖人心的举动。记得我去广州度假的时候,坐在地铁里,看见一位老人上来了。我本以为会很多人让位,不想却看到了我最不想看到的一幕。地铁上人很多,有一位一丝不苟像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男青年,他竟然装作没看见老人。坐在这位青年旁的是一个高中生,听着MP3,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一直在回避老人的目光。还有一个打扮时尚很美丽的大姐姐,则为了不让位假装身体不适,实际上在老人上来之前,她还神采飞扬地打着电话。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飞快地把座位让给了老人。我站在一边,想着,一位老人,他们怎能如此狠心?!现在的大人难道只注重外在和生活品质了吗?就连最基本的道德文明都不顾了吗?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很久……
或许,和年代有关,又或许,跟当今社会有关,现在的“雷锋精神”显得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做起来,是那么的难。
我们应该把“雷锋精神”传承下去,不能让它在现在的社会甚至以后,被埋没,在人们的心底。
雷锋叔叔的一生是一曲不平凡的乐章,是一段不平凡的故事。可能未必有人还记在心中,但请你们,保留一点点雷锋的精神!人人只要都有一点点雷锋的精神保留在心底,那么文明的种子就会撒下人间,开出道德的花儿!
篇6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的岗位?
每一次想起雷锋叔叔,我就想起这一段话。有关雷锋做好事的故事多少年来脍炙人口,他的名字成了做好事的象征。有一次,雷锋因肚子疼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回来,见到一所小学的大楼正在施工,便推起一辆小车帮着运砖。当市二建公司敲锣打鼓送来感谢信时,部队领导才知道这件好事。雷锋入伍时有200元的积蓄。后来,他把100元钱捐献给公社,辽阳地区遭受水灾时,他又将100元寄给了辽阳市委。雷锋每月有6元钱的津贴,全部用来做好事。自己的袜子却补了又补,平时连一瓶汽水也舍不得喝。
雷锋叔叔帮助别人的事迹,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我们二年二班也一直都有着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有一天中午,我和威凯放学回家进电梯时,发现吕泓生同学自己一个人跑回来。咦,平常她都是有家长来接的呀,今天怎么自己回来了呢?一定不对劲!于是我和威凯就一起陪泓生回家,按了好几次门铃,可是一直没有人来开门。这下子泓生急得快哭了,我们也替她十分着急。于是,我们赶紧先把泓生带到威凯家,我立刻打电话给妈妈,通过我妈妈联系到了泓生的家长,才知道泓生的爷爷还一直在学校门口焦急地找不到泓生呢!不一会儿,泓生爷爷来接她了,对我们说:“真是谢谢啊!”我们连忙说:“不用谢!”看到泓生安全地被接回去了,我们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同学之间就是应该互相帮助。
篇7
一、语文实践活动课的课程特点
1.兴趣性。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礼物是人人都要的,若能将知识“包装”成“礼物”赠给学生,也就是将“知识的传授”变为“给学生赠礼物的过程”。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将知识包装成礼物的过程,它无论是内容安排、组织形式、教学方法都尽可能满足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刺激他们的兴奋点,使知识真正成为孩子们乐意接受的礼物。
2.实践性。语文实践活动课程与基础课程最根本的区别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从而扩大视野,拓宽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各种能力,这使得语文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给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在实践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动脑去认识,动手去实践,自主地获取知识,掌握和运用知识,并内化为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操作能力和合作参与意识。
3.主体性。语文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更是活动的主人。它必须摒弃教师为主角,好学生为配角,大多数学生为听众的教学模式。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整个活动过程,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为此,语文实践活动课程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包括从活动准备到活动评价全程主体化。
4.社会性。语文实践活动课程跟社会活动、现代信息密切相关,许多语文实践活动课要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跟其他人(包括工人、农民等)交往接触,使学生了解社会,增长见识。如:“消灭错别字”、“广告妙语知多少”等语文实践活动课都要求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
5.开放性。主要表现为:对学生学习器官全方位开放,解放学生的脑,让其自由思考;解放学生的口,让其自由表达;解放学生的手,让其自由做。学习时空开放,时间不以40分钟为限,空间组合按学习内容和目标而定,家庭、社区、大自然都是学习空间。学习目标开放,不以知识为惟一目标。教学评价开放,不追求惟一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方式开放,从学生实际出发。
6.发展性。语文实践活动课程最终目的就是促使人的发展。面向21世纪培养创造性人才,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短期内看不出实践活动课程的显著成效,但时间一长,学生自然而然学会了自主学习的本领,形成了独立生存的能力。
二、语文实践活动课的组织特点
1.多层次。语文实践活动课可以在个人、小组、班级、学校四个层次上开展。个人活动如图书阅览、三分钟演讲、小日记;小组活动如兴趣小组、小报编辑部、语文游艺宫、小小文学社等,还有班、队、校的集体活动,更是增加了学生交空间。
2.多形式。根据具体情况,语文实践活动课可以灵活机动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竞赛式:辩论赛;文艺式:将童话故事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表演,将约定俗成的成语让学生演绎成生动的故事等。还可以采用语文游戏式。语文情境式等。
3.多渠道。语文实践活动课不仅仅是依靠课本,而是以整个社会为背景的。所以开展活动的渠道是很多的。在“五一”劳动节,笔者组织学生到田间地头参观农民种田,还亲手实践,又到附近企业访问2人,然后围绕“幸福是什么”这一主题,开展“讨论会”。又如结合学校组织的“春游”,设计了“找春天、赞春天”的活动。
4.多系列。例如,设计“学雷锋”活动,让学生人人收集有关雷锋的事迹、日记,进行讲雷锋的故事――学雷锋、见行动――唱赞雷锋的歌,明雷锋精神系列活动。又如,在高年级设计“互赠格言”活动,课前,让学生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读书立志的格言,上课时,讲格言,课后进行格言展览等活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充分体现,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语文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形式非常多样,教育者可通过多种手段与形式的教育教学,完全调动每一位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峰,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挖掘出来,逐步开辟出人类有待开发的思维领域。
篇8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走近雷锋
1.设疑、煽情: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他的家在“中国”,他做好事从来不留姓名,你知道“他”是谁吗?(生答)他就是“雷锋”,一个深深印在我们脑海里的名字!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吧!
2.交流、揭题:雷锋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呢?请大家说说雷锋生前做过的好事,说过的话,写过的日记。(交流)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家魏钢焰一起走近雷锋。(揭题)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头是课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呼唤雷锋的名字,渲染气氛煽情,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也许因年代的久远而感到陌生,引导他们搜集有关雷锋的资料在课堂上交流汇报,加深了解,激起对雷锋的敬佩之情,为课文的学习作好情感铺垫。
二、品读感悟,赞颂雷锋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
2.扣词质疑,直入中心。⑴诗歌中哪个词最能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唱”――赞美、歌颂)⑵学到这里,你产生了什么疑问?(预设:为什么要赞颂雷锋?怎样赞颂)
3.自读感悟,解决疑问。请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在体会最深的地方写下批注,然后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读懂了什么。(生自学,在小组内交流,师巡视)
4.全班交流,理解内涵。
⑴为什么赞颂雷锋?(1~3小节)
①点拨:抓住“诗文、如此、小小、渗透”等关键字词引导点拨,让学生明白作者感叹平凡而又年轻的雷锋是值得歌颂的。②指导朗读。
⑵怎样赞颂雷锋?(4~6小节)
①作者把雷锋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A.点拨:抓住诗歌中“一滴水、刚展翅的鸟、才点亮的灯、刚敲响的鼓”等事物相机引导学生理解。B.展开:你从“刚”“才”这些词语体会到了什么?C.小结:把雷锋比作刚展翅的鸟、才点亮的灯、刚敲响的鼓,是因为雷锋的年轻,他才22岁,但他并未因年轻而浅薄,思想和行动上都展示出惊人的力量和内涵。我们一起来深情地赞一赞他吧!(师生合作读第4小节)②课文还把雷锋比作什么?A.你又从这些事物中体会到什么?B.小结:这些事物表明雷锋的价值体现在日常的工作和平凡的劳动中,看起来那么微小,却又那么生动。C.赛读第6小节。互评后齐读。D.诗歌中连续四个“不为自己”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师生评价,谈体会,指名读)③学到这里,你读懂了雷锋精神究竟是什么吗?
⑶多媒体出示:青春!永生!壮丽!(生齐读)
①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连用三个感叹号?②你还读懂了什么?(抓住“列兵雷锋、无穷世纪”等词语体会雷锋精神代代相传)③谁来读读这一小节?(指名读、评价、齐读)
【设计意图】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从质疑入手,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产生疑问,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在自主学习、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再通过对词语、标点的体会,充分让学生品读,拨动心弦,激感,感受语文味,读出语文的诗意美,与文本产生共鸣,从而使情感得到升华。
三、拓展延伸,怀念雷锋
1.联系生活,汇报交流。在神州大地上,一代又一代的“活雷锋”涌现出来,他们如同璀璨的群星交相辉映,放射光芒。那么,新时代的“活雷锋”,你知道有哪些呢?
2.展示图片,延伸内涵。这些以平凡而见伟大的英雄,延续着雷锋的精神,用他们朴实无华的人生谱写出壮丽的篇章。此时此刻,你对“一滴水”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篇9
关键词:道德;德育发展;品质
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论语·宪问》
一、自省:做有道德的教师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最近看了央视的“最美乡村教师”,被那些虽身居环境恶劣之地仍守住一方讲坛、无怨无悔的乡村教师所感动。看别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生活在东莞的我,教育环境如此优越却似乎没有比他们做得更好,实在惭愧。
师者,应以大地容载万物的胸怀,厚德载人。就像一些优秀的班主任,他们把道德的种子植入每个孩子的心灵,不仅欣赏优生,更关注“坏孩子”,用爱与智慧使他们远离“坏”,追寻美。我认为,那就是厚德,它是人世间最尖端的美德。
“有许多种教育与发展,并且每一种都具有自己的重要性,不过道德教育在它们当中应当首屈一指。”别林斯基如是说。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耳闻目睹了太多的“小悦悦事件”、地沟油、鞋胶奶酪之后,我更觉得德育发展是一所学校的首要目标。
二、敏行:育有道德的孩子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很早以前读《让德育成为一种具有暗示力量的日常生活》,更让我觉得培养学生的品质,应从教师修炼自己的品行开始。己所不欲,勿施于学生!德育更多的应是以德育人,先要求自己,然后才要求学生。德育需要润物无声,实施更需要教师的勤劳敏捷,着手于细。
我时常引导孩子读《种下道德的种子》《感动中国学生的道德故事》等书,借书中人物的品格去滋养其心灵,并引导他们关注新闻、广告、有关道德教育的电视栏目。孩子们写下了很多小练笔,踊跃投到我的“E-mail”里,不亦乐乎。
——前段时间罗老师让我们每天中午吃饭时也看看湖南卫视的《追锋令》。在节目中,我知道了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雷锋”。这些人看起来如此平凡,实际上却可以让人感动得流泪。
——这段时间,罗老师教我们读雷锋故事,读道德的故事,教育我们做有道德的人。我想把湖南卫视《追锋令》里说的一句口号送给曾帮助过我的人:“寻找平民中的雷锋,找到他,感谢他。”
钰茵的《老师教我看〈追锋令〉》在《东莞少年》发表时,既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更感受到美德的力量。
——前不久,一位老师借班上课时教我们学了课文《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里面德国人的品质让我记忆犹新。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过程中,每一件小事都令我十分感动。
所以,习作评语我这样写:《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不仅是一份文件,我们更应多一点自省,敏于行动去内化孩子的稚嫩心灵,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一定能形成真正博爱、厚德的品质。
篇10
专家分析说,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作文经历了6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7年的作文是《学雷锋的故事》,必须写在学习雷锋的精神中我们身边所发生的故事;粉碎“”后,北京第一次高考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写自己在战斗的一年里的情况,均是紧扣时代。
第二阶段:高考作文题目开始利用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引申意义。
1981年的作文题是《毁树容易种树难》,树木的“种”与“毁”分别象征成就事业与破坏事业,题目引发学生逻辑思维,考生可以联想到生态环境,也可以引申为建设或破坏事业。
第三阶段:出现中性题目。
1988年和1994年的高考题目分别是《习惯》、《尝试》,习惯有好坏,尝试有成功失败;1991年的作文题目是就《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择其一。
第四阶段:高考作文题从一元化发展到两元化,1996年提供两幅漫画,让考生选一幅更喜欢的漫画写作;1997年提供3个材料,让考生选其中两个材料,题目变得复杂。
第五阶段:出现了科幻式的想象作文。比如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