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4: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这些理论上的新突破必将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全会提出了“五统筹”市场化改革的新要求,指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五统筹”的改革要求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相互统一的新的改革思维,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廓清了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思路。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体现着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以人为本的现代思潮,是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的重大成果,具有为子孙万代造福的远大目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自然界演化发展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同时也出现了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这种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首先是人对自然界的受动性,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生活,也不能摆脱自然规律的支配。其次,人对自然又有能动性,人并非消极地依赖自然界而生活,而能认识自然界的规律性,按自然规律去改造自然,并在自然活动中完善自身。但这种改造同样受制于自然界,也就是说,这种改造由不得人本身,而是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人的能动性是建立在受动性基础上的,统一它们的是人在自然界和社会活动中的实践。人对自然界不恰当的改造会产生反作用。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曾警告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的胜利,他指出:“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人和自然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从古代的屈服和崇拜自然到产业革命以来的大规模征服自然以至破坏自然,发展到现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这是人类不断觉醒的标志。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库兹涅茨(Kuznets)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一个假说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先扩大再缩小,这一收入不平均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倒U形关系,被称为库兹涅茨曲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同样也存在先恶化后改善的情况,即在经济发展的较低阶段,由于经济活动的水平较低,环境污染水平较低,在经济起飞阶段,制造业大发展,资源耗费超过资源的再生,环境恶化。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经济结构改变,污染产业停止生产或被转移,环境状况开始改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改善有促进作用,环境经济学家据此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假说。
但是,倒U型曲线并不表明,我们可以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倒U型曲线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上,我们可以“无为而治”;倒U型曲线的存在也不意味着,任何文明都有机会越过临界点,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转折。
从20个世纪50年代开始,环境问题开始受到重视。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人类面临的多方面的环境污染和大量的生态破坏。1992年,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为标志,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认识又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把环境与发展整合起来,把环境保护看作发展的一部分,认识到环境问题既是发展的结果,同时对发展也有重大影响,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开始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改善提供了理论基础。
尽管我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只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但由于人口多、发展速度快以及过去一些政策上的问题,致使环境与资源问题十分突出,中国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尽管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每年总人口仍以1000万以上的速度递增。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大,资源效率低,污染物排放严重,生态破坏严重。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
中国拥有13亿人口,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世界上很多工业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都曾经造成过严重的环境污染。那么,中国目前应当如何对待和处理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环保和经济发展是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鱼和熊掌不得兼得”。有些人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也是这种“不可兼得”的关系:发展经济必然导致环境污染,如果注重环保,则必须以牺牲经济发展速度为代价。美国南佛罗里达州自然资源保护局资深环境科学家伍业纲认为,环境保护和发展经济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而是源和流的关系,是鸡和蛋的关系,如果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很多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经历了“发展-污染-治理”这样一种三段式过程,中国绝不能走这条老路,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之前,必须进行环境评估。专家指出,经济发展的唯一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好。如果置环保于不顾,或者忽视环保,那无疑是本末倒置,即使经济发展上去,也是毫无意义的。
我们应该清楚,发展经济和环保之间的关系,是短期行为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片面经济利益和全面综合效益之间的关系,是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平衡问题。尽管工业发达国家在发展早期经历过严重的环境恶化,但那是一种传统的发展模式,通过政策设计和调整,完全可以避免重蹈覆辙。
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政策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计划生育、环境保护是一致的,因此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实际上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政策。
(一)计划生育政策
目前中国生育水平已降至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更替水平以下,在第三世界人口大国中,我国是惟一实现这一目标的国家。中国在控制人口方面的巨大成就,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稳定世界人口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减轻人口、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压力奠定了基础。
但是,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仍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2003年中国总人口达到12.9277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21%,人口基数依然庞大。当前,中国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人口问题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决我国人口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
(二)环境保护政策
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始于1973年,30多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环境管理政策、环境经济政策、环境技术政策、环境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法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保护政策体系。政府通过这些政策手段,影响并改变社会及个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以达到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目的。
在各种政策中尤以经济政策最为重要,因为在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下发展环保事业,如果不能从经济上建立激励机制,其他手段也就失去了依托。
1、环境管理政策
环境管理是指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等多种手段,对影响环境的各种经济社会活动进行规划、调整和监督,以达到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我国的环境管理政策主要包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污染者负担”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核心是采取防范措施和加强环境管理,力求不产生或少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环境经济政策
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是政府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而采取的各种经济手段和措施。当经济手段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时,采用经济手段的动机在于:如果在当事人的评估分析中采用更有利于环境的行为,意味着更多的好处和更高的效益,那么他们将“自动地”将决策和行为转向更有利于社会的方向上来。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经济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种:税收、收费、财政金融政策、排污权交易、明晰产权。
环境税收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环境保护目标,筹集环境保护资金、强化纳税人环境保护行为而征收的一系列税种以及采取的各种税收措施。它通过对污染源或污染行为进行征税,将环境资源的价格内化为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改变市场价格信号以劝阻某种消费或生产行为。在环境税中,适宜的税率水平使企业采用污染削减技术的成本低于企业因污染环境而承担的纳税负担,否则企业就会宁愿支付税收而不致力于污染削减。新晨
3、环境技术政策
环境技术政策,是指为了协调经济技术活动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而制定的,在经济发展中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技术途径、技术方向和技术规范的总称。其主要内容是:规定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技术途径、方法、手段和要求;规定倡导和发展及限制、禁止和淘汰的环境技术;选择和确定环境科学技术的研究方向、目标和内容;明确环境保护技术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4、环境产业政策
环境保护产业是国民经济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及工程承包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环保产业主要包括环保机械设备制造、自然保护开发经营、环境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服务等方面。环境保护产业政策强调,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促进环保产业结构优化,提高环保产品的科技含量;制定措施促进环保产业社会化、环保产业营运市场化、产品标准化等。
篇2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型园林,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节约往往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减少开支,这种观点虽然有其正确之处,但不能够全面的显示节约型园林中节约的要义。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并不是要节省建设园林的投入和支出,减少园林建设中各种资源要素的投入。正确理解节约型园林建设需要与我国现阶段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密切联系起来,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起来,在发展中理解节约,在节约中促进城市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紧迫性
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紧迫性主要表现在我国过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近三十多年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方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些破坏集中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严重的沙漠化和荒化,由于经济和城市建设对木材和土地的强大需求,过去人们大肆的伐木和开荒,造成大片植被消失,造成沙漠化和荒化不断的加剧。其次,大气污染严重,工业废气大量的排放严重的影响空气质量。再次,是严重的水土流失,特别是黄土高原一带,每年都因水土流失造成大片良田消失。保护和改善环境,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节约型园林建设要实现的目标
节约型园林建设理念的提出,主要是着眼于三个目标的实现,即节能、改善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节能目标
节能目标是指节约型园林要建设管理以及运营需要节约各种资源和能源。这种能源的节约具体应当体现在城市园林的设计、规划、建设和养护管理环节上,应当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法,优化各种资源的组合,使投入的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以此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消耗,实现节能的目标。
改善生态环境目标
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要求节约型园林的建设应当以保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探索改善城市绿化环境的模式。发挥城市园林在平衡城市碳氧中的作用,净化城市各种尘埃和废气,以及降噪音、调温度,防风沙的作用,把城市园林发展成城市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目标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目标要求节约型园林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的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的要求,以需求最大限度为人类展现大自然魅力为目标探索园林建设管理模式。通过大力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传输正确的自然价值导向,促进人们对大自然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以降能耗促节约型园林建设
节水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不可缺少的资源。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由于人口众多,工业、农业、生活用水量较大,大部分城市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资源短缺。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要求我们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重视水资源的节约。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改善和治理受污染的地下水资源,提高大自然雨水的利用效率和可再生水资源的储存与回收,提高水资源的保有量。二、园林建设中选择固水效果好,水份需求少的的植被,并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技术,改善各个环节水资源的节约成效。
节能
能源危机是几年来世界范围内经常提到的一个热门话题,加强能源节约建设成为延缓能源枯竭的有效方法。建设节约型能源就成了我应对能源危机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建设节能园林建设需要重点关注一下工作:首先,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等,利用这些能源发电供应园林的照明等电力需求。其次研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充分发挥没一点能源的最大潜能。
节材
节材是指合理的利用每一份材料,减少园林建设过程中废料的数量以及其对园林自然环境的影响。应当鼓励使用那些对园林环境影响较小的环境友好型材料,另外还需要做好各种废弃材料的回收和加工再利用工作。
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节约型园林建设
我国城市园林建设往往过度的强调园林景观的艺术感和欣赏感,往往对环境的生态改善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大量的园林建设资金被投入到了园林建筑上去。建设节约型园林需要花大力气去改善生态环境。
保护现有完好的生态环境
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于个人享受的欲望极度的膨胀,城市建设也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快速增加中不断的扩展,为数不多的完好生态环境逐渐的被侵蚀着,保护好现有的生态环境是建设节约型园林刻不容缓的责任。
城市生态环境因为地处人类群居之地,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易受到人类的破坏,而且一旦被破坏恢复起来十分的困难。因此,节约型园林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保护现有的生态系统免于破坏。
改善已经退化的生态环境
由于过去人类对自然的浅薄认识和经济发展形势所迫,许多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了现在我国较多的环境问题。其直接和间接带来的损失不可计数。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力度对已经退化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和恢复是现阶段必须要做的工作。
节约型园林的建设需要合理的把建设和治理相结合起来,把促进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去抓,用科学的方法和理念指导环境恢复工作中的实际做法,在营造美好环境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研究自然演变的规律,顺应规律,利用规律,以便更好的提高环境恢复治理的成效。
以人与自然和谐促节约型园林建设
探索人类合理利用自然的方式
自然是具有自我演替能力的生命有机体,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演变规律。造园是人们利用土地、水体、植物、天空等自然元素营造优美的游憩境域的艺术,园林也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所创造的文化景观,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的认知程度以及对自然的利用方式。
建设“节约型园林”,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资源营造园林绿地、乃至城市和乡村等文化景观;就是要合理利用河流、山川、土地、空气、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同时保持城市中各种自然资源的属性和演变能力,避免因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导致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大自然能够在不自觉之中让人类感受到轻松和恬静的感觉,这对于生活在高度压力状态下的城市人群来说十分的有用。我们在建造节约型园林,为人类创造精神享受乐园的同时,更应当提高对自然的意识,学会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用高度的环保意识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圣;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04).
[2]刘惠民;园林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06).
[3]罗哲文;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设的重大措施[J];城市规划;1982年03期
[4]杨爱娟;;浅议以生态优先原则打造节约型园林[J];青海环境;2010年03期
篇3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发展观Abstract: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of the thought of using the principle of the identity and struggle of interconnec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human and nature from the unity to the opposition, this causes the ecological crisis. Therefor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we must face up to the value of nature, understanding nature, change our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gradually improve the benefit in harmony with the natural ecological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 better, to build a harmonious environment for human and nature.
Keywords: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B028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正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顺应了自然发展规律,已经到了任何生物都无法企及的高度。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过大量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由于不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我们也体悟到了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惩罚,“生存环境恶劣、健康质量下降、生命长度难以达到自然天寿”,这些其实都是因为人类没有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所带来的结果。具体来说,"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状态。其中,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前提和保证,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人与自然的关系古人早已有所认识。我国传统哲学中有不少关于人与自然的论述,教育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古人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使古人与自然形成了亲近和谐的关系。当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提出,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创新,也是实践上的创新。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策。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重新审视并确实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走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道路,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必须懂得"和谐则发展,不和谐则变异"这一千古不变的真理,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翻开人类的文明史册,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就像一根红线贯穿始终。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则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前进。当自然界创造人类的时候,人类对自然曾经充满敬畏。然而,人类毕竟是地球上拥有知识自我积累与更新能力的高级生物。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越来越希望摆脱自然的束缚,获取更大的身心自由,也慢慢丧失了对自然的敬畏。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被打破,人类有组织的行动对自然的塑造,远远超过其自身的演化。自然有其固有的规律,它不会容许人类的肆无忌弹,便毫不留情地对人类实施了一次又一次的报复。有数不清的例子都充分证明了人类在不断吞噬自然的躯体,同时也在品尝自己所酿造的苦酒。有数据显示,全球气温自1800年以来一直缓慢上升,20世纪是过去600年间最热的一个世纪。如果我们再不改变自己的行为,在自然界面前依然我行我素,那么,数百年后,巨大的热浪将会席卷地球每一个角落,海洋中漂浮的冰山将会融化得无影无踪。到那个时候,严重的全球性的悲剧将会不期而至。
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能领略到自然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在2008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特大低温雨雪及冰冻灾害天气。据专家分析,这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出现的极端灾害天气。极端灾害天气的出现,是人类过度活动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造成的恶果。我的家乡在前些年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通过几年铁矿的开采,虽然地方财政收入增加了,个别人提前致富了,也滋生出了一些令人吃惊的大款。但是山上的松林、果树和草坪没有了,各种野生动物不见了,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去了,所见的山被翻了个底朝天,下雨时山上流下来的是泥水,刮风时山里人也体会到了"沙尘暴"的滋味。庆幸的是地方政府已预测到并着眼于解决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的问题,以"百矿披绿"工程为重点,集中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此举措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和赞扬。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面,某些动物做得比人类要睿智得多。我看过一部名为《狼图腾》的小说,描述的是有关蒙古草原狼的生活景况。作家姜戎在小说中描写关于狼捕食的细节着实值得人们感念:以狍子肉为美食的狼在发现一窝狍子时,它们即使没有吃饱也不会将狍子"赶尽杀绝",总是留着几只小狍子让其存活下来。或许狼已经意识到:如果食物链不再延续下去,等待它们的将是生存的危机。为了自己的明天依然过着足实的生活,狼群努力维系着与自然生物的和谐关系。狼且如此,何况人乎!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大自然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也并非简单单一的,大自然就像一张错综复杂的网,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人类也生存于这张网中,从这张网中吸取营养同时也受制于此。在人类对自然规律掌握仍然有限的情况下,需要慎重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以良知、远见和气魄,采取果断的行动,来弥补我们的前人以及我们自己对自然所犯下的过错,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的调节者,从而与自然达到和谐的境界。"风物长宜放眼量",保护了整个自然界,归根到底还是保护了人类自身。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各种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关系。只有人与自然和谐了,才能从根本上带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由之路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对于我国显得尤其重要。相对于13亿人口,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的占有是十分短缺的。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始终存在着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之间的矛盾、自然资源的生产价值与生态价值之间的背离、对环境容量的无偿占有与对环境质量的自觉养护之间的失衡、追求数量和速度与质量和效益之间的不协调。总体上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造成我国消耗的水泥、钢铁和煤炭分别占到全世界的55%、26%和30%,而创造的GDP只占全球的4%.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可以用“局部好转、总体恶化”来形容。酸雨面积已占全国的1/3,水土流失面积达38%,海港化面积扩大到18%以上,七大水系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 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2003年已经占到GDP的15%.还有健康问题,目前我国75%的慢性病与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污染有关,癌症患者的70~80%与环境污染有关。统计表明,2002年我国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位是倒数第14名。如果再不重视人与环境建设,我国的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目标将难以实现。为此,需要更新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篇4
关键词:青少年 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 心理和谐 心理健康
1.问题提出:
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终极追求。和谐社会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其基本内涵之一(孙彦泉2005)。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和谐,认为和谐是美好事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样性的统一,在心理机制上使人愉快、满足,并能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群体,对其与自然和谐的心理探讨意义深远。
首先,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心理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和谐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情感和社会态度等基本心理过程的相互协调和内在统一的健康社会心态,实现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荣誉和挫折。心理和谐作为心理以及直接影响心理的各要素之间在总体意义上的协调统一、相对稳定的关系[1]。心理和谐包括四个层面结构:自我和谐、与自然和谐、人际和谐和与社会和谐[2]。李志勇等学者研究发现人与自然和谐与会影响人们对社会的看法,影响人与社会的关系[3]。
其次,心理和谐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内核。和谐心理的核心内容是人类个体能悦纳自我、平和待人、理性处事和善待它物。因此心理和谐的个体能够如同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的价值一样,善待与人类共同存在的生物和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尊重和认同其他生物乃至环境的价值,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生发展,达到“天人和谐”的理想状态,迈向真正的和谐社会[4]。
再次,人与自然和谐是科学生态价值观的核心内容。科学生态价值观是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和建立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的思想内涵(Chen Guobin,Zhang Yanhong)。近20年来,“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这首先集中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Feng Tianyu)。诸如能源、环境问题等。青少年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是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主要群体,是传播和实践生态文明的生力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极大影响力,当代青少年学生态价值观的构建对于中国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加强当代青少年生态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从而有利于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总之,青少年与自然和谐不仅是心理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心理和谐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内核,要让青少年的心理和谐,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青少年与自然和谐是科学生态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之一。因此,探讨青少年与自然和谐的心理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和谐及其相关概述
2.1和谐及其思想渊源
2.1.1国内和谐思想
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比如儒、道、法、墨等学派。儒学代表孔子主张“仁”“礼”。“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孟子提出了著名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儒家认为人是不能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所处的社会、自然环境乃至整个宇宙融为一体的(陈致中,2010)。道家代表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大,地大,天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虽然“人居其一”,但老子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必须效法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庄子・齐物论》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他把人与自然的和谐视为“大本大宗”,即最根本最主要的事情,也就是说人类要了解自然规律,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这样才能做到“天和”。而“天和”是“人和”的必要前提,通过“天和”以真正实现“人和”(马英俊2008)。道家主张的“无为”,不仅是要实现社会自身的和谐,也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除此之外,法家和儒、道一样,所追求的是社会秩序的稳定,达到社会的和谐。西周末年,周幽王的太史伯阳父(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著名论断。北宋时期张载提出了“太和所谓道”的著名论断。他的这种和谐强调的是整体的、动态的和谐。因此,和谐便成为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共同价值规则(张岱年,1990)。
国内有关和谐的研究。目前搜集的资料显示:国内学术界主要从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论述。其中,心理学学科无论在理论探讨还是在实证研究上都走在前列,成果颇为丰富。比如林崇德[5](2007)、石国兴(2007)、余国良[6](2011)等都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心理和谐的结构。国内各心理学专家广开思路,纷纷从不同的角度积极探索心理学在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中所能作出的贡献[7]。与自然和谐是心理和谐状态较好的人十个典型特征之一(Research Project Group of Psychological Harmony 2008)。
2.1.2国外的“和谐”思想
国外对和谐思想的源于古希腊对哲学的研究,比如毕达哥拉斯哲学中的差异性互补,该学派认为,“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和谐的最高境界是灵魂的和谐”(西方哲学史(上下卷)1982),赫拉克利特思想中的斗争观和基本价值视域;恩培多克勒的爱与和谐,苏格拉底的对话法与动态和谐,柏拉图思想中的内在和谐,以及亚里士多德哲学中道等。美国史学家约翰・海厄姆认为和谐是指美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原则及其所包含的个人主义与进取精神等(张涛2002)。当今国外学者(Muzafer Sherif and Carolyn Sherif)研究了心理和谐与冲突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把和谐与民族联系起来探讨,但是国外更倾向与对冲突的研究[8]。国外有研究表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利于身体健康[9]。西蒙(Simon)雷蒙德(Raymond)对香港1062名成人居民进行知觉水平的社会和谐满意研究发现确定在香港最有利于自然和谐的因素。
2.2人与自然的关系
首先,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中国古代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需要卑谦自持,通过“法地”、“法天”而法于“自然”之“道”。马克思说:“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资本论,1975)”这段话说明人和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两者的协调发展才可达致和谐社会的出现。
其次,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王铭霞(2001)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平等的两个自然主体,不存在谁主谁从的问题,两者是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尊敬自然,爱护自然,探索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对给予我们栖息之地的自然的一种尊敬和感激。有学者提出“善待自然、保护环境不仅是纯粹的外在规范,而是深层次的心理需求,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变成植根于人们心灵深处的信念,而不是解决目前危机的权宜之计”(吕慧燕,刘辉2009),从而实现“与天地合其德”。
再次,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著名的心理学家俞国良(2011)指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涉及人类对自然的认知以及自然对人类心理发展的影响.这是一个交互作用的过程。人与自然沟通时.必须首先学会认识自然环境本身的特点和规律.从尊重自然角度.与自然发生物质、能量和情感交换。一个心理和谐的人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接受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并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对造化怀有敬畏之心,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不做违背、损害自然发展规律的事情.而是顺应自然,因势利导,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睦共存和协调发展[8]。
因此,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相互影响的整体关系。青少年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影响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青少年与自然和谐
3.1青少年及青少年与自然和谐界定
所谓青少年,也叫青少年期(或青年期)(adolescence)一般指11、12岁至17、18岁(林崇德,2002)。本文在对文献进行搜索、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笔者尝试对青少年与自然和谐作出比较明确的界定:它是指青少年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恰当的认知和了解,在此基础上尊重自然、亲近自然、关怀自然,并能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
3.2青少年与自然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陈爱华研究发现浪费资源会影响心理健康。节约、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需要倡导节约型生活方式及其道德理念。奢侈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造成有限资源、能源的大量浪费,还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教育儿童和青少年养成勤俭节约的道德习惯。全社会都要树立以勤俭节约为荣、奢侈浪费为耻的道德风尚、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陈爱华2006)。
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提出亲近自然,尊爱万物。现代学者阳泽(2010)把个体与自然和谐看成是心理健康的表征之一[10]。他认为个体与自然的和谐主要表现就是与自然的亲近和对自然的关怀。刘婷,秦琴,张进辅.(2010)提出与自然和谐要真正做到亲近性和相融性。与自然和谐要遵循伦理向度,以恰当的方式开发和利用自然,同时又能适应自然、欣赏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进而促进人、自然(环境)、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真正能诗意地栖居在自然(环境)中(陈爱华2006)。青少年与自然和谐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相联,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我们更应该关注更多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与自然和谐发展,关注祖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石国兴,高志文.心理和谐结构探析[N].光明日报,
2007年7月3日.
[2]刘婷,秦琴,张进辅.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唯度探讨[J].西南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2
[3]李志勇,廖军和.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心理和谐问题探析[J].
心理学探新,2010,30,(4)
[4]陈赵阳.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和谐心理建设探析J.攀
登.2007,第3期.96
[5]林崇德.“心理和谐”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
【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
[6]俞国良.释义“心理和谐”【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
增刊:80-81.
[7]中国心理学会.促进心理和谐,构建和谐社会【J】.心理学
报,2007,39(1):1-8.
[8]Muzafer Sherif and Carolyn SherifReviewed work(s).
Psychological Harmony and Conflict in Minority Group Ties
【J】. The American Catholic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22,
No. 3 (Autumn, 1961), 207-222.
[9]David B Resnik, JD, PhD [Bioethicist].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In Harmony or in Conflict? 【J】Health
Care Anal. 2009 September ; 17(3): 261276. doi:10.1007/
s10728-008-0104-x.
篇5
生态文明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变化,并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充分认识统筹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生态文明新构架。应当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一、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肯定人是自然界的相对主体,人类的社会经济必须继续向前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内涵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史。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对客观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人
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对人与自然的认识有显著的不同。在原始社会,人类以狩猎和采集方式从事生产活动,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强,主要体现为依赖和适应,人类生产和生活受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制约明显,人对自然曾保持了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在农业社会,从事农业劳动是人类主要生产方式,由于生产规模小、强度低、其负面影响较小,人类与自然保持一种融合的非对立关系,但是在一些局部区域也出现了过度开垦与砍伐等现象,特别是为了争夺水土资源而频繁发动战争,使得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促使相对和谐的同时出现了阶段性或区域性的不和谐现象。在工业社会,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显著提高,人类活动范围已扩张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并且不再局限于地球表层,已拓展到地球深部及外层空间,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并极大地提高了认识自然和改变自然的能力,但是,全球性的人口急剧膨胀,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当前大规模的、无序的人类活动已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结构,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地球生态系统的演变路径和方向,对人类生存安全构成了极其严峻的挑战[杨多贵,2005]。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兴起与蓬勃发展,可以说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质的飞跃,它既是划时代的发展观、又是崭新的世界观、文明观和自然观,它深刻地揭示了经济社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冲突,对传统的“征服自然”等不可持续发展观提出了挑战。1992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8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102位国家首脑出席了这次“地球高峰会议”,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规矩所普遍认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
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辨证统一、互动和谐;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有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总之,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历史演变是一个从和谐到失衡,再到新的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2、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间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当生态文明因子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因素时,人类文明也就实现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李景源等,2004]。
西方的工业文明从其产生的时候起就因其诸多弊端的存在而成为许多思想家反思和批评的对象。卢梭曾对使工业文明过分膨胀的工具理蚀人的道德理性、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发出警告。马克思、恩格斯更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异化进行过深刻的反思。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人们开始了有意识地寻求新的发展模式的过程。对生态文明的选择,可以说是人类对灰色文明泛滥和恶果的积极反思以及在推崇绿色感召下的积极实践。它大大拓展了人类文明的含义和内容。这一大功绩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成的。人不能选择脱离自然的道路,只能选择某种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的能力空前提高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和谐。生态文明发展到今天,不能不说是人类开始了为有效遏制生态危机,为自己重建一个可以使儿孙万代永续发展的绿色家园做了一次有益的伟大尝试。
具体来说,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生态文明所提供的基本观念是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整体观念和系统中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以损害自然界的生物种群来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枯竭,最终危害人类自身。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从自然的角度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在评价自然物种的非经济价值时,要承认物种有其自身天然生存的权利。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否则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2)价值观的革命。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但是,功利与幸福及其程度的界定又是由人的价值观所决定的。生态文明是人类价值观必然的选择。
(3)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的伦理道理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为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人类其他的一切行为,首先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重新学习在地球上生活的艺术,生态先于一切,告别传统的“物质主义”,这是生态文明条件下,生态伦理道德的主题。
(4)生态文明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发展结构理论把生态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框架中加上“生态环境”,建立起“四领域”的总体框架,因为优美的地球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文明必须把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转作为其重要标志之一。
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
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因此,人类为了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必须充分认识自然规律。人类发展到今天,应该而且已有能力主动调整自身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①
从深层次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看到,虽然现代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但人始终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人与自然应始终保持共存共荣关系。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正确的资源观、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人们保护好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新的生态伦理。
但是,新的生态不可能一蹴而就。尽管我们对生态问题呼吁了多年,但人类为了满足自己日趋膨胀的欲望,仍然在许多方面以主人的态度“粗暴”地干预自然,生态在一定程度上已失去了内在平稳,出现了诸多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危机。面对生态环境遭受的巨大破坏,人们不得不深刻反思自身的非理,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必须以热爱自然、保护生态、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生态道德观为核心,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事实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人是生命的存在体,自然生态也是作为“生命存在体”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生态的死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的衰竭。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首先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基于这种认识,著名学者施韦兹和莱昂波特创立了“生态伦理学”,他们认为生命是自然界的伟大创造,对人类和自然的生命都要给予极大尊重,那种“将生命分为价值高的(人的生命价值)和价值低的(自然生物的生命价值)的做法”是片面的。因此,应该将“善”的观念加以扩展,应当从自然界而不是局限于人类来认知人们行为的正误,把善的观念扩充到自然界中去,“凡是有助于维护生物群落的完整性、稳定性的行为,就应是正当的、善良的、美好的”。一种伦理理伦如果不包括人影响自然的行为规范,不确认人和生态是一种特别亲密、生死攸关的关系,就不能算是完善的的伦理理论。因此,应当用生命的纽带把人与自然有机联系起来,把生命的完善和正常运转视做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内在要求。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人类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大自然中的生物,并不是人类的奴隶,不是为人类而诞生的,它们理应是大自然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只注意人类自然利益而关心生态平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确立一种新型的伦理体系,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坚持反对“人类沙文主义”。不仅承认人的价值,而且要承认生物的和一切自然物的价值;不仅承认人类的权利,而且要承认生物的,以至一切自然物的权利。看似没有感觉的树木、花草、河流、海洋,都有自己的需要和生存权利。它们的价值和权利不是根据对人类有用无用确定的,而是作为一种自然界的平衡链所固有的。自然生物同人的基本需要乃是相类似的,都需要水分、氧气和营养,因此,人类决不应凌驾于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互为依存。如果一味只想“主宰”、“统治”自然,势必人为破坏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瓦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人类与生态都将遭受灭顶之灾。
自然是人类之本、人类之根,是人类的起点与归宿。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的发展相和谐的思想,表达了对人与自然的本原性和谐的向往和追求。正如《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一书导言中所说[P15]:
整个自然界、整个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在某种意义上数十亿年来都在无意识地、自然而然的“寻求”优秀和卓越,并确实通过它的无数尝试和进化,而终于产生了人,产生了人的意识和灵性这一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在这个意义上人们确实可以说,“人是万物之灵”,但正像罗尔斯顿所言,我们正要因此而感谢整个生态系统,就像花儿和果实感谢整棵树、感谢整个大地。人是“万物之灵”,但不是“万物之主”。人今天恰恰是要运用自己的“灵性”来摆正自己在自然的位置,处理好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善待自然,善待非人类存在物,这样,他才真正配得上“万物之灵”的称号,而在人类的“灵性”和“知性”的历史和现实的构成中,也确实蕴藏着能够使人恰当地认识和处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的丰富资源,有待于我们去深入挖掘。
从表面上看,生态伦理所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实质上仍然是指人与人的关系,行为者与他人的关系,以及现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在今天,人类再也不能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而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这是生态伦理学的重要内容和道德规范。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实现的,就是说,它是以自然为中介而表现出来的。生态伦理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涵盖到了人与人的关系中去,比传统伦理学的内容更丰富了[陈敏豪,2002,P132]。
三、确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针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口、环境与发展悖论,应该确立一种新的文明即生态文明,也就是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文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范式的根本性转变。生态文明继承和发扬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长处,以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为中心,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是在这个基础上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现代化过程之中,我们必须总结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过程中的经验得失,避免传统工业文明发展中出现的弊病,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在这种旧的价值观支配下,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提倡无节制的消费和肆意开发自然资源。正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导致了生态危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征,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自然不是被当作与人亲和、协调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征服、统治的对象。人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并以功利主义、不计后果的态度掠夺自然,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冲突。一方面是人控制自然能力的增强,人化自然的扩大;另一方面则是自然界对人的报复,人的生存环境的恶化和缩小。这样,不仅人有自然的关系异化了,而且人本身也异化了。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实践已充分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典型的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不负责任的愚蠢行为,教训极其惨痛,代价极其昂贵。在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在再走过去的老路,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搞好胜生态经济建设,努力实现生态文明。
2、全民动员,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那么,如何来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呢?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其一,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同时环境教育要求人们依据环境法则,逐步树立起“一个地球”的意识,树立起人与自然平等、国际间和代际间公平的思想。因此,提高生态意识,进行环境教育应当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任务。
其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生态道德既包括人对自然的道德,也包括人对人的道德。从“人是自然”的观念出发,人对人的道德亦是人对自然的道德的表现。合理调节与控制人类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不断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全人类真正和平相处,这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要求。
其三,加强生态法制教育。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类的道德自觉,同时更需要社会法制的保障。目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开始制订了世界性的环境保护公约。如联合国于1993年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审议《21世纪议程》在全球的执行情况,目前有80多个国家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交了执行《21世纪议程》的国家报告。与此同时,不同国家也根据各自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制订了各种独具特色的环境保护纲要和法规。目前环境法学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新视域。生态法制教育的根本宗旨是,让人们了解各种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法规与条例,从而能更加自觉地遵循自然生态法则。
3、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谋发展
建立生态文明,就必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改变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消费之路;就必须在全社会培养环境伦理和道德,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制度,形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只有人与自然相和谐,才能给人类带来福祉,否则,就只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与贫穷。我们要把生态文明观贯穿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推进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民用工业道路。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是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这种理想需要我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变革、创新,这是一项艰巨、持久的挑战性工作。在新世纪,我们要把这种理想作为指引经济社会发展的灯塔,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推陈出新,实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飞跃。
当代生态文明理念的产生,不仅引起人们自然观的新变化,也延伸到社会政治经济方面。许多人都意识到,生态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甚至还存在于精神心理方面。许多人除了研究自然生态之外,还研究社会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而且提出了精神生态的概念。还有人提出,生态文明在当代,应该成为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或政治)文明并列的四大文明。因此,生态文明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并正在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迅速转化。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71年版,P519。
参考文献:
1、何怀宏主编:《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2、路甬祥:把握人与自然关系实质深入探讨和谐发展规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
2、李景源、杨通进、余涌:论生态文明,《光明日报》2004年04月30日。
3、〔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著,杨通进译:《环境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4、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5、郭艳华:走向绿色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6、黄鼎成、、康晓光著,人与自然关系导论,1997年7月第一版,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7、陈敏豪编著:归程何处——生态史观话文明,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8、廖福霖编著: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9、杨多贵周志田:我国人与自然和写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选择,《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第四期。
篇6
一、培养正确的生态意识
生态意识是以科学的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其中心内容就是提高人们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培养正确的生态意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也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内容体系的重要基础。公众生态意识的高低,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反映,也直接关系到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相处。千百年来,在人类与自然关系中存在的“人类中心观”,认为只要对人类有利,对其他存在物所采取的任何掠夺行为,都是合乎道德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纠正人们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唤醒公众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和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和认知程度。
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大环境宣传教育。环境宣传教育对人的生态意识的培养具有先导、基础、监督和推进作用。通过学校、企业、政府机关等部门,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媒体等手段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和生态学知识的宣讲,逐步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与节约各种资源的生态意识和行为渗透到公众日常生活之中,使人们养成符合绿色文明的科学生态意识。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使人们明确人类只是自然界中的一员,保护好大自然是人类的责任,伤害自然就是伤害人类自己。只有使人们首先养成正确的生态意识,才能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养成良好的生态情感
生态情感就是人们对生态自然环境爱憎、好恶的态度和感受。人只有对生态自然环境具有鲜明而强烈的热爱之情,才能产生合乎生态道德行为的动力。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不仅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而且能激励人奋发向上,陶冶人的情操,影响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迸发出珍爱环境的良好行为。因此,养成人们良好的生态情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在养成良好的生态情感方面,要强化人们对自然的情感体验,唤醒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良知。要培养人们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思想政治教育还要使公众明白,在自然界里,任何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在生态系统中人类同动物和植物一样都是平等的一员,都有在地球上生存的权利,没有特权可言。大学生用硫酸伤害动物园中的大熊猫以及虐猫事件的发生,实在让人深思,彰显了新形势下生态价值教育的急迫性。
三、培养坚定的生态信念
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培养人们坚定的生态信念。所谓生态信念,就是培养人们的生态道德感,并使之升华到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上来。强烈的生态信念是调节个人生态行为并使其保持持之以恒的精神力量。培养坚定的生态信念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保证。
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人们强烈的生态忧患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向人们阐明生态问题的真实性,培养公民强烈的生态忧患意识。通过宣传,把社会存在的各种生态问题的实际情况和数据如实地、反复地告知公众,把公众对生态问题的盲目担忧转化为人们对自然生态的理性忧患意识,将人们的眼界从关心自身生存条件扩大到关心国家、社会,甚至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来。
篇7
【关键词】生态设计环境建筑设计
1.生态设计理念
所谓生态设计,是人与环境相协调,尽量对环境破坏的程度达到最小,维持生态平衡。在考虑环境的同时,也要全面考虑环境对人们工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所以生态和人文两者要结合起来。古代人们就强调“天人合一”,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自古以来就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例如,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都是和自然相融合的。中国造园都是在自然中取景,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园林、四合院、古典建筑呢?其实中国人都在寻找自己的“根”,中国人“根”于自然,深深的埋藏在这泥土中。所以要实现“天人合一”,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一定要融合。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生态设计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其中王澍设计的宁波滕头案例馆体现了生态设计在建筑中的运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持建筑特色,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他独到的设计理念“回到未来,未来在乡村”。他的建筑合有古朴的风格,与周围的环境相呼应,追求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理念。回归传统、回归自然,把自然放在第一位,始终贯穿其设计理念的始终。现代设计强调“以人为本”,为大众服务,我们在创造社会利益的同时一定要关注环境,遵循自然规律,注重节能减排、循环再利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生态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2.1尊重自然,与自然和平共处。自然生态、天人合一是传统的中国思想,所以生态设计在建筑中的发展符合设计发展的现状。生态设计是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去充分的利用自然,设计师应该对原始景观充分的利用然后再创造,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设计师王澍在设计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时充分利用了自然景观中的溪流、鱼塘,建筑占一半,自然景观占一半,为周围居民营造了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尊重自然就是尊重我们自己,人类的一切来源于自然,所以只有尊重自然的设计才是以人为本的设计。以人为本与尊重自然二者密不可分。中国人喜欢院子,南方湿润多雨,而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设计,正是符合这一特点,教室的屋檐恰好可以挡雨,以及开窗、院落式的设计,一打开窗户,自然可以走进院落,可以和自然生活在一起,这一设计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
2.2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需要我们节约和合理的利用资源,保护资源,减少对资源的利用,对资源的再利用,遵循“3R原则”(Reduce、Reuse、Recycle)。尽可能减少对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使用效率,利用废弃的土地、材料,尽可能的变废为宝,充分发挥自然的能动性。因地制宜,合理的选取材料对于建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选取的材料又要符合当地的地域文化,建筑大师王澍设计的宁波腾头馆的外墙采用废弃的砖瓦,充分体现了循环再利用,旧的砖瓦不仅发挥了功效,符合当地的风土人情,而且还留下了历史的印记。除此以外,还运用了毛竹等本土的元素,这样既体现了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又有别于其他的博物馆。
现代化给我们带来了便利,炎热的夏天我们会使用空调,但是如果全世界都使用空调,地球的资源会迅速的枯竭。象山校园在设计时使用加厚的墙体,加厚的屋顶,多一道木头的屏障,以此来控制建筑的温度,这样既节能又环保。有效地利用资源,循环再利用,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都是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2.3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生态设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设计的目的就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舒适。因此,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应该贯穿设计的始终。我们要和自然共存,创造出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这是生态设计的宗旨。以人为本,就要求从人类的长远利益出发,正确的去处理人与建筑的关系,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自然、建筑的和谐统一。中国的快速发展,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有了高层建筑,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沟通就少了。而钱江时代的设计打破了高层建筑这一界限,满足了人们需求,让每一住户都拥有一个小型的私家花园,与自然亲近,所有的住户均可共享一块公共空间,重建邻里关系,实现了合院住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居住空间。
篇8
关键词:园林景观;生态化;地域特色
现代园林景观作为艺术品,是以植物造景的重要艺术品,是城市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的范围很广泛,含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雕塑小品,还有各种新型的材料等。园林景观设计必须体现视觉美、听觉美、形象美。
1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城市园林景观的发展越来越引起足够的重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优美的、适宜的生活环境和户外的生活空间,而且能够体现出不同城市的发展特色。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园林景观设计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但不得不指出的是,虽然各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各个城市中还是会发现雷同、类似的园林景观设计,没有凸显地域特色;利用当地的独有文化、地理位置、人文景观是可以开发出最具特色的园林景观。这种简单的模仿与复制缺乏创新,缺乏人文性的地域关怀,造成资源的浪费,对于城市建设自身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需要对当地历史文化、人文发展状况、现状存在的问题、水源、土壤、气候等各方面因素做充分的调研,再认真做好设计,充分体现当地园林景观设计的主题、理念、地域特色,从而满足城市发展与市民对于园林景观设计的需求,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
2当前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2.1强调以人为本
当前园林景观设计,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园林景观设计的服务功能,不断满足人们对于园林景观的实质性要求,不仅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场所,而且也是人们精神的栖息地,在这里可以放下城市的快节奏生活,达到全身心的放松。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也是极其注重这方面的特质,不断改善人的居住环境,将人摆在重要的地位和位置。
2.2重视生态化原则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注重保持园林景观设计的原生态性,注重对地域性景观要素的保护。这需要结合当地的地域特点及地理特色,针对性地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研究与解读,找出最合理的方案。与自然高度结合,保持自然最原生态的面貌。对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而言,对保护自然,回归自然,注重身心和谐发展的现代人有重要的意义。
2.3凸出地域文化特色
中国地大物博,地域上南北、东西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对于我们园林景观设计是一大优势,也提供了最现实、珍贵的素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充分挖掘出地方特色,彰显地域文化,是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特色与优势,对我国园林景观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利于形成国际影响力。
2.4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对于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而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是现代追求的一大目标,注重原生态性,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注重人居环境的适宜性,体现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重要理念与理性追求,这不仅与保护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相吻合,也从自然中寻求灵感与创造力,这符合人类世代居住的长远目标,对于城市发展意义显著。
2.5艺术与技术的高度融合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当代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文艺术也充分彰显,艺术也与技术高度融合,体现出浓厚的现代美学特质,不仅符合最新的审美观念,艺术上的诸多构想也依托强大的高新科学技术在园林景观都得到实现,开拓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空间,这也成为了当前园林景观设计的一大优势与特色。注重艺术性以及与技术的高度融合,设计理念更加合理、科学,设计出美的园林景观,彰显人类的创造力。
3结语
当前,园林景观设计以全新的理念,与城市发展的水平,与人类对居住环境要求相契合。在设计上,更加符合园林的人文性关怀,这是我国提升城市综合能力、城市建设水平的一大表现,对于人类长远的居住要求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设计上注重挖掘地域特色、以人为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体现现代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更能彰显园林景观设计凸显时代特色,体现人类科技水平和人的创造力。我国当前的园林景观设计要迎合这一理念,不断创新,设计出体现中国城市发展特色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孙华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规划简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8
[2]陈满.论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0
篇9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途径
马克思曾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指出了环境通常是由人来改变的一面,而且强调了人的革命实践的特征:即人改变环境和环境改变人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那么,应该如何实现这二者的一致呢?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与其他自然存在物所不同的是,人是以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为中介实现人是对象性存在物的本质。通过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人类将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给自然界,使自然界成为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同时也把自然界的本质内化为自我意识,受到自然界的本质——自然规律——的设定,也就是说人化自然的同时也被自然化。步入现代文明进程中,由于人类自身认识的发展和制造工具能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树立的是单纯肯定人的价值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启蒙运动尤其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将自然世界看作供人任意改造、利用的资源或工具。自然世界从一个活的有机体变成为死一般的物质世界,人由此也就从自然宇宙世界中分裂出来,成为与自然世界对立的存在。笛卡尔首开先河,将人与自然区分为两个各自独立且平行存在、互不以来的实体。斯宾诺莎反对这种对立说,但他主张在自然宇宙中只存在一个实体,那就是上帝,而心灵和物质仅是上帝这一实体的两个属性。这之后,康德、黑格尔等人试图努力改变这种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局面,但他们却把人看作是自然价值的显现根源。
人类的理性之光渐渐揭开了自然的神秘面纱,用马克思·韦伯的话说就是“世界祛魅”的过程。在工具——目的的理性主义的导向下,步入现代化的今天,人类面临的是“现代性的危机”。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正是由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一致性发生了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和异化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异化,以及社会的不和谐。因为人们为了占有由人与自然关系生化出来的财富,造成了人与人的分裂和人对人的剥削与压迫。这使人处于一个无情冷漠异己的物质世界,造成社会关系的物化,使人的精神在巨大异己的物质世界中处于无家可归的渺小无助、无根流放的异化状态,丧失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就是人类面临的精神意义失落的危机。另一方面是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支配下,人类奉行的是经济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结果是人类对自然界资源进行了近乎竭泽而渔式的掠夺性、粗放性的开发和超负荷的索取,大大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人类排入环境的废物大大超过了环境的承受努力,由此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生态环境发生着某种联系,因此我们要从多层次多角度方面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
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按照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的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在这种旧的价值观支配下,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提倡无节制的消费和肆意开发自然资源。正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导致了生态危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征,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自然不是被当作与人亲和、协调的对象,而是被当作征服、统治的对象。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
(2)构建和谐的生态精神文化。
生态文化就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根本的转变,这种转变解决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
①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指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环境的自觉而清醒的感悟和认识。是人对所处于环境和自身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能动反应。人与自然和谐,要求人抛弃人统治自然的思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要求建设尊重自然的文化,随时从环境的角度,从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思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②能够直接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莫过于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
(3) 要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具体要加强绿色文明宣传教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提倡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加强绿色生态标志的推广和管理,倡导绿色消费;要推进绿色城镇建设,发展绿色交通;要通过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区等活动,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倡导生态文明。
篇10
关键词:孔子;柏拉图;和谐教育理念;和谐社会建设
教育是对人的培养工作,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对人进行和谐理念的教育,对人的和谐教育包含人个体自身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等内容。和谐教育的思想理念在中外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中都有体现。教育家在他们的经典著作中对教育目标的独特见解,都体现出他们对和谐教育的理解。他们由于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不同的生活环境,对和谐教育的看法也就不一样。孔子在《论语》中,为构建一个完美和谐的理想人,就提出了他对和谐教育的见解;柏拉图在《理想国》一文中,为构建一个富强和谐的理想国家,就提出了他对和谐教育的理解。比较、反思孔子与柏拉图和谐教育理念的异同,对于深入了解中西和谐教育传统,批判吸收古代中西方和谐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对推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仁”与“王”――人个体和谐发展的不同目标
孔子生活在我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的过渡时期。他的和谐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论语》中。“仁”是他和谐教育理念的核心。“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2]孔子认为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3]他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他认为“仁”是人个体和谐发展的基础和目标。
柏拉图生活在希腊城邦奴隶制的衰落时期。他的和谐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理想国》中。他对人个体的和谐发展作出了详细的论述。“王”是他对人个体发展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为了人的和谐发展,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0~3岁的幼儿在育儿所里受到照顾;3~6岁的儿童在游乐场内进行讲故事、游戏、唱歌等活动;6岁以后,儿童进入初等学校接受初级教育;17~20岁的青年升入国立的“埃弗比”接受军事教育,并结合军事需要学习的文化科目进行教育;20~30岁,经过挑选,进行10年科学教育;30岁后,进一步挑选,学习5年,主要研究哲学等,学习优秀者成为卫国者,最优的成为统治国家的哲学家――“王”。[4]自此,柏拉图把关于人和谐发展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展示在大家面前。
比较两者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柏拉图关于人的和谐发展,注重于人的职业化分类,以人的社会分工为主,没有关注到人的内心世界。孔子关于人的和谐发展,注重于人的道德修养,注重于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是每个人经过努力都可以做到的。柏拉图的哲学家即“王”,是最优的一小部分人才能做到的。
二、“举贤才”与“卫国者”――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不同途径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发展,国家的富强需要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集体的力量促进了国家的发展,也就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需要人才。国家稳定富强了,人与社会才能和谐发展。选才、富国、育人是孔子对治理国家的看法。“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5]他认为君主管理国家大事,要处处从大局着眼,重视选拔优秀人才。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5]他强调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要治理好它,首先要让民众富起来,然后使他们受教育,提高素质。教育大众,选拔优秀人才治理国家,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柏拉图对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看法是:和谐社会的国家中的公民划分为卫国者、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层。哲学家统治着国家,是属于卫国者阶层,是少部分管理国家的精英。[4]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三个阶层的和谐发展。对于社会各阶层如何发展,他提出卫国者阶层可以世袭,各阶层的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功能,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每一个人应该去做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应该打扰到别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功能,只要完成个人自己的社会职能,就可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关于人才的选拔没有阶层的限制,只要有能力,就可以参与治理国家。反观柏拉图,他就很注重阶层的划分,限定了阶层的流动性。从历史经验看,不对个人作出阶层的限制,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孔子和柏拉图两者都很重视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都提出了国家需要人才,而人才是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教育出大量的人才,参与治理国家,国家就可以富强,社会就会和谐发展。
三、“天人合一”与“模仿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不同形态
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6]他肯定了天为大的地位,同时也指出,人与自然具有统一性。“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7]他还认为自然世界是生生不息的。自然界自有它本身运行的规律,不会受人主观意志的支配。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共存的,不能把自然、人孤立起来考虑,而应把两者放在一个大系统中作为整体。“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最高境界,人与大自然是息息相通的,是一体的。
柏拉图认为人应该遵循自然。对自然的床、木匠造的床、画家画的床三种床的比喻性论断很能体现他的这种理念。“模仿术和真实距离是很远的。而这似乎也正是它之所以在只把握了事物的一小部分时就能制造任何事物的原因。”[4]这表明了柏拉图的看法,他认为自然是可畏的,人只是模仿真实世界,与自然世界隔着两层,因而也就无法改造自然世界。
两者对自然的态度都是敬畏的,但有所不同。柏拉图认为人的认识与自然之真实隔了两层,人只能模仿真实世界,而无法改造自然,属于自然为主、人为次的观点。而孔子首先肯定自然的内在规律,但也承认人的主动性,认为自然和人是互动的、是合一的,自然与人处于并列的地位,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孔子和柏拉图对人个体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个方面作了和谐教育理念的阐述,这对当代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在当代由于工业的崛起,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使人们从敬畏自然走向轻视自然。自然灾害的频繁出现,迫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回归天人合一成为必然的选择。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8][9]如何使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首先要抓的是教育。在中小学以及高等教育中,如何把和谐理念贯彻到位,这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也将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程度。批判继承古代中西方和谐教育理念的积极因素,把握住和谐理念的内涵,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孔子.论语・学而[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2] 孔子.论语・八佾[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3] 孔子.论语・里仁[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4] 柏拉图. 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5] 孔子.论语・子路[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6] 孔子.论语・泰伯[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7] 孔子.论语・阳货[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