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技巧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4: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文阅读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文阅读技巧

篇1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中考;复习

近几年来,我省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部分所占分值比较大,这是令许多语文教师伤脑筋的复习部分。现代文阅读复习不容易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只要教师掌握技巧,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我认为提高一定的分数还是可以实现的。那么,怎样有效而合理地进行阅读复习训练?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掌握初读的方法技巧是关键

首先,要重视利用文章的关键词句。在概括能力的培养中,利用关键词句非常重要。文章中常有“总起分述”或“先具体后概括”的写作方法,也经常会有一些对人物的性格、思想、品质定性的词语。我们在阅读复习中要学会抓住总起、概括等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句,有助于概括能力的提高。

其次,要重视对阅读内容的有效提炼。阅读时要提炼文中有意义的段落和整段的篇幅,还可以直接提取文中典型代表意义的词句。有的阅读问题的展示的信息较复杂不容易被学生发现,干扰的信息也比较多,就要采用“排除”“比较”等方法去伪存真,循序渐进,然后再加以整合归纳,提炼出解题时所需要的信息。

最后,要重视答题语言的精确表述。现代文阅读的表述是阅读成果的书面呈现,需要运用概念化的词语,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表达。用准确的语言表达是现代文阅读的关键部分,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现代文阅读所考内容大多是课外阅读,主观性题居多。教师和学生需要先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了解自己在现代文阅读解题中,哪一方面是强项,哪一部分是自己的弱项。对于强项,学生要善于归纳总结充分发挥;对于弱项,学生要加强专项训练,反复演练,争取做到熟能生巧。对于考试的常见题型,学生应掌握每种题型的做题思路与解题技巧,平时要多读、多写、多积累。对于学生答题辞不达意,表述欠佳,重复罗嗦,甚至不知所云的情况教师要适当降低要求,并循序渐进地给予指导,争取适量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三、在具体解答试题时,要培养学生仔细审题,按要求答题的良好习惯

1.先不要急于解答,要将整篇文章先大致看一遍,大体明白有哪些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审清题干,细读题目,回头再次浏览开头、结尾,筛选反复出现的词、句并严格按要求答题。

2.审题时一定要结合分值。分值的多少往往取决于答题要点的多少。所以,在审题时,我们要指导学生从分值中归纳概括出答题所需的要点,避免因为答题时出现因疏漏而丢分的现象。

篇2

回答技巧: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文章的标题, 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全文的线索;其次是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语一般也就是文章的线索。

2、问题类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文段)的内容。

回答技巧:首先要明白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个要素,然后根据“(何时、何地)谁 干什么 结果怎样”或者“什么 怎么样”的思路组织语言。准确、清楚、简洁,不要把概括内容变成了原文复述。概括议论文或说明文文段的内容,抓段落中心句。一般说来,议论文、说明文的段意是通过中心句来表现的。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一个文段的开头(起提领作用),或在结尾(起总结作用)有时也在中间。

3、问题类型: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点(优点、用途)。

回答技巧:此类题经常出现在说明文中,答案往往不止一点,而且一般分散在文中,需要进行提取加工。首先要分析文章结构,注意段中的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这些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几点特征。另外,在找到一点特征后,还要看看下面几段的相同位置句,答案往往就隐含在那里,看分值答题,注意不要遗漏。

4、问题类型: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问为什么,原因是什么?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探究

中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考两个文段,说明文、议论文考查其中一种文体,文学类文本阅读每年都考查,分值共约27分。在现代文阅读的备考中,对不同文体文段的阅读方法和答题方法、技巧都要熟练。遗憾的是,许多学生的现代文阅读题得分不高。如何促进学生现代文阅读理解及答题能力的提升,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深入探索研究的问题。做好现代文文段阅读题,在中考专题复习时,不仅要关注阅读思维过程的训练,训练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能充分地理解和领悟;还需要进行规范答题要点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做到要点清晰、表达准确。

一、对学生在答题时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有一个全面了解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阅读理解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的,如文学类文本阅读,从考查的能力来看,主要考查以下几种能力:对主要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对写法的分析,对语音的品析,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和感悟,对文章感情的把握能力等。从最常见的考查方式来看,有关字词句的考查:理解词语的含义,体会词语的妙用或表达效果,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赏析写作技巧也包括词句赏析等。可是有许多学生在答题的时候,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模棱两可,言不及义,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全面理解文章的内容,也就做不好此种题型了。

2.对阅读材料的文本不熟悉

文本材料的体裁不同,考查的角度不同,理解答题也有所不同。学生应对其体裁知识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很好地把握住该文段的主要特点。比如,说明文文段大都以读懂、理解选文介绍的科学知识为主,考查对说明内容的理解,把握文章大意,从中提取重要信息;语言特征的理解,用文章的科学理论解释我们身边的现象。叙事性文章,我们首先要了解记叙的六要素、写作手法、表达方式等。而议论文则要找出作者主要的思想观点,作者的论证思路以及语言的严密等。因此,掌握阅读文体的不同体裁知识,对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3.缺乏一定的答题技巧

许多学生在做题时,想到什么写什么,只想将题目做完,没有对老师讲授的答题技巧进行总结以备日后运用,导致在做题的时候不能根据阅读训练的经验技巧快速地解答题目,这也是学生在现代文阅读理解这一部分丢分的主要原因。

二、阅读理解答题的主要方法和技巧

1.关注阅读思维过程的训练

阅读过程要经历三个步骤:快速读懂文章,把握全文――审清题干,确定答题区域――筛选信息,提炼语言规范回答。我们要养成全程关注的好习惯,切不可只热衷于答题模式的记忆和训练。

(1)快速读懂文章。学生至少要将文段材料阅读两遍,第一遍是快速粗略地看一遍。对文章的思想、思路、结构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快速阅读时,可以运用三个技巧:看题目,了解内容;看首尾过渡,了解结构;找总领归纳句、抒情议论句,了解主旨。

(2)审清题干,确定答题区域。接着,就要阅读题目,知道要回答的问题主要是什么方面的,带着这些问题进行第二遍阅读,可以提高问题的解答效率以及准确度,做到事半功倍。这一遍对于题目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标识出原文中相关的句段,明确答题范围。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抓住题干的关键词语,弄清答点和要求,锁定答点段落细看。

(3)筛选信息,提炼语言规范回答。初中现代文阅读文段大都具有开放性及发射性等特点,但是题目的设置是紧紧围绕材料的中心思想进行的,因此学生在答题的时候,一定不能脱离文段主旨。在答题时,思路一定要清晰有条理,能答的一定要答上,尽量将整个线格答满,同时要注意措辞严谨、语言简洁,所答的内容尽量在原文中有依据,坚决避免乱写乱答现象的发生。提炼语言规范答题时,可采用以下四种方法:摘录中心句、组合缀连法、舍次取主法、提炼概括法。

2.现代文阅读规范答题要点

我们在进行现代文阅读的专项复习训练时,加强答题模式的训练,规范答题,可以较快提高中下层学生的成绩,每个语文教师也应深入探索研究。概括来说,应注意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1)做现代文阅读题时,最重要的原则是,答案要紧扣原文。答题的时候先确定答题区域,再在原文中筛选有效词句,然后整合词句确定答案。尽量用原文的词句或者关键词回答,而不是自己去生造。

(2)答案和分值密切相关,答案和题序密切相关。一般题序在后的题目往往要回答几个要点,题干如有“根据文意”等类似词语,答案往往要在几个段落甚至全文查找。

(3)有关“简要分析”类的题目,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答案中要有适当而具体的分析和举例。

(4)仔细审题,不要遗漏答题要点。如题干中有“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哪些”等提示,更要认真把握,切记做到答案要点化、要点序号化。

总而言之,答题时要做到规范,一要审题正确,二要要点清晰,三要表达准确。

另外,要引导中下层学生学会敢于放弃,对于难题和没有把握的题可先放一放,将会做的、容易做的题目做完之后,再回^好好地解决这些题目。这样做的好处便是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做出更多的题目,获得更高的分数。

三、总结

篇4

一、讲求方法,把握套路

精读的要求就是读懂,要从整体入手,局部理解,而最终达到整体把握这一目的。局部理解也不仅仅是孤立的理解局部自身含义,还要把握好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完成由局部到整体、由语言到内容,然后再由整体到局部、由内容到语言的反复的过程。

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时,要求阅读三遍。第一遍理解由局部到整体的自身含义。第二遍把握相互关系。然后再看文后的问题,理出各题关系,把握中心题,带着问题去读第三遍,既可验证前面的所读,又为做题找到依据。一定要先读文章后做题,读懂文章再做题。

二、系统总结,培养能力

语文知识是阅读能力的基础从近几年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情况看,综合性的、高层次的题比较多,而它要求必须以系统的、综合的知识为基矗知识系统化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先决条件,没有系统的知识,仅凭简单的零散的知识,培养阅读能力那只是纸上谈兵。所以复习阶段一定要做好知识的系统化工作,形成自己的语文“知识树”——知识网络。同时要特别注意一些难点知识的归纳与迁移。

三、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在阅读诸能力中,抽象概括能力是学生的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概括往往缺乏准确性,经常犯一些“以偏概全”、“偷换概念”、“转移论题”等逻辑错误。

篇5

一、初中现代文阅读的特点

现代文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例如,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方式。现代文使用的写作方法也是纷繁复杂,常见的有联想、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方法。现代文产生的文化环境与当代文化环境相近,不似文言文那般难以跨越时间和环境等文化差异。阅读现代文,我们可以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文章做出比较容易的理解。

阅读的“阅”是用眼睛看,而“读”是开口朗读。这意味着在现代文阅读教学当中,“看”和“读”是本质特点。因此,学生应该掌握“看”和“读”的正确而有效方法,拿到文章后要进行大致的浏览,确定文章的一些基本信息,如文章的表达方式、文章的大体结构等,在心中勾画出文章的轮廓,再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是有声朗读,也可以是默读。朗读的过程中,通过体味文章语言优美的韵律,体会作者的情感及用词的精妙之处,从而获得有效信息。例如,教学《再别康桥》,朗读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教学情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记忆。“看”和“读”是阅读教学的最大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这两个特点进行有效阅读。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应结合现代文阅读的特点来展开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方法举例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受到高度重视。语文课程教学根据新的要求制定了不同以往的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是要求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将被动的教学模式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由于现代文阅读在语文考试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现代文阅读教学需要针对考试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教授学生现代文阅读考试的解题技巧。若是学生在答题时能运用自如,证明这样的教学也能取得效果。现代文阅读的考点主要有五方面,可以描述为要点概括、词句理解、文意把握、内容探究、作品感受。阅读训练可以是截取文章进行专项训练,也可以在日常的课程中进行全面训练。在日常教学中,一般是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的模式进行,先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再进行文章的细节鉴赏,最后概括全文。这种教学模式在无形之中向学生传授了现代文的解读技巧。

例如,在教授《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可以让学生总结段落大意或是文章大意,说出文章或是段落使用的表达方式、写作方法、作者蕴藏的情感;也可以从细节入手,提出文章中的亮点句子或是字词,进行相关提问,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探究,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_______具体的教学环节如下。

问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

答: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是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描写的。

这一问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行文脉络,做到对文章的轮廓了然于胸,也可看出文章的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

问2: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段或语句进行品读。可以套用“我最欣赏的片段或句子是_______,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在于_______”的模式描述。

这样的提问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师生间的互动,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语句理解的训练。

问3:请同学们找出作者有紫藤花瀑布对生命产生的感悟的语句。

答: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此问的提出有助于学生把握文意,体会作者的感情。

问4: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

答:“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株大紫藤萝,后来被拆掉毁坏了。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了。作者通过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状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随之起伏涌动。

问题4的提出是为了鼓励学生们再回到课文中进行课文的内容探究,通过对课文的轮廓概括、词句理解、文意把握等,找出答案。

问5:请用一句话说出自己对文章的感受。

该问题要求学生基于文章理解得出自己的感受,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学生文章文意把握能力及个人阅读能力。其实,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根据合适的教学情境选取合适的问题进行提问,才能收到最佳教学效果。长期的训练积累,有利于学生在应试时稳定发挥。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从课内到课外

学习不仅仅只是为了应试,更是为了完善自我,实现素质提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意无意地都会遇到阅读问题,从某种角度而言,阅读可以看作人的生存能力之一,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现代文阅读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把阅读作为一项生存技能来对待,而不仅仅看作是学习上的技能。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兴趣作为指导老师,一切都只是按照指令行事,会极大减少阅读的乐趣。如果让学生把阅读当作作业,学生容易产生厌恶感和抵触情绪,使今后的现代文阅读教学很难顺利进行。

鼓励学生的阅读从课内走向课外,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这是让学生们接触更多知识的途径之一,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培根曾说过:“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学生可以使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学到的技巧,让所学现代文阅读技巧得到练习和升华。在应用所学技巧的同时,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通过不断的阅读,接受文学的熏陶,汲取文学中的精华,美化充实自己的思想,提高个人素质。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通过阅读养成语文素养,需要长期的积累过程。

篇6

关键词: 高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 阅读方法 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语言转化表述能力,以及很高的鉴赏评价水平。因此,要提高现代文阅读水平,需要一定量的积累和训练,更需要方法的获得与有效的运用。

一、掌握多种阅读方法,提高有效阅读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主要围绕阅读开展教学,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掌握阅读方法,获得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1.应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学习质量。阅读分析与鉴赏能力不是天生的,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在日常阅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多种不同的阅读方法,让他们学会质疑和探索释疑,知道阅读重点和难点所在。如苏教版必修教材明确了必读课文和选读课文,那么,在阅读学习时就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粗读、精读、跳读等。如杨绛的《老王》,老王的“不幸”可以粗读,只要大致把握“老王”不幸的几个方面,知道他的不幸的根源就可以;分析“杨绛一家”的“善”的时候,可以跳读,找到文章写杨绛及其家人的事件、语言和心理活动。在一些关键的地方要精读、细读、反复揣摩地读,如:“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呢?“我”为什么说“有钱”的时候“笑”?这里体现着“老王”的善良,这一底层人物自己生活艰难,还不忘关心别人,读者阅读时感受到他金子般的心;杨绛的“笑”应该是一种感激,也是对对方的宽慰,于是我们懂得了人与人相交赤诚的可贵。

2.运用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现代文阅读题应是日常阅读能力的检测与运用,要整体把握,局部重点内容突破,从语言、内容、思想、布局等方面思考。如2012年江苏高考现代文阅读《邮差先生》,学生阅读的时候普遍感到容易理解,可是对题目却不知道如何下手。如果他们掌握阅读的几种方法,就能有效阅读,较好答题。如第11题:“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我们可以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粗读、跳读,找到文章写环境方面的内容,如“仍有许多剩余时间”、“空旷的很少行人的街上”、“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等句子作概括就能较好做答,而在“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写出了邮差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就是反复阅读与揣摩两处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从而梳理出人物的性格。

二、明确题目考查侧重,有效运用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的方式是先开展整体把握的阅读,之后带着问题力求找到相应答题区域细读,验证所读,找出做题依据并合理表述作答。但是高考现代文阅读还要对试题进行研究,在日常做题中掌握不同能力要求的答题侧重与方法。那么,阅读和做答就会有质量。

1.把握不同问题命题特点,提高答题准确性。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素养的具有选拔性的高考试题不是没有路径可循,没有方法可找的。就现代文阅读而言,选材上多是在小说与散文中选,如小说的命题多是围绕小说的三要素,即人物、情节和环境,外加小说的主题设置题目。不管怎么问,其实考什么是可以找出来的,一般来说命题是依据考纲围绕考试说明的,考题主要是对重点词语、句子理解,句段作用分析,语言运用的作用和好处;鉴赏评价作品中人物事物的形象,评价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探究蕴含的思想性与时代性等方面。如2014年江苏卷的《安娜之死》的阅读题的第12题是对内容的简析,是理解概括题,也是对小说人物的心理变化的考查。2013年江苏卷第14题对文本最后依据一句话“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进行探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含义,从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写作意图方面分析探究。

2.熟悉不同题型答题策略,提高作答得分率。现代文阅读题的设置对能力考查是有指向的,如在日常练习中找出他们的特点,结合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作答的是可以答准答好的。这需要学生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技巧并灵活运用,不断提高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和鉴赏评价及探究的水平。如2014年江苏高考卷第13题是对考查描写的特点和作用题,其实这道题是两个问,我们要从主人公角度思考是什么样的描写及用这样描写的好处,而另一问是作用题,学生一般会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思考作答,而描写则是为人物的性格、品质与形象服务的,因此,我们还是可以答出表现主人公安娜恍惚、敏感、神经质等心理状态的。当然,学生在揣摩人物心理上练习的可能少些,难以答得精准。又如2013年的江苏高考卷的第11题的句子作用分析题答题策略就清晰得多了,只要学生从内容与结构两个方面做答,并有效提炼内容,整体感知结构的作用,就可以提高得分率。

总之,考试的现代文阅读是日常阅读能力的再现和运用,学生只要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在具体做题中运用阅读技巧,并与阅读的能力层次、考点相结合,针对不同题型运用答题策略,就会使做答方向准确,提高得分率。当然,要合理组织语言、有条理地科学表述,学生就要不断在训练中反思和总结。

参考文献:

[1]熊际涛.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初探[J].语数外学习,2012(05).

篇7

一、重视文本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应用”。由此可见,新课标要求的语文教学是源自文本、立足文本、重视文本的,毋庸置疑,文本是作者之“本”,亦是出题之“本”,理所当然是读者之“本”、解题之“本”,脱离文本解题,无异于缘木求鱼。“重视文本”在这里有两层含义:

1.尊重文本,立足文本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对问题的探讨,要自然渗透融合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这一要求强调阅读应立足于文本。文本是作者与读者、出题者与答题者之间的纽带,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是命题的必然选择之一。没有与文本充分接触,就无法整体感知内容、与作者心灵契合。做现代文阅读考查题时,应该弄清楚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思考作者为什么而写(主旨),是怎样写的(写法)。注意一些关键句,尤其注意文章首尾句、衔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独立成段句等,他们往往就是全文主旨所在。经过这样的感知、理解,才能对文章的内容、主旨、结构等有比较全面、深刻与准确的认识,这样答题时就会“胸中有丘壑”,不会觉得模棱两可手足无措了。

2.关注文本,回归文本

答题过程中和复查答案时要再次结合文本。现代文阅读理解的题型都依据原文出题,尤其是选择题、解释词句的含义、分析词句作用等题型,即使是一些能力性、主观性极强的题型,也不可能脱离文本。因此,在原文中一定能找到答案或者答案的“影子”。在思考和答题时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依照作者的思路理解作品,在原文中找出对应处,找到相关文段,增删修改常常就能得到答案。

二、重视审题

做现代文阅读,把握文本是准确答题的基础,审清题目要求则是答好题目的关键。说明文和议论文的知识性和说理性强,可以先看题目要求再读文章,阅读时的目的性、针对性强了,就可以有的放矢抓住重点,答题的正确率就会更高。

1.审清题干要求

这是审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果题目要求都没有弄明白就去做,毫无疑问是盲人摸象。题干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作者的话,一般是要学生理解和分析的对象;一是命题者的话,一般是引导学生明确答题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因此千万不能忽略“联系上下文”“联系实际”等提示语,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按部就班。对题目要求,绝对不能走马观花,一定要根据要求,锁定答题区间和答题方向。

2.明确规范步骤

题干往往还透露或隐含了答题的思路、步骤、角度等信息。要能透过题干看出命题者的出题意图,要看看考查的是哪个知识点、能力点。有些学生常常把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概念混为一谈,因此审题时就要辨明方向、确定“立场”,还要思考这类题型在以往接触中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或者失败的教训,要考虑答这类题有哪些规范、方法和步骤。分值的设置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暗示着题目的难度、步骤的多少及得分点的个数。

三、重视技巧

这里所说的技巧包含答题的方法步骤和灵活应变的技巧。指导学生探求阅读文章的一般规律,培养他们的临场阅读习惯,训练答题技巧和方法,这对正确理解、综合分析文章是大有裨益的。

1.讲究方法技巧

现代文阅读是有章可循的,各种题型都有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因此,要掌握常见题型的答题模式和方法。比如分析词句的作用,一般要从结构和思想内容两方面考虑,结构上要根据其在文章中的位置(开头、中间、结尾)思考,一般结尾的作用不外乎总领全文,点明主题、深化中心、画龙点睛、前后照应等,熟练掌握了就等于做选择题一样比较容易;内容上分三步走:首先要分析这个词句在表达上的特点,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表达作用,最后分析表达效果。

篇8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审题

现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也是难点。教师讲的费劲不费劲、透彻不透彻、到位不到位,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现代文考查的内容也倾向于反映社会热点、焦点,也贴近学生的生活,表现人们精神生活的状态,涉及到亲情、友情、爱情等以及面对人生的不同态度、感悟等等。现代文考查的重点不仅仅是书中的基础知识,更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测试。在此,我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浅谈一下几点看法:

一、通读全文,把握主旨

文章的每一个段,每一句话都是为了表达文章的中心服务,都归根于文章的主旨。首先要理清思路。在平常的阅读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文章,给文章每段标上段序,归纳段意或找出中心句。其次要把握关键句。在文章中,表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议论性的句子,抒发作者情感的抒情性的句子,承上启下连接上下文的句子,在文章开头或结尾独立成段的句子等等都要反复阅读,做到心中有数,意思明确。文章的主旨往往隐含在其中。所以,在阅读之前,不要急着就去做题,而是做到速读与精读的结合。第一遍读文章要做到速度快,重点是把握文章体裁,对文章的大概内容了解,归纳主旨。然后是精读。精读前我认为最好是带着问题阅读文章。这样,目的明确,知道问的是什么,要回答什么,能及时的抓住文章里与问题密切相关的信息,从而节省时间,以便更快更准确发掘答案。第三,要圈点勾画。对各段的中心句,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要进行圈点勾画,尤其要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的关键点。通过寻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然后带着问题找到需要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他们往往是答案所在。接着再来重点理解和分析,直接提取有效的信息。如果问题要求用文中原话回答的,就直接用原话回答,如果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原话作答的,我们就可以选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就是挖掘出文中隐含的信息和深层含义然后作答。注意,就是答案不在本句或本段,可采取“就近”原则,即先在上下句或上下段找寻,如找不到,再扩展到稍远一段寻找答案。

二、准确审题,找到诀窍

准确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目,把握题目要求,即包括和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要答题,审题是第一步,是关键。题目提示了答题的范围,规定了答题的角度,提供了答题的思路。题目中往往提示了答案在文中的位置,甚至是限定了某个句子或段落。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回答区域,细心、认真揣摩上下文,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就在文章中能找到。而现代文阅读中多数的题目是主观题,故要站在“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要回答的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另外,要弄清楚试题中常用的术语。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写作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论证方式、描写方法等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往往是因为没有搞清楚常用术语而答错题。如问表达方式,却用修辞方法或者是说明方法中的一些内容回答,因此而失分,且大多失分非常可惜,甚至是无谓的失分了。掌握了这些知识,再加上正确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学生才能学得轻松,有兴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篇9

【关键词】 高考 现代文阅读 选材 中心 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a)-0142-01

在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经常会考查到选材与中心的关系。这类题型简称之为:文章写A(中心)而又为何写B(选材)。下面结合实例对这类题型的解题技巧作一探究解说。

1 提问形式

从高考试题来看,这种题型的提问形式主要不外乎以下几种:

(1)本文写A,作者为什么又用较多笔墨(或篇幅)写B?例如2009年高考江西卷现代文阅读《木车的激情》第17题:本文写“木车的激情”,作者为什么开头用较多笔墨写现代人及其交通工具?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2)作者写A为什么要联系B来写?例如2006年高考江西卷现代文阅读《秋光里的黄金树》第16题:作者写秋天的落叶为什么要联系孩子和老人来写?

(3)文章主要写A,却又从B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或文章主要写A,为什么要从B写起)例如2008年高考四川卷现代文阅读《我爱水》第17题: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4)作者为什么要写(或详写,或着意写)B?例如2009年高考湖北卷现代文阅读《书房的窗子》第19题:在第⑥、⑦段中,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想象中的古墙和疏竹?

2 解题技巧

2.1 解题思路

这类题型考查的是选材与中心之间的关系,即选材对中心的表现有什么作用。这里所说的“中心”,既可以指全文的中心,也可以指某一段落层次的中心。答题时需要把握两个方面的要点:一是选材在结构上与中心有什么关系,二是选材在内容上对中心的表现有什么作用。也就是说需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考虑选材与中心的关系。

具体答题操作流程是:

(1)确定选材在整篇文章中所处的位置,即处于文首、文中、文末哪个位置。弄清楚这一点,有利于把握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2)理清选材本身所表达的内容是什么,全文或某一段落层次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即选材是针对全篇的还是针对某一段落层次的。此外,还要注意选材内容与全文内容是相关、相近,还是相对的。弄清楚这些方面,便于把握选材在内容上所起到的作用。

(3)分析概括选材所写内容对全文或某一段落层次的中心所起的作用,从选材内容、主旨情感、结构氛围、读者感受等多方面入手。注意恰当运用答题术语,做到点面结合,全面准确。

2.2 术语储备

(1)选材处于文首时可能具有的作用: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衬托;勾勒环境;渲染气氛;营造意境;奠定基调;欲扬先抑;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等。

(2)选材处于文中时可能具有的作用:承上启下;由……转而(过渡到)写……;总领后文;引出下文;为下铺垫;为下文埋下伏笔;与上文或下文形成对比;照应上文或下文;衬托、烘托、渲染;扩展思路;丰富内涵等。

(3)选材处于文末时可能具有的作用:呼应(照应)标题、开头、上文;总结上文;点明(突出)主旨;深化主题;升华(强化)情感;首尾圆润,浑然一体;卒章显志;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等。

(4)其他答题术语:详写可以把主旨表现得更具体、更形象、更充分、更全面;与前文或后文形成照应、铺垫、伏笔、衬托、对比;表现、证明、突出、强调主旨;烘托、渲染;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层层深入,逐层递进等等。

2.3 答题示例

【2007年高考广东卷现代文阅读《泥泞》第16题】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篇10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三维目标 提高阅读能力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便成为广大语文教师面对的一个难题,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以为语文教学不论怎样改,都必须紧扣“以人为本”这个核心,采取多种措施,全面而有重点地落实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以情感激发为先导,以知识能力为核心,以方法过程为凭借,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线,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分析习惯,培养规范、简洁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一、情感先行,强化阅读动机。

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着一个尴尬: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恹恹欲睡,缺乏学习激情,语文教学始终在费时、低效的怪圈中徘徊。造成这种状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不能深刻了解语文学习的意义,不能体验到语文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变化和愉快,因而难以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欲望。要想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高尚的理想动机。《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具有很强的工具性,是我们沟通、交流的必要工具,学好语文,不仅能继承祖国文化优秀的成果,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深他们对现代文名篇的情感认识,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阅读的积极性,为自主性阅读学习奠定基础。

比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课前提出了两个问题:(1)你学习过哪些赞颂祖国美好景色的诗文?(2)你爱春天吗?你心中的春天美在哪里?学生温故知新,体验到祖国文化、文学的美。同时,由于缺乏文学词汇和表达技巧,因而难以尽善尽美地展现春天的美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时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欲望,想立刻了解《春》的内容和艺术技巧,以借鉴其方法为自己服务,因而阅读的积极性较高,为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定了情感基础。

2.强烈的升学动机。初中学生特别是初三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因而难免不以实用的观点来看待现代文的学习方法:现代文阅读重要吗?平时学习能提高考场阅读题的分数吗?所以为强化学生的阅读动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平时教学中也应该发挥中考语文考纲、试题的引导作用,通过训练让学生确实掌握一些平时用得着、考场用得好的现代文阅读技巧,比如记叙文阅读方法、散文阅读方法等。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高,能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非常有利于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形成。

3.文本动机。文学即人学。教材所选文章多是现代报纸杂志发表的文章,大都充满有关人生、社会、自然的丰富信息,可以给我们各种人生启迪。在进行阅读训练时,一定要注意文本的人文性、社会性、综合性,不要把如此充满社会内涵和人生智慧的文本变成面目可憎的训练材料,不能仅仅完成几道阅读训练题即万事大吉,而应该重视发掘文本的思想、情感、文化、历史等因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带着感情去阅读,在获得阅读技巧的同时也获得情感的愉悦。在新课改背景下,这种做法应该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长效措施之一。

二、知识奠基,教给阅读方法。

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缺乏必要的阅读知识,必然会延缓阅读能力的形成。因此,现代文教学尽管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基本途径不应是一味的阅读训练,而应该分类梳理,把阅读中必备的阅读知识、方法、技巧,或利用传授法,或利用发现法,及时教给学生,让学生到实践中去积极运用,慢慢来体会,适时总结,最终为我所用,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例如:教学《皇帝的新装》等记叙文章时,我就有意识地渗透记叙性文章的有关知识,如记叙文六要素等;教《济南的冬天》等散文时,我就让学生掌握一些阅读写作的常识,如形散神聚,景物描写的常见作用,抒情的方法,等等;教《看云识天气》等说明文时,我就有意补充说明顺序、方法等知识,并引导他们到文中分析、印证、体会其作用,教给学生知能转换、理论联系实际的技巧。事实证明,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很大。

三、过程引导,优化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阅读习惯。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应该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而这应该贯穿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要做好三个过程引导。

1.自主探索过程的引导。自学能力始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也是影响学生终生学习的本领。因此,在现代文教学中我总是引导学生去独立阅读、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比如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我不做任何点拨,而是让学生去阅读、思考,去发表自己对文章的看法: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最精彩的描写、最深刻的道理。其好处是:没有老师或其他渠道定格影响学生思维,非常有利于学生阅读思维空间的再创造,便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阅读能力。

2.自主借鉴性过程的引导。在信息社会,阅读过程不仅具有自主性、独立性,而且具有博采性、借鉴性,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络、报纸杂志和其他辅导性读物,引导学生广泛吸收他人思维成果,补充、纠正、完善自己的思想,从而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

3.合作交流过程的引导。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人阅读的积极性和宝贵课堂资源的效能。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阅读教学的合作交流过程的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各自展现阅读成果,让学习资源效益最大化,既可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让更多学生受益,又可尝到积极主动学习带来的快乐,强化阅读的内在动机,促进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四、思维整理,规范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的一个难点。因此,紧扣课改要求和学生阅读能力的长期培养等目标,大力进行思维整理训练,规范语言表达是十分必要的。

比如,教学《故乡》一课,先引导学生阅读、鉴赏开头一段:“时间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缝隙向外一望,仓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开头的这样一段景色描写到底有什么作用?我引导学生整理思维,规范表达的方法是:(1)回顾开头景物描写的常见作用――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烘托人物心情、性格、形象,象征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和时代特征,推动情节发展等。(2)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讨论本段特点及常见作用的体现。(3)套用表达模式,从表现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用。结果,学生很快就顺利地表达出了思维成果:表现上,点明回乡时间,渲染了阴冷、萧瑟的气氛,烘托了“我”悲凉的心情,暗示了当时社会的衰败、萧条;结构上,为闰土的出现埋下了伏笔。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普遍感到阅读有路,表达有法,现代文阅读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五、反思得失,理性提高阅读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