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安全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4: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转基因食品安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转基因食品安全

篇1

关键词 食品安全 转基因食品 监管

中图分类号:TS201 文献标识码:A

一、转基因食品概述

所谓“民以食为天”,那么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食品的发展必然不会停滞不前。就目前而言,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是1983年诞生的转基因烟草,后来到美国孟山都公司研制的延熟保鲜转基因西红柿1994年在美国批准上市,再到我国水稻研究所研制的转基因杂交水稻1999年通过了专家鉴定之后,转基因食品的研发迅猛发展。

二、转基因食品安全辩论

一项新技术的研发必然有它优势所在,转基因食品也不例外。从生产角度来讲,转基因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增加,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我们所能看见的就是通过转基因技术使作物的抗虫性,抗病毒性的显著提升,农民不再担心糟糕的天气会冻死作物,不再难过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是能花同样的钱买到更大更更甜美的食品,而且也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限制。这一切确实都是转基因技术所带来的福音,我们无法否认。

只是,自然规律总有它的不可违抗性。人类一旦破坏了内在平衡,福音便不再是福音。

方舟子在他的博客里曾提出转基因食品支持的几点理由:“…,第二个理由是转基因食品比较安全。和同类作物相比,抗虫害转基因作物能大量地减少农药的使用,也就比较不用担心农药残留的问题。而且,转基因食品受到了更严格的监管,风险其实要比传统作物更低。转基因食品在上市前都按要求做过实验检测其安全性。一般是先做生化实验检测,看看转基因作物与同类作物相比,在成分方面出现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是否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然后做动物试验,看看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对动物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而用传统育种方法培育出的新品种很少被要求做这类安全检测,就稀里糊涂地上市了——它们并非就不存在安全问题,例如有的用杂交方法培育的土豆新品种,就含有高含量的毒素,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第三个理由是转基因食品更为环保。虽然“可能会破坏生态”常常被作为反对种植转基因作物的一大理由,但是这种可能性并没有变为现实。相反地,种植转基因作物已经实实在在地发挥了保护环境的作用,原因很简单:少撒了大量的农药。这既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又减少了用于生产、运输、喷洒农药所耗费的原料、能源和排出的废料,还保护了益虫和其他生物,减少了人畜接触杀虫剂而中毒的危险…”

然而,也有人提出质疑。一方面基因技术采用耐抗菌素基因来标识转基因化的农作物,在基因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影响抗生素对人体的药效,作物中的突变基因可能会导致新的疾病; 另一方面,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有可能增加和积聚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甚至会使原来的毒素水平提高,或产生新的毒素;而对于生态系统而言,转基因食品是对特定物种进行干预,人为使之在生存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这必将使自然生存法则时效性破坏,引起生态平衡的变化,且基因化的生物、细菌、病毒等进入环境,保存或恢复是不可能的,其较化学或核污染严重,危害更是不可逆转。

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监管

目前,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监管研究中,主要有三类主流的观点:

1、可靠科学原则。这类观点的理论基础是科学是管制体制的基础,只有存在可靠的科学证据证明风险确实存在并能导致损害的时候,政府才能进行管制。即由于我们不能提出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转基因食品是不安全的,所以政府无法采取任何管制行为。这类观点的典型代表主要有美国。

2、预防原则。这类观点的理论基础是科学是存在局限性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评估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政府不能等到最坏的结果发生后才进行管制,政府必须要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这类的观点的支持者主要有欧盟。

折中原则。这类观点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保持在可靠科学的原则和预防原则中间。一方面无法消除对转基因食品安全威胁因素的质疑,一方面转基因技术在生产上的优势确实得到证实。因此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政策便试图在两种原则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这类观点的支持者主要有日本。

3、就我国而言,目前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态度偏向折中原则。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监管体系尚在发展完善之中。国内现在对转基因食品有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各项法律法规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之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从整个安全监管法律制度来看,不管是监管主体,监管手段还是职责分工方面,存在的问题相对比较严重。就监管主体而言,在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主体中,农业部,卫生部,环保部三个部门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三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不高,职责分配不够明确,不同的部门对不同的监管环节没有进行相应的责任监督,导致各个部门之间对食品安全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有效的管理机制。未来,对于一套完善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形成,我们仍需要很多努力。

总之,在转基因技术迅猛发展,转基因食品越来愈多地充斥人们的生活中时,我们在享受转基因技术为产量带来的福音同时,更要警惕其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有力的监管机制是食品安全的有效保障。我国目前在转基因食品安全制度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法律制度和监管体制上预防和处置食品安全事故问题。这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重要举措。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法律规制;现状

1转基因食品特性

1.1转基因食品优越性

转基因食品直接将多项优越基因结合在一起,促进食品具备需求特性。相较于传统农作物,转基因食品具有多方面优越性[2]。首先,转基因食品可改变农作物的生长特性,促进农作物本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并提高农作物在恶劣环境下的生长能力,并可提高其生长速度。该特性可有效降低农作物的生产成本,并能降低农药的使用量,降低食品对人体的危害。其次,转基因食品可改变其原有味道,满足人们的味觉需求。当前一些人们经常食用的高营养、高质量食品,多数存在口味不佳等情况,导致多数人存在偏食情况,影响身体健康。转基因食品可在保持食品营养的同时提高其口味,不仅能降低食品生产成本,还能降低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伤害。总体来看,转基因食品可将人们需求的食品特性综合在一起,满足人们对食品的多方面需求,并可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降到最低[3]。

1.2转基因食品的风险性

转基因食品已经成为市场食品的一部分,且当前并未有明确案例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安全性存在威胁,但从实验以及理论分析角度来看,转基因食品仍旧存在一些潜在威胁[4]。首先,转基因食品存在食用风险。转基因食品自身基因的改变导致其营养成分发生变化,虽然转基因食品是人们为得到食品某种特性而研究出来的新型综合食品,但在转基因过程中存在较多不可控制因素,无法人为控制食品营养物质组成,且通过对转基因大豆的性质试验研究表明,转基因大豆对除草剂等农药具有良好抗性,但其自身营养成分含量直线下降。当前在食品转基因过程中会转入一些非食用性物质,这些物质会在人体内进行堆积,并在达到一定含量后对人体造成危害。其次,一些抗虫农作物中的蛋白酶也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即这些农作物既会对害虫造成危害,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5]。其次,转基因食品存在生态环境风险。当前一些转基因生物被导入抗虫基因,在其培育生长过程中容易对其他生物产生影响,可能发生基因漂移或基因逃逸等情况,从而导致周边农作物发生基因突变。转基因食品因为其优良品种特性会直接威胁生物链,一些较为常见的益虫会受到影响,并可能出现灭绝情况,从而直接对整个生物链造成影响;转基因食品会导致其他生物产生一些抗性,直接改变其基因走向,不利于生态环境稳定发展。

2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

转基因食品会造成传统食品自然属性的改变,满足人们良性需求的同时也会造成一些安全隐患,结合一些科学研究成果,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一些安全性问题。

2.1潜在毒性问题

转基因食品是一种将多种基因组合起来的DNA技术,在实际操作中,转基因食品中的外源基因以及食品本身DNA的结构成分都是由4种碱基组成,即2种DNA在本质上并无差异,在食品进入人体被食用后均会在人体消化道被分解。从另一方面来说,转基因食品的目的基因被编导时也可能导致传统食品的天然毒素含量出现骤增,并可能诱导新的毒素声场。从现状来看,转基因食品中毒事件并未发生,但在实验室中进行的转基因试验发生小白鼠中毒情况,因此转基因食品存在潜在毒性问题[6]。

2.2潜在过敏反应问题

潜在过敏问题一直是转基因食品研究重点,一些科学家通过转基因农作物喂养柏树研究其细胞变异情况,典型案例是Finamore通过转基因玉米研究发现转基因大豆会对柏树的细胞基因造成影响,且通过类比研究可知该类型转基因大豆存在对人体造成过敏反应的可能性。转基因食品还存在引起人体过敏反应原扩充的情况,即改变人们身体原有过敏源范围,导致人们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由此导致食用者在食用含有过敏源食品的情况下出现过敏反应,并会出现高出传统过敏反应强度的情况,导致人体过敏反应加剧,甚至影响生命安全[7]。

2.3抗生素抗性风险问题

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作用主要是在基因转移过程中保证其可被有效监测,而从现有报道来看,标记基因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也缺少明确报道,且无相应案例出现。多项研究表明,标记基因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可能性极小。从另一方面来说,标记基因无法对人体造成危害这一说法并未确立,因此存在危害可能性,尤其是对人体健康安全管控中存在可能性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一些专家学者以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对大鼠喂养转基因豆粕,在喂养一段时间后对大鼠的期间、血液等进行检测分析,并对大鼠身体健康多项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并无差别。当前一些学者在研究中选择甘露糖作为选择剂进行食品转基因标记,并且取得了一定进展,从现状来看,抗生素标记基因的危险性仍未被排除,且试验研究也逐渐验证危险性的潜在威胁[8]。

2.4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4.1超级杂草问题

抗除草剂转基因是一种提升农作物抵抗除草剂特性的基因,多以授粉方式进行,而转基因作物并未与传统作物分开种植,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会存在杂交情况,尤其是种植园的杂草会受到转基因作物影响,新生的杂草可能会遗传抗除草剂基因,并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由此直接变为超级杂草。该种情况已经发生真实案例,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澳大利亚发现一款名为耐草甘膦黑麦草的超级杂草,该杂草存在明显除草剂抗性,研究发现其周边存在抗除草剂转基因农作物。在此之后,在马来西亚、智利等地也发现一些不同类别的超级杂草,产生这些超级杂草的原因基本都是受到抗除草剂转基因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人们采用隔离方式降低转基因农作物的授粉范围,设立一定间隔的区域,避免花期杂草与农作物接触,并在隔离带种植非转基因从防止花粉出现逃逸情况。当前该种方法已经被应用到实践中,一些专家组通过数年研究,提出外源基因清除技术,即将外源基因从宿主花粉、种子、果实中直接去除,阻断转基因植物外源基因出现逃逸情况[9]。

2.4.2诱导生物抗性问题

在转基因食品制作过程中,外源基因来源广泛,从现状来看,当前外源基因来源多是一些细菌、病毒、昆虫等,这些细菌、病毒、昆虫存在较为明显的抗虫或抗病特性。转基因农作物在大量种植后会受到环境等因素影响,外源基因靶对象以及抗虫抗病基因接触时间和范围直接提升,生物体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直接导致现场的昆虫发生变异,使正常农药发生失效。例如转Bt基因抗虫棉被大量种植,导致昆虫对Bt农药产生抗性,直接导致农药失去作用,且一些外源基因来源若是病毒或细菌,将直接导致其抗性基因转移给与人类关系较为密切的微生物,可能造成无法预估的后果。

2.4.3影响生物多样性问题

转基因农作物中被认为嵌入外源基因,在种植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扩散到亲缘野生植物中,从而直接导致基因污染,生物平衡多样性被污染。该问题存在真实案例,较为著名的是LoseyJE等在报告中发表的真实案例,在马利筋叶片加入含有苏云金芽孢杆菌基因玉米花粉并用于喂养大斑蝶幼虫,此外还设置对照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研究表明,加入含有苏云金芽孢杆菌转基因玉米花粉的马利筋叶片在喂养大斑蝶幼虫后,次日幼虫死亡率高达10%,3d后死亡率接近50%。对照组并未出现任何幼虫死亡情况。通过该试验研究可知,嵌入基因可能会对靶向生物造成灭绝性危害,而人类作为转基因农作物的直接食用者,不可避免需要承受一定危害,而与转基因农作物直接或间接接触的生物不可避免会承受灭绝危害,从而导致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10]。

3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法律规制问题

3.1立法体系不完善

我国转基因食品的立法过程虽然不断更新修补,但受限于转基因技术发展,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的制定总是在出现问题之后才会立法弥补,存在一定滞后性。我国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较为笼统,在紧急预案流程方面较为模糊,责任认定不够清晰,惩罚力度不足。其次,关乎于不同部门的联合执法规定也存在一定问题,当前已存在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法条例本身存在一些问题。转基因食品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本身存在较强的争议性,因此该问题的立法规制也处于不断更新中。我国从1993年开始便制定了《基因安全工程管理办法》,到2009年出台的《食品安全法》均对转基因食品有一定规定,但立法重点均在法规、规章方面,相关叙述不够详细。我国关于转基因食品的规定将转基因食品规定为基于基因农作物为原料加工的转基因食品,关于其他方面规定则较为狭隘,因此,随着转基因技术不断发展,法律规制问题日益凸显,其次,由于追究责任相关制度不全,给予一些不法商贩钻空机会[11]。

3.2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

转基因食品属于科技发展产物,相较于传统食品存在较多不同,因此传统食品安全法无法直接应用在转基因食品安全管控中。经过我国立法部门不断努力,转基因食品立法制度不断完善,而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也是监理在传统食品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因此存在一定问题。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理念存在一些落后问题,监管主体权力过分集中导致监管过程不利,在实际监管中容易出现腐败情况,且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被赋予相应责任,但部门配合之间存在一定问题,缺乏有效沟通,由此导致监管效率低下,且监管资源存在浪费严重情况。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数量较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虽然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作为中心,但其他部门仍旧有部分监管权限,且存在职责不清等情况,由此直接导致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不力的情况。多个部门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同时拥有监管全责,由此直接导致多主头较差,配合效率较差,尤其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越位、空缺等不良情况,因而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过程较松散[12]。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属于全过程监管,即从转基因食品研发阶段到过期处理所有环节,基于转基因食品特殊性,其各个过程均存在一定特殊性和试验性,因此需要进行全面管理。而当前我国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并未从所有角度进行管控,相关法律法规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管控多集中在产品研发和生产销售阶段,在售后部分却处于空白,因此一些消费者无处投诉,并且对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社会状况缺少有效数据收集渠道,由此直接导致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无法发挥较大作用。

3.3安全保障制度操作性不强

安全监测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管控是一个重压保障,尤其是当前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标准不统一,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较多,不同部门颁布的安全监测标准存在一定出入,尤其是在转基因食品成分监测方面存在标准混乱的情况,由此直接导致我国不同区域转基因食品流转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不同区域消费者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受到不同管控标准影响,其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且受到标准不统一的影响,问题追踪存在一定困难。安全评估机制是转基因食品安全制度的先行制度,也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基础。我国目前在食品安全评估方面立法不够严谨,在我国《食品安全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中均对食品安全评估制度有一定规定,但均属于笼统概括方式,缺少细节规定,无法在实际监管中形成体系作用。此外,相关评估制度对环境以及生态的评估中缺少消费者身体健康评估,因此需要进行一步完善。

4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完善策略

4.1完善立法体系

针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过程,许多国家都专门制定相关法规,而我国在转基因食品的法律法规研究中仍旧停留在纸张制度阶段,因此需要提高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立法体系。在立法过程中可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转基因食品研发到销售各个阶段进行管控,实现全面监管,并将一些已经过时的法令进行废除,整合零散规定,消除不同部门隔阂,建立有秩序、高效、快速的监管体系。结合我国现有国情以及法律机制,在实际立法过程中首先需要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让消费者知道转基因食品来源详细信息,了解转基因食品的主要成分构成,并提供有效渠道让消费者了解到转基因食品的相关信息。需要规定宽严并施的监管模式,改变我国转基因食品监管混乱的现状,从国情角度出发,贴合我国转基因食品的管理现状,宽严并济。此外,还需要规定食品安全权及相关内容,最大限度保护我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可在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后得到有效维护。需要对转基因食品范围进行扩充,将当期许多并未列入转基因食品范围但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列入管控范围。需要明确转基因食品从生产到销售整个环节的权利与义务,并明确所有主体的法律责任。

4.2健全监督管理制度

在转基因食品管控过程中由于政府公权力过于集中导致实际管控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监管过程出现漏洞,因此需要改变现有管控过程,对权利进行分散和制衡。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可邀请社会群众参与,并且可让众多新闻媒体参与到监督中,构建较为完善的监管群体,例如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1条规定:消费者协会以及其他组织可依法对转基因食品进行监管,但消费者协会监管过于表面,无法有效发挥更为深入的监管效果,因此需要在社会多方面涉入情况下进行监管。我国需要明确主要监管机构的主要责任,基于转基因食品生产过程的复杂环境以及生物技术安全性等方面考虑,需要对转基因食品进行统一管理,并结合不同监管机构进行协调管理,解决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混乱现状,并提高管理效率,节约资源。

4.3完备安全保障制度

随着转基因技术不断成熟,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越来越多,与之对应需要高效的转基因食品检测手段,然而我国针对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标准和检测技术的规定仍旧不够完善,并且多部门管理模式导致监管主体容易出现矛盾。基于以上分析,首先需要建立统一检测标准,例如2011年,农业部通过的《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耐除草剂棉花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对转基因棉花制定了统一标准,但仍旧缺乏针对其他农作物的相关标准,基于此我国与国际接轨,针对转基因食品建立统一的检测标准,保障检测结果的权威性。其次,需要整合监管机构的资源,形成以国家检测机构平台为主、社会多个机构并行的综合监管机构,进一步加强不同检测机构的合作力度,带动我国所有转基因食品检测机构的能力及水平。不同于传统食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估应更为严格,应借鉴国际上已有的先进技术来规范转基因食品的风险管理制度,并降低转基因食品的使用风险,确保转基因食品监管的有效实施。

5结论

分析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并总结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现状,可知我国在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监管制度和安保体系。转基因食品的推广与宣传也不同于传统食品,因此需要在现有监管体系基础上进行完善。消费者作为风险直接承担者,有商品知情权。此外,需要构建基于国家监管主体、社会多个监管机构并行、群众共同参与的监管体系。成立以转基因科技领域为主体的专家委员会,有效发挥监管作用。相关部门需要明确不同部门的监管职责,提高监管效率,充分利用监管资源来促进转基因食品在我国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雪平,宋晓丹.应用有害结局路径思维把关乳制品雌激素安全[J].中国乳品工业,2017(12):34-36.

篇3

关于公众对转基因信息的认知渠道,国内学者进行了较多定量研究。由于研究时间、地域等因素不同,不同研究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但大多认为大众传播渠道是主要的公众转基因食品信息获取来源。陈桂荣通过对昆明市消费者的问卷调查发现,公众主要通过报刊杂志(59.5%)、电视(51.7%)获取转基因信息,人际传播渠道的获知方式较少(10.5%)。胡浩等在传播渠道的分类选项中增加了“网络”渠道,并发现在南京市受访者群体中,除通过报纸(63.8%)、电视(51.6%)来获知转基因信息外,网络渠道也逐渐成为信息来源(18.1%)。此外刘志强等对济南市消费者的调查,黄俊明等对广州市消费者的调查也大致支持上述结论,在具体数据上略有差异。高四海等对延安市消费者的研究发现,与此前研究相比,报纸转基因信息传播功能有所下降(27.9%),取而代之的是网络在认知渠道上的强势作用(28.6%),电视媒体依然扮演较重要的角色(57.5%)。与报纸、电视、网络、人际等常规传播渠道分类不同,胡焱等对北京和上海两地的转基因食品态度研究采用了较特殊的渠道划分,并考察受访者希望获取转基因信息的渠道(而非实际的获取渠道),研究发现:大多数调查者希望通过食品说明书(48.2%)和食品供应商(26.8%)了解转基因食品信息;部分被调查者更希望通过政府报告渠道获知(25.6%的)。根据以上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消费者接受转基因食品信息的传播渠道有传统媒体、网络、人际渠道等;其中传统媒体是大众获取转基因食品信息的主要渠道;通过网络传播渠道获取信息的比例随时间推移而增加。

二.传播内容

诸多研究表明,公众的认知和态度对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众认知信息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媒体。因此,媒体报道将会对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认知和态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对转基因传播内容的研究主要将视角置于对大众媒体的内容分析上,国外学者进行了诸多考察。Leonie等通过对美英两国主流报纸1990-2001年间转基因相关报道的定量分析发现:媒体常常追求轰动效应和存在偏见,并成功地为公众扮演了议程设置的角色;Matthew等通过对《纽约时报》和《新闻周刊》1970-1999年间转基因报道的分析发现:早期公众对生物技术的观点没有进入媒体的视野,直到90年代后半期,随着“Pusztai”事件、“斑蝶”事件等引起的转基因技术安全大讨论,媒体的相关报道才大量增加,近乎70%的文章以争论为特征,且在报道中除了提及专家外,公众作为重要的行动者也受到媒体重视。国内关于转基因传播内容的考察主要分析了报纸的相关报道。侯丹丹等选取国内15家报纸关于转基因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媒体对转基因技术的报道已成为一种常态,而三月份“两会”的召开会使转基因成为媒体热点,报道中,政府、专家、NGO的声音得到重点关注,公众似乎成为了“局外人”。赵琳等对近年来国内主流媒体中影响力较大的转基因安全报道进行梳理,发现不同媒体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有着较大分歧:姜萍以2010年国内重要报纸关于转基因报道的新闻进行定量内容分析,研究媒体如何建构转基因技术形象,研究证实了此前研究所述:官方主流媒体与地方媒体对转基因技术发展的观点存在一定差别,此外,研究还发现媒体较注重平衡报道,正面立场和负面立场报道基本相当。杨莹对2009年10月-2011年4月的11家报纸关于转基因报道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新闻文本中体现了“去科学化”的现象。媒体对转基因议题社会性、政治性的强调和对科学性的消解使大多数公众尚不知转基因究竟为何物的情况下,对其态度从模棱两可变成怀疑和恐惧。

三.传播技巧

对传播技巧的探讨集中于媒体或其它机构如何进行信息传递,技巧主要包括消息源、措辞、报道框架、模式等方面。Toby等通过对《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相关报道分析发现,来自科学和医学的论点被认为是进步的,而与食品相关的遗传学则不被认为是进步的。Lynne等研究认为,不同的遣词用字会影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信息的接受,例如“生物技术”被受访者评为最积极,其次是“基因工程”,而“基因改造”被评为最负。陈海峰以2007年—2012年《人民日报》报道为样本,发现转基因报道可分为“展示我国科技进步的框架”、“立足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框架”、“警醒粮食经济安全的框架”、“强化转基因法治监管的框架”,四个框架是相互配合的关系,以“科技发展”框架为核心。此外,结合霍夫兰的劝服理论,一面之词与正反结合的言辞究竟哪种更有利于改变公众态度,也是众多转基因传播技巧关注的焦点。丁玉莲的研究结果表明:媒体提供信息的正、负性不但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而且会影响他们的支付意愿;接受正面信息的消费者甚至愿意以高于普通食品的价格购买转基因食品;与正面信息相比,负面信息更容易让消费者改变态度。

四.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主要体现为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认知、态度和购买行为。国外的相关研究大多使用专业调查机构了解个体或组织对转基因等生物技术的认知程度和态度。美国政治学家RobertParlberg着眼于全球的宏观层面来考察各个国家、利益团体和社会成员对转基因作物的研发、推广的反应,以及这其中的利益关系。澳大利亚市场调查局于2002年对全国人口进行抽样采访,调查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发现多数人得知食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时,呈现不太可能购买的态度。George等研究发现,欧洲公众对转基因作物或食品的反对程度由弱变强,担忧主要集中于食品安全和健康风险,而非环境风险。我国关于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开展时间较晚,规模较小,主要以某一区域或某一群体为研究对象,了解消费者对转基因作物或食品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五.结语

篇4

关键词 转基因技术;食品安全性;生态环境;政策管理

中图分类号 TS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2-0219-01

转基因指利用生物技术将生物中某种基因抽出后植入另一种生物内,如科学家将北极鱼体内某个具有防冻作用的基因抽取出来植入番茄内,培育出耐寒性较强的新品种番茄,这种被作为原料而制造出的食品则成为转基因食品。随着转基因技术的蓬勃发展,转基因技术成果不断推广于食品行业等应用领域,传统食品概念由农业食品、工业食品发展到了转基因食品。近年来,转基因食品以其独特的品质和特性成为庞大食品家族中一名新成员,人们在寄予转基因食品厚望、以此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对基因移植、改性工作进行程度等造成的食品安全性提出质疑,这种技术究竟带给人类的是福还是祸,主动权是否还能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是否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带来风险等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问题已成为全世界热门话题之一。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管理成为转基因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世界各国陆续出台了各自针对转基因食品发展的政策,通过政府政策导向手段来控制转基因食品潜在风险,规范转基因食品的健康发展,我国积极执行“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消费知情、自主选择”的开发政策,不断完善转基因食品管理政策,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转基因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1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分析

1.1 食用安全性分析

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是安全问题中最为重要和现实的问题,对于消费者来说,食用安全性直接关系到自身健康。受传统文化及思想意识影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概念认识模糊,对这种新鲜事物接触相对较少,而商家和媒体在转基因食品的宣传报道方面过于热情夸张,人为炒作偏多,缺乏客观性报道;政府部门对转基因科普教育宣传工作不到位,公众无有效渠道了解转基因食品客观情况,在未确定转基因食品为安全食品时,消费者对这种改变了传统食品或作物本质特性的新品种始终坚持保守和观望态度,认为转基因食品存在着短期或长期危害。

1.2 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对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破坏也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由于转基因生物相比自然生物有着很大优势,释放在环境中可能会打破原有生态环境,使生物竞争关系扰乱;尤其一些转基因植物竞争能力极强,可能排挤原有物种基因结构,威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或生成其他新的物种;转基因食品还可能会引起基因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1.3 消费知情权和选择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加关心食品安全、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和档次,尽管还尚未发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确切方面的不利影响,但消费者理应具有自己所消费食品的安全性和潜在危险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在关于消费者选择、涉及标识等公共政策监管方面应尽快进行不同国家之间的统一,以适应今后转基因食品普及后消费者明白消费和知晓如何消费。

1.4 伦理问题分析

人类利用基因工程创造产生各种转基因物体,对自然进化过程和生命直接进行人为篡改和彻底干预,这样人类似乎有了“任意改变上帝作品”的本领,甚至可以改变自然进化速度,这种自然及生命本身直接预的现象冲击着人类传统观念及内在价值,不得不令人担忧。转基因食品为人工制成而非经自然生长后加工制作,如将人的某些基因导入动植物食品加强其性状或增加生长速度等,这种非“天然”食品是否违背自然及其伦理道德,人类会不会产生“人吃人”等心理反应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2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

2.1 育种安全性

选择育种、人工杂交及转基因育种是当前动植物的主要育种方法,其中前两者必须限制在种内进行,为常规育种法,常以基因突变和有性杂交为基础,种内或同一种属之间的基因重组和交换时间偏长;而转基因育种可以跨越物种属性、界限,短时间即能将其中一种生物或人工合成基因转移至其他生物体内,彻底打破生物物种界限。实际上,自然界中生物基因重组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进化过程中,且其安全性需经历长时间过程才得以证明,转基因食品的基因再重组,仅是人为的加快了常规育种自然选择和进化速度,在理论上是与由常规育种获得的食品本质基本无二。

2.2 食用原理安全性

动植物及微生物食品中构成基因的DAN物质经食用进入人体后即被分解为小分子,转基因植物中的抗生素抗生基因为一种蛋白质,其在人体肠道内扩散的最大障碍是DNA的降解与失活,而人的胃液为强酸环境,在胃液降解酶的作用下,易能消除DNA生物活性。而且,先进的技术使得被转入动植物体内的基因只能在特定组织和条件下表达,如只在转基因植株茎杆内表达,完全不作用于食用种子,这样就不存在食用安全性顾虑。

2.3 伦理方面安全性

根据生命本质的一致性分析,动植物及微生物基因组中大量的基因存在同源性,这就说明,很多基因不是为某种动物或植物所特有的,其中一些动植物的基因组还与人的基因组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我们当前所食用的所谓的“纯天然”的生物食品也是经过人类长期人工培育、驯化得来的,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生物伦理的发展,我们不能仅停留在转基因食品或生物冲击了“谁在扮演上帝”传统的伦理观和进化论的现代自然观的狭隘思想认识上,而需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生事物的出现。

3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公共政策演变

当前,在针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上,存在着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政策观念,首先以美国为代表的对转基因食品采取宽松的政策,其次欧盟相对较为严格的政策,还有就是我国等一些国家在对待转基因食品开发与消费方面保持着积极态度,实施政策较为灵活。针对转基因食品的开发与消费,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确保积极稳妥发展转基因技术,主要有:

1)2010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卫生部制定《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2)原国家科委于1993年颁布《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3)1996年,农业部制定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4)2001年国务院制定颁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5)2007年卫生部实施《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取代了《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随后我国又先后酝酿制定了一些新的政策等,如《国家生物安全法》等。

4 小结

转基因食品是解决食品短缺、营养匮乏及相关资源、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只要开发政策合适,评价、监管措施得当,转基因食品均可以做到不比传统食品危险的保证;根据转基因食品及其特点,应以“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消费知情、自主选择”为开发政策方针执行并调整控制转基因食品开发利用方向;同时,注重建设、运用非营利性机构,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检测能力和评估体系的建设,加大科普宣传力度,为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提供表达愿望和意见的机会,有利于消除消费疑虑,提高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理性认识。

参考文献

[1]丁存宝,刘海燕.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探讨[J].生物学通报,2006,41(3):25-26.

[2]洪涛.我国转基因食品政策及其效应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3:4-7.

[3]邓心安,于卫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析及其政策完善环节[J].中国科技论坛,2008(6):104-108.

篇5

[关键词] 转基因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

1983年,世界上第1例转基因植物在美国培植成功,转基因技术正式诞生。随后的近30年里,转基因技术迅猛发展,据有关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的转基因植物的种植面积将增至6000万hm2,市场总收入将达3万亿美元,种子收入将达1200亿美元。转基因食品的新时代已经到来[1]。转基因食品不同于传统育种方法,是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按照人的意图和目的去设计生物的性状,因此与传统食品的差异主要在于含有来源于其他生物体的外源基因。对于新出现的基因组合和性状在不同遗传背景下的表达、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等方面所知甚少,因此对转基因生物及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是完全必要的[2]。

1 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GMF)是对转基因生物进行生产加工得到的食品及其相关产品。转基因生物(GMO),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特定的外源基因导入其他生物中,或者改变某种生物的基因特性,由此改变动物、植物、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而得到的生物[3]。

1.1 优点 品质优良的GMO可降低生产成本,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GMO可以增加作物单位面积产值,缓解粮食危机;GMO最突出的作用是提高对疾病和害虫的抵抗力,可以减少农药用量,保护生态环境;转基因技术还可以改变食品原有的口感和风味,提高营养价值,同时满足不同人群的膳食需要。

1.2 安全隐患 一是环境安全性,即GMO本身可能成为杂草,打破生态平衡,破坏生物多样性;二是食品安全性,包括:GMO中的致敏物质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容易产生并残留毒素,可引发急慢性中毒,甚至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抗生素标记基因可能引起人体抗药性问题;转入目的基因后可能会破坏食品原有的营养成分,降低食品营养价值,导致营养结构的失衡[4]。

2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

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安全的食物,评价食物的安全性总的原则是对人体的有害性降低到可忽略的程度即认为是安全的。转基因食品不同于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或化学污染物等外来化学物,因而传统的食品安全评价标准和方法不适用于转基因食品。

2.1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原则

2.1.1 以科学为基础的原则 即所有食品的风险评估均以科学为基础,风险分析应建立在最可靠的科学依据基础上。

2.1.2 实质等同性原则 199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首次提出,即转基因食品及成分是否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食品具有实质等同性。目前这一原则已成为判定一个转基因食品与其对照食品在健康和营养特征上相似性的国际公认标准。

2.1.3个案分析原则 生物安全评价的基本原则之一,采用个案分析原则可以最大限度地发现安全隐患,保障食品安全。

2.1.4 预先防范原则 即科学是存在局限性的,对科学评估GMO所需的完整数据要许多年后才能获得,而政府不能等到最坏的结果发生后才采取行动。

2.2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方法

2.3.1 致敏性评估 主要包括两方面:①转基因食品所含的外源基因序列与已知过敏原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如同源则表明食物为过敏原;②试验,主要包括特异IgE抗体结合试验、定向筛选血清试验、模拟胃肠液消化试验、皮肤穿刺试验和双盲法食品激发试验等[5]。

2.3.2 毒理学评价 受体生物转入了新基因后,由于DNA重组而产生一系列新的生物学效应,包括期望效应和非期望效应。对健康有不良影响的各种非期望效应对GMF的安全性评价都至关重要。按照传统毒理学方法,检测项目包括:经口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小鼠畸形试验、大鼠30d或90d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慢性毒性试验[5]。

2.3.3 营养学评价 测定转基因食品的主要营养素含量以及营养素利用率。首先进行成分检测,然后与其转基因亲体比较,若存在显著差异需进一步进行生物评价,在此基础上还需进行动物营养学评价,通过动物的生长指标和代谢指标进行分析。

3 总结

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粮食生产压力很大,GMO能够增产,抗虫、抗真菌能力加强,减少农药使用量,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截至2009年9月底,我国已批准可以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植物包括棉花、番木瓜、番茄、辣椒和矮牵牛。然而转基因食品有其诸多的安全性问题,目前很多国家包括我国都采取了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欧盟15国采取了强制性的标识制度,转基因成分的含量超过0.9%必须要标识。即货架上的食品标签要讲清楚从哪来的、转的什么基因、基因的供体、受体和载体,给予消费者食品知情权和选择权[6]。发展转基因作物认同其优点的同时,一方面做好安全性评价,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保证食品安全。

4 参考文献

[1] 张秀芳,常昕,陈晓伟.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研究进展—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J].农业科技管理,2011(6):52-55.

[2]王桂才.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及检测技术进展.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5):220-221.

[3]霍飞,江国虹,常改.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9):1132-1134.

[4]陆旭,严艳.国内外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现状与中国的发展对策[J].食品与机械,2012,28(4):254-258.

篇6

大自然一直在

“转基因”

“基因”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它是生物的遗传密码。你长成老鼠,我长成牛;老鼠生下的还是老鼠,牛生下的还是牛……这一切都是由老鼠和牛身上不同的基因决定的。

生物体上的基因一般是有很多个的,每个都只决定一种或者数种生物的特征或功能。所有的基因都排布在DNA上。如果把DNA看成一本书,那么一个基因就相当于书里某些页或者某些段的内容。

每一种生物的基因都是长期进化的产物。我们知道,地球上所有复杂生命都是由简单生命进化而来的,而简单生命的基因是很少的。那么,基因是如何增殖的?途径有很多。一种途径是在生下一代的时候,复制出错,本来一个基因只复制一份的,但不小心复制了两份。这两份原本一模一样的拷贝,在随后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发生了不一样的突变,于是渐渐演变成了两个基因。还有一种途径是,生物体的DNA被某些厉害的病毒“攻破”,病毒把自己携带的基因嵌入生物体的DNA中,只要这个生物体没有因而死亡,从此它就不得不把那个外来基因也一并遗传下去。这样,这一物种相当于多了一个基因。

你或许认为,通过第一种途径获得新基因比较“自然”,而第二种途径则“不自然”。殊不知,我们身上很多基因就是病毒来的。没有这些基因,说不定我们至今还生活在水里呢。所以,何谓“自然”,何谓“不自然”,并没有严格的界线。

现在所说的“转基因”有点类似第二种途径。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人为改变生物体上的某个基因。这样,生物就获得了新的特征或者功能。这些手段中,也包括利用病毒插入的办法。这其实跟大自然中发生的是一回事。我们甚至也可以说,大自然在漫长的岁月里,一直在“转基因”。

转基因两全其美

那么,为什么人类要转基因呢?让大自然自己去“转”不就得了?

这当然是因为转基因能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好处,而自然自己又“转”得太慢的缘故。

我们知道,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飙升。如何提高作物产量,节约成本,以及如何让某些作物在不利的环境下也能生长,成了需要科学家迫切解决的课题。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袁隆平通过让普通水稻跟野生稻杂交,获得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解决了我国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

杂交的办法其实就是把野生稻里的许多基因“导入”普通水稻中,从而培育出更优的品种。这些导入的基因里,可能仅有个别对提高亩产有决定性影响,只是我们一时无法把它们甄选出来而已。这就好比说,一瓶用数十种草药浸泡的药酒可以治疗风湿病,但真正有效的可能仅有一种成分,只是要一一甄别太困难,我们就只好一股脑儿喝下去。

但用转基因的办法就准确多了。在“转”之前,科学家事先是知道某个基因的作用的,这个基因能提高产量,那个基因能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等等。经过这样改良的作物,既可以有针对性地满足我们的需要,也可以一下子拥有我们梦寐以求的诸多优点:优质高产,成本降低,抗病虫害的能力增强,等等。比如我们近年来相继从国外引进的转基因大豆,比起传统的大豆来,有着产量高,少使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出油率高等优点。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们当然乐意选择种植转基因大豆了。

对于消费者来说,转基因作物上面残留的农药少了,更安全了。对于环境来说,农药、化肥、除草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减少。所以,转基因应该说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转基因并非要转你的基因

既然转基因有着如此多的好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害怕和反对呢?这一部分是源于无知,还有一部分可能源于偏见。

许多反对转基因的人,其实并不知道转基因是怎么回事。他们以为,转基因是要“转”人类的基因。其实,不论作物里原有的基因,还是被人类“转”入作物的基因,基本构造都是一样的,都由4种核苷酸组成。这4种核苷酸就好比七巧板,不同的基因只是拼法不同,拆开来就没有任何区别了。

不论什么基因进入我们的消化道,都被分解成了核苷酸,然后进一步被降解,其成分或被身体吸收,或被排泄掉。食品里的基因根本不可能直接“转入”你的基因中。过去年代里,关于转基因食物能致癌、致病的报道,最后都证明是不严谨、不真实的。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一位法国科学家,声称用转基因玉米喂食老鼠,发现老鼠长出了肿瘤。但欧洲食品安全局对该论文进行了审核,发现实验设计中存在许多漏洞:比如,他选用的老鼠品种本身患癌率就很高;对照组(也就是不喂转基因食物的组)的老鼠太少;对食物的组成、储存方式或其可能含有的有害物成分(如致癌的黄曲霉)等细节未加说明。因此,这个结果并不可靠,该实验还需要重做。

如果你担心转基因真的可能“转”到你自己的基因里,那么你也有同样的理由担心,我们天天吃进的食物里,那些“天然”的基因也可能被转到你的基因里,使你身上布满白菜基因、水稻基因、胡萝卜基因、猪肉基因等等,但这种事情从未发生过。这是因为基因是生物体内被保护得最好的部分,单纯的食物是不可能对它产生直接影响的,否则,我们吃什么就“转”成什么,那么今天就不是你我在谈论转基因,而是水稻跟小麦,大白菜跟胡萝卜,猪跟牛,在谈论转基因了。

另一些人反对转基因是源于偏见,他们想当然地认为“自然”的就是好的、安全的,“人工”的就是有危险的。但前面已经提到,“自然”和“不自然”这类概念其实是相当模糊的。大自然一直在无意识地做着“转基因”的工作。再者,传统的杂交育种其实也可以说是在“转基因”,区别只在于:转基因一次只“转”进去一两个基因,而杂交育种一次就“转”进去成千上万个基因。

此外,把“自然”跟“安全”划等号也是错误的。譬如有证据证明,普通水稻是有害健康的。大米中含有肌醇六磷酸,这种分子能和食物中的铁结合使铁不容易被肠道吸收,因此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而转基因技术恰恰可以用来克服天然食物的缺陷。最近研制成功的“金大米”就是一例。这种转基因水稻可以制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变成维生素A),有助于消灭在亚洲地区广泛存在的维生素A缺乏症。

转基因的风险不在餐桌上

那么,转基因就一点风险都没有了吗?风险当然是有的,但不是在餐桌上,而是在田头。

虽然在把某个基因“转”入一种作物之前,对于这个基因未来的作用,科学家心中是有数的,但他们并非神仙,事事能料到。比如说,也许一种苹果被转基因后,更耐病虫害了,但无意间却制造出一种极毒的毒素。如果科学家看到防病虫害的目的达到,就以为万事大吉,摘下一个苹果硬塞给你,而你咬了一口就口吐白沫,翻倒在地,那当然是危险的。但事实上,转基因从田头到餐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还要先拿动物做实验,看看有没有毒,会不会过敏,然后审批之前还要多方论证……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它的万无一失。当它摆上餐桌的时候,你就大可放心了。

还有人说,那些抗病虫害的基因,无非是通过制造更多的毒素来消灭昆虫的,那么对昆虫有毒的,对人体就没有毒么?也许毒性虽非致命,但可能会让我们慢性中毒呢?

篇7

三种不同的东西

人们争论的“转基因”,其实包含有i种胜质完全不同的东西,即转基因技术、转基因生物及“转基因生物制品”。

转基因技术是对所有能将人工克隆的基因放进受体生物的基因组内,并使其在受体生物体内正常表达的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总称。这个人工克隆的基因,可以是受体生物本身的基因,可以是另一物种的基因,可以是克隆自某一生物体后再经人工改造过的基因,也可是一个完全经人工设计合成的全新基因。用转基因技术改造过的生物体就叫转基因生物。而用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做成的产品就称为转基因生物制品。

由此可见,对于转基因技术,争议本应不大。它其实只是一类普通的分子生物技术而已。值得注意的本应该是“转的是什么基因”以及“转基因生物制品的用途”。但是,近年来,大多数积极参与争论的双方,都有意无意地把这三个性质完全不同的东西混淆在一起,胡子眉毛一把抓,笼统地称为“转基因”:其立足点,都是转基因安全。

跨国公司VS小业主

在上世纪90年代的最后几年,国际上,尤其是美国,各大跨国生物技术公司的转基因作物品种逐渐到位。对转基因产物的严格控制和相关管理,就提到日程上来了。这一方面是出于专利保护本身的需要,一方面是出于对科技界所提出的有关转基因安全问题的重视,再加上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就引发了包括美国孟山都在内的一些跨国生物技术公司,对其他公司尤其是对种子公司的强制兼并,对食品加工销售企业实行强制控股。它们企图形成研、产、销一条龙,将一切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

跨国公司的这些动作,在欧洲大陆和英国造成了重大的社会震荡。对大部分小业主,尤其是小零售商的生存,带来了直接乃至致命的威胁。就在这些垂死挣扎的小业主苦于无路可寻之际,英国科技界,尤其是皇家学会的学术权威们,在食品安全问题上表现出的浮躁、轻率甚至傲慢,为小业主们的绝地反攻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就是著名的英国疯牛病事件。

疯牛病的病理机制是脑中的一种蛋白质发生诱导性结构变异,大量沉积在脑组织中,从而引起脑神经紊乱。此病的病原体,不是细菌或真菌,也不是病毒,而是发生了结构变异的蛋白质本身。此病本与转基因无关,但英国皇家学会轻率出台报告,称吃疯牛肉喝疯牛奶不会得疯牛病。可是,报告出笼不久就发生了人吃了疯牛肉染上了疯牛病的事,使政府和科技界在食品安全上的公信力与话语权大打折扣。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在这以前,一些宗教人士和自然保护主义者反对转基因,都没有引起公众的注意。欧盟多数国家以及日本、韩国,企图保护本国农业,反对进口农产品,都没有能给m一个能让大众接受的理由。疯牛病事件发生后,欧盟以保护食品安全的名义,正式通过决议,转基因成分超过百分之一的食品及原料不得进口。日本、韩国及其他国家接着跟进。市场形势因此陡然生变。

为了自身的利益,美国各食品及食品原料出口商,马上纷纷宣布不生产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不收购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原料。各种植者行会也纷纷建议全美农民当年不种植或少种植转基因作物。那些反对转基因的宗教人士、环保人士也趁机举起保护食品安全的旗帜,宣布转基因有毒。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幕非常奇妙的景观:本来互不相干的极端宗教人士、极端环保人士、商人和贸易保护主义者,在“食品安全”的大旗下,同仇敌忾,携手掀起了反对转基因的新,而且一浪接着一浪。他们甚至做出了踏平转基因植物实验地,捣毁转基因实验室的极端事件。普通老百姓,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也开始抵制转基因产品。

食品安全是幌子

所以说,在关于转基因的争论中,最常见也是最方便的话题,就是“食品安全”。捍卫食品安全这一旗帜,争论双方都存高举。有的人还时不时散布一些半真半假的信息,不断把水搅浑。因为反对转基因的人知道,只有大肆宣扬转基因食品有害,高谈捍卫大众身体的健康,才能站到道德的高地上,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才能引起平头百姓的注意,才能使转基因成为一个公众话题。尽管他们的真正目的,或是为了捍卫自己的信仰,或是想保住自己的生意不被跨国公司吞并,或是想保护本国的农业利益。

与此同时,搞转基因的科技工作者高举的旗帜、呐喊的口号,也是捍卫食品安全。他们大声疾呼,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不搞转基因,就没法提高粮食产量,就没法提高劳苦大众的营养水平,就要饿死人,就要引起社会动荡。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站在健康安全、国家安全乃至人类安全的立场上,才能引起政客们的重视。其实,他们中的许多人只是想多捞点经费来维持自己的研究,捍卫自己的前程而已。

总而言之,转基因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问题了。争论的实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演变成了一个经济利益问题,政治问题,或者信仰问题、食品安全不过是幌子而已。只要有这些利益问题存在,争论就不会停止,就会有人炒作。食品安全问题是可以通过深入的科学研究,对其进行彻底了了解,并采取有效措施来限制甚至彻底消除的。当然,这还需要完善相关的法规,以严格的执法来监管。

关键看转什么基因

其实,转基因食品安全不安全,关键要看转的是什么基因。因为,对食品安全起作用的是基因的产物,而不是基因本身。转基因本身只是一段脱氧核糖核酸,吃进且十子里,其营养价值以及列人体健康的影响,与食物中其他的脱氧核糖核酸相比,并无任何差异、差异在于转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本身,或者说,在于基因产物在转基因生物中所引起的变化。如表达、不表达某一或某些基因,增加、减少某一或某些基因的表达量,以及由于这些基因表达上的改变所引起的转基因生物体的生理变化等、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就要看这些由于转基因的表达所引起的变化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害处,以及有害程度有多大。

一个蛋白质或其他有机物,被吃进嘴里后,会经过牙齿的机械处理,胃酸胆碱的化学处理,肠道寄生菌的生物处理,以及人体本身产生的各种水解酶的生化处理,转化成能被人体所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最终被人体所利用。如果这些被人体所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对人体有益,它们就对人体有了营养价值;如果它们会妨碍甚至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代谢活动,就对人体有害。处理不掉的,就会穿肠而过,不被人体所利用,对人体来说,也就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如果吃进嘴里的东西,会引起人体

的病理反应,就是有害食物,就有食品安全问题。由此可见,转基因食品对人体不一定有害,也不一定无害;转基因食品安全不安全,要看它含不含有能引起人体病理反应的成分。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转不转基因,而在于转什么基因。也就是说,要看所转的基因对终端消费者是有益、有利还是有害。遗憾的是,目前生产上大规模应用的转基因,如抗杀虫剂基因、抗除草剂基因,都是对基因专利拥有者、对杀虫剂和除草剂生产商、对转基因作物种植者有利,而对广大的终端消费者实无一点好处(但也不一定就有害处)。当你知道有一种消费品,它含的一种成分对你没有一点好处却不一定没有害处时,你还会消费它吗?这也是目前的转基因产物不能被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接受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不应强迫人们消费。只有所转的基因明显有利、有益于终端消费者,这样的转基因食品或产物才会逐渐被消费大众接受。

约束与自我约束

目前有一种说法,认为美国人已吃了十几年的转基因食品,并没有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所以吃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这一说法并不完全正确。虽然美国大面积种植转基因作物已很多,目前还没有出现由转基因食品所引起的大的食品安全问题,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近年来已不对转基因生物区别对待,且不要求对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进行特别标记(在最近的将来可能有变化),但在美国销售的食品中,直接含转基因有效成分的其实是少而又少的,甚至可以说没有。

在美国,许多食用油是转基因大豆油、转基因玉米油、转基因菜籽油。有人说,用这些油做的食品不就是转基因食品吗?此话虽然不假,但有一点却需要澄清:转基因大豆、玉米胚、油菜籽所榨出的油,在油的成分上,与普通大豆油、玉米油及菜籽油并无差异,并不含有任何转基因有效成分(转基因蛋白)。在美国销售的食品中,直接含转基因有效成分的之所以少而又少,不是因为美国环保总署和FDA的监管,而是因为美国人来自世界各地,基因复杂,一旦有人吃了转基因蛋白而产生过敏反应,食品生产商负不起这个责任,打不起这个官司,因为这会极大地增加生产成本。

篇8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市场:政府干预;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TS201.F41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2-08-02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它包括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微生物直接加工品及以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直接加工品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随着科学技术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转基因食品在全球范围迅速扩展和蔓延,并越米越形成庞大的全球性市场趋势。但就转基因食品而言。对其科学性、安全性、可持续性的争议一直不断,它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是否有危害更是众说纷纭。因此,研究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转基因食品及其市场。政府的有效监督保障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一、理论探讨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有利可图是企业的初衷。这就容易导致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因市场机制的缺陷而引起的资源配置的浪费和市场秩序的混乱。这主要表现为竞争失效、公共产品缺乏、外部性奖惩不明、信息不对称等。为弥补市场失灵,就需要政府干预。即通过执行一系列政府行为,用“看得见的手”来消除市场失灵,以规范市场行为,确立有序竞争,维持市场正常运行。当然,政府干预也不是万能的。但科学适度的干预是纠正和弥补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政府规范市场的主要方式有: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信息的公开化、激励竞争、奖惩外部性、提供公共物品等。政府干预意在通过“看得见的手”来弥补市场失灵,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需要有别于西方传统市场经济体制的适度的政府干预监督。

二、目前我国转基因食品及其市场的现状

(一)我国转基因食品市场的发展历程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的国家之一,我国的转基因食品技术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将现代生物技术纳入科技发展计划,在近30年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和转基因食品的消费量已位居世界前列,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进口的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油菜及以它们为加工原料生产的食用大豆油、玉米油、汕菜籽油、大豆粉和玉米粉等,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见食品。

(二)我国转基因食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转基因食品市场发展迅速。但转基因食品毕竟是一种新兴的、特殊的产品。加之我国市场经济的基础不同于西方国家。因而我国转基因食品市场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为:(1)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已出台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等,从不同角度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做出了规定,但至今尚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明确、统一的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体系,对转基因环境安全性方面也没有形成相关的规范制度。(2)政府对转基因食品市场监管不规范。在我国转基因食品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与其相关的各项配套制度、措施等还不完备。政府对转基因食品市场的监督管理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则,导致多部门管理、重复管理、职能重叠、手续繁杂等诸多问题。(3)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认知不足。当前人们普遍缺乏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对其益处及风险认识不清,缺乏必要的常识。加之很多日常生活中的食品都加入了转基因成分,相关部门对于消费者知情权宣传不足,使得公众普遍缺乏对转基因食品的鉴别能力。

(三)问题的成因

归结起来有三个方面:(1)缺乏统一的安全评价体系。目前我国对转基因食品出台的规章制度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一是转基因食品在我国尚处于起始阶段,对相关规章的制定还处于探索过程:二是转基因食品是高科技产物,因而要制定一个统一、完善的安全评价体系,这也必须经过严密慎重的鉴定过程。(2)政府监管体系不科学。当前我国对转基因食品普遍采取多头管理的模式,即卫生部、农业部、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工商管理总局、国家食品药监局等部门共同对转基因食品进行管理,管理职权不明确。由此造成管理成本过大。各自职能不清。越位、缺位、错位交替,造成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推卸责任、责任不明、效率低下等不良行为。(3)转基因食品信息公开化程度不够。转基因食品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对其认知需要一定的过程。尽管当前我国政府对转基因食品实行了标识管理制度,但由于制度本身以及执行的不够透明。加之信息不对称。造成了我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认识不足。

三、政府规范转基因食品及其市场的必要性

(一)政府是制定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体系的主体

转基因食品问世以来。对其安全性与科学性就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因而对于转基因食品,绝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进行自发调节。构建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体系是世界各国的一致观点和普遍做法,它涉及到国民百姓的身心安危,同时也维系着整个饮食市场秩序的稳定。由于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科技的进步和财力的支撑,并兼有公共物品的性质,所以制定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体系的主体只能是政府。

对此,我国政府应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技术检测评定方法。结合国情,加快建立起一整套有关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体系。从而对进入市场的各种转基因食品能够有一整套统一、规范的评定检测监测标准。政府可以通过与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制定出科学实用且易于执行的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体系,并根据转基因食品的不断发展,随时对该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此来确保安全健康的转基因食品进入国民市场与百姓口中。

(二)政府是构建转基因食品监管体系的主体

当前,对于转基因食品及其市场的监管主体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除政府部门外,各类第三部门也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转基因食品不同于一般的自然普通食品,对其安全性、可靠性的监测与把关,是其能否正常进入消费市场的关键所在。因此,政府必须成为构建转基因食品市场监管规范体系的主体,要制定出一套统一、高效的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及监管方式。一方面,通过建立一个高行政级别的、统一的转基因食品监督管理委员会,以统筹指挥、协调各个部门,充分明晰各个管理部门的职权。另一方面。还要对中央与地方的监管职权作出明确规定。对已经确定的一般性安全可靠的转基因食品,可以放权由地方政府负责;对于目前为止尚存不明确、有争议的转基因食品。必须由以食品监管委员会为首的中央各职能部门实行垂直管理。从大局出发,共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这样,通过中央与地方的共同管理。既可以保障政府对转基因食品市场的有效监管,同时也可以消除政府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的弊端,从而有效地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三)政府是使国民认知转基因食品的主体

公众缺乏获得转基因食品知识的渠道,而且成本也较高。相对于公众而言,政府掌握了更多、更深的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信息,是百姓赖以信任的获得各种可靠信息的权威部门。因此。政府应当也必须成为使百姓认知转基因食品的主体。食品管理部门可以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各种媒体,向广大公众传递有关转基因食品的正确信息、性质、利弊等,以此来加强、普及和提高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同时。应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形成互动与合力,以加速转基因食品普及宣传的力度与广度。政府还要求进入市场的转基因食品必须有清晰标识以及说明。使其信息透明化。保证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情权和消费权。

四、结 语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成果日新月异的今天,转基因食品及其市场将具有广阔的空间与前景。加速规范、完善转基因食品及其市场。涉及到全国百姓的身心安危,也涉及到全国食品市场秩序的稳定,其意义重大,刻不容缓。对此,政府必须要从安全、透明、发展、环保、可持续等多个方面,对转基因食品及其市场进行有效的扶持与监管,并逐步加以规范和完善,不断促使我国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产业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EB/OL],moh.省略./news/search-index,aspx

[2]张晓涛、孙长学,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食品安全监管主体角度的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8,(01)

[3]唐晓纯,我国转基因食品市场准入和召回研究[J],食品科学,2006,(10)

篇9

正因为转基因食品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仍备受质疑,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在转基因食品的审批方面也相当谨慎和严格,几乎都须历时几年、多部门联动、层层把关才最终批准上市。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国外对于转基因产品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美国:至少经过3个部门审查

美国是转基因作物种植的第一大国,其中,转基因棉花、大豆和玉米是美国种植最广泛的三种作物,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转基因棉花、大豆和玉米在美国的种植面积分别占总种植面积的94%、93%和88%。但美国官方并未批准种植转基因小麦。目前允许在美国上市的转基因作物,基本上是由美国本土公司研发,或者是他国公司在美国走过一遍审批流程的,但是理论上有些流程是可以在他国完成的,如田间试验。但是食品安全检验一定是在美国来做。

根据相关法规,每一种转基因食品上市前至少要经过三个部门的审查,农业部负责管理转基因植物的开发和田间试验;环保署负责评估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影响,负责管理涉及转基因技术的杀虫剂等药物监控,负责公众安全和环境保护;药管局则负责转基因食品和饲料的安全性评估,其中包括任何被定义为转基因的食物,也包括对所有来自植物的食物和动物饲料的安全与分类的职责。转基因食品上市前必须符合传统的食品卫生标准,任何一个转基因食品上市都需要好几年时间,花费约1000万至1500万美元才能搜集完成审批所需要的数据。

日本:全面进行安全评估

日本允许进口的转基因食品包括8种土豆、12种大豆、181种玉米等,其中玉米大部分用于饲料,其余的是榨油,也有一部分用于食品加工。

2001年,日本修改了《食品卫生法》,禁止进口和销售没有经过政府的安全性审查的转基因食品和以其为原料的食品。自此,从当年4月开始,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安全审查成为法律义务。安全审查由内阁府食品安全委员会下属的“转基因食品等专门调查会”负责,结果公布在厚生劳动省的主页上。如果进口没有在安全名单上的食品,就会受到处罚。在评估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时,要考虑食品对人体健康的直接有害性以及长期摄取时在营养学上产生的不良影响。

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现在是通过与原有食品进行比较,对于有意和无意新添加或者丧失的性质,进行安全评估。在安全评估时,需要对该种子植物所有可能作为食物利用的部位进行研究。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要对所有性质变化进行评估。要基于毒性学和营养学观点分别进行评价,综合判断作为食品的安全性。

为了使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不可预期的有害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需要充分收集数据和信息。比如除了研究转基因食品本身,还要研究食品加工的影响,包括在家庭进行烹饪在内。因此需要提供制造过程中的加工条件和显示食物成分变化的信息。例如,如果是植物油,就需要提取过程和此后的精制过程的信息。转基因作物还有可能间接蓄积残留农药及其代谢产物、毒性代谢产物、污染物质和其他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物质,安全评估时也要考虑这些因素。

德国:申请资料必须公示

德国转基因食品申请资料向公众公开,并由食品安全局、欧洲食品安全局、欧盟委员会层层把关。

在德国的超市与商店中,基本看不到直接的转基因食品出售。德国本土出产或进口的转基因食品主要是作为动植物饲料或者食品添加剂而存在,如转基因的大豆、玉米和大米等。要获得转基因食品的审批,首先要向德国联邦消费者保护和食品安全局提出申请,然后再由该局即刻向欧洲食品安全局提出。在欧盟,唯有通过了严格安全评估的转基因食品才能获得批准种植或上市流通。作为欧盟的成员国,德国在转基因食品的审批方面必须遵循欧盟的规定。目前欧盟各成员国在审批方面主要依据两部法律,一是2001年3月生效的关于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的“第2001/18号指示”,二是2004年4月生效的关于转基因食品和饲料的“第1829/2003号规定”。

欧洲食品安全局在做出批示意见后,最后须向欧盟委员会提交申请。欧委会则应该在3个月内作出是否批准此项转基因食品的决定。一旦获得批准,授权有效期为10年。许可证到期后可申请进行新一轮安全检查,通过后则可获延期。

尽管层层审批严格把关,德国消费者仍然心存疑虑。不少德国消费者与研究人员主要质疑转基因食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所蕴含的风险,比如种植转基因农作物将损害生态平衡、转基因食品所含的特殊蛋白将引发人体过敏等等。尽管至今仍然没有确凿的科学研究成果可确定转基因食品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但在德国乃至欧洲,尽量少购买转基因食品几乎是消费者的共识。

加拿大:专门法案进行规范

加拿大的生物资源管理由联邦农业部和卫生部负责。农业部设有专门的生物资源处,主要对土壤、种质和虫害极其生物控制等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进行研究。农业部制定的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对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条款。1997年,加拿大已经确立两项有关基因工程谷物及其商品化的法规,另外,该国还颁布两项有关微生物和植物环境生物技术的法规和有关新食品的法规。卫生部主要负责人类基因有关生物资源的管理,目前《人类生殖与基因技术条例》的法案正在众议院审查之中。

澳大利亚:建立全面的社会监督机构

1994年,澳大利亚成立了“基因技术顾问委员会”,由生物科学家、法律、伦理、生态环境学家以及社会公众代表组成,隶属于工业技术科学部,负责对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及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向政府提供咨询,同时制定有关安全标准并予以实施。另外,澳大利亚任何从事基因技术实验的单位,还必须建立“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安全条例的执行监督。

欧盟:建立转基因监管新体系

2001年7月25日,欧洲委员会采纳了一项有关转基因食品标签与追踪管理的重要法案,要求对转基因食品实行标识管理,并对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实行代码跟踪管理。法案要求能够追踪转基因食品生产全过程,包括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个环节,并通过对含有转基因或由转基因加工成的终产品进行标识来告诉消费者有关的信息。法案将建立“一扇门一把钥匙”(个案处理)的转基因食品和饲料认证程序(包括环境释放)。该程序主要是欧洲食品局科学委员会所进行的科学评估。

这个新的体系提供了一套严格完善的转基因食品管理框架来弥补法律上的缺陷。不论最终产品是含有基因改造过的DNA还是蛋白,均应标识出是由转基因食品加工而来。这是本法案对转基因食品标签的规定。另外,由欧洲食品局进行的危险性评估包括对环境危险性以及对人和动物健康的安全评价,其结论将公之于众,公众也可对此做出评论。基于欧洲食品局的观点,委员会将起草一个关于接受或拒绝认证的提案。这个提案需要得到管理委员会中多数成员国的同意才能获得通过。认证后的产品需要进行登记。认证有效期为10年,需要的话,还进行上市后的不定期检测。

篇10

关键词:家畜;转基因;安全性;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S814.8;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4-5562-05

应用转基因技术对家畜进行遗传改良,必将给畜牧业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与此同时,同其他转基因生物一样,其安全性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世界各国纷纷加强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研究,力图通过各种技术措施消除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和制度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进行管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2001)总则第一条指出:“为了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保障人体健康和动植物、微生物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制定本条例”[1]。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转基因家畜的安全性应包括3个方面:一是食品安全性,转基因家畜的主要产品是人类的食品;二是环境安全性,转基因家畜的环境释放会影响环境安全,也即生态安全的隐患;三是转基因家畜自身的安全性,家畜转基因之后,有可能会出现生存能力和适应性的变化。转基因家畜与转基因农作物相比发展滞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大批量的商业化产品上市。然而转基因家畜的产生却已有20多年的历史,有些已进入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阶段。随着中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的强力推进,其商业化生产已经为期不远。为促进转基因家畜试验研究和产业化的健康发展,本文根据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所涉及到的以及目前所能认识到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转基因家畜安全性的解决方案,仅供参考。

1 转基因家畜食品安全性的解决方案

可能影响转基因家畜食品安全性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①转入基因的构件(包括目的基因、载体、标记基因等)及其表达产物;②非预期效应;③受体家畜的安全性。

1.1 转入基因的构件及其表达产物

1.1.1 目的基因及其表达产物 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是转基因家畜的目标产物,是可能影响食品安全性的直接因素。以高效、优质生产食品为目标的家畜转基因遗传改良,大体可分为如下几类:①提高畜产品的产量;②改善畜产品的品质;③提高家畜的抗病力;④加强环境保护,如降低磷的排放量等。

1993年,国际经济发展合作组织(OECD)提出了食品安全性分析的原则——实质等同性(Substantial equivalence)原则[2,3],目前各国都以这一原则为基础,对食品包括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管理和评价。实质等同性的概念为:如果某种新食品或食品成分与现有的某一食品或成分大体相同,那么在安全性方面,两者可等同处理,即新食品与传统食品同样安全。按照实质等同性原则,转基因家畜中转基因编码的蛋白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已经存在的某一食品成分,与现有的食品成分具有完全的等同性。例如:转基因猪高表达的ω-3不饱和脂肪酸酶,转基因奶牛表达的人乳清白蛋白、人乳铁蛋白等,这些都是已经存在于人类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具有安全性。

另一类是已经存在的食品中尚没有的成分,即所谓“新蛋白”。对人类健康有危害的蛋白有两类:一是毒素,即对人体有毒性的蛋白;二是可成为过敏原的蛋白。通过使用欧洲分子生物信息学网基因序列库EMBL、蛋白序列库SWISSPORT,根据对毒素蛋白质和DNA序列的查询,共发现各种毒蛋白1 458种[4]。这为我们在选择目的基因时,排除毒蛋白的表达提供了依据。对于可能形成过敏原的蛋白,1996年国际食品生物技术委员会和国际生命科学研究所发展了一种称为“树型判定法”的程序来进行过敏原性分析[5],2001年再次对其作了修订。依照“树型判定法”,在设计转基因家畜目的基因时,应进行如下分析:①转基因的来源,如来自已知过敏原的材料,就避免用于转基因;②序列同源性,将转基因编码的蛋白与已知过敏原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③编码新蛋白的免疫化学分析,与有关过敏患者血清IgE是否存在交叉反应;④耐酸性或耐消化性,多数过敏原能耐受胃酸和消化道蛋白酶的水解;⑤热稳定性或耐受加工处理,热不稳定的过敏原若在需经熟食处理、或经加工处理的食物中,则无需担心过敏性[6]。选择目的基因之后,还应对其表达产物进行毒理学评价。通过上述分析筛查和评价过程,可确保目的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安全性。

1.1.2 载体 动物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有质粒载体和病毒载体,其中病毒载体的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构建转基因动物常用的是逆转录病毒载体,其中的慢病毒载体由于整合效率较高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一般情况下通过包装细胞分泌的病毒已经丧失了自我复制的能力,但当病毒转染目的细胞后经过基因组整合,在一定条件下病毒转录表达的同时可以促使其相邻的目的细胞的某些基因也表达,若这些基因与辅助病毒的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的时候,将大大提高产生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逆转录病毒(Replication competentret rovirus,RCR)的可能性[7]。用逆转录病毒为载体有可能在转基因动物体内合成新的感染性病毒[8]。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插入还可能会激活附近的内源性基因表达,从而触发被转染细胞的表型转变[9],这称之为“插入诱变”。插入诱变可能发生最严重的副作用是诱导癌基因的表达。尽管有些逆转录病毒载体(例如第二、第三代慢病毒载体)已经进行了改造,其安全性大大提高,但对病毒载体的使用仍需持谨慎态度。

1.1.3 标记基因 标记基因(Marker gene)是选择标记基因(Selectable marker gene)的简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其编码产物能够使转化的细胞具有对抗生素的抗性,在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等选择试剂,非转化的细胞死亡或生长受到抑制,而转化的细胞能够继续存活,从而将转化的细胞从大量的细胞中筛选出来的一类基因。构建转基因动物常用的这类标记基因有kan(卡那霉素)、amp(氨苄青霉素)、neo(氨基糖苷磷酸转移酶基因)、tk(胸腺嘧啶激酶基因)等。另一类也称报告基因(Reporter gene),是指其编码产物能够被快速地测定,常用来判断外源基因是否已经成功地导人受体细胞、组织或器官,并检测其表达活性的一类特殊用途的基因。目前转基因动物常用的报告基因是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由GFP衍生出来的还有BFP(蓝色荧光蛋白基因)、YFP(黄色荧光蛋白基因)等各种可视光的荧光蛋白基因。

转基因成功之后,这些标记基因留在转基因个体中,并随着转基因个体的扩群繁殖传递给后代。这些带有标记基因的动物及其产品是否具有不安全的因素,还需要大量的试验和时间来证明。但可能的食品安全隐患有如下几方面:①当人们食用了转基因动物的产品,标记基因编码蛋白有可能被转移到人体的细胞或肠道微生物中,从而可能会降低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②标记基因编码蛋白是否会成为新的致敏原,尚不得而知;③报告基因的存在会让消费者产生一种心理排斥反应。

标记基因的功能是把转化的和未转化的细胞、组织区分开。但是,一旦完成筛选得到所需要的转化细胞、或完成转基因动物的构建之后,标记基因就变成不需要的和多余的。为了消除标记基因的安全隐患,目前我们能够采取的解决方案:一是在筛选转化细胞或构建成功目的基因表达的动物之后,剔除标记基因;二是使用无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技术。

位点专一性重组系统能有效地对目标基因进行剔除,目前可用于动物基因剔除的有Cre/Loxp和FLP/frt系统,其中以Cre/Loxp应用较多。Cre/Loxp系统是利用Cre重组酶的重组特性,将选择标记基因置于两个Loxp位点之间,目的基因置于Loxp位点之外,通过Cre蛋白的识别重组,使两个Loxp位点之间的DNA区段与动物基因组之间发生置换,从而剔除选择标记基因,获得只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基因动物[10]。FLP/frt与Cre/Loxp重组原理基本相似,也是利用FLP基因编码的重组酶,可以识别frt位点并进行重组[11]。

无标记基因的家畜转基因技术其实早已有之,先期建立的显微注射、介导等方法,都可以不使用标记基因,而是依靠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个体水平或胚胎水平上进行筛选。其中又以原核的显微注射法重复率高,效果可靠。只是这些方法导入的外源基因一般是随机整合的,后期筛选的工作量大。

1.2 非预期效应

非预期效应指的是在考虑了目的基因插入产生的预期效应的情况下,转基因与非转基因亲本(在相同环境和条件下)在表型、反应和组成上所显示出的统计学显著的差异[12]。转基因植物的非预期效应一般认为是由于外源基因的随机整合所导致。根据已有转基因家畜研究的情况分析,可能引发转基因家畜非预期效应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两方面:①外源基因的随机整合;②某些种类目的基因的非可控表达。

1.2.1 随机整合引发的非预期效应 随机整合是指外源基因不受人为控制,随机地插入任意染色体的任意位置。研究表明,转基因生物由于外源基因的随机插入,可能通过以下几种机制改变内源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非预期效应的产生:①外源基因插入内源基因的“阅读框”,破坏基因的核酸序列使其不能有效表达;②外源基因插入内源基因调控元件的“功能区”,使调控基因失去功能,导致受其调控的内源基因不能有效表达;③外源基因插入基因组的某个“敏感域内”,使原本“沉默”的内源基因被“激活”而高效表达;④外源基因的转录或表达产物成为诱导或抑制内源基因表达的活性因子,直接或间接地使这些内源基因的表达发生质或量的改变[13]。无论哪一种原因引起转基因生物细胞成分的改变,都将导致食品成分的改变,而食品成分的任何一种改变都会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因此随机整合引发的非预期效应是引起食品安全性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解决转基因家畜随机整合的方案,就是采用基因打靶技术,将事先设计好的DNA序列插入选定的目标基因座,或者用事先设计好的DNA序列去取代基因座中相应的DNA序列,即实现定位整合(或靶向修饰)。目前,已建立的家畜基因组靶向修饰技术有:体细胞核移植途径的靶向修饰技术、锌指核酸酶(ZFNs)介导的靶向修饰技术和PhiC31整合酶介导的靶向修饰技术。相对于体细胞介导的基因组靶向修饰,ZFNs技术和PhiC31整合酶技术具有如下优势:①效率高,相比传统的同源重组方法提高了3~4个数量级;②不需要药物筛选,不引入标记基因,省却了删除标记基因的繁琐程序;③可以在胚胎水平上进行基因导入,通过简单的显微注射技术即可获得靶向修饰的转基因动物。除此之外,ZFNs技术还有可能实现双等位基因的靶向修饰,能够一次性得到纯合子个体,这对于转基因家畜育种尤其有利。

1.2.2 目的基因非可控表达引发的非预期效应 目的基因的非可控表达,包括过量表达、非特定发育阶段的表达以及非组织特异性的表达。某些种类目的基因(如生长激素类基因)的过量表达有可能影响转基因家畜的健康和食品的安全性。如:20世纪80年代,将生长激素类基因导入家畜,有少数转基因家畜由于激素表达量过高而导致生长发育不正常[14],过量激素的蓄积还可能影响食品的安全。有些基因在胚胎阶段或幼畜阶段表达,有可能导致胚胎或幼畜发育的不正常。转基因随着胚胎的发育进入到各种组织细胞并在各种组织中表达,有些基因的表达产物会对其他组织基因的表达产生干扰,从而影响转基因家畜的健康和食品的安全性。因此,调控某些基因的表达量、调控其在发育的特定阶段和特定组织中进行表达就很有必要。转基因可诱导表达系统和组织特异表达系统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

目前用于家畜可诱导表达比较成熟的是四环素(Tet)诱导表达系统,该系统相当于转基因表达的开关,在需要的时段在家畜的饲料中添加诱导剂使基因开启,不需要的时候去掉诱导剂、沉默子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使基因关闭。转基因动物中外源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依赖于组织特异性表达基因的启动子和上游调控区,可以通过不同启动子的选择,使目的基因实现特定时间和特定器官组织的表达。例如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需要三部分有效的构件:乳蛋白基因启动子及5′上游调控区、目的基因和包含poly(A)信号的基因3′端及下游区。乳蛋白基因的5′上游调控区包含有激素应答元件等时空特异表达调控位点,能准确地控制目的基因表达的特异组织(乳腺)和时间阶段。

1.3 受体家畜的安全性

受体家畜的安全性无疑对转基因家畜的安全性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考古研究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饲养家畜,家畜作为人类的食品至少已有6 000~7 000年的历史,其自身并无安全性的问题。但有些携带人畜共患传染病原的家畜,会将病原传染给人类,可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携带其他传染病原的家畜会危害转基因家畜的健康。因此,用于转基因受体的家畜必须进行严格的检疫,携带人畜共患传染病原或其他传染病原的家畜不能用作受体。为了防止病原的感染,作为转基因受体的家畜应在相对净化和隔离的环境下饲养,同时应做好严格的免疫接种、消毒、卫生等防疫工作。

2 转基因家畜环境安全性的解决方案

转基因生物的环境或生态安全风险,是通过基因漂移实现的。基因漂移有2种方式,即基因的垂直漂移(Vertical gene flow)和水平转移(Horizontal gene transfer)[15,16]。

基因水平转移通常指基因在亲缘关系很远的物种之间进行交换和移动,多发生于微生物的物种之间。可能引起转基因家畜基因水平转移的途径有以下几种:①肠道微生物。转基因家畜的外源DNA与肠道微生物进行基因交换重组,从而发生转移并形成新的致病微生物;②畜舍内的其他动物,如蚊、蝇、老鼠等。当蚊吸食转基因动物的血液之后,再吸食其他动物的血液;蝇、老鼠食用了转基因动物的排泄物之后,再四处飞行或流窜,从而发生转移;③排泄物。转基因家畜的粪便施放到田地作为肥料,其中可能含有未降解的细胞或细胞碎片。分析上述①的途径,整合在动物基因组的外源DNA,如果能发生与肠道微生物进行基因交换重组,其实与内源基因是等同的。但肠道微生物是伴随着动物的出现就一直存在的,并未见动物的DNA与肠道微生物DNA发生交换重组的现象,也不具备这种机制。已知微生物之间可通过转导、转化或接合进行基因转移,但尚无DNA在肠胃系统中转入微生物的报告[17]。至于上述②、③的途径,显而易见,圈养的动物与在大田里生长的植物相比,上述可能引起基因水平转移事件发生的概率要低得多。就转基因生物安全的风险评价而言,风险是危害性及其发生概率的函数,即:风险=危害性×发生概率。即使对于植物,目前也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基因的水平转移会导致转基因逃逸和带来明显的环境安全问题[15]。

基因的垂直漂移是指通过有性杂交的方式发生于亲缘关系很近或同一物种不同群体之间的基因交换。转基因植物的基因垂直漂移,通常可以通过3种不同的媒介来实现,即花粉介导、种子传播介导和无性繁殖器官介导的基因漂移[15]。家畜(哺乳动物)与植物不同的是,其受精过程是在体内完成的,不存在如转基因植物由于花粉或种子介导的“基因漂移”问题;同时家畜在自然状态下不能进行无性繁殖,也不存在无性繁殖器官介导的基因漂移。惟一可能造成基因垂直漂移的途径,就是转基因家畜的逃逸。转基因家畜从圈舍内逃出,与非转基因家畜,从而造成转基因的逃逸。而防范转基因家畜的逃逸,可以通过如下措施加以控制:①转基因家畜的研发或生产必须在专用的圈舍内进行;②转基因家畜的畜舍与非转基因家畜的畜舍之间要有严格的隔离设施和隔离带;③按照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安全控制措施”的规定,制定严格的防止转基因家畜逃逸的管理制度和应急措施。

3 转基因家畜自身安全性的解决方案

转基因家畜自身的安全性,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附录II“转基因动物安全评价”[18],可理解为相对于受体家畜,其存活能力、繁殖、遗传及其他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从转基因动物生产过程到外源基因的表达,都有一些影响转基因动物自身安全性的因素。本文的第一部分可能影响转基因家畜食品安全性的因素中,已经涉及到一些影响转基因家畜自身安全性的因素,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载体和非预期效应。除此之外,转基因方法也对转基因家畜自身的安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现有的每一种转基因家畜制作方法都存在自身的一些缺陷。显微注射法、介导法、病毒感染法以及其他非同源重组的方法,外源基因一般是随机整合,整合位点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非预期效应,不仅影响食品安全性,也影响转基因家畜自身的安全性,而且首先表现的是对转基因家畜自身安全性的影响。病毒感染法还存在病毒载体带来的安全患。体细胞核移植介导的转基因方法,与基因打靶技术相结合,虽然能实现定位整合(靶向修饰),但其产生的部分克隆动物确实存在健康问题。体细胞核在卵胞质中重编程的不完整性(或其他原因),有可能会导致部分转基因动物其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方式上的些许改变,这些变化可能会对动物自身的健康造成影响和存活能力的下降,如死胎、胎儿肥大、早期流产、成年后表型和解剖学异常等现象[19]。

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从两方面考虑:其一是对不管是用哪一种方法获得的转基因家畜,都应加强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及各种生物学性状的监测和评估。对于用作生物制药的转基因家畜,在动物血液中是否有药物的残留、药物的实际含量,对动物消化系统中的微生物菌区的微生物是否有一定影响,是否对该种药物产生特定的抗药性都应仔细监测。通过监测和评估,淘汰有异常表现的个体,保留具有正常生长发育态势、繁殖和遗传稳定的个体。已有的转基因动物的试验表明,出现上述存活能力下降的只是少数。其二是改进现有的转基因技术,使其更具安全性。例如:通过显微注射途径的ZFNs技术和PhiC31整合酶技术,既可以实现靶向修饰,又可以规避目前克隆技术的一些弊端。从能在细胞水平上对转基因的整合和表达进行筛选而言,体细胞介导的转基因方法仍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目前应着力研究体细胞重编程的机理,提高完整重编程的效率,从而提高克隆效率、减少转基因克隆家畜的异常。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Z]. 2001.

[2] OECD. Safety evaluation of foods derived by modem biotechnology: Concepts and principles[M]. Paris:OECD Publishing,1993.

[3] 杨昌举,黄 灿,高 原.实质等同性: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估的基本原则[J].食品科学,2001,22(9):95-98.

[4] 刘 谦,朱鑫泉.生物安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 METCALFE D D,ASTWOOD J D, TOWNSEND R,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allergenic potential of foods derived from genetically engineered crop plants[J].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1996,36:165-186.

[6] FAO. Evaluation of allergenici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A]. Report of a joint FAO/WHO expect consultation on allergenicity of foods derived from biotechnology[C].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01.

[7] BASTONE P, LOCHELT M. Kinetic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plication-competent revertants derived from self-inactivating foamy virus vectors[J]. Gene Ther,2004,11(5):465-473.

[8] CHAKRABORTY A K, ZINK M A, HODGSON C P. Transmission of endogenous VL30 retrotransposons by helper cells used in gene therapy[J]. Cancer Gene Therapy,1994,1(2):113-118.

[9] BAUM C J,DULLMANN Z,LI B,et al. Side effects of retroviral gene transfer into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J]. Blood,2003,101(6):2099-2114.

[10] 陈永福.转基因动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1] 单晓昳,李 蓓,张举仁.利用FLP/frt重组系统产生无选择标记的转基因烟草植株[J].生物工程学报,2006,22(5):744-750.

[12] CELLINI F,CHESSON A, COLQUHOUN I, et al. Unintended effects and their detection in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04,42(7):1089-1125.

[13] 杨冬燕,邓平建,周向阳,等.转基因植物非预期效应及其评价[J].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123-124,126.

[14] PURSEL VERNON G, PINKERT CARL A, MILLER KURT F,et al. Genetic engineering of livestock[J]. Science,1989, 244(4910):1281-1288.

[15] 卢宝荣.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环境生物安全评价及其关键问题分析[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8,16(4):547-554.

[16] 卢宝荣,张文驹,李 博.转基因的逃逸及生态风险[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6):989-994.

[17] 贾士荣. 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及食品安全性[J].生物工程进展,1997,17(6):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