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教育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龄前儿童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龄前儿童教育

篇1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教育绘本阅读多元化综合发展

儿童绘本最早出现在欧美,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有时也叫“图画书”。绘本中的图画一般是手绘之作,生动迷人,给孩子带来美好的视觉感受。绘本的图不依赖文字,不再是文字的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有绘画来讲故事。好的绘本不仅图画精美,而且每张图画都有丰富的内涵。能把儿童带入美好的故事情节中让孩子的情感受到陶怡,体会到深刻的哲理和巧妙的思维方式。儿童绘本以它特有的文学形式吸引着儿童,儿童绘本故事横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透过文字与画面,让孩子得以进入不同的世界。在愉悦的绘本阅读中增强儿童的阅读能里、审美能力、拓展儿童的艺术想象能力、促进儿童道德情感发展、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让儿童在“悦”读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在我们中国,阅读之风正在盛行,尤其是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第一次将学龄前阅读纳入幼儿园语言教学目标体系,显示了我国对学龄前阅读的提倡和重视。

一、当前引领儿童进行绘本阅读存在的误区

1.儿童绘本阅读是成人“方便教育”的工具。许多的成人在给学龄前儿童绘本时的意图很明确,希望儿童能自主阅读,方便成人做自己的事情。这种方便教育的意识对于学龄前儿童的绘本阅读缺乏指导和引领,失去了绘本阅读促进儿童综合素质培养的初衷。

2.绘本阅读成为成人为儿童入小学奠基的教本。绘本阅读中,许多成人认为这是为儿童入小学的阅读技能准备,将绘本阅读变成了生硬、呆板的教科书。强调孩子掌握词汇、识字量的多少,使绘本阅读失去原有的魅力。

3.成人对于绘本的使用、购买都存在着较多的不科学性。如有的成人为儿童选择绘本时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差异重视不够,有的不够关注儿童对绘本内容的兴趣和认知需要,有的在使用绘本时创造性“加工”意识不强,还有的将绘本阅读活动看成是“看图说话”,忽略了绘本的真正内涵。

4.不能充分挖掘绘本中阅读以外的多元化的教育资源。成人在引导学龄前儿童阅读时只注重对故事情节展开的观察与表达,对于绘本中情感、观念的引导利用不够重视。比如:绘本《蜜蜂树》可以引发孩子追求知识的乐趣,进而付出行动,共同达成目的。《星月》则让孩子学会欣赏别人与自己不同的地方。《绿笛》则让孩子肯定自我,勇敢做自己。《我变成喷火龙》引导孩子情绪能适当抒发控制。《胆小亨利》再大胆的人也有害怕的事,而胆小的人也有勇敢的时候,让孩子正视自己的勇敢与害怕。

二、如何让绘本阅读促进学龄前儿童综合素质发展

我们到底应该怎样选择作品供儿童阅读?如何利用这些优秀的作品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促进儿童综合发展?这些作品需要以什么样的最佳方式呈现给学龄前儿童?这是我们作为一线的学龄前儿童教育者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为儿童挑选适合阅读的、多元化的绘本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读图”阶段,图画对儿童的视觉震撼比知识、教导效果更为直接。绘本它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特有的读图阅读形式与儿童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融为一体。作为“人生的第一书”,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

但是绘本也有品质高下之分和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的问题。尤其是绘本已经热起来的今天,难免会有良莠不齐的现象甚至是“伪劣绘本”的出现,如何挑选适合儿童阅读的绘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真正好的绘本应该立足于儿童的视角,让儿童可以自由进入故事的世界,并且能够反映儿童生活世界和内心世界。好的绘本所折射的内容承认儿童的独立人格和童年生活的独立价值、相信儿童具有与大人不同的独特的内在世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选择绘本要重视绘画的艺术品质,只有高品质的图画,才能培养儿童好的想像力。

2、抛弃功利的绘本阅读目的,让阅读成为儿童重要的生活方式

许多成人把绘本阅读看作是小学学习的提前开始。把绘本当作教科书,把儿童在阅读中学会了几个词语,复述了几个故事作为阅读的目的,让儿童在重压下阅读,失去了阅读的快乐。学龄前儿童阶段的阅读目的不在于学习多少知识,而在于是不是通过阅读爱上了读书。我们进行绘本阅读的目的,是抓住儿童“吃语言”的黄金时期,给他大量吸收优质语言的环境和机会。

3、拓展绘本阅读的价值,促进儿童的综合发展

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绘本阅读的过程是儿童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培养儿童爱惜书的过程、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在精读的过程中引导儿童读图,很多教育者习惯于指着文字给儿童读书,这是读绘本最大误区之一,因为绘本里的画不单是用来欣赏的,还是另外一种语言和表达方式,让儿童从小掌握绘画语言,就要从绘本中养成阅读图画、通过图画理解故事、表述故事的习惯。

2)陶冶儿童艺术情操。绘本精美的手工绘图、生动迷人,展示着不同艺术家的风格及艺术追求。虽然简单,却堪称“完美”。儿童在读图的过程中不仅理解了“画”语,同时感受到不同风格的艺术熏陶。

3)促进儿童多元化智能发展。儿童的智能发展是多元化的,不仅限于语言和数学逻辑,还包括空间、音乐、肢体、人际交往、内省、创造想象、自然观察。绘本以它多元化的视觉表达情感、表现生活,也可以促进多元化智能的开发。比如《大脚丫跳芭蕾》,在儿童阅读的过程中对音乐智能方面就有着促进功能。

4)发展儿童健全人格、幸福人生。和儿童分享绘本,还能帮助他建立健全的人格,为一生的幸福打好精神基础。从丰富生动的故事中,儿童可以学会积极、坦然地接纳自己的所谓“缺陷”,学会用幽默的态度面对生活,学会充分享受温暖的亲情和友情,学习团队合作与分享的精神……

篇2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音乐教育 品格 统一

中图分类号:G613.51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唯有人类才懂得通过教育改进自己。“教育”不仅是“教”,还是“育”;不仅是教授知识技能,还要培育人的品格。杜威提出:“教育者最重大的任务在于帮助塑造人的品格”。而音乐的审美功能与教育功能,使音乐教育可以作为品格教育的一种途径。西方自古希腊起,以柏拉图为代表的思想家把教育作为国家的建设基础,把音乐作为教育的基础。古希腊创建的音乐德学和古中国的儒家的“礼乐”思想有着许多共同点,如重视音乐的德育,把音乐当作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由此看出,音乐教育与品格教育存在一定的统一性。

英国哲学家、教育家罗素认为: 六岁以前的幼儿期是进行品格教育的最佳时期。这是由于六岁以前的学龄前儿童极易受到外界的塑造。蒙台梭利的研究发现,幼儿具有一种“有吸收力的心理”,他们下意识的感受能力会积极地和有选择地从外部世界中进行吸收,成为他自己心理的一部分。因此,在人类可塑性最强的学龄前阶段,把音乐作为一种手段,利用音乐教育与品格教育的统一性,培养出高尚品格的人才,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

1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学龄前阶段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这个时期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将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音乐教育者的目标应该使儿童热爱音乐,学会倾听音乐、理解音乐,从听觉到心灵都沉浸在音乐之中。让儿童真正感受到音乐中流淌的智慧和人格的力量,真正被音乐的魅力所打动,从而使灵魂得到升华,变得更高尚、更有智慧。在学龄前儿童的音乐启蒙教育中,努力摸索、探寻教育的方法,创造出富有启发、卓有成效、富于美感的音乐活动形式,包括欣赏音乐、乐器演奏、歌曲演唱、节奏活动、身体律动等等,让孩子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体会音乐的美感,并学习表现这种美。通过音乐教育的途径,培育儿童的优秀品格。

音乐教育家铃木曾说过:“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要造就良好的公民。如果让一个儿童从降生之日起就听美好的音乐并学着演奏,就可以培养他的敏感、遵守纪律和忍耐性格,使他获得一颗美好的心灵。”他始终把“培养孩子成为优秀的人”,作为自己音乐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早期音乐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把每个人都造就成为专业的音乐家,而是让每一个儿童的音乐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同时,培养品格完善之人才。

2早期音乐教育对品格教育的影响

我国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已有悠久的历史,从古代文献《大戴礼》、《礼记》和魏晋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近代的康有为主张:“婴儿能歌,则教仁慈爱物之旨以为歌,使之浸渍心耳中。”说明教育婴幼儿唱有关接人待物的歌曲,使之受到熏陶。1912年2月,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提出“五育”并举思想,认为尽管五育各自的作用不同,然而均是培养“健全人格”所必需的,是统一的整体而缺一不可的。陈鹤琴指出,技术陶冶不能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音乐教育“应利用音乐来改善儿童的意志,陶冶儿童的情感,使儿童表现真实的自己,导向于创造性的发展。”他认为“我们要凭着音乐的生气和兴味,渗透到儿童生活里面去,使儿童无论生活工作、游戏或劳动的时候,都能有意志统一、行动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现,使儿童生活音乐化。”

3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与品格教育的重任

我们二十一世纪的音乐教育研究者应当遵循音乐艺术自身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启蒙教育的理念,深入研究适用于我国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我们要重视对教育自身规律的探讨,用儿童所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进行音乐教育,在提高儿童的音乐能力的同时,促进其品格的发展。抓住六岁以前幼儿敏感性和接受力最强烈的黄金时期,把音乐作为一种手段,通过音乐教育的途径使人的品格得到更好的发展。作为音乐教育研究者,背负着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使命,为教师和家长们提供具有参考价值和可行性的教育方法,担当起培育优秀品格之人才的重任。

总而言之,音乐教育者通过学习古今中外的儿童教育理念与研究成果的精髓,有选择性地借鉴适于学龄前儿童成长需求并符合我国国情的儿童音乐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合理的根据音乐教育与品格教育的统一性,为学龄前儿童研究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的教学方案,以教育人的品格为目地。在学龄前儿童处于“精神胚胎”的阶段,进行音乐教育与品格教育的统一践行。有意识地将音乐教育作为手段,对高尚人格和伟大理想的培育,才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尹爱青,曹理,力.外国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2] 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 王懿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曹理著.普通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5] 廖乃雄.论音乐教育[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

篇3

关键词 武陵山区 农村 学前儿童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2010年颁发的《国务院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规定:“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武陵山区农村幼儿家庭环境进行相关研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从而使社会各界更好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而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本研究随机抽样选取了位于武陵山区腹地的铜仁市江口县太平乡及闵孝镇,调查对象为太平乡及闵孝镇的所有学龄前儿童的家庭,其中,走访了308户村民,发放672份问卷。

2 武陵山区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调查结果分析

2.1 该地区的留守儿童数量居多

武陵山区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抚养者是父母的只占32%,而由祖父母或者其他人抚养的占到68%(表1所示)。可见,该地区的留守儿童问题是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

2.2 学前儿童父母亲的年龄呈年轻化态势

统计显示,调查样本中学前儿童父母的年龄有85%在20-30岁之间,他们有充足的精力照管幼儿,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有能力接受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和教育科学方法。

2.3 学前儿童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家长的不良习惯较普遍

调查数据显示,该地区父母亲具有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占到79%,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只占21%。另外,如图1所示,63%的家长有吸烟的不良习惯,21%的家长有酗酒的不良习惯,57%的家长有吸烟的不良习惯。

2.4 家长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意识较高,但学前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在调查中,71%的家长已经意识到了学前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18%的家长认为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可有可无,仅有11%的家长认为幼儿没有必要接受学前教育。

调查还显示,90%的家长认为孩子需要游戏;同时,也有90%的家长希望孩子在幼儿园中学习舞蹈、美术、音乐等技能。

2.5 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较陈旧

调查显示(图2所示),92%的家长有意识地教育幼儿的某些方面,其中对幼儿进行常识性教育的占100%,品德教育的占89%,生活行为习惯教育的有58%,性格教育的28%。

3 武陵山区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留守儿童问题突出,隔代教育现象普遍。武陵山区地处我国中西部偏远地区,经济落后并且交通不便。在我们的调研中,当地的收入水平不能满足人们的经济期望,因此许多人(尤其是年轻父母们)选择外出打工或经商,将年幼的孩子留在家中交给爷爷奶奶带。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地68%的家庭出现留守儿童问题。而这些留守儿童将出现基本教育、人身安全、身心健康等问题,而社会关爱对这个问题也不能全部兼顾。

(2)学前儿童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较低,教育观念陈旧。在接受调查的家长中,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上者仅占25.7%,初中文化水平的占47.3%,还有四分之一多的家长其文化程度为小学或文盲,他们不了解科学的育儿知识,也不了解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不能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不懂得怎么样的教育才能有效地让幼儿全面发展。

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家长的教育观念还停留在自身曾经接受过的教育层面上,他们认为孩子就是“自己”的,家长说什么孩子就得听什么,完全把孩子看作是家长的附属物,忽视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家长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极其简单,经常采用责骂,甚至殴打的粗暴方式来教育孩子,极少采用说服教育等。

(3)家长的整体素质不高,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产生负面影响。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曾有过针对杰出人士的研究,他发现他的调查对象们肯花更多的时间、精力、财力去培养自己的孩子,而且都在意自己的表率作用。而在我们的调查中,81%的幼儿父母仅有初中及初中以下的文化层次,这对幼儿将产生许多的负面影响。另外,家长的行为习惯对于孩子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4)家庭教育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忽视情感、态度的培养。本次的实践调查发现,90%的家长认为孩子有必要学习音乐、舞蹈、美术等技能,但却很少有家长注重行为习惯、情感态度的学习。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他们关心的是孩子的“智力”,也即孩子能读写多少字、会背几首古诗、会算几位数的加减法等显性知识的掌握,而没有更多地关心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他们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而没有更多地关心孩子的心理发展是否健康等等。所以很多家长对幼儿实施教育时带有盲目性、随机性和主观性,不能系统的掌握幼儿成长所需的身体、认知、情感、能力等领域的全面发展。

4 改善武陵山区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思考

4.1 从政府方面来看

(1)建立“留守学前儿童服务站”,为幼儿提供全方位辅导。相关部门可以借助托幼机构的教育资源,成立专门的“留守学前儿童服务站”,建立留守学前儿童的成长档案袋,详细记载这些幼儿的生活、学习、心理发展等情况,不定期地与父母亲或者主要抚养者沟通、交流,尤其是针对留守幼儿的突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还可以为留守幼儿开展心理疏导教育,老师与留守幼儿结成帮扶关系,让幼儿向自己的“妈妈”(幼儿老师)说“悄悄话”,让幼儿倾诉自己的心声,及时宣泄幼儿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绪。

(2)整合各职能部门优势,优化家庭教育外部环境。农村各级政府可以整合教育辅导站、文化站、计划生育指导站等部门的职能,把家庭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和优秀家庭角色等评选活动。根据当地人们的爱好,开展象棋、绘画、体育、歌咏、书法、讲故事等各类竞赛,建立起适合农村孩了发展、创造、竞争、成才等健康的家庭文化,减少和消除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从思想上、文化上、形式上改革家庭教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3)开展多种形式的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的活动。各教育部门应认真总结开办家长学校的经验,督促托幼机构举办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并将此纳入托幼机构的评价考核体系。除此之外,还应开辟和完善其他类型的宣传渠道,比如可以利用本地区特有的“赶集日”时机,通过广播、发放宣传单的形式普及科学的幼儿方法,使家长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

(4)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村家长的科学文化素质。农村的各级政府可以开办科学知识普及班、家长文化补习班、扫盲班等,不断提高家长的科学文化水平。另外,还应加大教育执法力度,保证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贯彻实行,防止中小学生辍学,是杜绝这种恶性循环的重要保证。

4.2 从幼儿园方面来看

(1)家庭教育讲座。托幼机构可以通过该活动向幼儿家长系统的介绍科学的育儿知识和经验,提高幼儿家长的教育能力。结合教育部于2012年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家长了解幼儿在身体的、情感的、能力的、认知的等各个方面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此外,还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突出问题和典型特征进行系列讲座,要结合家长的教育困惑设计讲座专题。

(2)家长会。托幼机构可以分为全园家长会和班级家长会。提倡多进行班级家长会,因为班级家长会可以从学前教育的目标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给予幼儿家长具体的指导。

(3)家长园地和家园小报。托幼机构可以设置全园性的橱窗、墙报、板报,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同时可以开办小型的图书馆,订购各种学前教育刊物以及读物提供幼儿家长阅读。

(4)家长咨询站。托幼机构可以设置家长咨询站,为有困惑的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也可以(下转第256页)(上接第254页)建立托幼机构的专门为家长服务的网站。除了以上的集中途径之外,托幼机构还可以开展各种亲子活动、家长开放日。家长执教活动等,调动幼儿家长参与科学育儿的积极性。

4.3 从家长自身来看

首先,可以正确吸纳亲朋好友的教子经验,间接地获得关于孩子的知识,但不可全盘照搬。其次,幼儿家长应主动学习科学育儿的理论知识。家长可以自己订购,也可以向孩子所在幼儿园借阅一些幼儿教育的刊物、图书。此外,广播、电视、录像带、VCD等电子产品,也是家长了解孩子的途径。再次,家长可以积极利用幼儿园的资源。幼儿园是家长了解孩子最有效、最直接的信息源。

参考文献

[1] 黄淑珂.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思索[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7).

[2] 杨威.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关系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2).

[3] 姜又春,任勤.亲属关系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现实性与合理性分析[J].黑河学刊,2012(7).

篇4

关键词:幼教片 儿童审美心理 审美体验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087-02

学龄前儿童感知世界,主要是通过审美体验来实现的。这既是儿童的生命活动的体现,又是儿童生命活动之结果。因此,儿童审美及其培养是儿童教育特别是学龄前儿童教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而且,儿童审美体验和教育的研究可以丰富美学研究的内涵,为更深入、更透彻地了解成人的审美开辟更加广阔的视角,可以唤醒人们对自身生命活动的认识。

幼儿的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到6岁时才达到正常成人的视力范围。同时,对色彩和形状的辨别能力也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要到小学中高年级才接近成人的水平。因此,复杂的形状,微妙的动作,丰富的色调、微妙的光线是儿童特别是低幼儿童无法辨识的。对儿童来说,简洁概括而夸张的形象,正符合儿童的视觉需要,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情绪。儿童图书的插画和动画片正充分利用了这一特性,是最行之有效的造型手段。儿童的空间认知能力处在不断发展之中,要到小学中高年级才有了对透视法的初步掌握和理解。3岁以前儿童对事物的认识是没有大小、主次之分的。儿童画画时是利用画面的水平和垂直空间来表达深度的。这种在成人眼里幼稚有趣的表达方式,正是学龄前儿童视觉感知能力的真实反映。如果将两个事物重叠在一起,学龄前儿童往往将它作为一个事物看待,很难将二者分开,只会增加学龄前儿童辨认上的难度。如果在低幼插画中严格按照透视法的近大远小原则表现事物,与儿童在实际生活中的认识相左,只会造成儿童视觉感知的困惑。

一、动画片与学龄前儿童的关系

1.共同活动

幼儿和动画片之间构成了共同活动的关系。大量的观察表明,幼儿在现实中一遍遍地模拟动画人物的表现,或者一人分饰几个角色,或者几个人共同分担几种角色。并且,这些角色之间进行了相互交往、战斗、拯救、关心、逗乐是他们经常借助动画伙伴而发生的主题。如:在桌面游戏中,一旦幼儿拼合成某个武器,他们就成了武器的主人,成了动画片中的某几个角色,互相开始争斗。

2.地位平等

伙伴群体是一个平等的世界。也许在这个世界中有等级的差异。那也是幼儿经过行为的衡量后自动认可的。他们之间在精神上是平等的 伙伴关系是有别于父母、师生关系的。那是一种天然的来自于自然的意识深层的不平等,正因为这种不平等,才造就了伙伴关系的相对平等。因为他们年龄相近、知识相等、身材相似,理解了这些,再来看动画伙伴。这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有大人、有小人、有超人、有怪人、还有的根本就不是人类。但是幼儿从动画伙伴那里享受到了平等。为什么?因为动画伙伴暗合了幼儿本身,它们的行为正是幼儿自

己想做而不能做的。因此当幼儿看动画片时,他有时候就是在看自己 看自己一旦成为某个动画形象时的表现。也正是这种可以同一的同一性,使得幼儿更加关注动画人物的命运。还有一个原因,动画伙伴随时可以走下神坛,走到幼儿身边,成为幼儿的现实伙伴。同伴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正如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那样。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会与年龄相应的态度和行为规则 这种交往和学习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没有一名幼儿在和同伴交往之前是抱着学习的目的。幼儿和动画片之间也是这样,幼儿观不是为了从动画片中学习到知识、技能、道德而看动画片,喜欢动画片的。学习只是自觉自愿后产生的不自觉的后果。无为而无不为,能较好地概括幼儿和动画片之间的伙伴关系。

二、学龄前儿童审美心理的发展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儿童美术教育界逐渐形成了两大理论派别:以英国美术教育家里德和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为代表的工具论,以美国美术教育家艾斯纳和古力为代表的本质论。工具论盛行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本质论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成为主流。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发现传统的幼儿艺术教育的重心,放在创作技能培养的环节上,忽视了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想像力和审美理解力的培养。正如阿恩海姆所说的那样:现在我们忽视了通过感觉到的经验去了解事物的天赋,从所见的事物外观中发现意义的能力丧失了,我们天生具有通过眼睛来理解艺术的能力也沉睡了。

学龄前儿童感知世界,主要是通过审美体验来实现的。学龄前儿童的审美体验同时具备主体性、创造性与过程性。审美体验的主要形式是游戏,包括同伴之间的交流,与成人的接触。这既是儿童的生命活动的体现,又是儿童生命活动之结果。因此,儿童审美及其培养是儿童教育特别是学龄前儿童教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而且,儿童审美体验和教育的研究可以丰富美学研究的内涵,为更深入、更透彻地了解成人的审美开辟更加广阔的视角。可以唤醒人们对自身生命活动的认识。西方的许多专家学者纷纷从教育学、哲学、美学等等不同的学科和角度对儿童审美体验和教育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二次大战结束以后,儿童心理学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心理的研究进入了一个辉煌时代。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视知觉原理的研究,给儿童图书和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新的角度和依据。

三、学龄前儿童审美活动的特点

学龄前儿童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呈现的状况,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游戏性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儿童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除了日常生活外,儿童的活动不外乎游戏、学习和劳动三种基本形式。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游戏更是主导活动形式。幼儿在游戏中通过主动探索、动手操作及角色扮演,不断扩大知识和经验,提高了认知能力,丰富和深化了情感。儿童动画片特别是幼教动画片,在影片中运用各种游戏形式和元素,是最受儿童欢迎的了。因此,充分利用学龄前儿童凭籍事物具体形象和对形象的联想来进行思维这个特点,在动画片中设置各种视觉游戏,寓教于乐,是儿童动画片最重要的特征。

2.幻想性

儿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想法来创造游戏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里,儿童本能地按照自己的欲望和需要改造现实生活,让参与游戏的一切都具有人类的情感和想法,组成以他为中心的游戏空间,在想像中相互对话,在幻想中体验着游戏的快乐,游戏的过程就是幻想的过程。

3.趣味性

儿童对事物缺乏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是根据视觉上的具体形象的联系,根据感觉的真实来对事物进行归类的。儿童的观察方式是冲动型的,思维是模糊性的,使儿童的判断和表达非常有趣而出乎意料。对物体的形状、色彩、空间的表达有很显著的年龄阶段的特点。幼儿的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到6岁时才达到正常成人的视力范围。同时,对色彩和形状的辨别能力也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要到小学中高年级才接近成人的水平。因此,复杂的形状,微妙的动作,丰富的色调、微妙的光线是儿童特别是低幼儿童无法辨识的。对儿童来说,简洁概括而夸张的形象,正符合儿童的视觉需要,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情绪。儿童图书的插画和动画片正充分利用了这一特性,是最行之有效的造型手段。儿童的空间认知能力处在不断发展之中,要到小学中高年级才有了对透视法的初步掌握和理解。3岁以前儿童对事物的认识是没有大小、主次之分的。儿童画画时是利用画面的水平和垂直空间来表达深度的。这种在成人眼里幼稚有趣的表达方式,正是学龄前儿童视觉感知能力的真实反映。如果将两个事物重叠在一起,学龄前儿童往往将它作为一个事物看待,很难将二者分开,只会增加学龄前儿童辨认上的难度。如果在低幼插画中严格按照透视法的近大远小原则表现事物,与儿童在实际生活中的认识相左,只会造成儿童视觉感知的困惑。

四、幼教动画片要重视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的发展特点

许多动画片的从业人员把幼教动画片当作“小儿科”,觉得艺术短片才是动画艺术的代表。或是迪斯尼的大片才具有技术含量,值得自己重视和研究。他们认为幼教动画片故事幼稚,造型和动作简单。因此,不愿意全心全意地投入幼教动画片的创作。事实上,一部优秀幼教动画片的成功,其创作时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智慧是无法想象的。孩子们并没有像成人或艺术家那样,把动画片当成艺术作品或文化消遣品来看待,而且是把它当作自己所喜欢的事物的再现。幼教动画片的故事题材简单直观又贴近生活,要让每个孩子都喜欢又能看懂,既通过它来认识世界,同时又给孩子们广阔的想像空间,绝非易事"艺术智慧的发展不同于一般智慧的发展,它并不一定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缺乏恰当的教育,早期的艺术潜能会随着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认识世界方式和学习任务的改变而削弱和消失。幼教动画片也是同样的道理,造型和运动的简洁与简单有本质的区别。根据学龄前儿童的需要将造型和动作减至极至,并得到孩子们的认可,需要创作者付出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更全面的修养。

要重视国内外儿童审美教育的研究成果,了解儿童审美心理的目的是更好地为儿童服务。幼教动画片创作的创新并不是将画面效果做得绚丽多彩,动作和镜头语言丰富多姿。幼教动画片的创作要以儿童为主体,把儿童的兴趣、需要、经验摆在重要地位;从儿童的视角去尝试和观察,以孩子的理解力以及他们的会对什么东西感兴趣来引导你做决定。

我们从前面可以知道,学龄前儿童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体验与成人相比缺乏广度和深度,但作为学前儿童个性审美心理同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学前儿童偏爱鲜艳、明亮的颜色和色彩鲜艳、丰富的艺术作品。喜欢具象性作品,喜欢熟悉的和具有美好含义的事物。强烈地抵触较为陌生的事物。儿童审美总是从对形象的感受开始,对形象的偏爱是儿童的天性。学龄前儿童偏爱用夸张与拟人风格表现事物的艺术作品。

首先,从情感方面来说,夸张与拟人的表现风格改变了艺术作品中的事物的神态和表情,使作品的事物物比真实的更可爱,消除了孩子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增强了亲近感。其次,由于拟人与夸张的艺术风格突出了事物的某些不易被学前儿童觉察和理解的事物特征,使动物的表情以及事物的善恶、真伪等,变得易于觉察和理解。

这,都需要动画片创作者采用与成人世界迥然不同的表达方式,方能引起孩子的共鸣。而学龄前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决定了他们对艺术作品中的抽象性形式,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感因素,有一种直觉本能的理解力,使得他们能够理解抽象作品的线、形、色等形式因素所传达的意义,这无需太多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

篇5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思想品德教育;问题与对策

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说过“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因此,任何教育都应以道德为目的。尤其对于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儿童,其道德认识还处于形成和发展的阶段,正是道德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此时道德教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龄前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的好,以后只需顺势培养下去,自然可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养成不良心态和行为习惯等,不易改变……”可见,思想品德教育在学龄前儿童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这一时期儿童自身的发展特点,其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是道德水平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决定学龄前儿童未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环节。学龄前儿童思想品德的发展是儿童个体知、情、意、行各要素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交往和活动的影响,将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从而形成个体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随着儿童社会化程度逐渐加深,在其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其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也不断地发生矛盾和冲突。因此,必须要在学龄前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发生矛盾冲突时,及时通过正确的方式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而帮助和指导学龄前儿童正确处理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矛盾冲突,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来指导道德行为,帮助儿童最终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学前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和学校重智育而轻德育的教育理念

第一,家长过分重视儿童智力发展。受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大多数家长“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因此,教育大多时候只体现了它的功利性。这就导致了很多家长在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教育时,只关心儿童“算对了几道数学题”、“背会了几首古诗”、“学会了几个单词”等,却很少过问孩子“今天过得快不快乐”。这样过分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长此以往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第二,学校教育内容过早进入小学化。如今的幼儿园教育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早已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变了味。教育内容也过早进入小学化,实行“超前教育”,有些幼儿园甚至还给儿童布置“家庭作业”,从而使素质教育大打折扣。

(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抽象难以践行

第一,德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幼儿园德育内容大多只停留在“口号式”、“文件式”,局限于理论而缺少具体实践。老师总是告诉孩子要爱祖国、爱家乡、爱国徽国旗、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等等,却没有告诉孩子怎样做才是爱祖国、爱家乡。孩子也因未能理解而无法将德育内容贯彻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导致这样的德育内容并不能真正地发挥教育作用。第二,德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格特征的儿童,他们的知识容量和心理需要也不同。但幼儿园德育在内容方面普遍追求共性教育,而轻视对个体的指导。从而导致教育者在对儿童进行德育的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忽略了不同个体之间的心理差异,致使德育教育难以取得实际的效果。

(三)思想品德教育方式和评价方式单一

第一,德育方式以教师讲述为主。目前我国大部分教师在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给孩子讲故事。这种方法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如果不能与孩子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同样达不到德育的最佳效果。第二,思想品德评价多是教师的印象打分。对学生进行品德评价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但要将这项工作做好却很不容易。根据学龄前儿童的特点,品德评价多以教师为主。但如果老师平时没有认真地关心、观察每一个儿童的话,教师的评价方式就会依赖于自己的主观观念,片面地根据某个孩子的卫生、纪律甚至成绩,来对孩子进行好与坏的评价,这样极易导致将好孩子划分到“坏孩子”的队伍里,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打击。

三、学龄前儿童思想品德培养的主要对策

(一)建立“家庭——幼儿园手拉手”协调配合机制

第一,家长要充分重视儿童思想品德的培养。“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对于学龄前儿童这个阶段,相对于智育来说,家长更应该重视学龄前儿童的品德培养。这就要求家长应有一套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切忌用暴力和语言逼迫孩子去做不喜欢做的事情,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情感变化,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逐渐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等一些优秀品质。第二,实现“家庭——幼儿园手拉手”协调合作。家长与幼儿园双方应时常沟通交流,一方面,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品德表现,并结合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适当调整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另一方面,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所反映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通过建立“家庭——幼儿园手拉手”协调配合机制,家庭和幼儿园双方均可以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实现对孩子思想品德教育的预估,从而更好地进行对学龄前儿童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

(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应具体化

第一,德育内容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只有源于生活才能发挥出教育的作用,德育也是如此,只有结合实际生活的德育内容才能真正的达到德育的效果。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等等这些德育内容,虽然都是正确的,但毕竟太过抽象化,孩子无法理解,也无法践行。而德育的最终目的,终究还是要回到实际生活的,所以德育内容应是源于孩子从生活中感悟、认识到的真实的道德情感,而并非强制地向孩子传授抽象的道德内容。切忌为了德育,而让孩子成为知识的奴隶。第二,有针对性的制定德育内容。只有符合学龄前儿童认知特点的德育内容和方法才能促进学前儿童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对于较低年龄段的儿童要以引导其明辨道德是非为主;对于稍大年龄的儿童应逐渐引导和培养其道德情感。对于性格内向的儿童,应注重培养其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等道德品质;对于性格外向的儿童,应注重培养其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等道德品质。

(三)改进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和评价方式

第一,德育过程中要重“行”。美国的民本主义教育学家杜威,就主张教育应在“做中学”。例如,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做一些集体小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到一个人的力量有时是很渺小的,而集体的力量远比个人的力量要大得多,无形之中培养了孩子热爱集体、团结友爱等道德品质。再比如,为了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品质,可以开展“我是小小清洁工”活动,让孩子在自己动手劳动的过程中体验劳动带来的成果,感受劳动带来的乐趣。通过“做中学”让孩子在实践中亲身经历和感受,不仅能使孩子将平时所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还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而且通过实践所达到的德育效果能够使儿童留下深刻的记忆,这是课堂德育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效果。第二,教师应树立开放的评价理念。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思想品德评价既然无法避免评价教师“专人化”,但却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这个缺陷。前文提到的“家庭——幼儿园手拉手”协调合作机制依然可以起到作用,教师通过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不同状态下的表现,用较为全面的观点对孩子的品德进行评价。此外,也可为学龄前儿童设计“成长档案袋”,记录儿童日常生活的表现、儿童的自评、小组的互评等等,为其品德评价提供依据。

四、结语

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长久的、系统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明显得效果。这就需要无论是家庭还是幼教工作者都必须将这项工作重视起来,要将德育工作开展的可行、有效,方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茂聪.儿童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2]汪筱华.幼儿园德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刘电芝.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陈美玲.论儿童品德发展与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J].教育与教育学研究,2014.11.

篇6

头孢类抗生素等药物最易损伤肾脏

近日,一项针对上海市17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有近1/3的人是由于使用药物不当而引发该病的。原本就患有慢性肾脏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或冠心病的老年人在使用药物不当后更易引发该病。调查结果还显示,氨基甙类抗生素、头孢类抗生素、利尿剂和造影剂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药物。

研究人员收集了上海市17家二级以上医院共计1200例急性肾衰竭患者的资料,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发现,在这些急性肾衰竭患者中,有28.9%的人是由于使用某些药物不当而引发该病的。在可引起急性肾衰竭的药物中,氨基甙类和头孢类抗生素最为常见(约占48%),其次是利尿剂和造影剂。

研究人员认为,随着医学的发展,抗生素、造影剂等药物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药物性肾损害的问题也随之日趋严重。由于肾脏本身具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因此药物性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在发病的早期往往难以被及时发现,从而经常会延误诊治,造成不可逆的肾衰竭。

通常来说,患者用药的剂量过大或用药的疗程过长是出现肾损害最主要的原因。因此,人们应坚持合理用药的原则,尽量避免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肾毒性明显的药物。肾功能不全者还应根据其肾功能状态对用药剂量和用药疗程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用药安全。

学龄前儿童

玩过多的玩具可损害认知能力

篇7

关键词:学校教育 学龄儿童 创造心理

1 创造力与创造心理

创造力是一个范围广泛的话题,对于什么是创造力,有的研究者从创造产品和创造过程来定义,他们强调产品和过程的独创性;而另外一些研究者指出:创造力是一种提出或产出具有新颖性和有用性的工作成果的能力。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的总和,它通过创造心理表现出来。创造心理是创造力的载体,具体而言,创造心理是多种类型的心理在思维活动过程中的一种有机结合。

2 培养创造心理的重要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以创新为特征,强烈呼唤具有更高创造能力的人才。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提高民族素质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创新不仅是科技界和高等院校的任务,更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只有从教育源头开始抓创新教育,抓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有可能“使大量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因此,学校教育应当调整原有的教育方式,响应当前创新教育的号召,把学生培养成为全方位发展、具有积极创造心理和蓬勃创造力的现代化人才。

3 学校教育与创造心理: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比较系统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开展创造心理教育,必须从整体上来设计和组织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这是对学龄儿童开展创造心理教育的最基本要求。除此之外,开展卓有成效的创造心理教育活动,还有赖于教育者对以下策略的认识和把握。

3.1 教育方式的民主性

教育方式民主性的集中体现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唯教师是从,唯教材是从”的局面,真正将学生推到认识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汲取知识,完善自身。

3.2 教育过程的活动性

能力和个性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后天的学习、工作、劳动等实践活动。创造素质作为心理品质中最宝贵的成份,自然也不能脱离现实实践活动。儿童的创造心理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其内在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与外在客观现实要求的相互作用。由于儿童正处在身心成长期,其自我实现的需要还处于萌芽状态,所以,外在客观现实的要求,外在环境影响的作用就益发显得重要。因此,对学龄儿童开展创造心理教育,就应当为他们创设各种条件来强化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创造心理动力。开展卓有成效、丰富多彩的创造心理教育训练活动,尤其是结合科技创造开展的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等活动,便成为不可忽视的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与创造热情;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加强教学的应用环节,发现教育的不足,明确今后教育努力的方向。

3.3 教育原则的鼓励性

创造活动是人类各种活动中最艰难、最复杂的活动。它需要创造者体力与智力的高度紧张,需要有不怕困难,不畏权威的独立品格和不畏打击和挫折的勇气。然而,这种创造素质的养成,不能仅仅依靠学生自己的自我锻炼,还须教育者的培养与帮助。如果学生力图表现出创造性,而教师却以固定的眼光、整齐划一的要求来对待,使他们或受到惩罚,或遭遇指责和失败,久而久之,其创造的欲望之火便会渐渐熄灭。

提倡鼓励性原则,就是要求教育者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正面鼓励、对学生的错误多给予理解,避免对他们过分指责。在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中,要让儿童能真正感受到自由、轻松的氛围,能真正体验到创造的乐趣、树立创造的信心。这样,学生就会对创造对象和创造过程充满着热情和期待,就会增加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单调繁杂的学习在轻松、愉快和充满好奇的氛围中进行,以便激发起更多的创造灵感,释放出更多的创造能量。

3.4 教育要求的适度性

对学龄儿童创造心理的教育活动,是为将来他们从事创造发明打基础的奠基性工作,因此,开展创造心理教育,必须做到两个适度。

其一,开展活动,不宜过多、过滥,以免冲淡正常的学科教育活动。

其二,不能混淆儿童创造与成人创造的界限,违背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

当前,一些学校打着“减负”的招牌,借培养学生创造力之名,组织一系列的参观、访问和竞赛活动。然而,过多的活动却冲淡了课堂教学,分散了学生的学习精力,对于学生创造心理的培养是有害无益的。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心理不是减少课堂教学,而是要改革课堂教学;不是要取消考试,而是要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侧重于学生能力素质的考核;不仅仅是单纯开展类型丰富的活动,而是要精心设计、组织富有教育训练意义的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同时,我们还应该明白,开展创造心理教育,不能脱离学校教育的实际,不能脱离学龄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创造力手册,罗伯特・J・斯腾伯格,施建农(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王灿明.儿童创造心理发展引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篇8

关键词:脑瘫儿童 康复训练 康复教育 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1-0024-02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除主要症状外,脑瘫儿童往往伴有智力障碍、语言障碍、视觉障碍、知觉障碍、癫痫、情绪障碍和学习障碍中的一种或几种[2,3],我国的发生率比较高[4]。近年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和高科技手段的使用,推动、加快了各个领域对脑瘫儿童的研究。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学龄前脑瘫儿童的认识、研究,本文分析、总结了学龄前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和教育状况。

脑瘫儿童入学前的6年是该类儿童治疗、康复和教育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他们各种能力发展状况将对其一生的生存状况和生命质量产生直接的和重大的影响。他们的主要症状、伴随障碍以及儿童基本能力发展特点决定了在入学前的这段时期,他们需要发展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与此相适应,他们的支持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如临床诊断和治疗、康复训练、文化教育、政府和社会支持以及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完善等。所以,脑瘫儿童的早期康复训练和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社会多种资源的积极介入和政府的协调运作,而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个别问题。

本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对我中心的120例脑瘫儿童进行了调查,尝试探索上述问题。

1 对象和方法

本调查对象是目前就我中心2010年收治的120例贫困脑瘫儿童,其中男生81名( 占总数的67.5% ),女生39名( 占总数的32.5%),3岁至6岁脑瘫儿童为102名(占总数的85%),平均年龄4.8岁。问卷和访谈均由家长配合完成。经筛选,符合本次调查访谈目的,愿意积极配合,信息来源基本是儿童的亲生父母,比较可靠。

2 问卷结构

自编调查问卷,分为5 部分:儿童及家庭基本状况,临床治疗和康复训练,儿童家庭康复训练与教育,政府、社会福利机构和爱心人士的支持,家长期望得到的支持。

3 结果

3.1 儿童及家庭基本状况。脑瘫儿童入学年龄普遍较晚,接受正规早期教育机会较少。本组有15%的儿童进幼儿园接受过学前教育,但由于治疗、训练,自身体质问题和学校支持系统不完善等因素,他们的教育的连续性和持续性较差。85%的家庭经济实力远远不能满足该类儿童治疗、康复训练和教育需要。大多数父母文化程度低。在儿童的成长中,主要由父母一方照料的占52%,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料的占40%,其他情况占8%,父母双方共同照料比例较小。在孩子诊断是脑瘫后夫妻关系不和睦的占总数的18%,夫妻有一方扔下孩子不管的占7%,这其中女方背负的压力和屈辱更大。

3.2 临床治疗和康复训练。在早期发现和诊断上,相当多的父母对脑瘫知识认识缺乏;1岁前疑为脑瘫的占36%;在临床治疗方面,1岁左右开始接受治疗的占25%,其中断断续续持续5年左右的占19.2%。独立承担就医费用的家庭占84.6%,有42.3%家庭的就医花费高达家庭收入的50~ 80%,几乎倾家荡产。在康复训练方面,在3岁之前介入和接受康复训练的占45.4%,43%在3 岁后才开始康复训练,至今未介入训练的占19.5%;持续训练5年左右的占20.8%。在康复训练方法上,理疗和针灸占34.5%,运动治疗和作业治疗占46%,而且认为运动治疗和作业治疗及针灸有效的占52.8%。在康复训练中,完全由治疗师独立训练的占87.3%,在治疗师示范指导后由家长或其他人员来训练的占很小一部分。尽早进行康复训练的占41.2%,少数人认为训练与否及早晚不能解决儿童的根本问题。调查和访谈均表明,国家资助的康复训练费用一万元远远不能满足三个月的训练经费需求,绝大部分家庭不愿承担超出部分的费用,外界资助非常有限。

3.3 儿童家庭康复训练与教育。在家庭康复训练上,经常自主开展家庭康复训练的占40%,家里或医疗机构没进行过多少正规训练的占21.5%,其他家庭受经济、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只能进行间断的简单的训练;在家庭训练的技术支持上,24%的家长靠自学,32.5% 的经医生或治疗师指导。在文化教育方面,家长每天坚持1~ 2小时家庭文化教育的占20%,经常教但无规律的占26.9%,其他为偶尔教和很少教。家庭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言语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和认知教育(认字和简单数学),分别占57.7%,61.8% 和53.7%。认为家庭早期教育效果较好的占20.8%,一般的占57.7%,无效的占3.8%,认为没法教的占17.7%;家长认为自己有教育能力的占12.9%,一般的占43.8%,力不从心需要帮助的占33.3%;在早期教育上,76.9%的家长最需要的是适合脑瘫儿童的教法指导。在学校教育方面,有8.5%的儿童上过幼儿园,91.5%的没有上过,其中68.4% 是因为学前教育机构不接纳,23%是要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还有部分未入托者,家长担心在校得不到应有的支持甚至歧视等。

3.4 政府、社会福利机构和爱心人士的支持。调查显示,脑瘫儿童的治疗、康复训练和教育主要由家庭承担,家庭外的支持非常有限。只有14%的家长知道有贫困脑瘫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5%的家长知道有长江新里程项目。79%的脑瘫儿童是初次接受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的救助,76.9% 的脑瘫儿童没有得到过社会福利机构的帮助和支持;80.8%的脑瘫儿童没有得到过慈善组织的帮助和支持。

3.5 期望得到的帮助和支持。缘于抚养脑瘫儿童艰辛历程的切身体验,脑瘫儿童家庭期望政府出台操作性强的政策和法规,期望能增加救助时间和经费。包括从脑瘫发生前的家长教育和医疗监护到脑瘫的早期诊断、治疗、康复训练和文化教育的各个方面。其次他们期望医疗和康复机构能降低或减免治疗和训练费用,并期望社区的学前教育机构能创造条件,让脑瘫或其他残疾的孩子接受早期学前教育,与正常孩子平等融合,培养孩子健全人格;为家长提供有效教育残疾儿童的教育技能和方法;降低或减免残疾儿童的教育训练费用等,为脑瘫儿童及其他残疾儿童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4 讨论

与正常儿童相同,脑瘫患者的儿童期是他们一生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人生生存和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既是动作发育的主要时期,也是智慧发展和开发的关键时期。出生后的6~ 8 年,约占人生的1/10左右,是一段非常珍贵而重要的时期。所以,如何充分利用这段宝贵时间,使脑瘫儿童的动作和智慧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不仅涉及到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还涉及到教育、政策法规和社会支持问题。脑性瘫痪儿童的主要症状和伴随症状决定脑瘫不是一个独立分散的个体,而是一类特定的复杂的社会问题。但是,在他们的早期发展中,我们面临的问题非常多,亟待深入研究并制定有效的方案逐步加以解决。主要是因为早期诊断和康复训练意识和水平较低、家长有关出生缺陷及其干预的科普知识相当缺乏和学龄前教育问题严重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观念和政策法规及医疗保险的问题,也有技术和社会支持问题。为了促进该群体的有效发展,提高他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需要加强策法规建设,需要社会多个系统的共同参与和协同运作。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脑瘫儿童的治疗、康复、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让关爱的阳光照耀每个残疾孩子的心灵!

参考文献

[1] 陈秀洁.儿童运动障碍和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M] 人民卫 生出版社

[2] 魏书珍,张秋业主编.儿童生长发育性疾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篇9

[关键词]儿童观;理解儿童;儿童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8-0030-04

[作者简介]张誉馨,(1988―),女,吉林人,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史;夏鹏翔(1961―),女,天津人,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史。

一、现代儿童教育

进入20世纪以后,儿童逐渐回归为教育的主体。教育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就要进入儿童的世界,去研究儿童、理解儿童。在卢梭自然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以儿童为本的现代儿童观在现代教育思想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杜威认为儿童是具有独特生理和心理结构的人,儿童的能力、兴趣和习惯教育必须都建立在他的原始本能之上,儿童心理活动实质上就是他的本能发展的过程。[1]“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2]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一个发育着的机体和发展着的心灵,幼年时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发展时期。[3]瑞士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皮亚杰毕生从事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他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建立了儿童心理发展四阶段理论,为幼儿的发展与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研究儿童要还原儿童自然真实的心理世界。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关注儿童的内心世界,切不可用成人的视角去“审视”儿童,要“低下身”去,走进儿童,通过对儿童世界的探秘,发现最合理的儿童教育方法,进而让儿童在教育的辅助下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案例:生日礼物

一天,幼儿园大班的李老师送给冬冬一只粉色的小海豚玩偶作为生日礼物。可是第二天,李老师无意间听到甜甜的妈妈和冬冬说:“老师昨天是不是送给你一只小海豚啊?阿姨给你买个别的玩具,把小海豚送给我家甜甜好不好啊?”李老师心想,甜甜怎么会这样任性?本想当天就批评她,但想到刚接手这个班,还不太了解状况,李老师开始暗暗地观察甜甜。

在班里,甜甜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她反应快,敢于表达自我,但又有些急躁、任性。她的家庭作业总是写得很乱,老师批评她几句,她就哭得很委屈的样子,非得哄一哄才好。甜甜一般会和她喜欢的小朋友们一起玩,遇到问题就跑来向老师告状。听其他老师说,甜甜的父母在做小商品生意,还有一个小她3岁的妹妹。在家里甜甜很有大孩子的样子,会把好东西让给妹妹,有时妹妹欺负她,她也不计较。

一天午饭后,甜甜显得很开心,李老师趁机和她聊天。

“甜甜,喜欢小动物玩偶吗?”

“喜欢!我家里有喜羊羊、小白兔、小鱼……”

说着说着,甜甜显得有些不自然。李老师猜想,她可能是想到了那只小海豚。为了避免正面批评,李老师立刻转换话题,询问和她妹妹有关的事。甜甜感到很意外,但还是很高兴地开始说她和妹妹的事。

“妹妹欺负你,生气吗?”

“妹妹还小,不懂事的,该让着她。”

“甜甜做得很好,懂得爱护妹妹,帮爸爸妈妈的忙。老师希望你在班级里也爱小朋友们,帮助他们,不要和小朋友闹别扭,老师相信你是一个真正懂事的好孩子。至于那只海豚,老师知道你也喜欢,但它毕竟是冬冬的生日礼物。当然,如果冬冬愿意和你换,你们都得到自己喜欢的礼物是最好的。但如果冬冬不愿意的话……你也已经有很多好玩的玩具了,是不是?再说,等你过生日的时候,也会收到生日礼物啊。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甜甜看着老师,努力地点点头。接着,她问:

“老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啊?”

“为什么这样问啊?”

甜甜委屈地说:“老师,我写不好作业是因为妹妹会抢笔,会撕我的本子;还有,老师会哄其他的小朋友,我哭了以后老师才会哄我;我不喜欢老师大声批评我,我也想得到老师给的礼物。”

李老师听后觉得很愧疚。她抱过甜甜,摸着甜甜的小脸说:“老师很喜欢甜甜,甜甜是个很乖的小姑娘。”

二、幼小的心灵,丰富的世界

案例中,老师在一开始明显是误会了甜甜,认为甜甜是任性、不懂事的孩子。但听了甜甜的叙述,会发现甜甜想要得到礼物也不无她的道理。事出必有因,甜甜究竟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首先,像甜甜这样的学龄前儿童,大脑正处于快速发育初期,认知系统尚未形成。儿童情感的发展受到生理发育程度的制约,会呈现出学龄前儿童特有的情感发展特点。例如:学龄前儿童的情感比较敏感、不稳定,极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儿童会用哭和笑来表达心情的好坏,但尚未学会很好地保持和控制情绪、情感,并带有服从成人权威的特性。另一方面,虽然儿童认知系统尚未形成,但随着大脑的快速发育,他们的接受能力明显提高。这为教育提供了可能,也使儿童情感的发展具有了很强的可塑性。

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说,学前期儿童情感在儿童情感的发展上,最重要的是社会性情感,也在开始产生和发展。“儿童不再仅仅受到生理需要的支配,通过与周围人和事物的接触,社会需要开始形成。由社会需要而产生的社会性情感也在发展着。这种社会性情感表现为儿童喜欢和成人在一起,成人的离开会使儿童感到失落痛苦。”[4]

那么,儿童为什么会观察和模仿成人的行为,易受到成人评价结果的影响呢?科尔伯格在道德发展理论中将学龄前儿童划分在前契约道德水平中第一阶段,即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5]此时儿童接受强有力的权威传给的固定的、必须服从的规则,并对此产生恐惧心理,希望免遭“权威人物”的处罚。也就是说,儿童认为,行为的好坏取决于事实行为之后成人给出的评价结果。这种准则按皮亚杰的观点说是他律的,有权就是有力,凡是“权威人物”赞扬的就是“好”,遭到他们批评的就是“坏”。[6]而儿童世界的部分成人便成为此时儿童心目中“权威人物”的代表。

可见,此时儿童的道德感是在“权威人物”的道德评价的影响下形成的,并逐渐形成儿童的初级道德情感。在与成人世界的交往过程中,儿童也学会了去遵从成人的权威以获得成人世界的“赞扬”。这种“赞扬”不仅仅是单纯的言语表扬或是物质奖励,还包括儿童需要成人的陪伴、获得成人更多驻足关注以及向成人倾述、和成人交流沟通的机会等等。在成人世界的影响下,学龄前儿童的情感发展不断地全面、深刻,儿童的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的发展也在此开始产生和发展。

案例中,甜甜在意教师送出的礼物,觉得能和教师聊天开心等现象都在说明教师就是她心中重要的“权威人物”之一。她大声地回答问题、告状、想要做好作业等种种行为都是在迎合“权威人物”,是渴望得到“权威人物”认可的表现。另一方面,甜甜的社会情感发展主要表现在道德情感的逐渐深刻和人际关系发展的日益丰富,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成为甜甜情感表达的突出表现。在幼儿园里,甜甜尽可能地做到教师要求的好孩子的标准,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赞赏和关注,然而在现实中甜甜却只有在哭的时候才能得到教师的关注和安慰。一个毛绒玩偶在成人眼中只不过是一个生日礼物、一个小玩具,但在甜甜看来这就是教师给出的最好的关注,谁能拥有教师的礼物,谁就获得了教师的关注和认可,毛绒玩偶的价值已胜过甜甜拥有的一切好玩的玩具。因此,甜甜才要与小朋友换礼物。我们应当注意到,在案例背后,可能正是受到成人世界里价值取向的影响,甜甜才学会如此小心地观察教师及成人的评价,用做好作业、做好孩子甚至是大哭这样的“小伎俩”尝试着去寻求成人的关注和理解。同时我们也可以意识到同甜甜年龄相仿的学龄前儿童的道德判断还是模糊的,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建立自己的道德观。在整个案例中甜甜只看到礼物是教师送的就想得到,但并没有意识到玩偶作为生日礼物所具有的纪念意义,更没有想到和冬冬换礼物有什么不对。这时就需要教师和家长给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帮助以及正确的引导,促使他们逐步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在日后生活经验的积累中建立起良好、稳固的人生基础。

三、“儿童是成人之父”

通过对案例的反思和对甜甜表现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理解儿童是儿童教育的前提和关键。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家长和教师无不对儿童倾注了满满的关爱,但我们会发现有时家长和教师并没有很好地理解儿童,成人抑或轻视儿童的想法,抑制儿童的行为,抑或将成人的社会观念强加给儿童,用成人的规则要求儿童,等等。如此不恰当的做法不仅会在无形中伤害儿童脆弱的心灵,还会催生儿童的不良行为。我们关爱儿童,但更要爱得得当、爱得得法。

“儿童是成人之父”是蒙台梭利针对正确理解儿童世界所提出的一个富有哲理的观点。她认为,儿童和包括教师、家长在内的成人由于心理状态、工作环境等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儿童和成人之间会发生冲突,而这种冲突主要是由成人引起的,要消除冲突,成人就必须惊醒,依此剧烈的变革,对儿童采取一种新的态度。因此要“根除潜藏在我们心中的偏见。我们必须消除可能阻碍我们理解儿童的那种成人所特有的思想观念”[7]。

(一)儿童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不同

儿童是需要教育的,是应当接受教育的,洛克的白板说更是突出了儿童需要接受教化的重要性。至今仍有成人偏执地认为儿童的世界是无知的、空白的,认为成人是儿童的创造者,没有经历过成人规训的儿童是粗鲁无礼的。而从卢梭开始,人们渐渐开始重新认识儿童,认识一个作为儿童的儿童和他们丰富多彩又具有诸多秘密的儿童世界。蒙台梭利在《成人的控告》一文中,揭示了成人世界的日益复杂、紧张的环境与儿童很不相符,在这种情况下成人是很难理解儿童的。正如案例中,实习教师最初在管理班级时是存在主观臆断色彩的,对待“礼物”的时候,儿童和教师的心理世界截然不同。教师认为甜甜的行为是任性的,一定是在家里养尊处优,受不了一点的不顺心,是一个不让人省心的孩子。而甜甜只看到教师给冬冬送礼物,冬冬得到了甜甜没有得到的来自教师的关爱。甜甜喜欢教师,希望教师时时刻刻都关注她、喜欢她,并且极力想成为教师每天都夸奖的好孩子。可见,想要理解儿童,首先要消除成人世界里的固有偏见,放下成人的“神圣权力”,去掉发怒等不良脾性,用从内而外的善良、慈爱等良好品质让儿童感受到关爱和温暖,使儿童愿意与成人亲近,向成人敞开心扉,呈现其丰富的心理世界。

(二)儿童期的生活积累是儿童成为成人的重要过程

蒙台梭利说:“儿童并不是一个成人只能从外表观察的陌生人,更确切地说,儿童成了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他是成人的开始,后来他成了成人。”“儿童是成人之父”的第一层含义是说儿童是未发展健全的成人,儿童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就是儿童成为“成人”的之前的重要过程。儿童自出生起是有丰富的心理变化的,他是会发展和成长的未来的成人。成人所具有的各种品质大部分都是在儿童期形成的。可以说,儿童的内心隐藏着一个可塑造、可教育、有巨大潜力的未来人。因此,我们要关注儿童的成长,尊重儿童的特性,蹲下身去与儿童“平等”对话,不再把儿童看作是无知的小不点。让“未来人”不仅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更有能力去构建更美好的完整人生。

(三)成人应该向儿童学习

案例中,甜甜努力地完成教师的要求,没有抱怨教师和父母某些不公平的行为,真心地爱护妹妹,喜欢爱笑的教师,心态阳光积极向上,幼小的心灵是如此纯真、善良。作为成人应当谨慎地珍视儿童的优秀品质,并尽可能地减少伤害,消除不良习气,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儿童是成人之父”可以被赋予第二层含义:儿童单纯的内心世界是值得成人学习的。正是因为儿童的内心纯净无瑕、天真烂漫,少了成人世界的纷繁复杂、聒噪喧嚣,成人更应该向儿童学习单纯的处事态度和简单积极的思考方式。通过进入儿童的内心世界,帮助儿童不断发展走向成熟的同时,纯净自己的心态,这无疑是儿童教给成人最宝贵的人生哲学。

儿童就像幼苗,在长成参天大树之前需要阳光和雨露的细心呵护,我们不能要求它一夜之间长到我们所期望的一样高大、笔直。但当它每长高一寸、每舒展一片叶子时,可以给予它应得的关注和鼓励,指引它向蔚蓝色的方向努力。理解儿童就是理解儿童认知方式的特殊性、情感需要的特殊性、行为表达的特殊性、人际交往的特殊性,理解儿童的所思、所说、所为。理解儿童更是一种尊重,尊重儿童发展的特殊性,把它看作儿童身上的宝藏,怀着一颗感恩欣赏的心关爱儿童,让儿童无忧无虑地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单中惠.外国幼儿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7):243.

[2]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30.

[3]单中惠.西方现代儿童观发展初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8):20.

[4]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14.

[5]陈会昌.道德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99,100.

篇10

关键词:幼儿 音乐 教育 策略

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各种审美能力,对将来其它学科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和帮助。在音乐的帮助下,幼儿可以不知不觉地进入到各项学习活动中去。现代音乐教育理念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新思想、新策略、新路子都非常值得幼儿音乐教育工作者们去认真研究和探索。

一、幼儿园音乐课中教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孩子

与其让幼儿听老师的话,不如老师先听幼儿的话。老师们常常会走入的误区就是过于强调自己是一位老师,所设计的教学方案更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想象。

在幼儿园音乐课中,教师应该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多数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尝试着把主动权交给幼儿,从实战的角度客服心理障碍,是每位幼儿老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例如:教授儿歌《小兔子乖乖》,老师完全可以让幼儿自己创编出比较符合音乐内容的形体动作,不必限制他们的想象,只是从指导的角度去适当干预就可以了,让幼儿随着情节的变化而自己创作。这样他们会对课程内容产生很大的兴趣,幼儿自己创编的动作会各式各样,有的甚至超出了小兔子的范围,但这恰恰是唤醒幼儿想象空间的一个绝好的机会,不要跟孩子说不可能,眼前的不可能也许就在明天会变为可能,自主想象创作的结果往往令人感到无比的奇妙,把幼儿放在主体地位上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二、音乐作品的选择要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特点

在课堂上和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一些小朋友哼唱一些幼儿歌曲,还时不时加些表演,有时候还主动要求老师放这首歌的音乐,当老师问起为什么要听或唱这首歌的时候,回答基本都是一样的:“这首歌好听”。这个现象在教学中常常出现。

那么,教师在选择音乐作品时可以适当考虑那些简单的、单旋律的、易于表现的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数都是一段体,可以反复重复,旋律感、节奏感强,再现性强,能感染幼儿,很快调动情绪,吸引他们大多注意力。例如:《拔萝卜》,这首幼儿歌曲是根据一个很幽默的民间童话改编的,叙述的是一对老夫妇在地里种下了一个大萝卜,收获的时候小花猫、小鸡、猴子等小动物都来帮忙拔萝卜的经过,歌曲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旋律为一段体,简单上口,每段歌词以一个小动物的角色重复旋律,反复再现旋律突出歌词和拔萝卜的情景过程。整首儿歌可以灵活地带动教学,既可以边唱边跳边模仿又可以借用到语言活动方案和科普活动方案中,这样的音乐作品可以大大丰富教学内容,扩展教学宽度,收到良好效果。因此,作品的选择往往直接对老师的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三、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应注重情景教学

幼儿园音乐课情景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幼儿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段特点和心理特征适当的创设情境,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以获得最佳的施教效果。情景教学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再现音乐、理解音乐、记忆音乐和了解故事情节等,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美学教育。

例如教儿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目标中最基本的熟学旋律、节奏、歌词,熟背故事的内容和重点情节等之类,都可以精心设计其情景教学。创设情景可以唤起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幼儿,使其融入。想象自己真的就是一只小蝌蚪,这种感觉跟生活中幼儿自己过家家很相似,老师在情景外适当指导和干预,让幼儿仔细体会自身和音乐形象的结合过程,进行有意识的互动和模仿,这样教学会大大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幼儿在游戏娱乐中享受并逐渐接受音乐作品,这样教学老师也很轻松,可以在设定的情境环节中轻松的加进学习要点,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结语

学龄前儿童对于音乐的敏感是与生俱来的,通过音乐课教学来启发和帮助更广泛的学科教育是很行之有效的办法。音乐课在幼教中的重要地位是教育工作者们的共识,在实际教学中每位老师的活动设计不一定都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在不断摸索中才能掌握音乐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作品的选择、情景的设计、幼儿主体地位的建立等都是音乐课教学中很重要的因素。学龄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使幼儿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可以看到的是,近些年幼教事业在不断进步、创新,幼教工作者的素质和层次在不断提高,幼儿园音乐教育在大发展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创新的、实用的幼儿音乐教学策略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1]邹本初.歌唱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