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计划范文
时间:2023-05-06 18:24: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磨课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1年12月,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中明确提出“用人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要求的个人职业病防护产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应当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等。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监管力度的加大,劳动者对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人们对环境空气质量要求的提高,防尘、防毒口面罩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对其品种、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呼吸防护用品行业的发展。
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安全健康防护用品委员会自2011年7月至2012年3月,通过信函调查、展会现场问卷调查、走访防尘、防毒口面罩生产企业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防尘、防毒口面罩的市场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中国呼吸防护用品市场发展趋势调查报告》,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呼吸防护用品产业概述
呼吸防护用品可分为过滤式呼吸器和隔绝式呼吸器两大类。过滤式呼吸器分为自吸式和送风式两种;隔绝式呼吸器分为供气式和自给式两种。呼吸防护用品在我国劳防用品行业中习惯称为防尘口罩(标准名称为“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和防毒口面罩(标准名称为“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截至2011年,我国有关呼吸防护用品的国家标准和相关标准主要有:GB/T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890-2009《呼吸防护用品 过滤式防毒面具》、GB/T16556-2007《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GB6220-2009《呼吸防护 长管呼吸器》、GB23465-2009《呼吸防护用品 实用性能评价》等。
由于自吸过滤式防尘、防毒口面罩(以下简称“防尘、防毒口面罩”)是各类防护用品中市场销售量较大的一个大类品种,在国际和国内都有着较多的需求和广泛的市场,所以调查报告侧重对呼吸防护用品中防尘、防毒口面罩产品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展开讨论。
我国是世界职业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卫生部不完全统计,2010年尘肺病累计发病67.7万多例,死亡14.9万例,尘肺病现患53.7万例。近15年平均每年新发尘肺病近万例,2010年新发尘肺病高达2万3812例。尘肺病占新发职业病的87.4%,其中矽肺和煤工尘肺占尘肺病例的9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我国国内防尘口罩市场需求量约为3.5亿只,防毒口面罩为950万只以上,年增长速度约在20%左右。
国务院2005年颁布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1年1月公布实施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实施细则》中,将涉及呼吸防护用品的“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长管呼吸器”“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4种产品列为实施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许可证管理范围。截至2012年2月底,全国共有215家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其中取得“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有120家,取得“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有80家,取得“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有15家。但据了解,全国实际生产和加工各类防尘、防毒口面罩已有近千家企业。这部分企业的产品有的是为国外企业加工定制专供出口的,有的是无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无证产品。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尤其在计划经济年代,防尘、防毒口面罩的生产数量很少,只有少数地区、个别企业在生产制造,其中有代表性的企业如北京塑料十三厂生产的武安301型、302型防尘口罩;上海工业防护用品厂生产的2595型、2596型单、双罐防毒口罩;山西新华化工厂生产的59型防毒面具及滤毒罐。由于生产企业少、产品品种简单、生产数量少,无法满足全国劳动防护市场的需要。
自1990年,美国3M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这家以呼吸防护用品为主的跨国企业向我国劳防用品市场推出了一系列的防尘、防毒口面罩,既有随弃型口罩,也有复式防护口面罩。3M等外资品牌的进入,大大丰富了我国呼吸防护用品的品种,也推动国内涌现出一批新的防尘、防毒口面罩生产企业。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在国外品牌的影响下,国产的防尘、防毒口面罩无论在款式上、品质上都有有了明显的提高,不少生产企业从最初的模仿阶段起步,开始走上良性发展的创新之路,并拥有自主的专利和知识产权,在发展民族品牌的道路上取得可喜的一步。
但防尘、防毒口面罩产业在我国仍处在发展阶段,生产企业基本都为中小企业,还有部分为家庭作坊式生产;科技投入不够,产品研发能力相对较弱;市场监管不力,特别在流通渠道和使用口罩的单位,假冒伪劣商品和无证产品屡有发现;产品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不高,产品更新换代较慢等也是困扰国内生产企业的主要问题。
呼吸防护用品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监管力度的加强,我国的呼吸防护用品行业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呼吸防护用品企业要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积极开发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使我国不仅成为防尘、防毒口面罩生产的大国,而且要成为防尘、防毒口面罩的生产强国,不仅要有中国制造,更要有中国创造。
篇2
1. 知识与技能:(1)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滑动摩擦的规律,知道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2)能运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一系列实验感受领悟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与相对运动方向和运动方向的关系,以及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认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借助感受与领悟,让学生体会物理源于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同时认识到滑动摩擦力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 1.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2. 滑动摩擦力公式F=μFN。
【教学难点】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教法】 实验法与启发式等综合法
【学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对话
【课时数】 1课时
【教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小木块、长方体木块、演示弹簧秤、毛巾、玻璃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先回顾静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同学们,前面刚刚学习了静摩擦力的知识,先请大家一起回顾一下(点击课件引导后回答)。这节课按照学习静摩擦力的程序和思路学习滑动摩擦力。
二、新课教学
(一)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
展示初中物理给出的摩擦力的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相互挤压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由定义得出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挤压;③接触面粗糙;④有相对运动。
强调:产生滑动摩擦力的四个条件中,前三个是基本条件,第四个是关键条件。
(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过渡:下面研究摩擦力大小问题。
提问:滑动摩擦力大小会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启发:结合产生它的条件去猜想。
1.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木板、玻璃板、有毛巾时比较F大小)
2. 挤压力即弹力大小问题。(用相同两、三、四个物体叠放后比较F大小)
3. 接触面的面积大小问题。(用同一个木块平放和竖放后比较F大小)
4. 相对滑动的速度大小问题。(比较木块和木板相对速度不同时F大小)
以上可能因素如何设计探究,先分别让学生说出后评价,然后演示以上四种情形。
演示实验装置设计为:
每次都是用力F拉动下面长木板运动,而木块不动。对上面猜想证实后指出:①经过多次实验证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表示为:F=μFN;②表达式中比例常数μ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大小的比值。叫做动摩擦因素。它的数值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材料等因素有关。
(三)滑动摩擦力方向
根据定义可以得到: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1. 对“相对”二字的理解。指所研究物体“相对于”与它接触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否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而不一定是相对于地面。
2. 点击视频:皮带传输装置。物体以初速度为0轻轻放在传送带上,试分析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强调: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与运动方向无关,而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篇3
一、情景回放
课堂引入部分教学片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一定”:
谈:同学们,我们今天来一个摸球比赛,老师这儿有两袋球,从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如果摸到红球,就得1分,得分多的一方获胜。
男女生各10人为一组,男生组摸1号袋子,女生组摸2号袋子,交替摸球。
每次轮到男生摸球,都能摸到红球,男生发出了阵阵的欢呼声;每次轮到女生摸球,摸出的都不是红球,女生纷纷露出失望之情。
游戏越到尾声,女生越发感觉到有点不妥,台下的“观众”也开始议论纷纷的,都在怀疑袋子里根本没有红球。
“我怀疑1号袋子里装的全是红球!”、“老师,不公平!”、“老师,2号袋子里根本就没有红球!”……阵阵的议论声,随着比赛的进程越发激烈。
比赛结束,老师一脸沮丧的说:女同学怎么就摸不到一个红球呢?而男同学摸到的总是红球?女同学认为老师不公平。那么,现在老师给女生来选袋子,请同学们再进行一次比赛,女同学可要商量好要什么袋子,只有一次机会!
女生选择1号袋子,此时男生似乎觉得没有胜出的机会了。
第二次比赛,女生获胜!
师:女同学反败为胜了!为什么拿到1号袋子,就一定能获胜?
许多同学在座位上充满信心的说:“因为袋子里全都是红球!”
师:有同学猜里面全都是红球,到底是不是呢?现在一起来揭开谜底!
老师拿出袋子里的透明塑料袋,袋子里全都是红球。
谈:果然全都是红球。那么在这个袋子中任意摸一个球,就一定能摸出红球。
老师发散提问:如果一定摸到黄球,袋子里要怎么放?如果一定要摸到绿球呢?蓝球呢?
二、最初设想
这是本课的第一个环节――游戏引入新课,体验 “一定”。《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基于这点,我设计教学过程时决定直接从游戏入手,使用教材中的直观内容,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男女生摸球,女生摸不到红球,但男生摸到的全都是红球,学生由此认为老师不公平,从而引发争论,并作出猜测和推理:认为2号袋子里根本没有红球,1号袋子里全都是红球。在小朋友充满猜疑的时候,我决定再进行一次比赛验证他们的猜测,并且为了平息女生的不服气,让女生选择袋子。聪明的小朋友已经猜测到袋子里的秘密,选择了全是红球的袋子,比赛获胜,这时我再把袋子里的球拿出来让学生观察,从而验证她们的推想。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就成为“游戏――猜测――验证――总结归纳”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亲历数学,体验数学。
三、课后回味
回顾本环节,课堂的活动效果超出了我的预想,学生有很多话想说,但我并没有给机会给学生说,只是独自努力完成我所设计的“对白”,担心学生听不到我的“指令”,课堂中的师生“交流”,变成了老师的“独角戏”,就连结论也是由老师提出的。其实学生经历了游戏的体验,已经具备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表了种种看法,如“不公平”、“老师,袋子里全都是红球”、“袋子里根本就没有红球”等等,但我没有给学生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课堂上如果学生没有经过积极主动乃至痛苦的思维过程,有时候尽管也可以呈现出流畅有序的课堂局面,但这很可能只是一种低层次的平衡、假象的和谐。其次,课堂中设计的问题太多,比较零碎,思考性不强。成功的课堂是老师适当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思考,学会正确地使用数学语言,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能够理解别人的思考方法和推理过程,对照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养成推理有据的习惯。
而对于初次上课的效果,我思考着是否可以进行以下修改:
1.把游戏利用透,“一定”与“不可能”同时体验。这个环节,虽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这个游戏没有用透。本课内容是让学生体会“一定”、“可能”、“不可能”这几种可能性,这个摸球游戏,按照我所设计的游戏条件,其实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一定”,还可以从装满黄球的袋子中,体验“不可能”的情况:袋子里没有红球,那么从袋子里就不可能摸出红球。这样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在下一环节中重点体验不确定性事件这一难点,也能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
2.把第二次游戏去掉。同样的游戏,进行了两次,是否有必要性?这是我听完李一鸣老师的评课之后的思考。一开始,加入第二次游戏的时候,是考虑到丰富学生对“一定”的亲身体验,但从学生的实际操作中,学生通过第一次游戏,已经对“一定”有了比较深刻的体验了,可以直接打开袋子验证猜想,为后面的教学腾出更多时间给学生思考体验。
四、同行品评
这个环节中,有多位老师对我的课做了评价,有的老师和我最初的反思不谋而合,也有的老师对我提出的建议和评价,让我惊叹教学细节的微妙之处。以下是老师们的品评:
老师1:活动已经能激发起学生的争论了,当学生在争论的时候,老师可以适当的停下来,多问个为什么,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学生的体验会更丰富,教学效果能更好。
(这位老师的评价让我觉得我对于“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这句话的理解变成了一种“口号”而已,在实际课堂教学没有体现到学生探索思考的过程。)
老师2:(1)能利用教材现有的素材比较好,游戏当中黄老师认为乱,但是我认为不乱。兴奋之后,老师再组织教学,学生此时就能静下心来思考。
(如果需要学生静下来,我首先要静下心来,并且学会倾听学生的反馈,耐心的等待学生的课堂生成。)
(2)可能性里包含一定、可能、不可能,一定和不可能是确定的,可能是不确定的。确定事件比较好理解。在第一个环节只揭示了一定,也许可以把一定和不可能同时揭示出来。
(这位老师的的观点,和我最初的反思是一样的,如果能在第一环节,同时把“一定”和“不可能”同时揭示,后面难点的教学时间会显得更为充足。)
(3)当老师总结之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还可以更到位一点。如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游戏结果。用上一定或不可能。学生玩也玩过了,想也想过了,说也说过了,印象会更深刻。同样的游戏玩第一次,学生似乎就已经猜到结果了,第二次游戏时可以修改规则,怎样使女生一定赢?让学生再说一下,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维。
(我在平时上课中也常常忽略了说的重要性,回观录像中的学生,他们具有“说”的能力,如果我能给一个充分的空间给他们,适当的时候引导他们,这节课一定会展现学生的精彩发言。)
老师3:本课的新课引入部分比较朴实,设计的活动也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但是在学生摸球活动前,没能让学生猜测活动的结果,猜测不到位。而当活动结束后,需要得出结论,也都还是老师在说,老师没能放手让学生说。也许学生会说得不好,但是能够加深学生的体验。(又一位老师说到了这点,我没让学生说,我的着急,埋没了学生自我体验探讨的机会,扼杀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老师4: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摸球游戏的设计了两次,应该是层层加深学生的印象的,但是第一次游戏并没有留下空间给学生。而纵观整个教学环节,老师接话比较快,这样容易打断学生的思维。因此我建议:停顿――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就是因为没有这个“停顿”,我扼杀了学生许多次学习的兴趣,阻止了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强势的让学生“听”我的,最终只是给学生“灌输”了我的语言。我要学会让自己“缓口气”,让学生多一点印象,深一层思维。)
老师5:课堂教学要处理好动和静的关系。学生的认知原来是空白的,第一次摸球争议出来了,这就要处理好,把空间要留给学生,这是学生提升思维的一次宝贵过程。老师问为什么要选这个袋,问题抛出给学生,等待答案,让学生想够了,感受充分了。每一个环节一定要用透,用够。第二环节是验证的环节。如果是我上,我会设计第三次游戏,问学生摸不摸,这时希望学生说不摸了,为什么不摸了?学生又一次的提升了思维。同样的游戏,活动过程当中,学生的发言和争论都会成为宝贵的课堂资源,有助于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得出结论。教师应给足空间给学生说,组织学生静下心来说。既然课堂教学使用了教材的现有例题,应该用透教材,用够教材。
(这位老师说的“动”和“静”,让我顿时回想到过去观看优秀课例的感受,我们常常看到许多有经验的老师上完一节课,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都能顺理成章的点破,学生在思维层层深入的过程中,兴致盎然的享受学习的过程,就是因为老师能把握和课堂的节奏――“动”和“静”。动,让学生玩个够;“静”,玩够了后,要有所得,静下心来思考。我自己观看课堂中的自己,从头到尾都非常的忙碌,我常常尝试通过许多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尽管我非常“忙碌”的发问,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只有游戏中“玩”的兴致,我的“努力”似乎“白费”了,这样的问题在我平时教学中也常常出现,让我懊恼我是不是一位很无趣的老师,所以学生们都不喜欢听我的课,变成我在“强迫”学生学习了。课堂似乎圆满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知识落实也到位了,但实际教学中却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热情。)
五、欲试提升
这次 “磨课”,我感触很深,同时也感受到了教学之路的宽广与魅力,有以下几点感受:
1.动――给学生玩个够。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充分利用好游戏,让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毕竟,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算是一堂好课,课堂可以“乱”,让学生尽情的去获得更多的体验,但是要在“乱”的背后寻找学生在课堂中精彩的生成,截取精华,提升教学效果。我设计的游戏,要让学生玩透,第一次摸球是好奇,第二次摸球想获胜,获胜了,秘密解开了,不神秘了,学生也玩够了,真正体验到“一定”和“不可能”。
2.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游戏之后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非常重要,这是提升学生思维的关键时刻。对于低年级的教学,我只考虑到让学生通过活动去体验,而忽略了活动之后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正好就是思维提升的有利“工具”。记得有位老师说过:“真正的学好一种知识,要做到懂、会、用、讲、通”,低年级孩子除了能懂知识、能会做题、能用知识以外,对于说也很重要,自己通过思考得出来的语言,才是最珍贵的学习资源。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表达游戏结果,也许学生表达的意思不完整,但是当学生玩也玩过了,想也想过了,说也说过了,印象就深刻了。同样的知识,为什么有的学生就能举一反三,但有的学生只是学一点懂一点,这就由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给学生思维提升的空间,学生的思维需要老师去引领,同样也需要老师去激发。回想过去所观看的游戏课例,包括同校老师的优秀课例,不难发现他们的课都是把学生自主探索发挥到了极致。课堂中我太多杂七杂八的提问,淡化了关键问题,就一个问题抛出给学生,静待答案。老师不能急,让学生想个够,学生感受充分了,说不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答案。课堂中我并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所以这个摸球比赛从兴致勃勃到百般无聊,是我压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没有得到提升思维的机会。在课堂中,老师要学会停顿――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篇4
1.教材出版市场缺乏规范计算机教材的需求量大,定价高,其发行往往能够给出版单位带来丰厚的利润,因此,很多出版单位都涉足这一专业领域的教材出版。然而,由于计算机教材出版市场没有统一规范,导致各类教材没有形成统一的专业标准。例如,一些新的计算机名词、概念和计量单位等术语,出现了多版本称谓,如“复制”和“拷贝”“;默认”和“缺省”“;Windows”和“WINDOWS”等。教材出版物中,若出现这类规范不统一的现象,则很容易引起教材使用上的混乱,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2.教材内容严重滞后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与技术发展前沿严重脱节,存在教材内容陈旧滞后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产业发展对教材内容更新的推动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纸质教材出版涉及编写、排版、印刷和发行等多个环节,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对于快速发展的计算机行业来说,教材落后于实际的局面就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学习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
3.教材形式单一迄今为止,许多高校计算机教材的形式仍停留在传统的纸质图书上,对数字化、网络化教学手段借鉴不足,缺乏多元化的教学元素,不符合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潮流。单一的教材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多层次的教学需求,而且不利于个性化教学的开展。
4.教材缺乏实践性和创造性计算机是对实践性要求较高的学科,要求教材体现一定的应用性和创造性。虽然部分计算机教材的内容足够新颖,知识体系更新也比较快,但往往偏重于理论教学,片面地追求知识的灌输,缺少与实际案例的结合。从根本上讲,计算机作为一种技术工具,其实用性非常重要。例如,针对编程语言的学习,很多计算机教材里是一种纯理论讲解的语法结构知识,而没有可操作性的程序案例供学生参考。这种教材往往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学生动手编程能力却比较弱。
二、计算机专业教材的多维属性分析
1.目标属性——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科学的培养目标体系是开展专业化教育的关键,更是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的重要依据。就高校而言,计算机学科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拥有系统性和创造性思维,并能够胜任与计算机相关的技术、生产、服务和管理等工作岗位的应用型人才。然而,由于学校类型与办学定位的差异,不同高校对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因而,计算机专业教材建设应充分体现教学目标的特殊性。例如,综合性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其教材建设便可以发挥学科交叉的资源优势,体现多学科融合的特点;而研究型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其教材应特别注重理论知识的丰富化,教材内容紧跟学科理论前沿,并且要注重学生对专业领域理论研究兴趣的培养;高职高专院校则应该在教材建设中加入更多的实用性元素,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应用能力。总之,计算机专业教材中知识结构、能力层次和内容编排等要素,都应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设定。计算机专业的教材建设应着重考虑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从而使计算机专业教材更好地服务于计算机学科的长远发展。
2.内容属性——以先进性为原则自计算机技术诞生并获得广泛应用以来,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通信等新兴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正在快速地更新换代。而专业教材的编写、排版、印刷和发行等环节却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从而导致计算机专业教材出版跟不上计算机产业的发展速度,使得教材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与实际脱节。从内容属性的角度上看,计算机专业教材的出版建设应体现出“新、用、适、精”的基本要求。“新”指的是教材内容应及时跟进研究前沿,一方面,要体现本学科的最新理论与技术成果,包括新材料、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案例等;另一方面,要剖析这些新成果在制造、金融、管理和服务等领域的运用情况。另外,对于一些新兴的计算机应用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也应该有深入浅出的讲解。“用”指的是教材建设的易用性和实用性,即要求计算机专业教材反映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可用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适”是指教材内容的知识量及难度应适合所服务的办学层次,应与大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匹配,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精”明确了计算机专业教材建设对质量的追求,符合当前国家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精”是指计算机专业教材建设在“新、用、适”的前提下完成质量的提升。教材内容质量的出版建设对教材编写者的知识体系具有较高要求。
3.对象属性——以学生为中心计算机专业教材出版建设的对象属性,即强调学生在教材与学科建设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理念的延伸。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一切从学生的自身情况出发,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材出版建设,可从三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教材的出版建设可以通过学科渗透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计算机专业是典型的科学与工程相结合的学科,具备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教材编写可以基于计算机学科体系,适当加强计算机与数学、物理、电子和自动化等基础学科和工程学科的融合,提高计算机教材的综合性特征,从而开拓学生的学科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第二,教材的出版编排应遵循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学生作为处于特殊发展阶段的个体,其认知心理、能力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都表现出特定的规律。因此,计算机专业教材的出版建设应以学生心理发展,特别是认知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遵循适用性和因材施教等原则,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第三,教材内容的编排应结合相关案例和问题情境。计算机教育说到底还是要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多维属性下的计算机教材出版对策
1.做好教材出版建设的“顶层设计”专业教材出版建设的顶层设计工作需要由出版单位牵头,分别召集教育界和计算机产业界的多名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经长时间、广泛地调研整理,逐步形成计算机专业教材出版的指导性方案,然后,围绕这一主体思路确定教材建设的组织框架,制定出教材出版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规范。另外,专业教材出版建设的顶层设计工作还要结合历史经验和未来需要,确定教材出版工作的质量标准,要求每个环节要按照这个标准执行。教材顶层设计理念应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材顶层设计理念还要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这些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全面体现了国家教育改革事业的根本方向,以及创新型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
篇5
(一)非政府性质的农民组织参与类型
很多国家出现了一些隶属于协会或者宗教的农民组织。英国、法国、丹麦、冰岛、塞内加尔等都存在负责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农民组织。这些农民组织与政府无直接关系,不需接受来自政府的任务,其推广内容和推广项目自行决定,而这些推广的信息更加贴近农民的兴趣,推广的技术可以更容易地被农民掌握。
(二)以大型农业企业为依托类型
很多国家的大型农业企业非常重视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中做出了很多贡献。例如,美国的孟山都公司一直在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并且收购了许多种子公司,美国的种子公司已经逐步取代了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所在育种方面的科研和推广工作。以大型农业企业为龙头带动农业科技基地建设和农副产品经营的模式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涌动出现。这些大型农业企业内部设有科研部门,企业投入科研资金,引导科研项目,控制科研进度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将科研成果产业化并从中获取收益。这样,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方和需求方重合,避免了从科研到产业化中一系列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投资风险也相应变小,是理想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三)农业高科技园带动类型
农业高科技园区在农业发展较先进的国家出现较多,它以先进的高新技术和农业设施向人们展示创新性的生产模式。农业高科技园区主要包括示范农场、假日农场和农业试验站。农业高科技园区是由政府划出一定区域,由政府推动完成的。农业高科技园区通常坐落于农业科研力量较强且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集中研发,形成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试验和生产基地,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科研效率,并最终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资产化、产业化,甚至国际化。农业高科技园区通常会有政府的优惠政策,会吸引企业和金融业与之建立合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走入市场和实际的农业生产中。
二、世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启示
世界各国国情不同,农业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导致各国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模式。每一种模式兼具优势和适用条件,但都旨在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质量,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转化模式,结合我国国情,进而提高和完善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一)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努力实现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项目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需要根据市场来判断产业化的方向、时机、进度和规模。美国和日本就是抓住了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给本国的农业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美国是一个市场化程度极高的国家,强大的市场意识使得农业科技成果从研发到应用到农业产业的整个过程都精准地抓住了市场需求,使农业科技成果发挥了巨大的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崛起就是得益于高新技术。在农业方面,对具有市场价值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遴选,使得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整个国家也被科技改变了命运。
(二)政府需采取措施积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政府对农业科技成果的积极措施主要有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两个方面。在资金支持方面,农业科技成果的投资数额高风险大,直接影响了私人投资的积极性。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政府应积极加大投资力度,保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资金链条。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在农业技术领域有较大的资金投入,也带来了相应的农业发展。在政策支持方面,政府需要利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进行农业产业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农业科技的重视程度。美国和德国都通过法律导向和政策导向等措施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三)把科研、教育和推广结合起来
科研、教育和推广三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在我国,农业部管理部属的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省政府的农业部门管理省属的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农业行政部门管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工作。这种状况不利于科研、教育和推广工作的工作衔接,加大了整个过程的人力资本、时间成本和成功风险。政府需要将科研、教育和推广部门紧密衔接起来,将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
(四)提高推广人员素质,鼓励人才扩散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主要来源于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研究人员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但缺乏实践经验,而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工作主要由推广机构的推广人员负责,推广人员具有较多的实践经验但无法对科技成果的技术精通。政府需鼓励人才扩散,支持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亲身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并且对推广机构的推广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的掌握程度。英国、美国和德国在这方面都做了很好的示范。
(五)拓宽融资渠道,完善风险资本市场
农业科技成果从研发到投入生产产业化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除了政府投入外,还需拓宽融资渠道,保障资金供给。尝试从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渠道进行融资,推广机构也可以通过有偿服务来解决资金难题。农业科技成果是一项风险性极高的技术资产,若能从风险资本市场融资,不仅解决了资金困难,还会带动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
(六)完善中介机构,多元化组织推广
篇6
关键词:云计算 学科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 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7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b)-0030-01
1998年学科馆员制度在清华大学率先提出建立,现如今学科服务逐渐普及到国内大多图书馆。十多年间,学科服务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接受。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第一代学科馆员(联络人特征)逐渐向第二代学科馆员发展(嵌入过程、融入一线)。尤其针对不同的学科,其信息需求不尽相同,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科服务新模式。近几年,随着云计算技术和理念的迅速发展,信息资源组织、传播和使用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也为实施学科服务铺垫了新的道路。
1 云计算与学科化服务
1.1 云计算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网络技术的按需提供服务模式,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代表。根据 NIST(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可以方便的、按需访问共享的计算资源(如:网络、服务器、存储等)池模型,它可以最小的管理代价或交互来实现快速的资源供给和释放[1]。
1.2 学科化服务
学科化服务是为适应社会新的信息环境提出的新的发展模式,其主体是图书馆学科馆员,学科化服务直接面向用户,是学科化服务发展的有力的推动者。与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相比,学科化服务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机制和服务模式。它以学科馆员、相关领域专家的专业知识和图书情报知识为基础,以知识服务为内容,根据用户在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吸收、知识利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的需求,对相关学科专业知识进行搜寻、组织、分析、重组,为用户提供深层次、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2 云计算下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
2.1 云计算下学科化服务的可行性
基于“云”技术和理念的学科化服务,以学科为基础,根据用户的多层次需求,实现学科知识创新、深层次、智力服务,促进高校学科跨越式发展。在云环境下,采用应用信息检索、数据挖掘、智能、知识发现等技术,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层次挖掘、组织、管理与分享,达到充分满足不同学科用户对知高层次的需求,最终实现知识创新的高层次智力服务。将与计算技术运用到高校图书馆建设中,不仅可以解决图书馆人才、设备、资金、制度机制等多个方面的薄弱问题,还可以扩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丰富服务方式,提高其服务质量,以达到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最终目的。
2.2 云计算下学科化服务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大多数图书馆学科馆员学科专业背景缺乏、专业性不够,专业覆盖面无法满足用户需求,难以充分服务到位;其次,图书馆本身资金来源有限,资金保障机制缺乏或不健全,学科馆员的再教育机会和培训机会有限,服务水平没有提升,这些因素均影响学科化服务效率和水平;最后,学科化服务在国内发展时间尚短,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及成熟的服务机制,对其服务效果没有合理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指标。在学科化服务中运用云计算技术,可以有效的缓解图书馆设备、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压力,有利于学科化服务的开展,为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3 云计算下学科服务模式
3.1 基础设施建设模式
图书馆购置的软硬件随着时间不断更新升级,不仅给图书馆带来了经济上的压力,同时也会给图书馆员带来时间的压力。云计算技术有效的减少了学科化服务的成本,囊括了学科服务构建过程中的运行模式的基本内容,例如然间服务、基础设施数据服务等。云计算的另一个优点是:将学科服务的建设者从管理服务器硬件以及软件的运维升级等繁琐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学科服务的建设者可以集中精力来构建学科服务的主要内容,更快、更高效地完成学科服务的内容构建。
3.2 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云计算技术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和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通过云计算服务平台能够将各种设备内大规模数据存储在云端[3]。云计算对于多台服务器的运行模式是进行动态的管理,如果图书馆本地的某一服务器遭受攻击,云端的其他服务器就会接替出现故障的服务器进行工作,不会因此造成图书馆数据的损坏和丢失[4]。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存储和读取通过网络上传的方式存储在云上,学科馆员只需连接网络就可以上传信息资源,且具有权限的其他学科馆员可以即时获取这些存储在云上的资源。这一特性增强了学科馆员之间的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科服务组的团队工作效率,加快了学科信息资源建设的速度。此外,云端与网络相连接,也有利于学科馆员及时收集和发送最新的科学前沿资讯。
3.3 信息服务模式
基于云计算的学科服务,利用云计算技术将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模块建设在云端,以云平台的方式形成一站式的服务模式。通过云平台,学科馆员可以在任何时间用任一终端建设云上的学科信息资源,这就使学科服务工作可以随时展开,学科信息推送更加快捷和及时。学科用户可以不拘泥于时间地点,随时利用各种终端接收到学科馆员从云端推送的信息情报,从而实现学科服务随时随地使用的愿景。
4 结语
总之,学科化服务代表着高校图书馆咨询服务的一种趋势和方向,不仅为高校图书馆发展学科服务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中应用云计算技术,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增强新功能,扩大其内容与空间,基于云计算的学科化服务模式不失为一条值得探索和开拓的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 江泽林.云计算专题讲座心得体会[N].陕西日报,2014-01-21(012).
[2] 何芳.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研究[J].图书馆,2011(4):126-128.
篇7
关键词:模块化;设计特点;可操作性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模块化建筑的特点是施工工期较传统工期短得多, 一般缩短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因此, 这种房子适宜于房荒严重和等待解决住宅困难的地方。同时在美国的盒子构件工厂一般都放在靠近河岸的城镇上, 以降低运输成本。也正由于模块化建筑的重量较重, 要采用大吨位的吊车吊装, 所以在施工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模块化建筑具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 其中最大的优点就是速度快。同大板房相 比, 模块 化房屋的施工周期可以缩短50%一70%, 加速资金周转, 尽快地发挥投资效益, 满足用户的需要.
一、模块化建筑设计的概念
模块化建筑,又称空间体系的模块式装配建筑,它是由模块化构件组成的一种建筑形式,所有的模块均应在工厂预制,所有的模块构件应该既是一个结构单元又是一个空间单元,结构单元意味着每一个模块都有其自身的结构,可以不依赖于外部而独立支撑存在(就相当于一个方形的盒子本身),空间单元则意味着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模块内部被划分成不同的空间,并根据要求装配上不同的设施(就相当于在盒子当中配置上生活所必需的设施)。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模块化,而是将其可持续设计的特有理念引入到空间重组中,这种特定的模块化设计是将原有空间进行结构的模块化,使空间在其既有结构下拆分为一个个的单元模块,在向新功能空间转化时,再将这些单元模块重新整理组合成所需要的空间。这里的模块不是一个先预制再装配的独立实体,而是在一个已具备框架结构的成熟空间内进行空间再重组的一种设计手段。
二、模块化建筑设计的特点
模块化设计,是要将原功能建筑空间划分为单元模块,用这些模块进行空间重组,继而形成新功能空间。当新功能空间再次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需要被再次改造时,设计者可以利用现有的模块进行再组合,生成崭新功能的建筑空间。这就是模块化设计最大的特点―――可持续性,它是一种灵活多变的设计手法,并且,以一个个的三维空间作为设计因子,在对空间进行重组设计的过程中更整体化、条理化。
三、模块化建筑设计的原则
在对功能改变的空间进行重组与整合时,要遵循一些设计的原则才能做出完整有效的新功能空间,实现新旧功能空间的过渡。
1、结构模块与空间模块
在功能改变下进行空间的重组与整合,也就是原功能空间到新功能空间的建筑结构是不变的,把这些已有的固定的结构空间看作一个个大模块,从中划分出用于重组的小空间模块,是进行重组的首要一步。
2、单元模块与单元拆分
利用完整的建筑单元重复使用来实现空间重组的目的,整体的发展需要控制在一个完整的规划之下,对空间进行单元拆分时,应当根据各空间模块的功能配置,分析拆分后的单元模块是否能配合将来的使用,同时做适当的系统修正,以应对总体建筑空间环境的变化。
3、组合模块与单元整合
在将空间拆分为所需的单元模块后,就要进行模块的组合与单元的整合,而模块如何组合才能整合成新的建筑单元,是模块化设计的重要环节。模块组合的方式千变万化,不胜枚举,但简化来看就是,所有模块的组合都可以用两个模块之间的关系来表达。两个模块之间可以有许多组合方式:并列、错动、连续、旋转、重叠、滑动、交叠、竖立等等,而在两个模块组合后,若抽取相接触的面,便可以形成一个更大的体块。针对新功能空间中不同的建筑单元需求,模块要通过各种组合方式的使用,才能整合成新的建筑单元,实现新旧功能空间的过渡。
四、重组与整合的经济性与科学性
1、重组与整合的经济性
引用模块化的理念,对空间通过重组与整合的手段来进行新旧功能的转换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考虑到它的经济性,但并不是说,仅仅用重组来替代重建的改造方式就已经是经济的了,还要在空间重组设计的过程中融入经济性理念,也就是在进行设计时既要考虑空间功能上的需要又要考虑成本的支出还要考虑空间建成后的回报。模块化的重组设计节能可持续,将既有空间进行模块化重组设计,保证了低成本支出,建设完成后利用模块化的方法可以进行必要的后续再改造,保障了空间的可持续性。著名的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曾经说过:“建筑师必须认识建筑与经济的关系,而所谓经济效益并不是指获得商业上最大利润,而是要在生产中以最少的(劳动)付出,获得最大的实效。”以最低的成本建造出符合要求的建筑才是经济的,但是,这里的成本指的并不仅仅是金钱成本,还有空间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等,最低的成本是资金的投入少、空间的利用率高、能源的消耗少、劳动力的付出少等基本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的,经济的空间重组与整合,是要能够合理地支配空间、资金、能源、材料与劳力等建设资源,并在长期的综合比较后能够保持数量、标准和效益三者之间适当平衡的相对经济的建筑。对于我国目前的快速的城市发展来说,寻求良好的经济性设计是很有必要的[1]。
2、重组与整合的科学性
我们在用模块化的原则进行重组设计时,要时刻注意设计的科学性,也就是要注意空间的合理性。空间的功能发生改变,形态必然发生改变,而形态发生改变,空间中许多设计指标的使用环境也就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新功能空间的使用情况是否合理,即重组与整合后,空间使用起来是否舒适,是否有考虑到使用者的生理感觉和心理感受来设计合理的空间路径及尺度,空间又是否安全,重组后的空间结构是否牢固,交通流线的组织、特殊需求空间的设置是否合理等等。如果说重组与整合的经济性体现的是空间的经济价值,那么重组与整合的科学性体现的便是改造后空间的使用价值,即它使用起来是否好用,也就是空间的“健康”程度。就像是,如果我们现在要造一个“人”,我们注重的一定是保证他的器官健全、血脉通畅,所以,在对空间进行重组的时候,对于一些既定的指标必须要尊重,不能忽视,否则就像是拿钳子去钳着一个人的血管,那血脉怎么能畅通,人又怎么会健康呢[2]。
3、经济性与科学性的辩证关系
经济性与科学性看上去似乎是两个对立的个体,一个空间如果追求经济,似乎就不能兼顾到科学的“严密”,而如果一个空间追求科学似乎又不能照顾到经济的“低廉”。但是,在本课题的空间重组与整合中,经济性并不是绝对的“低廉”,而是合理地支配空间、资金、能源、材料与劳力等建设资源,并在长期综合比较后保持数量、标准和效益三者之间适当平衡的相对的“经济”,这本就是科学的。而在进行空间重组的科学性设计时,为了更“严密”,就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自然也就包括了经济,要将经济性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科学性设计的各个细节中,才是真正的科学。其实,这看似对立的两个个体也是统一的,二者叠加在一起便是合理性,一个空间的重组既经济又科学,不正是最合理的吗? 秉承经济与科学的原则进行设计,是保证空间合理的必要条件,是完成一个成功的空间重组与整合的必需[3]。
结束语
模块建筑是一种组装化技术, 它用事先预制好的模块构件组装成各种房屋, 施工简便、组装灵活。模块构件在工厂中预制, 便于组织工业化生产、提高工效、减少材料消耗、受季节影响小。模块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使用面积大、建筑自重轻、施工简便、组装灵活、用工用料省等特点, 还具有房屋可搬迁的功能,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应用并将推广。
参考文献
[1]高崧.天普大学模块住宅――模块化设计与建造[J].住区.2011(06):183-184.
[2]田琦,龙灏.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模块化建筑设计策略初探[J]. 城市建筑. 2011(06):123-124.
篇8
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基金公司股票投资主动管理能力排名,截止到6月末,最近一年上投摩根在全行业67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2013年上半年在全行业70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2。
分析人士指出,上投摩根新兴动力突出的业绩获益于两大方面,一是该产品投资板块的抗跌性,二是上投摩根公司整体投研实力的展现。不可忽视的是,在国内基金产品中,投资新兴板块的基金并不少,而之所以上投摩根新兴动力独占鳌头,与公司整体投研实力不无关系,上投摩根系10只股基的突出业绩也给予了佐证。
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上投摩根内需动力、上投摩根核心优选、上投摩根大盘蓝筹、上投摩根健康品质生活也分别以超越20%的收益,轻松跻身556只股基前35名。这一成绩,也使上投摩根成为唯一一家在股基前35名中占有6席的公司。除此之外,标准混合型基金也不甘示弱,上投摩根双核平衡以23.94%的收益,在88只同类产品中摘得季军,上投摩根旗下权益类产品可谓全面飘红。
在权益类投资成绩优秀的同时,上投摩根固定收益类产品的表现亦可圈可点。上投摩根货币基金凭借短久期的注重流动性特点,严格控制风险得到不少投资者认可,规模持续上升,截止到6月28日,目前已达到265.30亿元。针对上投摩根基金今年上半年业绩的全面爆发,业内人士分析,公司多元化布局的投资理念功不可没。
篇9
一、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
1.教师要有素质教育理念。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要具备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对技术和专业精益求精,为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打好基础;要热爱本职工作,恪尽职守,讲究职业荣誉;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教育理论水平,在教学中不断创新。职业素质教育及安全教育是中职生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因此,在课改实验中,我们要求所有授课教师在进入实训室前都要排队点名,讲解操作规程、技术要求、纪律要求和注意事项;上课当中用企业理念规范学生技能训练;下课前点评、清理收拾工具并进行场地清洁等,通过细节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2.深入实践一线,提高实践性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定向性、应用性特征,它以必要的理论为基础,突出知识形态的技术应用,以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要实施“双化”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更要具备有理实结合的教材分析及过程组合的能力。每个教师都要深入实践一线,参照职业技术活动过程,提高实践性操作能力,并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搜索学科信息和现场工作岗位技能的实际需求,力求课程模块建设的成熟完善,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开放性的资源库。另外,还要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锻炼。参加专业实践的教师要完成以下三项任务:一是开展行业和企业调查,了解行业、企业的技术、工艺、设备及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应生产现场的新科技、新工艺。二是带着教学和可科研的一些课题,到企业去向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从实践角度来提升教师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认识。三是重点了解新技术应用以及进行产学研实践探索,要求专业教师在指导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时,结合实际,真题真做,提高自身的技术开发和创业创新的能力以及学生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
3.专业课双师教师在“双化教学”中要不断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树立竞争意识,培养竞争心理、耐挫折心理和发展性素质对毕业生来说非常重要。教师应把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作为其持续发展的基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为重点,通过素质培养,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
二、深化课程改革
1.改革教学环境。开展工学结合是“双化”课程教学的基本条件,其建设思路应该是让师生上课如上岗,充分感受职业氛围,培养职业习惯。为了营造真正的企业环境,让学生尽快融入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可以在学校里打造出仿真的职业环境,并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及关键能力设置不同的职业情境。利用仿真的现场环境和实物教具、软件,根据企业职业情境,模拟各种环节,把企业搬进专业实训课堂,让学生在学校里就能在职业情境中学活“如何工作”。
2.改革和创新教材和教学内容。统编教材大多没有供教师用的指导手册,也没有供学生进行更好地学习用的实训指导手册,致使实训课程教育匹配度差,教学难度大,教学效果不好,实训对象动手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因此在课改实践中,需组建课改团队,在参考和整合正规教材的基础上,由团队教师集体备课形成理实一体化专门教材;指导相关教师使用教材和教学软件,并共同参与教学环境的布置和完善。另外,改革实训内容,充分体现企业“实际工作”的要求;分岗位进行业务操作,体现了现场“工作环境”的特点;轮流实践内容,体现了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促进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去解决新问题并做出深刻的思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习知识,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感受是,“学习原来是如此快乐”;教师的感受是“教学原来如此轻松”。
三、《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双化”教学的实践
1.循序渐进开展课程教学。在刚开始进行“双化”教学时,不要过多去考虑项目化,只考虑如何让学生边学边做,也可以说是将以前的一个实训内容分成若干小块儿分段完成。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逐步实施“项目式双化”。
篇10
[关键词]环境科学;国际化;培养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需要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国际竞争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也是满足学生需求、社会需要的重要途径。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国家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环保产业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环境科学领域的人才需求量逐步加大,尤其是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创新型人才[1]。由于国内高校国际化交流平台欠缺、国际化培养内在驱动力不足以及国际化培养师资有限等局限性[2],本科生国际化高水平培养还有待提高。本文以天津大学为例,对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1与国外高校开展学位型和实践型多层次多维度的国际联合培养
通过与国外环境科学领域高水平高校开展教学培养方案学分成绩互认,建立校际间“3+2”、“2+2”、“3+1”等多层次多维度的联合培养模式[3]。天津大学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等建立“3+2”和“2+2”的学位型联合培养体系,学生经过国内外课程学习,达到中外方毕业要求后,可获得双学位。另外,与美国哈佛大学、杜克大学等建立“3+1”的非学位联合培养体系,学生可获得国内高校学位及海外高校国际化创新实践学习机会。为提高联合培养质量,需对选派学生进行严格遴选,指派专门教师负责联系和了解学生在国外学习和生活情况。学生回国后将核实在国外修习的所有学分,如达到学校要求则授予本科学士学位,如未达到,还需要延期毕业,补修所欠学分。通过以上模式,使学生在国外接受国际化教学模式,学习国际一流专业知识,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扩大国际视野。
2在国内进行全英文授课和科研型实践的国际化培养
通过鼓励校内相关领域教授,并利用校际国际科研项目合作、国际合作科技基地等平台邀请海外专家,在校内环境科学专业开展“全英文授课-科研型实践”国际化培养。通过全英文授课,提高国内学生专业领域英语听说能力,为其出国交流打下语言基础;提高学生对专业领域前沿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2]。同时,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有机结合,以科研实践促进教学质量,推动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国内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搭建学生国际交流平台
通过对国内外高校相关领域进行系统调研,建立环境科学专业全英文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系统提高学科国际化办学能力,从而按照专业建制招收留学生。除完善科学的培养方案以外,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宣传,(1)中外校际联合培养项目;(2)学校国际教育学院官方平台;(3)赴海外参加国际会议机会;(4)在国内举办国际会议、夏令营等学术活动,扩大留学生招生。专业建制留学生班建成后,按照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一批专业能力强,同时知华、友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生人才。另一方面,通过中文和全英文培养方案的学分互认,鼓励中国学生选修全英文课程;通过组织中外学生学术讨论、认知实习、团队汇报,激励中外学生各学所长,从而显著提高中国学生的国际视野、国际交流及国际业务能力。
4结语
对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可以通过与国外高校开展学位型和实践型多层次联合培养、在国内开设全英文授课和科研型教学实践及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建立国际化交流平台等途径,有效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宇琪,彭方玥,骆雪晴,等.环境科学专业精英人才胜任力模型构建及其应用[J].广东化工,2017,44(349):284-285.
[2]李琼.关于全英文授课项目建设的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0:123-124.